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作文11300字

初二作文

第四课时

一、指导

关于选材。 1. 选材要严。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以“浪淘沙”为题写过九首诗,其八是: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篇以淘沙见金比喻被谗言所害遭到放逐的人终于洗清罪名,得到赦免,联系作者的经 历来看,他屡次被谪贬,显然有夫子自道,相信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恢复名誉的意思。这种

乐观、自信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形象大于思想”,沙里淘金这比喻的含义远不限于 此,人们还经常用它来比喻写作中选材的艰苦。不是吗?写作者从众多的素材中挑选出可供 运用的材料,与淘金者以细沙里筛选出闪亮闪亮的金屑是同样辛苦的啊!

写作的材料,不能不加选择,顺手拈来,而要精心筛选,下一番抉择的苦功夫。这就是沙里 淘金的启示。

苏联一位作家在《金蔷薇》中也叙述过一个同沙里淘金相似的故事。据说,在巴黎一家手 工业作坊里,有一位清洁工。他每天都是很早去到首饰作坊,把打扫出来的尘土装进口袋带 回家中。原来他收集尘土,为的是从中筛出金屑做成一朵金蔷薇、献给自己的心上人,以表示

对她由衷的爱、使她得到幸福。过了许久,这朵金蔷薇终于做成了。但不幸的是,他的心上人

已经去了外国,并且永远不再回来了。为此,清洁工生了一场大病,不久便死去了。他死后, 有人把这美丽的金蔷薇卖给一位作家。作家了解到金蔷薇的来历以后,受到深深的启发,懂 得了要从生活的尘土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材料创造文学作品的道理。

作文,一旦主题确立之后,就要仔细考虑选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加以表现了。

还是在30年代,有两位四川作家向鲁迅先生请教短篇小说的创作问题,鲁迅就指出: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故事,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 其实,何偿仅限于定短篇小说,一般作文也是如此。

许多作家都十分重视选材,为找到最恰当的体现主题的材料而费尽心思。

选材要突出一个“严”字,严格把好材料关,使材料尽可能充分地体现主题思想。

我们曾以“这事我想起来就高兴”为题让学生作文。这个作文题要求回忆一件高兴的事, 题旨明晰,又由于题目新颖别致,能激发起写作的欲望,因此,许多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 题意,从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中挑选出“高兴”的“事”来描述,并开掘出“事”中蕴含的有意义 的主题。

这里,简要介绍几篇作文选材和立意的大概。

作文1:几个月前,我们年级 的女,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进行了三天的社会实践。我 照料一位认也不愿接触的残疾儿童,经常抱着他,给他讲故事,为他唱歌。这件事我想起来就

高兴。无论如何,我总算给了这孩子一点心灵的慰藉,使他多少尝到些人间的温暖与真情。我

做对了!

作文2:那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件小事。一次,我去参加春节游艺晚会。游艺活动很 多,我加入了“画白兔”的长长的队伍。一个大的布幕前面有一只铁丝弯成的兔子,它的浑身

都通上了电。玩的人用一只铁丝弯成的小套圈,绕着浑身转一圈。如果小套圈碰上兔子,用 灯泡做成的兔子的眼睛就会发亮。这样,这个人就失败了,应该轮到下一个人玩了。许多人都

失败了,我也没有成功。不少人一边摇着关,一边嘴里说着:“这个游戏太难玩了。”人们纷纷

离去,队伍里的人越来越少。我心里想:老师总教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难而进,我决不能

半途而废,一定要争取成功。我仔细观察前面的人画兔子时的一举一动,汲取教训,总结经 验,经过多次的努力,终于画成了。旁边的人都为我拍手叫好,用敬佩的眼光看着我,我心里

感到有说不出的高兴。现在,每当回想起这件小事,我不但高兴,而且自豪──它使我懂得不

认碰到什么困难都 不能轻易退让,要有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敢于战胜它。 作文3:北京的十月,秋高气爽,一年一度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生秋季运动会就在这金 色的季节里召开。几年来,我校仪仗队一直在规模巨大的入场式上获得好评。今年,我作为 仪仗队的一员,平时刻苦训练,克服了种种困难。开幕那天,我校仪仗队入场。在“── 二──”的口号声后,我们唰地把头摆向主席台,大地被协调一致的脚步震颤了。“发展体育 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声盖过了人群的喧闹声,压过了嘹亮的进行曲的声音。我们以磅

礴的气势通过主席台。我们成功了!主席台上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我校仪仗队获得 冠军。我为自己能参加这次比赛感到高兴,因为这份荣誉中也有自己贡献的小小的一分力 量。

作文4:我要讲的这件事,也许对别人来说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是一 件值得高兴的事。那是今年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和小伙伴终于有机会来到河北省昌黎新开 发的黄金海岸旅游。因为我很喜欢游泳,尤其置身于大海中尽情地畅游,真是快意得很。可 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下午,老天换了副面孔,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原来平静的海面,突然

波涛汹涌,一浪一浪地推向岸边卷起滚滚的黄沙。我开始了同海浪的较量,虽不过是几百米 的游程,但每游一步都十分艰难,我真正地感到了大海的威力,大海的冷酷无情。可是,我到

底还是战胜了大海!这件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它告诉我:只要不懈地奋斗,成功就在

前头!

作文5:下午,我放学回家,推开门,一眼就看见墙上挂着的“全家乐”的照片:一家人围 坐在一起,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我不禁又高兴地想起两年前的那件事。那天是我们全家喜 庆的日子:我妈妈被评上了主治医师,我妹妹获得优秀少先队员奖章,又是我爸爸三十年教 龄纪念日,我呢,加入了共青团。为了不忘这一天,我们照了一张“全家乐”。每当看到它, 它都给我力量,激励我为夺取新的成绩而奋斗。

作文6:拉开抽屉,我的日记本安详地躺着。这是我初中时代的纪念。它记下了我三年生 活的得与失、苦与乐、汗水与眼泪。这日记本代表着我的荣誉,我的骄傲 ,我的黄金时代。得

到它,这是我十八年来最高兴的事。原来它是一件奖品,奖励我勤奋学习取得的优异成绩。它

使我回忆起那段艰辛的学习生活。也使我增强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胜利前进的自信

心。

作文7:生活中使人高兴的事是很多的,然而童年的乐趣往往更令人难以忘怀。寻找我 成长的足迹,有一件事至今还历历在目,想起来心里充满欢欣。小五年级时,正值秋季,学 校号召我们采集树籽,支援西北的绿化建设。我们几个小伙伴,互相帮助,你出主意,我想办法,不多久就采集到了各种各样的好多树籽。我从这件事中感到了童年友情的温馨,感到了

奉献自己的喜悦。那是我们第一次为祖国做出贡献呀!粒粒树籽将会带着我们颗颗爱国之 心在西北荒漠上生根发芽。

指去岁月的灰尘,打开记忆的匣门,许许多多的事情,就会栩栩如生地、或模糊不清地浮 现出来。而对这些从多的素材,要根据题意选择、取舍。俄国伟大作家契诃夫很风趣地讲过: “要知道在大理石上刻出人脸来,无非是把这场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都剔掉罢了。”哪些是 “不是脸的地方”,哪些是“是脸的地方”,哪些需要“剔掉”,哪些需要保留,这就要比较、研究,

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抉择。上面七位同学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作文选材和立意的方法,在 选材上下了一番较为严格的功夫。所先取的材料确实是令人“高兴”的“事”,表面上看来,得 来全不费功夫,似乎是“自然而然”地回想起来的,实际上在下笔前却仔细思考过。回想起来 的“高兴”“事”显然不仅“这一件”,但去除了别的,也就是契诃夫所说“剔掉”了“不是脸的地 方”,剩下的就只有“这一件”。“这一件”不是随意拣来的,而是反复挑选的结果。这就是选材

