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怎样写出个性化的作文作文7100字

初一作文

高考 怎样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近年来,高考“考试体”的作文盛行:思想保守,材料老旧,构思套路化,结构程式化,总之,没有一点个性。这样的作文自然难以得高分。怎样摆脱“考试体”的束缚,写出个性化的作文,让作文得高分呢?

一、 树立超越意识,

人们说,高考考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话一点不假。考场的竞争是知识能力的竞争,更是思想意识的竞争 。就作文来说,要写出有竞争力的高分作文,首先在于考生有一种竞争意识、超越意识。 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强调“我的意思”和“最佳意思”, 努力张扬个性,争取超出对手。具体在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谋篇布局 、行文表达每一环节都要考虑做得跟别人不同。 只有这样, 作文才有可能超越对手,不至于平庸,才有可能得高分。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只有跟别人不同,才有可能出人头地。 下面我们以2012年全国高考大纲卷作文题为例,来谈 审题立意如何超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拿到这道题我们怎样审题呢?

先想想别人会怎么审题,这个别人也可能是自己最初的想法、一般性的想法。 “别人”可能 对材料的理解是做事要勇敢,要集中注意力,要 放下顾虑。这些解读无疑是正确的,但它们都只是从某一方面在理解,很一般。如果我的解读 能深想一下:因为材料中的“我”脱掉了鞋袜,放下了顾虑,才走出了困境,获得好的结果。从事物的因果关系去考虑,读出材料不仅只是讲放 下、舍弃,还 讲到如何获得的结果。只有放下、舍弃顾虑,才能获得,这样对题意的破解显然要深刻得多 。在这样审题基础上立意的文章,分值的起点 可能比较高。

再说立意, 先看这则材料大约可立哪些意:①勇敢②注意力集中 ④放弃⑤放下顾虑 。这些立意都是单个方面在思考,可能写不出深度。如果审视材料, 站在哲学的高度 ,将舍弃置入事物发展 的关系中去考量分析: 舍与得,放弃与获取是一对矛盾关系,有时只有舍才能有所得;如果什么东西都舍不得丢,那就不会有所得。这样,我们可以立意谈“有舍就有得”或“放弃与成功”这个主题 ,它有一定的哲学高度和思想深度,显然立意不凡。

其实,树立超越意识就是 深入一点看,当 我们能够把一个平凡的事件(材料), 看的更深一点,就能思考出与众不同的思想主题,出现不同层次的境界, 这就是一种能力,一种对世界认知的创新 的能力。试想,具有这种能力 的同学,他(她)的作文还能是“千篇一律 ”的吗?他(她)能不获得考分吗?

二、在角度和文体上突破

考试时,一般的考生对“自选角度”的理解只局限于选取材料的角度,而忽视了写作所运用的角度,因而多运用常规的角度来写作,即用第一人称、 多从人的角度来写,其角度单一、 老旧,没有什么新意。在文体方面只求保险、过得去,多写议论文 文体,也不见很大的特色。评卷老师在看腻了运用常规的角度所写的常见文体的文章,他是给不出高分的。高考毕竟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如果观察、思考和表达能表现一种全新的角度——这正是一种创新能力的表现, 如果能写出较新的文体——让阅卷老师换一换脑筋,老师能看到角度和文体新颖的文章,他一定为之眼睛一亮,评价有嘉。

那么,我们怎样训练出角度和文体新颖的文章你呢?

(一)角度突破

运用角度是写作的智慧。我们所说的角度是指叙述人称或叙述角度,即作者 的观察点、立脚点,也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到的。我们常说,角度决定高度。选用新颖的角度,也是构思新颖的表现。

比如写记叙文常用第一人称“我”,其实“我”还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别的人,:可以是一个外国人,可以是一个古代人,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等等。这样构思就会出新。另外,在常用第一人称的时候,偏用第三人称,在常用“人”的角度的时候偏用“物”的角度,是真实事实偏运用虚拟的角度: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思考社会生活。这样,便形成了有创意的叙述角度。

如 重庆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

“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请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重庆有一考生打破常规思维,不是从人的角度,而是从物的角度,写了一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描写一只想死的老鼠走在大街上,想让时髦的女士,丰富阅历的老太婆和维护秩序的警察将自己处死,而事实适得其反的故事。文章以独特的视角,拟人 化的手法显示了当今人们期望的错位,讽刺了人们是非颠倒,将反常视为正常的麻木心态。构思精巧,警策醒人。这篇作文被评为当年高考的满分作文。可以肯定地说,从一般的视角, 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考生是不计其数,但都只能是“骈死于槽柅之间”,而此文却独领风骚,出尽风头。这就得益于一种所运用的角度。

