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作文写作技巧作文10300字

初一作文

记叙文的作文的写作技巧

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的文章。它长于记叙,工于描写,以情真为优,以生动为美。

[方法介绍]

记叙文如何写才能得高分? 我们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招 大题小做,以小见大——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选材要“新”,要“美”,而要做到“新”和“美”,则首先要做到“小”。有的同学怕走题,围绕话题什么都说。结果什么都没说清楚。所以我们应该“大题小做”。怎样“大题小做”? 关键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选择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的“某一方面”,如写“心事”,我给它加个定语。写“猪八戒的心事”,想想角度还不够小,再细一点,写“猪八戒偷吃西瓜时的心事”。一般来说,记叙文应注意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人、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一个或几个具体的画面、一个或几个最能撩拨你情感的瞬间,即一个或几个具体的点来表现抽象的情感或道理。

试对比以下写法——

以“成长的滋味”为话题,一学生写:

妈妈怀孕的时候,„„

我呱呱落地的时候,„„

幼儿园的时候,„„

小学阶段。„„

上初中了,„„

从娘胎一直写到现在,600字的文章,没有一个明确的点,角度过大,战线过长,难以集中笔墨。写来就空洞乏味,缺乏个性,文章也就缺失清晰的思想和情感的力度。这是大多数同学作文的通病。 而另一学生写:

端坐在闷热的教室,同学们紧捏着拳头,额上渗出细细的汗珠,眼珠子如定格了一般,死死地盯着赵老师和她正要宣读的下个月参加集体舞的名单,支棱着耳朵,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仿佛这么一喘,这名额就飞了。

“参加集体舞的同学有:李小蔓,梁晓。赵光,马可„„”赵老师不紧不慢地读着。一个个被点到名字的同学如一瞬间绽开的大红花,紧绷的脸舒展开来。我,还是缩在那被遗忘的教室的角落,离赵老师很远,揪紧了心,紧攥着拳头,咬着嘴唇,就像咬着我的心。等待着一个奇迹,或许,或许下一个就是我。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赵老师的语音落下,我的心凉了下来,松开了冰凉的拳头,上面清晰地刻着我深嵌的指甲印,脑子里只悬着一句话:“只有我不能去。”

生命的日历

一张一张撕下来,一张一张寄托了你的希望。——题记

我不知道已经有多久没有去看她了。只是童年还有那模糊的痕迹,她的脸上有着看起来亮闪闪的银丝,有着岁月沉淀下来的痕迹。

“叮铃铃”,早晨的一声电话铃将我从睡梦中吵醒,挂上电话的刹那,我愣住了。感觉世界就在瞬间将我淹没——奶奶出车祸了。当我火速赶去医院时,她已经躺在了重症监护中心。泪水一刹那涌出。我带着爷爷的叮嘱,回老家拿换洗的衣服。

还是那幢老屋,载满了我童年的味道和记忆。踌躇着走上了阁楼。走进卧室,记忆里的味道一涌而出,是她的味道。一瞥眼,我看见书桌上有好几本大大的日历,被凌乱的撕成一张一张。走过去一瞧,日历的正面普普通通,有着普普通通的日期,而反面的字把我愣住了:“2003年2月,囡囡今天和父母回家。”“2003年5月,囡囡今天打电话来让我多穿点衣服。”“2004年7月,囡囡今天升学考。”“2005年2月,我今天看囡囡的照片了。”“2005年3月,囡囡已经三个月没回来了。”“2006年2月,囡囡已经很久没打电话给我了。”我发了疯似地翻动着所有撕下来的日历。上面是详细的日子和我与她之间发生的事,时间到时、分。我有些不敢相信,却又心痛地想起,在昏黄的灯光前,她是怎样带着老花镜在桌前写下这一点一滴的。自己多久没回来了,自己多久没打电话了,是学业的繁忙,还是成长的疏远与冷漠?而她,又怎样把希望寄托在这一张张日历上,期待着我重新做回小时候那个撒着娇的囡囡?

我收拾好这一张张的日历,这一张张载满了她希望的日历回到了医院。望着病床前那个头包白纱仍

在昏睡的她,眼泪又一次决堤而出。我紧紧握住她的手,默默恳求老天不要将她从我身边带走。

床上的那张脸仍是小时候疼着我、爱着我的脸,亮闪闪的银丝,眉眼间的沉静。我悄悄将那张饱含我心愿的最后一张日历纸,塞进了她的手里,喃喃道:“奶奶,你快醒醒,囡囡来看你了,囡囡不会再让你数日历了,快醒醒„„

这是一篇即小见大的文章,借助生活中感人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宏大而深刻的主题,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第二招 叙述具体,描写细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 风似剪刀

选定事件或瞬间之后,如何将其写细写具体? 方法是很多的,现推荐一个五字法:看、听、感、想、做。即当我们要描写一件事时,我们可以问自己’:那时候我的眼睛看到什么?(看) 我的耳朵听到什么?(听) 我的心里感受到什么?(感) 我的脑里想到什么?(想) 我有哪些行为?(做)

比如,现在要写一篇以“告别”为话题的记叙文,你可以集中笔墨写这样一个时刻:

三天后就要小升初毕业考试了,学校全面停课,同学们纷纷将资料搬回家去„„这时,你是否看到教室里满地的狼藉,看到同学们忙碌而迟疑的身影? 是否听到老师衷心的祝福,听到师弟师妹们欢欣的笑声,听到自己心中幽幽的叹息? 是否想起你也曾经无忧无虑。恨不得时光从今年一下子飞到明年。想起这三年来大家一起走过的忧伤和快乐? 是否感到自己有一种流泪的冲动,触摸到自己心中又兴奋又期待又不舍的琴弦? 你是在回忆中彷徨,还是在告别中与同学相约未来? „„

当然,“看、听、感、想、做”这五字法并非任何时候都要全部用上。用与不用,用哪一种,要根据文章的需要和应用上是否妥当来决定。假如我们对某个材料要详细地写,则看、听、感、想、做等五种方法都用上了,内容便较充实;如果打算简略地写,则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即可。

第三招 语言优美。文采斐然——

淡写风神浓写韵。天涯知 有素心人

这里解决的是如何写得美的问题。语言优美,文采斐然,它包括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巧妙、意蕴丰厚四个方面。

(一) 要使词语生动,就要选用具有生命力与穿透力的词语,做到写景状物,求其穷形尽相:写人叙事。务能生动传神;议事言理,当求精辟透彻。一般来说,要特别注意修饰性诃语及动词、形容词的准确运用。请看以下两例:

1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一个“吱”字,使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象,绘声绘色地写出了红油冒出来的动感与品尝者的快感。 2 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沈从文《云南的歌会》