的功夫,“沙里淘金”的功夫。

2 . 选材的标准。

了解选材的重要性之后,接下来要明确的是应该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材。

选材的标准,一言以蔽之:服从体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因为材料与中心是一个有机的整 体,中心统率材料,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这就是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材料要更好地体现中心,这里有六个字,即:恰当、典型、新颖。

恰当,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恰当,是指所选用的材料符合题意,符合中心思想。比如: 《生动的一课》,材料要表现出这“一课”的“生动”性;《童年趣事》,这“事”一定得有“趣”,而且

发生在童年时期;《北京一角》,如果要通过“一角”的变化来反映“北京”的巨大发展,就应选 用“一角”前后不同的具体材料;《良师益友》,如果要描述人物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就应 彩能反映这两个方面不同特点的事例,等等。否则,自动检索就不恰当。有少数学生在写《这事

我想起来就高兴》这篇作文时,所选用的材料不是一件“我想起来”就“高兴”的事,而是如下 种种:

(1)一个人,而不是一件事;

(2)一个梦;

(3)一个地方的景色;

(4)一条消息;

(5)一件难忘的事,或内疚、难受的事,或令人感动的事,但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显然,这些材料都不符合题意和中心思想的要求,因而是不恰当的。

典型,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所谓典型,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最能概 括和反映事物的本质。不少人都很喜爱秦牧的散文《土地》。这篇名作在选材上就富有特色: 材料丰富,而且十分典型。作者为了表达“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历史的光辉时代”的人们对 土地的“新的联想、新的感情”,围绕着“土地”选用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材料:

(1)二千六百多年前我国北方平原上的一幕情景──拜土。这是见于《左传》的春秋时代 晋国公子重耳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

(2)古代中国皇帝把疆土封给公候时的仪式──封土。

(3)19世纪,外国殖民主义强盗占领太平洋各个岛屿时强迫当地土人们投降的仪式 ──撒土。

(4)飘流海外谋生的破产农民身上常常怀着一撮家乡的泥土──怀土。

(5)多少劳动者和英雄义士为了土地而进行的边绵不断的斗争──卫士。这是历史 上流传的可歌可泣的保卫土地的抗敌故事。

明末御倭时有些地方妇女的装束。

有的地方曾经浒过成人死后入殓时在面部盖上白布的风俗。

“寸金桥”的命名。

(6)今天人民的子弟兵守卫着岛屿,把小岛建设得像花园一样美丽──守土。

(7)土地一旦回到人民手里发生的神速变化──变土。

这些材料很有代表性。材料1~3表现了中外剥削阶级对土地的态度和感情,他们“只知 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材料4、5表现了过去劳动者对土

地的态度和感情,他们“把它当做命根子,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母亲”,永远怀念它,坚决保 卫它。材料6、7表现了今天人民对土地的态度和感情,他们“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

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每一个材料都从不同的侧面去体现主题,使文章的思想内容饱

满。材料虽多,但每一件都有各自的作用。《土地》善于选择典型材料的这个长处,是值得我

们好好学习的。有的习作者不善于选材,不懂得采用典型材料的意义,或者信手拈来,或者以

多取胜,因而影响了中心意思的表达。

新颖,也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所谓新颖,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甚至是具有独创性 的。这是为了更好地贴近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大地增强文 章的可读性的需要。现实生活日新月异,新人新事层出不穷,不能老是采用旧的一套东西,而

必须善于发现和搜集新的材料,才能及时表现新的风貌、新的思想感情。而且,也只有这样, 文章对读者才能产生一种魅力。试想,材料陈旧,一般化,与人雷同,看了开关就知道结尾是

怎么一回事,当然人家就不想看。相反,如果材料新鲜,独特,或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或令人感

到亲切、有兴味,或让人产生幽默感,读者当然就喜爱看了。文章是要有吸引人的魅力的。这

种魅力首先要在材料上体现出来。旧材料能出新意,当然也好;立意新材料也新,岂不更好? 李渔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文章出新意,叙新事,这是自古以来作家们孜孜不倦

的追求啊!

二、示例

落日的光华

黄昏时分,喧腾了一整天的大地平静了下来,太阳也收起了那耀人的光芒,安详地缓缓

下沉。此时, 首远望,天、山、地平线融成一体,一片金典;近处的树、屋也镶上了一道金边,

闪闪发光:此时此刻,世界成了金黄色的了。在一片金辉之中,只印着一个白色的发着弱光的球。

曾有许多诗人、墨客,赞美那初升的旭日、正午的骄阳,用它们来比喻体坛、文坛、影坛的 新秀、伟大,来赞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而对于那傍晚徐徐下坠的落日,却很少有赞美之辞, 倒有人用它来象征人的暮年 , 或是比喻一些不得志的人。

这里,我要说,它不是仅代表着残年暮岁的。不是么,你看,在它即将下落、隐去 的一瞬,它把自己的全部光辉都留在了人间,使大地在夜幕即将降临之际一处金灿。 其实,得长一段时间,我并没有注意到那落日,然而,偶然间,一件小事使我不得 不对它刮目相看了。

那是上个星期日的下午,我受父母之命拎着大包、小包去爷爷家。本来我全计划好 了:到了那儿交了差,赶回来看场电影。结果,我周密的安排却被搅乱了。我好不容易 气喘吁吁地挪到院门,待喘气均匀,便高声叫了起来。要是往常,还没等我嚷第二声, 奶奶便会笑呵呵地来开门,可这天,不知怎的,我扯着嗓子喊了好几声,小院仍是毫无 动静。我用胳膊撞开门,好厅地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院内静悄悄的,我真有些纳闷, 明明是休息日,怎么谁也不在家?突然一阵咳嗽声打破了沉寂,于是我寻声轻轻地推开 了西屋门。一开门,立即有一股浓烈的烟草味迎面扑来。我赶紧抽出一只手来捂住鼻子 ,悄悄地走进去。只见屋内浓浓的烟雾正包围着一位瘦弱的老人,我心里不禁犯起嘀咕 来:怎么几个月不见,爷爷竟成了这个样子。此时,爷爷正一手拿着烟,一手握着笔伏 案疾书。我抱着东西正想一声不响地到他背后看个究竟,但爷爷发话了:“是小娟吗?” 说着,回过身来。我赶紧跨上一步,把东西呈上去。随即,我又向桌上的一叠写满字的 稿瞟了一眼,好厅地问:“您在写什么?回忆录?”说罢,我盯着爷爷。忽然,我发觉 他的脸泛起了红晕。他连忙摆着手,不好意思地说:“嗨,哪儿有什么回忆录啊!昨儿 ,银行里来了几个年轻人,不太熟悉这儿的工作,这不,我凑合写了点自己多年的工作 经验,想给他们作个参考。要不,我这顾问,可真要像有人说的那样──有„顾‟不„ 问‟了。”说完,他欣慰地笑了起来;而我倒有点不明白了。退休了,有福不享,却偏 给自己找事儿,真不可思议。四点多钟,奶奶挎着一篮子鲜菜和鱼、肉回来了。吃罢晚 饭,爷爷让我陪他去散步。此时,正值黄昏时分,爷爷指着远处的万束金光之中的那个 白球”让我看,并且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看那落日,在它即将沉没西山的一瞬,却 发出那么灿烂的光,撒向大地,那光是它最后的一闪。我们这些人一线退下来的人就像 这落日,现在虽不在第一线了,但也要把最后的一点余热、余光献给人民。” 这时,

我才恍然大悟,不禁仰天凝望那缓缓下沉的落日,只见它的光华竟是那样美!散步归来, 夜幕已垂下。我们到家还没站稳脚跟,就听行门“嘣”地一声被撞开,紧接着闯来一个 年轻人。他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地边说带比划。好半天,我们才弄懂。他的意思是 说,行里有个帐目搞乱了,要请爷爷去一下。别看爷爷平时做事慢悠悠的,可这会儿, 却二话设说,骑上车去了。奶奶望着爷爷的背影怜惜地叨咕着。此时此刻,我心底不由 涌起一种钦佩之情。

