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小说集[逃离]主题解读作文7700字

高一作文

无所遁逃

——门罗小说集《逃离》主题解读

Nowhere to Escape

---an Analysis on the Theme of Munro’s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Runaway

摘要: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通过短篇小说集《逃离》对现实生活中女性生活经历的描述,向读者揭示了她们面对生活诸多无奈时内心的挣扎、彷徨、逃离、无奈与回归之情,使读者在心灵上产生极大震撼,在震撼之余产生深思。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女性命运;逃离;无所遁逃

Abstract: Alice Munro, a Canadian female writer, revealed the women’s feeling of

struggling, hesitating, fleeing, frustrating and returning when facing many helpless conditions in life by depicting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women, which could shock the readers greatly and make them ponder.

Key words: Alice Munro, women’s fate, runaway, nowhere to escape

一、引言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乃至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当代的“契科夫”。她的大部分作品取材于其生活所在地--安大略省的一个小镇,以小镇居民日常生活中琐碎小事为原型,创作出一篇又一篇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门罗的作品重点将女性作为其主要创作对象,通过对这些女性在人生特殊时期—恋爱、死亡、重逢等时期的行为表现,突出反映了平凡女性在爱情、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真实生存状态,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既复杂又微妙的关系,细腻刻画出女性内心世界的欲望和期盼,挣扎和无奈。其作品语言简练、朴实无华,感情细腻,构思精妙,叙事风格独特,故事情节波澜不惊却发人深思、回味无穷,达到了“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境界。2004年,门罗出版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逃离》,随后世人对该小说集的好评便纷至沓来。

短篇小说合集《逃离》由《逃离》、《机缘》、《匆匆》、《沉寂》、《激情》、《侵犯》、《播弄》、《法力》八篇短篇小说组成,所有8篇小说都是围绕着相同的主题---逃离展开,讲述了5位主人公的逃离故事,首篇便是与该小说集同名的小说《逃离》。门罗笔下的女主人公由于感受到来自自身多重社会角色的压力,不堪繁琐生活现状的困扰,因此选择了在合适的时机逃离这种琐碎、令人厌倦的生活,去追求自己向往的新生活,因此就有了妻子从丈夫身边逃

离---逃离两性,女儿逃离母亲---逃离家庭,逃离现有的生活现状---逃离越来越不满意的自我。她们都在努力尝试着逃离那些在现实中存在的但自己已经厌倦、不想再继续拥有的生活方式,但是她们的这种逃离是举步维艰的、是徒劳的,生活的大网已经牢牢将她们照在其中,无论她们逃到哪里,逃向何方,最终都逃不脱生活的羁绊,逃不脱亲情、爱情、友情等的束缚,当她们真正选择逃离时,迎接她们的也并非是令她们神往的更加美好的理想生活,她们要面临的仍然是琐碎的、而又让人感到无奈的生活现实。

二、妻子从丈夫身边逃走---逃离两性

《逃离》这篇小说,是门罗的同名小说集《逃离》的开篇之作,向我们讲述了生活在小镇上的女子卡拉因厌倦自己跟父母在一起的家庭生活,给父母留字条离家出走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真实生活”,在逃离自己厌倦的跟父母在一起的家庭生活后,卡拉与其同居男友马术训练师克拉克共同经营着一个马棚来共同养马,两人的的新的家庭生活虽不完美但还算得上平静,但是在她们的生活中也存在一些难言的龃龉---卡拉认为克拉克心胸不够开阔、脾气火爆、不愿意同自己交流感情、对自己不够温柔等,由于生活中存在的这些龃龉,久而久之卡拉对于克拉克的激情也逐渐褪减,她也逐渐厌倦了现在的家庭生活,产生了要改变自己通过逃离父母、逃离两性才能得到的那种“真实生活”,再次逃离。小羊弗洛拉的走失只是其逃离的导火索,长期以来深藏在自己潜意识里对于现在生活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她说服了自己,实现了心理上的突破,做出了要离家出走,逃离现在的生活,逃离克拉克,逃离自己的爱人,逃离两性的决定。在给克拉克留下了一张“我已经走了,我不会有事的”的字条后,卡拉在邻居西尔维娅的帮助下成功出逃。这仿佛让人们看到了卡拉正在向着她向往的那种美好的生活迈进---没有了丈夫克拉克的生活,那种向往已久的生活就近在咫尺,只要走过去,就唾手可得,实际上情况也仿佛确实是如此。但是当卡拉如释重负般地坐上了逃离的大巴,奔向自己心目中向往的未来世界时,卡拉却犹豫了、后悔了、退缩了,当卡拉在大巴车上看到沿途的风光时,过往与克拉克一起躺在草地上边嚼草根边哼歌,挥霍金钱同时也挥霍着时间等这些浪漫的生活点点滴滴都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自己眼前,对于未来没有丈夫克拉克的生活她开始感到了恐惧,这种恐惧就想阵阵的轻烟从她内心升腾而起,没有了克拉克她很难融入到未来世界之中,丈夫克拉克已经占据也卡拉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克拉克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她已经无法消除自己与克拉克长朝夕相处而形成的那种心理上依赖感。从本质上来讲,她无法逃离的是自己对于克拉克的爱,那种虽然平淡但深厚的爱。虽然在她逃离前,卡拉对于这种爱的认识还没有那么明朗(她认为克拉克有诸多的缺点与不足,对自己不够关心体贴),甚至于对平淡的、缺乏激情的、琐碎的婚姻生活深恶痛绝