收获:“轻轻”等形容词,“理理”“拍拍”“笑笑”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女歌手性格的活泼开朗,得胜后的轻松自豪。

(二) 所谓句式灵活,就是要通过句式上的长短交错、整散结合的搭配,表现出一种参差错落、高低俯仰、灵动自然的美;还可以通过常见的陈述句、反问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表现出丰富的语气、情感。如:

1 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萧乾《吆喝》)

此段起首一个长句。然后“气力足”“嗓子脆”“脑子快”等三字短语,和“口齿伶俐”“咬字清楚”“随机应变”等四字短语变换交替,显得摇曳多姿,节奏明快,俏皮活泼。

2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荷叶母亲》)

这里连用感叹句、陈述句、反问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抒发了对母亲深情的赞美。

(三) 恰当的修辞使文句优美,使文章神采飞扬,使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泄。请看以下两例: 1 有青翠高大的松柏,有玲珑芬艳的野花,高与低、绿与红,点染完美的画卷;有如云朵飘飘的风帆。有如赤鳞翔浪的木船,枝与叶,动与静,成就远航的轻骑。(山东一考生《齿轮》)

此句用对偶、比喻、对比、拟人等手法,营造了一种美丽的抒情氛围,表意凝练。

2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衷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瞋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

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冰心《观舞记》) 这里每个分句用“忽而”领起,用排比手法,一抑一扬、刚柔相济。多角度全方位地描绘了卡拉玛舞蹈时表情和动作的瞬息万变,突出其舞技的精湛,流露出作者的赞叹之情。

其他修辞如通感、顶真、反问、设问、呼告等,均可根据需要适时运用。需注意的是,修辞的使用要准确,要恰到好处,尤其是比喻,一定要找到意象之间的相似点,不可似是而非,若禁不起推敲,还不如不用。

(四) 所谓“意蕴丰厚”,就是文章的某些关键句尤其是点题句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或饱含睿智的生活哲理,或有着独特的人生感悟,且含而不露,曲而不直,留给读者想象品味的空间。试对比下面三组句子:

1 ①虽然没什么成绩,但尽力就好。

②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

2 ①有愿望而不努力奋斗,愿望必然落空;只有努力奋斗,才有实现愿望的可能性。 ,

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3 ①许多事情可以重来,但时光却是无法重来的。

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

这三组句子,每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其第①句均直接而平淡,是一种干巴的抒情议论,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第②句均形象且富含警策意味。具有一种凝练美,令人过目难忘。这样的句子,就是“意蕴丰厚”的句子。这样的句子若用于点题。必然为文章添色不少,也会使立意深刻而富于震撼力。

那么,怎样使文章语言做到“意蕴丰厚”呢? 方法有三:

一是引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留心记诵诗词歌赋、名言警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累多了。写起作文来自然能信手拈来。

二是化用,如“乐观就是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病树前头的绚烂春天”就化用了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是自创,主要方法是使用诗化的语言,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如上面所举的泰戈尔的名言。实际上是将“尽力做事”形象化为“鸟儿飞翔”这个画面,然后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又如“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泪流满面”,它是将“感动”这种无形的感觉形象化为“泪流满面”这种有形的表情动作。 第四招 嘲优化组材,巧妙构思——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 在最高层

这里解决的是布局谋篇问题。

许多同学作文的基本结构是:开头议论抒情。中间叙事说明,结尾口号作结,而中间部分的叙事则起因、经过、结果直铺下来:或从小时候写到长大后,或从初一写到初二写到初三,每个阶段又无实例,常流于空洞贫乏的介绍„„如此,读者看了他的开头就知道他的中间和结尾写的是什么,毫无悬念,令人兴味索然。

其实,只要稍加变通,略作剪辑,再用上我们前面谈到的方法,就可以化平庸为神奇——

对于重点叙述一件事的文章,我们可将开头的议论删去,直接进入叙事;叙事不从起因开始,而是直奔高潮,写出高潮时相关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或景物的形、声、色、态等,并趁人物(尤其是“我”) 激情洋溢时插叙所思所想,或回顾过去,交代来龙去脉,或联想、想象,勾连相关事件。这样的文章,奇峰迭起。变化无穷,情意深浓,吸引力强,往往令人荡气回肠。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作者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起首,从最触动自己情感的瞬间写起,先浓墨重彩描绘了眼前开花的紫藤萝瀑布的辉煌灿烂,而后勾连“生死谜,手足情”,并回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苦难经历,由此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样的文章,景美。情真,意深,读来令人动容。《地下森林断想》《爸爸的花儿落了》也是这类文章。

对于写几件事的文章。我们可从这几件事中分别取一个横截面对其进行画面化的描写,并以一条线索将其贯串起来。如,从小到大,奶奶关心“我”的事例很多,写作时以“有这么一双手”为线索,专写几个事件中关于她的“手”的几个细节,以“手”体现她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运用示例]

灯下的探访牵动我的情思

晚休后,匆匆赶回在学校旁租的屋子,恍然间。看到路口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寒风中微微地瑟缩着。

“妈,你怎么在这儿? 进屋去吧。”

见了我,妈的脸顷刻舒开了,笑着帮我取下书包。“怎么这么晚,作业很多呀? ”

“嗯。”我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句。

“你今天不是说头晕么,我特意上来给你煮了碗糖鸡蛋,还买了维生素,每天两次,每次两片,一定要注意身体,这些天忽冷忽暖,别感冒了。还给你买了牛奶,是舒化奶,对肠胃好呢。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别省着啊„„”妈絮絮地讲开了,正是我不耐烦的。

“哎。知道了,知道了。”我厌烦地摇摇头,加快了脚步。

妈不作声了。到了初三后,她总是顺着我。

走了一小段路,妈加快脚步,奔到路灯下。路灯下蹲着一个人。

“咳,咳,起来,女儿回来了。喏,你看,你爸又喝多了。”

爸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揪心地咳喘着,用陌生的眼光。仔细地打量了我一番,一番检查后,眨着充血的双眼,满意地说:“哦,回来了,那我们回去吧:”

“行,我们走了,记得喝糖水,趁热,别凉了。”

妈搀起爸,摇摇晃晃地转过身,灯光一片片泻下来,泻在妈日趋驼下去的后背、爸那日趋秃去了的后脑上,仿佛就那一刹那,他们老了。

他们用双肩挑起了过往的岁月,扛起了生活的风霜,用双手为我创造了一个世界,耗去青春年华,只要是我想要的或是他们觉得我应该拥有的,都为我一一做到。他们竭力给我一切,想使我成为一个幸福的孩子,让我拥有更高的起点和更好的未来。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我铺路,把自己做成一个圆规,圆心是我,他们则不知疲累地围着我转。圆心在哪儿,他们在哪儿;我在哪儿,生活的重心在哪儿。而我,是一只贪婪的吸血虫啊,索要、索要„„我一直以为父母还年轻,我还小,路还很长,我能永久地徜徉在这个温暖的襁褓中,可以在父母健壮的臂膀下无忧无虑地生活。

我何曾想过父母走上一个小时来看我仅为了煮一碗糖鸡蛋? 何曾想过母亲用患风湿的手把十几斤的牛奶扛上八楼? 何曾想过父亲醉了酒仍要撑着走来看我一面? 我仅知道糖鸡蛋太甜,牛奶不好喝,父亲酒醉让我丢脸。而我又是如何挥霍父母的心血,挥霍我的青春?