天津高考作文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作, 天津一考生写出《我是檀香木》的作文而获得满分,作者 也是 以独特的视觉和拟人化的手法,采用编寓言故事的形式,写了名贵树木檀香木被人们视作一般杂木的故事。文章通过檀香木被砍下后的遭遇、见闻,以及老去时的感叹和劝诫,说明" 材,非材,可能因人而改变" 的道理,文章鲜活生动,哲思警人。

(二)文体突破

文体突破常常和角度突破联系在一起。在考试中,考生多写议论文、记叙文 常见文体,也不见很大的特色。我我们为什么不能来一些突破?比方编故事(包括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和科幻故事),写书信,写日记,更可以写散文、小小说等等。

比如“环境保护”这个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很难写好。如果以寓言的形式,描述动物么们的言行,也许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借森林之王审理鸭子状告老马踩死小鸭子一案,审问老马却发现是啄木鸟滥发警报所导致的,审问啄木鸟却发现是蝎子磨匕首导致的,审问蝎子却发现是螃蟹磨刀导致的,审问螃蟹却发现是大虾练标枪导致的,审问大虾却发现是鸭子导致的,因为鸭子潜入水中吃掉了小虾。作者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来说明害人终将害己的道理,巧妙地讽刺了当前人类因为破坏环境而招致灾祸连连的现实,话环保的虚命题为真实的小故事,阐释了深刻的大道理,促人警醒,引人深思。

又如 全国高考满分作文《赤兔马之死》。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 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

考场作文中写书信是常用的文体。书信可叙事说理,可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灵活,情感真巧动人。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没有满分作文,在为数不多的高分作文中,有两篇书信体作文,其中一篇题为《给儿子的一封信》的文章,谈关于“甩掉顾虑”的道理,文章以家

信的形式,用父亲的口吻娓娓道来,显得亲切、随和而又不失深刻的凝重。读一读信中这样的话:

“一个人思考得太冗杂,就会分散时间与精力,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就不能学会用清晰的大脑思考,就不能把脚下的路走稳走实。在适当的时候,果敢一点,坚决一点,要学会舍弃那些阻碍你的顾虑,在责任背负的路上奋力前行。大鹏展翅,扶摇直上,鹏程万里,毫无顾虑。孩子,卸下你顾虑的包袱,努力前进吧!相信你会走得更远!” 读了他这篇书信体的作文,你不仅觉得其紧扣题旨,而且会受到熏陶、感染。

这篇作文在形式上有两个突破,一是改常写的议论文为书信,第二是角度创新,改用第二人称“你”的角度,以一个父亲的口吻对孩子的谆谆教导,读来令人动容,显出作者在形式上的独特用心,考场上能写出这样形式创新的作文,获高分当之无愧。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意思是指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弯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大,弯数多。过弯道时,原来领先的车手可能因为弯道而落后,而本来落后的车手也可能利用弯道超越对手。

现在,这一用语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的“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 的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

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新颖的文体能帮助文章脱颖而出,根据上面的题目思考作文的形式创新,你能想到哪些切合题意可以运用的新颖文体?在下列选项的括号中填入可用的恰当文体。

A故事 B寓言 C童话 D日记 E书信 F戏剧

①孙悟空讲述自己人生的两个弯道(石中孕育,孤苦伶仃;误入歧途,被压五指山下)与两大转机(拜师学艺;西天取经),表现“弯道,转折的机遇”这个主题。( )

②苏东坡,面临过人生弯道,从仕途的高峰跌落到低谷,从皇帝、太后都欣赏的才子变成贬往黄州的迁客。就在黄州这个弯道上,苏轼饮尽孤独,洗尽浮华,从而写出了流芳百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 )

③你的人生本是宽阔的直道,不甘平庸的你更是拐出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弯道。——昭君告别汉宫出塞和亲。 ( )

④兀兀岩石下,一粒种子沿着弯曲的罅隙历经艰难,终于在阳光下伸展出自己骄傲的枝叶。

( )

⑤父亲想对儿子说:沉住气,弯道处有挑战也有机遇。( )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风”原指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使空气流动所产生的现象,后用以指风气等。现在校园里时不时刮起“歌星风”“出国风”,社会上有助人为乐这风,也有攀比之风,浪费之风等。 那么,对于“风”,你有什么感想或经历见闻?请以“风”为 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提示(一)

