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高一作文

《李鸿章传》观后感

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一生风云变幻,外界对其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读过《李鸿章转》后,我对李鸿章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他带着耻辱而终感到同情。我们不能简单的通过一件事去断定一个人的为人,更不能单听片面之词。透过历史,我们需要理性的去评价,形成自己的见解。

最初,听到李鸿章这个名字时,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即是“卖国贼”。后来,通过课上学习,发现“卖国贼”这个“头衔”当真是被硬生生的加在李鸿章身上的。此后,我便开始对李鸿章的经历有了兴趣。

李鸿章有着一腔抱负,他沿着父亲的路,参加科举考中进士。然而李鸿章认为在翰林院舞文弄墨并不能使自己的才华施展。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契机下,李鸿章回安徽组建了淮军。淮军接连打了几次败仗,李鸿章无颜再回朝廷,转向曾国藩手下做事。第二次的仕途契机还是为镇压太平军,这一次,李鸿章向叔父借兵力来提带淮军的质量,并用上海富商的“保护费”购买了“洋枪”。淮军的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军事力量已完备,但李鸿章却拖延攻打南京的战事,故意将头功让给老师一人。此后曾国藩对李鸿章可谓有求必应。可见李鸿章不仅具备抱负、军事头脑,更懂得人情世故,这些都为李鸿章的官场得意奠定了基础。

李鸿章在官场立足的另一个守则是“狠”。1863年,李鸿章率兵攻打苏州,用高官厚禄诱降太平守军,却在入城之后血洗苏州城。太平军三万余人无一生还。朝廷官员对此事议论纷纷。而清政府则认为太平守军叛主,死有余辜,对李鸿章的做法很是褒奖。此后李鸿章在官场几乎是平步青云。

都说时势造英雄,李鸿章的发迹离不开当时的局势。在那个山雨一来便摇摇欲坠的时代,他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将毕生献给了晚清政府。而这位英雄的结局在我看来却是那么的悲戚。为国家倾尽心血,面对闭关锁国且懦弱的清政府,终究无力回天。

李鸿章是个有远见同时具备非常毅力的人。在见识洋人的先进技术后,他意识到应该吸取西方之所长来强国。在晚清历史上,中国的机械制造、铁路、电报、纺织等,无一不与李鸿章的推动和支持有关。修铁路在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朝看来是无法理解其意义的。李鸿章多次上书不果,最终决定不依赖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修了短短十来里长得铁路。1881年6月9日,这条铁路终于完工了,可事与愿违——流言蜚语不断,说火车行驶震动东陵,喷出的黑烟伤害庄家。于是朝廷下令,禁止使用火车头。运输工具再次被驴代替。可以想见,一大群驴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跑是件多么荒诞的事。我们也可以体会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举步维艰。

且不说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起码说明了李鸿章希望寻求救国之道,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至于签订不平等条约,我不认为这是李鸿章个人的卖国行为。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战争从一开始就向着李鸿章最不愿意的局面发展。他的朋友吴汝纶曾经回忆说:“平壤之败,理想国痛苦流涕,彻夜不寐„„及旅顺失守,愤不欲生。”

谁都不愿意代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成为众矢之的。而李鸿章就像个挡箭牌一样,被命运推向各种耻辱的时刻,被强加以“卖国贼”的罪名。清政府才掌握着实权,就算李鸿章再位高权重,他也只不过是臣子。面对这样的使命,他只能兴叹,无声泪下„„

3月24日,中日第三轮谈判结束后,李鸿章遭遇日本男子的枪击,面对突发事件他表现平静,叮嘱随员将血衣保留下来。看着斑斑血迹的官服,李鸿章长叹一声:“此血可以报国矣!”这是难得的一点安慰。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晚清宣布全面战争。李鸿章得知后,不禁老泪纵横,用手杖触底:“内乱如何得止?如何得止?”李鸿章的悲恸让在场官员面容失色。

8月15日,都城沦陷,政府弃城而逃。在重大的心理压力之下,李鸿章终于病倒。在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时,他已悲恸吐血,没有了争论的力气。但躺在病榻上的他,仍然不忘国家利益。他指挥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从最早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两。

在文件上,李鸿章“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很明显,李鸿章在此时想的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肃毅伯”来落下这个耻辱的款。悲恸欲绝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大口地吐血。

李鸿章毕生致力于“外修和好,内富图强”的愿望在他走到生命边缘时被击的粉碎。临终前,李鸿章忽然睁大眼睛,嘴唇颤动,流下两行清泪。至死未忘家国的人,如何能说他卖国呢?

