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系列(转)作文19700字

初一作文

作文指导系列(转)

(转自《语文123资源网》)

编织你的童话(写作系列之一)

余和霖 李研

小时候,当你躺在妈妈的臂弯里为丑小鸭的嬗变而惊喜,被灰姑娘的故事所感动的时候,童话,便像一颗神奇的种子,在你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过无数的真诚、善良和智慧。现在,当你即将与自己的童年时代挥手告别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要把自己在童话故事里所体味到的那一份温馨和美丽,奉献出来与更多的小朋友一同分享呢?来,拿起你的笔,编织你自己的童话吧,愿我们的心灵与你的想像一同飞翔。

写作准备

写作之前,你不妨重温一下过去曾经读过的一些童话故事,让那些尘封已久的童话形象再一次步入你的视野,让自己纷乱的思维重新回到童话世界的氛围之中。边读还应该边思考:在童话故事里,作者不但赋予了自然万物以生命、语言、情感或超自然的神奇之力,而且情节单一,线索明了,充满童趣,往往在生动的故事诉说中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陶冶。 例如:《天上的星星》一文中,小女孩的愿望就是“想够着天上的星星”。故事围绕“寻找星星”的过程展开:小女孩从“贮水池”到“小溪”再到“草地”,后经仙女指点又从“骑马”到“骑鱼”再到“攀彩虹”,只至梦醒。作者运用悬念设置情节,让读者与小女孩一道去寻找“星星”,从而生动地表现了儿童的好奇心、智慧潜能及执着精神。 加深了对童话的认识后,就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准备编织一个怎样的童话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意愿?

动笔之前,可以先思考如下一些问题,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你打算让小读者从这个童话故事中受到什么教益,或让他们得到哪些精神享受? ◎你准备选用哪些人物或动植物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这些角色在什么情境下相遇?他们之间又发生了哪些故事?最后的结果如何? ◎你准备采用哪些手法来丰富自己的想象?

◎你将怎样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而富有童趣?

◎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想一想,这个故事会赢得他们的喜爱吗?

写作中

动笔之前,可再次审视一下自己物色的“演员”,回顾一下自己设计的情节,看看它们是否还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如果时间允许,还应该拟定一个写作提纲。 写作中,你应该尽可能使自己进入如下状态:

忘我的写。此时,你就是你自己笔下的童话人物,你要以他们的身份、口吻和心理去驰骋想象,落笔成文。

动情地写。在你的童话人物中,要注入你自己的思想情感,要喜他们之所喜,悲他们之所悲。

大胆的写。要让想象尽可能丰富,情节尽可能生动,形象尽可能丰满。 能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你的创作一定会取得极大的成功。

修改交流

童话不仅要适宜于“读”,而且还要适宜于“讲”,那些过于书面化,议论性的词句,

要尽可能地改动;童话情节的发展要连贯紧凑,那些过于拖沓松散的语段,要尽可能地压缩;童话的想象要新奇而不荒诞,那些牵强附会的地方,要尽可能地推倒重写。

初步改定后,分小组从既“适宜读”又“适宜讲”两方面进行评议,评选出优秀童话故事若干篇。然后在班级内组织一次以《我们自己的童话》为主题的故事会,讲故事的人选可以是创作者本人,也可以是其它同学,看谁能把本班原创的童话故事讲的最好。 参考题目

1.渊博的“小眼镜”

2.神奇的________

3.吃书的孩子

4.书包里的争吵

5.能说会道的粉笔

6.会唱歌的文具盒

7.离家出走的自行车

8.筑巢于市

例文借鉴

天上的星星

从前有个小女孩,想够着天上的星星。她透过窗子的玻璃望着星星在晴朗的夜间闪闪发光。她想,要是她拿得着星星,那该多么快乐啊。她问父母,他们能不能把星星摘下来给她,他们只是叫她别发傻。尽管如此,她要入睡时还在想,她是多么希望得到星星啊!

有一天,她独自去找星星。她先到发动水车的贮水池边的旧磨坊去,对贮水池说:“请问,你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

“啊,看见过,”贮水池说:“星星经常到我的水里来玩。你跳进来游泳吧,也许会找到它们。”

小孩子跳进贮水池,游呀,游呀,但还是找不到星星,只找到一条小溪。她问小溪:“你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非常想拿到星星。”

“啊,看见过,”小溪回答说:“星星常常下来,在我的岸上玩。你涉水走吧,也许能找到星星。”

于是她涉水走去,走呀,走呀,走得累了,还是没有找到天上的星星。她来到一块草上,仙女们正在那儿玩呢。

“请问,”小女孩问仙女们,“你们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很想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星星。”

于是,小女孩就翩翩起舞,跳呀,跳呀,但还是找不到星星。这时,她非常累了,便坐下哭起来。

“我游泳,我涉水,我跳舞,”她说,“还是没有找到星星。如果你们不能帮我,那就没人帮我了。”

“小姑娘,”仙女们说,“如果你不回家找妈妈,那就往前走吧。”

“我能得到天上的星星吗?”她问。

“也许吧,”仙女们说,“你必须请四只脚的驮着两只脚的去找没有脚的,没有脚的会把你驮到没有梯级的梯子前面。要是你爬上没有梯级的梯子,要么你靠近了天上的星星,要么就到别的什么地方了。”

小女孩谢过仙女们,说声再见,极力记住她们的话,鼓起勇气动身了。

不久,她来到一座黑暗的森林,林边的一棵树上拴着一匹马。

“请问,”小女孩对马说,“你能帮我找到天上的星星吗?”

“不能,”马说,“那不是我的事。我的职责是为仙女们效劳。”

“是仙女们告诉我,请四只脚的驮两只脚的到没有脚的那儿去,没有脚的会把我带到没有梯级的梯子那儿去,如果我能爬上梯子,也许就可以够到星星了。”

“如果是这样,”马说,“那你就解开绳子,跳到我背上来吧。”

小女孩按照马的话做了,马立刻动身,走进黑暗的森林。不久,崐他们就穿过森林,来到一条宽阔的大路上,他们顺着大路到大海边。马在那儿站住了。

“下来吧,小姑娘,”马说,“我已照仙女们的吩咐做了。”

小女孩从马背上跳下来说:“请问,你能帮助我找到没有脚的吗?”

“那就不是我的事了,”马回答说,“我已经把你带到了陆地尽头,四只脚的只能到此为止了。”

说着,马扬起头,转身朝黑暗的森林奔去,撇下小女孩站在海边上。

正当她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一条大怪鱼在她的脚边出现,鱼把头伸出水面。 “请问,”小女孩说,“你能帮我找到天上的星星吗?”

“不能,”鱼说,“那不是我的事。我的职责是为仙女们效劳。”

“正是仙女们,”小女孩回答说,“让我来找没有脚的,没有脚的再把我带到没有梯级的梯子旁,如果我爬上梯子,就可能找到星星了。”

“如果是这样,”大怪鱼说,“就跳到我背上来吧。”

于是,小女孩跳上鱼背,两腿分开,骑在鱼背上。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鱼背很滑,但她抓住一根鳍,他们就走了。

他们在一条宽阔发亮的光迹上游过大海,光迹尽头的上空有一样东西,那东西有红、黄、蓝、绿等多种颜色,横跨天际。最后,他们来到那个东西的下面,鱼说:“现在你该从我背上下来了,小姑娘。我已经把你带到没有梯级的梯子跟前,我得和你分手了。我已经按照仙女们的吩咐做了。”

小女孩溜下鱼背,鱼回头游去,很快就不见了。

小女孩一个人站在天空中那样东西的下面,她非常害怕,因为她太小,梯子太陡。她感到十分惊奇,因为那东西光芒四射,绚丽多彩,于是她开始往上爬。她爬呀,爬呀,但还够不到天上的星星。她爬得越高,光就越亮,她开始感到眼花缭乱。她越来越头晕目眩,突然一滑,掉了下来。她往上掉呀,掉呀,掉呀,要不是她碰到自己卧室的地板,她至今还在往下掉呢。她醒来一看,原来是早晨了。

(选自《英语童话故事》)

拨动你的心弦(写作系列之二)

李研

日常生活中,或许我们都有过如此相同的经历,当许多重大的事情都如过眼云烟,再也从记忆中唤不回来的时候,却有那一枝花开、一片叶落、一次邂逅、一句慰语„„总是萦绕在你的心头,令人想起来就心醉神迷,情不能自已,而且愈随时间的流逝,愈像一颗萌动的种子,在那里撞击着你的心扉,鼓荡着你的激情,并不由自主地敦促你拿起笔来,为人们讲述那动人的瞬间。来,让我们都来诉说自己的心曲吧!愿窗外的花草也在我们的诉说里沉醉。 同时,也希望你通过本次训练,初步尝试从平实的生活中捕捉动人细节,在故事的诉说中抒发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较好地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来烘托气氛,表现主题。 写作准备

[收集资料]写作之前,可以先由教师提供一组颇富情感的古典诗句,并作适当讲解,以帮助学生酝酿情绪,激活思维。如“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国土光复之喜);

“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之忧);“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慈母舔犊之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亲人离别之苦)。

除此,还可以由老师找一些典范的抒情散文在班上朗读(如《背影》、《我的老师》、《散步》之类的文章),并与学生一起简要分析,这些文章是如何以小见大,如何描写环境,如何抒发情感的,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活跃的临界状态。

然后再由全班同学共同列举出那些表感情色彩的词语,每人围绕这些词语回顾自己的生活,看哪一个细节最触动你的心灵,哪一种情绪最牵动你的联想,用纸把它们简略地记录下来,然后开始构思自己的作文。

例如:刚上初中的覃晓芳同学,虽然来自僻远的山村,各方面条件都与镇上的孩子无法相比,但她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当她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当上班级的升旗手时,她的内心该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啊!她决定把这一切写进自己的作文里。

[理清思路]动笔之前,可以先按如下步骤,理清自己的思路。

1.从感情色彩来看,这是一件什么性质的事情?

(激动和自豪。)

2.这件事情前后,最令人难忘的细节有哪些?

(老师宣布人选的时候和正式升旗的过程。)

3.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情及心理活动如何?

(老师宣布人选的时候:表面很镇定;心好像要跳出来。

内心无比自豪;想给老师鞠个躬。

正式升旗的过程:手一个劲地抖动着;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4.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主要人物有哪些?

(星期一早晨;学校教室和操场;老师和“我”。)

5.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如何? (“我”想当升旗手;“我”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升旗手并光荣地崐完成了任务。) 6.本文的重点应放在什么位置?

(升旗的过程及当时的心理活动。)

7.准备采用什么样的记叙顺序?

(顺叙。)

写作中

动笔之前,可以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作一些口头交流,并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如故事是否真实感人,段落是否安排恰当,情感是否抒发自然,各种描写将如何展开,开头结尾将如何照应等问题,都可以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择善而行。

动笔之后,必须全神贯注,沉浸其中,非特殊情况不得不中断情绪,扰乱思维。如有必要,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诗词来渲染气氛,培育情感。

修改交流

耐心地阅读自己的文稿,检查有没有明显的错别字?误用的标点符号?表达的前后矛盾?思考叙述是否真实?抒发是否自然?结构是否合理?然后在小组内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请大家真实地回答下列问题。

1.你们愿意听这个故事吗?请用一个形容词说出你的感受。

2.我叙述的是否清楚?

3.你觉得我写得最好的是哪一部分,最不好的是哪一部分?

4.你能给我的作文提1-2条建议吗?

同学们讨论时,请做好记录,吸收好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

本轮修改重点针对如下几点进行。

1.故事本身是否令人心动?

2.心理描写是否准确到位?

3.记叙和抒情在文中是否得到了有机结合? 4.重点段落是否得到了强化?

5.开头结尾是否较有新意?

以下给大家简要介绍几种修改文章的具体操作方法。

1.读改法。即边读边思考,遇到气势不接、语意不畅的地方,随手改定。 2.重抄法。即边抄写,边揣摹,随时删改补充。

3.求助法。即自己改不下去的时候,求别人帮助修改。

4.冷却法。即一时改不妥贴时,暂时放一下,过一段时间再修改。

5.比较法。即把同一处问题的不同改法进行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改法。

利用班上的壁报,以“拨动你的心弦”为题办一期作文专栏,每篇文章须保留老师的批改和评语,以便大家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还崐可以每人把自己的作文誊写一份,送(寄)给相关的主人公,以表达崐自己或高兴、或感激、或怀念、或歉疚的真挚情感,相信你会从中获崐取比写作本身更多的人生乐趣。

参考文题

1.只能对你说

2.温馨一刻

3.请接受的我____(安慰、帮助、道歉、申请„„)

4.难忘那一幕

5.亲人的故事

6.离家的日子

7.我多么想 8.来自媒体的报道

例文借鉴

难忘的时刻

覃晓芳

星期一的早晨,轮到我们班升旗了。班主任会选谁来当升旗手呢?大家在猜测,也都希望自己能选上。我表面很镇定,可心好像要跳出来似的。

“覃晓芳和史永亮,你俩来当升旗手!”