【评】①D 日记 ②F 戏剧 ③ A故事 ④B 寓言 ⑤E 书信(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成理,可以操作均可。)

提示(二)

“风”是自然现象,是空气流动给人的感觉。从季节来看,有春风、秋风等。从程度来看,有和风、暴风(台风)等。从题目要求来看,其主要目的不是让我们去写自然之风,而应是写社会之“风”。社会之风是多种多样的。从性质来说,有良好风气之风,有歪风邪气之风,而能使之成“风”的原因,有的是人为的,有的则是自然“流行”的。有的“风”是社会性的,有的“风”则是局部的、小团体的,有的“风”可能是全民性的,有的则是在某个层次或某个职业中流行的。

社会之“风”的形成与共同心态、媒体的引导、观念认同、需要、追求、利益驱动等密切相关。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在立意时,不妨针对现实生活的某些现象,引出某些小议论点:

(1)不要把流行“风”视如洪水。

(2)要正确理解学生中的“流行风”。

(3)要敢于“迎风”而“解意”(在流行风中做好引导)。

(4)玩电子游戏之风不宜助长。

(5)攀比之风弊多利少。

„„

写记叙类文章可写“家风”“班风”“校风”,还可以写自己在“流行风”中有何作为或言行。

写议论文对“风”展开议论。

写出个性化作文,可以运用拟人化手法,从“风”的角度,写“风’的观察、思考,从而批评一些不正之风;文体可用童话、寓言故事。

纸 梯

(2013湖南满分作文)

你说你不像别人的父亲那样有本事,你只是个纸梯,纸梯什么也做不了。

我说我愿意,愿意带着纸梯一路前行。

去年冬天,你和母亲陪我在北京求学。雪雨纷飞的日子,你一手提着一袋腊肉转乘了三四趟车来到老师家门口,和老师点头哈腰说话的样子和那双被冻裂的大手我至今记忆犹新。临走时你一个劲地拜托老师多关照我,似乎把一辈子的谢都在那会儿道尽了。

你陪我去购买寄宿用的衣物。结账时发现少拿了一件东西,于是叫你守着购物车排队等着。回来时,发现你竟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伏着购物车睡着了。侧仰着头,轻声地打着鼾。往返拿趟东西只不过三分钟而已,你竟已如此疲惫,那一刻,我久久站在你身边,凝望着你,不忍将你叫醒,嘈杂的超市在我心里突然也寂静了。

十八年来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你——那个在我出生时第一个抱我的男人,那个在我生病时鞍前马后照顾我的男人,那个对母亲说“如果你生个儿子,我们爷俩保护你,如果你生个女儿,我保护你们娘俩”的男人。随着我的成长已经年近半百。

思及此,我被“年近半百”这个词语所吓倒,我无法想象几十年后你口吐不清,吃饭如同嚼蜡的日子。不知何时开始,你竟变得爱说重复的话,爱随手关灯。你开始变得邋遢,变得一久坐就体痛,变得爬上三楼都会体力不支。你曾经那么英俊。我的成长似乎建立在你的衰老上,我成长的养份似乎就是你年轻的生命活力。

“秋风秋草正离离”仿佛就是你的写照。昔日那个将我扛在肩上的男人如今连提桶水上楼都会气喘吁吁。

你是一个完美的父亲,我却是一个不完美的女儿。我尽全力让自己更加完美,只是为了告诉别人,我配作你的女儿。此刻,我在考场上写下你,我知道,你一定在学校门口焦急地等待着我的凯旋。我给了你太多希望,我不想让你失望。

你曾经跟我说过,你不是大官,也不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你不能像别人的父亲那样当个铁梯子让孩子越爬越高,顺风顺水。你只是一个纸梯,纸梯什么也做不了。

我说,谢谢纸梯,让我比别人坚强,比别人完美。我愿意带上纸梯一路向前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有个性化的文章,首先,父亲的形象不是像别人的父亲那样高大,他衰老、憨厚、低调, 他说话做事,一点也没有惊人之举,对女孩来说,他只能是一个纸梯。其 实作者通过平凡的人的平凡小事表现一种真情实感,体现父亲的形象。其次,语言朴实,有几分幽默、风趣。表现作者驾驭语言能力之高。

