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阅读写作作文13700字

初二作文

1 阅读﹒欣赏﹒写作

——“四季专题读写教学”

高杨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一步是阅读作文教学的改革。过去乃至现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和老师,忽视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沟通,割断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脐带,导致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写作能力不强。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们借鉴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做法,试走了一条“阅读﹒欣赏﹒写作”的道路,初步取得了收获。

一、阅读

鲁迅先生曾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鲁迅全集》第6卷《不应该那么写》)因此,多读名篇佳作是会逐渐熟悉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的,而且对整个语文教学也会起反馈作用,所谓“读书破万倦,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认为,大多数中学生作文水平偏低,主要原因就是读得太少了,他们往往局限于课本,拘泥于课本,从而“书到用时方恨少”,见识不广,文思枯涩。所以,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是很有意义的,与新课标及“第二课堂”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我的做法是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现在好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死盯“质量”,课表排得满满的,把学生抓得死死的,教师整天除了讲课文,还是讲课文,学生叫苦不迭。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给了学生自己利用时间的机会,让他们在书籍的海洋中自由地邀游。事实证明,这比强按着学生潜水要好得多。我们算过这样一笔帐:每节阅读课学生可读两篇散文或三首诗歌,一年就读到八十多篇散文或一百二十多首诗歌,再加上课文内容,这样,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所能触及的篇目就很可观了,到了高中,其涉猎面与阅读量就更大。

其次,向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文学著作浩如烟海,古今中外,辽无涯岸。因此,教师要精选一些佳作名篇或有助于学生自学的书刊供学生阅读。在选择时,既注意到班级、学生的水平与客观条件,又注意到各类文体和重点阅读内容,还注意到自读材料与语文课本的结合程度,等等。粗略地说,在古典文学方面,主要是开阔学生视野,我们就推荐了部分较为通俗的读物,像新蕾出版社出版的《绝句一百首》等诗文背诵小丛书;对于现代、当代的文学名篇,像巴金的《繁星》、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我们则指导多读。有些作品,特别是一些时文,学生无法觅到,我们就印发给学生,让他们与课文结合起来阅读。另外,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杂志如《小作家选刊》、《中学生阅读》等,倒也能收到“多快好省”的效果。

2

再次,在学生中开展阅读竞赛。中学生兴趣广泛,争强好胜,开展阅读竞赛可鼓舞他们阅读的劲头,增加个人的收获,扩大阅读的效益。我们先后开展诸如“读书故事会”、“读书知识智力竞赛”、“文学知识智力竞赛”、“唐宋诗词吟诵会”等形式的竞赛。我们还鼓励学生互相推荐阅读到的好的作品,以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

书读多了,就要学会欣赏。常听学生这样反映:读的书不少,但不知它们好在哪里,或者似懂非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想出一些办法指导学生欣赏作品。具体地就,我们是这样做的:

第一、授课力求具有欣赏文学的味道。中学课文大多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富有欣赏价值,特别是它们的语言和写作方法,更值得学习。因此,我们授课时做到在字、词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欣赏课文,从而具体地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学生感到听来有味,兴趣盎然,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

第二、指导学生利用参考资料。许多中学生课外读物都有一定的注解和说明,待学生弄懂这些点拨性的注释之后,我们再引导他们作进一步的思考,或者一起讨论,使其步入胜境。另外,我们也选择了一些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通俗化、大众化的书刊和作品,供学生参考,《初中语文三十六篇赏析》、《初中古诗文赏析》、《中学生读诗津梁》等。

第三、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写欣赏体会。学生阅读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之后,往往印象不深,过几天就忘了。我们就经常地指导他们做读书笔记,写些心得体会。这样,既起到一个巩固加深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阅读欣赏的水平。我们不但要求学生坚持这样做,自己也经常地写些作品欣赏文章,经常地与学生一起对一具体作品进行欣赏。这样,既加强我们自身的文学修养,又能具体地帮助学生开展欣赏文学作品的活动。

第四、指导学生用体验法去欣赏。好多作品的妙意佳境,往往当你亲身体验之后,就倍感亲切,感悟得更深。我们指导学生经常地作“欣赏——体验——欣赏”的努力,借以增强观察能力,提高欣赏水平。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些同学对朱自清《春》中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不大理解,但是当他们到春风中去实地体验时,清风徐徐,吹拂着他们的脸颊,他们情不自禁地惊叹道:“真的呢,吹在脸上不冷,多么轻柔,多么舒畅!”于是联想起母亲疼爱地抚摸自己脸庞的情景,孩子们笑了:“是啊,母亲的手也是这样轻轻的抚爱我,真使人舒服啊!”至此,他们真正懂得了朱自清先生描写春风的妙处,懂得了那个比喻句将无形写得有形的妙处。

3

三、写作

“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阅读、欣赏的目的在于借鉴,在于从别人优秀的作品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也就是说,目的在于应用。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以致用的实践是作文。在这方面,我们分成两个阶段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首先是模仿阶段,即基础学习阶段。有人说:“依葫芦画瓢,没意思,还易于养成依赖性。”我们认为,习作初期指导学生模仿作品是个好方法。因为模仿不是照抄,也谈不上剽窃,只是以范文的命意与词章为依据,从中吸取营养,学习方法,模拟成文。在作文过程中必须动脑筋的,不会产生什么依赖性,这同习字要描红、学画须临摹是一样的道理。仿作只是为学会写作所作的练习而已,况且古人曾说过,“夫述者相效,自古而然”;“若不仰范前贤,何以贻厥后来?”(刘知几《史通•模拟》)事实上,许多文史轶事也说明了模拟出佳作。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是这样指导学生模拟的:

一、单篇模拟。学习了某篇课文,或者阅读了某篇作品后,就仿作一篇类似的作文。比如学习了冰心的《谈生命》以后,我们就指导学生模仿着用“象征”手法写《荷花赞》、《小草赞》、《咏梅》、《煤颂》等;

二、综合模拟。学生阅读的作品多了,欣赏的东西也多了,模拟的路子也宽了。可以模仿甲作品的开头,乙作品的结尾,可以模拟丙作品的立意,丁作品的语言,就这样摘取种种,合为一体。比如学习了《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四篇课文,我们指导学生学习四篇课文的特点,如《春》的结构与语言,《海滨仲夏夜》的写“光”,《香山的红叶》的以物喻人,《济南的冬天》的拟人手法等,模写《校园的春天》、《校园的夜色》等。

在经过若干次模仿习作之后,我们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欣赏的收获进行写作实践,便可过入第二阶段——创作阶段,即灵活运用阶段。像蜜峰采蜜一样,取百花之精华,酿自身之甘蜜。学生在仿作中窥到门径,很自然地产生创造的欲望。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模拟作文,那是不行的。有鉴于此,我们引导学生步着前人的足迹,走出自己的新路。所谓“模仿中创作,创作中模仿”(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学探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创作阶段是习作的成功阶段。但是,要达到这一步,不经过反复的学习、艰苦的努力是不行的。只有把学习的收获融会于心,习作时才能“文思泉涌”,达到“文章华瞻”。我们曾先后帮助学生写出了各类习作,不少稿件得到有关报刊编辑的垂青。