落日,它虽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我还是要赞颂它,赞颂它那直至最后仍要尽力发热 为人间增添光华的精神,以及那些具有这种精神的老人们。

「评析」

这篇习作──《落日的光华》,大体上符合我们上面提出来的“恰当、典型、新颖”

这三条选材的标准。它选用的材料主要有:落日的光辉景象;已退休的“爷爷”坚持工 作,“要把最后的一点余热、余光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的事迹──事理工作经验,帮

助年轻人清理帐目等。这样的先材就较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赞颂“落日那直到最后 也要尽力发热为人间增添光华的精神,以及那些具有这种精神的老人们”。现在,退休 的人们越来越多,选用“爷爷”的材料有相当的代表性,选用“落日”来表现退休老人 的高尚精神也较为新鲜。

三、练习

作文题:

1.尝试

2.雨后

3.新的起点

第五课时

一、指导

关于组材。

对材料的处理,作者除了要下一番选择剪裁的功夫外,还要下一番组织安排的功夫。 怎样组材?要确定一条线索,让它把各种各样的似乎不相关的纷繁复杂的材料 , 按照 一定的顺序贯串在一起 , 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所选的材料恰当、典型、新颖,而 联系它们的线索又十分的话,那就会像红线串珍珠似的,放射出熠熠的光彩。

线索必须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 有利于突出中心思想。而能够作线索的事物又是 多种多样的:时间,空间,某个人物,某一事件,某种感情,等等。

至于以什么作为组材的线索为好,这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立意的要求、标榜的具 体情况以及自己的写作习惯和风格特色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

二。示例

雨夜登鹫峰

眼看登山的时刻就要到了,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大家不免懊丧了,为这次 活动担起心来。有的同学抬头望望灰蒙蒙的天空:有的伸出手探着雨势;有的三三两两 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显出焦争的样子。为了看日出,大家都做了充分准备,甚至觉儿都 没睡好,虽说登山,对我们这些住在西山附近的孩子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 是在深夜中登山这还是第一次。虽说关于描写日出壮观绚丽的文章我们不止学过一篇, 但那些毕竟是别人的体会、感受。如今眼看愿望就要实现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 来。这雨不像是落在地上,倒像是落在我们心里。天是朦胧的,黑黝黝的,我们的心是 沉甸甸的 ... ... 时间已指向三点五十分,不能再等了。即使看不到日出,也要登山。 团委会发出了命令,大家迅速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手电,整好队伍,出发了。

天依然地那样黑暗,没有一颗星星。虽然无处天边上已经依稀有了一丝好像用水彩 笔抹过的淡白,但被这边绵的细雨以及看不风的雾气遮住了,使得我们周围没有一点亮 光。我们就好像是在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里摸索着前进一样。四下里寂极了,只能听见 细雨的刷刷声和我们匆忙脚步声。两种声音在一起,我们就好像已经融化在这无边的黑 夜中,随着细雨慢慢地向前流 ... ... 山路很滑 , 每走一步都得谨慎小心 . 大家手拉着手 , 每逢遇到有石头树枝之类的东西 , 第一个就会发出 " 小心石头 , 小心树枝 " 的警告声。接着

,第二个人传给了第三个人,第三个人传给第四个人,直到队尾。第个人发出的声音有 高有低,有长有短,有淳厚的,有婉转的。这声音连在一起既紧张又欢畅,既连贯又短促 , 同学们既好

像在认真地做着一种游戏 , 又好像战争期间穿插在敌人后方的夜行军在传达首长的指示 、命令。

抬头看看面前的鹫峰,它似乎比周围的颜色更深,因而可以隐约看出它的轮廓。它

别的山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壁略陡了些。有时得紧靠着山壁行走,这就给我们登山带 来了更大的不便,但没有同学抱怨,相反,大家兴致很高,有说有笑。这时,雨渐渐停 了,大家不由得精神一振。雨后的空气是清新的,再加上大山散发出的独特的芬芳,使 我们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天仍然是灰 的,看来不会看到日出了,但大家都不约 而同地加紧了脚步。不知是谁喊了声: " 快看下边,多美呀!”我们几个排头兵顺着山 路回头望下去,呀!真是,简直是一幅画呀!只见山路上二百来人,从我们这儿到半山 腰上又直到山脚,蜿蜒盘绕的样子被每个同学手里的手电光映照得一清二楚,就像一条 闪闪发光的巨龙,在缓慢地爬向峰顶。我们被这景色迷住了。这也是一种美,是大自然 同人类共同完成、创造的美。它用墨色作底衬,以这由远及近、由暗到明的点点灯光为 主体,给人以鲜明的对比。这宁静的大自然被我们这群生龙活虎般的年轻人赋予一种新 的生命力。

我们边走边回头望着这巨龙,渐渐地,天空由黑暗变成灰暗,又由灰暗转向淡白。 鹫峰的山顶已经历历在目。大家已经看到卧在山峰上的那只“大鹫鸟”。它稳稳地立在 那里,俯视着前方,观看着世界从黑暗走向光明的瞬息变化,欣赏着这一奇特的美景。 它又好像在盼望着我们早些爬上它的北部,俯在它那宽大的翅上,它好载着我们在天空 中翱翔,抒发这一夜饱经风雨冲刷的豪情 ......

大家又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虽然我们没有能够看到日出,欣赏到大自然壮观 绚丽的美景,但我们却得到了另一种美的享受,这种含蓄、宁静、和谐的美,使我们感 到内心充实。

天亮了,我们胜利地到达了顶峰。

【评析】

这篇文章紧扣一个“登”字做文章,以“登鹫峰”为线索,串连了许多材料:登山

前遇雨而产生的懊丧、焦急的心情,雨夜中的景物,登山途中,二百来人打着手电在蜿 蜒盘绕的山路上行走形成的奇特画面,胜利到达顶峰等“人”、“事”、“景”。行文

集中、紧凑。记游写景的记叙文组材多采用这种“游 ... ..." 、 " 登 ... ..." 为线索,随 着作者行踪的变化,变换观察的视野,展开对多种景物的描写,同时插入人们的心理活 动和内在感受,把“人”、“事”、“景”与“情”揉和在一起。在描述中以时间(夜

里三点五十分──天亮了)和空间(山脚──峰顶)为顺序,也是常见的写法,自然而合 理。

三、练习

作文题:

1 . 考验

2 . 为了集体的荣誉

3 . 假日,我们去登山

第六课时

一、指导

关于布局谋篇。

文成于思。刘勰著《文心雕龙》专门写了《神思》篇,强调神思的重要性,指出它是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没有哪个善于写文章的人,不重视构思的。构思充分,行 文敏捷。

构思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从生活素材和体验中提炼并确立富有意义的主题思想,从 繁多芜杂的材料中选择出最能表达主题的东西,根据立意和选材的要求谋篇布局找到恰 当的结构形式,以及采用最有表现力的方法和语言,等等。它涉及写作的内容和形式的 各个方面。

这里着重讲讲对布局谋篇即文章结构的构思。构思就是设计。不同的立意和自动选 材有不同的结构设计,即使是立意、选材大体相同或类似的文章也有不同的结构设计。 这是因为结构设计既要受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制约,又与写作者本人的爱好习惯、审美情 趣、个人风格等有关系。因此,结构形式必然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而不能是一个模式 的。单调乏味的形式没人喜爱。新颖的形式、巧妙的构思总是多么具有吸引力。

