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作文作文14900字

初一作文

2013新作文素材 在社会实践中探寻最美“中

国梦”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3月17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为13亿国人再绘“中国梦”,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

“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党对青年的殷殷期盼,这是国家对青年的深深呼唤。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飞扬的青春将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为此,从即日起推出“青春助力中国梦”系列报道,让我们共同创造出精彩人生。

两会刚刚结束,“中国梦”成为热词。中国青年报进行的调查显示,政府能为实现“中国梦”做什么?52.3%的人希望政府继续缩小收入差距,50.2%的人希望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44.7%的人期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845人参与调查,18~45岁的青年占87.6%。

2013新作文

“我的中国梦”作文指导及优秀作文

指导一:

中国梦指导: 何为中国梦 当奥巴马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时,美国梦成为互联网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黑人孩子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勇气与坚持成为全球权力最大的人,这无疑是美国梦的最好注解。那么中

想未来,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自己的点滴贡献。比如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状,可以是梦想做一个乡村医生,在山区里挥洒自己的青春,去践行自己的价廉行医梦;比如针对如今社会的问题食品层出不穷,我希望成为一个食品检验员,用自己的辛勤工作换取人们的放心食用。

第二层梦想可以是更大一点,以中国籍的公众人物为榜样,希望成为他一样的人物,在某一领域作出杰出的贡献,对社会有广泛的影响。写这一层的,往往是概括出这些公众人物的事迹。他们今天做到的,就是我们明天的梦想。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顶着太阳,蹚着泥水,几十年如一日,研究出了超级水稻,亩产突破

了 900公斤,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比如孙扬,为了奥运会圆梦,在澳大利亚集训的时间里,他每天要游5万米,起早贪黑一练就是十几个小时。但年轻的孙杨经受住了如此强度的考验,也忍受住了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刺骨海风,最终在伦敦奥运会上,他成功包揽了400米和1500米自由泳的冠军,把自己曾经模

仿的对象朴泰桓甩在了身后。除此之外可写的人物还有很多,比如网商领袖马云,比如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比如对电影执着追求的姜文等等。

第三层梦想则是大国梦,强国梦。一方面要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要写针对当前的一些现象,提出自己的希望。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

史,曾经领先于世界各国,虽然有过被列强欺凌的历史,但如今她正走向自己的复兴之路,强盛之路。2010年GDP 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神九飞天,蛟龙入海;高速列车领先于世界;“辽宁”号航空母舰交付使用,舰载机成功着舰;奥运会金牌稳居前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国家复

兴之路的基础,强国之梦的前提。当然我们不能步自封,也要看到目前的一些问题,对未来要看得更远。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民素质也能大大提高,国家能够尊师重教,期望涌现出大师级的人物,影响世界的发展;两岸三地能真正融合,钓鱼岛、南海诸岛等问题能顺利解决,在国际事务中中国能以更加自信、宽容的态

度去面对。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无论是名人权贵还是小人物,都会有自己的梦想。而这一个个小小的想想组合起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强盛之梦。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中国梦。

指导二:

“中国梦”,令人振奋而神往。面对“中国梦”这个题

目,怎么写呢?首先我们应该对题目的意思充分理解,内涵充分挖掘。“梦”,按字典解释,是指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我们常常说“做梦”“梦想”。“中国梦”,这里的“梦”是应该理解为“理想、抱负和蓝图”的意思。 “梦”前面加上“中国”,这个梦就有了归属,属于了

中国,成为中国概念。中国,有历史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当下,21世纪初期,中国梦,就是现在的人们对未来中国的理想描绘、勾勒与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是最响亮的中国梦。

题目理解好了,接下来就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了。写什

么呢?

“中国梦”这个题目的内涵极其丰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文明、科技、农村、法治等等都是大中国梦的内容,也都是我们的写作内容。中国的人、家、土地等等,都可以进入文章,并且可以成为写作的一个视角。

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重要问题结合起来,概括地

说,可以分两大类:

一、大处落笔,以史为鉴,纵横捭阖,以理服人。 这类文章着眼于“中国梦”的整体或局部内容,以论述或夹叙夹议的手法,站在2013年这个时间点上,对古中国梦与今中国梦,中国梦与别国梦,中国的现实与将来等进行研究分析,古今结合,以史为鉴,分析形势,提出观点,得出结论,从而

达到寻找路径、瞭望航线、引领发展、铸造精神、勾画蓝图的目的。此类文章务必史料详实,视野开阔,论据有力,稳扎稳打。

二、以小见大,生活入文,满怀期待,娓娓道来。 这类文章以“我”的视角,写中国现实与中国梦里的“我”,“我”的观察、见闻、经历、感受和所思所想等,现实的不如人意、挣扎、拼

搏和奋斗,未来的光明与灿烂,历史的沧海桑田,命运的枯荣浮沉,可以尽收笔下。“我的中国梦”“中国梦里的我”,宏大与渺小紧密结合,是这一类文章的代表。小角度、小人物,精雕细刻,娓娓道来,以小见大,以小搏大,是这类文章的特点。

梦想,从现实出发,是对现实的超越,是现实对未来的

元素,中学生的个体之梦,都是“中国梦”星空中的一颗颗新星。所以,你可以这样倾诉“我的中国梦”: 化大为小,以小见大。中学生风华正茂,胸有大志。作文时,“大志”要描绘,从小处实事切入演绎梦想更有必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嘛!例如你赞美试飞英雄李中华,于是描绘出“强国之梦”——做一个蓝

天卫士,并参加了学校科技制作兴趣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让弹射飞机模型试飞成功„„你把这些“小事”记录下来,你的“大志”就远离笼统抽象,连接了“我”和国家,接通了地气。这样写出的记叙文,小切口通达中国梦,小中见大。定向聚焦,立“魂”奠基。你可以集中介绍一位你崇拜的偶像,采用边叙边议的写

作形式,表达你对“中国梦”、特别是对“中国梦”之“魂”的理解。例如你可以用动情的文字描绘歼十五总设计师罗阳的中国梦,同时提炼他的强国梦之“魂”——敬业爱国,刻苦进取,乐于奉献,严谨踏实,团结合作„„这样写出的文章,有亮丽的标杆,有深刻的体悟,能道出同龄人的心声,启示同龄人为自己的

“中国梦”立“魂”奠基。你如果熟悉莫言,不妨以书信形式写作,议论时以“莫言老师:您凭着„„,实现了国人期待已久的中国梦”构成排比,揭示“诺奖梦”背后的“秘密”,为当今中学生提供“圆梦”的精神食粮。

穿越时空,放飞想象。你如果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不妨穿越时间隧道,展示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或是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的风采,回眸8年或是36年来的追梦经历,倾吐一腔豪情,以想象之丰富、情感之真挚感染读者。

仰视先贤,激发大志。近代先贤青少年时期的中国梦值得仰望:孙中山出国求学时“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

同群之愿,于是乎生”;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树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邓小平18岁就在法国油印出版《赤光》杂志,宣传红色世界之梦;也是在18岁,叶剑英就咏物立志:“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

祝苍生乐大同”(《油岩题壁》)„„先贤已逝,但豪言在耳,“梦”景犹在,只比他们小几岁的我们,怎样续写“中国梦”,弘扬爱国志?快拿起笔来写一篇抒情散文吧!

徜徉诗文,荡漾涟漪。例如你可以再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论》,当你用十八大后的新眼光、新视野吟咏“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

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些名句时,你的心海定会荡起前所未有的思想涟漪,那就写一篇读后感,一吐为快! 同学们,振起我们的“隐形翅膀”,让“我的中国梦”在茫茫苍穹汇合成璀璨绮丽的“我们的中国梦”! 例文:

我的中国梦

中国梦本该如此,败,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倔强傲岸。

孔子被后人称为大贤至圣,然而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逐梦者。春秋战国,礼崩乐坏,道德失范,战火纷飞,天下无道。孔子却怀着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为恢复“礼治”而四方奔走。为实现自己的主张,他周游列国,开馆授

徒,陷于困厄而不屈,遭遇讥讽而不坠,坐尽冷板凳而不悔。楚狂接舆的讽谏,长沮桀溺的嘲弄,墨家高人的排挤,都不曾使他动摇。“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他就是这样,明知世道艰难,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仍要四处游说,试图力挽逛澜于既倒。虽在当时累累如丧家之狗,却如日月,照耀历史。

春秋战国,一个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的梦,不仅是他的,也是我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逐梦精神,激励着我为理想而奋斗不懈,即使失败又有何悲,又有何悔?在失败中前行,一样能走向光明!

中国梦本该如此,成,有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超然脱俗。

莫言,80年代30几岁就已

志得意满,他的作品《红高粱》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获得包括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内的无数奖项。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而飘飘然,相反他以更大的耐心去挖掘身边的人物,去记录身边的故事。一年年的积累,他完成了《檀香刑》、《蛙》等十多部长篇小说,并在2012年一举问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以后,他谦逊地说我只是

一个讲故事的人。

成功了而不是忘乎所以,成功了而不是傲视天下,那是莫言做到的,那也是我的梦想。登上高峰以后,不是春风得意马蹄轻,而是谦虚而踏实;不是止步不前,而是扬鞭策马,一路长驱,永无止境。

中国梦本该如此,宠辱不惊,熟视岁月如流,有雪底苍松的不屈,有僻地兰草的

淡泊,只为青山不放松。怀揣我的中国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携长风,浩荡而去,昂首挺胸风沙渡! 例文一:

爷爷的中医梦 张垂范

爷爷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庄,貌不惊人地坐落在鲁西北宽阔的平原上,一条小河从村前弯弯地流过,浑浊的黄河水养育着这一方百姓。

时光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国家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百废待兴,爷爷奶奶和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一样,虽然勤劳,但还是相当贫穷。他们生育了四个儿子——我大爷、我爸爸还有我的两个叔叔。按当时村里的说法,即使我爷爷奶奶当牛做马辛苦一辈子,他们也不会给四个儿子都娶上媳妇。

家庭重担有千钧之重。怎么生存?怎样过上好日子?

