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导学案作文6800字

初三作文

《孔乙己》导学案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 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能力目标

1.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 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 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 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 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

1. 把握小说主题。

2. 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 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 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法选择

1. 诵读法 反复诵读, 仔细揣摩鲁迅小说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深刻理解人物形象, 进而整体把握内容。

2.质疑探究法 小说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 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 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3. 比较阅读法 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对照比较, 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及其生活环境。

[教学步骤]

一、自主学习

1、走进作者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2.写作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 当时以《青年》为阵地, 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 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 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 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 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 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 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3、诵读, 整体感知文意

1. 学生默读课文, 初步感知文意, 疏解下列字词。

(1)注音:

阔绰(chuò ) 羼(chàn) 绽出(zhàn) 拭(shì)

(2)释义:

格局:布置的格式。

阔绰:阔气。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 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固, 安守。

间或:偶然, 有时候。

不屑置辩:不值得进行辩解。不屑, 认为不值得。

颓唐:精神不振作, 情绪低落。

营生:谋生, 筹划如何生活。

二、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诵读全文, 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孔乙己的地位 (3)孔乙己的结局

学生精彩回答, 教师提示:

(1)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语句:“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句中“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 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 “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硬摆读书人的架子; “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 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点明孔乙己地位的语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 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 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语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 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 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 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 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 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三、展示点评

1. 请学生理清小说情节结构, 并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断。

学生回答, 教师归结:

六个生活片断是:

(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疤;

(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

(3)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

(4)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5)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

(6)侧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断腿。

2. 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分析孔乙己形象。

(1)填写下列句子, 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

小黑板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_______的人。孔乙已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 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个被人们讥讽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个使人快活但又_______的人。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明确:

穿长衫 好喝懒做 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 偶有偷窃 从不拖欠酒钱屡遭冷遇 想和人交流 无人关心、可有可无

四、综合探究

1. 学生合作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 深刻理解孔乙己形象。

学生研讨回答, 教师归纳:

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 买不起酒菜, 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孔乙己“穿长衫”是因为他追求功名, 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 想清白做人。

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 贫困无法自存不得已而为之。

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 认为“万般皆下品”, 不愿劳动。

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为他受封建教育熏陶, 好逸恶劳。

孔乙己“从不拖欠酒账”说明他质朴、忠厚。

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 “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 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 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毒甚深。 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的空虚、无聊、迂腐。

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地位卑下, 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地位卑下, 已沦为笑料。

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他结局可悲。

(3)师生共同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 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 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 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 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

2.揣摩关键语句, 理解人物刻画方法

学生通读全文, 思考:

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

学生小组研讨, 教师点拨, 归结:

(1)概括介绍: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2)肖像描写:

①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 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 “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 脸上“时常夹些伤痕”, 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 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委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 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②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 已经不成样子, 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 穷途末路。“盘着两腿, 下面垫着一个蒲包, 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 丧失生活能力。

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 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3)语言神态描写:

①他对人说话,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 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 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 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争辩道,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 能算偷么? ”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 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 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亡笼上了一层灰色, 嘴里说些话; 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 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 至死不悟。

(4)动作描写:

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 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 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 这一“排”的动作, 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 “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2. 学生自由诵读, 体会课文老辣深刻的语言。

五、布置作业

写人物片断练习。请观察你周围的一名同学。最好选择一位有个性的同学, 描写他(她) 的外貌、语言、神态。用生动的语言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探讨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独特的叙述视角、社会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等。扩展阅读, 与《范进中举》加以比照。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导入课文

请小组推举代表在班上朗读个人习作, 师生共同点评。

二、合作探究

1. 学生阅读课文的前三语段, 也即“序幕”部分, 思考:小说一开始没有直接写孔乙己, 而是介绍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顾客的情况。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思考, 教师适时用多媒体课件插播江南城镇图片, “咸亨酒店”图片资料, 并点拨:

小说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 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渲染“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两大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 表现了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 人和人之间冷酷的关系, 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 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 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2. 学生通读课文第4~12语段, 也即小说的主体部分。合作探究:

(1)文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 他们为什么而笑? 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 有什么用意?

