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模块有序训练作文22000字

初三作文

初中生作文模块有序训练

王 英

一、审题方法

(一) 审题步骤

1. 扫视

①看文题的类型

②看文题的内容

③看文题的表达

④看文题的多少

2. 品析

①理解完整命题的含义,明确重点,确立中心。

②分析半命题的表达形式,理解要求,仔细斟酌之后再进行“完形填空 ”。 ③阅读文题中的材料,从提炼观点、改写续写、其它用途三个角度判定其作用。 ④体味材料的含义,初步提炼观点。

⑤观察文题中的图画,品析含义,提炼主题,确立立意角度。

⑥品读话题作文的材料与要求,确定自己的作文内容。

3. 补读

①文章体裁和字数的要求。

②关于拟题、取材、格式方面的要求。

③关于材料处理的要求。

④作文过程中不容违反的规矩。

⑤其它特别的要求。

4. 深究

①对看不懂的材料再从头读过,仔细推敲。

②细读文题中的解释、举例、说明与提示,看其中隐含有哪些对写作构思有用的信息。 ③研究文题前后附加的成段的语言文字,看其中是否隐含有对文题写作构思的一些暗示。

(二) 仔细领会文题的要求

1. 交代

①书写的要求; ②字数的限定; ③取材的范围; ④表述的对象; ⑤文体的类别; ⑥拟题的方式; ⑦写作的禁忌; ⑧违规的处理。

2. 解释

这较多地用于半命题作文、拟题有特别要求的作文、记叙对象可以变换的作文以及文体不限的作文。拟题者往往用一两句话进行解释或例说,以指导考生对作文题准确把握,灵活处理。

3. 提示

主要用于较为强调写法的作文。命题者用很简炼的语言,通过文题的要求,或提示写法,或指导构思。考生对此多加品味领悟,必有好处。

(三) 认真品味文题的“导语”

除了材料作文,在一般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之前,有时也会出现一段较长的文字。它们不是据以作文的材料,也不是进行限定的条件,而是语言优美精粹的富于理性或激情的导语,非常类似于语文课中教师设计的“开讲语”。作为文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下面,我们结合文题,分别领会“导语”的基本作用。题中打浪纹号的部分,即为我们所说的文题“导语”。

文题一 :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场面描写。

此导语中含了一组排比句,暗示了这篇考场作文立意的某些侧面,并用省略号暗示考生去进行发散联想。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是:①点示立意角度,②开拓写作思路。通过抒写“笑声”可以表现怎样一个有意义的侧面呢? 你可以写“友情在加深”或“学业在长进”,可以写“困难被克服”或“隔阂被消除”,还可以写自己由此而联想到的某个方面。文题的“导语”用“友情在加深”这组排比句,既激发考生多角度地选材,又指点了考生立意的具体侧面,隐含的内容相当丰富。 文题二: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原野,吹开了满园的鲜花„„。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此“导语”富有情感,它的作用是:激发写作情感,创设写作情景。其优美的语言,能调动考生的回忆,铺设作文情感的基调;一句“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设置了特定的写作情景;“想”和“做”则暗示在写作中如何选材,选什么材。

文题三:同学们,近来全国都在开展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活动,牢记中华民族受欺凌的苦难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家都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请以“给同学的一封信”为题,谈谈你从中受到的教育,以互相鼓励。

此导语的作用是:显示写作背景,强调把握主题。考生要写自己受到的教育,不能离开“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活动”;考生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离不开“牢记中华民族受欺凌的苦难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背景和主题,通过导语巧妙地表达出来。 文题四:我们都曾路过许多地方,如商店、市场、田垄、公园、运动场、图书馆、电影院、舞 走过”为题,先将题目填写完整,然后写一篇有叙有议的文章,以叙为主。

此“导语”的作用是:提示选材范围,指点行文布局。其罗列的“许多地方”,意在让考生展开联想,选择一个最有利于表达的“地方”,以便顺利成文。“所见所闻所感”一语极为巧妙,暗示出写这篇“有叙有议”的文章应该如何布局:先写所见,穿插所闻,然后表达所感。

二、作文题型

(一) 命题作文

1. 要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

①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

②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

③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

④文题中的的标点或其它符号及其含义。

⑤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

⑥各种写作要求、限制。

⑦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点隐含信息。

2. 在取材立意上,要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第一,将宽题变“窄”。

第二,将大题变“小”。

3. 在构思上,要做到“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

家乡变了:用多个画面、事例的组合来表现“变”——这是“多点式铺陈”。

我在家中的故事:可写一个故事的始末——这是“一点式伸展”。

我眼中的同龄人:必须进行“多点式铺陈”,写几个同龄人的生活。

一件小事给我的教益:必须进行“一点式伸展”,先写事,再写理。

4. 在表达上,要做到:注重文体特征,表现个性特点

注重文体特征,就是要充分准确地表现文体特点,而不要出现将“读后感”写成“读后叙”、在“家乡变了”中穿插一半篇幅的议论、将“自强的我”写成自我介绍等模糊文体色彩的错误。

表现个性特点,就是要表现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就是要认真遣词造句,稳妥布局谋篇,从语气、结构、主题方面尽量表现出自己的实际水平,甚至期望有超过水平发挥,力争做到“常中出新”、“平中有奇”。

(二) 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向前走半步,就是命题作文。这半步是考生自己走出的,所以半命题作文的应试技巧,主要表现在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把题目“补”好之后,就是适合于自己写作的命题作文了。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有四种表现形式。

1. 点示范围式补题

如文题“在 影响下”可补写为“在大伯的影响下”、“在同桌的影响下”。补写后的文题是一个宽题,为什么有“影响”,“影响”下的“我”怎么样,需要自选题材,来进行恰切的表现。

2. 突现材料式补题

如文题“我这个 迷”,填充后的文题可为“我这个象棋迷”、“我这个足球迷”、“我这个电脑迷”、“我这个数学迷”、“我这个航模迷”等。作者必须通过写“象棋”、“足球”、“电脑”、“数学”、“航模”来表现自己的“迷”,来表现文章的主题。

3. 立意角度式补题

如文题“我生活在 ”,完成题目后可写为“我生活在春天里”、“我生活在关爱之中”、“我生活在向往之中”等等,这“春天”、这“关爱”、这“向往”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

4. 综合因素式补题

如文题“ 真 ”,可变为“欢乐‘五一’真令人难忘”,作者可选用“五一”长假中的生活片断来表现那种令人难忘的愉快。

当然,以上四式不是绝然分开的。如文题“我生活在 之中”,可以突出立意,如“我生活在幸福之中”,着眼点在“幸福”;也可突出选材,如“我生活在勤劳的家庭中”,着眼点在“勤劳”。填充时怎样顺手就怎样填,怎样有把握就怎样填。

做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补题最好以写“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总之一句话: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把一个半命题变成就像是自己命的一个题。

(三) 材料作文

1. 读

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

②读材料。这个环节的任务是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要用慢读的方法,细细地、全面地阅读材料,以做到心中有底。读材料的要求是“细”、“全”。一个题目从头到尾都要读到,每一个字都要读到,不要用扫读的方法去读题。

2. 析

慢读材料之后便要析读材料,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首先要明确材料的作用。

其次析材料的类型。

再次要析材料的含义。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原料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3. 防

就是防失误。读题读材析材之后,便可以按题写作或自拟题写作了。但由于材料作文的特殊性,在读材料、析材料方面的失误可能要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要大一些,因此在写作前和写作中的各个环节都要严防失误,要特别防止如下6个方面的失误:

①扩写后的记叙文原貌依旧,手法单调,叙事枯燥,仅仅只是增加了若干字节而已。

②改写后的记叙文或由于套用而与原文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或添加的细节违背生活常理。 ③议论文在引述材料之后就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材料没有得到利用或运用。

④由于重视了材料而淡漠了文题中的关键词,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偏离了所要求表达的中心。

⑤由于对材料的理解不深而提炼不出精粹的要点,文章立意过偏、过浅。

⑥文体有误、格式有误、修改有误。

其它如泛泛而谈、结构杂乱、错字病句等一般作文过程中的失误,也应该防止。

(四) 自由命题作文

这里所说的“自由命题作文”,指的是一般的要求按一定的文体进行写作的作文,自由命题作文实际上不是完全自由的,出题的人总得对考生有些限制,才能不让你完全自由自在地用自己的题目写作。所以,为了考场作文的质量,考生自己命题是第一道“工序”,这种“工序”是完全“利己”的,题目一旦完成,就可按照命题作文的思路进行写作。

一般来说,中考自由拟题的思路有:

1. 针对中心拟题

有的文题,特别是有的议论文题,为了降低难度,往往将材料的中心点示得十分明晰,遇到这样的题目,可直接针对材料的中心拟定自己的文题。

2. 按照条件拟题

有的文题往往有附加的条件,对这种条件一定要按要求执行。

3. 体会语境拟题

4. 提炼观点拟题

对于材料、看图画写读后感的自由拟题作文,都得先耐心审读材料,再反复提炼观点,斟酌之后拟定题目。

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还说:“标题是文章的眼晴”。从语言的角度讲,不管其拟题的思路如何,拟出的题目还要讲究语言文字美,讲究结构美,要在“小、巧、新、美”上下点功夫。

(五) 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的“图”,主要有图表、画图和漫画三种,出现在中考作文题中的,主要是漫画。 第一、读题。

第二、联系题目析图。

①若文题要求写说明文,便着重观察图的结构,如画面的主体、背景、细节、层次、以及文字和对话等。此时的看图所追求的是准确的把握画面内容。

②若文题要求写记叙文,一般是排列出多幅图。这时便要着重观察每一幅图的内容和多幅图之间的关系,所追求的是全面了解画面中的“情节”。

③若文题要求写议论文,便要马上想到在看图的基础上去探求画面的直接意图和挖掘画面的深层含义。有的看图写议论文只需理解其画面的直接意图,就可以由表及里,依“图”论理,并恰当地联系实际,引申开来。如要求看关于“错别字”的漫画,写一篇议论文就是如此。而有的看图写议论文则一定要准确悟出画面的寓意、理解漫画所表达的主题才能由此及彼,立意构思,联想引申。

在看图作文中,析图是关键的一环,就像“析材”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环节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如下角度去“析图”:

1. 看“情节发展”

这适用于对多幅有内在联系的组合漫画的审读。

2. 看事物变化

适用于画面中立体事物变化鲜明的漫画材料。

3. 看人物对比

适用于阅读以多个人物活动为主的漫画。

4. 看背景映衬

适用于人物活动中环境设计鲜明的漫画的阅读理解。画中的景,画中的物,往往有不可忽视的的烘托、反衬的作用。

5.. 看比喻手法

适用于整体构思有明显而强烈的比喻义漫画的审读。

6. 看整体意念

适用于理解含蓄的令人深味的漫画,作者在这样的漫画中往往运用比拟、象征的方法表现主题。 析图并理解其含义是看图写议论文的重要关隘,考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顺利通过。因此考生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析图”的方法。除上面所介绍的以外,还有类比联想法、喻义探求法、比较排除法、对号入座法、寓言点题法等方法都可以运用。

中考看图作文,在看懂画面之后,第二关便是构思、写作了。就写作的过程讲,看图作文与其它形式作文一样,离不开立意、构思、表达的程序,但由于是看图而作,也就有了其特殊性,因此应该注意:

(1)若是说明文写作,则应忠实于画面形象,作准确而不是夸张的、生动而不是随意的说明。

(2)若是记叙文写作,要尽快进行合理想象,根据画面内容,编制合乎情理的情节发展过程和此中的人物活动以及他们的语言、动作、心态的显现。编制的过程就是“想”,要反复地想,想好之后再落笔成文,千万不要边编边想边写。

(3)若是议论文写作,则要尽快地确定立意的方向,然后迅速拟定三至五个可以依画面含义展开议论的“选题”,仔细思考之后择定一个进行写作。

不论是哪种文体,也不论是一图一题还是一图多题,考场看图作文都要求写好构思提纲,编拟草稿和进行修改,有些失误可以在这几步中被纠正过来。

(六)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以“特定”的话题为契机,引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这种“说话”的内容是自由的,是自在的,是自选的。 “话题作文”的作用是用一个“话题”来引出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创见、带有自己思想与情感特点的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与我们习惯了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相比,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

话题作文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不是人们臆想的产物,它是多年来作文题型发展的结果,是人们探索与创造的结果。目前,“话题”作文有五种主要的表达形式。

第一种: “命题”式的“话题”,直接指定一个“话题”,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 第二种:是“导语”式 “话题”,出题者往往要铺叙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它的作用是把考生引到“话题”之上。与那种直接亮出话题的作法相比,这种话题多了一些情味。

第三种:是文字材料,这时的“话题作文”实际上就是材料作文中的一种,考生的“话”源于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由材料引发而又不必切入材料。

第四种:是图画材料,这是中考作文题在“话题”方面的创造

第五种:是综合式的“话题”,此时的作文题目中列出了多种“话题”,考生可以“选择”一个“话题”进行作文,也可综合几个“话题”进行作文。

话题作文在中考中频繁出现是一种来势不可抵挡的深刻变化,为此:

