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制教育资料作文10000字

四年级作文

法制教育资料

题目: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目的: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

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一、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 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 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

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 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 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 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 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 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 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也不归宿; (2) 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 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 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

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着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 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冲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1、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 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

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中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祝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面对校园暴力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但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与这一主流相悖的暗流,校园暴力就是其中之一。这里所说的校园暴力,特指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

案例:

班里的一位男生张某丢了一笔钱,便怀疑是隔壁班的李某学生偷的。于是,张某把李某叫到自己的宿舍,让他交出偷走的钱。李某不承认自己偷了钱。结果,张某就和同宿舍的其他6位学生先是对他进行辱骂,然后就打他的耳光、踢他的身体、撞他的头,接着又逼他喝下满满一瓶白酒,目的是让他酒后吐“真言”。李某被折磨了整整一夜后,只好承认自己偷了钱,并答应双倍偿还。事后,张某警告李某,不准将这件事告诉老师和家长。 然而,事情还是因李某的伤势过重而很快败露。李某的家长冲进校长办公室,要求对打人的7名学生进行严惩,并向他们和学校索赔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学校随即对张亮等7名学生进行了严肃处理,满足了家长的部分要求。

很多学生、家长、老师等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校园暴力的人这样议论:“遇到这种事儿,给施暴者一点儿钱就是,犯不着挨顿打。”“对这种人,咱惹不起躲得起,少理他们那一套就是。”“躲避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转学。”“像他们这种„大错没有,小错不断,气死公安,恼死法院‟的人,你反抗又能怎样?弄不好还会越陷越深。”,大多数学生

行车等物品。

令人担忧的是,逆来顺受的学生们长期忍气吞声,除使财物遭受更多的损失外,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更大的伤害:有的因身体受伤而住院治疗;有的因过分恐惧而精神失常;有的性格发生变化,整天沉默寡言、孤僻古怪……这种伤害对他们来说是终生的。同时,由于精神长期处在恐惧状态中,他们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情绪不稳、心情压抑、学习积极性锐减。

案例:一群少年虐待一个少年的调查

成都一中专男生被同学施暴一年致轻度低能,受害者性格软弱一味忍受,家长、学校均称不知情。2003年6月25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学校2002级1班学生晓建,在抑郁中度过了自己的17岁生日。同学邀他出去庆祝,被他拒绝。

2003年5月23日,家住成都的晓建因长时间被多名同班同学欺侮而离家出走。3天后,在离成都80公里远的邛崃郊区,家人找到了他。“当时他跟在一个背着拾荒

大背篓的小男孩后面。我喊他名字,却发现他目光呆滞,斜瞪着前面,好久没有反应,根本不像以前的那个娃了。”晓建的舅舅说。被找回的晓建终于开口说话,却前言不搭后语。到家洗了澡后,他静静站了一会儿,突然掩面痛哭不止。6月2日,华西医大一附院出具诊断报告,晓建智商为59,精神发育迟滞(轻度),属轻度低能。就在找到晓建的当天下午,成都市公安局蔟桥派出所传唤了他同班的9名同学。20天后,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以寻衅滋事罪批捕了其中7人。他们都只有十六七岁。被当地检察官认为“手段特别残忍、令人发指”的这起成都市近年来罕见的校园暴力事件,整整持续了一年。这一年间,晓建从一个正常孩子变成低能少年。其间,老师、学校和家长均称对此事没有丝毫觉察,而晓建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一年暴虐烟头烫,老虎钳夹,烧红螺丝戳,逼自划刀伤,晓建在痛苦中忍受.据同学们反映,晓建在全班50多人里最怯弱胆小,“几乎谁都可以打他,他不敢还手,也绝不敢告诉老师和家人”。时不时遭班上肖可等“歪人”欺负。

从警方的笔录和晓建自己的叙述,我们大致可以看清这个少年在学校这一年时间里受到的伤害:肖可写了封情书叫晓建转交给同校一女孩。晓建怕那女孩骂,不敢送去,肖可说:“今天我放你一马,但你得付我30元放马费,否则一天利息10元。”晓建一直没钱给,肖可几乎天天催,数额也一天比一天多。3月中旬,肖可又要晓建“还钱”,催要未果,便操起乒乓球拍朝晓建脑袋砸去,晓建顿时血流如注。几天后,肖可等人用烟头在晓建身上烫出5处伤疤。再过几天,肖可把椅子上的螺丝卸下,用打火机烧红后,戳在晓建的旧伤上,说是“消毒”。在学校钳工实习课上,“歪人”吴小梁用老虎钳夹住晓建残疾弯曲的左手拇指说:“我帮你把它夹直。”然后猛地捏下去。晓建惨叫一声,泪水、汗水都下来了。5月22日上午,肖可又来催“债”,未果,晓建被肖逼迫在自己右大腿上划了一刀。后经警方测量此伤口长达12厘米。同日中午,在学校食堂二楼俱乐部,肖可等人抱持晓建双手双脚,多次将其身体抛起后使其臀部落在地面上。继而以转圈的形式不断将其摔跌在地。晓建被摔昏迷后,肖可又操起窗框边的一根木条,朝晓建身上挥去:“装死,起来!”

