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我奔跑作文32800字

高二作文

高三,我奔跑

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跑得更快。而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是,我必须跑得再快一些,以追上更多的羚羊。于是,几乎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一个拼命地跑,一个拼命地追,为什么?一个害怕被吃掉,一个害怕被饿死。

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处处都是千帆竞渡,处处都是芸芸的众生。生活是公正的,又是极其残酷的,在人生的每一道驿站,每一瞬,我们若消极懈怠,不思上进,必将被抛的老远,或是淘汰出局,或是被生活碾碎撕烂,体无完肤。因此,无论你是羚羊还是狮子,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就要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

面对高三,面对这个必将决定每个学生今后生活状态和人生轨迹的阶段,你也必须“奔跑”,因为:

奔跑是一种学习方式-----集中精力,要事为先;

奔跑是一种做事原则-----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奔跑是一种精神追求-----挑战极限,勇创一流;

奔跑是一种理想信念-----相信自己,拼搏必胜。

奔跑是一种学习方式

-----集中精力,要事为先

在一望无际的非洲拉马河畔,一只非洲豹向一群羚羊扑去,羚羊拼命地四散奔逃。非洲豹的眼睛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穷追不舍。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惊恐观望的羚羊。但对那些和它挨得很近的羚羊,它却像未看见一样,一次次放过它们。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挣扎着倒在了血泊中。

故事里那只豹子对目标专一的做法显然是明智之举,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目标专一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试想豹子中途看到这只好,便去追赶这只,看到那只好,又去追赶那只,被追赶的一只只羚羊起跑速度一定很快,由于豹子体力在不断消耗,就会把贪得无厌的豹子甩到身后,最后哪只羚羊都不会追到,还落个筋疲力尽而又非常懊悔的下场。其实,我们生活中经不起诱惑而中途改变目标的事例可以说数不胜数,就像豹子中途追赶一只只羚羊的下场,应引以为戒。我们平时做事在目标选定好后,要像豹子追赶羚羊那样专一,要有坚定信念和足够的信心,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只有紧追一只羊才会距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特别是那些做事犹豫不决的人更应从中有所受益。

奔跑是一种做事原则

-----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记得当记者询问日本一位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获得冠军的秘诀时,这位运动员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凭智慧战胜对手。那么,冠军的智慧是什么呢?10年后,这个谜在他的自传中找到了答案:比赛的时候,他并不把离起点42.195公里的终点看作终点,而是在比赛沿途定下若干个点,每一个点是一个终点,每一点也是起点。这样,初冲出起跑线的那种感觉,那种意识,在每一个点上都得以持续。而每接近一个点时,那种冲刺的感觉,拼搏的意识,在终点尚未来临时已经加强,这样也就胜券在握了。

把距离分割,把目标分割,这是世界冠军战胜对手的智慧,那沿途的一个个小目标也铺就了世界冠军成功的道路。同学们,我们的学习也应该这样,首先确定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个学年的目标,一个学期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乃至一天的目标,这样,学习起来才有了努力方向,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才会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奔跑是一种精神追求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

美国Amherst 学院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一观察它逐渐长大时,能抗住多大由铁圈给予它的压力。当初实验员估计南瓜最多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就承受了500磅的压力,第二个月,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开始对铁圈进行加固,以免南瓜把铁圈撑开。当研究结束时,南瓜承受了5000磅的压力时,瓜皮才因为巨大的反作用力产生破裂。当他们取下铁圈,费很大力气打开南瓜时,它已无法食用。因为试图想突破重重铁圈的压迫,南瓜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取养分,以便于提供向外膨胀的力量,南瓜的根系总长甚至超过了8万英尺,所有的根都不屈地往各个方向伸展,几乎穿透了整个花园的每一寸土地。

通常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南瓜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倘若南瓜能够承受如此大的压力,那么人也一定能够承受。一个人的潜力能有多大?我无法准确回答,但我相信生命的潜能永远大于我们对它的估价!只要我们相信。

奔跑是一种理想信念

-----相信自己,拼搏必胜

他从小被一对大学教授夫妇收养,两岁的时候,他突然奇怪地停止长高了,而且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经过专家会诊,他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阻碍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的疾病,医生们认为他只能再活6个月了。还好,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勉强使他恢复了体力,但是他的生长发育受到了抑制。

他在医院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9岁。他只能在心里计划着去报复那些嘲笑他、管他叫“花生豆”的孩子们。

多年以后,他回忆道,在他的潜意识里面,“那一切的经历让我梦想在体育上能取得一些成功”。有时,他的姐姐苏珊会去滑冰场滑冰,他总是跟着一起去。他站在场外,那么虚弱瘦小、发育不良,鼻子里还插了一根通到胃里的鼻饲管,平时那根管子的另一头就用胶带粘在他的耳朵后面。

一天,他看着姐姐在冰面上飞驰,突然转身对父母说:“听我说,我想试试滑冰。”两个正在谈话的大人吓了一跳,难以置信地看着病弱的孩子。

结果是,他试了,他喜欢上滑冰,他开始狂热地练习。在滑冰之中他找到了乐趣,他可以胜过别人,而且身高和体重在滑冰场上并不重要。

在第二年的健康检查中,医生吃惊地发现,他竟然又开始长个儿了。虽然对他来说想达到正常的身高已经不可能了,但是他和他的家人都不在乎了。重要的是,他正在恢复健康,正在获得成功,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

后来,没有哪个孩子会再嘲笑、戏弄他了。正好相反,他们全都欢呼着冲上前去请他签名。他刚刚参加了又一次令人赞叹的世界职业滑冰巡回赛,一系列的高难度的冰上动作

让观众如痴如狂。

目前他已经退役,不再当职业滑冰选手了,但是他仍旧是冬季运动中受人尊敬的教练、顾问和评论员。

虽然他身高只有一米五九,体重才52公斤,但是他肌肉健美,精力充沛,这就是前奥运滑冰冠军――斯科特·汉弥尔顿,他自信而自强,身高无法限制他的信念和力量。 高三,我奔跑,为了精彩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奋战百日 拥抱辉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春回大地,万物吐露生机,高考的脚步和这春天一起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在这温馨的春光里,迎来了2008一中老校区高考百日誓师及表彰大会。首先祝愿同学们奋战一百天,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愿我们勤耕不辍、乐于奉献的老师们08年健康、快乐、事业有成,也祝愿日夜操劳、全力支持孩子成长和一中发展的家长们鼠年顺心顺意、幸福安康!

岁月记载了我们生活中的美好足迹,多年来,一中师生发扬团结合作永争第一的精神,开拓进取、奋勇拚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特别是近年来,我校在文化兴校科研强校方针的指导下,扎实推进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改革,实施全员育人制度,我校的办学实力逐年上升。我们今年的高三年级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更是用优秀的业绩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赞誉。目前高三年级西校区秩序井然,氛围浓厚,老师们爱岗敬业,同学们学习刻苦,这些成为我们成功的底气,辉煌的希望。

回首往事,是为了让智者更聪明;展望未来,是为了让勇者更勇敢。今天百日冲刺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可以看到那一道道关切的目光,听到那一声声助威的呐喊。同学们,我们怎么办?我们只能象猛虎下山一样,义无反顾地向着那激动人心的撞线时刻奋力冲刺。只有这样才能在流金似火的六月,打一场漂亮的胜仗,才能在热情洋溢的六月,收获我们最大的梦想。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高考的意义,准确为自己定位

1.高考是一次全国性的选拔人才的大型考试,虽然它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但它是经过长期实践,现时仍在实行,并将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实行的竞争机制,总体来说,它是公平的,它是在同等条件下,对大家学习成绩的一个综合考查。择优录取是任何竞争机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所以作为高中学生,首先要认识到自已越优秀越有可能被选中,我们应当通过自已的不断努力,来不断提高自已的成绩,来不断地适应这种选拔的需要,从而实现我们的理想和希望

2.高考是实现我们人生目标的一个最辉煌的山峰。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优越的成绩,作为走向高考的我们,应当把心中对高等学府的期盼,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转化为自已不断努力的动力,这种动力会始终激励我们自强不息,这种动力会迫使我们百折不挠、勇

往直前。但是在我们大家中,普遍存在着几种不良的思想情绪:一是自觉水平低下,毫无希望而丧失信心的低落情绪;二是自以为是,高傲自大、目空一切的狂人思想;三是“只许成功,不准失败”,一旦失败就“无颜见家中父母”的高压心理。这几种情绪都是要不得的,都将影响我们的进取,都可能直接导致失败,因此要奉劝那些目空一切者:你敢保证你一定考得取清华北大吗?要提醒那些悲观失望者:条条大路通罗马,知识改变命运,高考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目的,付出了努力的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要告诫那些压力过大的同学: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的心理负担只会蒙蔽了你的心智,反而不利于发挥你正常的水平。

3.适时制定阶段性目标,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关键

目标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灯塔。同学们制定自已的目标,要遵循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原理。把桃子挂在高处,如果猴子跳一跳能够得到,那么它就会想方设法去做,如果挂得太高,猴子无论如何够不到,那么猴子就会放弃。同样,如果对于一个班级里面三、四十名的同学来说,一下子把自已的目标定在“清华、北大”,那么这对于他来说等于没有目标,如果先把目标制定在普通本科,那么他就觉得很有希望,从而不断地为此奋斗,而一个月下来,他进步到二十名左右,那么他就可以将目标改为重点本科,再过一个月,他又进步到十名左右,他就可以再适当提高自已的目标,所以大家一定要先制定一个适合自已的、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等这个目标可以实现了,再慢慢地提高,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否则会适得其反。进入高三阶段,学习强度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多,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如对成绩的忧虑,对前途的担心,对父母唠叨的反感,对没完没了的作业的厌烦,对即将到来的高考的恐惧,甚至对好成绩的嫉妒等等。我们要用成熟的心态来对待这种心理不适现象。我们有勇气来对待所有的这一切,因为我们18岁,已经长大成人,我们更成熟更理性了!我们要正确评估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应该找准自己在班级、年级的位置,给自己确立一个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这样才能找到自信,体会进步。只有有了这种准确的定位,我们才能坦然和自得,从而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情,也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二、注重自己的成绩与进步,轻松愉快的学习

有两位同学,他们进入高三的时候,基础一样的差,甲同学一开始做简单的题目,每天都写成长日记,记录自己成长进步的点点滴滴,天天开心快乐,越学越愿学,而乙同学总是做中等以上难度的题目,总是做得不如意,整天愁眉苦脸,压力很大,成绩不见进步。

这件事说明的一个道理,就是时下很多专家都在研究的“成功教育”与“成功学习”,也就是说成功进步能给我们成就感满足感,会增加进一步探求的欲望,,会增强对自已的信心,会激发我们更大的学习热情,即成功是成功之母。作为学生老是学而知不足,就会觉得自已这也不懂、那也不懂,结果会信心大减,学习动力不足,压力很大,情绪

压抑。所以奉劝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考虑自已学会了什么,有多少进步,取得了什么成就,使自已身心愉快,充满信心。

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有效地听好每一节课

作为老师,为了能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让你学到最多的知识,会竭尽所能,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精选的题目都有明确的目的,所授知识、方法都具有代表性,但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老师的课就是“几个概念+几个例题+几种解法”,这样的认识非常的肤浅,这样的同学学习知识很被动,没有能有效地领略老师的意图。为了能够深刻体会老师的意图,同学们听课时必须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有自已的思想,必须主动去研究老师的课,对于每一节课大家不妨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思考一些问题。我们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思结合,将很多问题“类化”、“方法化”、“模型化”、“系统化”才能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使自已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成熟、更加完备。

四、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绝不放过每一道做错的题目

考试,正是对你所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考查,他的目的在于弄清楚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会?因此我们在庆幸自已取得成就的同时,绝对不可放弃自已出现的每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正是你学习的漏洞所在,正是你知识体系的断层所在,正是你逻辑推理有误的体现。所以紧抓住这个错误,从错误着手,找出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打破砂锅问到底,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我的错误,是某一个概念不清,还是某个方法不会,或某种演绎不到位?因为知识具有系统性,一步不懂,整个知识链就断了,凡涉及这一点的题目都会出错,所以建议大家对待错误就象对待敌人一样,要将它彻底消灭,绝不能浮光掠影,草草了事。有的人简单地将很多错误归结为粗心,其实我们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往往都不是偶然的,你认为是粗心,但下次遇上还会错,是因为你对某个问题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深刻的认识,你的观点、你的意识、你的思维都有必要做进一步的修正,所以,第一,请同学们准备一本笔记本,凡出现错误,及时记录在案,并标明出自何处,认真写出出错原因和正确解法,并反问自已,是否我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第二,有不懂的问题,尽量向老师请教,并非只有老师才能帮你解答,而是因为老师会疹断出你出错的真正原因,找出你知识体系中的盲点,给你的最合理的建议和解决的方案。

五、把握遗忘规律,适时做好复习工作

我们经历过的好多事情都过眼烟云,不复记忆,但有的东西却印象深刻,终身难忘,这说明我们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

1.刺激的强弱是影响记忆程度的一个方面,所以对某个知识你越是觉得重要,你就越容易记住,所以那些被老师特别强调的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性质、方法、思想,正是老师在加强它们对你的刺激,你应该主动思考,分清老师在“刺激”你的时候有无强弱,不要只是盲目的跟着老师做一个听课的机器、记录的机器。

2.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在1885年通过实验得到了著名的“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这一曲线主要表明了,遗忘在学习之后是快速发生的,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慢。我们所接受的信息先是暂时性记在大脑中的,随时间推移,它们有两种流向,一是遗忘,

二是转变为永久性的记忆。我们为了让永久性记忆的部分尽量地增加,建议大家做到两点:

①每节课下课时,花两分钟时间回忆本节课的内容;(这样会使你的遗忘减少40%) ②每天晚上上床睡觉之后,并不是马上入睡,借临睡前的一点时间,象放电影一样,回忆一天所学内容,先上了什么课,再上了什么课,哪节课上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今天一天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有时想到一个问题,马上会觉得心里不踏实,说明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懂,在你反复思量之下,也许会豁然开朗,也许会不复记忆,那么第二天再想方设法把它弄懂,就成了你永久性的记忆。(这是我上学时的切身体会,那时,很多点着煤油灯苦学到深更半夜的同学都考不过我,每每想到这种方法,我都觉得那是我中学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心得)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而我们今天的求学者应从中得到启发,做到“吾日三省吾学”,常此以往,定能取得很大的进步。

六、要珍惜时间,合理分配时间

1、珍惜时间,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省里年前己下发了高中办学规范40条,老师们已经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发现了很多变化,作息时间变化了,学习方式变化了,以自主学习为主,也发现了很多不变的东西,08年高考的录取依据没变,高考成绩仍然是唯一依据,高考主要考的是学科能力和学科知识,而学科能力的培养、学科知识的学习需要时间做保证,因此我们的时间表虽然变了,但一天24小时没有变,天道酬勤没有变,这就要求同学们适应自主学习的要求,管理好不能租不能借不能贷的时间,真正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我的责任,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学习,见缝插针地学习,刻苦地学习。谭盾作曲家,1958年生人,本科研究生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奥运会音乐策划人。他有一个重要的信念是刻苦改变命运。谭盾的英语口语很好,有人问他怎么练的?他说全靠他的泥腿子精神,拚了老命地学。他说:一开始他的口语很烂,有一天他问他的老师,如果讲一口流利的英文,需要多长时间?老师说:约需500个小。谭盾想,500个小时,每天练10个小时,不就是一个半月吗?如果练得更长,就更短了。他狠了心,决心刻苦练习。在练习英文时,他模拟自造情节,喜欢把生活搬到英语学习的情景中去。先在家里假设一个剧本,如碰到什么人,要买到什么,不停地问。后来在校园里,很多人碰到他就拐弯,觉得他是一个神经病。经历了二个月的神经病后,谭盾对英语有了很好的感受。假期里还看了一本书《李嘉诚》,书中说到李嘉诚成为华人首富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精心处世,刻苦做人,讲道德与诚信,信念创造现实,永远不能自我满足,认认真真走好每一步,踏踏实实用好每一分钟等等。也就是说凡是成功的人都是珍惜时间善于管理自己时间的人。

2、我们应该好如何抓弱补差?由于同学们课务繁杂,难免会出现一两门弱门,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学习时间适当的向弱门学科倾斜,但这种倾斜只能是适当的,以不超过它应分配时间的120%为宜,如果分配的时间太多,则会影响到别的学科,结果

会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对于弱门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一味地花时间,应该正确对待,作为学生,可以主动的多与这门课的老师交流,让老师了解你,让老师发现你的缺陷,发现你问题之所在,请老师为你出谋划策,针对你制定你的学习方案,并经常请老师点拨,要取得进步还是很容易的。对于弱门,我们的目标应该订在“有所提高”,不必把目标订在“超过或赶上强门”。

高考真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撞线,是人生中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撞线。它对翻开你生命中的一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考曾经改变了我们老师们的命运,我们老师们也决心让高考让知识改变同学们的命运,做到 “六个认真”,“四个落实”,“十字要求”,“六个认真”是认真研究08高考考试说明、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和学生交流。“四个落实”把集备落实到底,把高效课堂落实到底,把高考说明落实到底,把全员育人、关爱学生落实到底。做到“十字基本要求”是严: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细:计划周密、工作环节细致;实:实事求是,踏踏实实,扎扎实实;恒: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卓: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静:远离三闲,平静,安静,专心;情:爱岗敬业,拥有极大的工作热情和激情;思:善于思考,多想办法;能:相信变化,相信自己行,相信学生行;行:勤奋,行动,做。

奋战百日,拥抱辉煌。同学们一定要抓紧百日时光,明确目标,研究高考,热爱老师,勤奋进取,学习科学高效。相信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勤奋进取孕育的鲜花一定会在六月绽放!科学高效酿成的美酒一定会在六月飘香!