就是喜欢残月

(2011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

夜,沉寂。风卷残云般肃静„„

深邃的天幕,神秘而苍茫。一轮残月孤自悬空。不知风在动,云在流,不审残月的轻梭在云雾里穿织。

夜空,那么苍茫,那么幽远。残月发出淡淡的清辉,衬得远近的树影鬼一样阴冷,很多人,在这样的夜景下,会不寒而栗。

可是,我喜欢。我喜欢在这样的月夜下放飞思想。

传说中,被天狗吞噬着的月亮也不过如此,同样支离破碎的,伤痕累累的,没有人爱怜,更没有人抚慰,只有人为之悲伤,甚至,诅咒它是邪恶的象征。不祥的预兆,和着那变异的形状,如冷剑胆的残锋,逼得人毛根悚惧。

可是,我喜欢。我喜欢面对这样的自然之观反省人生。

满月以它的圆和光辉深得人宠,残月却因它的“残”和“冷”被世俗遗弃。其实残月之残是一种创伤,同时也是一种成熟,更是一种饱经风霜的傲慢。

残月,斜劈于天际,魂断于迷茫,细长弯曲利爪似的造型的确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邪恶之气。自古以来,花好月圆总会出现在甜蜜的时光,然而花终有凋,幕总有谢,坎坷之神不会因为同情和可怜而给你长久舒服的机会,真正万事万物、万顺百利的又有多少呢?圆月固美,终究会缺。

我就喜欢仰望残月,仰望着它在淡淡的浮云中游弋,仰望着它晦朔行走,由望到缺。 夜深人静,残月孤芳自赏。也许非常凄凄然,可是它并没有因为鄙夷和唾弃而哀乞告怜。因为没有伤痕的胜利者,往往是可悲可叹的失败者。有谁看见一帆风顺的船能在浩海中长久地航行?灵魂之船若不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没有留下一些余痛未息的伤残,怎么可能和海浪搏击?怎么能承受伤痕累累的情感?怎么能体会胜利者的欢愉?

美好的事物并不一定都璧洁无瑕,残缺的东西亦并不是都暗泽晦涩。残月之残,颇具残缺之美,尽显傲雪凌霜之雅。每一寸裂痕都是磨炼的标志,每一处伤痕都是锻造的象征。不断改造,不断完善。

我就喜欢这样,站在残月之下,哲人似地思考,试图解开一些人生的问题。

不以残缺之为悲,它能鞭挞进取,正如山河面对峭壁的绝望,却一纵而成瀑布的壮观。雪峰之所以伟岸,处处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之所以浩瀚,处处漂着沉船的残骸。

人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处处有坎坷,有残缺。

名师点评

按常理,人们都喜欢圆月,一轮满月悬挂中天,逗得人满心欢喜;可是本文的作者确喜欢残月孤自悬空。作者喜欢在这样的月夜下放飞思想,喜欢面对这样的自然之观反省人生,作者认为残月之残,颇具残缺之美,尽显傲雪凌霜之雅。每一寸裂痕都是磨炼的标志,每一

处伤痕都是锻造的象征。不断改造,不断完善。多么独特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啊!至于文章的语言,更是精妙绝伦。

湖北 武汉 李谦

高考 怎样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近年来,高考“考试体”的作文盛行:思想保守,材料老旧,构思套路化,结构程式化,总之,没有一点个性。这样的作文自然难以得高分。怎样摆脱“考试体”的束缚,写出个性化的作文,让作文得高分呢?

一、 树立超越意识,

人们说,高考考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话一点不假。考场的竞争是知识能力的竞争,更是思想意识的竞争 。就作文来说,要写出有竞争力的高分作文,首先在于考生有一种竞争意识、超越意识。 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强调“我的意思”和“最佳意思”, 努力张扬个性,争取超出对手。具体在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谋篇布局 、行文表达每一环节都要考虑做得跟别人不同。 只有这样, 作文才有可能超越对手,不至于平庸,才有可能得高分。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只有跟别人不同,才有可能出人头地。 下面我们以2012年全国高考大纲卷作文题为例,来谈 审题立意如何超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拿到这道题我们怎样审题呢?

先想想别人会怎么审题,这个别人也可能是自己最初的想法、一般性的想法。 “别人”可能 对材料的理解是做事要勇敢,要集中注意力,要 放下顾虑。这些解读无疑是正确的,但它们都只是从某一方面在理解,很一般。如果我的解读 能深想一下:因为材料中的“我”脱掉了鞋袜,放下了顾虑,才走出了困境,获得好的结果。从事物的因果关系去考虑,读出材料不仅只是讲放 下、舍弃,还 讲到如何获得的结果。只有放下、舍弃顾虑,才能获得,这样对题意的破解显然要深刻得多 。在这样审题基础上立意的文章,分值的起点 可能比较高。