二、示例

芳草情

“天涯何处无芳草”,悠悠碧草,牵动了我多少情思。那在微风中摇曳的细草,那

顽强屹立在贫土上的野草,那花儿虽小却幽香沁人的花草,总使我陶醉,遐想不已,仿 佛那芳草落英中浮起张张笑脸──我的几位挚友。

我住在成都时,有一位小朋友魏亚林,好,纤细的身体,白皙的皮肤,走路像一片 流云。说话似一缕清风,于是得了个美称“林黛玉”。她比我低一年级,虽然学习成绩 不大好,却和我一样热爱花草。我们常常在那四季常青的草地上嬉闹,虽然是极有限的 一盘绿地,它却是我们的乐园。把野花拴在阔叶木上是亚林最喜欢的游戏,有时竟把一 棵树妆扮得如对圣诞树一般,那时我们的快乐可想而知了。

一天,我们的伊甸乐园开出了一朵“圣花”,肉粉色的小花嘟起小嘴笑个不停。亚

林欣喜若狂,整天像围着小妹妹一样跪在她的身旁,耐心地数着叶边的锯齿,不让虫儿 爬上来,不让风儿吹歪她,待她不知有多好,生怕有一天她会凋谢。清晨,我发现“圣 花”不见了,我风风火火地告诉亚林,没想到亚林吞吞吐吐说: " 铃铃姐,是我把她装在 花盆里了。”说着还浅浅地笑了。我不知哪儿来股无明火,别有用心地说: " 野花可不像 你,只知道睡在摇篮里。哼,你要是有野花的一半精神,也不至于全班考 ......" 话刚出 口 , 我又觉得太伤人了 ," 林黛玉 " 的心眼小哟 , 可亚林见我没有说下去 , 就头一次迈着蹒跚

的脚步默默走开了,她一定很伤心,可我没来得及对她说点什么,就离开成都北上了,临 上火车,奶奶忽然想起了什么,递给我一个小包,我打开一看,是亚林用汉字和拼音写的 信。她说她一定把功课赶上去,靠自己的力量。信间还夹着一枝干枯了的粉色小花 ..... 上北京取道去姥姥家,我又见到了对我来说阔别多年的小五姐。她还是那样黝黑活 泼,那样爱笑,笑声直飘出村外。小五姐说她还要带我出去挖一次野菜。我高兴极了, 苣荬菜的清香又把我带到了原野。瓦蓝的晴空与旭日相辉映,袅娜的柳枝抚着嫣然的野 花,青得逼眼的小草,无声地铺到山边,却又脉脉含情。我们默默地走着,三面的山像是敞开开怀拥抱着我

们,小五姐突然说:“铃兰,„家乡美‟怎么写?”我怔住了,小五姐感慨地话:“俺家穷,上不得

学,心里想说啥,咋也写不出来。铃子,以后你要会写好多好多字,写咱的岗子屯有多病美,这草

有多青,这花有多俊。”我点点头。“哎,家雀累了也知道回窝,这回你又要出远门,怕就在北京

住 下了吧 ! 多回来看看。”我禁不住想哭,五姐俯下身笑了:“莫念我,你马驹儿哥初中毕业了,

他的学问大着哩,五姐以后就跟他认字。铃子也好好学,五姐绝不会输给你的哟。”我又使劲

点点头,抬头望着那黛色的山峰,似乎向我们走来。我迎着山跑了几步,突然看见不远处一块

光秃秃的巨石上钻出一棵骄傲的草,我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小草的柔嫩的纤叶使劲伸向那东

升的朝阳

我们到达北京正是“帝城春欲暮”的时候。我到十渡去郊游中,结识了和我一样望着“细 草微风岸”的朋友王武娟。她是一 一中学的好学生,可也对野花草特别喜欢。暑假里,她 约我到圆明园去玩。圆明园的一片荷塘根本见不到水,只有翡翠般的绿伸展着,几枝含苞待 放的鞭蓉挺出水面,娇美欲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可武娟的心却在那小小的珍珠梅上。这 种小小的梅花正在盛开,一簇簇拥在枝头,远远望去,似玉雪拥成,白云裁就。最妙的是近观。

只见每朵花都只有绿豆大小,却极似梅花,那瓣儿,那蕊儿,哪儿都不可少,因而显得精致极

了,玲珑极了。武娟立在珍珠梅树下,久久凝视:“我真喜欢它,她那么小,却那么美,那么香,

那么莹白,默默地生长在野外,绝不与百花争艳,绝不向蜂蝶取宠,岚岚,做人不也应该有这

样的品质吗?”噢,我明白武娟为什么这样喜欢这小小的珍珠梅了。是啊,多可爱的珍珠梅呀。

我笑了,武娟也笑了。这珍珠梅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在学习中,化作那样缤纷的春色。 我又忽然想起魏亚林和五姐。面对佳木葱茏,野芳况秀,我不知为什么长长吁了口气,舒 心地笑了。我有这么多这么好的朋友,她们爱草,爱花,爱自然,爱生活,就像那花花草草,贡

献着美,奉献着香。

爱花的人何止我的朋友!那热爱生活的人又何止千万!你看草地上,园圃中,哪里没有 花香草翠?她们妆扮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花草也热爱这片土地,她们为这片二地增添了风采, 为生活增添了情趣。

多美的生活!

评析

《芳草情》所描述的三个小朋友,同作者一样,有着共同的爱花爱草脾性。芳草使她们成 为好友,使几个人物连结在一起,使文章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有机而和谐的整体。它的结构 可称得上新颖而巧妙。文章寓意深刻,诗情浓郁。开头引用苏东坡词句“天涯何处开芳草”, 赋予新意,既点题,又暗示天下处处有朋友。由芳草引出对几位儿时挚友的思念和回忆,也就

是顺理成章事。“芳草”使文章浑然一体;而热爱芳草就是爱美、爱自然、爱生活,芳草促使 这几个小朋友更加奋发向上地学习,芳草给予她们许多怎样做人、怎样生活的大道理。结尾 作者笔锋一转,写道:

爱花的人何止我的朋友 ! 那热爱生活的人又何止千万!你看草地上。园圃中,哪里 没有花香草翠?她们妆扮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花草也热爱这片土地,她们为这片土地增 添了风采,为生活增添了情趣。

文章的意思就更进一层了,主题得到了深化。最后一句高声赞美喊出“多美的生活!”就 是由衰之言了。

三、练习

半命题作文。题目横上的话由自己补足,使之完整、明确。

作文题:

1. 平生 的事

2. 我从初中中明白了

3. 当我 的时候

第四课时

一、指导

关于选材。 1. 选材要严。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以“浪淘沙”为题写过九首诗,其八是: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篇以淘沙见金比喻被谗言所害遭到放逐的人终于洗清罪名,得到赦免,联系作者的经 历来看,他屡次被谪贬,显然有夫子自道,相信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恢复名誉的意思。这种

乐观、自信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形象大于思想”,沙里淘金这比喻的含义远不限于 此,人们还经常用它来比喻写作中选材的艰苦。不是吗?写作者从众多的素材中挑选出可供 运用的材料,与淘金者以细沙里筛选出闪亮闪亮的金屑是同样辛苦的啊!

写作的材料,不能不加选择,顺手拈来,而要精心筛选,下一番抉择的苦功夫。这就是沙里 淘金的启示。

苏联一位作家在《金蔷薇》中也叙述过一个同沙里淘金相似的故事。据说,在巴黎一家手 工业作坊里,有一位清洁工。他每天都是很早去到首饰作坊,把打扫出来的尘土装进口袋带 回家中。原来他收集尘土,为的是从中筛出金屑做成一朵金蔷薇、献给自己的心上人,以表示

对她由衷的爱、使她得到幸福。过了许久,这朵金蔷薇终于做成了。但不幸的是,他的心上人

已经去了外国,并且永远不再回来了。为此,清洁工生了一场大病,不久便死去了。他死后, 有人把这美丽的金蔷薇卖给一位作家。作家了解到金蔷薇的来历以后,受到深深的启发,懂 得了要从生活的尘土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材料创造文学作品的道理。

作文,一旦主题确立之后,就要仔细考虑选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加以表现了。

还是在30年代,有两位四川作家向鲁迅先生请教短篇小说的创作问题,鲁迅就指出: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故事,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 其实,何偿仅限于定短篇小说,一般作文也是如此。

许多作家都十分重视选材,为找到最恰当的体现主题的材料而费尽心思。

选材要突出一个“严”字,严格把好材料关,使材料尽可能充分地体现主题思想。

我们曾以“这事我想起来就高兴”为题让学生作文。这个作文题要求回忆一件高兴的事, 题旨明晰,又由于题目新颖别致,能激发起写作的欲望,因此,许多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 题意,从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中挑选出“高兴”的“事”来描述,并开掘出“事”中蕴含的有意义 的主题。

这里,简要介绍几篇作文选材和立意的大概。

作文1:几个月前,我们年级 的女,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进行了三天的社会实践。我 照料一位认也不愿接触的残疾儿童,经常抱着他,给他讲故事,为他唱歌。这件事我想起来就

高兴。无论如何,我总算给了这孩子一点心灵的慰藉,使他多少尝到些人间的温暖与真情。我

做对了!

