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题作文5800字

初一作文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 和为贵" 是()的观点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2.党的()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作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A .十五大 B .十六大

C .十六届四中全会 D .十六届六中全会

3.深刻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的是()

A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B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谐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

A.现代化B.社会和谐

C.按劳分配 D.公有制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

A.发展 B.协调利益关系

C.中国共产党 D.民生状况改善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坚持科学发展观B.以人为

C.发展民主 D.坚持对外开放

7.( )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A.社会主义荣辱观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 )

A.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任务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期任务

C.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关的另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D.与历史上的和谐社会一致

9.社会和谐首先是( )

A.加强党的建设 B.要发展

C.协调利益关系 D.坚持以人为本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 )阐述的

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2005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C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A ." 田园牧歌'' 式的和谐社会 B ." 乌托邦" 式的和谐社会

C.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D .现代资本主义式的" 福利社会"

12."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 ) 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设想

A .马克思、恩格斯 B .毛泽东、周恩来

C .邓小平、江泽民 D .胡锦涛

13. ( ) 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A .发展 B .公平正义

C. 社会活力 D .社会安定有序

14.党的( ) 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

A .十六大 B .十六届三中全会

C .十六届四中全会 D .十六届六中全会

1 5.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而( ) 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A .发展 B .中国共产党

C .制度 D .秩序

二、多项选择题

1.实现社会和谐是( )

A .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B.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思想

C .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理想 D.只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思想

2.空想社会主义对和谐社会构想的著述有( )

A .《全世界和谐》 B.《太阳城》

C .《乌托邦》 D.《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3.一般地讲,和谐社会是(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B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C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D .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 )

A .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的总体上的和谐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的社会的和谐

D .存在不和谐因素的和谐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A .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社会

B .包含着不和谐因素及消极因素的和谐社会

C .绝对的至善社会

D .相对的、包含着矛盾与差别的和谐社会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 ) 为指导思想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7.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认识是(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C .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D .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近期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目标

8.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这是因为( )

A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C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

D .我国的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不高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A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B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C .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D .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 ) 规律认识的深化

A .共产党的执政 B .社会主义建设

C .人类社会发展 D .价值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在于( )

A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B .二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

C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

D .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1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由( ) 构成的

A .物质文明 B .政治文明

C .精神文明 D .社会和谐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

A .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B .坚持改革开放,并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C .坚持民主政治

D .坚持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要求是 ( )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 .诚信友爱

C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 ( )

A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 .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要求

三、辨析题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错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历史任务, 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分阶段, 它的发展目标是综合的, 其中包含了" 社会更加和谐" 的要求, 可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 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 还有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所以它不仅贯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而且还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中.

2.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因此,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稳定的社会。

错误. 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因此, 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 但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充分必要条件, 不能简单地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同于稳定的社会。

3.中国之所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是因为我国目前还不是一个和谐社会。 错误.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是因为我国现在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一些导致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发现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就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中国是和谐或不和谐的社会,因为任何社会都存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

四、简答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

脚点。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

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

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

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

五、论述题

1.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

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或现实依据在于:

第一,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

第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

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六、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为为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 0 0 6年1 0月1 9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要求,即"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六个基本特征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2.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 00 6年1 0月1 9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加强哪些制度建设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完善民主权利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1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 和为贵" 是()的观点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2.党的()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作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A .十五大 B .十六大

C .十六届四中全会 D .十六届六中全会

3.深刻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的是()

A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B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谐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

A.现代化B.社会和谐

C.按劳分配 D.公有制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

A.发展 B.协调利益关系

C.中国共产党 D.民生状况改善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坚持科学发展观B.以人为

C.发展民主 D.坚持对外开放

7.( )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A.社会主义荣辱观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 )

A.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任务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期任务

C.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关的另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D.与历史上的和谐社会一致

9.社会和谐首先是( )

A.加强党的建设 B.要发展

C.协调利益关系 D.坚持以人为本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 )阐述的

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2005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C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A ." 田园牧歌'' 式的和谐社会 B ." 乌托邦" 式的和谐社会

C.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D .现代资本主义式的" 福利社会"

12."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 ) 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设想

