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作文作文6200字

初三作文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1

谁的作文

摘要:这些年,公众对于语文教育太敏感了,以至于敏感得有些盲目。在各种不留情面的批评和嘲讽中,我不知道语文教育是否还有一块遮羞布,如果有,我想那也一定不会是作文。“现在很多人用‘少慢差费’来评价中学作文教学,”1我不知道这种评价是否恰当,毕竟,我真正关心的是:它批判的对象——作文,是否还是那个作文?或者说,我们应当弄明白,它所批判的作文,到底是谁的作文?

关键词:语文教育作文教学少慢差费谁的作文

一、 老师的作文

在“少慢差费”的作文教学现状里,第一点“少”指的是作文训练少,第二点“慢”是指写作速度慢。很明显,正是由于作文训练少,导致了学生写作速度慢。然而我们又要问,为什么学生们作文训练少? 或许我们可以下意识地说:“因为老师布置的作文少”。稍加思考我们就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个谬论,难道学生写作文必须是在老师布置作文之后吗?可是在我们的中小学,这又成了理所当然的答案。于是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几乎每个学生每年写出的东西不仅数量相同,题目也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他们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就不错了,不要奢求他们各自会在课后写点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文是老师们的。

当然,更糟糕的情况是,在有限的写作文的过程中,学生们最后的作文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段落的形式,字句的组合,甚至连标点符号的使用,都让你找不出半点新鲜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文更是老师们的。

对于学生们作文数量少,我们可以理解为学生丧失了自觉写作的能力和兴趣,而对于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该如何理解呢?我认为这主要是由老师的指导和评价来实现的,“毫无疑问,教师必须参与写作过程的始终,„„当我们讨论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时,首先要对待的是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2因此,我们可以想到由于老师们的“兢兢业业”,学生们的作文也如百川归海般进入同一个胡同。然而我们必须要问,那又是谁使他们丧失了自觉写作的能力和兴1

谢维琪《关于构建新作文教学体系的设想》,《新世纪中学语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p658 2(美)John Mayher 《对学生的作文尽量少作评价》,《写作指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p577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2

趣,还是他们从来没具备过?又是什么东西驱使我们的老师们如此勤恳地把学生作文的生杀大权紧紧攥在手中,并义无反顾地把学生们的作文引进同一个牢笼里去。

二、 考试的作文

作文是老师的,但它更是考试的。

没有人会怀疑作文批改的“杠杆”作用,“促进教学的评价要基于明晰的表现性标准,作文批改是为了促进写作教学的教学评价,所以作文批改要基于明确

的表现标准。”3这样看来,这个“表现标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作文的走势,

这也就可能带来两种结果:其一,恰当的、理想的“表现标准”会把学生的作文引上康庄大道;其二,片面的、狭隘的、带有明显缺陷的“表现标准”不仅扼杀了写作自由发生的可能,还会将学生的作文带人歧途。

那么,在我们的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作为评价和批改作文的主体,老师们的“表现标准”又是什么?这种“表现标准”又是从何而来?我想不用再含糊其辞,这种评价和批改作文的“表现标准”几乎完全依据考试作文的标准和要求,依照“考试要求”来建立的作文“表现标准”好不好呢?我想提供两点思考:第一,如果老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就完全按照一种绝对而单一的“考试标准”来约束学生的写作,在这种惯常的写作中就添加了模式化的内容和形式的话,那学生在真正面临考试的时候,就算文体不限、内容不限,他又如何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第二,单就“考试作文标准”本身而言,这么多年来,我们也能够感觉到:由于这个标准不具备广阔的包容性和理想的人文性,其后果就是很多人都找到了投其所好的窍门,“多段式”的结构、刻意优美的文字、大段的排比、引经又据典、翻新的内容等等这些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从大处来说,高考作文的评改的不包容性和人文理想性的缺失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建立起一种片面的、狭隘的不成文规矩,谁要是不按这个规矩谋篇布局,安放文字,谁就会以惨不忍睹的分数收场。在这种压力之下,也就难怪老师们小心谨慎地在“考试标准”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问题是,也正因为这样,学生们可能获得了高分的秘籍,却无法得到享受写作的乐趣。 3李卫东《作文批改:基于表现标准的评价与对话》,《作文指要》 p35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3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考试要求”是如何使得我们的老师们在教授作文时规规矩矩、亦趋亦步,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把学生写作拖入模式化的深渊。那由“考试要求”建立起来的“作文表现标准”又是如何具体使学生丧失了自觉写作的能力和兴趣得呢?这就是我要提出的第三点。

