高中如何写作文作文6300字

初一作文

一、作文示例

论节俭

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约,俭约,那节俭。鲜,即少。意思是说:因为节俭而犯过失的很少。近日细细揣摩,觉得这话颇有道理。

首先说俭以养家。俗语“吃不穷,喝不穿,打算不到也是穷”,这“打算”的内涵,除了合理经营之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节俭。节俭就是精打细算,节约用度,做到生如活之水长流。清贫的家庭需要节俭,就收入丰厚殷实之家,也依然如此。否则,一旦变得奢侈起来,追求享乐阔气,就会大手大脚,挥霍无度,即使家园囤积有如金山银海,也有被洒净尽的时候。譬如我镇胡某,由于先父惨淡经营,九一年临终时留下一座小楼和十万存金。胡某甚为得意,觉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苦尽甘来该是享福的时候了。于是一改朴素之为,讲排场,比阔气,结交一些山吃海喝的富家子弟,终日里东游西逛,摸牌赌博,宾馆酒楼常客,舞厅宴会佳宾。两年后家道衰落,迄今家徒四壁,儿子才小学毕业,就因交不起学费而住辍学在家。胡某成了人们饭后茶余的一块笑柄。

其次说俭以养德。一个“俭”字,说到底便是量体裁衣,看菜吃饭,在扼止浪费的前提下作长远规划。“俭”是一条自给自足的心安理得的道路。“俭”不仅能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且还可以使人心地纯正,杜绝种种贪欲:为官则廉洁刚正,克己奉公;为民则不盗不劫,本分自重;经商则照章缴税,不坑蒙拐骗;从教则安贫乐道,育人自树风范…..御孙说:“俭,德之共也。”是说各种美德都是从节俭派生的。这话可谓是他从社会体验中所得的真理。

再次说俭以成才。司马光《训俭示康》中说:“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即不多求妄用,受金钱和财务的拖累。这样便可以淡泊明志,除却各种私欲的包袱,以宽松的心境去培养专一的兴致,去研究学问学习技能。“人心专,石山穿”,你终究能完成学业,达到成才的目的。综观中华民族的历史,从孔仲尼到庄周,从范仲淹到毛泽东,由俭而专,专而成才者不胜枚举。与此相反,又该有多少达观贵人的富家子弟,成才着寥寥无几。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该是豪华的生活使他们背上了贪图享受、及时行乐的包袱。由于贪图享乐时常斗鸡,吃喝嫖赌,终会因神分力散而致使学业荒废,成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子弟。

最后说俭以免祸。崇高节俭的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决不做伤天害理、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之事,能免除许多人为的灾祸是在情理之中。俗言“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就是这个道理。倘若丢弃“俭”的美好传统,滑向奢侈的泥潭,其必然危机四伏,枉道速祸,从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到九十年代的高森祥、管志诚,就是佐证。

尚俭,不仅可以治家理财、富安政,而且还能净化风格、扩展科学和文明,难怪孔圣人如此强调:“以约失者鲜矣!”

谈节俭

所谓节俭,就是花钱有节制, 不铺张浪费。这个概念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注意节俭的人不在少数,故而有必要谈谈节俭。我觉得,我们应该注意节俭。

首先,生活节俭是一个人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体现。三国时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自古以来,凡品德高尚者,大都注意勤俭节约。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仍保持富不忘贫、贵而能俭的品德。明代清官海瑞死后,点其行囊,只有“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其俭素之德,令人赞叹。而周恩来总理又以“简朴”为座右铭,成为令人敬佩的领袖。不难看出,节俭对于修身养德是大有禅益的。

其次,节俭对于治理国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欧阳修云:“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意思是说,节俭利于家邦。明太祖朱元璋抑奢倡俭,使得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与此相反,清代慈禧太后穷奢极欲,铺张浪费,致使大清朝走向衰亡。当然,我们所提及的“治国”并不代表落后的封建剥削制度,而是指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但是无论什么社会制度,节俭对于治国的重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够高。因此,节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意义就显得极为重大。试想,如果一个国家,从政府到人民,都以铺张浪费相尚,国家岂能不亡?民族岂能长存?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说节俭

