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4月月考测试题作文10000字

初二作文

第ⅰ卷(阅读题 共51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鸟巢" 的抗震妙招

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由于形似鸟巢,因此被人们称为" 鸟巢" 。" 鸟巢" 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共能容纳9.1万观众观赏比赛。在汶川发生8.0级地震之后," 鸟巢" 的抗震性能也就备受公众的关注。但专家告诉我们," 鸟巢" 能抵御8级地震。

乌鸦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但是它的鸟巢可不简单。它会采集许多粗枝,边编织,边用泥粘土加固,直到做成一个盆状巢。当然,天然的鸟巢有繁有简,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凹底,这便于鸟蛋聚集在巢中央,使鸟蛋更安全,而且在孵化是温度不易流失。更重要的是,盆状的鸟巢在抵抗风雨和树枝的晃动方面也很有效。当大风吹到弧形的边缘时,强烈的气流会顺着边缘滑过,鸟巢承受的风力大大减弱了。鸟巢往往修建在三条甚至更多的树枝分叉的位置,树枝如同钢梁一样支撑了盆状的鸟巢。所以当鸟巢所在的大树晃动时,盆状的鸟巢比其他形状更难以倾覆。

我们知道,人类修建在地面上的大型建筑,都要向地下打坚固的地基," 鸟巢" 也不例外,它的地基有效支撑了地面的建筑,类似于树干和树枝对天然鸟巢的支撑作用。只是人类所打的地基更深更结实。然而,地震专家在借鉴天然鸟巢的基础上,又在自己的建筑中加了许多鸟类巢穴所没有的抗震技术。地震专家们知道,对于大型建筑来说,那种全部连为坚固整体的建筑并不是最抗震的,反而是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能够自行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首先,钢梁结构和包含观众席的的碗状看台是分离的,这个设计很科学,因为钢梁结构是钢铁材料,而看台是混凝土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如果联成一体,由于伸缩程度不同而相互拉扯,反而容易造成难于预料的破坏。另外,从世界范围内的地震经验来看," 鸟巢" 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应该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钢梁结构又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层环绕一周,起到支撑的作用,还有一层专门支撑楼道,这些设计都使地震来时,场馆钢梁结构部分安然无恙。其次,碗状看台也分为8个独立的大单元,当地震来时每个单元都独立晃动,能够有效消减地震波的冲击力。

此外,在建筑的过程中,经过对安全问题的慎重考虑,设计师们取消了原来设计方案中的可伸缩顶棚,使得体育馆的抗震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由于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人员疏散可以在8分钟内完成。

所以,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 鸟巢" 体育馆仍然是非常安全的。

(选自2008年第8期《大科技》 有删改)

1. 根据文意,下列对" 鸟巢" 抗震设计的妙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借鉴天然鸟巢的盆形和凹底结构,并在" 鸟巢" 的底部向地下打进更深更坚固的地基。 b .把钢梁结构和观众席的碗状看台实行分离建造,而不是让" 鸟巢" 全部联成一个整体。 c .钢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每层都有它的特定的功能。碗状的看台也分为独立的几大单元。 d ." 鸟巢" 取消了原设计中的可伸缩的顶棚,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

2.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天然鸟巢往往建在分叉的树枝之间,再加上它的盆形结构,因此,鸟巢有很强的抵抗大风雨和大地震的能力。

b .不同建筑物之间可以适度位移,这样就能够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鸟巢" 的设计体现了这一原理。

c." 鸟巢" 的钢梁结构和看台实行分离设计,因此," 鸟巢" 不是以整体来承受地震,而是不同部分分别承受地震。

d ." 鸟巢" 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 鸟巢" 仍然会是安全的。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为了让" 鸟巢" 容纳尽可能多的观众,因此" 鸟巢" 采用了这种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的设计。

b .鸟类筑造的鸟巢盆形结构带给建筑师们有益的启示,这是工程技术人员有意识地向生物界学习的结果。

c .不同建筑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因此一些大型建筑可以把不同材料构成的部分独立开来,这样会更抗震。

d .从" 鸟巢" 的外形、结构、容量、建造过程等方面来看," 鸟巢" 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的理念。

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①为将军,属太尉②,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 愿取吴王若③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 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 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入为太仆。二年,夫与长乐尉窦甫饮,轻重不得,夫醉,搏甫。甫,窦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④。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节选自《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

[注] ①灌何:颍阴侯灌婴之子。 ②属太尉:隶属于太尉。太尉,指周亚父。 ③若:或。 ④钧,通" 均" ,指平等相处。

4.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及出壁门,莫敢前 壁门:营垒的门。

b .至吴将麾下 麾下:统帅之下。

c .夫创少瘳 少瘳:稍稍痊愈。

d .数月,坐法去 坐法:犯法判罪。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灌夫" 名闻天下" 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 ②不肯随丧归,愿取吴王若将军头

③驰入吴军,所杀伤数十人 ④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请复往

⑤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 ⑥愈贫贱,尤益敬,与钧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灌夫的父亲本姓张,当年做颍阴侯灌婴的舍人受到宠幸,蒙灌氏姓而荣耀,屡立战功,

官至二千石,后战死沙场。

b .灌夫在吴楚之乱时随父从军,在父亲战死后未陪灵柩还家,而是冒死带人冲入吴军营垒英勇杀敌,以致身负重伤。

c .汉景帝时,灌夫在颍阴侯灌何的推举之下官至中郎将,虽不久因犯法去职,但仍受器重,后来又做了代王的国相。

d .灌夫为人刚直,还时常借酒使性,不爱奉承人,蔑视甚至故意凌辱有权势的贵戚,而对贫贱之士却往往平等相待。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各5分)