老师这么一宣布,我便成了两个幸运儿中的一个,内心感到无比自豪。我想给老师鞠个躬,以此来感谢老师对我的信任。

这时,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大地,校园里盛开的鲜花显得格外娇艳,崐树木变得更加翠绿。我和同学们列队来到操场上,大家秩序井然地站在各自的位置上,等待着升旗。

升旗活动开始了,我俩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国旗走去,肩并肩站在旗杆下,双手紧握着绳头。此时,那蔚蓝的天空,那一片片白云,那耸立的教学大楼,都像在鼓励我。忽然,我耳边想起了国歌,操场上静下来,队员们举手行队礼,老师行注目礼。我突然紧张起来,我不知怎么的,手一个劲地抖动着,几乎握不住绳子了。“要沉着,用力拉”,班主任老师鼓励着我。我望着老师充满信任的面容,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和史永亮一把一把往上拉,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徐徐上升,随风飘扬。望着那面我亲身升起的火红的旗帜,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片刻,升旗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结束了。但那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

(选自《榔坪河》)

怎样积累生活?

有三句话:处处留心、时时留心、事事留心。至于做法,可以因人而异,有记笔记的,有不记笔记的,但是对初学者,还是记记生活笔记为好。记什么呢,怎样记呢?老作家张天翼同志给邓友梅同志是这样讲的:“随时记下你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譬如,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色。也就是说,应该记下形象来,象是一篇作文的一段或一句,而不是象做鉴定那样子,如:‘为人忠厚,埋头苦干’,‘年轻,热情,可惜不大爱用脑子’等等。此外,景也可以记,生动的群众语言,那些能表现个性的语言也可以记。”邓友梅同志据此还做过一些生活笔记,这里选一则:“我在帮助一个朋友读唐诗的时候,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假如这些时间用来自己读书,•岂不要有很大进步! ’ ‘你累了吧?’朋友看到我精神不集中便很关心地问我:‘你回去休息吧,我自己来读,不懂的我再去问你!’‘不,不,读下去吧!’我支吾着。然而脸红了”。张天翼同志的话和邓友梅同志的这则笔记都可以启示我们怎样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积累生活、观察生活。

风景这边独好(写作系列之三)

杨邦俊 李研

生活中,无论是眼前飘飞的白云,还是脚下新生的小草。无论是黎明前黄鹂轻舒歌喉,送给我们的呢喃软语,还是半夜里蟋蟀紧鼓腮帮唱出来的婉转夜曲,都是那么迷人。打开你心灵的窗户,让这些美景溜进心房,在记忆的日历上着一张底片。再找些时间,慢慢地把它们翻洗出来,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早已和文中的风景融为一体。

本次作文希望你通过生活中一处美景的描绘,从观景、赏景两方面都获得独特的感受。把它的细微之处写出来,然后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表现出某种韵味。要求写出特点、写得有趣,注意主体和背景、正面和侧面的配合。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写作准备

[收集资料]选定一处景物,仔细观察,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力争从中获取独特的内心感受,并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园子里的鸡冠花开得正旺,这时我们去观察就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可以赏花冠,也可以察花枝。可以远观,也可以近瞧,甚至还可以上去摸一摸,这样获得的感受就会大不一样。如果我们能趁机用精要的语言把这些感受记下来,一定会对后续的写作带来很大的帮助,下面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1.鸡冠花,有着一身惹人注目的火红,扇子般一簇簇立在繁枝之巅,向着太阳,也向着校园。

2.花枝被花朵舞弄得腰背难伸,紫红的花冠,装点着无声的花园。

3.鸡冠花,有的灼灼如火,有的灿灿似金,有的深紫如墨,花冠像画家笔下的凤缨,象贵妇头上的霞冠。

4.鸡冠花一团一团,绣球一般,走近了些,触一触它,还真厚哩,摸一摸,舒服柔顺。 5.头顶华冠,身披花针,微风起处,昂首收腹,忽如一声长啼,似锦鸡放歌。

不知大家是否从以上例句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写景物特点,或绘其色,或画其态,无不形神兼备;抒观者感受,或用拟人,或用比喻,无不情趣共生。

历来的文章家都说,作文最忌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抒情言志服务的。因此我们的写作还不能满足于上述这些纯客观的描写,还要注意把眼前的景物和它周围的环境关联起来。借以表现某种情趣,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那样的文章才能令人百读不厌。大家想想,

美丽的鸡冠花旁,配几只戏蝶,再施以朝阳或晨露,会是什么感觉?不妨再想想,娇花嫩叶之上置以疾风骤雨,又会是一幅什么情境?„„同样的鸡冠花,在不同的背景下,会给人不同的联想,写作中只要我们大胆而合理的发挥想象,写出的文章就会情趣盎然。

[理清思路]成文之前,应把写作过程的整体思路审视一遍。获得清晰的印象后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从写作目的上考虑,你写这篇文章打算向读者表达一种什么思想?(诸如:同情弱小,歌颂顽强,鄙视邪恶,申张正义)这是构思立意的基础,动笔之前应心中有数。

2。确定描写主体。作文之前,大家已经对景物有过观察,但此时还应进一步地框定内容。选点应该更集中,写作的意图应更明显。

3.考虑把主体置于什么样的背景中。主体物与背景物是表现中心的两个支点,所以应按表达中心的需要来策划。先写哪,后写哪,什么时候写都要综合考虑。

4.文章的构思完成以后,还要考虑如何行文,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哪里设伏,哪里照应,如何过渡,如何点题。„„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文章的雏形也就出来了。

5.语言和修辞地选择运用。描写是本次作文所要训练的主要表达方式。描写的妙用,是写好本文的关键。但描写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可把握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⑴用词用语。准确地选择动词、形容词,恰当地选用重迭词是这类文章常用的手法。多用短句,抒情句,能使描写更加明丽。⑵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是描写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多角度设喻,有利于把对象描摹得更加细致入微,拟人则可使文章流淌着一种生命的活力,读来亲切可人。此外,排比、对偶、借代、比拟、双关在写景文中也大有用处,运用得当,都能为文章增色。

写作中

下面以《雨中观柳》来具体谈谈本次作文应如何完成。

《雨中观柳》是一篇写柳的文章,柳叶当然成了作者观察描写的中心,但如果只局限于写叶,即使写得再美,也难免流于肤浅。因此作者在写柳时,还写到了根和干,形成了一个由叶、根、干构成的柳的形神世界。主体物确定以后,作者又把“柳”置于“雨中”这个特定的背景下来表现。于是,在景物之外就有了一些我们称之为“内涵”的东西。这个构思是作者于动笔之前就有所考虑的,但写作起来,不能像这样把自己的构思陈述出来,而应该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巧妙的方式来展示这个思路。所以作者不是直接从柳写起,而是大跨度的从一个半月以前的春风着笔。写春风,着意于一个“绿”字,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然后作者才把描写重点转向一个半月以后的柳。生命萌动最活跃的一个半月,其间有许多故事作者只字不提,留待读者去想象。而把我们的眼光,引向一个下着密雨的黄昏,观那诱人的绿叶,品那感人的老根,赞那多情的母干。烟雨空蒙,生命的音韵在流转,作者的思绪也为之舞动。这样表达起来不仅亲切生动,而且韵味无穷。因此本次作文大家最好先对构思立意有一个通盘考虑,而不要急于下笔,先要展开想象,任凭思绪奔越。思维灵动了,自然就会找到下笔的最佳点。打开了话匣子,脑中的形象就会一个个跃然纸上。

修改交流

写成初稿,还只能算写作的开端。这时主要是依靠灵感,在激情的牵引下恣意为文,凭的是一时豪情。情之所致,语之所指,回过头来重读有很多地方或失之公允,或有违事理;段落与段落之间或联系不够紧密,或语意层次混乱;遣词造句方面或用语失当,或生涩难读。这些都要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初稿到定稿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既是我们整理思维,明道悟理的过程,也是我们磨合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修改。

1.通读全文,思考前后是否一致,话题是否集中。对于那些前后自相矛盾的部分要加以调整;对于游离于中心之外的部分要坚决删去;对于内容单薄的成分要加以充实。当有的

一定要有,不当有的一定不能有。

2.审察文章的结构。主要是检查段与段之间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先后顺序是否合理。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完善。

3.检查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语气要连贯,层次要清楚。要选用灵活的句式来兼顾语气和语意的谐调。

4.推敲语言。检查用语是否得体,用词是否准确,从语法和感情色彩方面考察语言的准确性,从语体色彩和修辞的角度考察语言的生动性。修改作文最好的方法是朗读,语气不连贯,用词不准的地方一读便知。读读改改,直至满意。

谈到作文交流,最好是每人选择一个固定的文友,大家经常交换评阅。交流的好处不仅仅是可以发现问题,由于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别人读你的文章,不但能读出文中的问题,还可以读出你不曾发现的闪光点。因此,通过交流还可以综合他人的智慧,得到多方面的收益,这对学习写作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除此,还应该提倡同学之间互读作文。中学生的写作虽然是以练习技能为目的,不一定过分追求发表,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园交流的有利条件,尽量扩大交流的范围,有利于作文的修改和完善,有利于提高群体的写作水平。班上还可将本次作文整编成文集,配以序、跋,冠以集名,以便从多方面培养同学们的能力。

参考文题

1.夏日回忆

2.雪原

3.落日似金

4.观鱼

5.庄稼地

6.河水汤汤

7.惊鸿一瞥 8.秋天的原野

例文借鉴

例文一:

雨中观柳

旺仔

春风又绿江南岸。

柔美的春风携着点点雷鸣,将万物从冬眠中唤醒,点点生命的绿开始在枝头跳跃。 一个半月之后,这些校园的柳真正垂了下来,一遍遍轻拂大地的脸庞。

黄昏,窗外下着小雨。我合上手中的《舒婷》,推窗远眺,猛然发现,两丈外,一株柳在风雨中抖索着,像受了委屈的孩子。我的魂不由被它勾去,两只眼睛骨碌碌地望着它,分外的亮,似乎要将那满身的葱翠凝成一块碧玉。

烟雨空蒙,将柳裹了个严实,使人不由产生了错觉,看去像一团雾,或许是一篷芦苇花,静静地在柳间缠绕着。

走出教室,信步走向垂柳。

地上隐约露出两条被雨冲刷后的根,丑陋得让人不想看第二眼,整条根铭刻着砂石留给它的纪念,那半裸半扎入土里的深褐色似是这眼前满目浓绿的最好陪衬。

柳的干也被浸湿了,只是感到颜色有些憔悴,枯老的脉络支持着一树欲滴的绿,几杆爬满嫩芽的细枝,好像贪婪的婴儿拼命地从这里吮吸着母亲的乳汁。

静寂中,柳似乎在动,像生命的舞者,以她的身段和精神在我面前晃悠。如牛毛的细雨打了个旋轻盈地高居在柳叶上,一丝丝汇聚,无声地与叶守着满树的绿,雨珠越聚越多,叶

子像被一群孩子拉弯了腰似地软了下来,滑动,滴落,绿也随水珠流淌,漫延。

从一棵棵树旁走过,一遍遍品味这况味悠远的绿,读着绿前绿后的故事,一颗心已被这场春雨反反复复的浇淋。若此刻每有人来观赏,恐怕人也要舞起来了。

选自《初始者的脚印》

灵动皎洁清光照人

且看他(柯灵)的散文吧。有几篇写情写景,情景交融,很有诗意。可是作者并不像杜少陵那样“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或陆放翁那样“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露出诗人自我欣赏的姿态。他着眼的是浔阳江上夜航讴歌的舟子, 为全家老少饥寒温饱或忧或喜的打鱼人,傍岸的采菱妇女, 或顶风逆浪向暴力拼斗的孤舟。水乡渡口,他看到的是沉默的摆渡老人和来往渡客。田间春天的田园里,他记起童年,想到乡民翻泥锄草时短暂的美梦。柯灵同志惯爱于抹去自我,深藏若虚,可是他抹不掉自己的才华。随着斗争的需要或生活的逼迫,他的创作层出不穷,而他的文笔对任何形式都得心应手:描摹景物,点染得宜;抒写情感,熨贴入微;叙述故事,生动传神。《柯灵散文选》自序里说,希望炼就“灵动皎洁、清光照人”的文格。读他的文章而能见到他的为人,不就因为他笔下“灵动皎洁、清光照人”吗?