三 、语言的作文

在中国,看到“某某某作文速成班”根本就不足为奇,看到某学生在背诵满分作文更是司空见惯的事,甚至于,在一本探讨如何写作文的学术论文集里,关于语言训练指导的论文占据了绝大部分篇目。当然,我不是说在中小学作文训练中语言训练是无关紧要的,我只是想探究这种种倾向,这些倾向让我开始思考我们的作文到底是为了什么。

前面我提到,“考试要求”下成长起来的优秀作文标本具有:“多段式”的结构、刻意优美的文字、大段的排比、引经又据典、翻新的内容这样一些特点。这种作文模板毫无疑问是不够理想的,因为它在形式和内容上几乎完全侧重于形式,更直接的说是侧重于作文的语言。我不禁要问:那就是我们作文应当追求的吗?是不是还有别的目标是作文真正应该实现的?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语文教育的实质,既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语文的人文性,那我们就应该明白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使用母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这个“完整的人”才应当作为语文教育的理想而存在。因此,作文教学如果把培养学生组合文字的能力作为最重要的一环,毫无疑问是失之偏颇的。

就是这种多年来只看重学生文笔是否精致,谋篇布局是否巧妙的做法使得学生丧失了自觉写作的能力和兴趣。追求语言的成功阻碍了学生就事物本身的思考和探求,更使得他们不愿去发现生活赋予的新素材和新体验。这样,在作文的内核上,他们既感觉到言之无物,又不愿做出改变,而只是就枯腐的素材进行一次次文字层面的加工,殊不知,这时候的作文已经变质为“机械化的生产”。在这种“机械化生产”中,学生是永远疲倦的工人,老师是勤勤恳恳的销售部经理,“作文要求”成了一成不变的生产指标,而产品,是千篇一律的冷冰冰的文字的堆积,没有思想,没有实质的载体。因此产品既不属于作为工人的学生,也不属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4

于作为销售部经理的老师,或许,它只是为这个生产指标存在过。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它叫做“异化的写作”。

我想会有人追问:那这个“生产指标”,它的主人又是谁呢?

四、 公众的作文

说到底,这个“生产指标”的主人并不是别人,而正是每天对作文教学破口大骂的公众,也就是每一个公众个体,你、我、我们每一个人。

我相信,在作文评改中建立起来的片面追求语言的精致这种“表现标准”,绝对与整个社会对作文赋予的价值标准有关,也就是说,由于社会对作文教学赋予的意义和价值只在于让学生获得微不足道的文字表达技巧上,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一直以来走在不正确的道路上。那么,为什么社会和公众对于作文价值的认识有失偏颇呢?从大处来看,这又是因为社会和公众对科学、哲学、艺术的认识不足。写作文,往大了说,也是在进行文学创作,这种说法也许并不恰当,但是写作文,毫无疑问与文学素养息息相关,把写作文当做纯技巧的活儿来教,这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和公众追求教育教学速度的愿望,然而却是不符合写作文自身发展规律的,这在于没有认识到写作文其实必须是一项与科学、哲学、艺术相关的创造活动。这显然也是普遍缺乏科学感、哲学感和艺术感的中国现当代民众的一厢情愿。就像韩大华在一篇文章中说的那样“科学启人‘知’,哲学启人‘思’,艺术启人‘感’。对于以培养具有知、能、情的统一的充分发展为宗旨而日渐走向开放的作文教学,科学、哲学、艺术就是三个鼎立的支持。”4