A .马克思、恩格斯 B .毛泽东、周恩来

C .邓小平、江泽民 D .胡锦涛

13. ( ) 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A .发展 B .公平正义

C. 社会活力 D .社会安定有序

14.党的( ) 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

A .十六大 B .十六届三中全会

C .十六届四中全会 D .十六届六中全会

1 5.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而( ) 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A .发展 B .中国共产党

C .制度 D .秩序

二、多项选择题

1.实现社会和谐是( )

A .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B.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思想

C .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理想 D.只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思想

2.空想社会主义对和谐社会构想的著述有( )

A .《全世界和谐》 B.《太阳城》

C .《乌托邦》 D.《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3.一般地讲,和谐社会是(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B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C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D .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 )

A .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的总体上的和谐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的社会的和谐

D .存在不和谐因素的和谐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A .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社会

B .包含着不和谐因素及消极因素的和谐社会

C .绝对的至善社会

D .相对的、包含着矛盾与差别的和谐社会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 ) 为指导思想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7.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认识是(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C .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D .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近期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目标

8.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这是因为( )

A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C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

D .我国的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不高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A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B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C .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D .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 ) 规律认识的深化

A .共产党的执政 B .社会主义建设

C .人类社会发展 D .价值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在于( )

A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B .二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

C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

D .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1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由( ) 构成的

A .物质文明 B .政治文明

C .精神文明 D .社会和谐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

A .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B .坚持改革开放,并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C .坚持民主政治

D .坚持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要求是 ( )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 .诚信友爱

C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 ( )

A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 .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要求

三、辨析题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错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历史任务, 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分阶段, 它的发展目标是综合的, 其中包含了" 社会更加和谐" 的要求, 可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 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 还有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所以它不仅贯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而且还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中.

2.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因此,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稳定的社会。

错误. 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因此, 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 但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充分必要条件, 不能简单地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同于稳定的社会。

3.中国之所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是因为我国目前还不是一个和谐社会。 错误.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是因为我国现在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一些导致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发现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就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中国是和谐或不和谐的社会,因为任何社会都存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

四、简答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

脚点。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

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

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

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

五、论述题

1.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

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或现实依据在于:

第一,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

第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

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六、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为为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 0 0 6年1 0月1 9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要求,即"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六个基本特征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2.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 00 6年1 0月1 9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加强哪些制度建设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完善民主权利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1


相关作文

  • 百家争鸣练习题作文2200字
  •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吴利 1."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 A .儒家 B. ...

  • 构建和谐社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论文作文1300字
  •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

  • 论当代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作文2800字
  • 论当代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

  • 构建和谐,从我做起作文900字
  • 和谐,一个多么温馨的词语:和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谐,平添了许多美好的因素. 也许你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十分满意,但是你想过没有,还有许多人处在窘迫的困境之中,于是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我们所有人共同奋斗的目标.现在中国正以矫健的步伐大踏步地不断攀升,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我们,然而,个别国家为了 ...

  • 爱心,构建和谐社会作文900字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是人们的期盼和追求.和谐社会需要爱心,美好生活需要互助,良好人际需要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关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相互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是人类最朴素最珍贵的情感,是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的润滑剂.因为爱心,流浪的 ...

  • 邮政和谐美征文作文1800字
  • -邮政和谐发展的途径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奋斗的共同目标和前进方向,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和谐发展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者相辅相成. 坚持科学发展, 以发展促进和谐 企业 ...

  • 构建和谐社会作文500字
  • 谈到和谐,不由想起我们那可爱的校园.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我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我们遨游在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 ...

  • 我的梦,中国梦作文2400字
  • 中国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要紧紧依靠人民,致力于国家更加富强,人民越来越幸福.追求国家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改善,环境总体水平提升: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法治体系,促进公民社会成长,推动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追求富国强兵,维护国家尊严.保卫国家主权完整,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是中 ...

  • 论和谐之美作文3300字
  • 和谐的重要性 和谐是一种最佳的社会运转模式和人类生活状态:它要求人类以博大的胸怀对待世界,以严肃认真的方式去窥探自身.和谐是要用真爱换取的瑰宝,是要用希望铸成的永恒.作为和谐理念的提出者,他一定希望我们用甜橙般的笑容去迎接和谐,用愉悦的火苗点燃每一次的心跳,用澄澈的真诚激亮每一点星光.我相信,只有人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