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期末复习作文材料作文22300字

高三作文

1 2017届高三期末复习作文材料

1.(2016·南京一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诗人普希金说,那过去的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画家黄永玉说,世上常有人放着前头的好景不看,转过身朝向过去,只认为过去的都好。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本题所给的两句材料是名人言论性材料,考生应注意逐句把握每则言论的含意,理解不同名人言论之间的关系、命题者的意图。普希金诗句中“那过去的一切”可以包含过去的人、事、物、景、情等,“成为亲切的怀恋”指美好的情感,意味着无论是悲是喜、是忧是乐、是幸是不幸,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这是对过去的肯定,表明了过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画家黄永玉的话揭示了某一类人的心态。他们对“前头的好景不看”“朝向过去”,表明这种人的生活态度是否定现在和未来,他们“只认为”过去的事物有价值,沉湎于过去的一切,厚古而薄今。但黄永玉的话没有否定过去,而是批评一些人对待过去、现在、未来的态度,包含了应该客观看待过去、注重现在、面向未来的主张。这两人的观点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从不同角度构成的对照关系。普希金的“过去”侧重于个人感受,黄永玉的“过去”意义更宽。他们的话题围绕“过去”,思考其价值,表达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感和生活态度。考生无论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任一角度切入都符合材料的要求。但要注意,不能割裂过去与现在、未来的关系,必须基于过去,引发对现在或未来的思考。

立意提示 ①关注“过去”的角度:可以谈过去的意义和价值,对过去的情感和态度。如:留住过去的美好;走出过去的阴影„„

②关注“现在”或“未来”的角度:可以谈面对(带着、走出) 过去,活在当下(珍惜现在) ;转过身来,展望未来,厚古而不薄今;忘记过去,走向成功;忘记过去,重新开始。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

——雪莱

②人的一生,是每个当下的积分,生命的长度是一连串无穷小刹那的集合,这就是生命的实相。人应该重视当下,活在当下。没有发生的事,不必去期待;已经发生的事,如实去面对;事情发生后,总会恢复成空,没有贪痴嗔,便不会陷于痛苦、不能自拔。

——蔡志忠

③我向来活在当下,一味把眼光放在终点,反而会错过沿途美景。

——珍妮弗·安妮斯顿

④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前世,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来生。我们的前世已经来不及参加了,让它去吧!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来生,就把握今天吧!

——林清玄

⑤忘记了它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它而愁苦。

——罗西塔

⑥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爱有时。花开花落,有自己的时钟,鸟兽虫鱼,也有感应时间的功能。怀抱有时,惜别有时,如果永远不肯忘记过去,如果一直恋恋不舍,那就是永远看不见晴空。

——张小娴

⑦如果不忘记许多,人生无法再继续。

2 ——巴尔扎克

(2)事实素材

①法国诗人、散文家让·热内,生于1910年的巴黎,还在襁褓中时被父母遗弃。上小学时因受同学歧视,开始自暴自弃。小学毕业后,15岁那年,他因为偷了一件小东西而被作为盗窃犯送进了儿童教养院,从此发誓要终生行窃,向社会报复。之后,热内走向社会,与流浪汉为伍。18岁时,热内应征入伍,但不久当了逃兵,流浪欧洲,一路行窃,多次被捕坐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几乎蹲遍了欧洲的少儿教养院和拘留所。1942年,热内在狱中开始写作。1945年,35岁的热内开始发表处女作,《鲜花圣母》《玫瑰的奇迹》和《盛大的葬礼》获得好评。直到1949年,热内的文学成就才得到重视和承认。在萨特等大作家的呼吁下,法国总统颁布特赦令,赦免了热内。热内曾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说,他勤奋写作,是为了“永远地走出监狱”。这个曾是盗窃犯的监狱常客,在1983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大奖。

②一个男人被一只老虎追赶掉下悬崖,值得庆幸的是在跌落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长在悬崖边的小灌木,这时,他发现头顶上那只老虎正虎视眈眈,低头一看,悬崖底下也有一只老虎,更恐怖的是两只老鼠正忙着啃咬悬着他生命的小灌木的根须。绝望中,他突然发现附近生长着一簇簇野草莓,伸手就可摘到,于是这个人摘下草莓,塞进口中,自言自语道:“多甜啊!”

③云南有一个古城,气候宜人,土地富饶,物产丰富,人们生活悠闲,节奏慢悠悠的。有一个英国绅士看到这里的人们生活悠闲,就问一个老太太,夫人,你们这里的人生活节奏为什么是慢悠悠的?老太太说,先生,你说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英国绅士想了想说,是死亡。老太太说,既然是死亡,你忙什么?

④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身后,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之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下水文】

更重要的事

不能忘记过去。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怎能忘记过去呢?过去是现实的土壤。现在的我,是一切过往的复合体,凝成物。你说的每句话,你做的每一件事,离得了你的曾经的积淀和印记?你的性情,你的习惯,你的生活,哪一样不是从过去走来的。为什么有人在同一个坑里跌过了一次又一次?为什么历史老在同一个地方绕着一些循环圈?浮夸风、数字游戏,污染了再治,推倒了重建,历史仅仅重复了一次?只因“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不能沉溺过去。过去毕竟已成昨天,美好的记取,失败的牢记。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抓住现在,走向未来。

为什么司马光要写《资治通鉴》,为什么茨威格要写《昨日的世界》,为了走向未来,我们必须研究往昔,沉思过去,找寻到通往未来的方向。历史的风烟飘过,总给后人留下了多少金不换的定律。所

以唐太宗那里,才有了有名的三鉴,所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回收目送的眼光,我们应着眼的当今的社会,做时代的弄潮儿,做改革的敢闯将,这

3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的时光和精力应当消耗在当下的土地上。像马云、雷军那样在互联网的潮起潮落中劈波斩浪,引领航向。

有人说,谁敢跟建立互联网商业帝国的马云相比?是的,现在的马云很风光,大家可知道他当初创业的时候找过几十份工作?他应聘从没有成功过一次?他跌跌撞撞闹腾到现在一样感到很艰难!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做个草根阶层,也可以默默贡献自己的一份正能量。星光大道上我们见识了保钳工、油漆工、种棉妹、油菜哥、粉刷匠、开车司机和厨师,等等等等。草根人士,一样可以放出自己的光。这是一个人人可以展示自己潜能的好时代,这是一个圆咱百姓梦的大舞台。

正如食指在《相信未来》中写道:“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过去意味着死亡,未来才是方向。可以错过太阳,不能错过星星和月亮。在怀念过去的叹息中,只能徒增忧愁,失去明天的希望。不要让脚步迟疑,不要让脚下彷徨,相信未来往前闯。

我们更重要的事,就是珍惜当下的时光,调动起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干劲向前方。你会发现,明天的太阳会升起得更鲜亮。

《创新作文》P47

《翻过序章, 重书华章》

2.(2016·泰州一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有人说,人需要弄清了一切的生活奥秘,生活才有意义;也有人说,对于生活的真相,不知,不尽知,生活才有滋味。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材料是两句话,第一句的关键词是“弄清”“奥秘”“生活”“意义”,生活有意义的必要条件是弄清楚奥秘。第二句话则相反,意思是生活不一定要弄清楚或全弄清楚奥秘,这里强调的是“滋味”,有别于“意义”。

两句话的核心差异在于“弄清”与“不知,不尽知”,这之间体现的是人生观的差异。“弄清”是要完全了解,把握真相;“不知”是难得糊涂;“不尽知”是不需要追根求源,打破砂锅问到底。

立意提示 ①明明白白地生活,万事了于心;②难得糊涂;③明白与糊涂,都是人生智慧。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

——牛顿

②生活中唯一乐趣就是忘却。

——托尔斯泰

③如果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都能使你懂得一个道理,那么,你就是一个真正的富有者。

——弗兰西斯·培根

(2)事实素材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说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他是玄宗、肃宗和代宗时期的三朝元老,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奸臣作乱,郭子仪在官场上几度沉浮,但他依旧对朝廷忠心耿耿。唐代宗李豫明白郭子仪的一片忠心,于是赐给郭子仪“铁券”,

4 并把自己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小儿子郭暧。

升平公主从小刁蛮任性。经常和丈夫吵架。但她是皇帝的女儿,郭暧每次都只能忍气吞声。

这一天是郭子仪的七十大寿,子孙们都来给老爷子拜寿。其他的儿媳妇都到了,唯独升平公主耍着性子就是不肯来,二人再次争吵,郭暧一时情急说:“你以为你老爹是皇上,你就了不起了?我爹还不稀罕当皇上呢!”——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

公主回到宫中向唐代宗告状,请求父亲为自己撑腰。唐代宗说:“你懂什么?其实他说得对。如果郭子仪真的想当皇上,就凭他的实力,天下早就不是咱们的了。”

这时,郭子仪已经将郭暧绑了起来,在殿前向皇上请罪。唐代宗安抚郭子仪道:“俗话讲,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小儿女在私房里吵嘴的话,我看就不必当真了。”

唐代宗没有治郭暧的罪,而是教育起了自己的女儿。倒是郭子仪回家后打了郭暧几十大板。

【优秀作文】

于无知处听惊雷

“人非生而知之者”,故我们跋涉于探寻生活奥秘的沙漠中,若我们弄清了一切生活奥秘,那就如手中多出一台导航仪,上面早已标明绿洲的方位,此时,我们便失去了与绿洲“蓦然回首”之欣喜。所以,对生活,不知、不尽知,方才活出滋味!

国粹大师有云:“演戏要带‘三分生’”何为其然也?演戏的过熟会使唱戏之人失却作品本身的一份思考与细琢,如熟透的柿子容易被捏烂一样,表演过熟的戏不仅使戏生出懈怠之意,台下观众也会因此而兴味索然。这里的“生”就是“不尽知”,演员对角色怀着“不尽知”之心,当然会对角色产生更多的好奇,因而入戏更深,所唱的戏当然就不落俗套了。(活学活用试卷文本,甚好!)

然而,当下之人总希望弄清楚生活中的一切奥秘。他们是遨游于科技与学术的海洋,崇尚理性的思考者。当诗人用包含挚意的目光凝望明月时,他们却在思索着月亮的物质能源;当作家品茗于竹林间寻找灵感时,他们却手持勘探仪发掘着土地中的“金矿”;当人们在沙滩嬉戏、海上荡桨时,他们却思索着如何开发海底隧道,开辟新的经济增长极。诚然,因为他们的不懈探索,我们走进了如今神奇的信息社会,他们的人生或许因知识的填积而绽放光芒。不过,我认为,在这钢筋水泥森林的包围中,他们的生活似乎失却了一份自然的清新与诗意。他们无所不知,可他们的生活却近乎枯燥乏味,他们或许会以在科技生活中活得有滋有味来予以反驳,但我以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活得还是缺少了一种诗意朦胧的情趣。

不尽知,会带给生活以神秘感,让我们对明天饱含憧憬。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我们现代人或许还无法完全理会其中真意,但正因为这份不尽知,我们才能在诗意朦胧的意境中享受到古今温柔舒心的抚摸。

静谧的夜晚,躺在惬意的竹榻上,月色笼罩全身,微闭双眼,于无知中,我们静听竹枝拔节。惊雷一轰,我们寻出生活的滋味。

知与不知,都很美

有一本书,叫《十万个为什么》,小时候我认为拥有了这本书,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当我长大后,我才发现不是知道的越多了,而是不知道的更多了。在我看来,知与不知,都很美,都让我的生活变得精彩。

5 正如一个恰当的比喻,人们所懂得的知识就如一个圆,你懂得的越多,这个圆也就越大,所接触的未知也就越多。对于科学家们而言,生活奥秘便是如此,只有弄清了,生活才有意义。屠呦呦,一位从医学研究的科学家,对于她而言,研制出抗疟疾药物便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袁隆平,一位植物学家,对于他而言,研制出高产量杂交水稻便是他人生的追求;爱因斯坦,一位科学家,对于他而言,了解一切未知背后的真相,便是他人生辉煌的一刻。科学家们的生活,也许没有浪漫的烛光晚餐,没有温馨的全家欢坐,没有随性的对酒当歌,也许只有枯燥无味的数据,只有反复的实验,只有无数种科研材料,但是他们却视之为一生的珍宝,这就是他们的追求,这便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意义。

在美学界,有一种美叫“朦胧美”,不必去探索其中的真相,不知或不知,这便足以称为一种美。面对一片开得正旺的五彩缤纷的野花,画家看到了便会拿出画笔将这片美景描绘下来,一阵微风吹过,花儿摇曳着舞姿。画家便随心而动,一幅随风舞动,有些零乱美,模糊的画作便诞生了。画家不必了解鲜花为何开,何时又会落,风儿又因何而刮来等等类似的问题。对于画家而言,他发现了这片迷人的野花,并画出了得意之作,这便是他这一天的收获,这样的生活便是精彩的,有滋有味的。

而在我看来,解决一道难题,弄清其中的奥秘,这样的生活也是精彩的。傍晚时分,看到天边那轮落日,金灿灿的,染红了半边天。此时的我无需用物理化学知识去弄懂为何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只需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美,这样的生活亦是有滋有味的。

何必执着于生活的真相,又何需尽不知,知或不知都是一种美,美得让人心醉。

3.(2016·镇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世界的模样在于你凝视它的目光,你所见到的都是你内心的投射。让我们用澄澈的眼光凝视世界,不要因为长大而丢失了内心的澄澈。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材料第一句阐述世界的模样是内心的投射,第二句是发出的号召。“内心的澄澈”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其实就是内心的童真。