李鸿章为国家倾尽一生,替清政府收拾了烂摊子,背了黑锅,作为臣子,他仁至义尽。为百姓争取过利益,作为父母官他尽了职责。在生命的尽头,也许他回望过过去。那边究竟是美好的还是充满辛酸泪的,无人可知。或许选择了这样一条路,他不后悔,他只恨自己无法扭转局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国沦陷,向夷人卑躬屈膝。不被时人原谅,而为千夫所指,他的心情又该如何呢?

他的宏图大志、锲而不舍、精明狡猾、手段毒辣、委曲求全„„春风得意、形容憔悴„„我们无从定义李鸿章的好与坏,更不能用“最大的绊脚石”和“卖国贼”这样片面的词汇来定义。

《李鸿章传》观后感

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一生风云变幻,外界对其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读过《李鸿章转》后,我对李鸿章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他带着耻辱而终感到同情。我们不能简单的通过一件事去断定一个人的为人,更不能单听片面之词。透过历史,我们需要理性的去评价,形成自己的见解。

最初,听到李鸿章这个名字时,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即是“卖国贼”。后来,通过课上学习,发现“卖国贼”这个“头衔”当真是被硬生生的加在李鸿章身上的。此后,我便开始对李鸿章的经历有了兴趣。

李鸿章有着一腔抱负,他沿着父亲的路,参加科举考中进士。然而李鸿章认为在翰林院舞文弄墨并不能使自己的才华施展。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契机下,李鸿章回安徽组建了淮军。淮军接连打了几次败仗,李鸿章无颜再回朝廷,转向曾国藩手下做事。第二次的仕途契机还是为镇压太平军,这一次,李鸿章向叔父借兵力来提带淮军的质量,并用上海富商的“保护费”购买了“洋枪”。淮军的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军事力量已完备,但李鸿章却拖延攻打南京的战事,故意将头功让给老师一人。此后曾国藩对李鸿章可谓有求必应。可见李鸿章不仅具备抱负、军事头脑,更懂得人情世故,这些都为李鸿章的官场得意奠定了基础。

李鸿章在官场立足的另一个守则是“狠”。1863年,李鸿章率兵攻打苏州,用高官厚禄诱降太平守军,却在入城之后血洗苏州城。太平军三万余人无一生还。朝廷官员对此事议论纷纷。而清政府则认为太平守军叛主,死有余辜,对李鸿章的做法很是褒奖。此后李鸿章在官场几乎是平步青云。

都说时势造英雄,李鸿章的发迹离不开当时的局势。在那个山雨一来便摇摇欲坠的时代,他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将毕生献给了晚清政府。而这位英雄的结局在我看来却是那么的悲戚。为国家倾尽心血,面对闭关锁国且懦弱的清政府,终究无力回天。

李鸿章是个有远见同时具备非常毅力的人。在见识洋人的先进技术后,他意识到应该吸取西方之所长来强国。在晚清历史上,中国的机械制造、铁路、电报、纺织等,无一不与李鸿章的推动和支持有关。修铁路在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朝看来是无法理解其意义的。李鸿章多次上书不果,最终决定不依赖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修了短短十来里长得铁路。1881年6月9日,这条铁路终于完工了,可事与愿违——流言蜚语不断,说火车行驶震动东陵,喷出的黑烟伤害庄家。于是朝廷下令,禁止使用火车头。运输工具再次被驴代替。可以想见,一大群驴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跑是件多么荒诞的事。我们也可以体会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举步维艰。

且不说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起码说明了李鸿章希望寻求救国之道,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至于签订不平等条约,我不认为这是李鸿章个人的卖国行为。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战争从一开始就向着李鸿章最不愿意的局面发展。他的朋友吴汝纶曾经回忆说:“平壤之败,理想国痛苦流涕,彻夜不寐„„及旅顺失守,愤不欲生。”

谁都不愿意代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成为众矢之的。而李鸿章就像个挡箭牌一样,被命运推向各种耻辱的时刻,被强加以“卖国贼”的罪名。清政府才掌握着实权,就算李鸿章再位高权重,他也只不过是臣子。面对这样的使命,他只能兴叹,无声泪下„„