谢谢大家!

历 史 解 题 指导

问题一:如何进行选择题的审题和作答

对策:逐字逐词读题干和四个选项, 找出题目中出现的时间(直接的和隐含的两种, 可帮助快速准确的排斥一些干扰项, 使问题简单化) 、历史事物、求答内容等关键词, 认真理解关

键词的含义, 然后进行选择. 做题速度不宜太快, 一般控制在约25~30分钟.

没有充分理由不修改首次认真思考而得出的答案. 遇到难以把握的题目可运用多种解题方法或技巧, 实在不会的结合自己的感觉先猜测一个答案.(做题时最好将答案写在相应的题号前, 以防涂卡发生错误.)

从具体题型来讲, 组合型选择题, 可以用排除法, 先找出肯定不选的或肯定选的选项, 然后看搭配, 再对剩余选项进行分析. 最佳型选择题, 如" 根本原因" 题, 一般可从经济角度(如经济基础), 政治角度(如阶级本质), 主观角度或影响历史事物的主要矛盾来考虑;" 本质"," 实质" 可从性质, 根本目的, 阶段特征等方面考虑; 此外, 问原因, 影响等, 还要注意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比较型选择题, 首先找出比较对象, 其次找出比较对象的具体要素, 最后经过逐一比较, 得出结论.

问题二:如何进行问答题的审题和答题,做到符合题意, 史论结合, 避免史实堆砌

对策:遇到熟题不能心花怒放, 遇到生题, 难题不必过分紧张, 细心审题才有可能拿到该拿的分. 首先, 耐心完成以下三步:①认真逐字逐词阅读题目; ②用铅笔轻轻划出关键词, 如时间, 空间, 内容(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 求答方式(概括, 说明, 比较, 评价等), 求答项(主要原因, 特点, 影响等); ③正确理解关键词的词意, 甚至达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如" 概括历史现象" 需要将具体史实进行同类归结, 语言要简明扼要;" 根本原因" 切忌用历史现象代替根本原因," 根本" 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在解答历史问题时一般需要从经济层面(经济基础) 或政治层面(阶级本质, 主要矛盾), 主观角度等方面思考, 掌握了这一点, 回答主观题把握就大多了.

其次, 做好以下三步方可在正式卷面落笔:①根据题目中时间, 空间, 内容等关键词, 初步锁定教材相关章节(宜大不宜小); ②根据题目的求答项搜索材料, 筛选材料; ③根据求答方式及所占有的材料思考提炼出要点(如归纳的史实要点及相应的观点或结论等), 并据此确定评价, 启示或认识等问题的答题角度。以上三步, 需要" 步步为营", 才能稳稳拿分. 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草稿的作用, 同时对关键词要" 回头看", 以防" 走题", 还要重视试题中的分值分布. 最后, 进行规范答题. 首先是格式规范, 做到段落化, 要点化, 序号化(小论文题例外), 形式和内容都能做到层次清晰, 使阅卷者一目了然; 其次是语言规范, 要求使用历史学科的语言; 最后是书写规范, 字迹要求清晰, 工整, 卷面整洁.

" 评价" 往往是题目中的难点, 但也有规律可寻." 评价" 一般应从" 积极" 和" 消极" 两方面进行分析. 消极方面, 应从" 危害"," 局限"," 不足" 等几个角度思考. 积极方面, 通常称之为" 意义". 可从三部分回答:第一, 用简练的语言, 概括所考查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性质). 第二, 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产生的直接的, 近期的, 较小范围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 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的深刻的, 长期的, 大范围的影响.

" 启示"(体会, 反映出什么, 想到了什么等) 类问题, 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 其实, 答案并不是漫无边际的. 一般不外乎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 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规律性, 本质性的结论. 第二, 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基本观点等. 第三, 题中现象验证了哪些现行政策的正确性或者是验证了哪些事物的危害性. 第四, 我们能从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 第五, 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后, 我们的工作要朝什么方向努力. 这样, 我们就不难得出" 启示" 类试题的答案――既完整又深入, 再加上此类问题的评分标准一般比较宽松, 开放," 难题" 反倒能成为易于得分的题目.

问题三:如何避免不准确的语言表述如口语化文学化等现象,如何把握语言的精练程度 对策:理性, 平实是历史语言的基本要求. 学习使用课本语言, 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言(如对重大事件的定性) 和概括性语言(如大标题本身就是对阶段特征的概括) 切忌将历史卷当成语文卷; 组织答案时还应看看该小题的分值, 以把握答案的多少或精炼程度. 总之, 要严格按照审题, 组织材料提炼观点, 规范作答三步骤进行.

问题四:材料题的材料和设问的阅读顺序如何处理设问和材料的阅读要注意些什么

对策:材料解析题的题目是由材料和问题两部分组成的. 现在的高考题材料的容量一般都较大, 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材料, 易使考生产生浮躁及惧怕心理, 一般先读设问, 后结合设问读材料, 可以加强针对性, 有时设问中的信息还可以降低阅读材料的难度, 有利于对材料的准确定位, 形成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

对待材料解析题中设问(审题和答题) 要同对待问答题一样细致而慎重(具体可参考问题

二). 其实每一设问就是一道小问答题(小论文例外), 所不同的是答题的材料除了自己" 记忆库" 外, 还必须包括题目中所提供的几则材料; 具体表现在设问中常有类似" 依据材料" 的提示语. 因此阅读, 提炼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重要步骤之一.

材料的阅读. 第一步, 读引子和出处, 往往会隐含着一些信息, 且有助于阅读具体材料, 在语言上也没有难度; 如1995年" 三大发明题" 开头的" 《韩非子? 有度》载" 对回答第一问" 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 "就至关重要. 如是图片材料更要注意引子和出处或图片说明. 第二步, 对照设问读懂, 读透材料, 材料的阅读, 一般应读两至三遍:先粗读, 后细读. 找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每段材料一般都有一个中心, 这一中心有时需要提炼, 有时就是本段材料中的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话, 阅读时要留意), 划出相应的关键词(如时间, 人物, 历史事物或观点等重要信息), 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 结合设问找出设问与材料的关联之处, 获取有效信息; 结合设问找出材料与课本相关联的地方. 切忌似是而非, 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 如是图片材料, 没有文字信息, 或有很少的文字信息(如引子和出处或图片说明), 首先要设法将图片所反映内容的时期准确定位, 然后将记忆库中的相关内容与图片对照分析, 找出切合点, 再对付设问就不会太难了.

此外, 要特别重视设问中的第一问. 除了小论文题外, 每道材料解析题基本上有多个设问, 设问间往往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 而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 完整, 直接影响着下一问的作答. 因此, 第一问一定要细心推敲, 力求全面准确. 对起点设问的错误理解, 将会误及后面的答案. 但如果第一问较难作答, 在仔细审题后跳开, 有可能下面的问题的解答有助于第一问的思考解答(下面的" 太平天国" 题的第一问就难下手作出答案, 而第二问相对要易一点), 不过一定是在仔细审题后跳开, 只是暂不组织答案而已.

问题五:提取信息时, 遇到材料中的观点与课本结论不一致怎么办

对策:提取信息时, 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思考作答. 如仅要求提炼观点, 则需要从作者的(或当时人) 角度出发, 而不必考虑课本结论; 如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价, 则既要结合自己掌握的课本知识, 又不能完全被课本的观点, 结论所束缚, 注意从多角度, 不同情境(如中国和世界) 进行分析, 因为有时课本内容与材料或题意不相符, 有时材料会反映出史学界的不同观点或观点, 但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

问题六:如何运用图表材料

对策:高考中材料呈现的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对任何方式呈现的材料都要给予高度重视. 文字以外的材料一个数据一个符号都不能漏读, 这些材料往往更清楚, 更直观. 数据表格可结合要求分别进行纵, 横阅读, 在数据纵横比较中寻找规律; 由数据绘出的图, 要从整体把握, 并要结合题目要求将整体与部分联系, 不遗漏图的任何一个组成要素. 具体讲读图表要找出时间, 内容, 趋势(升降及其幅度), 既要考虑整体趋势, 又要注意个别特征(根据题意要求决定).

问题七:在最后一段的时间里历史复习要注意些什么

对策:第一, 粗线条, 短周期, 多循环地回顾课本主干知识及知识网络, 可以从课本前目录及课文中章节目的标题, 阶段特征, 历史线索, 重大事件之间的联系入手. 第二, 精做题, 留意自己在解题过程是否做到步骤化, 规范化(耐心读题, 细心审题, 搜索材料, 筛选材料, 提炼观点或要点等), 要让自己做出成竹在胸的心态. 第三, 重点错题回访(尤其是基础题), 找出错误的原因, 努力减少审题或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问题八:对一些疑问代词的理解

1、是什么:指具体的有条件的现成的东西,不能凭自已的分析和理解去任意编造或杜撰。如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和“是什么”相当,所不同的是只不过在语句结构形式上来一个颠倒,问法明显,回答时容易掌握住中心,如,什么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相当于名词解释,着重点是需回答一个事物或词的定义或概念,条文性没有第一种解释原因那么强烈。例如,什么是“明治维新”?

3、为什么:是询问原因和目的,要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对题目的仔细阅读,充分理解题意;作答时可充分利用课本中概括性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例如,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历史回答题中,分析论证题常用“为什么”作提示语。

4、怎样:询问性质、状况、方式或情况等。

在历史试题中,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句的句子中间时,一般是问原因和经过。例如,“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这就要求答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和经过,再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

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句的句尾时,就要结合它前面的词义来确定所答内容。例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怎样?这题答出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即可。

5、哪、哪些:哪是疑问词,哪些是哪的复数,不止一人一事如此;读题时若漏读“些”字就会使答案不全而失分。

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两次鸦片战争及其严重后果。沙俄侵犯中国大片领土。

2、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历史条件分析法,历史辨证法。

2、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通过史实树立历史责任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

基本知识点

(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2)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思考: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为什么?

2. 战争经过和结果:战争爆发(1840年6月)--战争扩大(1841年)--战争结束(1842年8月)

3. 战争结果:清政府失败。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南京条约》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等。

《南京条约》危害:

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开口通商: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开了列强向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

开口通商: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协定关税:片面协定关税,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1843年,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美法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也称“治外法权”。它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但清朝官员认为有关洋人的诉讼由他们自己裁决更便当。

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及公民的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的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等待遇。通常通过签订商务条约由缔约国双方相互给予,这是发展国际间正常贸易、消除贸易歧视的一种手段。但近代中国与外国所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它充分体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清朝官员对最惠国待遇不知是双方共同享有的。

4. 战后的中国:

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②传统的朝贡体制被打破,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什么是朝贡体制?是古代中国与外国的外交中的一种制度,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即:要求承认中国的“天子”凌驾于全世界其他统治者之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外国的君主以两种“象征性的”方式表示他们接受这一要求:向中国天子进贡,并且行叩头之礼。)③中国从此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思考:中英两国之间的鸦片战争,英国远道而来,中国在本土作战,为什么中国战败?请结合课后的“解析与探究”来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客观原因。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经济落后等。

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教训: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5.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1)人民自发抗英:1841年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爱国将领英勇抗击、壮烈捐躯:

陈连升(土家族)、定海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裕谦(蒙古族)、陈化成、海龄(满族)

(3)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屈辱求和。

[板书]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 原因: 思考: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①从背景及西方列强的根本目的看,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②从战争的手段看,侵略者都是凭借坚船利炮进行武力征服,战争过程也非常相似。③从战争的结果看,清政府都被打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种种主权。④从战争的发动者看,以英国为主。

扩大:①从原因上看,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不满足已得到的侵略权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②从影响和后果上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

加深。可见,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 经过:请读课文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3.结果:《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10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沿海沿江各口岸通航;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规定:除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还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等。

思考:展示十一口通商图,对比两次鸦片战争中所开放的口岸分析特点。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口岸都分布在东南沿海。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口岸特点:多,广、深,多是指通商口岸多达11个,请学生读图,掌握最北的,最南的。广是指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深是指南京、汉口的开放,使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中国内地。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的深入,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4. 影响:

(1)第二次鸦片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清政府开始被外国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加深。

横向联系:

(1)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与第一次鸦片战争不同,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清朝一部分官员开始关注“洋务”,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2)设立总理衙门,专门处理外交事务。随着中国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外交事务日益增多,需要一个专门机构进行外交活动。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为什么没有与列强交往的外交机构?

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视外国为蛮夷小邦。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不可能有平等的与外国交往的机构存在。这正是闭关锁国政策在对外交往中的反映。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外交机构,表明清朝统治者对外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3)设总税务司。长期以来由英国人担任。

(4)设同文馆,翻译外国书籍,了解西方。表明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纵向联系:

联系必修(2)第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和必修(3)第22课《西学东渐》,想一想: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鸦片战争的中国社会经济:(1)大量洋货涌入中国;(2)传统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兴起以“自强”“求富”为出发点的洋务运动。

小结:鸦片战争后, 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不仅引起了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 而且也引起了思想观念的变化. 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 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历史曾无数次的证明, 文明衰败的根源, 主要不在于外部力量的打击, 而在于内部机制的退化. 几千年来, 黄河文明受到多少次伴随征服的外来冲击, 但它始终没有陨落. 我们曾经很欣赏这种文明的同化力量. 但19世纪上半期, 一种新的文明, 乘着西方军舰, 带着廉价商品和新的思想文化观念呼啸而来的时候, 古老的华夏文明再也不可能同化它了. 中国近代

历史就成为一部错综复杂的历史. 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 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 要救文明之衰微, 就必须打开国门迎接科学民主的曙光.

【课堂检测】1.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 .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 .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 .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 .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4、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终以英国获胜,中国失败而告终。这反映了 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

一 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 ③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 ④战争结局与战前指导直接有关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 .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割占中国领土

7.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

A .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 B.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 .取得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权力 D.取得了在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力

8. 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A .《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 .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答案:1-5:DCABA 6-8:BBB

板书设计:

一、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 战争经过和结果:战争爆发(1840年6月)--战争扩大(1841年)--战争结束(1842年8月)

3. 战争结果:清政府失败。《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南京条约》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等。

危害:割地、 开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4. 战后的中国:

5.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 原因:

2. 经过:。

3.结果:《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4. 影响: 教学反思:

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设计

一、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拜上帝教;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北伐、西征和东征 通过引导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太平天国的背景、制度、作用等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的习惯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通过太平天国史实的讲述, 使学生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对外国侵略者的革命性, 从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太平天国的失败 后期的防御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的性质、作用.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

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六、课型:新授课。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促使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拜上帝教

思考:关于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课本讲了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和阶级矛盾尖锐,对照课本小字" 鸦片走私和银贵钱贱" 现象进行讲解, 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官吏的横征暴敛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的主观原因是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

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

对于这段历史,可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金田起义》的有关电影材料进行讲述1853年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3.北伐、西征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和西征。(结合地图讲解北伐、东征和西征过程及目的)

二、《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首先让学生明确《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尽管如此,就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点来看,也足以显示其反封建制度的决心。这一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统治的思想结晶

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1859年冬, 洪仁玕玕为振兴太平天国, 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

政新篇》.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最后指出《资政新篇》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在政治方面也主张学习西方,效法西方民主政治,改革内政,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洪仁玕为了使广大天国将士接受这一改革方案, 在《资政新篇》中还论述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 说明英、法、美等国正是由于发展了资本主义变成了富强国家. 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 《资政新篇》在“向西方学习”方面,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的主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太平天国的最高决策人准备以这样的革新使太平天国成为" 新天新地新世界"," 一统江山万万年". 但是当时的中国还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 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 《资政新篇》没有能够实行.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教师首先指出后期天京变乱和重组领导核心,然后指出后期军事防御上的五件大事(A .再破江北大营 , B.三河镇大捷 C.再破江南大营D .李秀成; 东征苏南与进攻上海 E.安庆陷落与陈玉成就义)即可,最后指出:1864年天京失守, 标志着天平天国的失败. 本节最后让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历史作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在反封建的同时, 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性质). 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斗争的最高峰. 。

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战略上的失误. 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战争. 农民阶级是分散的小生产者.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也不可能超越农民阶级的狭隘性, 提出科学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他们制定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虽然符合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革命愿望, 但它却是一个不切实际, 不可能实现的平均主义的空想. 太平天国领导人的骄傲自满、腐化堕落、宗派斗争, 使天国力量大大削弱, 丧失了革命发展的大好形势. )

[巩固练习]

一. 选择题

1.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B

A.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 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拜上帝教的矛盾

2. 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B

A. 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 《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二者的共同点是:A.

