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清明节的由来作文3300字

初一作文

29. 清明节的由来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 10 个生字。(重点)

2. 会写 12 个生字。(重点)

2. 理解“感人肺腑、狼吞虎咽、荒山野岭”等词语。(重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清明节的来历。(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学生猜题。

(一)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请大家带着两个问题去听这个故事。

(二)老师按课文意思讲故事。

(三)板书:重耳、介子推

(四)猜一猜: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老师讲的内容猜一猜这个故事应该叫什么名字?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通过听—消化—组织语言,最后用自己的话归纳故事的主要 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内容,为学习和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五)板书课题

(六)交流: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生词。

大臣 君王 熄灭 埋葬 衣袖 坟墓 鞭策

天昏地暗 治国安邦

借助拼音自己读,齐读,小老师领读。

2. 一分钟时间观察、思考,哪些生字的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 指名汇报。

4. 去了拼音还会读吗?去拼音,生自由朗读。

5. 师检测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 认读本课生字。

族 昏 臣 偷 割 狼 咽 君 派 荒 熄 坟 治 邦

2. 指明认读,评议正音。(重点读好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3.同桌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1)自主学习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同桌合作、讨论、交流。(字音、字形)

(3)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昏”上下结构;“君”半包围结构;“荒”中间是死亡的“亡”别多加一点。 (指导学生写字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规律,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

(4)小组汇报对其他生字的记忆方法,教师点拨,对比、区分形近字。

(5)再次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生字,检测字音掌握情况。

四、再读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一) 默读课文,出示课后思考题。

1.用双横线画出“血书”的内容。

2.引导学生回答课后思考题。

(1) 读一读“血书”的内容,引导理解句子中的重点词句“奉:劝告。尽:全。丹心:

赤诚的心。但愿:只是希望。清明:清正、廉明、勤政”。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清明节的由来,提示课文主要讲了几个事件,引导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二) 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顺。

四、课文小结,留下疑问。

师:介子推最后对晋文公的希望是什么?晋文公做到了吗?

(留下疑问,为第二课时学习理解课文做铺垫。)

教学反思:

29. 清明节的由来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重点)

2.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清明节的由来。(重点)

3. 理解介子推写的血书的含义。(重点)

4. 体会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崇高思想。(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复习生字词。

(一) 用自己的话说说清明节的由来。

(二) 复习生字词,指名认读。(着重提醒需要重点识记的字。)

(整理课文内容,复习生字词,为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味打牢基础。)

(三)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晋文公为报答介子推,想让他做官,介子推不愿做官,背着老母亲躲进深山。晋文公想到用火烧的办法使他出来,结果介子推和老母亲烧死在柳树下。晋文公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又把寒食节之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慢慢地,清明节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四) 导入:介子推最后对晋文公的希望是什么?晋文公做到了吗?我们一起来细细地读读课文。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理顺文脉。

(一) 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

(二) 交流读书体会。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层次。

三、品读课文

(一) 指导读书,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内涵。

1.读第一段,随机引导理解“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

2.(读 2—8 段)了解清明节传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引导理解重耳为什么感动,边读边想象重耳饥饿难挨的情景。

介子推说的话把“我不求……但愿……”换词理解含义和介子推的高风亮节。

割肉是痛苦的,但割肉的目的是明确的,只希望主公做一个治国安邦的贤明国君。从这

里可以看出介子推为国家和人民着想、不图回报的精神。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精神,使精神的内容饱满丰盈,能够使精神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物件,从而接受精神的洗礼。)

指导分角色读好君臣的对话。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

(引导学生联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谈自己对“清明”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不做昏君,做个清正、廉明、勤政的国君。)

(2)学习第4自然段

“几次”说明晋文公没有忘记报答介子推,并且很有诚意。

“一一回绝”说明介子推不图富贵,坚决不做官。

“背着老母亲躲到山里去了”进一步说明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不愿做官的决心之大。

(3)学习第5自然段

“晋文公派人前去寻找”说明晋文公并没有放弃要找到介子推。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却不见介子推出来。”这个转折复句写出了晋文公按大臣想的办法去做却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

“〃〃〃〃〃〃已经死了。”写出了放火烧山的最终结果。

“放声痛哭”写出介子推死后晋文公十分的悲伤。

读读、议议,“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说说你对介子推的认识。

(介子推用死再次表明了自己不居功劳、不图富贵、不为回报、一心为国为公,只希望重耳能做一个廉洁贤明的国君,他的一片赤诚之心令人感动。)