直至要“一逃为快”,但当她真正快要摆脱那种“不堪忍受”的生活的时候,爱情的羁绊阻止了她前进的步伐。如果不能摆脱这种羁绊,卡拉又能够逃往何方?试想生活在尘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能做到在生活中了无牵挂,将一切抛之脑后,只要你的心中还有一丝的牵挂,生活的大网就能准确的扑捉到你,牢牢地将你罩在令人想要逃离但又不能真正逃离的生活大网之中。每个人都已经被生活的大网囚禁其中,除了生活在这张大网中,实际上人们哪里也去不了。这就注定了卡拉的逃离是徒劳无果的,逃离的结局是回归到原来自认为了无生趣、不堪忍受的生活中。如果说逃离是一种想要改变让自己不满的生活现状时一种痛苦、无奈的选择,那么在逃离过程中的彷徨、犹豫、退缩、放弃则是笼罩在每个人身上的生活大网对人们无时不在的束缚的真实写照,对于生活大网的束缚每个人的挣扎反抗等行为则显得那么徒劳无果、结果那么令人沮丧绝望。

三、孩子从父母身旁逃离---逃离家庭

在门罗以逃离为主题的这8篇小说里,孩子从父母亲身边的逃离---逃离家庭的这种骨肉分离的痛楚也许是最让人最感到唏嘘感慨、痛彻心扉的吧。在门罗的第一篇小说《逃离》里,不经世事且性格叛逆的少女卡拉怀着要离开父母亲束缚去过一种更为真实生活的激情与冲动,毅然决然地留书给自己父母亲后,在凌晨五点钟悄悄逃离了自己的父母、逃离了自己的家庭,离开了她自已厌烦透顶的“房子、后院、相册,甚至她们度假的方式”,逃离了她所厌倦的一切,去追求所谓的更为真实的生活。从主观上来看她的逃离显得义无反顾,但从客观上来看她的逃离又显得那么草率、冲动、意气用事,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更为真实的生活?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就是一个虚无飘渺的存在,但是明白这一点是需要随着人的心智的成熟、需要生活经历的积累、需要饱受生活风霜的洗礼后才会明白的。而显然这样的认识卡拉是不具备的。她想要什么样的真实生活?这种真实生活在现实中存在吗?她有实现这种真实生活的基础吗?显然卡拉没有认真的去考虑。卡拉这种盲目的、脱离现实的、过于理想化的逃离行为注定了自己逃离结果---只会给她带来失望。她逃离的不仅仅是自己认为的来自家庭的束缚,更是逃离了亲人、亲情、以及家庭的呵护---那些她自认为是对自己的约束、羁绊。这一切也都为卡拉的第二次逃离埋下了伏笔。难道逃离了父母、逃离了家庭就能真正过上那种更为真实的生活吗?显然卡拉的这种想法是一厢情愿的,其实在卡拉逃离家庭后,卡拉的母亲也在竭力地逃离亲情带给她的折磨。在她唯一写给卡拉的信中有这样的话“你都不明白你抛弃的是什么”,其实卡拉的母亲已经预见到了自己女儿逃离的结果以及将来的境遇,这句话看似语言平淡无奇、波澜不惊但是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卡拉行为的草率,充分体现了母亲对于女儿心智不成熟、不谙世事的担心,以及对于女儿远离父母亲及家庭呵护的牵挂和不

安。卡拉的母亲也在竭力地逃离,逃离女儿离家出走给她内心深处带来的伤害,不愿多给女儿写信,只给女儿写了一封信说明她不愿、也不敢通过写信的方式过多地去触及那令她神伤的往事,藉此来掩饰自己对女儿的思念与牵挂。但是她又能真的逃离骨肉分离带给自己的痛苦,真正放得下人世间的天伦之乐?答案是否定的,卡拉的逃离没有为自己带来自认为的“更加真实的生活”,而母亲的这种逃离式的回避也没有为她自己带来内心的安宁与解脱,只会愈发加深母亲对女儿的深深思念。纵使互不相见,难道就能放得下对彼此的牵挂,如果放不下对对方的牵挂,纵使相隔千山万水,纵使逃到天涯海角,也难觅得心灵上的安宁。

而在相互关联的三篇小说《机缘》、《匆匆》和《沉寂》里,门罗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名叫朱丽叶的女孩子的由离家出走逃离自己的父母而最终自己女儿也从自己身边逃离的故事。在父母的眼中朱丽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乖乖女,喜爱读书、成绩优异,在她年仅21岁的时候在学业上就取得了获得古典文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并正在撰写博士论文的成就,朱丽叶的父母亲也经常以此为荣,但是在外人的眼中,朱丽叶的高学历并没有给她自己带来别人的追捧和青睐,相反有人认为她是一个古怪、孤僻的女孩子,朱丽叶也因此受到了一些人的歧视,在此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再加上朱丽叶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很好地融入社会,在朱丽叶看来自己的父母“生活在有点古怪却并不快乐的孤立状态中”,因此就产生了离开自己的父母、彻底逃离现有的生活,去过那种真正融入社会的生活的念头,在此念头的驱使下朱丽叶逃离了自己曾经朝夕相处的父母,离开了这个曾经完整的家,去投奔自己在火车上偶遇的渔民埃里克,朱丽叶的逃离留给父母了一个并不完整的家,留给了父母亲那种热切期盼朱丽叶回归的强烈愿望要以及对过往完整家庭生活的浓浓思念之情,是的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守在自己身边,每个父母也都不愿与自己的孩子分离也希望与自己的孩子永不分离,但是她们对孩子的行为,包括离家出走却可能会选择听之任之,默默不语,那是一种为了爱而放手的境界,但是纵使如此,父母还是剪不断对孩子的悠长悲苦的思念之情,一句“到了我真不行的时候,你知道我会想到什么吗? 我想快了,很快我就能见到朱丽叶了”,道出了母亲对只身在外的女儿那种刻骨铭心的牵挂以及对过往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那段美好时光的无比怀念,令听者黯然神伤。逃离家庭的结果注定是令人伤感的、带给孩子和父母更多的是不在一起、不能相见但彼此却常相牵挂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亲情的折磨。年轻时候的朱丽叶逃离了自己的父母,而当自己的女儿佩内洛普长达成人之后,佩内洛普选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逃离,离开自己的母亲而且再也没有回到自己朱丽叶的身旁。佩内洛普的行为无疑是是对于朱丽叶年轻时候所作所为的一种惩罚,也是对于逃离家庭者的惩罚,佩内洛普以同样的方式惩罚了自己的母亲,老年的朱丽孤独凄苦,她对于女儿的思念与盼望其归来的心情可谓情深意

