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开篇结尾技法作文7800字

初二作文

关于写好作文头尾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开头应该点题,结尾通常要能照应开头,深化中心等,这些都无须过多陈述,本文探讨的,是在这些大前提之下的一些技巧。

一 、开门见山法

所谓开门见山,就是通过对文题的阐述,解释,引申,从而引入要讲述的内容。这种开头较为简易也容易让人对写作对象一目了然。缺点是易陷入平淡,因此可借助一些修辞,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如2002年《心灵选择》的开头写道:" 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鳍,你将亲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而我的选择却是一一牢笼。" 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前后形成对比,既点了题又设置了悬念,促人赏读。此外,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诚信一一永远的绿卡》一文开头写道:" 诚信如春天的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如夏天的一块甜西瓜,含在口中,甜在心里;如秋风从远方送来一片火红的枫叶,引起无限的牵挂;如冬天里飘飞的雪花,为麦田覆盖上一层层厚棉被。" 开头运用比喻加排比,状写诚信的价值与意义,表达了对诚信的渴望。又如:一位学生在写一篇《网》的文章时,就是这样写的:" 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网。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有的网在生活的海洋中为你网来各种珍奇,有的网为你编织温馨的天空,有的却一点点剥夺着你的青春,金钱,自信````````"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数语写出了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简洁而又传神。

二 、尺波兴浪法

开头占的篇幅虽不长,但只要善于组织语言,也能尺波兴浪,于简练中见精神。所谓兴浪,就是适当运用转折复句,使前后句之间形成转折的关系,采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手法,使前后层次间形成对比的关系,增强文章的波折,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运用这种方法,要善于找出题目中的对立面,或是事物内部,事物不同阶段的对立面,使开头起伏有致。如一位学生在写《收获》这篇文章时,就这样写道:" 关于收获,许多人都会想到累累的硕果,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物质享受;但很少人会想到另一种收获。它虽看不见摸不着,却长驻在你心里,成为你人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那,就是精神上的收获。" 作者抓住" 收获" 中的对立两方面: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突出了精神上的收获,使文章有了" 曲线美" 。

三 、巧设悬念

所谓巧设悬念,就是在开头就陈述要点,提出问题;或是把事件的结尾放到开头,吸引人寻根究底;或是让某个关键环节藏头露尾,产生" 雾里看花" 的效应。如某个电视台就有这样一段开场白:" 有个故事叫庖丁解牛,说的是一个姓丁的人,杀牛的技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现下也有这么一些杀牛的他们精通一种了不起的技术,能使牛在短时间内增加四分之一的重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设置悬念的技巧在于有效地" 吊人胃口" ,因此必须抓住矛盾的集中点,在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地方设疑,才能达到所要达到的效果。如上文的" 能使牛在短时间内增加四分之一的重量" 就很能引发人的好奇心。有时,突出事件的有悖常理处,往往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 情景引入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创设人物的活动舞台,为人物的出场进行铺垫,或衬托人物的性格、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有篇叫《上学路上》的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早晨,薄薄的阳光星星点点地栖息在树梢上,残余的暮色撒到了地平线的尽头。鸟儿唧唧喳喳地出来觅食了,像在说,趁着天气好,早点起来活动一下筋骨吧。" 这样的描写衬托了主人公愉快的心情,为下文作了很好的张目。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昭君的选择》一文开头写道:" 深深的围墙,明眸的宫女,沉寂的粉蝶,慵懒的梳妆,犹如宫廷的车轮,在昭君的心里缓缓辗过。" 文章开头用了四个偏正式的短语,形式工整,用词雅致,描写人物性状的修饰语,形象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特征,为下文昭君明智的心灵选择作了渲染和烘托,使开头的描写和文中的事件有着很好的映衬。又如1997年的全国大作文,有人在题为《白云,水滴》的文章中写道:" 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白云,白云里是一颗颗的小水滴,是谁让白云高高飘起?是那些小水滴,你挽着我,我挽着你,共同营造那一份自由和飘逸。" 文章以比喻开篇,拟人相衬,设问提起,语段极富诗意,为下文比喻我们的社会是一片白云,每个成员是白云中的一个分子张本,启示我们应该共同营造美好的环境。

除了景物描写,也可通过紧凑的对话来吸引读者,展开情节。如有个学生写市场上的小风波,就是以顾客和小贩的争吵拉开序幕,让人一开始就置身于矛盾的氛围中,有较强的感染力。