①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

答:

②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

(二)名篇名句默写(5分)

8.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4)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5)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陌上花开缓缓归

①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清爽而浪漫。" 三月风情陌上花" ,古远的诗句似乎随风从天边飘来,从历史的深处飘来,拂过阡陌,袭上心头。这是何等的一种意境:" 三月风情陌上花" ,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舒畅。这意境,枝繁叶茂,从古代长到现代,不枯不衰;又如水,岁岁年年,流淌在阡陌之上,不知迷醉过古今多少王公贵族、粉黛佳丽、骚人墨客、凡男俗女。三月陌上花,让人爱人痴,恍惚人的骨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

②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其时陌上花团锦簇,杨柳轻摇,蝶飞蜂舞,三月风情旖旎之至。这时,一骑快马打陌头杨柳的绿阴中飘然而来,驿者翻身下马,气喘吁吁中把一封书信递给夫人。夫人展开一看,不禁满面春色。原来,吴越王钱身在王宫大殿却惦记着远在临安陌上的爱妃,嘱她只管怜花惜柳,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钱,这位在五代十国的夹缝中占了十二州江山的吴越国王,不提他江山坐得如何,只是这一番对爱妃的体贴、对春色的倾心之情就足以让后人击掌了。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游移在古籍史册中,艳称千古。

③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以使国家逃脱倾覆的厄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过剑戟弓弩的无情。从此,陌上花开依旧,只是钱烟逝,爱妃云去,只有"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这一句话化作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等待后人的凭吊。终于在吴越国" 国除" 的百十来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特意安排东坡在秋天踏上临安的陌上。陌上春天花开,秋天亦花开,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的是柔情,而秋天的骨子里透出的却是萧瑟。于是在秋天的陌上花开中,东坡怅对古人,一番凭吊,三首《陌上花》于胸中郁结,

一吐而快。"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归"...... 诗人一唱三叹中,浸染着人事盛衰的感慨。陌上花,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已。

④漫步陌上,尽管不能如吴越王妃那样一路招摇地走在陌上花丛中,也不能像东坡那样怀一颗忧伤之心吟出千古不泯的诗句,不过,这并不妨碍我把钱与王妃的" 缓缓归" 当作人类面对大自然所共有的心境去感怀,当然,东坡透过陌上花开而生发的历史感悟更以一种强劲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灵。

⑤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的陌上花,简直就是为了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而开而落。我不敢说我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但我可以深情地抚摸陌上这些娇嫩而又顽强的花朵。陌上花开缓缓归,这不仅仅意味着悠闲、诗意,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心灵在恬静的陌上花开中恬静如花,回归自然,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⑥缓缓归,缓缓归。披一袭" 三月风情" 再采一束" 陌上花" ,缓缓归。

⑦缓缓归矣,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9.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同是陌上花开,各人的感受不尽相同。钱产生了

,苏东坡产生了 。(4分)

10.⑴作者为什么强调苏东坡是" 秋天" 踏上临安陌上的?⑵作者说:" 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请指出作者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⑴

11.在文章第⑤段,作者将自然(陌上花)与人类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进行思索,有哪些收获?请用简要、明白地叙述作者的思索所得。(分点陈述)(6分)

答: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这篇散文从陌上花开的景色入手,由陌上风景所引发的人对景的情感推及到人对人的情感,进而推及到对历史乃至文化的感悟,意蕴十分丰富。

b ." 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舒畅。" 这里面既包含了人对景的赞美,也包含了景对人的回应,表达了人与景(自然)的亲密关系。

c .钱疏于国家治理,身在朝中却惦记着临安陌上的爱妃,作者对他颇有微词,但对"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中的柔情给予了充分肯定。

d .作者认为对自然美的欣赏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但只有像苏东坡那样的睿智者才能从对自然美的欣赏中生发出的对人类历史感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e .文章结尾作者对" 缓缓归" 的反复吟咏,表达了作者对陌上花开的美丽景色的流连,也表达了作者对思索所得的细细品味,余味深长,发人深思。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家有" 胡同"--忆陈垣先生

陆其国

说家有" 胡同" ,容易让人误以为家坐落在胡同里。想想也是,家在胡同再正常不过。 如说胡同在家里--即家有" 胡同" ,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确有一个人这样说,他就 是历史学家陈垣。

陈垣字援庵,生于l880年,卒于l971年,广东新会人。辛亥革命后,陈垣到北京, 开始钻研文史。一生从事教育达七十年,并先后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北平图书馆委员、故 宫博物院理事兼故宫图书馆馆长等职。

陈垣是李希泌的父执,李曾撰文说起有一次陈垣的助手和学生刘乃和在老师家,遵师 命去书房取一部《元六十家文集目录》稿本,陈垣告诉刘此书在第几条" 胡同" 第几层 书架;一会儿又要取一张老照片,那在第几条" 胡同" 第几层书架,刘皆随手取来。李希 泌对陈老这样得心应手地使用自己的图书资料,既惊讶,又佩服。1964年夏,李希泌陪同亚非学会负责人艾毅根拜访陈垣,应客人要求,陈垣请客人参观厢房里的藏书。" 厢房的面积并不大,但书架一行一行地排列得很整齐,行与行之间留有一条通道,陈老名之为

' 胡同' ,顺序名之为' 第一条胡同' 、' 第二条胡同'...... 。书架上的书也放得很整齐。"(李希泌语)

原来" 胡同" 是陈垣喻指他的藏书室。在我看来,陈垣自况家有" 胡同" ,盖缘于他 腹有诗书。腹有诗书的人,即使家无" 胡同" ,依然可以气定神闲,因为他已在心里