再说立意, 先看这则材料大约可立哪些意:①勇敢②注意力集中 ④放弃⑤放下顾虑 。这些立意都是单个方面在思考,可能写不出深度。如果审视材料, 站在哲学的高度 ,将舍弃置入事物发展 的关系中去考量分析: 舍与得,放弃与获取是一对矛盾关系,有时只有舍才能有所得;如果什么东西都舍不得丢,那就不会有所得。这样,我们可以立意谈“有舍就有得”或“放弃与成功”这个主题 ,它有一定的哲学高度和思想深度,显然立意不凡。

其实,树立超越意识就是 深入一点看,当 我们能够把一个平凡的事件(材料), 看的更深一点,就能思考出与众不同的思想主题,出现不同层次的境界, 这就是一种能力,一种对世界认知的创新 的能力。试想,具有这种能力 的同学,他(她)的作文还能是“千篇一律 ”的吗?他(她)能不获得考分吗?

二、在角度和文体上突破

考试时,一般的考生对“自选角度”的理解只局限于选取材料的角度,而忽视了写作所运用的角度,因而多运用常规的角度来写作,即用第一人称、 多从人的角度来写,其角度单一、 老旧,没有什么新意。在文体方面只求保险、过得去,多写议论文 文体,也不见很大的特色。评卷老师在看腻了运用常规的角度所写的常见文体的文章,他是给不出高分的。高考毕竟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如果观察、思考和表达能表现一种全新的角度——这正是一种创新能力的表现, 如果能写出较新的文体——让阅卷老师换一换脑筋,老师能看到角度和文体新颖的文章,他一定为之眼睛一亮,评价有嘉。

那么,我们怎样训练出角度和文体新颖的文章你呢?

(一)角度突破

运用角度是写作的智慧。我们所说的角度是指叙述人称或叙述角度,即作者 的观察点、立脚点,也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到的。我们常说,角度决定高度。选用新颖的角度,也是构思新颖的表现。

比如写记叙文常用第一人称“我”,其实“我”还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别的人,:可以是一个外国人,可以是一个古代人,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等等。这样构思就会出新。另外,在常用第一人称的时候,偏用第三人称,在常用“人”的角度的时候偏用“物”的角度,是真实事实偏运用虚拟的角度: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思考社会生活。这样,便形成了有创意的叙述角度。

如 重庆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

“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请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重庆有一考生打破常规思维,不是从人的角度,而是从物的角度,写了一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描写一只想死的老鼠走在大街上,想让时髦的女士,丰富阅历的老太婆和维护秩序的警察将自己处死,而事实适得其反的故事。文章以独特的视角,拟人 化的手法显示了当今人们期望的错位,讽刺了人们是非颠倒,将反常视为正常的麻木心态。构思精巧,警策醒人。这篇作文被评为当年高考的满分作文。可以肯定地说,从一般的视角, 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考生是不计其数,但都只能是“骈死于槽柅之间”,而此文却独领风骚,出尽风头。这就得益于一种所运用的角度。

天津高考作文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作, 天津一考生写出《我是檀香木》的作文而获得满分,作者 也是 以独特的视觉和拟人化的手法,采用编寓言故事的形式,写了名贵树木檀香木被人们视作一般杂木的故事。文章通过檀香木被砍下后的遭遇、见闻,以及老去时的感叹和劝诫,说明" 材,非材,可能因人而改变" 的道理,文章鲜活生动,哲思警人。

(二)文体突破

文体突破常常和角度突破联系在一起。在考试中,考生多写议论文、记叙文 常见文体,也不见很大的特色。我我们为什么不能来一些突破?比方编故事(包括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和科幻故事),写书信,写日记,更可以写散文、小小说等等。

比如“环境保护”这个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很难写好。如果以寓言的形式,描述动物么们的言行,也许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借森林之王审理鸭子状告老马踩死小鸭子一案,审问老马却发现是啄木鸟滥发警报所导致的,审问啄木鸟却发现是蝎子磨匕首导致的,审问蝎子却发现是螃蟹磨刀导致的,审问螃蟹却发现是大虾练标枪导致的,审问大虾却发现是鸭子导致的,因为鸭子潜入水中吃掉了小虾。作者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来说明害人终将害己的道理,巧妙地讽刺了当前人类因为破坏环境而招致灾祸连连的现实,话环保的虚命题为真实的小故事,阐释了深刻的大道理,促人警醒,引人深思。

又如 全国高考满分作文《赤兔马之死》。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 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

考场作文中写书信是常用的文体。书信可叙事说理,可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灵活,情感真巧动人。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没有满分作文,在为数不多的高分作文中,有两篇书信体作文,其中一篇题为《给儿子的一封信》的文章,谈关于“甩掉顾虑”的道理,文章以家