如果说开头所起的作用是提纲挈领的,那么结尾所起的作用则是归根结底的。开头难在于怎样艺术的引入,结尾难在于怎样有机地深入。相对于开头而言,

结尾往往更注重思想性,它是" 临去的秋波" ,如果写得好。常回给人无尽的回味余地。

关于结尾。总结出如下几种写法:

一、画龙点睛

在结尾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作者的立场、事件的意义,从而使读者的感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这种方法,如点睛之笔,使文章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如一篇叫《落叶》的文章就这样写道:" 我于是很精养起法桐来:它年年凋落旧叶,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所以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永远走在成长的路上。" 作者通过议论,歌颂了一种不安于现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既然是点睛之笔,就要紧扣问题的焦点,有的放矢。《落叶》》就是针对法桐的" 落叶" 来阐述它的精神的。有些学生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常会偏离主题,就事件的枝叶进行议论,造成败笔。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在构思时就明确主题,理清重点,这样,才不会被枝叶所迷惑,有的同学虽抓住了重点,却不知如何措辞。其实议论的语言固然不拘一格,但基本上都是遵循"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为什么赞成,为什么反对" 这个思路展开的。

二、寓情于景

所谓寓情于景,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达主题。如:" 天好蓝,阳光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地面上的深深浅浅的绿草,一直绵延到地平线的尽头,仿佛是挥之不去的思念、、、、、、、、" 通过写蓝天,阳光,绿草。勾勒出一副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很好地表达了思念的心情。这种手法,我国古代的诗歌也不时用到,如王维的"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就是一例。在景物描写中,运用色彩的搭配,氛围的渲染,能使结尾给人以格外鲜明的印象。

三、承前启后

这种手法,在情节上承接上文,同时人们读后又得到一定的启迪。如《挑山工》就是这样写的:" 我自泰山回家后,就画了一副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色背心的挑山工被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却一步步坚韧地向上登攀。多年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在形象的叙述中平静地道明了人生的哲理。这种结尾,可以说是" 情节的说理" ,有较强的感染力,它贵在含蓄,通过言外之意,让人明白主题。《挑山工》就是通过" 一步步"" 坚韧" 等字眼来赞扬" 挑山工" 体现出的一种精神的。

四、奇峰突起

通过出乎意料的结局,从而给读者以不可磨灭的印象,犹如地平线上突起的奇峰,又如因地势的落差造成的瀑布,颇具后声夺人之势。如一篇叫《萌芽》的文章里描写了两个想用葡萄核种出葡萄的孩子的不同命运。男孩受到父亲粗暴的干涉,而女孩的花盆里却真的长出了碧绿的葡萄藤。最后,男孩道出其中的秘密:原来,那长出的藤子是女孩的父亲偷偷埋下的。于是,前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向我们提出了怎样对待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要有意外的结尾,必须在行文过程中就要" 蓄势" ,把读者的眼光引到另一个方向,这样,结尾才会使人耳目一新。如《萌芽》先是一味叙述两个孩子种葡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采取了类似,重复的对话。这是作者蓄意营造一种平直无奇的氛围。等到女孩种出了葡萄藤,文章就有了小波澜,读者在为主人公高兴得同时,心理不免留下问号:她是怎样种出来的?最后,作者却抛开那个得意洋洋的小女孩,借男孩的" 哭" 道出了真相。" 哭" 写出了小男孩的哀怨,也使结尾来得更奇特,引人深思。如果通过作者的口气或让女孩的爸爸出场来说出事实,就无味多了。 当然,技巧离不开必要的积累,开头要起得精彩,结尾要结得漂亮,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驾驭能力。离开积累谈技巧,无异于缘木求鱼。

俗话说“小曲好唱口难开”,要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高考记叙文的开篇必须肩负起点题、引出下文、抢人眼球的重担。很多考生忽视开头,信手涂鸦,一般存在如下几种毛病:开头过长,头重脚轻;东拉西扯,离题万里;人云亦云,陈词滥调;一味标新,故弄玄虚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应当尽力避免。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扮靓“凤头”是吸引阅卷者的眼球最有效的方法。记叙文的开头方式多种多样,下面笔者向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开头方式:

一、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开篇或交代写作缘由,或揭示全文主题,或直接进入情节。如2010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的作文文题“绿色生活”也较宽泛,所以找到合适的由头,精巧切入,往往是成功的关键。阅卷中有一篇受专家赏识的标杆文是这样开头的:“那是一块地,一块青草地。那时的生活是绿色的,因为有这块地。”考生从一块充满绿色的青草地切入,描写绿色生活的闲适和舒畅,与后文因现代化进程中绿色生活的渐渐消逝而失落、惋惜形成鲜明对比,入题快且机智。 开篇通过议论,直接点明主旨。如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一篇高分作文《父亲的根》就是通过议论入题的:“父亲种了大半辈子的田,即使生活好了,他依旧奔忙于田间,因为那是他的根,宁忘一世业绩,不忘生存之根本。”暗合漫画中中“猫有鱼吃还捉老鼠”。

这类开头简洁明快,直截了当。读了开头,就能立刻抓住文章的中心,考场作文更提倡这种入题快的开篇。

二、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这种方法往往在开头或描写自然环境,或描写社会环境,引出人物、事件,或推动情节的发

展,或烘托人物性格,或渲染气氛,或奠定全文的基调。

江苏一考生的《绿色生活》开头以描写景物引出故事:“春风拂柳,垂柳柔柔地对着湖面梳妆,细长的发丝不时轻掠湖面,荡起几纹涟漪。家里,奶奶在扎着布鞋。”

如2010年高考语文《格林童话》差点被忽略的价值终于被格林兄弟的朋友发现,而成为经典。福建一考生从这联想到爷爷一生的特殊爱好——南音及其被人忽视的价值。文章的题目是《尘封的梦,重拾未晚》,开篇也是景物描写:“初春的清晨,风微微扬起轻纱的薄帘,纷扬的雨丝宛若曲终回环,轻轻着落。几声清脆的鸟儿鸣叫声将宁静打破,爷爷笑着睡去,很安详。”作者不但运用景物描写,同时运用了倒叙写法,构思巧妙。

开篇还可以描绘社会环境,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题。

三、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前面提及的倒叙式开篇也有设置悬念的效果,先把事件的结局写出来,或把后发生的事先说,再说先发生的事,这类文章往往以回忆的手法出现。

制造悬念的方法很多。如2010年高考语文江苏一考生开篇“说来汗颜,咱家生活得比较绿色的,不是人……”即先声夺人。而后,分别叙写了爸爸、妈妈和“我”的生活经历,都有违绿色生活,最后落实到“不会为了私欲与别人钩心斗角,更不会因为一时兴起拆了自己的狗窝”的绿色生活,最后发出呼吁“人哪,想过绿色生活,就别摆万物之灵长的臭架子,多虚心学学自然,日子才能自然不是?”让阅卷者非要刨根问底,继续往下读。

又如2010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作文题是《与你为邻》,一考生以“你,我的同桌,我最好的朋友。此前,我从来没觉得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为开头,设置悬念,引出过去与同桌一起学习、生活的情景,“直到高考前那最紧张的一个月,你却忽然说你要回安徽老家。”交代同桌回原籍安徽参加高考,结尾谈及农民工及其子女,由个别推及一般,升华主题。 [4] 这种开篇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好奇心,有寻找答案的冲动和欲望。

四、妙用修辞,文采飞扬

朱自清先生的《春》开篇是这样写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头就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盼望春天的强烈感情。

2010年江苏有一篇高考作文叙写六月考生的人生困境,开篇也是景色描写:“六月,经过整整一个春天的酝酿,大自然的绿色如刚开坛的陈年老酒一样喷薄而出。”运用比喻描写窗外的绿色,为下文写高三学生的压抑形成对比,揭示了主题。

2009年浙江一篇高考作文《母校——我的根》是这样开篇的:“高中生活如歌,有跌宕,有起伏,因为母校的关怀,变得绚丽。高中生活如画,黑白,有灰暗,因为母校的关爱,变得多彩。高中生活如春,有寒风,有冷雨,因为母校的关怀,变得灿烂。高中生活如夏,有烈日,有风暴,因为母校的关爱,变得可爱。”四个句子构成排比,兼用比兴手法,引出正文。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文采,扮靓了开头,吸引了阅卷者。但是,这些都必须服务于内容的需要,不能变成一种套路,一种模式。

五、引用化用,厚重生辉

恰当引用名言、歌词、诗文开篇不但能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文采,而且能够彰显考生的文化底蕴。如2010年高考天津一考生的《追求的世界其乐无穷》的开篇:“‘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的世界让我的世界充满乐趣。”一开篇就引用屈原的诗句引领题意,言简意明。

名言、诗文开篇既高屋建瓴又能显示考生厚实的文化底蕴,所以深受考生的喜爱,很多考生都喜欢在开篇展示一下自己丰厚的积累。但注意形式与内容一定要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否则就会变成炫耀、卖弄才学。