我们还必须看到,公众赋予作文的价值之所以片面狭隘并不完全因为没有人看到作文真正的价值所在,而是即便有人看到并指出了当下作文教学的种种弊端,也很少有老师去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这是因为作文教学和语文教育一样,都难以摆脱功利化这一致命毒瘤的危害。说得再明白不过就是,当下作文教学不堪目睹的现状是由当下这个功利化的语文教育造成,也就是由当下这个普遍功利化的教育大环境造成,也就是由当下这个功利化的社会造成。功利化的社会追求利益,追求利益就要求效率,效率驱使走捷径,走捷径自然就简单粗暴外带各种扭曲。社会、学校、家长三方扭结在一起,研发出快速培养人才的法宝,至于学生是否4韩大华《科学、哲学、艺术是作文教学走向开放的支柱》,《写作指引》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p13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5

健全,是否获得了学习的能力那就另当别论,更不用说学生是否学习得快乐,在学习中是否体悟了道理了。在作文教学中这就表现为,社会用降格了的作文标准要求学生,学校坚定不移地践行这种标准,因为学校也要追求“功利”。学生就在一次次快餐式作文训练中学会了如何安排文字,并找到了不用深入思考只需照规矩画方圆就博取高分的捷径。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们在最富有想象和思考的年龄就放弃了想象和思考。作文也仅仅是能拿高分的空洞文章。这个时候,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还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社会和公众蛮横地把歪曲的价值标准附加给作文教学,这个时候,难道我们不应该说作文是公众的吗?

五、 到底是谁的作文?

然而作文到底应该是谁的?我想要解决当下作文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就必须弄明白作文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只有弄明白作文是谁的,作文为了什么?我们才真正抓住了作文教学的要害。

作文是什么?王寿山在《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一书中写到:“作文,从本质上说,是生命与生命的表达与沟通。”5他从“表达”和“沟通”两个角度分别指出了作文的本质,“从表达的角度,作文是写作主体用文字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对自身生命的体验和思考,它是生命个体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表达、个性风采的展示,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生命活动,是生命自身的需求。”6“从沟通的角度看,作为一种工具,写作又是生命之间一种重要的交流形式。”7我认为,王寿山先生对作文本质的定义是极其合理的。其一,这种定义既显示了作文作为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思考,又作为生命个体互相交流的一种方式存在。其二,这种定义再一次强调了作文创造者的主体性,这种强调或许只是对作文本质的回归性思考,然而,这毕竟使我们认识到了作文创作的本质所在。

也就是说,这种主体性使我们作文的主人理所应当是创作的主体,即作文自然应该是学生的。事实上如果不是在这里讨论,这都几乎不成为一个问题,然而5

王寿山《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p09 6

同上 p09 7同上 P09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6

现状是:在中小学的作文里,主体的缺失由来已久,王寿山先生所体提出的那种“表达”与“沟通”自是无从体现,以至于学生的作文里找不到属于学生个体的东西,看起来更像是各种因素附加而编造的作文。

“在这种作文模式中,‘我’被排斥于作文之外,‘我’的思想、感情和个性都在这种编造作文的机械运动中枯萎了。一旦丢失了“我”,作文也就丢失了灵魂,„„使学生不知不觉背叛了自己,背叛了人„„”8写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文体现出来的问题就是丧失了思想和灵魂,这种丧失也就是由主体的缺失所造成的。这时候的作文既是缺乏个性的,也是缺乏人文性的,这种缺失其实就是丢掉了作文最本质的东西,自然这种作文也不再在是学生的。

然而仅仅明白作文应当是学生的是不够的,毕竟,我们有理由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当下作文教学种种弊端的方法,这种解决将使得作文由老师的作文、考试的作文、语言的作文和公众的作文回归到真正的学生的作文。