1. 我们应了解、知道、确立“话题作文”的观念,要习惯于“话题作文”,就像习惯于“命题作文”一样。这样就可以尽快地“进入角色”,从心理上、从技能上适应“话题作文”的训练写作与应试写作。

2. 我们应进一步了解、熟悉“话题作文”的重要特点:

(1)话题作文一定有一个“话题”,“话题”的作用就是引出你的“话”,引出你的文章。

(2)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它方便我们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选写自己最能写最好写的内容。

(3)话题作文是“除诗歌外,不限文体”的作文,甚至是“不限文体”的作文。它方便我们运用自己最拿手的写法。

3. 我们应把握好考场话题作文的写作步骤:

(1)审读文题,了解“话题”。

(2)就“话题”展开多角度联想。

(3)在众多的联想内容中选取一两个方面的内容,初步进行构思。

(4)再选取自己认为最有希望或最有把握写好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按命题作文的步骤进行写作。

4. 反过来讲,我们决不能把“话题”当“命题”,如果有人那样,岂不是又在写“命题作文”

(七)“文体不限”作文

中考作文“不限文体”或让学生在“文体不限”的氛围中进行中考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重要特点就是覆盖了中考作文中几乎所有的题型,也就是说,中考几乎所有的命题方式都可以设计出不限文体的作文题。因此,对“文体不限”作文的训练应作为重点突现出来。面对“文体不限”作文题,其应对的措施就是:

第一,仔细审读文题,明确写作要求;

第二,运用自己最想用的一种文体进行写作。

这也就是说,“不限文体”的作文进入写作阶段时,它是有文体的。因此,对三种主要文体的复习,仍不可掉以轻心。

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对“不限文体”的作文题进行审读。

1. 不限文体的命题作文题

2. 不限文体的半命题作文题

3. 不限文体的材料作文题

4. 不限文体的看图作文题

5. 不限文体的话题作文题

三、记叙文的构思

中考记叙文主要以记事为主,也有不少写人的文章。一般来讲,记事的文章,要着力对事件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思想意义中找出最重要、最动人的“闪光点”;写人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要努力从刻画人物形象中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美”。为了中考记叙文的成功,必须高度注意构思的技能与技巧。

(一) 巧用穿插

穿插,是记叙文构思写作的基本套路之一。 所谓“穿插”,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有目的地插进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内容。在记叙文中穿插以上内容,有六个方面的作用:

1. 表达作者的感情、观点;2. 表现人物形象;3. 深化文章主题;4. 变化文章结构;5.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6. 使文章有很清晰的文面。

先看看如何进行穿插、穿插什么内容:

1. 穿插描写

2. 穿插议论或抒情

在以上内容的“穿插”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手法就是“反复穿插”。可以说,没有“反复”就无所谓“穿插”。正是由于有了“反复”,才能在“穿插”中形成文意的递进,才能形成前后内容的呼应,才能形成一唱三叹的感情波澜,才能清晰地显现出文章的思路。

在运用“穿插”的技巧进行记叙文的构思时,我们要:

(1)注意侧重点,有的文章以穿插抒情为主,有的文章以穿插议论为主,有的以穿插描写内容为主,即使抒情和议论有时不能绝然分开,也应注意这个问题。不要有时抒情,有时又突发议论,破坏文章内容的和谐。

(2)注意自然贴切。文中的抒情、议论、描写,都是有感而发,有的而作,都是建立在记叙的基础上的,因此不要为抒情而抒情,为议论而议论,无病呻吟,勉强凑合。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在文中要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

(3)注意灵活适度。记叙文应以记叙、描写为主,不可本末倒置,让“穿插”占去大量篇幅,造成文章内容空泛。“穿插”一定要灵活、简洁、适度。

(二) 横向组合

横向组合,就是在文章中将一个一个的情节、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加”起来,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式结构法”。

“横式结构法”总的特点就是,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充分地多角度地表现人物、记叙事件、描写景物、表达感情。

“横式结构法”用于中考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作文的文面清晰,文章的主体内容让人一目了然,而且由于使用的人不多,评卷老师会给予足够的赞赏。

运用横向组合的构思套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若干种“组合”的方法。这其中的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小标题,要用小标题将文中的几“块”内容连缀起来。

小标题运用的主要方式有:

1. 日记标题式,以日记连缀的方式成文;

2. 字母标题式,以A 、B 、C 、D 等若干段连缀成文;

3. 单词标题式,以诸如春、夏、秋、冬,喜、怒、哀、乐等单词统领的段连缀成文;

4. 数码标题式,以(一) 、(二) 、(三) 、(四) 等数字标明段落;

5. 引用语录式,以诗词或散文中的句子作为几个小故事的小标题;

6. 概述情节式,在段首运用诸如“序幕”、“发展”、“高潮”、“尾声”之类的词语;

7. 概括内容式,如“她来了”、“她哭了”、“她笑了”之类;

8. 留出空行式,即各段之间自然空一行,若干段并列,显得格外醒目。 现

(三) 小段连缀

所谓“小段连缀”,就是整篇记叙文都由短小的段落连缀而成。有时甚至一句话就是一段。用“小段连缀”之法写成的文章,其文面的重要特点是段落细密,由于文章全由小段构成,所以读起来给人一种流畅清新、一气呵成的感觉,给人一种散文式的韵味。比起那些用大而长的段落结构而成的文章,它就显得秀美多了。

课文中不少的篇章都采用了这种铺叙方法。如微型小说《鞋》全文由9个自然段构成,段落小巧精美。文内悬念层叠,虚实结合,在很短很短的篇幅之内表现了一位军人英雄的行为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 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是我国文章写作的一种传统技法。

从行文布局看,它是一种结构文章的构思方式;从突出主旨看,也是常用的一种结尾的方法。所谓“志”,就是文章的主题、中心或作者所要表现的意旨。 卒章显志之法,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

作为一种常用写作模式,“卒章显志”也有它“有弊”的一面,最大的“弊”就是为追求“显现”一番所谓的“志”而无病呻吟,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所以在中考作文时要在框架构思、语言表达、主题显现、情感抒发、意境创造、角度变化等等诸多因素中,选取几个点进行认真的艰苦的揣摩,力求在“卒章显志”上自然一点,新鲜一点。

(五) 环境衬托

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穿插景物的描写,是一种写作的技法,也是一种构思的方法。从中考记叙文来看,能够恰当地进行景物描写的作文,是层次比较高的作文。所以,学习一下“环景衬托”的构思方法,对提高中考作文的质量是很有好处的。

环境描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对环境进行描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想描写的时候就描写,无目的地把描写硬贴在、硬塞在记叙之中;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描写,它们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1. 用环境描写设置人物活动的场景

2. 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活动的背景

3. 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

4. 用环境描写暗示人物的心情

5. 用环境描写来抒发人物的感情

四:议论文构思的基本套路

为了应考,不论那种文体的写作,都要着眼于考前训练。,议论文尤须如此。

1. 为了在考场上快速地高质量地写出议论文,在考前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就以下五个大类的写作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一) 论

论,就是立论,用最为通俗的话讲,就是“观点+例子+论述”。它重在“立”,重在明确地在别人面前“树立”起一个鲜明的观点。

要写好立论性的议论文,必须把握住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立好论点

论点确立得是否准确鲜明,关系到“立论”文章的大局。所以论点一要正确,切忌主观片面;二要鲜明,不含糊其辞;三要有的放矢,不能笼统空泛。论点的位置,要根据论说过程的安排而确

定。有时,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有时,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有时,在末尾归纳中心论点。中考议论文,应主要掌握在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2. 用好论据

论点靠论据来证明。一个论点,只有在被充分的论据证明了的时候,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才能有说服力,因此,人们把证明论点的材料叫做论据。论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事实,一种是道理。在选择使用论据的时候应注意:第一、论据和论点要一致;第二、论据要确凿有力;第三、论据要新鲜;第四、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要结合起来使用。

3. 写好论证

用论据来证明论点,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一定的方法”就是论证,论证就是解决“论据怎样证明论点”的问题的,它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事实论证与理论论证。论证的几种基本结构是:

①证明式。即提出论点之后,运用论据直接证明。这种论证结构,符合人们说理的习惯,是最为基础的论述结构。

②归纳式。即围绕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在逐步论述分论点的基础上先分说,后总结,归纳出总论点。这种论证结构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概括,是符合思维活动的规律的。 ③排列式。即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排列出分论点,从几个方面对总论点加以阐发。这种论证结构,条分缕析,严密周详,便于把道理说清楚。

④递进式。即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步步深入,逐层阐发,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把道理阐述得深刻完整。

⑤对照式。即提出中心论点以后,先反后正,或先正后反,进行论述。从正反两面说理,形成强烈对比,使是非曲直对照分明。 在以上内容中,作为初中生的认识水平来讲,在中考作文中要掌握运用事例进行“证明式”作文的写法。

(二) 议

议,在这里指的是初中生学写议论文的重点:一事一议。

所谓“一事一议”,就是对一件事、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种表现或一个概念、观点进行议论分析。它的基本特点是结构简单、中心突出、以议为主。

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的基本写法,一般是以简洁精炼的文笔,先要言不烦地介绍事件或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一个要点,一个中心进行议论。有很多事物、现象中,包含着不止一个方面的道理,我们也只能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议论,决不可“一事二议”、“一事三议”。

“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基本功训练。由于表达方式和议论角度的不同,在先叙后议的基础之上,“一事一议”有如下展开议论的方式:

1.就事论事

2.以小论大

3.引申生发

4.类比对照

5.反意为之

以上五种“先叙后议”、“一事一议”的笔法,都是“议”的基本的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许许多多变换角度。拿“就事论事”写法来讲,其中的“议论”部分,可以是分析道理;也可是揭示本

质;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是表现感受。所以我们在练习写作中,要时时注意变换角度,使自己的笔越练越活。

还要注意的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事一议”要有力度。

所谓“力度”,是指文章精粹有力。不少初中生的议论文,拉不开,理不清,说不深,读起来让人不知所云,这就是没有“力度”。所以我们在构思写作时,应注意如下方面的要求。

第一,口子要“小”。

这是指文章的主题要专一,要着重谈好一个问题,谈清一个观点,既不要大而化之,也不要游移不定。一事一议,一题一议,一材料一议,一件事一议,或者一说、一感,都要在“一”字上下功夫,才会给人以深厚的感觉、有力的感觉。

第二,结构要“紧”。

指文章的内部紧密,浑然成为一体。每一个段落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段与段之间又有相应的方法相勾联。结构紧扎的文章,必然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第三,语言要“精”。

这是指用语要准确、恰当、精练,同时也要生动活泼。文中成语的使用,格言的引用,比喻句、设问句的运用等,都要恰到好处,使文章内容生动、深刻、有力。

(三) 析

在中考议论文中,有一类文章,不要求立论,不要求写感受,也不要求去评议或者去驳论,它所要求的,就是谈一谈看法,或做一点思想工作,就事情、就现象进行分析,提出意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析”。这类文章重在讲道理,在很多时候可用于“写信”、“谈心”之类。

由于在一般的作文指导中不谈及“析”的写作,所以这里专门提出来说一下。

就事物、就现象、就思想进行分析,有如下的角度:

1. 就事论理 这是一种此而及彼的分析方式。普遍适用于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其写法是复述材料,评析材料,或深入挖掘,或引申生发。对材料的分评论可以是针对内容的,也可以是针对作法的,还可以是阐述材料内容给人的启迪和警戒等。

2. 表里分析

议论的过程需要举出事例,但有时候举例是为了“证”,有时候举例是为了“析”。“析”例的过程是,先摆出事例,然后由表及里深入分析,达到议论的目的。所以这种对事例进行分析的方法也叫做“由表及里式”。表里分析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剥笋式”思路。

3. 因果分析 是从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两方面分析问题,或由原

因推断结果,或由结果分析原因。它说理精密,可以让读者了解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联系,弄清其原委,明了其解决的方法。

4. 对照分析 对照比较是增强议论说理深度的一种好方法,它把两件事情、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两种观点等等对照阐析,加以比较,以此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这种方法议论,比较的范围很广泛,既可纵向比,也可横向比,事物的特点在对比中得到鲜明的显现,便于读者进行鉴别,决定取舍。

5. 辩证分析 就是用思辩的观点议论事物,既议论正面的,也议论反面的;既谈优点,也谈缺点;既谈优势,也谈劣势,不把话说绝,不犯简单化、片面化、只议一点不及其余的毛病。它可以克服论证的简单、片面,开掘认识和议论的深度。

(四) 感

读后感是一种材料作文,是一种引申性作文。

读后感出现在中考作文中,有它的写作的特殊性。

第一,要短,六七百字便要完篇;

第二,要全,引、述、议、联、结几步,步步都要走;

第三,要快,这是限时的作文,读材、析材、确立感点、构思表达都要抓紧时间进行; 第四,要准,观点要准确,表达也要准确。

1. 要写好考场“读后感”,要把握如下几条原则

(1)一个感点一篇读后感只集中地谈一个方面的感想,力争议论严密,周全,不要东扯西拉,横生枝节。

(2)两个方面抓感点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抓住最能够使自己联系实际、进行阐发的感受,一是抓住能够使自己从道理上获得真正认识的感受。

