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写好作文作文20100字

三年级作文

小学生作文怎样才能生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说“米”的重要。可是,一旦找到了下锅的米,就自然应该考虑煮饭的问题了。写作何尝不是如此,有了“米”——平淡的材料,就得设法把它“煮”成香喷喷的“米饭”——文章,也就是得把语言写生动些,让人“吃”起来津津有味。 究竟怎样才能把平淡材料写生动?仔细读一读王娅同学的《我为“象棋”掉眼泪》一文也许对我们会有启示。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使平淡材料生动。如当“我”“棋”开得胜时,“喜上眉梢”;在决胜局中,小作者写对方“就像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派他的 ‘炮’来惹我的‘马’”,这些比喻十分生动,突出了“骄傲将军”的特征。再看下面一段话:“我先派‘车’冲锋陷阵,扰乱敌营,然后遣‘炮’左移埋伏,接着就火速‘开炮’,顿时对方的一个‘象’便命丧黄泉。”你瞧,一次平常的象棋对垒,通过拟人的表现手法竟写得这般有滋有味,多形象呀

说话风趣幽默也能使平淡材料生动。如文章开头,小作者在交代了外号“骄傲将军”的来历后,便写“我”这个象棋高手在上星期却“演了一场‘关云长败走麦城’的悲剧”,这比写“这一次比赛我却输了”要生动多了。又如,当炮“吃”掉了对方的一个“象”后,小作者写道,“我”的“炮”被他的“车”压得成了“闷炮 ”,“转眼就去向阎王爷报到了”,这比直接说“我的‘炮’被他的‘车’吃掉了”生动得多。

运用生活中常用的熟语(包括歇后语、谚语、成语、格言等)也能使平淡材料生动。如写到“„„我正得意”之时,小作者笔锋一转,引用了对手所说“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行”这一俗语,真是恰到好处,意味深长,读来也琅琅上口,把人物的形象、个性勾画得十分逼真,让读者如见其人

怎样把文章写生动

要把文章写得生动,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语言生动、情节生动和结构生动。

一、让语言生动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把静止的东西用动态的语言来写,或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1.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如朱自清大师的《春》,仅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就把春雨细密、轻盈的形象描绘得十分生动。文章结尾又用“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三个比喻,更突出了春天“新”、“美”和“创造力”三方面的特征,让人久久难忘。有位同学用这样的文字来描写“月全食”:“月亮和太阳在捉迷藏,月亮悄悄地躲进地球背面的黑影里,太阳睁大眼睛找呀„„”你看,写得多妙!一种天文现象,通过拟人手法表现出来,多形象呀!

2. 避免平淡、呆板的叙述,力求语言风趣、幽默。如一位同学介绍自己写的字:“我的字就和我的形象一样,‘眼睛’大,‘鼻子’塌,‘嘴巴’小,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难看’。”这比写“我的字难看极了”要生动得多。又如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爸爸:“爸爸在家号称‘家庭妇男’,你别笑,给爸爸这顶帽子再适合不过了。”这比直接写“爸爸在家总干家务”更生动。

3. 运用生活中常用的歇后语、谚语、成语、格言等。如一位同学写《我们的班长》,开头是“提起我们班的好班长,真是钢珠掉进铜盆里——当当响”,一句歇后语,开门见山,引人入胜,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再看一位同学的《自我介绍》:“我叫施亚冬,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黄毛丫头’。唉,你可别小看我,虽然我才12岁半,但担任少先队大队长已有两年了。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当大队长的第一天,就让那些‘野小子’饱了‘眼福’。”这段话中,运用“黄毛丫头”、“野小子”等生活中的口语,把人物形象勾画得十分鲜活,让读者如见其人。 把语言写生动,要求语言多变、形象。

二、情节生动。要求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写得一波三折,写出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你可以设置悬念,或加入心理描写,写出矛盾来,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三、结构生动。就是采用倒叙、插叙等结构,或多种结构综合运用,让文章生动。

做到了以上三个方面,文章自然生动起来。

怎样使作文写得具体生动

上传: 张卫英 更新时间:2012-6-5 20:56:50

第一次上作文讲评课,我提到了几位同学的日记篇幅太短:江慧婷同学想了一个多小时才写出一篇50多字的日记,杨胜峰的日记60多字;周嘉乐和周睿写了100多字。自从老师提出这个问题以后,这些同学多数都很注意这个问题,并努力加以改进。日记字数太少,当然不能要求一下就增多,要慢慢来。但是,如果不勤奋,怕难,不原意平时多观察,多做观察笔记,不动脑筋多思考那就永远不能进步。怎样把文章写得丰满、具体、生动,今天再讲几种方法。

1、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把人物写活,使文章生动起来。如周睿写的那篇“鸡兔同笼”的日记,原文只有127个字,文章的开头是这么写的:今天我问了爸爸许多“鸡兔同笼”的问题,爸爸没有答对一个。这个开头太简单,一是没有把事情说清楚,“鸡兔同笼”是怎么回事,读者看不明白,是鸡和兔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不能和平相处,是鸡啄兔子,还是兔子追鸡?写文章是要给别人看的,起码的要求是能让人看明白,知道你说的是怎么回事。二是语言不生动,干巴巴的。三是没有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爸爸当时对你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反应?有什么表情、动作?他是怎么说的等等。如果你仔细观察了,在脑海里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就会写出很生动的文字来。我们来看下面的一段描写:

今天作算术题目的时候,有一道“鸡兔同笼”的题把我难住了,我就问爸爸这道题怎么做?(把事情交代清楚:是一道“鸡兔同笼”的算术题)爸爸作出一副“小菜一碟”的样子,拿过书一看,不料却把他难住了。只见爸爸皱着眉头,左看右看,好一会也答不出来(写爸爸的神态:先是很轻视,后来被题目难住了的表情)。看爸爸那样儿,我心里可乐了: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说我笨小子(写“我”的“幸灾乐祸”的感受和心理活动)!“这是什么书呀?尽出些莫名其妙的题目。”爸爸没话找话,做不出题目,还要怪书的不是。我看他一定是在掩饰自己的尴尬(写爸爸的语言和“我”的心理活动)。

由17个字的开头,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后增加到了170字,不但内容丰富了,读起来也有趣味了。这篇文章的后半部通过父子两人的对话,表现了一种亲切、民主、融洽的父子关系,语言风趣:

爸爸终于弄懂了,笑着说:“现在的题目越来越难了。不过小孩子还真的很聪明。”我调皮地对爸爸说:“你以前真会吹牛呀,你不是说二年级的题目是小儿科吗?今天可知道厉害了吧!”爸爸忙忙点头说:“以后再也不敢轻视‘小儿科’了”。

2、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叶梓一篇写雪景的文章,就运用了这些手法:

我从生下来到现在,还从来没看到下过这么大的雪。今天起床的时候,雪还在继续下着,一朵朵,一簇簇,飘飘荡荡扑向大地(拟人)。我往外一看,只见白茫茫一片,分不清天上地下,哪里是路面,哪里是田土。我跑到院子里,接着飘下来的雪片。呀!这就是光彩晶莹的雪花吗?一片片,洁白如玉小巧玲珑,轻盈地落下来,似柳絮,似鹅毛(比喻),令人百般地喜爱。房顶上、院子里铺满了棉絮,桐柏树上开满了“梨花”,松针上、竹枝上挂满了“雪球”和“银条”(比喻和排比),简直太美啦!

怎样使作文写得具体生动,暂时讲以上两个方法,其中第一个方法: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对于写好人物很重要。下面,我们来练习写一篇扩写,就是提供一段简单的文

字,大家运用今天所讲的写作方法,充实这段文字的内容,使它丰满起来,增长它的篇幅。 周梓航是一个习惯写短日记的小朋友,经常写50字的日记,他的概括能力很强,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到了他的笔下,几句话就说完了,一点也不“浪费”他的笔墨,真是“惜墨如金!”日记虽然写得简洁,但是显得太干瘪了。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他,希望同学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把人物写活,使文章生动起来。如果能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那就更好了。

周梓航的日记:

今天,爷爷给了我300多元钱,我可高兴了。但是我的钱被爸爸拿走了。他去打牌,结果连输了500多元。我今天真倒霉。

这篇日记,主要写了三件事以及“我”的感受。是哪三件事呢?

1、爷爷给了我300多元钱;2、我的钱被爸爸拿走了;3、爸爸去打牌,结果连输了500多元。

扩写这篇日记,要围绕“我”的感受来组织文字材料,凡是有利于表现“我”的感受的内容要详细写,其它的内容尽量少些,甚至不写。首先写“高兴”的感受。

每到过年,爷爷总要给“我”压岁钱,今年会给“我”多少钱呢?“我”是怎么想的?“我”拿到这些压岁钱后,有什么美好的计划呢?

当爷爷拿出压岁钱来的时候,是什么神态?对“我”说了些什么话?希望“我”怎么做?怎么“花”这些压岁钱?

“我”又是怎么说的?然后写钱被爸爸拿走了的感受。

爸爸是怎么拿去“我”的钱的,是“借”去的,还是用其它理由拿去的?比如说帮“我”存起来,或者给我交学费买用品等等。 “我”是怎么样的不情愿,但又不得不给爸爸,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知不知道爸爸是拿“我”的压岁钱去打牌?如果知道是拿 “我”的压岁钱去打牌,“我”又是怎么跟爸爸说的,爸爸对 “我”怎么说的?

爸爸终于拿“我”的压岁钱打牌去了,我又是怎么想的?希望爸爸赢钱呢还输钱?如果赢了,是不是会“还”给压岁钱?最后写爸爸输掉钱后“我”的感受。

爸爸把“我”的压岁钱输了,而且是连输500元。知道了这个结果,“我”的心情怎样?

“我”仅仅是自认倒霉吗?能不能谈一谈对打牌赌钱的看法?希望爸爸今后怎么做?“我”又能为爸爸做点什么?

第一讲:学会运用描绘性语言

(一)在写景文章中,运用描绘性语言写出景物的特点

(1)在具体描绘景物的时候,就要注意写出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等,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写景物的特点。

例如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对于景物的描写: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比喻开头,不仅比喻了形状、颜色还对比说明了大小。

紧接着写俯视观察到的景物: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长短句结合、颜色与感觉结合,利用比喻和拟人将眼前之景写得活灵活现。

(2)除了具体描绘出景物的形状、颜色外,还要注意动静搭配,在写景的时候还可以抓住景物的变化来写,既要对景物的静态进行描写,也要对景物的动态进行描写,做到动静结合,这样才能把景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具体,更形象。另外,在写景的时候,还可以运用想象,根据眼前之景,想象景之外的内容,这样,有利于把景描绘得更具体。

例如李逸轩《荷塘美景》中对景物的描写:

“忽然,从湖对岸漂来了几朵粉红色的花和几片碧绿的荷叶。徐徐地缓缓地停落在湖中央,泛起一圈圈涟漪,传播到岸边又反弹回去,点缀成一幅”奔马圈“的形状。走近一看,荷花瓣从底至顶,由深及浅,淡淡地粉红色外加一丝黄绿的花瓣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忽然,一片小小的,弱不禁风的荷花瓣从空中飘落下来,一阵微风拂过,荷花瓣像一个舞步轻盈,披着粉红纱衣的小姑娘,一会儿被风吹到那朵荷花上,一会儿又飘到那棵柳树下,静静地像一个离家出走、随处漂泊、不懂事的小孩子找到了新家一样,缓缓地卧在了这慈祥、温暖的水床上,她静静地睡着„„”里面运用拟人和比喻将景物的动静变化结合起来,让花瓣显得生动形象。