六、 学生的作文

真正的作文是学生的作文,它必须要从老师、考试、语言和公众的种种束缚下解救出来,真正的作文必须由创作者作为主体而存在,真正的作文必须是个性化和人文性的。

要解救作文,首先必须要让作文教学从功利化的语文教育中走出来,也就必须让语文教育从功利化的教育环境中走出来,也就必须让教育大环境从功利化的社会中摆脱出来,到最后也就必须改变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如此说来,要解救作文,在作文教学内部进行改革是必须却又不足够的,它最终需要一个健康合理的社会环境的支持。从作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到教育大环境再到社会风气这是一个原因带来结果,结果又反过来促成原因的循环过程。在这个循环往复,互成原因的程序影响下,要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得到根本的改变都是需要努力和耐心的,而耐心,却又恰恰是这个功利化社会最缺乏的东西。至此看来,作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的每况愈下不过是恶性循环的结果罢了,由此往后,看起来要改变作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的这种惨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8张文德《找回学生作文的灵魂》,《写作指引》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p77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7 然而人为的努力可以暂时打断这种恶性循环,我们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按照顺序和逆序进而改变下一环和上一环,最后再让作文教学——语文教育——教育大环境——社会环境(风气和习俗)重新连接起来,从而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

这样,社会不再是功利化的,而是充满了人文和理想的追求,自然而然这个社会的公众便不再以追求利益作为最终的理想,也就不再强调以速度来代表效率,对人才的追求也就不会降格(即塑造速成的人才)。这个时候,对作文的要求也不是满足于让学生学会组织语言和排列文字,考试的“作文要求”将是包容性和人文性的,老师在评改作文时的“表现标准”变得灵活多样,而非一成不变的套数。公众对于作文的理解也与科学、哲学、艺术紧密相关,而非都是些门外汉。作文教学开始变得科学,因为它遵循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这种科学性要求学生注重体悟和思考,并在作文中实现他们的“表达”和“沟通”,每一篇作文由于内容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而鲜活起来,在每一篇文章里,我们都能看到那个作为主体的“我”,“语文学科„„把作文教学作为突破口,遵循人文合一的作文规律。”9这个时候,学生们喜欢写作文而且几乎停不下来,因为他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生活,学会了按照人文理想塑造自己的体格和精神。这个时候,“人生因写作而精彩,人生因写作而不朽。作文的成长,也就是个体生命的成长。”10

也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说,作文,是学生的作文。

9张文德《找回学生作文的灵魂》,《写作指引》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p81

10

王寿山《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p10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1

谁的作文

摘要:这些年,公众对于语文教育太敏感了,以至于敏感得有些盲目。在各种不留情面的批评和嘲讽中,我不知道语文教育是否还有一块遮羞布,如果有,我想那也一定不会是作文。“现在很多人用‘少慢差费’来评价中学作文教学,”1我不知道这种评价是否恰当,毕竟,我真正关心的是:它批判的对象——作文,是否还是那个作文?或者说,我们应当弄明白,它所批判的作文,到底是谁的作文?

关键词:语文教育作文教学少慢差费谁的作文

一、 老师的作文

在“少慢差费”的作文教学现状里,第一点“少”指的是作文训练少,第二点“慢”是指写作速度慢。很明显,正是由于作文训练少,导致了学生写作速度慢。然而我们又要问,为什么学生们作文训练少? 或许我们可以下意识地说:“因为老师布置的作文少”。稍加思考我们就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个谬论,难道学生写作文必须是在老师布置作文之后吗?可是在我们的中小学,这又成了理所当然的答案。于是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几乎每个学生每年写出的东西不仅数量相同,题目也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他们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就不错了,不要奢求他们各自会在课后写点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文是老师们的。

当然,更糟糕的情况是,在有限的写作文的过程中,学生们最后的作文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段落的形式,字句的组合,甚至连标点符号的使用,都让你找不出半点新鲜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文更是老师们的。