作文2:那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件小事。一次,我去参加春节游艺晚会。游艺活动很 多,我加入了“画白兔”的长长的队伍。一个大的布幕前面有一只铁丝弯成的兔子,它的浑身

都通上了电。玩的人用一只铁丝弯成的小套圈,绕着浑身转一圈。如果小套圈碰上兔子,用 灯泡做成的兔子的眼睛就会发亮。这样,这个人就失败了,应该轮到下一个人玩了。许多人都

失败了,我也没有成功。不少人一边摇着关,一边嘴里说着:“这个游戏太难玩了。”人们纷纷

离去,队伍里的人越来越少。我心里想:老师总教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难而进,我决不能

半途而废,一定要争取成功。我仔细观察前面的人画兔子时的一举一动,汲取教训,总结经 验,经过多次的努力,终于画成了。旁边的人都为我拍手叫好,用敬佩的眼光看着我,我心里

感到有说不出的高兴。现在,每当回想起这件小事,我不但高兴,而且自豪──它使我懂得不

认碰到什么困难都 不能轻易退让,要有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敢于战胜它。 作文3:北京的十月,秋高气爽,一年一度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生秋季运动会就在这金 色的季节里召开。几年来,我校仪仗队一直在规模巨大的入场式上获得好评。今年,我作为 仪仗队的一员,平时刻苦训练,克服了种种困难。开幕那天,我校仪仗队入场。在“── 二──”的口号声后,我们唰地把头摆向主席台,大地被协调一致的脚步震颤了。“发展体育 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声盖过了人群的喧闹声,压过了嘹亮的进行曲的声音。我们以磅

礴的气势通过主席台。我们成功了!主席台上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我校仪仗队获得 冠军。我为自己能参加这次比赛感到高兴,因为这份荣誉中也有自己贡献的小小的一分力 量。

作文4:我要讲的这件事,也许对别人来说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是一 件值得高兴的事。那是今年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和小伙伴终于有机会来到河北省昌黎新开 发的黄金海岸旅游。因为我很喜欢游泳,尤其置身于大海中尽情地畅游,真是快意得很。可 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下午,老天换了副面孔,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原来平静的海面,突然

波涛汹涌,一浪一浪地推向岸边卷起滚滚的黄沙。我开始了同海浪的较量,虽不过是几百米 的游程,但每游一步都十分艰难,我真正地感到了大海的威力,大海的冷酷无情。可是,我到

底还是战胜了大海!这件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它告诉我:只要不懈地奋斗,成功就在

前头!

作文5:下午,我放学回家,推开门,一眼就看见墙上挂着的“全家乐”的照片:一家人围 坐在一起,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我不禁又高兴地想起两年前的那件事。那天是我们全家喜 庆的日子:我妈妈被评上了主治医师,我妹妹获得优秀少先队员奖章,又是我爸爸三十年教 龄纪念日,我呢,加入了共青团。为了不忘这一天,我们照了一张“全家乐”。每当看到它, 它都给我力量,激励我为夺取新的成绩而奋斗。

作文6:拉开抽屉,我的日记本安详地躺着。这是我初中时代的纪念。它记下了我三年生 活的得与失、苦与乐、汗水与眼泪。这日记本代表着我的荣誉,我的骄傲 ,我的黄金时代。得

到它,这是我十八年来最高兴的事。原来它是一件奖品,奖励我勤奋学习取得的优异成绩。它

使我回忆起那段艰辛的学习生活。也使我增强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胜利前进的自信

心。

作文7:生活中使人高兴的事是很多的,然而童年的乐趣往往更令人难以忘怀。寻找我 成长的足迹,有一件事至今还历历在目,想起来心里充满欢欣。小五年级时,正值秋季,学 校号召我们采集树籽,支援西北的绿化建设。我们几个小伙伴,互相帮助,你出主意,我想办法,不多久就采集到了各种各样的好多树籽。我从这件事中感到了童年友情的温馨,感到了

奉献自己的喜悦。那是我们第一次为祖国做出贡献呀!粒粒树籽将会带着我们颗颗爱国之 心在西北荒漠上生根发芽。

指去岁月的灰尘,打开记忆的匣门,许许多多的事情,就会栩栩如生地、或模糊不清地浮 现出来。而对这些从多的素材,要根据题意选择、取舍。俄国伟大作家契诃夫很风趣地讲过: “要知道在大理石上刻出人脸来,无非是把这场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都剔掉罢了。”哪些是 “不是脸的地方”,哪些是“是脸的地方”,哪些需要“剔掉”,哪些需要保留,这就要比较、研究,

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抉择。上面七位同学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作文选材和立意的方法,在 选材上下了一番较为严格的功夫。所先取的材料确实是令人“高兴”的“事”,表面上看来,得 来全不费功夫,似乎是“自然而然”地回想起来的,实际上在下笔前却仔细思考过。回想起来 的“高兴”“事”显然不仅“这一件”,但去除了别的,也就是契诃夫所说“剔掉”了“不是脸的地 方”,剩下的就只有“这一件”。“这一件”不是随意拣来的,而是反复挑选的结果。这就是选材

的功夫,“沙里淘金”的功夫。

2 . 选材的标准。

了解选材的重要性之后,接下来要明确的是应该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材。

选材的标准,一言以蔽之:服从体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因为材料与中心是一个有机的整 体,中心统率材料,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这就是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材料要更好地体现中心,这里有六个字,即:恰当、典型、新颖。

恰当,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恰当,是指所选用的材料符合题意,符合中心思想。比如: 《生动的一课》,材料要表现出这“一课”的“生动”性;《童年趣事》,这“事”一定得有“趣”,而且

发生在童年时期;《北京一角》,如果要通过“一角”的变化来反映“北京”的巨大发展,就应选 用“一角”前后不同的具体材料;《良师益友》,如果要描述人物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就应 彩能反映这两个方面不同特点的事例,等等。否则,自动检索就不恰当。有少数学生在写《这事

我想起来就高兴》这篇作文时,所选用的材料不是一件“我想起来”就“高兴”的事,而是如下 种种:

(1)一个人,而不是一件事;

(2)一个梦;

(3)一个地方的景色;

(4)一条消息;

(5)一件难忘的事,或内疚、难受的事,或令人感动的事,但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显然,这些材料都不符合题意和中心思想的要求,因而是不恰当的。

典型,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所谓典型,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最能概 括和反映事物的本质。不少人都很喜爱秦牧的散文《土地》。这篇名作在选材上就富有特色: 材料丰富,而且十分典型。作者为了表达“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历史的光辉时代”的人们对 土地的“新的联想、新的感情”,围绕着“土地”选用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材料:

(1)二千六百多年前我国北方平原上的一幕情景──拜土。这是见于《左传》的春秋时代 晋国公子重耳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