" 砌" 起了" 胡同" ;反之,腹无诗书,即使在家里砸钱堆起再多的" 胡同" ,不过是附庸风雅,华而不实。由是观之,一个人要做到腹有诗书,家里有无" 胡同" 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里要有" 胡同" ;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这里包含的已不仅仅是学问和学识,还有人品人格,乃至学术精神。能完成这种抵达的人很少,就像陈垣家有" 胡同" ,并与之融会贯通的人很少一样。但惟其少,才更令我们这些后人敬仰。敬仰他、也是敬仰真学问、真学识,更是敬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

陈垣的弟子赵光贤,曾对梁启超根据《新唐书? 薛延陀传》里" 值贞观二年突厥叶

护可汗见弑" 的记载,考证出唐玄奘赴印度出发年代为贞观元年,而非历来以为的贞观三 年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他读到l924年lo 月上海《东方杂志》上发表的陈垣《书内学院 校慈恩传后》一文,该文将梁氏的诸条考证一一驳倒。" 其中有一条我记得最清楚,就是 先生据《通典》、《册府元龟》诸书,证明在贞观元年(不是二年) 被杀的是统叶护,而 玄奘到西突厥素叶城见到的是统叶护的儿子肆叶护。一字之差,遂成大错。当时我想,原 来我国还有比梁氏更高明的人,从此使我五体投地地佩服的人不是梁任公而是援庵先生 了。"(赵光贤语)

当然,做一个学人,学问固然重要,风骨更不可缺。《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一部呕

心沥血之作,从这部书很可以看出陈垣的风骨。陈垣读胡三省《通鉴注》时,正身处敌伪 统治的北平,人民生活在黑暗中。他说自己" 精神异常痛苦,阅读胡注,体会了他当日的 心情,慨叹彼此的遭遇,忍不住流泪,甚至痛哭。" 感情的接近,.思想的相通,各自身受的苦难,驱使陈垣下决定为胡注写出" 表微" 。这部著作彰显了胡三省的内心情怀,也凸显出陈垣的民族气节和学人傲骨。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本文由" 胡同" 在家里说起,再引出回忆的对象,开篇出人意料,激发了读者的 阅读兴趣,又为下文的叙评做了很好的铺垫。

b .文章第二段对陈垣的简要介绍,说明了陈垣学术生涯的漫长以及在图书馆管理方 面的丰富经历,在全文起到总领作用。

c .文中引用李希泌的话介绍了陈垣家中的" 胡同" 的具体设置,说明了陈垣家中藏 书的丰富以及他能很好地管理与使用。

d .文章用较大篇幅引用赵光贤的话,内容上突出了陈垣的博学与治学的严谨,形式 上体现了回忆录这种文体对真实性的要求。

e .本文在详细叙写" 胡同" 、简要评价人物的基础上,点明文章的主旨--拥有大 量的藏书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4.文中说" 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 ,应该如何实现这一" 抵 达"? 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15.文章标题为" 家有' 胡同"' ,但后两段并未提及" 胡同" 。请对后两段的作用进行探究。(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69分)

五、(共9分)

(一)现代诗歌鉴赏(3分)

16. 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穆旦的《春》有别于传统写法,在春天景物的描写中融入了人的眼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表层写春的景象,深层则寄寓着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焦虑和迷惘。

b. 江非的《妈妈》,诗歌用了约三分之二的篇幅,罗列一个个现代城市的意象,这实际上是为写农村的妈妈作铺垫,这种铺垫越充分,构成的反差就越大。

c. 冯至的《蛇》以浪漫的笔触写了一条通灵的寂寞之蛇,带给读者的是柔情、爱、美,艺术上既有古典诗歌的优美意境,又在表现手法上融入了象征派诗歌的一些东西,使这首爱情诗饱含着象征性。

d.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梁小斌《雪白的墙》以同样的视角选择了同时代背景下的内容,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带给人的伤痛,也表现了对未来的憧憬。

(二)语言文字运用(6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b. 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五颜六色,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意兴阑珊。 c. 在几十年的风雨同行中,他俩总是同甘共苦,讳莫如深。

d. 苏教授年近八十,行将就木,但还要为祖国的科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我们要尽一切努力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约化。

b.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决定的。

c. "神舟七号" 的轨道舱内的" 夹层" 的作用是为航天员在舱内、舱外提供气压缓冲。

d. 据专家勘察,央视新址北配楼主体结构未受严重影响,建议采取剥除外衣、局部修复的方式维修该楼。估计2010年初能完成。

六、写作(6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情,许多时刻,当你身临其境、亲身经历之后,往往受到启迪,身心感到愉悦。偶然忆起,如品香茗,如含青橄,清香久远,回味悠长......

请以" 值得回味"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文言文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d (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设计的,并非" 鸟巢" 的抗震设计。)

2、c (a 中" 抵抗风雨和地震的能力" 错;b 中" 不同建筑物可以适当位移" 错;d 中" 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 错)

3、a (强加因果,两分句间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

4.b (" 麾下" 在句中是军旗之下)

5.b

6.a (说灌孟官至二千石是因为" 屡立战功" ,无据。)

7、①按照军法规定,父子一起从军,有(一人)战死,(未死的)能够护送灵柩回家。 ②将军认为他豪壮而讲大义,恐怕失掉他,就向太尉报告,太尉于是坚决阻止了他。

8、默写名句

(1)泉涓涓而始流。

(2)沧海月明珠有泪。

(3)樯橹灰飞烟灭。

(4)响穷彭蠡之滨。

(5)茕茕孑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9.对爱妃的体贴、对春色的倾心的情感 / 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悟