爷爷是一个农民,但他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庄稼人。他读书,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医生,也就是说,爷爷的家庭是中国传统的耕读门第。心中有读书的种子,无论农活多么忙碌,爷爷总是昼耕夜读,他读书,他在默默地学医。我想,爷爷肯定知道,改变家庭贫穷生活的希望在哪里。

1984年,爷爷已经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但他认为仅仅靠自学的知识,医术是不行的。不想坐井观天的他决定离开村庄,到省城一家医生培训学校去上学。凑了一点学费、花销和粮票,带上铺盖卷,到生产大队开了封介绍信,爷爷离别家乡,外出求学。 那一年,爷爷39岁,我的小叔叔才5岁。

39岁,爷爷需要下多大的决心才会走出乡村啊。现在回望历史,爷爷也许应该属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农民工。大爷曾经说,城乡之间的大门刚开了一道缝,你爷爷就挤了出去。历史的印痕,有意无意地刻在了爷爷身上。

爷爷告诉我,当初,之所以选择学医,一是为养家糊口,二是不想家庭的医学到自己这代失传了。

从乡村进入了省城,爷爷背井离乡,举目无亲,可以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作为异乡人的爷爷如饥似渴拼命地读书刻苦钻研,遇百思不解的问题就拜访名师。一番苦读,爷爷学业大进。也很荣幸,爷爷被留校了,当老师,讲课,他也坐诊,成了一名省城医生。 留校这一步,改变了爷爷的生命轨迹。他非常珍惜难得的机遇,继续如饥似渴地学习,系统钻研中医,向妙手回春的医术境界迈进。经病人口耳相传,爷爷的名气渐渐变大。 对医术,爷爷精益求精;对虚名,爷爷一笑了之。

知识改变了爷爷的命运,爷爷的成功又改变了家庭的命运,他的三个儿子——我爸爸、我三叔、小叔,考上了大学,并且,我爸爸和小叔是中医学院毕业。1993年,爷爷举家迁到济南居住。

爷爷经过奋斗,实现了目标。按爷爷的话说,那些富裕之类的东西,只能说算是生活目标,算“小梦”。一路走来,爷爷有一个大梦,这个梦就是“中医梦”,他希望国家能够重视中医、拯救中医、振兴中医,中医能够繁荣起来。爷爷说,现在真正的中医寥寥无几,中医被歧视,中医濒临危机。每提起中医,爷爷就说中医是好东西,是国宝,但现状又令他痛心疾首。

如今爷爷已经退休在家,总有患有疑难大病的人登门求医,这时,爷爷总是不厌其烦地给病人讲中医理论,讲某类病的治疗办法。我知道,他是在借机普及中医知识,宣传中医。

身份卑微的爷爷悬壶济世,在孤独地守望着中医,但我不知道,爷爷的“中医梦——振兴中医的大梦”何时能够变为现实?

参考材料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公元1820年9月,嘉庆帝在承德中暑,突然病死。皇子继位,改元道光,世称道光帝,也叫清宣宗。道光帝除了同他父亲一样,疲于应付国内此伏彼起的反清起义外,还面临了另一重危机,即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和威胁。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在他在位期间发生的。

道光年间,江南暴雨成灾,一时饥民遍野。户部尚书潘世恩正在苏州家乡守孝,家中囤积了白米数万石。这天,有江苏按察使登门求见,请求潘大人开仓救济灾民。潘世恩眼珠一转,推托说:“开仓济民,义不容辞,只是不巧得很,仓库上月就空了!”

来人沉稳地一笑,说道:“那正好,下官就借来贮米吧!”他当即派手下将各仓加盖封条,然后下令散发仓米赈济灾民。事后按市价偿还了米钱,弄得潘大人哭笑不得。 这位机智能干的按察使,就是日后以禁毁鸦片名垂青史的林则徐。

进入十九世纪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急需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而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只许可在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中国的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口的工业品没有销路。外国商人于是转向了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是一种摧残人体的毒品,会使人吸食成瘾,这就使鸦片交易始终保持着六倍以上的高额利润。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倾销鸦片,仅在道光帝执政的前十五年间,就造成了六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外流,全国染上烟瘾的人口达二百多万。

面对国计民生的恶化,林则徐再也看不下去了。公元1838年9月,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向道光帝上了一份奏折,大声疾呼:如果再不严禁鸦片,那么几十年后,中国几乎没有可以派出抵抗敌人的军队,而且没有可以发军饷的白银,国家就被鸦片蛀空了!道光帝本人也抽过鸦片,亲身感受过洋烟的毒害,林则徐的警告使他触目惊心。于是他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公元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外国烟贩和勾结他们的洋行商人,起初并没有把他的到来放在心上。他们知道,清朝官员都爱钱,只要花上银子,没有过不了的关。于是,他们派怡和洋行的老板伍绍荣为代表,去求见林则徐,暗示贿赂的数目。

可这一回,烟贩们的如意算盘打空了。林则徐听完了来意,拍案而起,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只要你的脑袋!”他命令伍绍荣回去告诉外国主子:限三天以内,把所带的鸦片全部交官,并且签立今后永远不夹带鸦片的保证书。如果胆敢违令,一经查出,货物一律充公,贩卖鸦片的商人一律处死。

英国大烟贩颠地,是外国鸦片商人的头目,手中还拥有走私武装。他先是呈报了一千箱鸦片,妄图蒙混过关。林则徐早就调查过海上商船的情况,知道他弄虚作假,下令传讯颠地,对他提出警告。颠地回船后,继续拖延时间,对缉私人员进行武力挑衅,于是林则徐决定逮捕他。

英商监督义律把颠地藏匿在商馆里,拒不交出,还以战争叫嚣相威胁。林则徐针锋相对,封锁了黄埔一带的江面,又派兵包围了商馆。广州百姓自愿参加巡逻,一防颠地潜逃,二防内奸混入。商馆断水断粮,义律再也无法顽抗,不得不同意交出所有船上的两万多箱鸦片。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的高处,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鸦片。一箱箱鸦片被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盐和生石灰,顿时池水沸腾,浓烟滚滚,鸦片化作了灰烬。成千上万围观的群众,发出了春雷般的欢呼声。一批焚毁,冲刷干净,又投入一批。就这样,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

林则徐在查禁鸦片的同时,加强了海岸的军事防备。他修固和增筑炮台,在珠江口的海面上设置木排铁链,还招募水兵,组织团练,发动民众保卫海疆。虎门销烟后,义律率英国兵船多次发起武力挑衅,都被中国军队击退。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信心和能力。

(二)林则徐求雨

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有一年境内发生大旱灾,米价大涨,老百姓买不起粮食,很多人都流离失所,四处讨饭,甚至被饿死。为救济灾民,林则徐捐献出自己的" 养廉银" (俸禄以外的一种津贴),并倡议属下各官员也捐出一部分,好用来购买粮食,开粥厂放赈。

可这帮贪占惯了的酷吏,哪肯拿自己的钱周济这些" 贱民" 呢?所以根本无人响应。林则徐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主意。于是,他贴出告示,说决定于某日至郊外" 求雨" ,为表示虔诚,全城百姓、官员一律先期斋戒十天。

到了" 求雨" 这天,他命手下官员列坐于坛前烈日下,不准撑伞。过了一上午才命人抬来茶缸,让大家喝茶。官员们早已经晒得口干舌燥,纷纷取来茶水解渴。可不多一会,林则徐与众官员大吐,原来这是他有意派人在茶中加入药物所致。

他下令谁都不准掩盖,亲自一一验看所吐之物,除了自己吐出的是糙米饭和蔬菜外,其余皆为鸡鸭鱼肉等荤腥厚味。此时的林则徐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说道:" 求雨本是为民请命,想不到你们竟视同儿戏,不肯认真斋戒,惹怒上天,难怪天不下雨!我要治你们荼毒百姓的罪!" 至此,众官员才知他" 求雨" 是另有用心的。自然叫苦不迭,纷纷认错,并且都表示愿捐" 养廉银" 出来,解救百姓,将功补过。

(三)林则徐“拒贿拾遗”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并将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给林则徐:“请大人笑纳我们的小小见面礼。”林则徐接过来打开一看,大红软缎衬垫上放着一套鸦片烟具:白金烟管,秋鱼骨烟嘴,钻石烟斗,旁边是一盏巧雅孔明灯和一把金簪,光彩夺目,起码值10万英镑。林则徐道:“义律先生,本部堂奉皇上旨意,到广州肃清烟毒。这套烟具属于违禁品,本当没收,但两国交往,友谊为重,请阁下将烟具带回贵国,存入皇家博物馆当展品吧!”义律被讽刺得无地自容,只好将礼品收回。