在不断的喝彩声中,整个虐待过程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第二天上学途中,晓建把自行车卖了20元钱后,离家出走。晓建说怕母亲伤心,“告诉老师也不管用,自己会被打得更凶”,同学们害怕被报复而选择沉默.今年3月份晓建被肖可用球拍打破头后,在去医院和回家途中,班主任封老师三次问晓建“怎么弄的”,晓建坚持说是自己下楼梯跌倒碰伤的。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晓建没有告诉任何人他被虐的情形。他唯一的反抗方式是,把全班集体照上的7个“歪人”的脸全部划花;但也把自己的脸划了几道痕,“恨自己太没用”。

晓建的父母都是成都一家建筑公司的工人,父亲是继父。10年前,晓建的母亲因患胃癌病退。继父近两年一直在外地工地上干活。晓建母亲说,娃娃很怕羞,不爱说话,很少打闹,胆子小,从小还很自卑。他生下来左手有6个手指,后来做了切除手术,但拇指因此畸形无力,常遭孩子们笑话。晓建的家人介绍说,继父“像亲生父亲那样”对晓建好,但他的教育方式很严厉,比如放学了不能在外耍,做了错事要挨打。晓建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业余爱好,生活单调”。

肖可的母亲曾在电话里对当地一家媒体说,“肖可一直是个乖娃娃,只是调皮一些”,他在上初中时也被同学欺负,学校外的“歪人”常抢他的钱,“现在听说他虐待同学我们都很吃惊,我们一直还不知道孩子在学校的作为”。

记者采访了比肖可高两级的同校一名女孩。肖可等人都叫她“姐”,他们相处一年多,关系很好。女孩评价说,他们比较讲义气,多才多艺,本质并不坏,只想体验“处处充大”和“征服”的感觉,以表现自己的分量,但有时昏了头,玩过了火。女孩认为,他们家教不严,经常周六、周日晚上打电话邀她出去玩,一玩就玩到十一二点,有时还上通宵网吧。郭标回去晚了,就遭老爸一顿痛打,而吴小梁似乎没人管,常和附近街头的小混混一块耍。 由于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家庭教育方式不大科学,普遍存在溺爱情况,加上社会上不良现象和影视暴力镜头的影响,孩子们比较容易学坏。

前几年学校里也有两个和晓建相似情况的学生,但他们都及时报告了老师,保卫科马上对施暴者进行训诫教育,对两名学生实施跟踪保护,直至他们顺利毕业。

面对校园暴力,他们为什么保持沉默

晓建因为遭受7个同学长达一年的暴虐,从一个经常拿奖学金的好学生沦为“轻度低能”!其中很多行为如果是成年人所为,就已经属于刑事犯罪,从经济上、肉体上、精神人格上都对当事人造成严重伤害和侵犯,这样的事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教育专家分析说,心理上的狭隘、自私、惟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则是不容忽视的外因。 一些家长的错误心态使得孩子成了校园暴力的无辜受害者,甚至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忍气吞声型:在得知孩子被人勒索甚至被打时,这些家长都担心得罪坏孩子后自己的孩子会遭到打击报复,告诉孩子要离那伙人远远的,看见他们就跑。 纵容犯错型:一些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欺

负别人或勒索人时,往往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或是根本就不相信在家看起来特别老实的孩子会当上小“恶霸”,认为是夸大其词,根本不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在错误的深渊中越滑越远。

其实关于学生暴力事件,真可谓“屡见不鲜”,足以引起社会的重视,寻求改善的良方。毫无疑问,学生暴力事件,有学校管理和教育方面的责任,有作为相对开放社会的条件下学生容易变坏的外部环境影响,但是其中最一重要方面,学生的权利意识的匮乏, 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客观的知识、美好的道德信条和严格的行为守则,还应该了解自己享有哪些权利。

人总希望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同学们也不例外,如果知道了自己享有的权利,就要努力维护和享受自己的权利,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一个学生被其他同学欺辱、殴打、勒索,他当然能够感受到这样做对他不公平,这是对他的正当权利的侵害,学校有责任保护他的这一权利。

就上述事件来说,一个学生被长期欺辱,很多学生都知道了,可老师就是不知道,这难道不令人奇怪吗?

一般来说,老师如果知道实情,不可能不予以制止,这说明那些知情的学生也没有意识到,那几个野蛮学生的做法是违法的,是应该得到制止的,否则他们自然会报告校方给予援助和处罚施暴者,这就表明权利意识在学生中是普遍缺失的。没有权利意识的人就像一群纯洁而软弱的羔羊,一旦有野蛮的豺狼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就没有丝毫的自我保护的可能。

今天,社会大众拥有了宪法条文意义的公民地位,拥有很多的权利,这些因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而获得的权利主要体现在成人领域,在未成年人方面,虽然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可是,其法律精神并没有融入到具体的体制层面。比如,在家庭里面,孩子的权利是否得到保护往往取决于父母的觉悟和道德水准,在学校教师是否真的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公民来对待, 仅仅是道义上的要求。.

