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复习作文32800字

初二作文

2009年高三作文备考及复习方法 参加高考阅卷的大多是来自教学一线,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这些阅卷老师对作文的评分标准把握比较到位,加之这些老师非常了解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对考生来说,摸清阅卷教师在阅卷过程的心理,尤为必要。在紧张的阅卷过程中,在一篇篇书写潦草、内容苍白、无病呻吟的作文从眼前扫过之后,那些娟秀工整的书写、内容切题立意明确、恰当选取鲜活材料充分展示主旨、富有创意有作者自己思想、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真挚情感的文章,往往会让阅卷教师感到耳目一新。

我归结了近几年的高考优秀范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文体特征鲜明

2.标题——浓缩内容,涵盖主旨

3.开头——对接话题,切中题意

4.结尾——画龙点睛,余韵悠长

5.结构——首尾呼应,衔接自然

6.语言——哲理的阐释,诗意的表达

把握好这些特点,我转变传统观念,把作文备考贯穿于其他专项的训练中。在复习中我意识到,这些纷繁复杂的专题、考点,实际上有一个契合点、连结点,它就是作文,在夯实各专题、考点基础,强化各专题训练的同时,实际上都在为作文作准备。

比如学习“字形、标点、病句”等专题时引导学生改变写作文时无所顾忌,错别字连篇,篇、诗歌鉴赏、文言阅读”无疑是学生作文素材的聚宝盆。

再比如“语言应用”题历来被称作是高考的“实验田”,题型新,短小精悍,灵活多变,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则语言应用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篇“小作文”,它要求依据一定的句式、一定的修辞手法,重点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多用整句、对称句。很多学生很喜欢做这类题目,可谓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所以在学习“语言应用题”专题时,有意识地通过这类题目来改造并锤炼学生作文的语言。

此外,还有其他专题训练,也可以和作文串起来,譬如:现代文阅读训练,我们阅读文本,不单单就为了解决那些题目,还应该把它们当作美文、范文来品读、来学习、借鉴。为自已的作文的提高提供范本。因为对中学生来说,学习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借鉴模仿的过程。

话题作文在高考中运行的那几年,本来是让学生自选一种文体,体现一定自由的空间。可我们的学生几乎不能写作规范文体的作文了:记叙文,没有中心事件没有情节没有细节,有的只是干瘪的概述性文字;议论文,论点得不到支持,没有论证的层次,没有自己的思想,有

的只是堆砌的材料;;散文体,倒是体现散了,真叫“散”文,天马行空纵横驰骋,只有放而没有收,形神背离。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鉴于学生作文中暴露出来的文体不伦不类,文体特征不鲜明的情况,我认为无论是现在的新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首先确定某一立意(“命题”)。我就采用“五段式”的方法及考场作文怎样用好事例论据两点心得,和大家一起交流:

所谓“五段法”写作模式,是就作文的章法而言,这类作文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命题,三个角度,三句画龙点睛的话”。

全文一般分为五个部分:首尾为“起”与“合”,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两部分前后照应,紧扣“命题”;中间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从三个角度或三个层面对“命题”进行展开,它们一般是并列式或递进结构;一般而言,这三个部分都要用一句精辟的话进行概括,以彰显主旨,扣紧“命题”。

这种作文形式的最大好处在于结构清晰,主旨明确,且不易跑题,全文显得眉清目秀,身材可人,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心清气爽。同时,这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便于我们在考场打开思路。另外,这种作文形式易学易练,便于操作,不仅在形式上易掌握,在语言上也易出彩,可以作为一种应考利器。

“五段法”作文的开头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

(1)类比点题法。首段用类比的方式引出全文主题。此形式一般是由自然现象入用,引出社会现象。

(2)比喻点题法。即首段用精彩的比喻,最好是排比式或连喻式,以此来点明主旨。这种形式可以由实到虚,增添文采。文章在对比中点明自己的态度,然后轻灵地转入话题,显得灵动而自然。

(3)题记法。 即设计一个精彩的题记,用精警的语言扣住话题,引出正文。运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题记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到位。

(4)情境引入法。即先设定一种情境,然后由这个特定情境自然展开,引出正文,这种方式在展露文采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文章结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就“五段式”而言,一般可采用总结法进行收束,即对那三句画龙点睛的话进行概括升华即可。

一是以联系实际,回归生活的方式收尾;二是采用比喻、类比的方式为文章再次着色;三是采用造境和留白法,使文章留有余味。

在此仅就“五段法”作文的开头与结尾的方式做了一些概括的介绍,方法是灵活的,我们可以不受此限制,但是,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对一种方式练习精熟,这对备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谈谈考场作文怎样用好事例论据。事例论证是写好议论文的重要方法之一,要用好既典型又生动的事例论据,除了要做到叙例高度概括、叙述为议论服务等之外,在事例叙述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所选取的观点,对所叙述的事例进行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是:只叙述事例,而不进行分析,形成“论据+论据=观点”的错误形式。用好事例论据有如下几种方法:

1、“例后假设”。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如: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代一度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竟被录取了。可是,他经过再三考虑,最终放弃了歌唱事业拿起了战斗的笔,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可见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憾,人生无悔。

叙述完一个事例之后,就得出了画横线部分这样的结论,使事例和结论之间衔接不紧凑,结论也显得太突兀。在得出结论之前要进行假设性分析:如果高尔基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几十年后,世界上只会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而失去一位文学巨匠了。可见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憾,人生无悔。

进行假设性分析,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的,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2、例后评论。在叙述完事例后,为了密切所举例子和观点的关系,或为了突出事例所蕴涵的意义,对其进行评论。如:

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起因是张、叶两家争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致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现在的“六尺巷”。那位宰相舍弃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让的胸襟,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没有超出常人的高风亮节,怎会做出如此的舍弃? 画线部分就是对事例的评论。有了这段评论,事例所蕴涵的意义被充分揭示,事例和观点关系更密切。

3、例后比较。在叙述完事例之后,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发现不同,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

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 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10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付出,无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

画线部分将左思和法拉第进行比较,告诉读者虽然他们的时代、国籍和研究领域都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付出。这样的比较,就强化了他们的相同点,使“付出”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

4、正反对比。把一个正面的例子和一个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接下来对这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分析。如: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画线部分是对事例进行的对照分析,只有这样的分析才能突出“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的观点。

高三作文复习全程计划

裔胜东 杜亭

一 训练方针与策略

1 把握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了解2005(2006)年高考考纲写作部分的考试内容: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 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②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2、继续进行各种文体分类训练。

有人认为近年来淡化文体,因此高三复习时不要进行分类训练,也不要进行文体模式训练。我们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理由有三:一、淡化文体,并不是说不要文体。考题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就是说可以让考生发挥自己的长处,长于写记叙文的就写记叙文,长于写议论文的就写议论文。因此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模式及创新形式,很有必要。二、2005年考纲中关于作文的基础等级有“符合文体要求”的明确规定。三、学生进入高三时,写作能力差异很大,说有的学生的作文已达高考优秀作文水平,而有的只相当于、甚至于低于高一新生水平。比如给学生一个话题,要他展开分析,把道理讲得透彻一点,如果议论文基本模式不掌握,恐怕很难写好这篇议论文。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所以有必要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模式训练。

3、集中火力猛攻两种基本文体

关于复习训练内容如何安排的问题。考纲要求几种主要文体都考,而且作文评分分为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因此,我们重点安排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基础等级的训练,然后进行不限文体的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确定某一文体进行强化训练,力图通过训练使其作文达到基础等级的上限或创新等级。鉴于历年高考大作文都没有考说明文(考场说明文很难做到材料具有客观性),所以没有安排说明文的大作文训练。

4、坚持多头并进的训练策略

我们计划实行大作文、小作文、小随笔三管齐下的方式强化高三的写作训练。

大作文侧重以文体(体裁)为序,第一学期侧重于记叙文训练。第二学期侧重于议论文及混合文体的训练(高二阶段我们已经做了专门的议论文系列训练),大作文以多讲精练为原则。

小作文侧重以话题(题材)为序。重点参考《语文报·高考版》19个话题作文系列。以多练精讲为原则,小随笔意在让学生“拳不离手”,笔不滞生,同时可以配合大、小作文进行局部的强化训练。

5训练体系安排概要:

次序 体 裁 内 容 训 练 点要 求

1 记叙文 审题与立意 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2 记叙文 构思与表达 学会选材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充实内容。

3 记叙文 几种实用技巧(一)

4 记叙文 几种实用技巧(二)

5 议论文 审题与立意 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6 议论文 结 构 掌握议论文的各种结构方式,使结构完整。

7 议论文 论证的方法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议论文内容充实。

8 (不限) 深刻透彻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预感事物发展趋向。

9 (不限) 生动形象 学会运用各种手法使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10 (不限) 有文采 学会运用修辞使语言生动、文句有意蕴。

11 (不限) 有创新(一) 学会命题创新、立意创新、题材创新。

12 (不限) 有创新(二) 学会命题创新、立意创新、题材创新。

二 训练内容与步骤

第一讲·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

[训练目标]

学会审题与立意,使记叙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写作指导]

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的要求与议论文大致相同,但由于文体不同,又各有特点:记叙文的文体样式多于议论文,如写人、叙事、抒情的散文,小小说、剧本等;其立意或显或隐;由于构思选材时多用形象思维,其思想感情倾向有时难于把握。所以,本次训练重点是审题要准确,中心要正确。

命题记叙文的立意方法:

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体或象征体,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瞬间升华法:如《得与失》、《机会》、《勇气》、《考场》、《位置》等,均可叙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经过,结尾道明从中悟出的哲理。

话题记叙文的立意方法: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一般要求是除诗歌外不限文体,长于写记叙文的同学也一般都写记叙文。写话题作文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要注意对话题中的材料进行“因果推论”,就是将隐含在材料之外的原因或结果推论出来,这个原因或结果就是所写文章的主旨。以1999年高考作文题为例,根据材料内容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话题,说明要写的内容是应该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句话进

行补充,即补充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可能有三种:一是有利;二是有弊;三是利弊参半。写有利的如有个考生写三个不孝儿女为摸清家底而移植母亲的记忆,却看到了母亲的艰辛、清贫与忍辱,揭示了母爱的伟大与可贵,鞭挞了不孝儿女的丑恶灵魂。写有弊的有个考生记述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才智,一个劲儿地要孩子吃药棗科学家的记忆物质,结果产生负面效应。再如写有利有弊的,有个考生写三百六十行中的三位代表就“假如记忆可不可以移植”问题进行表决,结果有三种态度:赞成,反对,中立,并说出了各自的理由,即利与弊。

二是要注意“类比推论”在审题立意中的运用,就是将与材料相似的现实生活现象及其本质推论出来,这种生活现象就是文章要写的材料,生活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特点就是文章的主旨。例如作文题要求根据泰戈尔的一段话写篇记叙文: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审视这则材料,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名言的意义:泰戈尔肯定了果实与鲜花的价值,但他更加赞赏绿叶的事业。果实、鲜花与绿叶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关系。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推论与此相似的现实生活,先要分析绿叶具有哪些特点。如绿叶为花果输送营养;绿叶遮荫防噪,净化环境;叶落归根,化作泥土,用来护花„„这不正是我们常歌颂的奉献精神吗?据此,我们可以写成抒情散文;也可以根据绿叶的品格,写一个具有绿叶品格的人,此种立意适宜于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记叙人物,反映人物的绿叶精神。

三是要注意“相关推论”在审题立意中的运用,就是将与材料相关的现实生活现象推论出来,这种生活现象就是文章要写的内容。比如话题作文要求:以“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内容不限于通讯技术进步方面,可以说社会现象,谈人际关系,畅想未来世界„„只要切合题意就可以。“咫尺天涯”是个成语,倒装过来就是“天涯咫尺”,命题中语序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如果只着眼于科技发展来谈时

代的进步,内容未免显得单薄,所以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与书本知识进行相关推论,由通讯、社会现象、人际关系等方面选准一点,生发开去,多向开拓,在时空坐标上编织出多彩的篇章。

[作文训练题]

一、命题文题:《__的憾事》、《不能没有你》、《掌声》、

要求:1、选择恰当的角度,给以上题目拟出简明的提纲。2、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2. 话题文题:

材料一:鲜花张开小喇叭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细雨闪着眸子说道:“说感谢还得先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么做的。”

材料二:稻田里,一派丰收景象,一个个稻穗长得非常饱实,但它们的头却垂得很低,眼睛总是望着根底。

要求:1、发挥合理想象,以“如果没有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2、记叙的内容要与材料寓意一致。3、不少于800字。

附录

“路”话题作文优秀作品选登

路中的我

脚下的路庭院的小道,闹市的街道,荒郊的铁道,错综复杂,交织成了一个网,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不禁为迷路而担忧!鲁迅曾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这些路不正是人“走”出来的?岂不是“作茧自缚”吗?

周末饭后,独自一个走在闹市的中央,一条笔直宽阔的路通向远方,看着陌生的人

群熙熙攘攘,擦肩而过,却感到一切都是午夜游魂似的,就只有那路是属于我的,“望尽天涯路”的感慨油然而生。

古人云:武术的最高境界乃人剑合一。那我也不妨借用一下,“走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路合一,换而言之,路是我的,我是路的。

这时远处的霓虹灯绚丽耀眼,闪烁不止,仿佛勾勒出但丁的影子,发出响亮的呼喊:“既然路是自己的,那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我眼前一亮,“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同时我也迷惑了。此时一条条路显现在我脑海中。屈原感伤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霍去病激昂地说:“勾奴未灭,何以家为。”刘兰芝对丈夫说:“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王昌龄在边疆发出最强呼喊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条条理想、爱情、战场的路,毫无尽头可言。

屈原走在无尽头的理想的道路,但他却走到人生路的尽头最终跳江自尽;缠缠绵绵的不老的爱情路使刘兰芝投水自尽;硝烟纷飞的战场路最终使苏轼“身老沧州”。真是“问世间路是何物,直教人生死难寻!”

渐渐地远离起点,回望只是一片模糊!是我眼花了吗?“不!”路是不允许回头的,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路,就得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此时又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喔,我的天啊!原来“走路”也是这样困难的啊!难怪屈原“不能变心以从俗兮”,难怪刘兰芝不委屈改嫁,难怪霍将军非除匈奴不成家!这可能就是他们自己选的路吧?

路,人,由此看来最重要的纽带还是那颗时时刻刻扑通跳动的心。

有时或许会觉得失望甚至绝望,自然那心也随之冷却,路也会随之消失。自己的道路或者可以说是自己的心灵路线,“走自己的路”那么就可以称之为做一个真我。

不知不觉中,身后已留下了无数的脚印,即使我看不见,四周小路也随之蔓延开来,

侵袭着大路。疲惫的脚并没向寂寞屈服,沉思的头脑一直指挥着脚奔向喧闹。闪电般感觉把屈原的“路”,刘兰芝的“路”、霍去病的“路”等等,一股脑地塞了进来,编织着我的脑,然而过了一会儿,一切又统统被“赶”了出去。

留在脑中的犹如山中清泉„„

在夜色中,一条路上,有一个人独步其中,——那就是我。

“路”话题作文优秀作品选登

在路的尽头思索

人生在世,终须一死,先不说死得“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单是个体人生的死亡寄存何处,便值得很好地思索一下。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便是“叶落归根”、“入土为安”。于是总要哭哭啼啼地扶灵柩、着缟素以完成许多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结束的痛惜和挽留。于是一个坟墓便成了我们最终的归宿——一个住进去不必出来永为我们所拥有的家。幻想帝业可延至千秋万年的秦始皇,在生前便为自己的未来设计好蓝图。那一具具或戚切或愉悦的冰冷的兵马俑是否温暖了它那颗残暴阴冷的心就不得而知了。

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前富贵生活的留恋,便通过坟墓这面镜子活脱脱地映射在阳光下。历史仍在延续,时至大力推行火化的今日却依然有人花了八九万去修豪坟。令人可悲的是,此举竟然还有出自堂堂国家干部之手的。(见杂文报)不说他贪赃枉法,私吞巨款,也不说他愚昧,枉读多年诗书。这是一个心胸境界的问题。战国的庄子在二千年前便提出甘以臭腐之身为鸟鸢、蚁蝼食,他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吾葬岂不备邪!”这是连一个坟墓也不要了。也是,既超脱了生,死又为什么不能超脱呢?况且坟墓一定保得住吗?“高朝人易,千岁墓平”,即便是在坟墓里,又有谁能安息千古,在永睡中收天地之浑沌?——“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苏轼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就是一种透彻的感伤,了悟了一切阴阳变化。

想来陶渊明可能参透了人生的无常:生死皆是一种生命的自然过程,无须惊喜亦无须伤悲。读着“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一种茫然和心酸便在胸中翻滚腾挪,为生命的平凡和所憧憬的失落而伤悲。

一抔土,便埋葬了“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所有辉煌战绩;一束鲜花,只是勾起一丝在特定日子的回忆和哀悼。一片空白的,生命来了;一片空白的,生命也须将携走所有的沧桑变故,干干净净地走。

梦里走了许多路

人生如诗如画,但这诗画胜的背后却布满了艰辛与坎坷。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谨慎而匆匆的走过,匆匆的脚步无法驻足,也来不及回首。在匆匆的脚步中,我已遗失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夜深人静时,在梦中,我在生命的海滩倘佯,拾起了一枚枚奇丽的贝壳,是那些被遗忘了的风景,那些被错过的路。我用一缕记忆的丝线,串出一段永恒的回忆„„ 梦里走了许多路,思想与感情像潺潺溪水,再一次淌过时间与空间的桥.流回到如诗画般的童年,把我的心浸润在浓浓的无忧无虑之中。

心已在梦中放飞。童年的梦是在草地上追逐着春姑娘的脚步,童年的梦是在蓝天白云下呼唤和平鸽的声音;童年的梦是用小手抚摸市娃娃供地睡觉的温存和甜蜜;童年的梦是向往

登月一看嫦娥的无限期盼;童年的梦是岁月带走的一只断线的民风筝;童年的梦是心头溢满泪水与甜蜜回忆的过去;童年的梦是再也寻不回的丝丝遗憾,是对未来天真幼稚的憧憬是永远属于自己而又不愿对人诉说的点点忧伤„„ 梦里走了许多路,淡淡的忧愁缠绕着我的思绪,心沉浸在淡淡忧郁的岁月里。

在花季雨季的岁月中,少女的心是多变的,时而“万里晴空”,时而“阴雨绵绵”。曾为得到了一本明皇亲笔签名的写真集,欣喜若狂地大笑;曾为了试卷上的“90分”而兴奋得泪流满面;曾为了画出最美的大自然,一头扎人大雨中,画漫画成,人却病倒了,但倒在病床上的我却还开心的“哈哈”傻笑„„也曾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中,听着窗外细雨嘶哑无力的敲击声,手捧一本诗集“问君能有几多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默然的心情更加低落,忧愁中,更是随口而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泪水便噗噗直下。 梦里走了许多海的宽怀雍穆与惊涛骇浪,早已从诗人的咏叹里向我发出了召唤的信息,心向魂系的大海飘去。 在很深,很静,没有星、没有月。海沉浸在黑暗中。变幻莫测是海的诗?是迷?是狂暴不羁,汹涌澎湃!是温柔宁静、温馨神秘!是-种艺术的灵悟和迷狂,是一个晶莹透亮的境界——诗的伊甸园。“黑色”是汹涌,“蓝色”是平静。心陷入“黑色”与“蓝色”中,忘记落寞惆怅,忘记春天的忧愁,忘记夏天的苦恼,忘记秋天的悔恨,忘记冬天的孤独。心被赐予了海的气魄海的襟怀、海的热情、海的豪迈、海的细腻、海的温柔、海的想像„„心中充满了阳光。

梦里走了许多路,路的远方,梦的深处总牵着未来,是希望,是理想让梦更绚烂夺目,光彩四溢。

那是一个崇高的梦,是一片“绿叶”的梦.是一根“蜡烛”的梦,站在梦寐以求的讲台上,望着教室里那一张张纯朴的天真的小脸,一双双渴盼期求的大眼,一颗颗纯洁如玉的心。

一种庄严的使命感重重压在了双肩上。我为他们开启通往知识宝殿的大门;陪伴指引他们走过风风雨雨,走过艰辛、坎坷,在风雨、坎坷中教会他们如何面对人生、如何做人的道理。灌输给他们充足的知识,并教会他们如何去填补饥渴的求知欲。在学习上.我是他打们的老师,在生活中,我则是他(她)们的朋友,和地(她)们共同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充满乐趣、激情的蓝天中翱翔„„ 梦里走了许多路„„ 梦里走了许多路,是怀念,依依不舍;是忧愁却流露真情;是壮丽、神秘.是崇高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在梦里我拾起了那些被遗忘的风景,走过了那些被错过的路。

乡间小径

高三三 顾誉

午后很无聊,便决计出去走走,借以摆脱城市中那特有的乌烟瘴气。

天气很不好,阴沉沉的,尤其是西边已暗得发黑。但踏上小路的那一瞬间,便让人有一种无比轻松的感觉,因为质朴的小路已将我身上的恶统统抛在了喧闹的城市一隅。现在的我是一个新生的我,一个非常洁净的我。

小路很窄,曲曲折折,但它却被朵朵不知名的小花簇拥着,散发着丝丝带着泥土馨香的原始气息。可怜无知的城市人却躲在阴暗角落里抱着厚厚的圣贤书故作高尚。

天公不作美,铜钱大的雨点说来就来,让我很是狼狈。小路在大雨中若隐若现,延绵不断,不知尽头在何处,让我感到不知所措。

我迷路了。

夏日的阵雨来的急,走的更急,特别的爽快,不像秋雨如此的缠绵。雨后的小路在彩虹的怀抱中显得更加清新,因为大雨也将它本身的灰尘洗得一干二净。而我,又找到了小路,也找

到了这条乡间小径的尽头。

我轻轻俯下身,摘下了几朵小花,几朵没有牡丹雍荣华贵和玫瑰那城市俗气的小花。香气袭人,令人陶醉。

放眼四望,天空很蓝,也有白云一朵朵。

几处低洼被大雨喂得很饱,溢出的水已湿了我的鞋,青蛙也出来凑热闹。

得意忘形的我一不小心便摔了一跤,我很开心,因为我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了一回,因为我在这儿跌倒了,但我又从这儿爬起来了。跌倒后能爬起来也是强者。

这次的教训给我提了个醒,接下来的路我很小心,我不仅要防止摔跤,还要防止蛇。因为我知道小路旁有蛇。跌倒可以爬起来,但被蛇咬了,就不好办了。世上的事不是都可以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即使有,也须付出昂贵的代价。

终于,我没有再付出代价。在带着凉意的微风中,我踱到了乡间小路的尽头。看着身后小径我很是满足,因为小径没有一块是空白,因为上面布满了我的脚印,我是踏踏实实走过来的。 突然间,我感到:走完了这段乡间小径,我似乎已经走完了一个人生,我得到了很多。我的生命从这一刻起已重生!