(四)林则徐题匾

林则徐1820年赴湖北接任时,由襄阳发出《传牌》,云:“伙食一切,亦已自行买备,沿途无须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属官员,只在本境码头接见,毋庸远迎。”1830年他离京赴粤查禁鸦片,行前,从良乡县向广东省发出《传牌》,云:“此行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并无前站后站之人”,“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客气,切勿故违。需索者即需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从《传牌》令可看出,林则徐升任出差途中,一不准下属远迎:二不准摆酒席;三不准索贿受贿。林则徐这种廉洁正派的作风,确实值得称道。他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而他那种堂堂正正做人的品格和廉洁正派的作风,更值得后人久久怀念。

(五)林则徐:由对联见一生

被史学界称为"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的林则徐,四岁开始读书,7岁开始练习写文章,13岁获得乡试第一,十四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嘉庆十六年为进士,可谓是一路青云直上。嘉庆二十五年起,先后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宁布政使、两广总督等职。" 粗菜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为之。" 这一联是林则徐之父林宾日为林家故居厅堂所题的。林则徐正是在家境贫寒但国学修养深厚、为人刚正不阿、处事清高耿介的父亲的影响下,在这样的生活与抱负的激励下,走过了他伟岸的一生。

林则徐自己也写就很多经典的对联,通过这些充满文采的对联,不难看到他一生的经历、抱负与坎坷。

林则徐从小聪颖。有一次父亲送他上私塾,他顽皮地骑在父亲肩上,被老师看到,随口说道:" 以父作马。" 谁知林竟出口成对:" 望子成龙!" 一次在与同学玩捉迷藏时,被私塾先生见到,先生有意出句考考他们,吟出一联:" 藏形若影著申时行元同事的同事僚历"" 显姓扬名。" 林则徐脱口而出。小小年纪就能吟诗作对,7岁的林则徐已经是名满乡里。有一天他正在池边嬉戏,邻村的一个举人想当面试试他的才智,便指着池中游泳的鸭子,拟出上联道:" 鸭母无鞋空洗脚。" 随后便叫林则徐对出下联。林微微一笑,回头望着岸

边的鸡,应声对道:" 鸡公有髻不梳头。" 举人一听,连连夸道:" 对得妙,对得妙!" 接着一指天空吟到:"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林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举人折服。

有一年的大年除夕,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想写副春联庆贺节日。他拟出上联云:" 除夕月不明,点数盏灯,代乾坤壮色。" 当他再续下联时,久久难想出恰当的对句。他正皱着眉头苦苦思索时,年幼的林则徐见后直奔向上堂,举起一根豉棰,在鼓面上重重地擂了三下。林父不解其意。林则徐则笑曰:" 新春雷未响,擂三通鼓,替天地扬威。" 其父听后,大为震惊。

" 愿闻己过,求通民情。" 已经是江苏廉访使的林则徐为官清正,敢作敢为。他把这两句心声题在大厅中堂上,鼓励人们向他提意见,大胆揭发贪官污吏。同时,他还撰联自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读史有怀经世略,检方常著活人书。"" 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 可说是字字刚正,句句通达。

1849年,林则徐因病返福建,途经长沙,听说左宗棠颇有才,就专门派人请左宗棠到湘江舟中彻夜宴谈,并以强国重担相托付。分手之际,林则徐以题于自家堂室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敢因祸福避趋之" 一联相赠,与左宗棠互勉。他果然目光如炬,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左宗棠东挡西杀建功立业,为大清争回了近六分之一的国土。

再伟岸刚强的人也有怅惘抑郁的时候。1840年10月,林则徐以莫须有之罪被撤两广总督,无奈之下他不由萌生去意, 返籍归田。于是他撰下一联:" 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材天惑恕;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秉烛老犹明。" 寄给好友梁章钜,嘱咐他用隶字书写,以备后用。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受诬陷被革职,旋又遣戍新疆伊犁。在流放新疆途中,于陕西写下" 偶然风雨惊花落;再起楼台待月明" ,借表达自己的心志。这是一副身处逆境中的述志联,作者把个人祸福,轻描谈写、置之度外,对国家朝廷,着语沉重,眷眷系念,足可见林则徐不畏挫折、积极报国的可贵品质。

1847年,林妻郑淑卿病卒,漫长的四十五年的共同生活、深厚的情谊无不让林则徐悲痛

怀念。胡林翼评价林则徐说:" 报先帝而忠陛下,两朝开济属宗臣,表续出师,千古英雄同下泪;佐天子以活百姓,万口欢呼起司马,家传画像,四方妇孺亦知名。" 或许,现代大家的评述更能表达我们的心声,就如胡乔木和郭沫若所说的:" 捷报新传,百载冤仇今尽雪;将军虽去,千秋大树永凌云" 、" 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勇夺魑魅之心" „„

(六)林则徐的名言及其背后的故事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被称为近代史上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为官40载,任封疆大吏十余省,扬名中外,而他的清廉自守也是清廷中为数不多的一人。据说他晚年任山西巡抚,自己订立分析家产的字据,他自己的全部的家产却只有三万两左右。作为如此的高官,财产竟然还比不上“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的小小的知县。他爱好诗词、书法,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书法、日记、公牍以及札记等。还留下许多至理名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1841年,由于投降派的陷害, 林则徐被以“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降级, 充军伊犁。1842年途经陕西西安与家人告别时作七律一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其中的两句。虽然他蒙受冤屈,但报国之志并未稍减,这两句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会受到祸害而躲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书写此联: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身为高官,却要求家人勤俭持家,家中的开支,能省则省。他家教甚严,经常告诫

子女不能倚仗父亲的权势,和官府妄相往来,更不能干预地方的事务。 怎样对待财产,怎样对待子女,林则徐还有一段名言:“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段名言应当成为天下为父母者之座右铭。当今社会上有些老年人白发苍苍了还在为儿女攒钱买房,退休了还要为儿女的工作四处寻找门路。还有的子女为争夺父母的财产甚至大打出手。殊不知,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其实往往是害了他们,毁了他们的人生。 林则徐50多岁的时候,还写了一个“十无益”: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他将一些常被人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做了界定说明,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某种条件,一些看来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没有益处。因此这“十无益”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行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毛泽东的建国强国梦

知识改变国家命运

舅父家借书

正月一过,棠佳阁启蒙馆又开学了。有几个大一点的学生散学后没有回家,找了毛泽东说:“你帮我们到你舅父那里借几本书看一看,学一学。”毛泽东高兴地接受了任务,“这有何难!来,我带你们借书去。”毛泽东找了他舅父帮同学借书,他舅父不大高兴地说“读书人借书等于老虎借猪,难得收回!”毛泽东把胸脯一拍:“我负责收齐归还。”“石三,舅舅的书借来借去,没有几本可借了。”毛泽东深思片刻,“舅舅我送幅对联:‘只要世上人学才,何惧室内书借空。’”舅舅被外甥才思敏捷出口又成一联,并乐意帮助的行动感动了。“你喊了同学来,选几本书去看看也好。”毛泽东自己也借了一本《三国演义》。 求知不求钱

一天,毛泽东和表哥文运昌在书房里读书,毛泽东却在看《三国演义》,看了几页睡着了。表哥文运昌看《水浒传》,看了一阵,也懒得看了,从袋子里拿出一串铜钱去玩。表哥玩

铜钱弄出响声,惊醒了进入梦乡的表弟毛泽东。两个人正玩得热火的时候,二舅舅文玉钦进来了,看见他们在玩铜钱,一边制止他们,一边说:“两兄弟书又不看,到这里玩钱。钱可买到书籍,可买不到头脑。”停了一会说:“来,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毛泽东听说舅舅要讲故事,把玩了的铜钱丢给表哥,端端正正坐下来听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僧人要徒走西行去取经,神仙被他虔诚所感动,就赐了一件万袋衣给他。并告诉他,万袋衣上有六个袋子,一个是“希望袋”,一打开它,菩萨就会帮助它实现心中的81个美好的愿望。一个是 “智慧袋”,一打开它,菩萨就会帮助他化解遭遇的81个劫难。一个是“力量袋”,在你精疲力竭的时候,你一打开它,菩萨会重新赐予他跋山涉水攻破难关的力量。一个是“信心袋”,在他失去前进勇气的时候,一打开它,菩萨就会激励他继续前进的信心。一个是“千书袋”,你一打开它,菩萨就会教他读书识字。如此九九八十一天长途跋涉后,他就可谒见西方佛祖,登堂入殿,修成正果。

最后,神仙再次严肃的告诫僧人,路上千万不能打开另一个“金钱袋”,否则,膨胀的欲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令他寸步难行,最终让他前功尽弃,一无所获。

僧人穿上“万袋衣”,踏上了西去取经的路。一路上,僧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虽然遭受了山高路险,风天雪地,豺狼虎豹,蛇缠狮吼等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但在 “万袋衣”的帮助下,都一一化险为夷。他每遇一个困难险阻,就针对性打开“万袋衣”的口袋,忘记了疲劳,增添了力量,闯过了难关。“万袋衣”上的大部分口袋都打开过一次。他牢记神仙忠告,从不去碰“万袋衣”上的“金钱袋”。这样,他坚持走到了八八六十四天,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多的路程。

一天晚上,僧人席地坐卧时,他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就把“万袋衣”上的“金钱袋”拉开一个小口子,想看看袋子里装有多少钱,不料“金钱袋”见光就迅速膨胀起来,拉开的小口子马上裂开了一个大口子,闪光的金银珠宝,一下子涌进了袋子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他想把“金钱袋”的袋口锁起来,他吃奶的力全部都使出来了,可什么也锁不住。就这样,“金钱袋”在路上越来越大,越变越重,他背也背不动,脱也脱不掉,最后,把这个僧人给压死了。