以暴制暴的循环

“他们能抱成团儿,我们为什么不能?”“他找人打我,

我也找人打他,看谁能打过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迟早我会让他在我手里栽跟头!” 这种以暴制暴的心理,在不少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那些长期忍气吞声的学生,这种心理更加明显。在某县的一所郊区中学,一名13岁的初中生甚至向笔者展示了一把一直藏在书包里的大号水果刀,声称这是用来“自卫”的。因为近段时间以来,老是有三五成群的“小混混”在放学路上拦住他们要钱,不给就往死里打。据说,已经有几个学生先后被他们打伤了。

面对校园暴力,受害的学生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自然是愚蠢的,因为它不但不能让暴力远离自己,反而会使暴力离自己越来越近,直至使自己完全滑进暴力的泥潭中无法自拔。这种恶性循环的链条越长,校园暴力的发展越迅猛,其影响也就越恶劣。

话虽这么说,以暴制暴的所谓“黑道原则“,还是悄然侵入了某些学校,占领了一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阵地。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一些学生开始“拜把子”,在此之后,如果再受人欺负,他们就不再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而是通过拜了“把子”的兄弟或姐妹自行解决。同时,一些

学生在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欺负后,也往往会依赖“拜把子”后形成的团伙力量,变本加厉地在低年级同学身上寻找“补偿”:勒索他们的财物,向他们收“保护费”。

某乡第一初级中学的一名初一男生,他们班的学生在威胁别人时经常说的话是:“再不服气,我就叫人收你的保护费。”一位张姓家长说,一天,他年仅10岁的儿子突然说要加入学校的“××帮”,因为这样不但可以不把自己的零花钱白白给别人,而且还能向别人要零花钱用。张先生因此而担心,这些在校园内外横行无忌的学生帮派,会不会一步步演变成少年“黑社会”。

张先生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法学家皮艺军说:“一般的青少年犯罪团伙和黑社会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但青少年团伙是典型的黑社会组织的基础,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其外围组织。比如台湾的„竹联帮‟就经常到校园寻找自己的发展对象,他们所寻找的对象一般不是单个的孩子,而是青少年团伙,通过双方的接触,他们很快将青少年团伙发展为黑社会组织的一部分。一旦青少年团伙这种松散的组织被黑社会利用的话,很容易让本来只是不良少年的孩子变成真正的罪犯。”

文化营养的失衡

校园暴力并不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但它的不断升级,却是不可否认的,因而也最应引起警惕。事实证明,如今的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它在个别地方甚至正在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 我们不禁要问:校园暴力真的成了教育永远的伤痛?当花季少年成为犯罪分子,不知他们在行凶作恶时,内心有没有过胆怯与恐惧?有没有过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是什么导致了他们对暴力的崇尚甚至膜拜?谁又该为他们制造的罪恶承担责任?

如今,暴力文化已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享受,在此情况下,暴力文化的商品化自然成为商家的最大卖点。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

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

家庭教育不当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当问到孩子们遇到被同学打时作何反应这个问题时,至少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究其原因,是家长从他们上幼儿园起,就向他们灌输在学校不能吃亏,遇到谁欺负自己就应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等错误观念。 非暴力情感培养

在校园暴力中,那些被欺负、敲诈、勒索甚至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受害者,因而他们得到的关怀和帮助也就多。那些施暴的孩子同样也是受害者,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似乎比被暴力所伤的学生更应得到关怀和帮助。

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多有不幸,或家境贫寒,或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在此情况下,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平安富足的生活,

加上平时缺乏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

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接纳,一部分不被老师同学关注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甚至用暴力来报复老师和同学,他们认为对物质的占有、对他人的伤害,都是对自我感觉、自我力量的肯定,可以因此重新使自己获取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认同‟。”心理学家郝若平也指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言行举止趋同于成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认同。当他们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的冲动下,就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

青少年面临的20多种压力,如学习压力、家长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孤独的压力、家庭暴力压力、校园内帮派暴力压力等。每个学生几乎要同时承受平均12种不同的压力,有的会更多甚至是全部。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压力,同学间竞争和矛盾,家庭的变故,包括父母下岗、亲人的故去等等,使他们晴朗的天空蒙上阴云,焦虑、失望、悲痛。而每个学生承受

挫折的能力又是不同的,若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有可能造成他们情绪消沉、抑郁、自卑,甚至发生一些极端行为. 事实上,一旦明白了施暴者也是受害者的道理,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将施暴者也转化成正常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孩子,同学们也应该倡导平等、公正、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非暴力思想。

三、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的方法

1、明理。

观察社会要用两分法,既不要把社会看成" 一片净土" 到处是阳光鲜花,也不要把社会看成" 一团漆黑" ,到处是尔虞我诈。现实生活不是孩子幼年的童话世界。如果一味灌输" 牧歌教育" ,学生停留在天真幼稚阶段,对环境缺乏必要警惕,一旦遇上险情,即大惊失色,束手待擒。相反,总是用" 拍花子教育" 恫吓也不好,孩子们容易对周围产生草木皆兵的错觉,多疑胆怯,不敢主动接触社会。一个面对现实的中学生,应当积极谨慎地和周围的人和事接触,学习交往,学习自我保护,增强心理承受力。学校的牧歌教育与家庭的拍花子教育唱对台戏,这种现状一定要改变。

未来社会有激烈竞争,既需要敢闯敢冒险的勇气,也需要审时度势的清醒;既 需要" 百舸争流" 单兵作战智慧,也需要各行业的集体合作;既需要对人信任, 也需要对人警惕;对恶人恶事,手中应用矛;对险情隐患,手中有盾。

2、导行。

男生五要:要理解女生心理一般特点;要主动关心帮助女生;要有保护女生的责任;要自觉抵制黄色诱惑;