第二讲·记叙文的构思与表达方式

[训练目标]

学会根据文题选材组材并选用恰当的结构与表达方式,使记叙文的内容充实。

[写作指导]

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充实,必须认真构思。一是选材要典型。所选材料除了能为中心服务之外,还要能表现出高三学生的文化底蕴。比如1994年高考作文题是《尝试》,有的考生写尝试做饭或骑车就不如有个考生写尝试卖春联。二是安排好文章结构,即安排好材料的详略先后。广义的构思还包括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是叙述、描写、抒情,有时还夹以议论。特别是叙述,看似简单,但真正善用的同学并不多。叙述的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散叙等。下面结合一篇考场作文,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选材、组材,用好表达方式。

先请看下面的材料:

有人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映灵敏的青蛙,用尽全力,跃出滚烫的油锅,安然逃生。接着那人在锅里放了冷水,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泅游。那人偷偷在锅底用炭火慢慢加温,青蛙仍然悠闲地在微温的水中泅游。等到它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为时已晚,它欲跃乏力,全身瘫痪,只能卧以待毙。终于葬身锅底。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例文评析]

儿子的作文题

晚上十点, 他从酒席上一下来便往家里赶,今天中午一贯淘气的儿子居然给他挂了个电话,说是有篇作文不会写,想请教他这个某名牌大学毕业的老爸。难得儿子这么爱学习,做爸爸的自然高兴,顺便也可以在儿子面前露一手。

回到家里,儿子已经睡了,只见写字台上留着作文本和一张纸条:“爸爸:作文下星期一要交,你一定要帮我想一想。”再看看那作文题是一则材料:被突然扔进油锅里的青蛙用尽全力跃出油锅,安然逃生。但这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最终却葬身在慢慢加热的水中。他看完

材料笑了笑,现在的教育还真不得了,这个题目还满有新意的嘛。下周一交,还有两天,星期天再给他拟个提纲,现在该去休息了。刚才在酒席上王经理送了他一根钓鱼杆,说是明天星期天趁天气不错一块去钓鱼,这王经理还真是投其所好嘛。本来忙了一天,又应酬到晚上十点应该很累了,可躺在床上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一会想起自己刚从学校毕业分到法院来时的情景,一会儿又想起自己这二十年来是怎么兢兢业业,一步一步地坐上院长的位子,一会儿又想起儿子作文题里的那只青蛙„„

第二天一早王经理就开着小车来接他,他的心情并不怎么好,也许是昨晚没睡好的缘故吧。但一到郊外的鱼塘,他的精神就好了起来,毕竟这钓鱼是他业余最大的爱好。看样子他是功夫不减当年,一上午钓了十几条不小的鱼,身边的王经理却一条也没钓上来。但他每钓上一条鱼,王经理就比他还高兴,嘴中不停地说:“张院长真是神啦,这鱼都只愿咬您的钩。愿者上钩,愿者上钩啊„„”

中午一顿饭,又是王经理请客,这顿饭比以往的都阔气,可他只觉得自己钓的鱼比较香。饭桌上出奇的静,他很不习惯没有人吹捧的酒宴和这种莫名奇妙的冷场,头上都有点冒汗了。后来还是一直坐在他对面怪笑的王经理打破了僵局:“张院长,我侄儿的案子你也是知道的,他年纪轻轻的就要关个十几二十几年,我怪可怜他爹妈的,您看他能不能给弄个减刑什么的„„”“老王,”他说话的声音还是挺大,可不知为什么心里却有点虚,“你知道我这人一向的作风,交个朋友我愿意,可工作上的事别在酒桌上谈,再加上你侄儿犯的可是杀人的罪。”王经理一直堆笑的脸像上了霜似的,声音也变得阴阴的:“张院长,交你这个朋友还真够金贵的,你那根高科技的鱼竿花了我两千美金,你儿子从普通中学转到重点中学花了我一万五,你老婆评职称是我打通的关节,还有这酒席和钓鱼的开销要我算给你听吗?酒席一共是„„”

后来王经理说什么他也没听清了,他只是突然又想起了儿子的作文题,想起了那只青蛙„„ (杨晶斯)

[评析]本文作者很善于构思。她把作文题内容与相似的生活情节巧妙地连缀起来,构成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本文只截取了“他”生活中的三个片断:晚上回家看到作文题;第二天上午钓鱼;中午吃饭。而关于他是如何坐上法院院长的位子,王经理是如何巴结他的等内容,则通过人物的心理与人物对话来交待,因而行文绵密,使作品显得有厚度,有力度。文章结尾写“他”“突然又想起了儿子的作文题,想起了那只青蛙„„”,并不点破文章主旨,让读者回味思索。这种娴熟的小说笔法,显示了作者的选材组材,以及叙述技巧的功力不菲。

[作文训练题]

作文题:《心愿》、《倾诉》

要求: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第三(四)讲·记叙文写作的几种实用技巧(一)(二)

[训练目标]

学会在记叙文运用一些表达技巧,使文章形象生动、含蓄感人。

[写作指导]

记叙文的写作要提高,要提高怎么办?要提高就得把自己原来是问题的地方把它解决,你就提高了。影响大家写作文提高的,可能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我想我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同学临考前这几个月,你考虑了这个,它都管用,所以今天我讲一讲。

一:化虚为实。

我说的虚是什么?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脑子里面总有个概念性的东西,你要把它表现出来。我们有的同学写作文往往虚一点,都不是概括性比较强的概念。比方讲,一说,哎呀今天教室里安静极了,咱们同学一说安静,安静极了、很安静、十分安静、特安静,这个词用得太多了,怎么安静啊?是吧,只听见飒飒飒记笔记的声音,有的时候就有一点哗哗的翻书的声音,老师讲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窗外有的时候还传来两声鸟叫,有一个同学一不小心把铅笔盒碰得掉在地下,大家很吃惊地回过头来看着他。为什么会出现刚才那个情况,那是因为教室里面怎么样?安静。好了,你把这些写出来了,还要你在那儿说吗?教室里安静极了、教室里特安静,不行。我认为你们的作文影响你们得高分的好像就是在形象方面考虑得不够,把虚的化成实的注意得不够。比方说,遇到一个场面挤。哎呀,挤极了、挤得要命、特挤,咱们同学们往往会这么说,有的同学稍微夸张一下,都快把我挤成一张相片了。我觉得还不够,化虚为实,把它说破了,那意思就是说,你描绘出一个形象来,让别人看,别人看完了,让别人得出这个结论。你说“安静”,你写完了让我一看,多安静;你说“热闹”,最好你的文段里面不用热闹最好,写出来让我一看,这个同学写的这个场面多热闹啊。好,我现在可以给大家一两秒钟的机会,你回忆一下,遇到过挤没有?挤,你想想看,怎么个挤法?好,我告诉你一段“挤”,大家注意听:

“公共汽车擦着人群的边缘,驶了过来,没等到停稳,人们便一起涌向前门、中门、后门,于是,青年的潇洒大度、教授的温文尔雅、姑娘的矜持恬静,便一齐被抛在那空落落的车牌下,只有那一个个黑发的头、白发的头、长发的头、短发的头和戴帽子、包围巾的头,一样地在车门口攒动,那一双双白皙的手、粗糙的手、青筋暴露的手和戴手套的手,一齐向上挥舞着,努力向前伸——企图抓住车门,此时人们之间便无了高低贵贱,紧紧“团结”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肮脏的工作服挨在一起,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地踏在黑亮的大头皮鞋上,

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谦让:身体高大的在尽情发挥高空优势,身体瘦小的也在巧妙地利用低层空间,上的人气急败坏,下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面孔、暴怒的目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和小孩的哭声。”

这里面有挤吗?没听到有挤吧?挤呀,挤极了,挤得要命,好了,听完了以后挤不挤?挤。写作文就该这样,那么景物描写你也可以这么想,人物描写你也可以这么去想,我怎么把这个具体的形象描绘出来,让别人得出那个概念,是吧?你不要虚,你要化虚为实,你去描绘形象,让别人得出结论。

二、化显为隐。

“明显”的“显”,“隐蔽”的“隐”,什么叫化显为隐?同学们都知道,写作文你要有中心思想,那个中心思想怎么让人感受到?怎么让人看出来?我们有的同学采用的方法,我觉得相对地说是不是笨了一点,“我虽然18岁,经过的事也不少,好多事我都忘了,唯独有一件事我忘不了,他告诉我怎样做人,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一看到这个开头我就知道你底下要干嘛了,是吧?或者,前面写完了,结尾来了,这件事告诉我应当怎样做人,一定要做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这个中心假如你把它不直接说出来行不行?同学们我认为是可以的。怎么办?把它融在文章的字句段里面,不要直通通地说出来。直通通地说出来,我感觉到,这个味就不够浓,你要给看作文的人联想的余地、想像的余地。如果作为一个文学作品的话,要给读者二度创造的余地,直通通地说出来了就没意思,是吧?咱们有的时候为什么有些电影不爱看,看了五分钟就知道后面该干嘛了?你说你爱看吗?我当老师有的时候,我看一些作文,如果不是因为我是老师,我绝不把这篇作文看完,没有耐心,但是我要

给他评分,我非看完不行,看完以后62分,65分,是得不了高分,怎么办?化显为隐,把那个中心融在文章里,这才行。

那么我想这样,我先让大家看一幅画,就是说乾隆皇帝他拿出一句诗来:“深山藏古刹”,说谁能把它画出来?那么我这儿,画了一个示意图,找了几个画家。第一个画家画出这个来了:崇山峻岭当中这儿有一个庙。乾隆皇帝一看大不满意,说我这句诗要害是什么,大家知道吗?“藏”,你这儿露了。那么这个画家说我不画出来这不就是一幅山水画了吗?谁知道这里有寺啊?第二个画家来画了:崇山峻岭里面,有一个寺的一角露在外边了,多数被挡住了。你瞧瞧,藏了吧?乾隆还是不满意,我说的是藏。好,第三个人说了,我有办法,崇山峻岭里面这儿有一根杆子上面挂着中幡。大家都知道大一点的寺庙前面都有一个挂中幡的旗杆是不是?这上面还写着一个佛字,你看看藏了吧?乾隆说不行,你这还不好,比前面两个可能好一点。最后这幅画出来了:崇山峻岭当中有一片水,一个和尚来挑水了。好,乾隆满意了。为什么?给人联想、想像的余地了。崇山峻岭里面有一片水,和尚到这儿来挑水,挑到哪儿去?挑到寺里去。好了,山里肯定有寺。我就觉得咱们写作文是不是这样写,把什么东西都直通通地告诉别人,不是讲究有含蕴吗!写作文,这就叫含蕴。当然我又要提醒大家,化显为隐,中心隐在里边,别隐得让人看不出来,模糊不行,写中心的时候,你不要直通通地把这个中心写出来,让它的语言比较形象,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说出来,不要太直白。前面我讲到想像、联想,它会帮助你把这个语言说得比较形象。

三 化理为形

那么我现在要用一个例子来说话,我曾经让同学写过这样的作文,题目叫做《一件小事》,我对同学的要求是什么呢?事是小事,理要是大理,小事大道理,这是一;要求二:大道理

不要直通通地给我说出来,让它形象化。我现在先把这一件小事我念给大家听:“眼一睁,糟糕,七点三十分了!我赶快从床上跳起来,穿上裤子,套上鞋,顾不得洗漱,拿上书包,推着自行车,腿一骗,迅速地向学校骑去。刚刚骑出大院的门,就看见门边停着一辆卖小吃的餐车,我赶紧下车,买了两个油条,接着上车,一边骑车,一边吃着油条。这时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件往事。有一次,也是眼一睁,七点三十分了,我从床上跳起来,穿上裤子套上鞋,拿上书包推上车,飞快地向学校骑去。当时心想,去学校的路上,路边有个小吃店,经过那里的时候,买个火烧带到学校里去吃,既不至于迟到,也不至于挨饿,但当我快骑到小吃店就被那长长的由里排到外的人龙吓坏了,我只好带着失望继续向学校骑去。刚在座位上坐定,上课的预备铃就响了,第一节我还能专心听讲,第二节肚子就向我提抗议了,抗议的激烈程度使我再也无法专心听课了,要不时地安抚一下自己的肚子,安定坚持一下·····想到这里,下意识地往回看了看,大院门口那个卖小吃的餐车,隐隐约约还看得见,我不由地心头一阵发热,我想,”你们看看他想什么了,“我想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向那位卖早点的师傅一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前面写得很形象,挺不错的,最后你能说他不对吗?对,但是好吗?不好,我给你介绍两个结尾,你看看什么叫做化理为形。前面完全一样,没改,就是到了大院门口那辆买小吃的餐车,隐隐约约还看得见这儿,下面这么写的:“我不由地觉得:那不是一辆普普通通的摊车,那分明是一座加油站,在我们奔向“四化”的道路上。正因为有了一座座这样的加油站,才使得一辆辆车能多装快跑,以飞快的速度向“四化”这一宏伟而远大的目标驶去。”怎么样,比刚才那个结尾更形象了,加油站,多装快跑,飞快地驶去,这位卖早点的师傅他是一个典型,是人们一心奔四化的典型,我们亿万人民正在一心奔四化呢。人家把这个中心表现出来了,但是没有直通通的意思吧?我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不是的。多好啊,我再给

你念一个结尾:“在我的眼里,那辆卖小吃的餐车忽然幻化成一朵花,一朵鲜艳夺目的花。正是这一朵朵鲜艳夺目的奇花异葩绚丽绽放,把精神文明的百花园打扮得万紫千红,春意盎然。”怎么样?花儿,鲜艳夺目的花儿,奇花异葩绽放,精神文明的百花园是万紫千红,春意盎然。多好啊。从这个卖早点的师傅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家都在讲精神文明,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充分体现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你看看他把这个表现出来了。我再给你念一个结尾,你听第三个结尾的时候,你别白听,你想想我为什么要给你念三个结尾:“远处的那辆推车,好像是一朵花,一朵小小的浪花。这一小小的浪花汇聚起来,汇成了改革开放的巨浪,以雷霆万钧之势,向东汹涌奔腾而去。”怎么样?我原来为什么挨饿呀,物资不丰富,今天吃的怎么能送到家门口来了?改革开放使得物资丰富了。因此,人们拥护改革开放,谁敢阻挡改革开放的潮流,我们老百姓不答应。这个中心引出来了。多好呀。前面一点没动,后面怎么样?化成形了。我刚才要你们把这三个结尾想一想,我现在点破了。

写作文还有个很重要的,就是时代感。咱们实事求是地说,你们整天从家门到校门,校门到家门,你们可能在生活当中,新鲜的素材不一定很多,当新鲜素材不一定很多的时候,怎么展开联想?我原来想买点、吃点,买不到;今天这么方便买到了,跟什么相关?一心干四化相关,跟精神文明相关,跟改革开放相关。哎呀,就这么一个材料,一材多用,这是一;二我说的时代感。打倒四人帮后不太久的时候,人们都怎么样?一种无法抑制的热情,迸发出来了,我们要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我们要夺回来,我们要大干四化,多装快跑,飞快地奔向四化远大的目标。后来发现光抓这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好像抓得还不够。好了过了几年,提精神文明了。好,我在结尾往精神文明上一挂,精神文明的百花园。又过了几年了,歌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得,我往改革开放上面一挂,挂上去了。我给你的结尾是我传统的训练项目。每年都拿出来,我练一练你。我看你在结尾这儿你能不能跟时代挂上。我现在

给你们出个难题,难难你们,而我不给答案。5年前香港、澳门相继回归了。我曾经把这段念给同学,我说你们谁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跟香港、澳门的回归挂上?真有同学挂上了。但我今天不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去好好想一想,你怎么挂?好,第三个问题说到这儿。

四:化平为奇。

平平常常、平平淡淡,你把它化了,能够达到什么?让人惊奇,哎呀感到意外。 我想我这个奇,我有两个含义。俗话说“文如看山不喜平”,是不是波澜起伏呀?这是一个,平平淡淡的、平铺直叙的,不行;还有一个,别一看到开头最多看到中间就知道结尾了,那不行。好了,至于“文如看山不喜平”,起伏,几起几伏,说还有三个月,我们许多同学说我马上几起几伏我做不到。但是我认为意外结尾你做得到,那么,比方说你写提纲,我用那些材料,什么材料我放在最后用,让你感到意外,这就很重要。你把这个做好了,作文的分就上去了。有的作文表面上你一看没有看出什么来,一看那个结尾不得了。《项链》怎么样?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怎么样?初中学过《我的叔叔于勒》怎么样?是不是都是意外结尾?到考场上我先列提纲,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一定要养成写提纲的习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提纲上你要让文章尽量有点起伏,不要平铺直叙,让这个结尾,让人感觉着意外,立刻就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五:化情为物。

有三句话大家可能都背熟了,老师可能都给你们讲过:“说明文以知育人,议论文以理服人,记叙文以情感人”。这个情怎么才能感人?许多同学比较习惯的做法:所谓议论跟抒情相结合。比方讲,文章写到一定的地方了,“妈妈我爱你,一千倍一万倍地爱你,假如有下一辈的话,我还做你的儿子,我还做你的女儿”。好像有的时候给人一个感觉,这个情怎

么样,跟挤牙膏似的它挤出来的,谁知道你是不是真心。真情应当融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让人感觉到字字句句里面你都在表达一种情。我说的化情为物请大家注意,我这个物,是广义的物,人物、事物、景物、器物、动物、植物,你做到情物交融、情景交融、情事交融、情人交融。要做到这一点,不要在那儿空着喊那个情,那个情打动不了别人,我认为是这个。我下面我再给你们举一个例子,人家怎么把情融在物里的。

“爸爸,春天又到了!窗外那片竹,那样挺拔,那样秀颀,那样生机盎然。六年来,黄昏走来又走去,可我只能看到那片竹·····

爸爸,那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个春天!初春时还飘着零落的雪花,当冻土还未化尽时,您带回来了几株瘦竹,叶尖微微泛黄,蔫蔫的,虽无生气,却有壮实的根。您种下了绿的希望,给我留下了窗外那片竹。就在当年暮春,你匆匆地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爸爸,那片竹顽强地活下来了,活得很旺盛,我整个的思念都系在了那片竹上,在那里,可以拾起您遗落的脚印,可以掬起您爽朗的笑声。

夏天裹着燥热姗姗走来,昏黄的夕照中,我倚窗凝望那疲惫的竹,连日暴晒,叶面上蒙着厚厚的灰尘,叶片向下搭拉着,竹干微微倾斜,竹林似乎疏朗了许多,显得那样疲惫不堪。爸爸,这神情多像您!为了养育我们,您在暑天里四处奔走,收酒瓶,收破烂。归来时您是满身的灰尘,满身的汗,深深的皱纹里藏着辛劳和艰难。就这样,您还忙着为那片竹浇水!每当此时,我心中总涌动着阵阵酸楚。我觉得您很可怜,也恨自己无能。我下决心要好好学

习,将来使您幸福。而今,我连着唯一的心愿也未曾兑现,您就走了,永远地走了!窗外的那片竹啊,只有你知道我的哀思有多深!”