(本题共4分,每一处2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0.⑴秋天的景色是萧瑟的,正是临安陌上萧瑟的秋景触动了苏东坡情怀。⑵作者对自然与人生、对历史与文化都有了新的体会,心情愉悦,就像" 陌上花开" 那样。

(本题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1.⑴自然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和载体。

⑵人类可以通过接触自然来感悟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⑶自然给予人类心灵的慰藉与陶冶。

⑷人类要回归自然,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本题共6分,每一小点2分,答对三点或三点以上给6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2.c d

(c 项,文中说钱在给夫人的信中" 不提他江山坐得如何" ,并没有说钱疏于国家治理的意思," 作者对他颇有微词" 有误。d 项,文中说东坡的历史感悟更震撼着我的心灵,并不意味着只有像苏东坡那样的睿智者才能从中生发出对人类历史的感悟。)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3、b e(b." 总领作用" 有误。e .文章的主旨在于如何治学和做人。)

14、实现这一" 抵达" 首先要由拥有藏书到腹有诗书,富有学问和学识;再次要能对所学 诗书融会贯通,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与评析,将学问和学识化为自己的人品人格。

15、答案示例:文中的" 胡同" 有内外之分,后两段虽未提及" 胡同" ,但实际上也是在 写" 胡同" ,写的不是陈垣家中外在的" 胡同"--藏书,而是陈垣内在的" 胡同"--

学问和风骨;后两段承接第四段的评价,由前文对陈垣得心应手地使用藏书的赞叹,上升 到对陈垣的学问和风骨的敬佩,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和文章的内涵。

五、语言文字运用

16、d (角度不同,一个是经历者的角度,一个以孩子的视角写;食指的诗中没有憧憬。)

17、a (别开生面比喻另创新局面、风格或形式。 意兴阑珊:意兴将尽。 讳莫如深:原指事情极为严重,因而隐讳不说。后指隐瞒得非常紧密,惟恐别人知道。 行将就木为贬义)

18、c (a 走上--道路,缺宾语;b 句式杂糅;d 专家建议,缺主语。)

附:文言参考译文:

灌夫将军是颍阴人。灌夫的父亲是张孟,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门客,受到宠信,灌婴就推荐他(入朝做官),官至二千石,所以冒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

婴之子)灌何担任将军,隶属太尉周亚夫,他请求太尉让灌孟担任校尉。灌夫带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灌孟年纪老了,颍阴侯勉强推荐他,灌孟郁郁不得志,所以作战时常常攻击强敌,于是战死在吴军中。按照军法规定,父子一起从军,有(一人)战死,(未死的)能够护送灵柩回家。灌夫不肯随同灵柩回家,愤激地说:" 要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来替父报仇。" 于是灌夫身披铠甲,手持长戟,募集了军中跟他素来交好又愿意跟随他的几十个勇士。等到出了营门,没有人敢向前进。只有两个人和他属下的奴隶共十多个骑兵奔驰冲入吴军,直到吴军将领的旗帜之下,杀伤几十人。不能向前了,又飞马返回跑进汉军营垒,他的奴隶全部战死,只有他和一个骑兵生还。灌夫身受重伤十多处,恰好有名贵的良药,所以才得以不死。灌夫的创伤稍微好转,又向将军请求说:" 我更了解吴军营垒中路径曲折,请让我再前往(杀敌)。" 将军认为他豪壮而讲大义,恐怕失掉他,就向太尉报告,太尉于是坚决阻止了他。吴军被击破之后,灌夫因此名闻天下。颍阴侯把灌夫的事迹报告给皇上,皇上任命灌夫为中郎将。过了几个月,因犯法判罪而离职。后来住在长安,长安城中的公卿没有不称赞他的。汉景帝时,灌夫做到代王的国相。景帝去世,当朝皇上(汉武帝)刚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交汇之处,是驻扎重兵的地方,因此调任灌夫担任淮阳太守。建元元年,灌夫入朝任太仆。建元二年,灌夫跟长乐尉窦甫饮酒,因喝酒多少发生争执,灌夫醉了,打了窦甫。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怕窦太后杀灌夫,就调任灌夫去当燕王的国相。灌夫为人刚强直率,好借酒耍性子,不喜欢当面奉承人。皇亲国戚有势力、地位在他之上的人,他不乐意以礼对待,一定要凌辱他们;地位在他之下的士人,越贫贱的,他尤为恭敬,跟他们平等相处。在大庭广众之中,推荐夸奖地位低的人。士人们也因此而称颂他。

第ⅰ卷(阅读题 共51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鸟巢" 的抗震妙招

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由于形似鸟巢,因此被人们称为" 鸟巢" 。" 鸟巢" 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共能容纳9.1万观众观赏比赛。在汶川发生8.0级地震之后," 鸟巢" 的抗震性能也就备受公众的关注。但专家告诉我们," 鸟巢" 能抵御8级地震。

乌鸦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但是它的鸟巢可不简单。它会采集许多粗枝,边编织,边用泥粘土加固,直到做成一个盆状巢。当然,天然的鸟巢有繁有简,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凹底,这便于鸟蛋聚集在巢中央,使鸟蛋更安全,而且在孵化是温度不易流失。更重要的是,盆状的鸟巢在抵抗风雨和树枝的晃动方面也很有效。当大风吹到弧形的边缘时,强烈的气流会顺着边缘滑过,鸟巢承受的风力大大减弱了。鸟巢往往修建在三条甚至更多的树枝分叉的位置,树枝如同钢梁一样支撑了盆状的鸟巢。所以当鸟巢所在的大树晃动时,盆状的鸟巢比其他形状更难以倾覆。