毛泽东的二舅舅文玉钦语重心长地说:“古人说,邪起于不禁,欲生于无度,这个取经的僧人与‘万袋衣’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欲望,没有欲望,世界就不会前进,问题的关键是,人生欲望该如何把握,使之不涸不渴、不盈不溢、不泛不滥、不垮不倒!你们还是小孩,要养成求知的欲望,求知时不去求知而去求钱,你们将和这个僧人一样,会半途而废”。

毛泽东听了二舅舅这个故事后,求知求学的欲望更浓了,听完课后,还要看书、写字。每天晚上,舅母挂灯切猪菜,做针线活时,他也搬条凳子到油灯下看书写字,他小小年纪在五年时间里,《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全部学完,会背出课文,还会默写课文,还看了《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深得外婆家舅父母、表兄称赞。 读遍韶山私塾

毛泽东从启蒙开始,在韶山期间总共转学了七次。根据老师所教的知识、方式选择学校,因而每个私塾读的时间各不相同。

关公桥办了私塾,先生叫毛咏生,有二十多个学生,第三天,毛顺生把毛泽东带到这里就读。这里的先生正在教学生读《诗经》,毛泽东已经学过了的,上了几天课,觉得冒味,他还看《水浒全传》。毛咏生知道毛泽东已读过《诗经》,也就没有管。毛泽东认为只要有时间,看别的书就行了,这样过了几个月。先生也没有管。

一天放学后,先生领毛泽东到一洼菜地,扯下一茎牛皮菜,让毛泽东带回家去,但先生交代,明天一早必须还他一茎与牛皮菜能“对得上号”的菜。毛泽东明白了先生的意思,只不过是以此来提醒他在不要在同学中吹牛皮。他叫住先生“你等一下,我就交上‘对得上号的菜’。”只见毛泽东从菜地跑了几步,蹲下扯了一根马齿苋,快步上前交给先生。 一向古板严肃的毛先生,脸色由白变红,顿时连连发出由衷的赞叹道:“牛马相对,对得好,对得妙啊”。毛咏生先生见难不住他,毛泽东在这里学了几个月,毛咏生找到了毛顺生,要求毛泽东转学,毛泽东到这里仅读了半年又转学到钟家湾私塾。

钟家私塾的先生是周少稀,毛泽东去这里是读《四书五经》,尽管毛泽东已读过,他还是愿意再学一次。这个私塾象地狱一样,先生经常用竹篾皮打学生屁股,打人的手板,如

学生默写课文,错一个字,看这个错字有几笔,就要打几下屁股或打几下手心。有一次,一个学生默写“经”字错了,“经”字有十三画,周先生硬是把这个学生脱下裤子打了十三下屁股,屁股都打红了,毛泽东虽然没有被先生打过屁股、手心,但认为这个私塾的先生太可怕了。

这个私塾的周先生,年纪不大,思想却十分守旧,一天上午,这先生家里有事,给学生点完书以后办事去了,这样一来,学生就象脱缰的野马,各人玩各人的游戏去了,毛泽东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在位子上,先把周先生点的经书写了一遍,然后悄悄地从书箱里拿出一本《薛刚反唐》,压在经书底下,装看经书,其实是在津津有味地看小说。

毛泽东正看得入神的时候,周先生走进教室,毛泽东全被小说中的故事吸引住了,老师走到他的背后,猛地把《薛刚反唐》夺走了,毛泽东一看,只见先生眼睛圆圆地瞪着自己,张口大骂:“你!你!你是反叛!”“我不敢教你这样的反叛学生,快收拾你的书籍回去。”毛泽东没有申辩,向周先生鞠了一躬,一边收书,套笔,一边说:“请先生把书还给学生,因为这书是我舅舅的。”周先生把书丢给他走出了教室,毛泽东也背着书包随后走出了钟家湾。

毛泽东走出钟家湾后,他沿着韶河河堤走,路过上屋场(毛泽东故居)没有进屋一直走了六里多路,走到东茅塘伯父家里,并住在这里,伯祖父、伯祖母以为他是私塾放假,让其住下去,毛泽东最喜欢在安静的地方看书,一连住了好几天。

毛顺生连续七天不见儿子石三回来,上屋场离钟家湾有三四里路,他抽空去私塾问老师,周先生说:“毛泽东因看禁书,早几天被我赶出学校,回家了。”毛顺生讲:“他没有回家!”这时,私塾先生急了,家里人更急了。

邻居说:“石三伢子喜欢洗冷水澡,莫非是„„。”他们组织人到路边几口塘里去捞。有的说:“石三伢子喜欢躲到山里看书,莫非在哪个山里看书去了?”组织人到山里找。还有的说:“早两天落了大雨,韶河涨水,莫非是大水冲走了„„”组织人到河里寻。他们七找八找,就是没有找到东茅塘去。

文七妹急得生病了。第八天,毛泽东回来了,回来后,他不敢进屋去,蹲到塘堤上看书,

邻居劝他快回去,告诉他母亲病了。这里毛顺生出来了,毛泽东心想:“你一打我就跑。”毛顺生没有打他说:“你回来,我不打你。”毛泽东早就看见父亲不像要打人的样子,才跑了进去。文七妹见孩子回来了,病也好了,急忙给他煮饭、炒菜。毛泽东吃完饭,还喝了凉开水,说:“妈妈,您为儿子病了,请原谅儿子不孝。”文七妹说:“不碍事,只要你回来就好了。”这时毛顺生走了去也摸了摸石三的头说:“钟家湾那个学校,你不愿去读就不去了,你到东茅塘去读算了。”毛泽东望了望一贯严格待儿子的父亲。今天变得这样,一冒打他,二没骂他,反而支持他换学校,脸上露出了笑容。

1906年,毛泽东转入井湾里私塾读书。先生是毛宇居,名泽启,他和毛宇居同一辈份,比毛泽东大6岁,是毛泽东排行兄长。师生关系开始很坏,其原因毛泽东从不叫他先生,而是叫他大哥,全无师道尊严。毛泽东不喜欢管学生管得太严和板脸孔教书的先生。毛宇居教书要求学生很严,上课要坐得端正,认真听讲,不准做小动作,不准交头接耳,先生讲课,不准插言,温习功课不准走动等。毛泽东喜欢在安静的地方看书,不喜欢呆板坐在教室里温习功课。有一次,毛宇居先生交待学生在教室里温习课文,任何人不得在教室内随意走动,不准讨论,更不准走出教室玩耍。毛宇居先生讲完后办别的事去了。 先生前脚走毛泽东就跟在后面,跑到了山坡上,找了一个避静、空气新鲜的大树下看书。 一个时辰过去了,毛泽东不仅背会了课文,还看了《精忠传》几个章回,并跑到山里摘回了大捧毛粟子,他先分给每个同学几粒,然后留了几粒给先生,说:“大哥你也吃几粒吧。”毛宇居气得气喘吁吁,想打,早有所闻,这个老弟不喜欢先生打他,只有用文的方式惩罚他,看他如何。

下午上课时,毛宇居先生喊毛泽东出了教室说:“上午,你不听先生的话,擅自走出教室上山摘毛粟子,该不该罚。”毛泽东马上答应:“接受大哥处罚就是,我不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处罚。”毛宇居指着天井说:“那好,你有本事不服先生管教,就以这天井为题,做一首诗来,做不出,我就先打你二十板屁股,再告诉你爹。”

毛泽东立即点头同意,他绕着天井转了几圈,又从过道边跳到天井中间,看了看天井中的小井。只见清澈透底的井水,有两条小鱼在跃,再抬头望了望,天井四面高墙,自己

站在中间,犹如井中小鱼。想了想就随口吟道:

天井四四方,

周围是高墙。

清澈见卵石,

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

永远养不长。

毛泽东又一次免受处罚。

从此,毛宇居改变了对毛泽东呆板的传统教书方法,并把自己的藏书借给他看。这期间,毛泽东学习了《春秋》、《左传》等史书。看完了《精忠传》、《水浒》、《三国志》、《西游记》等古典小说。

2013新作文素材 在社会实践中探寻最美“中

国梦”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3月17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为13亿国人再绘“中国梦”,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

“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党对青年的殷殷期盼,这是国家对青年的深深呼唤。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飞扬的青春将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为此,从即日起推出“青春助力中国梦”系列报道,让我们共同创造出精彩人生。

两会刚刚结束,“中国梦”成为热词。中国青年报进行的调查显示,政府能为实现“中国梦”做什么?52.3%的人希望政府继续缩小收入差距,50.2%的人希望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44.7%的人期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845人参与调查,18~45岁的青年占87.6%。

2013新作文

“我的中国梦”作文指导及优秀作文

指导一:

中国梦指导: 何为中国梦 当奥巴马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时,美国梦成为互联网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黑人孩子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勇气与坚持成为全球权力最大的人,这无疑是美国梦的最好注解。那么中

想未来,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自己的点滴贡献。比如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状,可以是梦想做一个乡村医生,在山区里挥洒自己的青春,去践行自己的价廉行医梦;比如针对如今社会的问题食品层出不穷,我希望成为一个食品检验员,用自己的辛勤工作换取人们的放心食用。

第二层梦想可以是更大一点,以中国籍的公众人物为榜样,希望成为他一样的人物,在某一领域作出杰出的贡献,对社会有广泛的影响。写这一层的,往往是概括出这些公众人物的事迹。他们今天做到的,就是我们明天的梦想。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顶着太阳,蹚着泥水,几十年如一日,研究出了超级水稻,亩产突破