六、运用抑扬,曲折有致

开篇的抑扬主要有两种:先抑后扬,先扬后抑。运用得巧,能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能够突

出形象和主题。如2010年高考安徽一考生的《灿烂千阳》是一篇小说,讲了“我”,一个职业摄影师,因车祸失去光明的故事。先写“我”对黑色,对周围的一切,包括对母亲的工作充满了厌恶。之后写在母亲的帮助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在眼角膜捐献者的帮助下复明后,终于懂得了母亲工作的意义。文章开篇运用“抑”法:“你知道世界上最令人厌恶的是什么颜色吗?我一定会咬牙切齿地回答你:黑色。……我已经将病房里能砸的东西砸了个遍,我厌恶一切,厌恶经营花店的母亲身上各种令人恶心的香味。”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便得益于开篇的“抑”。

当然,记叙文开篇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描写场景、巧借题记、借章回小说、类比起兴法、书信开篇等,在此就不展开讨论了。

文章开篇有几条原则即“明”“巧”“简”。“明”,即开篇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让人知道你要说什么,白居易也主张“首句标其目”,开篇就要扣题、点题,开宗明义。“巧”,即构思巧、入题巧、技法巧、语言巧,有文采,能展示才华。“简”,即简短,短小精悍,不啰唆重复,让读者或阅卷者能很快捕捉住话题及主旨。开头有法,但无绝对固定的格式。虽然开头的方法很多,但是考生要根据写作内容的不同而变化。而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另外,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开头存在于考生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考生的临场机智发挥。

【名家引路】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有几次似乎再忍不住了,居然微偏着头,眼睛向后掠。

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实在不应该冒冒失失搭乘这辆野鸡计程车。趁着星期日到台北处理一些事情,原本计划搭11点半的最后一班平快夜车回员林的,谁知东拉西扯,赶到火车站时,那班火车已经开走了。怎么办呢?星期一一大早就有课,不赶回去怎么行? [4]

真是的,就算一定得搭野鸡车,也应该睁大眼睛啊,居然司机一说是回头车我就上了,居然司机说载不载客都无所谓我就让他开了。为什么我当时没有考虑到旅途的安全问题呢?报纸上几乎天天有,计程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抢色,甚至还要伤人,为什么我这么大意? 果然,车子刚过中坜吧,我就感到异样了,就如同我前面所说,司机一再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当然,我身上的钱不多,又是一个大男生,实在不必害怕,如果他真正心怀恶意,如果他嫌钱太少不满意,无论如何,还是我吃亏。我悄悄打量他的体形,没有我高,但是比我结实多了,单打独斗,我未必就会输他,可是他不可能没带东西,而且我根本不想打。

就在这时候,我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带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一定是他看出我有了戒备,不敢轻率下手,在等待更恰当的时机吧?难道我就这样束手待毙吗?也许我可以想想办法,化解这场危机,我不是一向自诩最善于动脑筋的吗?怎么突然吓呆了呢?或许我可以试着和他聊聊天,动之以情,让他不好意思动手。

于是我吞了口口水,和他搭讪:“生意好吗?老乡。”

他似乎吓了一跳,过了好几秒钟才回答我:

“不好啊,几乎连油钱都跑不回来。”

“不会吧?你不是回头车?刚刚还有客人包了你的车去台北,不是吗?”

他不再回答,我突然想到可能不是真的回头车,一紧张,舌头打结,也沉默下来。沉默最适于营造紧张的气氛。为什么他不跟我聊天?是不是怕暴露他口音或其他特征,增加警方缉捕

他的可能?当然明白,我被抢之后必定会去报案的,好聪明狡猾的家伙!我恨恨地咬了咬牙,他又从后视镜飞快地掠了我一眼。

这一眼非常狠毒,我有生以来不曾看过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即使赶不回员林上课,请一天假又有什么大不了,何必一定要搭野鸡车冒险?