我们知道,人类修建在地面上的大型建筑,都要向地下打坚固的地基," 鸟巢" 也不例外,它的地基有效支撑了地面的建筑,类似于树干和树枝对天然鸟巢的支撑作用。只是人类所打的地基更深更结实。然而,地震专家在借鉴天然鸟巢的基础上,又在自己的建筑中加了许多鸟类巢穴所没有的抗震技术。地震专家们知道,对于大型建筑来说,那种全部连为坚固整体的建筑并不是最抗震的,反而是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能够自行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首先,钢梁结构和包含观众席的的碗状看台是分离的,这个设计很科学,因为钢梁结构是钢铁材料,而看台是混凝土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如果联成一体,由于伸缩程度不同而相互拉扯,反而容易造成难于预料的破坏。另外,从世界范围内的地震经验来看," 鸟巢" 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应该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钢梁结构又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层环绕一周,起到支撑的作用,还有一层专门支撑楼道,这些设计都使地震来时,场馆钢梁结构部分安然无恙。其次,碗状看台也分为8个独立的大单元,当地震来时每个单元都独立晃动,能够有效消减地震波的冲击力。

此外,在建筑的过程中,经过对安全问题的慎重考虑,设计师们取消了原来设计方案中的可伸缩顶棚,使得体育馆的抗震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由于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人员疏散可以在8分钟内完成。

所以,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 鸟巢" 体育馆仍然是非常安全的。

(选自2008年第8期《大科技》 有删改)

1. 根据文意,下列对" 鸟巢" 抗震设计的妙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借鉴天然鸟巢的盆形和凹底结构,并在" 鸟巢" 的底部向地下打进更深更坚固的地基。 b .把钢梁结构和观众席的碗状看台实行分离建造,而不是让" 鸟巢" 全部联成一个整体。 c .钢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每层都有它的特定的功能。碗状的看台也分为独立的几大单元。 d ." 鸟巢" 取消了原设计中的可伸缩的顶棚,观众席每一层疏散通道都是独立的,没有交叉。

2.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天然鸟巢往往建在分叉的树枝之间,再加上它的盆形结构,因此,鸟巢有很强的抵抗大风雨和大地震的能力。

b .不同建筑物之间可以适度位移,这样就能够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因而更抗震。" 鸟巢" 的设计体现了这一原理。

c." 鸟巢" 的钢梁结构和看台实行分离设计,因此," 鸟巢" 不是以整体来承受地震,而是不同部分分别承受地震。

d ." 鸟巢" 的钢梁结构异常坚固,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就算遭受了强烈地震冲击," 鸟巢" 仍然会是安全的。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为了让" 鸟巢" 容纳尽可能多的观众,因此" 鸟巢" 采用了这种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的设计。

b .鸟类筑造的鸟巢盆形结构带给建筑师们有益的启示,这是工程技术人员有意识地向生物界学习的结果。

c .不同建筑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因此一些大型建筑可以把不同材料构成的部分独立开来,这样会更抗震。

d .从" 鸟巢" 的外形、结构、容量、建造过程等方面来看," 鸟巢" 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的理念。

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①为将军,属太尉②,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 愿取吴王若③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 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 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入为太仆。二年,夫与长乐尉窦甫饮,轻重不得,夫醉,搏甫。甫,窦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④。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节选自《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

[注] ①灌何:颍阴侯灌婴之子。 ②属太尉:隶属于太尉。太尉,指周亚父。 ③若:或。 ④钧,通" 均" ,指平等相处。

4.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及出壁门,莫敢前 壁门:营垒的门。

b .至吴将麾下 麾下:统帅之下。

c .夫创少瘳 少瘳:稍稍痊愈。

d .数月,坐法去 坐法:犯法判罪。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灌夫" 名闻天下" 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 ②不肯随丧归,愿取吴王若将军头

③驰入吴军,所杀伤数十人 ④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请复往

⑤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 ⑥愈贫贱,尤益敬,与钧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灌夫的父亲本姓张,当年做颍阴侯灌婴的舍人受到宠幸,蒙灌氏姓而荣耀,屡立战功,

官至二千石,后战死沙场。

b .灌夫在吴楚之乱时随父从军,在父亲战死后未陪灵柩还家,而是冒死带人冲入吴军营垒英勇杀敌,以致身负重伤。

c .汉景帝时,灌夫在颍阴侯灌何的推举之下官至中郎将,虽不久因犯法去职,但仍受器重,后来又做了代王的国相。

d .灌夫为人刚直,还时常借酒使性,不爱奉承人,蔑视甚至故意凌辱有权势的贵戚,而对贫贱之士却往往平等相待。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各5分)

①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

答:

②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

(二)名篇名句默写(5分)

8.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4)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5)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陌上花开缓缓归

①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清爽而浪漫。" 三月风情陌上花" ,古远的诗句似乎随风从天边飘来,从历史的深处飘来,拂过阡陌,袭上心头。这是何等的一种意境:" 三月风情陌上花" ,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舒畅。这意境,枝繁叶茂,从古代长到现代,不枯不衰;又如水,岁岁年年,流淌在阡陌之上,不知迷醉过古今多少王公贵族、粉黛佳丽、骚人墨客、凡男俗女。三月陌上花,让人爱人痴,恍惚人的骨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

②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其时陌上花团锦簇,杨柳轻摇,蝶飞蜂舞,三月风情旖旎之至。这时,一骑快马打陌头杨柳的绿阴中飘然而来,驿者翻身下马,气喘吁吁中把一封书信递给夫人。夫人展开一看,不禁满面春色。原来,吴越王钱身在王宫大殿却惦记着远在临安陌上的爱妃,嘱她只管怜花惜柳,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钱,这位在五代十国的夹缝中占了十二州江山的吴越国王,不提他江山坐得如何,只是这一番对爱妃的体贴、对春色的倾心之情就足以让后人击掌了。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游移在古籍史册中,艳称千古。

