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设计作文2100字

六年级作文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2. 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

3. 学习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一、介绍交响乐的有关知识

1、交响乐的结构

交响乐,是指一种以奏鸣曲的结构写作,由管弦乐演奏的多乐章的器乐曲。通常包含独立的、以奏鸣曲的结构统一起来的四个乐章。

交响乐各乐章的体裁,大致分为:

第一乐章为快板的奏鸣曲式(Sonataform)。

第二乐章是慢板(Lento)乐章。

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大都以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变奏曲式作成,是快板的壮丽终曲,通常以第一乐章的主调作成。

2、贝多芬与《田园交响乐》

F 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由作曲者亲自命名为《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 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 。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作品共分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表达了" 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 ,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

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有关交响乐的知识。

第二乐章,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 溪边小景" 。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

第三乐章,快板," 乡村欢乐的集会" ,诙谐曲。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

第四乐章,快板," 暴风雨" 。这一乐章中,雷雨由远而近,狂风骤起、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整个大自然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中。

第五乐章,小快板," 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 。乐章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

三、作者简介

乔治•桑,法国女小说家。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1876年6月7日逝世。乔治•桑属于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欧洲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描绘细腻,文字清丽流畅,风格委婉亲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早期作品为激情小说,《安蒂亚娜》《华伦蒂娜》《莱莉亚》等。

第二阶段作品为空想社会主义小说,《木工小史》、《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等。

第三阶段作品为田园小说,《魔沼》《弃儿弗朗索瓦》和《小法岱特》。田园小说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大自然绮丽的风光,渲染农村的静谧气氛,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第四阶段作品为传奇小说,《金色树林的美男子》。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篇。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聆听干燥穹顶坠入和煦强劲静穆羽翼涌现焦躁堵塞垂顾

堕入悬崖峭壁凛冽嶙峋窒息滚烫疲惫包裹

指定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能够声情并茂。

五、教师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分组讨论几个思考题:

1、作者在文章开头这样说道:这是在聆听贝多芬这部伟大的交响乐时我所看到的。那么,在文章中,作者都看到了哪些东西?

看到的内容:

平原,天空,光线,夜晚的黑暗,云层;如带羽翼的阴暗方阵,狂风暴雨,悬崖峭壁;蓝色的星星,熊熊火焰,柔软的云,天幕。

明确:这可以看作是作者聆听音乐时想象和联想出来的田园风光。

2、这篇文章可以根据什么标准来进行层次的划分?

第一层:1—11节,迷茫的追求;第二层:12—20节,艰难的抗争;第三层:21—23节,胜利的到来。

(也可以将21、22节独立成为第三层,主要内容为—黑暗中的希望。)

学生欣赏《田园交响乐》第四乐章——“暴风雨”

利用晨读时间,为学生播放乔治桑的散文《冬天之美》。营造一个美妙的艺术氛围,使学生迅速融入进课文的学习中去。

3、作者在聆听这部交响乐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能由此说一说文章的主旨吗? 第一层:疲劳不堪,害怕,急迫,疲于奔命,孤独无依。

第二层:焦躁不安,忧惧交加,灰心丧气,勇气,放心,开始斗争。

第三层:疲惫无力,幸福。

小结:本文的主旨意在歌颂勇于与命运抗争,并最终战胜命运之神的强者形象。如文中出现的点题之笔:勇敢的战斗吧!我歇息之后的和平与我的天空的荣光只属于强者。„„来吧,我的强者!

如有时间,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录音。

4、这篇文章描写音乐的手法和《琵琶行》有什么不同?

《琵琶行》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声喻声。把抽象的音乐刻画成具体可感的实物。此外,双声叠韵词的大量选用,也加强了音乐性和节奏感。

本文主要用了通感的手法,作者把无形的音乐化为可视的形象,积极调动读者的视觉、触觉和听觉,在平原、天空、光纤、飞鸟、暴风雨等音乐形象中,感受那交响乐旋律的发展变化。环境的渲染和衬托,与音乐主体形象“我”的描摹,使景情高度融合,从而表现出交响乐强烈的艺术魅力。

七、学习这几种手法,写一篇艺术随笔。讨论思考

板书设计:

第一层:1—11节,迷茫的追求;

我第二层:12—20节,艰难的抗争;歌颂战胜命运的强者

第三层:21—23节,幸福的到来。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2. 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

3. 学习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一、介绍交响乐的有关知识

1、交响乐的结构

交响乐,是指一种以奏鸣曲的结构写作,由管弦乐演奏的多乐章的器乐曲。通常包含独立的、以奏鸣曲的结构统一起来的四个乐章。

交响乐各乐章的体裁,大致分为:

第一乐章为快板的奏鸣曲式(Sonataform)。

第二乐章是慢板(Lento)乐章。

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大都以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变奏曲式作成,是快板的壮丽终曲,通常以第一乐章的主调作成。

2、贝多芬与《田园交响乐》

F 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由作曲者亲自命名为《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 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 。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作品共分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表达了" 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 ,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

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有关交响乐的知识。

第二乐章,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 溪边小景" 。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

第三乐章,快板," 乡村欢乐的集会" ,诙谐曲。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

第四乐章,快板," 暴风雨" 。这一乐章中,雷雨由远而近,狂风骤起、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整个大自然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中。

第五乐章,小快板," 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 。乐章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

三、作者简介

乔治•桑,法国女小说家。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1876年6月7日逝世。乔治•桑属于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欧洲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描绘细腻,文字清丽流畅,风格委婉亲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早期作品为激情小说,《安蒂亚娜》《华伦蒂娜》《莱莉亚》等。

第二阶段作品为空想社会主义小说,《木工小史》、《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等。

第三阶段作品为田园小说,《魔沼》《弃儿弗朗索瓦》和《小法岱特》。田园小说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大自然绮丽的风光,渲染农村的静谧气氛,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第四阶段作品为传奇小说,《金色树林的美男子》。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篇。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聆听干燥穹顶坠入和煦强劲静穆羽翼涌现焦躁堵塞垂顾

堕入悬崖峭壁凛冽嶙峋窒息滚烫疲惫包裹

指定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能够声情并茂。

五、教师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分组讨论几个思考题:

1、作者在文章开头这样说道:这是在聆听贝多芬这部伟大的交响乐时我所看到的。那么,在文章中,作者都看到了哪些东西?