为了搞好语文教学,我们试走了这条“阅读•欣赏•写作”的道路是行之有效的。阅读、欣赏、写作这三个环节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循环往复的。虽然我们的任务并不要求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有作品在报刊发表,但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增强语

4 文教学的成效,加深学生的阅历,借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水平、提高写作能力,乃是我们的目的所在。我们很愿在这方面探索前进,并望得到同行们的教正。

如果有一种方法能让学生在生活时也为写作积累素材,酝酿着写作,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兴趣,有意识但无负担地生活,时时刻刻让学生在这种方法中快乐、学习、写作,那应该是一种理想的作文教学方法;学生生活在一年四季中,最易观察到四季的变化和与四季关联的主题和素材,而实践、生活、体验又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法宝;“四季阅读作文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寻找挖掘作文主题和素材,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的一种作文教学法,由学生自己根据四季变化的特点进行创作,包括围绕气温的变化,自然环境色彩的变化,人的服饰的变化;四季中活动的变化;各种传统节日、习俗的变化;人在四季中的感情的不同等,当然也包括因此发生的相关事物的变化,让学生在作文中融入自身不同的真实感受进行“写生”和创作。

“四季阅读作文教学法”初探

[关键词] 四季;冷暖;活动;习俗;情感

[摘 要] “四季作文教学法”是教师根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寻找挖掘作文主题和素材,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的一种作文教学法,由学生自己围绕四季中冷暖、活动、习俗、情感等因素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作文。

面对着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虚假现象,面对着学生作文因为题材的虚假而无法具体、生动,无法反映生活的灵气等,我思索着:如果有一种方法能让学生在生活时也为写作积累素材,酝酿着写作,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兴趣,有意识但无负担地生活,时时刻刻让学生在这种方法中快乐、学习、写作,那应该是一种理想的作文教学方法;学生生活在一年四季中,最易观察到四季的变化和与四季关联的主题和素材,而实践、生活、体验又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法宝;同时我又受到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建学生主题网站的启示,基于这些思想和理念的支撑,我提出了四季作文教学实验,并创造了四季作文教学法。“四季作文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寻找挖掘作文主题和素材,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的一种作文教学法,由学生自己根据四季变化的特点进行创作,包括围绕气温的变化,自然环境色彩的变化,人的服饰的变化;四季中活动的变化;各种传统节日、习俗的变化;人在四季中的感情的不同等,当然也包括因此发生的相关事物的变化,让学生在作文中融入自身不同的真实感受进行“写生”和创作。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四季阅读作文教学法在经过我近两年的教学尝试与探索后,我觉得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富有成效的,我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让学生经受四季冷暖,领略四季缤纷:

5 让学生经受四季的冷暖变化,学生会发现身边的许多东西在变,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许多素材。所以我让学生在上放学的途中认真观察由于冷暖的变化引起的环境变化和人们的不同表现,学生从观察中发现人们的穿着打扮不同了,季节不同时,人们的服饰不仅仅是厚薄的变化,而且色彩也变了,如冬天爱穿深颜色的,夏天爱穿浅颜色的。人的行动也表现出不同,冬天缩手缩脚,夏天欢蹦乱跳。不同季节的风向是不同的,学生还感觉到了刮风的时间长短和风的声音都是不同的。例:一个的学生在题为《路上》的日记片段中这样写道:“今天天气好冷,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人们都穿上了毛线衣。树上的叶子也随着风慢慢地飘落下来。枯黄的叶子落了一地,清洁工人正在打扫。天色慢慢暗下来了,风刮得越来越大,我缩了缩脖子慢慢地向前走,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匆匆地回家去了,我也赶紧走入人群中,回家了。”学生的感受是如此的真切,这都是她对初冬认真观察的结果,找到了天气变化的特征。

由于四季冷暖的变化,大自然的色彩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让学生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缤纷色彩, 四季的更替大自然给大地换上了一套套不同色彩的衣服,春天是绿色的,五彩的,夏天是火红的,秋天是金色的,冬天是银灰色的。学生根据大自然的色彩写出了自己的作文,如《小草绿了》、《天然的地毯》、《金色的秋天》等。

由于四季冷暖的变化,各种动植物也在变化,有的鸟春天从南方飞来,秋天飞回南方,有的动物要进行冬眠;春天小河里有蝌蚪,夏天田野里有蛙鸣等;桃花、梨花春天开,而荷花却在夏天开,所以有了《我盼燕子》、《荷花你怎么不到春天去比美》等佳作。

二、邀学生参与四季活动,体验四季乐趣:

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我们不能让学生留在教室里、坐在书桌上去谈什么活动,谈什么感受,即使有也是假的。围绕一年四季有许多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的活动,而学生恰恰是最愿意参加活动的人,所以我不但鼓励学生主动去参与活动,而且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气氛邀请学生去参与、去搞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四季活动的乐趣,增强他们表达的愿望。所以我给四季定了四个主题系列活动:春天为“春之韵”,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放风筝比赛、春游,组织植树等;夏天为“夏之梦”,主要组织去野炊,学习游泳等;秋天为“金之秋”,要学生体验农村实践秋收帮着收稻子,赏月等;冬天为“白之声”,组织打雪仗、堆雪人、滑冰等。在各种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体验生活,从中学生有所乐有所悟,能言能写。

三、聘学生了解四季习俗,感受四季文化:

一年四季我们中华民族和我们本地有许多的习俗、节日,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可以说是一种四季文化。让学生从小就去了解和研究这些习俗,既培养了一种民族情感,又为学生积淀一种文化素养,增加一些儿时的记忆和写作的素材。所以我聘请学生去调查研究四季习俗,以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由调查研究让学生感受四季文化。经过了解和调查研究学生将四季的习俗和节日分成以下几类: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习俗和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九九重

6 阳节、除夕夜守岁,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等;地方纪念性的节日和习俗,如清明节上坟、端午节吃粽子等;过年时的送灶、接灶、打年糕等;国家规定的节日,如元旦、五一节、六一节、七一节、国庆节等;以增进友情亲情的习俗,如拜年,过时节像蚕末、夏至、七月半、冬节时的吃请等,从中也体现了礼上往来。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和习俗,从而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各个充满个性的视角,以感受、领悟四季文化。通过学生的调查、了解后像《今年的月饼特甜》、《压岁钱》等一篇篇有份量的作品诞生了。

四、诱学生应和四季情感,健全四季人格:

每个人面对一年四季变化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人是有个性的,有差异的。有的人喜欢春天暖和,而不喜欢秋天凉爽;有的人天性喜欢冬天的萧条,而不喜欢春天的万紫千红;有的人喜欢秋风秋雨,而不喜欢繁花绿叶。有人面对春天能诗兴大发,而有的人面对落叶却要心潮澎湃,也有人面对秋天一片赞歌。所以,我常常诱导学生让自己情感和四季共鸣,如当春天来临时,让学生去寻春,谈感受,找找关于春的文章,正确地引导他们感受到春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有的学生看到树叶的凋零就伤感落泪,那就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学生直面自然规律,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健全学生的人格。终于有学生说出了《叶子落了我更坚强》。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无穷无尽的作文主题和素材,只要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观察大自然,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那么作文不难精彩。四季作文教学法将作文教学和学生一年四季的生活相联系起来,改变了学生无话可写和空话连篇的现象。作文题材变得多角度,描写得更生动更细致了,作文中体现的情感更加具有真实性,因为作文都是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或亲自参加体验到的。我们要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四季,主动探究春夏秋冬四季的真谛,以创新的精神写出百花齐放的佳作。

五、课题实践与研究成果。

有武丝竹、徐艺博、等13人次获市级以上作文奖励。每月都编写班刊。 自己动手编写阅读教材 第一单元

1、春天的梦

苏叔阳

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赋予希望,赋予未来。

7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我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我急忙提起笔记下来: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

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

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在这落雪的早晨,

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

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我看着誊在纸上的字迹,陡然意识到,这不过是流露了我的心意,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

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的犹如蜉蝣〔蜉蝣(fúyóu):昆虫的一种,寿命只有几小时至一星期左右。〕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它,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它,像追寻我早已消逝了的童年。

因为最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一切!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赋予希望,赋予未来。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许多寒冬。

30年前的一个冬天。那时候好像比现在冷得多,科学家们断定,我们的星球变得温暖起来,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我只记得,那时候冬天的早晨,赤手去握铁条,会把手粘掉一层皮,吐到地上的口水,立时就会凝成小小的冰块。那时我比今天年轻,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10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大门,也驱散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我真的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在我的面前伸展开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

8 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所有我们民族子孙以幸福和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20年后〔20年后:即1969年,正值“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有木然的眼光的农民,为我烧起一小堆用枯叶燃起的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熟的土豆。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对灵魂的践踏,可我总在问自己:他们也有春天的梦吗?那些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而依然贫困的,有着木然的眼睛的农民?

又是一个春天。祖国的大地被泪水漂起,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春天可怜的梦幻。

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可它毕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我愿春风把梦吹撒到一切人的心头。把那令人心寒的木然的眼睛,吹活转来,放出活泼泼的光芒。

我们不能苛求春天,因为春天是冬天的产儿,她有母体的印痕,但她不同于母亲。她娇惯、柔弱,可她有长长的未来。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希望的种子。严冬所诞生的并不是严冬,因此,人类才向她呼唤,才把她赞颂。

这里的春天是短促的,而且常常挟裹着风沙。但我生长在这儿,我必得爱这个春天,这个属于我的春天。

晶莹的雪花,正在为春天铺下襁褓,阵阵的鞭炮正在为春天催生。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

啊,祖国的春天哪,家乡的春天哪!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为了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来的一切,我也愿意奉献出我的生命。

春天快来吧!

注:本文选自1981年2月17日香港《新晚报》。

9 想一想·查一查

一、理解下列词语,学会运用它们。

襁褓 蜷缩 渴慕 焦渴 晶莹 执拗 萌生

二、作者通过对生命中几回寒冬、几回春意的回首,用象征的手法赋予春天无比深邃的社会意义、人生意义,写出了对春如此爱恋的原因。试联系文章作一点分析。

2、海滨仲夏夜

峻青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霍霍:这里是闪动的样子。〕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鲜红。绯,红色。〕,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启明星:早晨出现于天空东方的金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广漠〕广大空旷。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次第:一个挨一个。〕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苍穹:天空。〕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煞(shà):这里是“很”的意思。〕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

10 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我漫步沙滩,徘徊在我的乡亲朋友们中间。

我看到,在那边,在一只底儿朝上反扣在沙滩上的木船旁边,是一群刚从田里收割麦子归来的人们,他们在谈论着今年的收成。今春,雨水足,麦苗长得旺,收成比去年好。眼下,又下了一场透雨,秋后的丰收局面,也大体可以确定下来了。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月亮上来了。

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

月亮升得很高了。它是那么皎洁〔皎洁:(月亮) 明亮洁白。〕,那么明亮。 夜已经深了。

沙滩上的人,有的躺在那软绵绵的沙滩上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凉爽的风轻轻地吹拂着,皎洁的月光照耀着。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憩吧。

注:节选自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有改动。仲夏,指夏季中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

本文写海边夜景,抓住“仲夏”的季节特点,写出了夜景次第变化的情状,你细细地品读,是不是仿佛有温暖的海风吹拂而来的感觉?可以与德富芦花的《自然之色》对比阅读,同是写景,两文有同样的精彩笔墨,但也有所不同,想一想有什么不同?

作者观景细致,描写准确,光是看这景“色”的描写,就得佩服他的手笔了: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11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 “„„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

这里不仅准确地状写了不同的颜色,而且还写了不同颜色变幻的过程,措辞很是讲究。

你也许亲眼见过大海,也许只是从影视、画册、诗文中“见”过大海,大海在你脑海里,应该留有印象吧?撷取你对大海的印象,唤起你心中美好的情感,动笔写一点关于海的抒情文字。

积累词语

绯红 肃穆 广漠 苍穹 休憩

3、三 峡 之 秋

方纪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当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12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驳船:用来驳运货物或旅客的一种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过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云母石:矿石,白色、黑色、带有深浅不同的褐色或绿色,是重要的电气绝缘材料。〕。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想一想·查一查

一、本文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了三峡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描写这些不同特点时,作者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比喻。找出这些比喻句,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

二、掌握下列词语。

陡峭 闪烁 摇曳 清冽

4、冬 日 抒 情

郁风

冬天是透明的,

冬天使人清醒。

13 冬天是透明的。

透过稀疏的树枝可以看到湖上的冰雪,看到远山和村庄,看到像蚂蚁那么小的一串行人。冬天就像它结成的冰那样透明。像X 射线可以透视人体的骨骼,冬天可以使人透视宇宙的心脏。

冬天使人清醒。

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个海外游子的故事,他是个音乐家,多年前由于不得已的原因,去了新加坡,后来担任了一个乐队的第一提琴手,并把家属接了去。以后他每年冬天都要独自回国一次,他说就是为了要呼吸一下祖国的冬天的凉气,那使他浑身舒适头脑清醒的凉气。