③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以使国家逃脱倾覆的厄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过剑戟弓弩的无情。从此,陌上花开依旧,只是钱烟逝,爱妃云去,只有"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这一句话化作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等待后人的凭吊。终于在吴越国" 国除" 的百十来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特意安排东坡在秋天踏上临安的陌上。陌上春天花开,秋天亦花开,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的是柔情,而秋天的骨子里透出的却是萧瑟。于是在秋天的陌上花开中,东坡怅对古人,一番凭吊,三首《陌上花》于胸中郁结,

一吐而快。"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归"...... 诗人一唱三叹中,浸染着人事盛衰的感慨。陌上花,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已。

④漫步陌上,尽管不能如吴越王妃那样一路招摇地走在陌上花丛中,也不能像东坡那样怀一颗忧伤之心吟出千古不泯的诗句,不过,这并不妨碍我把钱与王妃的" 缓缓归" 当作人类面对大自然所共有的心境去感怀,当然,东坡透过陌上花开而生发的历史感悟更以一种强劲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灵。

⑤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的陌上花,简直就是为了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而开而落。我不敢说我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但我可以深情地抚摸陌上这些娇嫩而又顽强的花朵。陌上花开缓缓归,这不仅仅意味着悠闲、诗意,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心灵在恬静的陌上花开中恬静如花,回归自然,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⑥缓缓归,缓缓归。披一袭" 三月风情" 再采一束" 陌上花" ,缓缓归。

⑦缓缓归矣,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9.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同是陌上花开,各人的感受不尽相同。钱产生了

,苏东坡产生了 。(4分)

10.⑴作者为什么强调苏东坡是" 秋天" 踏上临安陌上的?⑵作者说:" 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请指出作者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⑴

11.在文章第⑤段,作者将自然(陌上花)与人类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进行思索,有哪些收获?请用简要、明白地叙述作者的思索所得。(分点陈述)(6分)

答: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这篇散文从陌上花开的景色入手,由陌上风景所引发的人对景的情感推及到人对人的情感,进而推及到对历史乃至文化的感悟,意蕴十分丰富。

b ." 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舒畅。" 这里面既包含了人对景的赞美,也包含了景对人的回应,表达了人与景(自然)的亲密关系。

c .钱疏于国家治理,身在朝中却惦记着临安陌上的爱妃,作者对他颇有微词,但对"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中的柔情给予了充分肯定。

d .作者认为对自然美的欣赏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但只有像苏东坡那样的睿智者才能从对自然美的欣赏中生发出的对人类历史感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e .文章结尾作者对" 缓缓归" 的反复吟咏,表达了作者对陌上花开的美丽景色的流连,也表达了作者对思索所得的细细品味,余味深长,发人深思。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家有" 胡同"--忆陈垣先生

陆其国

说家有" 胡同" ,容易让人误以为家坐落在胡同里。想想也是,家在胡同再正常不过。 如说胡同在家里--即家有" 胡同" ,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确有一个人这样说,他就 是历史学家陈垣。

陈垣字援庵,生于l880年,卒于l971年,广东新会人。辛亥革命后,陈垣到北京, 开始钻研文史。一生从事教育达七十年,并先后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北平图书馆委员、故 宫博物院理事兼故宫图书馆馆长等职。

陈垣是李希泌的父执,李曾撰文说起有一次陈垣的助手和学生刘乃和在老师家,遵师 命去书房取一部《元六十家文集目录》稿本,陈垣告诉刘此书在第几条" 胡同" 第几层 书架;一会儿又要取一张老照片,那在第几条" 胡同" 第几层书架,刘皆随手取来。李希 泌对陈老这样得心应手地使用自己的图书资料,既惊讶,又佩服。1964年夏,李希泌陪同亚非学会负责人艾毅根拜访陈垣,应客人要求,陈垣请客人参观厢房里的藏书。" 厢房的面积并不大,但书架一行一行地排列得很整齐,行与行之间留有一条通道,陈老名之为

' 胡同' ,顺序名之为' 第一条胡同' 、' 第二条胡同'...... 。书架上的书也放得很整齐。"(李希泌语)

原来" 胡同" 是陈垣喻指他的藏书室。在我看来,陈垣自况家有" 胡同" ,盖缘于他 腹有诗书。腹有诗书的人,即使家无" 胡同" ,依然可以气定神闲,因为他已在心里

" 砌" 起了" 胡同" ;反之,腹无诗书,即使在家里砸钱堆起再多的" 胡同" ,不过是附庸风雅,华而不实。由是观之,一个人要做到腹有诗书,家里有无" 胡同" 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里要有" 胡同" ;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这里包含的已不仅仅是学问和学识,还有人品人格,乃至学术精神。能完成这种抵达的人很少,就像陈垣家有" 胡同" ,并与之融会贯通的人很少一样。但惟其少,才更令我们这些后人敬仰。敬仰他、也是敬仰真学问、真学识,更是敬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

陈垣的弟子赵光贤,曾对梁启超根据《新唐书? 薛延陀传》里" 值贞观二年突厥叶

护可汗见弑" 的记载,考证出唐玄奘赴印度出发年代为贞观元年,而非历来以为的贞观三 年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他读到l924年lo 月上海《东方杂志》上发表的陈垣《书内学院 校慈恩传后》一文,该文将梁氏的诸条考证一一驳倒。" 其中有一条我记得最清楚,就是 先生据《通典》、《册府元龟》诸书,证明在贞观元年(不是二年) 被杀的是统叶护,而 玄奘到西突厥素叶城见到的是统叶护的儿子肆叶护。一字之差,遂成大错。当时我想,原 来我国还有比梁氏更高明的人,从此使我五体投地地佩服的人不是梁任公而是援庵先生 了。"(赵光贤语)