对于学生们作文数量少,我们可以理解为学生丧失了自觉写作的能力和兴趣,而对于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该如何理解呢?我认为这主要是由老师的指导和评价来实现的,“毫无疑问,教师必须参与写作过程的始终,„„当我们讨论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时,首先要对待的是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2因此,我们可以想到由于老师们的“兢兢业业”,学生们的作文也如百川归海般进入同一个胡同。然而我们必须要问,那又是谁使他们丧失了自觉写作的能力和兴1

谢维琪《关于构建新作文教学体系的设想》,《新世纪中学语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p658 2(美)John Mayher 《对学生的作文尽量少作评价》,《写作指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p577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2

趣,还是他们从来没具备过?又是什么东西驱使我们的老师们如此勤恳地把学生作文的生杀大权紧紧攥在手中,并义无反顾地把学生们的作文引进同一个牢笼里去。

二、 考试的作文

作文是老师的,但它更是考试的。

没有人会怀疑作文批改的“杠杆”作用,“促进教学的评价要基于明晰的表现性标准,作文批改是为了促进写作教学的教学评价,所以作文批改要基于明确

的表现标准。”3这样看来,这个“表现标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作文的走势,

这也就可能带来两种结果:其一,恰当的、理想的“表现标准”会把学生的作文引上康庄大道;其二,片面的、狭隘的、带有明显缺陷的“表现标准”不仅扼杀了写作自由发生的可能,还会将学生的作文带人歧途。

那么,在我们的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作为评价和批改作文的主体,老师们的“表现标准”又是什么?这种“表现标准”又是从何而来?我想不用再含糊其辞,这种评价和批改作文的“表现标准”几乎完全依据考试作文的标准和要求,依照“考试要求”来建立的作文“表现标准”好不好呢?我想提供两点思考:第一,如果老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就完全按照一种绝对而单一的“考试标准”来约束学生的写作,在这种惯常的写作中就添加了模式化的内容和形式的话,那学生在真正面临考试的时候,就算文体不限、内容不限,他又如何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第二,单就“考试作文标准”本身而言,这么多年来,我们也能够感觉到:由于这个标准不具备广阔的包容性和理想的人文性,其后果就是很多人都找到了投其所好的窍门,“多段式”的结构、刻意优美的文字、大段的排比、引经又据典、翻新的内容等等这些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从大处来说,高考作文的评改的不包容性和人文理想性的缺失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建立起一种片面的、狭隘的不成文规矩,谁要是不按这个规矩谋篇布局,安放文字,谁就会以惨不忍睹的分数收场。在这种压力之下,也就难怪老师们小心谨慎地在“考试标准”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问题是,也正因为这样,学生们可能获得了高分的秘籍,却无法得到享受写作的乐趣。 3李卫东《作文批改:基于表现标准的评价与对话》,《作文指要》 p35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3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考试要求”是如何使得我们的老师们在教授作文时规规矩矩、亦趋亦步,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把学生写作拖入模式化的深渊。那由“考试要求”建立起来的“作文表现标准”又是如何具体使学生丧失了自觉写作的能力和兴趣得呢?这就是我要提出的第三点。

三 、语言的作文

在中国,看到“某某某作文速成班”根本就不足为奇,看到某学生在背诵满分作文更是司空见惯的事,甚至于,在一本探讨如何写作文的学术论文集里,关于语言训练指导的论文占据了绝大部分篇目。当然,我不是说在中小学作文训练中语言训练是无关紧要的,我只是想探究这种种倾向,这些倾向让我开始思考我们的作文到底是为了什么。

前面我提到,“考试要求”下成长起来的优秀作文标本具有:“多段式”的结构、刻意优美的文字、大段的排比、引经又据典、翻新的内容这样一些特点。这种作文模板毫无疑问是不够理想的,因为它在形式和内容上几乎完全侧重于形式,更直接的说是侧重于作文的语言。我不禁要问:那就是我们作文应当追求的吗?是不是还有别的目标是作文真正应该实现的?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语文教育的实质,既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语文的人文性,那我们就应该明白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使用母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这个“完整的人”才应当作为语文教育的理想而存在。因此,作文教学如果把培养学生组合文字的能力作为最重要的一环,毫无疑问是失之偏颇的。