节选自杨绛《读〈柯灵选集〉》

撷取一朵生活的浪花(写作系列之四)

李研

坐在中学的教室里,回想过去,童年的生活就像一条灿烂的花径,既美丽又宁静。但是,如果我们只顾一路留恋和陶醉,而忘了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笔去记录,那么,人生的许多珍宝便会像朝露一样散落在岁月的草丛中,再也寻不回来。或许有人会说,十一、二岁的孩子实在太单纯,岂不知,恰是因为这种单纯,才使我们有了比大人更多的新起点、新转折、新体验、新进步„„。拿起你的笔,给大家讲一个自己的故事吧!让我们一同分享你的回忆。同时也希望你能够通过本次写作训练,初步掌握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及围绕中心选材的一般方法。大致了解有关详略得当,首尾照应,细节刻画的有关常识和技能。 写作准备

[收集资料]写作之前,可以先整理一下小时的衣物玩具,读一读过去的习作,或同父母聊聊家常,找朋友絮絮旧事,然后闭上你的双眼,让思绪从最遥远的记忆开始搜索。小时候蹒跚学步的事儿、咿呀学语的事儿、考试的事儿、郊游的事儿、得奖的事、出丑的事儿„„一幕一幕,不是都在大脑中闪现出来了么?请用最简单的词句把你所想到的人和事记下来,也许便可以发现那最闪亮的一颗宝石。

例如:有一位许开冰同学,从小家庭富裕,成绩优秀,无忧无虑,生活似乎每天都是一个样,激不起一点感情的波澜。不想,有一天,父亲的厂子突然倒闭了,全家的生活顿时一落千丈,以致到了被人切断生活用电的地步。这一段没有电灯的日子不仅使她的个性变得坚强起来,而且也成了她童年生活中一段最难忘的记忆。

她决定以此为素材,来构思这篇文章。

你不一定有过同样“曲折”的生活故事,但只要是曾经感动过你、改变过你、启发过你的亲身经历,实际上都可以写进作文里,说不定事情越小,越能够写得真切呢!如果一时难于确定该写什么内容,也可以先由老师找一些相关的例文在班上朗读,并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什么叫记叙的要素,如何围绕中心选材,怎样安排详略等写作知识和技能。从而让学生在联想中爆发写作灵感,进入写作状态。

[理清思路]动笔之前,可以先思考如下一些问题,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1.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物?

(初一上半学期,借租的房子里,我和爸、妈。)

2.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爸爸的工厂倒闭,被人切断了生活用电;又见到了久违的电灯光,自己变得更坚强了。) 3.当时你的心理活动如何?

(辛酸)

4.印象最深的细节有哪些?至今想来,是否仍然历历在目?是否时常令你心动? (烛光烧了我的发梢和作业。)

5.当时,有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令你特别难忘?它们将在你的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你是准备详写还是略写?

(爸爸劳累的身影和对我的精神鼓励。它们将在文章中起烘托作崐用。需要详写。) 6.你准备如何开头?如何结尾?

(用儿歌导入,以象征手法结尾。)

7.构思过程中,有哪些相关词句在头脑中闪现过,用笔把它记下来。

(电灯、倒闭、辛酸、烛光、作业、兴奋、希望、凝视。)

写作中

给文章起一个精彩的题目,然后尽可能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快速写下文章的初稿。要集中精力思考,要素交待是否清楚,细节刻画是否真实,感情抒发是否自然,详略安排是否恰当等结构和题材方面的问题,而不要过多地在字迹是否恭正、文句是否顺畅等细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这些内容可以留待以后来修订。所以草稿上的天头地脚,字迹行距应该留得充裕一些。因为是写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所以可以先列提纲,然后写作,也可以边写作,边构思,但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一般要求在45分钟内完成初稿的写作。

修改交流

阅读和讨论自己的文稿,按下列要求进行修改。

一般来说,修改文章可以从增、删、移、换四个方面进行。

“增”是增加,使表达充分。(如下文的第12段,则是作者增写的内容,表达了自己重见电灯的喜悦。)

“删” 是删除,使文章更精练。(如下文第2段“一落千丈”后原来还有“每况愈下”一词,因语意重复,后被作者删去。)

“移”是移动前后位置,使表达合理,语气顺畅。(如下文“烧头发”的事先放在“烧作文”的事之后,后根据老师“叙述几件事的时候一般遵循先略后详”的指点,而进行了调整。)

“换” 是更换新的说法,以便符合表达的需要。(如下文第7段“摇曳的烛光中”,原文为“摇曳的影中”,因为这里的“影”字具体指代不明,且为单音节词,读起来节奏不太和谐,所以,在相互修改中,作者根据同学们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分别从语言是否优美,结构是否巧妙,选材是否典型,情感是否真实四个方面给予评议,•然后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并通过投票形式选出本次写作训练的前三名。

请美术功底较好的同学(或用电脑)设计一个封面,以“生活的浪花”为题,编辑一册班级习作集,在同学间传阅。同时,还可以采用民主推荐的形式,将部分佳作登在校园文学期刊上,以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

参考文题

1.我的一个新____(玩具、书包;亲戚、朋友;收获、发现„„)

2.我的第一张照片

3.课间十分钟

4.美丽的谎言

5.少年也懂愁滋味 6.老师不在的时候

7.原谅是一枚开心果

8.背起书包上学去

例文借鉴

忘不了,那段没有电灯的日子

许开冰

“公公家中一窝瓜,藤藤爬满小山洼。说来这瓜真奇怪,日落西山就开花。”自从我会念这段儿歌时起,电灯便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每天晚上都会在台灯下做作业,看书,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那灯光的宝贵。我那时也万万没有想到,在我的生活中,竟然还会有没有电灯的日子。

就在我上初一的上半学期,由于父亲所开的场子的倒闭,又加上以前办砖瓦厂的失败,使我家中的生活一落千丈。房子是租的别人的,所以每月都得缴房租,但我们那时的确已经无能为力了。最后,房主把我们的生活用电给切断了。

于是,我便开始了那段没有电灯而与蜡烛为伍的生活„„

我们租的房子在商城对面,厨房、卧室兼客厅,总面积还不到教室的一半大。由于未盖好的房顶上有几个大洞,所以每次点蜡烛总得划好几次火柴。

有许多次,那微弱的烛光使我不由流出了辛酸的泪。

记得有一次,我做作业时头低的太近,头发梢儿都给烧焦了。

还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在烛光下认真的构思着,好不容易用稿子誊好了。我自己又读了一遍,便准备拿去请父亲指点。不料,正当我起身的那一刻,一阵风吹来,烛光失去了平日里那温柔的面孔,它吐出了那长长的火舌,把我的作文“吃”得干干净净。我哭了,我真想和父亲大吵一场。但是当我从那摇曳的烛光中,看到父亲那清瘦的面容时,我的心仿佛被针扎的一般„„我默默地重新写好崐作文,任泪水慢慢地流入心窝。

那一夜,我彻夜未眠,我的眼前老是浮现出被烧的作文和父亲的脸,我又回忆起了从前有灯的日子。我在被子里默默地流着泪,我只希望能再次见到电灯光——那世界上最美丽的光„„

在那段日子里,我咬牙奋进着,但是,我太脆弱了,太没有志气了,成绩竟然出现了大滑坡。

寒假里,我们搬到了市郊区的一个村子里,住在一座小土房中。虽然少了大街上的热闹,但我的心里却格外的兴奋。因为我再次见到了久违的电灯光。

那一个晚上,当我轻轻的坐在书桌前,小心的拧开台灯时,我不由得高兴地叫了起来。泪水再一次迷住了我的双眼。

那美丽的灯光,是那般的柔和。它既像阳光那样灿烂,又如月光一样皎洁。我用手轻轻的捧起那一丝丝,一缕缕灯光,它们都充满了金色的希望。父亲拍了拍我的肩,笑着说:“瞧,灯亮了„„”

我点点头,我明白父亲的意思。是的,灯亮了,亮灯了。女儿将走出那黑暗的日子,去迎接未来的光明。

(选自《文峰》总第六期)

“面包”和“盐”

事实上, 中学生, 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孩子已经阅历很多,懂得很多。大至世界和社会,

小至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追求和理想;他们有一个时而变幻色彩、时而涌起波澜的、天真烂漫的生活领域,其中有很多可以取作写作材料。宝库就在身边他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因为他们误认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什么精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宝藏的缘故。一旦换一个角度看周围的一切,他们会如同骑在神鸟的背上降落在神奇的山谷,忽然发现身边有数不清的宝贝。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打开身边宝库的大门,让他们骑上神鸟,飞进神奇的山谷。

刘国正《写作教学管窥》

让身边的人物鲜活起来(写作系列之五)

李研杨邦俊

在亲情的包围中,你人生的第一声啼哭,就那么令人关注。从那以后,父母为你的成长呕心沥血,师长为你的进步苦口婆心,邻居为你的天真津津乐道,同学为你的真诚热泪盈眶„„这些人与你或朝夕相处,或荣辱以共,他们都鲜活地活在你的周围。闭眼去想,每一个人的衣着服饰,举止言行,音容笑貌,习惯嗜好都会象放电影一样在自己的头脑中清晰闪现。但是,现在要你把身边的这些人物从记忆中搬到作文里,你能够保证他(她)与生活中的原型一样,让人们一读之后,便终生难忘么?

通过本次写作训练,培养乐于交往,留心观察的习惯,初步掌握用恰当的语句表达人物个性的写法。这种写法要讲究遣词造句,讲究细节描写,讲究真情实感。

写作准备

[收集资料]写作之前,同学们可列举课内外文学读物(含影视作品)中,自己张口就能说出来的人物形象,并作适当比较。为什么张口就能说出一些不同的人物形象来?就在于这些形象如同你身边的人物一样鲜活,而且一个“鲜活”一个样(个性化)。

另外,可选读一则典范的细节描写的段落,比如《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之死。他临死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众亲纷说不一,赵氏明白他的心事,两个指头指的是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恐费了油,便忙走去挑掉一茎。严监生点一点头,登时就没了气。“两指头”的细节,不仅是真实生活的反映,而且因其细小,更凸现出人物的性格(吝啬),人们读起来自然印象深刻过目不忘(细节之真)。

写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也当如此。衣着外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秉性习惯,职业背景,生活阅历等,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反映着人物的内心需求或性格特征,因而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但仔细想想这些素材,只有与他人区分度高(与众不同),才是有效的写作材料。这样的材料,有的能凸显或反衬(人物)性格,有的能构成细节,有的易于触发联想。 例文中的小胖,外貌是胖,似乎笨拙不便,理当苦恼,而他却笑口常开,爱劳动,学习有拼劲。“胖”实则反衬出他的勤勉可爱。又如写他在劳动中,“屁股礅儿”、“泥手揉着屁股”、“呲着牙说”的细节,便更凸现了他既爱劳动又开朗风趣的性格特征。

借鉴这些资料,请你搜寻所熟识的人的素材,再选择其中有效的写作材料,并大致想一想,把这些材料有序地排列起来,是否有了感觉:音容栩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了这种感受就准备构思行文。如果没有这种感受,则需要继续搜寻、选择,只至有这样一个人物在你的脑海里定格下来,再也无法让你平静。

[理清思路]明确写些什么材料后,理清写作思路,以便恰当地安排这些材料的位置。 1.你对所写的人物总体印象怎样?

(小胖的可爱:性格开朗,爱劳动,学习上进,语言风趣。)

2.与之相应的材料有哪些?

(小胖的雅号。笑口常开。掏污水沟。学习的拼劲。吃劲十足。)

3.能让人物“鲜活”起来的材料是什么?

(外貌特征:胖。细节描写:掏污水沟的动作、语言。) 4.如何安排材料的详略?

(爱劳动的故事为详,其它故事为略;语言细节描写为详,概述性语句为略。) 5.怎样结构文章?

(小胖的雅号。/很开心。很爱劳动。很爱学习。很能吃。/故事很多。)

6.确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

(生动的概述性语句:如“小胖的雅号”。鲜明的个性化语句:如“小胖的幽默自嘲”。细节描写的语句:如“小胖掏水沟拔石头”。语言活泼而诙谐:口语中夹点书面语,中性词中添点褒贬色彩,叙述句中用点修辞手法。)

7.以第5步骤为行文思路,填充有效材料中的关键词,用句号区分自然段,编写自己了然于心的写作提示。

(大小胖,雅号。/很开心,岂不辜负。∥爱劳动,抢着喊。大材不小用。不知所措,抱,拔,跌,揉,大伙笑,呲牙说。∥中等生,季军,第一。∥狼吞虎咽,减肥,干劲十足。/故事多。)

写作中

写作准备就绪,再看看你已经准备好的写作提示。写作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地把写作的能量调集起来释放于笔端。

自信地写。熟识的人感动过你,熟识的材料又深思熟虑过,要相信写出来也会感动别人。 流畅地写。把关键词的具体内容扩充起来,使之有血有肉,形象生动。

真诚地写。写自己想写的语句,不要让现实的功利是非扼杀你激情飞扬的文字。

如果是自由写作,你最好选择灵感闪现的时刻去写;如果是限时作文,你则必须不计成败地一气呵成。

你那充满激情与智慧的语言,正在让你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修改交流

初稿完毕,浏览一遍,看看字、词、句、标点是否有错漏现象;默诵一遍,检查文意是否清楚,表达是否连贯;再诵读一遍,感受语句是否上口,语气是否流畅。然后在每遍所标志修改的地方,先易后难的修改。删除语义重复和词不达意的地方,使语言简明精练;调整语序不当和文意阻隔的地方,使文句连贯有序;更换陈词滥调和生硬呆板的地方,使文风活泼清亮;增添个性材料,完善细节描写,使形象丰满鲜活。

在工整誊写后,与同桌交流。请他评议人物形象、文字表达、篇章结构,有硬伤的地方必须修改,有合理的地方酌情修改。(如例文第7自然段可调至第2段后,第6自然段要较详一些。)

将已定型的文章在全班交流:抒情性强的文章,作散文读;故事性强的文章,作故事说;夹叙夹议的文章,作演讲词讲。

文章经老师评解后,用统一的文稿纸,统一书写格式和标准,作一次书法训练。然后,将文章全部集中,不分等级,按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缘关系、朋友关系,把文章分作四类,并以每类中最鲜活的文题作该类文章的总题名,汇集成册,作为“自文自读”本,人手一册,以便比较阅读,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参考文题

