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作文3800字

初三作文

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正月为元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又称“上元节”。我国各地的上元节活动大同小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汤圆,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在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其节日气氛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和内涵,台州元宵夜吃糟羹更是在全国独一无二。

一、有关正月十四元宵节的传说。 传统元宵节为正月十五,但在台州,却以十四为节,尤其在千年府地临海城区最为典型,历史也最悠久,俗称“台州府十四夜灯会”。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十四日元宵来历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不外乎“孝子说”、“ 战事说” 、“筑城说”。 “孝子说”

元至正十四年(1354),方国珍率浙东农民军攻入台州府,建国称王,在北固山建天坛,以今台州城隍庙为金殿,并下诏普“天”同庆,包括传统节日。方国珍的母亲信佛,

每月朔、望两天(即每月的初一、十五)吃素斋,每年的元宵节与中秋节刚好是方母吃斋之日。方国珍是个孝子,为了使母亲能与“天下百姓”同乐,他便下诏提前一天过元宵。此后,在台州,正月十四闹元宵便成了风俗。

“战事说”

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有一年正月十四,戚家军在海边打垮了一股倭寇。倭寇逃往内地。时天色已晚,戚家军赶到,百姓纷纷点灯帮助戚家军搜索残敌。一时间,城里城外,每间房屋,到处灯火通明。倭寇无处藏身,全部被消灭。为纪念这一事件,百姓把元宵节改到正月十四夜。

“筑城说”

据《民国临海县志》记载,台州正月十四元宵节与糟羹的来历有密切的关系:“唐筑城时,天寒以是犒军,遂成故事。”民间传说则较为详细。当年大将军尉迟恭(一说台州刺史尉迟缭)奉命修筑江南长城,筑好长城这一天,刚好是正月十四,台州百姓为了庆祝这一“节日”,纷纷拿来家中的米饭、

芋艿、粉丝、芥菜等食物前往军营犒劳将士,可由于天气冷,刚到军中时便已凉了,大家过意不去,为了能让每个士兵都能吃上一口自家的菜,便把所有东西倒在了一起,烧成了“大锅羹”, 后来演变成糟羹。这一夜,百姓们通宵点灯庆贺,从此台州形成每年正月十四亮长夜灯的习俗 。

二、正月十四元宵节来历的思考。 无论是“孝子说”,还是“ 战事说” 、“筑城说”,笔者认为,都不能作为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的依据。原因很简单,民俗具有“集体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任何一种民俗的形成,都不是一年二年或是十年二十年就能形成并普及的。而一种民俗一旦形成,更不是某一个皇帝或某一个有影响的人一句命令就能消失或改变的。

民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它是社会集体共同认可的一种规范。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指出:“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

为模式。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同时,民俗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春节,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但一直到汉代才逐渐定型。元宵节亦然,上元节(即元宵节)因“正月为元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而名,是经过长期演变,至汉武帝期间才形成。因此,由于修筑长城或因抗敌的“筑城说”、“战事说”而把节日提前一天,很难成立。 一种民俗一旦形成,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改变。如我国的缠足习俗,清初,清朝统治阶级就颁布诏令“禁止缠足”,但直至清末,此风仍在盛行;又如,“元旦”这个节日,原为正月初一,中华民国改元旦为公历一月一日,至今已近百年,但在民间,许多百姓仍然没有接受“元旦”这个节日。因此说,元宵节由方国珍一声令下,而改为正月十四,这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再者,《台州府志》记载:吴越国钱镠时,就有“俗以十四为重”的记

载。可见,台州正月十四闹元宵的习俗在五代间便已存在。

“传统节日的形成有其自身规律,无法与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事件发生联系。”(顾希佳《风俗十讲》)也就是说,节日风俗的传说往往是后人对节日风俗起源的一种解释和附会。在实际形成过程中,是先有节日风俗,然后才有传说,这也是我们对同一节日风俗有不同传说的解释。

