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景作文10100字

初二作文

古风新韵话爵誉

一个村落最具凝聚力的是祠堂,祠堂除奉祀祖先举行祭事仪式外,红白喜事、春节团拜、金榜题名庆贺等一些活动都离不开祠堂,所以有人说:“宗祠是维系一个家族的精神纽带。”的确,不管你走到天涯海角还是飘泊异国他乡,若要寻根问祖,必须步入祠堂。若你要寻找一个村庄的历史文化,同样需要步入祠堂。因为一个村庄最神圣的地方,就是祠堂,他们的祖先和他们的历史,只有在祠堂里才能找到。

在爵誉,曾有大小宗祠近五十座,除了各姓氏的总祠外,各房又建有房祠,以便隆祭先灵。在这些宗祠中,最有名的是周氏宗祠(久大堂)和康氏宗祠(孝德堂)。这两幢建筑,是当时泰和宗祠建筑的典型代表,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体现出爵誉祖先的聪明才智。 建于明万历年(1618年)的周氏宗祠,坐北朝南,祠堂的门面呈连弧波浪形,远远望去,有点像澳门的大三巴牌坊,雄伟壮观。祠正面设左中右三道大门,八道墙柱,其中四柱上刻有两幅楹联:“监察西台唐御史、银青光禄宋大夫”,“南唐北宋膺高爵,曾子郭公赠美誉”。祠前坪上竖立名宦周噩、周作楫等人的旗杆石四对,祠后茂密的樟树林,成七斗星排列,环境幽雅。一条清澈的小溪从东向西穿过,四条纵横交错的水沟,常年流水不竭。这四条水沟像“井”字形,是周氏家族的重要风水之地。宗祠的门楣上有块横匾“仆射周公祠”,匾上方是

大诗人、泰和县丞黄庭坚亲自为当时新建的宗祠书写的“儒学坊”牌匾,再上有皇帝敕赐的“爵誉”二字镶嵌在墙上。祠堂大门前的两只石狮,如守护神,忠诚地守卫周氏家园。

祠堂规模宏大,由天井和厅、寝、堂、厢、庑、廓、庖、厨等组成,镂空的雕花板壁,前厅天花板倒悬的八卦图案隐约可见,东西两面墙壁上嵌有宋皇佑四年到清乾隆年间的历代碑刻,粗壮的红漆立柱和横梁上有自宋、元以来古风遗韵盛极的牌匾、楹联。最让周氏族人骄傲的是“名宦乡贤”、“二京都台”、“精忠大节”、“两省文宗”等周氏历代甲科仕宦封赠的牌匾。这些挂了数百上千年的牌匾,折射出周氏祖先的显赫地位与光环,正如久大堂立柱上的楹联所描述的: 甲有人,科有人,徵贡有人,洵称人文蔚起;

京亦祀,省亦祀,郡邑亦祀,斯谓祀事孔明。

在祠堂的后厅(高堂)上首设有寝堂三层(神龛),放置先祖周矩等历代宗祖牌位,东西板壁上书有四个遒劲的繁体大字(高2.4米, 宽1.7米)“忠、孝、节、义”。仰视这四个字,让我联想到三国中的关羽。而“忠孝节义”是对周氏祖先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后辈的家训。 仰仁宗里赐爵誉八进士赫显西昌旺族

秉天圣坊旌儒学三大夫丕振周氏家声

回过头,我被廓柱上的这幅楹联吸引。陪同此行的离休干部周佐铮先生告诉我:在宋朝,周氏家族有进士14人,尤其是在宋仁宗朝的几年内,就有进士8人,仁宗庆历二年(1042)周氏五世周倚、周伦、周僭同胞三兄弟及侄子周庆章同登皇榜,当时“一门同榜四进士”

誉撼朝邑。进士周中和从政40多年,他为民办了许多实事,朝廷提升他为朝奉大夫、尚书屯田员外郎,同时仁宗御笔将中和易名为中复,赞周氏“科第蝉联,爵崇誉隆”,从此村名由皇帝所赐的“爵崇誉隆”更名为“爵誉”。

这是周老对以上楹联的诠释,《周氏族谱》中也有记载:中和登天圣二年第,仕屯田员外郎,结绶王畿,曳武朝闼,班班在人耳目,曰倚、曰伦、曰僭,皆缙绅之贤者,由是朝廷赐其里曰爵誉,坊曰儒学,刻石邑庠,纪绩图经,其德大业矩,岂易量哉。

说起爵誉村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那时此地叫龙源,有朱、皮、兰、丁等姓氏,他们祖祖辈辈在此居住。至南唐时,社会动荡不安,为避唐末之乱,曾任金陵西台监察御史的周氏一世祖周矩,携全家老少,于天成末年(930)跟随在吉州任刺史的女婿杨大中从南京迁徙到泰和的龙源(现为螺溪镇),周钜寓居农村,看到村民因“靠天吃饭”、遇到旱灾年颗粒无收的壮况,面对许多村民因贫困而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的情景,他心情无法平静,决心为百姓办实事。他深入田间地头作调查研究,顶着烈日酷暑考察水源和地理环境,足迹踏遍了周围几十里的山山水水。为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他独家出资,将毕生的积蓄用于水利建设,创筑了槎滩、碉石二陂,使饱受旱灾的土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惠及乡里,让千万乡亲摆脱贫困,走上富裕。

人们不会忘记周矩大公无私为民谋利的精神和高尚风范,在槎滩陂上刻了一幅楹联:“春耕秋获,闾阊免旱魃之灾;麦渐忝油,黎庶

颂阳侯之德。”以表达乡亲们对周矩不朽功绩的缅怀之情。周矩的后代周中和退休后,他念先祖筑陂之艰难,而守成之不易,撰文立碑写下了《槎滩、碉石二陂山田记》,记述了该陂创筑缘由、方法及经过,并提出:“为子孙者,当上念祖宗之勤,而不起忿争之衅,均受陂水之利,而不得专利于一家……”这块弧形的碑石已镶嵌在周氏宗祠的墙壁上。周氏后裔又与方圆数十里的受益大户签订了共管制度,由于良好的管理和不断地拓展与完善,使该陂历经千百年风雨后,依然在发挥灌溉效益(蓄水溉田达六万亩)。因此,槎滩陂被称为“江南的都江堰”、“千年不败的灌溉工程”,周矩也被誉为“中国古代水利名家”。

孝悌力田,导人为善,家政见尝明主;

精忠报国,自尽其身,臣节不辱庐陵。

周氏宗祠中厅的这对楹联,是对周是修的颂扬。在贤才辈出的周氏家族,周是修不仅是一位令人景仰的文人,同时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英雄。他年轻时,因通晓诗文、才华出众而被朝廷重用,在多次随周王出巡时,由于他文思泉涌,应对作赋挥笔立就,深受周王赏识,提升为纪善,后入翰林纂修。建文帝四年(1402)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师已渡过长江,驻金川门。翌日,周王的军队战败,京城失守。本着“忠君不事二主”的理念,周是修拒绝了掌握新政权的燕王聘用,他给家里写了信交待后事,次日,与杨士其(宰相)等几位乡友告别后,自缢于尊经阁,年仅49岁。他对周王赤胆忠心、以身殉帝的大无畏精神感动了燕王,对他的拒诏不予追究。

周是修,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他留下了《论语类编》、《观感录》等十多部著作,其中《进思集》、《刍荛集》、《十箴言》入编著名的《四库全书》。世人称其:节足以励世,文足以传后。