立意提示 ①用澄澈的目光看世界,追求内心的美好;②不忘初心。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诚天性之潜感,顾童心兮如疑。

——刘禹锡

②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嬉。

——陆游

(2)事实素材

一位商人设计了一座迷宫,并为走出迷宫的人设定了奖励。走迷宫的人都被困其中,无奈地放弃。后来一位工程师经过反复观察和测量,绘制了迷宫的地图,发现了惊人的结果,迷宫的出口就是入口。面对被“欺骗”而愤怒的人,商人说:“迷宫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你们内心的目标和欲望,其实你们是没有走出内心的迷宫罢了。”

【优秀作文】

质本洁来还洁去(70分)

诗人沙漠舟曾在《我的吉檀迦利》中言:“每个人都是安睡在莲花中心的婴儿。”初涉人间的我们双眼明澈,通体无瑕,眼中的世界,琉璃晶莹,别有一番清水芙蕖的天然之姿,

6 人性本原,大抵如此。

若真能将此资质一直存留,大概人世劫难不过迦叶一笑——因为纵使身处炆炀虞烈的劫数,也不改眼中的山光水色。到那时,便无惧无畏,澄澈的眼中从来只有明净的世界。内心抵御浊流的樊篱高筑,走到哪里都是田园。

可无奈的是,这并不是一个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世俗的喧腾正在捕获猎杀每一个苦苦坚守澄澈资质的幸存者。名利、物欲像贪婪的稗草疯长,挤兑着内心留给纯洁和诗意的空间。于是澄澈的双眼黯淡了下去;于是笃定的新婚奔突浪游;于是本是眼中的琉璃世界被驳杂的朱红渐染,世俗,悄无声息地同化着清澈的心:幼儿园孩子主动给老师撑伞遭网友炮轰,锋芒直指其庸俗势利;吃火锅的顾客因拒加汤料被高汤浇透……人人在愤怒,人人在追逐,不经意间眼中的世界变了样子:轰鸣的尖叫,覆顶而至的舆论,金钱的泡沫,年老者的叹息……

所以,恢复天然资质无望?

然而,龙场求道的王阳明回答:“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原来我们眼中的所见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曾忆及风景秀丽的小村西递,中有牌匾:”圣人孩之。“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话! 孩之,一种永葆纯真的赤子之心,一个对待俗世浊流报以清澈一瞥的心态。世俗之事,常态一二,生活中的绮丽风景,山川虫鱼,多看几眼,像钱钟书那样“洗一个澡,吃一个饭,看一本书”,奉行至简的生活理念,自然地,也就过滤了世俗对你的侵扰,既而也就保留了本初该有的纯真。

犹记杨绛女士,《干校六记》中曾讲述一段为人打扫厕所却不抱怨的故事,这种心态不是一种澄澈的心吗?“白鹭立雪,愚人观鹭,智者见白。”这种白,是源自内心的白,是质本之洁,用心呵护,到老时,也定能收获金岳霖老人般童真,丰子恺先生般的赤子之心,从而永葆人性本初的澈明。

质本洁来还洁去,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婴儿。

我待世界如初见(63分)

沈夏在《浮生六记》中这样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想来孩童的眼光真的有种深秀的独到,能捕捉到蚊虫飞鸣如鹤的奇景,能捕捉到石头下蚂蚁的秘密,能映出世界的斑斓和澄澈。

难怪老子提到“专以致气如婴儿乎。”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正如懵懂幼童?永远用新奇和赞赏的目光看世界,永远去追逐澄明和美好。我待世界如初见,那么每一个日子于我,都将有乐趣和激情。

童话家王尔德的墓碑是鲜艳的,因为每一位前来拜访他的女士,都乐意在上头留一个顽皮的红唇印。她们中有妙龄少女,有苍苍老妇,有精明的职业女性,有安分的家庭主妇,但不变的是,她们都感激王尔德故事里那份珍贵的童趣,故事里的快乐王子有颗红宝石的心,故事里的夜莺情愿歌唱至死。美而易碎的童话,却给真实而坚强的人带来了那么大的力量。它是一种来自巫婆的药水,能带走人心头的尘垢,能洗去人眼里的暗淡,让我们还有能力保持内心的澄澈。

不难解释《小王子》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为何会畅销,不难理解圣诞老人的谎言为何能一直说下去。因为人需要童真,需要保持内心的澄澈和安宁。

7 内心的澄澈使人有了一种自净的能力,在外物的纷扰中也能忘记初心。学者刘再复曾在给女儿的信中说:“学识是珍贵的,但当学识积蓄的过多过饱时,也会有害。”许多人在学问上走了很远,但变得冰冷世故,不通情理,这便是读书之害了。只知吸收学问中的博大之处,却不能净化其冗长琐屑,不失为一大悲哀。而东坡却是其中异类,学富五车名动京华之后,仍能和市井闲人畅快交谈,书没使他死板,反叫他渊博有趣,让他在三教九流中都受到欢迎。读他的《赤壁赋》,会心一笑便明白了其中原由,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帮他洗去了失意的苦丧、学问里的呆板,帮他保持了内心的澄澈与明和。惟此,才是人人爱谈的东坡。

诗文的乐趣也正在这一点澄明的灵气。“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样让人心旷神怡的句子不会出自久试不第、心情苦闷的老秀才范进,它只能来自一颗敏感地体察世间万物的灵魂。

当南怀瑾大师被问道永葆活力的秘密时,他答:如初遇,如诀别。深以为然。人生当如此,以初见之心看物,以赤子之心生活,以澄澈的眼睛去看外物的澄明精彩。

4.(2016·南京三模)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70分)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说:“强健的肌肉是欢乐、活力、镇静和纯洁的源泉。” 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这是一则言论性材料作文题,应注意把握每则言论的含意以及言论之间的关系。顾拜旦认为身体好是精神好的基础;鲁迅认为光身体好没用,一定要有好的精神;世界卫生组织说身体和精神都重要,将顾拜旦和鲁迅的观点都涵盖了。立意时可以在顾拜旦、鲁迅的观点中选一个作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两者都谈。

立意提示 ①什么是健康;②为什么要健康;③身体和精神,哪个更重要;④团体、民族甚至世界如何保持健康。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健康就是金子一样的东西。

——高尔基

②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

——富兰克林

③健康不是身体状况的问题,而是精神状况的问题。

——艾迪夫人

④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

——木村久一

⑤一个人的身体,绝不是个人的,要把它看作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凡是有志为社会出力,为国家成大事的青年,一定要十分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徐特立

⑥古语说:业精于勤。据我看,光勤于用脑力而总不用体力,业也许不见得能精;两样都用,心身并健,一定更有好处。

8 ——老舍

(2)事实素材

①在城市,广场舞很普及。但事实上,广场舞最大的阵地在农村。广场舞给了过去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女性一个登台亮相的机会,这些女性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尽情地展现自己。广场舞的曲目繁多,其中大部分曲调优美、内容向上。沉浸其中,不光动胳膊动腿,还有利于精神塑形。

渴望交流是人类的共同心理,广场舞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舞蹈,更是一种群众集会形式,让人际间产生更多的交流,让参与者在其中结识朋友,获得友谊。不仅强身健体,还满足了城乡民众的精神需求。

②当遇到突如其来的情感打击或重大事故打击时,一般人都会遭遇心理上的挫折。安徽省心理危机干预学会会长马如军说: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间在危机事件发生后24小时到72小时,也就是黄金72小时。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当事人的心理危机没人发现或者没有人进行危机干预,就会造成譬如当事人绝望、自杀等严重后果。心理危机干预学会的建立,无疑会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据了解,该学会目前拥有500多名志愿者。

【优秀作文】

向光而活

鱼,漂浮在营养液中木然地呼吸。

这营养液号称含有生物所需的一切物质,可保证鱼长久地存活。因此,不论过了多久,它都不会死去,至少表面看起来如此安好。

可我认为,营养液中的鱼早就死了。去除了使鱼儿欢饮的水草,剥夺了其与同伴逐食的快乐,竟日只是机械性地呼吸。这样失去灵魂地活着,与死亡无异。所谓营养液,倒是更趋近于保存标本的福尔马林溶液吧。

人,亦如此。好比将人泡进一池牛奶,身体是滋润了,但精神呢?杜拉斯在《平静的生活》中写道:“我的生活像一只果子,我漫不经心地咬了几口,既没有品尝味道,也没有注意到自己在吃。”浑浑噩噩地活着,就算满足了生理需求,那也称不上健康,倒是一种更严重的病态——精神上的植物人。

林清玄在台北遇见一位乞丐时,朋友阻止他给钱,说这种乞丐多半是假的。林清玄却说:“只要做了乞丐就没有假的。即使他家财万贯,四肢孔武有力,伸手要钱时,心情就是乞丐的了。心情是乞丐的人,便值得怜悯,值得施舍。”

由此可见,仅仅凭一副躯壳存活于世,心理麻木不仁,只会行尸走肉,令人惋惜。周国平也曾叹道:“缺乏信仰是导致一切社会灾难的主因。最大的废墟即为人格的废墟。”愚弱者,只能去做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实在是悲哀。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有的人即使体格残缺,却闪耀着思想之光,那便算是一种健全,甚至是超越常人的健全。众所周知,史蒂芬霍金以轮椅代步,依靠设备用电子语音发声,但他的思维却在百万光年之巨的浩渺宇宙中遨游。无臂人尼克胡哲,以演讲家为职业在世界巡回,用坚定的语调鼓舞所有人永不放弃希望。作为四肢健全者,我发自内心地崇敬他们。

对我们大多数称得上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保持健康确实重要,但我们更应该明白精神健全的意义。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仅满足于酒足饭饱之人,与尽日谋食充饥的动物又有何分别?故为君子所耻。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左宗棠如是道。人皆应以有限的肉体,去追求精神的无限:

9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下苍生保有悲悯,为个人理想奋斗不息。唯有如此,我们才不算徒然地活着。

人应该怎样活?向光而活。

5.(2016·盐城二模)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70分)

据研究,美国空军战斗机事故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驾驶舱是按照飞行员身体特征的平均值设计的。可飞行员不是按平均值生长的,当他们必须在少于半秒钟内做出判断和行动时,平均值系统和操作员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事故。后来,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商改变设计,让座舱能随飞行员的个体特征做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此后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提升,原因何在?当然是过去平均化的设计转变为现在个性化的设计。因此在呼唤个性发展、自主独创的时代里,这一材料内涵直指当下热点。

这则材料的核心立意无疑是聚焦“个体”“个性”“人性化”这些词语。教育要尊重个性,制造要体现人性化,城市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政治体制要适合各国国情。要允许个别、另类的出现,要鼓励不同的言论与主义的论辩,个人的前景、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无不与“个人”的“个”紧密相连。而这背后是人权,是尊重,是多元,是开放,是包容,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美好愿景。

立意提示 ①立意可以取“改变”,这也是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得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因时而动,顺风而转,改变才能适应,在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殊阶段,不变则死。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变才有机会,改革创新才能通向美好前程。

②立意也可以取“调整”“适应”。因为一路改变就是在调整、适应,同样是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得到提升的原因。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③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④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涯。

——李大钊

(2)事实素材

①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了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②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而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后来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入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优秀作文】

10 城市建设需要遵循个性

法国著名建筑师德尚慕名来到中国,参观中国的城市建设。可他参观了两三座便兴致全无。他说:“这样的城市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生活在其中,让人忍不住逃离,让人心生恐惧,实在可怕。”诚然,中国的城市被标配化了。数百座城市同时开工,试图将每一座城市打造得精致得像同一个模具中出来的一样。他们按照同一个标准,将每一个城市演变为城市的复制,数百座城市被平均值束缚,失去了他们原有的活力。殊不知,真正的城市建设,应该建立在个性的基础之上。每一座城市都应有自己的文化与性格。而这性格,恰恰是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鲜活血液。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大至雄伟磅礴庄严肃穆的故宫,小至承载着全族信念的小祠堂,各种各样的标志拼凑起来,构成了一座城市的灵魂,是每一个人难以忘却的故乡。而如今的城市建设摧枯拉朽般的磨损着我们的记忆,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古建筑在发动机令人作呕的轰鸣声中倒下;各种名人故居摇身一变为某咖啡馆、茶餐厅,成为人们的“吸金之宝”,更多的是,无人问津的村落文明在暗自哭泣,岁月变迁,终成废墟。如今,城市的个性在磨平,属于我们的记忆在消逝。

与此同时,城市同化的建设在热热闹闹地开工。各种地标建筑拔地而起,赞叹之余,不免嗟叹这劳民伤财之举。随处可见的是高矗空中的塔吊,是堆叠如山的砖块,是轰隆隆的发动机声……,工人们马不停蹄,没日没夜的工作,只为赶在工期前完成任务。这样的城市,大、噪、繁华……各种城市间大同小异,有的只是地理和程度上的差异。走在这样的城市,我们会迷路,会失去自我,难易找回属于我们的灵魂归属,终有一天,人们会面对同化的大楼,因找不到家而无助哭泣。

一位匈牙利诗人说:“我们走了很久,却忘记了我为什么而出发。”中国的城市,确实忘记了自己缘何而出发了。而在我看来,城市建设要依据各自个性,不能按教科书式的给城市一个均值。中国人想来提倡“天人合一”,大致是要给城市一个自然的真身。走进意大利但丁故居,能感受到桌上咖啡的余热;走进英国的老舍故居,好像老舍刚刚搬进……这边是随性自然的力量。

多么希望,指着一堆城市的照片,可以一一对应的叫出名字;与朋友同行在路上,忽然兴奋的指着远方的某一建筑物:“看,那是我的故乡。”

让个性自由生长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模子,将所有人压制成一样的形状。差别适应平均,个性服从整体,已成为人们工作思考的惯性。人们习惯生活在相同的面具之下,殊不知被压抑生长的树木无法擎向穹苍,只有为个性自由生长拓出空间,生命才会展现无限的可能。

美国空军战斗机考虑到个性特征,将座舱作了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为飞行员的生长留有空间,最终提高了战斗力。即使在将统一于整齐奉为准则的军队,为个性做出的改变都如此重要,何况面对瞬息万变的生活呢?