(2)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为了寻口酒喝, 以此来麻醉失落的灵魂吗? 请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

(3)作者没有采用小说常用的第三人称的写法, 而是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安排角色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提示:

(1)文中四处写众人的哄笑。

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处于社会底层, 麻木不仁, 自私冷酷, 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

者不但没有同情与帮助, 相反只知哄笑取乐, 在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

用众人的哄笑贯穿孔乙己的故事, 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 以乐境写哀, 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 作品反封建的意义更加深刻了。

(2)孔乙己到酒店不仅是为了寻口酒喝, 以此麻醉灵魂深处的隐痛, 他可能另有所求:

①他只有站在“短衣帮”这个社会群体中才能显示他读书人的身份, 他要在这里寻求人们对他的“读书人”社会地位的肯定和认可, 以抚慰他那因没考中秀才而产生的悲哀; ②“不拖欠酒钱”是为了表现他想在酒店这个小社会里寻求人们对他品行的认可; ③“教小伙计认字”是要求得到人们对他学识的认可;

④孔乙己在别的酒店那里承受的是冷酷无情的嘲笑, 只有在孩子们中间才能寻求到一点温暖;

⑤他每次用辩解来掩饰自己的劣迹, 同时也是为了想寻求一个读书人的自尊。

(3)本文要在短短的篇幅中交代孔乙己的一生, 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而以一个小伙计“我”的角度审视观察周围世界, 既方便叙述, 减少叙述文字, 又显得客观、真实、可信。连一个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 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 有利于表达一种悲喜交融的气氛。另外, 小伙计涉世未深, 还不像掌柜的那样冷酷, 表现出对孔乙己的同情。

3. 讨论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

分析后归纳:

这篇小说, 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 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三、扩展应用, 比照阅读

请学生阅读《范进中举》一文的发疯片段, 与课文进行对照、比较, 分析两文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上的差异。

教师点拨:两篇文章都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孔乙己坐着用手爬进“坟墓”。范进光着一只脚走进“天堂”, 可以说, 他们虽结局不同, 但却是“殊路同归”。

《范进中举》是以科举使人狂迷来讽刺其罪恶的, 而《孔乙己》是以封建科举吃人来揭露其罪恶的, 揭示封建末世的病态, 意义更深刻。范进的形象是丑, 孔乙己的性格是悲, 两篇文章不同的批评角度, 主人公不同的遭遇和结局, 周围人对主人公不同的态度, 显示了作者对封建科举不同的批判力度, 也使得社会对两种读书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揭示了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势利。

四、达标检测

阅读刘云龙的《孔乙己那件脱不下的长衫》, 回答问题。

①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 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 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 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 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 的心态。这, 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 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 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 但类似的人却远没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 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 ③很显然, 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 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 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 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 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地制约和束缚着我们? 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而在一些人眼里, 这

只是一句书面的口号, 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 因循守旧, 处处为自己考虑, 不愿放弃既得利益, 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

④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 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 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 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 依旧我行我素。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 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 就不难发现, 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 还是以此为辱?

⑤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 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到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 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 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 彻底脱下“长衫”之日, 便是时代进步之时。

1. 从全文看, 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_____________

2. 孔乙己不愿脱下那破旧的长衫是因为他穷困、潦倒而又执意“清高”, 当今社会的一些人不愿脱下那无形“长衫”的原因又是什么?(依据第③段内容用精练的语言回答)

3. 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 “同情和怜悯”, “其间夹杂些许困惑”。而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 作者的态度又是什么?(依据第④段内容归纳出两个词回答)

4. 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孔乙己》达标检测 参考答案:

1. “陈旧的思想与观念”或“陈规陋习”。

2. 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人由于思想僵化, 因循守旧, 为了私利, 而不愿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3. “无奈”“鄙视”“痛恨”“否定”等。