(2)古代中国皇帝把疆土封给公候时的仪式──封土。

(3)19世纪,外国殖民主义强盗占领太平洋各个岛屿时强迫当地土人们投降的仪式 ──撒土。

(4)飘流海外谋生的破产农民身上常常怀着一撮家乡的泥土──怀土。

(5)多少劳动者和英雄义士为了土地而进行的边绵不断的斗争──卫士。这是历史 上流传的可歌可泣的保卫土地的抗敌故事。

明末御倭时有些地方妇女的装束。

有的地方曾经浒过成人死后入殓时在面部盖上白布的风俗。

“寸金桥”的命名。

(6)今天人民的子弟兵守卫着岛屿,把小岛建设得像花园一样美丽──守土。

(7)土地一旦回到人民手里发生的神速变化──变土。

这些材料很有代表性。材料1~3表现了中外剥削阶级对土地的态度和感情,他们“只知 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材料4、5表现了过去劳动者对土

地的态度和感情,他们“把它当做命根子,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母亲”,永远怀念它,坚决保 卫它。材料6、7表现了今天人民对土地的态度和感情,他们“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

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每一个材料都从不同的侧面去体现主题,使文章的思想内容饱

满。材料虽多,但每一件都有各自的作用。《土地》善于选择典型材料的这个长处,是值得我

们好好学习的。有的习作者不善于选材,不懂得采用典型材料的意义,或者信手拈来,或者以

多取胜,因而影响了中心意思的表达。

新颖,也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所谓新颖,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甚至是具有独创性 的。这是为了更好地贴近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大地增强文 章的可读性的需要。现实生活日新月异,新人新事层出不穷,不能老是采用旧的一套东西,而

必须善于发现和搜集新的材料,才能及时表现新的风貌、新的思想感情。而且,也只有这样, 文章对读者才能产生一种魅力。试想,材料陈旧,一般化,与人雷同,看了开关就知道结尾是

怎么一回事,当然人家就不想看。相反,如果材料新鲜,独特,或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或令人感

到亲切、有兴味,或让人产生幽默感,读者当然就喜爱看了。文章是要有吸引人的魅力的。这

种魅力首先要在材料上体现出来。旧材料能出新意,当然也好;立意新材料也新,岂不更好? 李渔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文章出新意,叙新事,这是自古以来作家们孜孜不倦

的追求啊!

二、示例

落日的光华

黄昏时分,喧腾了一整天的大地平静了下来,太阳也收起了那耀人的光芒,安详地缓缓

下沉。此时, 首远望,天、山、地平线融成一体,一片金典;近处的树、屋也镶上了一道金边,

闪闪发光:此时此刻,世界成了金黄色的了。在一片金辉之中,只印着一个白色的发着弱光的球。

曾有许多诗人、墨客,赞美那初升的旭日、正午的骄阳,用它们来比喻体坛、文坛、影坛的 新秀、伟大,来赞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而对于那傍晚徐徐下坠的落日,却很少有赞美之辞, 倒有人用它来象征人的暮年 , 或是比喻一些不得志的人。

这里,我要说,它不是仅代表着残年暮岁的。不是么,你看,在它即将下落、隐去 的一瞬,它把自己的全部光辉都留在了人间,使大地在夜幕即将降临之际一处金灿。 其实,得长一段时间,我并没有注意到那落日,然而,偶然间,一件小事使我不得 不对它刮目相看了。

那是上个星期日的下午,我受父母之命拎着大包、小包去爷爷家。本来我全计划好 了:到了那儿交了差,赶回来看场电影。结果,我周密的安排却被搅乱了。我好不容易 气喘吁吁地挪到院门,待喘气均匀,便高声叫了起来。要是往常,还没等我嚷第二声, 奶奶便会笑呵呵地来开门,可这天,不知怎的,我扯着嗓子喊了好几声,小院仍是毫无 动静。我用胳膊撞开门,好厅地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院内静悄悄的,我真有些纳闷, 明明是休息日,怎么谁也不在家?突然一阵咳嗽声打破了沉寂,于是我寻声轻轻地推开 了西屋门。一开门,立即有一股浓烈的烟草味迎面扑来。我赶紧抽出一只手来捂住鼻子 ,悄悄地走进去。只见屋内浓浓的烟雾正包围着一位瘦弱的老人,我心里不禁犯起嘀咕 来:怎么几个月不见,爷爷竟成了这个样子。此时,爷爷正一手拿着烟,一手握着笔伏 案疾书。我抱着东西正想一声不响地到他背后看个究竟,但爷爷发话了:“是小娟吗?” 说着,回过身来。我赶紧跨上一步,把东西呈上去。随即,我又向桌上的一叠写满字的 稿瞟了一眼,好厅地问:“您在写什么?回忆录?”说罢,我盯着爷爷。忽然,我发觉 他的脸泛起了红晕。他连忙摆着手,不好意思地说:“嗨,哪儿有什么回忆录啊!昨儿 ,银行里来了几个年轻人,不太熟悉这儿的工作,这不,我凑合写了点自己多年的工作 经验,想给他们作个参考。要不,我这顾问,可真要像有人说的那样──有„顾‟不„ 问‟了。”说完,他欣慰地笑了起来;而我倒有点不明白了。退休了,有福不享,却偏 给自己找事儿,真不可思议。四点多钟,奶奶挎着一篮子鲜菜和鱼、肉回来了。吃罢晚 饭,爷爷让我陪他去散步。此时,正值黄昏时分,爷爷指着远处的万束金光之中的那个 白球”让我看,并且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看那落日,在它即将沉没西山的一瞬,却 发出那么灿烂的光,撒向大地,那光是它最后的一闪。我们这些人一线退下来的人就像 这落日,现在虽不在第一线了,但也要把最后的一点余热、余光献给人民。” 这时,

我才恍然大悟,不禁仰天凝望那缓缓下沉的落日,只见它的光华竟是那样美!散步归来, 夜幕已垂下。我们到家还没站稳脚跟,就听行门“嘣”地一声被撞开,紧接着闯来一个 年轻人。他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地边说带比划。好半天,我们才弄懂。他的意思是 说,行里有个帐目搞乱了,要请爷爷去一下。别看爷爷平时做事慢悠悠的,可这会儿, 却二话设说,骑上车去了。奶奶望着爷爷的背影怜惜地叨咕着。此时此刻,我心底不由 涌起一种钦佩之情。

落日,它虽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我还是要赞颂它,赞颂它那直至最后仍要尽力发热 为人间增添光华的精神,以及那些具有这种精神的老人们。

「评析」

这篇习作──《落日的光华》,大体上符合我们上面提出来的“恰当、典型、新颖”

这三条选材的标准。它选用的材料主要有:落日的光辉景象;已退休的“爷爷”坚持工 作,“要把最后的一点余热、余光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的事迹──事理工作经验,帮

助年轻人清理帐目等。这样的先材就较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赞颂“落日那直到最后 也要尽力发热为人间增添光华的精神,以及那些具有这种精神的老人们”。现在,退休 的人们越来越多,选用“爷爷”的材料有相当的代表性,选用“落日”来表现退休老人 的高尚精神也较为新鲜。

三、练习

作文题:

1.尝试

2.雨后

3.新的起点

第五课时

一、指导

关于组材。

对材料的处理,作者除了要下一番选择剪裁的功夫外,还要下一番组织安排的功夫。 怎样组材?要确定一条线索,让它把各种各样的似乎不相关的纷繁复杂的材料 , 按照 一定的顺序贯串在一起 , 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所选的材料恰当、典型、新颖,而 联系它们的线索又十分的话,那就会像红线串珍珠似的,放射出熠熠的光彩。

线索必须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 有利于突出中心思想。而能够作线索的事物又是 多种多样的:时间,空间,某个人物,某一事件,某种感情,等等。

至于以什么作为组材的线索为好,这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立意的要求、标榜的具 体情况以及自己的写作习惯和风格特色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