只要六月能够有他们期待的收获,他们会笑,放声大笑,那是他们十几年操劳的价值的唯,,证明! 可现在这样的我,又如何做到?

“回去吧,要是喝了糖水觉得好。我明天再来煮。”

点评 此文是“大题小做,以小见大”的典型佳作。父母之爱,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只选“灯下的探访”来集中表现。为了充实文章内容,增加情感的力度,谋篇布局上,作者还在情思高潮中插叙过往,并猜想父母在怎样的艰难之中撑着来见“我”一面,为“我”服务,在联想中流露出对父母深深的愧疚,最后以母亲的话语收束,回应前文,将父母之爱推向极致,可谓浑然一体,情深意浓。描写方法上,作者用“看、听、感、想、做”五字法对母亲瑟缩的身影、絮絮的话语。父亲摇晃的脚步、充血的双眼,父母日渐苍老的背影。“我”从不经心不耐烦到顿悟到感恩的过程等。都作了细腻的描写,真切动人。语言上,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很有表现力,如“见了我,妈的脸顷刻舒开了”的“舒”字,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久等孩子而终于见到孩子后的舒心。又如“灯光一片片泻下来,泻在妈日趋驼下去的后背、爸那日趋秃去了的后脑上,仿佛就那一刹那,他们老了”一句,“泻”字写出了光影的变幻,整句画面感很强,直触读者柔软的心底。文章关于“圆规”“圆·心”和“吸血虫”的比喻。以及“我何曾想过„„”的排比,张扬了激情,使情感得到了充分的燃烧。

一波三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忌平铺直叙,忌记流水帐,若能尺水兴波,就能引人入胜。

下面我们来欣赏这样一篇记叙文:

选举风波

临近期末,要选优秀干部了,全班共四个名额,星期三下午由全班同学民主投票选举产生。本来是很简单的事,可第四名的张楠和第五名的王云选票一样,而王云又偏偏是班主任李老师的外甥,这下子,本来很简单的事变得复杂起来。我们推测,只好凭老师那一票来定乾坤了。

大家议论纷纷,究竟谁当选一下子成了全班的焦点话题。

“我看,应该选张楠,因为他无论那方面都比王云强。”

“就是的,我看最后一个名额非他莫属了。”

“那不一定,你们可要知道,王云可有个最大的优势,他是„„”

同学们看着王云那洋洋得意的样子,都有些愤愤不平了。也不知是谁竟然组织起几个同学给老师写了一封“敦促书”,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平静的教室顿时沸腾起来。有的同学拍案叫绝,称赞写得好,有的同学诚惶诚恐,扯着嗓子喊:“还是别写了,这不是等着挨批吗。”还有的交头接耳,不知在议论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走进教室,只见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议论着,不知谁还煽风点火:“这下可有好戏瞧了,看老师怎么收场。”看着讲台上的信,我不由打了个冷颤。

上课铃响了,第一堂就是班主任的课。李老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同学们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教室静得有些叫人害怕。大家既希望老师看到那封信,又怕老师看到那封信,值得庆幸的是,李老师走到讲台前,放下提包和课本,正好压在那封信上。我松了一口气。开始上课了。同学们一个个缩着脑袋,用书挡着脸,看起来好像在读书,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老师的举动上。老师一面向黑板,同学们就从书缝里偷偷地打量着老师。老师一边领读课文,一边踱着步子走到教室后边,同学们的眼光也跟了过去。老师一抬头,同学们“呼啦”一下子又都转了过来,读书声也洪亮了。老师转过身往教室前面走,同学们听着老师的皮鞋声一点点逼近,自己却又不敢扭头看一眼,生怕老师从起伏不定的读书声里察觉到点什么。我的手心一阵冷汗。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长吁了一口气,心里的石头好像落了地。可李老师并没马上走,开口打破了这寂静:“通过反复比较,慎重思考,我认为张楠的工作成绩突出,我的这一票给张楠。”同学们一下子都震惊了。既而是一片掌声。

“不好!”谁喊了一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把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讲台上。心里默默祈祷着:“千万不要让老师发现那封信。”但事情好像偏偏要和大家作对似的,就在老师拿起提包起身刚要走时,那封信随着提包带起的风飘到了地上,大伙刚刚松的弦一下子又绷紧了。李老师捡起信,打开看了看,笑着说:“有这么多人支持我的观点,我很高兴有这么多知音。” 我心里上下翻腾,不知是宽慰,是惊喜,是懊恼,是信任,还是敬佩„„

这篇文章开头写评选的矛盾所在是李老师的那一票究竟投给谁,悬念顿生。同学们愤愤不平的议论和王云洋洋得意的神态掀起了波澜,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同学们的“敦促书”将波澜推起,而课上老师竟然没发现精心设计的“敦促书”,大家收紧的心立即又松弛了下来。眼看就要风平浪静,谁知“敦促书”又飘到了地上。全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波三折,可用巧设伏笔、设计巧合、铺陈误会、着力突转、顺逆法等。

一波三折,“波折”要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

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方法,先“抑”是为了后“扬”,“抑”是为了反衬“扬”。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我们来欣赏下面这篇文章:

我撕掉了扉页

我和她相识不到几个月,就匆匆地分离了,她叫什么名字,我从未问过,也永远不想知道。因为记忆深处的回忆是不堪回首的——

我和她是在一次物理竞赛中认识的。她穿着一件红与黑相间的花格子外衣,戴着一副眼镜。说心里话,我并不喜欢她。可是,所有参赛的同学中只有我和她是同校,且同是女生,耐不得寂寞,我就和她聊了起来。尽管这种谈话方式并不高明,但我们毕竟成了“朋友”,这一次的相识,我竟忘了问她叫什么名字。几个月后的团员联谊会上,我和她又见面了。那是初夏的一个夜晚,她身着乳白色的连衣裙,腼腆地站在灯火辉煌的大厅中央,朗诵了她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我赞美雪的洁白,它有着清纯脱俗的美„„”这诗,不由使早已厌倦摇滚歌曲的我为之动情。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感到她的美,文静有余。