切,而盼女而不见女带给她的内心感受可谓痛彻心扉。纵然年轻时的朱丽叶能离开自己的父母 但是她终究还是无法割舍母女亲情, 纵使能够使逃到天涯海角,但亲情的羁绊就像系在风筝上的绳子,无论风筝飞得再高却仍然摆脱不了绳子的束缚,朱丽叶的故事让人听后不禁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四、逃离越来越不满意的自我

小说《机缘》、《匆匆》和《沉寂》》里的女主人公朱丽叶除了是在逃离父母之外,更多的是在逃离越来越不满意的自我。为了摆脱在现实生活中自身除了在学习上成绩优异之外不为别人认可的现状,她选择了逃离,逃离她从小长大的那个令她感到厌倦的生活环境,其实她不明白她逃离的正是内心深处自己对自己的不满的感觉,21岁得朱丽叶,已经获得古典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而且正在写博士论文,这一成就实际上已经足够令自己以及父母感到骄傲了,但是朱丽叶却因为没有得到多少周围男人的青睐,迫不及待地逃离了那个原本热爱知识和文化的自我,甘于与初次相逢的自己导师的侄子在野外的草坪上献出了自己的处子之身,之后又不惜背井离乡、放弃自己多年来苦苦为之努力的学业,只身跋山涉水去投奔那个自己在火车上偶遇的、仅仅有一面之缘的渔夫,不顾其已是有妇之夫且有其她情人的身份与其厮守生子,让我们感叹其行为的鲁莽、冲动的同时又能够感受到她内心逃离越来越不满意自我的内心的那份决绝,但是这种冲动、决绝的逃离并没有给其带来心灵上的宁谧,反而是在日后繁杂琐碎的生活里,朱丽叶学会了像其她女人一样嫉妒与争吵,忍耐与凑合,逃离并没有是自己的人生变得完美,并不能使她超脱于世俗与繁琐生活杂务之外。几十年后,当与朱丽叶长相厮守的渔夫因出海捕鱼失事后,朱丽叶则是按照当的的传统将爱人火化后,选择了拿起自己放弃多年的书本,继续修完自己没有完成的学业,继续写自己没有写完的毕业论文,此时的朱丽叶又找回了那个爱学习、爱知识的自我,她的逃离之旅就像在原地画了一个圆圈,逃离的终点实际上就是逃离的起点,她的逃离是徒劳的,逃离的结果是令人感到绝望无奈的,她已经逃到无路可逃,经历了世事变迁后的朱丽叶又做回了那个原本让自己感到越来越不满意的自我。

小说《激情》中的格雷斯在做旅馆服务员时遇到了到此就餐的特拉弗斯一家,遇到了特拉弗斯家的二公子---莫里,莫里对格雷斯可谓是一见钟情,作为工程师的莫里不进家境殷实而且热忱、天真、可爱单纯,非常适合做一个好丈夫,日久天长,莫里与格雷斯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但是莫里的不解风情却让格雷斯感到愠怒与失望。在一次感恩节聚餐时,格雷斯遇到了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莫里的同母异父的哥哥尼尔---一个成熟、浪漫体贴的男人,瞬间格雷斯认定了尼尔才是她生命中真正想要的男人,借脚被划伤尼尔要送她到

医院就医之际,格雷斯坐上了尼尔的汽车,格雷斯踏上了逃离之旅---逃离苦苦追求她的莫里之旅,这是一次激情的逃离、冒险的逃离、毁灭性的逃离,逃离的结果以尼尔撞车身亡而告终,这次逃离带给格雷斯的不是自己心目中梦寐以求的理想爱人的爱,而是直接导致心目中梦寐以求的理想的爱人的毁灭和自己无尽的懊恼、后悔、沮丧、内疚之情。如果说这一次逃离之旅可以看做是她对于未婚夫的背叛、逃离两性的话,那么在随后当莫里原谅了格雷斯并想与她重修旧好时,格雷斯却放弃了接受莫里的感情则可以看做是格雷斯对自己内心愧疚的逃离,她无法面对莫里,她无法面对的是她对莫里背叛和尼尔死亡的愧疚,无法面对自己内心世界对自己见异思迁、移情别恋的行为的批判,无法原谅因自己轻佻和滥情的行为造成这场惨剧,她在逃离越来越不满意的自我,在逃离内心良知对自己的谴责,但是她又能逃往何方?她的内心世界什么时候才能获得一份慰藉与安宁?