写竹实际上也是写谁呀?写爸爸。“叶尖,微微泛黄,蔫蔫的”,但是怎么样?有壮实的根,是不是?爸爸虽然不能让家里富起来,但是在家里面怎么样?他是顶梁柱,顶着这个家承担着养活全家的责任。你看看是不是他的情融在对竹的描写上?融在对人的描写上?我觉得咱们写作文要这么写。好了,到现在为止我讲了五个问题。为什么给大家念了好几段文章?我认为对于咱们绝大多数同学来讲,怎么才能写好作文呢?学人家的思路,学人家的方法。好了,这些东西我是给了你思路,给了你方法,你去学去,你去模仿去。我觉得,对咱们来讲首先能把它仿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多找点好作文看看,然后产生联想,甚至于它里面的一些东西也可以作为你想像、塑造新形象的素材。大约1952年,我上初中的时候写过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当时我心里充满了遗憾,为什么?我觉得我对母亲,真的,我充满真情,但是我这个表达不出来,所以我写了以后不满意。有一件事给我印象很深,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了,有一天早晨我一进校门,发现教室的外墙上,我们的老师们写了一些悼念的文章,我就站那儿看老师写的东西,初中小孩啊,其中有一篇文章开头是这样的,“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噩耗传来,举国沉痛,万民悲伤,”后面我记不住了,前面到现在你看我都能背下来,为什么它影响了我?到了1954年我考高中了,考卷往下一发,那个时候作文占九十,一百分它占九十分,还有十分考点别的,试卷打开一看作文题,呀,《我的母亲》,我写过。这个时候我脑子里面产生一个联想,又一种想像来了。我说我是怎么开头的,我还能背下来,“1938年12月22号,在江苏省镇江市,一条普普通通的巷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又增添了一颗幼小的心脏开始跳动了。”破折号,“我来到了人间,从这一刻起,母爱就始终伴随着我,从婴儿长成幼儿,幼儿长成儿童,儿

童长成少年,一直长到今天,成了一个半大不小的小伙子,母爱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第一段结束了。

第二段我的母亲怎么怎么样,这个开头我想大概是打动了阅卷老师,开头挺不错。其实开头哪儿来的?联想啊,你的心脏停止跳动,我的心脏开始跳动,这不就是那个相对相反联想吗?我用上了,考上一座,这个心脏一跳,我跳进了一个重点高中。1957年,考大学那个时候考大学的作文占八十分左右,试卷拿到手一看,打开来《我的母亲》,哎呀,我高兴得要疯了,于是乎,我让我幼小的心脏又跳动一回,这一跳我跳进了华东师大中文系。所以我刚才给你们的例子就在这儿,我们绝大多数学生主要恐怕不是搞什么了不起的创作,仿好了就不错。好了,记叙文的写作就讲到这儿。

[实战训练]

1应用化虚为实的方法,描写一段热闹或安静的场面(教师可以定具体内容)

2 以“一件小事”为话题,写篇记叙文,注意运用“化理为形”的方法。

3 写一个人物,注意运用“化情为物”的方法

第五讲·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

[训练目标]

学会审题与立意,使议论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写作指导]

根据考纲,基础等级的一至三条要求是:⑴符合题意;⑵符合文体要求;⑶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符合题意”与“符合文体要求”以及第三条中的“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实际上属于审题立意的范畴。因此第一次议论文作文我们要求在这三点上要达标。一般情况下,考生只要看清了题意,“符合文体”与“思想健康”的要求是不难达到的。关键是审准题意,确立正确的中心论点。

先谈确立论点的一般要求。首先,确立论点要准确。其次,要根据读者思想实际立论,否则就是“无的放矢”。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是没有求实作风的表现。例如根据作文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立论,如果针对领导者用人求全责备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人无完人,用人要用其所长”;如果针对歧视犯错误同学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世上没有不犯错的人(完人),我们要热情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如果针对有的人获得成功就骄傲自满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有了成绩也不要骄傲自满”。反之,如果不这样针对某类具体现象发议论,只是用举例、引用、比喻等方法论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正确性,而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就属于“无的放矢”。

再根据材料或话题立论,除了要尽量做到前面所说的“准、实”之外,还要注意审准材料,弄清题意。下面举例说明:

1、 要“全”不要“漏”

例如有道作文题是:请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名言进行立意,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此题除题目与字数的要求外,从内容角度看有以下两点要注意:一是要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并将它化为自己的观点;二是要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来发表看法。只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

关系而不联系自己的实际,就属于“漏”掉了要求,作文评分是要降等的。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也要从两方面来理解,概括才全面。即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要在生活中学习。这是文章的观点。文章思路应为,我在生活中是怎样用语文的,在生活中是怎样学语文的。

2、 要“准”不要“偏”

2000年的高考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作文,有个考生将话题限制为“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采的”,并巧妙地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四种形式来说明人们应该如何回答人生答卷。他用选择题说明我们要面对人生的大是大非问题时要作出正确的选择;用填空题说明在人生的填空题上,我们要填充适合自己的知识;用判断题说明对他人和各种社会现象给出自己的判断,即使可能会有所损失,也要敢于坚持自我;用问答题说明我们要学会独立处理问题。最后照应话题并启示读者:“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问题看似简单,答案看似丰富多采,但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象中的简单。你会如何做答呢?”根据“答案是丰富多采的”的题意,考生作文中写的各种“答案”都应该是正确的。因为材料中关于四个图形的解说,也是“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而且,“丰富多采”是个褒义词,显然排出错误的答案。但是本文所说的四种题型的“答案”有正误、取舍之分,所以这篇文章尽管构思新颖,但偏了题。

3、莫把话题当命题。2000年高考作文题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写作文,很多考生以这句话为论点作文,因而思路拓展不开,缺少自已的创见。

[作文训练题]

一、命题作文:《说说“眼见为实”》、《发光与沾光》、《“热”论》、《红灯与绿灯》要求:1、给以上题目各确立一个论点,要求联系实际进行立论且立论新颖。2、任选一题写作;不少于800字。

二、话题作文:

课时紧,作业多,资料多,社会上很多人议论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而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学生自己。请围绕“中学生负担过重”这个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第六讲 议论文的结构

[训练目标]

掌握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等结构方式,使议论文结构完整。

[写作指导]

考纲上关于基础等级的第四条要求是“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语言训练我们安排在第三编,本次作文专门训练议论文结构方式。“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其中启感式的写法是考场作文的常用结构方式。“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这种写法一般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当然也可以采取“联”、“引”、“议”、“结”或“引”、“联”、“议”、“结”的步骤。

[例文评析]

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一位台湾女作家,在她的散文中,写了这样的句子:“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一位大陆评论家说:“这样写很好,用的是美文笔法,善用通感,讲究炼字,刻意经营。”我看了不禁哑然失笑,因为我的女儿4岁时就“通感”过。冬天里我时常晒被子,晚上睡觉时女儿说:“妈

妈,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的味道。”撇开母女亲情不说,平心而论,我觉得女儿的话说得比散文家更生动些。记得一位大画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不知什么缘故,有不少孩子长大了反而变蠢了呢!

[例文评析]

自然才是美

一位台湾女作家在她的散文中这样写道:“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无独有偶, 一个小女孩也这样告诉她的妈妈:“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味道的。”小女孩的话和女作家的话意思相近,可是小女孩的话却要生动得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女孩是非常自然地说出这句话的。她说话的时候,无须考虑要讲究语言的修辞;女作家则不然,她要刻意雕琢语言,而过分的雕琢反失却自然。可见,自然才是美。

当今青年学子中,象那位台湾女作家那样刻意为文的并不少,其作品矫揉造作有余,清新自然不足。尤其在华丽文风盛行的风气下,不少的人竞相追求一种飘浮、朦胧的意境。结果,朦胧过度,反成晦涩,令人不知所云。我曾在《大学生》上看见过这样一首诗:“明月高悬/孤星冷照/离开了你/我的世界/只剩下/一根冷冷的弦”。这就是典型的“为赋新词强说愁”。除了把读者弄得一头雾水之外,还给读者心中平添一股怒气:这也叫诗?! 追求纯朴自然是我国诗文家的传统。李白曾经说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见他也是不赞同刻意为文的。不只李白,还有清代的袁枚,他主张“性灵说”,也认为文章贵在自然,不能有空泛的话。中国近代有“才女”之称的张爱玲,她的小说《金锁记》就由于过分讲究技巧而招致许多文学家的批评。著名文学家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这样写道:“技巧将是张女士的最大的敌人。”看来,刻意雕饰是写不出好作品的,文章贵在自然。

当然,我们提倡写文章要自然,并不是要大家不注重语言的锤炼,而是要反对刻意为文;诚心诚意希望青年学子们多写一些自然、清新的文章。(郑敏)

[评析]本文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之一──“我觉得女儿的话比散文家说得更生动些”,从文风角度立论,联系当前青年学生文风不正的实际,有感而发,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文章首先以台湾女作家与小女孩的话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原因,推出论点;然后联系当今青年学生文风不正的现象,强调端正文风的必要性;再以李白、袁枚、张爱玲的正反事例论证追求纯朴自然是我国文章家的传统,强调端正文风的重要性;最后特别说明“提倡写文章要自然,并不是要大家不注重语言的锤炼,而是要反对刻意为文”,是“诚心诚意希望青年学子们多写一些自然、清新的文章”,在辩证说理的同时,照应了观点,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作文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

汉桓灵间,太原孟敏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碎瓦甑,掉头不顾,径然前行。名士郭泰见而奇之,随尾问其故,孟曰:“瓦甑已破,不复能用,顾之何益?”郭泰服其“有决断”,张扬于世,卒显其能。

《孟敏与瓦甑》的故事,可谓千古佳话,其原因何在?请你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选择某种议论文结构方式,发表议论,题目自拟。要求:不少于800 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二、根据下面的一幅漫画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第七讲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训练目标]

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充实议论文的内容。

[写作指导]

议论就是讲道理,要使自己的道理使人信服,就要充实内容,而不能只是一味地翻来复去地空谈抽象的大道理。充实议论文内容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确立了论点并给文章拟好了提纲后,要运用举例、引用、比喻、对比、因果等论证方法进行论证,而这些论证方法都离不开事例、原理、名言等材料,所以要使内容充实,文中一定要有丰富的材料。请看下面一篇 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

[例文评析]

创新个性的凸现

湖南某考生

一个圆,有人看来是一轮红日,有人看来是一轮满月,有人看来是一个封闭的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有人看来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迷宫。多样的人,多样的思想,多样的答案,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姿的世界。

秦砖汉瓦,唐风宋雨,古人们在诗词的浩浩海洋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同是送别,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太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子安“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是惜时,李太白“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曹孟德“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同是咏梅,陆游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的香如故”,王安石“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而毛泽东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同是黄昏日落,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毛泽东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跃,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同是战争残酷,曹孟德既叹“千里无鸡鸣”,而毛泽东“战地黄花

分外香”,你能说,谁人更佳,谁人更出色?不不不,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维,谁都不可以对之妄加否定!

前日偶读一文《我们究竟在考什么》,文中阐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物理系的高材生面对用一个气压计如何测楼高的简单物理题,坚持用十多种不同于标准答案的方法予以解答。最妙的一种是;轻敲守门人的房间,再问:“请问这座楼有多高?”哑然失笑之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在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究竟是一个标准答案好呢,还是鼓励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呢?

近日偶看一画展,画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眼中的太阳,有的是红色的太阳,名曰《光明》,有的是蓝色的太阳,名曰《地球的颜色》,有的是黑色的太阳,名曰《灰尘满天的可怜的太阳》,惊奇之余,我愕然,看着这些雅气未脱的字迹,我惊叹于那无限的想象力。

无限的多样性归根于个性的多样性,在这个崇尚创造的世界里,在这个崇尚创新的时代里,它是最最不可忽视的。不难想象,没有创造,我们很可能还生活在茹毛饮血、混沌未开的原始社会,我们很可能还在黑暗中挣扎,我们很可能还在大自然的淫威下不知所措。 崇尚创造,接纳并鼓励这种无限的多样性吧!记住:“第一个形容女人是花的是天才,第二个这样形容的是庸才,第三个这样形容的是大大的蠢才!”

[评析]本文开头由对“一个圆”的多种看法下笔,引出“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姿的世界”的话题。第二段以古人与毛泽东的诗词为例,同是写送别、惜时、梅花、黄昏日落、战争残酷,“不同的人”展示了“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维”,因此,“谁都不可以对之妄加否定”。第三、四段分别以《我们究竟在考什么》中的故事与看画展时看到小朋友眼中的各种太阳为例,表明作者观点:我们应该鼓励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与无限的想象力。第五段就此稍加阐述后,第六段发出呼吁:“崇尚创造,接纳并鼓励这种无限的多样性

吧!”照应全文。文章行文思路层层递进,首尾呼应,结构严密。材料丰富,引用古典诗词多,并联系一文一画深化中心,内容相当充实。

[作文训练题]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如果读小学时我努力学习就好了”,“如果我学会弹钢琴就好了”„„;或者“如果当初是要我去做那件事也会做好,这有什么了不起”等等。总之,“如果”后的话是一种假设,想象中的一种条件以及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当别人对你说“如果„„”的时候,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请你以《生命不相信如果„„》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第八讲 深刻透彻

[训练目标]

见解深刻,说理透彻。即要求要求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的实质,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

[写作指导]

发展等级中“深刻透彻”的要求主要是指议论性文章。深刻是就见解的深度而言,透彻是就说理的力度而言。要想表达得深刻,就必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问题。如果我们经常能用哲学观点去分析各种现象,那么认识事物就能高屋建瓴,洞若观火。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哲学道理,如: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更要按客观规律办事;⑵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⑶事物的性质是可以转化的,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变为好事,好事也可以变为坏事;⑷要全面地看问题,或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攻其一

点,不及其余”;⑸看问题要分清现象和本质,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⑹看问题、办事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处理问题不能顾此失彼;⑻办事要抓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的发展决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发展;⑼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外因(环境)有时甚至能起决定性的作用;⑽量变可以引起质变,好的方面,我们要注意量的积累,坏的方面,我们要注意防微杜渐。等等。 请看下面一则新闻材料:

今年2月,北京慧中医院从湖南卫视、《常德日报》里了解到石门县特困户张道清的爱人过早离开人世,本人又患关节病卧床不起,10岁女儿张艳芳用柔弱的双肩撑起这个家的情况时,大家的心情非常沉痛,都想使他重新站立起来。3月2日,他们从北京赶往石门,直接来到张道清家,为他诊断病因。并初步决定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这种手术难度相当大,且费用昂贵,他们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将其带到北京进一步确诊,然后实施手术。当乡亲们把张道清抬出家门送上救护车时,这位3年未见天日的汉子再也控制不信自己的感情,淌着热泪一个劲地说:“天啦,我不是在做梦吧!”目睹此景,左邻右舍的百姓也感动得潸然泪下。

如果根据这则材料立论写篇文章,一般同学可能是从正面立论,歌颂北京慧中医院救助张道清的高尚精神,同时鞭挞社会上许多人面对同胞苦难麻木不仁的品格,并责怪当地医院对此无动于衷。这样写不是不可以,但终究失之于肤浅。那么,怎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写出“深刻透彻”之作?请看下文。

[例文评析]

笑不出来的思考

张道清获救了,带着“天啦,我不是在做梦吧!”的惊喜去了北京,一大批的医学专家等着他,为他治病,对他而言,“苦海”已快渡到边了;张艳芳也获救了,不必再独自用柔弱的双肩撑起苦难的家,好心人已伸出了众多援手,她的人生之路也已出现温暖与光明。 这是个爱的故事,已有了半个幸福的结局,另外那半个我们也可预见,按理我们应该微笑,可我却笑不出来。

这对父女现在幸福了,是的,这很好。但令我在感动中觉得沉重的是这幸福的出现伴随着巨大的偶然性。设想一下,如果《常德日报》没去采访这对父女,如果湖南卫视没跟踪采访这篇报道,或徒有感动没有行动,这对父女又会怎样呢?

当然,我本不能用这样的恶意来怀疑善良的人们,但我们不可否认在我们周围的确还有不少漠视他人痛苦的人。况且,慧中医院也只是一家医院,只能将一个或有限的少数的“张道清”送上新生之路,更多的张道清怎么办呢?而且,《常德日报》与湖南卫视也只不过是两家媒体,让他们长期大量地这种工作事实上根本是不可能也不实际的。

应该由谁来负责救助张道清?在法律监督下的专门机构!回头再看看新闻吧,在张道清父女获得帮助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没有找到任何强有力的机构与法律支持这一行为。到现在为止仍没听说有什么这方面的规定来保障类似“张道清”的人群。这就是我笑不出来的原因。 但愿我只是闭目塞听,见识短浅。因为如果真的像我所说的那样,就意味着法律可以默认我们不去救张道清,他若是死去,女儿因此辍学或饿死街头,我们任何人都不负法律责任! 我知道,你看到这儿一定会拍案而起,指责我--“难道人心就这样冷淡吗?”当然不!我从来都不这样想,否则张道清又怎会处于今天的状况呢?这不就是爱心的证明吗?我只是想说,我们不仅要给张道清关爱,更要想到使每一个像张道清一样的人都得到关爱,并赋于他们正常生活的权利。因为爱虽然高尚且无处不在,但仅凭情感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来维护社会的秩序,毕竟太脆弱啊!

对社会中类似于张道清的那些渴望得到帮助,生活在艰难困苦中的人们而言,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说:“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而不是:“让我们帮助他们吧,我们应该这样做。” 到那时,我想我们会为每一个得到爱的人而放心的微笑。

(姚柯林)

[评析]本文作者能对现象进行深入思考,认为只有根据法律并设立专门机构来救助类似张道清的特困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可以说这是一篇符合“深刻透彻”要求,已达发展等级的佳作。事实上,类似张道清的问题应由民政局来解决,但现在民政局往往由于经费不足而无能为力。作者在不了解这一情况的前提下提出应设立专门机构并从法律上加以保障,亦属难能可贵,表现了作者积极探索的精神。

[作文训练题]

请以下面这段话为开头,续写一篇作文,标题自拟,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随时倒出鞋里的那颗小沙粒。

第九讲 生动形象

[训练目标]

生动形象。即要求在文中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做到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

[写作指导]

生动形象主要是指写作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什么是生动形象?考纲举例说明如“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等。“形象丰满”,是就写人而言;“意境深远”,是就抒情散文而言;“细节生动”是指叙事写人中细节描写

的效果;“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是对所有文体提出的要求。在一篇文章中当然难以做到这四个方面的要求都符合,但我们写作时应尽量朝这方面努力。下面以一篇记叙文为例说明。

[例文评析]

责 任

人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

(一)

教室里。下课了。

“听说XX老师病了,说是风湿病又犯了。今天风这么大,雪这么紧,他不找人代课才怪呢!。” “他平时对我们那样严厉,今天总算可以轻松轻松了。”

“就是。”

„„

上课铃响了,大家赶紧坐回到位子上,眼都望着门,看是哪一位老师代课。门开了,依旧是那一身老式的中山装,依旧是一只旧得皮都脱落了的公文包,依旧是那一头的银发,只是分不清哪是白发,哪是白雪„„

(二)

他坐在沙发上, 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人也仿佛苍老了许多,四十年前的那一幕又浮现在了眼前„„

战场上,弹火横飞。他奉命炸毁了敌人的碉堡,正在往回撤,这时,一个暗堡里向他射出了一串火苗,当他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只听惊天动地的一声爆炸,暗堡被摧毁了,他也倒下了。可在他身上还压了一个人。他一看是班长,原来是班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替他挡住了子弹„„班长临死之前只说了一句话:“帮我照顾好我的儿子——云„„” 想到这里,他就„„

夜,就这样过去了,天也渐渐泛出了白光。他终于做出了决定,猛地把手里的烟摁灭在烟灰缸里,然后展开了桌上的判决书,只见上面写道:云,现年„„,因犯贪污罪而被判决处„„。他提起了笔,在下面写道“同意”,然后又在检察长一栏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三)

县政府会议大厅里,灯火通明。不眠之夜。

县长正在发言:“现在形势万分危急。洪水正向我们县城逼来,为了保住县城,只有炸掉附近的一个村子,把洪水往里面引。现在有三个村符合条件:A 村、B 村和C 村。请同志们发表一下意见,看看究竟炸哪个村?”