压抑个性,并不是迁就平均的万全之策,相反地,它无形中束缚着我们的手脚,让我们成了身不由己的囚徒。有时我们需要脱离教条陈规,为个性发展另辟蹊径。

爱因斯坦在学校时怿怿不乐,被标准答案、严格程式所限制,再多的奇思妙想被埋没在平均的认知水平之下。放下个性并不能使他融入平淡的校园生活,最终他选择退出,个

11 性生长的容器不再是一只小玻璃瓶,而是广袤的草原,正是那自由生长的空间,成了他科学研究的实验室。

我们总抱怨创造力的缺失,学校剥夺了孩童的个性,培养出一群四平八稳的橡皮人。但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找到系统与个性相汇合的接口。他主张因材施教,循着不同学生的个性量体裁衣,将教育的火种传承下去。从《论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子路的较真,颜回的勤勉,不难发现在孔子和风细雨的熏陶之下,个性自由生长,产生了思想的巨大能量。

曾经读日本黑彻柳子《窗边的小豆豆》时,便很羡慕小而温暖的巴学园。它包容着孩子们的迥然相异,有的内向,有的多动,但自由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轻松而愉快,远离了严格的限制和对个性的压抑,那些拙稚的灵魂获得了自由呼吸的天地。系统完全可以去适应个人,只是创造者需要一颗细腻柔软的心。

世界正呼唤我们解开束缚的镣铐,让个性自由生长,让每一个灵魂绽放自己的色彩。

那山不动 我便过去

默罕默德曾言“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面对相同的目的地,坚持正道固然可敬,却未必能够达成目标。当前行之路受阻时,我们不妨从自身考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在困境面前的调整,并不是退缩,更谈不上怯懦,而是对困境的超越。王阳明是心学的创始人,却鲜少有人知道王阳明先前是推崇程朱理学的。他悟尽了儒、道、释三教,然而“格竹”失败了。在探究宇宙人生的规律上,他遇到了瓶颈。他来到了龙场的山洞里,春天的草木葱茏在他眼里只是一片肃杀。那时,他躺在石棺中,三天三夜。终于,他欢呼雀跃起来,“心即理”。在理学不适应自己的时候,阳明先生自主调整理学体系来适应自己的内心。这绝不是朝理学低头,而是一种认知上的超越,在心学的世界里实现自我。做学问,思辨能扭转困境重获新生。

调整,在本质上是与生活讲和。面对无法改变的困境,一头走到黑,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会激化生活矛盾。人生最困难也最成功的事就是与生活讲和。史铁生就是一个会与生活讲和的人。他正值青春大好时光,双腿却残疾了,这有如当头喝棒,在他脖子上打了一个死结。如果他和生活硬磕,消沉甚至于毁灭皆有可能。但他懂得生活。于是,我们才能看到,在地坛里,庄严肃穆的余晖洒落在一位坐在轮椅里的人身上。这个人以痛为养料,写出了扣人心弦的文章,向世人奉上一部部富有生活哲理的作品。困顿,锁不住心灵的飞翔。会生活,心灵的救赎胜过人间药石无数。

人生路途漫长,当我们觉得疲惫的时候,不妨休息一下,做出新的调整,继续上路。适时的调整能为我们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陈欧留学归来,引进游戏内置广告模式,启动创业之轮,然而这不合国内形势,于是他立马调整,在电子商务的浪潮中找到新商机,还找到了最适合的道路,专攻化妆品领域。他的调整能够证明这是属于他的年代。

纷繁芜杂的世界,不会因为我们有所改变,我们应学会自我调整、适应。即使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也能改变自己周围的小世界。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那山不动,我便过去,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

12 度。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博大的胸怀。

6.(2016·苏州一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梦

一颗种子

在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李春风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材料为一则譬喻性材料,别有寄托,意蕴丰富。“田”比喻为心灵空间、心理世界。材料中指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心灵空间,孕育着一颗“梦想的种子”。“种”体现为主体播种、培育等实践性努力。“桃李春风”可以理解为“春风桃李花开日”,“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桃李芬芳、春风骀荡的美好景致,喻指希望、温暖、爱心等美好的东西。

审题立意可以扣住关键词“心田”“梦”“种子”“桃李春风”展开。“梦”可理解为理想、愿景、志向、希望等。从“桃李春风”看,“梦”必须具有美好的特质,只要在心中确立(或“种下”)理想、愿景、志向、希望等一切美好的东西,就能收获美好的结果。佛法云:心存善念,终得善果。

立意提示 ①追求梦想;②播种希望;③乐于付出;④播种善良。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奥普拉

②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③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一生。

——李开复

④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

——杜鲁门·卡波特

(2)事实素材

谭盾生在山民之家,那里根本就没有音乐。12岁时,他跟父亲出山,看见一个人在拉小提琴,他的心灵被震撼了。15岁时,他在山外捡来一把小提琴,没有弦。他一分钱一分钱地藏了一年,终于买来三根弦。1977年,谭盾就用这把只有三根弦的小提琴,报考了上海音乐学院。之后,他又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之后,他有了四根弦的小提琴;之后,他成了小提琴顶尖高手!1986年,他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来,他获得了博士学位,拥有了最权威的音乐学识。可这一切,还是不能让谭盾看到他意念中的东西。他不断请教老师,老师教的东西,他全部都要有所超越,把所有定论都做出全新的诠释或演变。于是,他走上了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台,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音乐指挥家之一。

【优秀作文】

心田(一类上)

13 春日阳光柔柔地抚过初生的柳梢嫰芽,吐露微香的异色芍药,笼上窗台,照进屋子。最后,定格在书本的纸页上。温暖沁入我的心田,在那里,一个梦想正欲破土而出,发芽开花。

这颗梦想的种子是何时埋于心田的呢?这似乎已模糊而不可知。是课本上一首美丽的诗词,还是博尔赫斯让人怦然心动的一行诗句,抑或席慕容一则清新隽永的散文?无论如何,我心中的种子早已不知于何时深埋心田,我想成为与文字、书籍相依相存、不离不弃的人。

不知道多少次被文字震撼心灵。犹记得读《李尔王》时,看到不谙世事的李尔王被赶入雷雨交加的荒野,内心是何等苍凉悲苦。第三幕里,一个老人在风雨中呼唤正义的场面无疑使非常动人的。每每读及此处,我都不得不合上书页,几欲恸哭。

李尔王由于不谙世事而度过了十分曲折的后半生,而凡人如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文字让愚钝的我稍稍明白些事理,而我却也迫不及待地也想执起笔来,书写我自己的,有过懊丧,也有满足,回忆起甘醇如酒的悠悠岁月。 也不知多少次,被作者们构筑的精妙世界所深深吸引。王小波写小说,把语言锤炼得像诗一样凝练,读他的文字就像嘬一颗糖,吟哦品尝,芳甜盈齿。而他构筑的长安城、洛阳城,都如同空中的巴别塔,属于他语言的巴别塔,在空中熠熠生辉,永远给我们以智慧和趣味。还有卡夫卡,在深夜提着一盏灯引你在城堡内拾级而上,向你开出一扇光怪陆离却又真实异常的大门,于是,你又陷入了他的诡奇世界。

文字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如此不同。它点亮我的灵魂,让我心中的梦想茁壮成长。它让我想欢笑,想歌唱,又想落泪,想苦吟。并且想切实地用自己手中的笔,描摹出自身对于世界的真实想法,构建只属于我的天地。

这梦想或许是有些太过虚妄,然“少年心事当凌云”啊!没有人甘愿自己的青春在沉默中荒废。与书相伴,通过文字表情达意的这十几年中,我或许是从大人先生们那里枉得了一些狂气与执着,然而,这些我是不愿抛弃的啊!(在心田里种下了“桃李春风”) 日头更大了,春风裹着桃花李飞,柔柔地拂动我心田中的小苗。它将长成什么?嘘,且看罢。(全文字数830)

播种梦想

一粒种子,一亩田地,一束阳光,一缕春风,一股清泉,梦的种子在心中萌芽,抽枝。每个人心中一亩田,在这里,我们播种梦想,收获绿阴与甘甜。

播种梦想,纵使青涩又何妨?播种了梦想的生命总是熠熠闪光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代伟人毛泽东“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少年即立志复兴中华,终于带领着华夏子弟,浴血沙场,浪遏飞舟。中国这一沉睡的雄狮亦听到他的呼唤而苏醒。同样的书生意气,12岁的西方女孩立志当总统,稚气满面的男孩意欲保护大海,他们的梦想在常人看来或许可笑,可事实证明,正是因为他们的勇气和自信才驱动着他们拼搏奋进,让他们的实力得到认可,梦想不再可笑,生命也因梦想而光彩照人。

播种梦想,需要勇气和对自身清醒的认识,我们不必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世,众必非之”而困扰,梦想决定心灵的高度,决定于个人价值观的取向。观念不同每个人的追求亦不同,常人的不理解并不能使之成为心灵的阴霾,更不可使之遮蔽心灵的阳

14 光。播种的梦想有大有小:有人心怀天下,意欲匤世救正;有人志在一方,意欲在某一个领域闯出一片天空;有人偏好安静,安心享受生活的诗意与幽谧。鸿鹄与燕雀之志本就无贵贱之分,任何人都可追求生命的高度,起决定作用的则是追求的深度。即如文学泰斗老舍,他心田里的梦想是北平,这一令他魂牵梦萦的蝴蝶乡。他沉醉其中,即使身处异乡,也时刻用软毫抒发他心中对北平这个温柔乡的挚爱。所以,播种梦想,不在乎种子的科属,而在乎这种子是否符合真我。唯有寻着真我,我们才可收获春风常萦,桃李满园的心田之景。(紧扣材料意旨,深谙应试作文的要诀)

播种梦想,我们需有为梦想坚持的毅力。古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使梦想之种萌芽结果的道路是艰辛的,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梦想之果的甘甜也须经过磨难的历练,面对前路的荆棘,我们要做的并非“退一步”,而是向前勇迈一大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贫困的悲哀时,我们需要用固执的手掌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播种梦想。”(颇具诗意的结尾)

7.(2016·苏、锡、常、镇四市二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看见的是什么,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材料由三个分句组成:“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指孩子的生命成长;“他看见的是什么”指孩子生命中的所见所闻,即其生命成长中主动或被动接触到的社会环境;“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指孩子生命成长中接触到的外在社会环境,将内化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环境以及孩子所接触到的人和事对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性。

立意提示 ①环境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②为儿童提供成长环境的人的责任;③成人社会的作为、成人生命状态、成人的社会责任应对后代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

——欧文

②庄严的大海产生蛟龙和鲸鲵,清浅的小河里只有一些供鼎俎美味的鱼虾。

——莎士比亚

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

(2)事实素材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颍州当长官的时候,手下有一个名叫吕公著的年轻人。有一次,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路过这里,便到他家中拜访,欧阳修邀请吕公著一同待客。席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你能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你应该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此后,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技巧提高得很快。

【优秀作文】

呵护一泓清泉

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看见明澈明净的阳光世界,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看见恶臭熏人的垃圾暗沟,它亦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诚然,孩子是好奇心与天真无邪的化身。他是李白笔下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5 的稚童,是杜牧眼里“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牧童,亦或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羞涩孩童。

由此,孩子的心灵宛如一泓淙淙清泉,能够容纳沿途的新质。因此,孩子看见美好的事物,它便深深镌刻在他年少的心上,成为他亘古不变的记忆。少年肖邦看见的是故园四季如画的风光,春天的“云淡风轻近午天”,夏日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深秋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严冬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都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在他远离故土的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滋润他忧郁的灵魂。

然而,正因孩子的天真无邪,不谙世事,当他看见阴暗丛生的黑暗森林,它亦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美国学者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意味深长地写道:“现代传媒肆无忌惮地揭示了一切秘密,童年的纯真状态丧失了,儿童的羞耻感被冲淡,而儿童与成人的界限也正在被模糊。更可怕的是,面对影视里被扭曲、妖魔化的成人世界,孩子会迷失方向,并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苦苦挣扎……”这是对现实多么无情的揭露和控诉啊!放眼当下,黑色的网游代替了美丽的童话。传统的童话弘扬正义战胜邪恶,而黑色的网游反其道而行之,宣扬暴戾、极端、黄色的负面价值。当孩子看见席卷天下、夺人眼球的黑色网游时,尚无抵制诱惑能力的孩子便将他们纳入背囊,它们便如同污水注入健康的肌体,孩子健康心灵的一泓清泉也便腐臭变质。

更有甚者,今日的成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顾得上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因此,孩子们会趋向“所谓的成熟”,变得世故而实际,其实质是心灵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倘若世故而实际成为孩子们生命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将破坏了纯净的童真世界,人类社会将没有未来!