(二)写人的作文要描绘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在写人作文中,我们要具体的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不但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是什么,而且还要具体写出完成这个语言、动作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写清楚人物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做的。

例如《武松打虎》中对于武松的动作描写: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

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这番动作描写能表现出搏斗场面的热烈进而表现出武松的勇猛。具体要注意如下两点:

1、对于人物的行为,尽量不要单一地描写或叙述他的语言、动作、神态,而是要搭配在一起来写,这样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更加出彩。

例如鲁迅的作品《孔乙己》中有对孔乙己语言和动作的描写: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动作)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动作)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语言)“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神态+外貌),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语言)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全文对于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神态结合去描写,表现了孔乙己的爱面子又不被世俗接纳的读书人的形象。

2、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在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时候,如果能够运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四年级的左佳麑在《会跳舞的爸爸》文章中对于爸爸的动作、语言描写很精彩: “这是只听见走廊里传来爸爸穿着拖鞋”踢踏踢踏“走路声。不一会,爸爸挺着他那皮球般的大肚子慢慢地走了出来。他走到电视机前笑着对我们说:“看我跳个草裙舞。”说着便把大裤衩往上提一提,用手捏着裤腰扭起了大屁股,在电视机前来回的跳,好像他就是电视里美丽的“夏威夷女郎”。还不时地咋咋他的大眼睛咧着嘴露出一排大牙冲我们笑;时转动着他的脖子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有时还给我们抛个媚眼;有时还伸出个兰花指„„把我和妈妈逗得前仰后合直拍桌子。我捧着肚子快吸不了气了,“哎呦我的妈呀,我,我„„我快不行了!哈哈,哈哈哈哈„„”爸爸看我们笑得那么欢,哼着小曲儿,拿了根烟叼在嘴里到阳台上抽烟去了。过了好久我们才停止了笑声,继续看电视。

爸爸抽完烟走了过来,对我们说:“再来一段。”我心想:哎呀!这个老爸还真没完没了了,这回我可忍住不笑了。只见爸爸有扭起了大屁股朝客厅跳过来,还是不是抖动一下胸脯,然后做几个侧并步„„这里面的动作结合了比喻夸张的修辞就显得生动活泼。

(三)在写事的文章中,描绘事件的经过、高潮

“事件的经过”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就是”发生了什么事“,”事件是怎样一步步发生发展的“,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要通过具体的描写,描绘出在事件经过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方法,就要具体写出在事件经过中,人物有什么不同的反映,人物做了什

么、怎么做的,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把这些具体的内容描绘出来,文章一下子就生动起来了。

此外,在描绘事件的经过和高潮的时候,还要注意写出当时的气氛或者场面。 例如蔡宁静同学《难忘的比赛》中描写拔河经过高潮部分的描写:

“我们班的刘雨轩,她扯着嗓子大声尖叫:“加油,加油,胜利属于我们!”刘东阳站的离绳子很近,好像要上前去拉一把。刘与清还把班牌拿出来,举起大声叫:“加油!我们一定会赢的!加油!”总之,大家一个个叫得满脸通红,喉咙都喊哑了。

拔河的同学一个个都是面红耳赤,他们用出全身力气,把牙齿咬得紧紧的,用腋窝紧紧的夹着绳子,手抓着绳子,变得紫红紫红的,都快磨出泡了。头上虽然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但大家还是拉着绳子不放。啊,我们班的王流雨大声一叫,我们班同学猛然用力,大家躺在了一块,我们赢了!“里面对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结合很好,让人能感受到比赛时大家的努力,比较生动。

第二讲:学会运用不同修辞手法

同学们都知道,在作文时修辞手法用得好,不仅能使语言有文采,丰富文章的内容,还能使表达富有个性,增添文章的亮点,写出好的作文来。在平时的作文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一、写作指导

1、比喻

比喻是人们最常用的修辞之一,它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可感,主要用来刻画人物或事物形象,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给人以深刻印象。

在比喻句中,原本存在的这样事物或情感,叫做比喻句中的本体,另一个能使它变得生动形象的事物则为喻体,判定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主要从二个方面确定:

(1)、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一类事物,如:“那个人长得像人一样”、“这朵花非常漂亮,简直像画上的一样”;

(2)、本体和喻体要有共同特点,并且在比喻中能表现出这一特点,如,“他的手粗糙得如同老树皮”,他的手和老树皮共同的特征是“粗糙”,句子中表现出了这一特点,因此,是个较为成功的比喻句。

但要写好比喻句,除了上面的两个要求为,还有两个新增要求:

(1)、喻体要选择大家熟悉的事物;

(2)、喻体要能给人带来美感,不能说:“瀑布像挂面一样,直直地挂在山前”,可以说“瀑布像是一面用珠玉做成的帘子”。后一句所选的事物比第一句更能给人带来美感。

2、拟人:拟人就是给看似没有思想情感的事物,赋予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使

得它更为生动形象、亲切感人。因此,判定一个句子是不是拟人句,主要看在句子中是符给这一事物赋予了人的情感、行为和思想,只要是有其中之一,可判定为拟人句。

在写拟人句时,只要给一样事物赋予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三者中一样,便可以成为拟人句。如要站教室里的课桌用拟人句来表现,可以说“课桌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站’是用来形容人物行为的动词,用在了桌子身上,便变成了拟人句);也可以说“课桌虽然看上去并不是很美,但它并不在意”(对某件事是否‘在意’是人们常有的思想,这里用在了桌子身上,等于给它赋予了人的思想);还可以说“桌子看上去有些不高兴了”(‘高兴’用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在这里用在桌子身上,是给它赋予了人的情感)。

3、夸张:夸张的前提是抓住某一事物的特征,为了将突出事物的这一特点,而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这一手法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大或缩小而实现的。

如,夸大,他的眼睛比铜玲还要大;缩小,他的眼睛看上去比芝麻粒还要小。 前面我们说到的“一定程度”,是指只要能很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这个夸张句便是成功的,而不是越夸张越好。而是在能突出这一事物特点的基础上,夸张的程度越小越好。

4、排比:排比句通常用来抒情或说理,为了在抒情或说理过程中使得语言更有感染力,表述更加充分,因此,通常会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句子,来增加表达效果。如“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二、写作训练及点评

1、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分析:

一个成功的比喻句,要符合三个基本要求和一个建议,三个基本要求是:

1、句子中所表述的方面本体和喻体要有共同特征,如李白的诗句中“疑是银河落九天”中,将瀑布比作银河,是因二者在外形和色彩上有着共同的特征;

2、喻体要选择大家熟悉或了解的事物;

3、不能拿同类事物做比喻,就如同在比喻中说“那个人长得像人一样!”

除以上三个基本要求外,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尽量选择能给人带来美感的事物作为喻体,这样才能让你的文章语言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否则,将“瀑布”比作“挂面”、把环卫工人比作“垃圾筒”,虽然是比喻句,但不是一个成功的比喻句,所以在写比喻句时,尽量选择能给人带来美好心灵感受的事物成为喻体。

写作参考:天空中的明月,犹如洁净的玉盘(将月亮比做洁净的玉盘。)

2、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分析:同样,给那些看似没有思想、行为或情感的事物这是给它赋予人的思想。人的行为、思想或情感,便会成为一个拟人句。

参考答案分析:

1、窗外,翠竹在风中不停地呐喊着。(这是给它赋予人的行为。)

2、窗外,风吹在翠竹的脸庞上,它感到非常的自在惬意。(这是给它赋予人的思想。)

3、窗外,一阵风吹过,翠竹遇到了老朋友,感到非常高兴,发出阵阵笑声。(这是给它赋予人的情感。)

看了上面的例子,黄老师要说的是,拟人句并不像很多同学想的那么难写,你只要给这样事物赋予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中的任何一样,它都会变成拟人句。

3、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分析:夸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只要做到这点就可以了,而不是很多同学所感觉到的越夸大越好。

写作参考:

“寒风吹到脸上很痛。像针刺一般”、“寒风吹到脸上很痛,仿佛肉被刀子割裂一般”这两个句子都进行了夸张,但在我们看来,这两种说法都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所以仍然是较为成功的夸张句。

而另一句“寒风吹到脸上很痛,肉就像要一片片地掉下来一样”,显得有些过于夸大,因此不太适宜使用。。

4、请通过排比句,来表述与下句相近的内容

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原有的气度。

写作分析:

排比句,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内容相近的句子所组成的,用来增强气势或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

在这段话中,风雪的旷野,是故事发生的环境,不是本句的重点,因此不必变成排比句。而句子的重点,是“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这就要求我们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树,组成句式结构基本相同的句子,来形成排比句。

写作参考: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原有的气度,柳树失去了原有的娇柔、榆树失去了本来的粗犷、白杨失去了以前的潇洒。

三、学会在作文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1、运用修辞手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

在写作文的时候,有时单纯地写人物并不能突出人物的形象和特点,这就需要我们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人物生动形象。

如作文《报答》,作者对“爷爷”的外貌是这样描写的:爷爷的脸成了一张老树皮,头发早已脱落,仿佛是光秃秃的山坡。运用比喻写出了爷爷的苍老,形象生动。这就比单纯描写爷爷的苍老要生动形象。再如鲁迅笔下的闰土“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也是通过比喻的手法突出了人物的形象。

除了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运用修辞外,在描写人物动作、心理、神态的时候,也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地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上。”

2、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我们都知道,要写出景物的特征,除了进行客观的描写外,通常运用修辞手法,这可以让我们的作文变得丰富、生动。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春草、春花的特点写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3、将描绘性的语言与修辞手法相结合

描绘性的语言能让我们笔下的人或事物变得更为具体形象,在很多时候,描写和修辞手法的结合,会让语言一下子变得十分生动起来。也就是在我们描述同一人或事物时,可以将修辞手法与描绘性的语言一起使用,使得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具体。

第三讲:如何做到文章语言生动又简练

我们从字面上来理解,语言的生动,大概是指文章的语言要活生生的,很新鲜。在学习过程中,不要误以为好的文章语言,是用好词好句,优美的词句堆积起来的。这时同学们的语言可能是优美的,但不会是生动和简练的。也就是说,文章语言的生动和简练并不冲突,而是告诉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不要过分的依赖“好词好句”,不要向读者展示自己有多少“好词好句”,而是根据我们的表达需要,选择适当的语言,并且用相对俭省的文字来传递尽可能丰富的信息。

简练,是指以相对俭省的文字传递尽可能丰富的信息

1、要避免堆砌

语言不简练,多表现为选词不精当,喜欢堆砌重复的或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句。要改正这点,一方面,要去掉扬已之心,有的同学往往就是因为想起或学到了某几个好词好句,便动手行文,以示他人,须知,用词造句不是要别人知道你有多少绝词妙句,而是为了满足文章的表达需要。另一方面,要尽量把可有可无的词句去掉。

2、叙事时多用短句,短句结构简单,概括力很强

同学们在叙事时可以多用短句,短句精短简要,更适合叙事,而长句更适合论述或抒情。同时,短句中句子成分简单,常常不需要很多关联词的搭配,也是容易让语言变得简单的主要原因。

湖北的小学生杨明康写的《荆州怀古》中有这样的文字:

“借荆州:春暖暖,花奕奕,大丈夫求田间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英雄刘备浦迎娶孙夫人后乘船回到荆州,在小东门下舟登岸,面带春风,手携佳人进入城门,那时的小东门和护城河边正是桃花流水,杨柳依依时节,河水荡漾,行人驻足,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也许那年的春雨下得缠缠绵绵,淅淅沥沥,触景生情英雄泣泪巧借荆州,谁言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得荆州如鱼得水,得荆州而三分天下,当年的刘使君青梅煮酒,而今的刘皇叔天下英雄谁敌手?!”里面长短句和成语有机的结合,赞叹了历史人物对那个地方的情怀,行文显得错落有致,情感跌宕起伏。

