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教案作文4800字

初一作文

《谈生命》教案

一、教材分析

《谈生命》是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一篇文章,是冰心于1947年创作的一篇语言和意境都很优美的哲理性散文。作者并没有在生命的定义解释上去阐述,而是把抽象的生命理念比喻为具体可感的春水和小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生命图画。作者通过描写“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喻示成人的生命历程之丰富多彩,同时也提示了生命的生长,壮大到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痛苦和幸福相辅相成的一般法则,表达了作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全文感情基调高亢乐观许多语句庄重而精辟又富含哲理,是作者几十年人生体验的感悟与结晶。阅读本文不仅能获得审美享受而且能给人深刻的人生启示。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很喜欢文质兼美的散文,尤其是本文如行云流水一般,节奏感很强,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配上朗诵视频易激发学生的联想的想象能力,通过图文声三者结合,能把优美的文章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但是本文中有一些语句含义深刻,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不同体验,指导学生利用阅读期待和阅读反思进行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给自己的人生体验自由畅谈,真正做到把课堂留给学生,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字词,理清文章说理思路。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3、结合文章,联系自身实际,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赏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2、品读课文,美点寻踪,鉴赏文章的美。

二、教学步骤

1、创设情景、激发导入:

生命是什么? 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听听中国文坛老祖母冰心的答案吧。

2、作者简介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女作家“第一人”,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小说《超人》等。“冰心”是她1919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时起用的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不仅是母爱和童心的抒写者、赞颂者,更是伟大自然的歌者。

3、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该散文的一个名家朗诵视频,学生跟着默读。(诵读法)

4、掌握文中重点字、音。

巉岩(ch án yán ) 休憩(xi ū qì)骄奢(ji āo shē)清吟(q īng yín ) 荫庇(y ìn b ì) 芳馨(f āng x īn ) 怡悦(y í yuâ)云翳(y ún y ì) 一泻千里(xi àn) 璀璨 (cuǐc àn)

5、思读课文,把握文意

(1).理清行文思路

提问:本文为“一片作”,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请说说你对文章思路的看法。(分组讨论法)

第一层: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

(2)精读课文,把握文意 (探究法)

a “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b 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充发展开,请联系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c 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明确:a “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对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b “一江春水”侧重阐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树”侧重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c 最后一层绾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作者在这一层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这是在前

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描写之后得出的结论。

6、美点寻踪,发掘课文的审美价值

(1)请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本文情、景、理交融,是一篇难得的美文。下面我们将从意境、哲理、语言三方面欣赏本文的美。

(2) 赏析课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

a.请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b赏析课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 。

“美在形象”赏析:

a 话说“一江春水”

多媒体播放相关动态图片,然后学生齐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来生”,结合画面,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

①请大家按照原文的思路,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过程。( 学生自由发言,提醒学生注意体现这个过程的欢乐和痛苦)

②品味相关词句,体味一江春水的特征,感受这个鲜活的形象。( 学生自主品评)

成果展示:

四个“有时候”,体现流程的丰富多彩。

聚集、奔注、冲倒、挟卷、奔腾、回族等词体现了高昂激越的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快乐勇敢、享受、愤激、心平气和、快乐又羞怯、心魂惊骇、憩息睡眠等词刻画了“春水”的性格、情怀。

b话说“一棵小树”

多媒体展示相关动态图片,然后学生齐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

①请按照原文思路,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小树的生命历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体现时序(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②品味相关词句,感受一棵小树鲜活的形象。 学生自主品评。

成果展示:

小树生命历程中的几个连续的阶段代表了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终结。

聚集、欠伸、破壳、伸出、吟唱、跳舞、挣脱、挺立、抬头等词体现了小树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

勇敢快乐、宁静怡悦体现了小树勃发的生机、恬淡从容的情怀。

“美在情感”阐释:

在形象的描摹过程中,流露出作者动人的情思。

在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

描写一棵小树则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希望,继而是“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但总的说来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 学生大声读课文,悉心体味作者的情感。