既然孩子眼中的世界决定了他的心灵世界,我们理应守护这个世界的美好。丰子恺先生的“佛心”“诗心”“童心”三心交织,通过妙笔生花,呼唤童真的回归;冰心致力于儿童文学写作,点燃每个孩子心中的“小桔灯”;周国平更是将他锋利的矛头,直指娱乐文化的泛滥……

清泉叮咚,如鸣佩环。愿你我共同呵护那一泓清泉,还每一个孩子澄澈明净的阳光世界。

请为孩子营造善良的土壤

荀子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诚然正如材料所言, 看见的物体可能会被内化成为自身的品性与品格。因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可为什么后来就习相远了,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就是外界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孩子天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大人们的许多不好的表现孩子们都看在眼里,即使大人们不停地说教也是无意义的。

对于这些需沐浴阳光雨露的娇嫩花朵,社会是需提供良好环境的。作为成年人,更应该约束自己,让自己更加善良文明。成年人不能成为鲁迅笔下的看客,放任孩童们迷失在电子乐园,而应该通过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环境,帮助孩童们重拾对生活生命的自信,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孩子们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加善良,父母是爱书的,就可以学习到易卜生

16 的斯铎慢医生的不积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与贫贱的忠臣勇敢之品格,亦可以从村上春树哪里学习用于站在鸡蛋一边的勇气与执着,邓莱克沃兹沃斯教会孩子们诗样生活,而艾米莉 狄金森则指导他们培养看穿浑浊追求清明之品格,喜欢看到书香门第这样的家庭出身,正是这个原因。试想如若孩童们于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何愁他们没有健全向上的品格呢?

而令人担心的是现如今在这样一个穆旦于《隐现》中提出的高速发展却丢失内心的世界里,孩童们被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绑架,除了日渐衰弱的视力,更可怕的是过早被侵蚀的内心,信息的膨胀让孩童们的世界过早接触了社会的阴暗面,他们失去了纯真,渐渐失去了那颗追求真善美的内心, 而在他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耳濡目染着低俗幼稚的文化,迎接他们的只会是不健全畸形的品格。

在如今这样的一个赫胥黎所言之低俗的幼稚掌上文明时代中 ,要想塑造良好而丰满我们的人格,养成像民国大师 张奚若先生所言不为外物所禁锢的独立自主忠诚 之品格,从容面对充满诱惑的人生,就要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培植善良的土壤,那么孩子们把所观之景融入血液,内化成自己的品格时,就会形成良好的性格。

8.(2016·扬州二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我们不能脱离传统;但为了走向未来,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第一个分句阐释人类与传统的关系,强调传统对于人类的价值。在第一个分句中,“传统”显然是一个关键词。何谓“传统”,需要界定。第二个分句,是一个转折,表达了“要走向创新”这层意思。“为了走向未来”是目的,也是原因。整个材料在表达“传统与创新”的辩证思考。

立意提示 ①文化是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发展的;②继承优良的传统;③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④创新需要对传统有所突破;⑤创新是对传统的扬弃。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③我创造,所以我生存。

——罗曼·罗兰

④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列夫·托尔斯泰

(2)事实素材

①书法和其他艺术一样,贵在不断推陈出新,在学习与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新作品。晋代的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学习书法时,不但刻苦认真,而且博采众长,创出一种俊逸妍美的新书体。

书法艺术从晋代至唐初一直是继承“二王”的传统,追求姿媚瘦硬的书风。盛唐的颜真卿,独树一帜,开创了浑厚雄强、刚劲肥壮的新书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颜体”。

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年轻时善于临摹古人的真迹。别人劝他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食古不化。他听后慢慢冲破古人的束缚,发扬自己的长处,到晚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7 ②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做报告评价他的导师——美国氢弹之父泰勒的成功时,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描述:泰勒几乎每天都有十个想法,其中有九个半是错的,但他不在乎。然而,他就凭着每天半个对的新想法的积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此,杨振宁说:“创新有两点:一是不要囿于前人的成就,二是不要怕犯错误,这两点都需要胆量。

【优秀作文】

【一类卷】

古木之姿

巍巍华夏文明万古长青,以古木之姿傲然于世,便得百年繁郁,荫庇万世。

何为古木之姿?当是木之根越扎越深,立足传统;而树的枝条向四方延伸,不断长出新的嫩叶,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五千年的历史如同那古木,每个时代文化的兴盛不仅来自根的给养,更来自每一片叶子的延伸。古有韩柳倡导古文运动,复古外衣下,实是对文坛调整革新的翘首以待。靡丽文风的阻碍,让文学与文人思想停滞;而回归传统并做出变革实为医治浮华之风的妙方。于是,文风质朴而形式传统的散文终是占了唐宋文坛半壁江山,在传统的土壤上空开拓出新的意境。

树木若如那墙上芦苇般“头重脚轻根底浅”,内心则会变得空洞;若一味地汲取养分、拓展根基,而不向上延伸,则会变得笨重木讷,毫无生机。王维将诗画相融,开创了山水画的新时代。他将诗的情思渗进画的意境,二者交融,完美契合。于是,传统的火花在他的画卷中激烈碰撞,为王维的画点染出一份难以言说的绝妙诗意。立足于传统笔法,王维于意境上开拓了另一片天空。立足传统,也推动着绘画艺术走向未来。

文化之路何其漫长,而发展向上则是文化古木应有的姿态。大胆的想象,以俯视之姿体察传统文化,才能高出传统、优于传统。

美国好莱坞的兴起,韩剧的流行,日漫的发展,无不印证了这一道理。这些新兴文化扎根原有文化基础,再辅以剧情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才得以吸引千万观众,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的标志。如同古木枝头最新萌发的嫩叶,于万众瞩目下熠熠生辉。

千年前屈原慨叹:“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可用于对理想的追求,也同样适用于文化发展。

当今社会复古之风盛行,而我们可曾反思,此般复古是否如“古文运动”般的复古?它不过是披着传统的外衣,在文化生长之路上不假思索的横冲直闯罢了。此般复古,不但没有立足传统汲取养分,更未拓展出任何有用空间,岂不谬矣!

古木之姿,当为上下求索,传统之根愈扎愈深,新文化之叶也于枝头熠熠生辉。

点评:文章紧扣材料内核,立意精准,比喻独到,说理透彻。行文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将“五千年华夏文化”形象地比喻为“古木”,既要汲取传统的养分,又要延伸、发展、向上;紧扣题目,围绕材料,突出主旨,论述层次清晰,论据充实,阐述充分有力。语言流畅,富有气势,但有些语句显得突兀,如“当是木之根越扎越深,立足传统”,还有些地方表达不甚明晰。故判为一类卷,68分。

【二类卷】

引领传统的前行

18 五千年泱泱华夏,绵延的文化大概是国人最值得骄傲的积淀。面对文化传承的话题,大抵都逃脱不开传统与创新的争辩。

传统,自是一代代人智慧。是中国人镌刻于骨子的礼俗教化、文化底蕴。这是不可抛却舍弃的。抛弃传统,就于无形中切断了你与大地历史的纽带,成为无根的浮萍。

冯骥才的乡土传奇,深入乡间野地只为求得农耕文明时代最后的慰藉与精神;韩少功的寻根文化,朝山谒水叩经问史无非为寻得古典文艺。中国人不可缺失的底蕴。坚持传统,并不是肤浅于模仿古人所作所行;应从这种浅表的喧闹中挣脱,立于对高洁品性精神与文化风骨的继承。

传统固然是应紧握于手心的风筝引线,可百代以前的微风难以使“文化之筝”高扬于世。囿于传统,无疑是故步自封、抱残守缺,不加以创新改良,无法为时代所容,只能看着它一步步迈向衰亡之境,真正感受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苍凉凄楚罢。

不在传统文化上做无谓固执的逗留。创新者,大凡有“舍我其谁”的大刀阔斧的气概与对传统文化的欣赏与批判俱存的锐利眼光。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便是打了复兴罗马希腊文化的旗号,尊重人的眷恋信仰,是从“上帝先造蚂蚁,第六日才造人”的敬畏中保存对“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的敬畏。又以冷酷辛辣的笔触撕扯开社会真相,将人们从蒙昧浑浊中拽醒。

从对世人的警醒观之,文艺复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优秀范本。创新与改良文化,做到“去糟粕,取精华”,是引领世人认识感知时代,洗涤俗人的思想品性的清流,淙淙而过,流向广阔未来。就从上海乡音来看,由于一批外来人口的更迭,上海话兼容并包了吴侬软语的婉约与清新和北方的豪放硬朗,是这座繁华都市平添浓厚的烟火人情味,乡土文化更易传播了。

木心先生对国人与山水之情有一番妙悟:唐代诗人开始亲近自然,费尽辞藻夸赞。到了宋代,无处可夸,词人便赋予山水自然以仙妖的形态与人共为嬉乐了。文化本身同自然更为亲厚,改变了一味的流连忘返,上升到“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境界中去。林风眠对中国绘画的希望,大都是保留传统的笔墨气度,追求除此之外的形神兼备。文艺的发展莫不如是,只有符合时代需要,才是继续传承,提升到新的高度。

文化传承,无论是对世人的开蒙还是对文艺本身的发扬,都要立足于传统的精神气韵,又高于传统的古旧,延伸出新的艺术高度来。

如此,引领传统不倦前行。 点评:文章审题精准,强调“不忘传统,但更应创兴,让创兴引领传统不倦前行”。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化大为小,让传统具体;素材充足,古今中外,信手拈来。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层次结构单一,思考深度略显不足。故判为二类卷,59分。

9.(2016·盐城三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禅师将一杯水和一面镜子交给弟子,说:“以后它们是你的老师。”弟子问:“跟水和镜子学习什么?”禅师说:“无论把水倒进什么形状的容器,水都会随之改变形状,不加埋怨。无论镜子面对怎样的情境,它都能如实映照,没有遗漏。”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这是一道故事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禅师告诉弟子,一杯水和一面镜子

19 将是弟子的老师,因为水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容器,镜子能够如实映照不同情境的世界。对于现实生活而言,是说我们要像水一样善于改变自己,适应社会;也要像镜子一样保持本心。

立意提示 ①学会变通;②不忘初心;③变与不变。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②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楚辞·渔父》

(2)事实素材

①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的一身纯白、漂亮的皮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这个弱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往往就束手就擒了。千百年来,猎人的计谋并没有使白貂改变自己的习性,它们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皮毛。

②在黑暗的官场生活之中,陶渊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毅然跳出官场,醉心于田园山水间,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这是一种洗尽铅华后的返璞归真。

10.(2016·连云港模拟)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70分)

老王来到一片树林,看到林木葱茏,芳草满地,他觉得这片树林很美。

老王来到边疆的一条河边,看到河流狂暴,河水混浊,河岸陡峭,他觉得这条河很美。 老王来到欧洲的城市,他看到雕像喷泉,石堡宫殿,他觉得这城市很美。

老王愈来愈老了,哪里也不去了,他看着旧时的照片,回忆往昔的岁月,觉得这一切都很美。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老王觉得树林美、城市美、河流美,这些都是普通寻常的美,而等老王垂垂老矣,他回忆往昔,这些昔日所见仍然很美,他对旅途的回忆更美,这一切都很美。总体来说,就是我们要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发现身边的美,而这些发现的过程也将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

立意提示 ①美就在身边;②要善于发现美;③美,就是一种感觉。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你缺少的不是美丽,而是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

——狄德罗

②美不是人工造就的,而是天生固有的。

——艾米丽·狄更生

③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别林斯基

(2)事实素材

扬·格鲁佛,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杰出女摄影家之一,她拍摄的对象多为生活中不为人注意或很不起眼的东西。她认为生活周边的事物只要仔细观察,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她每天接触的厨房就有丰富的素材可拍,厨房中的菜刀、瓶罐或蔬果,从不同角度、位置去观察和改变它们的面貌,花样百出。

20

1 2017届高三期末复习作文材料

1.(2016·南京一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诗人普希金说,那过去的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画家黄永玉说,世上常有人放着前头的好景不看,转过身朝向过去,只认为过去的都好。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本题所给的两句材料是名人言论性材料,考生应注意逐句把握每则言论的含意,理解不同名人言论之间的关系、命题者的意图。普希金诗句中“那过去的一切”可以包含过去的人、事、物、景、情等,“成为亲切的怀恋”指美好的情感,意味着无论是悲是喜、是忧是乐、是幸是不幸,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这是对过去的肯定,表明了过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画家黄永玉的话揭示了某一类人的心态。他们对“前头的好景不看”“朝向过去”,表明这种人的生活态度是否定现在和未来,他们“只认为”过去的事物有价值,沉湎于过去的一切,厚古而薄今。但黄永玉的话没有否定过去,而是批评一些人对待过去、现在、未来的态度,包含了应该客观看待过去、注重现在、面向未来的主张。这两人的观点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从不同角度构成的对照关系。普希金的“过去”侧重于个人感受,黄永玉的“过去”意义更宽。他们的话题围绕“过去”,思考其价值,表达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感和生活态度。考生无论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任一角度切入都符合材料的要求。但要注意,不能割裂过去与现在、未来的关系,必须基于过去,引发对现在或未来的思考。

立意提示 ①关注“过去”的角度:可以谈过去的意义和价值,对过去的情感和态度。如:留住过去的美好;走出过去的阴影„„

②关注“现在”或“未来”的角度:可以谈面对(带着、走出) 过去,活在当下(珍惜现在) ;转过身来,展望未来,厚古而不薄今;忘记过去,走向成功;忘记过去,重新开始。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

——雪莱

②人的一生,是每个当下的积分,生命的长度是一连串无穷小刹那的集合,这就是生命的实相。人应该重视当下,活在当下。没有发生的事,不必去期待;已经发生的事,如实去面对;事情发生后,总会恢复成空,没有贪痴嗔,便不会陷于痛苦、不能自拔。

——蔡志忠

③我向来活在当下,一味把眼光放在终点,反而会错过沿途美景。

——珍妮弗·安妮斯顿

④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前世,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来生。我们的前世已经来不及参加了,让它去吧!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来生,就把握今天吧!