五、逃离命运之神的播弄

在小说《播弄》里,女主人公若冰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下,经常会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患病的姐姐乔安妮发上一些不愉快的口角,这使若冰情绪上经常处于闷闷不乐的状态,于是她就通过每年去看莎士比亚的戏剧来调节自己的生活,逃离乔安妮、逃离现在的生活现状,她觉得这样做自己的生活就能在乔安妮的控制范围之外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丢了钱包的若冰邂逅了一名外国人---丹尼尔,两个人一见钟情,并约定来年再会,可是当来年若冰准时去赴约时阴差阳错地见到了丹尼尔的孪生兄弟---亚历山大. 阿泰齐克,亚历山大. 阿泰齐克也是一个病人,而且是一个无法与人沟通聋哑人,而若冰并不知道丹尼尔有一个孪生兄弟---亚历山大. 阿泰齐克,亚历山大. 阿泰齐克见到若冰之后的举止使得若冰误以为丹尼尔已经移情别恋,将自己抛之脑后了,伤心欲绝的若冰就啜泣着走开了,对于爱情心灰意冷的若冰以后也没有跟别人结婚。看到这些情节不禁让人感到造化弄人,命运之神对于若冰和丹尼尔的不公,两个人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同时命运之神也安排她们邂逅了,而且两人也一见钟情,这一切都让人以为两个不幸的人眼看就要收获甜蜜的爱情,这也算做对她们不幸生活现状的一种补偿吧!但是命运之神却又残酷地同她们开了个玩笑,命运之神借造亚历山大. 阿泰齐克之手无情地拆散了这对有情人,不需任何语言就使得若冰与丹尼尔的爱情城堡立刻土崩瓦解,怎能不让人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产生了深深的质疑,让人感慨命运之神的残忍与力量的强大,不管怎样努力,若冰还是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现状,还是要面对与自己相处不睦的姐姐,还是与甜蜜爱情缘悭一面,她始终不能摆脱命运之神的播弄,她的逃离、她的追求显得那么徒劳、悲情、令人感慨又无可奈何,她与丹尼尔在冥冥之中注定有缘无分。而命运之神对于若冰的播弄还没有到此为止,本已将与丹尼尔的过往作为人生一段小插曲,将其忘怀的若冰,

在独身了20年后阴差阳错地又遇见了自认为的丹尼尔(其实还是丹尼尔的弟弟亚历山大. 阿泰齐克),这无疑像在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了一粒石子,搅乱了若冰原本宁静的心绪,通过侧面了解,若冰终于了解了当年的事实真相,可是她爱的人已经驾鹤西游,这使若冰认识到误解了丹尼尔,她错过了爱情,命运之神在戏弄她一次之后又残酷地揭开了若冰心灵上旧日的创伤,狠狠地在上面撒了一把盐,懊恼、内疚、不甘之情困扰着若冰。总是了解了真相,可是她又能怎么去挽回呢?命运之神又一次捉弄了她,继让她失去了丹尼尔之后又让她失去了放下爱情后内心的那份宁静与从容。不管是逃离还是追求,若冰终究无法摆脱命运之神的播弄。

六、结束语

门罗在小说集《逃离》中凭借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及人类内心世界敏锐而细腻的观察与感知,借助时空转换的手法,深刻揭示出了人生之旅悲欢离合的真谛,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痛苦、彷徨、反抗、逃离、失落、无奈、回归的心理历程,使得女性在面对失败时那种茫然、不安、颓废、沮丧、挫败之情跃然纸上。门罗的小说集《逃离》仿佛将发生在读者身边的邻家女孩的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使读者恍如置身于小说之中、感同身受,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人公一起去感受体验人生百味,去喜、去悲、去感慨、去无奈,让人顿悟世事虽然无常,但亲情、爱情等人类永恒的情感却是我们永远挥之不去的话题,这也许就是门罗小说集《逃离》的魅力所在之处吧!

参考文献:

[1]陈凤. 无法逃离的人生境遇——爱丽丝·门罗《逃离》中女性命运探析[J]. 文学界. 文学评论,2010,(07).

[2] 爱丽丝·门罗. 逃离[M]. 赵文俊,译.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3]林玉珍. 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多重主题[J]. 世界文学评论,2006,(02).

无所遁逃

——门罗小说集《逃离》主题解读

Nowhere to Escape

---an Analysis on the Theme of Munro’s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Runaway

摘要: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通过短篇小说集《逃离》对现实生活中女性生活经历的描述,向读者揭示了她们面对生活诸多无奈时内心的挣扎、彷徨、逃离、无奈与回归之情,使读者在心灵上产生极大震撼,在震撼之余产生深思。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女性命运;逃离;无所遁逃

Abstract: Alice Munro, a Canadian female writer, revealed the women’s feeling of

struggling, hesitating, fleeing, frustrating and returning when facing many helpless conditions in life by depicting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women, which could shock the readers greatly and make them ponder.