3、适当采用现成俗语或成语

如果叙述的对象并不需要特别的加以突出,那我们平时就可以通过现成的俗语来表现,语言既简练又能说明情况。

俗语是一些人们常用的,用极为简要的语言来说明某种情况的特定语句,如歇后语、谚语等,都属于俗语。相比之下,成语显得更为言简意赅些。只有一种情况下最好不要用现成的成语来表述,就是文章中需要进行具体描写的重点内容,用描写手法,常常会比简单的使用成语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例如安徽小学的王警钰的《烦恼舞蹈快乐舞蹈》中有这样的描写:

啊!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虽然只有一米左右的距离,可在下腰时看来,却像万丈深渊。再往下,可就控制不住自己了,还是“悬崖勒马”吧!看来,我只能做平板桥,没有做石拱桥的福分了。

妈妈呀!你为什么不把我生成武松。如果我是武松,那几只拦路虎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到那时,就轮到我张牙舞“蹈”了(张牙舞爪)

语言平实,适当运用成语起到了点缀、帮助理解的作用,也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要讲求含蓄

含蓄就是不把话说尽,要注重表达言外之意。写作文,不是要别人看见你想表达的意思,而是要别人想到你所想表达的。比如文章中的抒情,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以读者能够理解、感受到为止。过多的直接抒情容易使文章显得平淡、浅显、苍白。

高首岳在《改变》中有这样的描写:

“又用水把杯子仔仔细细地洗了一遍,一个死角不落,那动作就好象一个妈妈把着她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轻,一样小心。然后又放了些热水在杯子里,盖上盖子上下摇晃,进行消毒„„

我的眼睛湿润了„„”他本来是不喜欢这个同学,可被他的行为感动了,没有直接

说哭,而是含蓄的表达,为下文对他看法的改变奠定了基础,从而突出中心。

例如谢弘昊的《“复印”天空》结尾对小伙伴的毕业分离有这样的抒情:

“随着铃声的敲响,一阵风把云都聚在一起,把天空割开两半。如今的天空,和三年前一样,就像是上帝将天空复印了一份,放在上面。我望着你,你正盯着天空出神,我没打扰你,转身离开。

我明白,你的心正如这天空,被分成了两半,碎了。天空可以复印,你的心情,当然也可以复印。

三年后,天空也会再复印一次吗?”前文交代了小伙伴在友谊中一直以宽容出现,口头禅是“谁让我的心像天空一样宽阔呢!”因此用天空比喻两个人的友情,结尾没有直接说分离,而是用天空进行象征含蓄的表达不舍与再次期待,感情真挚,发人深省。

第六讲:不让作文变成流水账

一、写作导引

我们在写文章时,要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文中各部分的内容。学会怎样围绕中心思想来写作文,让作文内容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尤其是叙事类作文时,特别容易出现文章写成了流水账,没有详略,没有主次。

大家一起想一想什么是流水账?

流水账,指的是写作文时,在叙述或描写时,将内容事无巨细地表述出来,使得文章的内容没有重点,主题不够突出。还有一种情况,写作文时像录音机一样,把大事小事全都记下来,毫无紧要的一件事,也能写上一两百字,让读者根本找不出他重点要说什么。这样的作文虽然很具体很详细,但我们仍然可以把他当成流水账。这样写好不好,你觉得好的话请说明原因,觉得不好的话,你认为怎么样改会更好些?

例如我们把作文写成这样,就是流水账:

今天早上,我还是六点半七床,七点十分到了学校,上完早操和自习课后,是第一节课,第一节课下课后我们玩得很高兴,很快第二节课又上课了,是数学课,老师下课后内容没讲完就拖长了课堂,第三节英语,我挺喜欢的,第四节课文,好不容易到下课,我们一起去吃午饭,下午只有两节课,很快就上完了,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啊!

二、写作方法

如何让作文内容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人在生病或睡眠不足时,可能会有头重脚轻、大脑昏昏沉沉的感觉,后来就有老师说,其实有时看学生作文,也会导致大脑昏沉,光看文章标题倒还清楚,却越看内容越迷糊,不信我们可以看以下几种情况:

1、学会合理安排作文开头

头重:有的同学写作文,开头第一段写得很长,好像非得把什么事都要在第一段讲明白说清楚了才肯罢体,结果越说越多越写越长,第一段写完,后面的内容,也就交代一下情况便结束了。要改掉这个不足,首先要明白,文章的开头并不一定要交代那么多东西,只要它能实现两个目的就够了:第一,能让自己围绕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引出下面的内容;第二,它能吸引别人继续读下去。所以,文章的开头并不是越长越好,只要符合上面的要求,它可以只是一句话、几个字。

就像史伯卿同学写的《爷爷的苹果》,更是将简洁、切题、引出下文和吸引读者的作用全部融入到一句话中:我在盯着架子上的苹果发呆。

这个开头,短得甚至让人有一丝的不适应,但它的确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开头,无论是切题、还是引出下文和吸引读者,因此,我们在写作文时,不要给第一段增加那么多不必要的功能。只要它能够切题、吸引读者和引出下文,越简短越好,更多的内容,留给下文去说。

爷爷的苹果

史伯卿

我在盯着架子上的苹果发呆。

这枚苹果自打我出生的时候就在架子上摆放着了,每次问爷爷它的来历,爷爷都会面色安详地仿佛在回忆什么,之后又笑而不语了。我每次把那个苹果拿下来看时,爷爷总会紧盯着我,生怕给它弄坏了。家里摆个假苹果干什么呢?我总是问这个没人回答的问题。

“儿子快进来,你爷爷好像快不行了!”医院里回荡起了妈妈的叫喊声。我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推开门冲了进去,到爷爷身边时却又小心翼翼地不出一点声音。

我到爷爷身边坐下,再次问起那个无人回答的问题:“爷爷,那枚假苹果,为什么要摆着他呀?”听到这个问题,爷爷的面色又一次平缓下来,进入了深远的回忆。我们一家就在旁边注视着这个面色安详的老人。

一两分钟后,爷爷说话了:“这枚苹果„„”他的声音颤抖着,断断续续,“是我十七岁时参加红军留下的最后的纪念。当时,咳咳,我和几个战友被敌人困在一个小战壕里,死守着战营等待着大军的救援„„但是使用水已经不多了,大军还有最少一个礼拜到达这里„„我们必须节省了。当分到吴云浩的时候,咳咳,他却打开了他的腰包,给我们看了里面的四个苹果。”

爷爷越说神色越悲伤,仿佛又一次回到了当年,“我们都惊呆了,他却说:‘我有苹果,你们不用给我分水了。’我伸出手去想摸摸那个苹果,但他一下把我手打了回来‘你想干嘛?我吃我的苹果,你喝你的水,别摸我的苹果!’说完,他就跑一边坐着去了„„咳咳,咳咳,”爷爷剧烈的咳了几声,呼吸速度加快了许多,然后指了指嗓子,又摇摇头,最后微笑着把我们每个人都看了一遍„„

安葬完爷爷之后,爸爸接着给我讲故事:“后来有一天,你爷爷看见吴云浩偷偷地去埋了个什么东西,等他走后,你爷爷就想过去看看那是个什么东西。可他刚一出去就被敌人发现了,一阵枪林弹雨就给他打了回来。后来终于等到大军来救援了,吴云浩却一头栽了

下去。你爷爷他们急忙跑去扶他起来,只见吴云浩的嘴唇因干燥而开裂了许多口子,并且脸色苍白,全身也因为干燥而有不少地方起皮了。

你爷爷伸手摸了摸他的腰包,是瘪的,然后他急忙跳了起来,朝当时吴云浩埋东西的地方跑去。他咬紧牙关,不顾烈日当头,拼命的挖,当挖出那个东西时已经是大汗淋漓了,可当他看清那东西时,却又泪流满面了,挖出来的正是那四个苹果。

你爷爷伸手拿起一个苹果,就更激动了,因为那些都是假苹果。你爷爷当即拿走了一个,之后把那另外三个又原封不动地埋了回去。那枚假苹果就这样被你爷爷收藏至今。”

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我立刻对那枚苹果有了深深的敬意。它是友情的代表,它是奉献的象征。从此,我也万分珍视这枚苹果,既是因为它是爷爷的遗物,还是因为它代表的品质深深吸引着我。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最忌讳头重脚轻,文章的开头内容不宜过多。就像下面这位同学的文章开头就犯了头重的毛病。文章开头还没有切题和引出下文。抒情过多。

我所珍惜的时光

随着年月的流走,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着;见到的人多了,经历过的事多了,我们的视线是变得更清晰了,还是变得沉重了。在童年,这段我们所称作的“最纯粹、最美好”的时光时,那些陪我们走过的人们,是否就是你所怀念、所珍惜的呢。我想说,是的;当我想起他们时,我的心里是有一股热流淌过的,或许我们儿时的玩耍离今日已有七、八个年头,那种感觉也并不是恍若昨日,但我首先是要感谢的是那些他们教我懂得的事。

在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两个极端,一种是好朋友,一种是坏小孩。我的发小王欣怡就是我眼中那种“一辈子的好朋友”,她喜欢和我分享一切她所感兴趣的事物,她不是那种有点什么就哭哭啼啼的女孩,更不是那种在老师、家长面前表现乖巧而本性都很调皮的“两面派”,她是那种使我喜欢她“玩”的人。记得我们都很喜欢编点小故事,从小时候的王子公主到三年级那些文艺小说主角的名字,我们之间能说的能聊的总有那么多。

然而那个“坏小孩”,我已记不得她的名字是什么,她喜欢当孩子王。除了“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外,就是哭嚎着去告诉大人以祈求庇佑,她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令人讨厌的家伙,她让一群孩子都跟着她踏步走,却忘记自家家长那种回家晚了的愠怒。

我们的童年,都有那样一个没有特殊神奇能力的自己,那样一个温柔懂事的“静香”,那样一个长相丑笨暴力暴躁的“胖虎”和每次自己倒霉就笑得一脸讽刺而在有事相求时装出一种“低下”表情的“小富”。我们都想要一只能满足所有愿望的“哆啦A 梦”,但我想,它的口袋里装的是不是那些回忆。

2、让作文各部分连接紧密、层次分明

脖细:人的脖子起着连接大脑指挥部和身体阵地的作用,部分同学在写作文时,开头第一段说一件事,第二段说另一件事,两件事并没有必然或因果的联系,看文章的人根本不知道文章要重点说什么。我们把这种情况可以理解成脖细,犯了选择材料不恰当的错误,使得文章各个组成部分缺少真正的连接。

腰粗:有的同学刚开始写作文时,不管文章写了多少字,都可分为三个自然段,开头一段引出要说的内容,中间一段写人或叙事,再留一段结尾。如果比喻成人的话,除了头

和脚外,其他地方都连成一片了。层次不清,段落不明,读者要么没耐心看下去,要么看完后头昏眼花,根本分不清前词后句。

就像葛婧同学的文章,在她的文章里,她就很好地完成了段与段之间,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衔接过渡。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小学的六年里,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路过一个“美丽”的地点----垃圾站,对于有些人来说垃圾站是一个很脏很臭的地方,但如果你听完这样一个故事,你就会感叹:啊!原来垃圾站这个熟悉的地方也很美丽呀!