A. 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B.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

C. 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D.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4. 关于天京变乱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彻底搞垮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 B.太平天国开始转入防御战

C. 太平天国发生了信仰危机 D.使西征、东征相继失败

5. 天京变乱后,太平军能再次打破江南、江北大营的主要原因是:B

A.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战败

B. 洪秀全提拔年轻将领组建了新的领导核心

C. 颁布《资政新篇》树立革命理想

D. 实行和平外交,减少资本主义国家干涉的可能

6.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中,太平军与清军反复争夺的战略据点是:A

A. 安庆 B.九江 C.天京 D.苏州

7.之所以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C

A. 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 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斗争英勇

8、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来可以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D

A. 只看到现象而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B. 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历史作用

C. 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D. 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作业布置:

备考指南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拜上帝教

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

3. 北伐、西征和东征

二、《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教学反思:

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武昌起义 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同盟会;武昌起义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主要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由此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归纳, 透过历史演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 建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 以及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等内容的讲述, 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认识社会的观点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独立思考

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清国情, 增强对中国革命只有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的深刻认识. 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

中国民主进程的里程碑 袁世凯篡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约法》;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功绩

难点: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和讲述法,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威胁, 像一个可伯的阴影, 笼罩着人们的心头."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 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 同旧式的举人秀才不同,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已经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有敏锐的感受, 有比较强烈的爱国心.1901年至1905年间,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那时候, 到国外的不少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 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书籍, 还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 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

2.革命团体的建立

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约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初, 黄兴、宋教仁等建立了华兴会, 重要成员有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 同年冬, 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建立了光复会, 蔡元培任会长.1906年, 湖北进步人士刘静庵在武昌建立日知会, 成员是学界和新军.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3.同盟会成立

1905年,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 同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70多人集会, 决定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8月, 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 通过了同盟会章程, 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 驱除鞑

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作为政治纲领, 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 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族" 、" 民权" 、" 民生" 三大主义, 简称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即民族主义, 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创立民国" 即民权主义, 就是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这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是" 政治革命的根本. "平均地权" 即" 民生主义"; 主张平均地权. 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武昌起义

简单介绍武昌起义的背景,然后指出湖北革命党人果断地决定立即发动起义. 在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 经过奋战, 终于赢得了起义的光辉胜利. 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一声惊雷, 震响祖国中部长空, 触发了全国辛亥革命的巨澜, 到11月下旬, 全国有14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定都南京, 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改用公历, 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从太平天国到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 相距半个世纪. 从单纯的农民战争, 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向前大大地跨进了一步.

2.《临时约法》

1912年春, 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这说明了什么?(民主性和反对封建专制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订的目的是什么?(限制袁世凯的权利, 维护共和制度)通过哪些方面限制袁世凯的权利, 维护共和制度?(一是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二是约法规定政体采取内阁制, 而不是总统制. )但是由于当时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正在加紧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 革命派企图用这些法律条文约束袁世凯手中的权力只不过是软弱资产阶级的一种幻想而已.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权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 帝国主义各国采取什么手段对革命施压?(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 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 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 孙中山辞职, 经过南京参议院选举的形式, 袁世凯由清朝内阁总理大臣摇身一变而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样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落到了袁世凯手中。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第一、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 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二、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从此,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这次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为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 谁是我们的敌人? 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 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 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把这次革命的主要任务看成仅仅是" 排满", 他们既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 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因此,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改变.

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他们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 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因此,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巩固练习】

1. 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开始的标志是: ( A )

A. 兴中会建立 B.1895年广州起义 C.中国同盟会建立 D.光复会的建立

2.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D )

A. 同盟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兴中会

3. 中国同盟会建立的原因有: ( D )

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②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 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A. 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思想的共同目标是 ( A )

A. 推翻清朝统治 B.反对传统文化 C.提倡民主科学 D.反对盲目排外

5.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D )

A. 兴中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中国同盟会

6. 同盟会成立后,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 C )

A. 《浙江潮》 B.《革命军》 C.《民报》 D.《国闻报》

7. 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华兴会 ②兴中会 ③日知会 ④中国同盟会

( B )

A. 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8. 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领导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新”主要指 ( D )

A. 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 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作业布置:

备考指南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2.革命团体的建立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4.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2.《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权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

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设计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发生和诞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它们对中国革命的重

大意义。

2、 了解国共合作实现的基本史实。

3、 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 过程与方法:

1、 探究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让学生认识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2、 探究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是最主要的原因。

3、 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历史小片段的介绍,如中共一大召开等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注意对他们的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教学难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中国的节日很多,大家可知道青年节是哪天?(学生回答:5月4号)对!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会是在这天呢?这就不能追随到88年的这一天了,也就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有何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老师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五四运动的有关情况;五四运动为什么会爆发呢?播放影片《我的一九一九》片断。

【片断一】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缜密细致、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

学生被带入了特定的历史氛围中,被这一位杰出的外交家的才智所折服,为他的爱国情操所感动,老师趁机提出问题: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巴黎和会有什么关联吗? (学生回答):„„

一、五四风雷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时中国是弱国,即使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也不可能赢得列强的尊重。)

(老师过渡):巴黎和会上中国争议要求传到中国,立即激起了各层人民的不满,他们纷纷起来反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场运动的具体过程

2、经过:

(老师引导):请同学们看教材,五四运动主要发生在5、6月份,而且运动的中心和斗争的主力发生了变化。在斗争中,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并板书): 五月:运动中心:北京;斗争主力:学生;

六月:运动中心:上海;斗争主力:工人;

(老师讲解):五四运动声势浩大,波及到全国20多个省,100多座城市,成为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其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大家要注意一下这些反映结果的动词:释放、罢免、拒签;

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签)

(老师引导):五四运动的胜利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其伟大意义。

4、意义:

﹙1﹚ 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 特点: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

﹙3﹚ 影响: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老师过渡):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斗争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随之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老师引导):中共为什么能产生呢?产生的条件怎样?(引导学生从经济、阶级、思想、组织等方面去思考)

(1)工人运动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共产国际的帮助

(老师引导):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共是怎样诞生的,也就是一大的召开。

2、诞生——中共一大召开(1921.7 上海)

(1)主要内容

(老师讲解):中共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党纲、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党的中心任务,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这一切具有伟大的意义。

(2)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老师过渡):中共在长期的斗争中,认识到要想革命胜利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力量,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课本第三个内容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教师引导):请大家看教材内容,思考一下国共为什么要合作?

(一)国共合作

1、原因:敌强我弱

(学生回答):„„

2、中共三大

(老师总结):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决定

(老师引导):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学生回答):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 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1月,广州)

(老师引导):国共合作的实现有利于国民革命的开展

(老师过渡):为了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国民政府决定实行北伐,请看课本内容,看一下北伐得以实现的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北伐战争

1. 条件:国民政府成立,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

(老师引导):请同学们继续看课本,了解一下北伐是要打倒哪些势力?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老师引导):北伐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列强开始寻找新的代理人。 (老师引导):国民革命最后有没有成功?

(学生回答):没有

(老师引导):对!是什么事件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学生回答):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4、国民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老师引导):我们一起来追究一下这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学生讨论):„„

失败原因:(1)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2)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老师过渡)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让中共认识到要想革命胜利必须掌握军队的领导权,中共开始了独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下一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失败后的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出低谷的!

【小结】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超越而努力。

【练习】

1、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C 、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的加剧

D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斗争的发展

2、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最主要的是

A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 B、无产阶级开始以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

C 、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3、下列各项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同胞协力,挽救青岛”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4、中共一大规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C 、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5、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马林促成国共两党商讨 B、中国共产党“三大”的会议决定

C 、共产国际帮助改组国民党 D、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板书设计:

一、五四风雷

1. 导火线

2. 经过

3. 结果

4. 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 条件

2. 诞生(中共一大召开)

(1)内容

(2)影响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

1、原因:敌强我弱

2、中共三大

3、 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1月,广州)

(二)北伐战争

1. 条件:国民政府成立,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4、国民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失败原因:(1)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2)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教学反思:

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通过对1927年和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学习,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 分析研究国情, 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 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认识能力. 。 了解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及红军长征等有关史实,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养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论从史出

情境再现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独立思考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在那种坚苦卓绝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精神,学习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主义的教育.

红军的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红军长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的诞生、国共合作和战争、武装起义、遵义会议

难点: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

三、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谈话和多媒体手段进行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距今85年前的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中国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一发生在80年前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是指什么事?(学生答: 南昌起义)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残酷的镇压. 为了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7月中旬, 中共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2、时间、领导人:1927.8.1 周恩来、贺龙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起

了继续斗争的旗帜,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秋收起义秋收起义的队伍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 这是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2)总方针

(3)意义

2. 秋收起义

(1)时间、领导者: 1927.9毛泽东领导

(2)井冈山根据地创立

(3)意义:

3.土地革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 毛泽东就领导井冈山军民进行土地革命.

4.根据地建设

1927年10月, 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 开展游击战争, 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到1928年春, 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 到1930年夏, 全国正式红军共十几个军, 约10万人; 开辟根据地大小十几块, 遍及10多个省的300多个县.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 发展成燎原之势.

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的提出,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此后中国革命发展的进程, 充分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

三、红军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经过半年多准备,1933年10月, 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 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 围剿", 以其中的50万兵力用于直接围攻中央苏区. 第五次反" 围剿" 开始时, 敌强我弱的基本状况与以往相同, 如采用前四次反" 围剿" 的基本战略战术, 取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 此时毛泽东正确的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军事思想完全被临时党中央否定, 博古(秦邦宪)、李德推行王明的" 左" 倾冒险主义, 抛弃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采取积极防御、诱敌深入、分散敌人力量、集中红军优势兵力在运动中迅速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正确作战方针, 机械地搬用苏联红军正规战争的经验, 用阵地战代替运动战. 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是" 左" 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全面推行的必然结果.

2.遵义会议

1934年10月, 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苏区的腹地,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开始长征. 红军长征初期严重损失, 表明中国革命已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 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 左" 倾冒险主义的怀疑、不满; 突破湘江封锁线, 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之后, 不满情绪达到顶点. 毛泽东转兵贵州的意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 避免了红军覆灭, 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前提.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中共中央在遵义柏公馆的小楼上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议题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军事问题, 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 围剿" 胜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 二是组织问题, 改组中央领导机构, 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

问题,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提问: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遵义会议后红军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 四渡赤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安然渡过金沙江, 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 跳出敌人包围圈. 红军继续北上,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越冰封雪盖的夹金山, 穿过布满沼泽泥潭、荒无人烟的大草地, 进入甘肃、陕西, 决定把陕北作为长征的落脚点.1935年10月19日, 中央红军到达陕甘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 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 与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会师,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巩固练习】

1.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 《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 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 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2.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C .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3.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包括①领导工人运动 ②打倒封建军阀 ③争取民族独立 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4.中共“一大”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A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B.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C .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D.同国民党合作推动国民革命

5.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

A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B .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

C .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

D .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6.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

A.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C.1923年的《中国国民党宣言》 D. 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7.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

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②中国国民党在各政党中“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 、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作业布置:

备考指南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一、南昌起义

1. 背景

2. 时间、领导人

3. 意义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 (2)总方针

(3)意义 2. 秋收起义

(1)时间、领导者: 1927.9毛泽东领导 (2)井冈山根据地创立 (3)意义: 3.土地革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 毛泽东就领导井冈山军民进行土地革命. 4.根据地建设 五、红军的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遵义会议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教学反思:

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通过对1927年和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学习,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 分析研究国情, 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 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认识能力. 。 了解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及红军长征等有关史实,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养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论从史出

情境再现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独立思考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在那种坚苦卓绝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精神,学习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主义的教育.

红军的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红军长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的诞生、国共合作和战争、武装起义、遵义会议 难点: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 三、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谈话和多媒体手段进行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距今85年前的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中国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一发生在80年前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是指什么事?(学生答: 南昌起义)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残酷的镇压. 为了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7月中旬, 中共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2、时间、领导人:1927.8.1 周恩来、贺龙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继续斗争的旗帜,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秋收起义秋收起义的队伍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 这是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2)总方针

(3)意义

2. 秋收起义

(1)时间、领导者: 1927.9毛泽东领导

(2)井冈山根据地创立

(3)意义:

3.土地革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 毛泽东就领导井冈山军民进行土地革命.

4.根据地建设

1927年10月, 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 开展游击战争, 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到1928年春, 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 到1930年夏, 全国正式红军共十几个军, 约10万人; 开辟根据地大小十几块, 遍及10多个省的300多个县.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 发展成燎原之势.

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的提出,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此后中国革命发展的进程, 充分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

三、红军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经过半年多准备,1933年10月, 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 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 围剿", 以其中的50万兵力用于直接围攻中央苏区. 第五次反" 围剿" 开始时, 敌强我弱的基本状况与以往相同, 如采用前四次反" 围剿" 的基本战略战术, 取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 此时毛泽东正确的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军事思想完全被临时党中央否定, 博古(秦邦宪)、李德推行王明的" 左" 倾冒险主义, 抛弃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采取积极防御、诱敌深入、分散敌人力量、集中红军优势兵力在运动中迅速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正确作战方针, 机械地搬用苏联红军正规战争的经验, 用阵地战代替运动战. 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是" 左" 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全面推行的必然结果.

2.遵义会议

1934年10月, 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苏区的腹地,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开始长征. 红军长征初期严重损失, 表明中国革命已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 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 左" 倾冒险主义的怀疑、不满; 突破湘江封锁线, 红军锐减到3万多

人之后, 不满情绪达到顶点. 毛泽东转兵贵州的意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 避免了红军覆灭, 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前提.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中共中央在遵义柏公馆的小楼上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议题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军事问题, 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 围剿" 胜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 二是组织问题, 改组中央领导机构, 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问题,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提问: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遵义会议后红军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 四渡赤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安然渡过金沙江, 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 跳出敌人包围圈. 红军继续北上,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越冰封雪盖的夹金山, 穿过布满沼泽泥潭、荒无人烟的大草地, 进入甘肃、陕西, 决定把陕北作为长征的落脚点.1935年10月19日, 中央红军到达陕甘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 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 与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会师,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板书设计:

一、南昌起义

1. 背景

2. 时间、领导人

3. 意义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

(2)总方针

(3)意义

2. 秋收起义

(1)时间、领导者: 1927.9毛泽东领导

(2)井冈山根据地创立

(3)意义:

3.土地革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 毛泽东就领导井冈山军民进行土地革命.

4.根据地建设

五、红军的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遵义会议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教学反思:

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报刊业的发展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掌握影视业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及其特点,分析影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优势等文化媒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直观感知,观察领悟→③师生互动,理性探讨→ ④活动教学,协作交流→⑤整合教材,总体把握→⑥反馈创新,拓展迁移

情境导入:播放《天龙八部》阿朱飞鸽传书的镜头。

目的:利用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问题1:从录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是如何传递信息?而我们今天还有哪些更先进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呢?学生回答后,显示三组图片,直观地让学生看到当今社会三大重要媒介手段:报刊、影视业、网络自然地引出本课课题--

多媒体展示: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推进新课: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合作探究1: 阅读教材 自主整理出报刊业的线索

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 整理出报刊业的线索,目的: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接着我用多媒体显示报刊业三个发展阶段(形成-发展-繁荣)具有代表性的报纸,目的:诱使学生探讨不同时期的报纸对当时的作用。然后进一步深入分析思考

合作探究2: 报刊业有哪些社会功能?

答案提示:传递信息, 传播知识; 通达民情, 开启民智; 立言议政, 舆论监督.

合作探究3: 目的:联系现实材料,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1996年, 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该集团目前有19种报刊, 日均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 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报业集团有31家。

年份 报纸 刊物

1978 186 930

2000 2007 8725

请完成: (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2)你喜欢哪方面的报刊, 谈谈这些报刊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3)你觉得报纸不足的方面有哪些?

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大, 集团化, 市场化

原因: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支持, 重视对科技文化等.

影响:开阔眼界, 影响观念;

丰富生活, 陶冶情操.

局限:普及面不广, 直观感染力不强.

过渡:从这个问题可看出,报纸最大的不足是你必须识字,这样普及面就不广了,而且直观感染力也不强,这方面就不如影视了。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课前:为了说明当前电影事业的繁荣,同样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做一个调查收集工作。收集的内容为我国在世界上获奖的影片、演员、导演。活动探究(多媒体展示)。 目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来验证当今中国电影业的繁荣,同时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将历史与现实拉近,引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效率。

(一) 电影 活动探究:

(1)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你爷爷和你父亲年轻时候心中分别有哪些经典电影和著名的电影人?

(3)你心中有哪些经典电影和著名的电影人? 对国产电影有着怎样的感情和寄望?

接着教师利用图片展示中国电影事业的概况。(1905年诞生—20年代后走向成熟—30-40年代享誉世界—建国后,主题走向工农生活—80年代中期后走向辉煌)

目的:让学生直观体验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过渡:电影存在时间、地点和票价的限制,而电视就在这方面弥补了它的不足。

(二) 电视

(1)问世:(2)概况: (3)现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多媒体显示电视栏目的丰富性)

过渡:由此可见电视已经相当普及了,提问:你认为电视电视普及的原因有哪些? 目的:通过问题式的启发,引起学生探讨影视业发展的原因。

(4)普及原因:技术, 生活的提高, 政策的支持

你说我说: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如果现在突然没有了电视,我该怎样生活?” 目的:通过假设和讨论使学生体验影视现在对于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5)影视媒介有哪些局限? (时效性不强等,互联网弥补其不足。)

三、互联网的兴起

1、原因: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2、出现:

3、发展:多媒体演示图片,(网络正在逐步渗透我们的生活)诱导学生思索问题:那么, 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有何启示? 目的: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引起学生探讨网络的优势,同时利用探讨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感悟到要正确运用网络。

4、优势:优势集中,费用低廉; 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

5、缺陷: (1)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2)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3)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6、启示:比其他媒介更有潜力, 但它是一把双刃剑, 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整个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使他们对本课教材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我对本堂内容升华,指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媒介在产生和发展之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19世纪中后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B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

C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是政府刊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中央日报》等报刊

2、 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D

A 《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

3、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精彩的球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D

A 报刊 B电影 C电视 D互联网

4、畅想天地:

显示表格,思考:“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会不会影响其他媒介的发展?”目的:学生通过课后的反思与探讨,进一步认识到各种媒介手段发挥的作用。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报纸总引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280799 647762 2332164 2931682 3381466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38056 91572 383513 526483 585007

互联网用户(户) 7213 3014518 9021717

教学反思:由于本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感强,所以我通过以上的情境教学,师生互动, 很好地完成了教学要求,同时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我们今后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地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表现,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②掌握本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培养学生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③掌握 “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概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②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反映经济危机爆发前后的视频资料《大国崛起》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为什么如此严重?这次经济危机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推进新课]

1. 虚假“繁荣”的幻灭

想想议议:

师: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但危机爆发的隐患正在悄悄地酝酿和滋长。请大家首先看大屏幕上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14%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2/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家庭占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12%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师:材料一和材料二表明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生:从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而且工人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的水平,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

师:分析得很正确。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必然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并由此导致建筑业、钢铁业、汽车业等许多部门的生产先后出现相对过剩,导致供需矛盾扩大。

师:请大家阅读材料和教材,看一下经济危机的爆发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吗?