算了,如果他真的要抢,就给他吧!好汉不吃眼前亏,财物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人要就给他,犯不着因此打斗伤身。不行!这么一来,岂不是助长了恶人的气焰?无论如何,都应该和他拼斗一番,给他一点教训。

两种想法交战缠斗,还没有分出胜负,员林居然到了。可爱的员林!当计程车在公路局车站前一停,我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松了一口气,才想到还没付钱,便绕过车后,走到司机窗口,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钱。突然,车子往前冲,迅速拐一个弯,消失在不远的街角上。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慌的神色。

怔怔地站在凌晨两点左右冷冷清清的员林街头,莫名其妙地把车钱再放入旅行袋,才看见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一截枪管,那是我在台北特地为孩子买回来的玩具枪,枪管太长,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

【点评】

本文开篇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小小说写的是乘客与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一场误会。深夜,“我”上了辆野鸡计程车,开篇就进入情节,通过乘客“我”的眼睛描写司机的异常举动,为“我”误以为遇到劫财的司机埋下伏笔,让读者替“我”的安全担心。同时,司机因为看到“我”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的一截枪管,误以为“我”是劫匪,也一路提防,到了目的地“我”伸手到旅行袋里要掏钱给他,也被司机误以为“我”要掏枪,吓得迅速逃走了。 [4]

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被作者写得扣人心弦!本文的特色全在于靠误会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了让误会产生,作者将故事发生时间安排在深夜,乘坐的车子是辆野鸡计程车,有意选择了乘客“我”的视角来写,而对“我”旅行袋中露出一截枪管迟迟不作交代,而正是因为这个枪管让司机对“我”产生了误会,作者紧紧抓住“我”的内心活动,让误会层层推进,一波三折,直至篇末才真相大白,让人叫绝。

关于写好作文头尾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开头应该点题,结尾通常要能照应开头,深化中心等,这些都无须过多陈述,本文探讨的,是在这些大前提之下的一些技巧。

一 、开门见山法

所谓开门见山,就是通过对文题的阐述,解释,引申,从而引入要讲述的内容。这种开头较为简易也容易让人对写作对象一目了然。缺点是易陷入平淡,因此可借助一些修辞,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如2002年《心灵选择》的开头写道:" 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鳍,你将亲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而我的选择却是一一牢笼。" 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前后形成对比,既点了题又设置了悬念,促人赏读。此外,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诚信一一永远的绿卡》一文开头写道:" 诚信如春天的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如夏天的一块甜西瓜,含在口中,甜在心里;如秋风从远方送来一片火红的枫叶,引起无限的牵挂;如冬天里飘飞的雪花,为麦田覆盖上一层层厚棉被。" 开头运用比喻加排比,状写诚信的价值与意义,表达了对诚信的渴望。又如:一位学生在写一篇《网》的文章时,就是这样写的:" 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网。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有的网在生活的海洋中为你网来各种珍奇,有的网为你编织温馨的天空,有的却一点点剥夺着你的青春,金钱,自信````````"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数语写出了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简洁而又传神。

二 、尺波兴浪法

开头占的篇幅虽不长,但只要善于组织语言,也能尺波兴浪,于简练中见精神。所谓兴浪,就是适当运用转折复句,使前后句之间形成转折的关系,采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手法,使前后层次间形成对比的关系,增强文章的波折,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运用这种方法,要善于找出题目中的对立面,或是事物内部,事物不同阶段的对立面,使开头起伏有致。如一位学生在写《收获》这篇文章时,就这样写道:" 关于收获,许多人都会想到累累的硕果,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物质享受;但很少人会想到另一种收获。它虽看不见摸不着,却长驻在你心里,成为你人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那,就是精神上的收获。" 作者抓住" 收获" 中的对立两方面: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突出了精神上的收获,使文章有了" 曲线美" 。

三 、巧设悬念

所谓巧设悬念,就是在开头就陈述要点,提出问题;或是把事件的结尾放到开头,吸引人寻根究底;或是让某个关键环节藏头露尾,产生" 雾里看花" 的效应。如某个电视台就有这样一段开场白:" 有个故事叫庖丁解牛,说的是一个姓丁的人,杀牛的技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现下也有这么一些杀牛的他们精通一种了不起的技术,能使牛在短时间内增加四分之一的重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设置悬念的技巧在于有效地" 吊人胃口" ,因此必须抓住矛盾的集中点,在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地方设疑,才能达到所要达到的效果。如上文的" 能使牛在短时间内增加四分之一的重量" 就很能引发人的好奇心。有时,突出事件的有悖常理处,往往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 情景引入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创设人物的活动舞台,为人物的出场进行铺垫,或衬托人物的性格、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有篇叫《上学路上》的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早晨,薄薄的阳光星星点点地栖息在树梢上,残余的暮色撒到了地平线的尽头。鸟儿唧唧喳喳地出来觅食了,像在说,趁着天气好,早点起来活动一下筋骨吧。" 这样的描写衬托了主人公愉快的心情,为下文作了很好的张目。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昭君的选择》一文开头写道:" 深深的围墙,明眸的宫女,沉寂的粉蝶,慵懒的梳妆,犹如宫廷的车轮,在昭君的心里缓缓辗过。" 文章开头用了四个偏正式的短语,形式工整,用词雅致,描写人物性状的修饰语,形象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特征,为下文昭君明智的心灵选择作了渲染和烘托,使开头的描写和文中的事件有着很好的映衬。又如1997年的全国大作文,有人在题为《白云,水滴》的文章中写道:" 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白云,白云里是一颗颗的小水滴,是谁让白云高高飘起?是那些小水滴,你挽着我,我挽着你,共同营造那一份自由和飘逸。" 文章以比喻开篇,拟人相衬,设问提起,语段极富诗意,为下文比喻我们的社会是一片白云,每个成员是白云中的一个分子张本,启示我们应该共同营造美好的环境。