要有道德规范自制能力。

女生五要;要举止端庄行体;要理智谢绝异性爱慕和追求;要拒绝任何金钱物质的引诱;要识别抵制异性的挑逗;要分辨学生适宜和不适宜的场所。

3、示范。

在各种意外中,家长和教师表现出的观察的敏锐、判断的清醒处理的果断、方式的灵活,都会给孩子以鼓舞、启迪。同龄人的机智、勇敢、镇定、坚毅等英雄行为,更会引起学生的羡慕和仿效。所以,示范包括三方面的身教,即教师、家长和学生中小英雄的身教。需要指出的是," 自我保护" 中的" 自我" ,既是个人" 小我" ,也是学生群体的" 大我" 。自我保护含有青少年群体的相互保护。所以,我们提倡敢于向坏人坏事作头争,在相互救护中,要有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要有相互救护的常识、能力和训练。

4.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似乎教孩子温文尔雅、礼貌待人多,遇急遇险,救护防身方面少。如果一味地强调“温良恭俭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无异于使孩子遭遇暴徒时变成任人宰割

的羔羊。这种教育方式自觉不自觉地培养着弱者。 义正辞严,当场制止免出险境,紧急求援 虚张声势,巧妙周旋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诉诸法律,报告公安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堂堂正正,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我们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栋梁。

让我们肩负起国家的历史使命,学会自我保护,学会求

知,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纷繁的大千世界里,

健康,快乐,平安的成长。

让生命的航船绕过一道道暗礁和险滩,

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会你的孩子自我保护 经常听到活泼可爱的孩子遭到意外伤害的惨闻,这大多是因为孩子在遭到危险时不知应该如何应变所致。那么孩子能学会在紧急情况下避免危险吗?答案是肯定的。

但要孩子做到这一步仅仅告诉他们" 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果" 或者" 遇到火灾时不要惊慌" 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问孩子应该如何去做。

下面就是您应该向孩子描述的7种情况,并且每种情况都附有应该如何应变的建议:

1、你独自在家,门铃响了,你从门上的窥视镜中看到一个陌生人。

不要为任何陌生人开门。哪怕他说有什么紧急情况,或者说他是警察,或者说是你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等等。

但也不要门铃响了而不理会,因为小偷有时会按门铃试探是否有人在家。你可以隔着门告诉陌生人,你妈妈在睡觉,而你打不开门,让他过一会再来。然后,给家长或邻居打电话,告诉他们有一个陌生人在家门外,让他们不要挂断电话,直到陌生人离开为止。

2、当你回家时,发现有一个成年人在你后面跟着你。 应穿过马路或者走另一条路,以避免与尾随者接触。如果这个陌生人仍然跟着你,或者他强迫你跟他走,你要大声尖叫并跑向附近有人群的地方,例如,一个商店或者行人多的十字路口。不要往你看见的某一所房子跑,因为房子有可能是空的。如果这时你家里没人,也不要往家里跑。

3、夜间,家里的人都已入睡。突然你发现家里失火了。 要大声叫? 失火了!失火了!" 以叫醒其他家庭成员。然后沿安全通道迅速离开房子,到达户外预先观察好的安全地带。如果屋里充满了烟,应尽量让身体贴近地面爬出屋外。如果你发现你寝室的门是热的,说明火源在客厅。因此,不要打开你寝室的门。如果你住在楼上,又不能从窗户逃生,那么就打开窗户,用床单之类显眼的物体

向楼外的消防人员发信号。然后,尽可能地让身体贴近地面,等待救援。因为贴近地面的空气中烟的含量最少,人可以生存的时间最长。

4、你和朋友在湖边或者游泳池边玩耍,同伴不小心掉入水中,并且他不会游泳。

你切莫跳入水中企图救他,除非你受过专门的救生训练,而应该将救生圈或者其他任何可以漂浮的东西扔给他,让他抱住并坚持不住,然后,跑去叫人帮助。也可以找一根树枝或者一根竹竿,抓住一头,人趴在岸边地上,让你的朋友抓住树枝或竹竿的另一端将他拉向岸边。切记!你必须肚皮向下趴在岸边,以避免落水者把你也拉入水中。

法制教育资料

题目: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目的: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

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一、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 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 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

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 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 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 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 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 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 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也不归宿; (2) 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 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 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

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着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 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冲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1、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 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

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中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祝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面对校园暴力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但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与这一主流相悖的暗流,校园暴力就是其中之一。这里所说的校园暴力,特指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

案例:

班里的一位男生张某丢了一笔钱,便怀疑是隔壁班的李某学生偷的。于是,张某把李某叫到自己的宿舍,让他交出偷走的钱。李某不承认自己偷了钱。结果,张某就和同宿舍的其他6位学生先是对他进行辱骂,然后就打他的耳光、踢他的身体、撞他的头,接着又逼他喝下满满一瓶白酒,目的是让他酒后吐“真言”。李某被折磨了整整一夜后,只好承认自己偷了钱,并答应双倍偿还。事后,张某警告李某,不准将这件事告诉老师和家长。 然而,事情还是因李某的伤势过重而很快败露。李某的家长冲进校长办公室,要求对打人的7名学生进行严惩,并向他们和学校索赔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学校随即对张亮等7名学生进行了严肃处理,满足了家长的部分要求。