那么,台州元宵节为什么要定于正月十四呢?笔者认为还得从元宵节本身形成的时间以及当时台州的社会习俗和饮食习俗来讨论。

传统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即正月十五),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也就是说,民国以前的“上元节”时间不等,大致以汉代的正月十五为重心,但在台州,据《台州府志》记载:“钱镠时添为五日,俗以十四为重,室内皆燃灯,妇女行百步以去病。”从中可以看出,“上元节”从正月十三开始,到十七结束,十四为“元宵节”的习俗已有雏形。我们可以认为,台州正月十四元宵节的形成应该在唐宋年间。联系到当时社会习俗,笔者认为,当时台州佛教的兴盛对正月十四形成元宵节的影响至关重要。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台州,南北朝时由于北朝灭佛,大批北僧南移,台州佛教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唐宋时期,是台州佛教的鼎盛时期。五代时,周世宗下诏灭佛,全国废寺3336所,幸台州为吴越辖地,未罹此难,而吴越王钱氏数代均崇佛教。吴越国在位最久的忠懿王钱俶曾为台州刺史,一生崇佛,曾拜天台高僧德韶大师为师,受其影响,台州佛教发展尤为发达。至宋,据《嘉定赤城志》载:“台之为州,广不五百里,而为僧庐者四百有奇。”可见宋时台州佛教的流传

甚盛,民间流传颇广。

随着台州民间信佛者越来越多,佛教的一些习俗逐渐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中饮食习惯对当地老百姓的饮食颇有影响。 僧尼所吃之饭,也叫“斋饭”,即素食,这一习俗,自南北朝梁武帝始,经唐至宋已成了佛家的戒律。信佛的在家“居士”虽允许不用全年吃“斋饭”,但一些特定的日子如佛教节日,他们就自觉遵行佛规,这其中,包括每月的“”。而元宵期间,饮食颇多,很有讲究,对于信佛的“居士”来说,十五的饮食,难以接受,于是“俗以十四为重”逐渐演变“俗为正月十四”。 再者,我们都知道,过五天的节日,无论是财力人力还是精力上,都是很大的浪费,特别是在战乱或工作节奏快时,化五天节日为一天过的想法应该是老百姓的上上之选,而这五天之内,要选择在哪一天,无非是当时传播已广的“十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台州正月十四过元宵的习俗应该开端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宋初。

常以芥菜、肉丝、猪耳朵、猪尾巴、豆面、冬笋、香菇、木耳、豆腐干、油泡、川豆板、芋头等时令蔬菜,切成丁状或末状,在锅里烧熟,加水烧开,再用米粉调水,倒入锅中搅匀,烧成糊状即成。古时,曾用酒糟调和,故称“糟羹”。

随着台州府城居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台州糟羹的配菜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添加贝壳类海鲜肉丁,味道特别鲜美,清代就盛传“蜊调”(g él ì)的民谣。旧时,农村还有“讨糟羹”的习俗,这一晚,小孩子在家吃过自家的糟羹(有的甚至不吃),便三五成群,结队去别人家去讨糟羹吃,有的还带有自家碗筷,所到人家,都会给你一碗满满的糟羹,讨者以多吃家数为荣,而家里则以送人多为荣。

正月十四夜,而至闹元宵结束临睡前,大家又要吃甜羹。甜羹一般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红枣、桂圆肉、金橘饼和小汤圆、甜酒酿等烧熟即

可吃,色、香、味俱佳。这又是台州元宵的一大特色。

台州民间节日在时间上具独特性的有三个:元宵节、七月半和中秋节,俗定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而我们台州过此三节的时间分别为正月十四、七月十四(或十三)和八月十六。而这三个节日的共同点就是,节日时间在一月之中。我在综合我国民间节日时发现,这三个节日是主要的月中之节(下元节为十月十五,惜民间不兴),而在我们台州,此三节的共同点则在于,他们不在当日过节,时间都提或退后。

不知为什么,台州人习惯在立夏这天吃锡饼,这一天也叫做“疰夏”(也有写作醉夏的,周作人先生则写作“蛀夏”),有俗谚曰:“疰夏呒麦饼,白落(碌)做世人。”意谓立夏这天没有麦饼吃,做人也白做了,可见锡饼台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叶泽诚先生收集的临海节俗竹枝词有一首《疰夏(立夏节)》这样写道:“食饼筒筒像卷(此处一字为上“竹”下“品”),豆芽小菜炒麸筋。店家借根天平秤,秤过今年重几斤。”其次是端午节时吃麦饼,在我的印象中,家乡端午这天各家各户很少吃粽子的,反而以吃锡饼居多,虽然谚语有“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一句,吃粽似乎是春节时更多些。有关台州端午吃麦饼的题咏,我所见到的有近代温岭名医赵立民先生的《好事近》一词曾提及:

“端节又来临,

喜气弥漫墟落。

炉灶香腾麦饼,

冒炊烟椽角。”

(下阕略) 如今人们多用液化气了,“炉灶香腾麦饼,冒炊烟椽角”的景象恐怕是难以看到了。住在城里的不少人也很少亲手做麦饼了。

清道光进士黄壶舟先生,曾担任宗文书院的首任山长,在他的诗集《听松小隐诗钞》中也写到麦饼:“春秋佳日固潇洒, 暑中小住宁非佳。

邻翁小馈饼卷麦,

家人驰送盘登鲑这里写的不一定是端午,但从诗中可看出那时也习惯在暑天吃麦饼的。

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正月为元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又称“上元节”。我国各地的上元节活动大同小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汤圆,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在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其节日气氛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和内涵,台州元宵夜吃糟羹更是在全国独一无二。

一、有关正月十四元宵节的传说。 传统元宵节为正月十五,但在台州,却以十四为节,尤其在千年府地临海城区最为典型,历史也最悠久,俗称“台州府十四夜灯会”。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十四日元宵来历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不外乎“孝子说”、“ 战事说” 、“筑城说”。 “孝子说”

元至正十四年(1354),方国珍率浙东农民军攻入台州府,建国称王,在北固山建天坛,以今台州城隍庙为金殿,并下诏普“天”同庆,包括传统节日。方国珍的母亲信佛,

每月朔、望两天(即每月的初一、十五)吃素斋,每年的元宵节与中秋节刚好是方母吃斋之日。方国珍是个孝子,为了使母亲能与“天下百姓”同乐,他便下诏提前一天过元宵。此后,在台州,正月十四闹元宵便成了风俗。

“战事说”

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有一年正月十四,戚家军在海边打垮了一股倭寇。倭寇逃往内地。时天色已晚,戚家军赶到,百姓纷纷点灯帮助戚家军搜索残敌。一时间,城里城外,每间房屋,到处灯火通明。倭寇无处藏身,全部被消灭。为纪念这一事件,百姓把元宵节改到正月十四夜。

“筑城说”

据《民国临海县志》记载,台州正月十四元宵节与糟羹的来历有密切的关系:“唐筑城时,天寒以是犒军,遂成故事。”民间传说则较为详细。当年大将军尉迟恭(一说台州刺史尉迟缭)奉命修筑江南长城,筑好长城这一天,刚好是正月十四,台州百姓为了庆祝这一“节日”,纷纷拿来家中的米饭、

芋艿、粉丝、芥菜等食物前往军营犒劳将士,可由于天气冷,刚到军中时便已凉了,大家过意不去,为了能让每个士兵都能吃上一口自家的菜,便把所有东西倒在了一起,烧成了“大锅羹”, 后来演变成糟羹。这一夜,百姓们通宵点灯庆贺,从此台州形成每年正月十四亮长夜灯的习俗 。

二、正月十四元宵节来历的思考。 无论是“孝子说”,还是“ 战事说” 、“筑城说”,笔者认为,都不能作为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的依据。原因很简单,民俗具有“集体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任何一种民俗的形成,都不是一年二年或是十年二十年就能形成并普及的。而一种民俗一旦形成,更不是某一个皇帝或某一个有影响的人一句命令就能消失或改变的。

民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它是社会集体共同认可的一种规范。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指出:“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

为模式。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同时,民俗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春节,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但一直到汉代才逐渐定型。元宵节亦然,上元节(即元宵节)因“正月为元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而名,是经过长期演变,至汉武帝期间才形成。因此,由于修筑长城或因抗敌的“筑城说”、“战事说”而把节日提前一天,很难成立。 一种民俗一旦形成,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改变。如我国的缠足习俗,清初,清朝统治阶级就颁布诏令“禁止缠足”,但直至清末,此风仍在盛行;又如,“元旦”这个节日,原为正月初一,中华民国改元旦为公历一月一日,至今已近百年,但在民间,许多百姓仍然没有接受“元旦”这个节日。因此说,元宵节由方国珍一声令下,而改为正月十四,这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再者,《台州府志》记载:吴越国钱镠时,就有“俗以十四为重”的记