我偷偷地记下了这首小诗,并把它抄在日记本的扉页上。

毕业前的两个月,是最紧张的。在物理提高班里,我第三次见到了她。那时,练习卷题目很难,我们提高班里的学生好多人不及格,我和她

也不例外。物理老师又出了一份练习卷。测试还未到结束的时候,我早已做完,不耐烦了,东瞧西望。猛地,我看见她腿上摊着一本书,她正紧张地翻着。

我彻底傻眼了,继而是充满内心的忿恨和鄙视。这一次见面,我和她疏远了。我不愿正视她的眼睛,我竭力回避着她,因为我知道多见她一次,就多一分难堪。

可造物弄人,在校辩论赛中,我又一次遇见她,她是参赛者。不可思议的是,她的演讲题目竟是—

—《谈考试作弊的危害性》。她依然是那身白色的连衣裙,依然带着几分腼腆,不同的是,这一次她更带有几分激动。望着她滔滔不绝地演讲,我感到一阵目眩。

“考试作弊,我以之为耻。靠这样得到的分数并不光„„”这一个个带刺的字,如一只只嘲讽的眼睛向我无情地眨着。我乏力地坐着,无动于衷地望着她,心里却坚定了我的想法——“我看不起你!” 这次演讲她得了二等奖。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唯独我没有拍手叫好。回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张记着小诗的日记本的扉页撕碎了„„

这篇文章对“她”的描写采用了“抑扬法”中“欲抑先扬”的手法。“我”和“她”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作者在一次试场上初识了她。后来看到她一身洁白如雪的连衣裙,再听到她朗诵的一首赞美雪的小诗,“我”对她产生了好感;但另一次物理考试,她竟作弊,使我对她产生了鄙视的情感,更令我憎恶的是她竟然在演讲中大谈作弊的可耻。言不副实,外表与内心不一致,我看不起她。作者把自己这一感情的变化寄托在一个细节上:把诗记在自己日记扉页上,尔后又愤怒地撕掉扉页,作者的情感变化,顺畅自然合理。

穿插流动

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种用在谋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动。穿插流动的手法,是插叙的一种特殊用法。如王安忆的《雨,沙沙沙》记叙一位姑娘在雨夜没搭上未班车而走回家,一路上思绪流动,文章多次插入这位姑娘心灵深处的意识活动,反映了姑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运用穿插,不宜太多,过多的穿插会影响文章本身的连贯性。

巧设悬念

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的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下面我们来欣赏如下一篇文章:

石榴花开

石榴花开了,层层开满枝头„„

暮色中,我拿着几朵刚盛开的石榴花如约来到了云的墓前„„

记忆中,我和云的相识是在图书馆里。一切似乎是巧合,我和她同时拿起了那本《无名的裘德》,也几乎是同时,我们都做出礼让的动作,而后又彼此笑了一下。我说:“Lady first.”她说了声“谢谢”,便坐在我对面的桌子旁。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几乎天天都能在图书馆里遇见,相互也只是礼貌的笑笑,并无话语。突然有一天,她问我同情裘德还是哈代,我说两个都同情。她似乎是同意我的答案,微微点了点头,她接着问我是否看过《简·爱》,我说只是听说过,无缘拜读。她说她非常喜欢简·爱在庄园里说的几句话,并即兴为我表演了一番。第二天她给我带来了那本《简·爱》,并且在中间夹了一朵石榴花。她说她喜欢石榴花。那时我一直奇怪像她那样一个感花溅泪的女孩,怎会喜欢石榴花。我原本以为她应该喜欢栀子花、茉莉花那样的洁白、淡雅的。

可以说书籍使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也开始慢慢地了解她了,至少我这样认为。一天午后,她邀我一起看狮子座的流星雨,我满口答应,也许是因为我也是狮子座的。那天晚上,她问我是否喜欢流星。我说虽然美丽,但却太短暂了。她说只要曾经拥有,夫复何求。谈话间一颗流星划破了夜空,她随即许了一个愿望。我说可否说来听听,她没有回答,只是问我如果有一天她如同流星般的逝去,我是否会流泪,我笑她太多愁善感了。接着便套用了一句台词送予她: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那次她笑了,笑得特灿烂,如同那颗流星,也许更像一朵石榴花。

自从那次一起看流星后,就因为忙着考试,没有去图书馆。一天突然收到云的一封信,叫我去医院看她。我匆忙赶到医院,在血液病房里找到了她。她躺在白色的病床上,整个人显得非常的憔悴苍白,见了我似乎想挣扎着起来。然而事实上,她早已奄奄一息。我见势,急忙把她扶起来。我没有太多话,因为我不想她太累。许久,她要我帮她照顾她的石榴树,她说她很遗憾没能和我终身为友,但愿能变成来年后的第一只石榴。我噙着泪,默默地为她祈祷,祝愿她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精心照顾着云的石榴树,看着它开第一朵、第二朵„„并看着一朵朵不起眼的小花结出一只只火红的石榴。我想我已经完全了解了云,如果云活着,至少也会这样认为。

[总结]

最后,请同学们揣摩一下中考一类文标准:切题,立意好,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结构完整,注意照应,详略得当;语言得体、流畅。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加分:立意深刻;选材新颖;感情真挚;语言优美。面对这些要求,你是否做好准备了呢?

收获:

送给大家一句关于记叙文写作的箴言:

慎审题,巧立意,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笔法多姿绘华章。

深感情,美意境,高屋建瓴,锤词炼句,开合自如成佳作。

记叙文的作文的写作技巧

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的文章。它长于记叙,工于描写,以情真为优,以生动为美。

[方法介绍]

记叙文如何写才能得高分? 我们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招 大题小做,以小见大——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选材要“新”,要“美”,而要做到“新”和“美”,则首先要做到“小”。有的同学怕走题,围绕话题什么都说。结果什么都没说清楚。所以我们应该“大题小做”。怎样“大题小做”? 关键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选择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的“某一方面”,如写“心事”,我给它加个定语。写“猪八戒的心事”,想想角度还不够小,再细一点,写“猪八戒偷吃西瓜时的心事”。一般来说,记叙文应注意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人、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一个或几个具体的画面、一个或几个最能撩拨你情感的瞬间,即一个或几个具体的点来表现抽象的情感或道理。

试对比以下写法——

以“成长的滋味”为话题,一学生写:

妈妈怀孕的时候,„„

我呱呱落地的时候,„„

幼儿园的时候,„„

小学阶段。„„

上初中了,„„

从娘胎一直写到现在,600字的文章,没有一个明确的点,角度过大,战线过长,难以集中笔墨。写来就空洞乏味,缺乏个性,文章也就缺失清晰的思想和情感的力度。这是大多数同学作文的通病。 而另一学生写:

端坐在闷热的教室,同学们紧捏着拳头,额上渗出细细的汗珠,眼珠子如定格了一般,死死地盯着赵老师和她正要宣读的下个月参加集体舞的名单,支棱着耳朵,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仿佛这么一喘,这名额就飞了。

“参加集体舞的同学有:李小蔓,梁晓。赵光,马可„„”赵老师不紧不慢地读着。一个个被点到名字的同学如一瞬间绽开的大红花,紧绷的脸舒展开来。我,还是缩在那被遗忘的教室的角落,离赵老师很远,揪紧了心,紧攥着拳头,咬着嘴唇,就像咬着我的心。等待着一个奇迹,或许,或许下一个就是我。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赵老师的语音落下,我的心凉了下来,松开了冰凉的拳头,上面清晰地刻着我深嵌的指甲印,脑子里只悬着一句话:“只有我不能去。”

生命的日历

一张一张撕下来,一张一张寄托了你的希望。——题记

我不知道已经有多久没有去看她了。只是童年还有那模糊的痕迹,她的脸上有着看起来亮闪闪的银丝,有着岁月沉淀下来的痕迹。

“叮铃铃”,早晨的一声电话铃将我从睡梦中吵醒,挂上电话的刹那,我愣住了。感觉世界就在瞬间将我淹没——奶奶出车祸了。当我火速赶去医院时,她已经躺在了重症监护中心。泪水一刹那涌出。我带着爷爷的叮嘱,回老家拿换洗的衣服。

还是那幢老屋,载满了我童年的味道和记忆。踌躇着走上了阁楼。走进卧室,记忆里的味道一涌而出,是她的味道。一瞥眼,我看见书桌上有好几本大大的日历,被凌乱的撕成一张一张。走过去一瞧,日历的正面普普通通,有着普普通通的日期,而反面的字把我愣住了:“2003年2月,囡囡今天和父母回家。”“2003年5月,囡囡今天打电话来让我多穿点衣服。”“2004年7月,囡囡今天升学考。”“2005年2月,我今天看囡囡的照片了。”“2005年3月,囡囡已经三个月没回来了。”“2006年2月,囡囡已经很久没打电话给我了。”我发了疯似地翻动着所有撕下来的日历。上面是详细的日子和我与她之间发生的事,时间到时、分。我有些不敢相信,却又心痛地想起,在昏黄的灯光前,她是怎样带着老花镜在桌前写下这一点一滴的。自己多久没回来了,自己多久没打电话了,是学业的繁忙,还是成长的疏远与冷漠?而她,又怎样把希望寄托在这一张张日历上,期待着我重新做回小时候那个撒着娇的囡囡?

我收拾好这一张张的日历,这一张张载满了她希望的日历回到了医院。望着病床前那个头包白纱仍

在昏睡的她,眼泪又一次决堤而出。我紧紧握住她的手,默默恳求老天不要将她从我身边带走。

床上的那张脸仍是小时候疼着我、爱着我的脸,亮闪闪的银丝,眉眼间的沉静。我悄悄将那张饱含我心愿的最后一张日历纸,塞进了她的手里,喃喃道:“奶奶,你快醒醒,囡囡来看你了,囡囡不会再让你数日历了,快醒醒„„

这是一篇即小见大的文章,借助生活中感人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宏大而深刻的主题,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第二招 叙述具体,描写细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 风似剪刀

选定事件或瞬间之后,如何将其写细写具体? 方法是很多的,现推荐一个五字法:看、听、感、想、做。即当我们要描写一件事时,我们可以问自己’:那时候我的眼睛看到什么?(看) 我的耳朵听到什么?(听) 我的心里感受到什么?(感) 我的脑里想到什么?(想) 我有哪些行为?(做)

比如,现在要写一篇以“告别”为话题的记叙文,你可以集中笔墨写这样一个时刻:

三天后就要小升初毕业考试了,学校全面停课,同学们纷纷将资料搬回家去„„这时,你是否看到教室里满地的狼藉,看到同学们忙碌而迟疑的身影? 是否听到老师衷心的祝福,听到师弟师妹们欢欣的笑声,听到自己心中幽幽的叹息? 是否想起你也曾经无忧无虑。恨不得时光从今年一下子飞到明年。想起这三年来大家一起走过的忧伤和快乐? 是否感到自己有一种流泪的冲动,触摸到自己心中又兴奋又期待又不舍的琴弦? 你是在回忆中彷徨,还是在告别中与同学相约未来? „„

当然,“看、听、感、想、做”这五字法并非任何时候都要全部用上。用与不用,用哪一种,要根据文章的需要和应用上是否妥当来决定。假如我们对某个材料要详细地写,则看、听、感、想、做等五种方法都用上了,内容便较充实;如果打算简略地写,则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即可。

第三招 语言优美。文采斐然——

淡写风神浓写韵。天涯知 有素心人

这里解决的是如何写得美的问题。语言优美,文采斐然,它包括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巧妙、意蕴丰厚四个方面。

(一) 要使词语生动,就要选用具有生命力与穿透力的词语,做到写景状物,求其穷形尽相:写人叙事。务能生动传神;议事言理,当求精辟透彻。一般来说,要特别注意修饰性诃语及动词、形容词的准确运用。请看以下两例:

1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一个“吱”字,使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象,绘声绘色地写出了红油冒出来的动感与品尝者的快感。 2 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沈从文《云南的歌会》

收获:“轻轻”等形容词,“理理”“拍拍”“笑笑”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女歌手性格的活泼开朗,得胜后的轻松自豪。

(二) 所谓句式灵活,就是要通过句式上的长短交错、整散结合的搭配,表现出一种参差错落、高低俯仰、灵动自然的美;还可以通过常见的陈述句、反问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表现出丰富的语气、情感。如:

1 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萧乾《吆喝》)

此段起首一个长句。然后“气力足”“嗓子脆”“脑子快”等三字短语,和“口齿伶俐”“咬字清楚”“随机应变”等四字短语变换交替,显得摇曳多姿,节奏明快,俏皮活泼。

2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荷叶母亲》)

这里连用感叹句、陈述句、反问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抒发了对母亲深情的赞美。

(三) 恰当的修辞使文句优美,使文章神采飞扬,使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泄。请看以下两例: 1 有青翠高大的松柏,有玲珑芬艳的野花,高与低、绿与红,点染完美的画卷;有如云朵飘飘的风帆。有如赤鳞翔浪的木船,枝与叶,动与静,成就远航的轻骑。(山东一考生《齿轮》)

此句用对偶、比喻、对比、拟人等手法,营造了一种美丽的抒情氛围,表意凝练。

2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衷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瞋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

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冰心《观舞记》) 这里每个分句用“忽而”领起,用排比手法,一抑一扬、刚柔相济。多角度全方位地描绘了卡拉玛舞蹈时表情和动作的瞬息万变,突出其舞技的精湛,流露出作者的赞叹之情。