在《周氏族谱》中记载的有周翰、周羡等各个朝代的进士23人,举人81人。他们的名字和业绩将永远留在周氏后代的心里,成为子孙后代封官晋爵、步入仕途的楷模。

爵誉自古以来,文风昌盛。从宋朝起,周康两大家族就花费巨资,大兴土木,在建筑上两族人暗中攀比,都想在建筑风格上超过对方,一场心照不宣的暗争,使竣工后的楼房一幢比一幢美观气派。从宋至清的数百年间,他们先后建起了高明楼、青云楼、大观楼、清芳馆、写经轩、天趣轩、养心斋、存正学堂、龙源书屋、孝廉书舍、梅溪书屋、简斋书屋、敦礼书屋、务信书屋等几十座私塾和学堂,供本族子弟读书习文。在那个年代,“积极开私塾、办义学,群子弟弦诵不辍。”可以想象,成百的爵誉子弟就是从这些楼房里走出了村庄,走进了繁华的都市、京城。

爵誉人还有习武的风气,因此他们的子弟除了学文,还要练武。在村里设立的习武馆和大洲习武跑马场,就是供他们课余时健身娱乐的场所。如今,这个近三平方公里的跑马场早已被村民开垦出来,种

上了花生、豆子等农作物。我们只好去习武馆看看,推开武馆的大门,里面空荡荡,不见习武器材,只见一幅斑驳的对联(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寂静地挂在墙上,地面和墙角留下年久日深的苔藓。周佐铮先生告诉我,著名拳师周继炘年轻时就常在这里练武,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担任江西省国术馆教官兼教务主任。

周佐铮,这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干部,谈起自己的故乡以及故乡的名人,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毕竟,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爵誉度过的,从长辈那里听来的故事中,有些还记忆犹新。 周继炘——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曾是他们家族的骄傲。

在清末民初,盗匪横行。有一次,周继炘带了把雨伞,提着篮子从县城回来,途径横江渡口,过桥时,几个土匪拦住他,气势汹汹地放言:“给老子留下过路钱,否则别想过!”周继炘平静地看了他们一眼说:“真的吗?!”其中一个土匪头领说:“那还有假?!在这里,除了我父母的钱不收,那就是周继炘的钱我不收。”周继炘呵呵一笑:“我就是周继炘。”头领怀疑地对他全身上下扫了眼,冷笑道:“你会是周大师?笑话!”边说边动手抢他的篮子。周继炘退后几步,另一个土匪举起关刀冲上前就砍,只见周继炘用雨伞轻轻一挡,关刀“咣啷”一声掉入桥下的江里,土匪的身子摇晃了几下,面如土色。头领立即拱手上前道:“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周继炘得意地一转身,扬长而去。

周老的故事讲到这里,他说:“在那个年代,练武不仅是强身健体,还能防身哩。”

名师出高徒,爵誉的许多子弟都是周继炘的徒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的几个徒弟周徵梁、康裕源等到南昌参加江西省比武大赛,面对全省众多的武林高手,他们从容镇静,以精湛的武艺博得了评委的好评,荣获二等奖。

千百年来,爵誉人对国家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爵誉的一些年轻人先后加入了革命队伍,奔赴前线。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他们有些为国捐躯、血洒疆场;有些载誉归来,军功卓著。翻开族谱,一个个血染的名字,一枚枚闪亮的勋章,令人肃然起敬。康裕林,陆军第五师少将参谋长,因在抗日战争中立功,荣获国防部颁发的“武功奖”和“自由勋章”;康裕银,在抗美援朝汉江战役立大功,获朝鲜二级勋章;康恭寿、康来善在抗美援朝中立三等功,获朝鲜三级勋章。还有那些牺牲的烈士康春喜等,他们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在抗战期间,因日军攻占南昌,江西省政府于1939年南迁泰和,因此泰和成了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多数学校也都先后迁到泰和的各个村庄。热忱的爵誉人义不容辞的承担了这份责任。他们将一些宗祠、庐宇空出来,让给从省城来的师生用,周氏宗祠和永誉堂、玉成堂给省立南昌二中设教室、膳厅、宿舍;康氏宗祠的务信学堂、张氏宗祠等改成了学校办公室和剑声中学、吉师附小的教室、宿舍……省城学校的到来,带来了新文化新思想,开阔了爵誉人的视野,学校在村里修球场、挖沙坑、安装单双杠

等体育器材。以前的学堂、私塾变成了“洋式”的正规学校,从“子乎者也”转到数学、地理、自然、体育、音乐等课程,从孔孟之道的八股文改为新思想内容的白话文。教学改革使爵誉的教育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跃,也为爵誉的青少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机会。

在这片热土上,一下子容纳了几千人。在学校的组织下,迅速掀起了抗日热潮,师生在墙上挥毫写下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国家至上 民族至上 抗战必胜!”、“把日寇赶出中国!”等标语。各班在自己的教室(祠堂)外张帖墙报,宣传抗日,并编排了以抗日内容为主的戏剧,在草坪上搭台演出,揭露日本的残暴罪行,宣传抗日将士的英雄事迹。当爵誉的师生满腔激情地在台上演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抗日歌曲时,周万里、周运建等几位爵誉青年正在硝烟弥漫的抗日前线和将士们一起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

几年来的抗战,与师生的朝夕相处,给爵誉人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也留下了许多师生与村民“鱼水亲”的动人故事。

北宋初,佛教盛行,富裕的爵誉人不仅建私塾学堂,还建庙宇。从宋朝到清朝的各个朝代共建有寺庙、庐庵二十多座,而最早最大的一座是长兴禅寺,建在村庄西北边的小集市旁,寺分大雄宝殿、伽蓝殿、僧舍、楹堂、大殿共五进,金脊绿瓦,雄伟壮观,寺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由于交通便利,村道丛横,在牛吼江边又设有三个古渡口,方便外地商人出入。长兴禅寺的兴建,使佛缘广布,寺内香火鼎盛,因而带动了小集市的繁荣和发展。永昌祥、庆裕商店、洪和盛、荣升

泰、理发店、裕祥豆腐坊等店铺林立,爵誉成了乡村贸易中心。饭馆茶楼座无虚席,经营布匹鞋帽的百货商店生意兴隆,市场上南北杂货应有尽有,这些商品大多是从古渡口的商船往来交易,附近的乡民也肩挑手提着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和养的鸡、鸭、鱼、蛋等前来出售,竹木家具、农具、农副产品等在这个小市场都能买到,那些担郎小贩走家串巷,吆喝叫卖:凉粉花生——米糖棒饼——

市场上熙熙攘攘,寺院内香火缭绕,学堂里书声朗朗,牛吼江面船来筏往,好一幅太平盛世的“清明上河图”。

可惜的是,原来繁华的集市不见了,只留下永茂字号、普济药店、享记,这三家商号店铺犹如三位满目疮痍的老人,寂静地遗留在集市的各个角落。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慈云庵,解放后改为水力碾米厂;长兴禅寺早已倾倒,仅留下遗址让善男信女去凭悼;为供祀爵誉忠臣烈士而建的忠节祠也成了一片废墟。许多建筑因抵挡不住岁月风霜的消蚀,最后坍塌,有些已荡然无存。那幢建有亭台楼阁的大观楼,只见残垣断壁;写经轩是周是修曾经读书学习的地方,他在里面写下了《诗谱》、《进思集》等著作。如今的写经轩只留下破砖瓦砾。这些砖瓦或许不值一文,或许是无价之宝,因为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有内涵的,她们曾经是那么鲜活而有韵味地建筑在美丽的楼房上,数百年来,肩负着一代代爵誉子孙的启蒙教育。

无情的岁月将那些美丽的建筑带走了,保留下来的就更显珍贵,现在村民都自觉捐款维修保护。如今的宝浩堂、佥宪坊、成德堂、国师大夫等二十几座宗祠、书屋、寺庙焕然一新。这些古风犹存的建筑,

见证了一段段历史的兴衰存亡。务信堂内的两棵桂花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每年花开季节,香飘古村。这两棵高大挺拔的桂花树,五百多年来,已成为古屋的守望者。