——林清玄

⑤忘记了它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它而愁苦。

——罗西塔

⑥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爱有时。花开花落,有自己的时钟,鸟兽虫鱼,也有感应时间的功能。怀抱有时,惜别有时,如果永远不肯忘记过去,如果一直恋恋不舍,那就是永远看不见晴空。

——张小娴

⑦如果不忘记许多,人生无法再继续。

2 ——巴尔扎克

(2)事实素材

①法国诗人、散文家让·热内,生于1910年的巴黎,还在襁褓中时被父母遗弃。上小学时因受同学歧视,开始自暴自弃。小学毕业后,15岁那年,他因为偷了一件小东西而被作为盗窃犯送进了儿童教养院,从此发誓要终生行窃,向社会报复。之后,热内走向社会,与流浪汉为伍。18岁时,热内应征入伍,但不久当了逃兵,流浪欧洲,一路行窃,多次被捕坐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几乎蹲遍了欧洲的少儿教养院和拘留所。1942年,热内在狱中开始写作。1945年,35岁的热内开始发表处女作,《鲜花圣母》《玫瑰的奇迹》和《盛大的葬礼》获得好评。直到1949年,热内的文学成就才得到重视和承认。在萨特等大作家的呼吁下,法国总统颁布特赦令,赦免了热内。热内曾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说,他勤奋写作,是为了“永远地走出监狱”。这个曾是盗窃犯的监狱常客,在1983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大奖。

②一个男人被一只老虎追赶掉下悬崖,值得庆幸的是在跌落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长在悬崖边的小灌木,这时,他发现头顶上那只老虎正虎视眈眈,低头一看,悬崖底下也有一只老虎,更恐怖的是两只老鼠正忙着啃咬悬着他生命的小灌木的根须。绝望中,他突然发现附近生长着一簇簇野草莓,伸手就可摘到,于是这个人摘下草莓,塞进口中,自言自语道:“多甜啊!”

③云南有一个古城,气候宜人,土地富饶,物产丰富,人们生活悠闲,节奏慢悠悠的。有一个英国绅士看到这里的人们生活悠闲,就问一个老太太,夫人,你们这里的人生活节奏为什么是慢悠悠的?老太太说,先生,你说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英国绅士想了想说,是死亡。老太太说,既然是死亡,你忙什么?

④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身后,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之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下水文】

更重要的事

不能忘记过去。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怎能忘记过去呢?过去是现实的土壤。现在的我,是一切过往的复合体,凝成物。你说的每句话,你做的每一件事,离得了你的曾经的积淀和印记?你的性情,你的习惯,你的生活,哪一样不是从过去走来的。为什么有人在同一个坑里跌过了一次又一次?为什么历史老在同一个地方绕着一些循环圈?浮夸风、数字游戏,污染了再治,推倒了重建,历史仅仅重复了一次?只因“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不能沉溺过去。过去毕竟已成昨天,美好的记取,失败的牢记。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抓住现在,走向未来。

为什么司马光要写《资治通鉴》,为什么茨威格要写《昨日的世界》,为了走向未来,我们必须研究往昔,沉思过去,找寻到通往未来的方向。历史的风烟飘过,总给后人留下了多少金不换的定律。所

以唐太宗那里,才有了有名的三鉴,所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回收目送的眼光,我们应着眼的当今的社会,做时代的弄潮儿,做改革的敢闯将,这

3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的时光和精力应当消耗在当下的土地上。像马云、雷军那样在互联网的潮起潮落中劈波斩浪,引领航向。

有人说,谁敢跟建立互联网商业帝国的马云相比?是的,现在的马云很风光,大家可知道他当初创业的时候找过几十份工作?他应聘从没有成功过一次?他跌跌撞撞闹腾到现在一样感到很艰难!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做个草根阶层,也可以默默贡献自己的一份正能量。星光大道上我们见识了保钳工、油漆工、种棉妹、油菜哥、粉刷匠、开车司机和厨师,等等等等。草根人士,一样可以放出自己的光。这是一个人人可以展示自己潜能的好时代,这是一个圆咱百姓梦的大舞台。

正如食指在《相信未来》中写道:“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过去意味着死亡,未来才是方向。可以错过太阳,不能错过星星和月亮。在怀念过去的叹息中,只能徒增忧愁,失去明天的希望。不要让脚步迟疑,不要让脚下彷徨,相信未来往前闯。

我们更重要的事,就是珍惜当下的时光,调动起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干劲向前方。你会发现,明天的太阳会升起得更鲜亮。

《创新作文》P47

《翻过序章, 重书华章》

2.(2016·泰州一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有人说,人需要弄清了一切的生活奥秘,生活才有意义;也有人说,对于生活的真相,不知,不尽知,生活才有滋味。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材料是两句话,第一句的关键词是“弄清”“奥秘”“生活”“意义”,生活有意义的必要条件是弄清楚奥秘。第二句话则相反,意思是生活不一定要弄清楚或全弄清楚奥秘,这里强调的是“滋味”,有别于“意义”。

两句话的核心差异在于“弄清”与“不知,不尽知”,这之间体现的是人生观的差异。“弄清”是要完全了解,把握真相;“不知”是难得糊涂;“不尽知”是不需要追根求源,打破砂锅问到底。

立意提示 ①明明白白地生活,万事了于心;②难得糊涂;③明白与糊涂,都是人生智慧。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

——牛顿

②生活中唯一乐趣就是忘却。

——托尔斯泰

③如果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都能使你懂得一个道理,那么,你就是一个真正的富有者。

——弗兰西斯·培根

(2)事实素材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说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他是玄宗、肃宗和代宗时期的三朝元老,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奸臣作乱,郭子仪在官场上几度沉浮,但他依旧对朝廷忠心耿耿。唐代宗李豫明白郭子仪的一片忠心,于是赐给郭子仪“铁券”,

4 并把自己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小儿子郭暧。

升平公主从小刁蛮任性。经常和丈夫吵架。但她是皇帝的女儿,郭暧每次都只能忍气吞声。

这一天是郭子仪的七十大寿,子孙们都来给老爷子拜寿。其他的儿媳妇都到了,唯独升平公主耍着性子就是不肯来,二人再次争吵,郭暧一时情急说:“你以为你老爹是皇上,你就了不起了?我爹还不稀罕当皇上呢!”——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

公主回到宫中向唐代宗告状,请求父亲为自己撑腰。唐代宗说:“你懂什么?其实他说得对。如果郭子仪真的想当皇上,就凭他的实力,天下早就不是咱们的了。”

这时,郭子仪已经将郭暧绑了起来,在殿前向皇上请罪。唐代宗安抚郭子仪道:“俗话讲,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小儿女在私房里吵嘴的话,我看就不必当真了。”

唐代宗没有治郭暧的罪,而是教育起了自己的女儿。倒是郭子仪回家后打了郭暧几十大板。

【优秀作文】

于无知处听惊雷

“人非生而知之者”,故我们跋涉于探寻生活奥秘的沙漠中,若我们弄清了一切生活奥秘,那就如手中多出一台导航仪,上面早已标明绿洲的方位,此时,我们便失去了与绿洲“蓦然回首”之欣喜。所以,对生活,不知、不尽知,方才活出滋味!

国粹大师有云:“演戏要带‘三分生’”何为其然也?演戏的过熟会使唱戏之人失却作品本身的一份思考与细琢,如熟透的柿子容易被捏烂一样,表演过熟的戏不仅使戏生出懈怠之意,台下观众也会因此而兴味索然。这里的“生”就是“不尽知”,演员对角色怀着“不尽知”之心,当然会对角色产生更多的好奇,因而入戏更深,所唱的戏当然就不落俗套了。(活学活用试卷文本,甚好!)

然而,当下之人总希望弄清楚生活中的一切奥秘。他们是遨游于科技与学术的海洋,崇尚理性的思考者。当诗人用包含挚意的目光凝望明月时,他们却在思索着月亮的物质能源;当作家品茗于竹林间寻找灵感时,他们却手持勘探仪发掘着土地中的“金矿”;当人们在沙滩嬉戏、海上荡桨时,他们却思索着如何开发海底隧道,开辟新的经济增长极。诚然,因为他们的不懈探索,我们走进了如今神奇的信息社会,他们的人生或许因知识的填积而绽放光芒。不过,我认为,在这钢筋水泥森林的包围中,他们的生活似乎失却了一份自然的清新与诗意。他们无所不知,可他们的生活却近乎枯燥乏味,他们或许会以在科技生活中活得有滋有味来予以反驳,但我以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活得还是缺少了一种诗意朦胧的情趣。

不尽知,会带给生活以神秘感,让我们对明天饱含憧憬。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我们现代人或许还无法完全理会其中真意,但正因为这份不尽知,我们才能在诗意朦胧的意境中享受到古今温柔舒心的抚摸。

静谧的夜晚,躺在惬意的竹榻上,月色笼罩全身,微闭双眼,于无知中,我们静听竹枝拔节。惊雷一轰,我们寻出生活的滋味。

知与不知,都很美

有一本书,叫《十万个为什么》,小时候我认为拥有了这本书,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当我长大后,我才发现不是知道的越多了,而是不知道的更多了。在我看来,知与不知,都很美,都让我的生活变得精彩。

5 正如一个恰当的比喻,人们所懂得的知识就如一个圆,你懂得的越多,这个圆也就越大,所接触的未知也就越多。对于科学家们而言,生活奥秘便是如此,只有弄清了,生活才有意义。屠呦呦,一位从医学研究的科学家,对于她而言,研制出抗疟疾药物便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袁隆平,一位植物学家,对于他而言,研制出高产量杂交水稻便是他人生的追求;爱因斯坦,一位科学家,对于他而言,了解一切未知背后的真相,便是他人生辉煌的一刻。科学家们的生活,也许没有浪漫的烛光晚餐,没有温馨的全家欢坐,没有随性的对酒当歌,也许只有枯燥无味的数据,只有反复的实验,只有无数种科研材料,但是他们却视之为一生的珍宝,这就是他们的追求,这便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意义。

在美学界,有一种美叫“朦胧美”,不必去探索其中的真相,不知或不知,这便足以称为一种美。面对一片开得正旺的五彩缤纷的野花,画家看到了便会拿出画笔将这片美景描绘下来,一阵微风吹过,花儿摇曳着舞姿。画家便随心而动,一幅随风舞动,有些零乱美,模糊的画作便诞生了。画家不必了解鲜花为何开,何时又会落,风儿又因何而刮来等等类似的问题。对于画家而言,他发现了这片迷人的野花,并画出了得意之作,这便是他这一天的收获,这样的生活便是精彩的,有滋有味的。

而在我看来,解决一道难题,弄清其中的奥秘,这样的生活也是精彩的。傍晚时分,看到天边那轮落日,金灿灿的,染红了半边天。此时的我无需用物理化学知识去弄懂为何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只需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美,这样的生活亦是有滋有味的。

何必执着于生活的真相,又何需尽不知,知或不知都是一种美,美得让人心醉。

3.(2016·镇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世界的模样在于你凝视它的目光,你所见到的都是你内心的投射。让我们用澄澈的眼光凝视世界,不要因为长大而丢失了内心的澄澈。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材料第一句阐述世界的模样是内心的投射,第二句是发出的号召。“内心的澄澈”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其实就是内心的童真。

立意提示 ①用澄澈的目光看世界,追求内心的美好;②不忘初心。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诚天性之潜感,顾童心兮如疑。

——刘禹锡

②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嬉。

——陆游

(2)事实素材

一位商人设计了一座迷宫,并为走出迷宫的人设定了奖励。走迷宫的人都被困其中,无奈地放弃。后来一位工程师经过反复观察和测量,绘制了迷宫的地图,发现了惊人的结果,迷宫的出口就是入口。面对被“欺骗”而愤怒的人,商人说:“迷宫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你们内心的目标和欲望,其实你们是没有走出内心的迷宫罢了。”

【优秀作文】

质本洁来还洁去(70分)

诗人沙漠舟曾在《我的吉檀迦利》中言:“每个人都是安睡在莲花中心的婴儿。”初涉人间的我们双眼明澈,通体无瑕,眼中的世界,琉璃晶莹,别有一番清水芙蕖的天然之姿,

6 人性本原,大抵如此。

若真能将此资质一直存留,大概人世劫难不过迦叶一笑——因为纵使身处炆炀虞烈的劫数,也不改眼中的山光水色。到那时,便无惧无畏,澄澈的眼中从来只有明净的世界。内心抵御浊流的樊篱高筑,走到哪里都是田园。

可无奈的是,这并不是一个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世俗的喧腾正在捕获猎杀每一个苦苦坚守澄澈资质的幸存者。名利、物欲像贪婪的稗草疯长,挤兑着内心留给纯洁和诗意的空间。于是澄澈的双眼黯淡了下去;于是笃定的新婚奔突浪游;于是本是眼中的琉璃世界被驳杂的朱红渐染,世俗,悄无声息地同化着清澈的心:幼儿园孩子主动给老师撑伞遭网友炮轰,锋芒直指其庸俗势利;吃火锅的顾客因拒加汤料被高汤浇透……人人在愤怒,人人在追逐,不经意间眼中的世界变了样子:轰鸣的尖叫,覆顶而至的舆论,金钱的泡沫,年老者的叹息……

所以,恢复天然资质无望?