因此我也想到南国的冬天,去年此时我正在广州,在那满是绿叶覆盖的丛林中,我发现有一种无叶的树,枯枝上面开出火红的花,而那花朵是由一串像尖尖的红辣椒似的花瓣组成的。我惊喜地向本地人打听,原来它叫象牙红,只在春节前后才有红花,过了严冬就长满树叶了。过去在诗画中都未见过象牙红,最近出版的诗集《龙胆紫集》,是李锐同志在秦城监狱中用龙胆紫药水写下的,赵朴初同志读后赠作者一首词中,有一联对仗非常工整的句子:

血凝龙胆紫

花发象牙红

巧妙还不在于对仗工整,如果你能看到那高大的扭曲伸展的枯枝上开出火红花朵(其实不是花朵,可能是果实) 的象牙红树的形象,你就更能体会“花发”与“血凝”的对立和联系了。

冬天的水仙也是很美的,然而它的性格和象牙红恰好相反,它必须在温室中,必须不多不少的水分和阳光,才能保持冰肌雪骨,像凌波仙子那样亭亭玉立。在很短的生命中,一旦失去照顾便萎谢了。

水仙开过,冬天就快要过去了。湖边的冰开始解冻了,老于经验的人却知道湖中心的冰有二尺多厚,一时化不了。可岸边已闪亮着水光,看不清哪里是结实的冰,哪里是薄冰上飘着水。要走到湖中心,必须先从岸边走起。孩子们被吸引着比试履薄冰的胆量,冰上发出咔咔的响声,一个两个三个„„走过去了,发出胜利的欢笑。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名诗几十年来不断被人引用,无非是象征着希望。然而,自然的规律,时间的循序是必然的,人间的规律虽也有必然性,却可迟可早。

14 在这透明的冬天里,人们可以用清醒的头脑,认清脚下的路,但还是一步步地走,躺着不动或再走弯路,都会推迟希望的实现。

1981年2月12日于北京西郊藻鉴堂

想一想·查一查

一、文章抒写冬日的感情,其中写到象牙红和水仙花,还穿插写了《龙胆紫集》,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二、找出三五个比喻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注:本文选自《大地》1981年第2期。

知识积累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5、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6、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上)

5、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5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同上)

3、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同上)

4、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同上)

学生习作

走过四季

我寻春而来。春在何处?

春是伶俐的,如泉边的鹿?狡猾的,如丛里的狐?羞赧的,如林间的松鼠?还是可爱的,如原上的小兔?

我寻春而来,春却无处不在。漫山遍野弥漫着春的气息,微风挟着草香肆意往来。而我却只能伫立原地。花不敢摘,草不敢踩,怕无意中做了一个举止不端的游人,玷污了春的可爱。

于是静静凝视,春含笑离开。身后燃起一把火热的目光,那是夏已隆重登场。 夏,一个总是被冠以暴君的可怜人,一个被万千世人误解的风流骚客。人们说他不解风情。真的吗?当你在埋怨夏夜了无生趣时,他便挥挥衣袖,往夜空撒上灿烂星光;当你在午夜辗转失眠时,他便轻扬手臂,指挥夏虫来一场解闷的合唱。如果你曾细品“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你就会发现夏只是如此一个怪人,总是把他的温柔和眼泪藏在夜晚。你又可曾听过他的哭?那是一种毁天灭地的痛苦。夏雨如槌,疯了一般地击打下去,不带一点矫情的隐瞒。雨后,擦干眼泪的夏又强作精神,挥霍阳光,也不过是想为你驱散心中的寒。过客尚且情留客地,然而谁又会试着安慰过客的心酸?无知者无知地咒骂,夏依然在春与秋的赞颂中孤身往返。

我遂向远去的夏深深鞠了一躬,夏的微笑竟是如此腼腆。他抛下一件信物作为道别,那是一片金黄的落叶。

人们常说,世间最美的莫过于春花秋月。而秋每每听闻,都会默默点头致谢。但她疑惑于人们总是放眼收获,却忽略了将去者无语的贡献。当秋风卷过空荡荡的街,扫起满天落叶,多愁善感的她总会悄悄呜咽:昔日的青翠已无力回天。所以,秋总是细心地把每一片,每一片叶儿都重新带上空中,让这些功臣最后一次体会飞翔的感觉。那一刻,漫天金叶随风飘舞,我与秋黯然遇见。看着秋眼里的点点泪光,我已不忍用言语跟她话别。

秋的身影渐渐隐于荒野。随即,天出奇的空明。我听到了冬的声音。

16 只有风在呼啸,四周一片死寂。冬把一切冻结——毫不留情。毫不留情吗?只有我知道,只有我知道她是在逃避过去,逃避所有的曾经。是的,她把一切冰封住;是的,包括她的心。她的脆弱就如琉璃,已不堪一丝打击。流风回雪是她最后一道防线,轻云蔽月是她用深深歉意营造的美景。你听,你听,连冬雨也倍显无力,落在沉默的大地上,数着痛,一滴一滴。不要再责怪了,责怪一位被伤透了的女子。你说她绝情,你又怎么知道她被情绝了呢?

当冬再也止不住哭泣,便把春唤醒。我看见她悄然离去的路上,身影凄凄。

走过四季。有时,我会停下悄悄的脚步,静静凝视。

在岁月华丽的舞台上,时光匆匆飞驰。回眸间,我窥见四季寂寥而洒逸地演绎着各自的故事:凄美,如诗。

[简评]

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四季,以细腻而独特的感受来阐释四季的更迭,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在作者灵动挥洒的笔墨之下,春如同一个清纯的少女,面对手足无措的“我”,她“含笑离开”;夏是一个表面粗犷而内心温柔的汉子,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而在“春与秋的赞颂中孤身往返”;秋是一个成熟婉约的少妇,她善解人意又哀怨凄婉,她带着点点泪光,“身影渐渐隐于荒野”;冬则如一个为情所伤而以冷面示人的女子,表面坚强实则脆弱,当她“再也止不住哭泣,便把春唤醒”,“她悄然离去的路上,身影凄凄”。 情感充沛、精美如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是本文的又一特色。文中有不少运用精彩的词句,显示了作者一定的语言功底。

在文章布局上,文章节与节之间的过渡设置得相当精巧;篇末扣题,简洁凝练的串起全文。

1 阅读﹒欣赏﹒写作

——“四季专题读写教学”

高杨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一步是阅读作文教学的改革。过去乃至现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和老师,忽视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沟通,割断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脐带,导致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写作能力不强。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们借鉴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做法,试走了一条“阅读﹒欣赏﹒写作”的道路,初步取得了收获。