除了景物描写,也可通过紧凑的对话来吸引读者,展开情节。如有个学生写市场上的小风波,就是以顾客和小贩的争吵拉开序幕,让人一开始就置身于矛盾的氛围中,有较强的感染力。

如果说开头所起的作用是提纲挈领的,那么结尾所起的作用则是归根结底的。开头难在于怎样艺术的引入,结尾难在于怎样有机地深入。相对于开头而言,

结尾往往更注重思想性,它是" 临去的秋波" ,如果写得好。常回给人无尽的回味余地。

关于结尾。总结出如下几种写法:

一、画龙点睛

在结尾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作者的立场、事件的意义,从而使读者的感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这种方法,如点睛之笔,使文章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如一篇叫《落叶》的文章就这样写道:" 我于是很精养起法桐来:它年年凋落旧叶,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所以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永远走在成长的路上。" 作者通过议论,歌颂了一种不安于现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既然是点睛之笔,就要紧扣问题的焦点,有的放矢。《落叶》》就是针对法桐的" 落叶" 来阐述它的精神的。有些学生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常会偏离主题,就事件的枝叶进行议论,造成败笔。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在构思时就明确主题,理清重点,这样,才不会被枝叶所迷惑,有的同学虽抓住了重点,却不知如何措辞。其实议论的语言固然不拘一格,但基本上都是遵循"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为什么赞成,为什么反对" 这个思路展开的。

二、寓情于景

所谓寓情于景,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达主题。如:" 天好蓝,阳光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地面上的深深浅浅的绿草,一直绵延到地平线的尽头,仿佛是挥之不去的思念、、、、、、、、" 通过写蓝天,阳光,绿草。勾勒出一副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很好地表达了思念的心情。这种手法,我国古代的诗歌也不时用到,如王维的"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就是一例。在景物描写中,运用色彩的搭配,氛围的渲染,能使结尾给人以格外鲜明的印象。

三、承前启后

这种手法,在情节上承接上文,同时人们读后又得到一定的启迪。如《挑山工》就是这样写的:" 我自泰山回家后,就画了一副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色背心的挑山工被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却一步步坚韧地向上登攀。多年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在形象的叙述中平静地道明了人生的哲理。这种结尾,可以说是" 情节的说理" ,有较强的感染力,它贵在含蓄,通过言外之意,让人明白主题。《挑山工》就是通过" 一步步"" 坚韧" 等字眼来赞扬" 挑山工" 体现出的一种精神的。

四、奇峰突起

通过出乎意料的结局,从而给读者以不可磨灭的印象,犹如地平线上突起的奇峰,又如因地势的落差造成的瀑布,颇具后声夺人之势。如一篇叫《萌芽》的文章里描写了两个想用葡萄核种出葡萄的孩子的不同命运。男孩受到父亲粗暴的干涉,而女孩的花盆里却真的长出了碧绿的葡萄藤。最后,男孩道出其中的秘密:原来,那长出的藤子是女孩的父亲偷偷埋下的。于是,前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向我们提出了怎样对待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要有意外的结尾,必须在行文过程中就要" 蓄势" ,把读者的眼光引到另一个方向,这样,结尾才会使人耳目一新。如《萌芽》先是一味叙述两个孩子种葡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采取了类似,重复的对话。这是作者蓄意营造一种平直无奇的氛围。等到女孩种出了葡萄藤,文章就有了小波澜,读者在为主人公高兴得同时,心理不免留下问号:她是怎样种出来的?最后,作者却抛开那个得意洋洋的小女孩,借男孩的" 哭" 道出了真相。" 哭" 写出了小男孩的哀怨,也使结尾来得更奇特,引人深思。如果通过作者的口气或让女孩的爸爸出场来说出事实,就无味多了。 当然,技巧离不开必要的积累,开头要起得精彩,结尾要结得漂亮,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驾驭能力。离开积累谈技巧,无异于缘木求鱼。

