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卷作文作文4100字

四年级作文

1 2010年上海卷作文

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解析:提示语中“其中的道理”提示考生需要理解材料所蕴含的道理,那么,道理是什么?这就需要对材料有整体把握。同时,也就意味着材料具有核心思想。

这个核心思想是由两则素材组合在一起表达的。这与每一则材料独立存在有什么不同吗?我以为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如果只有“丹麦人钓鱼”的故事,你完全可以从“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这句话入手谈做事严谨,讲规矩,但是放在这里就不行了,老师会说你断章取义。这与任何一种形式的作品产生的原理是一样的,两则素材组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互动一定会产生新的意义,如同一块红布,加上五颗五角星,就成了国旗,而不再是一块布、几颗星星。当然,断章取义也有“义”,盲人摸象也是“象”,只是离核心意义和整体表达有了或近或远的距离罢了。换句话说,想取得一类卷的分数就困难了,因为一类卷的评分标准是“准确理解材料”。

那么,两则素材甚至多则素材组合的材料应该如何把握其核心思想呢?这就好比对偶中的上下联,在内容上,两则素材可能会是相反、相同、相承三种关系,第一步要分析出来。今年高考的两则素材指向是相同的,这种类型的关系,我们在把握其意义时,要抓住其中表述相同的地方,即“放生小鱼,从而有望获得更多的大鱼”。所以,核心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

当然,“鱼”可以是自然资源的借代,也可以是一切资源的借喻。那么,可持续的就不仅仅是自然界,还可以是人类自身——是孩子,是自我,是社会,甚至世界本身。

可以进入的角度跟每个人的积累有关。写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邂逅,是写作者与命题的邂逅。每个人与材料相遇在哪一个点上是不可测的,考生之间可能各不相同。所谓的“角度”又可以分为“视角”和“感点”,视角是观察材料的角度,视角之后是感点,感点是触动之点,或者叫“与生活联系之点”,跟立意有关。视角有限,感点范围更广,而立意是无限的。就这个材料来说,视角有三组六个,丹麦人、孟子,尺子、渔网,小鱼、大鱼,都可以成为观察的视角,或者叫思考的角度。比如,可以从小鱼的角度出发,对渔网和人们心目中的尺寸做反思,呼吁给予它们成长的空间,以便发展、壮大,可以谈青少年的成长,谈创新产品的孵化,谈新型文化的命运,等等。这里,“小鱼”是视角,“密网”和竭泽而渔是“感点”,而“呼吁给予青少年成长更宽松、自由的空间”就是立意点。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进入,都应建立在对材料整体把握、整体理解基础上。

2011北京卷

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门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对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争的原

2 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问题不限。

【解析1】 审题思路:“材料加导语”是今年作文的最大特色。这些看似孤立于材料之外的部分,既是对材料的解读也是对考生的提示。同时缩小材料范围,强化考察力度。有导语的材料作文,导语比材料重要!所以这里的三条导语也就意味着三种解读材料的方向和态度。 这里的三个导语均可从正反两方面下手:

学生甲在肯定自身实力的同时,似乎也有些理智的过了头,只注重一国输赢的观点难免显得不够宏观和长远。

学生乙在发扬风格的同时,似乎又过于感性,荣誉不是随便可以拿来施舍的,并且错误的理解了分享的含义。

学生丙的观点看似是站在乙的对立面上,尽管理性却又与甲不完全一样。

确定了方向与立意,其他的就好办了。既可以写逻辑严密,有理有据的议论文;亦可以写以我笔写我心,源自生活的散文。具体的材料与语言只要符合以上立意,越发挥个人特点越好„„

2012湖北卷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杜甫书信说起。现在科技发达,交流方式越来越多,一些方式正在消失。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取代传统书信交流,你怎么看?】从书信谈到科技发展与传统的关系。继去年《旧书》之后,今年的题目其实是更直白地提出了科学技术与人文传统之间的二元关系,科技的信徒自然可以支持这种以旧换新的新老更替,而怀恋传统的人也可以去感叹往日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的无以为继。二者本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此外,更好的办法是把科技和人文结合起来谈。科技可以影响生活方式是一种现实,可以影响文化和思潮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但科技和人文各自的边界在哪里?科技并非万能,也并非可以秉持科技进步为神圣观念而抹杀和忽视人文关怀。若能谈到这个深度,那么文章已相当了得。另一个角度则是不多关注科技,而关注现实所处的时代。21世纪是大变革的世纪,我们正目睹很多事物的出生和消亡,因此,如何把握“往日传统与当今时代”之间的关系也是考生可以亲身体会到的升华方向,比如北京二模提到的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比如去年题目指向曾被热议的电子书与纸