4. 只有抛弃陈旧的思想和观念, 时代才能进步。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塑造的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形象,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穿着长衫的孔乙己形象, 与别里利夫何其相似。面对时代的变革, 有勇气脱下“长衫”, 才是一个全新的人, 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愿孔乙己的长衫给我们的启示历久常新。

六、布置作业

请你设想一下, 孔乙己用手爬着走出咸亨酒店后的情况, 以“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题续写小说。

板书设计

孔乙己

鲁 迅

环境:咸亨酒店 封建社会

人物形象:

热衷功名——科举失败

死要面子——自欺欺人

孔乙己 好喝懒做——至死不悟

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主题: 批判麻木冷漠 的国民

《孔乙己》导学案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 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能力目标

1.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 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 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 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 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

1. 把握小说主题。

2. 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 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 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法选择

1. 诵读法 反复诵读, 仔细揣摩鲁迅小说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深刻理解人物形象, 进而整体把握内容。

2.质疑探究法 小说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 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 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3. 比较阅读法 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对照比较, 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及其生活环境。

[教学步骤]

一、自主学习

1、走进作者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2.写作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 当时以《青年》为阵地, 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 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 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 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 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 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 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3、诵读, 整体感知文意

1. 学生默读课文, 初步感知文意, 疏解下列字词。

(1)注音:

阔绰(chuò ) 羼(chàn) 绽出(zhàn) 拭(shì)

(2)释义:

格局:布置的格式。

阔绰:阔气。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 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固, 安守。

间或:偶然, 有时候。

不屑置辩:不值得进行辩解。不屑, 认为不值得。

颓唐:精神不振作, 情绪低落。

营生:谋生, 筹划如何生活。

二、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诵读全文, 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孔乙己的地位 (3)孔乙己的结局

学生精彩回答, 教师提示:

(1)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语句:“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句中“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 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 “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硬摆读书人的架子; “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 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点明孔乙己地位的语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 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 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语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 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 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 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 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 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三、展示点评

1. 请学生理清小说情节结构, 并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断。

学生回答, 教师归结:

六个生活片断是:

(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疤;

(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

(3)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

(4)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5)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

(6)侧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断腿。

2. 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分析孔乙己形象。

(1)填写下列句子, 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

小黑板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_______的人。孔乙已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 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个被人们讥讽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个使人快活但又_______的人。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明确:

穿长衫 好喝懒做 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 偶有偷窃 从不拖欠酒钱屡遭冷遇 想和人交流 无人关心、可有可无

四、综合探究

1. 学生合作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 深刻理解孔乙己形象。

学生研讨回答, 教师归纳:

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 买不起酒菜, 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孔乙己“穿长衫”是因为他追求功名, 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 想清白做人。

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 贫困无法自存不得已而为之。

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 认为“万般皆下品”, 不愿劳动。

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为他受封建教育熏陶, 好逸恶劳。

孔乙己“从不拖欠酒账”说明他质朴、忠厚。

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 “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 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 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毒甚深。 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的空虚、无聊、迂腐。

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地位卑下, 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地位卑下, 已沦为笑料。

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他结局可悲。

(3)师生共同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 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 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 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 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

2.揣摩关键语句, 理解人物刻画方法

学生通读全文, 思考:

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

学生小组研讨, 教师点拨, 归结:

(1)概括介绍: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2)肖像描写:

①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 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 “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 脸上“时常夹些伤痕”, 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 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委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 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②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 已经不成样子, 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 穷途末路。“盘着两腿, 下面垫着一个蒲包, 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 丧失生活能力。

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 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3)语言神态描写:

①他对人说话,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 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 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 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争辩道,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 能算偷么? ”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 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 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亡笼上了一层灰色, 嘴里说些话; 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 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 至死不悟。

(4)动作描写:

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 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 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 这一“排”的动作, 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 “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2. 学生自由诵读, 体会课文老辣深刻的语言。