俗话说“小曲好唱口难开”,要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高考记叙文的开篇必须肩负起点题、引出下文、抢人眼球的重担。很多考生忽视开头,信手涂鸦,一般存在如下几种毛病:开头过长,头重脚轻;东拉西扯,离题万里;人云亦云,陈词滥调;一味标新,故弄玄虚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应当尽力避免。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扮靓“凤头”是吸引阅卷者的眼球最有效的方法。记叙文的开头方式多种多样,下面笔者向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开头方式:

一、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开篇或交代写作缘由,或揭示全文主题,或直接进入情节。如2010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的作文文题“绿色生活”也较宽泛,所以找到合适的由头,精巧切入,往往是成功的关键。阅卷中有一篇受专家赏识的标杆文是这样开头的:“那是一块地,一块青草地。那时的生活是绿色的,因为有这块地。”考生从一块充满绿色的青草地切入,描写绿色生活的闲适和舒畅,与后文因现代化进程中绿色生活的渐渐消逝而失落、惋惜形成鲜明对比,入题快且机智。 开篇通过议论,直接点明主旨。如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一篇高分作文《父亲的根》就是通过议论入题的:“父亲种了大半辈子的田,即使生活好了,他依旧奔忙于田间,因为那是他的根,宁忘一世业绩,不忘生存之根本。”暗合漫画中中“猫有鱼吃还捉老鼠”。

这类开头简洁明快,直截了当。读了开头,就能立刻抓住文章的中心,考场作文更提倡这种入题快的开篇。

二、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这种方法往往在开头或描写自然环境,或描写社会环境,引出人物、事件,或推动情节的发

展,或烘托人物性格,或渲染气氛,或奠定全文的基调。

江苏一考生的《绿色生活》开头以描写景物引出故事:“春风拂柳,垂柳柔柔地对着湖面梳妆,细长的发丝不时轻掠湖面,荡起几纹涟漪。家里,奶奶在扎着布鞋。”

如2010年高考语文《格林童话》差点被忽略的价值终于被格林兄弟的朋友发现,而成为经典。福建一考生从这联想到爷爷一生的特殊爱好——南音及其被人忽视的价值。文章的题目是《尘封的梦,重拾未晚》,开篇也是景物描写:“初春的清晨,风微微扬起轻纱的薄帘,纷扬的雨丝宛若曲终回环,轻轻着落。几声清脆的鸟儿鸣叫声将宁静打破,爷爷笑着睡去,很安详。”作者不但运用景物描写,同时运用了倒叙写法,构思巧妙。

开篇还可以描绘社会环境,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题。

三、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前面提及的倒叙式开篇也有设置悬念的效果,先把事件的结局写出来,或把后发生的事先说,再说先发生的事,这类文章往往以回忆的手法出现。

制造悬念的方法很多。如2010年高考语文江苏一考生开篇“说来汗颜,咱家生活得比较绿色的,不是人……”即先声夺人。而后,分别叙写了爸爸、妈妈和“我”的生活经历,都有违绿色生活,最后落实到“不会为了私欲与别人钩心斗角,更不会因为一时兴起拆了自己的狗窝”的绿色生活,最后发出呼吁“人哪,想过绿色生活,就别摆万物之灵长的臭架子,多虚心学学自然,日子才能自然不是?”让阅卷者非要刨根问底,继续往下读。

又如2010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作文题是《与你为邻》,一考生以“你,我的同桌,我最好的朋友。此前,我从来没觉得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为开头,设置悬念,引出过去与同桌一起学习、生活的情景,“直到高考前那最紧张的一个月,你却忽然说你要回安徽老家。”交代同桌回原籍安徽参加高考,结尾谈及农民工及其子女,由个别推及一般,升华主题。 [4] 这种开篇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好奇心,有寻找答案的冲动和欲望。

四、妙用修辞,文采飞扬

朱自清先生的《春》开篇是这样写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头就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盼望春天的强烈感情。

2010年江苏有一篇高考作文叙写六月考生的人生困境,开篇也是景色描写:“六月,经过整整一个春天的酝酿,大自然的绿色如刚开坛的陈年老酒一样喷薄而出。”运用比喻描写窗外的绿色,为下文写高三学生的压抑形成对比,揭示了主题。