3 书等。就这个题目有感而发多说几句,刚才在广东卷点评里提到北大辩论时代流传的那句名言,其实就出自“传统媒体是否会在信息时代逐渐消亡”的辩题,因而才有“一个时代”之论,关注时代,关注人文,请高中生们在做题之余认真去做到这两件事吧。(王乃中)

2012广东卷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 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 ,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 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的说过,她宁愿生的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认为,人们在每个时期都可以过很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分析: 首先是紧扣材料,弄清事件事理的关系。在第一则材料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在第二则材料中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强调“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的联系是有关“时代”的选择,“他愿意”“你愿意”“她宁可”都表明材料中人物对自己生活时代的关注,实际上是对自己和生活环境的关注。弄清楚两则材料的交汇点机关系是审题立意的重要以步。 其次,要想从芜杂的材料中快速确定立意的方向,要有明确简洁的思路,比如:可以通过抓关键句法提炼。本次材料的关键局是居里夫人在信中的的总结“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这句包含的生活哲理的话。还可以从事物的因果联系提炼。通过挖掘事件性材料的结果和所供材料间的内在因果逻辑联系,从结论入手,推导材料间的因果联系并提练观点。起因是汤因比、涵娜、伊雷娜都表示自己愿意生活的时代,暗示自己现在生活的是时代不够理想或不好,面对这样的生活理念和态度,材料借助居里夫人的话得出最后结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材料的这个结论显然是有针对性的,是对汤因比、涵娜、伊雷娜观点的否定,这里的关键词当然是“每一个时期”“有趣”“有用”“生活”,由此因果分析不难得出原材料的情感意向和原材料的“所指”意图,正如广东省特级语文教师邹寿元说“这两段材料的实质是说,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管环境如何,我们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为实现理想不断努力”。这是这次材料作文立意的总体方向。

第三是提炼观点。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首先要明确的是对材料中居里夫人的话“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不能否定,虽然说是“自选角度”,但原材料的“所指”意图是不能自选的,考生只能在此基础上延伸出能纳入总轨道的“能指”联想。这是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的根基。考生提炼材料观点,最容易患的毛病是似是而非、隔靴搔痒的擦边球式结论,而在高考作文阅卷中要求要“切题”和“观点明确”,因此其适用范畴和要点要与原材料的倾向和启示因子的相似点越多越好,当然最好是一语中的,如要特别思考联想“有用”“有趣”的意指是什么?还有“时代”“生活”这些要素也要考虑,从而做到观点是正确而不片面性,鲜明而不模糊,集中而不泛泛,至于新颖则不比过于追求。

本次材料作文可从以下方面立意: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自我价值②人生的价值的体现与时代环境的关系③什么样的时代都有精彩的人生④做时代生活的主人等。

1 2010年上海卷作文

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解析:提示语中“其中的道理”提示考生需要理解材料所蕴含的道理,那么,道理是什么?这就需要对材料有整体把握。同时,也就意味着材料具有核心思想。

这个核心思想是由两则素材组合在一起表达的。这与每一则材料独立存在有什么不同吗?我以为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如果只有“丹麦人钓鱼”的故事,你完全可以从“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这句话入手谈做事严谨,讲规矩,但是放在这里就不行了,老师会说你断章取义。这与任何一种形式的作品产生的原理是一样的,两则素材组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互动一定会产生新的意义,如同一块红布,加上五颗五角星,就成了国旗,而不再是一块布、几颗星星。当然,断章取义也有“义”,盲人摸象也是“象”,只是离核心意义和整体表达有了或近或远的距离罢了。换句话说,想取得一类卷的分数就困难了,因为一类卷的评分标准是“准确理解材料”。

那么,两则素材甚至多则素材组合的材料应该如何把握其核心思想呢?这就好比对偶中的上下联,在内容上,两则素材可能会是相反、相同、相承三种关系,第一步要分析出来。今年高考的两则素材指向是相同的,这种类型的关系,我们在把握其意义时,要抓住其中表述相同的地方,即“放生小鱼,从而有望获得更多的大鱼”。所以,核心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