一个个爵誉子弟走出了村庄,他们的父老乡亲却依然固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在爵誉,我们看到一幢幢三、四层高的楼房,造型各异、美观大方。彩电、冰霜、洗衣机等这些城里人拥有的家电,在这些楼房里都能找到。爵誉人正在挑战城里人的生活。

尽管爵誉人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自改革开放后,外面精彩的世界,诱惑了一部分年轻人的脚步,他们离开家乡,闯入广州、上海等繁华的都市,挤进打工仔、打工妹的行列。有些年轻人在外经过十多年的拼搏后,又返回家乡,办起了自己的工厂;有些在外创业,有了自己的公司。他们再也不是昔日的打工仔了,他们的头上罩着另一层光环:厂长、经理、董事……他们回乡探亲时,一身西装革履,开着自己的小车,带上大包小包的礼物孝敬年迈的父母。那风光,那气派,犹如衣锦还乡的绅士。

这就是爵誉人,在他们高贵的血统里,蕴藏着智慧和自信。 九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螺溪镇爵誉村康氏始祖康国弼的第五代孙康肇庆在爵誉立基以来,已越九百多年。今年10月2日,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康献堂会长一行参访爵誉康氏宗祠后,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他说:“咱们爵誉康氏宗祠是全中国第一!”是啊!康氏宗祠在爵誉村前巍然矗立,历上千年风雨沧桑,直到今天仍保存完好。下面由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用文字来叙述一下爵誉康氏的有关情况,以飨华夏、世界炎黄子孙及各国朋友等。

一.爵誉康氏宗祠总祠(孝德堂)篇

爵誉康氏宗祠总祠位于爵誉村东南角,座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始建于宋朝靖康(靖康元年1126年)至绍兴(绍兴元年1131年)年间,清朝乾隆时期,宗祠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次扩建。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后经历代维修,留存了今日之样貌。

宗祠门口有一块空旷的场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场地用黄色长条麻石铺设一界,把场地隔为南北两坪。按地势,南坪低,北坪高;按面

积,南坪大,北坪小;按结构,南坪种满青草,北坪铺设青砖。场地的左右两翼筑有阶梯形逐层向外扩展的檐墙。宗祠整个大门的形像酷似喜鹊,所以又唤作喜鹊牌坊,场地左右两翼的檐墙,就像喜鹊张开的两翅膀,迎接远方的游子和远方的亲朋好友等。

两檐墙的中间处,每边立有一只石貔貅(pi xiu)。

在南坪左边靠近檐墙处,有一副旗杆石,旗杆石镌刻着康氏族人在科举考试中的学位及步入仕途的官衔铭文等,用以激励后人。听长辈人说,原先有8副高约2米、宽约40公分的赫色旗杆石,解放后,由于各种原因,7副旗杆石被搬走,用于农村水利工程或架设桥梁。现只剩下一副仍置原地,旗杆石上的字迹依稀可辨,正面石上竖行刻着“乾隆丁丑岁贡士康崇道、乾隆丁酉岁贡士康至简、万历戊午科中式举人康良献、康熙庚子贡监生康作新”,背面石上竖行刻有“清乾隆三十年立”字样。

场地前方辟有一口清水塘,面积约200平方米。池塘的上方即南岸呈弧形,下方即北岸呈方形,意谓“天圆地方”;池塘的清水波澜不惊,好似一面硕大的境子。前方,有两条蜿蜒曲折的溪水由远方向宗祠的方向缓缓流近,意寓“双龙戏珠”。对于池塘的结构及含意,有多种说法。一说:“建池聚水,族获灵气,子孙万代,福禄似锦。”二说:“水平如镜,照面修身,既照他人,也照自身,养性修身,忠厚为人。”三说:“一口塘,预示着子孙能成为国家朝庭的栋梁—“一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宗祠外观造型,体现了康氏祖先的聪明才智。远看宗祠气势雄伟,

具有浓厚的江南建筑风格。采用重檐鹊坊歇庑(wu )顶相配合的造型,马头墙昂首凌云,喜鹊坊高耸云端,飞檐四翘,四小龙占四角,葫芦宝瓶两端又有两小龙,葫芦宝瓶置于坊脊中央,葫芦宝瓶从上至下红黄绿蓝四釉,流光溢彩,一派宫殿气象。四根红色粗大的石柱平地而立,呈“外八字”形。中间两根承载了10多米高的喜鹊坊,数百个木质如意斗拱,自下而上,由内向外,逐层飘出,每一斗拱饰以雕花圆盘,美不胜收。坊下悬挂“敕赐爵誉”牌匾。牌匾下书有“爵誉康氏宗祠”。

上面木匾里的“爵誉”是宋朝宋仁宗皇帝赵祯御笔书法

四根石柱上阳刻有柳体楹联两联,一曰:“公侯伯子男 五等列爵,诗书易礼乐 百世延誉”;一曰:“娬姥(指泰和县境内武山,乌骨鸡发源地)高插云祥钟灵秀,槎江环涌翠兆起人文”。第一联中嵌进了“爵誉”二字,第二联概括了爵誉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观。

栏杆门(原为木质栅栏)两边隶书写有“孝传百世,德播千秋”,跨进栏杆门,是门廊,迎头有“京兆爵誉世家”的牌匾。

正门左右有一楹联:“护国将军世第,抗疏学士名家”。从楹联内容看,康氏世世代代武出保护国家的将军,文出敢于向朝庭提出不同意见(有利于国家人民的意见)的贤能人材。

中央正门口有一对汉白玉棋鼓石,棋鼓石两面雕有麒麟、三狮盘球、喜鹊、鹿等兽类图案,形像逼真。

跨进栏杆门,原来是木栅栏,木栅栏有三扇门直通宗祠三扇青石门框的大门。门廊中央上方是藻井,又称“斗拱”,绘有阴阳八卦和

其他装饰图案,诸如祖国大好山河、松鹤延年等„„有两首诗,一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两首诗暗中说明了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康氏的来历,卫康叔的后裔从中原—河南、陕西西安市北等地,迁徙至江苏金陵(南京),又从江苏金陵(南京)迁徙至江西太和(古称西昌)。(康氏最早分布在河南省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卫国定都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东北),后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东)。至秦代,康姓开始向西、或向东继续繁衍播迁,以致后来在陕西、山东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遂有京兆、东平两大郡望)

金陵外谱

进入宗祠堂内,环顾四周,井然有序。这是一座三进两天井、内置偏房歇山顶明式风格建筑。几十副楹联悬挂其中,块块闪光,字字珠玑,炫目耀眼。置身其中,沉浸在家族宗法的氛围里,以孝悌为中心的道德观念和康氏文化气息迎面扑来。从整体上看,布局严谨,结构科学,风格独具。厅厅相连,幢幢相通,石墩奠基,巨柱竖立,橹梁相接,丝丝相扣。整个宗祠有78根屋柱落地,近200根横梁悬空。下厅左钟右鼓,每当祭祀庆典、贵宾临门,钟鼓齐鸣,悠扬悦耳。

第二进正厅上方悬挂一块巨型木制匾额“馮翼孝德之堂”,每个近1米见方的六个大字赫然夺目,字体刚劲、清秀。“馮翼孝德”来自于《诗经》,“馮”是通假字,在这里读“凭”音,古“凴”字。《诗经》里说:有凭有翼,有孝有德,意为人应该凭籍、依靠孝和德来成

就人生的事业。听长辈人说,“馮翼孝德之堂”牌匾是朱德元帅的夫人康克清(江西万安籍)的先祖赠送给江西泰和爵誉康氏的。

第一进和第二进中间有一口天井,这口天井有别于其他祠堂,是正方形的。蕴藏着“采光通气,地久天长,方方正正,水不外流,四境归堂”的意蕴。现代栽种的两棵铁树,生长的郁郁葱葱,不正象征着康氏后人,在伟大、正确、英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生活,节节高,长青不衰!