(3)教师总结:作者将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将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生动的图画,倾注了自己的满腔深情。让我们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时,领悟、认识生命的本质。

7、布置作业

(1).描绘“一江春水”时,“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切”指什么?请根据文意回答。

(2).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修辞,另写两句话,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1、继续欣赏文章的哲理美、语言美。

2、结合文章,联系自身实际,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步骤

1、学生齐读课文

2、鉴赏哲理美

(1).品味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

a 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b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c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d 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e 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f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学生自由选句评析,集体交流。

明确:a 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的顶点,“黑暗”指生命的终结。生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光明”与“黑暗”相生相随。

b 生命是一种过程,应当从容镇定地面对死亡,显示了作者“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c 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轮回”说,冷静、客观、从容地面对生命,热爱生命,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 人的一生会遇到快乐、悲哀、嘲讽甚至反对,快乐与痛苦相生相随。

e 虽然每一个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组成整个人类却可以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表现出作者浩渺的思绪、宽广的胸襟。

f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才,都能为人类作贡献,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2).提问: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自由讨论法)。

示例: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相伴相随。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是进取、斗争的过程。 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生命的体验,始而新鲜,继而平静,最终归返大生命母体中则无欢喜也无悲哀。

(3)教师总结: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

3、鉴赏语言

(1).摘句交流

请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简要说明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 2).教师归纳:

美在灵动、蕴藉。集中表现在“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两个层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引人深思。

美在反复。“生命像„„”“生命又像„„”既成为行文层次的标志,又给人旋律回转、反复吟唱之感。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庄重精警,超越了常人面对死亡的畏惧、痛苦。语言看似平常,实则蕴含邈远的情思,意味深长。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强调,否定生命“轮回”说,理性地对待生命,表现了作者高远的人生情怀。

美在诗意。“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这是一句诗句,“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具有无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况。冰心老人诚挚地祝愿,希望我们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真正体验人生的美好。

4、结合文章,联系实际,感悟生命的苦与乐

教师创设讨论氛围: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请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以“生命,苦耶?乐耶?”为话题说一段话,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

学生由于阅历所限,恐怕会为生活中的诸多烦恼所困,教师应相机诱导,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他们从容应对生活,感谢幸福、感谢痛苦。

5、课堂小结

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苦痛 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文章情景相融、情理相生,给我们至美的艺术享受。

6、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那树》。

板书设计

谈生命

冰心

一江春水 奋勇前进

生命像

一棵小树 蓬勃成长

快乐与痛苦相伴 我们要感谢生命

形象美(一江春水、一棵小树)

美 哲理美(生命——生长,流动;感谢——快乐、痛苦)

吾言美(灵动、蕴藉、反复、诗意)

《谈生命》教案

一、教材分析

《谈生命》是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一篇文章,是冰心于1947年创作的一篇语言和意境都很优美的哲理性散文。作者并没有在生命的定义解释上去阐述,而是把抽象的生命理念比喻为具体可感的春水和小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生命图画。作者通过描写“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喻示成人的生命历程之丰富多彩,同时也提示了生命的生长,壮大到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痛苦和幸福相辅相成的一般法则,表达了作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全文感情基调高亢乐观许多语句庄重而精辟又富含哲理,是作者几十年人生体验的感悟与结晶。阅读本文不仅能获得审美享受而且能给人深刻的人生启示。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很喜欢文质兼美的散文,尤其是本文如行云流水一般,节奏感很强,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配上朗诵视频易激发学生的联想的想象能力,通过图文声三者结合,能把优美的文章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但是本文中有一些语句含义深刻,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不同体验,指导学生利用阅读期待和阅读反思进行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给自己的人生体验自由畅谈,真正做到把课堂留给学生,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字词,理清文章说理思路。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3、结合文章,联系自身实际,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赏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2、品读课文,美点寻踪,鉴赏文章的美。

二、教学步骤

1、创设情景、激发导入:

生命是什么? 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听听中国文坛老祖母冰心的答案吧。

2、作者简介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女作家“第一人”,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小说《超人》等。“冰心”是她1919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时起用的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不仅是母爱和童心的抒写者、赞颂者,更是伟大自然的歌者。

3、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该散文的一个名家朗诵视频,学生跟着默读。(诵读法)

4、掌握文中重点字、音。

巉岩(ch án yán ) 休憩(xi ū qì)骄奢(ji āo shē)清吟(q īng yín ) 荫庇(y ìn b ì) 芳馨(f āng x īn ) 怡悦(y í yuâ)云翳(y ún y ì) 一泻千里(xi àn) 璀璨 (cuǐc àn)

5、思读课文,把握文意

(1).理清行文思路

提问:本文为“一片作”,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请说说你对文章思路的看法。(分组讨论法)

第一层: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

(2)精读课文,把握文意 (探究法)

a “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b 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充发展开,请联系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c 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明确:a “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对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b “一江春水”侧重阐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树”侧重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c 最后一层绾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作者在这一层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这是在前

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描写之后得出的结论。

6、美点寻踪,发掘课文的审美价值

(1)请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本文情、景、理交融,是一篇难得的美文。下面我们将从意境、哲理、语言三方面欣赏本文的美。

(2) 赏析课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

a.请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b赏析课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 。

“美在形象”赏析:

a 话说“一江春水”

多媒体播放相关动态图片,然后学生齐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来生”,结合画面,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

①请大家按照原文的思路,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过程。( 学生自由发言,提醒学生注意体现这个过程的欢乐和痛苦)

②品味相关词句,体味一江春水的特征,感受这个鲜活的形象。( 学生自主品评)

成果展示:

四个“有时候”,体现流程的丰富多彩。

聚集、奔注、冲倒、挟卷、奔腾、回族等词体现了高昂激越的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快乐勇敢、享受、愤激、心平气和、快乐又羞怯、心魂惊骇、憩息睡眠等词刻画了“春水”的性格、情怀。

b话说“一棵小树”

多媒体展示相关动态图片,然后学生齐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

①请按照原文思路,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小树的生命历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体现时序(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②品味相关词句,感受一棵小树鲜活的形象。 学生自主品评。

成果展示:

小树生命历程中的几个连续的阶段代表了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终结。

聚集、欠伸、破壳、伸出、吟唱、跳舞、挣脱、挺立、抬头等词体现了小树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

勇敢快乐、宁静怡悦体现了小树勃发的生机、恬淡从容的情怀。

“美在情感”阐释:

在形象的描摹过程中,流露出作者动人的情思。

在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

描写一棵小树则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希望,继而是“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但总的说来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 学生大声读课文,悉心体味作者的情感。

(3)教师总结:作者将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将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生动的图画,倾注了自己的满腔深情。让我们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时,领悟、认识生命的本质。

7、布置作业

(1).描绘“一江春水”时,“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切”指什么?请根据文意回答。

(2).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修辞,另写两句话,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1、继续欣赏文章的哲理美、语言美。

2、结合文章,联系自身实际,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步骤

1、学生齐读课文

2、鉴赏哲理美

(1).品味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

a 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b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c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d 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e 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f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学生自由选句评析,集体交流。

明确:a 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的顶点,“黑暗”指生命的终结。生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光明”与“黑暗”相生相随。

b 生命是一种过程,应当从容镇定地面对死亡,显示了作者“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c 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轮回”说,冷静、客观、从容地面对生命,热爱生命,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 人的一生会遇到快乐、悲哀、嘲讽甚至反对,快乐与痛苦相生相随。

e 虽然每一个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组成整个人类却可以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表现出作者浩渺的思绪、宽广的胸襟。

f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才,都能为人类作贡献,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2).提问: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自由讨论法)。

示例: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相伴相随。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是进取、斗争的过程。 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生命的体验,始而新鲜,继而平静,最终归返大生命母体中则无欢喜也无悲哀。