其他修辞如通感、顶真、反问、设问、呼告等,均可根据需要适时运用。需注意的是,修辞的使用要准确,要恰到好处,尤其是比喻,一定要找到意象之间的相似点,不可似是而非,若禁不起推敲,还不如不用。

(四) 所谓“意蕴丰厚”,就是文章的某些关键句尤其是点题句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或饱含睿智的生活哲理,或有着独特的人生感悟,且含而不露,曲而不直,留给读者想象品味的空间。试对比下面三组句子:

1 ①虽然没什么成绩,但尽力就好。

②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

2 ①有愿望而不努力奋斗,愿望必然落空;只有努力奋斗,才有实现愿望的可能性。 ,

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3 ①许多事情可以重来,但时光却是无法重来的。

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

这三组句子,每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其第①句均直接而平淡,是一种干巴的抒情议论,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第②句均形象且富含警策意味。具有一种凝练美,令人过目难忘。这样的句子,就是“意蕴丰厚”的句子。这样的句子若用于点题。必然为文章添色不少,也会使立意深刻而富于震撼力。

那么,怎样使文章语言做到“意蕴丰厚”呢? 方法有三:

一是引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留心记诵诗词歌赋、名言警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累多了。写起作文来自然能信手拈来。

二是化用,如“乐观就是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病树前头的绚烂春天”就化用了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是自创,主要方法是使用诗化的语言,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如上面所举的泰戈尔的名言。实际上是将“尽力做事”形象化为“鸟儿飞翔”这个画面,然后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又如“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泪流满面”,它是将“感动”这种无形的感觉形象化为“泪流满面”这种有形的表情动作。 第四招 嘲优化组材,巧妙构思——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 在最高层

这里解决的是布局谋篇问题。

许多同学作文的基本结构是:开头议论抒情。中间叙事说明,结尾口号作结,而中间部分的叙事则起因、经过、结果直铺下来:或从小时候写到长大后,或从初一写到初二写到初三,每个阶段又无实例,常流于空洞贫乏的介绍„„如此,读者看了他的开头就知道他的中间和结尾写的是什么,毫无悬念,令人兴味索然。

其实,只要稍加变通,略作剪辑,再用上我们前面谈到的方法,就可以化平庸为神奇——

对于重点叙述一件事的文章,我们可将开头的议论删去,直接进入叙事;叙事不从起因开始,而是直奔高潮,写出高潮时相关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或景物的形、声、色、态等,并趁人物(尤其是“我”) 激情洋溢时插叙所思所想,或回顾过去,交代来龙去脉,或联想、想象,勾连相关事件。这样的文章,奇峰迭起。变化无穷,情意深浓,吸引力强,往往令人荡气回肠。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作者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起首,从最触动自己情感的瞬间写起,先浓墨重彩描绘了眼前开花的紫藤萝瀑布的辉煌灿烂,而后勾连“生死谜,手足情”,并回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苦难经历,由此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样的文章,景美。情真,意深,读来令人动容。《地下森林断想》《爸爸的花儿落了》也是这类文章。

对于写几件事的文章。我们可从这几件事中分别取一个横截面对其进行画面化的描写,并以一条线索将其贯串起来。如,从小到大,奶奶关心“我”的事例很多,写作时以“有这么一双手”为线索,专写几个事件中关于她的“手”的几个细节,以“手”体现她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运用示例]

灯下的探访牵动我的情思

晚休后,匆匆赶回在学校旁租的屋子,恍然间。看到路口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寒风中微微地瑟缩着。

“妈,你怎么在这儿? 进屋去吧。”

见了我,妈的脸顷刻舒开了,笑着帮我取下书包。“怎么这么晚,作业很多呀? ”

“嗯。”我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句。

“你今天不是说头晕么,我特意上来给你煮了碗糖鸡蛋,还买了维生素,每天两次,每次两片,一定要注意身体,这些天忽冷忽暖,别感冒了。还给你买了牛奶,是舒化奶,对肠胃好呢。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别省着啊„„”妈絮絮地讲开了,正是我不耐烦的。

“哎。知道了,知道了。”我厌烦地摇摇头,加快了脚步。

妈不作声了。到了初三后,她总是顺着我。

走了一小段路,妈加快脚步,奔到路灯下。路灯下蹲着一个人。

“咳,咳,起来,女儿回来了。喏,你看,你爸又喝多了。”

爸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揪心地咳喘着,用陌生的眼光。仔细地打量了我一番,一番检查后,眨着充血的双眼,满意地说:“哦,回来了,那我们回去吧:”

“行,我们走了,记得喝糖水,趁热,别凉了。”

妈搀起爸,摇摇晃晃地转过身,灯光一片片泻下来,泻在妈日趋驼下去的后背、爸那日趋秃去了的后脑上,仿佛就那一刹那,他们老了。

他们用双肩挑起了过往的岁月,扛起了生活的风霜,用双手为我创造了一个世界,耗去青春年华,只要是我想要的或是他们觉得我应该拥有的,都为我一一做到。他们竭力给我一切,想使我成为一个幸福的孩子,让我拥有更高的起点和更好的未来。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我铺路,把自己做成一个圆规,圆心是我,他们则不知疲累地围着我转。圆心在哪儿,他们在哪儿;我在哪儿,生活的重心在哪儿。而我,是一只贪婪的吸血虫啊,索要、索要„„我一直以为父母还年轻,我还小,路还很长,我能永久地徜徉在这个温暖的襁褓中,可以在父母健壮的臂膀下无忧无虑地生活。

我何曾想过父母走上一个小时来看我仅为了煮一碗糖鸡蛋? 何曾想过母亲用患风湿的手把十几斤的牛奶扛上八楼? 何曾想过父亲醉了酒仍要撑着走来看我一面? 我仅知道糖鸡蛋太甜,牛奶不好喝,父亲酒醉让我丢脸。而我又是如何挥霍父母的心血,挥霍我的青春?

只要六月能够有他们期待的收获,他们会笑,放声大笑,那是他们十几年操劳的价值的唯,,证明! 可现在这样的我,又如何做到?