二。示例

雨夜登鹫峰

眼看登山的时刻就要到了,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大家不免懊丧了,为这次 活动担起心来。有的同学抬头望望灰蒙蒙的天空:有的伸出手探着雨势;有的三三两两 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显出焦争的样子。为了看日出,大家都做了充分准备,甚至觉儿都 没睡好,虽说登山,对我们这些住在西山附近的孩子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 是在深夜中登山这还是第一次。虽说关于描写日出壮观绚丽的文章我们不止学过一篇, 但那些毕竟是别人的体会、感受。如今眼看愿望就要实现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 来。这雨不像是落在地上,倒像是落在我们心里。天是朦胧的,黑黝黝的,我们的心是 沉甸甸的 ... ... 时间已指向三点五十分,不能再等了。即使看不到日出,也要登山。 团委会发出了命令,大家迅速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手电,整好队伍,出发了。

天依然地那样黑暗,没有一颗星星。虽然无处天边上已经依稀有了一丝好像用水彩 笔抹过的淡白,但被这边绵的细雨以及看不风的雾气遮住了,使得我们周围没有一点亮 光。我们就好像是在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里摸索着前进一样。四下里寂极了,只能听见 细雨的刷刷声和我们匆忙脚步声。两种声音在一起,我们就好像已经融化在这无边的黑 夜中,随着细雨慢慢地向前流 ... ... 山路很滑 , 每走一步都得谨慎小心 . 大家手拉着手 , 每逢遇到有石头树枝之类的东西 , 第一个就会发出 " 小心石头 , 小心树枝 " 的警告声。接着

,第二个人传给了第三个人,第三个人传给第四个人,直到队尾。第个人发出的声音有 高有低,有长有短,有淳厚的,有婉转的。这声音连在一起既紧张又欢畅,既连贯又短促 , 同学们既好

像在认真地做着一种游戏 , 又好像战争期间穿插在敌人后方的夜行军在传达首长的指示 、命令。

抬头看看面前的鹫峰,它似乎比周围的颜色更深,因而可以隐约看出它的轮廓。它

别的山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壁略陡了些。有时得紧靠着山壁行走,这就给我们登山带 来了更大的不便,但没有同学抱怨,相反,大家兴致很高,有说有笑。这时,雨渐渐停 了,大家不由得精神一振。雨后的空气是清新的,再加上大山散发出的独特的芬芳,使 我们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天仍然是灰 的,看来不会看到日出了,但大家都不约 而同地加紧了脚步。不知是谁喊了声: " 快看下边,多美呀!”我们几个排头兵顺着山 路回头望下去,呀!真是,简直是一幅画呀!只见山路上二百来人,从我们这儿到半山 腰上又直到山脚,蜿蜒盘绕的样子被每个同学手里的手电光映照得一清二楚,就像一条 闪闪发光的巨龙,在缓慢地爬向峰顶。我们被这景色迷住了。这也是一种美,是大自然 同人类共同完成、创造的美。它用墨色作底衬,以这由远及近、由暗到明的点点灯光为 主体,给人以鲜明的对比。这宁静的大自然被我们这群生龙活虎般的年轻人赋予一种新 的生命力。

我们边走边回头望着这巨龙,渐渐地,天空由黑暗变成灰暗,又由灰暗转向淡白。 鹫峰的山顶已经历历在目。大家已经看到卧在山峰上的那只“大鹫鸟”。它稳稳地立在 那里,俯视着前方,观看着世界从黑暗走向光明的瞬息变化,欣赏着这一奇特的美景。 它又好像在盼望着我们早些爬上它的北部,俯在它那宽大的翅上,它好载着我们在天空 中翱翔,抒发这一夜饱经风雨冲刷的豪情 ......

大家又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虽然我们没有能够看到日出,欣赏到大自然壮观 绚丽的美景,但我们却得到了另一种美的享受,这种含蓄、宁静、和谐的美,使我们感 到内心充实。

天亮了,我们胜利地到达了顶峰。

【评析】

这篇文章紧扣一个“登”字做文章,以“登鹫峰”为线索,串连了许多材料:登山

前遇雨而产生的懊丧、焦急的心情,雨夜中的景物,登山途中,二百来人打着手电在蜿 蜒盘绕的山路上行走形成的奇特画面,胜利到达顶峰等“人”、“事”、“景”。行文

集中、紧凑。记游写景的记叙文组材多采用这种“游 ... ..." 、 " 登 ... ..." 为线索,随 着作者行踪的变化,变换观察的视野,展开对多种景物的描写,同时插入人们的心理活 动和内在感受,把“人”、“事”、“景”与“情”揉和在一起。在描述中以时间(夜

里三点五十分──天亮了)和空间(山脚──峰顶)为顺序,也是常见的写法,自然而合 理。

三、练习

作文题:

1 . 考验

2 . 为了集体的荣誉

3 . 假日,我们去登山

第六课时

一、指导

关于布局谋篇。

文成于思。刘勰著《文心雕龙》专门写了《神思》篇,强调神思的重要性,指出它是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没有哪个善于写文章的人,不重视构思的。构思充分,行 文敏捷。

构思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从生活素材和体验中提炼并确立富有意义的主题思想,从 繁多芜杂的材料中选择出最能表达主题的东西,根据立意和选材的要求谋篇布局找到恰 当的结构形式,以及采用最有表现力的方法和语言,等等。它涉及写作的内容和形式的 各个方面。

这里着重讲讲对布局谋篇即文章结构的构思。构思就是设计。不同的立意和自动选 材有不同的结构设计,即使是立意、选材大体相同或类似的文章也有不同的结构设计。 这是因为结构设计既要受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制约,又与写作者本人的爱好习惯、审美情 趣、个人风格等有关系。因此,结构形式必然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而不能是一个模式 的。单调乏味的形式没人喜爱。新颖的形式、巧妙的构思总是多么具有吸引力。

二、示例

芳草情

“天涯何处无芳草”,悠悠碧草,牵动了我多少情思。那在微风中摇曳的细草,那

顽强屹立在贫土上的野草,那花儿虽小却幽香沁人的花草,总使我陶醉,遐想不已,仿 佛那芳草落英中浮起张张笑脸──我的几位挚友。

我住在成都时,有一位小朋友魏亚林,好,纤细的身体,白皙的皮肤,走路像一片 流云。说话似一缕清风,于是得了个美称“林黛玉”。她比我低一年级,虽然学习成绩 不大好,却和我一样热爱花草。我们常常在那四季常青的草地上嬉闹,虽然是极有限的 一盘绿地,它却是我们的乐园。把野花拴在阔叶木上是亚林最喜欢的游戏,有时竟把一 棵树妆扮得如对圣诞树一般,那时我们的快乐可想而知了。

一天,我们的伊甸乐园开出了一朵“圣花”,肉粉色的小花嘟起小嘴笑个不停。亚

林欣喜若狂,整天像围着小妹妹一样跪在她的身旁,耐心地数着叶边的锯齿,不让虫儿 爬上来,不让风儿吹歪她,待她不知有多好,生怕有一天她会凋谢。清晨,我发现“圣 花”不见了,我风风火火地告诉亚林,没想到亚林吞吞吐吐说: " 铃铃姐,是我把她装在 花盆里了。”说着还浅浅地笑了。我不知哪儿来股无明火,别有用心地说: " 野花可不像 你,只知道睡在摇篮里。哼,你要是有野花的一半精神,也不至于全班考 ......" 话刚出 口 , 我又觉得太伤人了 ," 林黛玉 " 的心眼小哟 , 可亚林见我没有说下去 , 就头一次迈着蹒跚