第二进和第三进之间是一口长方形天井,天井中间偏左铺一块约5米长的石板,名为“接官桥”,传说,只有身居一定官职的人才能打开中门经天井的“接官桥”登上享堂。

跨过第二进中门,迎面看到“大司马”的牌匾,牌匾上有两行小字“至正九年”、“航川立”。 至正(元年:1341年 - 末年:1370年)是元惠宗的第三个年号,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元朝使用至正这个年号一共30年,是元朝使用相当长的一个年号。在元朝至正九年之前,江西泰和康氏人居住的这个地方名叫“龙源”,爵誉康氏族谱12世康友政为朝庭立下赫赫战功,被元朝元惠宗敕名为“爵誉”。有“敕谕”为证!

大司马康航川敕谕

奉 天承运

皇帝敕曰朕惟国家有文事,即有武备,人才能器使未能弘通,惟尔行军司马康友政,学问该博,戎经风娴,居帏幄而运筹屈人,可以不战控韬铃而致果,万夫玄亦莫当,值此寇盗充斥之秋,正属行间急

需之略,顷以出师江右,娄奏朕功,大用全材班已早窥其一,薄伐小鬼迹玄靖於臾诚尚书所云,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者也,用更友政以航川,爵加大司马之称,军辖十一路之众,赐尔章服,居里曰爵誉,宠兹殊助尚鼓大勇之余立效一月之捷尔其钦哉。

敕命 至正九年五月初一日 之宝

在“泰和康氏右派世系垂丝图”十二世那一栏,可看到“友政”。 走过第二进的中门或仪门,经抱廊拾石阶而上,便是衍庆堂(享堂),“衍庆”是爵誉康氏四世祖的字,名康祥应。后代为了纪念他,特用其字为堂名。整栋宗祠从前坪开始至享堂,共有5级阶梯,地势逐级升高,寓含“登高望远,五子登科,步步高升”之意。

“衍庆堂”匾下现供奉泰和康氏始祖康延孝、左派始祖康国辅、右派始祖康国弼三尊画像,中间的是康延孝祖公画像,右边是康国辅(大儿子),左边是康国弼(小儿子)。悬挂正中的牌匾是“衍庆堂”,右边是“辅弼泽后”,左边是“金门待诏”。衍庆堂两立柱上雕刻有一副对联:衍无疆福泽,庆有道曾孙。享堂设有神案,神案上摆有历代祖先牌位,每逢佳节,香火缭绕。

“衍庆堂”匾下现供奉泰和康氏始祖康延孝、左派始祖康国辅、右派始祖康国弼三尊画像,中间的是康延孝祖公画像,右边是康国辅(大儿子),左边是康国弼(小儿子)。悬挂正中的牌匾是“衍庆堂”,右边是“辅弼泽后”,左边是“金门待诏”。

在唐朝由于康子文,康子忠,康子信三兄弟屡立战功,获唐主赏识,下诏旌表门闾,追封三代,长十郎子文封京兆郡男正将军,次十

一郎子忠封京兆男参将军,少十二郎子信封京兆郡男副将军。父国辅赠京兆郡伯,母司马氏赐姓李,封京兆郡伯太夫人,祖延孝加赠京兆郡侯,祖母王氏赠京兆郡侯太夫人,曾祖如绚加赠京兆郡伯,曾祖母司马氏赠京兆郡伯太夫人。正将军妣李氏,参将军妣赵氏,副将军妣王氏,各随夫爵并封京兆郡男夫人。 将军兄弟为国尽忠,为家尽孝,父死唐主亲行葬礼于西门之外,祭奠后命群臣送诣先茔,并遗使臣代行祭礼。尚主李氏夫人对婆母十分孝敬,请恩养姑,上听所请,赠赐金银缎疋,童女侍从,加封子文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京兆郡男威武镇南正将军,子忠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京兆郡男威武镇南参将军,子信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京兆郡男威武镇南副将军,宴请三日。

第三进来到后祠堂,便看到“务信学校”及门联,联曰: 孝固可通神惟愿始终务名义

廉无多取物诚心常效信天翁

抗日战争时期,南昌失陷前,南昌二中于1940年(1940—1943)迁来泰和爵誉村。“务信学校”及门联是南昌二中校长车驹(江西贵溪籍)书写,“务信学校”四个字是刻在一木匾上,右边有一竖行小字“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冬”,左边有两竖行小字“江西省立南昌 第二中学校长”再接着“車駒敬书”,上联“孝固可通神惟愿始终务名义”旁有一竖行小字“甲申冬月”,下联“廉无多取物诚心常效信天翁”旁有一竖行小字“黄塘 張箸撰 贵谿車駒敬书”。“务信学校”的前身是“孝廉书舍”,是纪念爵誉康氏族谱13世康务信举孝廉不行。族谱里记载康务信,曰:务信 号端轩,明洪武以孝廉微诣京师予官

不授,奉敕隐归,生于元朝至正甲午(公元1354年2月15日),殁于宣德庚戍(公元1429年7月25日),享年75岁。妻娶本里湖边周氏,生于至正戊戍年5月15日,殁于宣德庚戍年4月25日,合葬本里良稼乌鸦泊。有肖维祯尚书撰写墓铭。位下子四,存诚、存敬、存用、存吾。女二,长女适罗步田肖廷风,次女适本里韦伯鱼,年廿矢节不二,有豪强欲夺其志,忿不欲生,兄存敬诉之于朝,蒙思优嘉,敕建贞节坊。

书舍为两层庑(wu )顶四合院封闭样式,砖木结构,设有四间宽敞教室,一间办公室。书舍天井植有两棵树龄五百多年的桂花树,每到八月,桂花香飘,十里八乡,沁人心脾。

走出孝廉书舍,可看到石拱门上书有“孝廉书舍”四字。

古风新韵话爵誉

一个村落最具凝聚力的是祠堂,祠堂除奉祀祖先举行祭事仪式外,红白喜事、春节团拜、金榜题名庆贺等一些活动都离不开祠堂,所以有人说:“宗祠是维系一个家族的精神纽带。”的确,不管你走到天涯海角还是飘泊异国他乡,若要寻根问祖,必须步入祠堂。若你要寻找一个村庄的历史文化,同样需要步入祠堂。因为一个村庄最神圣的地方,就是祠堂,他们的祖先和他们的历史,只有在祠堂里才能找到。

在爵誉,曾有大小宗祠近五十座,除了各姓氏的总祠外,各房又建有房祠,以便隆祭先灵。在这些宗祠中,最有名的是周氏宗祠(久大堂)和康氏宗祠(孝德堂)。这两幢建筑,是当时泰和宗祠建筑的典型代表,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体现出爵誉祖先的聪明才智。 建于明万历年(1618年)的周氏宗祠,坐北朝南,祠堂的门面呈连弧波浪形,远远望去,有点像澳门的大三巴牌坊,雄伟壮观。祠正面设左中右三道大门,八道墙柱,其中四柱上刻有两幅楹联:“监察西台唐御史、银青光禄宋大夫”,“南唐北宋膺高爵,曾子郭公赠美誉”。祠前坪上竖立名宦周噩、周作楫等人的旗杆石四对,祠后茂密的樟树林,成七斗星排列,环境幽雅。一条清澈的小溪从东向西穿过,四条纵横交错的水沟,常年流水不竭。这四条水沟像“井”字形,是周氏家族的重要风水之地。宗祠的门楣上有块横匾“仆射周公祠”,匾上方是