“回去吧,要是喝了糖水觉得好。我明天再来煮。”

点评 此文是“大题小做,以小见大”的典型佳作。父母之爱,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只选“灯下的探访”来集中表现。为了充实文章内容,增加情感的力度,谋篇布局上,作者还在情思高潮中插叙过往,并猜想父母在怎样的艰难之中撑着来见“我”一面,为“我”服务,在联想中流露出对父母深深的愧疚,最后以母亲的话语收束,回应前文,将父母之爱推向极致,可谓浑然一体,情深意浓。描写方法上,作者用“看、听、感、想、做”五字法对母亲瑟缩的身影、絮絮的话语。父亲摇晃的脚步、充血的双眼,父母日渐苍老的背影。“我”从不经心不耐烦到顿悟到感恩的过程等。都作了细腻的描写,真切动人。语言上,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很有表现力,如“见了我,妈的脸顷刻舒开了”的“舒”字,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久等孩子而终于见到孩子后的舒心。又如“灯光一片片泻下来,泻在妈日趋驼下去的后背、爸那日趋秃去了的后脑上,仿佛就那一刹那,他们老了”一句,“泻”字写出了光影的变幻,整句画面感很强,直触读者柔软的心底。文章关于“圆规”“圆·心”和“吸血虫”的比喻。以及“我何曾想过„„”的排比,张扬了激情,使情感得到了充分的燃烧。

一波三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忌平铺直叙,忌记流水帐,若能尺水兴波,就能引人入胜。

下面我们来欣赏这样一篇记叙文:

选举风波

临近期末,要选优秀干部了,全班共四个名额,星期三下午由全班同学民主投票选举产生。本来是很简单的事,可第四名的张楠和第五名的王云选票一样,而王云又偏偏是班主任李老师的外甥,这下子,本来很简单的事变得复杂起来。我们推测,只好凭老师那一票来定乾坤了。

大家议论纷纷,究竟谁当选一下子成了全班的焦点话题。

“我看,应该选张楠,因为他无论那方面都比王云强。”

“就是的,我看最后一个名额非他莫属了。”

“那不一定,你们可要知道,王云可有个最大的优势,他是„„”

同学们看着王云那洋洋得意的样子,都有些愤愤不平了。也不知是谁竟然组织起几个同学给老师写了一封“敦促书”,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平静的教室顿时沸腾起来。有的同学拍案叫绝,称赞写得好,有的同学诚惶诚恐,扯着嗓子喊:“还是别写了,这不是等着挨批吗。”还有的交头接耳,不知在议论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走进教室,只见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议论着,不知谁还煽风点火:“这下可有好戏瞧了,看老师怎么收场。”看着讲台上的信,我不由打了个冷颤。

上课铃响了,第一堂就是班主任的课。李老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同学们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教室静得有些叫人害怕。大家既希望老师看到那封信,又怕老师看到那封信,值得庆幸的是,李老师走到讲台前,放下提包和课本,正好压在那封信上。我松了一口气。开始上课了。同学们一个个缩着脑袋,用书挡着脸,看起来好像在读书,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老师的举动上。老师一面向黑板,同学们就从书缝里偷偷地打量着老师。老师一边领读课文,一边踱着步子走到教室后边,同学们的眼光也跟了过去。老师一抬头,同学们“呼啦”一下子又都转了过来,读书声也洪亮了。老师转过身往教室前面走,同学们听着老师的皮鞋声一点点逼近,自己却又不敢扭头看一眼,生怕老师从起伏不定的读书声里察觉到点什么。我的手心一阵冷汗。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长吁了一口气,心里的石头好像落了地。可李老师并没马上走,开口打破了这寂静:“通过反复比较,慎重思考,我认为张楠的工作成绩突出,我的这一票给张楠。”同学们一下子都震惊了。既而是一片掌声。

“不好!”谁喊了一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把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讲台上。心里默默祈祷着:“千万不要让老师发现那封信。”但事情好像偏偏要和大家作对似的,就在老师拿起提包起身刚要走时,那封信随着提包带起的风飘到了地上,大伙刚刚松的弦一下子又绷紧了。李老师捡起信,打开看了看,笑着说:“有这么多人支持我的观点,我很高兴有这么多知音。” 我心里上下翻腾,不知是宽慰,是惊喜,是懊恼,是信任,还是敬佩„„

这篇文章开头写评选的矛盾所在是李老师的那一票究竟投给谁,悬念顿生。同学们愤愤不平的议论和王云洋洋得意的神态掀起了波澜,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同学们的“敦促书”将波澜推起,而课上老师竟然没发现精心设计的“敦促书”,大家收紧的心立即又松弛了下来。眼看就要风平浪静,谁知“敦促书”又飘到了地上。全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波三折,可用巧设伏笔、设计巧合、铺陈误会、着力突转、顺逆法等。

一波三折,“波折”要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

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方法,先“抑”是为了后“扬”,“抑”是为了反衬“扬”。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我们来欣赏下面这篇文章:

我撕掉了扉页

我和她相识不到几个月,就匆匆地分离了,她叫什么名字,我从未问过,也永远不想知道。因为记忆深处的回忆是不堪回首的——

我和她是在一次物理竞赛中认识的。她穿着一件红与黑相间的花格子外衣,戴着一副眼镜。说心里话,我并不喜欢她。可是,所有参赛的同学中只有我和她是同校,且同是女生,耐不得寂寞,我就和她聊了起来。尽管这种谈话方式并不高明,但我们毕竟成了“朋友”,这一次的相识,我竟忘了问她叫什么名字。几个月后的团员联谊会上,我和她又见面了。那是初夏的一个夜晚,她身着乳白色的连衣裙,腼腆地站在灯火辉煌的大厅中央,朗诵了她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我赞美雪的洁白,它有着清纯脱俗的美„„”这诗,不由使早已厌倦摇滚歌曲的我为之动情。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感到她的美,文静有余。

我偷偷地记下了这首小诗,并把它抄在日记本的扉页上。

毕业前的两个月,是最紧张的。在物理提高班里,我第三次见到了她。那时,练习卷题目很难,我们提高班里的学生好多人不及格,我和她

也不例外。物理老师又出了一份练习卷。测试还未到结束的时候,我早已做完,不耐烦了,东瞧西望。猛地,我看见她腿上摊着一本书,她正紧张地翻着。

我彻底傻眼了,继而是充满内心的忿恨和鄙视。这一次见面,我和她疏远了。我不愿正视她的眼睛,我竭力回避着她,因为我知道多见她一次,就多一分难堪。

可造物弄人,在校辩论赛中,我又一次遇见她,她是参赛者。不可思议的是,她的演讲题目竟是—

—《谈考试作弊的危害性》。她依然是那身白色的连衣裙,依然带着几分腼腆,不同的是,这一次她更带有几分激动。望着她滔滔不绝地演讲,我感到一阵目眩。

“考试作弊,我以之为耻。靠这样得到的分数并不光„„”这一个个带刺的字,如一只只嘲讽的眼睛向我无情地眨着。我乏力地坐着,无动于衷地望着她,心里却坚定了我的想法——“我看不起你!” 这次演讲她得了二等奖。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唯独我没有拍手叫好。回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张记着小诗的日记本的扉页撕碎了„„