信的形式,用父亲的口吻娓娓道来,显得亲切、随和而又不失深刻的凝重。读一读信中这样的话:

“一个人思考得太冗杂,就会分散时间与精力,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就不能学会用清晰的大脑思考,就不能把脚下的路走稳走实。在适当的时候,果敢一点,坚决一点,要学会舍弃那些阻碍你的顾虑,在责任背负的路上奋力前行。大鹏展翅,扶摇直上,鹏程万里,毫无顾虑。孩子,卸下你顾虑的包袱,努力前进吧!相信你会走得更远!” 读了他这篇书信体的作文,你不仅觉得其紧扣题旨,而且会受到熏陶、感染。

这篇作文在形式上有两个突破,一是改常写的议论文为书信,第二是角度创新,改用第二人称“你”的角度,以一个父亲的口吻对孩子的谆谆教导,读来令人动容,显出作者在形式上的独特用心,考场上能写出这样形式创新的作文,获高分当之无愧。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意思是指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弯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大,弯数多。过弯道时,原来领先的车手可能因为弯道而落后,而本来落后的车手也可能利用弯道超越对手。

现在,这一用语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的“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 的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

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新颖的文体能帮助文章脱颖而出,根据上面的题目思考作文的形式创新,你能想到哪些切合题意可以运用的新颖文体?在下列选项的括号中填入可用的恰当文体。

A故事 B寓言 C童话 D日记 E书信 F戏剧

①孙悟空讲述自己人生的两个弯道(石中孕育,孤苦伶仃;误入歧途,被压五指山下)与两大转机(拜师学艺;西天取经),表现“弯道,转折的机遇”这个主题。( )

②苏东坡,面临过人生弯道,从仕途的高峰跌落到低谷,从皇帝、太后都欣赏的才子变成贬往黄州的迁客。就在黄州这个弯道上,苏轼饮尽孤独,洗尽浮华,从而写出了流芳百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 )

③你的人生本是宽阔的直道,不甘平庸的你更是拐出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弯道。——昭君告别汉宫出塞和亲。 ( )

④兀兀岩石下,一粒种子沿着弯曲的罅隙历经艰难,终于在阳光下伸展出自己骄傲的枝叶。

( )

⑤父亲想对儿子说:沉住气,弯道处有挑战也有机遇。( )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风”原指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使空气流动所产生的现象,后用以指风气等。现在校园里时不时刮起“歌星风”“出国风”,社会上有助人为乐这风,也有攀比之风,浪费之风等。 那么,对于“风”,你有什么感想或经历见闻?请以“风”为 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提示(一)

【评】①D 日记 ②F 戏剧 ③ A故事 ④B 寓言 ⑤E 书信(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成理,可以操作均可。)

提示(二)

“风”是自然现象,是空气流动给人的感觉。从季节来看,有春风、秋风等。从程度来看,有和风、暴风(台风)等。从题目要求来看,其主要目的不是让我们去写自然之风,而应是写社会之“风”。社会之风是多种多样的。从性质来说,有良好风气之风,有歪风邪气之风,而能使之成“风”的原因,有的是人为的,有的则是自然“流行”的。有的“风”是社会性的,有的“风”则是局部的、小团体的,有的“风”可能是全民性的,有的则是在某个层次或某个职业中流行的。

社会之“风”的形成与共同心态、媒体的引导、观念认同、需要、追求、利益驱动等密切相关。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在立意时,不妨针对现实生活的某些现象,引出某些小议论点:

(1)不要把流行“风”视如洪水。

(2)要正确理解学生中的“流行风”。

(3)要敢于“迎风”而“解意”(在流行风中做好引导)。

(4)玩电子游戏之风不宜助长。

(5)攀比之风弊多利少。

„„

写记叙类文章可写“家风”“班风”“校风”,还可以写自己在“流行风”中有何作为或言行。

写议论文对“风”展开议论。

写出个性化作文,可以运用拟人化手法,从“风”的角度,写“风’的观察、思考,从而批评一些不正之风;文体可用童话、寓言故事。

纸 梯

(2013湖南满分作文)

你说你不像别人的父亲那样有本事,你只是个纸梯,纸梯什么也做不了。

我说我愿意,愿意带着纸梯一路前行。

去年冬天,你和母亲陪我在北京求学。雪雨纷飞的日子,你一手提着一袋腊肉转乘了三四趟车来到老师家门口,和老师点头哈腰说话的样子和那双被冻裂的大手我至今记忆犹新。临走时你一个劲地拜托老师多关照我,似乎把一辈子的谢都在那会儿道尽了。