就是这种多年来只看重学生文笔是否精致,谋篇布局是否巧妙的做法使得学生丧失了自觉写作的能力和兴趣。追求语言的成功阻碍了学生就事物本身的思考和探求,更使得他们不愿去发现生活赋予的新素材和新体验。这样,在作文的内核上,他们既感觉到言之无物,又不愿做出改变,而只是就枯腐的素材进行一次次文字层面的加工,殊不知,这时候的作文已经变质为“机械化的生产”。在这种“机械化生产”中,学生是永远疲倦的工人,老师是勤勤恳恳的销售部经理,“作文要求”成了一成不变的生产指标,而产品,是千篇一律的冷冰冰的文字的堆积,没有思想,没有实质的载体。因此产品既不属于作为工人的学生,也不属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4

于作为销售部经理的老师,或许,它只是为这个生产指标存在过。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它叫做“异化的写作”。

我想会有人追问:那这个“生产指标”,它的主人又是谁呢?

四、 公众的作文

说到底,这个“生产指标”的主人并不是别人,而正是每天对作文教学破口大骂的公众,也就是每一个公众个体,你、我、我们每一个人。

我相信,在作文评改中建立起来的片面追求语言的精致这种“表现标准”,绝对与整个社会对作文赋予的价值标准有关,也就是说,由于社会对作文教学赋予的意义和价值只在于让学生获得微不足道的文字表达技巧上,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一直以来走在不正确的道路上。那么,为什么社会和公众对于作文价值的认识有失偏颇呢?从大处来看,这又是因为社会和公众对科学、哲学、艺术的认识不足。写作文,往大了说,也是在进行文学创作,这种说法也许并不恰当,但是写作文,毫无疑问与文学素养息息相关,把写作文当做纯技巧的活儿来教,这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和公众追求教育教学速度的愿望,然而却是不符合写作文自身发展规律的,这在于没有认识到写作文其实必须是一项与科学、哲学、艺术相关的创造活动。这显然也是普遍缺乏科学感、哲学感和艺术感的中国现当代民众的一厢情愿。就像韩大华在一篇文章中说的那样“科学启人‘知’,哲学启人‘思’,艺术启人‘感’。对于以培养具有知、能、情的统一的充分发展为宗旨而日渐走向开放的作文教学,科学、哲学、艺术就是三个鼎立的支持。”4

我们还必须看到,公众赋予作文的价值之所以片面狭隘并不完全因为没有人看到作文真正的价值所在,而是即便有人看到并指出了当下作文教学的种种弊端,也很少有老师去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这是因为作文教学和语文教育一样,都难以摆脱功利化这一致命毒瘤的危害。说得再明白不过就是,当下作文教学不堪目睹的现状是由当下这个功利化的语文教育造成,也就是由当下这个普遍功利化的教育大环境造成,也就是由当下这个功利化的社会造成。功利化的社会追求利益,追求利益就要求效率,效率驱使走捷径,走捷径自然就简单粗暴外带各种扭曲。社会、学校、家长三方扭结在一起,研发出快速培养人才的法宝,至于学生是否4韩大华《科学、哲学、艺术是作文教学走向开放的支柱》,《写作指引》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p13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5

健全,是否获得了学习的能力那就另当别论,更不用说学生是否学习得快乐,在学习中是否体悟了道理了。在作文教学中这就表现为,社会用降格了的作文标准要求学生,学校坚定不移地践行这种标准,因为学校也要追求“功利”。学生就在一次次快餐式作文训练中学会了如何安排文字,并找到了不用深入思考只需照规矩画方圆就博取高分的捷径。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们在最富有想象和思考的年龄就放弃了想象和思考。作文也仅仅是能拿高分的空洞文章。这个时候,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还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社会和公众蛮横地把歪曲的价值标准附加给作文教学,这个时候,难道我们不应该说作文是公众的吗?

五、 到底是谁的作文?