当然,做一个学人,学问固然重要,风骨更不可缺。《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一部呕

心沥血之作,从这部书很可以看出陈垣的风骨。陈垣读胡三省《通鉴注》时,正身处敌伪 统治的北平,人民生活在黑暗中。他说自己" 精神异常痛苦,阅读胡注,体会了他当日的 心情,慨叹彼此的遭遇,忍不住流泪,甚至痛哭。" 感情的接近,.思想的相通,各自身受的苦难,驱使陈垣下决定为胡注写出" 表微" 。这部著作彰显了胡三省的内心情怀,也凸显出陈垣的民族气节和学人傲骨。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本文由" 胡同" 在家里说起,再引出回忆的对象,开篇出人意料,激发了读者的 阅读兴趣,又为下文的叙评做了很好的铺垫。

b .文章第二段对陈垣的简要介绍,说明了陈垣学术生涯的漫长以及在图书馆管理方 面的丰富经历,在全文起到总领作用。

c .文中引用李希泌的话介绍了陈垣家中的" 胡同" 的具体设置,说明了陈垣家中藏 书的丰富以及他能很好地管理与使用。

d .文章用较大篇幅引用赵光贤的话,内容上突出了陈垣的博学与治学的严谨,形式 上体现了回忆录这种文体对真实性的要求。

e .本文在详细叙写" 胡同" 、简要评价人物的基础上,点明文章的主旨--拥有大 量的藏书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4.文中说" 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 ,应该如何实现这一" 抵 达"? 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15.文章标题为" 家有' 胡同"' ,但后两段并未提及" 胡同" 。请对后两段的作用进行探究。(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69分)

五、(共9分)

(一)现代诗歌鉴赏(3分)

16. 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穆旦的《春》有别于传统写法,在春天景物的描写中融入了人的眼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表层写春的景象,深层则寄寓着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焦虑和迷惘。

b. 江非的《妈妈》,诗歌用了约三分之二的篇幅,罗列一个个现代城市的意象,这实际上是为写农村的妈妈作铺垫,这种铺垫越充分,构成的反差就越大。

c. 冯至的《蛇》以浪漫的笔触写了一条通灵的寂寞之蛇,带给读者的是柔情、爱、美,艺术上既有古典诗歌的优美意境,又在表现手法上融入了象征派诗歌的一些东西,使这首爱情诗饱含着象征性。

d.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梁小斌《雪白的墙》以同样的视角选择了同时代背景下的内容,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带给人的伤痛,也表现了对未来的憧憬。

(二)语言文字运用(6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b. 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五颜六色,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意兴阑珊。 c. 在几十年的风雨同行中,他俩总是同甘共苦,讳莫如深。

d. 苏教授年近八十,行将就木,但还要为祖国的科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我们要尽一切努力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约化。

b.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决定的。

c. "神舟七号" 的轨道舱内的" 夹层" 的作用是为航天员在舱内、舱外提供气压缓冲。

d. 据专家勘察,央视新址北配楼主体结构未受严重影响,建议采取剥除外衣、局部修复的方式维修该楼。估计2010年初能完成。

六、写作(6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情,许多时刻,当你身临其境、亲身经历之后,往往受到启迪,身心感到愉悦。偶然忆起,如品香茗,如含青橄,清香久远,回味悠长......

请以" 值得回味"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文言文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d (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设计的,并非" 鸟巢" 的抗震设计。)

2、c (a 中" 抵抗风雨和地震的能力" 错;b 中" 不同建筑物可以适当位移" 错;d 中" 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的袭击" 错)

3、a (强加因果,两分句间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

4.b (" 麾下" 在句中是军旗之下)

5.b

6.a (说灌孟官至二千石是因为" 屡立战功" ,无据。)

7、①按照军法规定,父子一起从军,有(一人)战死,(未死的)能够护送灵柩回家。 ②将军认为他豪壮而讲大义,恐怕失掉他,就向太尉报告,太尉于是坚决阻止了他。

8、默写名句

(1)泉涓涓而始流。

(2)沧海月明珠有泪。

(3)樯橹灰飞烟灭。

(4)响穷彭蠡之滨。

(5)茕茕孑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9.对爱妃的体贴、对春色的倾心的情感 / 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悟

(本题共4分,每一处2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0.⑴秋天的景色是萧瑟的,正是临安陌上萧瑟的秋景触动了苏东坡情怀。⑵作者对自然与人生、对历史与文化都有了新的体会,心情愉悦,就像" 陌上花开" 那样。

(本题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1.⑴自然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和载体。

⑵人类可以通过接触自然来感悟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⑶自然给予人类心灵的慰藉与陶冶。

⑷人类要回归自然,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本题共6分,每一小点2分,答对三点或三点以上给6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12.c d

(c 项,文中说钱在给夫人的信中" 不提他江山坐得如何" ,并没有说钱疏于国家治理的意思," 作者对他颇有微词" 有误。d 项,文中说东坡的历史感悟更震撼着我的心灵,并不意味着只有像苏东坡那样的睿智者才能从中生发出对人类历史的感悟。)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3、b e(b." 总领作用" 有误。e .文章的主旨在于如何治学和做人。)

14、实现这一" 抵达" 首先要由拥有藏书到腹有诗书,富有学问和学识;再次要能对所学 诗书融会贯通,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与评析,将学问和学识化为自己的人品人格。

15、答案示例:文中的" 胡同" 有内外之分,后两段虽未提及" 胡同" ,但实际上也是在 写" 胡同" ,写的不是陈垣家中外在的" 胡同"--藏书,而是陈垣内在的" 胡同"--