1.他(她)也很可爱

2.言不由衷的

3.苦乐无涯

4.的“口头蝉”

5.无处不在的哪双眼

6.我家的“权威链”——爸爸、妈妈与我(或“爷爷、爸爸与我”等) 7.敝班的独行侠

8.儿时伙伴

例文借鉴

小胖的故事

吴楠

班里有两个很胖的同学,但比较起来仍有大小号之分。于是,较胖的同学被叫做“大胖”,“同理可证”,“小胖”的雅号也就诞生了。

小胖几乎天天都很开心。照他自己的话说:“朋友们常祝我笑口常开。我笑口不开,岂不是辜负了朋友的一片好心。”

小胖很爱劳动。记得有一次,班主任刚宣布:“谁愿意参加下午放学后的义务劳动?任务是„„”小胖抢着喊:“我!”气得劳动委员直向他瞪眼。结果,任务是清扫校园左侧那臭气熏天的污水沟。

放学后,一位仁兄对小胖说:“你怎能没听清楚任务是什么就报名呢?”小胖却说:“这任务正合我意,刚好大材不被小用。”然后拿起工具,一摇一摆地朝污水沟走去。

那污水沟不深也不浅,沤了许多陈年的落叶,也不知是谁扔进了一块大石头,恰好堵住了污水的去路。劳动委员束手无策,愣在沟边不知所措。小胖朝沟里一看笑着说:“看我的!”接着,他蹲了下去,两臂伸进水沟抱住那块大石头。不知是谁嘀咕说:“多脏啊!”小胖也不理睬,全神贯注用力一拔,石头被他抱了出来。可他自己也由于用力过猛跌了个屁股墩儿。小胖用满是黑泥的手揉着屁股,大伙儿都笑了。有人说:“小胖,减肥吧!”谁知小胖呲着牙说:“汝等无胖而予有之,此奇也。”大伙儿又哈哈大笑„„

小胖原是班上的中等生,但其拼劲正如他的吃劲。这不,这次考试他勇登季军宝座。私下里,他又在给自己鼓劲了,他说下次要拿个第一。

按说他每天在食堂狼吞虎咽,本该赶上正在减肥的大胖,可他仍是小胖。喔,可能是他任何事都干劲十足的缘故吧。

小胖的故事还很多,还想听吗?去找小胖吧!

(选自《中学生阅读》)

要有生活细节

我们知道,形象总是非常具体的,因此它需要依靠细节的真实来组成。《水浒》写武松打虎,就有许多细节:先是喝酒,过岗,见树上刻字,读庙前榜文,方知酒家说话,句句是实,却又怕招耻笑,回头不得。一路上写日色,写乱树林,写大青石,写醉态,写倦意,写武松的内心活动。直到遇见大虫,吃了一吓,酒也醒了,睡意也去了,惊魂也定了,使尽平生气力,棒劈,手按,拳打,脚踢,有许多身段;扑,撺,闪,跳,掀,有许多姿势。正是这些真实的细节, 使人物和故事的形象更鲜明, 更突出,读起来有声有色。其实《水浒》里打虎的不止一个武松,解珍解宝打过,李逵在沂岭

一口气还打死了大小四只,可是都不及武松打虎给我们印象深刻,依我看来,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写武松打虎有更多由真实的细节组成的形象,一丝一丝地扣住了我们的灵魂。

节选自《小说创作随笔》唐滔

许多初学写诗的同志们的习作,普遍地存在这样两个缺点,一个是缺乏诗的形象。常常是一些平淡无味的叙述;或者是大段大段地讲道理;有的甚至于是把一些标语口号连接起来。

虽然标语口号也是可以鼓动人的,但诗还需要一些别的东西,不能只是依靠这种鼓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也有些形象,但那是人云亦云的,不能给人以新鲜的优美的感觉。另一个缺点就是写得不精练。常常是十分慷慨地浪费行和节,以至有时在整篇诗里找不到什么精采的句子;或者是叙述描写的时候,把许多平常的生活细节和对话写得那样琐碎,沉闷,就像不成功的小说一样。诗必须每一行都有它的内容,它的分量。不然,它就没有必要分行写,没有必要占那么多空白的纸张。

(选自何其芳《写诗的经过》)

我眼里的自然之谜(写作系列之六)

李研 周远喜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不但赋予了我们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且也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奥秘:放眼四顾,小溪为什么流淌?花儿为什么绽放?遥望星空,流星为何发光?月儿为何盈亏?还有那沙漠奇观、海市蜃楼、恐龙时代、UFO 之谜„„大自然留给我们无数的问号,这是否也引起过你观察的欲望,激发过你探究的兴趣?

走进大自然,用你的慧眼去观察,相信你也会有许多独特的发现,用你的慧心去体验,相信你会有更多全新的感悟。现在如果让你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把这种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让我们大家都来分享你的成果,相信那一种热爱自然,崇尚科学的精神便已经在你的心头生根萌芽了。

本次写作训练,希望你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生动而有条理的描述和说明一种自然现象。

写作准备

写作之前,可以先找一些有关大自然的科普读物来读一读,看这些作者是怎样发现、观察并描述(说明)这些自然现象的,以开启自己的思维,唤起自己曾经有过的“发现”。或许你的这个“发现”,其实根本称不上什么“伟大”或“神秘”,但只要对于你是第一次的、新奇的,就可以把它写下来。

例如:《月有阴晴圆缺》的作者就是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而从中找到了月亮圆缺的规律的。

接着,你还可以把你发现的自然现象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也让同学们帮你分析这一“发现”的价值或意义。

接下来,你可以思考:我发现的这一自然现象有何奇特之处?这一自然现象有哪些特别的具体的细节?我是怎样发现的?这样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酝酿一下自己的情绪,便可以开始构思作文了。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再去实地对你的研究对象仔细的观察、分析、思考一番之后再动笔。

动笔之前,建议你还可以思考以下一些问题:

◎你所发现的自然现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即明确介绍说明的对象。

◎这一自然现象有哪些特征?哪些是你重点要向别人说清楚的?即明确被介绍的事物特征和介绍的重点。

◎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把这一自然现象介绍清楚?怎样写别人才会明白和感兴趣?即明确介绍的方式方法。

◎你准备按什么顺序来组织、结构文章,别人才会清楚明白?即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 写作中

既然是你的发现,相信你一定也急于想把这一发现告诉别人。那么,就沉下心来,把你

的“发现”和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全写出来。这样一气呵成,然后再删繁就简,添枝加叶,润笔着色。

修改交流

初稿写好之后,除作一般的字词句修改之外,还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修改交流。

问题答辩法。或同学之间互相交换,或请你的父母、老师,就你的文章给你提几个问题,由你作答辩,看是否清楚明白了,然后再修改。

概括提纲法。请别的同学或自己读一读你的文章,然后按每个自然段概括出文章的提纲,再与自己写作之初的构思比较一下,看是否有偏颇之处和需要改正的地方。

比较阅读法。从语言、结构、主题等多方面将自己的作文与相似的例文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作文的长处与差距,总结这次写作的得失。

精心修改之后,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一次“我眼里的自然之谜”论文发布会,让全班同学都来谈谈自己的观摩与发现,也可以谈一谈发现的经过及体会,让大家都来感受观察与思考的乐趣。然后将优秀作品整理成集,特别优秀的文章可再请老师指点之后寄给报刊杂志社。说不定你的发现还真是一项了不起的科研成果呢!

参考题目

1.我所发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2.意外的发现

3.奇妙的__________

4.走进大自然,让我惊喜

5.大自然给我的启示

6.大自然的奇观

7.哇,真奇妙

8.噢,原来是这样

例文借鉴 月有阴晴圆缺

河南/靳三林

“从小就有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几,又长两只角。”这是爸爸教我说的一个谜语,谜底是月亮,解释如下:“农历每月上旬,月亮一出来就是长着两只犄角的月牙儿;十五前后,月亮就圆了,犄角也就没有了;到了二十日以后,月亮就又变成月牙儿了,也就是又长出了两只犄角。”为了验证爸爸的话是否正确,我就开始留心观察了。我把每天观察的结果记在日历本上,日积月累,成了一份翔实的月相资料,从中,我找出了月亮圆缺的一般规律。 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如果大月,初二天黑以后,一弯弧形新月就开始在西天边出现了,那新月活像是飞蛾的眉,所以人称蛾眉月,蛾眉月那淡淡的昏黄的光线是不足以把夜空照亮的,它在天边逗留不到一个小时就渐渐消失了。如果是水月,那就得等到初三晚上,才能看到那纤细的蛾眉新月升落。农谚说:“大二、小三儿,月出,一杆儿”,就是讲的每月上旬蛾眉月首次出现的时间。

从蛾眉月出现头一天算起,每过一天,月亮升起的弧度较前一天大约增加15°,而它落下的时间也就随之推迟一个小时左右。到每月的初八或初九,天黑时月亮就会升高到中天,落下时间也就推迟到深夜零点左右了。就是说这时候仅前半夜有月光,后半夜就是月黑天了。农谚说的“初八、初九照半夜”就是这个意思。这时月亮活像一张弓,因此人称上弦月。这张弓一天天拉满,就叫凸月了。凸月到每月十五就变成了满月。初八、初九以后,月亮升起的高度也在向东天边降低,每天降低的弧度是15°左右,月落的时间也继续向后半夜推迟。到农历每月十五,月亮降低到从东方天边升起,如果是晴朗的仲秋之暮,十五前两天你会看到:太阳还未落下,东方的圆月已经显现了。所以农谚又说:“十五、十六,月亮太阳两头

露。”这期间,通夜都会有月光朗照。第二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了,西天边挂着一个银盘似的圆月。“月亮、太阳两头露”也有这个含义。

“十七、十八,天黑摸瞎。”这句农谚是说,过了十五、十六,到了十七、十八以后,天黑时就不见月亮了。月亮到什么时候才出来呢?农谚说:“二十整整,月出一更。”十五日以后,每推进一天,月亮就晚出来大约一小时,到每月的二十日,月亮要等到晚上一更天才能出来(古时没有钟表,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大概是晚上八九点)。每月下旬,月亮出来的时间越来越晚,以至前半夜不见月亮,只有后半夜才能见到月光,到二十三日那天,月亮到天亮时才能升到中天。因此又有“二十二三,天亮月正南”的农谚。这时的月亮又像一张弓了,因此正是下旬,所以人称下弦。十五以后的月亮由圆到缺,人们又称它为残月。 “农历二十三,天亮月正南”。那就是说,深夜零点左右月亮才从东方升起。以后几天,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升起的时间由半夜向黎明推迟,到月底二十八九左右,月亮黎明前出来照一会儿,“二十八九,月亮黎明露个头”这句农谚就是形象的描述。

下旬残月的明亮部分逐渐缩小,又变成了蛾眉月。月底二十九以后,整夜都不见月亮了,直到下月初一。这几天,通夜都是月黑天。月亮藏到哪儿去了呢?仍然在围绕地球一刻不停地运行,不过它是伴着太阳面向我们,只是阳光太强,它所发射的光,我们看不到罢了。 同学们,我观察记录得正确吗?请你提出宝贵意见。

【简评】按时间顺序安排层次是本文写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介绍月亮变化的规律时,先介绍每月初二(大月)、初三(小月)月亮的形状、出现时间及位置等情况,接着严格按时间顺序分为几个层次,介绍月亮变化的情况。这样既附合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也附合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容易使读者对介绍的事物形成完整清晰的印象。

(转自《语文123资源网》)

作文指导系列(转)

(转自《语文123资源网》)

编织你的童话(写作系列之一)

余和霖 李研

小时候,当你躺在妈妈的臂弯里为丑小鸭的嬗变而惊喜,被灰姑娘的故事所感动的时候,童话,便像一颗神奇的种子,在你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过无数的真诚、善良和智慧。现在,当你即将与自己的童年时代挥手告别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要把自己在童话故事里所体味到的那一份温馨和美丽,奉献出来与更多的小朋友一同分享呢?来,拿起你的笔,编织你自己的童话吧,愿我们的心灵与你的想像一同飞翔。

写作准备

写作之前,你不妨重温一下过去曾经读过的一些童话故事,让那些尘封已久的童话形象再一次步入你的视野,让自己纷乱的思维重新回到童话世界的氛围之中。边读还应该边思考:在童话故事里,作者不但赋予了自然万物以生命、语言、情感或超自然的神奇之力,而且情节单一,线索明了,充满童趣,往往在生动的故事诉说中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陶冶。 例如:《天上的星星》一文中,小女孩的愿望就是“想够着天上的星星”。故事围绕“寻找星星”的过程展开:小女孩从“贮水池”到“小溪”再到“草地”,后经仙女指点又从“骑马”到“骑鱼”再到“攀彩虹”,只至梦醒。作者运用悬念设置情节,让读者与小女孩一道去寻找“星星”,从而生动地表现了儿童的好奇心、智慧潜能及执着精神。 加深了对童话的认识后,就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准备编织一个怎样的童话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意愿?

动笔之前,可以先思考如下一些问题,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你打算让小读者从这个童话故事中受到什么教益,或让他们得到哪些精神享受? ◎你准备选用哪些人物或动植物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这些角色在什么情境下相遇?他们之间又发生了哪些故事?最后的结果如何? ◎你准备采用哪些手法来丰富自己的想象?