生:还有两点:分期付款膨胀和银行贷款;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

师:对。当时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使得作为企业“晴雨表”的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同时20世纪20年代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这种消费方式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反映,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用句时髦话来说,就是所谓“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更加尖锐,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由此可见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呢?

生: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师:那么造成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生: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师:对。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追求利润,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危机。请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示意图。

师:观看一段经济危机发生期间的视频资料: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崩溃,引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代来临了。

学生归纳总结经济危机的表现。教师介绍美国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解释“大萧条”的含义。

2.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师:这场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大危机很快蔓延到欧洲、加拿大、日本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那么为什么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我们带着问题观察一组动画,(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从美国的经济地位、世界市场等角度思考。

生1: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它的经济状况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生2:还因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迅速波及到全世界。 师:很正确。下面大家再观察一组图表,阅读教材正文,能不能总结这次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和图片)

生1:特点之一是范围特别广: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生2:特点之二是持续时间特别长,达四年之久。

生3:特点之三是破坏性特别大,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师:这次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倒退了20年,人们习惯于用“大萧条”“大恐慌”来形容它破坏的严重性。可以说,这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其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为了加深大家对经济危机影响的了解,我们来看一个历史剧表演。现在请一些同学上台,分别扮演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农群众、资本家、法西斯分子、政府及其代表,在遭受这场危机时,你分别会有怎样的想法和行动?

生1(工农群众):我也失业了,我的股票一夜之间成为废纸。感叹“末日已经来临”。为了生活,我被迫去廉价出卖我的汽车,100美元还无人问津。我每天都去职业介绍所,那队伍长得不得了,半天不能动一下。失业人数太多,获得职业太难了。没有职业和工资来源,只有靠政府救济,我多次参加大示威,要求就业,要求增加工资。

生2(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倒掉牛奶等。

生3(法西斯分子):到处活动,积极准备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法兰西行动”“法兰西团结”“爱国青年”等右翼团体。

生4(政府及其代表):略

师:看了这个历史短剧后,大家从中了解到什么?

生1:危机发生前,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危机发生后,从美国先后迅速波及到德国、日本和法国。受打击最严重的是美国,其次是德国。

生2:危机发生的范围广,破坏性强,人民生活贫困。

生3: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各国阶级矛盾激化,不少国家的法西斯主义思潮开始泛滥;同时国际局势渐趋紧张。

师:(小结)(1)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各国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运动不断发生;不少资本主义国家的法西斯主义思潮开始泛滥,美、法、英、西班牙、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的法西斯势力很活跃,德日两国则建立了法西斯专政。(2)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日益尖锐。

3. “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美国总统,想一想,该如何摆脱危机?

生1: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倾销过剩商品,转嫁危机。

生2:提高工人工资,让工人有能力购买商品,以此激活市场,带动工厂恢复生产。 师:不知当时美国总统胡佛的想法与同学们的想法是否相同?胡佛的政策是什么?能阻

止形势的恶化吗?为什么?(要求学生看书回答)

生:胡佛反对政府直接干预,主张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问题。这些措施没能阻止形势的恶化。因为美国经济危机已经严重到无法靠自身的调节机制来恢复的程度,需要国家大规模地进行干预。

师:对。这里特别强调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理论。它是西方传统的经济思想,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干预的市场来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就可以了。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结果不仅解决不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反而加重了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不断恶化,说明危机已严重到无法依靠自身的调节机制来恢复的程度,需要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干预。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课堂小结](多媒体课件演示)

从本次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特点、影响及传统经济政策应对危机失败等方面归纳,形成整体认识,提练本课要旨。

教学反思:本节教学运用历史资料(图片表格等),加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与讨论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③通过历史剧表演,让学生体验角色,再现历史场景,掌握知识,加深理解。

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作用的探讨、归纳与概括,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实现以古鉴今的教育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学习罗斯福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产生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大国崛起. 危局新政》有关大危机对美国破坏的片断,设疑导入新课。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对美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通过影象设疑,温故而知新,既能让学生明确新政的时代背景,又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达到一箭之双雕。

2、以诱达思,讲授新课

1)探:新政背景

新政的背景比较简单,我采用设疑法进行教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提供材料,让学生阅读,加深对自由主义经济和凯恩斯主义理论的理解—→模拟大选时胡佛与罗斯福的辩论,再现历史场景——→最后课件演示、归纳新政实施的背景。

通过模拟辩论,使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相互撞击,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认识到自由放任理论和政策已经过时,有限的干预已无济于事。罗斯福当选总统,推行新政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这样学生在探究事件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

2)析:新政内容

新政的内容比较复杂,又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对新政内容有一个深刻印象,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设计的教学步骤是:

教师设疑诱思——→学生参与讲解——→师生合作对话——→形成新政内容的知识结构——→分组讨论各项措施的作用——→形成观点(课件演示)。

我结合教材,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参与新政内容的讲解。

①假如你是当时的罗斯福,总统竞选成功,下一步你将如何带领美国人民渡过难关? ②罗斯福重点在哪几方面推行新政?新政的各项项措施有什么作用?

通过设疑诱思,学生参与讲解,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课堂变成了学生发展、智慧展现的场所。

3)议:新政影响

新政的影响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我主要采用讨论法,探讨其作用、分析其实质。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①如果罗斯福不实行新政,当时的美国将会出现什么情况?②罗斯福实行新政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③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呢?④纵观罗斯福新政全过程,新政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启?)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所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倾听学生的意见,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具体的引导和帮助。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讨论意见。最后,教师对各小组学生讨论的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并根据教材的观点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这样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了到充分表现。

4、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板书设计:

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严重

胡佛反危机失败

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

社会救济、公共工程

使美国经济走出了低谷

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5、智能训练,运用迁移

1)精选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课外探究:罗斯福总统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人们将他与华盛顿、林肯相提

并论。你对罗斯福了解多少?你对这位美国著名总统是什么看法?几位同学组成小组, 分头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收集有关罗斯福的资料,写出你自己对罗斯福的功过评述,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运用历史辩证唯物思想来学会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罗斯福为课外开放性的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改变只重知识测试的单一性作业形式为知识能力并重的多样性作业,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五、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学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为此本课教学设计从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入手,运用自己的实践知识、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对学习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变成师生交往、学生发展、智慧展现的场所。

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通过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史学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多媒体显示二战后留下的垃圾和废墟。在满目疮痍的氛围中,问“如何重建家园”,导入新课。采用 “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干预经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以沉重的声调讲述)经历过二战的冲击,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也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以二战中被毁的英国考文垂大教堂废墟等图片呈现战后的垃圾,瓦砾和废墟)面对如此景况,应当怎么办才能重建家园,恢复经济的繁荣呢?(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主探究1:面对二战后的经济现状,用原有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能实现战后的重建与经济复兴吗?

讲述:原有的经济理论已然不足以解决战后重建,一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西方国家所青睐,那么什么是凯恩斯主义?我们先看录像。(凯恩斯写信给美国总统的阐述自己的经济观点)

1、凯恩斯主义

(1) 产生的背景(2)主张(3)特点

讲述: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恢复与高速发展,西方国家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那么西方国家是不是有此理论就可以保证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帆风顺了呢?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找出“黄金时期”和“滞胀”现象的表现及原因。

2、黄金时期

表现:战后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出现战后20年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原因:(1)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

(2)利用科技革命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3、70年代初的“滞胀”现象

表现:生产相对过剩且停滞;失业严重 ,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外贸增长趋缓 特点: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原因:(1)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 出现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

(2)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直接原因)

过渡: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国家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70年代初又出现了“滞胀”现象,那么应当如何解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滞胀”现象呢?

4、混合经济:

表现:应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学习延伸1 分组讨论:伟人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联系我国“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具有互补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

干预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干预的不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加剧矛盾的发展, 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97年金融危机、美01年经济衰退)

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起到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了更好的缓和社会矛盾,西方国家着手建立福利国家来缓和矛盾。

二、 建立“福利国家”

自主探究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和概况?

目的: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

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劫”富济贫

概况:(1)过程: 成功实践: 20世纪30年代 发展完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缩小规模: 20世纪八十年代

(2)建立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的基础(生产力提高)

(3)社会福利资金(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4)福利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

(5)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合作探究2:(显示福利国家的一些图片、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对福利国家的评价) 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评价: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学思之窗]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张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想一想: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点拨学生领悟“梯子”和“安全网”的含义)

学习延伸3 在当今西方国家构建福利国家时,十七大胡主席进一步明确构建“和谐社会” “小康社会”的宏亮声音响彻神州大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宏亮的声音:(播放十七大胡主席讲话)听了胡主席振奋人心的讲话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和谐!我国的小康社会和西方国家的福利国家究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引起学生思考)请同学们思考“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与“福利国家”的联系与区别?

过渡:不论是福利国家还是小康社会都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自主探究3:什么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兴起的原因?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2)兴起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连接第三次科技革命,通过航天飞机发射,神6等图片加深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3)作用: 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③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2、美国新经济的含义?表现?

含义: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表现:(1)10年的高速增长

(2)良性运行:化解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消失 失业率降到最低 市场繁荣

3、美国“新经济”的特点及本质:

特点:(1)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度发展。(2)打破凯恩斯主义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3)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

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仍然存在

[本课小结]:第三产业和“新经济”在当今社会发展非常快,表现也最为突出,同学们感受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日益发展的IT 行业,网络及游戏等。(显示):一些图片,如上帝在上网,耐克的集约经济,网络游戏宣传画等材料。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面对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当怎么做?你们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

(投影显示):一组当今高科技的图片如航天飞机,克隆羊等图片做结束背景以呼应突出战后的新变化。

探究练习:

1. 下列对二战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C

A .50年代中期美国占世界商品生产的半数以上 B.70年代, 通货膨胀严重

C. 80年代,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出现复苏 D. 90年代经过改革, 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2. 二战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反映了: B

A. 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 西方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正在逐步消失 D.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3. 下列对西方“福利国家”这一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D

A. 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

B. 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防止贫富不均的一种手段

C. 它的推行对稳定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D.20世纪80年代以后规模进一步扩大

4. 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表述: B

①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②以消息技术为主导 ③“新经济”的概念是由美国《商业周刊》提出 ④ “新经济”就是第三产业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②③④

5、学习体会:

给总理的一封信:

学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史实,试向总理提出你的认识和建议。

教学反思:采用 “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

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过程与方法:用两点论的方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对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借鉴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流通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实物配给制 废除实物分配制

思考: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新:①由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由单一的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

学习延伸,合作探究:新经济政策中允许部分企业由国内外资本家经营,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它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没有。 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自主探究4: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新经济政策给苏俄社会带来哪些好处呢?

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 a、说明新经济政策适合苏俄(联)国情。 b、说明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历史追踪:到了1922年,农民别里科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 D

A 、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 B、他被处以罚款

C 、他只能售出其中一部分 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

三、“斯大林模式”—— 含义: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形成背景

(1)苏联的建立 时间:1922年12月30日

加盟国家:俄罗斯、乌克兰 、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

国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1924年1月 列宁逝世

斯大林的选择: 1928年, 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美国的1/8,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对此斯大林指出:没有重工业, 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 只要谁高兴, 谁就可以蹂躏我们。请分析: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侧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侧重于发展重工业。依据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2、内容

项 目 内 容

工业政策 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

经济体制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农业政策 农业集体化

3、特点:高度集中

自主探究5:根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材料1 苏联的五年计划

名 称 时 间 主 要 成 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8年-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3年-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第三个五年计划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材料2、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

材料3、苏联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4、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积极:(1)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2)较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3)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弊端:(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性发

展;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结论: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4、讨论: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对我国的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②制定政策时,一定要使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平衡协调发展。

④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

总结:

列宁的探索 保卫政权时期 战时共产主义

巩固政权 新经济政策

恢复国民经济时期

斯大林的探索 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斯大林模式教学反思:引导学生用两点论的方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对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借鉴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了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探究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通过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评价历史;

B :比较苏联三次改革的异同,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难点: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三次改革的失败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导入): 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红旗缓缓降落,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这个曾经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大国只走过了69年的春秋,其经济改革的失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那么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在哪些地方给我们以警示和借鉴呢? (新授):

一、改革的背景

出示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弊端,以及苏联当时存在的经济上的问题,指出改革—势在必行。

1、赫鲁晓夫改革--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

教师先以板书表格要点(如背景、目的、评价、失败原因)的形式,要求学生结合(提示)看教材,通过阅读教材尝试性归纳概括出其中的要点。

类 别 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和目的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影响

施 农业 ①②③④

工业 ①②③

评价 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失败的原因 ① 只是局部改革,没有根本上的突破。②有很大的盲目性

③赫鲁晓夫个人因素。

2、引导学生思考三次改革的异同,并引导学生分组完成表格框架及其中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点 指导思想 都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具体内容 都在工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整

结果 都以失败而告终

点 内容 重点在农业 重点在工业 从所有制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入手

经济成效 取得一定的成效 未见成效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失败原因 未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虽然指导思想是从根本上改革经济体制,但因具体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3、从苏联的经济改革失败我们应当吸取什么经验和教训?

A.做情境假设:假设你生活在当时的苏联,你会向政府部门提出怎样的改革建议?从而引导学生讨论。

B.展示材料: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①由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引发的国内政局动荡而导致苏联解体引导学生得出:改革必须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②由邓小平的谈话材料引导学生得出:改革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 ③由勃列日涅夫改革措施引导学生得出:改革应当敢于创新,不能墨守成规 ④由“玉米运动”引导学生得出:改革应当注重本国国情。

⑤由赫鲁晓夫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引导学生得出:改革应当务实,而不可好高骛远;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4、知识拓展:

出示材料:图片“1961年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引出苏联解体前的世界属于两极化格局,而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引导学生了解苏联解体后对于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影响。

5、小结部分”(情感教育):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板书设计:

一) 赫鲁晓夫的改革

⑴改革的背景: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斯大林模式下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约明显:①②③

⑵目的: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⑶措施:农业:①②③④

工业:①②③

⑷评价:积极意义

消极影响

⑸失败的原因:

二) 比较三次改革的异同

三) 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 正确认识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高三,我奔跑

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跑得更快。而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是,我必须跑得再快一些,以追上更多的羚羊。于是,几乎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一个拼命地跑,一个拼命地追,为什么?一个害怕被吃掉,一个害怕被饿死。

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处处都是千帆竞渡,处处都是芸芸的众生。生活是公正的,又是极其残酷的,在人生的每一道驿站,每一瞬,我们若消极懈怠,不思上进,必将被抛的老远,或是淘汰出局,或是被生活碾碎撕烂,体无完肤。因此,无论你是羚羊还是狮子,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就要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

面对高三,面对这个必将决定每个学生今后生活状态和人生轨迹的阶段,你也必须“奔跑”,因为:

奔跑是一种学习方式-----集中精力,要事为先;

奔跑是一种做事原则-----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奔跑是一种精神追求-----挑战极限,勇创一流;

奔跑是一种理想信念-----相信自己,拼搏必胜。

奔跑是一种学习方式

-----集中精力,要事为先

在一望无际的非洲拉马河畔,一只非洲豹向一群羚羊扑去,羚羊拼命地四散奔逃。非洲豹的眼睛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穷追不舍。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惊恐观望的羚羊。但对那些和它挨得很近的羚羊,它却像未看见一样,一次次放过它们。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挣扎着倒在了血泊中。

故事里那只豹子对目标专一的做法显然是明智之举,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目标专一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试想豹子中途看到这只好,便去追赶这只,看到那只好,又去追赶那只,被追赶的一只只羚羊起跑速度一定很快,由于豹子体力在不断消耗,就会把贪得无厌的豹子甩到身后,最后哪只羚羊都不会追到,还落个筋疲力尽而又非常懊悔的下场。其实,我们生活中经不起诱惑而中途改变目标的事例可以说数不胜数,就像豹子中途追赶一只只羚羊的下场,应引以为戒。我们平时做事在目标选定好后,要像豹子追赶羚羊那样专一,要有坚定信念和足够的信心,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只有紧追一只羊才会距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特别是那些做事犹豫不决的人更应从中有所受益。