当然,“鱼”可以是自然资源的借代,也可以是一切资源的借喻。那么,可持续的就不仅仅是自然界,还可以是人类自身——是孩子,是自我,是社会,甚至世界本身。

可以进入的角度跟每个人的积累有关。写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邂逅,是写作者与命题的邂逅。每个人与材料相遇在哪一个点上是不可测的,考生之间可能各不相同。所谓的“角度”又可以分为“视角”和“感点”,视角是观察材料的角度,视角之后是感点,感点是触动之点,或者叫“与生活联系之点”,跟立意有关。视角有限,感点范围更广,而立意是无限的。就这个材料来说,视角有三组六个,丹麦人、孟子,尺子、渔网,小鱼、大鱼,都可以成为观察的视角,或者叫思考的角度。比如,可以从小鱼的角度出发,对渔网和人们心目中的尺寸做反思,呼吁给予它们成长的空间,以便发展、壮大,可以谈青少年的成长,谈创新产品的孵化,谈新型文化的命运,等等。这里,“小鱼”是视角,“密网”和竭泽而渔是“感点”,而“呼吁给予青少年成长更宽松、自由的空间”就是立意点。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进入,都应建立在对材料整体把握、整体理解基础上。

2011北京卷

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门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对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争的原

2 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问题不限。

【解析1】 审题思路:“材料加导语”是今年作文的最大特色。这些看似孤立于材料之外的部分,既是对材料的解读也是对考生的提示。同时缩小材料范围,强化考察力度。有导语的材料作文,导语比材料重要!所以这里的三条导语也就意味着三种解读材料的方向和态度。 这里的三个导语均可从正反两方面下手:

学生甲在肯定自身实力的同时,似乎也有些理智的过了头,只注重一国输赢的观点难免显得不够宏观和长远。

学生乙在发扬风格的同时,似乎又过于感性,荣誉不是随便可以拿来施舍的,并且错误的理解了分享的含义。

学生丙的观点看似是站在乙的对立面上,尽管理性却又与甲不完全一样。

确定了方向与立意,其他的就好办了。既可以写逻辑严密,有理有据的议论文;亦可以写以我笔写我心,源自生活的散文。具体的材料与语言只要符合以上立意,越发挥个人特点越好„„

2012湖北卷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杜甫书信说起。现在科技发达,交流方式越来越多,一些方式正在消失。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取代传统书信交流,你怎么看?】从书信谈到科技发展与传统的关系。继去年《旧书》之后,今年的题目其实是更直白地提出了科学技术与人文传统之间的二元关系,科技的信徒自然可以支持这种以旧换新的新老更替,而怀恋传统的人也可以去感叹往日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的无以为继。二者本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此外,更好的办法是把科技和人文结合起来谈。科技可以影响生活方式是一种现实,可以影响文化和思潮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但科技和人文各自的边界在哪里?科技并非万能,也并非可以秉持科技进步为神圣观念而抹杀和忽视人文关怀。若能谈到这个深度,那么文章已相当了得。另一个角度则是不多关注科技,而关注现实所处的时代。21世纪是大变革的世纪,我们正目睹很多事物的出生和消亡,因此,如何把握“往日传统与当今时代”之间的关系也是考生可以亲身体会到的升华方向,比如北京二模提到的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比如去年题目指向曾被热议的电子书与纸

3 书等。就这个题目有感而发多说几句,刚才在广东卷点评里提到北大辩论时代流传的那句名言,其实就出自“传统媒体是否会在信息时代逐渐消亡”的辩题,因而才有“一个时代”之论,关注时代,关注人文,请高中生们在做题之余认真去做到这两件事吧。(王乃中)