大诗人、泰和县丞黄庭坚亲自为当时新建的宗祠书写的“儒学坊”牌匾,再上有皇帝敕赐的“爵誉”二字镶嵌在墙上。祠堂大门前的两只石狮,如守护神,忠诚地守卫周氏家园。

祠堂规模宏大,由天井和厅、寝、堂、厢、庑、廓、庖、厨等组成,镂空的雕花板壁,前厅天花板倒悬的八卦图案隐约可见,东西两面墙壁上嵌有宋皇佑四年到清乾隆年间的历代碑刻,粗壮的红漆立柱和横梁上有自宋、元以来古风遗韵盛极的牌匾、楹联。最让周氏族人骄傲的是“名宦乡贤”、“二京都台”、“精忠大节”、“两省文宗”等周氏历代甲科仕宦封赠的牌匾。这些挂了数百上千年的牌匾,折射出周氏祖先的显赫地位与光环,正如久大堂立柱上的楹联所描述的: 甲有人,科有人,徵贡有人,洵称人文蔚起;

京亦祀,省亦祀,郡邑亦祀,斯谓祀事孔明。

在祠堂的后厅(高堂)上首设有寝堂三层(神龛),放置先祖周矩等历代宗祖牌位,东西板壁上书有四个遒劲的繁体大字(高2.4米, 宽1.7米)“忠、孝、节、义”。仰视这四个字,让我联想到三国中的关羽。而“忠孝节义”是对周氏祖先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后辈的家训。 仰仁宗里赐爵誉八进士赫显西昌旺族

秉天圣坊旌儒学三大夫丕振周氏家声

回过头,我被廓柱上的这幅楹联吸引。陪同此行的离休干部周佐铮先生告诉我:在宋朝,周氏家族有进士14人,尤其是在宋仁宗朝的几年内,就有进士8人,仁宗庆历二年(1042)周氏五世周倚、周伦、周僭同胞三兄弟及侄子周庆章同登皇榜,当时“一门同榜四进士”

誉撼朝邑。进士周中和从政40多年,他为民办了许多实事,朝廷提升他为朝奉大夫、尚书屯田员外郎,同时仁宗御笔将中和易名为中复,赞周氏“科第蝉联,爵崇誉隆”,从此村名由皇帝所赐的“爵崇誉隆”更名为“爵誉”。

这是周老对以上楹联的诠释,《周氏族谱》中也有记载:中和登天圣二年第,仕屯田员外郎,结绶王畿,曳武朝闼,班班在人耳目,曰倚、曰伦、曰僭,皆缙绅之贤者,由是朝廷赐其里曰爵誉,坊曰儒学,刻石邑庠,纪绩图经,其德大业矩,岂易量哉。

说起爵誉村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那时此地叫龙源,有朱、皮、兰、丁等姓氏,他们祖祖辈辈在此居住。至南唐时,社会动荡不安,为避唐末之乱,曾任金陵西台监察御史的周氏一世祖周矩,携全家老少,于天成末年(930)跟随在吉州任刺史的女婿杨大中从南京迁徙到泰和的龙源(现为螺溪镇),周钜寓居农村,看到村民因“靠天吃饭”、遇到旱灾年颗粒无收的壮况,面对许多村民因贫困而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的情景,他心情无法平静,决心为百姓办实事。他深入田间地头作调查研究,顶着烈日酷暑考察水源和地理环境,足迹踏遍了周围几十里的山山水水。为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他独家出资,将毕生的积蓄用于水利建设,创筑了槎滩、碉石二陂,使饱受旱灾的土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惠及乡里,让千万乡亲摆脱贫困,走上富裕。

人们不会忘记周矩大公无私为民谋利的精神和高尚风范,在槎滩陂上刻了一幅楹联:“春耕秋获,闾阊免旱魃之灾;麦渐忝油,黎庶

颂阳侯之德。”以表达乡亲们对周矩不朽功绩的缅怀之情。周矩的后代周中和退休后,他念先祖筑陂之艰难,而守成之不易,撰文立碑写下了《槎滩、碉石二陂山田记》,记述了该陂创筑缘由、方法及经过,并提出:“为子孙者,当上念祖宗之勤,而不起忿争之衅,均受陂水之利,而不得专利于一家……”这块弧形的碑石已镶嵌在周氏宗祠的墙壁上。周氏后裔又与方圆数十里的受益大户签订了共管制度,由于良好的管理和不断地拓展与完善,使该陂历经千百年风雨后,依然在发挥灌溉效益(蓄水溉田达六万亩)。因此,槎滩陂被称为“江南的都江堰”、“千年不败的灌溉工程”,周矩也被誉为“中国古代水利名家”。

孝悌力田,导人为善,家政见尝明主;

精忠报国,自尽其身,臣节不辱庐陵。

周氏宗祠中厅的这对楹联,是对周是修的颂扬。在贤才辈出的周氏家族,周是修不仅是一位令人景仰的文人,同时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英雄。他年轻时,因通晓诗文、才华出众而被朝廷重用,在多次随周王出巡时,由于他文思泉涌,应对作赋挥笔立就,深受周王赏识,提升为纪善,后入翰林纂修。建文帝四年(1402)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师已渡过长江,驻金川门。翌日,周王的军队战败,京城失守。本着“忠君不事二主”的理念,周是修拒绝了掌握新政权的燕王聘用,他给家里写了信交待后事,次日,与杨士其(宰相)等几位乡友告别后,自缢于尊经阁,年仅49岁。他对周王赤胆忠心、以身殉帝的大无畏精神感动了燕王,对他的拒诏不予追究。

周是修,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他留下了《论语类编》、《观感录》等十多部著作,其中《进思集》、《刍荛集》、《十箴言》入编著名的《四库全书》。世人称其:节足以励世,文足以传后。

在《周氏族谱》中记载的有周翰、周羡等各个朝代的进士23人,举人81人。他们的名字和业绩将永远留在周氏后代的心里,成为子孙后代封官晋爵、步入仕途的楷模。

爵誉自古以来,文风昌盛。从宋朝起,周康两大家族就花费巨资,大兴土木,在建筑上两族人暗中攀比,都想在建筑风格上超过对方,一场心照不宣的暗争,使竣工后的楼房一幢比一幢美观气派。从宋至清的数百年间,他们先后建起了高明楼、青云楼、大观楼、清芳馆、写经轩、天趣轩、养心斋、存正学堂、龙源书屋、孝廉书舍、梅溪书屋、简斋书屋、敦礼书屋、务信书屋等几十座私塾和学堂,供本族子弟读书习文。在那个年代,“积极开私塾、办义学,群子弟弦诵不辍。”可以想象,成百的爵誉子弟就是从这些楼房里走出了村庄,走进了繁华的都市、京城。

爵誉人还有习武的风气,因此他们的子弟除了学文,还要练武。在村里设立的习武馆和大洲习武跑马场,就是供他们课余时健身娱乐的场所。如今,这个近三平方公里的跑马场早已被村民开垦出来,种

上了花生、豆子等农作物。我们只好去习武馆看看,推开武馆的大门,里面空荡荡,不见习武器材,只见一幅斑驳的对联(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寂静地挂在墙上,地面和墙角留下年久日深的苔藓。周佐铮先生告诉我,著名拳师周继炘年轻时就常在这里练武,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担任江西省国术馆教官兼教务主任。

周佐铮,这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干部,谈起自己的故乡以及故乡的名人,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毕竟,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爵誉度过的,从长辈那里听来的故事中,有些还记忆犹新。 周继炘——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曾是他们家族的骄傲。

在清末民初,盗匪横行。有一次,周继炘带了把雨伞,提着篮子从县城回来,途径横江渡口,过桥时,几个土匪拦住他,气势汹汹地放言:“给老子留下过路钱,否则别想过!”周继炘平静地看了他们一眼说:“真的吗?!”其中一个土匪头领说:“那还有假?!在这里,除了我父母的钱不收,那就是周继炘的钱我不收。”周继炘呵呵一笑:“我就是周继炘。”头领怀疑地对他全身上下扫了眼,冷笑道:“你会是周大师?笑话!”边说边动手抢他的篮子。周继炘退后几步,另一个土匪举起关刀冲上前就砍,只见周继炘用雨伞轻轻一挡,关刀“咣啷”一声掉入桥下的江里,土匪的身子摇晃了几下,面如土色。头领立即拱手上前道:“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周继炘得意地一转身,扬长而去。