了 900公斤,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比如孙扬,为了奥运会圆梦,在澳大利亚集训的时间里,他每天要游5万米,起早贪黑一练就是十几个小时。但年轻的孙杨经受住了如此强度的考验,也忍受住了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刺骨海风,最终在伦敦奥运会上,他成功包揽了400米和1500米自由泳的冠军,把自己曾经模

仿的对象朴泰桓甩在了身后。除此之外可写的人物还有很多,比如网商领袖马云,比如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比如对电影执着追求的姜文等等。

第三层梦想则是大国梦,强国梦。一方面要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要写针对当前的一些现象,提出自己的希望。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

史,曾经领先于世界各国,虽然有过被列强欺凌的历史,但如今她正走向自己的复兴之路,强盛之路。2010年GDP 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神九飞天,蛟龙入海;高速列车领先于世界;“辽宁”号航空母舰交付使用,舰载机成功着舰;奥运会金牌稳居前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国家复

兴之路的基础,强国之梦的前提。当然我们不能步自封,也要看到目前的一些问题,对未来要看得更远。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民素质也能大大提高,国家能够尊师重教,期望涌现出大师级的人物,影响世界的发展;两岸三地能真正融合,钓鱼岛、南海诸岛等问题能顺利解决,在国际事务中中国能以更加自信、宽容的态

度去面对。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无论是名人权贵还是小人物,都会有自己的梦想。而这一个个小小的想想组合起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强盛之梦。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中国梦。

指导二:

“中国梦”,令人振奋而神往。面对“中国梦”这个题

目,怎么写呢?首先我们应该对题目的意思充分理解,内涵充分挖掘。“梦”,按字典解释,是指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我们常常说“做梦”“梦想”。“中国梦”,这里的“梦”是应该理解为“理想、抱负和蓝图”的意思。 “梦”前面加上“中国”,这个梦就有了归属,属于了

中国,成为中国概念。中国,有历史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当下,21世纪初期,中国梦,就是现在的人们对未来中国的理想描绘、勾勒与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是最响亮的中国梦。

题目理解好了,接下来就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了。写什

么呢?

“中国梦”这个题目的内涵极其丰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文明、科技、农村、法治等等都是大中国梦的内容,也都是我们的写作内容。中国的人、家、土地等等,都可以进入文章,并且可以成为写作的一个视角。

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重要问题结合起来,概括地

说,可以分两大类:

一、大处落笔,以史为鉴,纵横捭阖,以理服人。 这类文章着眼于“中国梦”的整体或局部内容,以论述或夹叙夹议的手法,站在2013年这个时间点上,对古中国梦与今中国梦,中国梦与别国梦,中国的现实与将来等进行研究分析,古今结合,以史为鉴,分析形势,提出观点,得出结论,从而

达到寻找路径、瞭望航线、引领发展、铸造精神、勾画蓝图的目的。此类文章务必史料详实,视野开阔,论据有力,稳扎稳打。

二、以小见大,生活入文,满怀期待,娓娓道来。 这类文章以“我”的视角,写中国现实与中国梦里的“我”,“我”的观察、见闻、经历、感受和所思所想等,现实的不如人意、挣扎、拼

搏和奋斗,未来的光明与灿烂,历史的沧海桑田,命运的枯荣浮沉,可以尽收笔下。“我的中国梦”“中国梦里的我”,宏大与渺小紧密结合,是这一类文章的代表。小角度、小人物,精雕细刻,娓娓道来,以小见大,以小搏大,是这类文章的特点。

梦想,从现实出发,是对现实的超越,是现实对未来的

元素,中学生的个体之梦,都是“中国梦”星空中的一颗颗新星。所以,你可以这样倾诉“我的中国梦”: 化大为小,以小见大。中学生风华正茂,胸有大志。作文时,“大志”要描绘,从小处实事切入演绎梦想更有必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嘛!例如你赞美试飞英雄李中华,于是描绘出“强国之梦”——做一个蓝

天卫士,并参加了学校科技制作兴趣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让弹射飞机模型试飞成功„„你把这些“小事”记录下来,你的“大志”就远离笼统抽象,连接了“我”和国家,接通了地气。这样写出的记叙文,小切口通达中国梦,小中见大。定向聚焦,立“魂”奠基。你可以集中介绍一位你崇拜的偶像,采用边叙边议的写

作形式,表达你对“中国梦”、特别是对“中国梦”之“魂”的理解。例如你可以用动情的文字描绘歼十五总设计师罗阳的中国梦,同时提炼他的强国梦之“魂”——敬业爱国,刻苦进取,乐于奉献,严谨踏实,团结合作„„这样写出的文章,有亮丽的标杆,有深刻的体悟,能道出同龄人的心声,启示同龄人为自己的

“中国梦”立“魂”奠基。你如果熟悉莫言,不妨以书信形式写作,议论时以“莫言老师:您凭着„„,实现了国人期待已久的中国梦”构成排比,揭示“诺奖梦”背后的“秘密”,为当今中学生提供“圆梦”的精神食粮。

穿越时空,放飞想象。你如果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不妨穿越时间隧道,展示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或是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的风采,回眸8年或是36年来的追梦经历,倾吐一腔豪情,以想象之丰富、情感之真挚感染读者。

仰视先贤,激发大志。近代先贤青少年时期的中国梦值得仰望:孙中山出国求学时“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

同群之愿,于是乎生”;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树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邓小平18岁就在法国油印出版《赤光》杂志,宣传红色世界之梦;也是在18岁,叶剑英就咏物立志:“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

祝苍生乐大同”(《油岩题壁》)„„先贤已逝,但豪言在耳,“梦”景犹在,只比他们小几岁的我们,怎样续写“中国梦”,弘扬爱国志?快拿起笔来写一篇抒情散文吧!

徜徉诗文,荡漾涟漪。例如你可以再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论》,当你用十八大后的新眼光、新视野吟咏“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

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些名句时,你的心海定会荡起前所未有的思想涟漪,那就写一篇读后感,一吐为快! 同学们,振起我们的“隐形翅膀”,让“我的中国梦”在茫茫苍穹汇合成璀璨绮丽的“我们的中国梦”! 例文:

我的中国梦

中国梦本该如此,败,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倔强傲岸。

孔子被后人称为大贤至圣,然而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逐梦者。春秋战国,礼崩乐坏,道德失范,战火纷飞,天下无道。孔子却怀着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为恢复“礼治”而四方奔走。为实现自己的主张,他周游列国,开馆授

徒,陷于困厄而不屈,遭遇讥讽而不坠,坐尽冷板凳而不悔。楚狂接舆的讽谏,长沮桀溺的嘲弄,墨家高人的排挤,都不曾使他动摇。“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他就是这样,明知世道艰难,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仍要四处游说,试图力挽逛澜于既倒。虽在当时累累如丧家之狗,却如日月,照耀历史。

春秋战国,一个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的梦,不仅是他的,也是我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逐梦精神,激励着我为理想而奋斗不懈,即使失败又有何悲,又有何悔?在失败中前行,一样能走向光明!

中国梦本该如此,成,有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超然脱俗。

莫言,80年代30几岁就已

志得意满,他的作品《红高粱》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获得包括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内的无数奖项。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而飘飘然,相反他以更大的耐心去挖掘身边的人物,去记录身边的故事。一年年的积累,他完成了《檀香刑》、《蛙》等十多部长篇小说,并在2012年一举问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以后,他谦逊地说我只是

一个讲故事的人。

成功了而不是忘乎所以,成功了而不是傲视天下,那是莫言做到的,那也是我的梦想。登上高峰以后,不是春风得意马蹄轻,而是谦虚而踏实;不是止步不前,而是扬鞭策马,一路长驱,永无止境。

中国梦本该如此,宠辱不惊,熟视岁月如流,有雪底苍松的不屈,有僻地兰草的

淡泊,只为青山不放松。怀揣我的中国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携长风,浩荡而去,昂首挺胸风沙渡! 例文一:

爷爷的中医梦 张垂范

爷爷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庄,貌不惊人地坐落在鲁西北宽阔的平原上,一条小河从村前弯弯地流过,浑浊的黄河水养育着这一方百姓。

时光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国家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百废待兴,爷爷奶奶和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一样,虽然勤劳,但还是相当贫穷。他们生育了四个儿子——我大爷、我爸爸还有我的两个叔叔。按当时村里的说法,即使我爷爷奶奶当牛做马辛苦一辈子,他们也不会给四个儿子都娶上媳妇。

家庭重担有千钧之重。怎么生存?怎样过上好日子?