你陪我去购买寄宿用的衣物。结账时发现少拿了一件东西,于是叫你守着购物车排队等着。回来时,发现你竟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伏着购物车睡着了。侧仰着头,轻声地打着鼾。往返拿趟东西只不过三分钟而已,你竟已如此疲惫,那一刻,我久久站在你身边,凝望着你,不忍将你叫醒,嘈杂的超市在我心里突然也寂静了。

十八年来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你——那个在我出生时第一个抱我的男人,那个在我生病时鞍前马后照顾我的男人,那个对母亲说“如果你生个儿子,我们爷俩保护你,如果你生个女儿,我保护你们娘俩”的男人。随着我的成长已经年近半百。

思及此,我被“年近半百”这个词语所吓倒,我无法想象几十年后你口吐不清,吃饭如同嚼蜡的日子。不知何时开始,你竟变得爱说重复的话,爱随手关灯。你开始变得邋遢,变得一久坐就体痛,变得爬上三楼都会体力不支。你曾经那么英俊。我的成长似乎建立在你的衰老上,我成长的养份似乎就是你年轻的生命活力。

“秋风秋草正离离”仿佛就是你的写照。昔日那个将我扛在肩上的男人如今连提桶水上楼都会气喘吁吁。

你是一个完美的父亲,我却是一个不完美的女儿。我尽全力让自己更加完美,只是为了告诉别人,我配作你的女儿。此刻,我在考场上写下你,我知道,你一定在学校门口焦急地等待着我的凯旋。我给了你太多希望,我不想让你失望。

你曾经跟我说过,你不是大官,也不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你不能像别人的父亲那样当个铁梯子让孩子越爬越高,顺风顺水。你只是一个纸梯,纸梯什么也做不了。

我说,谢谢纸梯,让我比别人坚强,比别人完美。我愿意带上纸梯一路向前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有个性化的文章,首先,父亲的形象不是像别人的父亲那样高大,他衰老、憨厚、低调, 他说话做事,一点也没有惊人之举,对女孩来说,他只能是一个纸梯。其 实作者通过平凡的人的平凡小事表现一种真情实感,体现父亲的形象。其次,语言朴实,有几分幽默、风趣。表现作者驾驭语言能力之高。

就是喜欢残月

(2011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

夜,沉寂。风卷残云般肃静„„

深邃的天幕,神秘而苍茫。一轮残月孤自悬空。不知风在动,云在流,不审残月的轻梭在云雾里穿织。

夜空,那么苍茫,那么幽远。残月发出淡淡的清辉,衬得远近的树影鬼一样阴冷,很多人,在这样的夜景下,会不寒而栗。

可是,我喜欢。我喜欢在这样的月夜下放飞思想。

传说中,被天狗吞噬着的月亮也不过如此,同样支离破碎的,伤痕累累的,没有人爱怜,更没有人抚慰,只有人为之悲伤,甚至,诅咒它是邪恶的象征。不祥的预兆,和着那变异的形状,如冷剑胆的残锋,逼得人毛根悚惧。

可是,我喜欢。我喜欢面对这样的自然之观反省人生。

满月以它的圆和光辉深得人宠,残月却因它的“残”和“冷”被世俗遗弃。其实残月之残是一种创伤,同时也是一种成熟,更是一种饱经风霜的傲慢。

残月,斜劈于天际,魂断于迷茫,细长弯曲利爪似的造型的确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邪恶之气。自古以来,花好月圆总会出现在甜蜜的时光,然而花终有凋,幕总有谢,坎坷之神不会因为同情和可怜而给你长久舒服的机会,真正万事万物、万顺百利的又有多少呢?圆月固美,终究会缺。

我就喜欢仰望残月,仰望着它在淡淡的浮云中游弋,仰望着它晦朔行走,由望到缺。 夜深人静,残月孤芳自赏。也许非常凄凄然,可是它并没有因为鄙夷和唾弃而哀乞告怜。因为没有伤痕的胜利者,往往是可悲可叹的失败者。有谁看见一帆风顺的船能在浩海中长久地航行?灵魂之船若不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没有留下一些余痛未息的伤残,怎么可能和海浪搏击?怎么能承受伤痕累累的情感?怎么能体会胜利者的欢愉?