“垃圾站”顾名思义,就是存放垃圾的地点,一点都不受人们的喜欢,但今天,一位年轻小伙左顾右盼的冲这边走来,他一米七左右,穿着一身白色运动服,手里还托着什么东西,毛茸茸的,黑糊糊的,走近一看是一只小狗。很可爱。忽然,年轻人放下小狗转身就跑,我在远处看着青年远去的地方,想抱起小狗追上去,回过神一看,一位骨瘦如柴,皮肤漆黑,满脸皱纹的老人从垃圾站走出来,见到被丢弃的小狗,小声嘀咕了几句便带着它走了进去„„

以后的每天我都来这里看看,老人总是早早的干完活,将垃圾弄好,用自己的一点零钱给小狗买一些肠,喂完后,还教它握手,叼东西,就像在教自己的孩子。后来我偷偷问了他的同事;原来,他的另一伴与儿子早在很久之前因为车祸死去,但他却坚持不再娶,自己因有困难,无奈之下在垃圾站上班,它一个月工资的一半要给小狗买食物。我听完十分感动。

以后的每一天我都能看到小狗与老人在玩耍,老人也满是笑容。这里仿佛也变美了不少。

有一天,我发现小狗不见了,老人也不再笑了。后来才知道,老人为了让小狗过得更好,将它给了有钱人家。

回想起那段快乐的日子,原来这个熟悉的地方也有一片美丽的天地呀!

也有一些学生,在写文章时,内容与内容之间缺少必要的过度,使文章结构有些脱节。

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我是通过百家讲坛节目《王立群读史记》知道王立群教授的,我很佩服他的博闻多识,最近我又听了他讲的《我读孟子--强势由人》,我还佩服他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他让我懂得了强势由人的道理。

王立群教授一生最痛苦的是两次失学,小学毕业时,学习成绩全五分,小学给保送到一个重点初中,在别人得到中学录取书时,他没有得到。是他的出身不好,不是他的成绩不好。他来到了新新中学,一所私立民办中学,一周6天在学校,3天干活,3天学习。夜里去工厂运砖2趟,路远、车沉,非常辛苦和危险。

王立群教授的第二次失学是高考,高考成绩非常好,到后来平均分低了将近三十分的同学都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王立群教授知道又失学了,于是在当地的一个厂办学校教

小学和中学,白天教学生,晚上自学。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又因年龄问题不能报考本科,在1979年考上了研究生。所以如今身为博士生导师的王立群教授从未读过一年大学本科。

强势由人的意思是要想改变自己的状况,就只能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奋发图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王立群教授的经历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我现在小学六年级,正在准备六年级统测,学校抓得紧,课外班一上课又留很多作业,周六日也没有放松的时间,比起王立群教授,这点苦算什么;我也很喜欢看历史书,我很羡慕王立群教师的博学,王立群教授是我所敬佩的人,是我学习的榜样。

3、做到有详有略、合理分段

体胖:有的文章写起来之后,要么记流水账,什么事都只是提一下,要么就像录音机一样,事无大小全都记下来,让读者根本找不出重点是什么。作文中,重点的部分要详写,次要的部分要略写,只有做到有详有略,才会容易突出作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

一篇文章中会出现多个事件,那是不是每个事件我们都要详细地描写呢?肯定不是。一篇文章要想中心突出,就一定要注重详略得当。那如何确定文章材料的详略呢?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的要详写;间接体现中心,为中心服务的材料要略写。下面我们看一看中考高频作家冯骥才的《捅马蜂窝》,来体会文章的详略得当:

捅马蜂窝

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

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冲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瞬间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一疼,挨蛰了!我下意识地用手一拍,感觉我的掌心触到它可怕的身体。我吓得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拔毒,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这就是蛰你的那只马蜂,可能被你那一拍,拍死的。”

仔细一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爷爷说:“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他,它不蛰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还要蛰我,这样它自己不也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当然要跟你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头。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诫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 (文末点题)

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我”捅了马蜂窝→_______________→后院又有了马蜂窝。 这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爷爷后院有马蜂窝,“我”捅了马蜂窝,后悔捅马蜂窝,

爷爷后院又有马蜂窝。那这四个部分哪一部分才是我们详写的重点呢?就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读完文章,我们发现主题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再也不能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情。这个主题就决定了“后悔捅马蜂窝”是文章详细描写的重点。

身圆:某老师读一位同学写的作文,中间居然没有停顿,一口气读下去,好在文章不长,但等老师停下来时,脸都憋得有些红了。有人问老师为什么不停下来换口气再读呢?老师很委屈地回答说,我也想停下来歇口气再读,可我一直都没找到句号呵!有的同学刚学写作时经常忘了写标点符号或分段,一篇文章就是一个自然段,只有在结尾时,才会记得加上一个小小的句号。

在小学作文的写作中,很多学生写文章的时候,采用“三段式结构”,开头一段,中间一段,结尾一段。这样写文章非常不好。因为造成的直接问题就是文章重点不突出。那我们如何突出文章的重点呢?除了对重点部分进行细致描绘重点突出之外。分段也是重点突出简洁有效的方法。重点部分要独立成段来进行强调。分段还可以打破原有段落固有的语感,让我们可以从头开始。也就避免了啰嗦,文章收不住的问题。一般写一篇文章最少不能少于5段。在5-9段比较合适。

4、学会处理作文的结尾

脚轻:文章的结尾应是重点要处理的部位,但好多同学在结尾处花的功夫却明显不够,文章的结尾往往都成了点缀,说明整个文章已经写完了,并没能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结尾要求单独成段,用来点明中心,点明中心的时候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集中。是指要把文章的中心集中地表现出来,让阅卷的老师迅速地在文章结尾处看到文章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防止把文章的主题散在很长的一段话中。

第二、明确。有个文章的结尾说“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这个文章的结尾在于,它只是笼统地说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但这种美好的品质指的是什么,并没有明确地点出来,使其变得更加具体明确,如“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坚持。”

第三、严谨。有的同学整篇作文都写得很好,就是因为最后一段中点题时不严谨,使得作文跑题了。

比如有个孩子文章中写到了两件事,一件事写了他的可爱,另一件事是突出这个人的认真。在文章结尾处,他写道“他是我遇到所有的人中对最认真、最谦虚,也是最可爱的人。”也就是加了“谦虚”两个字,却在文章中没有与“可爱”相关的内容,便可以判定为跑题。

在我们日常的作文训练中,一些学生的文章就写的很好。例如谢汀宸的《幸福的味道》,文章结尾简洁明晰,升华中心。

幸福的味道

有人说,幸福的味道像橙汁一样,酸酸甜甜;有人说,幸福的味道像春泥,芬芳淡雅,沁人心脾;有人说,幸福的味道像咖啡,浓郁而醇香;有人说,幸福的味道像细雨,甘甜湿润。

我却觉得,幸福的味道像茶一般,清清淡淡,简单又清纯。一件小事,便能让幸福的味道在舌尖上,一触即发。

每天晚上,写完学校的作业总会又有另一堆不可数的习题压在身上。当我写到手麻胳膊酸时,无暇顾及夜空中那几乎看不见的星星时,妈妈总会悄悄地推门进来,默默地放一杯茶在我身边,这杯味道简单而又清纯的茶,带着简单而又清纯的爱。其实,幸福也是如此。

灯光下,抬起头,每当看到那杯摆在桌旁的茶,看到茶叶在杯子里静静的呆着,就会想到妈妈静静进来的动作;再尝一口:温热温热的,不浓郁,却清新极了。这时,总会感到很快乐,感到温馨和美好。每当细细品味这杯简单而又清纯的茶,心中总会感到幸福的无处不在,总会想到父母的关心和关爱,总会想到父母那鼓励的目光。那杯简单而清纯的茶,虽不及各种饮料那样可口,但它给予我的是幸福的味道。

有时,我会惹妈妈生气,闹别扭;我们俩都像小孩一样,生着闷气,躲在各自的屋里,互相不说一句话。但过一会,又会听到妈妈往茶杯里加水的声音,接着,妈妈还会像往日一样,静静的推开门,放一杯茶在我桌上。这时,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比以往更浓郁,因为里面,还有一种母爱的宽容。

妈妈每天晚上都还是如此,茶的味道也在不停地变换,但不变的是幸福的味道,简单而又清纯。

一些学生在处理文章结尾的时候,做得并不好,对文章中心的升华还略有欠缺。例如下面的这篇文章。题目是一个敬佩的人,在文章结尾点明中心的时候,却没有点出敬佩的是主人公什么精神品质。

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一个人值得敬佩的人有很多很多,但我值得敬佩的人是我们的班长--吕振东。 一次上数学课的时候,我们正在举行一场数学考试,因为只有一节课的时间写,所以大家都埋头写作业,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见笔尖发出的“沙沙”声,就在这时,“哇”的一声,坐在后排的唐璐吐了,我回头一看,只见她捂着嘴,吐出来的脏东西溅到了课桌上、书包上、书本上,教室里立刻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同学们纷纷捂着鼻子,把头扭开,当没看见似的继续考试。

这时,我的内心充满矛盾,帮吧!她太需要帮忙了,不帮吧!等一下试卷又写不完,正当我为难的时候,班长吕振东马上走向办公室,拿出了拖把,把唐璐桌子旁边打扫的一干二净,接着拿着沾满脏东西的拖把,到办公室洗了,当吕振东回来时,同学们帮唐璐的课桌、书包、书本擦干净了,教室里恢复了平净。

我看了手表,快下课了,可还没有写完!他顾不上擦去头上的汗水,马上写了起来┅┅

几天过后,老师公布了前五名,可一直前三名的吕振东也只考了90分。虽然没考好,但老师也表扬了他。

这就是我最敬佩的人--吕振东,一个对班级负责任的好班长。

告诉你几个具体的写作技巧,帮助你快速掌握防止把作文写成流水帐的方法!

1、叙事时,对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只要交代清楚了就可以了,不用写得太详细。

2、事件发展经过要作为作文的重点进行详细描写,不能一笔带过,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3、对作文中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不要多浪费笔墨。

4、叙述过程要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小学生作文怎样才能生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说“米”的重要。可是,一旦找到了下锅的米,就自然应该考虑煮饭的问题了。写作何尝不是如此,有了“米”——平淡的材料,就得设法把它“煮”成香喷喷的“米饭”——文章,也就是得把语言写生动些,让人“吃”起来津津有味。 究竟怎样才能把平淡材料写生动?仔细读一读王娅同学的《我为“象棋”掉眼泪》一文也许对我们会有启示。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使平淡材料生动。如当“我”“棋”开得胜时,“喜上眉梢”;在决胜局中,小作者写对方“就像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派他的 ‘炮’来惹我的‘马’”,这些比喻十分生动,突出了“骄傲将军”的特征。再看下面一段话:“我先派‘车’冲锋陷阵,扰乱敌营,然后遣‘炮’左移埋伏,接着就火速‘开炮’,顿时对方的一个‘象’便命丧黄泉。”你瞧,一次平常的象棋对垒,通过拟人的表现手法竟写得这般有滋有味,多形象呀

说话风趣幽默也能使平淡材料生动。如文章开头,小作者在交代了外号“骄傲将军”的来历后,便写“我”这个象棋高手在上星期却“演了一场‘关云长败走麦城’的悲剧”,这比写“这一次比赛我却输了”要生动多了。又如,当炮“吃”掉了对方的一个“象”后,小作者写道,“我”的“炮”被他的“车”压得成了“闷炮 ”,“转眼就去向阎王爷报到了”,这比直接说“我的‘炮’被他的‘车’吃掉了”生动得多。

运用生活中常用的熟语(包括歇后语、谚语、成语、格言等)也能使平淡材料生动。如写到“„„我正得意”之时,小作者笔锋一转,引用了对手所说“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行”这一俗语,真是恰到好处,意味深长,读来也琅琅上口,把人物的形象、个性勾画得十分逼真,让读者如见其人

怎样把文章写生动

要把文章写得生动,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语言生动、情节生动和结构生动。

一、让语言生动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把静止的东西用动态的语言来写,或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1.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如朱自清大师的《春》,仅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就把春雨细密、轻盈的形象描绘得十分生动。文章结尾又用“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三个比喻,更突出了春天“新”、“美”和“创造力”三方面的特征,让人久久难忘。有位同学用这样的文字来描写“月全食”:“月亮和太阳在捉迷藏,月亮悄悄地躲进地球背面的黑影里,太阳睁大眼睛找呀„„”你看,写得多妙!一种天文现象,通过拟人手法表现出来,多形象呀!