载。可见,台州正月十四闹元宵的习俗在五代间便已存在。

“传统节日的形成有其自身规律,无法与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事件发生联系。”(顾希佳《风俗十讲》)也就是说,节日风俗的传说往往是后人对节日风俗起源的一种解释和附会。在实际形成过程中,是先有节日风俗,然后才有传说,这也是我们对同一节日风俗有不同传说的解释。

那么,台州元宵节为什么要定于正月十四呢?笔者认为还得从元宵节本身形成的时间以及当时台州的社会习俗和饮食习俗来讨论。

传统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即正月十五),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也就是说,民国以前的“上元节”时间不等,大致以汉代的正月十五为重心,但在台州,据《台州府志》记载:“钱镠时添为五日,俗以十四为重,室内皆燃灯,妇女行百步以去病。”从中可以看出,“上元节”从正月十三开始,到十七结束,十四为“元宵节”的习俗已有雏形。我们可以认为,台州正月十四元宵节的形成应该在唐宋年间。联系到当时社会习俗,笔者认为,当时台州佛教的兴盛对正月十四形成元宵节的影响至关重要。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台州,南北朝时由于北朝灭佛,大批北僧南移,台州佛教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唐宋时期,是台州佛教的鼎盛时期。五代时,周世宗下诏灭佛,全国废寺3336所,幸台州为吴越辖地,未罹此难,而吴越王钱氏数代均崇佛教。吴越国在位最久的忠懿王钱俶曾为台州刺史,一生崇佛,曾拜天台高僧德韶大师为师,受其影响,台州佛教发展尤为发达。至宋,据《嘉定赤城志》载:“台之为州,广不五百里,而为僧庐者四百有奇。”可见宋时台州佛教的流传

甚盛,民间流传颇广。

随着台州民间信佛者越来越多,佛教的一些习俗逐渐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中饮食习惯对当地老百姓的饮食颇有影响。 僧尼所吃之饭,也叫“斋饭”,即素食,这一习俗,自南北朝梁武帝始,经唐至宋已成了佛家的戒律。信佛的在家“居士”虽允许不用全年吃“斋饭”,但一些特定的日子如佛教节日,他们就自觉遵行佛规,这其中,包括每月的“”。而元宵期间,饮食颇多,很有讲究,对于信佛的“居士”来说,十五的饮食,难以接受,于是“俗以十四为重”逐渐演变“俗为正月十四”。 再者,我们都知道,过五天的节日,无论是财力人力还是精力上,都是很大的浪费,特别是在战乱或工作节奏快时,化五天节日为一天过的想法应该是老百姓的上上之选,而这五天之内,要选择在哪一天,无非是当时传播已广的“十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台州正月十四过元宵的习俗应该开端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宋初。

常以芥菜、肉丝、猪耳朵、猪尾巴、豆面、冬笋、香菇、木耳、豆腐干、油泡、川豆板、芋头等时令蔬菜,切成丁状或末状,在锅里烧熟,加水烧开,再用米粉调水,倒入锅中搅匀,烧成糊状即成。古时,曾用酒糟调和,故称“糟羹”。

随着台州府城居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台州糟羹的配菜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添加贝壳类海鲜肉丁,味道特别鲜美,清代就盛传“蜊调”(g él ì)的民谣。旧时,农村还有“讨糟羹”的习俗,这一晚,小孩子在家吃过自家的糟羹(有的甚至不吃),便三五成群,结队去别人家去讨糟羹吃,有的还带有自家碗筷,所到人家,都会给你一碗满满的糟羹,讨者以多吃家数为荣,而家里则以送人多为荣。

正月十四夜,而至闹元宵结束临睡前,大家又要吃甜羹。甜羹一般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红枣、桂圆肉、金橘饼和小汤圆、甜酒酿等烧熟即

可吃,色、香、味俱佳。这又是台州元宵的一大特色。

台州民间节日在时间上具独特性的有三个:元宵节、七月半和中秋节,俗定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而我们台州过此三节的时间分别为正月十四、七月十四(或十三)和八月十六。而这三个节日的共同点就是,节日时间在一月之中。我在综合我国民间节日时发现,这三个节日是主要的月中之节(下元节为十月十五,惜民间不兴),而在我们台州,此三节的共同点则在于,他们不在当日过节,时间都提或退后。