报载:我国有个考察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屈指可数的大财团之一“丰田”公司。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着几块砖,十分惊奇。公关人员见到客人面带异色,便笑着解释: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节俭,是丰田公司事业成功的一大因素,请勿见笑。

在水箱中放砖头,按中国人的说法算是十足的“小家子气”。然而,日本丰田公司正是靠这“小家子气”发“家”致富,走向成功的。这种巨富不忘节俭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

眼下,党的改革开放的富民下策如春风化雨,使一部分企业和个人走上了富裕大道。但富裕之后,人们是否能像丰田公司那样“巨富不忘节俭”呢?

实事求是说,我们并不富裕,不少地区仍笼罩着贫困的阴影。可是,又有谁知道,越是贫困越奢侈铺张。据《文摘周刊》载:A 县是贫困县之一,国家每年拨给2000万元的扶贫款,中央银行还提供好几百万元的优惠贷款。在这个人口不到27万的山区县,仅扶贫款就年人均75元以上,可就是这个县,1989年的财政支出比面积大它一倍、人口有50万的邻县还多200万元。人们在该县单位会议室里看到的情景也令人吃惊:地面铺着猩红色豪华地毯,茶几上摆着全套高档玻璃钢茶具,紧靠高级贴墙纸摆着一溜高级沙发,这里根本找不出一点贫困的影子,倒反让丰田公司自惭形秽。

贫困,却追求奢侈,这是一种悲哀。

俭朴,乃中国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八百年前,司马光以亲切的笔调写下了《训俭示康》,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方志敏身为将军,经手的款项以百万计,但他的财产却是几件破汗衫和破袜子。马克思生活清贫如洗,心爱的孩子因无钱医治而夭折,妻子燕妮也因生活的煎熬而早逝。敬爱的周总理规定自己的主食要吃三分之一的粗粮。一双布鞋底磨穿了三次,还要缝起再穿,牙刷剩下一半毛,还继续使用,连用的毛巾也补上补钉。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正是这无数事实,证明了俭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美德;正是无数人的经历,赋予了它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国家,如果想有所为,就决不能竭尽心力去装点自己的生活,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而应把勤俭朴素作为自己道德的准则,并且身体力行。奢侈往往是一条绳索,只要被它束缚,就很难再迈步向前。君不见古来几许纨绔子弟干出了大事业?

当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在发生着变革,消费观念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不能否认这些现象,但我们也决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节俭,并不是仍推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而是要从前辈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

“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比燕衔泥。”只有时时不忘节俭,社会主义这个“家”才能日益兴旺发达,四个现代化才能指日可待。当然,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们还没有富,要讲节俭。倘有一天,我们富了,也应该节俭,因为日本丰田公司的“小家子气”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秘诀。

[点 评]

此文写作时运用了相反联想。作者先以丰田公司的“小家子气”引出“节俭”的话题。接着,用反面事例论述了奢侈浪费的严重后果,由此而联想到中华民族俭朴的传统美德及方志敏、马克思、周总理等人节俭的故事。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应以节俭为道德准则并身体力行这一观点。

论“节俭”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些不良现象中,“大款”、“公款”充当了主要角色。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 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习惯、精神。

二、素材

节俭论据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但这与提介切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从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

事实论据 毛泽东的节俭生活。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1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1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1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1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

他曾说:“1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徐特立的《粉笔诗》。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1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1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1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1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冯玉祥夸奖佟麟阁。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国民党第2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工长等职。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

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佟麟阁说:“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得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

列宁的大衣。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1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1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3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3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1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1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理论论据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

2、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3、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5、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6、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 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7、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 宋·林逋《省心录》

8、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10、 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1、 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12、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13、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89《晋纪101》

1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16、 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1大师《格言别录》

17、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19、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7

20、 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22、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23、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4、 声色之害,甚于鸩毒。《明通鉴》郑5,太祖语

25、 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卷62《李彪高道悦列传》

28、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2104年》引古语

30、 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31、 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33、 居丰能俭,在富能贫。《晋书·陆云疏》