Key words: Alice Munro, women’s fate, runaway, nowhere to escape

一、引言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乃至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当代的“契科夫”。她的大部分作品取材于其生活所在地--安大略省的一个小镇,以小镇居民日常生活中琐碎小事为原型,创作出一篇又一篇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门罗的作品重点将女性作为其主要创作对象,通过对这些女性在人生特殊时期—恋爱、死亡、重逢等时期的行为表现,突出反映了平凡女性在爱情、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真实生存状态,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既复杂又微妙的关系,细腻刻画出女性内心世界的欲望和期盼,挣扎和无奈。其作品语言简练、朴实无华,感情细腻,构思精妙,叙事风格独特,故事情节波澜不惊却发人深思、回味无穷,达到了“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境界。2004年,门罗出版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逃离》,随后世人对该小说集的好评便纷至沓来。

短篇小说合集《逃离》由《逃离》、《机缘》、《匆匆》、《沉寂》、《激情》、《侵犯》、《播弄》、《法力》八篇短篇小说组成,所有8篇小说都是围绕着相同的主题---逃离展开,讲述了5位主人公的逃离故事,首篇便是与该小说集同名的小说《逃离》。门罗笔下的女主人公由于感受到来自自身多重社会角色的压力,不堪繁琐生活现状的困扰,因此选择了在合适的时机逃离这种琐碎、令人厌倦的生活,去追求自己向往的新生活,因此就有了妻子从丈夫身边逃

离---逃离两性,女儿逃离母亲---逃离家庭,逃离现有的生活现状---逃离越来越不满意的自我。她们都在努力尝试着逃离那些在现实中存在的但自己已经厌倦、不想再继续拥有的生活方式,但是她们的这种逃离是举步维艰的、是徒劳的,生活的大网已经牢牢将她们照在其中,无论她们逃到哪里,逃向何方,最终都逃不脱生活的羁绊,逃不脱亲情、爱情、友情等的束缚,当她们真正选择逃离时,迎接她们的也并非是令她们神往的更加美好的理想生活,她们要面临的仍然是琐碎的、而又让人感到无奈的生活现实。

二、妻子从丈夫身边逃走---逃离两性

《逃离》这篇小说,是门罗的同名小说集《逃离》的开篇之作,向我们讲述了生活在小镇上的女子卡拉因厌倦自己跟父母在一起的家庭生活,给父母留字条离家出走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真实生活”,在逃离自己厌倦的跟父母在一起的家庭生活后,卡拉与其同居男友马术训练师克拉克共同经营着一个马棚来共同养马,两人的的新的家庭生活虽不完美但还算得上平静,但是在她们的生活中也存在一些难言的龃龉---卡拉认为克拉克心胸不够开阔、脾气火爆、不愿意同自己交流感情、对自己不够温柔等,由于生活中存在的这些龃龉,久而久之卡拉对于克拉克的激情也逐渐褪减,她也逐渐厌倦了现在的家庭生活,产生了要改变自己通过逃离父母、逃离两性才能得到的那种“真实生活”,再次逃离。小羊弗洛拉的走失只是其逃离的导火索,长期以来深藏在自己潜意识里对于现在生活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她说服了自己,实现了心理上的突破,做出了要离家出走,逃离现在的生活,逃离克拉克,逃离自己的爱人,逃离两性的决定。在给克拉克留下了一张“我已经走了,我不会有事的”的字条后,卡拉在邻居西尔维娅的帮助下成功出逃。这仿佛让人们看到了卡拉正在向着她向往的那种美好的生活迈进---没有了丈夫克拉克的生活,那种向往已久的生活就近在咫尺,只要走过去,就唾手可得,实际上情况也仿佛确实是如此。但是当卡拉如释重负般地坐上了逃离的大巴,奔向自己心目中向往的未来世界时,卡拉却犹豫了、后悔了、退缩了,当卡拉在大巴车上看到沿途的风光时,过往与克拉克一起躺在草地上边嚼草根边哼歌,挥霍金钱同时也挥霍着时间等这些浪漫的生活点点滴滴都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自己眼前,对于未来没有丈夫克拉克的生活她开始感到了恐惧,这种恐惧就想阵阵的轻烟从她内心升腾而起,没有了克拉克她很难融入到未来世界之中,丈夫克拉克已经占据也卡拉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克拉克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她已经无法消除自己与克拉克长朝夕相处而形成的那种心理上依赖感。从本质上来讲,她无法逃离的是自己对于克拉克的爱,那种虽然平淡但深厚的爱。虽然在她逃离前,卡拉对于这种爱的认识还没有那么明朗(她认为克拉克有诸多的缺点与不足,对自己不够关心体贴),甚至于对平淡的、缺乏激情的、琐碎的婚姻生活深恶痛绝

直至要“一逃为快”,但当她真正快要摆脱那种“不堪忍受”的生活的时候,爱情的羁绊阻止了她前进的步伐。如果不能摆脱这种羁绊,卡拉又能够逃往何方?试想生活在尘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能做到在生活中了无牵挂,将一切抛之脑后,只要你的心中还有一丝的牵挂,生活的大网就能准确的扑捉到你,牢牢地将你罩在令人想要逃离但又不能真正逃离的生活大网之中。每个人都已经被生活的大网囚禁其中,除了生活在这张大网中,实际上人们哪里也去不了。这就注定了卡拉的逃离是徒劳无果的,逃离的结局是回归到原来自认为了无生趣、不堪忍受的生活中。如果说逃离是一种想要改变让自己不满的生活现状时一种痛苦、无奈的选择,那么在逃离过程中的彷徨、犹豫、退缩、放弃则是笼罩在每个人身上的生活大网对人们无时不在的束缚的真实写照,对于生活大网的束缚每个人的挣扎反抗等行为则显得那么徒劳无果、结果那么令人沮丧绝望。