五、布置作业

写人物片断练习。请观察你周围的一名同学。最好选择一位有个性的同学, 描写他(她) 的外貌、语言、神态。用生动的语言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探讨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独特的叙述视角、社会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等。扩展阅读, 与《范进中举》加以比照。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导入课文

请小组推举代表在班上朗读个人习作, 师生共同点评。

二、合作探究

1. 学生阅读课文的前三语段, 也即“序幕”部分, 思考:小说一开始没有直接写孔乙己, 而是介绍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顾客的情况。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思考, 教师适时用多媒体课件插播江南城镇图片, “咸亨酒店”图片资料, 并点拨:

小说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 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渲染“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两大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 表现了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 人和人之间冷酷的关系, 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 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 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2. 学生通读课文第4~12语段, 也即小说的主体部分。合作探究:

(1)文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 他们为什么而笑? 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 有什么用意?

(2)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为了寻口酒喝, 以此来麻醉失落的灵魂吗? 请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

(3)作者没有采用小说常用的第三人称的写法, 而是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安排角色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提示:

(1)文中四处写众人的哄笑。

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处于社会底层, 麻木不仁, 自私冷酷, 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

者不但没有同情与帮助, 相反只知哄笑取乐, 在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

用众人的哄笑贯穿孔乙己的故事, 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 以乐境写哀, 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 作品反封建的意义更加深刻了。

(2)孔乙己到酒店不仅是为了寻口酒喝, 以此麻醉灵魂深处的隐痛, 他可能另有所求:

①他只有站在“短衣帮”这个社会群体中才能显示他读书人的身份, 他要在这里寻求人们对他的“读书人”社会地位的肯定和认可, 以抚慰他那因没考中秀才而产生的悲哀; ②“不拖欠酒钱”是为了表现他想在酒店这个小社会里寻求人们对他品行的认可; ③“教小伙计认字”是要求得到人们对他学识的认可;

④孔乙己在别的酒店那里承受的是冷酷无情的嘲笑, 只有在孩子们中间才能寻求到一点温暖;

⑤他每次用辩解来掩饰自己的劣迹, 同时也是为了想寻求一个读书人的自尊。

(3)本文要在短短的篇幅中交代孔乙己的一生, 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而以一个小伙计“我”的角度审视观察周围世界, 既方便叙述, 减少叙述文字, 又显得客观、真实、可信。连一个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 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 有利于表达一种悲喜交融的气氛。另外, 小伙计涉世未深, 还不像掌柜的那样冷酷, 表现出对孔乙己的同情。

3. 讨论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

分析后归纳:

这篇小说, 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 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三、扩展应用, 比照阅读

请学生阅读《范进中举》一文的发疯片段, 与课文进行对照、比较, 分析两文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上的差异。

教师点拨:两篇文章都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孔乙己坐着用手爬进“坟墓”。范进光着一只脚走进“天堂”, 可以说, 他们虽结局不同, 但却是“殊路同归”。

《范进中举》是以科举使人狂迷来讽刺其罪恶的, 而《孔乙己》是以封建科举吃人来揭露其罪恶的, 揭示封建末世的病态, 意义更深刻。范进的形象是丑, 孔乙己的性格是悲, 两篇文章不同的批评角度, 主人公不同的遭遇和结局, 周围人对主人公不同的态度, 显示了作者对封建科举不同的批判力度, 也使得社会对两种读书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揭示了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势利。

四、达标检测

阅读刘云龙的《孔乙己那件脱不下的长衫》, 回答问题。

①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 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 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 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 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 的心态。这, 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 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 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 但类似的人却远没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 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 ③很显然, 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 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 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 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 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地制约和束缚着我们? 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而在一些人眼里, 这

只是一句书面的口号, 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 因循守旧, 处处为自己考虑, 不愿放弃既得利益, 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

④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 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 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 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 依旧我行我素。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 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 就不难发现, 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 还是以此为辱?