2. 避免平淡、呆板的叙述,力求语言风趣、幽默。如一位同学介绍自己写的字:“我的字就和我的形象一样,‘眼睛’大,‘鼻子’塌,‘嘴巴’小,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难看’。”这比写“我的字难看极了”要生动得多。又如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爸爸:“爸爸在家号称‘家庭妇男’,你别笑,给爸爸这顶帽子再适合不过了。”这比直接写“爸爸在家总干家务”更生动。

3. 运用生活中常用的歇后语、谚语、成语、格言等。如一位同学写《我们的班长》,开头是“提起我们班的好班长,真是钢珠掉进铜盆里——当当响”,一句歇后语,开门见山,引人入胜,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再看一位同学的《自我介绍》:“我叫施亚冬,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黄毛丫头’。唉,你可别小看我,虽然我才12岁半,但担任少先队大队长已有两年了。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当大队长的第一天,就让那些‘野小子’饱了‘眼福’。”这段话中,运用“黄毛丫头”、“野小子”等生活中的口语,把人物形象勾画得十分鲜活,让读者如见其人。 把语言写生动,要求语言多变、形象。

二、情节生动。要求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写得一波三折,写出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你可以设置悬念,或加入心理描写,写出矛盾来,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三、结构生动。就是采用倒叙、插叙等结构,或多种结构综合运用,让文章生动。

做到了以上三个方面,文章自然生动起来。

怎样使作文写得具体生动

上传: 张卫英 更新时间:2012-6-5 20:56:50

第一次上作文讲评课,我提到了几位同学的日记篇幅太短:江慧婷同学想了一个多小时才写出一篇50多字的日记,杨胜峰的日记60多字;周嘉乐和周睿写了100多字。自从老师提出这个问题以后,这些同学多数都很注意这个问题,并努力加以改进。日记字数太少,当然不能要求一下就增多,要慢慢来。但是,如果不勤奋,怕难,不原意平时多观察,多做观察笔记,不动脑筋多思考那就永远不能进步。怎样把文章写得丰满、具体、生动,今天再讲几种方法。

1、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把人物写活,使文章生动起来。如周睿写的那篇“鸡兔同笼”的日记,原文只有127个字,文章的开头是这么写的:今天我问了爸爸许多“鸡兔同笼”的问题,爸爸没有答对一个。这个开头太简单,一是没有把事情说清楚,“鸡兔同笼”是怎么回事,读者看不明白,是鸡和兔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不能和平相处,是鸡啄兔子,还是兔子追鸡?写文章是要给别人看的,起码的要求是能让人看明白,知道你说的是怎么回事。二是语言不生动,干巴巴的。三是没有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爸爸当时对你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反应?有什么表情、动作?他是怎么说的等等。如果你仔细观察了,在脑海里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就会写出很生动的文字来。我们来看下面的一段描写:

今天作算术题目的时候,有一道“鸡兔同笼”的题把我难住了,我就问爸爸这道题怎么做?(把事情交代清楚:是一道“鸡兔同笼”的算术题)爸爸作出一副“小菜一碟”的样子,拿过书一看,不料却把他难住了。只见爸爸皱着眉头,左看右看,好一会也答不出来(写爸爸的神态:先是很轻视,后来被题目难住了的表情)。看爸爸那样儿,我心里可乐了: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说我笨小子(写“我”的“幸灾乐祸”的感受和心理活动)!“这是什么书呀?尽出些莫名其妙的题目。”爸爸没话找话,做不出题目,还要怪书的不是。我看他一定是在掩饰自己的尴尬(写爸爸的语言和“我”的心理活动)。

由17个字的开头,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后增加到了170字,不但内容丰富了,读起来也有趣味了。这篇文章的后半部通过父子两人的对话,表现了一种亲切、民主、融洽的父子关系,语言风趣:

爸爸终于弄懂了,笑着说:“现在的题目越来越难了。不过小孩子还真的很聪明。”我调皮地对爸爸说:“你以前真会吹牛呀,你不是说二年级的题目是小儿科吗?今天可知道厉害了吧!”爸爸忙忙点头说:“以后再也不敢轻视‘小儿科’了”。

2、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叶梓一篇写雪景的文章,就运用了这些手法:

我从生下来到现在,还从来没看到下过这么大的雪。今天起床的时候,雪还在继续下着,一朵朵,一簇簇,飘飘荡荡扑向大地(拟人)。我往外一看,只见白茫茫一片,分不清天上地下,哪里是路面,哪里是田土。我跑到院子里,接着飘下来的雪片。呀!这就是光彩晶莹的雪花吗?一片片,洁白如玉小巧玲珑,轻盈地落下来,似柳絮,似鹅毛(比喻),令人百般地喜爱。房顶上、院子里铺满了棉絮,桐柏树上开满了“梨花”,松针上、竹枝上挂满了“雪球”和“银条”(比喻和排比),简直太美啦!

怎样使作文写得具体生动,暂时讲以上两个方法,其中第一个方法: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对于写好人物很重要。下面,我们来练习写一篇扩写,就是提供一段简单的文

字,大家运用今天所讲的写作方法,充实这段文字的内容,使它丰满起来,增长它的篇幅。 周梓航是一个习惯写短日记的小朋友,经常写50字的日记,他的概括能力很强,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到了他的笔下,几句话就说完了,一点也不“浪费”他的笔墨,真是“惜墨如金!”日记虽然写得简洁,但是显得太干瘪了。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他,希望同学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把人物写活,使文章生动起来。如果能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那就更好了。

周梓航的日记:

今天,爷爷给了我300多元钱,我可高兴了。但是我的钱被爸爸拿走了。他去打牌,结果连输了500多元。我今天真倒霉。

这篇日记,主要写了三件事以及“我”的感受。是哪三件事呢?

1、爷爷给了我300多元钱;2、我的钱被爸爸拿走了;3、爸爸去打牌,结果连输了500多元。

扩写这篇日记,要围绕“我”的感受来组织文字材料,凡是有利于表现“我”的感受的内容要详细写,其它的内容尽量少些,甚至不写。首先写“高兴”的感受。

每到过年,爷爷总要给“我”压岁钱,今年会给“我”多少钱呢?“我”是怎么想的?“我”拿到这些压岁钱后,有什么美好的计划呢?

当爷爷拿出压岁钱来的时候,是什么神态?对“我”说了些什么话?希望“我”怎么做?怎么“花”这些压岁钱?

“我”又是怎么说的?然后写钱被爸爸拿走了的感受。

爸爸是怎么拿去“我”的钱的,是“借”去的,还是用其它理由拿去的?比如说帮“我”存起来,或者给我交学费买用品等等。 “我”是怎么样的不情愿,但又不得不给爸爸,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知不知道爸爸是拿“我”的压岁钱去打牌?如果知道是拿 “我”的压岁钱去打牌,“我”又是怎么跟爸爸说的,爸爸对 “我”怎么说的?

爸爸终于拿“我”的压岁钱打牌去了,我又是怎么想的?希望爸爸赢钱呢还输钱?如果赢了,是不是会“还”给压岁钱?最后写爸爸输掉钱后“我”的感受。

爸爸把“我”的压岁钱输了,而且是连输500元。知道了这个结果,“我”的心情怎样?

“我”仅仅是自认倒霉吗?能不能谈一谈对打牌赌钱的看法?希望爸爸今后怎么做?“我”又能为爸爸做点什么?

第一讲:学会运用描绘性语言

(一)在写景文章中,运用描绘性语言写出景物的特点

(1)在具体描绘景物的时候,就要注意写出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等,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写景物的特点。

例如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对于景物的描写: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比喻开头,不仅比喻了形状、颜色还对比说明了大小。

紧接着写俯视观察到的景物: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长短句结合、颜色与感觉结合,利用比喻和拟人将眼前之景写得活灵活现。

(2)除了具体描绘出景物的形状、颜色外,还要注意动静搭配,在写景的时候还可以抓住景物的变化来写,既要对景物的静态进行描写,也要对景物的动态进行描写,做到动静结合,这样才能把景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具体,更形象。另外,在写景的时候,还可以运用想象,根据眼前之景,想象景之外的内容,这样,有利于把景描绘得更具体。

例如李逸轩《荷塘美景》中对景物的描写:

“忽然,从湖对岸漂来了几朵粉红色的花和几片碧绿的荷叶。徐徐地缓缓地停落在湖中央,泛起一圈圈涟漪,传播到岸边又反弹回去,点缀成一幅”奔马圈“的形状。走近一看,荷花瓣从底至顶,由深及浅,淡淡地粉红色外加一丝黄绿的花瓣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忽然,一片小小的,弱不禁风的荷花瓣从空中飘落下来,一阵微风拂过,荷花瓣像一个舞步轻盈,披着粉红纱衣的小姑娘,一会儿被风吹到那朵荷花上,一会儿又飘到那棵柳树下,静静地像一个离家出走、随处漂泊、不懂事的小孩子找到了新家一样,缓缓地卧在了这慈祥、温暖的水床上,她静静地睡着„„”里面运用拟人和比喻将景物的动静变化结合起来,让花瓣显得生动形象。

(二)写人的作文要描绘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在写人作文中,我们要具体的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不但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是什么,而且还要具体写出完成这个语言、动作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写清楚人物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做的。

例如《武松打虎》中对于武松的动作描写: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

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这番动作描写能表现出搏斗场面的热烈进而表现出武松的勇猛。具体要注意如下两点:

1、对于人物的行为,尽量不要单一地描写或叙述他的语言、动作、神态,而是要搭配在一起来写,这样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更加出彩。

例如鲁迅的作品《孔乙己》中有对孔乙己语言和动作的描写: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动作)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动作)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语言)“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神态+外貌),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语言)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全文对于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神态结合去描写,表现了孔乙己的爱面子又不被世俗接纳的读书人的形象。

2、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在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时候,如果能够运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四年级的左佳麑在《会跳舞的爸爸》文章中对于爸爸的动作、语言描写很精彩: “这是只听见走廊里传来爸爸穿着拖鞋”踢踏踢踏“走路声。不一会,爸爸挺着他那皮球般的大肚子慢慢地走了出来。他走到电视机前笑着对我们说:“看我跳个草裙舞。”说着便把大裤衩往上提一提,用手捏着裤腰扭起了大屁股,在电视机前来回的跳,好像他就是电视里美丽的“夏威夷女郎”。还不时地咋咋他的大眼睛咧着嘴露出一排大牙冲我们笑;时转动着他的脖子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有时还给我们抛个媚眼;有时还伸出个兰花指„„把我和妈妈逗得前仰后合直拍桌子。我捧着肚子快吸不了气了,“哎呦我的妈呀,我,我„„我快不行了!哈哈,哈哈哈哈„„”爸爸看我们笑得那么欢,哼着小曲儿,拿了根烟叼在嘴里到阳台上抽烟去了。过了好久我们才停止了笑声,继续看电视。