34、 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婆罗门谚语

35、 勤能生则,俭能聚宝。中国谚语

36、 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中国谚语

37、 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中国谚语

38、 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中国谚语

40、 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中国谚语

42、 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

43、 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中国谚语

44、 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中国谚语

一、作文示例

论节俭

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约,俭约,那节俭。鲜,即少。意思是说:因为节俭而犯过失的很少。近日细细揣摩,觉得这话颇有道理。

首先说俭以养家。俗语“吃不穷,喝不穿,打算不到也是穷”,这“打算”的内涵,除了合理经营之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节俭。节俭就是精打细算,节约用度,做到生如活之水长流。清贫的家庭需要节俭,就收入丰厚殷实之家,也依然如此。否则,一旦变得奢侈起来,追求享乐阔气,就会大手大脚,挥霍无度,即使家园囤积有如金山银海,也有被洒净尽的时候。譬如我镇胡某,由于先父惨淡经营,九一年临终时留下一座小楼和十万存金。胡某甚为得意,觉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苦尽甘来该是享福的时候了。于是一改朴素之为,讲排场,比阔气,结交一些山吃海喝的富家子弟,终日里东游西逛,摸牌赌博,宾馆酒楼常客,舞厅宴会佳宾。两年后家道衰落,迄今家徒四壁,儿子才小学毕业,就因交不起学费而住辍学在家。胡某成了人们饭后茶余的一块笑柄。

其次说俭以养德。一个“俭”字,说到底便是量体裁衣,看菜吃饭,在扼止浪费的前提下作长远规划。“俭”是一条自给自足的心安理得的道路。“俭”不仅能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且还可以使人心地纯正,杜绝种种贪欲:为官则廉洁刚正,克己奉公;为民则不盗不劫,本分自重;经商则照章缴税,不坑蒙拐骗;从教则安贫乐道,育人自树风范…..御孙说:“俭,德之共也。”是说各种美德都是从节俭派生的。这话可谓是他从社会体验中所得的真理。

再次说俭以成才。司马光《训俭示康》中说:“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即不多求妄用,受金钱和财务的拖累。这样便可以淡泊明志,除却各种私欲的包袱,以宽松的心境去培养专一的兴致,去研究学问学习技能。“人心专,石山穿”,你终究能完成学业,达到成才的目的。综观中华民族的历史,从孔仲尼到庄周,从范仲淹到毛泽东,由俭而专,专而成才者不胜枚举。与此相反,又该有多少达观贵人的富家子弟,成才着寥寥无几。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该是豪华的生活使他们背上了贪图享受、及时行乐的包袱。由于贪图享乐时常斗鸡,吃喝嫖赌,终会因神分力散而致使学业荒废,成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子弟。

最后说俭以免祸。崇高节俭的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决不做伤天害理、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之事,能免除许多人为的灾祸是在情理之中。俗言“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就是这个道理。倘若丢弃“俭”的美好传统,滑向奢侈的泥潭,其必然危机四伏,枉道速祸,从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到九十年代的高森祥、管志诚,就是佐证。

尚俭,不仅可以治家理财、富安政,而且还能净化风格、扩展科学和文明,难怪孔圣人如此强调:“以约失者鲜矣!”

谈节俭

所谓节俭,就是花钱有节制, 不铺张浪费。这个概念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注意节俭的人不在少数,故而有必要谈谈节俭。我觉得,我们应该注意节俭。

首先,生活节俭是一个人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体现。三国时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自古以来,凡品德高尚者,大都注意勤俭节约。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仍保持富不忘贫、贵而能俭的品德。明代清官海瑞死后,点其行囊,只有“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其俭素之德,令人赞叹。而周恩来总理又以“简朴”为座右铭,成为令人敬佩的领袖。不难看出,节俭对于修身养德是大有禅益的。

其次,节俭对于治理国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欧阳修云:“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意思是说,节俭利于家邦。明太祖朱元璋抑奢倡俭,使得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与此相反,清代慈禧太后穷奢极欲,铺张浪费,致使大清朝走向衰亡。当然,我们所提及的“治国”并不代表落后的封建剥削制度,而是指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但是无论什么社会制度,节俭对于治国的重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够高。因此,节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意义就显得极为重大。试想,如果一个国家,从政府到人民,都以铺张浪费相尚,国家岂能不亡?民族岂能长存?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说节俭