然而,龙场求道的王阳明回答:“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原来我们眼中的所见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曾忆及风景秀丽的小村西递,中有牌匾:”圣人孩之。“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话! 孩之,一种永葆纯真的赤子之心,一个对待俗世浊流报以清澈一瞥的心态。世俗之事,常态一二,生活中的绮丽风景,山川虫鱼,多看几眼,像钱钟书那样“洗一个澡,吃一个饭,看一本书”,奉行至简的生活理念,自然地,也就过滤了世俗对你的侵扰,既而也就保留了本初该有的纯真。

犹记杨绛女士,《干校六记》中曾讲述一段为人打扫厕所却不抱怨的故事,这种心态不是一种澄澈的心吗?“白鹭立雪,愚人观鹭,智者见白。”这种白,是源自内心的白,是质本之洁,用心呵护,到老时,也定能收获金岳霖老人般童真,丰子恺先生般的赤子之心,从而永葆人性本初的澈明。

质本洁来还洁去,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婴儿。

我待世界如初见(63分)

沈夏在《浮生六记》中这样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想来孩童的眼光真的有种深秀的独到,能捕捉到蚊虫飞鸣如鹤的奇景,能捕捉到石头下蚂蚁的秘密,能映出世界的斑斓和澄澈。

难怪老子提到“专以致气如婴儿乎。”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正如懵懂幼童?永远用新奇和赞赏的目光看世界,永远去追逐澄明和美好。我待世界如初见,那么每一个日子于我,都将有乐趣和激情。

童话家王尔德的墓碑是鲜艳的,因为每一位前来拜访他的女士,都乐意在上头留一个顽皮的红唇印。她们中有妙龄少女,有苍苍老妇,有精明的职业女性,有安分的家庭主妇,但不变的是,她们都感激王尔德故事里那份珍贵的童趣,故事里的快乐王子有颗红宝石的心,故事里的夜莺情愿歌唱至死。美而易碎的童话,却给真实而坚强的人带来了那么大的力量。它是一种来自巫婆的药水,能带走人心头的尘垢,能洗去人眼里的暗淡,让我们还有能力保持内心的澄澈。

不难解释《小王子》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为何会畅销,不难理解圣诞老人的谎言为何能一直说下去。因为人需要童真,需要保持内心的澄澈和安宁。

7 内心的澄澈使人有了一种自净的能力,在外物的纷扰中也能忘记初心。学者刘再复曾在给女儿的信中说:“学识是珍贵的,但当学识积蓄的过多过饱时,也会有害。”许多人在学问上走了很远,但变得冰冷世故,不通情理,这便是读书之害了。只知吸收学问中的博大之处,却不能净化其冗长琐屑,不失为一大悲哀。而东坡却是其中异类,学富五车名动京华之后,仍能和市井闲人畅快交谈,书没使他死板,反叫他渊博有趣,让他在三教九流中都受到欢迎。读他的《赤壁赋》,会心一笑便明白了其中原由,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帮他洗去了失意的苦丧、学问里的呆板,帮他保持了内心的澄澈与明和。惟此,才是人人爱谈的东坡。

诗文的乐趣也正在这一点澄明的灵气。“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样让人心旷神怡的句子不会出自久试不第、心情苦闷的老秀才范进,它只能来自一颗敏感地体察世间万物的灵魂。

当南怀瑾大师被问道永葆活力的秘密时,他答:如初遇,如诀别。深以为然。人生当如此,以初见之心看物,以赤子之心生活,以澄澈的眼睛去看外物的澄明精彩。

4.(2016·南京三模)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70分)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说:“强健的肌肉是欢乐、活力、镇静和纯洁的源泉。” 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这是一则言论性材料作文题,应注意把握每则言论的含意以及言论之间的关系。顾拜旦认为身体好是精神好的基础;鲁迅认为光身体好没用,一定要有好的精神;世界卫生组织说身体和精神都重要,将顾拜旦和鲁迅的观点都涵盖了。立意时可以在顾拜旦、鲁迅的观点中选一个作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两者都谈。

立意提示 ①什么是健康;②为什么要健康;③身体和精神,哪个更重要;④团体、民族甚至世界如何保持健康。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健康就是金子一样的东西。

——高尔基

②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

——富兰克林

③健康不是身体状况的问题,而是精神状况的问题。

——艾迪夫人

④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

——木村久一

⑤一个人的身体,绝不是个人的,要把它看作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凡是有志为社会出力,为国家成大事的青年,一定要十分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徐特立

⑥古语说:业精于勤。据我看,光勤于用脑力而总不用体力,业也许不见得能精;两样都用,心身并健,一定更有好处。

8 ——老舍

(2)事实素材

①在城市,广场舞很普及。但事实上,广场舞最大的阵地在农村。广场舞给了过去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女性一个登台亮相的机会,这些女性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尽情地展现自己。广场舞的曲目繁多,其中大部分曲调优美、内容向上。沉浸其中,不光动胳膊动腿,还有利于精神塑形。

渴望交流是人类的共同心理,广场舞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舞蹈,更是一种群众集会形式,让人际间产生更多的交流,让参与者在其中结识朋友,获得友谊。不仅强身健体,还满足了城乡民众的精神需求。

②当遇到突如其来的情感打击或重大事故打击时,一般人都会遭遇心理上的挫折。安徽省心理危机干预学会会长马如军说: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间在危机事件发生后24小时到72小时,也就是黄金72小时。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当事人的心理危机没人发现或者没有人进行危机干预,就会造成譬如当事人绝望、自杀等严重后果。心理危机干预学会的建立,无疑会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据了解,该学会目前拥有500多名志愿者。

【优秀作文】

向光而活

鱼,漂浮在营养液中木然地呼吸。

这营养液号称含有生物所需的一切物质,可保证鱼长久地存活。因此,不论过了多久,它都不会死去,至少表面看起来如此安好。

可我认为,营养液中的鱼早就死了。去除了使鱼儿欢饮的水草,剥夺了其与同伴逐食的快乐,竟日只是机械性地呼吸。这样失去灵魂地活着,与死亡无异。所谓营养液,倒是更趋近于保存标本的福尔马林溶液吧。

人,亦如此。好比将人泡进一池牛奶,身体是滋润了,但精神呢?杜拉斯在《平静的生活》中写道:“我的生活像一只果子,我漫不经心地咬了几口,既没有品尝味道,也没有注意到自己在吃。”浑浑噩噩地活着,就算满足了生理需求,那也称不上健康,倒是一种更严重的病态——精神上的植物人。

林清玄在台北遇见一位乞丐时,朋友阻止他给钱,说这种乞丐多半是假的。林清玄却说:“只要做了乞丐就没有假的。即使他家财万贯,四肢孔武有力,伸手要钱时,心情就是乞丐的了。心情是乞丐的人,便值得怜悯,值得施舍。”

由此可见,仅仅凭一副躯壳存活于世,心理麻木不仁,只会行尸走肉,令人惋惜。周国平也曾叹道:“缺乏信仰是导致一切社会灾难的主因。最大的废墟即为人格的废墟。”愚弱者,只能去做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实在是悲哀。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有的人即使体格残缺,却闪耀着思想之光,那便算是一种健全,甚至是超越常人的健全。众所周知,史蒂芬霍金以轮椅代步,依靠设备用电子语音发声,但他的思维却在百万光年之巨的浩渺宇宙中遨游。无臂人尼克胡哲,以演讲家为职业在世界巡回,用坚定的语调鼓舞所有人永不放弃希望。作为四肢健全者,我发自内心地崇敬他们。

对我们大多数称得上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保持健康确实重要,但我们更应该明白精神健全的意义。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仅满足于酒足饭饱之人,与尽日谋食充饥的动物又有何分别?故为君子所耻。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左宗棠如是道。人皆应以有限的肉体,去追求精神的无限:

9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下苍生保有悲悯,为个人理想奋斗不息。唯有如此,我们才不算徒然地活着。

人应该怎样活?向光而活。

5.(2016·盐城二模)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70分)

据研究,美国空军战斗机事故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驾驶舱是按照飞行员身体特征的平均值设计的。可飞行员不是按平均值生长的,当他们必须在少于半秒钟内做出判断和行动时,平均值系统和操作员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事故。后来,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商改变设计,让座舱能随飞行员的个体特征做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此后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提升,原因何在?当然是过去平均化的设计转变为现在个性化的设计。因此在呼唤个性发展、自主独创的时代里,这一材料内涵直指当下热点。

这则材料的核心立意无疑是聚焦“个体”“个性”“人性化”这些词语。教育要尊重个性,制造要体现人性化,城市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政治体制要适合各国国情。要允许个别、另类的出现,要鼓励不同的言论与主义的论辩,个人的前景、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无不与“个人”的“个”紧密相连。而这背后是人权,是尊重,是多元,是开放,是包容,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美好愿景。

立意提示 ①立意可以取“改变”,这也是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得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因时而动,顺风而转,改变才能适应,在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殊阶段,不变则死。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变才有机会,改革创新才能通向美好前程。

②立意也可以取“调整”“适应”。因为一路改变就是在调整、适应,同样是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得到提升的原因。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③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④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涯。

——李大钊

(2)事实素材

①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了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②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而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后来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入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优秀作文】

10 城市建设需要遵循个性

法国著名建筑师德尚慕名来到中国,参观中国的城市建设。可他参观了两三座便兴致全无。他说:“这样的城市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生活在其中,让人忍不住逃离,让人心生恐惧,实在可怕。”诚然,中国的城市被标配化了。数百座城市同时开工,试图将每一座城市打造得精致得像同一个模具中出来的一样。他们按照同一个标准,将每一个城市演变为城市的复制,数百座城市被平均值束缚,失去了他们原有的活力。殊不知,真正的城市建设,应该建立在个性的基础之上。每一座城市都应有自己的文化与性格。而这性格,恰恰是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鲜活血液。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大至雄伟磅礴庄严肃穆的故宫,小至承载着全族信念的小祠堂,各种各样的标志拼凑起来,构成了一座城市的灵魂,是每一个人难以忘却的故乡。而如今的城市建设摧枯拉朽般的磨损着我们的记忆,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古建筑在发动机令人作呕的轰鸣声中倒下;各种名人故居摇身一变为某咖啡馆、茶餐厅,成为人们的“吸金之宝”,更多的是,无人问津的村落文明在暗自哭泣,岁月变迁,终成废墟。如今,城市的个性在磨平,属于我们的记忆在消逝。

与此同时,城市同化的建设在热热闹闹地开工。各种地标建筑拔地而起,赞叹之余,不免嗟叹这劳民伤财之举。随处可见的是高矗空中的塔吊,是堆叠如山的砖块,是轰隆隆的发动机声……,工人们马不停蹄,没日没夜的工作,只为赶在工期前完成任务。这样的城市,大、噪、繁华……各种城市间大同小异,有的只是地理和程度上的差异。走在这样的城市,我们会迷路,会失去自我,难易找回属于我们的灵魂归属,终有一天,人们会面对同化的大楼,因找不到家而无助哭泣。

一位匈牙利诗人说:“我们走了很久,却忘记了我为什么而出发。”中国的城市,确实忘记了自己缘何而出发了。而在我看来,城市建设要依据各自个性,不能按教科书式的给城市一个均值。中国人想来提倡“天人合一”,大致是要给城市一个自然的真身。走进意大利但丁故居,能感受到桌上咖啡的余热;走进英国的老舍故居,好像老舍刚刚搬进……这边是随性自然的力量。

多么希望,指着一堆城市的照片,可以一一对应的叫出名字;与朋友同行在路上,忽然兴奋的指着远方的某一建筑物:“看,那是我的故乡。”

让个性自由生长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模子,将所有人压制成一样的形状。差别适应平均,个性服从整体,已成为人们工作思考的惯性。人们习惯生活在相同的面具之下,殊不知被压抑生长的树木无法擎向穹苍,只有为个性自由生长拓出空间,生命才会展现无限的可能。

美国空军战斗机考虑到个性特征,将座舱作了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为飞行员的生长留有空间,最终提高了战斗力。即使在将统一于整齐奉为准则的军队,为个性做出的改变都如此重要,何况面对瞬息万变的生活呢?