爷爷是一个农民,但他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庄稼人。他读书,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医生,也就是说,爷爷的家庭是中国传统的耕读门第。心中有读书的种子,无论农活多么忙碌,爷爷总是昼耕夜读,他读书,他在默默地学医。我想,爷爷肯定知道,改变家庭贫穷生活的希望在哪里。

1984年,爷爷已经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但他认为仅仅靠自学的知识,医术是不行的。不想坐井观天的他决定离开村庄,到省城一家医生培训学校去上学。凑了一点学费、花销和粮票,带上铺盖卷,到生产大队开了封介绍信,爷爷离别家乡,外出求学。 那一年,爷爷39岁,我的小叔叔才5岁。

39岁,爷爷需要下多大的决心才会走出乡村啊。现在回望历史,爷爷也许应该属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农民工。大爷曾经说,城乡之间的大门刚开了一道缝,你爷爷就挤了出去。历史的印痕,有意无意地刻在了爷爷身上。

爷爷告诉我,当初,之所以选择学医,一是为养家糊口,二是不想家庭的医学到自己这代失传了。

从乡村进入了省城,爷爷背井离乡,举目无亲,可以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作为异乡人的爷爷如饥似渴拼命地读书刻苦钻研,遇百思不解的问题就拜访名师。一番苦读,爷爷学业大进。也很荣幸,爷爷被留校了,当老师,讲课,他也坐诊,成了一名省城医生。 留校这一步,改变了爷爷的生命轨迹。他非常珍惜难得的机遇,继续如饥似渴地学习,系统钻研中医,向妙手回春的医术境界迈进。经病人口耳相传,爷爷的名气渐渐变大。 对医术,爷爷精益求精;对虚名,爷爷一笑了之。

知识改变了爷爷的命运,爷爷的成功又改变了家庭的命运,他的三个儿子——我爸爸、我三叔、小叔,考上了大学,并且,我爸爸和小叔是中医学院毕业。1993年,爷爷举家迁到济南居住。

爷爷经过奋斗,实现了目标。按爷爷的话说,那些富裕之类的东西,只能说算是生活目标,算“小梦”。一路走来,爷爷有一个大梦,这个梦就是“中医梦”,他希望国家能够重视中医、拯救中医、振兴中医,中医能够繁荣起来。爷爷说,现在真正的中医寥寥无几,中医被歧视,中医濒临危机。每提起中医,爷爷就说中医是好东西,是国宝,但现状又令他痛心疾首。

如今爷爷已经退休在家,总有患有疑难大病的人登门求医,这时,爷爷总是不厌其烦地给病人讲中医理论,讲某类病的治疗办法。我知道,他是在借机普及中医知识,宣传中医。

身份卑微的爷爷悬壶济世,在孤独地守望着中医,但我不知道,爷爷的“中医梦——振兴中医的大梦”何时能够变为现实?

参考材料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公元1820年9月,嘉庆帝在承德中暑,突然病死。皇子继位,改元道光,世称道光帝,也叫清宣宗。道光帝除了同他父亲一样,疲于应付国内此伏彼起的反清起义外,还面临了另一重危机,即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和威胁。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在他在位期间发生的。

道光年间,江南暴雨成灾,一时饥民遍野。户部尚书潘世恩正在苏州家乡守孝,家中囤积了白米数万石。这天,有江苏按察使登门求见,请求潘大人开仓救济灾民。潘世恩眼珠一转,推托说:“开仓济民,义不容辞,只是不巧得很,仓库上月就空了!”

来人沉稳地一笑,说道:“那正好,下官就借来贮米吧!”他当即派手下将各仓加盖封条,然后下令散发仓米赈济灾民。事后按市价偿还了米钱,弄得潘大人哭笑不得。 这位机智能干的按察使,就是日后以禁毁鸦片名垂青史的林则徐。

进入十九世纪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急需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而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只许可在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中国的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口的工业品没有销路。外国商人于是转向了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是一种摧残人体的毒品,会使人吸食成瘾,这就使鸦片交易始终保持着六倍以上的高额利润。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倾销鸦片,仅在道光帝执政的前十五年间,就造成了六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外流,全国染上烟瘾的人口达二百多万。

面对国计民生的恶化,林则徐再也看不下去了。公元1838年9月,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向道光帝上了一份奏折,大声疾呼:如果再不严禁鸦片,那么几十年后,中国几乎没有可以派出抵抗敌人的军队,而且没有可以发军饷的白银,国家就被鸦片蛀空了!道光帝本人也抽过鸦片,亲身感受过洋烟的毒害,林则徐的警告使他触目惊心。于是他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公元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外国烟贩和勾结他们的洋行商人,起初并没有把他的到来放在心上。他们知道,清朝官员都爱钱,只要花上银子,没有过不了的关。于是,他们派怡和洋行的老板伍绍荣为代表,去求见林则徐,暗示贿赂的数目。

可这一回,烟贩们的如意算盘打空了。林则徐听完了来意,拍案而起,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只要你的脑袋!”他命令伍绍荣回去告诉外国主子:限三天以内,把所带的鸦片全部交官,并且签立今后永远不夹带鸦片的保证书。如果胆敢违令,一经查出,货物一律充公,贩卖鸦片的商人一律处死。

英国大烟贩颠地,是外国鸦片商人的头目,手中还拥有走私武装。他先是呈报了一千箱鸦片,妄图蒙混过关。林则徐早就调查过海上商船的情况,知道他弄虚作假,下令传讯颠地,对他提出警告。颠地回船后,继续拖延时间,对缉私人员进行武力挑衅,于是林则徐决定逮捕他。

英商监督义律把颠地藏匿在商馆里,拒不交出,还以战争叫嚣相威胁。林则徐针锋相对,封锁了黄埔一带的江面,又派兵包围了商馆。广州百姓自愿参加巡逻,一防颠地潜逃,二防内奸混入。商馆断水断粮,义律再也无法顽抗,不得不同意交出所有船上的两万多箱鸦片。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的高处,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鸦片。一箱箱鸦片被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盐和生石灰,顿时池水沸腾,浓烟滚滚,鸦片化作了灰烬。成千上万围观的群众,发出了春雷般的欢呼声。一批焚毁,冲刷干净,又投入一批。就这样,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

林则徐在查禁鸦片的同时,加强了海岸的军事防备。他修固和增筑炮台,在珠江口的海面上设置木排铁链,还招募水兵,组织团练,发动民众保卫海疆。虎门销烟后,义律率英国兵船多次发起武力挑衅,都被中国军队击退。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信心和能力。

(二)林则徐求雨

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有一年境内发生大旱灾,米价大涨,老百姓买不起粮食,很多人都流离失所,四处讨饭,甚至被饿死。为救济灾民,林则徐捐献出自己的" 养廉银" (俸禄以外的一种津贴),并倡议属下各官员也捐出一部分,好用来购买粮食,开粥厂放赈。

可这帮贪占惯了的酷吏,哪肯拿自己的钱周济这些" 贱民" 呢?所以根本无人响应。林则徐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主意。于是,他贴出告示,说决定于某日至郊外" 求雨" ,为表示虔诚,全城百姓、官员一律先期斋戒十天。

到了" 求雨" 这天,他命手下官员列坐于坛前烈日下,不准撑伞。过了一上午才命人抬来茶缸,让大家喝茶。官员们早已经晒得口干舌燥,纷纷取来茶水解渴。可不多一会,林则徐与众官员大吐,原来这是他有意派人在茶中加入药物所致。

他下令谁都不准掩盖,亲自一一验看所吐之物,除了自己吐出的是糙米饭和蔬菜外,其余皆为鸡鸭鱼肉等荤腥厚味。此时的林则徐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说道:" 求雨本是为民请命,想不到你们竟视同儿戏,不肯认真斋戒,惹怒上天,难怪天不下雨!我要治你们荼毒百姓的罪!" 至此,众官员才知他" 求雨" 是另有用心的。自然叫苦不迭,纷纷认错,并且都表示愿捐" 养廉银" 出来,解救百姓,将功补过。

(三)林则徐“拒贿拾遗”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并将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给林则徐:“请大人笑纳我们的小小见面礼。”林则徐接过来打开一看,大红软缎衬垫上放着一套鸦片烟具:白金烟管,秋鱼骨烟嘴,钻石烟斗,旁边是一盏巧雅孔明灯和一把金簪,光彩夺目,起码值10万英镑。林则徐道:“义律先生,本部堂奉皇上旨意,到广州肃清烟毒。这套烟具属于违禁品,本当没收,但两国交往,友谊为重,请阁下将烟具带回贵国,存入皇家博物馆当展品吧!”义律被讽刺得无地自容,只好将礼品收回。

(四)林则徐题匾

林则徐1820年赴湖北接任时,由襄阳发出《传牌》,云:“伙食一切,亦已自行买备,沿途无须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属官员,只在本境码头接见,毋庸远迎。”1830年他离京赴粤查禁鸦片,行前,从良乡县向广东省发出《传牌》,云:“此行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并无前站后站之人”,“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客气,切勿故违。需索者即需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从《传牌》令可看出,林则徐升任出差途中,一不准下属远迎:二不准摆酒席;三不准索贿受贿。林则徐这种廉洁正派的作风,确实值得称道。他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而他那种堂堂正正做人的品格和廉洁正派的作风,更值得后人久久怀念。

(五)林则徐:由对联见一生

被史学界称为"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的林则徐,四岁开始读书,7岁开始练习写文章,13岁获得乡试第一,十四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嘉庆十六年为进士,可谓是一路青云直上。嘉庆二十五年起,先后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宁布政使、两广总督等职。" 粗菜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为之。" 这一联是林则徐之父林宾日为林家故居厅堂所题的。林则徐正是在家境贫寒但国学修养深厚、为人刚正不阿、处事清高耿介的父亲的影响下,在这样的生活与抱负的激励下,走过了他伟岸的一生。

林则徐自己也写就很多经典的对联,通过这些充满文采的对联,不难看到他一生的经历、抱负与坎坷。

林则徐从小聪颖。有一次父亲送他上私塾,他顽皮地骑在父亲肩上,被老师看到,随口说道:" 以父作马。" 谁知林竟出口成对:" 望子成龙!" 一次在与同学玩捉迷藏时,被私塾先生见到,先生有意出句考考他们,吟出一联:" 藏形若影著申时行元同事的同事僚历"" 显姓扬名。" 林则徐脱口而出。小小年纪就能吟诗作对,7岁的林则徐已经是名满乡里。有一天他正在池边嬉戏,邻村的一个举人想当面试试他的才智,便指着池中游泳的鸭子,拟出上联道:" 鸭母无鞋空洗脚。" 随后便叫林则徐对出下联。林微微一笑,回头望着岸