◎你将怎样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而富有童趣?

◎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想一想,这个故事会赢得他们的喜爱吗?

写作中

动笔之前,可再次审视一下自己物色的“演员”,回顾一下自己设计的情节,看看它们是否还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如果时间允许,还应该拟定一个写作提纲。 写作中,你应该尽可能使自己进入如下状态:

忘我的写。此时,你就是你自己笔下的童话人物,你要以他们的身份、口吻和心理去驰骋想象,落笔成文。

动情地写。在你的童话人物中,要注入你自己的思想情感,要喜他们之所喜,悲他们之所悲。

大胆的写。要让想象尽可能丰富,情节尽可能生动,形象尽可能丰满。 能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你的创作一定会取得极大的成功。

修改交流

童话不仅要适宜于“读”,而且还要适宜于“讲”,那些过于书面化,议论性的词句,

要尽可能地改动;童话情节的发展要连贯紧凑,那些过于拖沓松散的语段,要尽可能地压缩;童话的想象要新奇而不荒诞,那些牵强附会的地方,要尽可能地推倒重写。

初步改定后,分小组从既“适宜读”又“适宜讲”两方面进行评议,评选出优秀童话故事若干篇。然后在班级内组织一次以《我们自己的童话》为主题的故事会,讲故事的人选可以是创作者本人,也可以是其它同学,看谁能把本班原创的童话故事讲的最好。 参考题目

1.渊博的“小眼镜”

2.神奇的________

3.吃书的孩子

4.书包里的争吵

5.能说会道的粉笔

6.会唱歌的文具盒

7.离家出走的自行车

8.筑巢于市

例文借鉴

天上的星星

从前有个小女孩,想够着天上的星星。她透过窗子的玻璃望着星星在晴朗的夜间闪闪发光。她想,要是她拿得着星星,那该多么快乐啊。她问父母,他们能不能把星星摘下来给她,他们只是叫她别发傻。尽管如此,她要入睡时还在想,她是多么希望得到星星啊!

有一天,她独自去找星星。她先到发动水车的贮水池边的旧磨坊去,对贮水池说:“请问,你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

“啊,看见过,”贮水池说:“星星经常到我的水里来玩。你跳进来游泳吧,也许会找到它们。”

小孩子跳进贮水池,游呀,游呀,但还是找不到星星,只找到一条小溪。她问小溪:“你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非常想拿到星星。”

“啊,看见过,”小溪回答说:“星星常常下来,在我的岸上玩。你涉水走吧,也许能找到星星。”

于是她涉水走去,走呀,走呀,走得累了,还是没有找到天上的星星。她来到一块草上,仙女们正在那儿玩呢。

“请问,”小女孩问仙女们,“你们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很想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星星。”

于是,小女孩就翩翩起舞,跳呀,跳呀,但还是找不到星星。这时,她非常累了,便坐下哭起来。

“我游泳,我涉水,我跳舞,”她说,“还是没有找到星星。如果你们不能帮我,那就没人帮我了。”

“小姑娘,”仙女们说,“如果你不回家找妈妈,那就往前走吧。”

“我能得到天上的星星吗?”她问。

“也许吧,”仙女们说,“你必须请四只脚的驮着两只脚的去找没有脚的,没有脚的会把你驮到没有梯级的梯子前面。要是你爬上没有梯级的梯子,要么你靠近了天上的星星,要么就到别的什么地方了。”

小女孩谢过仙女们,说声再见,极力记住她们的话,鼓起勇气动身了。

不久,她来到一座黑暗的森林,林边的一棵树上拴着一匹马。

“请问,”小女孩对马说,“你能帮我找到天上的星星吗?”

“不能,”马说,“那不是我的事。我的职责是为仙女们效劳。”

“是仙女们告诉我,请四只脚的驮两只脚的到没有脚的那儿去,没有脚的会把我带到没有梯级的梯子那儿去,如果我能爬上梯子,也许就可以够到星星了。”

“如果是这样,”马说,“那你就解开绳子,跳到我背上来吧。”

小女孩按照马的话做了,马立刻动身,走进黑暗的森林。不久,崐他们就穿过森林,来到一条宽阔的大路上,他们顺着大路到大海边。马在那儿站住了。

“下来吧,小姑娘,”马说,“我已照仙女们的吩咐做了。”

小女孩从马背上跳下来说:“请问,你能帮助我找到没有脚的吗?”

“那就不是我的事了,”马回答说,“我已经把你带到了陆地尽头,四只脚的只能到此为止了。”

说着,马扬起头,转身朝黑暗的森林奔去,撇下小女孩站在海边上。

正当她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一条大怪鱼在她的脚边出现,鱼把头伸出水面。 “请问,”小女孩说,“你能帮我找到天上的星星吗?”

“不能,”鱼说,“那不是我的事。我的职责是为仙女们效劳。”

“正是仙女们,”小女孩回答说,“让我来找没有脚的,没有脚的再把我带到没有梯级的梯子旁,如果我爬上梯子,就可能找到星星了。”

“如果是这样,”大怪鱼说,“就跳到我背上来吧。”

于是,小女孩跳上鱼背,两腿分开,骑在鱼背上。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鱼背很滑,但她抓住一根鳍,他们就走了。

他们在一条宽阔发亮的光迹上游过大海,光迹尽头的上空有一样东西,那东西有红、黄、蓝、绿等多种颜色,横跨天际。最后,他们来到那个东西的下面,鱼说:“现在你该从我背上下来了,小姑娘。我已经把你带到没有梯级的梯子跟前,我得和你分手了。我已经按照仙女们的吩咐做了。”

小女孩溜下鱼背,鱼回头游去,很快就不见了。

小女孩一个人站在天空中那样东西的下面,她非常害怕,因为她太小,梯子太陡。她感到十分惊奇,因为那东西光芒四射,绚丽多彩,于是她开始往上爬。她爬呀,爬呀,但还够不到天上的星星。她爬得越高,光就越亮,她开始感到眼花缭乱。她越来越头晕目眩,突然一滑,掉了下来。她往上掉呀,掉呀,掉呀,要不是她碰到自己卧室的地板,她至今还在往下掉呢。她醒来一看,原来是早晨了。

(选自《英语童话故事》)

拨动你的心弦(写作系列之二)

李研

日常生活中,或许我们都有过如此相同的经历,当许多重大的事情都如过眼云烟,再也从记忆中唤不回来的时候,却有那一枝花开、一片叶落、一次邂逅、一句慰语„„总是萦绕在你的心头,令人想起来就心醉神迷,情不能自已,而且愈随时间的流逝,愈像一颗萌动的种子,在那里撞击着你的心扉,鼓荡着你的激情,并不由自主地敦促你拿起笔来,为人们讲述那动人的瞬间。来,让我们都来诉说自己的心曲吧!愿窗外的花草也在我们的诉说里沉醉。 同时,也希望你通过本次训练,初步尝试从平实的生活中捕捉动人细节,在故事的诉说中抒发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较好地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来烘托气氛,表现主题。 写作准备

[收集资料]写作之前,可以先由教师提供一组颇富情感的古典诗句,并作适当讲解,以帮助学生酝酿情绪,激活思维。如“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国土光复之喜);

“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之忧);“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慈母舔犊之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亲人离别之苦)。

除此,还可以由老师找一些典范的抒情散文在班上朗读(如《背影》、《我的老师》、《散步》之类的文章),并与学生一起简要分析,这些文章是如何以小见大,如何描写环境,如何抒发情感的,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活跃的临界状态。

然后再由全班同学共同列举出那些表感情色彩的词语,每人围绕这些词语回顾自己的生活,看哪一个细节最触动你的心灵,哪一种情绪最牵动你的联想,用纸把它们简略地记录下来,然后开始构思自己的作文。

例如:刚上初中的覃晓芳同学,虽然来自僻远的山村,各方面条件都与镇上的孩子无法相比,但她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当她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当上班级的升旗手时,她的内心该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啊!她决定把这一切写进自己的作文里。

[理清思路]动笔之前,可以先按如下步骤,理清自己的思路。

1.从感情色彩来看,这是一件什么性质的事情?

(激动和自豪。)

2.这件事情前后,最令人难忘的细节有哪些?

(老师宣布人选的时候和正式升旗的过程。)

3.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情及心理活动如何?

(老师宣布人选的时候:表面很镇定;心好像要跳出来。

内心无比自豪;想给老师鞠个躬。

正式升旗的过程:手一个劲地抖动着;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4.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主要人物有哪些?

(星期一早晨;学校教室和操场;老师和“我”。)

5.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如何? (“我”想当升旗手;“我”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升旗手并光荣地崐完成了任务。) 6.本文的重点应放在什么位置?

(升旗的过程及当时的心理活动。)

7.准备采用什么样的记叙顺序?

(顺叙。)

写作中

动笔之前,可以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作一些口头交流,并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如故事是否真实感人,段落是否安排恰当,情感是否抒发自然,各种描写将如何展开,开头结尾将如何照应等问题,都可以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择善而行。

动笔之后,必须全神贯注,沉浸其中,非特殊情况不得不中断情绪,扰乱思维。如有必要,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诗词来渲染气氛,培育情感。

修改交流

耐心地阅读自己的文稿,检查有没有明显的错别字?误用的标点符号?表达的前后矛盾?思考叙述是否真实?抒发是否自然?结构是否合理?然后在小组内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请大家真实地回答下列问题。

1.你们愿意听这个故事吗?请用一个形容词说出你的感受。

2.我叙述的是否清楚?

3.你觉得我写得最好的是哪一部分,最不好的是哪一部分?

4.你能给我的作文提1-2条建议吗?

同学们讨论时,请做好记录,吸收好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

本轮修改重点针对如下几点进行。

1.故事本身是否令人心动?

2.心理描写是否准确到位?

3.记叙和抒情在文中是否得到了有机结合? 4.重点段落是否得到了强化?

5.开头结尾是否较有新意?

以下给大家简要介绍几种修改文章的具体操作方法。

1.读改法。即边读边思考,遇到气势不接、语意不畅的地方,随手改定。 2.重抄法。即边抄写,边揣摹,随时删改补充。

3.求助法。即自己改不下去的时候,求别人帮助修改。

4.冷却法。即一时改不妥贴时,暂时放一下,过一段时间再修改。

5.比较法。即把同一处问题的不同改法进行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改法。

利用班上的壁报,以“拨动你的心弦”为题办一期作文专栏,每篇文章须保留老师的批改和评语,以便大家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还崐可以每人把自己的作文誊写一份,送(寄)给相关的主人公,以表达崐自己或高兴、或感激、或怀念、或歉疚的真挚情感,相信你会从中获崐取比写作本身更多的人生乐趣。

参考文题

1.只能对你说

2.温馨一刻

3.请接受的我____(安慰、帮助、道歉、申请„„)

4.难忘那一幕

5.亲人的故事

6.离家的日子

7.我多么想 8.来自媒体的报道

例文借鉴

难忘的时刻

覃晓芳

星期一的早晨,轮到我们班升旗了。班主任会选谁来当升旗手呢?大家在猜测,也都希望自己能选上。我表面很镇定,可心好像要跳出来似的。

“覃晓芳和史永亮,你俩来当升旗手!”

老师这么一宣布,我便成了两个幸运儿中的一个,内心感到无比自豪。我想给老师鞠个躬,以此来感谢老师对我的信任。

这时,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大地,校园里盛开的鲜花显得格外娇艳,崐树木变得更加翠绿。我和同学们列队来到操场上,大家秩序井然地站在各自的位置上,等待着升旗。

升旗活动开始了,我俩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国旗走去,肩并肩站在旗杆下,双手紧握着绳头。此时,那蔚蓝的天空,那一片片白云,那耸立的教学大楼,都像在鼓励我。忽然,我耳边想起了国歌,操场上静下来,队员们举手行队礼,老师行注目礼。我突然紧张起来,我不知怎么的,手一个劲地抖动着,几乎握不住绳子了。“要沉着,用力拉”,班主任老师鼓励着我。我望着老师充满信任的面容,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和史永亮一把一把往上拉,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徐徐上升,随风飘扬。望着那面我亲身升起的火红的旗帜,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片刻,升旗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结束了。但那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

(选自《榔坪河》)

怎样积累生活?