(3)三步程序第一步,读材料确立感点;第二步,列出详细写作提纲;第三步,修正提纲并抄写作文。

(4)四层结构即起、承、转、合,说详细一点就是:“起”要引,“承”要议,“转”要联,“合”要结。

(5)五种类型①通过“感”,陈说一种认识;②通过“感”,证明一个观点;③通过“感”,发表一种评议;④通过“感”,表达一种情感;⑤通过“感”,批驳一类现象。

要写好中考“读后感”,重要的是写好读后感的最关键处——“联”这一部分,即写好联系引申、展开议论的这一部分。

2. 在考场上,可选用这样一些“联”的角度

(1)直联即联系材料的本义,就材料的主题谈主题

(2)扩联即从材料的“微言”引申出“大义”,从材料的“片语’铺展出“章节”。

(3)曲联此类联系在于挖掘材料的比喻义、象征义、隐含义,然后进行联想,将思维跳跃到论题上。

(五) 评

每年中考作文题中,都有考查“评论”的内容。

1. 短评是一种短小的评论,主要有如下特点

(1)针对性强

无论哪种短评,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具体对象而发的,或一件事、一个人,或一种现象、一种行为,作者的见解总以评论的对象为凭借。

(2)观点鲜明 无论哪种短评,无论评论哪一问题,都要求有明确的态度,是赞扬,还是反对,赞扬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旗帜鲜明。

(3)有论证性 对所提出的观点,要做必要的论证,使自己的观点为读者信服和接受,这是短评与读后感的主要区别之一。

(4)情理兼备 短评既要求说理透辟,令人信服,也要求情辞恳切,给人以认同感。

由于竞争的公平性,考查评论时不可能出现影评,加上初中毕业生表达水平的限制,也极少出现文评。最普遍的情况是材料短评(包括新闻短评) ,即通过材料来评事、说理。

2. 进行考场评论的写作,要注意如下三点

(1)准确掌握题型

从题目的表述看,评论的写作可分为两类。

①显形评论。即文题明确要求写成一篇评论。

②隐形评论。即可以写成评论,也可不写成评论。如对新闻、对具有社会意义、教育意义的材料,文题要求“有针对性地发表一点看法”,那就既可以“感”,也可以“评”。

从拟题的角度看,也有两种类型。

①要求自己拟题。绝大多数考场评论都要求自拟文题。

②材料后已经给了题目,按题目写作即可。

(2)确定评论方向

第一步是研读材料,体会含义,确立评“点”,拟定文题,然后定下评论的方向——评论内容的大致走向。 这种方向主要有两个。

①以事明理。由表及里,借助事情、事件本身引出固有的道理,并讲明这种道理。

②因事导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由事件、事情、事物引申出的一定的道理,发出中肯的议论。

一般的评论写作主要取第一方向,有时也将第二方向揉进去。

(3)掌握写作技法

①要突出评论中心。一定要做到一“点”一评,针对材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发表看法,好在哪里,误在哪里,启迪性在哪里,教育性在哪里,观点要鲜明、稳定。

②要安排好评论的结构。评论的总体结构也是三段式,即“总——分——总”、“引论——本论——结论”,写作成功的关键仍在于“分论”。分论的结构形式可采用:

第一,分点式。如评析一件事的危害性,可用“第一”、“第二”、“第三”依次罗列。 第二,层递式。如评析一件事的积极性,可用“对一人——对集体——对社会’的模式。

第三,纵深式。如为某种现象叫好,就要写明:好——好在哪里——好的原因——如何更好。 第四,正反式。如评析一种做法值得提倡,可运用这样的思路:提倡的好处在哪里——不提倡的弊端有哪些。

不管运用哪种模式,考场评论都要重在评,重在讲道理。它与读后感有区别,如果说:感”像“第一人称”的话,评则像“第三人称”;它与一般的立论有区别,如果说“立”需要更多的举例来证明观点的话,“评”则只需从本身的例子去讲述道理。

(4)把握感情色彩

短评既要能说服人,又要能感动人,因此短评应讲究语言技巧,在准确、简洁的同时,还应当尽量做到生动而饶有情味,或借助形象,或寓情于理,或寓庄于谐,或运用设问、反诘、反语、排比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 写短评,还要注意

(1)短评贵“短”

所以评议的问题不能太大,太多,太抽象。如果评议角度、内容杂乱,那么就不可能在短小的篇幅内把道理说清楚。

(2)短评重“评”

如果叙述材料的文字过多,势必影响评论说理的深度和力度,造成主次颠倒,中心不明。

(3)短评贵“深” 如果不抓住评论材料的实质,泛泛而谈,或者脱离材料,架空分析,那么短评就很难评到点子上,就无从使读者得到明确、深刻的认识。

2. 还有两类的内容,可以略作复习,以防在考场上碰到这方面的难题。

①辩——运用辩证的观点,谈论正反、是非、肯否、甘苦、荣辱等等内容,对其中的一方得出肯定的看法。

②驳——针对谬论、针对误论、针对丑恶的现象发表看法,进行反驳,进行批评,确立自己的看法。

五、说明文构思的基本套路

说明文布局谋篇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总分”的作文结构方式加以适当变化,或总分,或分总,或总分总,或分分分。不论如何变化,一篇说明文绝对离不开“分说”这个极其重要的关键部位。但平时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却忽视了对说明文“分说”结构的教学。大家的着眼点一直放在“说明的顺序”上,即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关系顺序的角度去探求说明文内部结构的方式。因此,我们如果抓住说明文的主体部位——分说,从新的角度来探求一种通俗有用、易懂易学的对于说明文内部结构规律的解释,并以此指导阅读和写作,那么也许能够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下面介绍的五“分”式说明文写作的构思套路,很容易操作,学会了它们,再加上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和生动准确的语言,非常适用于中考说明文的构思与写作。

(一) 分点说明

分点说明,就是从分说的角度,对说明对象进行“一点”、“两点”、“三点”„„式的解说,几个“要点”说完了,事物的特点也就显现了。

分点说明表现在文面上,使说明文主体部分呈横式结构。由于文章的内容由一、二、三、四等“点”组成,所以不仅能对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说明,而且能鲜明地显现说明的层次,使说明的思路显得非常清晰。

分点说明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有两种排列方法。

1. 并列式分点说明

2. 角度式分点说明

(二) 分步说明

分步说明,就是有先有后地说明事件的进程和事物的特点,在行文中,它往往有明显的时间标志、步骤标志。

分步说明是程序说明文的近乎唯一的行文布局方式,也用于介绍其它处于动态进程中的事物。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步一步地步步相连地说明“进行”中的事件和“发展”中的事物;文中所说明的各“步”,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承接式的联系;各“步”与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阶段”与“全程”的关系。

分步说明显现在文面上,使说明文主体部分呈纵式结构。

在实际运用中,分步说明主要有如下作用:

1. 分步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

2. 分步说明操作过程

3. 分步说明认识、观察过程

4. 分步说明游览过程

(三) 分解说明

分解说明,就是有意地对说明对象进行“划分”,从而一处一处地说,一块一块地说,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说。

分解说明主要用于对整体的、静态的事物特别是建筑物进行说明。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事物分部位、按结构、依特点进行分解说明;分说的各部分内容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分说的各部分内容与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分解说明显现在文面上,使文章的主体部分呈横式结构。

在习作构思中,我们可以从如下角度运用“分解说明”:

1. 个体事物的结构分解

2. 群体事物的布局分解

3. 集合化了的整体事物的特点分解

(四) 分类说明

分类说明主要用于需要分门别类、划分组合进行解说的群体事物。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为标准,把众多的说明对象分成若干并列的种类,然后再对各个种类的事物特点分别加以说明。说明对象与分类说明的各部分关系为领属关系。分类说明显现在文面上,使文章的主体部分呈横式结构。

分类说明可以在如下方面得到运用:

1. 对事物进行分类说明

2. 事物兼及事理分类说明

(五) 分角度说明

分角度说明围绕某个说明对象,分侧面从不同角度立体地展现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它的主要特点是,每一角度的说明内容只说明事物一个方面的特征(一般来讲,角度的内容往往由段的中心句点出) ,各个角度的内容相互独立而又互相依存,在各个角度的说明没有完成以前,无法呈现事物事理的全貌。说明对象与分说的各部分内容的关系是“求证”与“证明”的关系。分说的各部分内容呈横式结构。

分角度说明在实际运用中,主要取两种角度:

1. 分角度说明事物

2. 分角度说明事理

六:作文局部表达技巧

(一) 开头技巧

1. 开门见山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是开宗明义地揭示文章主旨,也可以是单刀直入地点明敌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鲜明清晰,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最常见的“开门见山”有如下八种。

第一,线索式。 第二,要素式。 第三,情节式。 第四,简介式。

第五,首括式。 第六,谈话式。 第七,论题式。 第八,树靶式。

2. 进行倒叙倒叙开头,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观文章的布局之美。倒叙开头的角度是很丰富的,如:

(1)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先截取一个精采的事件片断。

(3)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4)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5)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6)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的结局。

3. 引用材料

引用材料开头法,简称引用开头法。它是广泛运用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一种取材丰富、形式多样、表达自由、运用灵活的开头方法,也是一种很雅致的开头方法,特别适用于考场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

引用材料开头法中的“材料”,可以分为四种:

一是事例性材料。

二是史例性材料。

三是语例性材料。

四是文例性材料。

4. 抒发情感

抒情开头法,主要用于实用文中写人记事的作文,充满抒情色彩的开头,能够构成一种意境,具有生动、美妙、形象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沉浸在情感的熏陶之中。 综合起来看,抒情开头法主要有四种表达类型。

第一,直接抒情式。

第二,叙述之中抒情。

第三,描写之中抒情。

第四,议论之中抒情。

5. 发表议论

用议论法开头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力度,显现出作者冷静而严密的思考,能给读者以振奋之感,也能启发读者认真而严肃地思考问题。

议论开头法的常用的角度,主要有下面四种:

第一,扣题式议论。

第二,人物议论式。

第三,事物议论式。

6. 人物描写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往往在开头就让人物“出现”。或详写,或略写;或简笔勾勒,或工笔描画;或动态描述,或静态刻画;或逐一介绍,或集体展现;或单纯描写,或背景烘托,展示出千姿百态、个性各异的人物状貌,从而“先声夺人”,给读者留下鲜明的“第一印象”。 人物描写开头法的笔法多种多样,将这些笔法归类,可主要分为三类。

一曰描述式。

二曰介绍式。

三曰烘托式。

(二) 结尾技巧

1. 自然收束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突出含义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方法为“ 自然收束法”。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实无华。自然结尾法有如下几种主要的表达形式:

(1)叙述式。

(2)描绘式。

(3)说明式。

2. 呼应篇首

在结尾处照应开头, 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方法使文章首尾圆合, 结构完整, 能唤起读者阅读心理上的美感, 在写作实际中呼应篇首的结尾方法多姿多彩, 美不胜收, 归纳起来看, 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复现式呼应。

第二,递进式呼应。

第三,虚实式呼应。

第四,对举式呼应。

3. 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就是在文章结束时,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现出来、或者是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所以人们也常称这种结尾方法为“篇末点题”。在记叙文、议论文中用此法结尾,可以增加作品的深刻性、感染力和构思美,给读者以“画龙点睛”式的艺术享受。

卒章显志法在作用上与“开门见山法”恰好相反,后者的意旨往往显现于文章的起始,而前者的意旨总是出现在文章的结束。一般来讲,卒章显志法有如下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为总结评述式。

二为精粹点化式。

三为蓄势引申式。

四为寓意点破式。

五为揭示论题式。

4. 抒情结尾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之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其主要角度有:

第一,直抒胸臆。

第二,写人抒情。

第三,即事抒情。

第四,绘景抒情。

第五,咏物抒情。

第六,议论抒情。

5. 发表议论

运用议论,往往能够取得深化作文主题及人物形象、深刻反映社会生活及表达作者情感、增添作品的思考及理性的色彩,赋予读者以警策、鼓舞和力量等等鲜明的表达效果。它们有的气势磅礴,表现作者的胸襟气度;有的细腻柔和,抒发人物的情感;有的则刚直明快,对事物的剖析入木三分,真可谓异彩纷呈,形态万千。

结尾中的议论有如下的表达角度。

一为抒发情感式。

二为总结全文式。

三为点化题旨式。

四为展望号召式。

五为警策哲理式。

六为立身表态式。

七为反诘激问式。

(三) 写句技巧

句子,是衡量考生作文中语言表达水平的直观材料。句子的通畅、准确、生动,是考场作文重要的得分因素。从评分的角度看,不论那种文体,对句子的要求都是短、顺、美。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如果废话、病句过多,那得分绝对不会令人满意。