爸爸抽完烟走了过来,对我们说:“再来一段。”我心想:哎呀!这个老爸还真没完没了了,这回我可忍住不笑了。只见爸爸有扭起了大屁股朝客厅跳过来,还是不是抖动一下胸脯,然后做几个侧并步„„这里面的动作结合了比喻夸张的修辞就显得生动活泼。

(三)在写事的文章中,描绘事件的经过、高潮

“事件的经过”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就是”发生了什么事“,”事件是怎样一步步发生发展的“,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要通过具体的描写,描绘出在事件经过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方法,就要具体写出在事件经过中,人物有什么不同的反映,人物做了什

么、怎么做的,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把这些具体的内容描绘出来,文章一下子就生动起来了。

此外,在描绘事件的经过和高潮的时候,还要注意写出当时的气氛或者场面。 例如蔡宁静同学《难忘的比赛》中描写拔河经过高潮部分的描写:

“我们班的刘雨轩,她扯着嗓子大声尖叫:“加油,加油,胜利属于我们!”刘东阳站的离绳子很近,好像要上前去拉一把。刘与清还把班牌拿出来,举起大声叫:“加油!我们一定会赢的!加油!”总之,大家一个个叫得满脸通红,喉咙都喊哑了。

拔河的同学一个个都是面红耳赤,他们用出全身力气,把牙齿咬得紧紧的,用腋窝紧紧的夹着绳子,手抓着绳子,变得紫红紫红的,都快磨出泡了。头上虽然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但大家还是拉着绳子不放。啊,我们班的王流雨大声一叫,我们班同学猛然用力,大家躺在了一块,我们赢了!“里面对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结合很好,让人能感受到比赛时大家的努力,比较生动。

第二讲:学会运用不同修辞手法

同学们都知道,在作文时修辞手法用得好,不仅能使语言有文采,丰富文章的内容,还能使表达富有个性,增添文章的亮点,写出好的作文来。在平时的作文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一、写作指导

1、比喻

比喻是人们最常用的修辞之一,它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可感,主要用来刻画人物或事物形象,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给人以深刻印象。

在比喻句中,原本存在的这样事物或情感,叫做比喻句中的本体,另一个能使它变得生动形象的事物则为喻体,判定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主要从二个方面确定:

(1)、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一类事物,如:“那个人长得像人一样”、“这朵花非常漂亮,简直像画上的一样”;

(2)、本体和喻体要有共同特点,并且在比喻中能表现出这一特点,如,“他的手粗糙得如同老树皮”,他的手和老树皮共同的特征是“粗糙”,句子中表现出了这一特点,因此,是个较为成功的比喻句。

但要写好比喻句,除了上面的两个要求为,还有两个新增要求:

(1)、喻体要选择大家熟悉的事物;

(2)、喻体要能给人带来美感,不能说:“瀑布像挂面一样,直直地挂在山前”,可以说“瀑布像是一面用珠玉做成的帘子”。后一句所选的事物比第一句更能给人带来美感。

2、拟人:拟人就是给看似没有思想情感的事物,赋予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使

得它更为生动形象、亲切感人。因此,判定一个句子是不是拟人句,主要看在句子中是符给这一事物赋予了人的情感、行为和思想,只要是有其中之一,可判定为拟人句。

在写拟人句时,只要给一样事物赋予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三者中一样,便可以成为拟人句。如要站教室里的课桌用拟人句来表现,可以说“课桌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站’是用来形容人物行为的动词,用在了桌子身上,便变成了拟人句);也可以说“课桌虽然看上去并不是很美,但它并不在意”(对某件事是否‘在意’是人们常有的思想,这里用在了桌子身上,等于给它赋予了人的思想);还可以说“桌子看上去有些不高兴了”(‘高兴’用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在这里用在桌子身上,是给它赋予了人的情感)。

3、夸张:夸张的前提是抓住某一事物的特征,为了将突出事物的这一特点,而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这一手法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大或缩小而实现的。

如,夸大,他的眼睛比铜玲还要大;缩小,他的眼睛看上去比芝麻粒还要小。 前面我们说到的“一定程度”,是指只要能很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这个夸张句便是成功的,而不是越夸张越好。而是在能突出这一事物特点的基础上,夸张的程度越小越好。

4、排比:排比句通常用来抒情或说理,为了在抒情或说理过程中使得语言更有感染力,表述更加充分,因此,通常会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句子,来增加表达效果。如“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二、写作训练及点评

1、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分析:

一个成功的比喻句,要符合三个基本要求和一个建议,三个基本要求是:

1、句子中所表述的方面本体和喻体要有共同特征,如李白的诗句中“疑是银河落九天”中,将瀑布比作银河,是因二者在外形和色彩上有着共同的特征;

2、喻体要选择大家熟悉或了解的事物;

3、不能拿同类事物做比喻,就如同在比喻中说“那个人长得像人一样!”

除以上三个基本要求外,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尽量选择能给人带来美感的事物作为喻体,这样才能让你的文章语言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否则,将“瀑布”比作“挂面”、把环卫工人比作“垃圾筒”,虽然是比喻句,但不是一个成功的比喻句,所以在写比喻句时,尽量选择能给人带来美好心灵感受的事物成为喻体。

写作参考:天空中的明月,犹如洁净的玉盘(将月亮比做洁净的玉盘。)

2、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分析:同样,给那些看似没有思想、行为或情感的事物这是给它赋予人的思想。人的行为、思想或情感,便会成为一个拟人句。

参考答案分析:

1、窗外,翠竹在风中不停地呐喊着。(这是给它赋予人的行为。)

2、窗外,风吹在翠竹的脸庞上,它感到非常的自在惬意。(这是给它赋予人的思想。)

3、窗外,一阵风吹过,翠竹遇到了老朋友,感到非常高兴,发出阵阵笑声。(这是给它赋予人的情感。)

看了上面的例子,黄老师要说的是,拟人句并不像很多同学想的那么难写,你只要给这样事物赋予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中的任何一样,它都会变成拟人句。

3、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分析:夸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只要做到这点就可以了,而不是很多同学所感觉到的越夸大越好。

写作参考:

“寒风吹到脸上很痛。像针刺一般”、“寒风吹到脸上很痛,仿佛肉被刀子割裂一般”这两个句子都进行了夸张,但在我们看来,这两种说法都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所以仍然是较为成功的夸张句。

而另一句“寒风吹到脸上很痛,肉就像要一片片地掉下来一样”,显得有些过于夸大,因此不太适宜使用。。

4、请通过排比句,来表述与下句相近的内容

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原有的气度。

写作分析:

排比句,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内容相近的句子所组成的,用来增强气势或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

在这段话中,风雪的旷野,是故事发生的环境,不是本句的重点,因此不必变成排比句。而句子的重点,是“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这就要求我们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树,组成句式结构基本相同的句子,来形成排比句。

写作参考: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原有的气度,柳树失去了原有的娇柔、榆树失去了本来的粗犷、白杨失去了以前的潇洒。

三、学会在作文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1、运用修辞手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

在写作文的时候,有时单纯地写人物并不能突出人物的形象和特点,这就需要我们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人物生动形象。

如作文《报答》,作者对“爷爷”的外貌是这样描写的:爷爷的脸成了一张老树皮,头发早已脱落,仿佛是光秃秃的山坡。运用比喻写出了爷爷的苍老,形象生动。这就比单纯描写爷爷的苍老要生动形象。再如鲁迅笔下的闰土“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也是通过比喻的手法突出了人物的形象。

除了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运用修辞外,在描写人物动作、心理、神态的时候,也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地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上。”

2、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我们都知道,要写出景物的特征,除了进行客观的描写外,通常运用修辞手法,这可以让我们的作文变得丰富、生动。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春草、春花的特点写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3、将描绘性的语言与修辞手法相结合

描绘性的语言能让我们笔下的人或事物变得更为具体形象,在很多时候,描写和修辞手法的结合,会让语言一下子变得十分生动起来。也就是在我们描述同一人或事物时,可以将修辞手法与描绘性的语言一起使用,使得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具体。

第三讲:如何做到文章语言生动又简练

我们从字面上来理解,语言的生动,大概是指文章的语言要活生生的,很新鲜。在学习过程中,不要误以为好的文章语言,是用好词好句,优美的词句堆积起来的。这时同学们的语言可能是优美的,但不会是生动和简练的。也就是说,文章语言的生动和简练并不冲突,而是告诉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不要过分的依赖“好词好句”,不要向读者展示自己有多少“好词好句”,而是根据我们的表达需要,选择适当的语言,并且用相对俭省的文字来传递尽可能丰富的信息。

简练,是指以相对俭省的文字传递尽可能丰富的信息

1、要避免堆砌

语言不简练,多表现为选词不精当,喜欢堆砌重复的或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句。要改正这点,一方面,要去掉扬已之心,有的同学往往就是因为想起或学到了某几个好词好句,便动手行文,以示他人,须知,用词造句不是要别人知道你有多少绝词妙句,而是为了满足文章的表达需要。另一方面,要尽量把可有可无的词句去掉。

2、叙事时多用短句,短句结构简单,概括力很强

同学们在叙事时可以多用短句,短句精短简要,更适合叙事,而长句更适合论述或抒情。同时,短句中句子成分简单,常常不需要很多关联词的搭配,也是容易让语言变得简单的主要原因。

湖北的小学生杨明康写的《荆州怀古》中有这样的文字:

“借荆州:春暖暖,花奕奕,大丈夫求田间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英雄刘备浦迎娶孙夫人后乘船回到荆州,在小东门下舟登岸,面带春风,手携佳人进入城门,那时的小东门和护城河边正是桃花流水,杨柳依依时节,河水荡漾,行人驻足,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也许那年的春雨下得缠缠绵绵,淅淅沥沥,触景生情英雄泣泪巧借荆州,谁言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得荆州如鱼得水,得荆州而三分天下,当年的刘使君青梅煮酒,而今的刘皇叔天下英雄谁敌手?!”里面长短句和成语有机的结合,赞叹了历史人物对那个地方的情怀,行文显得错落有致,情感跌宕起伏。

3、适当采用现成俗语或成语

如果叙述的对象并不需要特别的加以突出,那我们平时就可以通过现成的俗语来表现,语言既简练又能说明情况。

俗语是一些人们常用的,用极为简要的语言来说明某种情况的特定语句,如歇后语、谚语等,都属于俗语。相比之下,成语显得更为言简意赅些。只有一种情况下最好不要用现成的成语来表述,就是文章中需要进行具体描写的重点内容,用描写手法,常常会比简单的使用成语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例如安徽小学的王警钰的《烦恼舞蹈快乐舞蹈》中有这样的描写:

啊!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虽然只有一米左右的距离,可在下腰时看来,却像万丈深渊。再往下,可就控制不住自己了,还是“悬崖勒马”吧!看来,我只能做平板桥,没有做石拱桥的福分了。

妈妈呀!你为什么不把我生成武松。如果我是武松,那几只拦路虎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到那时,就轮到我张牙舞“蹈”了(张牙舞爪)

语言平实,适当运用成语起到了点缀、帮助理解的作用,也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要讲求含蓄

含蓄就是不把话说尽,要注重表达言外之意。写作文,不是要别人看见你想表达的意思,而是要别人想到你所想表达的。比如文章中的抒情,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以读者能够理解、感受到为止。过多的直接抒情容易使文章显得平淡、浅显、苍白。

高首岳在《改变》中有这样的描写:

“又用水把杯子仔仔细细地洗了一遍,一个死角不落,那动作就好象一个妈妈把着她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轻,一样小心。然后又放了些热水在杯子里,盖上盖子上下摇晃,进行消毒„„

我的眼睛湿润了„„”他本来是不喜欢这个同学,可被他的行为感动了,没有直接

说哭,而是含蓄的表达,为下文对他看法的改变奠定了基础,从而突出中心。

例如谢弘昊的《“复印”天空》结尾对小伙伴的毕业分离有这样的抒情:

“随着铃声的敲响,一阵风把云都聚在一起,把天空割开两半。如今的天空,和三年前一样,就像是上帝将天空复印了一份,放在上面。我望着你,你正盯着天空出神,我没打扰你,转身离开。

我明白,你的心正如这天空,被分成了两半,碎了。天空可以复印,你的心情,当然也可以复印。

三年后,天空也会再复印一次吗?”前文交代了小伙伴在友谊中一直以宽容出现,口头禅是“谁让我的心像天空一样宽阔呢!”因此用天空比喻两个人的友情,结尾没有直接说分离,而是用天空进行象征含蓄的表达不舍与再次期待,感情真挚,发人深省。

第六讲:不让作文变成流水账

一、写作导引

我们在写文章时,要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文中各部分的内容。学会怎样围绕中心思想来写作文,让作文内容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尤其是叙事类作文时,特别容易出现文章写成了流水账,没有详略,没有主次。

大家一起想一想什么是流水账?