三、孩子从父母身旁逃离---逃离家庭

在门罗以逃离为主题的这8篇小说里,孩子从父母亲身边的逃离---逃离家庭的这种骨肉分离的痛楚也许是最让人最感到唏嘘感慨、痛彻心扉的吧。在门罗的第一篇小说《逃离》里,不经世事且性格叛逆的少女卡拉怀着要离开父母亲束缚去过一种更为真实生活的激情与冲动,毅然决然地留书给自己父母亲后,在凌晨五点钟悄悄逃离了自己的父母、逃离了自己的家庭,离开了她自已厌烦透顶的“房子、后院、相册,甚至她们度假的方式”,逃离了她所厌倦的一切,去追求所谓的更为真实的生活。从主观上来看她的逃离显得义无反顾,但从客观上来看她的逃离又显得那么草率、冲动、意气用事,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更为真实的生活?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就是一个虚无飘渺的存在,但是明白这一点是需要随着人的心智的成熟、需要生活经历的积累、需要饱受生活风霜的洗礼后才会明白的。而显然这样的认识卡拉是不具备的。她想要什么样的真实生活?这种真实生活在现实中存在吗?她有实现这种真实生活的基础吗?显然卡拉没有认真的去考虑。卡拉这种盲目的、脱离现实的、过于理想化的逃离行为注定了自己逃离结果---只会给她带来失望。她逃离的不仅仅是自己认为的来自家庭的束缚,更是逃离了亲人、亲情、以及家庭的呵护---那些她自认为是对自己的约束、羁绊。这一切也都为卡拉的第二次逃离埋下了伏笔。难道逃离了父母、逃离了家庭就能真正过上那种更为真实的生活吗?显然卡拉的这种想法是一厢情愿的,其实在卡拉逃离家庭后,卡拉的母亲也在竭力地逃离亲情带给她的折磨。在她唯一写给卡拉的信中有这样的话“你都不明白你抛弃的是什么”,其实卡拉的母亲已经预见到了自己女儿逃离的结果以及将来的境遇,这句话看似语言平淡无奇、波澜不惊但是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卡拉行为的草率,充分体现了母亲对于女儿心智不成熟、不谙世事的担心,以及对于女儿远离父母亲及家庭呵护的牵挂和不

安。卡拉的母亲也在竭力地逃离,逃离女儿离家出走给她内心深处带来的伤害,不愿多给女儿写信,只给女儿写了一封信说明她不愿、也不敢通过写信的方式过多地去触及那令她神伤的往事,藉此来掩饰自己对女儿的思念与牵挂。但是她又能真的逃离骨肉分离带给自己的痛苦,真正放得下人世间的天伦之乐?答案是否定的,卡拉的逃离没有为自己带来自认为的“更加真实的生活”,而母亲的这种逃离式的回避也没有为她自己带来内心的安宁与解脱,只会愈发加深母亲对女儿的深深思念。纵使互不相见,难道就能放得下对彼此的牵挂,如果放不下对对方的牵挂,纵使相隔千山万水,纵使逃到天涯海角,也难觅得心灵上的安宁。

而在相互关联的三篇小说《机缘》、《匆匆》和《沉寂》里,门罗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名叫朱丽叶的女孩子的由离家出走逃离自己的父母而最终自己女儿也从自己身边逃离的故事。在父母的眼中朱丽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乖乖女,喜爱读书、成绩优异,在她年仅21岁的时候在学业上就取得了获得古典文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并正在撰写博士论文的成就,朱丽叶的父母亲也经常以此为荣,但是在外人的眼中,朱丽叶的高学历并没有给她自己带来别人的追捧和青睐,相反有人认为她是一个古怪、孤僻的女孩子,朱丽叶也因此受到了一些人的歧视,在此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再加上朱丽叶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很好地融入社会,在朱丽叶看来自己的父母“生活在有点古怪却并不快乐的孤立状态中”,因此就产生了离开自己的父母、彻底逃离现有的生活,去过那种真正融入社会的生活的念头,在此念头的驱使下朱丽叶逃离了自己曾经朝夕相处的父母,离开了这个曾经完整的家,去投奔自己在火车上偶遇的渔民埃里克,朱丽叶的逃离留给父母了一个并不完整的家,留给了父母亲那种热切期盼朱丽叶回归的强烈愿望要以及对过往完整家庭生活的浓浓思念之情,是的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守在自己身边,每个父母也都不愿与自己的孩子分离也希望与自己的孩子永不分离,但是她们对孩子的行为,包括离家出走却可能会选择听之任之,默默不语,那是一种为了爱而放手的境界,但是纵使如此,父母还是剪不断对孩子的悠长悲苦的思念之情,一句“到了我真不行的时候,你知道我会想到什么吗? 我想快了,很快我就能见到朱丽叶了”,道出了母亲对只身在外的女儿那种刻骨铭心的牵挂以及对过往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那段美好时光的无比怀念,令听者黯然神伤。逃离家庭的结果注定是令人伤感的、带给孩子和父母更多的是不在一起、不能相见但彼此却常相牵挂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亲情的折磨。年轻时候的朱丽叶逃离了自己的父母,而当自己的女儿佩内洛普长达成人之后,佩内洛普选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逃离,离开自己的母亲而且再也没有回到自己朱丽叶的身旁。佩内洛普的行为无疑是是对于朱丽叶年轻时候所作所为的一种惩罚,也是对于逃离家庭者的惩罚,佩内洛普以同样的方式惩罚了自己的母亲,老年的朱丽孤独凄苦,她对于女儿的思念与盼望其归来的心情可谓情深意

切,而盼女而不见女带给她的内心感受可谓痛彻心扉。纵然年轻时的朱丽叶能离开自己的父母 但是她终究还是无法割舍母女亲情, 纵使能够使逃到天涯海角,但亲情的羁绊就像系在风筝上的绳子,无论风筝飞得再高却仍然摆脱不了绳子的束缚,朱丽叶的故事让人听后不禁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四、逃离越来越不满意的自我