一、阅读

鲁迅先生曾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鲁迅全集》第6卷《不应该那么写》)因此,多读名篇佳作是会逐渐熟悉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的,而且对整个语文教学也会起反馈作用,所谓“读书破万倦,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认为,大多数中学生作文水平偏低,主要原因就是读得太少了,他们往往局限于课本,拘泥于课本,从而“书到用时方恨少”,见识不广,文思枯涩。所以,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是很有意义的,与新课标及“第二课堂”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我的做法是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现在好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死盯“质量”,课表排得满满的,把学生抓得死死的,教师整天除了讲课文,还是讲课文,学生叫苦不迭。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给了学生自己利用时间的机会,让他们在书籍的海洋中自由地邀游。事实证明,这比强按着学生潜水要好得多。我们算过这样一笔帐:每节阅读课学生可读两篇散文或三首诗歌,一年就读到八十多篇散文或一百二十多首诗歌,再加上课文内容,这样,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所能触及的篇目就很可观了,到了高中,其涉猎面与阅读量就更大。

其次,向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文学著作浩如烟海,古今中外,辽无涯岸。因此,教师要精选一些佳作名篇或有助于学生自学的书刊供学生阅读。在选择时,既注意到班级、学生的水平与客观条件,又注意到各类文体和重点阅读内容,还注意到自读材料与语文课本的结合程度,等等。粗略地说,在古典文学方面,主要是开阔学生视野,我们就推荐了部分较为通俗的读物,像新蕾出版社出版的《绝句一百首》等诗文背诵小丛书;对于现代、当代的文学名篇,像巴金的《繁星》、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我们则指导多读。有些作品,特别是一些时文,学生无法觅到,我们就印发给学生,让他们与课文结合起来阅读。另外,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杂志如《小作家选刊》、《中学生阅读》等,倒也能收到“多快好省”的效果。

2

再次,在学生中开展阅读竞赛。中学生兴趣广泛,争强好胜,开展阅读竞赛可鼓舞他们阅读的劲头,增加个人的收获,扩大阅读的效益。我们先后开展诸如“读书故事会”、“读书知识智力竞赛”、“文学知识智力竞赛”、“唐宋诗词吟诵会”等形式的竞赛。我们还鼓励学生互相推荐阅读到的好的作品,以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

书读多了,就要学会欣赏。常听学生这样反映:读的书不少,但不知它们好在哪里,或者似懂非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想出一些办法指导学生欣赏作品。具体地就,我们是这样做的:

第一、授课力求具有欣赏文学的味道。中学课文大多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富有欣赏价值,特别是它们的语言和写作方法,更值得学习。因此,我们授课时做到在字、词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欣赏课文,从而具体地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学生感到听来有味,兴趣盎然,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

第二、指导学生利用参考资料。许多中学生课外读物都有一定的注解和说明,待学生弄懂这些点拨性的注释之后,我们再引导他们作进一步的思考,或者一起讨论,使其步入胜境。另外,我们也选择了一些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通俗化、大众化的书刊和作品,供学生参考,《初中语文三十六篇赏析》、《初中古诗文赏析》、《中学生读诗津梁》等。

第三、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写欣赏体会。学生阅读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之后,往往印象不深,过几天就忘了。我们就经常地指导他们做读书笔记,写些心得体会。这样,既起到一个巩固加深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阅读欣赏的水平。我们不但要求学生坚持这样做,自己也经常地写些作品欣赏文章,经常地与学生一起对一具体作品进行欣赏。这样,既加强我们自身的文学修养,又能具体地帮助学生开展欣赏文学作品的活动。

第四、指导学生用体验法去欣赏。好多作品的妙意佳境,往往当你亲身体验之后,就倍感亲切,感悟得更深。我们指导学生经常地作“欣赏——体验——欣赏”的努力,借以增强观察能力,提高欣赏水平。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些同学对朱自清《春》中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不大理解,但是当他们到春风中去实地体验时,清风徐徐,吹拂着他们的脸颊,他们情不自禁地惊叹道:“真的呢,吹在脸上不冷,多么轻柔,多么舒畅!”于是联想起母亲疼爱地抚摸自己脸庞的情景,孩子们笑了:“是啊,母亲的手也是这样轻轻的抚爱我,真使人舒服啊!”至此,他们真正懂得了朱自清先生描写春风的妙处,懂得了那个比喻句将无形写得有形的妙处。

3

三、写作

“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阅读、欣赏的目的在于借鉴,在于从别人优秀的作品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也就是说,目的在于应用。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以致用的实践是作文。在这方面,我们分成两个阶段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首先是模仿阶段,即基础学习阶段。有人说:“依葫芦画瓢,没意思,还易于养成依赖性。”我们认为,习作初期指导学生模仿作品是个好方法。因为模仿不是照抄,也谈不上剽窃,只是以范文的命意与词章为依据,从中吸取营养,学习方法,模拟成文。在作文过程中必须动脑筋的,不会产生什么依赖性,这同习字要描红、学画须临摹是一样的道理。仿作只是为学会写作所作的练习而已,况且古人曾说过,“夫述者相效,自古而然”;“若不仰范前贤,何以贻厥后来?”(刘知几《史通•模拟》)事实上,许多文史轶事也说明了模拟出佳作。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是这样指导学生模拟的:

一、单篇模拟。学习了某篇课文,或者阅读了某篇作品后,就仿作一篇类似的作文。比如学习了冰心的《谈生命》以后,我们就指导学生模仿着用“象征”手法写《荷花赞》、《小草赞》、《咏梅》、《煤颂》等;

二、综合模拟。学生阅读的作品多了,欣赏的东西也多了,模拟的路子也宽了。可以模仿甲作品的开头,乙作品的结尾,可以模拟丙作品的立意,丁作品的语言,就这样摘取种种,合为一体。比如学习了《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四篇课文,我们指导学生学习四篇课文的特点,如《春》的结构与语言,《海滨仲夏夜》的写“光”,《香山的红叶》的以物喻人,《济南的冬天》的拟人手法等,模写《校园的春天》、《校园的夜色》等。

在经过若干次模仿习作之后,我们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欣赏的收获进行写作实践,便可过入第二阶段——创作阶段,即灵活运用阶段。像蜜峰采蜜一样,取百花之精华,酿自身之甘蜜。学生在仿作中窥到门径,很自然地产生创造的欲望。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模拟作文,那是不行的。有鉴于此,我们引导学生步着前人的足迹,走出自己的新路。所谓“模仿中创作,创作中模仿”(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学探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创作阶段是习作的成功阶段。但是,要达到这一步,不经过反复的学习、艰苦的努力是不行的。只有把学习的收获融会于心,习作时才能“文思泉涌”,达到“文章华瞻”。我们曾先后帮助学生写出了各类习作,不少稿件得到有关报刊编辑的垂青。

为了搞好语文教学,我们试走了这条“阅读•欣赏•写作”的道路是行之有效的。阅读、欣赏、写作这三个环节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循环往复的。虽然我们的任务并不要求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有作品在报刊发表,但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增强语

4 文教学的成效,加深学生的阅历,借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水平、提高写作能力,乃是我们的目的所在。我们很愿在这方面探索前进,并望得到同行们的教正。