领会下面一些写句技巧,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

1. 开头

(1)直接入题句

(2)直接入情句

(3)直接入景句

(4)直接入境句

(5)直接入事句

(6)直接入物句

(7)直接入论句

(8)直接写人句

2. 结尾

(1)有余味

(2)有情感

(3)有含义

(4)有意境

(5)有力度

(6)有警策

(7)有文采

(8)有悬念

3. 考场作文的主体部分,应恰当地设计这样一些句子

(1)反复扣题句

(2)抒情议论句

(3)说理透辟句

(4)说明生动句

(5)写景优美句

(6)细节描写句

(7)警策哲理句

(8)引用恰切句

(9)手法丰富句

(10)形式和谐句

从扣分的角度看,考场作文应不出现或少出现这样一些句子:

(1)语病、错字较多的句子。

(2)长而无标点的句子。

(3)一逗到底的句子。

(4)堆砌词藻的句子。

(5)反复出现外语的句子。

(6)不恰当地引用某些流行歌曲中半通不通的句子。

(7)空喊口号的句子。

(8)有不少的土话或有脏话的句子。

(四) 写段技巧

规范的段,往往就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段写得好,对于五六百字的考场大作文来说,无疑是把住了质量关,对于考场片段作文来说,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分三个层次谈谈考场作文的写段技巧。

1. 就全篇文章来讲,要重点写好三种段

(1)开头段

(2)重点段

(3)结尾段

2. 就重点段落来讲,要写好段的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1)写好段的首句

①首括式以标示中心。

②设问式以引发下文。

③引用式以表现文采。

(2)写出段的层次

①总分式,②分总式,③承接式,④层进式,⑤正反式,⑥对比式,⑦并列式,⑧正侧式,⑨详略式,⑩抑扬式,等等。

(3)写好段的语言

用段中准确的用语来丰富段落的血肉,表现作者的语言表达水平。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①手法丰富。

②句式丰富。

③词语丰富。

(4)写出段的文体特点

文中比较重要的段落,要能够充分表现出文体的特点,以使全文笔调和谐,文体风格鲜明。 请看下面的各个段,鲜明地表现了抒情散文的文体特点:

①呼告式抒情段。

②比喻式抒情段。

③排比式抒情段。

④反问式抒情段。

(五) 其它得分技巧

1. 小标题运用技巧

用小标题来标示段落、结构文章,是一种极为常用的构思方法。其优点是合理地划分文章的段落,合谐地组成文章的格局,显豁地表现文章的思路。

(1) 运用小标题的几个要求

①数量要求

作为考场作文,小标题不能超过4个,就在2、3、4这几个层次内选择。

②表达要求

一要围绕作文题、围绕文章的中心意思去拟制,形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格局;

二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精练、严密、生动,既要有高度的概括力,又要前后照应、彼此协调,既要符合文章具体内容,又要保持文体色彩。

③排列要求

排列必须有序,或并列,或先后,或主次,或层进。几个小标题谁在前,谁在后,要认真斟酌敲定。

(2)选择何种类型的小标题

从小标题在文章中的作用来看,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①序数式

②内容式

③主题式

④情节式

⑤镜头式

此外还有情景式、论点式、引用式、比喻式等等。

(3)标题的语言 小标题应当简洁、活泼,可以用词 、短语、句子充当,可以利用标点符号作表达的辅助手段,可以运用双关、比喻、引用、对举、警策等多种手法。在考场上拟题小标题,可先确定它的式样,再从语言的角度增、删、换,适可而止。

2. 突出考场作文的组合标志

考场作文的得分技巧之一,是注意恰当地突出文章的组合标志。

所谓组合标志,是指文章中比较显眼的能够大致标示文章内部层次结构的语言或非语言标志。 一篇组合标志比较明显的考场作文,能够给人以“一目了然”的阅读初感,这样的作文,在阅卷教师眼中,第一步的印象便是结构清晰,思路畅通,于是便奠定了得较高分数的基础。

文章的组合标志的基本类型有:

(1)时间式标志

(2)地点式标志

(3)块板式标志

这种标志能将文章有机地“分”成若干块,使文章的结构清朗醒目。它的变化形式比较丰富。 ①标题式。

②首句式。

④语词式。

④画面式。

⑤留空式。

⑥“骈”段式。

(4)穿插式标志

即在写作中将一定的表达手段穿插于文中,使文章结构显得错落有致,其形式也比较丰富。 ①主题句反复。

②描写句反复。

③抒情议论句反复。

3. 显现作文的突出美点

所谓作文中的“美点”,就是文中值得肯定、值得称道的地方。一篇考场作文能够满“文”生辉当然更好,但若不能达到那么高的层次,努力塑造出一两个值得赞赏的地方,也是有益于评分的。

塑造考场作文的“美点”,可考虑下面一些内容。

(1)一个恰切的文题

(2)一个成功的开头

(3)一个精美的片段

(4)一个生动的细节

(5)一个完美的结尾

(6)一个鲜明的主题

写议论文,要讲究突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围绕中心论点有条理地展开论述。写说明文,要调动多种方法对说明对象进行明确易懂的说明,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写记叙文,要根据文题的要求、材料的内容,或形成、或生发、或引申出一个鲜明的表达意图。不论写作哪种文体,都要注意思想性和情感性,都要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点化主题,深化主题,强化主题。考场作文的“美点”塑造,讲究整体效应,讲究辩证思维。我们在酝酿自己的考场作文时,一方面要有的放矢的“选点突破”,一方面也要考虑它与全篇文章的协调,要做到让红花与绿叶相互映衬。

4. 保持作文的清爽卷面

由于中考作文的竞技性,相对于平时作文来讲,中考作文与“分数”的关系愈加密切。设置有“文面分”的中考文题,文面可以让考生得分或失分;没有设置“文面分”的中考文题,也隐含着让考生得分或失分的可能。

每年的中考作文中,有许多考生都因为书写潦草、卷面脏乱而痛失宝贵的分数,其中有不少的作文尖子,也因书写随意、增删过多而变优势为缺陷。卷面的脏乱,已成为对考生得分的一种危害不小的潜在威胁。

(1)要注意规范。它包括:

如果是自拟题作文,文题必须居中书写;

段首必须空两小格,转行要顶格,标点要占格;

逗号、句号、问号、冒号、顿号、分号、感叹号,不能转行顶格书写(即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 ;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标点一定要清晰、准确,不能一“点”到底,也不能滥用标点(如将三个感情号在一个句子后连用) ;

字不能写得特别大、特别小、特别歪、特别草;

不要滥用不规范的简化字;

书信的称呼语、祝颂语及落款的书写位置要准确;等等。

(2)要注意醒目。它包括:

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书写,力避过多的小墨团及其它涂改的痕迹;

要清清爽爽、漂漂亮亮地布局,力避反复的增删及提示性的线条、箭头之类;

要保持规定的字数,特别注意不要将文章拉得太长;

运用一些恰当的构思手法使段与段之间的结构显得清晰;

运用一些恰当的表达方式使文章的重点、美点显得突出;等等。

注意文面之美,首先有个基础问题。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考生平时应当加强钢笔书法的练习,注意克服随意涂改的不良习惯。注意文面之美,还有个技巧问题。这就是在考场上要保持冷静,安排好列提纲、打草稿的时间,以便有较充足的时间认真书写。不论是字写得好的还是字写得差的考生,在考场上都有责任提醒自己:决不要因为着急、因为慌乱而让“文面”产生负作用。

5. 考场作文的忌讳

有篇文章说,聪明的人,不在自己摔过交的地方再摔一交;更聪明的人,也不在别人摔过交的地方摔交。历年都有在中招作文上摔交的教训,我们应当吸取这些教训,避免走近那些让人摔交的绊脚石。

下面这些内容,就是无数的教训的“结晶”,是作文失分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应力求避免的大忌讳。

(1)审题粗疏

(2)照搬范文

(3)不打草稿

(4)生编硬造

(5)没有章法

七、初中语文教材利用

(一) 学习、借鉴课文中的句式

句子写得好,句式结构优美,也是作文质量高的表现之一。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好的句式不少,可以见机进行借鉴。

1. 情感丰富的句式

2. 精炼畅达的句式

3. 辞格连用的句式

4. 表达生动的句式

5. 突出重点的句式

6. 结构巧妙的句式

7. 组合精密的句式

8. 显现力度的句式

(二) 学习课文中精妙的表现方法

课文中的表现方法可以说是异彩纷呈。我们要深入其中,找到带规律性的知识,以指导我们平时的作文和提高中考作文的质量。

下面以描写为例进行说明。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场景、景物进行细致的描绘。课文用丰富的例证告诉我们如下知识。

1.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 也叫直接描写,就是直接地对人物、事物、景物进行描写、刻画。

(2)侧面描写 是一种通过别人的眼光、别人的言谈、别人的衬托或景物的烘托——即通过“他”或“它”来表现被描写的对象的方法。

有时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是结合在一起的。

2. 简笔勾勒与细笔描画

(1)简笔勾勒 就是用少许的笔墨、简洁的语言对人物、景物进行描写。

(2)细笔描画 这种描写方法也叫做工笔描画。就是用细腻的手法精细地描绘人物和景物,使描写的对象毫发毕现,逼真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3.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

(1)借景抒情 就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直接抒发作者心中的感情。其笔法多种多样。

(2)情景交融 也就是以情衬景,景中含情,浑为一体。

4. 课文还告诉我们记叙中人物描写方面的知识

人物描写的内容很多,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在记叙中结合对人物的描写,大而言之,就是要服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恰如其分;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小而言之,则要注意下面一些具体的操作要领。

(1)对人物进行描写,要简洁明了

(2)对人物进行描写,要突出特征

(3)对人物进行描写,要符合身分

(4)对人物进行描写,要写出变化

(5)对人物进行描写,要调动手法

(三) 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写作技法

学习课文的写作技法,就是从课文材料中提取出有关写作的专题指导性的知识。如果对各种写作技法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那么在写作构思上就会知道如何取舍,如何调整。

如何在记叙之中穿插议论

(1)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有明确的目的

这种目的,大体上表现在上面的所说的六个方面。但在具体运用中,就要注意:

1. 要着重对最典型的事例进行议论。

2. 要着重在最动人之处进行议论。

3. 要着重在作者感情最激动的时候进行议论。

4. 要着重在点示全文的意义时进行议论。

5. 要着重在对文章的结构起重要作用时进行议论。

(2)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掌握一定的方法

①泼墨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处集中一大段语言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泼墨如雨”的感觉。

②点示法

即用很少、很精粹、很关键的文句,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结尾,或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在文章的结尾)“点”一下,人们往往称这一“点”为“画龙点睛之笔”。

③呼应法

主要地表现为首尾呼应,结尾与文题呼应。这种方法使用熟了,也可以用于段与段之间的呼应。 ④穿插法

也就是以叙为主,边叙边议的方法,其笔法是在文章的一个一个的层次之中安排议论的内容。

(3)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避免滥发议论

在记叙中穿插适当的议论,往往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但如果使用不当,不知道记叙文是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不知道文中的议论,应是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之上有感而发,于是随意点缀,勉强凑合,或者大发议论而又空洞无物,那么这就是滥发议论。我们要避免滥发议论,就要注意在穿插上下功夫,做到紧扣内容,衔接自然,灵活、简洁、适度地进行记叙中的议论。

2. 从教材中学习可供借鉴的内容

(1)体会“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表达要求

表达要求之一,是议论要适当。

表达要求之二,是议论要简洁。

表达要求之三,是议论要精美。

表达要求之四,是议论要动情。

(2)体会“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表达角度

角度之一,点示主旨。

角度之二,进行评价。

角度之三,突出意义。

角度之四,抒发情感。

角度之五,渲染气氛。

初中生作文模块有序训练

王 英

一、审题方法

(一) 审题步骤

1. 扫视

①看文题的类型

②看文题的内容

③看文题的表达

④看文题的多少

2. 品析

①理解完整命题的含义,明确重点,确立中心。

②分析半命题的表达形式,理解要求,仔细斟酌之后再进行“完形填空 ”。 ③阅读文题中的材料,从提炼观点、改写续写、其它用途三个角度判定其作用。 ④体味材料的含义,初步提炼观点。

⑤观察文题中的图画,品析含义,提炼主题,确立立意角度。

⑥品读话题作文的材料与要求,确定自己的作文内容。

3. 补读

①文章体裁和字数的要求。

②关于拟题、取材、格式方面的要求。

③关于材料处理的要求。

④作文过程中不容违反的规矩。

⑤其它特别的要求。

4. 深究

①对看不懂的材料再从头读过,仔细推敲。

②细读文题中的解释、举例、说明与提示,看其中隐含有哪些对写作构思有用的信息。 ③研究文题前后附加的成段的语言文字,看其中是否隐含有对文题写作构思的一些暗示。

(二) 仔细领会文题的要求

1. 交代

①书写的要求; ②字数的限定; ③取材的范围; ④表述的对象; ⑤文体的类别; ⑥拟题的方式; ⑦写作的禁忌; ⑧违规的处理。

2. 解释

这较多地用于半命题作文、拟题有特别要求的作文、记叙对象可以变换的作文以及文体不限的作文。拟题者往往用一两句话进行解释或例说,以指导考生对作文题准确把握,灵活处理。

3. 提示

主要用于较为强调写法的作文。命题者用很简炼的语言,通过文题的要求,或提示写法,或指导构思。考生对此多加品味领悟,必有好处。

(三) 认真品味文题的“导语”