“我提议炸B 村。”县委副书记首先发表意见,立刻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我提议炸C 村。”县长也接着发表了意见,这一意见也立刻有了不少的支持者。 “同志们,”坐在县委书记座位上的他缓缓站了起来,“我看就炸A 村吧。A 村的条件最符合。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至于我父母和乡亲们的思想工作,我来做„„”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为了负起它而付出着。你的责任是什么?你是否在负起它„„

(李威)

[评析]本文选取了三个典型材料来表现“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的主题。三个材料,三个故事,内容丰富而篇幅有限,按一般写法只能进行概括叙述,但作者却将人物都安排在高潮时刻出场,加以具体描写,因而能做到“形象丰满,细节生动”,使每个场面单独看来又构成一篇微型小说,加上文笔老练,多处语句含蓄而有意蕴,从而使本文成为“生动形象”之作。同时由于作者采用了“镜头式”的组材方法,可谓“构思精巧”,因此还称得上是“有新意”之作。

[作文训练题]根据下面漫画展开联想,写一篇与漫画主题有关的800字左右的文章。

第十讲 有文采

[训练目标]

有文采。即要求“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写作指导]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语言形式好,能充分地表现内容,从而赢得读者。怎样才能做到“有文采”?考纲是从以下角度提出要求的:1、词语丰富,即文章中的词汇要体现出作者的文化底蕴。比如形容风光美丽为“风光旖旎”,说产生连锁反应为“多米诺骨牌效应”等;2、用词生动,即要求选用词语恰当、精炼、形象;3、句式灵活,是说句式要富于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整散结合;或反复,或反问等。4、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5、文句有意蕴,是指文句要含蓄,有韵味。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平时的积累与历练,考场作文时则需要多方联想。

[例文评析]

遗 憾

遗憾是一种似乎实在又似乎飘渺的东西:它是一轮映在水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它是一场富丽堂皇却最终消散的美梦;它是一株朴素淡雅转瞬即逝的昙花;它是一棵枝繁叶茂却不能结实的果树;它是一曲婉转悠扬却略带伤感的小调;它是一枝阵容整齐但缺乏灵魂的球队;它是一篇充满悬念却没有结尾的文章。

它是一场神奇的足球赛,始终占握着场上的主动,却最终输掉最后的比分;他是一次战争,虽然赢得了多次战役,但最终却一败涂地;它是风啊!虽然呼呼地吹着,却始终夹杂着

一股炎炎的热意;它是雷啊!虽然怒吼着,却未曾伴随着一点雨滴;它是电啊!虽然歇斯底里地撕咬着,却未能扯开一片乌云。

遗憾是一种心理感觉:它是在你走过了千座山 万条河之后,却才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之后的懊丧;它是在你修好一座摩天大楼之后,却发现没有装电梯的后悔;它是你摆好棋谱信心十足地迎战对手,却最终被杀得片甲不留的悲凉;它是古人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无奈;它们是苏轼笔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自我安慰;它是淳于髡对齐威王“酒极则乱,乐极则悲”的劝解。

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喜大悲的感觉;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起大落的感觉;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彻大悟的感觉。

它是每一个人都会拥有的感觉,他会令有的人感悟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睿智;它会令有的人感悟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真理。

遗憾,它又是一种药物啊!坚强的人当它是强心剂,奋发图强;懦弱的人当它是麻醉剂,从此一蹶不振。

我们会把它当什么呢?我们应当把它当成什么呢?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吧。

(陈雷夫)

[评析]本文第一段以“明月”、“美梦”、“昙花”、“果树”、“小调”、“球队”、“文章”等七个比喻说明遗憾的特征。第二段继续以球赛、战争为例说明遗憾是什么。然后又用“风“、“雷”、“电”来发感叹打比方。第三段说遗憾是一种心理感觉,并结合“走路”、“修楼”、“下棋”等事例指出其心理特征为:“懊丧”、“后悔”、“悲凉”,又引成语、古诗文继续指出其心理特征为“无奈”、“自我安慰”等。第四、五段继续从“是什么”角度推进,指出遗憾是一种“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大彻大悟”的感觉,以及这种感觉的作用。全文主体部分就这样运用排比、比喻等方法反复吟唱遗憾的特点,最后两段则含

蓄地点明题旨,希望读者作出选择,要把遗憾当做一种奋发图强的强心剂。可以说这是一篇很有文采的考场作文。

[作文训练题]

一、命题作文:1、生命 2、清新 3、青春

要求:任选一题,不限文体,不少于800字。

二、话题作文:

春天,不单是四季之首的名词。春天,与美好在一起。

捱过漫漫严冬,人们希望春光永驻;听着谆谆教诲,人们感觉如坐春风。春晖,为诗歌增添亮色;春雨,使图画洋溢生机。

孩子们唱着春天的歌谣,老人们唤出青春的记忆„„即将告别高中学习生活的你们,处在世纪之交的青年人,又是怎样感受“春天”,怎样思考“春天”的呢?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联想?请你以“感受春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倾诉自己的心声或讲述“春天”的故事。作文取材不加限制。题目自拟。内容要具体,写现实,写未来都可以。

第十一讲 有创新(一)

[训练目标]

有创新,要求学会命题创新、立意创新、题材创新。

[作文指导]

先说命题创新。比如议论文命题可用数学计算式构成。如《8-1>7》,文章内容联系当前中小学校实际,说如果从8 小时的学习中抽出1个小时来锻炼身体,可以使大脑得到调节和休息,精神振奋,学习起来效率就会更高。也可对一些成语、俗语或歌词进行改造,

但保留其基本结构,从而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如《招“才”可进宝》,套用成语“招财进宝”,更“财”为谐音字“才”,论述企业领导只要大胆招揽人才,就能使企业增效益。再如《不要唯“财”是举》、《“青春”岂能“赌明天”》等等。

记叙文命题方法也可创新,如“突出人物特征法”:写“我”争强好胜有志气,以《有“野心”的男(女)孩》命题;写女同学参加军训,以《爱哭的女孩走进军营》命题;写腼腆的男生,以《爱脸红的男同桌》命题;写高三生活丰富多采,以《多味的高三》命题。“套用法”:如写家乡风景美,以《 ,掀起你的盖头来》(空白处填家乡名称,这是套用歌词,凡向读者介绍不大为人所知的事、物、情、景、理均可套用此题。)“拟人型”:如写高三学习负担重,以《高三,你压弯了我的腰》命题。“借代型”:如写一个聪明、美丽、体质较差的女生,可以《我班的“林妹妹”》为题。“象征型”:如写自己的理想、追求,可用《十七(或十六岁)的梦幻》为题。“引用型”:如写某教师的敬业精神,可用《春蚕到死丝方尽》为题。等等。

再说立意创新与题材创新。立意如何求新?一要有时代感,二要敢于求异思维,三要有新角度。题材创新就是要求材料新颖。写实文章选材时写人无我有的,可虚构的文章则大胆想象,写人们不常见的。

下面以一篇2000高考作文下水文章为例予以说明。

[例文评析]

孔乙己选才记

当今各类《人才大典》编辑出版活动花样百出,方兴未艾,风气之盛,惊动天庭。在升入仙界的各类人才的强烈要求下,玉帝传旨让孔乙己担任主编,评选杰出人才,入选者姓名及其事迹编入《天庭杰出人才大典》。

孔乙己受命,意气扬扬,青白脸色泛起红光。他想出了两道考察人才的题目:一是“雪化了变成什么”,二是要求应选者举最得意的一项业绩来证明自己是杰出人才。

宋代大儒朱熹抢先上前答第一题:“万紫千红总是春。”孔乙己嘲笑道:“如此博雅公,竟也茫然无知。”朱熹满面羞惭,退了下去。王安石上前道:“春风又绿江南岸。”孔乙己显出不屑的神气直摇头。众仙顿觉此题高深莫测,一时谁也不敢上前。诸葛亮一旁自忖:“兵不厌诈,虚虚实实,莫非„„”于是上前坦然道:“雪化了变成水。”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敲着桌子,点头说:“对呀对呀!到底是诸葛亮。三个臭皮匠怎能抵得上你呢?”

诸葛亮接着举自己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的事,来证明自己是个杰出人才。孔乙己正在喝茶,“噗”的一笑,花白胡子沾满茶水:“你怎能大开城门?万一司马懿父子杀进城来,你如何对付?”诸葛亮笑道:“山人妙计,他岂能识破?”孔乙己正色道:“以前战争有用空城计的吗?”“没有。”“兵书上有吗?”“没有。”“书上都没有,你怎么能用?还亏你自称人才。”诸葛亮心中纳闷,一时不明个中玄机,只得退下沉思。

司马光上来效法诸葛亮答了第一题后,举小时砸缸救人的事证明自己从小聪明过人。孔乙己道:“救人何必砸缸?你可以拉他出来嘛。”司马光答道:“我那时人小,够不着。”“你可以舀水嘛。”“没有工具,再说也来不及。”孔乙己沉吟半晌:“大反常规,不可理解,不可理解呀。”他猛然大悟:“那口缸是谁的?”“邻居的。”“你看你看,砸了别人的缸,自己又得个救人的美名,这怎么能评为人才呢?”

此时,苏轼走上前道:“孔先生,这样的评选我不参加也罢。我只想说,横看成岭侧成峰棗”“我知道,远近高低各不同。”“知道就好,”苏轼道,“办事决策看问题,角度不同,方法各异,随机应变,有效则可。为什么一定要墨守成规,死搬书本?”孔乙己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你看看人间吧!不墨守成规,不死搬书本,你能做对标准化试题?

做不对标准化试题你能得高分?没有高分你能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你能有文凭?没有文凭你能就业?没有就业你能创业?没有创业你能成为人才?没成人才你能编选进„„” 孔乙己话未说完,忽觉台下没了动静,定睛一看,原来众仙已倒了一大片。原来众仙自愧弗如凡间人才远甚,急火攻心,昏厥所致。

(本文发表于2003年7月17日《常德日报》)

[评析]本文是我于2003年7月12日受《常德日报》“生活周刊”专栏编辑之约写的一篇下水作文。

从立意来看,本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那些只是给“答案是丰富多采的”这个话题补充丰富的材料而没有自己的观点的文章相比,应该说是“有新意”,命题者的意图是很清楚的。为什么要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写文章?这不正反映了前几年对教育现状的讨论与反思吗?大到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小到个性的塑造、试题的解答,我们都应该鼓励多样化,鼓励不拘一格,鼓励创新,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生机,国家才有希望。文中孔乙己的言论可以说是反映了唯书本、唯文凭、唯陈规的人才观,其根子则在应试教育与社会对评价人才的固有观念与做法。对反面现象的批判就是对正面观点的肯定,而且文章中“雪化了变成什么”的多种答案,诸葛亮、司马光的行为,苏轼的质问,都反映了真正的人才敢于创新的实践与对“答案”多样化的呼吁。

由于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所以标题应该是“抢眼”的,题材是荒诞的,能给人以新颖的感觉。借古讽今往往采用反话正说的写法,让荒谬的言论用一本正经的话语展示出来,因而能产生幽默风趣的效果。

[作文训练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贫与富,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人一生中不得不面对思考的问题„„

看了这段文字,你产生了什么联想?请以“贫与富”为题,或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作文题:《一个中学生的忧虑和思索》

要求:写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不少于800

第十二讲 有创新(二)

[训练目标]

有创新。要求学会体裁创新,手法创新。

[写作指导]

所谓体裁活用,是指改变原有体裁的用途,赋以体裁以新的表达功能,在体裁所表达的内容上创新。例如《关系学院招生启事》一文写招生对象为“为上司抬轿大步流星走百里而腿能不软者;当众吹牛撒谎四小时而口能不渴且脸不红者„„”指导教师为“吴视法教授、魏私教授”,招考专业为“哄骗专业、吹拍专业”等。考试科目中,外语为“交际语、谄媚语、花言巧语”等。再如书信《致孔乙己书》。即借用书信体裁,运用明褒实贬的手法,表面上借奉劝孔乙己“东山再起”献计献策,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给予辛辣的讽刺。再如广告、座谈会记要、童话、声明等均可用来赋予新的内容。

手法创新是指在一般手法上进行创新,它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唱独角戏法”,就是在以第二人称为叙述对象的基础上,加上对话形式,而使表达效果别具一格。比如陈月载同学的《珍惜》就是采用对话形式(但全文都是一个人说话),批评一个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的年青人:“你又和你爹吵架了吗?没有?那你干嘛摆酷不理他?得了,别一付深沉模样跟我说这是‘代沟’,我还不知道你的叛逆心理?瞧你,哪有你这么做儿子的?你爹要给你买衣服居然认为他假殷勤!„„从小到大,你花了父母不少钱,也吃了不少的奶粉,穿了数

不清的衣服„„请你记住: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无法选择的;最重要的,是这层关系永远无法割舍!明白吗?既然你和你的父母这层关系已定,你就必须珍惜它棗除此之外,你别无选择!”诸如此类的方法很多,这里不便一一举出。

下面以第五次作文指导中提过的那则关于青蛙的材料作文为例,说明如何在立意、体裁与手法上的创新。先看我的下水作文:

[例文评析]

动物王国青蛙追悼会侧记

青蛙娇娇被活活地煮死了。噩耗传来,动物王国一片震惊!一片哀痛!

主持追悼会的大象刚致完悼词,娇娇的妈妈便“呱”的一声哭了起来:“我那可怜的娇娇哇„„”两栖类的与会代表无不掩面涕泣。布谷鸟连忙劝慰:“不哭不哭,节哀顺变。”凶猛的金钱豹一跃而起,怒吼一声:“到底是谁干的?我撕了他!”

鹧鸪在一旁怯怯地劝道:“行不得也哥哥。那人只不过做个实验,并没有盖上锅盖,谁叫娇娇自己不跳出来的呢?何况她先前在油锅里都„„”

画眉未等鹧鸪说完,便幽幽叹道:“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置之死地能逃生,为何身处安逸却亡身?怨自己呢,还是怨别人呢?”

会 场上一时议论纷纷,有抨击人类阴险的,有责怪娇娇父母教育不当的,有倡议以此为戒,在动物王国普遍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还有的说,不管怎样,应该给联合国秘书长致函,强烈谴责人类非法虐待动物的罪行。

正在纷乱之际,忽见东北虎缓步入场,会场顿时肃静下来。只是那兽中之王不知何故一改往日威风,神情萎靡。只见他低沉地叹了口气道:“算了吧。人类对我们是够好的了。想想我生活在森林动物园里,每天吃饱喝足,供人们观赏,全然失去了昔日的野性。„„可怜

我那小儿子乖乖虎,前天出去玩耍,遇到一头公牛,竟然活活给吓死了。悲哀啊,悲哀啊!”东北虎老泪纵横,仰天长啸:“人类呀,不要太溺爱我们了!”

此时,经常与人类为伴,在动物王国有博士之称的鹦鹉说话了:“大王啊,现代人类溺爱我们动物,还远不及他们溺爱自己的后代呢!你不知道他们把自己的后代娇惯成什么样儿了?就说那电视中常见到的男女歌星吧,三十岁上下的人了,还自称男孩女孩的,让人听了起一身鸡皮疙瘩。还有那四十多岁的男人也说什么“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真让我觉得人类已经发生了变异。”说到这里,鹦鹉不禁炫耀起他的博学来,“根据我的研究,使人类发生变异的原因,除了物质生活越来越安逸之外,颓废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视。尤其是情歌的泛滥。你们只要听我唱唱最近人类中流行的《心太软》,就会知道人类还有没有阳刚之气„„” 主持追悼会的大象连忙制止:“鹦鹉先生,要看看这是什么场合。不要唱了。”众鸟兽猛然醒悟,齐声呼喊:“不要放毒!不要放毒!”鹦鹉道:“那我改改歌词,既用来悼念娇娇,也用来教育我们自己,也不是不可啊!”大家忙问怎么改,鹦鹉说了一遍,大家一齐称好。于是追悼会最后的一项仪式是齐唱挽歌:

“你总是身太软,身太软。不止一次地挣扎到天亮,你无怨无悔地在那温水中游,谁知道自己没那么坚强。你总是身太软,身太软。水锅的温度让你喜欢,骨头已经松散,力量衰减。不能跳了就别再勉强。„„喔,算了吧,就这样放弃吧,该放就放,再跳也没有用,傻傻地跳,不知要跳多久。你贪图安逸全忘了忧患。„„你总是身太软,身太软。这所有问题由谁来扛?回答总是简单,怎么能避免?居安思危,才永远坚强。”

[评析]一、立意求新。我审视材料,青蛙之死的表层原因是自己没有“忧患意识”,深层原因是不易察觉的环境的影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议论文要讲究针砭时弊,有感而发,写记叙文也要注意反映世情,塑造灵魂。因此我想到时下纤弱、萎靡、“软化”人格的文化渗透,对塑造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刚健的人格是极为不利的。从这个角度切入,

可以比只从物质生活环境落笔更有新意,且更深刻。二、形式求新。我采用了童话形式来表现主题。借非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比如古人)或动物来表现现实生活,要造成幽默的效果,就要在“似”与“不似”之间作文章:青蛙娇娇乖乖虎,以名字表现其孱弱;“不哭不哭”让布谷鸟说最合适;鹧鸪的鸣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应由它来劝阻别人;要发表长篇大论则非鹦鹉莫属„„而如何引进社会生活内容,我想到了前不久报纸上关于东北某森林动物园的两只小老虎被牛吓死的报道,于是先由动物谴责人类,再由东北虎说人类的好话,进而让它引出溺爱的话题,最后由鹦鹉联系现实发感慨,改歌词。

[作文训练题]

1、以下材料能引发你的什么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内容、题材不限,只要合情合理。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一滴水在宇宙中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被“压缩”进一个水滴之中。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当我们凝视到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2、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情怀,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竹竿或篱笆。

牵挂是多方面的,比如①牵挂是对亲人的思念;②牵挂是对友人的情怀;③牵挂能催人奋发向上。

请以“牵挂”为题,选择上述材料某一方面的内容;选择除诗歌以外的某一种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9年高三作文备考及复习方法 参加高考阅卷的大多是来自教学一线,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这些阅卷老师对作文的评分标准把握比较到位,加之这些老师非常了解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对考生来说,摸清阅卷教师在阅卷过程的心理,尤为必要。在紧张的阅卷过程中,在一篇篇书写潦草、内容苍白、无病呻吟的作文从眼前扫过之后,那些娟秀工整的书写、内容切题立意明确、恰当选取鲜活材料充分展示主旨、富有创意有作者自己思想、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真挚情感的文章,往往会让阅卷教师感到耳目一新。

我归结了近几年的高考优秀范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文体特征鲜明

2.标题——浓缩内容,涵盖主旨

3.开头——对接话题,切中题意

4.结尾——画龙点睛,余韵悠长

5.结构——首尾呼应,衔接自然

6.语言——哲理的阐释,诗意的表达

把握好这些特点,我转变传统观念,把作文备考贯穿于其他专项的训练中。在复习中我意识到,这些纷繁复杂的专题、考点,实际上有一个契合点、连结点,它就是作文,在夯实各专题、考点基础,强化各专题训练的同时,实际上都在为作文作准备。