奔跑是一种做事原则

-----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记得当记者询问日本一位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获得冠军的秘诀时,这位运动员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凭智慧战胜对手。那么,冠军的智慧是什么呢?10年后,这个谜在他的自传中找到了答案:比赛的时候,他并不把离起点42.195公里的终点看作终点,而是在比赛沿途定下若干个点,每一个点是一个终点,每一点也是起点。这样,初冲出起跑线的那种感觉,那种意识,在每一个点上都得以持续。而每接近一个点时,那种冲刺的感觉,拼搏的意识,在终点尚未来临时已经加强,这样也就胜券在握了。

把距离分割,把目标分割,这是世界冠军战胜对手的智慧,那沿途的一个个小目标也铺就了世界冠军成功的道路。同学们,我们的学习也应该这样,首先确定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个学年的目标,一个学期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乃至一天的目标,这样,学习起来才有了努力方向,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才会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奔跑是一种精神追求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

美国Amherst 学院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一观察它逐渐长大时,能抗住多大由铁圈给予它的压力。当初实验员估计南瓜最多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就承受了500磅的压力,第二个月,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开始对铁圈进行加固,以免南瓜把铁圈撑开。当研究结束时,南瓜承受了5000磅的压力时,瓜皮才因为巨大的反作用力产生破裂。当他们取下铁圈,费很大力气打开南瓜时,它已无法食用。因为试图想突破重重铁圈的压迫,南瓜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取养分,以便于提供向外膨胀的力量,南瓜的根系总长甚至超过了8万英尺,所有的根都不屈地往各个方向伸展,几乎穿透了整个花园的每一寸土地。

通常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南瓜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倘若南瓜能够承受如此大的压力,那么人也一定能够承受。一个人的潜力能有多大?我无法准确回答,但我相信生命的潜能永远大于我们对它的估价!只要我们相信。

奔跑是一种理想信念

-----相信自己,拼搏必胜

他从小被一对大学教授夫妇收养,两岁的时候,他突然奇怪地停止长高了,而且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经过专家会诊,他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阻碍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的疾病,医生们认为他只能再活6个月了。还好,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勉强使他恢复了体力,但是他的生长发育受到了抑制。

他在医院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9岁。他只能在心里计划着去报复那些嘲笑他、管他叫“花生豆”的孩子们。

多年以后,他回忆道,在他的潜意识里面,“那一切的经历让我梦想在体育上能取得一些成功”。有时,他的姐姐苏珊会去滑冰场滑冰,他总是跟着一起去。他站在场外,那么虚弱瘦小、发育不良,鼻子里还插了一根通到胃里的鼻饲管,平时那根管子的另一头就用胶带粘在他的耳朵后面。

一天,他看着姐姐在冰面上飞驰,突然转身对父母说:“听我说,我想试试滑冰。”两个正在谈话的大人吓了一跳,难以置信地看着病弱的孩子。

结果是,他试了,他喜欢上滑冰,他开始狂热地练习。在滑冰之中他找到了乐趣,他可以胜过别人,而且身高和体重在滑冰场上并不重要。

在第二年的健康检查中,医生吃惊地发现,他竟然又开始长个儿了。虽然对他来说想达到正常的身高已经不可能了,但是他和他的家人都不在乎了。重要的是,他正在恢复健康,正在获得成功,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

后来,没有哪个孩子会再嘲笑、戏弄他了。正好相反,他们全都欢呼着冲上前去请他签名。他刚刚参加了又一次令人赞叹的世界职业滑冰巡回赛,一系列的高难度的冰上动作

让观众如痴如狂。

目前他已经退役,不再当职业滑冰选手了,但是他仍旧是冬季运动中受人尊敬的教练、顾问和评论员。

虽然他身高只有一米五九,体重才52公斤,但是他肌肉健美,精力充沛,这就是前奥运滑冰冠军――斯科特·汉弥尔顿,他自信而自强,身高无法限制他的信念和力量。 高三,我奔跑,为了精彩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奋战百日 拥抱辉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春回大地,万物吐露生机,高考的脚步和这春天一起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在这温馨的春光里,迎来了2008一中老校区高考百日誓师及表彰大会。首先祝愿同学们奋战一百天,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愿我们勤耕不辍、乐于奉献的老师们08年健康、快乐、事业有成,也祝愿日夜操劳、全力支持孩子成长和一中发展的家长们鼠年顺心顺意、幸福安康!

岁月记载了我们生活中的美好足迹,多年来,一中师生发扬团结合作永争第一的精神,开拓进取、奋勇拚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特别是近年来,我校在文化兴校科研强校方针的指导下,扎实推进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改革,实施全员育人制度,我校的办学实力逐年上升。我们今年的高三年级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更是用优秀的业绩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赞誉。目前高三年级西校区秩序井然,氛围浓厚,老师们爱岗敬业,同学们学习刻苦,这些成为我们成功的底气,辉煌的希望。

回首往事,是为了让智者更聪明;展望未来,是为了让勇者更勇敢。今天百日冲刺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可以看到那一道道关切的目光,听到那一声声助威的呐喊。同学们,我们怎么办?我们只能象猛虎下山一样,义无反顾地向着那激动人心的撞线时刻奋力冲刺。只有这样才能在流金似火的六月,打一场漂亮的胜仗,才能在热情洋溢的六月,收获我们最大的梦想。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高考的意义,准确为自己定位

1.高考是一次全国性的选拔人才的大型考试,虽然它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但它是经过长期实践,现时仍在实行,并将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实行的竞争机制,总体来说,它是公平的,它是在同等条件下,对大家学习成绩的一个综合考查。择优录取是任何竞争机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所以作为高中学生,首先要认识到自已越优秀越有可能被选中,我们应当通过自已的不断努力,来不断提高自已的成绩,来不断地适应这种选拔的需要,从而实现我们的理想和希望

2.高考是实现我们人生目标的一个最辉煌的山峰。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优越的成绩,作为走向高考的我们,应当把心中对高等学府的期盼,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转化为自已不断努力的动力,这种动力会始终激励我们自强不息,这种动力会迫使我们百折不挠、勇

往直前。但是在我们大家中,普遍存在着几种不良的思想情绪:一是自觉水平低下,毫无希望而丧失信心的低落情绪;二是自以为是,高傲自大、目空一切的狂人思想;三是“只许成功,不准失败”,一旦失败就“无颜见家中父母”的高压心理。这几种情绪都是要不得的,都将影响我们的进取,都可能直接导致失败,因此要奉劝那些目空一切者:你敢保证你一定考得取清华北大吗?要提醒那些悲观失望者:条条大路通罗马,知识改变命运,高考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目的,付出了努力的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要告诫那些压力过大的同学: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的心理负担只会蒙蔽了你的心智,反而不利于发挥你正常的水平。

3.适时制定阶段性目标,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关键

目标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灯塔。同学们制定自已的目标,要遵循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原理。把桃子挂在高处,如果猴子跳一跳能够得到,那么它就会想方设法去做,如果挂得太高,猴子无论如何够不到,那么猴子就会放弃。同样,如果对于一个班级里面三、四十名的同学来说,一下子把自已的目标定在“清华、北大”,那么这对于他来说等于没有目标,如果先把目标制定在普通本科,那么他就觉得很有希望,从而不断地为此奋斗,而一个月下来,他进步到二十名左右,那么他就可以将目标改为重点本科,再过一个月,他又进步到十名左右,他就可以再适当提高自已的目标,所以大家一定要先制定一个适合自已的、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等这个目标可以实现了,再慢慢地提高,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否则会适得其反。进入高三阶段,学习强度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多,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如对成绩的忧虑,对前途的担心,对父母唠叨的反感,对没完没了的作业的厌烦,对即将到来的高考的恐惧,甚至对好成绩的嫉妒等等。我们要用成熟的心态来对待这种心理不适现象。我们有勇气来对待所有的这一切,因为我们18岁,已经长大成人,我们更成熟更理性了!我们要正确评估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应该找准自己在班级、年级的位置,给自己确立一个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这样才能找到自信,体会进步。只有有了这种准确的定位,我们才能坦然和自得,从而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情,也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二、注重自己的成绩与进步,轻松愉快的学习

有两位同学,他们进入高三的时候,基础一样的差,甲同学一开始做简单的题目,每天都写成长日记,记录自己成长进步的点点滴滴,天天开心快乐,越学越愿学,而乙同学总是做中等以上难度的题目,总是做得不如意,整天愁眉苦脸,压力很大,成绩不见进步。

这件事说明的一个道理,就是时下很多专家都在研究的“成功教育”与“成功学习”,也就是说成功进步能给我们成就感满足感,会增加进一步探求的欲望,,会增强对自已的信心,会激发我们更大的学习热情,即成功是成功之母。作为学生老是学而知不足,就会觉得自已这也不懂、那也不懂,结果会信心大减,学习动力不足,压力很大,情绪

压抑。所以奉劝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考虑自已学会了什么,有多少进步,取得了什么成就,使自已身心愉快,充满信心。

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有效地听好每一节课

作为老师,为了能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让你学到最多的知识,会竭尽所能,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精选的题目都有明确的目的,所授知识、方法都具有代表性,但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老师的课就是“几个概念+几个例题+几种解法”,这样的认识非常的肤浅,这样的同学学习知识很被动,没有能有效地领略老师的意图。为了能够深刻体会老师的意图,同学们听课时必须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有自已的思想,必须主动去研究老师的课,对于每一节课大家不妨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思考一些问题。我们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思结合,将很多问题“类化”、“方法化”、“模型化”、“系统化”才能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使自已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成熟、更加完备。

四、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绝不放过每一道做错的题目

考试,正是对你所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考查,他的目的在于弄清楚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会?因此我们在庆幸自已取得成就的同时,绝对不可放弃自已出现的每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正是你学习的漏洞所在,正是你知识体系的断层所在,正是你逻辑推理有误的体现。所以紧抓住这个错误,从错误着手,找出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打破砂锅问到底,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我的错误,是某一个概念不清,还是某个方法不会,或某种演绎不到位?因为知识具有系统性,一步不懂,整个知识链就断了,凡涉及这一点的题目都会出错,所以建议大家对待错误就象对待敌人一样,要将它彻底消灭,绝不能浮光掠影,草草了事。有的人简单地将很多错误归结为粗心,其实我们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往往都不是偶然的,你认为是粗心,但下次遇上还会错,是因为你对某个问题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深刻的认识,你的观点、你的意识、你的思维都有必要做进一步的修正,所以,第一,请同学们准备一本笔记本,凡出现错误,及时记录在案,并标明出自何处,认真写出出错原因和正确解法,并反问自已,是否我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第二,有不懂的问题,尽量向老师请教,并非只有老师才能帮你解答,而是因为老师会疹断出你出错的真正原因,找出你知识体系中的盲点,给你的最合理的建议和解决的方案。

五、把握遗忘规律,适时做好复习工作

我们经历过的好多事情都过眼烟云,不复记忆,但有的东西却印象深刻,终身难忘,这说明我们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

1.刺激的强弱是影响记忆程度的一个方面,所以对某个知识你越是觉得重要,你就越容易记住,所以那些被老师特别强调的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性质、方法、思想,正是老师在加强它们对你的刺激,你应该主动思考,分清老师在“刺激”你的时候有无强弱,不要只是盲目的跟着老师做一个听课的机器、记录的机器。

2.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在1885年通过实验得到了著名的“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这一曲线主要表明了,遗忘在学习之后是快速发生的,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慢。我们所接受的信息先是暂时性记在大脑中的,随时间推移,它们有两种流向,一是遗忘,

二是转变为永久性的记忆。我们为了让永久性记忆的部分尽量地增加,建议大家做到两点:

①每节课下课时,花两分钟时间回忆本节课的内容;(这样会使你的遗忘减少40%) ②每天晚上上床睡觉之后,并不是马上入睡,借临睡前的一点时间,象放电影一样,回忆一天所学内容,先上了什么课,再上了什么课,哪节课上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今天一天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有时想到一个问题,马上会觉得心里不踏实,说明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懂,在你反复思量之下,也许会豁然开朗,也许会不复记忆,那么第二天再想方设法把它弄懂,就成了你永久性的记忆。(这是我上学时的切身体会,那时,很多点着煤油灯苦学到深更半夜的同学都考不过我,每每想到这种方法,我都觉得那是我中学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心得)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而我们今天的求学者应从中得到启发,做到“吾日三省吾学”,常此以往,定能取得很大的进步。

六、要珍惜时间,合理分配时间

1、珍惜时间,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省里年前己下发了高中办学规范40条,老师们已经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发现了很多变化,作息时间变化了,学习方式变化了,以自主学习为主,也发现了很多不变的东西,08年高考的录取依据没变,高考成绩仍然是唯一依据,高考主要考的是学科能力和学科知识,而学科能力的培养、学科知识的学习需要时间做保证,因此我们的时间表虽然变了,但一天24小时没有变,天道酬勤没有变,这就要求同学们适应自主学习的要求,管理好不能租不能借不能贷的时间,真正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我的责任,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学习,见缝插针地学习,刻苦地学习。谭盾作曲家,1958年生人,本科研究生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奥运会音乐策划人。他有一个重要的信念是刻苦改变命运。谭盾的英语口语很好,有人问他怎么练的?他说全靠他的泥腿子精神,拚了老命地学。他说:一开始他的口语很烂,有一天他问他的老师,如果讲一口流利的英文,需要多长时间?老师说:约需500个小。谭盾想,500个小时,每天练10个小时,不就是一个半月吗?如果练得更长,就更短了。他狠了心,决心刻苦练习。在练习英文时,他模拟自造情节,喜欢把生活搬到英语学习的情景中去。先在家里假设一个剧本,如碰到什么人,要买到什么,不停地问。后来在校园里,很多人碰到他就拐弯,觉得他是一个神经病。经历了二个月的神经病后,谭盾对英语有了很好的感受。假期里还看了一本书《李嘉诚》,书中说到李嘉诚成为华人首富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精心处世,刻苦做人,讲道德与诚信,信念创造现实,永远不能自我满足,认认真真走好每一步,踏踏实实用好每一分钟等等。也就是说凡是成功的人都是珍惜时间善于管理自己时间的人。

2、我们应该好如何抓弱补差?由于同学们课务繁杂,难免会出现一两门弱门,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学习时间适当的向弱门学科倾斜,但这种倾斜只能是适当的,以不超过它应分配时间的120%为宜,如果分配的时间太多,则会影响到别的学科,结果

会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对于弱门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一味地花时间,应该正确对待,作为学生,可以主动的多与这门课的老师交流,让老师了解你,让老师发现你的缺陷,发现你问题之所在,请老师为你出谋划策,针对你制定你的学习方案,并经常请老师点拨,要取得进步还是很容易的。对于弱门,我们的目标应该订在“有所提高”,不必把目标订在“超过或赶上强门”。

高考真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撞线,是人生中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撞线。它对翻开你生命中的一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考曾经改变了我们老师们的命运,我们老师们也决心让高考让知识改变同学们的命运,做到 “六个认真”,“四个落实”,“十字要求”,“六个认真”是认真研究08高考考试说明、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和学生交流。“四个落实”把集备落实到底,把高效课堂落实到底,把高考说明落实到底,把全员育人、关爱学生落实到底。做到“十字基本要求”是严: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细:计划周密、工作环节细致;实:实事求是,踏踏实实,扎扎实实;恒: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卓: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静:远离三闲,平静,安静,专心;情:爱岗敬业,拥有极大的工作热情和激情;思:善于思考,多想办法;能:相信变化,相信自己行,相信学生行;行:勤奋,行动,做。

奋战百日,拥抱辉煌。同学们一定要抓紧百日时光,明确目标,研究高考,热爱老师,勤奋进取,学习科学高效。相信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勤奋进取孕育的鲜花一定会在六月绽放!科学高效酿成的美酒一定会在六月飘香!

谢谢大家!

历 史 解 题 指导

问题一:如何进行选择题的审题和作答

对策:逐字逐词读题干和四个选项, 找出题目中出现的时间(直接的和隐含的两种, 可帮助快速准确的排斥一些干扰项, 使问题简单化) 、历史事物、求答内容等关键词, 认真理解关

键词的含义, 然后进行选择. 做题速度不宜太快, 一般控制在约25~30分钟.

没有充分理由不修改首次认真思考而得出的答案. 遇到难以把握的题目可运用多种解题方法或技巧, 实在不会的结合自己的感觉先猜测一个答案.(做题时最好将答案写在相应的题号前, 以防涂卡发生错误.)

从具体题型来讲, 组合型选择题, 可以用排除法, 先找出肯定不选的或肯定选的选项, 然后看搭配, 再对剩余选项进行分析. 最佳型选择题, 如" 根本原因" 题, 一般可从经济角度(如经济基础), 政治角度(如阶级本质), 主观角度或影响历史事物的主要矛盾来考虑;" 本质"," 实质" 可从性质, 根本目的, 阶段特征等方面考虑; 此外, 问原因, 影响等, 还要注意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比较型选择题, 首先找出比较对象, 其次找出比较对象的具体要素, 最后经过逐一比较, 得出结论.

问题二:如何进行问答题的审题和答题,做到符合题意, 史论结合, 避免史实堆砌

对策:遇到熟题不能心花怒放, 遇到生题, 难题不必过分紧张, 细心审题才有可能拿到该拿的分. 首先, 耐心完成以下三步:①认真逐字逐词阅读题目; ②用铅笔轻轻划出关键词, 如时间, 空间, 内容(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 求答方式(概括, 说明, 比较, 评价等), 求答项(主要原因, 特点, 影响等); ③正确理解关键词的词意, 甚至达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如" 概括历史现象" 需要将具体史实进行同类归结, 语言要简明扼要;" 根本原因" 切忌用历史现象代替根本原因," 根本" 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在解答历史问题时一般需要从经济层面(经济基础) 或政治层面(阶级本质, 主要矛盾), 主观角度等方面思考, 掌握了这一点, 回答主观题把握就大多了.