如果有一种方法能让学生在生活时也为写作积累素材,酝酿着写作,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兴趣,有意识但无负担地生活,时时刻刻让学生在这种方法中快乐、学习、写作,那应该是一种理想的作文教学方法;学生生活在一年四季中,最易观察到四季的变化和与四季关联的主题和素材,而实践、生活、体验又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法宝;“四季阅读作文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寻找挖掘作文主题和素材,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的一种作文教学法,由学生自己根据四季变化的特点进行创作,包括围绕气温的变化,自然环境色彩的变化,人的服饰的变化;四季中活动的变化;各种传统节日、习俗的变化;人在四季中的感情的不同等,当然也包括因此发生的相关事物的变化,让学生在作文中融入自身不同的真实感受进行“写生”和创作。

“四季阅读作文教学法”初探

[关键词] 四季;冷暖;活动;习俗;情感

[摘 要] “四季作文教学法”是教师根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寻找挖掘作文主题和素材,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的一种作文教学法,由学生自己围绕四季中冷暖、活动、习俗、情感等因素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作文。

面对着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虚假现象,面对着学生作文因为题材的虚假而无法具体、生动,无法反映生活的灵气等,我思索着:如果有一种方法能让学生在生活时也为写作积累素材,酝酿着写作,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兴趣,有意识但无负担地生活,时时刻刻让学生在这种方法中快乐、学习、写作,那应该是一种理想的作文教学方法;学生生活在一年四季中,最易观察到四季的变化和与四季关联的主题和素材,而实践、生活、体验又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法宝;同时我又受到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建学生主题网站的启示,基于这些思想和理念的支撑,我提出了四季作文教学实验,并创造了四季作文教学法。“四季作文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寻找挖掘作文主题和素材,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的一种作文教学法,由学生自己根据四季变化的特点进行创作,包括围绕气温的变化,自然环境色彩的变化,人的服饰的变化;四季中活动的变化;各种传统节日、习俗的变化;人在四季中的感情的不同等,当然也包括因此发生的相关事物的变化,让学生在作文中融入自身不同的真实感受进行“写生”和创作。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四季阅读作文教学法在经过我近两年的教学尝试与探索后,我觉得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富有成效的,我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让学生经受四季冷暖,领略四季缤纷:

5 让学生经受四季的冷暖变化,学生会发现身边的许多东西在变,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许多素材。所以我让学生在上放学的途中认真观察由于冷暖的变化引起的环境变化和人们的不同表现,学生从观察中发现人们的穿着打扮不同了,季节不同时,人们的服饰不仅仅是厚薄的变化,而且色彩也变了,如冬天爱穿深颜色的,夏天爱穿浅颜色的。人的行动也表现出不同,冬天缩手缩脚,夏天欢蹦乱跳。不同季节的风向是不同的,学生还感觉到了刮风的时间长短和风的声音都是不同的。例:一个的学生在题为《路上》的日记片段中这样写道:“今天天气好冷,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人们都穿上了毛线衣。树上的叶子也随着风慢慢地飘落下来。枯黄的叶子落了一地,清洁工人正在打扫。天色慢慢暗下来了,风刮得越来越大,我缩了缩脖子慢慢地向前走,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匆匆地回家去了,我也赶紧走入人群中,回家了。”学生的感受是如此的真切,这都是她对初冬认真观察的结果,找到了天气变化的特征。

由于四季冷暖的变化,大自然的色彩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让学生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缤纷色彩, 四季的更替大自然给大地换上了一套套不同色彩的衣服,春天是绿色的,五彩的,夏天是火红的,秋天是金色的,冬天是银灰色的。学生根据大自然的色彩写出了自己的作文,如《小草绿了》、《天然的地毯》、《金色的秋天》等。

由于四季冷暖的变化,各种动植物也在变化,有的鸟春天从南方飞来,秋天飞回南方,有的动物要进行冬眠;春天小河里有蝌蚪,夏天田野里有蛙鸣等;桃花、梨花春天开,而荷花却在夏天开,所以有了《我盼燕子》、《荷花你怎么不到春天去比美》等佳作。

二、邀学生参与四季活动,体验四季乐趣:

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我们不能让学生留在教室里、坐在书桌上去谈什么活动,谈什么感受,即使有也是假的。围绕一年四季有许多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的活动,而学生恰恰是最愿意参加活动的人,所以我不但鼓励学生主动去参与活动,而且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气氛邀请学生去参与、去搞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四季活动的乐趣,增强他们表达的愿望。所以我给四季定了四个主题系列活动:春天为“春之韵”,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放风筝比赛、春游,组织植树等;夏天为“夏之梦”,主要组织去野炊,学习游泳等;秋天为“金之秋”,要学生体验农村实践秋收帮着收稻子,赏月等;冬天为“白之声”,组织打雪仗、堆雪人、滑冰等。在各种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体验生活,从中学生有所乐有所悟,能言能写。

三、聘学生了解四季习俗,感受四季文化:

一年四季我们中华民族和我们本地有许多的习俗、节日,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可以说是一种四季文化。让学生从小就去了解和研究这些习俗,既培养了一种民族情感,又为学生积淀一种文化素养,增加一些儿时的记忆和写作的素材。所以我聘请学生去调查研究四季习俗,以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由调查研究让学生感受四季文化。经过了解和调查研究学生将四季的习俗和节日分成以下几类: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习俗和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九九重

6 阳节、除夕夜守岁,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等;地方纪念性的节日和习俗,如清明节上坟、端午节吃粽子等;过年时的送灶、接灶、打年糕等;国家规定的节日,如元旦、五一节、六一节、七一节、国庆节等;以增进友情亲情的习俗,如拜年,过时节像蚕末、夏至、七月半、冬节时的吃请等,从中也体现了礼上往来。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和习俗,从而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各个充满个性的视角,以感受、领悟四季文化。通过学生的调查、了解后像《今年的月饼特甜》、《压岁钱》等一篇篇有份量的作品诞生了。

四、诱学生应和四季情感,健全四季人格:

每个人面对一年四季变化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人是有个性的,有差异的。有的人喜欢春天暖和,而不喜欢秋天凉爽;有的人天性喜欢冬天的萧条,而不喜欢春天的万紫千红;有的人喜欢秋风秋雨,而不喜欢繁花绿叶。有人面对春天能诗兴大发,而有的人面对落叶却要心潮澎湃,也有人面对秋天一片赞歌。所以,我常常诱导学生让自己情感和四季共鸣,如当春天来临时,让学生去寻春,谈感受,找找关于春的文章,正确地引导他们感受到春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有的学生看到树叶的凋零就伤感落泪,那就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学生直面自然规律,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健全学生的人格。终于有学生说出了《叶子落了我更坚强》。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无穷无尽的作文主题和素材,只要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观察大自然,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那么作文不难精彩。四季作文教学法将作文教学和学生一年四季的生活相联系起来,改变了学生无话可写和空话连篇的现象。作文题材变得多角度,描写得更生动更细致了,作文中体现的情感更加具有真实性,因为作文都是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或亲自参加体验到的。我们要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四季,主动探究春夏秋冬四季的真谛,以创新的精神写出百花齐放的佳作。