很多学生、家长、老师等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校园暴力的人这样议论:“遇到这种事儿,给施暴者一点儿钱就是,犯不着挨顿打。”“对这种人,咱惹不起躲得起,少理他们那一套就是。”“躲避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转学。”“像他们这种„大错没有,小错不断,气死公安,恼死法院‟的人,你反抗又能怎样?弄不好还会越陷越深。”,大多数学生

行车等物品。

令人担忧的是,逆来顺受的学生们长期忍气吞声,除使财物遭受更多的损失外,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更大的伤害:有的因身体受伤而住院治疗;有的因过分恐惧而精神失常;有的性格发生变化,整天沉默寡言、孤僻古怪……这种伤害对他们来说是终生的。同时,由于精神长期处在恐惧状态中,他们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情绪不稳、心情压抑、学习积极性锐减。

案例:一群少年虐待一个少年的调查

成都一中专男生被同学施暴一年致轻度低能,受害者性格软弱一味忍受,家长、学校均称不知情。2003年6月25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学校2002级1班学生晓建,在抑郁中度过了自己的17岁生日。同学邀他出去庆祝,被他拒绝。

2003年5月23日,家住成都的晓建因长时间被多名同班同学欺侮而离家出走。3天后,在离成都80公里远的邛崃郊区,家人找到了他。“当时他跟在一个背着拾荒

大背篓的小男孩后面。我喊他名字,却发现他目光呆滞,斜瞪着前面,好久没有反应,根本不像以前的那个娃了。”晓建的舅舅说。被找回的晓建终于开口说话,却前言不搭后语。到家洗了澡后,他静静站了一会儿,突然掩面痛哭不止。6月2日,华西医大一附院出具诊断报告,晓建智商为59,精神发育迟滞(轻度),属轻度低能。就在找到晓建的当天下午,成都市公安局蔟桥派出所传唤了他同班的9名同学。20天后,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以寻衅滋事罪批捕了其中7人。他们都只有十六七岁。被当地检察官认为“手段特别残忍、令人发指”的这起成都市近年来罕见的校园暴力事件,整整持续了一年。这一年间,晓建从一个正常孩子变成低能少年。其间,老师、学校和家长均称对此事没有丝毫觉察,而晓建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一年暴虐烟头烫,老虎钳夹,烧红螺丝戳,逼自划刀伤,晓建在痛苦中忍受.据同学们反映,晓建在全班50多人里最怯弱胆小,“几乎谁都可以打他,他不敢还手,也绝不敢告诉老师和家人”。时不时遭班上肖可等“歪人”欺负。

从警方的笔录和晓建自己的叙述,我们大致可以看清这个少年在学校这一年时间里受到的伤害:肖可写了封情书叫晓建转交给同校一女孩。晓建怕那女孩骂,不敢送去,肖可说:“今天我放你一马,但你得付我30元放马费,否则一天利息10元。”晓建一直没钱给,肖可几乎天天催,数额也一天比一天多。3月中旬,肖可又要晓建“还钱”,催要未果,便操起乒乓球拍朝晓建脑袋砸去,晓建顿时血流如注。几天后,肖可等人用烟头在晓建身上烫出5处伤疤。再过几天,肖可把椅子上的螺丝卸下,用打火机烧红后,戳在晓建的旧伤上,说是“消毒”。在学校钳工实习课上,“歪人”吴小梁用老虎钳夹住晓建残疾弯曲的左手拇指说:“我帮你把它夹直。”然后猛地捏下去。晓建惨叫一声,泪水、汗水都下来了。5月22日上午,肖可又来催“债”,未果,晓建被肖逼迫在自己右大腿上划了一刀。后经警方测量此伤口长达12厘米。同日中午,在学校食堂二楼俱乐部,肖可等人抱持晓建双手双脚,多次将其身体抛起后使其臀部落在地面上。继而以转圈的形式不断将其摔跌在地。晓建被摔昏迷后,肖可又操起窗框边的一根木条,朝晓建身上挥去:“装死,起来!”

在不断的喝彩声中,整个虐待过程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第二天上学途中,晓建把自行车卖了20元钱后,离家出走。晓建说怕母亲伤心,“告诉老师也不管用,自己会被打得更凶”,同学们害怕被报复而选择沉默.今年3月份晓建被肖可用球拍打破头后,在去医院和回家途中,班主任封老师三次问晓建“怎么弄的”,晓建坚持说是自己下楼梯跌倒碰伤的。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晓建没有告诉任何人他被虐的情形。他唯一的反抗方式是,把全班集体照上的7个“歪人”的脸全部划花;但也把自己的脸划了几道痕,“恨自己太没用”。

晓建的父母都是成都一家建筑公司的工人,父亲是继父。10年前,晓建的母亲因患胃癌病退。继父近两年一直在外地工地上干活。晓建母亲说,娃娃很怕羞,不爱说话,很少打闹,胆子小,从小还很自卑。他生下来左手有6个手指,后来做了切除手术,但拇指因此畸形无力,常遭孩子们笑话。晓建的家人介绍说,继父“像亲生父亲那样”对晓建好,但他的教育方式很严厉,比如放学了不能在外耍,做了错事要挨打。晓建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业余爱好,生活单调”。

肖可的母亲曾在电话里对当地一家媒体说,“肖可一直是个乖娃娃,只是调皮一些”,他在上初中时也被同学欺负,学校外的“歪人”常抢他的钱,“现在听说他虐待同学我们都很吃惊,我们一直还不知道孩子在学校的作为”。