其次, 做好以下三步方可在正式卷面落笔:①根据题目中时间, 空间, 内容等关键词, 初步锁定教材相关章节(宜大不宜小); ②根据题目的求答项搜索材料, 筛选材料; ③根据求答方式及所占有的材料思考提炼出要点(如归纳的史实要点及相应的观点或结论等), 并据此确定评价, 启示或认识等问题的答题角度。以上三步, 需要" 步步为营", 才能稳稳拿分. 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草稿的作用, 同时对关键词要" 回头看", 以防" 走题", 还要重视试题中的分值分布. 最后, 进行规范答题. 首先是格式规范, 做到段落化, 要点化, 序号化(小论文题例外), 形式和内容都能做到层次清晰, 使阅卷者一目了然; 其次是语言规范, 要求使用历史学科的语言; 最后是书写规范, 字迹要求清晰, 工整, 卷面整洁.

" 评价" 往往是题目中的难点, 但也有规律可寻." 评价" 一般应从" 积极" 和" 消极" 两方面进行分析. 消极方面, 应从" 危害"," 局限"," 不足" 等几个角度思考. 积极方面, 通常称之为" 意义". 可从三部分回答:第一, 用简练的语言, 概括所考查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性质). 第二, 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产生的直接的, 近期的, 较小范围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 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的深刻的, 长期的, 大范围的影响.

" 启示"(体会, 反映出什么, 想到了什么等) 类问题, 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 其实, 答案并不是漫无边际的. 一般不外乎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 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规律性, 本质性的结论. 第二, 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基本观点等. 第三, 题中现象验证了哪些现行政策的正确性或者是验证了哪些事物的危害性. 第四, 我们能从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 第五, 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后, 我们的工作要朝什么方向努力. 这样, 我们就不难得出" 启示" 类试题的答案――既完整又深入, 再加上此类问题的评分标准一般比较宽松, 开放," 难题" 反倒能成为易于得分的题目.

问题三:如何避免不准确的语言表述如口语化文学化等现象,如何把握语言的精练程度 对策:理性, 平实是历史语言的基本要求. 学习使用课本语言, 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言(如对重大事件的定性) 和概括性语言(如大标题本身就是对阶段特征的概括) 切忌将历史卷当成语文卷; 组织答案时还应看看该小题的分值, 以把握答案的多少或精炼程度. 总之, 要严格按照审题, 组织材料提炼观点, 规范作答三步骤进行.

问题四:材料题的材料和设问的阅读顺序如何处理设问和材料的阅读要注意些什么

对策:材料解析题的题目是由材料和问题两部分组成的. 现在的高考题材料的容量一般都较大, 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材料, 易使考生产生浮躁及惧怕心理, 一般先读设问, 后结合设问读材料, 可以加强针对性, 有时设问中的信息还可以降低阅读材料的难度, 有利于对材料的准确定位, 形成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

对待材料解析题中设问(审题和答题) 要同对待问答题一样细致而慎重(具体可参考问题

二). 其实每一设问就是一道小问答题(小论文例外), 所不同的是答题的材料除了自己" 记忆库" 外, 还必须包括题目中所提供的几则材料; 具体表现在设问中常有类似" 依据材料" 的提示语. 因此阅读, 提炼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重要步骤之一.

材料的阅读. 第一步, 读引子和出处, 往往会隐含着一些信息, 且有助于阅读具体材料, 在语言上也没有难度; 如1995年" 三大发明题" 开头的" 《韩非子? 有度》载" 对回答第一问" 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 "就至关重要. 如是图片材料更要注意引子和出处或图片说明. 第二步, 对照设问读懂, 读透材料, 材料的阅读, 一般应读两至三遍:先粗读, 后细读. 找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每段材料一般都有一个中心, 这一中心有时需要提炼, 有时就是本段材料中的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话, 阅读时要留意), 划出相应的关键词(如时间, 人物, 历史事物或观点等重要信息), 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 结合设问找出设问与材料的关联之处, 获取有效信息; 结合设问找出材料与课本相关联的地方. 切忌似是而非, 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 如是图片材料, 没有文字信息, 或有很少的文字信息(如引子和出处或图片说明), 首先要设法将图片所反映内容的时期准确定位, 然后将记忆库中的相关内容与图片对照分析, 找出切合点, 再对付设问就不会太难了.

此外, 要特别重视设问中的第一问. 除了小论文题外, 每道材料解析题基本上有多个设问, 设问间往往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 而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 完整, 直接影响着下一问的作答. 因此, 第一问一定要细心推敲, 力求全面准确. 对起点设问的错误理解, 将会误及后面的答案. 但如果第一问较难作答, 在仔细审题后跳开, 有可能下面的问题的解答有助于第一问的思考解答(下面的" 太平天国" 题的第一问就难下手作出答案, 而第二问相对要易一点), 不过一定是在仔细审题后跳开, 只是暂不组织答案而已.

问题五:提取信息时, 遇到材料中的观点与课本结论不一致怎么办

对策:提取信息时, 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思考作答. 如仅要求提炼观点, 则需要从作者的(或当时人) 角度出发, 而不必考虑课本结论; 如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价, 则既要结合自己掌握的课本知识, 又不能完全被课本的观点, 结论所束缚, 注意从多角度, 不同情境(如中国和世界) 进行分析, 因为有时课本内容与材料或题意不相符, 有时材料会反映出史学界的不同观点或观点, 但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

问题六:如何运用图表材料

对策:高考中材料呈现的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对任何方式呈现的材料都要给予高度重视. 文字以外的材料一个数据一个符号都不能漏读, 这些材料往往更清楚, 更直观. 数据表格可结合要求分别进行纵, 横阅读, 在数据纵横比较中寻找规律; 由数据绘出的图, 要从整体把握, 并要结合题目要求将整体与部分联系, 不遗漏图的任何一个组成要素. 具体讲读图表要找出时间, 内容, 趋势(升降及其幅度), 既要考虑整体趋势, 又要注意个别特征(根据题意要求决定).

问题七:在最后一段的时间里历史复习要注意些什么

对策:第一, 粗线条, 短周期, 多循环地回顾课本主干知识及知识网络, 可以从课本前目录及课文中章节目的标题, 阶段特征, 历史线索, 重大事件之间的联系入手. 第二, 精做题, 留意自己在解题过程是否做到步骤化, 规范化(耐心读题, 细心审题, 搜索材料, 筛选材料, 提炼观点或要点等), 要让自己做出成竹在胸的心态. 第三, 重点错题回访(尤其是基础题), 找出错误的原因, 努力减少审题或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问题八:对一些疑问代词的理解

1、是什么:指具体的有条件的现成的东西,不能凭自已的分析和理解去任意编造或杜撰。如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和“是什么”相当,所不同的是只不过在语句结构形式上来一个颠倒,问法明显,回答时容易掌握住中心,如,什么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相当于名词解释,着重点是需回答一个事物或词的定义或概念,条文性没有第一种解释原因那么强烈。例如,什么是“明治维新”?

3、为什么:是询问原因和目的,要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对题目的仔细阅读,充分理解题意;作答时可充分利用课本中概括性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例如,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历史回答题中,分析论证题常用“为什么”作提示语。

4、怎样:询问性质、状况、方式或情况等。

在历史试题中,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句的句子中间时,一般是问原因和经过。例如,“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这就要求答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和经过,再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

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句的句尾时,就要结合它前面的词义来确定所答内容。例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怎样?这题答出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即可。

5、哪、哪些:哪是疑问词,哪些是哪的复数,不止一人一事如此;读题时若漏读“些”字就会使答案不全而失分。

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两次鸦片战争及其严重后果。沙俄侵犯中国大片领土。

2、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历史条件分析法,历史辨证法。

2、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通过史实树立历史责任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

基本知识点

(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2)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思考: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为什么?

2. 战争经过和结果:战争爆发(1840年6月)--战争扩大(1841年)--战争结束(1842年8月)

3. 战争结果:清政府失败。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南京条约》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等。

《南京条约》危害:

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开口通商: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开了列强向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

开口通商: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协定关税:片面协定关税,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1843年,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美法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也称“治外法权”。它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但清朝官员认为有关洋人的诉讼由他们自己裁决更便当。

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及公民的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的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等待遇。通常通过签订商务条约由缔约国双方相互给予,这是发展国际间正常贸易、消除贸易歧视的一种手段。但近代中国与外国所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它充分体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清朝官员对最惠国待遇不知是双方共同享有的。

4. 战后的中国:

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②传统的朝贡体制被打破,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什么是朝贡体制?是古代中国与外国的外交中的一种制度,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即:要求承认中国的“天子”凌驾于全世界其他统治者之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外国的君主以两种“象征性的”方式表示他们接受这一要求:向中国天子进贡,并且行叩头之礼。)③中国从此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思考:中英两国之间的鸦片战争,英国远道而来,中国在本土作战,为什么中国战败?请结合课后的“解析与探究”来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客观原因。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经济落后等。

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教训: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5.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1)人民自发抗英:1841年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爱国将领英勇抗击、壮烈捐躯:

陈连升(土家族)、定海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裕谦(蒙古族)、陈化成、海龄(满族)

(3)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屈辱求和。

[板书]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 原因: 思考: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①从背景及西方列强的根本目的看,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②从战争的手段看,侵略者都是凭借坚船利炮进行武力征服,战争过程也非常相似。③从战争的结果看,清政府都被打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种种主权。④从战争的发动者看,以英国为主。

扩大:①从原因上看,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不满足已得到的侵略权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②从影响和后果上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

加深。可见,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 经过:请读课文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3.结果:《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10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沿海沿江各口岸通航;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规定:除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还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等。

思考:展示十一口通商图,对比两次鸦片战争中所开放的口岸分析特点。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口岸都分布在东南沿海。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口岸特点:多,广、深,多是指通商口岸多达11个,请学生读图,掌握最北的,最南的。广是指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深是指南京、汉口的开放,使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中国内地。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的深入,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4. 影响:

(1)第二次鸦片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清政府开始被外国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加深。

横向联系:

(1)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与第一次鸦片战争不同,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清朝一部分官员开始关注“洋务”,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2)设立总理衙门,专门处理外交事务。随着中国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外交事务日益增多,需要一个专门机构进行外交活动。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为什么没有与列强交往的外交机构?

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视外国为蛮夷小邦。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不可能有平等的与外国交往的机构存在。这正是闭关锁国政策在对外交往中的反映。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外交机构,表明清朝统治者对外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3)设总税务司。长期以来由英国人担任。

(4)设同文馆,翻译外国书籍,了解西方。表明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纵向联系:

联系必修(2)第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和必修(3)第22课《西学东渐》,想一想: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鸦片战争的中国社会经济:(1)大量洋货涌入中国;(2)传统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兴起以“自强”“求富”为出发点的洋务运动。

小结:鸦片战争后, 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不仅引起了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 而且也引起了思想观念的变化. 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 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历史曾无数次的证明, 文明衰败的根源, 主要不在于外部力量的打击, 而在于内部机制的退化. 几千年来, 黄河文明受到多少次伴随征服的外来冲击, 但它始终没有陨落. 我们曾经很欣赏这种文明的同化力量. 但19世纪上半期, 一种新的文明, 乘着西方军舰, 带着廉价商品和新的思想文化观念呼啸而来的时候, 古老的华夏文明再也不可能同化它了. 中国近代

历史就成为一部错综复杂的历史. 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 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 要救文明之衰微, 就必须打开国门迎接科学民主的曙光.

【课堂检测】1.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 .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 .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 .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 .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4、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终以英国获胜,中国失败而告终。这反映了 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

一 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 ③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 ④战争结局与战前指导直接有关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 .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割占中国领土

7.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

A .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 B.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 .取得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权力 D.取得了在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力

8. 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A .《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 .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答案:1-5:DCABA 6-8:BBB

板书设计:

一、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 战争经过和结果:战争爆发(1840年6月)--战争扩大(1841年)--战争结束(1842年8月)

3. 战争结果:清政府失败。《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南京条约》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等。

危害:割地、 开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4. 战后的中国:

5.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 原因:

2. 经过:。

3.结果:《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4. 影响: 教学反思:

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设计

一、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拜上帝教;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北伐、西征和东征 通过引导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太平天国的背景、制度、作用等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的习惯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通过太平天国史实的讲述, 使学生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对外国侵略者的革命性, 从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太平天国的失败 后期的防御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的性质、作用.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

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六、课型:新授课。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促使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拜上帝教

思考:关于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课本讲了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和阶级矛盾尖锐,对照课本小字" 鸦片走私和银贵钱贱" 现象进行讲解, 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官吏的横征暴敛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的主观原因是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

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

对于这段历史,可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金田起义》的有关电影材料进行讲述1853年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3.北伐、西征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和西征。(结合地图讲解北伐、东征和西征过程及目的)

二、《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首先让学生明确《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尽管如此,就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点来看,也足以显示其反封建制度的决心。这一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统治的思想结晶

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1859年冬, 洪仁玕玕为振兴太平天国, 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

政新篇》.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最后指出《资政新篇》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在政治方面也主张学习西方,效法西方民主政治,改革内政,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洪仁玕为了使广大天国将士接受这一改革方案, 在《资政新篇》中还论述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 说明英、法、美等国正是由于发展了资本主义变成了富强国家. 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 《资政新篇》在“向西方学习”方面,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的主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太平天国的最高决策人准备以这样的革新使太平天国成为" 新天新地新世界"," 一统江山万万年". 但是当时的中国还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 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 《资政新篇》没有能够实行.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教师首先指出后期天京变乱和重组领导核心,然后指出后期军事防御上的五件大事(A .再破江北大营 , B.三河镇大捷 C.再破江南大营D .李秀成; 东征苏南与进攻上海 E.安庆陷落与陈玉成就义)即可,最后指出:1864年天京失守, 标志着天平天国的失败. 本节最后让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历史作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在反封建的同时, 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性质). 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斗争的最高峰. 。

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战略上的失误. 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战争. 农民阶级是分散的小生产者.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也不可能超越农民阶级的狭隘性, 提出科学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他们制定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虽然符合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革命愿望, 但它却是一个不切实际, 不可能实现的平均主义的空想. 太平天国领导人的骄傲自满、腐化堕落、宗派斗争, 使天国力量大大削弱, 丧失了革命发展的大好形势. )

[巩固练习]

一. 选择题

1.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B

A.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 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拜上帝教的矛盾

2. 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B

A. 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 《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二者的共同点是:A.

A. 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B.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

C. 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D.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4. 关于天京变乱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彻底搞垮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 B.太平天国开始转入防御战

C. 太平天国发生了信仰危机 D.使西征、东征相继失败

5. 天京变乱后,太平军能再次打破江南、江北大营的主要原因是:B

A.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战败

B. 洪秀全提拔年轻将领组建了新的领导核心

C. 颁布《资政新篇》树立革命理想

D. 实行和平外交,减少资本主义国家干涉的可能

6.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中,太平军与清军反复争夺的战略据点是:A

A. 安庆 B.九江 C.天京 D.苏州

7.之所以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C

A. 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 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斗争英勇

8、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来可以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D

A. 只看到现象而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B. 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历史作用

C. 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D. 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作业布置:

备考指南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拜上帝教

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

3. 北伐、西征和东征

二、《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教学反思:

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武昌起义 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同盟会;武昌起义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主要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由此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归纳, 透过历史演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 建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 以及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等内容的讲述, 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认识社会的观点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独立思考

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清国情, 增强对中国革命只有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的深刻认识. 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

中国民主进程的里程碑 袁世凯篡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约法》;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功绩

难点: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和讲述法,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威胁, 像一个可伯的阴影, 笼罩着人们的心头."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 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 同旧式的举人秀才不同,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已经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有敏锐的感受, 有比较强烈的爱国心.1901年至1905年间,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那时候, 到国外的不少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 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书籍, 还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 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

2.革命团体的建立

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约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初, 黄兴、宋教仁等建立了华兴会, 重要成员有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 同年冬, 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建立了光复会, 蔡元培任会长.1906年, 湖北进步人士刘静庵在武昌建立日知会, 成员是学界和新军.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3.同盟会成立

1905年,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 同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70多人集会, 决定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8月, 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 通过了同盟会章程, 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 驱除鞑

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作为政治纲领, 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 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族" 、" 民权" 、" 民生" 三大主义, 简称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即民族主义, 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创立民国" 即民权主义, 就是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这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是" 政治革命的根本. "平均地权" 即" 民生主义"; 主张平均地权. 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武昌起义

简单介绍武昌起义的背景,然后指出湖北革命党人果断地决定立即发动起义. 在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 经过奋战, 终于赢得了起义的光辉胜利. 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一声惊雷, 震响祖国中部长空, 触发了全国辛亥革命的巨澜, 到11月下旬, 全国有14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定都南京, 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改用公历, 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从太平天国到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 相距半个世纪. 从单纯的农民战争, 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向前大大地跨进了一步.

2.《临时约法》

1912年春, 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这说明了什么?(民主性和反对封建专制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订的目的是什么?(限制袁世凯的权利, 维护共和制度)通过哪些方面限制袁世凯的权利, 维护共和制度?(一是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二是约法规定政体采取内阁制, 而不是总统制. )但是由于当时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正在加紧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 革命派企图用这些法律条文约束袁世凯手中的权力只不过是软弱资产阶级的一种幻想而已.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权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 帝国主义各国采取什么手段对革命施压?(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 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 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 孙中山辞职, 经过南京参议院选举的形式, 袁世凯由清朝内阁总理大臣摇身一变而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样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落到了袁世凯手中。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第一、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 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二、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从此,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这次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为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 谁是我们的敌人? 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 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 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把这次革命的主要任务看成仅仅是" 排满", 他们既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 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因此,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改变.