学习、讨论介子推血书全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让学生在议论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在品评欣赏中,在思考想象中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思维得到发展,思想得到启迪,情感得到陶冶,在这样的过程中语文心智得到丰盈。)

(4)学习6-8自然段

指导学生默读,注意“寒食节”与“清明节”纪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晋文公下令定了二个节日,为什么只有“清明节”成为传统节日?这说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

(有一个政治有法度、有条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

联系“清明”前后的气候特征及自然景象,联系老柳树死而复活的样子,再体会“清明”的内涵。

(“清明柳”既表示杨柳返青,万物鲜明的季节,又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默读课文,想一想,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说说百姓后来为什么自发地过清明节。理解“清明”的内涵。

(表达百姓希望有一个政治有法度、有条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

(5)再读介子推的话,感受介子推爱国护主、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精神及晋文公勤政清明、安邦治国的品质。

四、拓展练习:

(一)引导: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在这些传统节日里,人们要做些什么? 正月初一春节,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猜灯谜;清明节,祭祀祖先为主;五月初五端午节,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七月初七七夕节,中国的情人节;七

月中旬中元节," 鬼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九月初九重阳节,登山;大年三十除夕,中国人的" 过年" 、吃年夜饭 。

五、拓展阅读《清明节》

1. 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说一说文中的少先队员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师:齐读学习要求。

指名汇报。(2-3人)

师总结:

1. 文章讲了少先队员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 文中少先队员是这样过清明节的:(1)在人名英雄纪念碑前敬献鲜花。

(2) 听老革命前辈讲革命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点明清明节 传统节日

清 (1)

明 割肉煮汤

介子推 拒绝做官

节 死于树下

留有血书

的 传说交代由来

(2-8)

由 晋文公 安葬母子俩 定寒食节

祭奠介子推 定清明节

教学反思:

29. 清明节的由来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 10 个生字。(重点)

2. 会写 12 个生字。(重点)

2. 理解“感人肺腑、狼吞虎咽、荒山野岭”等词语。(重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清明节的来历。(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学生猜题。

(一)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请大家带着两个问题去听这个故事。

(二)老师按课文意思讲故事。

(三)板书:重耳、介子推

(四)猜一猜: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老师讲的内容猜一猜这个故事应该叫什么名字?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通过听—消化—组织语言,最后用自己的话归纳故事的主要 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内容,为学习和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五)板书课题

(六)交流: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生词。

大臣 君王 熄灭 埋葬 衣袖 坟墓 鞭策

天昏地暗 治国安邦

借助拼音自己读,齐读,小老师领读。

2. 一分钟时间观察、思考,哪些生字的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 指名汇报。

4. 去了拼音还会读吗?去拼音,生自由朗读。

5. 师检测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 认读本课生字。

族 昏 臣 偷 割 狼 咽 君 派 荒 熄 坟 治 邦

2. 指明认读,评议正音。(重点读好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3.同桌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1)自主学习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同桌合作、讨论、交流。(字音、字形)

(3)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昏”上下结构;“君”半包围结构;“荒”中间是死亡的“亡”别多加一点。 (指导学生写字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规律,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

(4)小组汇报对其他生字的记忆方法,教师点拨,对比、区分形近字。

(5)再次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生字,检测字音掌握情况。

四、再读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一) 默读课文,出示课后思考题。

1.用双横线画出“血书”的内容。

2.引导学生回答课后思考题。

(1) 读一读“血书”的内容,引导理解句子中的重点词句“奉:劝告。尽:全。丹心:

赤诚的心。但愿:只是希望。清明:清正、廉明、勤政”。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清明节的由来,提示课文主要讲了几个事件,引导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二) 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顺。

四、课文小结,留下疑问。

师:介子推最后对晋文公的希望是什么?晋文公做到了吗?

(留下疑问,为第二课时学习理解课文做铺垫。)

教学反思:

29. 清明节的由来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重点)

2.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清明节的由来。(重点)

3. 理解介子推写的血书的含义。(重点)

4. 体会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崇高思想。(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复习生字词。

(一) 用自己的话说说清明节的由来。

(二) 复习生字词,指名认读。(着重提醒需要重点识记的字。)

(整理课文内容,复习生字词,为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味打牢基础。)

(三)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晋文公为报答介子推,想让他做官,介子推不愿做官,背着老母亲躲进深山。晋文公想到用火烧的办法使他出来,结果介子推和老母亲烧死在柳树下。晋文公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又把寒食节之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慢慢地,清明节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四) 导入:介子推最后对晋文公的希望是什么?晋文公做到了吗?我们一起来细细地读读课文。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理顺文脉。