五、课题实践与研究成果。

有武丝竹、徐艺博、等13人次获市级以上作文奖励。每月都编写班刊。 自己动手编写阅读教材 第一单元

1、春天的梦

苏叔阳

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赋予希望,赋予未来。

7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我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我急忙提起笔记下来: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

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

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在这落雪的早晨,

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

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我看着誊在纸上的字迹,陡然意识到,这不过是流露了我的心意,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

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的犹如蜉蝣〔蜉蝣(fúyóu):昆虫的一种,寿命只有几小时至一星期左右。〕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它,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它,像追寻我早已消逝了的童年。

因为最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一切!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赋予希望,赋予未来。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许多寒冬。

30年前的一个冬天。那时候好像比现在冷得多,科学家们断定,我们的星球变得温暖起来,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我只记得,那时候冬天的早晨,赤手去握铁条,会把手粘掉一层皮,吐到地上的口水,立时就会凝成小小的冰块。那时我比今天年轻,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10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大门,也驱散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我真的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在我的面前伸展开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

8 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所有我们民族子孙以幸福和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20年后〔20年后:即1969年,正值“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有木然的眼光的农民,为我烧起一小堆用枯叶燃起的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熟的土豆。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对灵魂的践踏,可我总在问自己:他们也有春天的梦吗?那些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而依然贫困的,有着木然的眼睛的农民?

又是一个春天。祖国的大地被泪水漂起,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春天可怜的梦幻。

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可它毕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我愿春风把梦吹撒到一切人的心头。把那令人心寒的木然的眼睛,吹活转来,放出活泼泼的光芒。

我们不能苛求春天,因为春天是冬天的产儿,她有母体的印痕,但她不同于母亲。她娇惯、柔弱,可她有长长的未来。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希望的种子。严冬所诞生的并不是严冬,因此,人类才向她呼唤,才把她赞颂。

这里的春天是短促的,而且常常挟裹着风沙。但我生长在这儿,我必得爱这个春天,这个属于我的春天。

晶莹的雪花,正在为春天铺下襁褓,阵阵的鞭炮正在为春天催生。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

啊,祖国的春天哪,家乡的春天哪!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为了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来的一切,我也愿意奉献出我的生命。

春天快来吧!

注:本文选自1981年2月17日香港《新晚报》。

9 想一想·查一查

一、理解下列词语,学会运用它们。

襁褓 蜷缩 渴慕 焦渴 晶莹 执拗 萌生

二、作者通过对生命中几回寒冬、几回春意的回首,用象征的手法赋予春天无比深邃的社会意义、人生意义,写出了对春如此爱恋的原因。试联系文章作一点分析。

2、海滨仲夏夜

峻青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霍霍:这里是闪动的样子。〕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鲜红。绯,红色。〕,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启明星:早晨出现于天空东方的金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广漠〕广大空旷。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次第:一个挨一个。〕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苍穹:天空。〕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煞(shà):这里是“很”的意思。〕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

10 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我漫步沙滩,徘徊在我的乡亲朋友们中间。

我看到,在那边,在一只底儿朝上反扣在沙滩上的木船旁边,是一群刚从田里收割麦子归来的人们,他们在谈论着今年的收成。今春,雨水足,麦苗长得旺,收成比去年好。眼下,又下了一场透雨,秋后的丰收局面,也大体可以确定下来了。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月亮上来了。

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

月亮升得很高了。它是那么皎洁〔皎洁:(月亮) 明亮洁白。〕,那么明亮。 夜已经深了。

沙滩上的人,有的躺在那软绵绵的沙滩上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凉爽的风轻轻地吹拂着,皎洁的月光照耀着。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憩吧。

注:节选自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有改动。仲夏,指夏季中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

本文写海边夜景,抓住“仲夏”的季节特点,写出了夜景次第变化的情状,你细细地品读,是不是仿佛有温暖的海风吹拂而来的感觉?可以与德富芦花的《自然之色》对比阅读,同是写景,两文有同样的精彩笔墨,但也有所不同,想一想有什么不同?

作者观景细致,描写准确,光是看这景“色”的描写,就得佩服他的手笔了: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11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 “„„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

这里不仅准确地状写了不同的颜色,而且还写了不同颜色变幻的过程,措辞很是讲究。

你也许亲眼见过大海,也许只是从影视、画册、诗文中“见”过大海,大海在你脑海里,应该留有印象吧?撷取你对大海的印象,唤起你心中美好的情感,动笔写一点关于海的抒情文字。

积累词语

绯红 肃穆 广漠 苍穹 休憩

3、三 峡 之 秋

方纪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当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12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驳船:用来驳运货物或旅客的一种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过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云母石:矿石,白色、黑色、带有深浅不同的褐色或绿色,是重要的电气绝缘材料。〕。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想一想·查一查

一、本文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了三峡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描写这些不同特点时,作者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比喻。找出这些比喻句,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

二、掌握下列词语。

陡峭 闪烁 摇曳 清冽

4、冬 日 抒 情

郁风

冬天是透明的,

冬天使人清醒。

13 冬天是透明的。

透过稀疏的树枝可以看到湖上的冰雪,看到远山和村庄,看到像蚂蚁那么小的一串行人。冬天就像它结成的冰那样透明。像X 射线可以透视人体的骨骼,冬天可以使人透视宇宙的心脏。

冬天使人清醒。

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个海外游子的故事,他是个音乐家,多年前由于不得已的原因,去了新加坡,后来担任了一个乐队的第一提琴手,并把家属接了去。以后他每年冬天都要独自回国一次,他说就是为了要呼吸一下祖国的冬天的凉气,那使他浑身舒适头脑清醒的凉气。

因此我也想到南国的冬天,去年此时我正在广州,在那满是绿叶覆盖的丛林中,我发现有一种无叶的树,枯枝上面开出火红的花,而那花朵是由一串像尖尖的红辣椒似的花瓣组成的。我惊喜地向本地人打听,原来它叫象牙红,只在春节前后才有红花,过了严冬就长满树叶了。过去在诗画中都未见过象牙红,最近出版的诗集《龙胆紫集》,是李锐同志在秦城监狱中用龙胆紫药水写下的,赵朴初同志读后赠作者一首词中,有一联对仗非常工整的句子:

血凝龙胆紫

花发象牙红

巧妙还不在于对仗工整,如果你能看到那高大的扭曲伸展的枯枝上开出火红花朵(其实不是花朵,可能是果实) 的象牙红树的形象,你就更能体会“花发”与“血凝”的对立和联系了。

冬天的水仙也是很美的,然而它的性格和象牙红恰好相反,它必须在温室中,必须不多不少的水分和阳光,才能保持冰肌雪骨,像凌波仙子那样亭亭玉立。在很短的生命中,一旦失去照顾便萎谢了。