除了材料作文,在一般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之前,有时也会出现一段较长的文字。它们不是据以作文的材料,也不是进行限定的条件,而是语言优美精粹的富于理性或激情的导语,非常类似于语文课中教师设计的“开讲语”。作为文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下面,我们结合文题,分别领会“导语”的基本作用。题中打浪纹号的部分,即为我们所说的文题“导语”。

文题一 :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场面描写。

此导语中含了一组排比句,暗示了这篇考场作文立意的某些侧面,并用省略号暗示考生去进行发散联想。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是:①点示立意角度,②开拓写作思路。通过抒写“笑声”可以表现怎样一个有意义的侧面呢? 你可以写“友情在加深”或“学业在长进”,可以写“困难被克服”或“隔阂被消除”,还可以写自己由此而联想到的某个方面。文题的“导语”用“友情在加深”这组排比句,既激发考生多角度地选材,又指点了考生立意的具体侧面,隐含的内容相当丰富。 文题二: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原野,吹开了满园的鲜花„„。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此“导语”富有情感,它的作用是:激发写作情感,创设写作情景。其优美的语言,能调动考生的回忆,铺设作文情感的基调;一句“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设置了特定的写作情景;“想”和“做”则暗示在写作中如何选材,选什么材。

文题三:同学们,近来全国都在开展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活动,牢记中华民族受欺凌的苦难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家都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请以“给同学的一封信”为题,谈谈你从中受到的教育,以互相鼓励。

此导语的作用是:显示写作背景,强调把握主题。考生要写自己受到的教育,不能离开“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活动”;考生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离不开“牢记中华民族受欺凌的苦难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背景和主题,通过导语巧妙地表达出来。 文题四:我们都曾路过许多地方,如商店、市场、田垄、公园、运动场、图书馆、电影院、舞 走过”为题,先将题目填写完整,然后写一篇有叙有议的文章,以叙为主。

此“导语”的作用是:提示选材范围,指点行文布局。其罗列的“许多地方”,意在让考生展开联想,选择一个最有利于表达的“地方”,以便顺利成文。“所见所闻所感”一语极为巧妙,暗示出写这篇“有叙有议”的文章应该如何布局:先写所见,穿插所闻,然后表达所感。

二、作文题型

(一) 命题作文

1. 要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

①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

②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

③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

④文题中的的标点或其它符号及其含义。

⑤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

⑥各种写作要求、限制。

⑦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点隐含信息。

2. 在取材立意上,要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第一,将宽题变“窄”。

第二,将大题变“小”。

3. 在构思上,要做到“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

家乡变了:用多个画面、事例的组合来表现“变”——这是“多点式铺陈”。

我在家中的故事:可写一个故事的始末——这是“一点式伸展”。

我眼中的同龄人:必须进行“多点式铺陈”,写几个同龄人的生活。

一件小事给我的教益:必须进行“一点式伸展”,先写事,再写理。

4. 在表达上,要做到:注重文体特征,表现个性特点

注重文体特征,就是要充分准确地表现文体特点,而不要出现将“读后感”写成“读后叙”、在“家乡变了”中穿插一半篇幅的议论、将“自强的我”写成自我介绍等模糊文体色彩的错误。

表现个性特点,就是要表现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就是要认真遣词造句,稳妥布局谋篇,从语气、结构、主题方面尽量表现出自己的实际水平,甚至期望有超过水平发挥,力争做到“常中出新”、“平中有奇”。

(二) 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向前走半步,就是命题作文。这半步是考生自己走出的,所以半命题作文的应试技巧,主要表现在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把题目“补”好之后,就是适合于自己写作的命题作文了。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有四种表现形式。

1. 点示范围式补题

如文题“在 影响下”可补写为“在大伯的影响下”、“在同桌的影响下”。补写后的文题是一个宽题,为什么有“影响”,“影响”下的“我”怎么样,需要自选题材,来进行恰切的表现。

2. 突现材料式补题

如文题“我这个 迷”,填充后的文题可为“我这个象棋迷”、“我这个足球迷”、“我这个电脑迷”、“我这个数学迷”、“我这个航模迷”等。作者必须通过写“象棋”、“足球”、“电脑”、“数学”、“航模”来表现自己的“迷”,来表现文章的主题。

3. 立意角度式补题

如文题“我生活在 ”,完成题目后可写为“我生活在春天里”、“我生活在关爱之中”、“我生活在向往之中”等等,这“春天”、这“关爱”、这“向往”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

4. 综合因素式补题

如文题“ 真 ”,可变为“欢乐‘五一’真令人难忘”,作者可选用“五一”长假中的生活片断来表现那种令人难忘的愉快。

当然,以上四式不是绝然分开的。如文题“我生活在 之中”,可以突出立意,如“我生活在幸福之中”,着眼点在“幸福”;也可突出选材,如“我生活在勤劳的家庭中”,着眼点在“勤劳”。填充时怎样顺手就怎样填,怎样有把握就怎样填。

做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补题最好以写“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总之一句话: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把一个半命题变成就像是自己命的一个题。

(三) 材料作文

1. 读

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

②读材料。这个环节的任务是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要用慢读的方法,细细地、全面地阅读材料,以做到心中有底。读材料的要求是“细”、“全”。一个题目从头到尾都要读到,每一个字都要读到,不要用扫读的方法去读题。

2. 析

慢读材料之后便要析读材料,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首先要明确材料的作用。

其次析材料的类型。

再次要析材料的含义。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原料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3. 防

就是防失误。读题读材析材之后,便可以按题写作或自拟题写作了。但由于材料作文的特殊性,在读材料、析材料方面的失误可能要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要大一些,因此在写作前和写作中的各个环节都要严防失误,要特别防止如下6个方面的失误:

①扩写后的记叙文原貌依旧,手法单调,叙事枯燥,仅仅只是增加了若干字节而已。

②改写后的记叙文或由于套用而与原文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或添加的细节违背生活常理。 ③议论文在引述材料之后就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材料没有得到利用或运用。

④由于重视了材料而淡漠了文题中的关键词,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偏离了所要求表达的中心。

⑤由于对材料的理解不深而提炼不出精粹的要点,文章立意过偏、过浅。

⑥文体有误、格式有误、修改有误。

其它如泛泛而谈、结构杂乱、错字病句等一般作文过程中的失误,也应该防止。

(四) 自由命题作文

这里所说的“自由命题作文”,指的是一般的要求按一定的文体进行写作的作文,自由命题作文实际上不是完全自由的,出题的人总得对考生有些限制,才能不让你完全自由自在地用自己的题目写作。所以,为了考场作文的质量,考生自己命题是第一道“工序”,这种“工序”是完全“利己”的,题目一旦完成,就可按照命题作文的思路进行写作。

一般来说,中考自由拟题的思路有:

1. 针对中心拟题

有的文题,特别是有的议论文题,为了降低难度,往往将材料的中心点示得十分明晰,遇到这样的题目,可直接针对材料的中心拟定自己的文题。

2. 按照条件拟题

有的文题往往有附加的条件,对这种条件一定要按要求执行。

3. 体会语境拟题

4. 提炼观点拟题

对于材料、看图画写读后感的自由拟题作文,都得先耐心审读材料,再反复提炼观点,斟酌之后拟定题目。

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还说:“标题是文章的眼晴”。从语言的角度讲,不管其拟题的思路如何,拟出的题目还要讲究语言文字美,讲究结构美,要在“小、巧、新、美”上下点功夫。

(五) 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的“图”,主要有图表、画图和漫画三种,出现在中考作文题中的,主要是漫画。 第一、读题。

第二、联系题目析图。

①若文题要求写说明文,便着重观察图的结构,如画面的主体、背景、细节、层次、以及文字和对话等。此时的看图所追求的是准确的把握画面内容。

②若文题要求写记叙文,一般是排列出多幅图。这时便要着重观察每一幅图的内容和多幅图之间的关系,所追求的是全面了解画面中的“情节”。

③若文题要求写议论文,便要马上想到在看图的基础上去探求画面的直接意图和挖掘画面的深层含义。有的看图写议论文只需理解其画面的直接意图,就可以由表及里,依“图”论理,并恰当地联系实际,引申开来。如要求看关于“错别字”的漫画,写一篇议论文就是如此。而有的看图写议论文则一定要准确悟出画面的寓意、理解漫画所表达的主题才能由此及彼,立意构思,联想引申。

在看图作文中,析图是关键的一环,就像“析材”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环节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如下角度去“析图”:

1. 看“情节发展”

这适用于对多幅有内在联系的组合漫画的审读。

2. 看事物变化

适用于画面中立体事物变化鲜明的漫画材料。

3. 看人物对比

适用于阅读以多个人物活动为主的漫画。

4. 看背景映衬

适用于人物活动中环境设计鲜明的漫画的阅读理解。画中的景,画中的物,往往有不可忽视的的烘托、反衬的作用。

5.. 看比喻手法

适用于整体构思有明显而强烈的比喻义漫画的审读。

6. 看整体意念

适用于理解含蓄的令人深味的漫画,作者在这样的漫画中往往运用比拟、象征的方法表现主题。 析图并理解其含义是看图写议论文的重要关隘,考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顺利通过。因此考生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析图”的方法。除上面所介绍的以外,还有类比联想法、喻义探求法、比较排除法、对号入座法、寓言点题法等方法都可以运用。

中考看图作文,在看懂画面之后,第二关便是构思、写作了。就写作的过程讲,看图作文与其它形式作文一样,离不开立意、构思、表达的程序,但由于是看图而作,也就有了其特殊性,因此应该注意:

(1)若是说明文写作,则应忠实于画面形象,作准确而不是夸张的、生动而不是随意的说明。

(2)若是记叙文写作,要尽快进行合理想象,根据画面内容,编制合乎情理的情节发展过程和此中的人物活动以及他们的语言、动作、心态的显现。编制的过程就是“想”,要反复地想,想好之后再落笔成文,千万不要边编边想边写。

(3)若是议论文写作,则要尽快地确定立意的方向,然后迅速拟定三至五个可以依画面含义展开议论的“选题”,仔细思考之后择定一个进行写作。

不论是哪种文体,也不论是一图一题还是一图多题,考场看图作文都要求写好构思提纲,编拟草稿和进行修改,有些失误可以在这几步中被纠正过来。

(六)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以“特定”的话题为契机,引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这种“说话”的内容是自由的,是自在的,是自选的。 “话题作文”的作用是用一个“话题”来引出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创见、带有自己思想与情感特点的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与我们习惯了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相比,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

话题作文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不是人们臆想的产物,它是多年来作文题型发展的结果,是人们探索与创造的结果。目前,“话题”作文有五种主要的表达形式。

第一种: “命题”式的“话题”,直接指定一个“话题”,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 第二种:是“导语”式 “话题”,出题者往往要铺叙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它的作用是把考生引到“话题”之上。与那种直接亮出话题的作法相比,这种话题多了一些情味。

第三种:是文字材料,这时的“话题作文”实际上就是材料作文中的一种,考生的“话”源于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由材料引发而又不必切入材料。

第四种:是图画材料,这是中考作文题在“话题”方面的创造

第五种:是综合式的“话题”,此时的作文题目中列出了多种“话题”,考生可以“选择”一个“话题”进行作文,也可综合几个“话题”进行作文。

话题作文在中考中频繁出现是一种来势不可抵挡的深刻变化,为此:

1. 我们应了解、知道、确立“话题作文”的观念,要习惯于“话题作文”,就像习惯于“命题作文”一样。这样就可以尽快地“进入角色”,从心理上、从技能上适应“话题作文”的训练写作与应试写作。

2. 我们应进一步了解、熟悉“话题作文”的重要特点:

(1)话题作文一定有一个“话题”,“话题”的作用就是引出你的“话”,引出你的文章。

(2)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它方便我们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选写自己最能写最好写的内容。

(3)话题作文是“除诗歌外,不限文体”的作文,甚至是“不限文体”的作文。它方便我们运用自己最拿手的写法。

3. 我们应把握好考场话题作文的写作步骤:

(1)审读文题,了解“话题”。

(2)就“话题”展开多角度联想。

(3)在众多的联想内容中选取一两个方面的内容,初步进行构思。

(4)再选取自己认为最有希望或最有把握写好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按命题作文的步骤进行写作。

4. 反过来讲,我们决不能把“话题”当“命题”,如果有人那样,岂不是又在写“命题作文”

(七)“文体不限”作文

中考作文“不限文体”或让学生在“文体不限”的氛围中进行中考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重要特点就是覆盖了中考作文中几乎所有的题型,也就是说,中考几乎所有的命题方式都可以设计出不限文体的作文题。因此,对“文体不限”作文的训练应作为重点突现出来。面对“文体不限”作文题,其应对的措施就是:

第一,仔细审读文题,明确写作要求;

第二,运用自己最想用的一种文体进行写作。

这也就是说,“不限文体”的作文进入写作阶段时,它是有文体的。因此,对三种主要文体的复习,仍不可掉以轻心。

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对“不限文体”的作文题进行审读。

1. 不限文体的命题作文题

2. 不限文体的半命题作文题

3. 不限文体的材料作文题

4. 不限文体的看图作文题

5. 不限文体的话题作文题

三、记叙文的构思

中考记叙文主要以记事为主,也有不少写人的文章。一般来讲,记事的文章,要着力对事件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思想意义中找出最重要、最动人的“闪光点”;写人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要努力从刻画人物形象中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美”。为了中考记叙文的成功,必须高度注意构思的技能与技巧。

