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名师教案作文2700字

初一作文

1 / 4

《苏州园林》教案

(一)教学建议

1. 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也可以准备一些其他地方的园林的图片作对比,如我国“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北京园林的彩绘等,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2.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足资借鉴。可以结合课后第四题,进行一次口头作文或小作文训练。

3. 《苏州园林》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所节选的课文主要是介绍我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说明文。教学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 学情分析

首先,这是初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等,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其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分析品味语言、鉴赏美的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激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探究兴趣。

2.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3.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4. 教学方法

朗读法、研究探讨法

5. 教学过程及要点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是叶圣陶。(板书标题、作者)

二、问题探讨1:结构分析

(一)学生活动

学生默读课文,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的。(可分组讨论交流)

带着问题读课文:

1. 这是一篇说明文,被说明事物——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2. 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

3. 课文第3、4、5、6、段内容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

(二)教师活动

教师明确文章结构的划分,并用“答疑法”使学生明白文章的结构方式为:总—— 分

2 / 4

——总。(教师板书结构划分与结构方式) 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总

苏州园林 3-9)分类具体 分

10

(一)将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3遍。

【参考答案】略

(二)借鉴本文先总说再分别说明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略

第二课时

1.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正处于由幼稚转向成熟的阶段。他们对于说明文的接触相对较少,关于园林建筑艺术的知识了解的也不多,学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仔细领会,利用多媒体设备对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而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对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了一定了解,接下来的课程是教会他们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以便以后他们对这一类型文章的理解。

2. 教学目标

(1)品析说明方法的使用及其作用,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体会语言美。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说明方法的使用及其作用,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体会语言美。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4. 教学方法

研究探讨法,朗读法

5.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引入新课

阅读小说,自然要重视情节、人物、环境等三个要素,也要分析小说的主题和艺术手法。本节课的主要就是分析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叙述手法。

二、问题探讨1: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 / 4

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①作比较:“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点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又如第9段,与北京园林的色彩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特点。

②举例子: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③摹状貌 :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④引用: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时如入画的一景。

⑤打比方:用图画来打比方,对称的建筑师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式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三、问题探讨2:说明语言分析

(一)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例:1. 至于池沼大多应用活水。

“大多”用得很有分寸,说明大多应用活水,但也有例外。

2. 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极少”用得很有分寸,说明也有使用的情况。

3.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据说是大概的意思,是不确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绝大部分”的意思是大多数的, 一般情况下的, 在这里是说我国的建筑大多数都是对称的, 很少有不对称的, 使表达更加的形象、准确。

(二)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以第5段为例说明。

第1句“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

第2句“高树与低树也俯仰生姿。”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

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助于生动而透彻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加深读者的印象和认识。

四、课时作业

(一)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二)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4 / 4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三)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1 / 4

《苏州园林》教案

(一)教学建议

1. 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也可以准备一些其他地方的园林的图片作对比,如我国“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北京园林的彩绘等,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2.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足资借鉴。可以结合课后第四题,进行一次口头作文或小作文训练。

3. 《苏州园林》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所节选的课文主要是介绍我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说明文。教学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 学情分析

首先,这是初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等,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其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分析品味语言、鉴赏美的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激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探究兴趣。

2.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3.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4. 教学方法

朗读法、研究探讨法

5. 教学过程及要点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是叶圣陶。(板书标题、作者)

二、问题探讨1:结构分析

(一)学生活动

学生默读课文,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的。(可分组讨论交流)

带着问题读课文:

1. 这是一篇说明文,被说明事物——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2. 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

3. 课文第3、4、5、6、段内容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

(二)教师活动

教师明确文章结构的划分,并用“答疑法”使学生明白文章的结构方式为:总—— 分

2 / 4

——总。(教师板书结构划分与结构方式) 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总

苏州园林 3-9)分类具体 分

10

(一)将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3遍。

【参考答案】略

(二)借鉴本文先总说再分别说明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略

第二课时

1.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正处于由幼稚转向成熟的阶段。他们对于说明文的接触相对较少,关于园林建筑艺术的知识了解的也不多,学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仔细领会,利用多媒体设备对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而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对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了一定了解,接下来的课程是教会他们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以便以后他们对这一类型文章的理解。