比如学习“字形、标点、病句”等专题时引导学生改变写作文时无所顾忌,错别字连篇,篇、诗歌鉴赏、文言阅读”无疑是学生作文素材的聚宝盆。

再比如“语言应用”题历来被称作是高考的“实验田”,题型新,短小精悍,灵活多变,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则语言应用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篇“小作文”,它要求依据一定的句式、一定的修辞手法,重点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多用整句、对称句。很多学生很喜欢做这类题目,可谓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所以在学习“语言应用题”专题时,有意识地通过这类题目来改造并锤炼学生作文的语言。

此外,还有其他专题训练,也可以和作文串起来,譬如:现代文阅读训练,我们阅读文本,不单单就为了解决那些题目,还应该把它们当作美文、范文来品读、来学习、借鉴。为自已的作文的提高提供范本。因为对中学生来说,学习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借鉴模仿的过程。

话题作文在高考中运行的那几年,本来是让学生自选一种文体,体现一定自由的空间。可我们的学生几乎不能写作规范文体的作文了:记叙文,没有中心事件没有情节没有细节,有的只是干瘪的概述性文字;议论文,论点得不到支持,没有论证的层次,没有自己的思想,有

的只是堆砌的材料;;散文体,倒是体现散了,真叫“散”文,天马行空纵横驰骋,只有放而没有收,形神背离。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鉴于学生作文中暴露出来的文体不伦不类,文体特征不鲜明的情况,我认为无论是现在的新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首先确定某一立意(“命题”)。我就采用“五段式”的方法及考场作文怎样用好事例论据两点心得,和大家一起交流:

所谓“五段法”写作模式,是就作文的章法而言,这类作文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命题,三个角度,三句画龙点睛的话”。

全文一般分为五个部分:首尾为“起”与“合”,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两部分前后照应,紧扣“命题”;中间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从三个角度或三个层面对“命题”进行展开,它们一般是并列式或递进结构;一般而言,这三个部分都要用一句精辟的话进行概括,以彰显主旨,扣紧“命题”。

这种作文形式的最大好处在于结构清晰,主旨明确,且不易跑题,全文显得眉清目秀,身材可人,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心清气爽。同时,这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便于我们在考场打开思路。另外,这种作文形式易学易练,便于操作,不仅在形式上易掌握,在语言上也易出彩,可以作为一种应考利器。

“五段法”作文的开头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

(1)类比点题法。首段用类比的方式引出全文主题。此形式一般是由自然现象入用,引出社会现象。

(2)比喻点题法。即首段用精彩的比喻,最好是排比式或连喻式,以此来点明主旨。这种形式可以由实到虚,增添文采。文章在对比中点明自己的态度,然后轻灵地转入话题,显得灵动而自然。

(3)题记法。 即设计一个精彩的题记,用精警的语言扣住话题,引出正文。运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题记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到位。

(4)情境引入法。即先设定一种情境,然后由这个特定情境自然展开,引出正文,这种方式在展露文采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文章结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就“五段式”而言,一般可采用总结法进行收束,即对那三句画龙点睛的话进行概括升华即可。

一是以联系实际,回归生活的方式收尾;二是采用比喻、类比的方式为文章再次着色;三是采用造境和留白法,使文章留有余味。

在此仅就“五段法”作文的开头与结尾的方式做了一些概括的介绍,方法是灵活的,我们可以不受此限制,但是,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对一种方式练习精熟,这对备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谈谈考场作文怎样用好事例论据。事例论证是写好议论文的重要方法之一,要用好既典型又生动的事例论据,除了要做到叙例高度概括、叙述为议论服务等之外,在事例叙述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所选取的观点,对所叙述的事例进行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是:只叙述事例,而不进行分析,形成“论据+论据=观点”的错误形式。用好事例论据有如下几种方法:

1、“例后假设”。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如: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代一度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竟被录取了。可是,他经过再三考虑,最终放弃了歌唱事业拿起了战斗的笔,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可见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憾,人生无悔。

叙述完一个事例之后,就得出了画横线部分这样的结论,使事例和结论之间衔接不紧凑,结论也显得太突兀。在得出结论之前要进行假设性分析:如果高尔基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几十年后,世界上只会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而失去一位文学巨匠了。可见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憾,人生无悔。

进行假设性分析,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的,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2、例后评论。在叙述完事例后,为了密切所举例子和观点的关系,或为了突出事例所蕴涵的意义,对其进行评论。如:

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起因是张、叶两家争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致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现在的“六尺巷”。那位宰相舍弃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让的胸襟,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没有超出常人的高风亮节,怎会做出如此的舍弃? 画线部分就是对事例的评论。有了这段评论,事例所蕴涵的意义被充分揭示,事例和观点关系更密切。

3、例后比较。在叙述完事例之后,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发现不同,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

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 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10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付出,无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

画线部分将左思和法拉第进行比较,告诉读者虽然他们的时代、国籍和研究领域都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付出。这样的比较,就强化了他们的相同点,使“付出”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

4、正反对比。把一个正面的例子和一个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接下来对这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分析。如: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画线部分是对事例进行的对照分析,只有这样的分析才能突出“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的观点。

高三作文复习全程计划

裔胜东 杜亭

一 训练方针与策略

1 把握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了解2005(2006)年高考考纲写作部分的考试内容: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 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②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2、继续进行各种文体分类训练。

有人认为近年来淡化文体,因此高三复习时不要进行分类训练,也不要进行文体模式训练。我们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理由有三:一、淡化文体,并不是说不要文体。考题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就是说可以让考生发挥自己的长处,长于写记叙文的就写记叙文,长于写议论文的就写议论文。因此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模式及创新形式,很有必要。二、2005年考纲中关于作文的基础等级有“符合文体要求”的明确规定。三、学生进入高三时,写作能力差异很大,说有的学生的作文已达高考优秀作文水平,而有的只相当于、甚至于低于高一新生水平。比如给学生一个话题,要他展开分析,把道理讲得透彻一点,如果议论文基本模式不掌握,恐怕很难写好这篇议论文。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所以有必要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模式训练。

3、集中火力猛攻两种基本文体

关于复习训练内容如何安排的问题。考纲要求几种主要文体都考,而且作文评分分为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因此,我们重点安排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基础等级的训练,然后进行不限文体的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确定某一文体进行强化训练,力图通过训练使其作文达到基础等级的上限或创新等级。鉴于历年高考大作文都没有考说明文(考场说明文很难做到材料具有客观性),所以没有安排说明文的大作文训练。

4、坚持多头并进的训练策略

我们计划实行大作文、小作文、小随笔三管齐下的方式强化高三的写作训练。

大作文侧重以文体(体裁)为序,第一学期侧重于记叙文训练。第二学期侧重于议论文及混合文体的训练(高二阶段我们已经做了专门的议论文系列训练),大作文以多讲精练为原则。

小作文侧重以话题(题材)为序。重点参考《语文报·高考版》19个话题作文系列。以多练精讲为原则,小随笔意在让学生“拳不离手”,笔不滞生,同时可以配合大、小作文进行局部的强化训练。

5训练体系安排概要:

次序 体 裁 内 容 训 练 点要 求

1 记叙文 审题与立意 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2 记叙文 构思与表达 学会选材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充实内容。

3 记叙文 几种实用技巧(一)

4 记叙文 几种实用技巧(二)

5 议论文 审题与立意 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6 议论文 结 构 掌握议论文的各种结构方式,使结构完整。

7 议论文 论证的方法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议论文内容充实。

8 (不限) 深刻透彻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预感事物发展趋向。

9 (不限) 生动形象 学会运用各种手法使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10 (不限) 有文采 学会运用修辞使语言生动、文句有意蕴。

11 (不限) 有创新(一) 学会命题创新、立意创新、题材创新。

12 (不限) 有创新(二) 学会命题创新、立意创新、题材创新。

二 训练内容与步骤

第一讲·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

[训练目标]

学会审题与立意,使记叙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写作指导]

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的要求与议论文大致相同,但由于文体不同,又各有特点:记叙文的文体样式多于议论文,如写人、叙事、抒情的散文,小小说、剧本等;其立意或显或隐;由于构思选材时多用形象思维,其思想感情倾向有时难于把握。所以,本次训练重点是审题要准确,中心要正确。

命题记叙文的立意方法:

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体或象征体,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瞬间升华法:如《得与失》、《机会》、《勇气》、《考场》、《位置》等,均可叙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经过,结尾道明从中悟出的哲理。

话题记叙文的立意方法: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一般要求是除诗歌外不限文体,长于写记叙文的同学也一般都写记叙文。写话题作文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要注意对话题中的材料进行“因果推论”,就是将隐含在材料之外的原因或结果推论出来,这个原因或结果就是所写文章的主旨。以1999年高考作文题为例,根据材料内容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话题,说明要写的内容是应该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句话进

行补充,即补充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可能有三种:一是有利;二是有弊;三是利弊参半。写有利的如有个考生写三个不孝儿女为摸清家底而移植母亲的记忆,却看到了母亲的艰辛、清贫与忍辱,揭示了母爱的伟大与可贵,鞭挞了不孝儿女的丑恶灵魂。写有弊的有个考生记述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才智,一个劲儿地要孩子吃药棗科学家的记忆物质,结果产生负面效应。再如写有利有弊的,有个考生写三百六十行中的三位代表就“假如记忆可不可以移植”问题进行表决,结果有三种态度:赞成,反对,中立,并说出了各自的理由,即利与弊。

二是要注意“类比推论”在审题立意中的运用,就是将与材料相似的现实生活现象及其本质推论出来,这种生活现象就是文章要写的材料,生活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特点就是文章的主旨。例如作文题要求根据泰戈尔的一段话写篇记叙文: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审视这则材料,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名言的意义:泰戈尔肯定了果实与鲜花的价值,但他更加赞赏绿叶的事业。果实、鲜花与绿叶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关系。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推论与此相似的现实生活,先要分析绿叶具有哪些特点。如绿叶为花果输送营养;绿叶遮荫防噪,净化环境;叶落归根,化作泥土,用来护花„„这不正是我们常歌颂的奉献精神吗?据此,我们可以写成抒情散文;也可以根据绿叶的品格,写一个具有绿叶品格的人,此种立意适宜于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记叙人物,反映人物的绿叶精神。

三是要注意“相关推论”在审题立意中的运用,就是将与材料相关的现实生活现象推论出来,这种生活现象就是文章要写的内容。比如话题作文要求:以“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内容不限于通讯技术进步方面,可以说社会现象,谈人际关系,畅想未来世界„„只要切合题意就可以。“咫尺天涯”是个成语,倒装过来就是“天涯咫尺”,命题中语序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如果只着眼于科技发展来谈时

代的进步,内容未免显得单薄,所以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与书本知识进行相关推论,由通讯、社会现象、人际关系等方面选准一点,生发开去,多向开拓,在时空坐标上编织出多彩的篇章。

[作文训练题]

一、命题文题:《__的憾事》、《不能没有你》、《掌声》、

要求:1、选择恰当的角度,给以上题目拟出简明的提纲。2、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2. 话题文题:

材料一:鲜花张开小喇叭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细雨闪着眸子说道:“说感谢还得先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么做的。”

材料二:稻田里,一派丰收景象,一个个稻穗长得非常饱实,但它们的头却垂得很低,眼睛总是望着根底。

要求:1、发挥合理想象,以“如果没有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2、记叙的内容要与材料寓意一致。3、不少于800字。

附录

“路”话题作文优秀作品选登

路中的我

脚下的路庭院的小道,闹市的街道,荒郊的铁道,错综复杂,交织成了一个网,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不禁为迷路而担忧!鲁迅曾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这些路不正是人“走”出来的?岂不是“作茧自缚”吗?

周末饭后,独自一个走在闹市的中央,一条笔直宽阔的路通向远方,看着陌生的人

群熙熙攘攘,擦肩而过,却感到一切都是午夜游魂似的,就只有那路是属于我的,“望尽天涯路”的感慨油然而生。

古人云:武术的最高境界乃人剑合一。那我也不妨借用一下,“走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路合一,换而言之,路是我的,我是路的。

这时远处的霓虹灯绚丽耀眼,闪烁不止,仿佛勾勒出但丁的影子,发出响亮的呼喊:“既然路是自己的,那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我眼前一亮,“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同时我也迷惑了。此时一条条路显现在我脑海中。屈原感伤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霍去病激昂地说:“勾奴未灭,何以家为。”刘兰芝对丈夫说:“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王昌龄在边疆发出最强呼喊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条条理想、爱情、战场的路,毫无尽头可言。

屈原走在无尽头的理想的道路,但他却走到人生路的尽头最终跳江自尽;缠缠绵绵的不老的爱情路使刘兰芝投水自尽;硝烟纷飞的战场路最终使苏轼“身老沧州”。真是“问世间路是何物,直教人生死难寻!”

渐渐地远离起点,回望只是一片模糊!是我眼花了吗?“不!”路是不允许回头的,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路,就得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此时又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喔,我的天啊!原来“走路”也是这样困难的啊!难怪屈原“不能变心以从俗兮”,难怪刘兰芝不委屈改嫁,难怪霍将军非除匈奴不成家!这可能就是他们自己选的路吧?

路,人,由此看来最重要的纽带还是那颗时时刻刻扑通跳动的心。

有时或许会觉得失望甚至绝望,自然那心也随之冷却,路也会随之消失。自己的道路或者可以说是自己的心灵路线,“走自己的路”那么就可以称之为做一个真我。

不知不觉中,身后已留下了无数的脚印,即使我看不见,四周小路也随之蔓延开来,

侵袭着大路。疲惫的脚并没向寂寞屈服,沉思的头脑一直指挥着脚奔向喧闹。闪电般感觉把屈原的“路”,刘兰芝的“路”、霍去病的“路”等等,一股脑地塞了进来,编织着我的脑,然而过了一会儿,一切又统统被“赶”了出去。

留在脑中的犹如山中清泉„„

在夜色中,一条路上,有一个人独步其中,——那就是我。

“路”话题作文优秀作品选登

在路的尽头思索

人生在世,终须一死,先不说死得“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单是个体人生的死亡寄存何处,便值得很好地思索一下。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便是“叶落归根”、“入土为安”。于是总要哭哭啼啼地扶灵柩、着缟素以完成许多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结束的痛惜和挽留。于是一个坟墓便成了我们最终的归宿——一个住进去不必出来永为我们所拥有的家。幻想帝业可延至千秋万年的秦始皇,在生前便为自己的未来设计好蓝图。那一具具或戚切或愉悦的冰冷的兵马俑是否温暖了它那颗残暴阴冷的心就不得而知了。

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前富贵生活的留恋,便通过坟墓这面镜子活脱脱地映射在阳光下。历史仍在延续,时至大力推行火化的今日却依然有人花了八九万去修豪坟。令人可悲的是,此举竟然还有出自堂堂国家干部之手的。(见杂文报)不说他贪赃枉法,私吞巨款,也不说他愚昧,枉读多年诗书。这是一个心胸境界的问题。战国的庄子在二千年前便提出甘以臭腐之身为鸟鸢、蚁蝼食,他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吾葬岂不备邪!”这是连一个坟墓也不要了。也是,既超脱了生,死又为什么不能超脱呢?况且坟墓一定保得住吗?“高朝人易,千岁墓平”,即便是在坟墓里,又有谁能安息千古,在永睡中收天地之浑沌?——“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苏轼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就是一种透彻的感伤,了悟了一切阴阳变化。

想来陶渊明可能参透了人生的无常:生死皆是一种生命的自然过程,无须惊喜亦无须伤悲。读着“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一种茫然和心酸便在胸中翻滚腾挪,为生命的平凡和所憧憬的失落而伤悲。

一抔土,便埋葬了“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所有辉煌战绩;一束鲜花,只是勾起一丝在特定日子的回忆和哀悼。一片空白的,生命来了;一片空白的,生命也须将携走所有的沧桑变故,干干净净地走。

梦里走了许多路

人生如诗如画,但这诗画胜的背后却布满了艰辛与坎坷。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谨慎而匆匆的走过,匆匆的脚步无法驻足,也来不及回首。在匆匆的脚步中,我已遗失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夜深人静时,在梦中,我在生命的海滩倘佯,拾起了一枚枚奇丽的贝壳,是那些被遗忘了的风景,那些被错过的路。我用一缕记忆的丝线,串出一段永恒的回忆„„ 梦里走了许多路,思想与感情像潺潺溪水,再一次淌过时间与空间的桥.流回到如诗画般的童年,把我的心浸润在浓浓的无忧无虑之中。

心已在梦中放飞。童年的梦是在草地上追逐着春姑娘的脚步,童年的梦是在蓝天白云下呼唤和平鸽的声音;童年的梦是用小手抚摸市娃娃供地睡觉的温存和甜蜜;童年的梦是向往

登月一看嫦娥的无限期盼;童年的梦是岁月带走的一只断线的民风筝;童年的梦是心头溢满泪水与甜蜜回忆的过去;童年的梦是再也寻不回的丝丝遗憾,是对未来天真幼稚的憧憬是永远属于自己而又不愿对人诉说的点点忧伤„„ 梦里走了许多路,淡淡的忧愁缠绕着我的思绪,心沉浸在淡淡忧郁的岁月里。

在花季雨季的岁月中,少女的心是多变的,时而“万里晴空”,时而“阴雨绵绵”。曾为得到了一本明皇亲笔签名的写真集,欣喜若狂地大笑;曾为了试卷上的“90分”而兴奋得泪流满面;曾为了画出最美的大自然,一头扎人大雨中,画漫画成,人却病倒了,但倒在病床上的我却还开心的“哈哈”傻笑„„也曾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中,听着窗外细雨嘶哑无力的敲击声,手捧一本诗集“问君能有几多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默然的心情更加低落,忧愁中,更是随口而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泪水便噗噗直下。 梦里走了许多海的宽怀雍穆与惊涛骇浪,早已从诗人的咏叹里向我发出了召唤的信息,心向魂系的大海飘去。 在很深,很静,没有星、没有月。海沉浸在黑暗中。变幻莫测是海的诗?是迷?是狂暴不羁,汹涌澎湃!是温柔宁静、温馨神秘!是-种艺术的灵悟和迷狂,是一个晶莹透亮的境界——诗的伊甸园。“黑色”是汹涌,“蓝色”是平静。心陷入“黑色”与“蓝色”中,忘记落寞惆怅,忘记春天的忧愁,忘记夏天的苦恼,忘记秋天的悔恨,忘记冬天的孤独。心被赐予了海的气魄海的襟怀、海的热情、海的豪迈、海的细腻、海的温柔、海的想像„„心中充满了阳光。

梦里走了许多路,路的远方,梦的深处总牵着未来,是希望,是理想让梦更绚烂夺目,光彩四溢。

那是一个崇高的梦,是一片“绿叶”的梦.是一根“蜡烛”的梦,站在梦寐以求的讲台上,望着教室里那一张张纯朴的天真的小脸,一双双渴盼期求的大眼,一颗颗纯洁如玉的心。

一种庄严的使命感重重压在了双肩上。我为他们开启通往知识宝殿的大门;陪伴指引他们走过风风雨雨,走过艰辛、坎坷,在风雨、坎坷中教会他们如何面对人生、如何做人的道理。灌输给他们充足的知识,并教会他们如何去填补饥渴的求知欲。在学习上.我是他打们的老师,在生活中,我则是他(她)们的朋友,和地(她)们共同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充满乐趣、激情的蓝天中翱翔„„ 梦里走了许多路„„ 梦里走了许多路,是怀念,依依不舍;是忧愁却流露真情;是壮丽、神秘.是崇高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在梦里我拾起了那些被遗忘的风景,走过了那些被错过的路。

乡间小径

高三三 顾誉

午后很无聊,便决计出去走走,借以摆脱城市中那特有的乌烟瘴气。

天气很不好,阴沉沉的,尤其是西边已暗得发黑。但踏上小路的那一瞬间,便让人有一种无比轻松的感觉,因为质朴的小路已将我身上的恶统统抛在了喧闹的城市一隅。现在的我是一个新生的我,一个非常洁净的我。

小路很窄,曲曲折折,但它却被朵朵不知名的小花簇拥着,散发着丝丝带着泥土馨香的原始气息。可怜无知的城市人却躲在阴暗角落里抱着厚厚的圣贤书故作高尚。

天公不作美,铜钱大的雨点说来就来,让我很是狼狈。小路在大雨中若隐若现,延绵不断,不知尽头在何处,让我感到不知所措。

我迷路了。

夏日的阵雨来的急,走的更急,特别的爽快,不像秋雨如此的缠绵。雨后的小路在彩虹的怀抱中显得更加清新,因为大雨也将它本身的灰尘洗得一干二净。而我,又找到了小路,也找

到了这条乡间小径的尽头。

我轻轻俯下身,摘下了几朵小花,几朵没有牡丹雍荣华贵和玫瑰那城市俗气的小花。香气袭人,令人陶醉。

放眼四望,天空很蓝,也有白云一朵朵。

几处低洼被大雨喂得很饱,溢出的水已湿了我的鞋,青蛙也出来凑热闹。

得意忘形的我一不小心便摔了一跤,我很开心,因为我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了一回,因为我在这儿跌倒了,但我又从这儿爬起来了。跌倒后能爬起来也是强者。

这次的教训给我提了个醒,接下来的路我很小心,我不仅要防止摔跤,还要防止蛇。因为我知道小路旁有蛇。跌倒可以爬起来,但被蛇咬了,就不好办了。世上的事不是都可以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即使有,也须付出昂贵的代价。

终于,我没有再付出代价。在带着凉意的微风中,我踱到了乡间小路的尽头。看着身后小径我很是满足,因为小径没有一块是空白,因为上面布满了我的脚印,我是踏踏实实走过来的。 突然间,我感到:走完了这段乡间小径,我似乎已经走完了一个人生,我得到了很多。我的生命从这一刻起已重生!