学问和风骨;后两段承接第四段的评价,由前文对陈垣得心应手地使用藏书的赞叹,上升 到对陈垣的学问和风骨的敬佩,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和文章的内涵。

五、语言文字运用

16、d (角度不同,一个是经历者的角度,一个以孩子的视角写;食指的诗中没有憧憬。)

17、a (别开生面比喻另创新局面、风格或形式。 意兴阑珊:意兴将尽。 讳莫如深:原指事情极为严重,因而隐讳不说。后指隐瞒得非常紧密,惟恐别人知道。 行将就木为贬义)

18、c (a 走上--道路,缺宾语;b 句式杂糅;d 专家建议,缺主语。)

附:文言参考译文:

灌夫将军是颍阴人。灌夫的父亲是张孟,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门客,受到宠信,灌婴就推荐他(入朝做官),官至二千石,所以冒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

婴之子)灌何担任将军,隶属太尉周亚夫,他请求太尉让灌孟担任校尉。灌夫带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灌孟年纪老了,颍阴侯勉强推荐他,灌孟郁郁不得志,所以作战时常常攻击强敌,于是战死在吴军中。按照军法规定,父子一起从军,有(一人)战死,(未死的)能够护送灵柩回家。灌夫不肯随同灵柩回家,愤激地说:" 要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来替父报仇。" 于是灌夫身披铠甲,手持长戟,募集了军中跟他素来交好又愿意跟随他的几十个勇士。等到出了营门,没有人敢向前进。只有两个人和他属下的奴隶共十多个骑兵奔驰冲入吴军,直到吴军将领的旗帜之下,杀伤几十人。不能向前了,又飞马返回跑进汉军营垒,他的奴隶全部战死,只有他和一个骑兵生还。灌夫身受重伤十多处,恰好有名贵的良药,所以才得以不死。灌夫的创伤稍微好转,又向将军请求说:" 我更了解吴军营垒中路径曲折,请让我再前往(杀敌)。" 将军认为他豪壮而讲大义,恐怕失掉他,就向太尉报告,太尉于是坚决阻止了他。吴军被击破之后,灌夫因此名闻天下。颍阴侯把灌夫的事迹报告给皇上,皇上任命灌夫为中郎将。过了几个月,因犯法判罪而离职。后来住在长安,长安城中的公卿没有不称赞他的。汉景帝时,灌夫做到代王的国相。景帝去世,当朝皇上(汉武帝)刚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交汇之处,是驻扎重兵的地方,因此调任灌夫担任淮阳太守。建元元年,灌夫入朝任太仆。建元二年,灌夫跟长乐尉窦甫饮酒,因喝酒多少发生争执,灌夫醉了,打了窦甫。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怕窦太后杀灌夫,就调任灌夫去当燕王的国相。灌夫为人刚强直率,好借酒耍性子,不喜欢当面奉承人。皇亲国戚有势力、地位在他之上的人,他不乐意以礼对待,一定要凌辱他们;地位在他之下的士人,越贫贱的,他尤为恭敬,跟他们平等相处。在大庭广众之中,推荐夸奖地位低的人。士人们也因此而称颂他。


相关作文

  •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二作文8000字
  •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二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远洋的航船在舱底放上"压舱石",为了能在汪洋大海中航行得更加平稳. 运动员训练时在腿上绑上沙袋,为了能在比赛时跑得更快.跳得更远. 登山者背上沉重的登山器械,是为了能从容应对恶劣天气和突发状况,最终可以胜利登顶. „„ 成长的道 ...

  • 荣耀2018高二作文选(2017年3月月考)作文300字
  • "荣耀2018"学生优秀习作作文赏析 第2页 "荣耀2018"学生优秀习作作文赏析 第2页 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好语文闯天下 "荣耀2018"学生优秀习作作文赏析 第2页 如此占位,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反而得不偿失,因此,占位要三思而行,更多 ...

  • 卓雅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作文0字
  • 语文技巧作文2500字
  •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在文言文阅读中,推断文言实词的常用方法,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联想推断法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例如:不以外夷见忽.要理解此句,关键是"见".我们可以联想到& ...

  • 2015教研室寒假生活作文9000字
  • 昌邑市教研室 关于下发全市初中学生寒假学习生活指导意见的 通 知 各镇街区教育办,市直初中: 寒假将至,为引导和规范学生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把寒假作为初中学生学校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延伸,教研室决定对全市初中学生的寒假学习生活提出统一指导意见. 建议各单位.各学校在此<意见>的基础上 ...

  •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作文3600字
  •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30分) 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汉字.(3分) 1.蒙汉情深何忍别, tiān yá( )碧草话斜阳! 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ɡē bì( )滩上的卫士出神. 3.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h ún huánɡ yì tǐ( ). ...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作文5500字
  •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试题 第1页 (共6页) 2017年春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卷面满分:120分 答题时间:80分钟 得分 一.书写检测(正确.匀称.美观地抄写下面这首词)(3分)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二.积累运用(5 ...

  • 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作文2400字
  • 五年级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望岳小学 李泽崟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 22人,女生28 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课外阅读面广.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100%,78%的学生综合测试达到优良水平.学生 ...

  • 特殊的测试作文作文700字
  • [特殊的测试作文] 特殊测试 2007年8月31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暑假期间,爷爷和奶奶带我去五华探亲,认识了比我大三个月的同龄表哥,他原来在东莞读书,今年上半年回来老家读四年级,与我正好是同一个年级,我们在一起下棋.打牌.玩游戏相处得非常愉快,其中还接受了二场特殊测试,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特殊的测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