水仙开过,冬天就快要过去了。湖边的冰开始解冻了,老于经验的人却知道湖中心的冰有二尺多厚,一时化不了。可岸边已闪亮着水光,看不清哪里是结实的冰,哪里是薄冰上飘着水。要走到湖中心,必须先从岸边走起。孩子们被吸引着比试履薄冰的胆量,冰上发出咔咔的响声,一个两个三个„„走过去了,发出胜利的欢笑。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名诗几十年来不断被人引用,无非是象征着希望。然而,自然的规律,时间的循序是必然的,人间的规律虽也有必然性,却可迟可早。

14 在这透明的冬天里,人们可以用清醒的头脑,认清脚下的路,但还是一步步地走,躺着不动或再走弯路,都会推迟希望的实现。

1981年2月12日于北京西郊藻鉴堂

想一想·查一查

一、文章抒写冬日的感情,其中写到象牙红和水仙花,还穿插写了《龙胆紫集》,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二、找出三五个比喻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注:本文选自《大地》1981年第2期。

知识积累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5、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6、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上)

5、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5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同上)

3、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同上)

4、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同上)

学生习作

走过四季

我寻春而来。春在何处?

春是伶俐的,如泉边的鹿?狡猾的,如丛里的狐?羞赧的,如林间的松鼠?还是可爱的,如原上的小兔?

我寻春而来,春却无处不在。漫山遍野弥漫着春的气息,微风挟着草香肆意往来。而我却只能伫立原地。花不敢摘,草不敢踩,怕无意中做了一个举止不端的游人,玷污了春的可爱。

于是静静凝视,春含笑离开。身后燃起一把火热的目光,那是夏已隆重登场。 夏,一个总是被冠以暴君的可怜人,一个被万千世人误解的风流骚客。人们说他不解风情。真的吗?当你在埋怨夏夜了无生趣时,他便挥挥衣袖,往夜空撒上灿烂星光;当你在午夜辗转失眠时,他便轻扬手臂,指挥夏虫来一场解闷的合唱。如果你曾细品“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你就会发现夏只是如此一个怪人,总是把他的温柔和眼泪藏在夜晚。你又可曾听过他的哭?那是一种毁天灭地的痛苦。夏雨如槌,疯了一般地击打下去,不带一点矫情的隐瞒。雨后,擦干眼泪的夏又强作精神,挥霍阳光,也不过是想为你驱散心中的寒。过客尚且情留客地,然而谁又会试着安慰过客的心酸?无知者无知地咒骂,夏依然在春与秋的赞颂中孤身往返。

我遂向远去的夏深深鞠了一躬,夏的微笑竟是如此腼腆。他抛下一件信物作为道别,那是一片金黄的落叶。

人们常说,世间最美的莫过于春花秋月。而秋每每听闻,都会默默点头致谢。但她疑惑于人们总是放眼收获,却忽略了将去者无语的贡献。当秋风卷过空荡荡的街,扫起满天落叶,多愁善感的她总会悄悄呜咽:昔日的青翠已无力回天。所以,秋总是细心地把每一片,每一片叶儿都重新带上空中,让这些功臣最后一次体会飞翔的感觉。那一刻,漫天金叶随风飘舞,我与秋黯然遇见。看着秋眼里的点点泪光,我已不忍用言语跟她话别。

秋的身影渐渐隐于荒野。随即,天出奇的空明。我听到了冬的声音。

16 只有风在呼啸,四周一片死寂。冬把一切冻结——毫不留情。毫不留情吗?只有我知道,只有我知道她是在逃避过去,逃避所有的曾经。是的,她把一切冰封住;是的,包括她的心。她的脆弱就如琉璃,已不堪一丝打击。流风回雪是她最后一道防线,轻云蔽月是她用深深歉意营造的美景。你听,你听,连冬雨也倍显无力,落在沉默的大地上,数着痛,一滴一滴。不要再责怪了,责怪一位被伤透了的女子。你说她绝情,你又怎么知道她被情绝了呢?

当冬再也止不住哭泣,便把春唤醒。我看见她悄然离去的路上,身影凄凄。

走过四季。有时,我会停下悄悄的脚步,静静凝视。

在岁月华丽的舞台上,时光匆匆飞驰。回眸间,我窥见四季寂寥而洒逸地演绎着各自的故事:凄美,如诗。

[简评]

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四季,以细腻而独特的感受来阐释四季的更迭,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在作者灵动挥洒的笔墨之下,春如同一个清纯的少女,面对手足无措的“我”,她“含笑离开”;夏是一个表面粗犷而内心温柔的汉子,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而在“春与秋的赞颂中孤身往返”;秋是一个成熟婉约的少妇,她善解人意又哀怨凄婉,她带着点点泪光,“身影渐渐隐于荒野”;冬则如一个为情所伤而以冷面示人的女子,表面坚强实则脆弱,当她“再也止不住哭泣,便把春唤醒”,“她悄然离去的路上,身影凄凄”。 情感充沛、精美如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是本文的又一特色。文中有不少运用精彩的词句,显示了作者一定的语言功底。

在文章布局上,文章节与节之间的过渡设置得相当精巧;篇末扣题,简洁凝练的串起全文。


相关作文

  • 阅读四季作文600字
  • 临泽县沙河中学八年级2班 马红梅 说起四季,人们并不陌生,当时谁又仔细欣赏过四季的美.四季是一本无边无际的"书"它可以让你在任何时间去阅读,去体会. 春天刚刚苏醒,伸个懒腰,整好衣裳,去遨游整个世界.她越过天空,天空开始放蓝了:她越过山坡,山坡也立刻便绿了:她越过枝头,枝头的鲜花 ...

  • 阅读短文四季之美作文700字
  • 阅读短文: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漂 飘) 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即使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二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 ...

  • 感受四季教案作文1700字
  •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走过四季 描述美景 课型:综合 第_1_____课 备课日期 : 年 月 日 讲课日 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1.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特征,通过联想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 2.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积累. 3.初步学 ...

  • 2016年4月22日,作文专题作文4200字
  • 四季爱读,享阅空间 花开四季,一季萌芽:一季含苞:一季盛放:一季涅槃. 1 作文专题: 作文第一讲: 今天我们来说说写作.什么是写作?你了解她吗?你懂得她吗?你是不是很讨厌她?如果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你能爱上她! 1.什么叫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 ...

  • 四季说课稿作文2500字
  • 一.说教材 <四季>是一年级上册第2组第2课.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 ...

  • 5.我的四季 教案作文3600字
  • <我的四季>教案 <我的四季>教案 <我的四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 ...

  • 5.我的四季作文3600字
  • 我的四季 张洁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 ...

  • [我的四季]教案作文3500字
  • 1 我的四季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 ...

  • 我的四季作文2900字
  • 1 我的四季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意义. 2.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3.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认识.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g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