第二讲·记叙文的构思与表达方式

[训练目标]

学会根据文题选材组材并选用恰当的结构与表达方式,使记叙文的内容充实。

[写作指导]

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充实,必须认真构思。一是选材要典型。所选材料除了能为中心服务之外,还要能表现出高三学生的文化底蕴。比如1994年高考作文题是《尝试》,有的考生写尝试做饭或骑车就不如有个考生写尝试卖春联。二是安排好文章结构,即安排好材料的详略先后。广义的构思还包括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是叙述、描写、抒情,有时还夹以议论。特别是叙述,看似简单,但真正善用的同学并不多。叙述的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散叙等。下面结合一篇考场作文,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选材、组材,用好表达方式。

先请看下面的材料:

有人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映灵敏的青蛙,用尽全力,跃出滚烫的油锅,安然逃生。接着那人在锅里放了冷水,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泅游。那人偷偷在锅底用炭火慢慢加温,青蛙仍然悠闲地在微温的水中泅游。等到它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为时已晚,它欲跃乏力,全身瘫痪,只能卧以待毙。终于葬身锅底。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例文评析]

儿子的作文题

晚上十点, 他从酒席上一下来便往家里赶,今天中午一贯淘气的儿子居然给他挂了个电话,说是有篇作文不会写,想请教他这个某名牌大学毕业的老爸。难得儿子这么爱学习,做爸爸的自然高兴,顺便也可以在儿子面前露一手。

回到家里,儿子已经睡了,只见写字台上留着作文本和一张纸条:“爸爸:作文下星期一要交,你一定要帮我想一想。”再看看那作文题是一则材料:被突然扔进油锅里的青蛙用尽全力跃出油锅,安然逃生。但这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最终却葬身在慢慢加热的水中。他看完

材料笑了笑,现在的教育还真不得了,这个题目还满有新意的嘛。下周一交,还有两天,星期天再给他拟个提纲,现在该去休息了。刚才在酒席上王经理送了他一根钓鱼杆,说是明天星期天趁天气不错一块去钓鱼,这王经理还真是投其所好嘛。本来忙了一天,又应酬到晚上十点应该很累了,可躺在床上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一会想起自己刚从学校毕业分到法院来时的情景,一会儿又想起自己这二十年来是怎么兢兢业业,一步一步地坐上院长的位子,一会儿又想起儿子作文题里的那只青蛙„„

第二天一早王经理就开着小车来接他,他的心情并不怎么好,也许是昨晚没睡好的缘故吧。但一到郊外的鱼塘,他的精神就好了起来,毕竟这钓鱼是他业余最大的爱好。看样子他是功夫不减当年,一上午钓了十几条不小的鱼,身边的王经理却一条也没钓上来。但他每钓上一条鱼,王经理就比他还高兴,嘴中不停地说:“张院长真是神啦,这鱼都只愿咬您的钩。愿者上钩,愿者上钩啊„„”

中午一顿饭,又是王经理请客,这顿饭比以往的都阔气,可他只觉得自己钓的鱼比较香。饭桌上出奇的静,他很不习惯没有人吹捧的酒宴和这种莫名奇妙的冷场,头上都有点冒汗了。后来还是一直坐在他对面怪笑的王经理打破了僵局:“张院长,我侄儿的案子你也是知道的,他年纪轻轻的就要关个十几二十几年,我怪可怜他爹妈的,您看他能不能给弄个减刑什么的„„”“老王,”他说话的声音还是挺大,可不知为什么心里却有点虚,“你知道我这人一向的作风,交个朋友我愿意,可工作上的事别在酒桌上谈,再加上你侄儿犯的可是杀人的罪。”王经理一直堆笑的脸像上了霜似的,声音也变得阴阴的:“张院长,交你这个朋友还真够金贵的,你那根高科技的鱼竿花了我两千美金,你儿子从普通中学转到重点中学花了我一万五,你老婆评职称是我打通的关节,还有这酒席和钓鱼的开销要我算给你听吗?酒席一共是„„”

后来王经理说什么他也没听清了,他只是突然又想起了儿子的作文题,想起了那只青蛙„„ (杨晶斯)

[评析]本文作者很善于构思。她把作文题内容与相似的生活情节巧妙地连缀起来,构成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本文只截取了“他”生活中的三个片断:晚上回家看到作文题;第二天上午钓鱼;中午吃饭。而关于他是如何坐上法院院长的位子,王经理是如何巴结他的等内容,则通过人物的心理与人物对话来交待,因而行文绵密,使作品显得有厚度,有力度。文章结尾写“他”“突然又想起了儿子的作文题,想起了那只青蛙„„”,并不点破文章主旨,让读者回味思索。这种娴熟的小说笔法,显示了作者的选材组材,以及叙述技巧的功力不菲。

[作文训练题]

作文题:《心愿》、《倾诉》

要求: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第三(四)讲·记叙文写作的几种实用技巧(一)(二)

[训练目标]

学会在记叙文运用一些表达技巧,使文章形象生动、含蓄感人。

[写作指导]

记叙文的写作要提高,要提高怎么办?要提高就得把自己原来是问题的地方把它解决,你就提高了。影响大家写作文提高的,可能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我想我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同学临考前这几个月,你考虑了这个,它都管用,所以今天我讲一讲。

一:化虚为实。

我说的虚是什么?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脑子里面总有个概念性的东西,你要把它表现出来。我们有的同学写作文往往虚一点,都不是概括性比较强的概念。比方讲,一说,哎呀今天教室里安静极了,咱们同学一说安静,安静极了、很安静、十分安静、特安静,这个词用得太多了,怎么安静啊?是吧,只听见飒飒飒记笔记的声音,有的时候就有一点哗哗的翻书的声音,老师讲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窗外有的时候还传来两声鸟叫,有一个同学一不小心把铅笔盒碰得掉在地下,大家很吃惊地回过头来看着他。为什么会出现刚才那个情况,那是因为教室里面怎么样?安静。好了,你把这些写出来了,还要你在那儿说吗?教室里安静极了、教室里特安静,不行。我认为你们的作文影响你们得高分的好像就是在形象方面考虑得不够,把虚的化成实的注意得不够。比方说,遇到一个场面挤。哎呀,挤极了、挤得要命、特挤,咱们同学们往往会这么说,有的同学稍微夸张一下,都快把我挤成一张相片了。我觉得还不够,化虚为实,把它说破了,那意思就是说,你描绘出一个形象来,让别人看,别人看完了,让别人得出这个结论。你说“安静”,你写完了让我一看,多安静;你说“热闹”,最好你的文段里面不用热闹最好,写出来让我一看,这个同学写的这个场面多热闹啊。好,我现在可以给大家一两秒钟的机会,你回忆一下,遇到过挤没有?挤,你想想看,怎么个挤法?好,我告诉你一段“挤”,大家注意听:

“公共汽车擦着人群的边缘,驶了过来,没等到停稳,人们便一起涌向前门、中门、后门,于是,青年的潇洒大度、教授的温文尔雅、姑娘的矜持恬静,便一齐被抛在那空落落的车牌下,只有那一个个黑发的头、白发的头、长发的头、短发的头和戴帽子、包围巾的头,一样地在车门口攒动,那一双双白皙的手、粗糙的手、青筋暴露的手和戴手套的手,一齐向上挥舞着,努力向前伸——企图抓住车门,此时人们之间便无了高低贵贱,紧紧“团结”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肮脏的工作服挨在一起,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地踏在黑亮的大头皮鞋上,

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谦让:身体高大的在尽情发挥高空优势,身体瘦小的也在巧妙地利用低层空间,上的人气急败坏,下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面孔、暴怒的目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和小孩的哭声。”

这里面有挤吗?没听到有挤吧?挤呀,挤极了,挤得要命,好了,听完了以后挤不挤?挤。写作文就该这样,那么景物描写你也可以这么想,人物描写你也可以这么去想,我怎么把这个具体的形象描绘出来,让别人得出那个概念,是吧?你不要虚,你要化虚为实,你去描绘形象,让别人得出结论。

二、化显为隐。

“明显”的“显”,“隐蔽”的“隐”,什么叫化显为隐?同学们都知道,写作文你要有中心思想,那个中心思想怎么让人感受到?怎么让人看出来?我们有的同学采用的方法,我觉得相对地说是不是笨了一点,“我虽然18岁,经过的事也不少,好多事我都忘了,唯独有一件事我忘不了,他告诉我怎样做人,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一看到这个开头我就知道你底下要干嘛了,是吧?或者,前面写完了,结尾来了,这件事告诉我应当怎样做人,一定要做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这个中心假如你把它不直接说出来行不行?同学们我认为是可以的。怎么办?把它融在文章的字句段里面,不要直通通地说出来。直通通地说出来,我感觉到,这个味就不够浓,你要给看作文的人联想的余地、想像的余地。如果作为一个文学作品的话,要给读者二度创造的余地,直通通地说出来了就没意思,是吧?咱们有的时候为什么有些电影不爱看,看了五分钟就知道后面该干嘛了?你说你爱看吗?我当老师有的时候,我看一些作文,如果不是因为我是老师,我绝不把这篇作文看完,没有耐心,但是我要

给他评分,我非看完不行,看完以后62分,65分,是得不了高分,怎么办?化显为隐,把那个中心融在文章里,这才行。

那么我想这样,我先让大家看一幅画,就是说乾隆皇帝他拿出一句诗来:“深山藏古刹”,说谁能把它画出来?那么我这儿,画了一个示意图,找了几个画家。第一个画家画出这个来了:崇山峻岭当中这儿有一个庙。乾隆皇帝一看大不满意,说我这句诗要害是什么,大家知道吗?“藏”,你这儿露了。那么这个画家说我不画出来这不就是一幅山水画了吗?谁知道这里有寺啊?第二个画家来画了:崇山峻岭里面,有一个寺的一角露在外边了,多数被挡住了。你瞧瞧,藏了吧?乾隆还是不满意,我说的是藏。好,第三个人说了,我有办法,崇山峻岭里面这儿有一根杆子上面挂着中幡。大家都知道大一点的寺庙前面都有一个挂中幡的旗杆是不是?这上面还写着一个佛字,你看看藏了吧?乾隆说不行,你这还不好,比前面两个可能好一点。最后这幅画出来了:崇山峻岭当中有一片水,一个和尚来挑水了。好,乾隆满意了。为什么?给人联想、想像的余地了。崇山峻岭里面有一片水,和尚到这儿来挑水,挑到哪儿去?挑到寺里去。好了,山里肯定有寺。我就觉得咱们写作文是不是这样写,把什么东西都直通通地告诉别人,不是讲究有含蕴吗!写作文,这就叫含蕴。当然我又要提醒大家,化显为隐,中心隐在里边,别隐得让人看不出来,模糊不行,写中心的时候,你不要直通通地把这个中心写出来,让它的语言比较形象,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说出来,不要太直白。前面我讲到想像、联想,它会帮助你把这个语言说得比较形象。

三 化理为形

那么我现在要用一个例子来说话,我曾经让同学写过这样的作文,题目叫做《一件小事》,我对同学的要求是什么呢?事是小事,理要是大理,小事大道理,这是一;要求二:大道理

不要直通通地给我说出来,让它形象化。我现在先把这一件小事我念给大家听:“眼一睁,糟糕,七点三十分了!我赶快从床上跳起来,穿上裤子,套上鞋,顾不得洗漱,拿上书包,推着自行车,腿一骗,迅速地向学校骑去。刚刚骑出大院的门,就看见门边停着一辆卖小吃的餐车,我赶紧下车,买了两个油条,接着上车,一边骑车,一边吃着油条。这时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件往事。有一次,也是眼一睁,七点三十分了,我从床上跳起来,穿上裤子套上鞋,拿上书包推上车,飞快地向学校骑去。当时心想,去学校的路上,路边有个小吃店,经过那里的时候,买个火烧带到学校里去吃,既不至于迟到,也不至于挨饿,但当我快骑到小吃店就被那长长的由里排到外的人龙吓坏了,我只好带着失望继续向学校骑去。刚在座位上坐定,上课的预备铃就响了,第一节我还能专心听讲,第二节肚子就向我提抗议了,抗议的激烈程度使我再也无法专心听课了,要不时地安抚一下自己的肚子,安定坚持一下·····想到这里,下意识地往回看了看,大院门口那个卖小吃的餐车,隐隐约约还看得见,我不由地心头一阵发热,我想,”你们看看他想什么了,“我想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向那位卖早点的师傅一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前面写得很形象,挺不错的,最后你能说他不对吗?对,但是好吗?不好,我给你介绍两个结尾,你看看什么叫做化理为形。前面完全一样,没改,就是到了大院门口那辆买小吃的餐车,隐隐约约还看得见这儿,下面这么写的:“我不由地觉得:那不是一辆普普通通的摊车,那分明是一座加油站,在我们奔向“四化”的道路上。正因为有了一座座这样的加油站,才使得一辆辆车能多装快跑,以飞快的速度向“四化”这一宏伟而远大的目标驶去。”怎么样,比刚才那个结尾更形象了,加油站,多装快跑,飞快地驶去,这位卖早点的师傅他是一个典型,是人们一心奔四化的典型,我们亿万人民正在一心奔四化呢。人家把这个中心表现出来了,但是没有直通通的意思吧?我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不是的。多好啊,我再给

你念一个结尾:“在我的眼里,那辆卖小吃的餐车忽然幻化成一朵花,一朵鲜艳夺目的花。正是这一朵朵鲜艳夺目的奇花异葩绚丽绽放,把精神文明的百花园打扮得万紫千红,春意盎然。”怎么样?花儿,鲜艳夺目的花儿,奇花异葩绽放,精神文明的百花园是万紫千红,春意盎然。多好啊。从这个卖早点的师傅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家都在讲精神文明,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充分体现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你看看他把这个表现出来了。我再给你念一个结尾,你听第三个结尾的时候,你别白听,你想想我为什么要给你念三个结尾:“远处的那辆推车,好像是一朵花,一朵小小的浪花。这一小小的浪花汇聚起来,汇成了改革开放的巨浪,以雷霆万钧之势,向东汹涌奔腾而去。”怎么样?我原来为什么挨饿呀,物资不丰富,今天吃的怎么能送到家门口来了?改革开放使得物资丰富了。因此,人们拥护改革开放,谁敢阻挡改革开放的潮流,我们老百姓不答应。这个中心引出来了。多好呀。前面一点没动,后面怎么样?化成形了。我刚才要你们把这三个结尾想一想,我现在点破了。

写作文还有个很重要的,就是时代感。咱们实事求是地说,你们整天从家门到校门,校门到家门,你们可能在生活当中,新鲜的素材不一定很多,当新鲜素材不一定很多的时候,怎么展开联想?我原来想买点、吃点,买不到;今天这么方便买到了,跟什么相关?一心干四化相关,跟精神文明相关,跟改革开放相关。哎呀,就这么一个材料,一材多用,这是一;二我说的时代感。打倒四人帮后不太久的时候,人们都怎么样?一种无法抑制的热情,迸发出来了,我们要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我们要夺回来,我们要大干四化,多装快跑,飞快地奔向四化远大的目标。后来发现光抓这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好像抓得还不够。好了过了几年,提精神文明了。好,我在结尾往精神文明上一挂,精神文明的百花园。又过了几年了,歌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得,我往改革开放上面一挂,挂上去了。我给你的结尾是我传统的训练项目。每年都拿出来,我练一练你。我看你在结尾这儿你能不能跟时代挂上。我现在

给你们出个难题,难难你们,而我不给答案。5年前香港、澳门相继回归了。我曾经把这段念给同学,我说你们谁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跟香港、澳门的回归挂上?真有同学挂上了。但我今天不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去好好想一想,你怎么挂?好,第三个问题说到这儿。

四:化平为奇。

平平常常、平平淡淡,你把它化了,能够达到什么?让人惊奇,哎呀感到意外。 我想我这个奇,我有两个含义。俗话说“文如看山不喜平”,是不是波澜起伏呀?这是一个,平平淡淡的、平铺直叙的,不行;还有一个,别一看到开头最多看到中间就知道结尾了,那不行。好了,至于“文如看山不喜平”,起伏,几起几伏,说还有三个月,我们许多同学说我马上几起几伏我做不到。但是我认为意外结尾你做得到,那么,比方说你写提纲,我用那些材料,什么材料我放在最后用,让你感到意外,这就很重要。你把这个做好了,作文的分就上去了。有的作文表面上你一看没有看出什么来,一看那个结尾不得了。《项链》怎么样?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怎么样?初中学过《我的叔叔于勒》怎么样?是不是都是意外结尾?到考场上我先列提纲,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一定要养成写提纲的习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提纲上你要让文章尽量有点起伏,不要平铺直叙,让这个结尾,让人感觉着意外,立刻就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五:化情为物。

有三句话大家可能都背熟了,老师可能都给你们讲过:“说明文以知育人,议论文以理服人,记叙文以情感人”。这个情怎么才能感人?许多同学比较习惯的做法:所谓议论跟抒情相结合。比方讲,文章写到一定的地方了,“妈妈我爱你,一千倍一万倍地爱你,假如有下一辈的话,我还做你的儿子,我还做你的女儿”。好像有的时候给人一个感觉,这个情怎

么样,跟挤牙膏似的它挤出来的,谁知道你是不是真心。真情应当融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让人感觉到字字句句里面你都在表达一种情。我说的化情为物请大家注意,我这个物,是广义的物,人物、事物、景物、器物、动物、植物,你做到情物交融、情景交融、情事交融、情人交融。要做到这一点,不要在那儿空着喊那个情,那个情打动不了别人,我认为是这个。我下面我再给你们举一个例子,人家怎么把情融在物里的。

“爸爸,春天又到了!窗外那片竹,那样挺拔,那样秀颀,那样生机盎然。六年来,黄昏走来又走去,可我只能看到那片竹·····

爸爸,那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个春天!初春时还飘着零落的雪花,当冻土还未化尽时,您带回来了几株瘦竹,叶尖微微泛黄,蔫蔫的,虽无生气,却有壮实的根。您种下了绿的希望,给我留下了窗外那片竹。就在当年暮春,你匆匆地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爸爸,那片竹顽强地活下来了,活得很旺盛,我整个的思念都系在了那片竹上,在那里,可以拾起您遗落的脚印,可以掬起您爽朗的笑声。

夏天裹着燥热姗姗走来,昏黄的夕照中,我倚窗凝望那疲惫的竹,连日暴晒,叶面上蒙着厚厚的灰尘,叶片向下搭拉着,竹干微微倾斜,竹林似乎疏朗了许多,显得那样疲惫不堪。爸爸,这神情多像您!为了养育我们,您在暑天里四处奔走,收酒瓶,收破烂。归来时您是满身的灰尘,满身的汗,深深的皱纹里藏着辛劳和艰难。就这样,您还忙着为那片竹浇水!每当此时,我心中总涌动着阵阵酸楚。我觉得您很可怜,也恨自己无能。我下决心要好好学

习,将来使您幸福。而今,我连着唯一的心愿也未曾兑现,您就走了,永远地走了!窗外的那片竹啊,只有你知道我的哀思有多深!”