周老的故事讲到这里,他说:“在那个年代,练武不仅是强身健体,还能防身哩。”

名师出高徒,爵誉的许多子弟都是周继炘的徒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的几个徒弟周徵梁、康裕源等到南昌参加江西省比武大赛,面对全省众多的武林高手,他们从容镇静,以精湛的武艺博得了评委的好评,荣获二等奖。

千百年来,爵誉人对国家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爵誉的一些年轻人先后加入了革命队伍,奔赴前线。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他们有些为国捐躯、血洒疆场;有些载誉归来,军功卓著。翻开族谱,一个个血染的名字,一枚枚闪亮的勋章,令人肃然起敬。康裕林,陆军第五师少将参谋长,因在抗日战争中立功,荣获国防部颁发的“武功奖”和“自由勋章”;康裕银,在抗美援朝汉江战役立大功,获朝鲜二级勋章;康恭寿、康来善在抗美援朝中立三等功,获朝鲜三级勋章。还有那些牺牲的烈士康春喜等,他们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在抗战期间,因日军攻占南昌,江西省政府于1939年南迁泰和,因此泰和成了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多数学校也都先后迁到泰和的各个村庄。热忱的爵誉人义不容辞的承担了这份责任。他们将一些宗祠、庐宇空出来,让给从省城来的师生用,周氏宗祠和永誉堂、玉成堂给省立南昌二中设教室、膳厅、宿舍;康氏宗祠的务信学堂、张氏宗祠等改成了学校办公室和剑声中学、吉师附小的教室、宿舍……省城学校的到来,带来了新文化新思想,开阔了爵誉人的视野,学校在村里修球场、挖沙坑、安装单双杠

等体育器材。以前的学堂、私塾变成了“洋式”的正规学校,从“子乎者也”转到数学、地理、自然、体育、音乐等课程,从孔孟之道的八股文改为新思想内容的白话文。教学改革使爵誉的教育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跃,也为爵誉的青少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机会。

在这片热土上,一下子容纳了几千人。在学校的组织下,迅速掀起了抗日热潮,师生在墙上挥毫写下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国家至上 民族至上 抗战必胜!”、“把日寇赶出中国!”等标语。各班在自己的教室(祠堂)外张帖墙报,宣传抗日,并编排了以抗日内容为主的戏剧,在草坪上搭台演出,揭露日本的残暴罪行,宣传抗日将士的英雄事迹。当爵誉的师生满腔激情地在台上演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抗日歌曲时,周万里、周运建等几位爵誉青年正在硝烟弥漫的抗日前线和将士们一起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

几年来的抗战,与师生的朝夕相处,给爵誉人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也留下了许多师生与村民“鱼水亲”的动人故事。

北宋初,佛教盛行,富裕的爵誉人不仅建私塾学堂,还建庙宇。从宋朝到清朝的各个朝代共建有寺庙、庐庵二十多座,而最早最大的一座是长兴禅寺,建在村庄西北边的小集市旁,寺分大雄宝殿、伽蓝殿、僧舍、楹堂、大殿共五进,金脊绿瓦,雄伟壮观,寺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由于交通便利,村道丛横,在牛吼江边又设有三个古渡口,方便外地商人出入。长兴禅寺的兴建,使佛缘广布,寺内香火鼎盛,因而带动了小集市的繁荣和发展。永昌祥、庆裕商店、洪和盛、荣升

泰、理发店、裕祥豆腐坊等店铺林立,爵誉成了乡村贸易中心。饭馆茶楼座无虚席,经营布匹鞋帽的百货商店生意兴隆,市场上南北杂货应有尽有,这些商品大多是从古渡口的商船往来交易,附近的乡民也肩挑手提着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和养的鸡、鸭、鱼、蛋等前来出售,竹木家具、农具、农副产品等在这个小市场都能买到,那些担郎小贩走家串巷,吆喝叫卖:凉粉花生——米糖棒饼——

市场上熙熙攘攘,寺院内香火缭绕,学堂里书声朗朗,牛吼江面船来筏往,好一幅太平盛世的“清明上河图”。

可惜的是,原来繁华的集市不见了,只留下永茂字号、普济药店、享记,这三家商号店铺犹如三位满目疮痍的老人,寂静地遗留在集市的各个角落。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慈云庵,解放后改为水力碾米厂;长兴禅寺早已倾倒,仅留下遗址让善男信女去凭悼;为供祀爵誉忠臣烈士而建的忠节祠也成了一片废墟。许多建筑因抵挡不住岁月风霜的消蚀,最后坍塌,有些已荡然无存。那幢建有亭台楼阁的大观楼,只见残垣断壁;写经轩是周是修曾经读书学习的地方,他在里面写下了《诗谱》、《进思集》等著作。如今的写经轩只留下破砖瓦砾。这些砖瓦或许不值一文,或许是无价之宝,因为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有内涵的,她们曾经是那么鲜活而有韵味地建筑在美丽的楼房上,数百年来,肩负着一代代爵誉子孙的启蒙教育。

无情的岁月将那些美丽的建筑带走了,保留下来的就更显珍贵,现在村民都自觉捐款维修保护。如今的宝浩堂、佥宪坊、成德堂、国师大夫等二十几座宗祠、书屋、寺庙焕然一新。这些古风犹存的建筑,

见证了一段段历史的兴衰存亡。务信堂内的两棵桂花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每年花开季节,香飘古村。这两棵高大挺拔的桂花树,五百多年来,已成为古屋的守望者。

一个个爵誉子弟走出了村庄,他们的父老乡亲却依然固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在爵誉,我们看到一幢幢三、四层高的楼房,造型各异、美观大方。彩电、冰霜、洗衣机等这些城里人拥有的家电,在这些楼房里都能找到。爵誉人正在挑战城里人的生活。

尽管爵誉人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自改革开放后,外面精彩的世界,诱惑了一部分年轻人的脚步,他们离开家乡,闯入广州、上海等繁华的都市,挤进打工仔、打工妹的行列。有些年轻人在外经过十多年的拼搏后,又返回家乡,办起了自己的工厂;有些在外创业,有了自己的公司。他们再也不是昔日的打工仔了,他们的头上罩着另一层光环:厂长、经理、董事……他们回乡探亲时,一身西装革履,开着自己的小车,带上大包小包的礼物孝敬年迈的父母。那风光,那气派,犹如衣锦还乡的绅士。

这就是爵誉人,在他们高贵的血统里,蕴藏着智慧和自信。 九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螺溪镇爵誉村康氏始祖康国弼的第五代孙康肇庆在爵誉立基以来,已越九百多年。今年10月2日,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康献堂会长一行参访爵誉康氏宗祠后,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他说:“咱们爵誉康氏宗祠是全中国第一!”是啊!康氏宗祠在爵誉村前巍然矗立,历上千年风雨沧桑,直到今天仍保存完好。下面由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用文字来叙述一下爵誉康氏的有关情况,以飨华夏、世界炎黄子孙及各国朋友等。

一.爵誉康氏宗祠总祠(孝德堂)篇

爵誉康氏宗祠总祠位于爵誉村东南角,座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始建于宋朝靖康(靖康元年1126年)至绍兴(绍兴元年1131年)年间,清朝乾隆时期,宗祠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次扩建。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后经历代维修,留存了今日之样貌。

宗祠门口有一块空旷的场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场地用黄色长条麻石铺设一界,把场地隔为南北两坪。按地势,南坪低,北坪高;按面