(一) 巧用穿插

穿插,是记叙文构思写作的基本套路之一。 所谓“穿插”,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有目的地插进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内容。在记叙文中穿插以上内容,有六个方面的作用:

1. 表达作者的感情、观点;2. 表现人物形象;3. 深化文章主题;4. 变化文章结构;5.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6. 使文章有很清晰的文面。

先看看如何进行穿插、穿插什么内容:

1. 穿插描写

2. 穿插议论或抒情

在以上内容的“穿插”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手法就是“反复穿插”。可以说,没有“反复”就无所谓“穿插”。正是由于有了“反复”,才能在“穿插”中形成文意的递进,才能形成前后内容的呼应,才能形成一唱三叹的感情波澜,才能清晰地显现出文章的思路。

在运用“穿插”的技巧进行记叙文的构思时,我们要:

(1)注意侧重点,有的文章以穿插抒情为主,有的文章以穿插议论为主,有的以穿插描写内容为主,即使抒情和议论有时不能绝然分开,也应注意这个问题。不要有时抒情,有时又突发议论,破坏文章内容的和谐。

(2)注意自然贴切。文中的抒情、议论、描写,都是有感而发,有的而作,都是建立在记叙的基础上的,因此不要为抒情而抒情,为议论而议论,无病呻吟,勉强凑合。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在文中要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

(3)注意灵活适度。记叙文应以记叙、描写为主,不可本末倒置,让“穿插”占去大量篇幅,造成文章内容空泛。“穿插”一定要灵活、简洁、适度。

(二) 横向组合

横向组合,就是在文章中将一个一个的情节、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加”起来,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式结构法”。

“横式结构法”总的特点就是,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充分地多角度地表现人物、记叙事件、描写景物、表达感情。

“横式结构法”用于中考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作文的文面清晰,文章的主体内容让人一目了然,而且由于使用的人不多,评卷老师会给予足够的赞赏。

运用横向组合的构思套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若干种“组合”的方法。这其中的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小标题,要用小标题将文中的几“块”内容连缀起来。

小标题运用的主要方式有:

1. 日记标题式,以日记连缀的方式成文;

2. 字母标题式,以A 、B 、C 、D 等若干段连缀成文;

3. 单词标题式,以诸如春、夏、秋、冬,喜、怒、哀、乐等单词统领的段连缀成文;

4. 数码标题式,以(一) 、(二) 、(三) 、(四) 等数字标明段落;

5. 引用语录式,以诗词或散文中的句子作为几个小故事的小标题;

6. 概述情节式,在段首运用诸如“序幕”、“发展”、“高潮”、“尾声”之类的词语;

7. 概括内容式,如“她来了”、“她哭了”、“她笑了”之类;

8. 留出空行式,即各段之间自然空一行,若干段并列,显得格外醒目。 现

(三) 小段连缀

所谓“小段连缀”,就是整篇记叙文都由短小的段落连缀而成。有时甚至一句话就是一段。用“小段连缀”之法写成的文章,其文面的重要特点是段落细密,由于文章全由小段构成,所以读起来给人一种流畅清新、一气呵成的感觉,给人一种散文式的韵味。比起那些用大而长的段落结构而成的文章,它就显得秀美多了。

课文中不少的篇章都采用了这种铺叙方法。如微型小说《鞋》全文由9个自然段构成,段落小巧精美。文内悬念层叠,虚实结合,在很短很短的篇幅之内表现了一位军人英雄的行为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 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是我国文章写作的一种传统技法。

从行文布局看,它是一种结构文章的构思方式;从突出主旨看,也是常用的一种结尾的方法。所谓“志”,就是文章的主题、中心或作者所要表现的意旨。 卒章显志之法,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

作为一种常用写作模式,“卒章显志”也有它“有弊”的一面,最大的“弊”就是为追求“显现”一番所谓的“志”而无病呻吟,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所以在中考作文时要在框架构思、语言表达、主题显现、情感抒发、意境创造、角度变化等等诸多因素中,选取几个点进行认真的艰苦的揣摩,力求在“卒章显志”上自然一点,新鲜一点。

(五) 环境衬托

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穿插景物的描写,是一种写作的技法,也是一种构思的方法。从中考记叙文来看,能够恰当地进行景物描写的作文,是层次比较高的作文。所以,学习一下“环景衬托”的构思方法,对提高中考作文的质量是很有好处的。

环境描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对环境进行描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想描写的时候就描写,无目的地把描写硬贴在、硬塞在记叙之中;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描写,它们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1. 用环境描写设置人物活动的场景

2. 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活动的背景

3. 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

4. 用环境描写暗示人物的心情

5. 用环境描写来抒发人物的感情

四:议论文构思的基本套路

为了应考,不论那种文体的写作,都要着眼于考前训练。,议论文尤须如此。

1. 为了在考场上快速地高质量地写出议论文,在考前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就以下五个大类的写作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一) 论

论,就是立论,用最为通俗的话讲,就是“观点+例子+论述”。它重在“立”,重在明确地在别人面前“树立”起一个鲜明的观点。

要写好立论性的议论文,必须把握住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立好论点

论点确立得是否准确鲜明,关系到“立论”文章的大局。所以论点一要正确,切忌主观片面;二要鲜明,不含糊其辞;三要有的放矢,不能笼统空泛。论点的位置,要根据论说过程的安排而确

定。有时,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有时,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有时,在末尾归纳中心论点。中考议论文,应主要掌握在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2. 用好论据

论点靠论据来证明。一个论点,只有在被充分的论据证明了的时候,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才能有说服力,因此,人们把证明论点的材料叫做论据。论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事实,一种是道理。在选择使用论据的时候应注意:第一、论据和论点要一致;第二、论据要确凿有力;第三、论据要新鲜;第四、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要结合起来使用。

3. 写好论证

用论据来证明论点,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一定的方法”就是论证,论证就是解决“论据怎样证明论点”的问题的,它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事实论证与理论论证。论证的几种基本结构是:

①证明式。即提出论点之后,运用论据直接证明。这种论证结构,符合人们说理的习惯,是最为基础的论述结构。

②归纳式。即围绕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在逐步论述分论点的基础上先分说,后总结,归纳出总论点。这种论证结构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概括,是符合思维活动的规律的。 ③排列式。即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排列出分论点,从几个方面对总论点加以阐发。这种论证结构,条分缕析,严密周详,便于把道理说清楚。

④递进式。即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步步深入,逐层阐发,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把道理阐述得深刻完整。

⑤对照式。即提出中心论点以后,先反后正,或先正后反,进行论述。从正反两面说理,形成强烈对比,使是非曲直对照分明。 在以上内容中,作为初中生的认识水平来讲,在中考作文中要掌握运用事例进行“证明式”作文的写法。

(二) 议

议,在这里指的是初中生学写议论文的重点:一事一议。

所谓“一事一议”,就是对一件事、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种表现或一个概念、观点进行议论分析。它的基本特点是结构简单、中心突出、以议为主。

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的基本写法,一般是以简洁精炼的文笔,先要言不烦地介绍事件或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一个要点,一个中心进行议论。有很多事物、现象中,包含着不止一个方面的道理,我们也只能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议论,决不可“一事二议”、“一事三议”。

“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基本功训练。由于表达方式和议论角度的不同,在先叙后议的基础之上,“一事一议”有如下展开议论的方式:

1.就事论事

2.以小论大

3.引申生发

4.类比对照

5.反意为之

以上五种“先叙后议”、“一事一议”的笔法,都是“议”的基本的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许许多多变换角度。拿“就事论事”写法来讲,其中的“议论”部分,可以是分析道理;也可是揭示本

质;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是表现感受。所以我们在练习写作中,要时时注意变换角度,使自己的笔越练越活。

还要注意的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事一议”要有力度。

所谓“力度”,是指文章精粹有力。不少初中生的议论文,拉不开,理不清,说不深,读起来让人不知所云,这就是没有“力度”。所以我们在构思写作时,应注意如下方面的要求。

第一,口子要“小”。

这是指文章的主题要专一,要着重谈好一个问题,谈清一个观点,既不要大而化之,也不要游移不定。一事一议,一题一议,一材料一议,一件事一议,或者一说、一感,都要在“一”字上下功夫,才会给人以深厚的感觉、有力的感觉。

第二,结构要“紧”。

指文章的内部紧密,浑然成为一体。每一个段落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段与段之间又有相应的方法相勾联。结构紧扎的文章,必然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第三,语言要“精”。

这是指用语要准确、恰当、精练,同时也要生动活泼。文中成语的使用,格言的引用,比喻句、设问句的运用等,都要恰到好处,使文章内容生动、深刻、有力。

(三) 析

在中考议论文中,有一类文章,不要求立论,不要求写感受,也不要求去评议或者去驳论,它所要求的,就是谈一谈看法,或做一点思想工作,就事情、就现象进行分析,提出意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析”。这类文章重在讲道理,在很多时候可用于“写信”、“谈心”之类。

由于在一般的作文指导中不谈及“析”的写作,所以这里专门提出来说一下。

就事物、就现象、就思想进行分析,有如下的角度:

1. 就事论理 这是一种此而及彼的分析方式。普遍适用于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其写法是复述材料,评析材料,或深入挖掘,或引申生发。对材料的分评论可以是针对内容的,也可以是针对作法的,还可以是阐述材料内容给人的启迪和警戒等。

2. 表里分析

议论的过程需要举出事例,但有时候举例是为了“证”,有时候举例是为了“析”。“析”例的过程是,先摆出事例,然后由表及里深入分析,达到议论的目的。所以这种对事例进行分析的方法也叫做“由表及里式”。表里分析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剥笋式”思路。

3. 因果分析 是从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两方面分析问题,或由原

因推断结果,或由结果分析原因。它说理精密,可以让读者了解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联系,弄清其原委,明了其解决的方法。

4. 对照分析 对照比较是增强议论说理深度的一种好方法,它把两件事情、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两种观点等等对照阐析,加以比较,以此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这种方法议论,比较的范围很广泛,既可纵向比,也可横向比,事物的特点在对比中得到鲜明的显现,便于读者进行鉴别,决定取舍。

5. 辩证分析 就是用思辩的观点议论事物,既议论正面的,也议论反面的;既谈优点,也谈缺点;既谈优势,也谈劣势,不把话说绝,不犯简单化、片面化、只议一点不及其余的毛病。它可以克服论证的简单、片面,开掘认识和议论的深度。

(四) 感

读后感是一种材料作文,是一种引申性作文。

读后感出现在中考作文中,有它的写作的特殊性。

第一,要短,六七百字便要完篇;

第二,要全,引、述、议、联、结几步,步步都要走;

第三,要快,这是限时的作文,读材、析材、确立感点、构思表达都要抓紧时间进行; 第四,要准,观点要准确,表达也要准确。

1. 要写好考场“读后感”,要把握如下几条原则

(1)一个感点一篇读后感只集中地谈一个方面的感想,力争议论严密,周全,不要东扯西拉,横生枝节。

(2)两个方面抓感点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抓住最能够使自己联系实际、进行阐发的感受,一是抓住能够使自己从道理上获得真正认识的感受。

(3)三步程序第一步,读材料确立感点;第二步,列出详细写作提纲;第三步,修正提纲并抄写作文。

(4)四层结构即起、承、转、合,说详细一点就是:“起”要引,“承”要议,“转”要联,“合”要结。

(5)五种类型①通过“感”,陈说一种认识;②通过“感”,证明一个观点;③通过“感”,发表一种评议;④通过“感”,表达一种情感;⑤通过“感”,批驳一类现象。

要写好中考“读后感”,重要的是写好读后感的最关键处——“联”这一部分,即写好联系引申、展开议论的这一部分。

2. 在考场上,可选用这样一些“联”的角度

(1)直联即联系材料的本义,就材料的主题谈主题

(2)扩联即从材料的“微言”引申出“大义”,从材料的“片语’铺展出“章节”。

(3)曲联此类联系在于挖掘材料的比喻义、象征义、隐含义,然后进行联想,将思维跳跃到论题上。

(五) 评

每年中考作文题中,都有考查“评论”的内容。

1. 短评是一种短小的评论,主要有如下特点

(1)针对性强

无论哪种短评,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具体对象而发的,或一件事、一个人,或一种现象、一种行为,作者的见解总以评论的对象为凭借。

(2)观点鲜明 无论哪种短评,无论评论哪一问题,都要求有明确的态度,是赞扬,还是反对,赞扬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旗帜鲜明。