写竹实际上也是写谁呀?写爸爸。“叶尖,微微泛黄,蔫蔫的”,但是怎么样?有壮实的根,是不是?爸爸虽然不能让家里富起来,但是在家里面怎么样?他是顶梁柱,顶着这个家承担着养活全家的责任。你看看是不是他的情融在对竹的描写上?融在对人的描写上?我觉得咱们写作文要这么写。好了,到现在为止我讲了五个问题。为什么给大家念了好几段文章?我认为对于咱们绝大多数同学来讲,怎么才能写好作文呢?学人家的思路,学人家的方法。好了,这些东西我是给了你思路,给了你方法,你去学去,你去模仿去。我觉得,对咱们来讲首先能把它仿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多找点好作文看看,然后产生联想,甚至于它里面的一些东西也可以作为你想像、塑造新形象的素材。大约1952年,我上初中的时候写过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当时我心里充满了遗憾,为什么?我觉得我对母亲,真的,我充满真情,但是我这个表达不出来,所以我写了以后不满意。有一件事给我印象很深,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了,有一天早晨我一进校门,发现教室的外墙上,我们的老师们写了一些悼念的文章,我就站那儿看老师写的东西,初中小孩啊,其中有一篇文章开头是这样的,“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噩耗传来,举国沉痛,万民悲伤,”后面我记不住了,前面到现在你看我都能背下来,为什么它影响了我?到了1954年我考高中了,考卷往下一发,那个时候作文占九十,一百分它占九十分,还有十分考点别的,试卷打开一看作文题,呀,《我的母亲》,我写过。这个时候我脑子里面产生一个联想,又一种想像来了。我说我是怎么开头的,我还能背下来,“1938年12月22号,在江苏省镇江市,一条普普通通的巷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又增添了一颗幼小的心脏开始跳动了。”破折号,“我来到了人间,从这一刻起,母爱就始终伴随着我,从婴儿长成幼儿,幼儿长成儿童,儿

童长成少年,一直长到今天,成了一个半大不小的小伙子,母爱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第一段结束了。

第二段我的母亲怎么怎么样,这个开头我想大概是打动了阅卷老师,开头挺不错。其实开头哪儿来的?联想啊,你的心脏停止跳动,我的心脏开始跳动,这不就是那个相对相反联想吗?我用上了,考上一座,这个心脏一跳,我跳进了一个重点高中。1957年,考大学那个时候考大学的作文占八十分左右,试卷拿到手一看,打开来《我的母亲》,哎呀,我高兴得要疯了,于是乎,我让我幼小的心脏又跳动一回,这一跳我跳进了华东师大中文系。所以我刚才给你们的例子就在这儿,我们绝大多数学生主要恐怕不是搞什么了不起的创作,仿好了就不错。好了,记叙文的写作就讲到这儿。

[实战训练]

1应用化虚为实的方法,描写一段热闹或安静的场面(教师可以定具体内容)

2 以“一件小事”为话题,写篇记叙文,注意运用“化理为形”的方法。

3 写一个人物,注意运用“化情为物”的方法

第五讲·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

[训练目标]

学会审题与立意,使议论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写作指导]

根据考纲,基础等级的一至三条要求是:⑴符合题意;⑵符合文体要求;⑶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符合题意”与“符合文体要求”以及第三条中的“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实际上属于审题立意的范畴。因此第一次议论文作文我们要求在这三点上要达标。一般情况下,考生只要看清了题意,“符合文体”与“思想健康”的要求是不难达到的。关键是审准题意,确立正确的中心论点。

先谈确立论点的一般要求。首先,确立论点要准确。其次,要根据读者思想实际立论,否则就是“无的放矢”。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是没有求实作风的表现。例如根据作文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立论,如果针对领导者用人求全责备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人无完人,用人要用其所长”;如果针对歧视犯错误同学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世上没有不犯错的人(完人),我们要热情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如果针对有的人获得成功就骄傲自满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有了成绩也不要骄傲自满”。反之,如果不这样针对某类具体现象发议论,只是用举例、引用、比喻等方法论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正确性,而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就属于“无的放矢”。

再根据材料或话题立论,除了要尽量做到前面所说的“准、实”之外,还要注意审准材料,弄清题意。下面举例说明:

1、 要“全”不要“漏”

例如有道作文题是:请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名言进行立意,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此题除题目与字数的要求外,从内容角度看有以下两点要注意:一是要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并将它化为自己的观点;二是要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来发表看法。只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

关系而不联系自己的实际,就属于“漏”掉了要求,作文评分是要降等的。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也要从两方面来理解,概括才全面。即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要在生活中学习。这是文章的观点。文章思路应为,我在生活中是怎样用语文的,在生活中是怎样学语文的。

2、 要“准”不要“偏”

2000年的高考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作文,有个考生将话题限制为“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采的”,并巧妙地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四种形式来说明人们应该如何回答人生答卷。他用选择题说明我们要面对人生的大是大非问题时要作出正确的选择;用填空题说明在人生的填空题上,我们要填充适合自己的知识;用判断题说明对他人和各种社会现象给出自己的判断,即使可能会有所损失,也要敢于坚持自我;用问答题说明我们要学会独立处理问题。最后照应话题并启示读者:“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问题看似简单,答案看似丰富多采,但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象中的简单。你会如何做答呢?”根据“答案是丰富多采的”的题意,考生作文中写的各种“答案”都应该是正确的。因为材料中关于四个图形的解说,也是“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而且,“丰富多采”是个褒义词,显然排出错误的答案。但是本文所说的四种题型的“答案”有正误、取舍之分,所以这篇文章尽管构思新颖,但偏了题。

3、莫把话题当命题。2000年高考作文题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写作文,很多考生以这句话为论点作文,因而思路拓展不开,缺少自已的创见。

[作文训练题]

一、命题作文:《说说“眼见为实”》、《发光与沾光》、《“热”论》、《红灯与绿灯》要求:1、给以上题目各确立一个论点,要求联系实际进行立论且立论新颖。2、任选一题写作;不少于800字。

二、话题作文:

课时紧,作业多,资料多,社会上很多人议论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而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学生自己。请围绕“中学生负担过重”这个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第六讲 议论文的结构

[训练目标]

掌握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等结构方式,使议论文结构完整。

[写作指导]

考纲上关于基础等级的第四条要求是“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语言训练我们安排在第三编,本次作文专门训练议论文结构方式。“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其中启感式的写法是考场作文的常用结构方式。“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这种写法一般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当然也可以采取“联”、“引”、“议”、“结”或“引”、“联”、“议”、“结”的步骤。

[例文评析]

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一位台湾女作家,在她的散文中,写了这样的句子:“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一位大陆评论家说:“这样写很好,用的是美文笔法,善用通感,讲究炼字,刻意经营。”我看了不禁哑然失笑,因为我的女儿4岁时就“通感”过。冬天里我时常晒被子,晚上睡觉时女儿说:“妈

妈,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的味道。”撇开母女亲情不说,平心而论,我觉得女儿的话说得比散文家更生动些。记得一位大画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不知什么缘故,有不少孩子长大了反而变蠢了呢!

[例文评析]

自然才是美

一位台湾女作家在她的散文中这样写道:“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无独有偶, 一个小女孩也这样告诉她的妈妈:“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味道的。”小女孩的话和女作家的话意思相近,可是小女孩的话却要生动得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女孩是非常自然地说出这句话的。她说话的时候,无须考虑要讲究语言的修辞;女作家则不然,她要刻意雕琢语言,而过分的雕琢反失却自然。可见,自然才是美。

当今青年学子中,象那位台湾女作家那样刻意为文的并不少,其作品矫揉造作有余,清新自然不足。尤其在华丽文风盛行的风气下,不少的人竞相追求一种飘浮、朦胧的意境。结果,朦胧过度,反成晦涩,令人不知所云。我曾在《大学生》上看见过这样一首诗:“明月高悬/孤星冷照/离开了你/我的世界/只剩下/一根冷冷的弦”。这就是典型的“为赋新词强说愁”。除了把读者弄得一头雾水之外,还给读者心中平添一股怒气:这也叫诗?! 追求纯朴自然是我国诗文家的传统。李白曾经说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见他也是不赞同刻意为文的。不只李白,还有清代的袁枚,他主张“性灵说”,也认为文章贵在自然,不能有空泛的话。中国近代有“才女”之称的张爱玲,她的小说《金锁记》就由于过分讲究技巧而招致许多文学家的批评。著名文学家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这样写道:“技巧将是张女士的最大的敌人。”看来,刻意雕饰是写不出好作品的,文章贵在自然。

当然,我们提倡写文章要自然,并不是要大家不注重语言的锤炼,而是要反对刻意为文;诚心诚意希望青年学子们多写一些自然、清新的文章。(郑敏)

[评析]本文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之一──“我觉得女儿的话比散文家说得更生动些”,从文风角度立论,联系当前青年学生文风不正的实际,有感而发,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文章首先以台湾女作家与小女孩的话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原因,推出论点;然后联系当今青年学生文风不正的现象,强调端正文风的必要性;再以李白、袁枚、张爱玲的正反事例论证追求纯朴自然是我国文章家的传统,强调端正文风的重要性;最后特别说明“提倡写文章要自然,并不是要大家不注重语言的锤炼,而是要反对刻意为文”,是“诚心诚意希望青年学子们多写一些自然、清新的文章”,在辩证说理的同时,照应了观点,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作文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

汉桓灵间,太原孟敏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碎瓦甑,掉头不顾,径然前行。名士郭泰见而奇之,随尾问其故,孟曰:“瓦甑已破,不复能用,顾之何益?”郭泰服其“有决断”,张扬于世,卒显其能。

《孟敏与瓦甑》的故事,可谓千古佳话,其原因何在?请你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选择某种议论文结构方式,发表议论,题目自拟。要求:不少于800 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二、根据下面的一幅漫画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第七讲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训练目标]

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充实议论文的内容。

[写作指导]

议论就是讲道理,要使自己的道理使人信服,就要充实内容,而不能只是一味地翻来复去地空谈抽象的大道理。充实议论文内容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确立了论点并给文章拟好了提纲后,要运用举例、引用、比喻、对比、因果等论证方法进行论证,而这些论证方法都离不开事例、原理、名言等材料,所以要使内容充实,文中一定要有丰富的材料。请看下面一篇 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

[例文评析]

创新个性的凸现

湖南某考生

一个圆,有人看来是一轮红日,有人看来是一轮满月,有人看来是一个封闭的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有人看来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迷宫。多样的人,多样的思想,多样的答案,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姿的世界。

秦砖汉瓦,唐风宋雨,古人们在诗词的浩浩海洋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同是送别,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太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子安“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是惜时,李太白“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曹孟德“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同是咏梅,陆游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的香如故”,王安石“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而毛泽东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同是黄昏日落,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毛泽东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跃,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同是战争残酷,曹孟德既叹“千里无鸡鸣”,而毛泽东“战地黄花

分外香”,你能说,谁人更佳,谁人更出色?不不不,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维,谁都不可以对之妄加否定!

前日偶读一文《我们究竟在考什么》,文中阐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物理系的高材生面对用一个气压计如何测楼高的简单物理题,坚持用十多种不同于标准答案的方法予以解答。最妙的一种是;轻敲守门人的房间,再问:“请问这座楼有多高?”哑然失笑之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在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究竟是一个标准答案好呢,还是鼓励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呢?

近日偶看一画展,画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眼中的太阳,有的是红色的太阳,名曰《光明》,有的是蓝色的太阳,名曰《地球的颜色》,有的是黑色的太阳,名曰《灰尘满天的可怜的太阳》,惊奇之余,我愕然,看着这些雅气未脱的字迹,我惊叹于那无限的想象力。

无限的多样性归根于个性的多样性,在这个崇尚创造的世界里,在这个崇尚创新的时代里,它是最最不可忽视的。不难想象,没有创造,我们很可能还生活在茹毛饮血、混沌未开的原始社会,我们很可能还在黑暗中挣扎,我们很可能还在大自然的淫威下不知所措。 崇尚创造,接纳并鼓励这种无限的多样性吧!记住:“第一个形容女人是花的是天才,第二个这样形容的是庸才,第三个这样形容的是大大的蠢才!”

[评析]本文开头由对“一个圆”的多种看法下笔,引出“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姿的世界”的话题。第二段以古人与毛泽东的诗词为例,同是写送别、惜时、梅花、黄昏日落、战争残酷,“不同的人”展示了“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维”,因此,“谁都不可以对之妄加否定”。第三、四段分别以《我们究竟在考什么》中的故事与看画展时看到小朋友眼中的各种太阳为例,表明作者观点:我们应该鼓励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与无限的想象力。第五段就此稍加阐述后,第六段发出呼吁:“崇尚创造,接纳并鼓励这种无限的多样性

吧!”照应全文。文章行文思路层层递进,首尾呼应,结构严密。材料丰富,引用古典诗词多,并联系一文一画深化中心,内容相当充实。

[作文训练题]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如果读小学时我努力学习就好了”,“如果我学会弹钢琴就好了”„„;或者“如果当初是要我去做那件事也会做好,这有什么了不起”等等。总之,“如果”后的话是一种假设,想象中的一种条件以及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当别人对你说“如果„„”的时候,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请你以《生命不相信如果„„》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第八讲 深刻透彻

[训练目标]

见解深刻,说理透彻。即要求要求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的实质,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

[写作指导]

发展等级中“深刻透彻”的要求主要是指议论性文章。深刻是就见解的深度而言,透彻是就说理的力度而言。要想表达得深刻,就必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问题。如果我们经常能用哲学观点去分析各种现象,那么认识事物就能高屋建瓴,洞若观火。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哲学道理,如: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更要按客观规律办事;⑵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⑶事物的性质是可以转化的,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变为好事,好事也可以变为坏事;⑷要全面地看问题,或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攻其一

点,不及其余”;⑸看问题要分清现象和本质,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⑹看问题、办事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处理问题不能顾此失彼;⑻办事要抓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的发展决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发展;⑼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外因(环境)有时甚至能起决定性的作用;⑽量变可以引起质变,好的方面,我们要注意量的积累,坏的方面,我们要注意防微杜渐。等等。 请看下面一则新闻材料:

今年2月,北京慧中医院从湖南卫视、《常德日报》里了解到石门县特困户张道清的爱人过早离开人世,本人又患关节病卧床不起,10岁女儿张艳芳用柔弱的双肩撑起这个家的情况时,大家的心情非常沉痛,都想使他重新站立起来。3月2日,他们从北京赶往石门,直接来到张道清家,为他诊断病因。并初步决定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这种手术难度相当大,且费用昂贵,他们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将其带到北京进一步确诊,然后实施手术。当乡亲们把张道清抬出家门送上救护车时,这位3年未见天日的汉子再也控制不信自己的感情,淌着热泪一个劲地说:“天啦,我不是在做梦吧!”目睹此景,左邻右舍的百姓也感动得潸然泪下。

如果根据这则材料立论写篇文章,一般同学可能是从正面立论,歌颂北京慧中医院救助张道清的高尚精神,同时鞭挞社会上许多人面对同胞苦难麻木不仁的品格,并责怪当地医院对此无动于衷。这样写不是不可以,但终究失之于肤浅。那么,怎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写出“深刻透彻”之作?请看下文。

[例文评析]

笑不出来的思考

张道清获救了,带着“天啦,我不是在做梦吧!”的惊喜去了北京,一大批的医学专家等着他,为他治病,对他而言,“苦海”已快渡到边了;张艳芳也获救了,不必再独自用柔弱的双肩撑起苦难的家,好心人已伸出了众多援手,她的人生之路也已出现温暖与光明。 这是个爱的故事,已有了半个幸福的结局,另外那半个我们也可预见,按理我们应该微笑,可我却笑不出来。

这对父女现在幸福了,是的,这很好。但令我在感动中觉得沉重的是这幸福的出现伴随着巨大的偶然性。设想一下,如果《常德日报》没去采访这对父女,如果湖南卫视没跟踪采访这篇报道,或徒有感动没有行动,这对父女又会怎样呢?

当然,我本不能用这样的恶意来怀疑善良的人们,但我们不可否认在我们周围的确还有不少漠视他人痛苦的人。况且,慧中医院也只是一家医院,只能将一个或有限的少数的“张道清”送上新生之路,更多的张道清怎么办呢?而且,《常德日报》与湖南卫视也只不过是两家媒体,让他们长期大量地这种工作事实上根本是不可能也不实际的。

应该由谁来负责救助张道清?在法律监督下的专门机构!回头再看看新闻吧,在张道清父女获得帮助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没有找到任何强有力的机构与法律支持这一行为。到现在为止仍没听说有什么这方面的规定来保障类似“张道清”的人群。这就是我笑不出来的原因。 但愿我只是闭目塞听,见识短浅。因为如果真的像我所说的那样,就意味着法律可以默认我们不去救张道清,他若是死去,女儿因此辍学或饿死街头,我们任何人都不负法律责任! 我知道,你看到这儿一定会拍案而起,指责我--“难道人心就这样冷淡吗?”当然不!我从来都不这样想,否则张道清又怎会处于今天的状况呢?这不就是爱心的证明吗?我只是想说,我们不仅要给张道清关爱,更要想到使每一个像张道清一样的人都得到关爱,并赋于他们正常生活的权利。因为爱虽然高尚且无处不在,但仅凭情感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来维护社会的秩序,毕竟太脆弱啊!

对社会中类似于张道清的那些渴望得到帮助,生活在艰难困苦中的人们而言,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说:“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而不是:“让我们帮助他们吧,我们应该这样做。” 到那时,我想我们会为每一个得到爱的人而放心的微笑。

(姚柯林)

[评析]本文作者能对现象进行深入思考,认为只有根据法律并设立专门机构来救助类似张道清的特困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可以说这是一篇符合“深刻透彻”要求,已达发展等级的佳作。事实上,类似张道清的问题应由民政局来解决,但现在民政局往往由于经费不足而无能为力。作者在不了解这一情况的前提下提出应设立专门机构并从法律上加以保障,亦属难能可贵,表现了作者积极探索的精神。

[作文训练题]

请以下面这段话为开头,续写一篇作文,标题自拟,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随时倒出鞋里的那颗小沙粒。

第九讲 生动形象

[训练目标]

生动形象。即要求在文中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做到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

[写作指导]

生动形象主要是指写作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什么是生动形象?考纲举例说明如“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等。“形象丰满”,是就写人而言;“意境深远”,是就抒情散文而言;“细节生动”是指叙事写人中细节描写

的效果;“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是对所有文体提出的要求。在一篇文章中当然难以做到这四个方面的要求都符合,但我们写作时应尽量朝这方面努力。下面以一篇记叙文为例说明。

[例文评析]

责 任

人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

(一)

教室里。下课了。

“听说XX老师病了,说是风湿病又犯了。今天风这么大,雪这么紧,他不找人代课才怪呢!。” “他平时对我们那样严厉,今天总算可以轻松轻松了。”

“就是。”

„„

上课铃响了,大家赶紧坐回到位子上,眼都望着门,看是哪一位老师代课。门开了,依旧是那一身老式的中山装,依旧是一只旧得皮都脱落了的公文包,依旧是那一头的银发,只是分不清哪是白发,哪是白雪„„

(二)

他坐在沙发上, 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人也仿佛苍老了许多,四十年前的那一幕又浮现在了眼前„„

战场上,弹火横飞。他奉命炸毁了敌人的碉堡,正在往回撤,这时,一个暗堡里向他射出了一串火苗,当他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只听惊天动地的一声爆炸,暗堡被摧毁了,他也倒下了。可在他身上还压了一个人。他一看是班长,原来是班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替他挡住了子弹„„班长临死之前只说了一句话:“帮我照顾好我的儿子——云„„” 想到这里,他就„„

夜,就这样过去了,天也渐渐泛出了白光。他终于做出了决定,猛地把手里的烟摁灭在烟灰缸里,然后展开了桌上的判决书,只见上面写道:云,现年„„,因犯贪污罪而被判决处„„。他提起了笔,在下面写道“同意”,然后又在检察长一栏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三)

县政府会议大厅里,灯火通明。不眠之夜。

县长正在发言:“现在形势万分危急。洪水正向我们县城逼来,为了保住县城,只有炸掉附近的一个村子,把洪水往里面引。现在有三个村符合条件:A 村、B 村和C 村。请同志们发表一下意见,看看究竟炸哪个村?”