的脚步默默走开了,她一定很伤心,可我没来得及对她说点什么,就离开成都北上了,临 上火车,奶奶忽然想起了什么,递给我一个小包,我打开一看,是亚林用汉字和拼音写的 信。她说她一定把功课赶上去,靠自己的力量。信间还夹着一枝干枯了的粉色小花 ..... 上北京取道去姥姥家,我又见到了对我来说阔别多年的小五姐。她还是那样黝黑活 泼,那样爱笑,笑声直飘出村外。小五姐说她还要带我出去挖一次野菜。我高兴极了, 苣荬菜的清香又把我带到了原野。瓦蓝的晴空与旭日相辉映,袅娜的柳枝抚着嫣然的野 花,青得逼眼的小草,无声地铺到山边,却又脉脉含情。我们默默地走着,三面的山像是敞开开怀拥抱着我

们,小五姐突然说:“铃兰,„家乡美‟怎么写?”我怔住了,小五姐感慨地话:“俺家穷,上不得

学,心里想说啥,咋也写不出来。铃子,以后你要会写好多好多字,写咱的岗子屯有多病美,这草

有多青,这花有多俊。”我点点头。“哎,家雀累了也知道回窝,这回你又要出远门,怕就在北京

住 下了吧 ! 多回来看看。”我禁不住想哭,五姐俯下身笑了:“莫念我,你马驹儿哥初中毕业了,

他的学问大着哩,五姐以后就跟他认字。铃子也好好学,五姐绝不会输给你的哟。”我又使劲

点点头,抬头望着那黛色的山峰,似乎向我们走来。我迎着山跑了几步,突然看见不远处一块

光秃秃的巨石上钻出一棵骄傲的草,我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小草的柔嫩的纤叶使劲伸向那东

升的朝阳

我们到达北京正是“帝城春欲暮”的时候。我到十渡去郊游中,结识了和我一样望着“细 草微风岸”的朋友王武娟。她是一 一中学的好学生,可也对野花草特别喜欢。暑假里,她 约我到圆明园去玩。圆明园的一片荷塘根本见不到水,只有翡翠般的绿伸展着,几枝含苞待 放的鞭蓉挺出水面,娇美欲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可武娟的心却在那小小的珍珠梅上。这 种小小的梅花正在盛开,一簇簇拥在枝头,远远望去,似玉雪拥成,白云裁就。最妙的是近观。

只见每朵花都只有绿豆大小,却极似梅花,那瓣儿,那蕊儿,哪儿都不可少,因而显得精致极

了,玲珑极了。武娟立在珍珠梅树下,久久凝视:“我真喜欢它,她那么小,却那么美,那么香,

那么莹白,默默地生长在野外,绝不与百花争艳,绝不向蜂蝶取宠,岚岚,做人不也应该有这

样的品质吗?”噢,我明白武娟为什么这样喜欢这小小的珍珠梅了。是啊,多可爱的珍珠梅呀。

我笑了,武娟也笑了。这珍珠梅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在学习中,化作那样缤纷的春色。 我又忽然想起魏亚林和五姐。面对佳木葱茏,野芳况秀,我不知为什么长长吁了口气,舒 心地笑了。我有这么多这么好的朋友,她们爱草,爱花,爱自然,爱生活,就像那花花草草,贡

献着美,奉献着香。

爱花的人何止我的朋友!那热爱生活的人又何止千万!你看草地上,园圃中,哪里没有 花香草翠?她们妆扮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花草也热爱这片土地,她们为这片二地增添了风采, 为生活增添了情趣。

多美的生活!

评析

《芳草情》所描述的三个小朋友,同作者一样,有着共同的爱花爱草脾性。芳草使她们成 为好友,使几个人物连结在一起,使文章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有机而和谐的整体。它的结构 可称得上新颖而巧妙。文章寓意深刻,诗情浓郁。开头引用苏东坡词句“天涯何处开芳草”, 赋予新意,既点题,又暗示天下处处有朋友。由芳草引出对几位儿时挚友的思念和回忆,也就

是顺理成章事。“芳草”使文章浑然一体;而热爱芳草就是爱美、爱自然、爱生活,芳草促使 这几个小朋友更加奋发向上地学习,芳草给予她们许多怎样做人、怎样生活的大道理。结尾 作者笔锋一转,写道:

爱花的人何止我的朋友 ! 那热爱生活的人又何止千万!你看草地上。园圃中,哪里 没有花香草翠?她们妆扮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花草也热爱这片土地,她们为这片土地增 添了风采,为生活增添了情趣。

文章的意思就更进一层了,主题得到了深化。最后一句高声赞美喊出“多美的生活!”就 是由衰之言了。

三、练习

半命题作文。题目横上的话由自己补足,使之完整、明确。

作文题:

1. 平生 的事

2. 我从初中中明白了

3. 当我 的时候


相关作文

  • 童年趣事作文700字
  • 在我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莫过于两岁那年掉进鱼塘里的事,虽然事隔九年,但如今认识我的人对这段趣事都还津津乐道呢! 两岁的我几乎没有什么记忆,所有的细节都来自于爸爸妈妈和当年的目击者: 那天,天气格外晴朗,万里碧空没有一丝白云,两岁的我穿着黄色的小T衫,绿色的背带灯笼裤,像只小青蛙一样,在爸爸妈妈和阿姨 ...

  • 作文作文1600字
  • 从头再来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 但在人生的道路上又尽是崎岖和坎坷. 当失败摆在你面前时, 你会怎么办? 是放弃? 是逃避? 还是.... 不, 朋友, 请从头再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选择放弃.那是懦弱,无能的表现.相信自己,从头再来. 我国伟大数学家华罗庚从不言放弃,在一次失败后,面对高难度 ...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作文2200字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完成学习目标.<滴水穿石的启示 ...

  • 高二作文作文1600字
  • 学习是从古至今亘古不变的话题,没有对学习的认知就没有引领人生起航的导向.没有学习动力那剩下的只有无知迷惘,所以人生需要学习,需要从学习中得到人生的闪光灯. 想想我们中国从原始社会到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贫穷落后到国富民强,这是什么力量让祖国历经了上下五千年都屹立不倒呢?对就是人们 ...

  • 磨难作文材料作文1900字
  • 磨难 (1)引言 "自古名人多磨难".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大多经过逆境的种种磨难.他们面对逆境,不怨天尤人,不误用叹哭泣:咬紧牙关,奋力抗争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战胜逆境,成为胜利者. 我们都应勇敢直面逆境磨难,用它来磨炼自己奋飞的翅膀,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 (2)事实论据 ...

  • 我与祖国共奋进作文600字
  •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在他做律师的时侯,凡他所担任辨护律师的案件,没有胜诉过一次.虽然他接连失败了数百次,甚至数千年次,却还是不肯灰心,到后来,成功地果然是他! 试问你可以承受数百次的沮丧吗? 英国作家约翰.克菜斯,可以说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多产作家,他一共出过564部小说,出了那么多书,你可能会以为他是 ...

  • 何需太多聪明人作文600字
  • 在日本,常常是一个聪明人,领着99个"笨拙的傻瓜"拼命地干.99个"傻瓜"没有创新精神,但是,有实干精神. 谁是领导笨拙的日本人的聪明人呢?他们是战前的经济支配者和战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们,他们是聪明的日本男人,操纵着日本的经济命脉. 笨拙的日本人,在这些聪明人 ...

  • 那些成功的人作文800字
  • 我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失败,而就是我成功的原因. --题记 世上成功的人并没有太多,因为他们没有经受住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人分两种,一种是大多数被时代改变的人,另一种是极少数可以改变时代的人. 而爱迪生,无疑是属于这极少数可以改变时代的人. 在19世纪以前,人们一般用蜡烛,油灯等来照明.在1879年 ...

  • 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作文800字
  • 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在人生中,有数不胜数的失败.挫折.有的人跌倒了,就想着:爬起来以后,肯定还要再次跌倒,那我还不如就永远爬在这儿好了.有的人跌倒了,却一心想着:我一定要坚强的爬起来.战胜那些拦路虎. 爱迪生就是以失败为动力的人,有一次,一个人提醒爱迪生说,他在发明蓄电池时,一共失败了25000次,但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