小说《机缘》、《匆匆》和《沉寂》》里的女主人公朱丽叶除了是在逃离父母之外,更多的是在逃离越来越不满意的自我。为了摆脱在现实生活中自身除了在学习上成绩优异之外不为别人认可的现状,她选择了逃离,逃离她从小长大的那个令她感到厌倦的生活环境,其实她不明白她逃离的正是内心深处自己对自己的不满的感觉,21岁得朱丽叶,已经获得古典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而且正在写博士论文,这一成就实际上已经足够令自己以及父母感到骄傲了,但是朱丽叶却因为没有得到多少周围男人的青睐,迫不及待地逃离了那个原本热爱知识和文化的自我,甘于与初次相逢的自己导师的侄子在野外的草坪上献出了自己的处子之身,之后又不惜背井离乡、放弃自己多年来苦苦为之努力的学业,只身跋山涉水去投奔那个自己在火车上偶遇的、仅仅有一面之缘的渔夫,不顾其已是有妇之夫且有其她情人的身份与其厮守生子,让我们感叹其行为的鲁莽、冲动的同时又能够感受到她内心逃离越来越不满意自我的内心的那份决绝,但是这种冲动、决绝的逃离并没有给其带来心灵上的宁谧,反而是在日后繁杂琐碎的生活里,朱丽叶学会了像其她女人一样嫉妒与争吵,忍耐与凑合,逃离并没有是自己的人生变得完美,并不能使她超脱于世俗与繁琐生活杂务之外。几十年后,当与朱丽叶长相厮守的渔夫因出海捕鱼失事后,朱丽叶则是按照当的的传统将爱人火化后,选择了拿起自己放弃多年的书本,继续修完自己没有完成的学业,继续写自己没有写完的毕业论文,此时的朱丽叶又找回了那个爱学习、爱知识的自我,她的逃离之旅就像在原地画了一个圆圈,逃离的终点实际上就是逃离的起点,她的逃离是徒劳的,逃离的结果是令人感到绝望无奈的,她已经逃到无路可逃,经历了世事变迁后的朱丽叶又做回了那个原本让自己感到越来越不满意的自我。

小说《激情》中的格雷斯在做旅馆服务员时遇到了到此就餐的特拉弗斯一家,遇到了特拉弗斯家的二公子---莫里,莫里对格雷斯可谓是一见钟情,作为工程师的莫里不进家境殷实而且热忱、天真、可爱单纯,非常适合做一个好丈夫,日久天长,莫里与格雷斯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但是莫里的不解风情却让格雷斯感到愠怒与失望。在一次感恩节聚餐时,格雷斯遇到了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莫里的同母异父的哥哥尼尔---一个成熟、浪漫体贴的男人,瞬间格雷斯认定了尼尔才是她生命中真正想要的男人,借脚被划伤尼尔要送她到

医院就医之际,格雷斯坐上了尼尔的汽车,格雷斯踏上了逃离之旅---逃离苦苦追求她的莫里之旅,这是一次激情的逃离、冒险的逃离、毁灭性的逃离,逃离的结果以尼尔撞车身亡而告终,这次逃离带给格雷斯的不是自己心目中梦寐以求的理想爱人的爱,而是直接导致心目中梦寐以求的理想的爱人的毁灭和自己无尽的懊恼、后悔、沮丧、内疚之情。如果说这一次逃离之旅可以看做是她对于未婚夫的背叛、逃离两性的话,那么在随后当莫里原谅了格雷斯并想与她重修旧好时,格雷斯却放弃了接受莫里的感情则可以看做是格雷斯对自己内心愧疚的逃离,她无法面对莫里,她无法面对的是她对莫里背叛和尼尔死亡的愧疚,无法面对自己内心世界对自己见异思迁、移情别恋的行为的批判,无法原谅因自己轻佻和滥情的行为造成这场惨剧,她在逃离越来越不满意的自我,在逃离内心良知对自己的谴责,但是她又能逃往何方?她的内心世界什么时候才能获得一份慰藉与安宁?

五、逃离命运之神的播弄

在小说《播弄》里,女主人公若冰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下,经常会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患病的姐姐乔安妮发上一些不愉快的口角,这使若冰情绪上经常处于闷闷不乐的状态,于是她就通过每年去看莎士比亚的戏剧来调节自己的生活,逃离乔安妮、逃离现在的生活现状,她觉得这样做自己的生活就能在乔安妮的控制范围之外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丢了钱包的若冰邂逅了一名外国人---丹尼尔,两个人一见钟情,并约定来年再会,可是当来年若冰准时去赴约时阴差阳错地见到了丹尼尔的孪生兄弟---亚历山大. 阿泰齐克,亚历山大. 阿泰齐克也是一个病人,而且是一个无法与人沟通聋哑人,而若冰并不知道丹尼尔有一个孪生兄弟---亚历山大. 阿泰齐克,亚历山大. 阿泰齐克见到若冰之后的举止使得若冰误以为丹尼尔已经移情别恋,将自己抛之脑后了,伤心欲绝的若冰就啜泣着走开了,对于爱情心灰意冷的若冰以后也没有跟别人结婚。看到这些情节不禁让人感到造化弄人,命运之神对于若冰和丹尼尔的不公,两个人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同时命运之神也安排她们邂逅了,而且两人也一见钟情,这一切都让人以为两个不幸的人眼看就要收获甜蜜的爱情,这也算做对她们不幸生活现状的一种补偿吧!但是命运之神却又残酷地同她们开了个玩笑,命运之神借造亚历山大. 阿泰齐克之手无情地拆散了这对有情人,不需任何语言就使得若冰与丹尼尔的爱情城堡立刻土崩瓦解,怎能不让人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产生了深深的质疑,让人感慨命运之神的残忍与力量的强大,不管怎样努力,若冰还是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现状,还是要面对与自己相处不睦的姐姐,还是与甜蜜爱情缘悭一面,她始终不能摆脱命运之神的播弄,她的逃离、她的追求显得那么徒劳、悲情、令人感慨又无可奈何,她与丹尼尔在冥冥之中注定有缘无分。而命运之神对于若冰的播弄还没有到此为止,本已将与丹尼尔的过往作为人生一段小插曲,将其忘怀的若冰,