(3)有论证性 对所提出的观点,要做必要的论证,使自己的观点为读者信服和接受,这是短评与读后感的主要区别之一。

(4)情理兼备 短评既要求说理透辟,令人信服,也要求情辞恳切,给人以认同感。

由于竞争的公平性,考查评论时不可能出现影评,加上初中毕业生表达水平的限制,也极少出现文评。最普遍的情况是材料短评(包括新闻短评) ,即通过材料来评事、说理。

2. 进行考场评论的写作,要注意如下三点

(1)准确掌握题型

从题目的表述看,评论的写作可分为两类。

①显形评论。即文题明确要求写成一篇评论。

②隐形评论。即可以写成评论,也可不写成评论。如对新闻、对具有社会意义、教育意义的材料,文题要求“有针对性地发表一点看法”,那就既可以“感”,也可以“评”。

从拟题的角度看,也有两种类型。

①要求自己拟题。绝大多数考场评论都要求自拟文题。

②材料后已经给了题目,按题目写作即可。

(2)确定评论方向

第一步是研读材料,体会含义,确立评“点”,拟定文题,然后定下评论的方向——评论内容的大致走向。 这种方向主要有两个。

①以事明理。由表及里,借助事情、事件本身引出固有的道理,并讲明这种道理。

②因事导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由事件、事情、事物引申出的一定的道理,发出中肯的议论。

一般的评论写作主要取第一方向,有时也将第二方向揉进去。

(3)掌握写作技法

①要突出评论中心。一定要做到一“点”一评,针对材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发表看法,好在哪里,误在哪里,启迪性在哪里,教育性在哪里,观点要鲜明、稳定。

②要安排好评论的结构。评论的总体结构也是三段式,即“总——分——总”、“引论——本论——结论”,写作成功的关键仍在于“分论”。分论的结构形式可采用:

第一,分点式。如评析一件事的危害性,可用“第一”、“第二”、“第三”依次罗列。 第二,层递式。如评析一件事的积极性,可用“对一人——对集体——对社会’的模式。

第三,纵深式。如为某种现象叫好,就要写明:好——好在哪里——好的原因——如何更好。 第四,正反式。如评析一种做法值得提倡,可运用这样的思路:提倡的好处在哪里——不提倡的弊端有哪些。

不管运用哪种模式,考场评论都要重在评,重在讲道理。它与读后感有区别,如果说:感”像“第一人称”的话,评则像“第三人称”;它与一般的立论有区别,如果说“立”需要更多的举例来证明观点的话,“评”则只需从本身的例子去讲述道理。

(4)把握感情色彩

短评既要能说服人,又要能感动人,因此短评应讲究语言技巧,在准确、简洁的同时,还应当尽量做到生动而饶有情味,或借助形象,或寓情于理,或寓庄于谐,或运用设问、反诘、反语、排比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 写短评,还要注意

(1)短评贵“短”

所以评议的问题不能太大,太多,太抽象。如果评议角度、内容杂乱,那么就不可能在短小的篇幅内把道理说清楚。

(2)短评重“评”

如果叙述材料的文字过多,势必影响评论说理的深度和力度,造成主次颠倒,中心不明。

(3)短评贵“深” 如果不抓住评论材料的实质,泛泛而谈,或者脱离材料,架空分析,那么短评就很难评到点子上,就无从使读者得到明确、深刻的认识。

2. 还有两类的内容,可以略作复习,以防在考场上碰到这方面的难题。

①辩——运用辩证的观点,谈论正反、是非、肯否、甘苦、荣辱等等内容,对其中的一方得出肯定的看法。

②驳——针对谬论、针对误论、针对丑恶的现象发表看法,进行反驳,进行批评,确立自己的看法。

五、说明文构思的基本套路

说明文布局谋篇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总分”的作文结构方式加以适当变化,或总分,或分总,或总分总,或分分分。不论如何变化,一篇说明文绝对离不开“分说”这个极其重要的关键部位。但平时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却忽视了对说明文“分说”结构的教学。大家的着眼点一直放在“说明的顺序”上,即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关系顺序的角度去探求说明文内部结构的方式。因此,我们如果抓住说明文的主体部位——分说,从新的角度来探求一种通俗有用、易懂易学的对于说明文内部结构规律的解释,并以此指导阅读和写作,那么也许能够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下面介绍的五“分”式说明文写作的构思套路,很容易操作,学会了它们,再加上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和生动准确的语言,非常适用于中考说明文的构思与写作。

(一) 分点说明

分点说明,就是从分说的角度,对说明对象进行“一点”、“两点”、“三点”„„式的解说,几个“要点”说完了,事物的特点也就显现了。

分点说明表现在文面上,使说明文主体部分呈横式结构。由于文章的内容由一、二、三、四等“点”组成,所以不仅能对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说明,而且能鲜明地显现说明的层次,使说明的思路显得非常清晰。

分点说明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有两种排列方法。

1. 并列式分点说明

2. 角度式分点说明

(二) 分步说明

分步说明,就是有先有后地说明事件的进程和事物的特点,在行文中,它往往有明显的时间标志、步骤标志。

分步说明是程序说明文的近乎唯一的行文布局方式,也用于介绍其它处于动态进程中的事物。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步一步地步步相连地说明“进行”中的事件和“发展”中的事物;文中所说明的各“步”,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承接式的联系;各“步”与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阶段”与“全程”的关系。

分步说明显现在文面上,使说明文主体部分呈纵式结构。

在实际运用中,分步说明主要有如下作用:

1. 分步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

2. 分步说明操作过程

3. 分步说明认识、观察过程

4. 分步说明游览过程

(三) 分解说明

分解说明,就是有意地对说明对象进行“划分”,从而一处一处地说,一块一块地说,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说。

分解说明主要用于对整体的、静态的事物特别是建筑物进行说明。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事物分部位、按结构、依特点进行分解说明;分说的各部分内容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分说的各部分内容与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分解说明显现在文面上,使文章的主体部分呈横式结构。

在习作构思中,我们可以从如下角度运用“分解说明”:

1. 个体事物的结构分解

2. 群体事物的布局分解

3. 集合化了的整体事物的特点分解

(四) 分类说明

分类说明主要用于需要分门别类、划分组合进行解说的群体事物。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为标准,把众多的说明对象分成若干并列的种类,然后再对各个种类的事物特点分别加以说明。说明对象与分类说明的各部分关系为领属关系。分类说明显现在文面上,使文章的主体部分呈横式结构。

分类说明可以在如下方面得到运用:

1. 对事物进行分类说明

2. 事物兼及事理分类说明

(五) 分角度说明

分角度说明围绕某个说明对象,分侧面从不同角度立体地展现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它的主要特点是,每一角度的说明内容只说明事物一个方面的特征(一般来讲,角度的内容往往由段的中心句点出) ,各个角度的内容相互独立而又互相依存,在各个角度的说明没有完成以前,无法呈现事物事理的全貌。说明对象与分说的各部分内容的关系是“求证”与“证明”的关系。分说的各部分内容呈横式结构。

分角度说明在实际运用中,主要取两种角度:

1. 分角度说明事物

2. 分角度说明事理

六:作文局部表达技巧

(一) 开头技巧

1. 开门见山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是开宗明义地揭示文章主旨,也可以是单刀直入地点明敌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鲜明清晰,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最常见的“开门见山”有如下八种。

第一,线索式。 第二,要素式。 第三,情节式。 第四,简介式。

第五,首括式。 第六,谈话式。 第七,论题式。 第八,树靶式。

2. 进行倒叙倒叙开头,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观文章的布局之美。倒叙开头的角度是很丰富的,如:

(1)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先截取一个精采的事件片断。

(3)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4)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5)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6)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的结局。

3. 引用材料

引用材料开头法,简称引用开头法。它是广泛运用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一种取材丰富、形式多样、表达自由、运用灵活的开头方法,也是一种很雅致的开头方法,特别适用于考场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

引用材料开头法中的“材料”,可以分为四种:

一是事例性材料。

二是史例性材料。

三是语例性材料。

四是文例性材料。

4. 抒发情感

抒情开头法,主要用于实用文中写人记事的作文,充满抒情色彩的开头,能够构成一种意境,具有生动、美妙、形象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沉浸在情感的熏陶之中。 综合起来看,抒情开头法主要有四种表达类型。

第一,直接抒情式。

第二,叙述之中抒情。

第三,描写之中抒情。

第四,议论之中抒情。

5. 发表议论

用议论法开头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力度,显现出作者冷静而严密的思考,能给读者以振奋之感,也能启发读者认真而严肃地思考问题。

议论开头法的常用的角度,主要有下面四种:

第一,扣题式议论。

第二,人物议论式。

第三,事物议论式。

6. 人物描写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往往在开头就让人物“出现”。或详写,或略写;或简笔勾勒,或工笔描画;或动态描述,或静态刻画;或逐一介绍,或集体展现;或单纯描写,或背景烘托,展示出千姿百态、个性各异的人物状貌,从而“先声夺人”,给读者留下鲜明的“第一印象”。 人物描写开头法的笔法多种多样,将这些笔法归类,可主要分为三类。

一曰描述式。

二曰介绍式。

三曰烘托式。

(二) 结尾技巧

1. 自然收束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突出含义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方法为“ 自然收束法”。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实无华。自然结尾法有如下几种主要的表达形式:

(1)叙述式。

(2)描绘式。

(3)说明式。

2. 呼应篇首

在结尾处照应开头, 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方法使文章首尾圆合, 结构完整, 能唤起读者阅读心理上的美感, 在写作实际中呼应篇首的结尾方法多姿多彩, 美不胜收, 归纳起来看, 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复现式呼应。

第二,递进式呼应。

第三,虚实式呼应。

第四,对举式呼应。

3. 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就是在文章结束时,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现出来、或者是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所以人们也常称这种结尾方法为“篇末点题”。在记叙文、议论文中用此法结尾,可以增加作品的深刻性、感染力和构思美,给读者以“画龙点睛”式的艺术享受。

卒章显志法在作用上与“开门见山法”恰好相反,后者的意旨往往显现于文章的起始,而前者的意旨总是出现在文章的结束。一般来讲,卒章显志法有如下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为总结评述式。

二为精粹点化式。

三为蓄势引申式。

四为寓意点破式。

五为揭示论题式。

4. 抒情结尾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之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其主要角度有:

第一,直抒胸臆。

第二,写人抒情。

第三,即事抒情。

第四,绘景抒情。

第五,咏物抒情。

第六,议论抒情。

5. 发表议论

运用议论,往往能够取得深化作文主题及人物形象、深刻反映社会生活及表达作者情感、增添作品的思考及理性的色彩,赋予读者以警策、鼓舞和力量等等鲜明的表达效果。它们有的气势磅礴,表现作者的胸襟气度;有的细腻柔和,抒发人物的情感;有的则刚直明快,对事物的剖析入木三分,真可谓异彩纷呈,形态万千。

结尾中的议论有如下的表达角度。

一为抒发情感式。

二为总结全文式。

三为点化题旨式。

四为展望号召式。

五为警策哲理式。

六为立身表态式。

七为反诘激问式。

(三) 写句技巧

句子,是衡量考生作文中语言表达水平的直观材料。句子的通畅、准确、生动,是考场作文重要的得分因素。从评分的角度看,不论那种文体,对句子的要求都是短、顺、美。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如果废话、病句过多,那得分绝对不会令人满意。

领会下面一些写句技巧,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

1. 开头

(1)直接入题句

(2)直接入情句

(3)直接入景句

(4)直接入境句

(5)直接入事句

(6)直接入物句

(7)直接入论句

(8)直接写人句

2. 结尾

(1)有余味

(2)有情感

(3)有含义

(4)有意境

(5)有力度

(6)有警策

(7)有文采

(8)有悬念

3. 考场作文的主体部分,应恰当地设计这样一些句子

(1)反复扣题句

(2)抒情议论句

(3)说理透辟句

(4)说明生动句

(5)写景优美句

(6)细节描写句

(7)警策哲理句

(8)引用恰切句

(9)手法丰富句

(10)形式和谐句

从扣分的角度看,考场作文应不出现或少出现这样一些句子:

(1)语病、错字较多的句子。

(2)长而无标点的句子。

(3)一逗到底的句子。

(4)堆砌词藻的句子。

(5)反复出现外语的句子。

(6)不恰当地引用某些流行歌曲中半通不通的句子。

(7)空喊口号的句子。

(8)有不少的土话或有脏话的句子。

(四) 写段技巧

规范的段,往往就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段写得好,对于五六百字的考场大作文来说,无疑是把住了质量关,对于考场片段作文来说,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分三个层次谈谈考场作文的写段技巧。

1. 就全篇文章来讲,要重点写好三种段

(1)开头段

(2)重点段

(3)结尾段

2. 就重点段落来讲,要写好段的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1)写好段的首句

①首括式以标示中心。

②设问式以引发下文。

③引用式以表现文采。

(2)写出段的层次

①总分式,②分总式,③承接式,④层进式,⑤正反式,⑥对比式,⑦并列式,⑧正侧式,⑨详略式,⑩抑扬式,等等。

(3)写好段的语言

用段中准确的用语来丰富段落的血肉,表现作者的语言表达水平。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①手法丰富。

②句式丰富。

③词语丰富。

(4)写出段的文体特点

文中比较重要的段落,要能够充分表现出文体的特点,以使全文笔调和谐,文体风格鲜明。 请看下面的各个段,鲜明地表现了抒情散文的文体特点:

①呼告式抒情段。

②比喻式抒情段。

③排比式抒情段。

④反问式抒情段。

(五) 其它得分技巧

1. 小标题运用技巧

用小标题来标示段落、结构文章,是一种极为常用的构思方法。其优点是合理地划分文章的段落,合谐地组成文章的格局,显豁地表现文章的思路。

(1) 运用小标题的几个要求

①数量要求

作为考场作文,小标题不能超过4个,就在2、3、4这几个层次内选择。

②表达要求

一要围绕作文题、围绕文章的中心意思去拟制,形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格局;

二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精练、严密、生动,既要有高度的概括力,又要前后照应、彼此协调,既要符合文章具体内容,又要保持文体色彩。

③排列要求

排列必须有序,或并列,或先后,或主次,或层进。几个小标题谁在前,谁在后,要认真斟酌敲定。

(2)选择何种类型的小标题

从小标题在文章中的作用来看,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①序数式

②内容式

③主题式

④情节式

⑤镜头式

此外还有情景式、论点式、引用式、比喻式等等。

(3)标题的语言 小标题应当简洁、活泼,可以用词 、短语、句子充当,可以利用标点符号作表达的辅助手段,可以运用双关、比喻、引用、对举、警策等多种手法。在考场上拟题小标题,可先确定它的式样,再从语言的角度增、删、换,适可而止。

2. 突出考场作文的组合标志

考场作文的得分技巧之一,是注意恰当地突出文章的组合标志。

所谓组合标志,是指文章中比较显眼的能够大致标示文章内部层次结构的语言或非语言标志。 一篇组合标志比较明显的考场作文,能够给人以“一目了然”的阅读初感,这样的作文,在阅卷教师眼中,第一步的印象便是结构清晰,思路畅通,于是便奠定了得较高分数的基础。

文章的组合标志的基本类型有:

(1)时间式标志

(2)地点式标志

(3)块板式标志

这种标志能将文章有机地“分”成若干块,使文章的结构清朗醒目。它的变化形式比较丰富。 ①标题式。

②首句式。

④语词式。

④画面式。

⑤留空式。

⑥“骈”段式。

(4)穿插式标志

即在写作中将一定的表达手段穿插于文中,使文章结构显得错落有致,其形式也比较丰富。 ①主题句反复。

②描写句反复。

③抒情议论句反复。

3. 显现作文的突出美点

所谓作文中的“美点”,就是文中值得肯定、值得称道的地方。一篇考场作文能够满“文”生辉当然更好,但若不能达到那么高的层次,努力塑造出一两个值得赞赏的地方,也是有益于评分的。

塑造考场作文的“美点”,可考虑下面一些内容。

(1)一个恰切的文题

(2)一个成功的开头

(3)一个精美的片段

(4)一个生动的细节

(5)一个完美的结尾

(6)一个鲜明的主题

写议论文,要讲究突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围绕中心论点有条理地展开论述。写说明文,要调动多种方法对说明对象进行明确易懂的说明,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写记叙文,要根据文题的要求、材料的内容,或形成、或生发、或引申出一个鲜明的表达意图。不论写作哪种文体,都要注意思想性和情感性,都要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点化主题,深化主题,强化主题。考场作文的“美点”塑造,讲究整体效应,讲究辩证思维。我们在酝酿自己的考场作文时,一方面要有的放矢的“选点突破”,一方面也要考虑它与全篇文章的协调,要做到让红花与绿叶相互映衬。

4. 保持作文的清爽卷面

由于中考作文的竞技性,相对于平时作文来讲,中考作文与“分数”的关系愈加密切。设置有“文面分”的中考文题,文面可以让考生得分或失分;没有设置“文面分”的中考文题,也隐含着让考生得分或失分的可能。

每年的中考作文中,有许多考生都因为书写潦草、卷面脏乱而痛失宝贵的分数,其中有不少的作文尖子,也因书写随意、增删过多而变优势为缺陷。卷面的脏乱,已成为对考生得分的一种危害不小的潜在威胁。

(1)要注意规范。它包括:

如果是自拟题作文,文题必须居中书写;

段首必须空两小格,转行要顶格,标点要占格;

逗号、句号、问号、冒号、顿号、分号、感叹号,不能转行顶格书写(即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 ;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标点一定要清晰、准确,不能一“点”到底,也不能滥用标点(如将三个感情号在一个句子后连用) ;

字不能写得特别大、特别小、特别歪、特别草;

不要滥用不规范的简化字;

书信的称呼语、祝颂语及落款的书写位置要准确;等等。

(2)要注意醒目。它包括:

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书写,力避过多的小墨团及其它涂改的痕迹;

要清清爽爽、漂漂亮亮地布局,力避反复的增删及提示性的线条、箭头之类;

要保持规定的字数,特别注意不要将文章拉得太长;

运用一些恰当的构思手法使段与段之间的结构显得清晰;

运用一些恰当的表达方式使文章的重点、美点显得突出;等等。

注意文面之美,首先有个基础问题。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考生平时应当加强钢笔书法的练习,注意克服随意涂改的不良习惯。注意文面之美,还有个技巧问题。这就是在考场上要保持冷静,安排好列提纲、打草稿的时间,以便有较充足的时间认真书写。不论是字写得好的还是字写得差的考生,在考场上都有责任提醒自己:决不要因为着急、因为慌乱而让“文面”产生负作用。

5. 考场作文的忌讳

有篇文章说,聪明的人,不在自己摔过交的地方再摔一交;更聪明的人,也不在别人摔过交的地方摔交。历年都有在中招作文上摔交的教训,我们应当吸取这些教训,避免走近那些让人摔交的绊脚石。

下面这些内容,就是无数的教训的“结晶”,是作文失分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应力求避免的大忌讳。

(1)审题粗疏

(2)照搬范文

(3)不打草稿

(4)生编硬造

(5)没有章法

七、初中语文教材利用

(一) 学习、借鉴课文中的句式

句子写得好,句式结构优美,也是作文质量高的表现之一。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好的句式不少,可以见机进行借鉴。

1. 情感丰富的句式

2. 精炼畅达的句式

3. 辞格连用的句式

4. 表达生动的句式

5. 突出重点的句式

6. 结构巧妙的句式

7. 组合精密的句式

8. 显现力度的句式

(二) 学习课文中精妙的表现方法

课文中的表现方法可以说是异彩纷呈。我们要深入其中,找到带规律性的知识,以指导我们平时的作文和提高中考作文的质量。

下面以描写为例进行说明。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场景、景物进行细致的描绘。课文用丰富的例证告诉我们如下知识。

1.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 也叫直接描写,就是直接地对人物、事物、景物进行描写、刻画。

(2)侧面描写 是一种通过别人的眼光、别人的言谈、别人的衬托或景物的烘托——即通过“他”或“它”来表现被描写的对象的方法。

有时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是结合在一起的。

2. 简笔勾勒与细笔描画

(1)简笔勾勒 就是用少许的笔墨、简洁的语言对人物、景物进行描写。

(2)细笔描画 这种描写方法也叫做工笔描画。就是用细腻的手法精细地描绘人物和景物,使描写的对象毫发毕现,逼真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3.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

(1)借景抒情 就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直接抒发作者心中的感情。其笔法多种多样。

(2)情景交融 也就是以情衬景,景中含情,浑为一体。

4. 课文还告诉我们记叙中人物描写方面的知识

人物描写的内容很多,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在记叙中结合对人物的描写,大而言之,就是要服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恰如其分;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小而言之,则要注意下面一些具体的操作要领。

(1)对人物进行描写,要简洁明了

(2)对人物进行描写,要突出特征

(3)对人物进行描写,要符合身分

(4)对人物进行描写,要写出变化

(5)对人物进行描写,要调动手法

(三) 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写作技法

学习课文的写作技法,就是从课文材料中提取出有关写作的专题指导性的知识。如果对各种写作技法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那么在写作构思上就会知道如何取舍,如何调整。

如何在记叙之中穿插议论

(1)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有明确的目的

这种目的,大体上表现在上面的所说的六个方面。但在具体运用中,就要注意:

1. 要着重对最典型的事例进行议论。

2. 要着重在最动人之处进行议论。

3. 要着重在作者感情最激动的时候进行议论。

4. 要着重在点示全文的意义时进行议论。

5. 要着重在对文章的结构起重要作用时进行议论。

(2)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掌握一定的方法

①泼墨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处集中一大段语言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泼墨如雨”的感觉。

②点示法

即用很少、很精粹、很关键的文句,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结尾,或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在文章的结尾)“点”一下,人们往往称这一“点”为“画龙点睛之笔”。

③呼应法

主要地表现为首尾呼应,结尾与文题呼应。这种方法使用熟了,也可以用于段与段之间的呼应。 ④穿插法

也就是以叙为主,边叙边议的方法,其笔法是在文章的一个一个的层次之中安排议论的内容。

(3)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避免滥发议论

在记叙中穿插适当的议论,往往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但如果使用不当,不知道记叙文是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不知道文中的议论,应是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之上有感而发,于是随意点缀,勉强凑合,或者大发议论而又空洞无物,那么这就是滥发议论。我们要避免滥发议论,就要注意在穿插上下功夫,做到紧扣内容,衔接自然,灵活、简洁、适度地进行记叙中的议论。

2. 从教材中学习可供借鉴的内容

(1)体会“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表达要求

表达要求之一,是议论要适当。

表达要求之二,是议论要简洁。

表达要求之三,是议论要精美。

表达要求之四,是议论要动情。

(2)体会“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表达角度

角度之一,点示主旨。

角度之二,进行评价。

角度之三,突出意义。

角度之四,抒发情感。

角度之五,渲染气氛。


相关作文

  • 第二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四下)作文16300字
  • 引领学生在作文体验中学会做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 第八册第二单元,选编了<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四篇中外文学作品.本单元教材围绕以诚待人这一块单元主题展开.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彰显以诚待人的主题,在叙事中 ...

  • 高手较量在语文作文2600字
  • 1 高手较量在语文 对于语文的学习,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很多非语文学科的老师,都存在着两个认识上的误区,本文将针对这两个误区做一纠正,并分析一下初一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所谓的两个误区,一是只要多看书多积累就能学好语文.二是语文怎么学 都拉不开差距,重视与不重视都这样.这两个观念非常危险,长期这样想, ...

  • 6创意传感电子积木学习资料2作文3400字
  • 传感电子实验参考资料 实验五 大脑反应训练器 一.反应速度及其训练 1.苍蝇的反应速度 人用手去拍打苍蝇,为什么一般难以成功?原因在于人用手快速拍打苍蝇时,苍蝇眼里看到的却是很慢的动作,就像电影放慢镜头,苍蝇生活在一个高速世界里,所以通常都能比较轻易的躲过人手的拍打. 我们平时打蚊子时可以随手就将它 ...

  • 作文作文3200字
  • 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解读 2010-6-25 15:07:00作者:转载来源:网络(0条)字号: 一.指导思想 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现代课程观念,更新课程内容,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倡 ...

  • 2013语文复习计划作文4300字
  • 1 2013-2014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密结合高考形势,紧紧围绕"教纲"精神,搞好知识点全面复习.参照<考试说明>,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切实加强高三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中心,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以全面育人为指 ...

  • 弘扬中营文化彰显办学特色作文5100字
  • 弘扬中营文化 彰显办学特色 中营小学首任校长刘宝慈先生,在创办学校之初提出的" 勤.朴.敏.健" 校训,这四字校训是刘宝慈先生办学思想的核心,它既是当年中营小学发展的奋斗方向,又是学校育人的规格与办学特色.历经百年办学实践的锤炼,以及一代代中营人不断地发展和积淀,铸就了中营小学厚 ...

  • 命题作文指导:审题需谨慎作文1500字
  • 1 训练一 命题作文指导:审题需谨慎 提纲训练------1结构(包装)2模块(分层)3落点(扣题) 训练目标:审题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结构:扣题展开文章的谋篇布局 一:细读题目.材料或提示语,确定主题. 方法1:抓关键词,确定主题,明确写作方向. <那段_______的日子.. > ( ...

  • 转角遇到爱:考计算机二级注意了作文5800字
  • 转角遇到爱:考计算机二级注意了: [正确的复习方法]其实计算机二级并不难,大多为记忆性的知识,需要灵活运用的很少.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教材应至少通读两遍,把该记住(如变量.函数等)的都记牢,并不断复习巩固.参考资料则不宜过多过杂,题海战术不是最有效的,可根据考试大纲,对所做题型进行适当分类整理. ...

  • zui新三年级寒假作业作文600字
  • 三年级寒假作业 亲爱的同学们: 承载新春的喜悦,怀抱美好的憧憬,我们即将踏入2015年的春天.经过一个学期紧张忙碌的学习,我们进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为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充实.有意义的寒假,让我们努力做好下面几件事情: 语文作业: 1.搜集了解春节的来历.打印或者用300字稿纸抄写. 2.写1 ...

  • 图解作文作文6800字
  • 图解作文 引言: "谈文色变"--提到作文,学生害怕,老师头疼.作文不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 而应该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心中不快, 通过作文, 是一种宣泄:心中愉悦通过作文表达出来, 是种情感的享受; 思维活跃, 可以用作文来表现.想象丰富, 可以用作文来寄托.在作文里我们可以纵览古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