2. 教学目标

(1)品析说明方法的使用及其作用,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体会语言美。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说明方法的使用及其作用,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体会语言美。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4. 教学方法

研究探讨法,朗读法

5.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引入新课

阅读小说,自然要重视情节、人物、环境等三个要素,也要分析小说的主题和艺术手法。本节课的主要就是分析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叙述手法。

二、问题探讨1: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 / 4

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①作比较:“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点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又如第9段,与北京园林的色彩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特点。

②举例子: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③摹状貌 :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④引用: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时如入画的一景。

⑤打比方:用图画来打比方,对称的建筑师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式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三、问题探讨2:说明语言分析

(一)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例:1. 至于池沼大多应用活水。

“大多”用得很有分寸,说明大多应用活水,但也有例外。

2. 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极少”用得很有分寸,说明也有使用的情况。

3.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据说是大概的意思,是不确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绝大部分”的意思是大多数的, 一般情况下的, 在这里是说我国的建筑大多数都是对称的, 很少有不对称的, 使表达更加的形象、准确。

(二)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以第5段为例说明。

第1句“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

第2句“高树与低树也俯仰生姿。”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

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助于生动而透彻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加深读者的印象和认识。

四、课时作业

(一)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二)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4 / 4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三)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相关作文

  • 名师备课给我三大启示作文2900字
  • 名师备课给我三大启示 一位老师要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向小语名师于永正讨要教案来参考.于永正老师说:"在学校时,我每课都备有详案,因为领导要检查.到了教研室和退休以后上的课,再无教案了.有的只是教学过程,此外,还有我练写的字词.造的句子和写的下水文等." 用于永正的 ...

  • 作文教案"我为自己点个赞"名师工作作文1600字
  • 名师工作室之作文教学设计 我为自己点个赞 华容六中 刘亚卡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打开学生思维,积累写作素材. 2.理清行文思路,组织素材,安排文章结构. 3.通过"为自己点赞"的作文训练,让学生发现且肯定自己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选材与作文 教学方 ...

  • 苏州园林教案和说课稿作文1400字
  • <苏州园林>教案 目的要求: 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 序. 2. 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 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 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 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 ...

  • 2010.作文doc作文2800字
  • 2010"绿城之春"小语全国名师教学课之评课4 银滩小学教研 --张赛琴的<作文教学> 张赛琴简介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曾任无锡市清扬实验小学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劳动模范,无锡市名教师. 近年来,在<江南晚报>连载"和孩子们聊作文" ...

  • 21.苏州园林作文1700字
  • 湾头中学教案 1 [课 题] 二十一.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2.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 3.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4.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全文的结构布局. [教 ...

  • 2014苏州中考作文解析作文900字
  • 2014年苏州名师解析中考作文<不错过> 2014年苏州中考作文<不错过>名师解析--苏州外国语学校徐余忠 初二语文教材上学过刘心武散文<错过>,刘心武认为,错过是一种生活的常态,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没有人能抓住你想要的一切.错过有主客观原 ...

  • [名师面对面]听后感作文900字
  • 雏越老师说了,老师不容易. 是啊,老师不容易.她们每个星期都要去学校为我们上课.在夏天,老师讲课讲得嗓子都哑了,但是她还是不喝一口水.冬天,老师的手冻得瑟瑟发抖,但是她依然还是在给我们批作业. 雏越老师说了,老师不容易. 是啊,老师不容易.她们每个星期都要去学校为我们上课.在夏天,老师讲课讲得嗓子都 ...

  • 小鬼当家教案作文2300字
  • <小鬼当家>电影赏析课教案 三语组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了解电影剧情. 2.了解电影主人公的形象与性格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学习电影主人公, 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2.完成观影课实践活动并制作表格.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 ...

  • 苏州园林教案1作文5100字
  • 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积累相关的语言. 2.掌握事物类说明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3.学习本文先总后分的结构特点,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作者. 2. 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了解先总后分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