有三句话:处处留心、时时留心、事事留心。至于做法,可以因人而异,有记笔记的,有不记笔记的,但是对初学者,还是记记生活笔记为好。记什么呢,怎样记呢?老作家张天翼同志给邓友梅同志是这样讲的:“随时记下你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譬如,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色。也就是说,应该记下形象来,象是一篇作文的一段或一句,而不是象做鉴定那样子,如:‘为人忠厚,埋头苦干’,‘年轻,热情,可惜不大爱用脑子’等等。此外,景也可以记,生动的群众语言,那些能表现个性的语言也可以记。”邓友梅同志据此还做过一些生活笔记,这里选一则:“我在帮助一个朋友读唐诗的时候,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假如这些时间用来自己读书,•岂不要有很大进步! ’ ‘你累了吧?’朋友看到我精神不集中便很关心地问我:‘你回去休息吧,我自己来读,不懂的我再去问你!’‘不,不,读下去吧!’我支吾着。然而脸红了”。张天翼同志的话和邓友梅同志的这则笔记都可以启示我们怎样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积累生活、观察生活。

风景这边独好(写作系列之三)

杨邦俊 李研

生活中,无论是眼前飘飞的白云,还是脚下新生的小草。无论是黎明前黄鹂轻舒歌喉,送给我们的呢喃软语,还是半夜里蟋蟀紧鼓腮帮唱出来的婉转夜曲,都是那么迷人。打开你心灵的窗户,让这些美景溜进心房,在记忆的日历上着一张底片。再找些时间,慢慢地把它们翻洗出来,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早已和文中的风景融为一体。

本次作文希望你通过生活中一处美景的描绘,从观景、赏景两方面都获得独特的感受。把它的细微之处写出来,然后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表现出某种韵味。要求写出特点、写得有趣,注意主体和背景、正面和侧面的配合。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写作准备

[收集资料]选定一处景物,仔细观察,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力争从中获取独特的内心感受,并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园子里的鸡冠花开得正旺,这时我们去观察就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可以赏花冠,也可以察花枝。可以远观,也可以近瞧,甚至还可以上去摸一摸,这样获得的感受就会大不一样。如果我们能趁机用精要的语言把这些感受记下来,一定会对后续的写作带来很大的帮助,下面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1.鸡冠花,有着一身惹人注目的火红,扇子般一簇簇立在繁枝之巅,向着太阳,也向着校园。

2.花枝被花朵舞弄得腰背难伸,紫红的花冠,装点着无声的花园。

3.鸡冠花,有的灼灼如火,有的灿灿似金,有的深紫如墨,花冠像画家笔下的凤缨,象贵妇头上的霞冠。

4.鸡冠花一团一团,绣球一般,走近了些,触一触它,还真厚哩,摸一摸,舒服柔顺。 5.头顶华冠,身披花针,微风起处,昂首收腹,忽如一声长啼,似锦鸡放歌。

不知大家是否从以上例句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写景物特点,或绘其色,或画其态,无不形神兼备;抒观者感受,或用拟人,或用比喻,无不情趣共生。

历来的文章家都说,作文最忌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抒情言志服务的。因此我们的写作还不能满足于上述这些纯客观的描写,还要注意把眼前的景物和它周围的环境关联起来。借以表现某种情趣,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那样的文章才能令人百读不厌。大家想想,

美丽的鸡冠花旁,配几只戏蝶,再施以朝阳或晨露,会是什么感觉?不妨再想想,娇花嫩叶之上置以疾风骤雨,又会是一幅什么情境?„„同样的鸡冠花,在不同的背景下,会给人不同的联想,写作中只要我们大胆而合理的发挥想象,写出的文章就会情趣盎然。

[理清思路]成文之前,应把写作过程的整体思路审视一遍。获得清晰的印象后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从写作目的上考虑,你写这篇文章打算向读者表达一种什么思想?(诸如:同情弱小,歌颂顽强,鄙视邪恶,申张正义)这是构思立意的基础,动笔之前应心中有数。

2。确定描写主体。作文之前,大家已经对景物有过观察,但此时还应进一步地框定内容。选点应该更集中,写作的意图应更明显。

3.考虑把主体置于什么样的背景中。主体物与背景物是表现中心的两个支点,所以应按表达中心的需要来策划。先写哪,后写哪,什么时候写都要综合考虑。

4.文章的构思完成以后,还要考虑如何行文,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哪里设伏,哪里照应,如何过渡,如何点题。„„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文章的雏形也就出来了。

5.语言和修辞地选择运用。描写是本次作文所要训练的主要表达方式。描写的妙用,是写好本文的关键。但描写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可把握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⑴用词用语。准确地选择动词、形容词,恰当地选用重迭词是这类文章常用的手法。多用短句,抒情句,能使描写更加明丽。⑵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是描写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多角度设喻,有利于把对象描摹得更加细致入微,拟人则可使文章流淌着一种生命的活力,读来亲切可人。此外,排比、对偶、借代、比拟、双关在写景文中也大有用处,运用得当,都能为文章增色。

写作中

下面以《雨中观柳》来具体谈谈本次作文应如何完成。

《雨中观柳》是一篇写柳的文章,柳叶当然成了作者观察描写的中心,但如果只局限于写叶,即使写得再美,也难免流于肤浅。因此作者在写柳时,还写到了根和干,形成了一个由叶、根、干构成的柳的形神世界。主体物确定以后,作者又把“柳”置于“雨中”这个特定的背景下来表现。于是,在景物之外就有了一些我们称之为“内涵”的东西。这个构思是作者于动笔之前就有所考虑的,但写作起来,不能像这样把自己的构思陈述出来,而应该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巧妙的方式来展示这个思路。所以作者不是直接从柳写起,而是大跨度的从一个半月以前的春风着笔。写春风,着意于一个“绿”字,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然后作者才把描写重点转向一个半月以后的柳。生命萌动最活跃的一个半月,其间有许多故事作者只字不提,留待读者去想象。而把我们的眼光,引向一个下着密雨的黄昏,观那诱人的绿叶,品那感人的老根,赞那多情的母干。烟雨空蒙,生命的音韵在流转,作者的思绪也为之舞动。这样表达起来不仅亲切生动,而且韵味无穷。因此本次作文大家最好先对构思立意有一个通盘考虑,而不要急于下笔,先要展开想象,任凭思绪奔越。思维灵动了,自然就会找到下笔的最佳点。打开了话匣子,脑中的形象就会一个个跃然纸上。

修改交流

写成初稿,还只能算写作的开端。这时主要是依靠灵感,在激情的牵引下恣意为文,凭的是一时豪情。情之所致,语之所指,回过头来重读有很多地方或失之公允,或有违事理;段落与段落之间或联系不够紧密,或语意层次混乱;遣词造句方面或用语失当,或生涩难读。这些都要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初稿到定稿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既是我们整理思维,明道悟理的过程,也是我们磨合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修改。

1.通读全文,思考前后是否一致,话题是否集中。对于那些前后自相矛盾的部分要加以调整;对于游离于中心之外的部分要坚决删去;对于内容单薄的成分要加以充实。当有的

一定要有,不当有的一定不能有。

2.审察文章的结构。主要是检查段与段之间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先后顺序是否合理。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完善。

3.检查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语气要连贯,层次要清楚。要选用灵活的句式来兼顾语气和语意的谐调。

4.推敲语言。检查用语是否得体,用词是否准确,从语法和感情色彩方面考察语言的准确性,从语体色彩和修辞的角度考察语言的生动性。修改作文最好的方法是朗读,语气不连贯,用词不准的地方一读便知。读读改改,直至满意。

谈到作文交流,最好是每人选择一个固定的文友,大家经常交换评阅。交流的好处不仅仅是可以发现问题,由于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别人读你的文章,不但能读出文中的问题,还可以读出你不曾发现的闪光点。因此,通过交流还可以综合他人的智慧,得到多方面的收益,这对学习写作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除此,还应该提倡同学之间互读作文。中学生的写作虽然是以练习技能为目的,不一定过分追求发表,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园交流的有利条件,尽量扩大交流的范围,有利于作文的修改和完善,有利于提高群体的写作水平。班上还可将本次作文整编成文集,配以序、跋,冠以集名,以便从多方面培养同学们的能力。

参考文题

1.夏日回忆

2.雪原

3.落日似金

4.观鱼

5.庄稼地

6.河水汤汤

7.惊鸿一瞥 8.秋天的原野

例文借鉴

例文一:

雨中观柳

旺仔

春风又绿江南岸。

柔美的春风携着点点雷鸣,将万物从冬眠中唤醒,点点生命的绿开始在枝头跳跃。 一个半月之后,这些校园的柳真正垂了下来,一遍遍轻拂大地的脸庞。

黄昏,窗外下着小雨。我合上手中的《舒婷》,推窗远眺,猛然发现,两丈外,一株柳在风雨中抖索着,像受了委屈的孩子。我的魂不由被它勾去,两只眼睛骨碌碌地望着它,分外的亮,似乎要将那满身的葱翠凝成一块碧玉。

烟雨空蒙,将柳裹了个严实,使人不由产生了错觉,看去像一团雾,或许是一篷芦苇花,静静地在柳间缠绕着。

走出教室,信步走向垂柳。

地上隐约露出两条被雨冲刷后的根,丑陋得让人不想看第二眼,整条根铭刻着砂石留给它的纪念,那半裸半扎入土里的深褐色似是这眼前满目浓绿的最好陪衬。

柳的干也被浸湿了,只是感到颜色有些憔悴,枯老的脉络支持着一树欲滴的绿,几杆爬满嫩芽的细枝,好像贪婪的婴儿拼命地从这里吮吸着母亲的乳汁。

静寂中,柳似乎在动,像生命的舞者,以她的身段和精神在我面前晃悠。如牛毛的细雨打了个旋轻盈地高居在柳叶上,一丝丝汇聚,无声地与叶守着满树的绿,雨珠越聚越多,叶

子像被一群孩子拉弯了腰似地软了下来,滑动,滴落,绿也随水珠流淌,漫延。

从一棵棵树旁走过,一遍遍品味这况味悠远的绿,读着绿前绿后的故事,一颗心已被这场春雨反反复复的浇淋。若此刻每有人来观赏,恐怕人也要舞起来了。

选自《初始者的脚印》

灵动皎洁清光照人

且看他(柯灵)的散文吧。有几篇写情写景,情景交融,很有诗意。可是作者并不像杜少陵那样“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或陆放翁那样“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露出诗人自我欣赏的姿态。他着眼的是浔阳江上夜航讴歌的舟子, 为全家老少饥寒温饱或忧或喜的打鱼人,傍岸的采菱妇女, 或顶风逆浪向暴力拼斗的孤舟。水乡渡口,他看到的是沉默的摆渡老人和来往渡客。田间春天的田园里,他记起童年,想到乡民翻泥锄草时短暂的美梦。柯灵同志惯爱于抹去自我,深藏若虚,可是他抹不掉自己的才华。随着斗争的需要或生活的逼迫,他的创作层出不穷,而他的文笔对任何形式都得心应手:描摹景物,点染得宜;抒写情感,熨贴入微;叙述故事,生动传神。《柯灵散文选》自序里说,希望炼就“灵动皎洁、清光照人”的文格。读他的文章而能见到他的为人,不就因为他笔下“灵动皎洁、清光照人”吗?

节选自杨绛《读〈柯灵选集〉》

撷取一朵生活的浪花(写作系列之四)

李研

坐在中学的教室里,回想过去,童年的生活就像一条灿烂的花径,既美丽又宁静。但是,如果我们只顾一路留恋和陶醉,而忘了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笔去记录,那么,人生的许多珍宝便会像朝露一样散落在岁月的草丛中,再也寻不回来。或许有人会说,十一、二岁的孩子实在太单纯,岂不知,恰是因为这种单纯,才使我们有了比大人更多的新起点、新转折、新体验、新进步„„。拿起你的笔,给大家讲一个自己的故事吧!让我们一同分享你的回忆。同时也希望你能够通过本次写作训练,初步掌握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及围绕中心选材的一般方法。大致了解有关详略得当,首尾照应,细节刻画的有关常识和技能。 写作准备

[收集资料]写作之前,可以先整理一下小时的衣物玩具,读一读过去的习作,或同父母聊聊家常,找朋友絮絮旧事,然后闭上你的双眼,让思绪从最遥远的记忆开始搜索。小时候蹒跚学步的事儿、咿呀学语的事儿、考试的事儿、郊游的事儿、得奖的事、出丑的事儿„„一幕一幕,不是都在大脑中闪现出来了么?请用最简单的词句把你所想到的人和事记下来,也许便可以发现那最闪亮的一颗宝石。

例如:有一位许开冰同学,从小家庭富裕,成绩优秀,无忧无虑,生活似乎每天都是一个样,激不起一点感情的波澜。不想,有一天,父亲的厂子突然倒闭了,全家的生活顿时一落千丈,以致到了被人切断生活用电的地步。这一段没有电灯的日子不仅使她的个性变得坚强起来,而且也成了她童年生活中一段最难忘的记忆。

她决定以此为素材,来构思这篇文章。

你不一定有过同样“曲折”的生活故事,但只要是曾经感动过你、改变过你、启发过你的亲身经历,实际上都可以写进作文里,说不定事情越小,越能够写得真切呢!如果一时难于确定该写什么内容,也可以先由老师找一些相关的例文在班上朗读,并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什么叫记叙的要素,如何围绕中心选材,怎样安排详略等写作知识和技能。从而让学生在联想中爆发写作灵感,进入写作状态。

[理清思路]动笔之前,可以先思考如下一些问题,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1.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物?

(初一上半学期,借租的房子里,我和爸、妈。)

2.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爸爸的工厂倒闭,被人切断了生活用电;又见到了久违的电灯光,自己变得更坚强了。) 3.当时你的心理活动如何?

(辛酸)

4.印象最深的细节有哪些?至今想来,是否仍然历历在目?是否时常令你心动? (烛光烧了我的发梢和作业。)

5.当时,有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令你特别难忘?它们将在你的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你是准备详写还是略写?

(爸爸劳累的身影和对我的精神鼓励。它们将在文章中起烘托作崐用。需要详写。) 6.你准备如何开头?如何结尾?