记者采访了比肖可高两级的同校一名女孩。肖可等人都叫她“姐”,他们相处一年多,关系很好。女孩评价说,他们比较讲义气,多才多艺,本质并不坏,只想体验“处处充大”和“征服”的感觉,以表现自己的分量,但有时昏了头,玩过了火。女孩认为,他们家教不严,经常周六、周日晚上打电话邀她出去玩,一玩就玩到十一二点,有时还上通宵网吧。郭标回去晚了,就遭老爸一顿痛打,而吴小梁似乎没人管,常和附近街头的小混混一块耍。 由于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家庭教育方式不大科学,普遍存在溺爱情况,加上社会上不良现象和影视暴力镜头的影响,孩子们比较容易学坏。

前几年学校里也有两个和晓建相似情况的学生,但他们都及时报告了老师,保卫科马上对施暴者进行训诫教育,对两名学生实施跟踪保护,直至他们顺利毕业。

面对校园暴力,他们为什么保持沉默

晓建因为遭受7个同学长达一年的暴虐,从一个经常拿奖学金的好学生沦为“轻度低能”!其中很多行为如果是成年人所为,就已经属于刑事犯罪,从经济上、肉体上、精神人格上都对当事人造成严重伤害和侵犯,这样的事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教育专家分析说,心理上的狭隘、自私、惟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则是不容忽视的外因。 一些家长的错误心态使得孩子成了校园暴力的无辜受害者,甚至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忍气吞声型:在得知孩子被人勒索甚至被打时,这些家长都担心得罪坏孩子后自己的孩子会遭到打击报复,告诉孩子要离那伙人远远的,看见他们就跑。 纵容犯错型:一些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欺

负别人或勒索人时,往往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或是根本就不相信在家看起来特别老实的孩子会当上小“恶霸”,认为是夸大其词,根本不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在错误的深渊中越滑越远。

其实关于学生暴力事件,真可谓“屡见不鲜”,足以引起社会的重视,寻求改善的良方。毫无疑问,学生暴力事件,有学校管理和教育方面的责任,有作为相对开放社会的条件下学生容易变坏的外部环境影响,但是其中最一重要方面,学生的权利意识的匮乏, 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客观的知识、美好的道德信条和严格的行为守则,还应该了解自己享有哪些权利。

人总希望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同学们也不例外,如果知道了自己享有的权利,就要努力维护和享受自己的权利,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一个学生被其他同学欺辱、殴打、勒索,他当然能够感受到这样做对他不公平,这是对他的正当权利的侵害,学校有责任保护他的这一权利。

就上述事件来说,一个学生被长期欺辱,很多学生都知道了,可老师就是不知道,这难道不令人奇怪吗?

一般来说,老师如果知道实情,不可能不予以制止,这说明那些知情的学生也没有意识到,那几个野蛮学生的做法是违法的,是应该得到制止的,否则他们自然会报告校方给予援助和处罚施暴者,这就表明权利意识在学生中是普遍缺失的。没有权利意识的人就像一群纯洁而软弱的羔羊,一旦有野蛮的豺狼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就没有丝毫的自我保护的可能。

今天,社会大众拥有了宪法条文意义的公民地位,拥有很多的权利,这些因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而获得的权利主要体现在成人领域,在未成年人方面,虽然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可是,其法律精神并没有融入到具体的体制层面。比如,在家庭里面,孩子的权利是否得到保护往往取决于父母的觉悟和道德水准,在学校教师是否真的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公民来对待, 仅仅是道义上的要求。.

以暴制暴的循环

“他们能抱成团儿,我们为什么不能?”“他找人打我,

我也找人打他,看谁能打过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迟早我会让他在我手里栽跟头!” 这种以暴制暴的心理,在不少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那些长期忍气吞声的学生,这种心理更加明显。在某县的一所郊区中学,一名13岁的初中生甚至向笔者展示了一把一直藏在书包里的大号水果刀,声称这是用来“自卫”的。因为近段时间以来,老是有三五成群的“小混混”在放学路上拦住他们要钱,不给就往死里打。据说,已经有几个学生先后被他们打伤了。

面对校园暴力,受害的学生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自然是愚蠢的,因为它不但不能让暴力远离自己,反而会使暴力离自己越来越近,直至使自己完全滑进暴力的泥潭中无法自拔。这种恶性循环的链条越长,校园暴力的发展越迅猛,其影响也就越恶劣。

话虽这么说,以暴制暴的所谓“黑道原则“,还是悄然侵入了某些学校,占领了一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阵地。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一些学生开始“拜把子”,在此之后,如果再受人欺负,他们就不再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而是通过拜了“把子”的兄弟或姐妹自行解决。同时,一些

学生在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欺负后,也往往会依赖“拜把子”后形成的团伙力量,变本加厉地在低年级同学身上寻找“补偿”:勒索他们的财物,向他们收“保护费”。

某乡第一初级中学的一名初一男生,他们班的学生在威胁别人时经常说的话是:“再不服气,我就叫人收你的保护费。”一位张姓家长说,一天,他年仅10岁的儿子突然说要加入学校的“××帮”,因为这样不但可以不把自己的零花钱白白给别人,而且还能向别人要零花钱用。张先生因此而担心,这些在校园内外横行无忌的学生帮派,会不会一步步演变成少年“黑社会”。