(一) 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

(二) 交流读书体会。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层次。

三、品读课文

(一) 指导读书,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内涵。

1.读第一段,随机引导理解“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

2.(读 2—8 段)了解清明节传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引导理解重耳为什么感动,边读边想象重耳饥饿难挨的情景。

介子推说的话把“我不求……但愿……”换词理解含义和介子推的高风亮节。

割肉是痛苦的,但割肉的目的是明确的,只希望主公做一个治国安邦的贤明国君。从这

里可以看出介子推为国家和人民着想、不图回报的精神。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精神,使精神的内容饱满丰盈,能够使精神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物件,从而接受精神的洗礼。)

指导分角色读好君臣的对话。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

(引导学生联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谈自己对“清明”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不做昏君,做个清正、廉明、勤政的国君。)

(2)学习第4自然段

“几次”说明晋文公没有忘记报答介子推,并且很有诚意。

“一一回绝”说明介子推不图富贵,坚决不做官。

“背着老母亲躲到山里去了”进一步说明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不愿做官的决心之大。

(3)学习第5自然段

“晋文公派人前去寻找”说明晋文公并没有放弃要找到介子推。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却不见介子推出来。”这个转折复句写出了晋文公按大臣想的办法去做却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

“〃〃〃〃〃〃已经死了。”写出了放火烧山的最终结果。

“放声痛哭”写出介子推死后晋文公十分的悲伤。

读读、议议,“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说说你对介子推的认识。

(介子推用死再次表明了自己不居功劳、不图富贵、不为回报、一心为国为公,只希望重耳能做一个廉洁贤明的国君,他的一片赤诚之心令人感动。)

学习、讨论介子推血书全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让学生在议论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在品评欣赏中,在思考想象中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思维得到发展,思想得到启迪,情感得到陶冶,在这样的过程中语文心智得到丰盈。)

(4)学习6-8自然段

指导学生默读,注意“寒食节”与“清明节”纪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晋文公下令定了二个节日,为什么只有“清明节”成为传统节日?这说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

(有一个政治有法度、有条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

联系“清明”前后的气候特征及自然景象,联系老柳树死而复活的样子,再体会“清明”的内涵。

(“清明柳”既表示杨柳返青,万物鲜明的季节,又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默读课文,想一想,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说说百姓后来为什么自发地过清明节。理解“清明”的内涵。

(表达百姓希望有一个政治有法度、有条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

(5)再读介子推的话,感受介子推爱国护主、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精神及晋文公勤政清明、安邦治国的品质。

四、拓展练习:

(一)引导: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在这些传统节日里,人们要做些什么? 正月初一春节,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猜灯谜;清明节,祭祀祖先为主;五月初五端午节,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七月初七七夕节,中国的情人节;七

月中旬中元节," 鬼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九月初九重阳节,登山;大年三十除夕,中国人的" 过年" 、吃年夜饭 。

五、拓展阅读《清明节》

1. 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说一说文中的少先队员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师:齐读学习要求。

指名汇报。(2-3人)

师总结:

1. 文章讲了少先队员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 文中少先队员是这样过清明节的:(1)在人名英雄纪念碑前敬献鲜花。

(2) 听老革命前辈讲革命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点明清明节 传统节日

清 (1)

明 割肉煮汤

介子推 拒绝做官

节 死于树下

留有血书

的 传说交代由来

(2-8)

由 晋文公 安葬母子俩 定寒食节

祭奠介子推 定清明节

教学反思:


相关作文

  • 清明节的由来介绍作文1000字
  • 清明节的由来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清明节的由来,不过要想真正的了解清明节,就必须要先知道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 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 ...

  • 清明节的由来简介作文700字
  •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 ...

  •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作文800字
  • 清明的由来 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 ...

  • 清明节的由来作文200字
  • 清明节来历100字作文: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 ...

  • 清明节的由来作文200字
  •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 ...

  • 清明节的由来作文100字
  • 课题:清明节的由来 课型方式:要素组合 课时:3课时 时间: 年 月 日

  • 清明节的由来教学反思作文700字
  • 语文S 版三年级下<清明节的由来>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古代传说.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随臣介子推,在重耳饿得头昏眼花时,割肉奉君.他护主救国的举动,感动了晋文公.晋文公想封介子推为官报答他.介子推一一回绝,为了躲避当官,介子推背着老母亲躲进深山.晋文公想逼他出来 ...

  • 清明节的由来和历史作文400字
  •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且清明影响相对更大更广.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 ...

  • 清明节的由来作文作文300字
  •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 ...

  • 清明节的由来作文400字
  •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要谈清明节,需从一个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