3月24日,中日第三轮谈判结束后,李鸿章遭遇日本男子的枪击,面对突发事件他表现平静,叮嘱随员将血衣保留下来。看着斑斑血迹的官服,李鸿章长叹一声:“此血可以报国矣!”这是难得的一点安慰。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晚清宣布全面战争。李鸿章得知后,不禁老泪纵横,用手杖触底:“内乱如何得止?如何得止?”李鸿章的悲恸让在场官员面容失色。

8月15日,都城沦陷,政府弃城而逃。在重大的心理压力之下,李鸿章终于病倒。在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时,他已悲恸吐血,没有了争论的力气。但躺在病榻上的他,仍然不忘国家利益。他指挥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从最早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两。

在文件上,李鸿章“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很明显,李鸿章在此时想的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肃毅伯”来落下这个耻辱的款。悲恸欲绝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大口地吐血。

李鸿章毕生致力于“外修和好,内富图强”的愿望在他走到生命边缘时被击的粉碎。临终前,李鸿章忽然睁大眼睛,嘴唇颤动,流下两行清泪。至死未忘家国的人,如何能说他卖国呢?

李鸿章为国家倾尽一生,替清政府收拾了烂摊子,背了黑锅,作为臣子,他仁至义尽。为百姓争取过利益,作为父母官他尽了职责。在生命的尽头,也许他回望过过去。那边究竟是美好的还是充满辛酸泪的,无人可知。或许选择了这样一条路,他不后悔,他只恨自己无法扭转局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国沦陷,向夷人卑躬屈膝。不被时人原谅,而为千夫所指,他的心情又该如何呢?

他的宏图大志、锲而不舍、精明狡猾、手段毒辣、委曲求全„„春风得意、形容憔悴„„我们无从定义李鸿章的好与坏,更不能用“最大的绊脚石”和“卖国贼”这样片面的词汇来定义。


相关作文

  • [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作文2500字
  • 小编导语:这是<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今天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李鸿章是不可不知的人物,小编整理了<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与同学们分享,更多<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引言:有的人被千万人赞扬,但诋毁他的人也不下千万:夸他的人把他捧到极致,骂他的人也把 ...

  • 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1100字
  • <李鸿章传>读后感 读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我了解了李鸿章的一生,读完之后颇有所感.李鸿章一生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

  • [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作文1100字
  • 小编导语:这是<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李鸿章传>中,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更多<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俗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即便如此 ...

  • [李鸿章传]读后感_11语教2_吴颖_30号作文30号
  • 梁启超之<李鸿章传>读后感 学院:教科院 班级:11语教2 姓名:吴颖 学号:30 以前我对李鸿章的了解仅仅来自中学的历史课本,只知道他代表无能的晚清政府签下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所以他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懦弱无能的害国奸臣,这也是因为我们对他没有深入的了解.由梁启超撰写的< ...

  • [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作文1100字
  • 小编导语:这是<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看过<李鸿章传后>后,对于李鸿章同情多于其他,我真的不忍看到堂堂中国的外交,只能让七十多岁的老人苦苦撑起.更多<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自古传记诱人之处,不在记事,在于论人.可能写传记的人都力求以最最公允的眼光去评 ...

  • [李鸿章传]梁启超著读后感作文2000字
  • 李鸿章传读后感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抬抬头,回想这一年的时光,在高考的重压下,在考后疯狂的放松下,似乎很久都没静下心来读过文学类的书了,更不要说是什么历史传记了.正好借着现代史的这门课程,我静下心来读了这本<李鸿章传>,很有感触. 以前,对 ...

  • 李鸿章传读后感作文2000字
  • 双面李鸿章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书中将这样一句话作为了评价人物的一把标尺,李鸿章是如此,历史上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换一个角度来说,只要在历史这条长河中存在过,那么就必定有他存在的价值. 关于李鸿章,在从前脑海中依稀存有的印象只是他签订的那份< ...

  • 李鸿章传读后感2篇作文1800字
  • 李鸿章传读后感(一) 中国近代历史的反光镜 薛光明 望着窗外高楼林立的城市, 回忆里却是满目苍痍的中国, 不读历史,我们很难想象那个曾经的中国. 带有遗憾的敬仰 读历史,从故事开始.李鸿章老先生的故事如果被搬上大银幕,将注定会是一出悲剧. 时代的局面限制了人生的格局,纵有文士之大才,却难以一人之力抵 ...

  •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读书报告读后感作文3100字
  • 1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 书之开章,梁启超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针对时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客观求实地定位李鸿章,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