边的鸡,应声对道:" 鸡公有髻不梳头。" 举人一听,连连夸道:" 对得妙,对得妙!" 接着一指天空吟到:"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林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举人折服。

有一年的大年除夕,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想写副春联庆贺节日。他拟出上联云:" 除夕月不明,点数盏灯,代乾坤壮色。" 当他再续下联时,久久难想出恰当的对句。他正皱着眉头苦苦思索时,年幼的林则徐见后直奔向上堂,举起一根豉棰,在鼓面上重重地擂了三下。林父不解其意。林则徐则笑曰:" 新春雷未响,擂三通鼓,替天地扬威。" 其父听后,大为震惊。

" 愿闻己过,求通民情。" 已经是江苏廉访使的林则徐为官清正,敢作敢为。他把这两句心声题在大厅中堂上,鼓励人们向他提意见,大胆揭发贪官污吏。同时,他还撰联自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读史有怀经世略,检方常著活人书。"" 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 可说是字字刚正,句句通达。

1849年,林则徐因病返福建,途经长沙,听说左宗棠颇有才,就专门派人请左宗棠到湘江舟中彻夜宴谈,并以强国重担相托付。分手之际,林则徐以题于自家堂室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敢因祸福避趋之" 一联相赠,与左宗棠互勉。他果然目光如炬,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左宗棠东挡西杀建功立业,为大清争回了近六分之一的国土。

再伟岸刚强的人也有怅惘抑郁的时候。1840年10月,林则徐以莫须有之罪被撤两广总督,无奈之下他不由萌生去意, 返籍归田。于是他撰下一联:" 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材天惑恕;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秉烛老犹明。" 寄给好友梁章钜,嘱咐他用隶字书写,以备后用。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受诬陷被革职,旋又遣戍新疆伊犁。在流放新疆途中,于陕西写下" 偶然风雨惊花落;再起楼台待月明" ,借表达自己的心志。这是一副身处逆境中的述志联,作者把个人祸福,轻描谈写、置之度外,对国家朝廷,着语沉重,眷眷系念,足可见林则徐不畏挫折、积极报国的可贵品质。

1847年,林妻郑淑卿病卒,漫长的四十五年的共同生活、深厚的情谊无不让林则徐悲痛

怀念。胡林翼评价林则徐说:" 报先帝而忠陛下,两朝开济属宗臣,表续出师,千古英雄同下泪;佐天子以活百姓,万口欢呼起司马,家传画像,四方妇孺亦知名。" 或许,现代大家的评述更能表达我们的心声,就如胡乔木和郭沫若所说的:" 捷报新传,百载冤仇今尽雪;将军虽去,千秋大树永凌云" 、" 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勇夺魑魅之心" „„

(六)林则徐的名言及其背后的故事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被称为近代史上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为官40载,任封疆大吏十余省,扬名中外,而他的清廉自守也是清廷中为数不多的一人。据说他晚年任山西巡抚,自己订立分析家产的字据,他自己的全部的家产却只有三万两左右。作为如此的高官,财产竟然还比不上“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的小小的知县。他爱好诗词、书法,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书法、日记、公牍以及札记等。还留下许多至理名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1841年,由于投降派的陷害, 林则徐被以“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降级, 充军伊犁。1842年途经陕西西安与家人告别时作七律一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其中的两句。虽然他蒙受冤屈,但报国之志并未稍减,这两句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会受到祸害而躲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书写此联: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身为高官,却要求家人勤俭持家,家中的开支,能省则省。他家教甚严,经常告诫

子女不能倚仗父亲的权势,和官府妄相往来,更不能干预地方的事务。 怎样对待财产,怎样对待子女,林则徐还有一段名言:“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段名言应当成为天下为父母者之座右铭。当今社会上有些老年人白发苍苍了还在为儿女攒钱买房,退休了还要为儿女的工作四处寻找门路。还有的子女为争夺父母的财产甚至大打出手。殊不知,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其实往往是害了他们,毁了他们的人生。 林则徐50多岁的时候,还写了一个“十无益”: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他将一些常被人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做了界定说明,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某种条件,一些看来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没有益处。因此这“十无益”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行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毛泽东的建国强国梦

知识改变国家命运

舅父家借书

正月一过,棠佳阁启蒙馆又开学了。有几个大一点的学生散学后没有回家,找了毛泽东说:“你帮我们到你舅父那里借几本书看一看,学一学。”毛泽东高兴地接受了任务,“这有何难!来,我带你们借书去。”毛泽东找了他舅父帮同学借书,他舅父不大高兴地说“读书人借书等于老虎借猪,难得收回!”毛泽东把胸脯一拍:“我负责收齐归还。”“石三,舅舅的书借来借去,没有几本可借了。”毛泽东深思片刻,“舅舅我送幅对联:‘只要世上人学才,何惧室内书借空。’”舅舅被外甥才思敏捷出口又成一联,并乐意帮助的行动感动了。“你喊了同学来,选几本书去看看也好。”毛泽东自己也借了一本《三国演义》。 求知不求钱

一天,毛泽东和表哥文运昌在书房里读书,毛泽东却在看《三国演义》,看了几页睡着了。表哥文运昌看《水浒传》,看了一阵,也懒得看了,从袋子里拿出一串铜钱去玩。表哥玩

铜钱弄出响声,惊醒了进入梦乡的表弟毛泽东。两个人正玩得热火的时候,二舅舅文玉钦进来了,看见他们在玩铜钱,一边制止他们,一边说:“两兄弟书又不看,到这里玩钱。钱可买到书籍,可买不到头脑。”停了一会说:“来,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毛泽东听说舅舅要讲故事,把玩了的铜钱丢给表哥,端端正正坐下来听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僧人要徒走西行去取经,神仙被他虔诚所感动,就赐了一件万袋衣给他。并告诉他,万袋衣上有六个袋子,一个是“希望袋”,一打开它,菩萨就会帮助它实现心中的81个美好的愿望。一个是 “智慧袋”,一打开它,菩萨就会帮助他化解遭遇的81个劫难。一个是“力量袋”,在你精疲力竭的时候,你一打开它,菩萨会重新赐予他跋山涉水攻破难关的力量。一个是“信心袋”,在他失去前进勇气的时候,一打开它,菩萨就会激励他继续前进的信心。一个是“千书袋”,你一打开它,菩萨就会教他读书识字。如此九九八十一天长途跋涉后,他就可谒见西方佛祖,登堂入殿,修成正果。

最后,神仙再次严肃的告诫僧人,路上千万不能打开另一个“金钱袋”,否则,膨胀的欲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令他寸步难行,最终让他前功尽弃,一无所获。

僧人穿上“万袋衣”,踏上了西去取经的路。一路上,僧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虽然遭受了山高路险,风天雪地,豺狼虎豹,蛇缠狮吼等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但在 “万袋衣”的帮助下,都一一化险为夷。他每遇一个困难险阻,就针对性打开“万袋衣”的口袋,忘记了疲劳,增添了力量,闯过了难关。“万袋衣”上的大部分口袋都打开过一次。他牢记神仙忠告,从不去碰“万袋衣”上的“金钱袋”。这样,他坚持走到了八八六十四天,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多的路程。

一天晚上,僧人席地坐卧时,他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就把“万袋衣”上的“金钱袋”拉开一个小口子,想看看袋子里装有多少钱,不料“金钱袋”见光就迅速膨胀起来,拉开的小口子马上裂开了一个大口子,闪光的金银珠宝,一下子涌进了袋子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他想把“金钱袋”的袋口锁起来,他吃奶的力全部都使出来了,可什么也锁不住。就这样,“金钱袋”在路上越来越大,越变越重,他背也背不动,脱也脱不掉,最后,把这个僧人给压死了。

毛泽东的二舅舅文玉钦语重心长地说:“古人说,邪起于不禁,欲生于无度,这个取经的僧人与‘万袋衣’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欲望,没有欲望,世界就不会前进,问题的关键是,人生欲望该如何把握,使之不涸不渴、不盈不溢、不泛不滥、不垮不倒!你们还是小孩,要养成求知的欲望,求知时不去求知而去求钱,你们将和这个僧人一样,会半途而废”。

毛泽东听了二舅舅这个故事后,求知求学的欲望更浓了,听完课后,还要看书、写字。每天晚上,舅母挂灯切猪菜,做针线活时,他也搬条凳子到油灯下看书写字,他小小年纪在五年时间里,《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全部学完,会背出课文,还会默写课文,还看了《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深得外婆家舅父母、表兄称赞。 读遍韶山私塾

毛泽东从启蒙开始,在韶山期间总共转学了七次。根据老师所教的知识、方式选择学校,因而每个私塾读的时间各不相同。

关公桥办了私塾,先生叫毛咏生,有二十多个学生,第三天,毛顺生把毛泽东带到这里就读。这里的先生正在教学生读《诗经》,毛泽东已经学过了的,上了几天课,觉得冒味,他还看《水浒全传》。毛咏生知道毛泽东已读过《诗经》,也就没有管。毛泽东认为只要有时间,看别的书就行了,这样过了几个月。先生也没有管。