⑤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 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到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 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 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 彻底脱下“长衫”之日, 便是时代进步之时。

1. 从全文看, 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_____________

2. 孔乙己不愿脱下那破旧的长衫是因为他穷困、潦倒而又执意“清高”, 当今社会的一些人不愿脱下那无形“长衫”的原因又是什么?(依据第③段内容用精练的语言回答)

3. 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 “同情和怜悯”, “其间夹杂些许困惑”。而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 作者的态度又是什么?(依据第④段内容归纳出两个词回答)

4. 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孔乙己》达标检测 参考答案:

1. “陈旧的思想与观念”或“陈规陋习”。

2. 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人由于思想僵化, 因循守旧, 为了私利, 而不愿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3. “无奈”“鄙视”“痛恨”“否定”等。

4. 只有抛弃陈旧的思想和观念, 时代才能进步。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塑造的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形象,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穿着长衫的孔乙己形象, 与别里利夫何其相似。面对时代的变革, 有勇气脱下“长衫”, 才是一个全新的人, 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愿孔乙己的长衫给我们的启示历久常新。

六、布置作业

请你设想一下, 孔乙己用手爬着走出咸亨酒店后的情况, 以“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题续写小说。

板书设计

孔乙己

鲁 迅

环境:咸亨酒店 封建社会

人物形象:

热衷功名——科举失败

死要面子——自欺欺人

孔乙己 好喝懒做——至死不悟

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主题: 批判麻木冷漠 的国民


相关作文

  • 孔乙己中举作文900字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孔乙己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衣裳已经看不清原来的面貌,他一个人走在空旷的街上,使出力气大叫一声. 此时,正值冬天街上很少有人,孔乙己缓慢的用手走.不一会他听见人声越来越闹,抬眼一看原来是前面又贴了告示,听一个穿着短衣的人说:"如 ...

  • 16.[孔乙己]教案作文4700字
  • 16.<孔乙己>教案 鲁 迅 教学目标: 1. 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 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 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 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2.理解小说主题 3.理清小说结构线 ...

  • [孔乙己]2-教学教案作文3300字
  • (-)明确目标 1.分析文章中咸亨酒店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作用. 2.理清情节,认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二)整体感知: 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当时社会冷漠的苦人儿的形象.大作家巴金说,<孔> ...

  • [孔乙己](第二课时)说课稿作文1700字
  • <孔乙己>(第二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语文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第二课时.我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大环节. 一. 说教材 <孔乙己& ...

  • 孔乙己新编作文800字
  • 话说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了最后一次酒,便在鲁镇销声匿迹,众人猜疑.其实由于孔老先生因盗疾所在肢体与心理上双重创伤,暂且闭门在家思过,疗养身心.而此时,鲁迅却以第一视角的巨作<孔乙己>风靡全球.可怜的孔乙己却全然不知.不用说,就光看<孔乙己>这篇题目就知道核心内容是写谁的,在此, ...

  • 语文教案-[孔乙己]2-教学教案作文3300字
  • (-)明确目标 1.分析文章中咸亨酒店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作用. 2.理清情节,认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二)整体感知: 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当时社会冷漠的苦人儿的形象.大作家巴金说,<孔> ...

  • 孔乙己作文1000字
  • 小编导语:这是关于<孔乙己>续写作文800字,<孔乙己>续写作文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续写作文范文,同学们可以参考写作关于<孔乙己>续写作文,更多关于<孔乙己>续写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孔乙己从酒店里出来,慢慢地挪到一座庙前,他心想:我孔乙己自幼熟读经书, ...

  • [孔乙己]教案-教学教案作文2200字
  •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1.简介鲁迅 ,回忆之前学过的鲁迅的文章. 2.导语: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 ...

  • 孔乙己后传作文800字
  • 骡坪小学 六一班 杨怡 话说公元XX年XX月XX日,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乱石飞行. 正在自家茅屋照着儒家秘藉修炼隐形偷窃术的孔乙己冻得直打哆嗦:"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他,必先劳-劳-其筋-骨-啊咳!" 孔乙己的三个喷噎过后,一团不明物体在骤然间以接近光速从屋顶上的洞砸了下来,砸落了孔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