张先生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法学家皮艺军说:“一般的青少年犯罪团伙和黑社会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但青少年团伙是典型的黑社会组织的基础,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其外围组织。比如台湾的„竹联帮‟就经常到校园寻找自己的发展对象,他们所寻找的对象一般不是单个的孩子,而是青少年团伙,通过双方的接触,他们很快将青少年团伙发展为黑社会组织的一部分。一旦青少年团伙这种松散的组织被黑社会利用的话,很容易让本来只是不良少年的孩子变成真正的罪犯。”

文化营养的失衡

校园暴力并不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但它的不断升级,却是不可否认的,因而也最应引起警惕。事实证明,如今的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它在个别地方甚至正在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 我们不禁要问:校园暴力真的成了教育永远的伤痛?当花季少年成为犯罪分子,不知他们在行凶作恶时,内心有没有过胆怯与恐惧?有没有过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是什么导致了他们对暴力的崇尚甚至膜拜?谁又该为他们制造的罪恶承担责任?

如今,暴力文化已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享受,在此情况下,暴力文化的商品化自然成为商家的最大卖点。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

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

家庭教育不当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当问到孩子们遇到被同学打时作何反应这个问题时,至少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究其原因,是家长从他们上幼儿园起,就向他们灌输在学校不能吃亏,遇到谁欺负自己就应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等错误观念。 非暴力情感培养

在校园暴力中,那些被欺负、敲诈、勒索甚至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受害者,因而他们得到的关怀和帮助也就多。那些施暴的孩子同样也是受害者,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似乎比被暴力所伤的学生更应得到关怀和帮助。

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多有不幸,或家境贫寒,或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在此情况下,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平安富足的生活,

加上平时缺乏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

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接纳,一部分不被老师同学关注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甚至用暴力来报复老师和同学,他们认为对物质的占有、对他人的伤害,都是对自我感觉、自我力量的肯定,可以因此重新使自己获取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认同‟。”心理学家郝若平也指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言行举止趋同于成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认同。当他们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的冲动下,就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

青少年面临的20多种压力,如学习压力、家长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孤独的压力、家庭暴力压力、校园内帮派暴力压力等。每个学生几乎要同时承受平均12种不同的压力,有的会更多甚至是全部。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压力,同学间竞争和矛盾,家庭的变故,包括父母下岗、亲人的故去等等,使他们晴朗的天空蒙上阴云,焦虑、失望、悲痛。而每个学生承受

挫折的能力又是不同的,若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有可能造成他们情绪消沉、抑郁、自卑,甚至发生一些极端行为. 事实上,一旦明白了施暴者也是受害者的道理,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将施暴者也转化成正常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孩子,同学们也应该倡导平等、公正、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非暴力思想。

三、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的方法

1、明理。

观察社会要用两分法,既不要把社会看成" 一片净土" 到处是阳光鲜花,也不要把社会看成" 一团漆黑" ,到处是尔虞我诈。现实生活不是孩子幼年的童话世界。如果一味灌输" 牧歌教育" ,学生停留在天真幼稚阶段,对环境缺乏必要警惕,一旦遇上险情,即大惊失色,束手待擒。相反,总是用" 拍花子教育" 恫吓也不好,孩子们容易对周围产生草木皆兵的错觉,多疑胆怯,不敢主动接触社会。一个面对现实的中学生,应当积极谨慎地和周围的人和事接触,学习交往,学习自我保护,增强心理承受力。学校的牧歌教育与家庭的拍花子教育唱对台戏,这种现状一定要改变。

未来社会有激烈竞争,既需要敢闯敢冒险的勇气,也需要审时度势的清醒;既 需要" 百舸争流" 单兵作战智慧,也需要各行业的集体合作;既需要对人信任, 也需要对人警惕;对恶人恶事,手中应用矛;对险情隐患,手中有盾。

2、导行。

男生五要:要理解女生心理一般特点;要主动关心帮助女生;要有保护女生的责任;要自觉抵制黄色诱惑;

要有道德规范自制能力。

女生五要;要举止端庄行体;要理智谢绝异性爱慕和追求;要拒绝任何金钱物质的引诱;要识别抵制异性的挑逗;要分辨学生适宜和不适宜的场所。

3、示范。

在各种意外中,家长和教师表现出的观察的敏锐、判断的清醒处理的果断、方式的灵活,都会给孩子以鼓舞、启迪。同龄人的机智、勇敢、镇定、坚毅等英雄行为,更会引起学生的羡慕和仿效。所以,示范包括三方面的身教,即教师、家长和学生中小英雄的身教。需要指出的是," 自我保护" 中的" 自我" ,既是个人" 小我" ,也是学生群体的" 大我" 。自我保护含有青少年群体的相互保护。所以,我们提倡敢于向坏人坏事作头争,在相互救护中,要有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要有相互救护的常识、能力和训练。

4.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似乎教孩子温文尔雅、礼貌待人多,遇急遇险,救护防身方面少。如果一味地强调“温良恭俭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无异于使孩子遭遇暴徒时变成任人宰割

的羔羊。这种教育方式自觉不自觉地培养着弱者。 义正辞严,当场制止免出险境,紧急求援 虚张声势,巧妙周旋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诉诸法律,报告公安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堂堂正正,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我们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栋梁。