(用儿歌导入,以象征手法结尾。)

7.构思过程中,有哪些相关词句在头脑中闪现过,用笔把它记下来。

(电灯、倒闭、辛酸、烛光、作业、兴奋、希望、凝视。)

写作中

给文章起一个精彩的题目,然后尽可能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快速写下文章的初稿。要集中精力思考,要素交待是否清楚,细节刻画是否真实,感情抒发是否自然,详略安排是否恰当等结构和题材方面的问题,而不要过多地在字迹是否恭正、文句是否顺畅等细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这些内容可以留待以后来修订。所以草稿上的天头地脚,字迹行距应该留得充裕一些。因为是写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所以可以先列提纲,然后写作,也可以边写作,边构思,但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一般要求在45分钟内完成初稿的写作。

修改交流

阅读和讨论自己的文稿,按下列要求进行修改。

一般来说,修改文章可以从增、删、移、换四个方面进行。

“增”是增加,使表达充分。(如下文的第12段,则是作者增写的内容,表达了自己重见电灯的喜悦。)

“删” 是删除,使文章更精练。(如下文第2段“一落千丈”后原来还有“每况愈下”一词,因语意重复,后被作者删去。)

“移”是移动前后位置,使表达合理,语气顺畅。(如下文“烧头发”的事先放在“烧作文”的事之后,后根据老师“叙述几件事的时候一般遵循先略后详”的指点,而进行了调整。)

“换” 是更换新的说法,以便符合表达的需要。(如下文第7段“摇曳的烛光中”,原文为“摇曳的影中”,因为这里的“影”字具体指代不明,且为单音节词,读起来节奏不太和谐,所以,在相互修改中,作者根据同学们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分别从语言是否优美,结构是否巧妙,选材是否典型,情感是否真实四个方面给予评议,•然后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并通过投票形式选出本次写作训练的前三名。

请美术功底较好的同学(或用电脑)设计一个封面,以“生活的浪花”为题,编辑一册班级习作集,在同学间传阅。同时,还可以采用民主推荐的形式,将部分佳作登在校园文学期刊上,以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

参考文题

1.我的一个新____(玩具、书包;亲戚、朋友;收获、发现„„)

2.我的第一张照片

3.课间十分钟

4.美丽的谎言

5.少年也懂愁滋味 6.老师不在的时候

7.原谅是一枚开心果

8.背起书包上学去

例文借鉴

忘不了,那段没有电灯的日子

许开冰

“公公家中一窝瓜,藤藤爬满小山洼。说来这瓜真奇怪,日落西山就开花。”自从我会念这段儿歌时起,电灯便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每天晚上都会在台灯下做作业,看书,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那灯光的宝贵。我那时也万万没有想到,在我的生活中,竟然还会有没有电灯的日子。

就在我上初一的上半学期,由于父亲所开的场子的倒闭,又加上以前办砖瓦厂的失败,使我家中的生活一落千丈。房子是租的别人的,所以每月都得缴房租,但我们那时的确已经无能为力了。最后,房主把我们的生活用电给切断了。

于是,我便开始了那段没有电灯而与蜡烛为伍的生活„„

我们租的房子在商城对面,厨房、卧室兼客厅,总面积还不到教室的一半大。由于未盖好的房顶上有几个大洞,所以每次点蜡烛总得划好几次火柴。

有许多次,那微弱的烛光使我不由流出了辛酸的泪。

记得有一次,我做作业时头低的太近,头发梢儿都给烧焦了。

还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在烛光下认真的构思着,好不容易用稿子誊好了。我自己又读了一遍,便准备拿去请父亲指点。不料,正当我起身的那一刻,一阵风吹来,烛光失去了平日里那温柔的面孔,它吐出了那长长的火舌,把我的作文“吃”得干干净净。我哭了,我真想和父亲大吵一场。但是当我从那摇曳的烛光中,看到父亲那清瘦的面容时,我的心仿佛被针扎的一般„„我默默地重新写好崐作文,任泪水慢慢地流入心窝。

那一夜,我彻夜未眠,我的眼前老是浮现出被烧的作文和父亲的脸,我又回忆起了从前有灯的日子。我在被子里默默地流着泪,我只希望能再次见到电灯光——那世界上最美丽的光„„

在那段日子里,我咬牙奋进着,但是,我太脆弱了,太没有志气了,成绩竟然出现了大滑坡。

寒假里,我们搬到了市郊区的一个村子里,住在一座小土房中。虽然少了大街上的热闹,但我的心里却格外的兴奋。因为我再次见到了久违的电灯光。

那一个晚上,当我轻轻的坐在书桌前,小心的拧开台灯时,我不由得高兴地叫了起来。泪水再一次迷住了我的双眼。

那美丽的灯光,是那般的柔和。它既像阳光那样灿烂,又如月光一样皎洁。我用手轻轻的捧起那一丝丝,一缕缕灯光,它们都充满了金色的希望。父亲拍了拍我的肩,笑着说:“瞧,灯亮了„„”

我点点头,我明白父亲的意思。是的,灯亮了,亮灯了。女儿将走出那黑暗的日子,去迎接未来的光明。

(选自《文峰》总第六期)

“面包”和“盐”

事实上, 中学生, 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孩子已经阅历很多,懂得很多。大至世界和社会,

小至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追求和理想;他们有一个时而变幻色彩、时而涌起波澜的、天真烂漫的生活领域,其中有很多可以取作写作材料。宝库就在身边他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因为他们误认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什么精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宝藏的缘故。一旦换一个角度看周围的一切,他们会如同骑在神鸟的背上降落在神奇的山谷,忽然发现身边有数不清的宝贝。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打开身边宝库的大门,让他们骑上神鸟,飞进神奇的山谷。

刘国正《写作教学管窥》

让身边的人物鲜活起来(写作系列之五)

李研杨邦俊

在亲情的包围中,你人生的第一声啼哭,就那么令人关注。从那以后,父母为你的成长呕心沥血,师长为你的进步苦口婆心,邻居为你的天真津津乐道,同学为你的真诚热泪盈眶„„这些人与你或朝夕相处,或荣辱以共,他们都鲜活地活在你的周围。闭眼去想,每一个人的衣着服饰,举止言行,音容笑貌,习惯嗜好都会象放电影一样在自己的头脑中清晰闪现。但是,现在要你把身边的这些人物从记忆中搬到作文里,你能够保证他(她)与生活中的原型一样,让人们一读之后,便终生难忘么?

通过本次写作训练,培养乐于交往,留心观察的习惯,初步掌握用恰当的语句表达人物个性的写法。这种写法要讲究遣词造句,讲究细节描写,讲究真情实感。

写作准备

[收集资料]写作之前,同学们可列举课内外文学读物(含影视作品)中,自己张口就能说出来的人物形象,并作适当比较。为什么张口就能说出一些不同的人物形象来?就在于这些形象如同你身边的人物一样鲜活,而且一个“鲜活”一个样(个性化)。

另外,可选读一则典范的细节描写的段落,比如《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之死。他临死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众亲纷说不一,赵氏明白他的心事,两个指头指的是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恐费了油,便忙走去挑掉一茎。严监生点一点头,登时就没了气。“两指头”的细节,不仅是真实生活的反映,而且因其细小,更凸现出人物的性格(吝啬),人们读起来自然印象深刻过目不忘(细节之真)。

写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也当如此。衣着外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秉性习惯,职业背景,生活阅历等,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反映着人物的内心需求或性格特征,因而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但仔细想想这些素材,只有与他人区分度高(与众不同),才是有效的写作材料。这样的材料,有的能凸显或反衬(人物)性格,有的能构成细节,有的易于触发联想。 例文中的小胖,外貌是胖,似乎笨拙不便,理当苦恼,而他却笑口常开,爱劳动,学习有拼劲。“胖”实则反衬出他的勤勉可爱。又如写他在劳动中,“屁股礅儿”、“泥手揉着屁股”、“呲着牙说”的细节,便更凸现了他既爱劳动又开朗风趣的性格特征。

借鉴这些资料,请你搜寻所熟识的人的素材,再选择其中有效的写作材料,并大致想一想,把这些材料有序地排列起来,是否有了感觉:音容栩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了这种感受就准备构思行文。如果没有这种感受,则需要继续搜寻、选择,只至有这样一个人物在你的脑海里定格下来,再也无法让你平静。

[理清思路]明确写些什么材料后,理清写作思路,以便恰当地安排这些材料的位置。 1.你对所写的人物总体印象怎样?

(小胖的可爱:性格开朗,爱劳动,学习上进,语言风趣。)

2.与之相应的材料有哪些?

(小胖的雅号。笑口常开。掏污水沟。学习的拼劲。吃劲十足。)

3.能让人物“鲜活”起来的材料是什么?

(外貌特征:胖。细节描写:掏污水沟的动作、语言。) 4.如何安排材料的详略?

(爱劳动的故事为详,其它故事为略;语言细节描写为详,概述性语句为略。) 5.怎样结构文章?

(小胖的雅号。/很开心。很爱劳动。很爱学习。很能吃。/故事很多。)

6.确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

(生动的概述性语句:如“小胖的雅号”。鲜明的个性化语句:如“小胖的幽默自嘲”。细节描写的语句:如“小胖掏水沟拔石头”。语言活泼而诙谐:口语中夹点书面语,中性词中添点褒贬色彩,叙述句中用点修辞手法。)

7.以第5步骤为行文思路,填充有效材料中的关键词,用句号区分自然段,编写自己了然于心的写作提示。

(大小胖,雅号。/很开心,岂不辜负。∥爱劳动,抢着喊。大材不小用。不知所措,抱,拔,跌,揉,大伙笑,呲牙说。∥中等生,季军,第一。∥狼吞虎咽,减肥,干劲十足。/故事多。)

写作中

写作准备就绪,再看看你已经准备好的写作提示。写作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地把写作的能量调集起来释放于笔端。

自信地写。熟识的人感动过你,熟识的材料又深思熟虑过,要相信写出来也会感动别人。 流畅地写。把关键词的具体内容扩充起来,使之有血有肉,形象生动。

真诚地写。写自己想写的语句,不要让现实的功利是非扼杀你激情飞扬的文字。

如果是自由写作,你最好选择灵感闪现的时刻去写;如果是限时作文,你则必须不计成败地一气呵成。

你那充满激情与智慧的语言,正在让你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修改交流

初稿完毕,浏览一遍,看看字、词、句、标点是否有错漏现象;默诵一遍,检查文意是否清楚,表达是否连贯;再诵读一遍,感受语句是否上口,语气是否流畅。然后在每遍所标志修改的地方,先易后难的修改。删除语义重复和词不达意的地方,使语言简明精练;调整语序不当和文意阻隔的地方,使文句连贯有序;更换陈词滥调和生硬呆板的地方,使文风活泼清亮;增添个性材料,完善细节描写,使形象丰满鲜活。

在工整誊写后,与同桌交流。请他评议人物形象、文字表达、篇章结构,有硬伤的地方必须修改,有合理的地方酌情修改。(如例文第7自然段可调至第2段后,第6自然段要较详一些。)

将已定型的文章在全班交流:抒情性强的文章,作散文读;故事性强的文章,作故事说;夹叙夹议的文章,作演讲词讲。

文章经老师评解后,用统一的文稿纸,统一书写格式和标准,作一次书法训练。然后,将文章全部集中,不分等级,按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缘关系、朋友关系,把文章分作四类,并以每类中最鲜活的文题作该类文章的总题名,汇集成册,作为“自文自读”本,人手一册,以便比较阅读,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参考文题

1.他(她)也很可爱

2.言不由衷的

3.苦乐无涯

4.的“口头蝉”

5.无处不在的哪双眼

6.我家的“权威链”——爸爸、妈妈与我(或“爷爷、爸爸与我”等) 7.敝班的独行侠

8.儿时伙伴

例文借鉴

小胖的故事

吴楠

班里有两个很胖的同学,但比较起来仍有大小号之分。于是,较胖的同学被叫做“大胖”,“同理可证”,“小胖”的雅号也就诞生了。

小胖几乎天天都很开心。照他自己的话说:“朋友们常祝我笑口常开。我笑口不开,岂不是辜负了朋友的一片好心。”

小胖很爱劳动。记得有一次,班主任刚宣布:“谁愿意参加下午放学后的义务劳动?任务是„„”小胖抢着喊:“我!”气得劳动委员直向他瞪眼。结果,任务是清扫校园左侧那臭气熏天的污水沟。

放学后,一位仁兄对小胖说:“你怎能没听清楚任务是什么就报名呢?”小胖却说:“这任务正合我意,刚好大材不被小用。”然后拿起工具,一摇一摆地朝污水沟走去。

那污水沟不深也不浅,沤了许多陈年的落叶,也不知是谁扔进了一块大石头,恰好堵住了污水的去路。劳动委员束手无策,愣在沟边不知所措。小胖朝沟里一看笑着说:“看我的!”接着,他蹲了下去,两臂伸进水沟抱住那块大石头。不知是谁嘀咕说:“多脏啊!”小胖也不理睬,全神贯注用力一拔,石头被他抱了出来。可他自己也由于用力过猛跌了个屁股墩儿。小胖用满是黑泥的手揉着屁股,大伙儿都笑了。有人说:“小胖,减肥吧!”谁知小胖呲着牙说:“汝等无胖而予有之,此奇也。”大伙儿又哈哈大笑„„

小胖原是班上的中等生,但其拼劲正如他的吃劲。这不,这次考试他勇登季军宝座。私下里,他又在给自己鼓劲了,他说下次要拿个第一。

按说他每天在食堂狼吞虎咽,本该赶上正在减肥的大胖,可他仍是小胖。喔,可能是他任何事都干劲十足的缘故吧。

小胖的故事还很多,还想听吗?去找小胖吧!