这篇文章对“她”的描写采用了“抑扬法”中“欲抑先扬”的手法。“我”和“她”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作者在一次试场上初识了她。后来看到她一身洁白如雪的连衣裙,再听到她朗诵的一首赞美雪的小诗,“我”对她产生了好感;但另一次物理考试,她竟作弊,使我对她产生了鄙视的情感,更令我憎恶的是她竟然在演讲中大谈作弊的可耻。言不副实,外表与内心不一致,我看不起她。作者把自己这一感情的变化寄托在一个细节上:把诗记在自己日记扉页上,尔后又愤怒地撕掉扉页,作者的情感变化,顺畅自然合理。

穿插流动

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种用在谋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动。穿插流动的手法,是插叙的一种特殊用法。如王安忆的《雨,沙沙沙》记叙一位姑娘在雨夜没搭上未班车而走回家,一路上思绪流动,文章多次插入这位姑娘心灵深处的意识活动,反映了姑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运用穿插,不宜太多,过多的穿插会影响文章本身的连贯性。

巧设悬念

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的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下面我们来欣赏如下一篇文章:

石榴花开

石榴花开了,层层开满枝头„„

暮色中,我拿着几朵刚盛开的石榴花如约来到了云的墓前„„

记忆中,我和云的相识是在图书馆里。一切似乎是巧合,我和她同时拿起了那本《无名的裘德》,也几乎是同时,我们都做出礼让的动作,而后又彼此笑了一下。我说:“Lady first.”她说了声“谢谢”,便坐在我对面的桌子旁。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几乎天天都能在图书馆里遇见,相互也只是礼貌的笑笑,并无话语。突然有一天,她问我同情裘德还是哈代,我说两个都同情。她似乎是同意我的答案,微微点了点头,她接着问我是否看过《简·爱》,我说只是听说过,无缘拜读。她说她非常喜欢简·爱在庄园里说的几句话,并即兴为我表演了一番。第二天她给我带来了那本《简·爱》,并且在中间夹了一朵石榴花。她说她喜欢石榴花。那时我一直奇怪像她那样一个感花溅泪的女孩,怎会喜欢石榴花。我原本以为她应该喜欢栀子花、茉莉花那样的洁白、淡雅的。

可以说书籍使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也开始慢慢地了解她了,至少我这样认为。一天午后,她邀我一起看狮子座的流星雨,我满口答应,也许是因为我也是狮子座的。那天晚上,她问我是否喜欢流星。我说虽然美丽,但却太短暂了。她说只要曾经拥有,夫复何求。谈话间一颗流星划破了夜空,她随即许了一个愿望。我说可否说来听听,她没有回答,只是问我如果有一天她如同流星般的逝去,我是否会流泪,我笑她太多愁善感了。接着便套用了一句台词送予她: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那次她笑了,笑得特灿烂,如同那颗流星,也许更像一朵石榴花。

自从那次一起看流星后,就因为忙着考试,没有去图书馆。一天突然收到云的一封信,叫我去医院看她。我匆忙赶到医院,在血液病房里找到了她。她躺在白色的病床上,整个人显得非常的憔悴苍白,见了我似乎想挣扎着起来。然而事实上,她早已奄奄一息。我见势,急忙把她扶起来。我没有太多话,因为我不想她太累。许久,她要我帮她照顾她的石榴树,她说她很遗憾没能和我终身为友,但愿能变成来年后的第一只石榴。我噙着泪,默默地为她祈祷,祝愿她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精心照顾着云的石榴树,看着它开第一朵、第二朵„„并看着一朵朵不起眼的小花结出一只只火红的石榴。我想我已经完全了解了云,如果云活着,至少也会这样认为。

[总结]

最后,请同学们揣摩一下中考一类文标准:切题,立意好,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结构完整,注意照应,详略得当;语言得体、流畅。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加分:立意深刻;选材新颖;感情真挚;语言优美。面对这些要求,你是否做好准备了呢?

收获:

送给大家一句关于记叙文写作的箴言:

慎审题,巧立意,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笔法多姿绘华章。

深感情,美意境,高屋建瓴,锤词炼句,开合自如成佳作。


相关作文

  • 我想说的初中作文写作方法作文1200字
  • 我想说的初中作文写作方法 初中生写作文,技巧多多.日常作文运用好几种开头和结尾的方法,考场上写考文,就会得心应手. 作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题,很让中学生头疼,本站特别为网友介绍一些作文的写作技巧,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初中记叙文开头结尾技巧 一.开头的5个常用技巧 万事开头难,作文也是如此 ...

  • 考试作文写作技巧作文1700字
  • 1 考试作文写作技巧: 1.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这一点,所有的同学们一定要掌握明白了.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2.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 ...

  • 记叙文写作技巧作文900字
  • 如何写好记叙文 一说到作文,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这可是学习上遇到的最大的拦路虎,每每谈虎色变,畏惧不已.但其实只要掌握其中的小技巧.小诀窍,那么作文的分也是很容易就可以被我们赚的.相信老师, 这真的不是事儿. 接下来,老师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写记述文的小技巧.那怎样才能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要做到以下 ...

  • 掌握记叙文写作技巧作文2100字
  • 掌握记叙文写作技巧,加速作文提分... 记叙文写作要点: 总要求:立意新深,蕴含丰富,记事生动,状景生辉,抒情动人.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倒叙作用:倒叙一 ...

  • 作文写作技巧作文2600字
  • [作文写作技巧] 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希望考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 ...

  • [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作文教学案作文1700字
  • 九年级作文 定稿人:王丽丽 审核人:鲁会赞 准印: 1 / 2 <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作文教学案 (NO.9) [写作目标] 1.了解记叙文写作的相关知识. 2.抓住关键词进行写作. 3.引导学生主动展示自我. [写作重点] 了解记叙文写作常识,抓住关键词进行写作. [写作指导过程] 一. ...

  • 初二作文写作技巧作文3200字
  • 作文写作技巧 阅读优秀的作品:这是显而易见的,但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名著,在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尽可能多的写: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 ...

  • 如何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作文1900字
  • 如何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 随着中考命题的改革,话题作文成为新宠.这种命题只规定写作范围,只要作文内容与话题有关就符合要求,考生可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这种开放性的试题,有利于发挥考生的写作能力和个性特点,鼓励考生的创新精神,因而倍受考生青睐.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以便在 ...

  • 高分作文必备五大技巧作文1800字
  • 作文技巧1:要辨明文体 可以写成多种文体的考题是比较少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文题只有一种适合它的文体.审题的第一步是判断文体.判断文体应注意以下规律 (1)记叙文文题的字面一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如<国庆之夜>涉及了时间,<放学路上>涉及了地点,<我家来了客人> ...

  • 作文的有关技巧作文1900字
  • 1 作文的有关技巧 审题的方法: 1. 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