让我们肩负起国家的历史使命,学会自我保护,学会求

知,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纷繁的大千世界里,

健康,快乐,平安的成长。

让生命的航船绕过一道道暗礁和险滩,

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会你的孩子自我保护 经常听到活泼可爱的孩子遭到意外伤害的惨闻,这大多是因为孩子在遭到危险时不知应该如何应变所致。那么孩子能学会在紧急情况下避免危险吗?答案是肯定的。

但要孩子做到这一步仅仅告诉他们" 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果" 或者" 遇到火灾时不要惊慌" 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问孩子应该如何去做。

下面就是您应该向孩子描述的7种情况,并且每种情况都附有应该如何应变的建议:

1、你独自在家,门铃响了,你从门上的窥视镜中看到一个陌生人。

不要为任何陌生人开门。哪怕他说有什么紧急情况,或者说他是警察,或者说是你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等等。

但也不要门铃响了而不理会,因为小偷有时会按门铃试探是否有人在家。你可以隔着门告诉陌生人,你妈妈在睡觉,而你打不开门,让他过一会再来。然后,给家长或邻居打电话,告诉他们有一个陌生人在家门外,让他们不要挂断电话,直到陌生人离开为止。

2、当你回家时,发现有一个成年人在你后面跟着你。 应穿过马路或者走另一条路,以避免与尾随者接触。如果这个陌生人仍然跟着你,或者他强迫你跟他走,你要大声尖叫并跑向附近有人群的地方,例如,一个商店或者行人多的十字路口。不要往你看见的某一所房子跑,因为房子有可能是空的。如果这时你家里没人,也不要往家里跑。

3、夜间,家里的人都已入睡。突然你发现家里失火了。 要大声叫? 失火了!失火了!" 以叫醒其他家庭成员。然后沿安全通道迅速离开房子,到达户外预先观察好的安全地带。如果屋里充满了烟,应尽量让身体贴近地面爬出屋外。如果你发现你寝室的门是热的,说明火源在客厅。因此,不要打开你寝室的门。如果你住在楼上,又不能从窗户逃生,那么就打开窗户,用床单之类显眼的物体

向楼外的消防人员发信号。然后,尽可能地让身体贴近地面,等待救援。因为贴近地面的空气中烟的含量最少,人可以生存的时间最长。

4、你和朋友在湖边或者游泳池边玩耍,同伴不小心掉入水中,并且他不会游泳。

你切莫跳入水中企图救他,除非你受过专门的救生训练,而应该将救生圈或者其他任何可以漂浮的东西扔给他,让他抱住并坚持不住,然后,跑去叫人帮助。也可以找一根树枝或者一根竹竿,抓住一头,人趴在岸边地上,让你的朋友抓住树枝或竹竿的另一端将他拉向岸边。切记!你必须肚皮向下趴在岸边,以避免落水者把你也拉入水中。


相关作文

  • 中学三爱三节作文2600字
  • 织金县"三爱三节"主题 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简称"三爱三节")的号召,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经研究,决定 ...

  • 学生雪天安全教育资料作文500字
  • 学生雪天安全教育资料 为让学生安全度过雪天,加强对学生的雪天安全教育工作, 请各位老师教育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做到: 一.校园内安全 1.不准在雪地奔跑,不能用雪团朝着同学的头部扔等. 2.在走廊靠右.有秩序行走,不要追逐打闹. 3.上下台阶要注意台阶是否有冰雪,不准三五成群搂着走,注意防滑:要掌握 ...

  • 海洋教育[沧海桑田]作文2300字
  • 沧海桑田 活动目标: 3.知道海陆变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够正确认识海陆变迁. 教材呈现了一个不完整的资料卡片,从"所在国家.名称.原因推测"三个方面对学生整理资料作了提示,卡片旁边呈现一学生提出了"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问题.教师可引导 ...

  • 2017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活动资料作文2000字
  •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海口中学 关于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践行 中国梦"教育活动资料 海口中学学生工作处 2017年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海口中学 关于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践行中国梦" 教育活动方案 "爱学习. ...

  • 7月份创卫资料作文4000字
  • 1 八尺完小七月份创卫工作计划 1.暑假完成改水改厕改厨工作. 2.做好暑假期间的保洁工作.要有领导带班,教师值班,有保洁人员,把值班表交教育局创卫办,有值班人联系电话,学校领导对学校卫生督查天天有记录. 3.暑假期间督促学生在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小手拉大手创卫一起走"活动,有活动 ...

  •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方案(8篇)作文12600字
  • 讲礼貌树新风活动方案(一): 根据县委宣传部.县礼貌办关于在全县广泛开展讲礼貌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的要求,我局为切实抓好讲礼貌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

  •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活动资料作文1700字
  • 石市镇醒狮中学2017年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的了解及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我校确定在9月3--4日开展抗战胜利纪念日活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根据县教育局的通知 ...

  • 2016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作文10200字
  • 教师资格证资料下载:http://www.xuezanedu.com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遗传 B. 环境 C. 个体差异 D. 个人努力 ...

  • 宝安小一报名资料作文4800字
  • 2015年秋季宝安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一览表 2015年秋季宝安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 小一.初一招生公告 为方便我区适龄儿童家长了解2015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小一.初一招生有关事宜,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政策依据 2015年秋季 ...

  • 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作文800字
  • 1 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主题:关注安全珍惜生命 活动时间:2016年4月18日星期一下午第一节 活动地点:课室 活动目的: 1. 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对安全注意事项有更明确的认识,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 2.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在我们身边的许多安全隐患,培养学生从现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