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他们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 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因此,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巩固练习】

1. 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开始的标志是: ( A )

A. 兴中会建立 B.1895年广州起义 C.中国同盟会建立 D.光复会的建立

2.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D )

A. 同盟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兴中会

3. 中国同盟会建立的原因有: ( D )

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②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 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A. 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思想的共同目标是 ( A )

A. 推翻清朝统治 B.反对传统文化 C.提倡民主科学 D.反对盲目排外

5.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D )

A. 兴中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中国同盟会

6. 同盟会成立后,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 C )

A. 《浙江潮》 B.《革命军》 C.《民报》 D.《国闻报》

7. 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华兴会 ②兴中会 ③日知会 ④中国同盟会

( B )

A. 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8. 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领导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新”主要指 ( D )

A. 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 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作业布置:

备考指南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2.革命团体的建立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4.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2.《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权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

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设计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发生和诞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它们对中国革命的重

大意义。

2、 了解国共合作实现的基本史实。

3、 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 过程与方法:

1、 探究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让学生认识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2、 探究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是最主要的原因。

3、 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历史小片段的介绍,如中共一大召开等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注意对他们的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教学难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中国的节日很多,大家可知道青年节是哪天?(学生回答:5月4号)对!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会是在这天呢?这就不能追随到88年的这一天了,也就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有何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老师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五四运动的有关情况;五四运动为什么会爆发呢?播放影片《我的一九一九》片断。

【片断一】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缜密细致、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

学生被带入了特定的历史氛围中,被这一位杰出的外交家的才智所折服,为他的爱国情操所感动,老师趁机提出问题: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巴黎和会有什么关联吗? (学生回答):„„

一、五四风雷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时中国是弱国,即使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也不可能赢得列强的尊重。)

(老师过渡):巴黎和会上中国争议要求传到中国,立即激起了各层人民的不满,他们纷纷起来反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场运动的具体过程

2、经过:

(老师引导):请同学们看教材,五四运动主要发生在5、6月份,而且运动的中心和斗争的主力发生了变化。在斗争中,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并板书): 五月:运动中心:北京;斗争主力:学生;

六月:运动中心:上海;斗争主力:工人;

(老师讲解):五四运动声势浩大,波及到全国20多个省,100多座城市,成为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其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大家要注意一下这些反映结果的动词:释放、罢免、拒签;

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签)

(老师引导):五四运动的胜利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其伟大意义。

4、意义:

﹙1﹚ 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 特点: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

﹙3﹚ 影响: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老师过渡):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斗争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随之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老师引导):中共为什么能产生呢?产生的条件怎样?(引导学生从经济、阶级、思想、组织等方面去思考)

(1)工人运动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共产国际的帮助

(老师引导):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共是怎样诞生的,也就是一大的召开。

2、诞生——中共一大召开(1921.7 上海)

(1)主要内容

(老师讲解):中共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党纲、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党的中心任务,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这一切具有伟大的意义。

(2)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老师过渡):中共在长期的斗争中,认识到要想革命胜利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力量,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课本第三个内容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教师引导):请大家看教材内容,思考一下国共为什么要合作?

(一)国共合作

1、原因:敌强我弱

(学生回答):„„

2、中共三大

(老师总结):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决定

(老师引导):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学生回答):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 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1月,广州)

(老师引导):国共合作的实现有利于国民革命的开展

(老师过渡):为了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国民政府决定实行北伐,请看课本内容,看一下北伐得以实现的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北伐战争

1. 条件:国民政府成立,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

(老师引导):请同学们继续看课本,了解一下北伐是要打倒哪些势力?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老师引导):北伐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列强开始寻找新的代理人。 (老师引导):国民革命最后有没有成功?

(学生回答):没有

(老师引导):对!是什么事件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学生回答):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4、国民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老师引导):我们一起来追究一下这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学生讨论):„„

失败原因:(1)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2)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老师过渡)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让中共认识到要想革命胜利必须掌握军队的领导权,中共开始了独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下一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失败后的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出低谷的!

【小结】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超越而努力。

【练习】

1、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C 、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的加剧

D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斗争的发展

2、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最主要的是

A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 B、无产阶级开始以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

C 、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3、下列各项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同胞协力,挽救青岛”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4、中共一大规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C 、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5、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马林促成国共两党商讨 B、中国共产党“三大”的会议决定

C 、共产国际帮助改组国民党 D、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板书设计:

一、五四风雷

1. 导火线

2. 经过

3. 结果

4. 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 条件

2. 诞生(中共一大召开)

(1)内容

(2)影响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

1、原因:敌强我弱

2、中共三大

3、 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1月,广州)

(二)北伐战争

1. 条件:国民政府成立,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4、国民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失败原因:(1)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2)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教学反思:

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通过对1927年和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学习,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 分析研究国情, 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 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认识能力. 。 了解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及红军长征等有关史实,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养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论从史出

情境再现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独立思考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在那种坚苦卓绝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精神,学习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主义的教育.

红军的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红军长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的诞生、国共合作和战争、武装起义、遵义会议

难点: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

三、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谈话和多媒体手段进行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距今85年前的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中国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一发生在80年前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是指什么事?(学生答: 南昌起义)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残酷的镇压. 为了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7月中旬, 中共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2、时间、领导人:1927.8.1 周恩来、贺龙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起

了继续斗争的旗帜,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秋收起义秋收起义的队伍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 这是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2)总方针

(3)意义

2. 秋收起义

(1)时间、领导者: 1927.9毛泽东领导

(2)井冈山根据地创立

(3)意义:

3.土地革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 毛泽东就领导井冈山军民进行土地革命.

4.根据地建设

1927年10月, 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 开展游击战争, 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到1928年春, 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 到1930年夏, 全国正式红军共十几个军, 约10万人; 开辟根据地大小十几块, 遍及10多个省的300多个县.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 发展成燎原之势.

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的提出,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此后中国革命发展的进程, 充分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

三、红军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经过半年多准备,1933年10月, 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 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 围剿", 以其中的50万兵力用于直接围攻中央苏区. 第五次反" 围剿" 开始时, 敌强我弱的基本状况与以往相同, 如采用前四次反" 围剿" 的基本战略战术, 取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 此时毛泽东正确的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军事思想完全被临时党中央否定, 博古(秦邦宪)、李德推行王明的" 左" 倾冒险主义, 抛弃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采取积极防御、诱敌深入、分散敌人力量、集中红军优势兵力在运动中迅速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正确作战方针, 机械地搬用苏联红军正规战争的经验, 用阵地战代替运动战. 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是" 左" 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全面推行的必然结果.

2.遵义会议

1934年10月, 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苏区的腹地,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开始长征. 红军长征初期严重损失, 表明中国革命已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 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 左" 倾冒险主义的怀疑、不满; 突破湘江封锁线, 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之后, 不满情绪达到顶点. 毛泽东转兵贵州的意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 避免了红军覆灭, 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前提.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中共中央在遵义柏公馆的小楼上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议题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军事问题, 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 围剿" 胜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 二是组织问题, 改组中央领导机构, 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

问题,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提问: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遵义会议后红军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 四渡赤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安然渡过金沙江, 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 跳出敌人包围圈. 红军继续北上,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越冰封雪盖的夹金山, 穿过布满沼泽泥潭、荒无人烟的大草地, 进入甘肃、陕西, 决定把陕北作为长征的落脚点.1935年10月19日, 中央红军到达陕甘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 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 与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会师,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巩固练习】

1.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 《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 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 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2.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C .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3.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包括①领导工人运动 ②打倒封建军阀 ③争取民族独立 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4.中共“一大”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A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B.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C .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D.同国民党合作推动国民革命

5.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

A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B .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

C .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

D .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6.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

A.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C.1923年的《中国国民党宣言》 D. 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7.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

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②中国国民党在各政党中“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 、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作业布置:

备考指南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一、南昌起义

1. 背景

2. 时间、领导人

3. 意义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 (2)总方针

(3)意义 2. 秋收起义

(1)时间、领导者: 1927.9毛泽东领导 (2)井冈山根据地创立 (3)意义: 3.土地革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 毛泽东就领导井冈山军民进行土地革命. 4.根据地建设 五、红军的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遵义会议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教学反思:

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通过对1927年和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学习,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 分析研究国情, 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 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认识能力. 。 了解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及红军长征等有关史实,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养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论从史出

情境再现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独立思考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在那种坚苦卓绝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精神,学习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主义的教育.

红军的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红军长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的诞生、国共合作和战争、武装起义、遵义会议 难点: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 三、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谈话和多媒体手段进行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距今85年前的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中国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一发生在80年前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是指什么事?(学生答: 南昌起义)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残酷的镇压. 为了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7月中旬, 中共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2、时间、领导人:1927.8.1 周恩来、贺龙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继续斗争的旗帜,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秋收起义秋收起义的队伍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 这是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2)总方针

(3)意义

2. 秋收起义

(1)时间、领导者: 1927.9毛泽东领导

(2)井冈山根据地创立

(3)意义:

3.土地革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 毛泽东就领导井冈山军民进行土地革命.

4.根据地建设

1927年10月, 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 开展游击战争, 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到1928年春, 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 到1930年夏, 全国正式红军共十几个军, 约10万人; 开辟根据地大小十几块, 遍及10多个省的300多个县.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 发展成燎原之势.

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的提出,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此后中国革命发展的进程, 充分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

三、红军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经过半年多准备,1933年10月, 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 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 围剿", 以其中的50万兵力用于直接围攻中央苏区. 第五次反" 围剿" 开始时, 敌强我弱的基本状况与以往相同, 如采用前四次反" 围剿" 的基本战略战术, 取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 此时毛泽东正确的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军事思想完全被临时党中央否定, 博古(秦邦宪)、李德推行王明的" 左" 倾冒险主义, 抛弃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采取积极防御、诱敌深入、分散敌人力量、集中红军优势兵力在运动中迅速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正确作战方针, 机械地搬用苏联红军正规战争的经验, 用阵地战代替运动战. 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是" 左" 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全面推行的必然结果.

2.遵义会议

1934年10月, 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苏区的腹地,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开始长征. 红军长征初期严重损失, 表明中国革命已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 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 左" 倾冒险主义的怀疑、不满; 突破湘江封锁线, 红军锐减到3万多

人之后, 不满情绪达到顶点. 毛泽东转兵贵州的意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 避免了红军覆灭, 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前提.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中共中央在遵义柏公馆的小楼上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议题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军事问题, 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 围剿" 胜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 二是组织问题, 改组中央领导机构, 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问题,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提问: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遵义会议后红军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 四渡赤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安然渡过金沙江, 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 跳出敌人包围圈. 红军继续北上,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越冰封雪盖的夹金山, 穿过布满沼泽泥潭、荒无人烟的大草地, 进入甘肃、陕西, 决定把陕北作为长征的落脚点.1935年10月19日, 中央红军到达陕甘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 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 与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会师,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板书设计:

一、南昌起义

1. 背景

2. 时间、领导人

3. 意义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

(2)总方针

(3)意义

2. 秋收起义

(1)时间、领导者: 1927.9毛泽东领导

(2)井冈山根据地创立

(3)意义:

3.土地革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 毛泽东就领导井冈山军民进行土地革命.

4.根据地建设

五、红军的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遵义会议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教学反思:

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报刊业的发展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掌握影视业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及其特点,分析影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优势等文化媒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直观感知,观察领悟→③师生互动,理性探讨→ ④活动教学,协作交流→⑤整合教材,总体把握→⑥反馈创新,拓展迁移

情境导入:播放《天龙八部》阿朱飞鸽传书的镜头。

目的:利用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问题1:从录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是如何传递信息?而我们今天还有哪些更先进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呢?学生回答后,显示三组图片,直观地让学生看到当今社会三大重要媒介手段:报刊、影视业、网络自然地引出本课课题--

多媒体展示: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推进新课: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合作探究1: 阅读教材 自主整理出报刊业的线索

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 整理出报刊业的线索,目的: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接着我用多媒体显示报刊业三个发展阶段(形成-发展-繁荣)具有代表性的报纸,目的:诱使学生探讨不同时期的报纸对当时的作用。然后进一步深入分析思考

合作探究2: 报刊业有哪些社会功能?

答案提示:传递信息, 传播知识; 通达民情, 开启民智; 立言议政, 舆论监督.

合作探究3: 目的:联系现实材料,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1996年, 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该集团目前有19种报刊, 日均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 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报业集团有31家。

年份 报纸 刊物

1978 186 930

2000 2007 8725

请完成: (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2)你喜欢哪方面的报刊, 谈谈这些报刊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3)你觉得报纸不足的方面有哪些?

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大, 集团化, 市场化

原因: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支持, 重视对科技文化等.

影响:开阔眼界, 影响观念;

丰富生活, 陶冶情操.

局限:普及面不广, 直观感染力不强.

过渡:从这个问题可看出,报纸最大的不足是你必须识字,这样普及面就不广了,而且直观感染力也不强,这方面就不如影视了。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课前:为了说明当前电影事业的繁荣,同样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做一个调查收集工作。收集的内容为我国在世界上获奖的影片、演员、导演。活动探究(多媒体展示)。 目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来验证当今中国电影业的繁荣,同时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将历史与现实拉近,引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效率。

(一) 电影 活动探究:

(1)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你爷爷和你父亲年轻时候心中分别有哪些经典电影和著名的电影人?

(3)你心中有哪些经典电影和著名的电影人? 对国产电影有着怎样的感情和寄望?

接着教师利用图片展示中国电影事业的概况。(1905年诞生—20年代后走向成熟—30-40年代享誉世界—建国后,主题走向工农生活—80年代中期后走向辉煌)

目的:让学生直观体验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过渡:电影存在时间、地点和票价的限制,而电视就在这方面弥补了它的不足。

(二) 电视

(1)问世:(2)概况: (3)现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多媒体显示电视栏目的丰富性)

过渡:由此可见电视已经相当普及了,提问:你认为电视电视普及的原因有哪些? 目的:通过问题式的启发,引起学生探讨影视业发展的原因。

(4)普及原因:技术, 生活的提高, 政策的支持

你说我说: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如果现在突然没有了电视,我该怎样生活?” 目的:通过假设和讨论使学生体验影视现在对于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5)影视媒介有哪些局限? (时效性不强等,互联网弥补其不足。)

三、互联网的兴起

1、原因: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2、出现:

3、发展:多媒体演示图片,(网络正在逐步渗透我们的生活)诱导学生思索问题:那么, 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有何启示? 目的: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引起学生探讨网络的优势,同时利用探讨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感悟到要正确运用网络。

4、优势:优势集中,费用低廉; 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

5、缺陷: (1)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2)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3)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6、启示:比其他媒介更有潜力, 但它是一把双刃剑, 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整个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使他们对本课教材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我对本堂内容升华,指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媒介在产生和发展之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19世纪中后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B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

C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是政府刊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中央日报》等报刊

2、 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D

A 《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

3、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精彩的球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D

A 报刊 B电影 C电视 D互联网

4、畅想天地:

显示表格,思考:“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会不会影响其他媒介的发展?”目的:学生通过课后的反思与探讨,进一步认识到各种媒介手段发挥的作用。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报纸总引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280799 647762 2332164 2931682 3381466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38056 91572 383513 526483 585007

互联网用户(户) 7213 3014518 9021717

教学反思:由于本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感强,所以我通过以上的情境教学,师生互动, 很好地完成了教学要求,同时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我们今后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地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表现,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②掌握本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培养学生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③掌握 “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概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②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反映经济危机爆发前后的视频资料《大国崛起》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为什么如此严重?这次经济危机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推进新课]

1. 虚假“繁荣”的幻灭

想想议议:

师: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但危机爆发的隐患正在悄悄地酝酿和滋长。请大家首先看大屏幕上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14%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2/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家庭占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12%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师:材料一和材料二表明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生:从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而且工人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的水平,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

师:分析得很正确。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必然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并由此导致建筑业、钢铁业、汽车业等许多部门的生产先后出现相对过剩,导致供需矛盾扩大。

师:请大家阅读材料和教材,看一下经济危机的爆发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吗?

生:还有两点:分期付款膨胀和银行贷款;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

师:对。当时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使得作为企业“晴雨表”的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同时20世纪20年代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这种消费方式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反映,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用句时髦话来说,就是所谓“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更加尖锐,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由此可见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呢?

生: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师:那么造成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生: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师:对。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追求利润,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危机。请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示意图。

师:观看一段经济危机发生期间的视频资料: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崩溃,引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代来临了。

学生归纳总结经济危机的表现。教师介绍美国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解释“大萧条”的含义。

2.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师:这场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大危机很快蔓延到欧洲、加拿大、日本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那么为什么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我们带着问题观察一组动画,(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从美国的经济地位、世界市场等角度思考。

生1: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它的经济状况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生2:还因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迅速波及到全世界。 师:很正确。下面大家再观察一组图表,阅读教材正文,能不能总结这次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和图片)

生1:特点之一是范围特别广: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生2:特点之二是持续时间特别长,达四年之久。

生3:特点之三是破坏性特别大,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师:这次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倒退了20年,人们习惯于用“大萧条”“大恐慌”来形容它破坏的严重性。可以说,这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其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为了加深大家对经济危机影响的了解,我们来看一个历史剧表演。现在请一些同学上台,分别扮演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农群众、资本家、法西斯分子、政府及其代表,在遭受这场危机时,你分别会有怎样的想法和行动?