在独身了20年后阴差阳错地又遇见了自认为的丹尼尔(其实还是丹尼尔的弟弟亚历山大. 阿泰齐克),这无疑像在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了一粒石子,搅乱了若冰原本宁静的心绪,通过侧面了解,若冰终于了解了当年的事实真相,可是她爱的人已经驾鹤西游,这使若冰认识到误解了丹尼尔,她错过了爱情,命运之神在戏弄她一次之后又残酷地揭开了若冰心灵上旧日的创伤,狠狠地在上面撒了一把盐,懊恼、内疚、不甘之情困扰着若冰。总是了解了真相,可是她又能怎么去挽回呢?命运之神又一次捉弄了她,继让她失去了丹尼尔之后又让她失去了放下爱情后内心的那份宁静与从容。不管是逃离还是追求,若冰终究无法摆脱命运之神的播弄。

六、结束语

门罗在小说集《逃离》中凭借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及人类内心世界敏锐而细腻的观察与感知,借助时空转换的手法,深刻揭示出了人生之旅悲欢离合的真谛,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痛苦、彷徨、反抗、逃离、失落、无奈、回归的心理历程,使得女性在面对失败时那种茫然、不安、颓废、沮丧、挫败之情跃然纸上。门罗的小说集《逃离》仿佛将发生在读者身边的邻家女孩的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使读者恍如置身于小说之中、感同身受,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人公一起去感受体验人生百味,去喜、去悲、去感慨、去无奈,让人顿悟世事虽然无常,但亲情、爱情等人类永恒的情感却是我们永远挥之不去的话题,这也许就是门罗小说集《逃离》的魅力所在之处吧!

参考文献:

[1]陈凤. 无法逃离的人生境遇——爱丽丝·门罗《逃离》中女性命运探析[J]. 文学界. 文学评论,2010,(07).

[2] 爱丽丝·门罗. 逃离[M]. 赵文俊,译.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3]林玉珍. 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多重主题[J]. 世界文学评论,2006,(02).


相关作文

  •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艾丽丝门罗[逃离]中女性人物命运作文5600字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中的弗洛伊德主义 2 中英文化差异对成语翻译的影响 3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 4 网络英文用语的特点分析 5 永恒的精神追求-<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分析 6 美学原则指导下的英文 ...

  • 孙静[芒种]感悟[逃离]中女性的"孤寂挣扎"作文4100字
  • 作者简介: 孙静:1974.7,女,山东潍坊人,硕士, 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感悟<逃离>中女性的"孤寂挣扎" 孙静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266100 摘要:本文以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中的四个代表小说<逃离>.< ...

  • 门罗作品[逃离]读后感作文作文1600字
  • 小编导语:这是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逃离>是加拿大作家门罗的代表作,小编整理了<逃离>读后感作文与大家分享,更多关于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想当然地觉得<逃离>是一本长篇小说,因为中短篇小说集在国内难获出版,更不被普遍患有 ...

  • 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作文900字
  • 小编导语:这是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加拿大作家门罗的作品<逃离>可以说是一部人见人爱的作品,小编整理了<逃离>读后感作文范文与大家分享,更多关于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其实我很容易找一个原因说服你好好看一下这本书. 我一直觉得好的长篇小 ...

  • 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作文2300字
  • 小编导语:加拿大作家门罗凭借其作品<逃离>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很多同学对这部作品不了解,小编整理了门罗小说<逃离>读后感作文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可以更多的了解这部作品和作家.更多关于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总觉得读一本小说的最高境界是:读之 ...

  • 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作文2200字
  • 小编导语:这是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加拿大作家门罗的作品<逃离>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逃离>顾名思议是讲述关于逃离的故事,更多关于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看艾丽丝·门罗的书,我忍不住学着作者往后看.再往内看,但很惭愧,到现在,我的眼睛一 ...

  • 艾丽丝·门罗[逃离]作文2200字
  • 艾丽丝·门罗<逃离> 逃离 食堂的门口有一棵树,向着横斜里伸展着几根粗粗的树枝,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朴拙和奇异,天边的山峦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 ...

  • 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作文1900字
  • 看艾丽丝·门罗的书,我忍不住学着作者往后看.再往内看,但很惭愧,到现在,我的眼睛一直还盯在当下,过去的种种痕迹,带进我生活中的影响,我还没有琢磨过,或者它们一直萦绕在我身边,如家乡的冬雾,只不过未发觉而已. 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农家姑娘,她的小说世界永远站立在那里:早年,她曾搬到温哥华,再 ...

  • 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作文1800字
  • 小编导语:这是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逃离>是加拿大作家门罗的代表作,讲述了八个关于逃离的故事,更多关于门罗<逃离>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之前,我对作者和作品一无所知.几个月前的某一天,我如往常蹲在书店里,数个小时之后发现它.因为书籍有塑封,所以无法打开详看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