看到的内容:

平原,天空,光线,夜晚的黑暗,云层;如带羽翼的阴暗方阵,狂风暴雨,悬崖峭壁;蓝色的星星,熊熊火焰,柔软的云,天幕。

明确:这可以看作是作者聆听音乐时想象和联想出来的田园风光。

2、这篇文章可以根据什么标准来进行层次的划分?

第一层:1—11节,迷茫的追求;第二层:12—20节,艰难的抗争;第三层:21—23节,胜利的到来。

(也可以将21、22节独立成为第三层,主要内容为—黑暗中的希望。)

学生欣赏《田园交响乐》第四乐章——“暴风雨”

利用晨读时间,为学生播放乔治桑的散文《冬天之美》。营造一个美妙的艺术氛围,使学生迅速融入进课文的学习中去。

3、作者在聆听这部交响乐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能由此说一说文章的主旨吗? 第一层:疲劳不堪,害怕,急迫,疲于奔命,孤独无依。

第二层:焦躁不安,忧惧交加,灰心丧气,勇气,放心,开始斗争。

第三层:疲惫无力,幸福。

小结:本文的主旨意在歌颂勇于与命运抗争,并最终战胜命运之神的强者形象。如文中出现的点题之笔:勇敢的战斗吧!我歇息之后的和平与我的天空的荣光只属于强者。„„来吧,我的强者!

如有时间,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录音。

4、这篇文章描写音乐的手法和《琵琶行》有什么不同?

《琵琶行》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声喻声。把抽象的音乐刻画成具体可感的实物。此外,双声叠韵词的大量选用,也加强了音乐性和节奏感。

本文主要用了通感的手法,作者把无形的音乐化为可视的形象,积极调动读者的视觉、触觉和听觉,在平原、天空、光纤、飞鸟、暴风雨等音乐形象中,感受那交响乐旋律的发展变化。环境的渲染和衬托,与音乐主体形象“我”的描摹,使景情高度融合,从而表现出交响乐强烈的艺术魅力。

七、学习这几种手法,写一篇艺术随笔。讨论思考

板书设计:

第一层:1—11节,迷茫的追求;

我第二层:12—20节,艰难的抗争;歌颂战胜命运的强者

第三层:21—23节,幸福的到来。


相关作文

  • 高一语文贝多芬田园交响乐作文1600字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 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

  • 田园交响曲 教案作文1300字
  • 贝多芬: F 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教学对象:初一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目的(1)了解贝多芬及其主要代表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通过欣赏作品,使学生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3)通过欣赏作品,体会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 教学重点:欣赏作 ...

  • 五年级 土拨鼠-教学教案作文3800字
  •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土拨鼠>. 二.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片段. 三.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保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通过本课 ...

  • 学做大禹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作文1800字
  • 学做大禹 前言: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是乔治·桑写自己听音乐感受的文章.本文对音乐形象的描写,不但纯是以声喻声,更主要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以形绘声,表现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所表现的形象和意境.集中精力读进去,通过文字"听"出形象,"听"出情感是本文的学习 ...

  • 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创作背景作文1900字
  • 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创作背景 <第六田园交响曲>展现了贝多芬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挚爱.全曲共五个乐章,所展现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对生活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感触.<第六田园交响曲>把古典交响曲提升了一大步. 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作于1807-1 ...

  •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作文2900字
  • 我听<田园交响曲>有感 摘要 这是贝多芬失聪后根据其在乡间养病时的情景和感受谱写的曲子,所以乐章中透露着乡村的气息朴实而安逸,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曲调细腻绵延,包含着作者对自然.生活.人生的热爱之情. 贝多芬的这首<田园>在其众多作品中是特别的,不平凡的.我们知道, ...

  • 田园交响曲作文500字
  • 我最欣赏<田园交响曲>这支曲子.它是由贝多芬谱写而成的.当贝多芬谱写这支曲子时,双耳已完全失聪.一个耳朵不好的人能作出这么优秀的曲子,真是太神奇了.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还是维也纳古典音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支曲子吧! 一开始,一阵柔和的乐音传来,原 ...

  •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赏析作文200字
  •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赏析 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 班 级 : 会计二班 学 号 : 10102210 姓 名 : 孔 祥 云 任课教师 : 孙 亮

  • 田园交响曲作文600字
  • 打开音响,我的耳边响起了一首美妙的音乐--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 听着听着,我被这美妙的音乐陶醉了,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了田园四季繁荣的景象: 春天到了,你瞧!春风姑娘把麦苗弟弟唤醒了,麦苗一个劲儿往上蹿,田园里霎时间变成了一片片绿色的海洋.一阵微风吹来,麦苗荡起了一圈圈波纹,多么像海洋的波浪呀!人们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