然而作文到底应该是谁的?我想要解决当下作文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就必须弄明白作文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只有弄明白作文是谁的,作文为了什么?我们才真正抓住了作文教学的要害。

作文是什么?王寿山在《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一书中写到:“作文,从本质上说,是生命与生命的表达与沟通。”5他从“表达”和“沟通”两个角度分别指出了作文的本质,“从表达的角度,作文是写作主体用文字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对自身生命的体验和思考,它是生命个体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表达、个性风采的展示,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生命活动,是生命自身的需求。”6“从沟通的角度看,作为一种工具,写作又是生命之间一种重要的交流形式。”7我认为,王寿山先生对作文本质的定义是极其合理的。其一,这种定义既显示了作文作为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思考,又作为生命个体互相交流的一种方式存在。其二,这种定义再一次强调了作文创造者的主体性,这种强调或许只是对作文本质的回归性思考,然而,这毕竟使我们认识到了作文创作的本质所在。

也就是说,这种主体性使我们作文的主人理所应当是创作的主体,即作文自然应该是学生的。事实上如果不是在这里讨论,这都几乎不成为一个问题,然而5

王寿山《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p09 6

同上 p09 7同上 P09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6

现状是:在中小学的作文里,主体的缺失由来已久,王寿山先生所体提出的那种“表达”与“沟通”自是无从体现,以至于学生的作文里找不到属于学生个体的东西,看起来更像是各种因素附加而编造的作文。

“在这种作文模式中,‘我’被排斥于作文之外,‘我’的思想、感情和个性都在这种编造作文的机械运动中枯萎了。一旦丢失了“我”,作文也就丢失了灵魂,„„使学生不知不觉背叛了自己,背叛了人„„”8写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文体现出来的问题就是丧失了思想和灵魂,这种丧失也就是由主体的缺失所造成的。这时候的作文既是缺乏个性的,也是缺乏人文性的,这种缺失其实就是丢掉了作文最本质的东西,自然这种作文也不再在是学生的。

然而仅仅明白作文应当是学生的是不够的,毕竟,我们有理由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当下作文教学种种弊端的方法,这种解决将使得作文由老师的作文、考试的作文、语言的作文和公众的作文回归到真正的学生的作文。

六、 学生的作文

真正的作文是学生的作文,它必须要从老师、考试、语言和公众的种种束缚下解救出来,真正的作文必须由创作者作为主体而存在,真正的作文必须是个性化和人文性的。

要解救作文,首先必须要让作文教学从功利化的语文教育中走出来,也就必须让语文教育从功利化的教育环境中走出来,也就必须让教育大环境从功利化的社会中摆脱出来,到最后也就必须改变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如此说来,要解救作文,在作文教学内部进行改革是必须却又不足够的,它最终需要一个健康合理的社会环境的支持。从作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到教育大环境再到社会风气这是一个原因带来结果,结果又反过来促成原因的循环过程。在这个循环往复,互成原因的程序影响下,要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得到根本的改变都是需要努力和耐心的,而耐心,却又恰恰是这个功利化社会最缺乏的东西。至此看来,作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的每况愈下不过是恶性循环的结果罢了,由此往后,看起来要改变作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的这种惨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8张文德《找回学生作文的灵魂》,《写作指引》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p77

语文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郑国民老师期中论文 200911081929 杜洪伟

7 然而人为的努力可以暂时打断这种恶性循环,我们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按照顺序和逆序进而改变下一环和上一环,最后再让作文教学——语文教育——教育大环境——社会环境(风气和习俗)重新连接起来,从而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