生1(工农群众):我也失业了,我的股票一夜之间成为废纸。感叹“末日已经来临”。为了生活,我被迫去廉价出卖我的汽车,100美元还无人问津。我每天都去职业介绍所,那队伍长得不得了,半天不能动一下。失业人数太多,获得职业太难了。没有职业和工资来源,只有靠政府救济,我多次参加大示威,要求就业,要求增加工资。

生2(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倒掉牛奶等。

生3(法西斯分子):到处活动,积极准备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法兰西行动”“法兰西团结”“爱国青年”等右翼团体。

生4(政府及其代表):略

师:看了这个历史短剧后,大家从中了解到什么?

生1:危机发生前,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危机发生后,从美国先后迅速波及到德国、日本和法国。受打击最严重的是美国,其次是德国。

生2:危机发生的范围广,破坏性强,人民生活贫困。

生3: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各国阶级矛盾激化,不少国家的法西斯主义思潮开始泛滥;同时国际局势渐趋紧张。

师:(小结)(1)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各国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运动不断发生;不少资本主义国家的法西斯主义思潮开始泛滥,美、法、英、西班牙、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的法西斯势力很活跃,德日两国则建立了法西斯专政。(2)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日益尖锐。

3. “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美国总统,想一想,该如何摆脱危机?

生1: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倾销过剩商品,转嫁危机。

生2:提高工人工资,让工人有能力购买商品,以此激活市场,带动工厂恢复生产。 师:不知当时美国总统胡佛的想法与同学们的想法是否相同?胡佛的政策是什么?能阻

止形势的恶化吗?为什么?(要求学生看书回答)

生:胡佛反对政府直接干预,主张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问题。这些措施没能阻止形势的恶化。因为美国经济危机已经严重到无法靠自身的调节机制来恢复的程度,需要国家大规模地进行干预。

师:对。这里特别强调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理论。它是西方传统的经济思想,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干预的市场来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就可以了。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结果不仅解决不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反而加重了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不断恶化,说明危机已严重到无法依靠自身的调节机制来恢复的程度,需要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干预。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课堂小结](多媒体课件演示)

从本次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特点、影响及传统经济政策应对危机失败等方面归纳,形成整体认识,提练本课要旨。

教学反思:本节教学运用历史资料(图片表格等),加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与讨论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③通过历史剧表演,让学生体验角色,再现历史场景,掌握知识,加深理解。

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作用的探讨、归纳与概括,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实现以古鉴今的教育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学习罗斯福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产生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大国崛起. 危局新政》有关大危机对美国破坏的片断,设疑导入新课。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对美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通过影象设疑,温故而知新,既能让学生明确新政的时代背景,又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达到一箭之双雕。

2、以诱达思,讲授新课

1)探:新政背景

新政的背景比较简单,我采用设疑法进行教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提供材料,让学生阅读,加深对自由主义经济和凯恩斯主义理论的理解—→模拟大选时胡佛与罗斯福的辩论,再现历史场景——→最后课件演示、归纳新政实施的背景。

通过模拟辩论,使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相互撞击,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认识到自由放任理论和政策已经过时,有限的干预已无济于事。罗斯福当选总统,推行新政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这样学生在探究事件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

2)析:新政内容

新政的内容比较复杂,又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对新政内容有一个深刻印象,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设计的教学步骤是:

教师设疑诱思——→学生参与讲解——→师生合作对话——→形成新政内容的知识结构——→分组讨论各项措施的作用——→形成观点(课件演示)。

我结合教材,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参与新政内容的讲解。

①假如你是当时的罗斯福,总统竞选成功,下一步你将如何带领美国人民渡过难关? ②罗斯福重点在哪几方面推行新政?新政的各项项措施有什么作用?

通过设疑诱思,学生参与讲解,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课堂变成了学生发展、智慧展现的场所。

3)议:新政影响

新政的影响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我主要采用讨论法,探讨其作用、分析其实质。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①如果罗斯福不实行新政,当时的美国将会出现什么情况?②罗斯福实行新政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③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呢?④纵观罗斯福新政全过程,新政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启?)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所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倾听学生的意见,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具体的引导和帮助。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讨论意见。最后,教师对各小组学生讨论的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并根据教材的观点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这样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了到充分表现。

4、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板书设计:

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严重

胡佛反危机失败

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

社会救济、公共工程

使美国经济走出了低谷

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5、智能训练,运用迁移

1)精选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课外探究:罗斯福总统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人们将他与华盛顿、林肯相提

并论。你对罗斯福了解多少?你对这位美国著名总统是什么看法?几位同学组成小组, 分头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收集有关罗斯福的资料,写出你自己对罗斯福的功过评述,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运用历史辩证唯物思想来学会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罗斯福为课外开放性的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改变只重知识测试的单一性作业形式为知识能力并重的多样性作业,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五、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学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为此本课教学设计从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入手,运用自己的实践知识、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对学习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变成师生交往、学生发展、智慧展现的场所。

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通过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史学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多媒体显示二战后留下的垃圾和废墟。在满目疮痍的氛围中,问“如何重建家园”,导入新课。采用 “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干预经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以沉重的声调讲述)经历过二战的冲击,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也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以二战中被毁的英国考文垂大教堂废墟等图片呈现战后的垃圾,瓦砾和废墟)面对如此景况,应当怎么办才能重建家园,恢复经济的繁荣呢?(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主探究1:面对二战后的经济现状,用原有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能实现战后的重建与经济复兴吗?

讲述:原有的经济理论已然不足以解决战后重建,一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西方国家所青睐,那么什么是凯恩斯主义?我们先看录像。(凯恩斯写信给美国总统的阐述自己的经济观点)

1、凯恩斯主义

(1) 产生的背景(2)主张(3)特点

讲述: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恢复与高速发展,西方国家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那么西方国家是不是有此理论就可以保证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帆风顺了呢?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找出“黄金时期”和“滞胀”现象的表现及原因。

2、黄金时期

表现:战后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出现战后20年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原因:(1)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

(2)利用科技革命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3、70年代初的“滞胀”现象

表现:生产相对过剩且停滞;失业严重 ,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外贸增长趋缓 特点: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原因:(1)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 出现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

(2)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直接原因)

过渡: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国家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70年代初又出现了“滞胀”现象,那么应当如何解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滞胀”现象呢?

4、混合经济:

表现:应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学习延伸1 分组讨论:伟人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联系我国“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具有互补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

干预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干预的不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加剧矛盾的发展, 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97年金融危机、美01年经济衰退)

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起到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了更好的缓和社会矛盾,西方国家着手建立福利国家来缓和矛盾。

二、 建立“福利国家”

自主探究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和概况?

目的: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

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劫”富济贫

概况:(1)过程: 成功实践: 20世纪30年代 发展完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缩小规模: 20世纪八十年代

(2)建立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的基础(生产力提高)

(3)社会福利资金(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4)福利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

(5)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合作探究2:(显示福利国家的一些图片、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对福利国家的评价) 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评价: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学思之窗]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张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想一想: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点拨学生领悟“梯子”和“安全网”的含义)

学习延伸3 在当今西方国家构建福利国家时,十七大胡主席进一步明确构建“和谐社会” “小康社会”的宏亮声音响彻神州大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宏亮的声音:(播放十七大胡主席讲话)听了胡主席振奋人心的讲话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和谐!我国的小康社会和西方国家的福利国家究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引起学生思考)请同学们思考“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与“福利国家”的联系与区别?

过渡:不论是福利国家还是小康社会都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自主探究3:什么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兴起的原因?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2)兴起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连接第三次科技革命,通过航天飞机发射,神6等图片加深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3)作用: 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③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2、美国新经济的含义?表现?

含义: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表现:(1)10年的高速增长

(2)良性运行:化解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消失 失业率降到最低 市场繁荣

3、美国“新经济”的特点及本质:

特点:(1)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度发展。(2)打破凯恩斯主义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3)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

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仍然存在

[本课小结]:第三产业和“新经济”在当今社会发展非常快,表现也最为突出,同学们感受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日益发展的IT 行业,网络及游戏等。(显示):一些图片,如上帝在上网,耐克的集约经济,网络游戏宣传画等材料。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面对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当怎么做?你们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

(投影显示):一组当今高科技的图片如航天飞机,克隆羊等图片做结束背景以呼应突出战后的新变化。

探究练习:

1. 下列对二战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C

A .50年代中期美国占世界商品生产的半数以上 B.70年代, 通货膨胀严重

C. 80年代,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出现复苏 D. 90年代经过改革, 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2. 二战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反映了: B

A. 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 西方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正在逐步消失 D.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3. 下列对西方“福利国家”这一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D

A. 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

B. 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防止贫富不均的一种手段

C. 它的推行对稳定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D.20世纪80年代以后规模进一步扩大

4. 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表述: B

①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②以消息技术为主导 ③“新经济”的概念是由美国《商业周刊》提出 ④ “新经济”就是第三产业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②③④

5、学习体会:

给总理的一封信:

学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史实,试向总理提出你的认识和建议。

教学反思:采用 “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

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过程与方法:用两点论的方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对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借鉴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流通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实物配给制 废除实物分配制

思考: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新:①由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由单一的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

学习延伸,合作探究:新经济政策中允许部分企业由国内外资本家经营,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它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没有。 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自主探究4: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新经济政策给苏俄社会带来哪些好处呢?

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 a、说明新经济政策适合苏俄(联)国情。 b、说明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历史追踪:到了1922年,农民别里科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 D

A 、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 B、他被处以罚款

C 、他只能售出其中一部分 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

三、“斯大林模式”—— 含义: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形成背景

(1)苏联的建立 时间:1922年12月30日

加盟国家:俄罗斯、乌克兰 、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

国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1924年1月 列宁逝世

斯大林的选择: 1928年, 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美国的1/8,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对此斯大林指出:没有重工业, 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 只要谁高兴, 谁就可以蹂躏我们。请分析: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侧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侧重于发展重工业。依据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2、内容

项 目 内 容

工业政策 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

经济体制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农业政策 农业集体化

3、特点:高度集中

自主探究5:根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材料1 苏联的五年计划

名 称 时 间 主 要 成 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8年-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3年-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第三个五年计划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材料2、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

材料3、苏联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4、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积极:(1)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2)较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3)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弊端:(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性发

展;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结论: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4、讨论: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对我国的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②制定政策时,一定要使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平衡协调发展。

④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

总结:

列宁的探索 保卫政权时期 战时共产主义

巩固政权 新经济政策

恢复国民经济时期

斯大林的探索 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斯大林模式教学反思:引导学生用两点论的方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对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借鉴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了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探究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通过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评价历史;

B :比较苏联三次改革的异同,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难点: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三次改革的失败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导入): 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红旗缓缓降落,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这个曾经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大国只走过了69年的春秋,其经济改革的失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那么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在哪些地方给我们以警示和借鉴呢? (新授):

一、改革的背景

出示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弊端,以及苏联当时存在的经济上的问题,指出改革—势在必行。

1、赫鲁晓夫改革--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

教师先以板书表格要点(如背景、目的、评价、失败原因)的形式,要求学生结合(提示)看教材,通过阅读教材尝试性归纳概括出其中的要点。

类 别 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和目的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影响

施 农业 ①②③④

工业 ①②③

评价 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失败的原因 ① 只是局部改革,没有根本上的突破。②有很大的盲目性

③赫鲁晓夫个人因素。

2、引导学生思考三次改革的异同,并引导学生分组完成表格框架及其中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点 指导思想 都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具体内容 都在工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整

结果 都以失败而告终

点 内容 重点在农业 重点在工业 从所有制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入手

经济成效 取得一定的成效 未见成效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失败原因 未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虽然指导思想是从根本上改革经济体制,但因具体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3、从苏联的经济改革失败我们应当吸取什么经验和教训?

A.做情境假设:假设你生活在当时的苏联,你会向政府部门提出怎样的改革建议?从而引导学生讨论。

B.展示材料: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①由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引发的国内政局动荡而导致苏联解体引导学生得出:改革必须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②由邓小平的谈话材料引导学生得出:改革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 ③由勃列日涅夫改革措施引导学生得出:改革应当敢于创新,不能墨守成规 ④由“玉米运动”引导学生得出:改革应当注重本国国情。

⑤由赫鲁晓夫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引导学生得出:改革应当务实,而不可好高骛远;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4、知识拓展:

出示材料:图片“1961年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引出苏联解体前的世界属于两极化格局,而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引导学生了解苏联解体后对于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影响。

5、小结部分”(情感教育):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板书设计:

一) 赫鲁晓夫的改革

⑴改革的背景: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斯大林模式下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约明显:①②③

⑵目的: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⑶措施:农业:①②③④

工业:①②③

⑷评价:积极意义

消极影响

⑸失败的原因:

二) 比较三次改革的异同

三) 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 正确认识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关作文

  • 一起奔跑在高三路上作文800字
  • 1 一起奔跑在高三路上 --致我的学生们 教室中那张张笑脸犹如颗颗繁星,闪烁在属于我生命的夜空中. 两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逝去的是时间,收获的是成长.入学之初的青涩稚嫩已变得成熟稳重,一次又一次地蜕变使你们更加坚强,经历风雨无畏伤痛.铿锵誓言"山高有顶我为峰"不是口号,你们用行 ...

  • 奔跑的青春作文作文1000字
  • 奔跑的青春作文 ●感悟 老师们的喜感考卷,给辛勤耕耘奔跑的高三学子们带去了温暖和鼓励.高三生活对于每一位经历过高三的学子们来说都将是难忘的经历,习题和考卷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但是这仍然不能阻止青春向上的脚步,让我们给青春一张完美的答卷. 陈萧 高三是一种人生状态,于我而言,那是奔跑. 当清晨的第一缕 ...

  • 作文 让自己奔跑起来作文800字
  • [作文 让自己奔跑起来]我们即将步入十五岁的殿堂,作文 让自己奔跑起来.十五岁,人生的花季,让自己奔跑起来,为之付出努力,付出汗水„„ 让自己奔跑起来."快点跑,都什么时候了?还跟玩儿似的,快点儿跑."体育课上,老师着急地冲着同学们吼.但是,同学们一个个仍跟没事人似的,像在散步. ...

  • 让自己奔跑起来作文700字
  • 我们即将步入十五岁的殿堂.十五岁,人生的花季,让自己奔跑起来,为之付出努力,付出汗水-- 让自己奔跑起来."快点跑,都什么时候了?还跟玩儿似的,快点儿跑."体育课上,老师着急地冲着同学们吼.但是,同学们一个个仍跟没事人似的,像在散步.我一步步紧跟在队伍后面,真的很不想跑,这已经是 ...

  • 走进高三作文800字
  • 走进高三 时间定格在高二的尾巴上.期末考试早已结束,没有任何的压力,这是高三前的轻松,暴风雨前的宁静.大家都分外懂得珍惜这难得的美好时光,以致于教室里有大部分的座位都是空的,连老师也不闻不顾. 地理课,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在座的为数不多的同学没精打采,昏昏欲睡.我也无聊透顶,拿出一张报纸左瞧瞧,右 ...

  • 在路上作文800字
  • 在路上 我奔跑在高三的路上,痛苦并快乐着 --题记 高三的忙碌,令我倍感忧伤我开始留恋身边的一棵草,一朵花我愿意摘一朵带露水的花,偷偷地,放在口袋里烘干如果这样,我就能无时无刻都记住这十八岁的味道,以及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都说高三是人生路上最重要的转折,都说高三就预示着要与千军万马争挤独木桥于是我 ...

  • 起点作文800字
  • 我知道,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 --题记 高三了,日子一眨眼只剩下一个月,那些欢笑明明是昨天的事,可是冥冥间觉得恍若隔世. 三年前我带着无限的遐想与希冀踏进校园,那时候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长势正盛,密密的叶子遮天蔽日,只有丁点的阳光,穿过叶墙,在那条宽阔笔直的路上洒下斑驳的日影. 我听到周围一声声沉闷的脚 ...

  • 写给高三的我们作文1300字
  • 七彩桥 演绎,人生笑百态 2013年3月 13 写给高三的我们 高三(2)班:风中狼灵 时光如白驹过隙,又像掌心中的细沙,慢慢从指缝间流走,而你却全然没有察觉.行走在时间的边缘,我们总是不断回忆过去,遗忘现在.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不由得生出感慨,望着这一条路,不曾知道自己洒下了多少汗水与泪水,,不曾 ...

  • 2009---2010年高三作文训练材料及审题提示(二)(高三备课资料)作文1000字
  • 熊立志 2009---2010年高三作文训练材料及审题提示(二) [审题立意指导] 2009年全国卷ⅰ高考作文题继续延续了近三年高考作文出题的思路,是材料命意作文.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出的不错,既贴近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又和我们国家社会的实际息息相关,命题的开放性和含蓄性都确保了学生们有话可说,同时又有 ...

  • 高考作文 槐花祭作文600字
  • 高考作文 槐花祭 你是清纯的女孩,不似那妖艳的玫瑰夺目,没有玫瑰花香那样的浓郁刺鼻, 你是那般的不起眼,挂在高空,那么容易让人忽略.微风中揉进一缕清香,透彻 肺腑,沁人心脾,使我那燥烦的心灵得到暂时的静谧. 淡淡的花香伴随我走过了高三的日子,临近高考大家都只顾着学习,不再有 一起在球场上疯狂的奔跑,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