(3)教师总结: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

3、鉴赏语言

(1).摘句交流

请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简要说明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 2).教师归纳:

美在灵动、蕴藉。集中表现在“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两个层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引人深思。

美在反复。“生命像„„”“生命又像„„”既成为行文层次的标志,又给人旋律回转、反复吟唱之感。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庄重精警,超越了常人面对死亡的畏惧、痛苦。语言看似平常,实则蕴含邈远的情思,意味深长。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强调,否定生命“轮回”说,理性地对待生命,表现了作者高远的人生情怀。

美在诗意。“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这是一句诗句,“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具有无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况。冰心老人诚挚地祝愿,希望我们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真正体验人生的美好。

4、结合文章,联系实际,感悟生命的苦与乐

教师创设讨论氛围: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请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以“生命,苦耶?乐耶?”为话题说一段话,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

学生由于阅历所限,恐怕会为生活中的诸多烦恼所困,教师应相机诱导,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他们从容应对生活,感谢幸福、感谢痛苦。

5、课堂小结

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苦痛 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文章情景相融、情理相生,给我们至美的艺术享受。

6、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那树》。

板书设计

谈生命

冰心

一江春水 奋勇前进

生命像

一棵小树 蓬勃成长

快乐与痛苦相伴 我们要感谢生命

形象美(一江春水、一棵小树)

美 哲理美(生命——生长,流动;感谢——快乐、痛苦)

吾言美(灵动、蕴藉、反复、诗意)


相关作文

  • 3.生命一样的精彩作文500字
  • 朝阳慈济学校电子备课教案 年级 :四年级 版本:s 版 学科:生命生活也安全 册数:七册 执教人:峗 皓 朝阳慈济学校电子备课教案 年级 :四年级 版本:s 版 学科:生命生活也安全 册数:七册 执教人:峗 皓 朝阳慈济学校电子备课教案 年级 :四年级 版本:s 版 学科:生命生活也安全 册数:七册 ...

  • 向青春举杯:体悟人生(板块教案)苏教版-教学教案作文800字
  • 1. 学生能够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2. 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 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 石缝间的生命教案作文700字
  • 石缝间的生命教案 丛艳艳 教学目标:1.知识:品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2.能力:了解.学习本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3.情感:认识石缝间生命所象征的崇高品格,培养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即重点 学生分析:6班的同学上公开课时胆子较小, 因此在上 ...

  • 石缝间的生命教案作文700字
  • 石缝间的生命教案 丛艳艳 教学目标:1.知识:品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2.能力:了解.学习本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3.情感:认识石缝间生命所象征的崇高品格,培养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即重点 学生分析:6班的同学上公开课时胆子较小, 因此在上 ...

  • 石缝间的生命教案作文700字
  • 石缝间的生命教案 丛艳艳 教学目标:1.知识:品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2.能力:了解.学习本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3.情感:认识石缝间生命所象征的崇高品格,培养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即重点 学生分析:6班的同学上公开课时胆子较小, 因此在上 ...

  • 生命的长度(作文)教案作文300字
  • 生命的长度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冉霞 授课内容:作文<生命的长度> 教学设想:本课,通过撕纸条儿这样一个游戏过程,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短暂与可贵,并且产生把握住生命长度的意识和情感.教学中一张纸条,几句贴近学生生活得对话,在情感的真挚交流中使生命这个抽象的话题变得具体.实在,可以触摸,从 ...

  • 库尔勒市第七小学电子教案(生命之源水)作文100字
  • 库尔勒市第七小学 电子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美术 授课班级:四年级 教师:杨政 课题:生命之源---水

  • 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石缝间的生命]第一课时教案作文0字
  • 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石缝间的生命>第一课时教案总第( )课时

  • 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石缝间的生命]第二课时教案作文0字
  • 1 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石缝间的生命>第二课时教案总第( )课时 2 3 4

  • [敬畏生命]教案作文1600字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能谨慎地处理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敬畏生命的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