压抑个性,并不是迁就平均的万全之策,相反地,它无形中束缚着我们的手脚,让我们成了身不由己的囚徒。有时我们需要脱离教条陈规,为个性发展另辟蹊径。

爱因斯坦在学校时怿怿不乐,被标准答案、严格程式所限制,再多的奇思妙想被埋没在平均的认知水平之下。放下个性并不能使他融入平淡的校园生活,最终他选择退出,个

11 性生长的容器不再是一只小玻璃瓶,而是广袤的草原,正是那自由生长的空间,成了他科学研究的实验室。

我们总抱怨创造力的缺失,学校剥夺了孩童的个性,培养出一群四平八稳的橡皮人。但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找到系统与个性相汇合的接口。他主张因材施教,循着不同学生的个性量体裁衣,将教育的火种传承下去。从《论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子路的较真,颜回的勤勉,不难发现在孔子和风细雨的熏陶之下,个性自由生长,产生了思想的巨大能量。

曾经读日本黑彻柳子《窗边的小豆豆》时,便很羡慕小而温暖的巴学园。它包容着孩子们的迥然相异,有的内向,有的多动,但自由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轻松而愉快,远离了严格的限制和对个性的压抑,那些拙稚的灵魂获得了自由呼吸的天地。系统完全可以去适应个人,只是创造者需要一颗细腻柔软的心。

世界正呼唤我们解开束缚的镣铐,让个性自由生长,让每一个灵魂绽放自己的色彩。

那山不动 我便过去

默罕默德曾言“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面对相同的目的地,坚持正道固然可敬,却未必能够达成目标。当前行之路受阻时,我们不妨从自身考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在困境面前的调整,并不是退缩,更谈不上怯懦,而是对困境的超越。王阳明是心学的创始人,却鲜少有人知道王阳明先前是推崇程朱理学的。他悟尽了儒、道、释三教,然而“格竹”失败了。在探究宇宙人生的规律上,他遇到了瓶颈。他来到了龙场的山洞里,春天的草木葱茏在他眼里只是一片肃杀。那时,他躺在石棺中,三天三夜。终于,他欢呼雀跃起来,“心即理”。在理学不适应自己的时候,阳明先生自主调整理学体系来适应自己的内心。这绝不是朝理学低头,而是一种认知上的超越,在心学的世界里实现自我。做学问,思辨能扭转困境重获新生。

调整,在本质上是与生活讲和。面对无法改变的困境,一头走到黑,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会激化生活矛盾。人生最困难也最成功的事就是与生活讲和。史铁生就是一个会与生活讲和的人。他正值青春大好时光,双腿却残疾了,这有如当头喝棒,在他脖子上打了一个死结。如果他和生活硬磕,消沉甚至于毁灭皆有可能。但他懂得生活。于是,我们才能看到,在地坛里,庄严肃穆的余晖洒落在一位坐在轮椅里的人身上。这个人以痛为养料,写出了扣人心弦的文章,向世人奉上一部部富有生活哲理的作品。困顿,锁不住心灵的飞翔。会生活,心灵的救赎胜过人间药石无数。

人生路途漫长,当我们觉得疲惫的时候,不妨休息一下,做出新的调整,继续上路。适时的调整能为我们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陈欧留学归来,引进游戏内置广告模式,启动创业之轮,然而这不合国内形势,于是他立马调整,在电子商务的浪潮中找到新商机,还找到了最适合的道路,专攻化妆品领域。他的调整能够证明这是属于他的年代。

纷繁芜杂的世界,不会因为我们有所改变,我们应学会自我调整、适应。即使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也能改变自己周围的小世界。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那山不动,我便过去,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

12 度。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博大的胸怀。

6.(2016·苏州一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梦

一颗种子

在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李春风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材料为一则譬喻性材料,别有寄托,意蕴丰富。“田”比喻为心灵空间、心理世界。材料中指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心灵空间,孕育着一颗“梦想的种子”。“种”体现为主体播种、培育等实践性努力。“桃李春风”可以理解为“春风桃李花开日”,“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桃李芬芳、春风骀荡的美好景致,喻指希望、温暖、爱心等美好的东西。

审题立意可以扣住关键词“心田”“梦”“种子”“桃李春风”展开。“梦”可理解为理想、愿景、志向、希望等。从“桃李春风”看,“梦”必须具有美好的特质,只要在心中确立(或“种下”)理想、愿景、志向、希望等一切美好的东西,就能收获美好的结果。佛法云:心存善念,终得善果。

立意提示 ①追求梦想;②播种希望;③乐于付出;④播种善良。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奥普拉

②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③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一生。

——李开复

④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

——杜鲁门·卡波特

(2)事实素材

谭盾生在山民之家,那里根本就没有音乐。12岁时,他跟父亲出山,看见一个人在拉小提琴,他的心灵被震撼了。15岁时,他在山外捡来一把小提琴,没有弦。他一分钱一分钱地藏了一年,终于买来三根弦。1977年,谭盾就用这把只有三根弦的小提琴,报考了上海音乐学院。之后,他又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之后,他有了四根弦的小提琴;之后,他成了小提琴顶尖高手!1986年,他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来,他获得了博士学位,拥有了最权威的音乐学识。可这一切,还是不能让谭盾看到他意念中的东西。他不断请教老师,老师教的东西,他全部都要有所超越,把所有定论都做出全新的诠释或演变。于是,他走上了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台,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音乐指挥家之一。

【优秀作文】

心田(一类上)

13 春日阳光柔柔地抚过初生的柳梢嫰芽,吐露微香的异色芍药,笼上窗台,照进屋子。最后,定格在书本的纸页上。温暖沁入我的心田,在那里,一个梦想正欲破土而出,发芽开花。

这颗梦想的种子是何时埋于心田的呢?这似乎已模糊而不可知。是课本上一首美丽的诗词,还是博尔赫斯让人怦然心动的一行诗句,抑或席慕容一则清新隽永的散文?无论如何,我心中的种子早已不知于何时深埋心田,我想成为与文字、书籍相依相存、不离不弃的人。

不知道多少次被文字震撼心灵。犹记得读《李尔王》时,看到不谙世事的李尔王被赶入雷雨交加的荒野,内心是何等苍凉悲苦。第三幕里,一个老人在风雨中呼唤正义的场面无疑使非常动人的。每每读及此处,我都不得不合上书页,几欲恸哭。

李尔王由于不谙世事而度过了十分曲折的后半生,而凡人如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文字让愚钝的我稍稍明白些事理,而我却也迫不及待地也想执起笔来,书写我自己的,有过懊丧,也有满足,回忆起甘醇如酒的悠悠岁月。 也不知多少次,被作者们构筑的精妙世界所深深吸引。王小波写小说,把语言锤炼得像诗一样凝练,读他的文字就像嘬一颗糖,吟哦品尝,芳甜盈齿。而他构筑的长安城、洛阳城,都如同空中的巴别塔,属于他语言的巴别塔,在空中熠熠生辉,永远给我们以智慧和趣味。还有卡夫卡,在深夜提着一盏灯引你在城堡内拾级而上,向你开出一扇光怪陆离却又真实异常的大门,于是,你又陷入了他的诡奇世界。

文字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如此不同。它点亮我的灵魂,让我心中的梦想茁壮成长。它让我想欢笑,想歌唱,又想落泪,想苦吟。并且想切实地用自己手中的笔,描摹出自身对于世界的真实想法,构建只属于我的天地。

这梦想或许是有些太过虚妄,然“少年心事当凌云”啊!没有人甘愿自己的青春在沉默中荒废。与书相伴,通过文字表情达意的这十几年中,我或许是从大人先生们那里枉得了一些狂气与执着,然而,这些我是不愿抛弃的啊!(在心田里种下了“桃李春风”) 日头更大了,春风裹着桃花李飞,柔柔地拂动我心田中的小苗。它将长成什么?嘘,且看罢。(全文字数830)

播种梦想

一粒种子,一亩田地,一束阳光,一缕春风,一股清泉,梦的种子在心中萌芽,抽枝。每个人心中一亩田,在这里,我们播种梦想,收获绿阴与甘甜。

播种梦想,纵使青涩又何妨?播种了梦想的生命总是熠熠闪光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代伟人毛泽东“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少年即立志复兴中华,终于带领着华夏子弟,浴血沙场,浪遏飞舟。中国这一沉睡的雄狮亦听到他的呼唤而苏醒。同样的书生意气,12岁的西方女孩立志当总统,稚气满面的男孩意欲保护大海,他们的梦想在常人看来或许可笑,可事实证明,正是因为他们的勇气和自信才驱动着他们拼搏奋进,让他们的实力得到认可,梦想不再可笑,生命也因梦想而光彩照人。

播种梦想,需要勇气和对自身清醒的认识,我们不必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世,众必非之”而困扰,梦想决定心灵的高度,决定于个人价值观的取向。观念不同每个人的追求亦不同,常人的不理解并不能使之成为心灵的阴霾,更不可使之遮蔽心灵的阳

14 光。播种的梦想有大有小:有人心怀天下,意欲匤世救正;有人志在一方,意欲在某一个领域闯出一片天空;有人偏好安静,安心享受生活的诗意与幽谧。鸿鹄与燕雀之志本就无贵贱之分,任何人都可追求生命的高度,起决定作用的则是追求的深度。即如文学泰斗老舍,他心田里的梦想是北平,这一令他魂牵梦萦的蝴蝶乡。他沉醉其中,即使身处异乡,也时刻用软毫抒发他心中对北平这个温柔乡的挚爱。所以,播种梦想,不在乎种子的科属,而在乎这种子是否符合真我。唯有寻着真我,我们才可收获春风常萦,桃李满园的心田之景。(紧扣材料意旨,深谙应试作文的要诀)

播种梦想,我们需有为梦想坚持的毅力。古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使梦想之种萌芽结果的道路是艰辛的,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梦想之果的甘甜也须经过磨难的历练,面对前路的荆棘,我们要做的并非“退一步”,而是向前勇迈一大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贫困的悲哀时,我们需要用固执的手掌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播种梦想。”(颇具诗意的结尾)

7.(2016·苏、锡、常、镇四市二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看见的是什么,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材料由三个分句组成:“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指孩子的生命成长;“他看见的是什么”指孩子生命中的所见所闻,即其生命成长中主动或被动接触到的社会环境;“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指孩子生命成长中接触到的外在社会环境,将内化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环境以及孩子所接触到的人和事对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性。

立意提示 ①环境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②为儿童提供成长环境的人的责任;③成人社会的作为、成人生命状态、成人的社会责任应对后代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

——欧文

②庄严的大海产生蛟龙和鲸鲵,清浅的小河里只有一些供鼎俎美味的鱼虾。

——莎士比亚

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

(2)事实素材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颍州当长官的时候,手下有一个名叫吕公著的年轻人。有一次,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路过这里,便到他家中拜访,欧阳修邀请吕公著一同待客。席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你能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你应该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此后,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技巧提高得很快。

【优秀作文】

呵护一泓清泉

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看见明澈明净的阳光世界,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看见恶臭熏人的垃圾暗沟,它亦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诚然,孩子是好奇心与天真无邪的化身。他是李白笔下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5 的稚童,是杜牧眼里“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牧童,亦或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羞涩孩童。

由此,孩子的心灵宛如一泓淙淙清泉,能够容纳沿途的新质。因此,孩子看见美好的事物,它便深深镌刻在他年少的心上,成为他亘古不变的记忆。少年肖邦看见的是故园四季如画的风光,春天的“云淡风轻近午天”,夏日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深秋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严冬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都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在他远离故土的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滋润他忧郁的灵魂。

然而,正因孩子的天真无邪,不谙世事,当他看见阴暗丛生的黑暗森林,它亦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美国学者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意味深长地写道:“现代传媒肆无忌惮地揭示了一切秘密,童年的纯真状态丧失了,儿童的羞耻感被冲淡,而儿童与成人的界限也正在被模糊。更可怕的是,面对影视里被扭曲、妖魔化的成人世界,孩子会迷失方向,并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苦苦挣扎……”这是对现实多么无情的揭露和控诉啊!放眼当下,黑色的网游代替了美丽的童话。传统的童话弘扬正义战胜邪恶,而黑色的网游反其道而行之,宣扬暴戾、极端、黄色的负面价值。当孩子看见席卷天下、夺人眼球的黑色网游时,尚无抵制诱惑能力的孩子便将他们纳入背囊,它们便如同污水注入健康的肌体,孩子健康心灵的一泓清泉也便腐臭变质。

更有甚者,今日的成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顾得上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因此,孩子们会趋向“所谓的成熟”,变得世故而实际,其实质是心灵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倘若世故而实际成为孩子们生命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将破坏了纯净的童真世界,人类社会将没有未来!

既然孩子眼中的世界决定了他的心灵世界,我们理应守护这个世界的美好。丰子恺先生的“佛心”“诗心”“童心”三心交织,通过妙笔生花,呼唤童真的回归;冰心致力于儿童文学写作,点燃每个孩子心中的“小桔灯”;周国平更是将他锋利的矛头,直指娱乐文化的泛滥……

清泉叮咚,如鸣佩环。愿你我共同呵护那一泓清泉,还每一个孩子澄澈明净的阳光世界。

请为孩子营造善良的土壤

荀子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诚然正如材料所言, 看见的物体可能会被内化成为自身的品性与品格。因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可为什么后来就习相远了,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就是外界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孩子天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大人们的许多不好的表现孩子们都看在眼里,即使大人们不停地说教也是无意义的。

对于这些需沐浴阳光雨露的娇嫩花朵,社会是需提供良好环境的。作为成年人,更应该约束自己,让自己更加善良文明。成年人不能成为鲁迅笔下的看客,放任孩童们迷失在电子乐园,而应该通过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环境,帮助孩童们重拾对生活生命的自信,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孩子们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加善良,父母是爱书的,就可以学习到易卜生

16 的斯铎慢医生的不积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与贫贱的忠臣勇敢之品格,亦可以从村上春树哪里学习用于站在鸡蛋一边的勇气与执着,邓莱克沃兹沃斯教会孩子们诗样生活,而艾米莉 狄金森则指导他们培养看穿浑浊追求清明之品格,喜欢看到书香门第这样的家庭出身,正是这个原因。试想如若孩童们于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何愁他们没有健全向上的品格呢?