报载:我国有个考察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屈指可数的大财团之一“丰田”公司。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着几块砖,十分惊奇。公关人员见到客人面带异色,便笑着解释: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节俭,是丰田公司事业成功的一大因素,请勿见笑。

在水箱中放砖头,按中国人的说法算是十足的“小家子气”。然而,日本丰田公司正是靠这“小家子气”发“家”致富,走向成功的。这种巨富不忘节俭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

眼下,党的改革开放的富民下策如春风化雨,使一部分企业和个人走上了富裕大道。但富裕之后,人们是否能像丰田公司那样“巨富不忘节俭”呢?

实事求是说,我们并不富裕,不少地区仍笼罩着贫困的阴影。可是,又有谁知道,越是贫困越奢侈铺张。据《文摘周刊》载:A 县是贫困县之一,国家每年拨给2000万元的扶贫款,中央银行还提供好几百万元的优惠贷款。在这个人口不到27万的山区县,仅扶贫款就年人均75元以上,可就是这个县,1989年的财政支出比面积大它一倍、人口有50万的邻县还多200万元。人们在该县单位会议室里看到的情景也令人吃惊:地面铺着猩红色豪华地毯,茶几上摆着全套高档玻璃钢茶具,紧靠高级贴墙纸摆着一溜高级沙发,这里根本找不出一点贫困的影子,倒反让丰田公司自惭形秽。

贫困,却追求奢侈,这是一种悲哀。

俭朴,乃中国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八百年前,司马光以亲切的笔调写下了《训俭示康》,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方志敏身为将军,经手的款项以百万计,但他的财产却是几件破汗衫和破袜子。马克思生活清贫如洗,心爱的孩子因无钱医治而夭折,妻子燕妮也因生活的煎熬而早逝。敬爱的周总理规定自己的主食要吃三分之一的粗粮。一双布鞋底磨穿了三次,还要缝起再穿,牙刷剩下一半毛,还继续使用,连用的毛巾也补上补钉。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正是这无数事实,证明了俭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美德;正是无数人的经历,赋予了它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国家,如果想有所为,就决不能竭尽心力去装点自己的生活,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而应把勤俭朴素作为自己道德的准则,并且身体力行。奢侈往往是一条绳索,只要被它束缚,就很难再迈步向前。君不见古来几许纨绔子弟干出了大事业?

当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在发生着变革,消费观念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不能否认这些现象,但我们也决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节俭,并不是仍推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而是要从前辈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

“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比燕衔泥。”只有时时不忘节俭,社会主义这个“家”才能日益兴旺发达,四个现代化才能指日可待。当然,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们还没有富,要讲节俭。倘有一天,我们富了,也应该节俭,因为日本丰田公司的“小家子气”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秘诀。

[点 评]

此文写作时运用了相反联想。作者先以丰田公司的“小家子气”引出“节俭”的话题。接着,用反面事例论述了奢侈浪费的严重后果,由此而联想到中华民族俭朴的传统美德及方志敏、马克思、周总理等人节俭的故事。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应以节俭为道德准则并身体力行这一观点。

论“节俭”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些不良现象中,“大款”、“公款”充当了主要角色。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 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习惯、精神。

二、素材

节俭论据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但这与提介切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从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

事实论据 毛泽东的节俭生活。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1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1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1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1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

他曾说:“1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徐特立的《粉笔诗》。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1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1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1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1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冯玉祥夸奖佟麟阁。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国民党第2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工长等职。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

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佟麟阁说:“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得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

列宁的大衣。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1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1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3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3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1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1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理论论据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

2、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3、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5、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6、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 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7、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 宋·林逋《省心录》

8、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10、 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1、 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12、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13、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89《晋纪101》

1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16、 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1大师《格言别录》

17、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19、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7

20、 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22、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23、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4、 声色之害,甚于鸩毒。《明通鉴》郑5,太祖语