一天放学后,先生领毛泽东到一洼菜地,扯下一茎牛皮菜,让毛泽东带回家去,但先生交代,明天一早必须还他一茎与牛皮菜能“对得上号”的菜。毛泽东明白了先生的意思,只不过是以此来提醒他在不要在同学中吹牛皮。他叫住先生“你等一下,我就交上‘对得上号的菜’。”只见毛泽东从菜地跑了几步,蹲下扯了一根马齿苋,快步上前交给先生。 一向古板严肃的毛先生,脸色由白变红,顿时连连发出由衷的赞叹道:“牛马相对,对得好,对得妙啊”。毛咏生先生见难不住他,毛泽东在这里学了几个月,毛咏生找到了毛顺生,要求毛泽东转学,毛泽东到这里仅读了半年又转学到钟家湾私塾。

钟家私塾的先生是周少稀,毛泽东去这里是读《四书五经》,尽管毛泽东已读过,他还是愿意再学一次。这个私塾象地狱一样,先生经常用竹篾皮打学生屁股,打人的手板,如

学生默写课文,错一个字,看这个错字有几笔,就要打几下屁股或打几下手心。有一次,一个学生默写“经”字错了,“经”字有十三画,周先生硬是把这个学生脱下裤子打了十三下屁股,屁股都打红了,毛泽东虽然没有被先生打过屁股、手心,但认为这个私塾的先生太可怕了。

这个私塾的周先生,年纪不大,思想却十分守旧,一天上午,这先生家里有事,给学生点完书以后办事去了,这样一来,学生就象脱缰的野马,各人玩各人的游戏去了,毛泽东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在位子上,先把周先生点的经书写了一遍,然后悄悄地从书箱里拿出一本《薛刚反唐》,压在经书底下,装看经书,其实是在津津有味地看小说。

毛泽东正看得入神的时候,周先生走进教室,毛泽东全被小说中的故事吸引住了,老师走到他的背后,猛地把《薛刚反唐》夺走了,毛泽东一看,只见先生眼睛圆圆地瞪着自己,张口大骂:“你!你!你是反叛!”“我不敢教你这样的反叛学生,快收拾你的书籍回去。”毛泽东没有申辩,向周先生鞠了一躬,一边收书,套笔,一边说:“请先生把书还给学生,因为这书是我舅舅的。”周先生把书丢给他走出了教室,毛泽东也背着书包随后走出了钟家湾。

毛泽东走出钟家湾后,他沿着韶河河堤走,路过上屋场(毛泽东故居)没有进屋一直走了六里多路,走到东茅塘伯父家里,并住在这里,伯祖父、伯祖母以为他是私塾放假,让其住下去,毛泽东最喜欢在安静的地方看书,一连住了好几天。

毛顺生连续七天不见儿子石三回来,上屋场离钟家湾有三四里路,他抽空去私塾问老师,周先生说:“毛泽东因看禁书,早几天被我赶出学校,回家了。”毛顺生讲:“他没有回家!”这时,私塾先生急了,家里人更急了。

邻居说:“石三伢子喜欢洗冷水澡,莫非是„„。”他们组织人到路边几口塘里去捞。有的说:“石三伢子喜欢躲到山里看书,莫非在哪个山里看书去了?”组织人到山里找。还有的说:“早两天落了大雨,韶河涨水,莫非是大水冲走了„„”组织人到河里寻。他们七找八找,就是没有找到东茅塘去。

文七妹急得生病了。第八天,毛泽东回来了,回来后,他不敢进屋去,蹲到塘堤上看书,

邻居劝他快回去,告诉他母亲病了。这里毛顺生出来了,毛泽东心想:“你一打我就跑。”毛顺生没有打他说:“你回来,我不打你。”毛泽东早就看见父亲不像要打人的样子,才跑了进去。文七妹见孩子回来了,病也好了,急忙给他煮饭、炒菜。毛泽东吃完饭,还喝了凉开水,说:“妈妈,您为儿子病了,请原谅儿子不孝。”文七妹说:“不碍事,只要你回来就好了。”这时毛顺生走了去也摸了摸石三的头说:“钟家湾那个学校,你不愿去读就不去了,你到东茅塘去读算了。”毛泽东望了望一贯严格待儿子的父亲。今天变得这样,一冒打他,二没骂他,反而支持他换学校,脸上露出了笑容。

1906年,毛泽东转入井湾里私塾读书。先生是毛宇居,名泽启,他和毛宇居同一辈份,比毛泽东大6岁,是毛泽东排行兄长。师生关系开始很坏,其原因毛泽东从不叫他先生,而是叫他大哥,全无师道尊严。毛泽东不喜欢管学生管得太严和板脸孔教书的先生。毛宇居教书要求学生很严,上课要坐得端正,认真听讲,不准做小动作,不准交头接耳,先生讲课,不准插言,温习功课不准走动等。毛泽东喜欢在安静的地方看书,不喜欢呆板坐在教室里温习功课。有一次,毛宇居先生交待学生在教室里温习课文,任何人不得在教室内随意走动,不准讨论,更不准走出教室玩耍。毛宇居先生讲完后办别的事去了。 先生前脚走毛泽东就跟在后面,跑到了山坡上,找了一个避静、空气新鲜的大树下看书。 一个时辰过去了,毛泽东不仅背会了课文,还看了《精忠传》几个章回,并跑到山里摘回了大捧毛粟子,他先分给每个同学几粒,然后留了几粒给先生,说:“大哥你也吃几粒吧。”毛宇居气得气喘吁吁,想打,早有所闻,这个老弟不喜欢先生打他,只有用文的方式惩罚他,看他如何。

下午上课时,毛宇居先生喊毛泽东出了教室说:“上午,你不听先生的话,擅自走出教室上山摘毛粟子,该不该罚。”毛泽东马上答应:“接受大哥处罚就是,我不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处罚。”毛宇居指着天井说:“那好,你有本事不服先生管教,就以这天井为题,做一首诗来,做不出,我就先打你二十板屁股,再告诉你爹。”

毛泽东立即点头同意,他绕着天井转了几圈,又从过道边跳到天井中间,看了看天井中的小井。只见清澈透底的井水,有两条小鱼在跃,再抬头望了望,天井四面高墙,自己

站在中间,犹如井中小鱼。想了想就随口吟道:

天井四四方,

周围是高墙。

清澈见卵石,

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

永远养不长。

毛泽东又一次免受处罚。

从此,毛宇居改变了对毛泽东呆板的传统教书方法,并把自己的藏书借给他看。这期间,毛泽东学习了《春秋》、《左传》等史书。看完了《精忠传》、《水浒》、《三国志》、《西游记》等古典小说。


相关作文

  • 2013年新作文作文7100字
  • 2013年新作文"我的中国梦"作文指导 指导一: 当奥巴马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时,美国梦成为互联网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黑人孩子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勇气与坚持成为全球权力最大的人,这无疑是美国梦的最好注解.那么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有"中国"作为限定语,他必定 ...

  • 2013年新年音乐会主持词作文1700字
  • 2013年新年音乐会串词 序.欢腾鼓乐 A :开心的锣鼓,敲出新年的喜庆. B :热情的舞步,跳出心中的欢腾. A :各位尊敬的领导和来宾, B :各位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 A .B :下午好! A :这里是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新年音乐会的现场,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音乐会的领导,他们是* ...

  • 2014新作文素材2作文5600字
  • 河南省2014届高三高考备考语文作文写作素材(三) 正阳一高高三语文组 南非国父曼德拉 (生命有限,思想无价,精神永存) [曼德拉说]1. 在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总看似不可能:2. 生命中最伟大的时刻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3. 怨恨如同牢狱,原谅别人,等于升华自己. 2013年1 ...

  • 2016新作文素材作文6300字
  • 1 2016新作文素材:新材料"李云迪的失误"作文立意及写作素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10月30日,李云迪在韩国首尔艺术中心的演出中表演失误.担任客座钢琴师的他,在演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时,突然忘记要弹什 ...

  • 情感阶梯作文500字
  • 好不容易挨到了周末,来到久违的电脑桌旁. 看到我的新作前5分零3秒 像往常一样,先登QQ,再登宠物,再打开听音乐,然后打开. 看到我的新作前1分零37秒 看看发表区,发现其他的"小作家"写的作文都是那么的绘声绘色,稍微散发出一丝羡慕,松口气对自己说:"加油啊!" ...

  • 宁浩:我不愿停在这里作文700字
  • 2006年,宁浩导演拍摄的小成本喜剧电影<疯狂的石头> 广受业内外好评,并荣获多项导演大奖,令其成为青年新锐导演;2009年,宁浩执导的电影<疯狂的赛>以1000万投资成本取得过亿的票房成绩,成为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后第四位迈入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导演,这也使宁浩赢得新生代 ...

  • 梦想为盘,创新作桨作文1500字
  • 梦想为盘,创新作桨 鲁迅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全都踏倒他."在物质丰裕的时代,我们不仅要活着,还要生活,并且要有品质地生活.因此一切焦点,都在"发展"二字:一切梦想,都于发展处延伸开来. 倘若人生是一场摆 ...

  • 追加剧情![秋之回忆 女生篇]最新作将详情快报作文700字
  • www.leho.com 追加剧情!<秋之回忆 女生篇>最新作将详情快报 『你的·秋之回忆-Girl's Style-』是5pb. 公司在2008年1月发售的一款PS2游戏,如今追加了新的故事模式将在2009年2月26日发售PSP 移植版,售价5040日元. 在『你的·秋之回忆-Girl ...

  • 梦想为盘,创新作桨作文作文1500字
  • 鲁迅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全都踏倒他."在物质丰裕的时代,我们不仅要活着,还要生活,并且要有品质地生活.因此一切焦点,都在"发展"二字; 一切梦想,都于发展处延伸开来. 倘若人生是一场摆渡,庸人者,浑浑噩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