流水账,指的是写作文时,在叙述或描写时,将内容事无巨细地表述出来,使得文章的内容没有重点,主题不够突出。还有一种情况,写作文时像录音机一样,把大事小事全都记下来,毫无紧要的一件事,也能写上一两百字,让读者根本找不出他重点要说什么。这样的作文虽然很具体很详细,但我们仍然可以把他当成流水账。这样写好不好,你觉得好的话请说明原因,觉得不好的话,你认为怎么样改会更好些?

例如我们把作文写成这样,就是流水账:

今天早上,我还是六点半七床,七点十分到了学校,上完早操和自习课后,是第一节课,第一节课下课后我们玩得很高兴,很快第二节课又上课了,是数学课,老师下课后内容没讲完就拖长了课堂,第三节英语,我挺喜欢的,第四节课文,好不容易到下课,我们一起去吃午饭,下午只有两节课,很快就上完了,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啊!

二、写作方法

如何让作文内容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人在生病或睡眠不足时,可能会有头重脚轻、大脑昏昏沉沉的感觉,后来就有老师说,其实有时看学生作文,也会导致大脑昏沉,光看文章标题倒还清楚,却越看内容越迷糊,不信我们可以看以下几种情况:

1、学会合理安排作文开头

头重:有的同学写作文,开头第一段写得很长,好像非得把什么事都要在第一段讲明白说清楚了才肯罢体,结果越说越多越写越长,第一段写完,后面的内容,也就交代一下情况便结束了。要改掉这个不足,首先要明白,文章的开头并不一定要交代那么多东西,只要它能实现两个目的就够了:第一,能让自己围绕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引出下面的内容;第二,它能吸引别人继续读下去。所以,文章的开头并不是越长越好,只要符合上面的要求,它可以只是一句话、几个字。

就像史伯卿同学写的《爷爷的苹果》,更是将简洁、切题、引出下文和吸引读者的作用全部融入到一句话中:我在盯着架子上的苹果发呆。

这个开头,短得甚至让人有一丝的不适应,但它的确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开头,无论是切题、还是引出下文和吸引读者,因此,我们在写作文时,不要给第一段增加那么多不必要的功能。只要它能够切题、吸引读者和引出下文,越简短越好,更多的内容,留给下文去说。

爷爷的苹果

史伯卿

我在盯着架子上的苹果发呆。

这枚苹果自打我出生的时候就在架子上摆放着了,每次问爷爷它的来历,爷爷都会面色安详地仿佛在回忆什么,之后又笑而不语了。我每次把那个苹果拿下来看时,爷爷总会紧盯着我,生怕给它弄坏了。家里摆个假苹果干什么呢?我总是问这个没人回答的问题。

“儿子快进来,你爷爷好像快不行了!”医院里回荡起了妈妈的叫喊声。我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推开门冲了进去,到爷爷身边时却又小心翼翼地不出一点声音。

我到爷爷身边坐下,再次问起那个无人回答的问题:“爷爷,那枚假苹果,为什么要摆着他呀?”听到这个问题,爷爷的面色又一次平缓下来,进入了深远的回忆。我们一家就在旁边注视着这个面色安详的老人。

一两分钟后,爷爷说话了:“这枚苹果„„”他的声音颤抖着,断断续续,“是我十七岁时参加红军留下的最后的纪念。当时,咳咳,我和几个战友被敌人困在一个小战壕里,死守着战营等待着大军的救援„„但是使用水已经不多了,大军还有最少一个礼拜到达这里„„我们必须节省了。当分到吴云浩的时候,咳咳,他却打开了他的腰包,给我们看了里面的四个苹果。”

爷爷越说神色越悲伤,仿佛又一次回到了当年,“我们都惊呆了,他却说:‘我有苹果,你们不用给我分水了。’我伸出手去想摸摸那个苹果,但他一下把我手打了回来‘你想干嘛?我吃我的苹果,你喝你的水,别摸我的苹果!’说完,他就跑一边坐着去了„„咳咳,咳咳,”爷爷剧烈的咳了几声,呼吸速度加快了许多,然后指了指嗓子,又摇摇头,最后微笑着把我们每个人都看了一遍„„

安葬完爷爷之后,爸爸接着给我讲故事:“后来有一天,你爷爷看见吴云浩偷偷地去埋了个什么东西,等他走后,你爷爷就想过去看看那是个什么东西。可他刚一出去就被敌人发现了,一阵枪林弹雨就给他打了回来。后来终于等到大军来救援了,吴云浩却一头栽了

下去。你爷爷他们急忙跑去扶他起来,只见吴云浩的嘴唇因干燥而开裂了许多口子,并且脸色苍白,全身也因为干燥而有不少地方起皮了。

你爷爷伸手摸了摸他的腰包,是瘪的,然后他急忙跳了起来,朝当时吴云浩埋东西的地方跑去。他咬紧牙关,不顾烈日当头,拼命的挖,当挖出那个东西时已经是大汗淋漓了,可当他看清那东西时,却又泪流满面了,挖出来的正是那四个苹果。

你爷爷伸手拿起一个苹果,就更激动了,因为那些都是假苹果。你爷爷当即拿走了一个,之后把那另外三个又原封不动地埋了回去。那枚假苹果就这样被你爷爷收藏至今。”

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我立刻对那枚苹果有了深深的敬意。它是友情的代表,它是奉献的象征。从此,我也万分珍视这枚苹果,既是因为它是爷爷的遗物,还是因为它代表的品质深深吸引着我。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最忌讳头重脚轻,文章的开头内容不宜过多。就像下面这位同学的文章开头就犯了头重的毛病。文章开头还没有切题和引出下文。抒情过多。

我所珍惜的时光

随着年月的流走,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着;见到的人多了,经历过的事多了,我们的视线是变得更清晰了,还是变得沉重了。在童年,这段我们所称作的“最纯粹、最美好”的时光时,那些陪我们走过的人们,是否就是你所怀念、所珍惜的呢。我想说,是的;当我想起他们时,我的心里是有一股热流淌过的,或许我们儿时的玩耍离今日已有七、八个年头,那种感觉也并不是恍若昨日,但我首先是要感谢的是那些他们教我懂得的事。

在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两个极端,一种是好朋友,一种是坏小孩。我的发小王欣怡就是我眼中那种“一辈子的好朋友”,她喜欢和我分享一切她所感兴趣的事物,她不是那种有点什么就哭哭啼啼的女孩,更不是那种在老师、家长面前表现乖巧而本性都很调皮的“两面派”,她是那种使我喜欢她“玩”的人。记得我们都很喜欢编点小故事,从小时候的王子公主到三年级那些文艺小说主角的名字,我们之间能说的能聊的总有那么多。

然而那个“坏小孩”,我已记不得她的名字是什么,她喜欢当孩子王。除了“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外,就是哭嚎着去告诉大人以祈求庇佑,她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令人讨厌的家伙,她让一群孩子都跟着她踏步走,却忘记自家家长那种回家晚了的愠怒。

我们的童年,都有那样一个没有特殊神奇能力的自己,那样一个温柔懂事的“静香”,那样一个长相丑笨暴力暴躁的“胖虎”和每次自己倒霉就笑得一脸讽刺而在有事相求时装出一种“低下”表情的“小富”。我们都想要一只能满足所有愿望的“哆啦A 梦”,但我想,它的口袋里装的是不是那些回忆。

2、让作文各部分连接紧密、层次分明

脖细:人的脖子起着连接大脑指挥部和身体阵地的作用,部分同学在写作文时,开头第一段说一件事,第二段说另一件事,两件事并没有必然或因果的联系,看文章的人根本不知道文章要重点说什么。我们把这种情况可以理解成脖细,犯了选择材料不恰当的错误,使得文章各个组成部分缺少真正的连接。

腰粗:有的同学刚开始写作文时,不管文章写了多少字,都可分为三个自然段,开头一段引出要说的内容,中间一段写人或叙事,再留一段结尾。如果比喻成人的话,除了头

和脚外,其他地方都连成一片了。层次不清,段落不明,读者要么没耐心看下去,要么看完后头昏眼花,根本分不清前词后句。

就像葛婧同学的文章,在她的文章里,她就很好地完成了段与段之间,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衔接过渡。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小学的六年里,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路过一个“美丽”的地点----垃圾站,对于有些人来说垃圾站是一个很脏很臭的地方,但如果你听完这样一个故事,你就会感叹:啊!原来垃圾站这个熟悉的地方也很美丽呀!

“垃圾站”顾名思义,就是存放垃圾的地点,一点都不受人们的喜欢,但今天,一位年轻小伙左顾右盼的冲这边走来,他一米七左右,穿着一身白色运动服,手里还托着什么东西,毛茸茸的,黑糊糊的,走近一看是一只小狗。很可爱。忽然,年轻人放下小狗转身就跑,我在远处看着青年远去的地方,想抱起小狗追上去,回过神一看,一位骨瘦如柴,皮肤漆黑,满脸皱纹的老人从垃圾站走出来,见到被丢弃的小狗,小声嘀咕了几句便带着它走了进去„„

以后的每天我都来这里看看,老人总是早早的干完活,将垃圾弄好,用自己的一点零钱给小狗买一些肠,喂完后,还教它握手,叼东西,就像在教自己的孩子。后来我偷偷问了他的同事;原来,他的另一伴与儿子早在很久之前因为车祸死去,但他却坚持不再娶,自己因有困难,无奈之下在垃圾站上班,它一个月工资的一半要给小狗买食物。我听完十分感动。

以后的每一天我都能看到小狗与老人在玩耍,老人也满是笑容。这里仿佛也变美了不少。

有一天,我发现小狗不见了,老人也不再笑了。后来才知道,老人为了让小狗过得更好,将它给了有钱人家。

回想起那段快乐的日子,原来这个熟悉的地方也有一片美丽的天地呀!