“我提议炸B 村。”县委副书记首先发表意见,立刻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我提议炸C 村。”县长也接着发表了意见,这一意见也立刻有了不少的支持者。 “同志们,”坐在县委书记座位上的他缓缓站了起来,“我看就炸A 村吧。A 村的条件最符合。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至于我父母和乡亲们的思想工作,我来做„„”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为了负起它而付出着。你的责任是什么?你是否在负起它„„

(李威)

[评析]本文选取了三个典型材料来表现“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的主题。三个材料,三个故事,内容丰富而篇幅有限,按一般写法只能进行概括叙述,但作者却将人物都安排在高潮时刻出场,加以具体描写,因而能做到“形象丰满,细节生动”,使每个场面单独看来又构成一篇微型小说,加上文笔老练,多处语句含蓄而有意蕴,从而使本文成为“生动形象”之作。同时由于作者采用了“镜头式”的组材方法,可谓“构思精巧”,因此还称得上是“有新意”之作。

[作文训练题]根据下面漫画展开联想,写一篇与漫画主题有关的800字左右的文章。

第十讲 有文采

[训练目标]

有文采。即要求“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写作指导]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语言形式好,能充分地表现内容,从而赢得读者。怎样才能做到“有文采”?考纲是从以下角度提出要求的:1、词语丰富,即文章中的词汇要体现出作者的文化底蕴。比如形容风光美丽为“风光旖旎”,说产生连锁反应为“多米诺骨牌效应”等;2、用词生动,即要求选用词语恰当、精炼、形象;3、句式灵活,是说句式要富于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整散结合;或反复,或反问等。4、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5、文句有意蕴,是指文句要含蓄,有韵味。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平时的积累与历练,考场作文时则需要多方联想。

[例文评析]

遗 憾

遗憾是一种似乎实在又似乎飘渺的东西:它是一轮映在水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它是一场富丽堂皇却最终消散的美梦;它是一株朴素淡雅转瞬即逝的昙花;它是一棵枝繁叶茂却不能结实的果树;它是一曲婉转悠扬却略带伤感的小调;它是一枝阵容整齐但缺乏灵魂的球队;它是一篇充满悬念却没有结尾的文章。

它是一场神奇的足球赛,始终占握着场上的主动,却最终输掉最后的比分;他是一次战争,虽然赢得了多次战役,但最终却一败涂地;它是风啊!虽然呼呼地吹着,却始终夹杂着

一股炎炎的热意;它是雷啊!虽然怒吼着,却未曾伴随着一点雨滴;它是电啊!虽然歇斯底里地撕咬着,却未能扯开一片乌云。

遗憾是一种心理感觉:它是在你走过了千座山 万条河之后,却才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之后的懊丧;它是在你修好一座摩天大楼之后,却发现没有装电梯的后悔;它是你摆好棋谱信心十足地迎战对手,却最终被杀得片甲不留的悲凉;它是古人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无奈;它们是苏轼笔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自我安慰;它是淳于髡对齐威王“酒极则乱,乐极则悲”的劝解。

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喜大悲的感觉;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起大落的感觉;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彻大悟的感觉。

它是每一个人都会拥有的感觉,他会令有的人感悟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睿智;它会令有的人感悟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真理。

遗憾,它又是一种药物啊!坚强的人当它是强心剂,奋发图强;懦弱的人当它是麻醉剂,从此一蹶不振。

我们会把它当什么呢?我们应当把它当成什么呢?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吧。

(陈雷夫)

[评析]本文第一段以“明月”、“美梦”、“昙花”、“果树”、“小调”、“球队”、“文章”等七个比喻说明遗憾的特征。第二段继续以球赛、战争为例说明遗憾是什么。然后又用“风“、“雷”、“电”来发感叹打比方。第三段说遗憾是一种心理感觉,并结合“走路”、“修楼”、“下棋”等事例指出其心理特征为:“懊丧”、“后悔”、“悲凉”,又引成语、古诗文继续指出其心理特征为“无奈”、“自我安慰”等。第四、五段继续从“是什么”角度推进,指出遗憾是一种“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大彻大悟”的感觉,以及这种感觉的作用。全文主体部分就这样运用排比、比喻等方法反复吟唱遗憾的特点,最后两段则含

蓄地点明题旨,希望读者作出选择,要把遗憾当做一种奋发图强的强心剂。可以说这是一篇很有文采的考场作文。

[作文训练题]

一、命题作文:1、生命 2、清新 3、青春

要求:任选一题,不限文体,不少于800字。

二、话题作文:

春天,不单是四季之首的名词。春天,与美好在一起。

捱过漫漫严冬,人们希望春光永驻;听着谆谆教诲,人们感觉如坐春风。春晖,为诗歌增添亮色;春雨,使图画洋溢生机。

孩子们唱着春天的歌谣,老人们唤出青春的记忆„„即将告别高中学习生活的你们,处在世纪之交的青年人,又是怎样感受“春天”,怎样思考“春天”的呢?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联想?请你以“感受春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倾诉自己的心声或讲述“春天”的故事。作文取材不加限制。题目自拟。内容要具体,写现实,写未来都可以。

第十一讲 有创新(一)

[训练目标]

有创新,要求学会命题创新、立意创新、题材创新。

[作文指导]

先说命题创新。比如议论文命题可用数学计算式构成。如《8-1>7》,文章内容联系当前中小学校实际,说如果从8 小时的学习中抽出1个小时来锻炼身体,可以使大脑得到调节和休息,精神振奋,学习起来效率就会更高。也可对一些成语、俗语或歌词进行改造,

但保留其基本结构,从而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如《招“才”可进宝》,套用成语“招财进宝”,更“财”为谐音字“才”,论述企业领导只要大胆招揽人才,就能使企业增效益。再如《不要唯“财”是举》、《“青春”岂能“赌明天”》等等。

记叙文命题方法也可创新,如“突出人物特征法”:写“我”争强好胜有志气,以《有“野心”的男(女)孩》命题;写女同学参加军训,以《爱哭的女孩走进军营》命题;写腼腆的男生,以《爱脸红的男同桌》命题;写高三生活丰富多采,以《多味的高三》命题。“套用法”:如写家乡风景美,以《 ,掀起你的盖头来》(空白处填家乡名称,这是套用歌词,凡向读者介绍不大为人所知的事、物、情、景、理均可套用此题。)“拟人型”:如写高三学习负担重,以《高三,你压弯了我的腰》命题。“借代型”:如写一个聪明、美丽、体质较差的女生,可以《我班的“林妹妹”》为题。“象征型”:如写自己的理想、追求,可用《十七(或十六岁)的梦幻》为题。“引用型”:如写某教师的敬业精神,可用《春蚕到死丝方尽》为题。等等。

再说立意创新与题材创新。立意如何求新?一要有时代感,二要敢于求异思维,三要有新角度。题材创新就是要求材料新颖。写实文章选材时写人无我有的,可虚构的文章则大胆想象,写人们不常见的。

下面以一篇2000高考作文下水文章为例予以说明。

[例文评析]

孔乙己选才记

当今各类《人才大典》编辑出版活动花样百出,方兴未艾,风气之盛,惊动天庭。在升入仙界的各类人才的强烈要求下,玉帝传旨让孔乙己担任主编,评选杰出人才,入选者姓名及其事迹编入《天庭杰出人才大典》。

孔乙己受命,意气扬扬,青白脸色泛起红光。他想出了两道考察人才的题目:一是“雪化了变成什么”,二是要求应选者举最得意的一项业绩来证明自己是杰出人才。

宋代大儒朱熹抢先上前答第一题:“万紫千红总是春。”孔乙己嘲笑道:“如此博雅公,竟也茫然无知。”朱熹满面羞惭,退了下去。王安石上前道:“春风又绿江南岸。”孔乙己显出不屑的神气直摇头。众仙顿觉此题高深莫测,一时谁也不敢上前。诸葛亮一旁自忖:“兵不厌诈,虚虚实实,莫非„„”于是上前坦然道:“雪化了变成水。”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敲着桌子,点头说:“对呀对呀!到底是诸葛亮。三个臭皮匠怎能抵得上你呢?”

诸葛亮接着举自己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的事,来证明自己是个杰出人才。孔乙己正在喝茶,“噗”的一笑,花白胡子沾满茶水:“你怎能大开城门?万一司马懿父子杀进城来,你如何对付?”诸葛亮笑道:“山人妙计,他岂能识破?”孔乙己正色道:“以前战争有用空城计的吗?”“没有。”“兵书上有吗?”“没有。”“书上都没有,你怎么能用?还亏你自称人才。”诸葛亮心中纳闷,一时不明个中玄机,只得退下沉思。

司马光上来效法诸葛亮答了第一题后,举小时砸缸救人的事证明自己从小聪明过人。孔乙己道:“救人何必砸缸?你可以拉他出来嘛。”司马光答道:“我那时人小,够不着。”“你可以舀水嘛。”“没有工具,再说也来不及。”孔乙己沉吟半晌:“大反常规,不可理解,不可理解呀。”他猛然大悟:“那口缸是谁的?”“邻居的。”“你看你看,砸了别人的缸,自己又得个救人的美名,这怎么能评为人才呢?”

此时,苏轼走上前道:“孔先生,这样的评选我不参加也罢。我只想说,横看成岭侧成峰棗”“我知道,远近高低各不同。”“知道就好,”苏轼道,“办事决策看问题,角度不同,方法各异,随机应变,有效则可。为什么一定要墨守成规,死搬书本?”孔乙己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你看看人间吧!不墨守成规,不死搬书本,你能做对标准化试题?

做不对标准化试题你能得高分?没有高分你能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你能有文凭?没有文凭你能就业?没有就业你能创业?没有创业你能成为人才?没成人才你能编选进„„” 孔乙己话未说完,忽觉台下没了动静,定睛一看,原来众仙已倒了一大片。原来众仙自愧弗如凡间人才远甚,急火攻心,昏厥所致。

(本文发表于2003年7月17日《常德日报》)

[评析]本文是我于2003年7月12日受《常德日报》“生活周刊”专栏编辑之约写的一篇下水作文。

从立意来看,本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那些只是给“答案是丰富多采的”这个话题补充丰富的材料而没有自己的观点的文章相比,应该说是“有新意”,命题者的意图是很清楚的。为什么要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写文章?这不正反映了前几年对教育现状的讨论与反思吗?大到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小到个性的塑造、试题的解答,我们都应该鼓励多样化,鼓励不拘一格,鼓励创新,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生机,国家才有希望。文中孔乙己的言论可以说是反映了唯书本、唯文凭、唯陈规的人才观,其根子则在应试教育与社会对评价人才的固有观念与做法。对反面现象的批判就是对正面观点的肯定,而且文章中“雪化了变成什么”的多种答案,诸葛亮、司马光的行为,苏轼的质问,都反映了真正的人才敢于创新的实践与对“答案”多样化的呼吁。

由于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所以标题应该是“抢眼”的,题材是荒诞的,能给人以新颖的感觉。借古讽今往往采用反话正说的写法,让荒谬的言论用一本正经的话语展示出来,因而能产生幽默风趣的效果。

[作文训练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贫与富,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人一生中不得不面对思考的问题„„

看了这段文字,你产生了什么联想?请以“贫与富”为题,或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作文题:《一个中学生的忧虑和思索》

要求:写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不少于800

第十二讲 有创新(二)

[训练目标]

有创新。要求学会体裁创新,手法创新。

[写作指导]

所谓体裁活用,是指改变原有体裁的用途,赋以体裁以新的表达功能,在体裁所表达的内容上创新。例如《关系学院招生启事》一文写招生对象为“为上司抬轿大步流星走百里而腿能不软者;当众吹牛撒谎四小时而口能不渴且脸不红者„„”指导教师为“吴视法教授、魏私教授”,招考专业为“哄骗专业、吹拍专业”等。考试科目中,外语为“交际语、谄媚语、花言巧语”等。再如书信《致孔乙己书》。即借用书信体裁,运用明褒实贬的手法,表面上借奉劝孔乙己“东山再起”献计献策,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给予辛辣的讽刺。再如广告、座谈会记要、童话、声明等均可用来赋予新的内容。

手法创新是指在一般手法上进行创新,它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唱独角戏法”,就是在以第二人称为叙述对象的基础上,加上对话形式,而使表达效果别具一格。比如陈月载同学的《珍惜》就是采用对话形式(但全文都是一个人说话),批评一个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的年青人:“你又和你爹吵架了吗?没有?那你干嘛摆酷不理他?得了,别一付深沉模样跟我说这是‘代沟’,我还不知道你的叛逆心理?瞧你,哪有你这么做儿子的?你爹要给你买衣服居然认为他假殷勤!„„从小到大,你花了父母不少钱,也吃了不少的奶粉,穿了数

不清的衣服„„请你记住: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无法选择的;最重要的,是这层关系永远无法割舍!明白吗?既然你和你的父母这层关系已定,你就必须珍惜它棗除此之外,你别无选择!”诸如此类的方法很多,这里不便一一举出。

下面以第五次作文指导中提过的那则关于青蛙的材料作文为例,说明如何在立意、体裁与手法上的创新。先看我的下水作文:

[例文评析]

动物王国青蛙追悼会侧记

青蛙娇娇被活活地煮死了。噩耗传来,动物王国一片震惊!一片哀痛!

主持追悼会的大象刚致完悼词,娇娇的妈妈便“呱”的一声哭了起来:“我那可怜的娇娇哇„„”两栖类的与会代表无不掩面涕泣。布谷鸟连忙劝慰:“不哭不哭,节哀顺变。”凶猛的金钱豹一跃而起,怒吼一声:“到底是谁干的?我撕了他!”

鹧鸪在一旁怯怯地劝道:“行不得也哥哥。那人只不过做个实验,并没有盖上锅盖,谁叫娇娇自己不跳出来的呢?何况她先前在油锅里都„„”

画眉未等鹧鸪说完,便幽幽叹道:“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置之死地能逃生,为何身处安逸却亡身?怨自己呢,还是怨别人呢?”

会 场上一时议论纷纷,有抨击人类阴险的,有责怪娇娇父母教育不当的,有倡议以此为戒,在动物王国普遍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还有的说,不管怎样,应该给联合国秘书长致函,强烈谴责人类非法虐待动物的罪行。

正在纷乱之际,忽见东北虎缓步入场,会场顿时肃静下来。只是那兽中之王不知何故一改往日威风,神情萎靡。只见他低沉地叹了口气道:“算了吧。人类对我们是够好的了。想想我生活在森林动物园里,每天吃饱喝足,供人们观赏,全然失去了昔日的野性。„„可怜

我那小儿子乖乖虎,前天出去玩耍,遇到一头公牛,竟然活活给吓死了。悲哀啊,悲哀啊!”东北虎老泪纵横,仰天长啸:“人类呀,不要太溺爱我们了!”

此时,经常与人类为伴,在动物王国有博士之称的鹦鹉说话了:“大王啊,现代人类溺爱我们动物,还远不及他们溺爱自己的后代呢!你不知道他们把自己的后代娇惯成什么样儿了?就说那电视中常见到的男女歌星吧,三十岁上下的人了,还自称男孩女孩的,让人听了起一身鸡皮疙瘩。还有那四十多岁的男人也说什么“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真让我觉得人类已经发生了变异。”说到这里,鹦鹉不禁炫耀起他的博学来,“根据我的研究,使人类发生变异的原因,除了物质生活越来越安逸之外,颓废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视。尤其是情歌的泛滥。你们只要听我唱唱最近人类中流行的《心太软》,就会知道人类还有没有阳刚之气„„” 主持追悼会的大象连忙制止:“鹦鹉先生,要看看这是什么场合。不要唱了。”众鸟兽猛然醒悟,齐声呼喊:“不要放毒!不要放毒!”鹦鹉道:“那我改改歌词,既用来悼念娇娇,也用来教育我们自己,也不是不可啊!”大家忙问怎么改,鹦鹉说了一遍,大家一齐称好。于是追悼会最后的一项仪式是齐唱挽歌:

“你总是身太软,身太软。不止一次地挣扎到天亮,你无怨无悔地在那温水中游,谁知道自己没那么坚强。你总是身太软,身太软。水锅的温度让你喜欢,骨头已经松散,力量衰减。不能跳了就别再勉强。„„喔,算了吧,就这样放弃吧,该放就放,再跳也没有用,傻傻地跳,不知要跳多久。你贪图安逸全忘了忧患。„„你总是身太软,身太软。这所有问题由谁来扛?回答总是简单,怎么能避免?居安思危,才永远坚强。”

[评析]一、立意求新。我审视材料,青蛙之死的表层原因是自己没有“忧患意识”,深层原因是不易察觉的环境的影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议论文要讲究针砭时弊,有感而发,写记叙文也要注意反映世情,塑造灵魂。因此我想到时下纤弱、萎靡、“软化”人格的文化渗透,对塑造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刚健的人格是极为不利的。从这个角度切入,

可以比只从物质生活环境落笔更有新意,且更深刻。二、形式求新。我采用了童话形式来表现主题。借非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比如古人)或动物来表现现实生活,要造成幽默的效果,就要在“似”与“不似”之间作文章:青蛙娇娇乖乖虎,以名字表现其孱弱;“不哭不哭”让布谷鸟说最合适;鹧鸪的鸣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应由它来劝阻别人;要发表长篇大论则非鹦鹉莫属„„而如何引进社会生活内容,我想到了前不久报纸上关于东北某森林动物园的两只小老虎被牛吓死的报道,于是先由动物谴责人类,再由东北虎说人类的好话,进而让它引出溺爱的话题,最后由鹦鹉联系现实发感慨,改歌词。

[作文训练题]

1、以下材料能引发你的什么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内容、题材不限,只要合情合理。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一滴水在宇宙中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被“压缩”进一个水滴之中。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当我们凝视到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2、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情怀,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竹竿或篱笆。

牵挂是多方面的,比如①牵挂是对亲人的思念;②牵挂是对友人的情怀;③牵挂能催人奋发向上。

请以“牵挂”为题,选择上述材料某一方面的内容;选择除诗歌以外的某一种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相关作文

  •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作文2500字
  • 1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高三语文组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从上学期期末就已拉开序幕,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语文复习备考任务,在2015年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经高三语文组认真反复研究,制订了此计划. 高三语文组研课标.研考纲.研考题,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准确把握新课标"提升文学素养,发展应用 ...

  • 高三语文教学得与失作文3400字
  • 高三语文教学得与失 2011年高考山东语文卷沿袭了历年山东卷的风格,整体难度有所降低.高三的教学工作是紧张但有序的,回眸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如下: 一.制约本学科各轮复习的突出问题: 1.一轮复习中学生基础薄弱点过多,学习上不善于自己纠错总结. 艺术生外出学专业,时间长人员多,造成复习上的班级内的不 ...

  •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1作文3100字
  •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主要教学内容为在完成第一轮复习之后重点进行第二轮复习.继续进行高考内容的全面复习与重点把握.在本阶段复习中,以高考语文大纲和高考考试要求为依据,切实做好复习.补漏.重点强化工作,优化组合各方面信息,以讲带练, ...

  • 高三作文复习的新思考作文1300字
  • 高三时间太金贵,学生投入到语文复习上的时间本就比较有限.作文复习,必须注重实效性.而作文又是人的最复杂的心智活动之一,现在的实证科学对此还没有多少可信可行的研究成果.我们唯一的办法,是凭借经验和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大致勾画一个路径. (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 提供最近三年 ...

  •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作文3900字
  • 2015年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为迎接2015年高考,实现高考既定目标,结合本届学生的具体情况,力求做到复习有针对性,有实效,打整体战,特拟订以下计划: 一.复习时间安排 [整个复习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7月--2013年9月,必修1-5的文言文复习训练. 期间,逐册梳理,精选高考文言文试题 ...

  • 高三话题作文复习专题教案(苏教版高三)作文1200字
  • [考点阐释] 一.符合题意(审题知识) 1. 审体裁.看试题要求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抑或说明文.近几年话题作文"文体自选",最易于确定表现自己文学才华的一种体裁. 2. 审范围.审清题目本身固有的限制范围. 3. 读材料.材料作文是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形式,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是看 ...

  • 高三语文作文辅导复习2作文0字
  • 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教案作文0字
  •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教案作文0字
  • 高三作文指导作文3700字
  • 1 有理.有序.有境界 --谈高三作文复习教学 每个老师在自己所教的班级进入高三后都会把很多的精力放在作文的指导上,毕竟作文分数高,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度也很高.那么,我们怎么进行高三的作文复习呢?借今天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雅礼中学语文组在高三作文教学这一块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我以为,高三作文教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