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声音
八(1) 倪达财
一有假日,我就喜欢回到老家去。
老家, 我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老家不大,只有一条大马路,马路上有很多的商店,但是,对于小时候口袋里没有分文的我来说,那里,是进不得的。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糖。每每逛到街上,看着里面玻璃柜上放着的琳琅满目的糖果,我总会不自觉地驻在了那里,可惜,那也只能看看而已。
老家除了一条大马路外,还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小路。小路连接着每家每户,这倒有点“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感觉。正因为如此,在这些小路上,经常会有一个挑着麦芽糖的爷爷走街串巷的。这个爷爷担子里的糖,不是拿来卖的,他是拿来换的。呵呵,没错,只要你把自己家里的空瓶子,废铁什么的给他,他就会用糖换。
所以,这对于我与那些和我一样的同伴来说,可真是一个大福音啊!每天,当和伙伴在家门口玩弹珠时,就会遥遥地听到一阵清脆的铁片相互击打的声音。“换糖的来了,换糖的来了!”伙伴一哄而散,各自跑回家去拿自己多日收集的“财富”,准备换糖了。
“乒乓,乒乓”的声音越来越近了。我们似乎是商量好了一样,一窝蜂地从自己家跑了出来。有几个因为手里的东西多了,小脸涨的通红,有一部分是因为东西太重,但更多的是因为怕自己到晚了,换不到糖了。这时,那个挑担子的爷爷则会放下手中的担子,乐呵呵地喊到:小家伙们不要急,爷爷这里糖多得是,慢慢来,别摔了啊!
我因为东西少,所以总是跑早最前面。这不,我已经站在了爷爷的担子前面了。爷爷的年龄似乎挺大了,他的后背有点弯了,但是脸色依旧红润,一些花白的胡渣,随着他的笑容,一颤一颤的。还有他的担子,前面的担子上蒙着一块白布,我知道,那里面便是最爱的糖了,后面的担子里有着几个空瓶子,还有几双破了的鞋子,想必,这定是之前爷爷换来的。这就是在我童年记忆里的爷爷形象,另外,他还有一个让我至今还记得的就是,他的手里总是拿着用来切割糖的两把小铲子。两个铲子互相碰撞,就发出了那种清脆的“乒乓”声。
“爷爷,我要换糖。”“我也是,我也是…”“还有我!”我随着伙伴的声音也叫嚷着,生怕自己晚了别人一步。“好,都有份,都有。呵呵”而爷爷似乎很喜欢这种氛围,笑着回应道。 接下来,便是期待已久的换糖了。我们把自己手里的东西交给爷爷,而爷爷则只是随便看了看,便放进了后面的担子里,然后拿着小铲子,揭开那块白布,入眼的是同白布同样大的糖块。爷爷两手一边一只铲子,互相敲了敲,就用铲子划开了那块糖。“爷爷,我要大的。”“呵呵,知道了,你这个小馋猫。”“嘿嘿!”爷爷对我们很好,就算我们给的东西不多,但是糖却不少。没多久,那一大块糖就已经都到了我们的嘴里。每个人的嘴里都是鼓囔囔的,每一个人的眼里,都是喜滋滋的。
爷爷看我们吃的这么欢,总会敲响自己手中的那两把小铲子,“乒乒乓乓”,嘴里还念着童谣,听起来可舒服了。
几曲后,爷爷便起身走了。担着满满的担子,一摇一遥的,手中的铲子还在有节奏地敲击。拐过一个拐角,就不见了,但是那清脆的声音,还是会传遍小路的每一处。
如今,不知何时起,那位换糖的老爷爷就没有再来了。奶奶告诉我说,他老了。我听懂了其中的意思,虽然不至于哭,但不知为何,心里总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现在算算,那种声音,似乎已经好久没听到了啊。
有这样一种声音
八(1) 倪达财
一有假日,我就喜欢回到老家去。
老家, 我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老家不大,只有一条大马路,马路上有很多的商店,但是,对于小时候口袋里没有分文的我来说,那里,是进不得的。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糖。每每逛到街上,看着里面玻璃柜上放着的琳琅满目的糖果,我总会不自觉地驻在了那里,可惜,那也只能看看而已。
老家除了一条大马路外,还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小路。小路连接着每家每户,这倒有点“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感觉。正因为如此,在这些小路上,经常会有一个挑着麦芽糖的爷爷走街串巷的。这个爷爷担子里的糖,不是拿来卖的,他是拿来换的。呵呵,没错,只要你把自己家里的空瓶子,废铁什么的给他,他就会用糖换。
所以,这对于我与那些和我一样的同伴来说,可真是一个大福音啊!每天,当和伙伴在家门口玩弹珠时,就会遥遥地听到一阵清脆的铁片相互击打的声音。“换糖的来了,换糖的来了!”伙伴一哄而散,各自跑回家去拿自己多日收集的“财富”,准备换糖了。
“乒乓,乒乓”的声音越来越近了。我们似乎是商量好了一样,一窝蜂地从自己家跑了出来。有几个因为手里的东西多了,小脸涨的通红,有一部分是因为东西太重,但更多的是因为怕自己到晚了,换不到糖了。这时,那个挑担子的爷爷则会放下手中的担子,乐呵呵地喊到:小家伙们不要急,爷爷这里糖多得是,慢慢来,别摔了啊!
我因为东西少,所以总是跑早最前面。这不,我已经站在了爷爷的担子前面了。爷爷的年龄似乎挺大了,他的后背有点弯了,但是脸色依旧红润,一些花白的胡渣,随着他的笑容,一颤一颤的。还有他的担子,前面的担子上蒙着一块白布,我知道,那里面便是最爱的糖了,后面的担子里有着几个空瓶子,还有几双破了的鞋子,想必,这定是之前爷爷换来的。这就是在我童年记忆里的爷爷形象,另外,他还有一个让我至今还记得的就是,他的手里总是拿着用来切割糖的两把小铲子。两个铲子互相碰撞,就发出了那种清脆的“乒乓”声。
“爷爷,我要换糖。”“我也是,我也是…”“还有我!”我随着伙伴的声音也叫嚷着,生怕自己晚了别人一步。“好,都有份,都有。呵呵”而爷爷似乎很喜欢这种氛围,笑着回应道。 接下来,便是期待已久的换糖了。我们把自己手里的东西交给爷爷,而爷爷则只是随便看了看,便放进了后面的担子里,然后拿着小铲子,揭开那块白布,入眼的是同白布同样大的糖块。爷爷两手一边一只铲子,互相敲了敲,就用铲子划开了那块糖。“爷爷,我要大的。”“呵呵,知道了,你这个小馋猫。”“嘿嘿!”爷爷对我们很好,就算我们给的东西不多,但是糖却不少。没多久,那一大块糖就已经都到了我们的嘴里。每个人的嘴里都是鼓囔囔的,每一个人的眼里,都是喜滋滋的。
爷爷看我们吃的这么欢,总会敲响自己手中的那两把小铲子,“乒乒乓乓”,嘴里还念着童谣,听起来可舒服了。
几曲后,爷爷便起身走了。担着满满的担子,一摇一遥的,手中的铲子还在有节奏地敲击。拐过一个拐角,就不见了,但是那清脆的声音,还是会传遍小路的每一处。
如今,不知何时起,那位换糖的老爷爷就没有再来了。奶奶告诉我说,他老了。我听懂了其中的意思,虽然不至于哭,但不知为何,心里总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现在算算,那种声音,似乎已经好久没听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