美好的事物并不一定都璧洁无瑕,残缺的东西亦并不是都暗泽晦涩。残月之残,颇具残缺之美,尽显傲雪凌霜之雅。每一寸裂痕都是磨炼的标志,每一处伤痕都是锻造的象征。不断改造,不断完善。

我就喜欢这样,站在残月之下,哲人似地思考,试图解开一些人生的问题。

不以残缺之为悲,它能鞭挞进取,正如山河面对峭壁的绝望,却一纵而成瀑布的壮观。雪峰之所以伟岸,处处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之所以浩瀚,处处漂着沉船的残骸。

人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处处有坎坷,有残缺。

名师点评

按常理,人们都喜欢圆月,一轮满月悬挂中天,逗得人满心欢喜;可是本文的作者确喜欢残月孤自悬空。作者喜欢在这样的月夜下放飞思想,喜欢面对这样的自然之观反省人生,作者认为残月之残,颇具残缺之美,尽显傲雪凌霜之雅。每一寸裂痕都是磨炼的标志,每一

处伤痕都是锻造的象征。不断改造,不断完善。多么独特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啊!至于文章的语言,更是精妙绝伦。

湖北 武汉 李谦


相关作文

  • 独立思考+个性表现作文2000字
  • 高考作文:独立思考+个性表现 作文命题新趋势 语文高考试卷的作文题,历来备受关注.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对高考作文的关注已远远超过它作为一道题目应承载的分量,高考作文似乎已成为每一年度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等的折射或引领.今年尽管我省首次自行命题,但高考作文命题有其稳定性的特点 ...

  • 创新作文作文3400字
  • 创新作文 创新作文是一种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激发学生想象,抒发感情,表明观点态度的一种作文形式.它含有与时俱进的因素,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新作文起用独特的阶梯式教育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学会文章架构的方法,学会潜词造句的本领.创新作文启发进行写作,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它是培养学生成为作家的摇 ...

  • 2007年高三语文作文备考作文13800字
  •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从我的两个高考作文讲座中提炼而来,这两个讲座的对象都是学生.第一个讲座是<打开高考作文思路的创新思维>,第二个讲座是<概念.结构.思维>.我们大家知道,高三学生在作文方面存在有几大问题,一是思路的点拨,二是材料的使用,三是语言的表达,四是 ...

  • 再现独一无二的鲜活生命(学生版)作文2700字
  • 1 再现独一无二的鲜活生命 --"写出人物的个性"写作指导(一) 简单地说,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种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写出人物的个性最为简洁的表述,就是写出人物的不一样.著名作家老舍曾举例 ...

  • 高三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作文2300字
  • 高三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摘 要:目前,高三语文教学中出现了模式化美文化虚假化的作文训练模式,学生成文中鲜见真情实感的流露.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更新教学观念.实施开放性教学.采取分组分类讲评等途径,进行高三作文的教学改革,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三:作文:教学 作文是高考语文试题中占分最多 ...

  • 山东2007年高考满分作文出炉 阅卷老师谈心得作文2500字
  • 怎样写出精彩的高考作文 阅卷老师谈批阅心得 烟台二中的于志高老师是今年高考的阅卷老师.他在批阅高考作文时看到一篇非常出彩的作文,文思飞扬,思想深刻,不禁拍案叫好,给了满分.记者获悉这一消息后,及时与于老师取得联系,这篇满分作文得以与广大读者见面.因为是封闭阅卷,目前无法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第 ...

  • [关注2006年高考]熟悉考纲 摸准路径 提高实效作文4000字
  • [关注2006年高考]熟悉考纲 摸准路径 提高实效 高考语文学科总复习看似不着边际,其实有规律可循.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复习才能取得实效?熟悉考纲,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复习方案,在实践中提高各种能力,调整应试态度,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等等,这些方法无疑能够提高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语文学科总复习有 ...

  • 2014陕西高考作文作文1800字
  • 篇一:2014陕西高考作文 假定你是李华,美国一个中学校长代表团即将访问你校并出席英语周的一项活动.请根据写作要点和写作要求写一篇欢迎词. 写作要点:1. 表示欢迎:2. 介绍活动内容和目的:3. 表达对客人祝愿. li hua篇二:2014陕西高考作文 该篇文章为2014年参加陕西高考的一位女童鞋 ...

  • 怎样写好考试体作文作文2900字
  • 怎样写好考试体作文 上传: 王朝辉 更新时间:2014-1-29 20:42:26 评阅高考作文卷归来,整理有关资料,发现我省高中毕业生的写作水平的确很不理想,全省作文(满分60分)成绩平均分只有41.78,55分以上的仅占0.2%,不及格的有6.5%,42-46分的多达49.9%.从与各地前来参加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