2012广东卷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 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 ,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 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的说过,她宁愿生的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认为,人们在每个时期都可以过很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分析: 首先是紧扣材料,弄清事件事理的关系。在第一则材料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在第二则材料中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强调“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的联系是有关“时代”的选择,“他愿意”“你愿意”“她宁可”都表明材料中人物对自己生活时代的关注,实际上是对自己和生活环境的关注。弄清楚两则材料的交汇点机关系是审题立意的重要以步。 其次,要想从芜杂的材料中快速确定立意的方向,要有明确简洁的思路,比如:可以通过抓关键句法提炼。本次材料的关键局是居里夫人在信中的的总结“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这句包含的生活哲理的话。还可以从事物的因果联系提炼。通过挖掘事件性材料的结果和所供材料间的内在因果逻辑联系,从结论入手,推导材料间的因果联系并提练观点。起因是汤因比、涵娜、伊雷娜都表示自己愿意生活的时代,暗示自己现在生活的是时代不够理想或不好,面对这样的生活理念和态度,材料借助居里夫人的话得出最后结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材料的这个结论显然是有针对性的,是对汤因比、涵娜、伊雷娜观点的否定,这里的关键词当然是“每一个时期”“有趣”“有用”“生活”,由此因果分析不难得出原材料的情感意向和原材料的“所指”意图,正如广东省特级语文教师邹寿元说“这两段材料的实质是说,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管环境如何,我们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为实现理想不断努力”。这是这次材料作文立意的总体方向。

第三是提炼观点。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首先要明确的是对材料中居里夫人的话“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不能否定,虽然说是“自选角度”,但原材料的“所指”意图是不能自选的,考生只能在此基础上延伸出能纳入总轨道的“能指”联想。这是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的根基。考生提炼材料观点,最容易患的毛病是似是而非、隔靴搔痒的擦边球式结论,而在高考作文阅卷中要求要“切题”和“观点明确”,因此其适用范畴和要点要与原材料的倾向和启示因子的相似点越多越好,当然最好是一语中的,如要特别思考联想“有用”“有趣”的意指是什么?还有“时代”“生活”这些要素也要考虑,从而做到观点是正确而不片面性,鲜明而不模糊,集中而不泛泛,至于新颖则不比过于追求。

本次材料作文可从以下方面立意: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自我价值②人生的价值的体现与时代环境的关系③什么样的时代都有精彩的人生④做时代生活的主人等。


相关作文

  • 上海世博会作文资料作文1100字
  • [上海世博会作文资料]上海世博会作文资料正文: 上海世博会作文资料 海宝(haibao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上海世博会作文资料. 2007年12月18日晚上8点,万众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蓝色"人"字的可爱造 ...

  • 畅想2010世博会作文作文0字
  • 畅想2010世博会作文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其命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预示着上海及其他城市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造福全体城市居民.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日本爱知举行的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从这点可以 ...

  • 畅想2010年世博会的作文作文400字
  • 畅想2010年世博会的作文 畅想2010年世博会的作文 2010年5月1日,上海要举办世博会.为了积极地迎接世博,上海还专门成立了"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号召全上海市民"人人为世博添光彩",开展了"迎世博600天活动.& ...

  • 畅想2010世博会作文作文1300字
  • 畅想2010世博会作文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其命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预示着上海及其他城市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造福全体城市居民.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日本爱知举行的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从这点可以 ...

  • 上海世博会作文作文700字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上海的盛会,更是世界的盛会.700年前的上海还只是一个小渔村,而今上海这颗东方之珠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经济.教育.艺术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竖立了一个崭新而具魅力的东方大都市形象,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自从上海申博成功之后,城市的变化可谓日 ...

  • 世博会作文1900字
  • 世博会作文 遥想2010年世博会开幕时,我已经13岁了在2010年,我一定与家里人一起前往参观,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上海世博会宏伟明亮的展览大厅中观看各国展品的一幕. 我很光荣,我能居住在上海,2010年的上海,因为世博会而吸引全世界的眼球,2010年的世博会因为选择了上海而成为历史上最耀眼的一次. ...

  • 世博英文作文作文0字
  • 求关于世博会的英文文章,不需太长120字左右 On December3, 2002, the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s (or call it BIE) announced that Shanghai will host Expo2010. the BI ...

  •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作文200字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 ...

  • 绿色世博会作文作文1400字
  •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其命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预示着上海及其他城市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造福全体城市居民.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日本爱知举行的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从这点可以看出人们对自然,对生态越来越关注.二十一世纪主导的住宅是绿色家园,二十一 ...

  • 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选作文27700字
  • 1 ·甘肃兰州2010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天空让我陶醉 [2010-10-29]·甘肃兰州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花让我陶醉 [2010-10-26]·2009广东阳江中考满分作文 :我和诸葛亮一起漫步 [2010-10-26]·中考满分作文 [2010-10-26]·中考范文:心灵的距离 [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