积,南坪大,北坪小;按结构,南坪种满青草,北坪铺设青砖。场地的左右两翼筑有阶梯形逐层向外扩展的檐墙。宗祠整个大门的形像酷似喜鹊,所以又唤作喜鹊牌坊,场地左右两翼的檐墙,就像喜鹊张开的两翅膀,迎接远方的游子和远方的亲朋好友等。

两檐墙的中间处,每边立有一只石貔貅(pi xiu)。

在南坪左边靠近檐墙处,有一副旗杆石,旗杆石镌刻着康氏族人在科举考试中的学位及步入仕途的官衔铭文等,用以激励后人。听长辈人说,原先有8副高约2米、宽约40公分的赫色旗杆石,解放后,由于各种原因,7副旗杆石被搬走,用于农村水利工程或架设桥梁。现只剩下一副仍置原地,旗杆石上的字迹依稀可辨,正面石上竖行刻着“乾隆丁丑岁贡士康崇道、乾隆丁酉岁贡士康至简、万历戊午科中式举人康良献、康熙庚子贡监生康作新”,背面石上竖行刻有“清乾隆三十年立”字样。

场地前方辟有一口清水塘,面积约200平方米。池塘的上方即南岸呈弧形,下方即北岸呈方形,意谓“天圆地方”;池塘的清水波澜不惊,好似一面硕大的境子。前方,有两条蜿蜒曲折的溪水由远方向宗祠的方向缓缓流近,意寓“双龙戏珠”。对于池塘的结构及含意,有多种说法。一说:“建池聚水,族获灵气,子孙万代,福禄似锦。”二说:“水平如镜,照面修身,既照他人,也照自身,养性修身,忠厚为人。”三说:“一口塘,预示着子孙能成为国家朝庭的栋梁—“一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宗祠外观造型,体现了康氏祖先的聪明才智。远看宗祠气势雄伟,

具有浓厚的江南建筑风格。采用重檐鹊坊歇庑(wu )顶相配合的造型,马头墙昂首凌云,喜鹊坊高耸云端,飞檐四翘,四小龙占四角,葫芦宝瓶两端又有两小龙,葫芦宝瓶置于坊脊中央,葫芦宝瓶从上至下红黄绿蓝四釉,流光溢彩,一派宫殿气象。四根红色粗大的石柱平地而立,呈“外八字”形。中间两根承载了10多米高的喜鹊坊,数百个木质如意斗拱,自下而上,由内向外,逐层飘出,每一斗拱饰以雕花圆盘,美不胜收。坊下悬挂“敕赐爵誉”牌匾。牌匾下书有“爵誉康氏宗祠”。

上面木匾里的“爵誉”是宋朝宋仁宗皇帝赵祯御笔书法

四根石柱上阳刻有柳体楹联两联,一曰:“公侯伯子男 五等列爵,诗书易礼乐 百世延誉”;一曰:“娬姥(指泰和县境内武山,乌骨鸡发源地)高插云祥钟灵秀,槎江环涌翠兆起人文”。第一联中嵌进了“爵誉”二字,第二联概括了爵誉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观。

栏杆门(原为木质栅栏)两边隶书写有“孝传百世,德播千秋”,跨进栏杆门,是门廊,迎头有“京兆爵誉世家”的牌匾。

正门左右有一楹联:“护国将军世第,抗疏学士名家”。从楹联内容看,康氏世世代代武出保护国家的将军,文出敢于向朝庭提出不同意见(有利于国家人民的意见)的贤能人材。

中央正门口有一对汉白玉棋鼓石,棋鼓石两面雕有麒麟、三狮盘球、喜鹊、鹿等兽类图案,形像逼真。

跨进栏杆门,原来是木栅栏,木栅栏有三扇门直通宗祠三扇青石门框的大门。门廊中央上方是藻井,又称“斗拱”,绘有阴阳八卦和

其他装饰图案,诸如祖国大好山河、松鹤延年等„„有两首诗,一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两首诗暗中说明了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康氏的来历,卫康叔的后裔从中原—河南、陕西西安市北等地,迁徙至江苏金陵(南京),又从江苏金陵(南京)迁徙至江西太和(古称西昌)。(康氏最早分布在河南省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卫国定都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东北),后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东)。至秦代,康姓开始向西、或向东继续繁衍播迁,以致后来在陕西、山东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遂有京兆、东平两大郡望)

金陵外谱

进入宗祠堂内,环顾四周,井然有序。这是一座三进两天井、内置偏房歇山顶明式风格建筑。几十副楹联悬挂其中,块块闪光,字字珠玑,炫目耀眼。置身其中,沉浸在家族宗法的氛围里,以孝悌为中心的道德观念和康氏文化气息迎面扑来。从整体上看,布局严谨,结构科学,风格独具。厅厅相连,幢幢相通,石墩奠基,巨柱竖立,橹梁相接,丝丝相扣。整个宗祠有78根屋柱落地,近200根横梁悬空。下厅左钟右鼓,每当祭祀庆典、贵宾临门,钟鼓齐鸣,悠扬悦耳。

第二进正厅上方悬挂一块巨型木制匾额“馮翼孝德之堂”,每个近1米见方的六个大字赫然夺目,字体刚劲、清秀。“馮翼孝德”来自于《诗经》,“馮”是通假字,在这里读“凭”音,古“凴”字。《诗经》里说:有凭有翼,有孝有德,意为人应该凭籍、依靠孝和德来成

就人生的事业。听长辈人说,“馮翼孝德之堂”牌匾是朱德元帅的夫人康克清(江西万安籍)的先祖赠送给江西泰和爵誉康氏的。

第一进和第二进中间有一口天井,这口天井有别于其他祠堂,是正方形的。蕴藏着“采光通气,地久天长,方方正正,水不外流,四境归堂”的意蕴。现代栽种的两棵铁树,生长的郁郁葱葱,不正象征着康氏后人,在伟大、正确、英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生活,节节高,长青不衰!

第二进和第三进之间是一口长方形天井,天井中间偏左铺一块约5米长的石板,名为“接官桥”,传说,只有身居一定官职的人才能打开中门经天井的“接官桥”登上享堂。

跨过第二进中门,迎面看到“大司马”的牌匾,牌匾上有两行小字“至正九年”、“航川立”。 至正(元年:1341年 - 末年:1370年)是元惠宗的第三个年号,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元朝使用至正这个年号一共30年,是元朝使用相当长的一个年号。在元朝至正九年之前,江西泰和康氏人居住的这个地方名叫“龙源”,爵誉康氏族谱12世康友政为朝庭立下赫赫战功,被元朝元惠宗敕名为“爵誉”。有“敕谕”为证!

大司马康航川敕谕

奉 天承运

皇帝敕曰朕惟国家有文事,即有武备,人才能器使未能弘通,惟尔行军司马康友政,学问该博,戎经风娴,居帏幄而运筹屈人,可以不战控韬铃而致果,万夫玄亦莫当,值此寇盗充斥之秋,正属行间急

需之略,顷以出师江右,娄奏朕功,大用全材班已早窥其一,薄伐小鬼迹玄靖於臾诚尚书所云,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者也,用更友政以航川,爵加大司马之称,军辖十一路之众,赐尔章服,居里曰爵誉,宠兹殊助尚鼓大勇之余立效一月之捷尔其钦哉。

敕命 至正九年五月初一日 之宝

在“泰和康氏右派世系垂丝图”十二世那一栏,可看到“友政”。 走过第二进的中门或仪门,经抱廊拾石阶而上,便是衍庆堂(享堂),“衍庆”是爵誉康氏四世祖的字,名康祥应。后代为了纪念他,特用其字为堂名。整栋宗祠从前坪开始至享堂,共有5级阶梯,地势逐级升高,寓含“登高望远,五子登科,步步高升”之意。