25、 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卷62《李彪高道悦列传》

28、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2104年》引古语

30、 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31、 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33、 居丰能俭,在富能贫。《晋书·陆云疏》

34、 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婆罗门谚语

35、 勤能生则,俭能聚宝。中国谚语

36、 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中国谚语

37、 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中国谚语

38、 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中国谚语

40、 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中国谚语

42、 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

43、 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中国谚语

44、 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中国谚语


相关作文

  • 高中作文技巧之如何描写花草树木作文800字
  • 感觉 人生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渐渐地我喜欢你在我身边的感觉,那种感觉,有时很甜蜜,有时很悲伤,甜蜜的像一颗棒棒糖,放进嘴里甜甜的,心里甜蜜蜜的,悲伤的像咖啡一样,含进嘴里很苦涩,但渐渐地你会发现嘴里不再是苦涩的,而是留有一丝丝的醇香,那悲伤不再是悲伤,而是幸福. [每日写作指导:高中作文技巧,如何 ...

  • 高中新课改中作文积淀初探作文1600字
  • 高中新课改中作文积淀初探 --作文教学且徐行 教学中,我们总是教导学生作文是要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可每每结果面对那些乱七八糟.千人一面的考场作文,真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仔细想想,扪心自问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我们注重写作的积淀吗?毫不讳言的说,传统作文教学是对作文主体的漠视,一味讲究情感﹑语言和思维的速 ...

  • 高中英语热点作文作文0字
  • 保定佳鑫诺热点作文 [热点作文 1] 雾霾天气 [书信] 假如你是李华,你的英国笔友Bill 来信询问你家乡是否有雾霾天气,情况如何.请按下面写一封电子邮件: 1. 感谢他的关心; smog---haze 2. 介绍情况:(1)去年以来以发生数次雾霾天气(2)人们已认识到雾霾天气的危害,正采取各种举 ...

  • 2016南昌高三一模考试语文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作文1300字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们的生命总是在"完成"和"未完成"的状态中行进.回家卸下行囊,是一次旅行的完成:高中毕业,是一段学业的完成:书稿付梓,是一次写作任务的完成:走进婚姻,是一段恋爱的完成. ...

  • 感恩老师高中作文作文900字
  • "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在她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又有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九州华夏的栋梁之材!谁又能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多少的汗水与泪水,也许老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是最好的见证. 不知是哪个花开的时刻,悄悄地,悄悄地,我们 ...

  • [校园文学社与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期报告作文5300字
  • 23 "校园文学社与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中 期 报 告 一.课题概述 1.课程背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对现代高中生"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更明确更具体 ...

  • 从课本出发设计写作教学作文2500字
  • 从课本出发设计写作教学 甘肃省岷县第二中学 张继元 关键词:高中:课本:写作教学 高中写作教学几成困局:课时被阅读课挤占,教学研究不像阅读教学深入有效,很少优秀的教学设计范例,除了高考满分作文参考资料少,等等.加上很多学校"高考压倒一切",写作教学又吃力不讨好,进而导致很多教师对 ...

  • 高中生如何写好复杂记叙文作文2700字
  • 高中生如何写好复杂记叙文(九步构思法) ----参考名家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所得 两个基础:构思.段落 高中记叙文构思模板 (九步构思法) (构思.提纲.作文的妈妈.母亲)(步骤) 1.看懂作文的题目 如题目:积累:到底说什么(名词.动词)(聚集起来的食物.逐渐聚集) 2.思考题目的类型 如题目:积累( ...

  • 高中作文心得作文6800字
  • 高中作文教学心得一:高中作文教学心得 作文是很多高中生很头疼的问题,学生反映,作文有素材却无法准确选材:能审题却常常偏题:有思路可经常中断,令人烦恼却有点无计可施.最典型的一个学生,高三,有思想.有见解,但无思路,一篇作文常常开头拐弯抹角还不能提出论点,读的人心焦:主体部分因为论点不明确,思路不清晰 ...

  •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作文3900字
  • [摘要]高中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初高中按文体循环的难以突破的模式.原本作为高中的学生应该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上达到"过关"的基本要求,应能写各种文体.但事实并非如此,高中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补初中的作文课.<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应贴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