这样,社会不再是功利化的,而是充满了人文和理想的追求,自然而然这个社会的公众便不再以追求利益作为最终的理想,也就不再强调以速度来代表效率,对人才的追求也就不会降格(即塑造速成的人才)。这个时候,对作文的要求也不是满足于让学生学会组织语言和排列文字,考试的“作文要求”将是包容性和人文性的,老师在评改作文时的“表现标准”变得灵活多样,而非一成不变的套数。公众对于作文的理解也与科学、哲学、艺术紧密相关,而非都是些门外汉。作文教学开始变得科学,因为它遵循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这种科学性要求学生注重体悟和思考,并在作文中实现他们的“表达”和“沟通”,每一篇作文由于内容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而鲜活起来,在每一篇文章里,我们都能看到那个作为主体的“我”,“语文学科„„把作文教学作为突破口,遵循人文合一的作文规律。”9这个时候,学生们喜欢写作文而且几乎停不下来,因为他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生活,学会了按照人文理想塑造自己的体格和精神。这个时候,“人生因写作而精彩,人生因写作而不朽。作文的成长,也就是个体生命的成长。”10

也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说,作文,是学生的作文。

9张文德《找回学生作文的灵魂》,《写作指引》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p81

10

王寿山《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p10


相关作文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2012作文2300字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历年初中作文题目:因为有爱 初中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初中作文题目:泪落 优秀初中作文题目:生命的美丽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感悟生活 初中作文题目:初夏的风 关于榕树的初中作文题目 初中作文题目:因为他,我更„„ 初中作文题目:感人肺腑的旋律 精选初中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初中作文题 ...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2012作文2100字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历年初中作文题目:因为有爱 初中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初中作文题目:泪落 优秀初中作文题目:生命的美丽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感悟生活 初中作文题目:初夏的风 关于榕树的初中作文题目 初中作文题目:因为他,我更„„ 初中作文题目:感人肺腑的旋律 精选初中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初中作文题 ...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大全作文2100字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大全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四年级作文:校园春色1 四年级作文:校园景色 四年级作文:春姑娘到校园 四年级作文:校园的春天 四年级作文:迷人的校园 四年级作文:校园的石子路 四年级作文:美丽的校园 四年级作文:校园的喷泉 四年级作文:夕照校园 四年级作文:走过校园的四季 四 ...

  •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作文2700字
  • 2013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 ...

  • 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作文1600字
  • 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 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 多么的神秘夏哪.又是多么的热情爱你 夏天虽然没有春天的温柔早晨.也没有秋天的凉爽更没有冬天的纯真但它却有属于自己的美丽. 太阳公公还没有睡醒雾姑娘已从天上降到人间楼房和草地就被笼罩在云雾 之中.草地湿湿的空气暖暖的夏天的早晨有一种朦胧的美. 地面就开始变热了气 ...

  • 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选作文27700字
  • 1 ·甘肃兰州2010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天空让我陶醉 [2010-10-29]·甘肃兰州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花让我陶醉 [2010-10-26]·2009广东阳江中考满分作文 :我和诸葛亮一起漫步 [2010-10-26]·中考满分作文 [2010-10-26]·中考范文:心灵的距离 [ ...

  • 作文作文11200字
  • 2011宁夏中考作文题目(自拟命题) 大熊有一个小麻烦,他去找了发明家,发明家没等他说完话就说要给他装一对翅膀,裁缝没等他说完就要给他一条围巾,帽子店.蜂蜜店.装饰店,所有的地方听说他有一个小麻烦都给了他一点东西,可是大熊要的不是这些.直到大熊遇到一只小苍蝇,小苍蝇倾听了大熊的话,大熊说他需要一个朋 ...

  • 历年小升初作文题目作文2200字
  • 全国各地历年小升初考试作文题大全 ⒈小升初作文题目<--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⒉小升初作文题目<--,我永远的天空> ⒊小升初作文题目<都是--惹的祸> ⒋小升初作文题目<笑傲--> ⒌小升初作文题目<生活需要--> ⒍小升初作文题目< ...

  • 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大全作文32800字
  • 1 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大全: 1.2008年山东威海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___________的肩膀 2.2008年广州中考作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 ...

  • 初中作文题目作文8100字
  • 1<--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⒉<--,我永远的天空> ⒊<都是--惹的祸> ⒋<笑傲--> ⒌<生活需要--> ⒍<何以解忧,惟有--> ⒎<假如我是--> ⒏<告诉你,我很--> ⒐<我眼中的-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