而令人担心的是现如今在这样一个穆旦于《隐现》中提出的高速发展却丢失内心的世界里,孩童们被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绑架,除了日渐衰弱的视力,更可怕的是过早被侵蚀的内心,信息的膨胀让孩童们的世界过早接触了社会的阴暗面,他们失去了纯真,渐渐失去了那颗追求真善美的内心, 而在他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耳濡目染着低俗幼稚的文化,迎接他们的只会是不健全畸形的品格。

在如今这样的一个赫胥黎所言之低俗的幼稚掌上文明时代中 ,要想塑造良好而丰满我们的人格,养成像民国大师 张奚若先生所言不为外物所禁锢的独立自主忠诚 之品格,从容面对充满诱惑的人生,就要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培植善良的土壤,那么孩子们把所观之景融入血液,内化成自己的品格时,就会形成良好的性格。

8.(2016·扬州二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我们不能脱离传统;但为了走向未来,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第一个分句阐释人类与传统的关系,强调传统对于人类的价值。在第一个分句中,“传统”显然是一个关键词。何谓“传统”,需要界定。第二个分句,是一个转折,表达了“要走向创新”这层意思。“为了走向未来”是目的,也是原因。整个材料在表达“传统与创新”的辩证思考。

立意提示 ①文化是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发展的;②继承优良的传统;③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④创新需要对传统有所突破;⑤创新是对传统的扬弃。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③我创造,所以我生存。

——罗曼·罗兰

④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列夫·托尔斯泰

(2)事实素材

①书法和其他艺术一样,贵在不断推陈出新,在学习与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新作品。晋代的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学习书法时,不但刻苦认真,而且博采众长,创出一种俊逸妍美的新书体。

书法艺术从晋代至唐初一直是继承“二王”的传统,追求姿媚瘦硬的书风。盛唐的颜真卿,独树一帜,开创了浑厚雄强、刚劲肥壮的新书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颜体”。

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年轻时善于临摹古人的真迹。别人劝他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食古不化。他听后慢慢冲破古人的束缚,发扬自己的长处,到晚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7 ②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做报告评价他的导师——美国氢弹之父泰勒的成功时,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描述:泰勒几乎每天都有十个想法,其中有九个半是错的,但他不在乎。然而,他就凭着每天半个对的新想法的积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此,杨振宁说:“创新有两点:一是不要囿于前人的成就,二是不要怕犯错误,这两点都需要胆量。

【优秀作文】

【一类卷】

古木之姿

巍巍华夏文明万古长青,以古木之姿傲然于世,便得百年繁郁,荫庇万世。

何为古木之姿?当是木之根越扎越深,立足传统;而树的枝条向四方延伸,不断长出新的嫩叶,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五千年的历史如同那古木,每个时代文化的兴盛不仅来自根的给养,更来自每一片叶子的延伸。古有韩柳倡导古文运动,复古外衣下,实是对文坛调整革新的翘首以待。靡丽文风的阻碍,让文学与文人思想停滞;而回归传统并做出变革实为医治浮华之风的妙方。于是,文风质朴而形式传统的散文终是占了唐宋文坛半壁江山,在传统的土壤上空开拓出新的意境。

树木若如那墙上芦苇般“头重脚轻根底浅”,内心则会变得空洞;若一味地汲取养分、拓展根基,而不向上延伸,则会变得笨重木讷,毫无生机。王维将诗画相融,开创了山水画的新时代。他将诗的情思渗进画的意境,二者交融,完美契合。于是,传统的火花在他的画卷中激烈碰撞,为王维的画点染出一份难以言说的绝妙诗意。立足于传统笔法,王维于意境上开拓了另一片天空。立足传统,也推动着绘画艺术走向未来。

文化之路何其漫长,而发展向上则是文化古木应有的姿态。大胆的想象,以俯视之姿体察传统文化,才能高出传统、优于传统。

美国好莱坞的兴起,韩剧的流行,日漫的发展,无不印证了这一道理。这些新兴文化扎根原有文化基础,再辅以剧情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才得以吸引千万观众,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的标志。如同古木枝头最新萌发的嫩叶,于万众瞩目下熠熠生辉。

千年前屈原慨叹:“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可用于对理想的追求,也同样适用于文化发展。

当今社会复古之风盛行,而我们可曾反思,此般复古是否如“古文运动”般的复古?它不过是披着传统的外衣,在文化生长之路上不假思索的横冲直闯罢了。此般复古,不但没有立足传统汲取养分,更未拓展出任何有用空间,岂不谬矣!

古木之姿,当为上下求索,传统之根愈扎愈深,新文化之叶也于枝头熠熠生辉。

点评:文章紧扣材料内核,立意精准,比喻独到,说理透彻。行文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将“五千年华夏文化”形象地比喻为“古木”,既要汲取传统的养分,又要延伸、发展、向上;紧扣题目,围绕材料,突出主旨,论述层次清晰,论据充实,阐述充分有力。语言流畅,富有气势,但有些语句显得突兀,如“当是木之根越扎越深,立足传统”,还有些地方表达不甚明晰。故判为一类卷,68分。

【二类卷】

引领传统的前行

18 五千年泱泱华夏,绵延的文化大概是国人最值得骄傲的积淀。面对文化传承的话题,大抵都逃脱不开传统与创新的争辩。

传统,自是一代代人智慧。是中国人镌刻于骨子的礼俗教化、文化底蕴。这是不可抛却舍弃的。抛弃传统,就于无形中切断了你与大地历史的纽带,成为无根的浮萍。

冯骥才的乡土传奇,深入乡间野地只为求得农耕文明时代最后的慰藉与精神;韩少功的寻根文化,朝山谒水叩经问史无非为寻得古典文艺。中国人不可缺失的底蕴。坚持传统,并不是肤浅于模仿古人所作所行;应从这种浅表的喧闹中挣脱,立于对高洁品性精神与文化风骨的继承。

传统固然是应紧握于手心的风筝引线,可百代以前的微风难以使“文化之筝”高扬于世。囿于传统,无疑是故步自封、抱残守缺,不加以创新改良,无法为时代所容,只能看着它一步步迈向衰亡之境,真正感受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苍凉凄楚罢。

不在传统文化上做无谓固执的逗留。创新者,大凡有“舍我其谁”的大刀阔斧的气概与对传统文化的欣赏与批判俱存的锐利眼光。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便是打了复兴罗马希腊文化的旗号,尊重人的眷恋信仰,是从“上帝先造蚂蚁,第六日才造人”的敬畏中保存对“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的敬畏。又以冷酷辛辣的笔触撕扯开社会真相,将人们从蒙昧浑浊中拽醒。

从对世人的警醒观之,文艺复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优秀范本。创新与改良文化,做到“去糟粕,取精华”,是引领世人认识感知时代,洗涤俗人的思想品性的清流,淙淙而过,流向广阔未来。就从上海乡音来看,由于一批外来人口的更迭,上海话兼容并包了吴侬软语的婉约与清新和北方的豪放硬朗,是这座繁华都市平添浓厚的烟火人情味,乡土文化更易传播了。

木心先生对国人与山水之情有一番妙悟:唐代诗人开始亲近自然,费尽辞藻夸赞。到了宋代,无处可夸,词人便赋予山水自然以仙妖的形态与人共为嬉乐了。文化本身同自然更为亲厚,改变了一味的流连忘返,上升到“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境界中去。林风眠对中国绘画的希望,大都是保留传统的笔墨气度,追求除此之外的形神兼备。文艺的发展莫不如是,只有符合时代需要,才是继续传承,提升到新的高度。

文化传承,无论是对世人的开蒙还是对文艺本身的发扬,都要立足于传统的精神气韵,又高于传统的古旧,延伸出新的艺术高度来。

如此,引领传统不倦前行。 点评:文章审题精准,强调“不忘传统,但更应创兴,让创兴引领传统不倦前行”。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化大为小,让传统具体;素材充足,古今中外,信手拈来。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层次结构单一,思考深度略显不足。故判为二类卷,59分。

9.(2016·盐城三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禅师将一杯水和一面镜子交给弟子,说:“以后它们是你的老师。”弟子问:“跟水和镜子学习什么?”禅师说:“无论把水倒进什么形状的容器,水都会随之改变形状,不加埋怨。无论镜子面对怎样的情境,它都能如实映照,没有遗漏。”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这是一道故事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禅师告诉弟子,一杯水和一面镜子

19 将是弟子的老师,因为水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容器,镜子能够如实映照不同情境的世界。对于现实生活而言,是说我们要像水一样善于改变自己,适应社会;也要像镜子一样保持本心。

立意提示 ①学会变通;②不忘初心;③变与不变。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②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楚辞·渔父》

(2)事实素材

①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的一身纯白、漂亮的皮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这个弱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往往就束手就擒了。千百年来,猎人的计谋并没有使白貂改变自己的习性,它们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皮毛。

②在黑暗的官场生活之中,陶渊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毅然跳出官场,醉心于田园山水间,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这是一种洗尽铅华后的返璞归真。

10.(2016·连云港模拟)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70分)

老王来到一片树林,看到林木葱茏,芳草满地,他觉得这片树林很美。

老王来到边疆的一条河边,看到河流狂暴,河水混浊,河岸陡峭,他觉得这条河很美。 老王来到欧洲的城市,他看到雕像喷泉,石堡宫殿,他觉得这城市很美。

老王愈来愈老了,哪里也不去了,他看着旧时的照片,回忆往昔的岁月,觉得这一切都很美。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老王觉得树林美、城市美、河流美,这些都是普通寻常的美,而等老王垂垂老矣,他回忆往昔,这些昔日所见仍然很美,他对旅途的回忆更美,这一切都很美。总体来说,就是我们要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发现身边的美,而这些发现的过程也将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

立意提示 ①美就在身边;②要善于发现美;③美,就是一种感觉。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你缺少的不是美丽,而是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

——狄德罗

②美不是人工造就的,而是天生固有的。

——艾米丽·狄更生

③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别林斯基

(2)事实素材

扬·格鲁佛,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杰出女摄影家之一,她拍摄的对象多为生活中不为人注意或很不起眼的东西。她认为生活周边的事物只要仔细观察,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她每天接触的厨房就有丰富的素材可拍,厨房中的菜刀、瓶罐或蔬果,从不同角度、位置去观察和改变它们的面貌,花样百出。

20


相关作文

  •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教案作文0字
  • 2017年高三汕头一模考场标杆作文作文6800字
  • 第 1 页 共 4 页 2017年高三汕头一模惠来一中考场标杆作文 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市高三统一测试成绩公布后,学校引导每位高三学生进行认真的总结反思.在"期末个人总结反思表"上,高三级学生杨佳的几位科任老师在"班科任老师评点建议 ...

  • 2017北京高三期末城六区作文汇编作文3400字
  • 1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北京城六区 高三语文作文汇编 一.(东城)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 北京市共辖16个区,每个区都有其地理.物产.风俗等文化特征,请你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为外地游客拟定一个‚一日 ...

  • 备战2017年重温作文专项训练之作文预测1-20作文3000字
  • 四川省射洪中学2017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备战2017年重温作文专项训练之作文预测1-20 设计:我心 矫正※突破:依纲据本,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聚焦题点,加长规范的答题短板. 1 师寄语: 反复----印象深刻,反思-------方法灵活 循考点复习,依类题精炼 备战2017年重温作文专项训练之作文预 ...

  • 2018届高三期末考试作文质量分析作文1400字
  • 2018届高三2017-2018第一学年度期末统考作文质量分析 2018.1.29 本次作文出现的问题: 1. 抛开材料给的三种快乐,写奉献精神及其他. 2. 按照人生的几个阶段套三种快乐方式.比如:小时候要知足常乐,青年时期要自得其乐,老年时期要助人为乐. 3. 态度不明朗,写了三种态度,分别作简 ...

  • 新材料作文审题二轮复习作文10700字
  • • 立石麟志 担振兴责 云浮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系列 1 文言文二轮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 编号:gsywcst-66 主备人:邓海云 审核人:高三语文组 高三 班 号 姓名: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后,明确该材料的审题立意,把在空白处写出中心论点. 1. 阅读以下材料,请按要求作文. ...

  • 备战2017年重温作文专项训练之作文预测11-20(教师版)作文3500字
  • 内蒙古霍市一中2017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备战重温作文讲与练之升格作文导写1-10 设计:霍市一中 凌云 矫正※突破:依纲据本,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聚焦题点,加长规范的答题短板. 1 师寄语: 反复----印象深刻,反思-------方法灵活 循考点复习,依类题精炼 备战2017年重温作文专项训练之作文 ...

  • 2017年高考一模作文题汇总作文4900字
  • 2017年高考一模作文题汇总 高考作文60分,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不多做点准备怎么行呢?快来看看2017年的高考一模作文题汇总吧-看看自己有没有思路. 一.2017年广州高考一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手机企业纷 ...

  • 2016-2017高三第二次作文训练材料作文0字
  • 2017一模语文作文作文800字
  • 上海一模 闵行:微信点"赞"之思考 浦东:谈"双标" 徐汇:谈"互联网+慈善"(个人认为可回顾罗一笑风波) 松江:"人们读的太多而没时间审美,写的太多而没时间思想"是否赞同谈看法 洛阳一模 调查显示,"长大后想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