(选自《中学生阅读》)

要有生活细节

我们知道,形象总是非常具体的,因此它需要依靠细节的真实来组成。《水浒》写武松打虎,就有许多细节:先是喝酒,过岗,见树上刻字,读庙前榜文,方知酒家说话,句句是实,却又怕招耻笑,回头不得。一路上写日色,写乱树林,写大青石,写醉态,写倦意,写武松的内心活动。直到遇见大虫,吃了一吓,酒也醒了,睡意也去了,惊魂也定了,使尽平生气力,棒劈,手按,拳打,脚踢,有许多身段;扑,撺,闪,跳,掀,有许多姿势。正是这些真实的细节, 使人物和故事的形象更鲜明, 更突出,读起来有声有色。其实《水浒》里打虎的不止一个武松,解珍解宝打过,李逵在沂岭

一口气还打死了大小四只,可是都不及武松打虎给我们印象深刻,依我看来,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写武松打虎有更多由真实的细节组成的形象,一丝一丝地扣住了我们的灵魂。

节选自《小说创作随笔》唐滔

许多初学写诗的同志们的习作,普遍地存在这样两个缺点,一个是缺乏诗的形象。常常是一些平淡无味的叙述;或者是大段大段地讲道理;有的甚至于是把一些标语口号连接起来。

虽然标语口号也是可以鼓动人的,但诗还需要一些别的东西,不能只是依靠这种鼓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也有些形象,但那是人云亦云的,不能给人以新鲜的优美的感觉。另一个缺点就是写得不精练。常常是十分慷慨地浪费行和节,以至有时在整篇诗里找不到什么精采的句子;或者是叙述描写的时候,把许多平常的生活细节和对话写得那样琐碎,沉闷,就像不成功的小说一样。诗必须每一行都有它的内容,它的分量。不然,它就没有必要分行写,没有必要占那么多空白的纸张。

(选自何其芳《写诗的经过》)

我眼里的自然之谜(写作系列之六)

李研 周远喜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不但赋予了我们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且也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奥秘:放眼四顾,小溪为什么流淌?花儿为什么绽放?遥望星空,流星为何发光?月儿为何盈亏?还有那沙漠奇观、海市蜃楼、恐龙时代、UFO 之谜„„大自然留给我们无数的问号,这是否也引起过你观察的欲望,激发过你探究的兴趣?

走进大自然,用你的慧眼去观察,相信你也会有许多独特的发现,用你的慧心去体验,相信你会有更多全新的感悟。现在如果让你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把这种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让我们大家都来分享你的成果,相信那一种热爱自然,崇尚科学的精神便已经在你的心头生根萌芽了。

本次写作训练,希望你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生动而有条理的描述和说明一种自然现象。

写作准备

写作之前,可以先找一些有关大自然的科普读物来读一读,看这些作者是怎样发现、观察并描述(说明)这些自然现象的,以开启自己的思维,唤起自己曾经有过的“发现”。或许你的这个“发现”,其实根本称不上什么“伟大”或“神秘”,但只要对于你是第一次的、新奇的,就可以把它写下来。

例如:《月有阴晴圆缺》的作者就是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而从中找到了月亮圆缺的规律的。

接着,你还可以把你发现的自然现象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也让同学们帮你分析这一“发现”的价值或意义。

接下来,你可以思考:我发现的这一自然现象有何奇特之处?这一自然现象有哪些特别的具体的细节?我是怎样发现的?这样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酝酿一下自己的情绪,便可以开始构思作文了。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再去实地对你的研究对象仔细的观察、分析、思考一番之后再动笔。

动笔之前,建议你还可以思考以下一些问题:

◎你所发现的自然现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即明确介绍说明的对象。

◎这一自然现象有哪些特征?哪些是你重点要向别人说清楚的?即明确被介绍的事物特征和介绍的重点。

◎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把这一自然现象介绍清楚?怎样写别人才会明白和感兴趣?即明确介绍的方式方法。

◎你准备按什么顺序来组织、结构文章,别人才会清楚明白?即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 写作中

既然是你的发现,相信你一定也急于想把这一发现告诉别人。那么,就沉下心来,把你

的“发现”和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全写出来。这样一气呵成,然后再删繁就简,添枝加叶,润笔着色。

修改交流

初稿写好之后,除作一般的字词句修改之外,还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修改交流。

问题答辩法。或同学之间互相交换,或请你的父母、老师,就你的文章给你提几个问题,由你作答辩,看是否清楚明白了,然后再修改。

概括提纲法。请别的同学或自己读一读你的文章,然后按每个自然段概括出文章的提纲,再与自己写作之初的构思比较一下,看是否有偏颇之处和需要改正的地方。

比较阅读法。从语言、结构、主题等多方面将自己的作文与相似的例文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作文的长处与差距,总结这次写作的得失。

精心修改之后,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一次“我眼里的自然之谜”论文发布会,让全班同学都来谈谈自己的观摩与发现,也可以谈一谈发现的经过及体会,让大家都来感受观察与思考的乐趣。然后将优秀作品整理成集,特别优秀的文章可再请老师指点之后寄给报刊杂志社。说不定你的发现还真是一项了不起的科研成果呢!

参考题目

1.我所发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2.意外的发现

3.奇妙的__________

4.走进大自然,让我惊喜

5.大自然给我的启示

6.大自然的奇观

7.哇,真奇妙

8.噢,原来是这样

例文借鉴 月有阴晴圆缺

河南/靳三林

“从小就有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几,又长两只角。”这是爸爸教我说的一个谜语,谜底是月亮,解释如下:“农历每月上旬,月亮一出来就是长着两只犄角的月牙儿;十五前后,月亮就圆了,犄角也就没有了;到了二十日以后,月亮就又变成月牙儿了,也就是又长出了两只犄角。”为了验证爸爸的话是否正确,我就开始留心观察了。我把每天观察的结果记在日历本上,日积月累,成了一份翔实的月相资料,从中,我找出了月亮圆缺的一般规律。 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如果大月,初二天黑以后,一弯弧形新月就开始在西天边出现了,那新月活像是飞蛾的眉,所以人称蛾眉月,蛾眉月那淡淡的昏黄的光线是不足以把夜空照亮的,它在天边逗留不到一个小时就渐渐消失了。如果是水月,那就得等到初三晚上,才能看到那纤细的蛾眉新月升落。农谚说:“大二、小三儿,月出,一杆儿”,就是讲的每月上旬蛾眉月首次出现的时间。

从蛾眉月出现头一天算起,每过一天,月亮升起的弧度较前一天大约增加15°,而它落下的时间也就随之推迟一个小时左右。到每月的初八或初九,天黑时月亮就会升高到中天,落下时间也就推迟到深夜零点左右了。就是说这时候仅前半夜有月光,后半夜就是月黑天了。农谚说的“初八、初九照半夜”就是这个意思。这时月亮活像一张弓,因此人称上弦月。这张弓一天天拉满,就叫凸月了。凸月到每月十五就变成了满月。初八、初九以后,月亮升起的高度也在向东天边降低,每天降低的弧度是15°左右,月落的时间也继续向后半夜推迟。到农历每月十五,月亮降低到从东方天边升起,如果是晴朗的仲秋之暮,十五前两天你会看到:太阳还未落下,东方的圆月已经显现了。所以农谚又说:“十五、十六,月亮太阳两头

露。”这期间,通夜都会有月光朗照。第二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了,西天边挂着一个银盘似的圆月。“月亮、太阳两头露”也有这个含义。

“十七、十八,天黑摸瞎。”这句农谚是说,过了十五、十六,到了十七、十八以后,天黑时就不见月亮了。月亮到什么时候才出来呢?农谚说:“二十整整,月出一更。”十五日以后,每推进一天,月亮就晚出来大约一小时,到每月的二十日,月亮要等到晚上一更天才能出来(古时没有钟表,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大概是晚上八九点)。每月下旬,月亮出来的时间越来越晚,以至前半夜不见月亮,只有后半夜才能见到月光,到二十三日那天,月亮到天亮时才能升到中天。因此又有“二十二三,天亮月正南”的农谚。这时的月亮又像一张弓了,因此正是下旬,所以人称下弦。十五以后的月亮由圆到缺,人们又称它为残月。 “农历二十三,天亮月正南”。那就是说,深夜零点左右月亮才从东方升起。以后几天,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升起的时间由半夜向黎明推迟,到月底二十八九左右,月亮黎明前出来照一会儿,“二十八九,月亮黎明露个头”这句农谚就是形象的描述。

下旬残月的明亮部分逐渐缩小,又变成了蛾眉月。月底二十九以后,整夜都不见月亮了,直到下月初一。这几天,通夜都是月黑天。月亮藏到哪儿去了呢?仍然在围绕地球一刻不停地运行,不过它是伴着太阳面向我们,只是阳光太强,它所发射的光,我们看不到罢了。 同学们,我观察记录得正确吗?请你提出宝贵意见。

【简评】按时间顺序安排层次是本文写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介绍月亮变化的规律时,先介绍每月初二(大月)、初三(小月)月亮的形状、出现时间及位置等情况,接着严格按时间顺序分为几个层次,介绍月亮变化的情况。这样既附合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也附合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容易使读者对介绍的事物形成完整清晰的印象。

(转自《语文123资源网》)


相关作文

  • xx学校作文教学方案作文4200字
  • xx 学校作文教学实施方案 为推进作文教学高效化.精细化,增强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xx 学校作文教学规划方案.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 ...

  • 如何教学生写作文作文3400字
  • 如何教学生写作文 如何把作文写生动.传神是个老大难问题.学生甚至跟我诉过苦:"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我从有物.情感.写法三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通过强化观察.阅读.写作,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一.有物是前提 "巧妇难为 ...

  • 这件事,真让我气愤(寒假作文系列)持续更新中作文1000字
  • [这件事,真让我气愤(寒假作文系列) 持续更新中]以这件事,真让我(尴尬.后悔.烦恼-)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件事,真让我气愤(寒假作文系列) 持续更新中.这件事,真让我气愤寒假的时候,我在大街上看见了一件令我十分气氛的事,我终于有机会把它记录下来了.记得那是一个早晨,妈妈送我去上补习班.突然,路 ...

  • 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做人作文1100字
  • 吴吉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为高中阶段的学生设计了一套"学会系列"话题作文训练题.通过几年的写作实践,效果还不错.学生写出的优秀习作有几篇分别被<读写月报><语文报>采用.某些话题内容甚至与高考作文挂得上钩.不少学生毕业后,对这套作文题还念念不忘,有的还給我 ...

  • 趣味作文系列作文4100字
  • 趣味作文系列人物篇 北京四中 李雄 一.课前,思考人物描写有哪些方法 二.课上,需要完成 1.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眼睛远 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A 外貌描写 B 语言描写 C 动作描写 2.阿Q 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 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 ...

  • 命题作文改革浅见作文1100字
  • [命题作文改革浅见] 一.填充式命题,增强命题的灵活性. 命题作文的弱点之一是题目统一,限制过死,特别是规定了题材的题目更使学生望题兴叹,你出<第一次烧饭>,而学生又没有烧过饭,这就无从写起,只得胡编乱造,写出的文章便无真情实感可言.采用填充式命题,让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生活实际补题选材 ...

  • 06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37―爱就像阳光作文500字
  • 06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37―爱就像阳光 爱就像阳光 小草受到阳光的抚摸,轻轻地,探出了脑袋:鸟儿受到阳光的抚摸,欣欣然,张开了眼. 爱就像阳光,无处不在,我受到爱的抚摸,成长路上一片温暖. 爸爸的一次谆谆教导,妈妈的一桌丰盛饭菜,外公的一个新殷切期望,外婆的一番嘘寒问暖,使我一直快乐无忧,犹如沐浴在 ...

  • 学游泳系列日记(二)作文200字作文200字
  • 经过几天的学习,浮起来后再加上手和脚的动作,我已经能划起来了.爷爷高兴地直拍手. 我像小青蛙一样腿用力蹬水,手用力划水,果然游起来了.我心里美滋滋的,真高兴.经过多次练习,我感到自己不像以前那样怕水了.现在一口气可以游四.五下,可游像半个泳池宽那么长的距离了.老师也肯定了我的进步,我心里很得意. 现 ...

  • 学游泳系列日记(五)作文200字作文200字
  • 今天是我学游泳的最后一天,我让奶奶也一起来陪我,给我助威.我从这个角游到那个角,尽量游得距离远一点.只见,我在水中腿一蹬.手一划,像只快乐的小青蛙. 在教练的鼓励下,我尝试到深水区游,没想到深水区更好玩,我的胆子大了许多,成功地游起来. 经过这二十几天的游泳培训,我已经算是基本会游泳了,但还有两点遗 ...

  • 高考作文:万能议论素材精选系列作文0字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