不知为什么,台州人习惯在立夏这天吃锡饼,这一天也叫做“疰夏”(也有写作醉夏的,周作人先生则写作“蛀夏”),有俗谚曰:“疰夏呒麦饼,白落(碌)做世人。”意谓立夏这天没有麦饼吃,做人也白做了,可见锡饼台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叶泽诚先生收集的临海节俗竹枝词有一首《疰夏(立夏节)》这样写道:“食饼筒筒像卷(此处一字为上“竹”下“品”),豆芽小菜炒麸筋。店家借根天平秤,秤过今年重几斤。”其次是端午节时吃麦饼,在我的印象中,家乡端午这天各家各户很少吃粽子的,反而以吃锡饼居多,虽然谚语有“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一句,吃粽似乎是春节时更多些。有关台州端午吃麦饼的题咏,我所见到的有近代温岭名医赵立民先生的《好事近》一词曾提及:

“端节又来临,

喜气弥漫墟落。

炉灶香腾麦饼,

冒炊烟椽角。”

(下阕略) 如今人们多用液化气了,“炉灶香腾麦饼,冒炊烟椽角”的景象恐怕是难以看到了。住在城里的不少人也很少亲手做麦饼了。

清道光进士黄壶舟先生,曾担任宗文书院的首任山长,在他的诗集《听松小隐诗钞》中也写到麦饼:“春秋佳日固潇洒, 暑中小住宁非佳。

邻翁小馈饼卷麦,

家人驰送盘登鲑这里写的不一定是端午,但从诗中可看出那时也习惯在暑天吃麦饼的。


相关作文

  • 我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作文800字
  • 今天是元宵节,但是元宵节的祝福在昨天就络绎不绝得到来了--那是因为在我的家乡(临海),我们的传统是正月十四过元宵节. 这说起来还有个传说--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有关.据说当年戚继光在我们家乡(台州)抗倭时,曾打算过完元宵节攻打倭寇,战机密被泄露后倭寇决定元宵节当晚趁百姓过节.戒备放松时大举进攻台州府城- ...

  • 临海咏叹调--正月十四吃灶羹作文1200字
  • "十四咸羹十五甜,吃过七家会亮眼."这是一句在浙江临海坊间市井流传了几百年的谚语.(嘻嘻,大家千万别上当,其实这句所谓的谚语,是我刚想出来的哟.)那么,谁能明白我编这句话的意思吗?当然只有我明白.这样说吧,正月十四是元宵节,这谁都知道,元宵节吃汤圆,这谁也都知道.元宵节闹花灯,这 ...

  • 春节的来历作文2000字
  • 春节的来历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 年" 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 有一种叫做" 年" 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 ...

  • 读书人是幸福的作文3700字
  • 教学目标 1.自觉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各形各色"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 ...

  • 正月十五元宵节最新祝福语大全作文1500字
  • 正月十五元宵节最新祝福语大全 正月十五月亮圆,十五团圆吃汤圆,元宵圆圆像银元,圆圆团团餐桌圆,吃着汤圆庆团圆,圆圆满满收美元.元宵节快乐! 正月十五月儿圆呐,温馨祝福话儿甜啊,可口汤圆皮儿粘呐,五彩花灯绳儿连啊! 愿你漂亮一年胜一年呀,好运好事常连连啊,元宵节快乐! 正月十五月儿圆,祝你甜甜蜜蜜好情 ...

  • 正月十五元宵节作文作文0字
  •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 ...

  • 元宵节作文0字
  •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 ),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 ...

  • 元宵节作文800字
  • 元宵节(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 ),,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传统 的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quo ...

  • 正月十五元宵节作文300字
  • [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学生作文: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文: 正月十五的夜晚, 正是热闹非凡. 夜幕降临了,几颗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学三年级作文<正月十五元宵节>. ◆分享好文◆ 城市里灯光闪烁, 流光溢彩.四面八方的人们早已聚集在十字路口. 人们背贴着背, 拥挤着, 喧闹着,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