也有一些学生,在写文章时,内容与内容之间缺少必要的过度,使文章结构有些脱节。

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我是通过百家讲坛节目《王立群读史记》知道王立群教授的,我很佩服他的博闻多识,最近我又听了他讲的《我读孟子--强势由人》,我还佩服他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他让我懂得了强势由人的道理。

王立群教授一生最痛苦的是两次失学,小学毕业时,学习成绩全五分,小学给保送到一个重点初中,在别人得到中学录取书时,他没有得到。是他的出身不好,不是他的成绩不好。他来到了新新中学,一所私立民办中学,一周6天在学校,3天干活,3天学习。夜里去工厂运砖2趟,路远、车沉,非常辛苦和危险。

王立群教授的第二次失学是高考,高考成绩非常好,到后来平均分低了将近三十分的同学都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王立群教授知道又失学了,于是在当地的一个厂办学校教

小学和中学,白天教学生,晚上自学。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又因年龄问题不能报考本科,在1979年考上了研究生。所以如今身为博士生导师的王立群教授从未读过一年大学本科。

强势由人的意思是要想改变自己的状况,就只能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奋发图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王立群教授的经历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我现在小学六年级,正在准备六年级统测,学校抓得紧,课外班一上课又留很多作业,周六日也没有放松的时间,比起王立群教授,这点苦算什么;我也很喜欢看历史书,我很羡慕王立群教师的博学,王立群教授是我所敬佩的人,是我学习的榜样。

3、做到有详有略、合理分段

体胖:有的文章写起来之后,要么记流水账,什么事都只是提一下,要么就像录音机一样,事无大小全都记下来,让读者根本找不出重点是什么。作文中,重点的部分要详写,次要的部分要略写,只有做到有详有略,才会容易突出作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

一篇文章中会出现多个事件,那是不是每个事件我们都要详细地描写呢?肯定不是。一篇文章要想中心突出,就一定要注重详略得当。那如何确定文章材料的详略呢?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的要详写;间接体现中心,为中心服务的材料要略写。下面我们看一看中考高频作家冯骥才的《捅马蜂窝》,来体会文章的详略得当:

捅马蜂窝

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

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冲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瞬间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一疼,挨蛰了!我下意识地用手一拍,感觉我的掌心触到它可怕的身体。我吓得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拔毒,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这就是蛰你的那只马蜂,可能被你那一拍,拍死的。”

仔细一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爷爷说:“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他,它不蛰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还要蛰我,这样它自己不也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当然要跟你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头。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诫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 (文末点题)

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我”捅了马蜂窝→_______________→后院又有了马蜂窝。 这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爷爷后院有马蜂窝,“我”捅了马蜂窝,后悔捅马蜂窝,

爷爷后院又有马蜂窝。那这四个部分哪一部分才是我们详写的重点呢?就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读完文章,我们发现主题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再也不能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情。这个主题就决定了“后悔捅马蜂窝”是文章详细描写的重点。

身圆:某老师读一位同学写的作文,中间居然没有停顿,一口气读下去,好在文章不长,但等老师停下来时,脸都憋得有些红了。有人问老师为什么不停下来换口气再读呢?老师很委屈地回答说,我也想停下来歇口气再读,可我一直都没找到句号呵!有的同学刚学写作时经常忘了写标点符号或分段,一篇文章就是一个自然段,只有在结尾时,才会记得加上一个小小的句号。

在小学作文的写作中,很多学生写文章的时候,采用“三段式结构”,开头一段,中间一段,结尾一段。这样写文章非常不好。因为造成的直接问题就是文章重点不突出。那我们如何突出文章的重点呢?除了对重点部分进行细致描绘重点突出之外。分段也是重点突出简洁有效的方法。重点部分要独立成段来进行强调。分段还可以打破原有段落固有的语感,让我们可以从头开始。也就避免了啰嗦,文章收不住的问题。一般写一篇文章最少不能少于5段。在5-9段比较合适。

4、学会处理作文的结尾

脚轻:文章的结尾应是重点要处理的部位,但好多同学在结尾处花的功夫却明显不够,文章的结尾往往都成了点缀,说明整个文章已经写完了,并没能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结尾要求单独成段,用来点明中心,点明中心的时候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集中。是指要把文章的中心集中地表现出来,让阅卷的老师迅速地在文章结尾处看到文章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防止把文章的主题散在很长的一段话中。

第二、明确。有个文章的结尾说“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这个文章的结尾在于,它只是笼统地说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但这种美好的品质指的是什么,并没有明确地点出来,使其变得更加具体明确,如“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坚持。”

第三、严谨。有的同学整篇作文都写得很好,就是因为最后一段中点题时不严谨,使得作文跑题了。

比如有个孩子文章中写到了两件事,一件事写了他的可爱,另一件事是突出这个人的认真。在文章结尾处,他写道“他是我遇到所有的人中对最认真、最谦虚,也是最可爱的人。”也就是加了“谦虚”两个字,却在文章中没有与“可爱”相关的内容,便可以判定为跑题。

在我们日常的作文训练中,一些学生的文章就写的很好。例如谢汀宸的《幸福的味道》,文章结尾简洁明晰,升华中心。

幸福的味道

有人说,幸福的味道像橙汁一样,酸酸甜甜;有人说,幸福的味道像春泥,芬芳淡雅,沁人心脾;有人说,幸福的味道像咖啡,浓郁而醇香;有人说,幸福的味道像细雨,甘甜湿润。

我却觉得,幸福的味道像茶一般,清清淡淡,简单又清纯。一件小事,便能让幸福的味道在舌尖上,一触即发。

每天晚上,写完学校的作业总会又有另一堆不可数的习题压在身上。当我写到手麻胳膊酸时,无暇顾及夜空中那几乎看不见的星星时,妈妈总会悄悄地推门进来,默默地放一杯茶在我身边,这杯味道简单而又清纯的茶,带着简单而又清纯的爱。其实,幸福也是如此。

灯光下,抬起头,每当看到那杯摆在桌旁的茶,看到茶叶在杯子里静静的呆着,就会想到妈妈静静进来的动作;再尝一口:温热温热的,不浓郁,却清新极了。这时,总会感到很快乐,感到温馨和美好。每当细细品味这杯简单而又清纯的茶,心中总会感到幸福的无处不在,总会想到父母的关心和关爱,总会想到父母那鼓励的目光。那杯简单而清纯的茶,虽不及各种饮料那样可口,但它给予我的是幸福的味道。

有时,我会惹妈妈生气,闹别扭;我们俩都像小孩一样,生着闷气,躲在各自的屋里,互相不说一句话。但过一会,又会听到妈妈往茶杯里加水的声音,接着,妈妈还会像往日一样,静静的推开门,放一杯茶在我桌上。这时,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比以往更浓郁,因为里面,还有一种母爱的宽容。

妈妈每天晚上都还是如此,茶的味道也在不停地变换,但不变的是幸福的味道,简单而又清纯。

一些学生在处理文章结尾的时候,做得并不好,对文章中心的升华还略有欠缺。例如下面的这篇文章。题目是一个敬佩的人,在文章结尾点明中心的时候,却没有点出敬佩的是主人公什么精神品质。

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一个人值得敬佩的人有很多很多,但我值得敬佩的人是我们的班长--吕振东。 一次上数学课的时候,我们正在举行一场数学考试,因为只有一节课的时间写,所以大家都埋头写作业,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见笔尖发出的“沙沙”声,就在这时,“哇”的一声,坐在后排的唐璐吐了,我回头一看,只见她捂着嘴,吐出来的脏东西溅到了课桌上、书包上、书本上,教室里立刻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同学们纷纷捂着鼻子,把头扭开,当没看见似的继续考试。

这时,我的内心充满矛盾,帮吧!她太需要帮忙了,不帮吧!等一下试卷又写不完,正当我为难的时候,班长吕振东马上走向办公室,拿出了拖把,把唐璐桌子旁边打扫的一干二净,接着拿着沾满脏东西的拖把,到办公室洗了,当吕振东回来时,同学们帮唐璐的课桌、书包、书本擦干净了,教室里恢复了平净。

我看了手表,快下课了,可还没有写完!他顾不上擦去头上的汗水,马上写了起来┅┅

几天过后,老师公布了前五名,可一直前三名的吕振东也只考了90分。虽然没考好,但老师也表扬了他。

这就是我最敬佩的人--吕振东,一个对班级负责任的好班长。

告诉你几个具体的写作技巧,帮助你快速掌握防止把作文写成流水帐的方法!

1、叙事时,对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只要交代清楚了就可以了,不用写得太详细。

2、事件发展经过要作为作文的重点进行详细描写,不能一笔带过,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3、对作文中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不要多浪费笔墨。

4、叙述过程要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相关作文

  • 碎言三年级习作教学作文3700字
  • 碎言三年级习作教学李志远关于三年习作教学,陆续说说我自己的浅薄看法.一写作教学新理念的核心是还原作文的本来面目.从"课标"第17页"3. 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的第一段就可以看出来.1. "课标"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

  • 怎么锻炼写托福作文作文0字
  • 智课网TOEFL 备考资料 怎么锻炼写托福作文 摘要: 怎么锻炼写托福作文? 托福写作通常是很多同学的痛处,提笔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自然写作的分数就不会高.那么,怎么锻炼写托福作文就成了我们备考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备考策略吧! 怎么锻炼写 托福 作文? 本文从两个方面来教大家备 ...

  • 作文王国作文600字
  • 老师布置的作文真难写,我该这么写呢? 想着想着,思绪忽然飞出了我的脑海,飞到了一个王国外,外面的士兵将我拦住,说:你是谁,怎么私闯作文王国的?我要缉拿你,我好生好奇,中国.美国,听说过那么多的国家,就是没听过作文王国,我说:我也不知道我怎么来到这里的,我只觉得我觉得写作文好难,就不知不觉的来到了这里 ...

  • 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写出作文啊?作文700字
  • 写作文可是有好多好的方法的啊可是就是有很多的人不会好好的去利用他们的写出来的文章杂乱无章的只要你一有废话的话这篇文章就没什么吸引人的啊 我从一本书中读到: 1.确定体裁. 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个人爱好以及手头所准备材料的不同,面对考场 上的具体的作文题目,总有自己比较擅长的写作角度可选:要么擅长写记叙 ...

  • 托福作文没写完怎么办作文1100字
  • 智课网TOEFL 备考资料 托福作文没写完怎么办 摘要: 托福作文没写完怎么办? 每次托福考试结束后,总有一部分学生反映说自己的作文没有写完,针对这一问题,小编特别汇总了这篇关于托福作文没写完怎么办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点击查看2015年3月14日&28日托 福写作真题预测 ...

  • 今天这节作文课作文500字
  • 这节作文课,让我流连忘返,令我的作文多了一些细节一 .些色彩,让我印象深刻. 今天,高老师利用这节课给我们介绍怎么样写作文,要有细节,于是,高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细节,怎么写细节,写出来让读者有兴趣,用词恰当好处,这节作文课,高老师用课件给我们举出了一些例子,让我们修改一下子,在这些例子里把一些突出的字 ...

  • 今天这节作文课作文500字
  •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打响了,宛如唐僧的紧箍咒,而我们立马像孙猴子一样老老实实的回到自己的坐位坐好,我问同学这节什么课,她告诉我这节语文,我很高兴,因为我最喜欢语文课,老师来了,我们迎接老师的到来,老师说这节课,来教教我们怎么样写细节作文,啊,我叫了一声,因为我对作文一窍不通,也不喜欢写作文,可是接 ...

  • 写人作文教案作文2700字
  • - 1 - 习作七: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教学目标: 1. 抓住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2. 在写作时,运用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写人的方法突出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 能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2. 能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特 ...

  • 怎么写作文作文900字
  • 做老师的都知道,小学一三五年级是难教的,就是因为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孩子从读别人的,到自己去写,这需要一个过程,而关键是孩子不知道些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 所以,三年级作文不能好高骛远,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辅导.很多老师或者家长都是辅导孩子怎么怎么写,其实这里犯了一个很大错误,那就是要教给孩子你能些 ...

  • 一个有特点的人作文教案作文2700字
  • - 1 - 习作七: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教学目标: 1. 抓住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2. 在写作时,运用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写人的方法突出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 能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2. 能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特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