“衍庆堂”匾下现供奉泰和康氏始祖康延孝、左派始祖康国辅、右派始祖康国弼三尊画像,中间的是康延孝祖公画像,右边是康国辅(大儿子),左边是康国弼(小儿子)。悬挂正中的牌匾是“衍庆堂”,右边是“辅弼泽后”,左边是“金门待诏”。衍庆堂两立柱上雕刻有一副对联:衍无疆福泽,庆有道曾孙。享堂设有神案,神案上摆有历代祖先牌位,每逢佳节,香火缭绕。

“衍庆堂”匾下现供奉泰和康氏始祖康延孝、左派始祖康国辅、右派始祖康国弼三尊画像,中间的是康延孝祖公画像,右边是康国辅(大儿子),左边是康国弼(小儿子)。悬挂正中的牌匾是“衍庆堂”,右边是“辅弼泽后”,左边是“金门待诏”。

在唐朝由于康子文,康子忠,康子信三兄弟屡立战功,获唐主赏识,下诏旌表门闾,追封三代,长十郎子文封京兆郡男正将军,次十

一郎子忠封京兆男参将军,少十二郎子信封京兆郡男副将军。父国辅赠京兆郡伯,母司马氏赐姓李,封京兆郡伯太夫人,祖延孝加赠京兆郡侯,祖母王氏赠京兆郡侯太夫人,曾祖如绚加赠京兆郡伯,曾祖母司马氏赠京兆郡伯太夫人。正将军妣李氏,参将军妣赵氏,副将军妣王氏,各随夫爵并封京兆郡男夫人。 将军兄弟为国尽忠,为家尽孝,父死唐主亲行葬礼于西门之外,祭奠后命群臣送诣先茔,并遗使臣代行祭礼。尚主李氏夫人对婆母十分孝敬,请恩养姑,上听所请,赠赐金银缎疋,童女侍从,加封子文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京兆郡男威武镇南正将军,子忠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京兆郡男威武镇南参将军,子信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京兆郡男威武镇南副将军,宴请三日。

第三进来到后祠堂,便看到“务信学校”及门联,联曰: 孝固可通神惟愿始终务名义

廉无多取物诚心常效信天翁

抗日战争时期,南昌失陷前,南昌二中于1940年(1940—1943)迁来泰和爵誉村。“务信学校”及门联是南昌二中校长车驹(江西贵溪籍)书写,“务信学校”四个字是刻在一木匾上,右边有一竖行小字“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冬”,左边有两竖行小字“江西省立南昌 第二中学校长”再接着“車駒敬书”,上联“孝固可通神惟愿始终务名义”旁有一竖行小字“甲申冬月”,下联“廉无多取物诚心常效信天翁”旁有一竖行小字“黄塘 張箸撰 贵谿車駒敬书”。“务信学校”的前身是“孝廉书舍”,是纪念爵誉康氏族谱13世康务信举孝廉不行。族谱里记载康务信,曰:务信 号端轩,明洪武以孝廉微诣京师予官

不授,奉敕隐归,生于元朝至正甲午(公元1354年2月15日),殁于宣德庚戍(公元1429年7月25日),享年75岁。妻娶本里湖边周氏,生于至正戊戍年5月15日,殁于宣德庚戍年4月25日,合葬本里良稼乌鸦泊。有肖维祯尚书撰写墓铭。位下子四,存诚、存敬、存用、存吾。女二,长女适罗步田肖廷风,次女适本里韦伯鱼,年廿矢节不二,有豪强欲夺其志,忿不欲生,兄存敬诉之于朝,蒙思优嘉,敕建贞节坊。

书舍为两层庑(wu )顶四合院封闭样式,砖木结构,设有四间宽敞教室,一间办公室。书舍天井植有两棵树龄五百多年的桂花树,每到八月,桂花香飘,十里八乡,沁人心脾。

走出孝廉书舍,可看到石拱门上书有“孝廉书舍”四字。


相关作文

  • 小桥流水人家作文2700字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清新.流畅,一个"爱"字通贯全文."树高千尺忘不了根",鸟儿返巢,牛羊归圈,这是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叶落归根,"生于斯,长于斯,当归于斯",这是生活给我们的启示.心 ...

  • 我爱家乡作文900字
  • 我的家乡座落在淮北大平原,他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村子.在她的旁边有一个大煤矿,听说在它下面储藏着十三亿吨的煤呢!我的家乡盛产苔干,听说它是当年专给皇帝吃的贡菜呢!所以苔干又称贡菜,有机会,欢迎你来品尝哟! 在我的家乡,最常见的是辛勤的人们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走到哪里,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即使是比较清 ...

  • 星作文400字
  • 张静雯 夜晚,从床上翻身跃起,原来是一场梦,趴在窗前,向天空眺望,猛然发现,星星竟然也这么美. 深蓝色的夜幕上,闪烁着群星,仿佛是外婆的眼睛在关注着我.想着想着,回忆起小时候与外婆在一起的日子,很是怀念--不知,外婆此时是否也正趴在窗前,眺望群星,思念着我-- 从小就离开了家乡,到上海来学习,很不舍 ...

  • 家乡的美景作文3000字
  • 草坪 1'春天,春画家把细雨和柔和的春风化作一支笔,把草坪涂的绿绿的. 春天,春姑娘拿出彩笔,把草坪描绘得多姿多彩.这时候,便迎来了从远方飞来的黑衣客人-燕子在草坪的上空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 2.春天,草儿从泥土里钻出了它们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在楼上往下看,绿油油的一片,可爱极了!春风拂过,小草舞动起 ...

  • 我的作文作文1100字
  •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开县,那里虽没有仙界.虽没有名胜古迹.虽没有张家界那样秀丽神奇.虽没有...但我爱我的家乡.因为它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是一个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的百年古镇,素有"举子之乡"."帅乡"."金开县"之美誉 ...

  • 美丽的天津大学(600字)作文作文4800字
  • 精选作文:美丽的天津大学(600字) 作文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暖,天津大学里也是生机勃勃. 一进校门,就到了北洋广场.被阳光长很大,能容下好几百人在这里聚集.开会.还有很多小朋友在这里学轮滑.学滑板.学骑自行车&&草坪里的小草从土地里悄悄的钻出来,心想:我终于能为大地添加一份 ...

  • 我热爱的家乡作文900字
  • 在绵延的罗霄山环抱下,有一个宁静的山区小县城,这里没有大都市的繁华,没有风景名胜的游人如织,远离了喧嚣,有的只是群山环绕,万亩竹海掩映下,小城显得如此秀丽.穿城而过的是一条直直的小河--中城河,小河两岸,刚刚种上的树木虽然没有郁郁葱葱的身姿,却也是绿意盎然.小城里的人们就在这河边迈着从容的步子,脸上 ...

  • 家乡的秋天优秀作文评语作文4300字
  • 家乡的秋天优秀作文评语 又迎来了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家乡的秋天是否还是往日那般模样呢?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分享的家乡的秋天优秀作文评语,希望对您有帮助! 家乡的秋天优秀作文评语精选 1. 下的秋天丰富而又美丽:红的花,绿的草,青的山,蓝的天„„ 2. 抓住了" "的特点,十分准 ...

  • 家乡的美景作文400字
  • 家乡的美景 四年级四班 韩雪 我的家乡有许多美景,听我给你们讲说一下. 我先给你们说一下这里是我的家乡第一处美景,"公园"公园里有好多孩子在里面玩耍开心极了,所以我把这个当做家乡的第一处美景送给大家. 第二个美景是家乡的一条小河,小河的流水长年不断,每一年春天家乡的人们都来这里钓 ...

  • 家乡美景光照湖作文900字
  • 贵州省晴隆县第一小学 学生:康元梦 辅导教师:杨正刚 家乡美景--光照电站光照湖 我的家乡在云贵高原贵州黔西南的晴隆县,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周末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人来到国家重点工程--光照电站光照湖.我们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分明是一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