2009年浙江一篇高考作文《母校——我的根》是这样开篇的:“高中生活如歌,有跌宕,有起伏,因为母校的关怀,变得绚丽。高中生活如画,黑白,有灰暗,因为母校的关爱,变得多彩。高中生活如春,有寒风,有冷雨,因为母校的关怀,变得灿烂。高中生活如夏,有烈日,有风暴,因为母校的关爱,变得可爱。”四个句子构成排比,兼用比兴手法,引出正文。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文采,扮靓了开头,吸引了阅卷者。但是,这些都必须服务于内容的需要,不能变成一种套路,一种模式。

五、引用化用,厚重生辉

恰当引用名言、歌词、诗文开篇不但能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文采,而且能够彰显考生的文化底蕴。如2010年高考天津一考生的《追求的世界其乐无穷》的开篇:“‘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的世界让我的世界充满乐趣。”一开篇就引用屈原的诗句引领题意,言简意明。

名言、诗文开篇既高屋建瓴又能显示考生厚实的文化底蕴,所以深受考生的喜爱,很多考生都喜欢在开篇展示一下自己丰厚的积累。但注意形式与内容一定要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否则就会变成炫耀、卖弄才学。

六、运用抑扬,曲折有致

开篇的抑扬主要有两种:先抑后扬,先扬后抑。运用得巧,能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能够突

出形象和主题。如2010年高考安徽一考生的《灿烂千阳》是一篇小说,讲了“我”,一个职业摄影师,因车祸失去光明的故事。先写“我”对黑色,对周围的一切,包括对母亲的工作充满了厌恶。之后写在母亲的帮助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在眼角膜捐献者的帮助下复明后,终于懂得了母亲工作的意义。文章开篇运用“抑”法:“你知道世界上最令人厌恶的是什么颜色吗?我一定会咬牙切齿地回答你:黑色。……我已经将病房里能砸的东西砸了个遍,我厌恶一切,厌恶经营花店的母亲身上各种令人恶心的香味。”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便得益于开篇的“抑”。

当然,记叙文开篇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描写场景、巧借题记、借章回小说、类比起兴法、书信开篇等,在此就不展开讨论了。

文章开篇有几条原则即“明”“巧”“简”。“明”,即开篇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让人知道你要说什么,白居易也主张“首句标其目”,开篇就要扣题、点题,开宗明义。“巧”,即构思巧、入题巧、技法巧、语言巧,有文采,能展示才华。“简”,即简短,短小精悍,不啰唆重复,让读者或阅卷者能很快捕捉住话题及主旨。开头有法,但无绝对固定的格式。虽然开头的方法很多,但是考生要根据写作内容的不同而变化。而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另外,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开头存在于考生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考生的临场机智发挥。

【名家引路】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有几次似乎再忍不住了,居然微偏着头,眼睛向后掠。

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实在不应该冒冒失失搭乘这辆野鸡计程车。趁着星期日到台北处理一些事情,原本计划搭11点半的最后一班平快夜车回员林的,谁知东拉西扯,赶到火车站时,那班火车已经开走了。怎么办呢?星期一一大早就有课,不赶回去怎么行? [4]

真是的,就算一定得搭野鸡车,也应该睁大眼睛啊,居然司机一说是回头车我就上了,居然司机说载不载客都无所谓我就让他开了。为什么我当时没有考虑到旅途的安全问题呢?报纸上几乎天天有,计程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抢色,甚至还要伤人,为什么我这么大意? 果然,车子刚过中坜吧,我就感到异样了,就如同我前面所说,司机一再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当然,我身上的钱不多,又是一个大男生,实在不必害怕,如果他真正心怀恶意,如果他嫌钱太少不满意,无论如何,还是我吃亏。我悄悄打量他的体形,没有我高,但是比我结实多了,单打独斗,我未必就会输他,可是他不可能没带东西,而且我根本不想打。

就在这时候,我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带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一定是他看出我有了戒备,不敢轻率下手,在等待更恰当的时机吧?难道我就这样束手待毙吗?也许我可以想想办法,化解这场危机,我不是一向自诩最善于动脑筋的吗?怎么突然吓呆了呢?或许我可以试着和他聊聊天,动之以情,让他不好意思动手。

于是我吞了口口水,和他搭讪:“生意好吗?老乡。”

他似乎吓了一跳,过了好几秒钟才回答我:

“不好啊,几乎连油钱都跑不回来。”

“不会吧?你不是回头车?刚刚还有客人包了你的车去台北,不是吗?”

他不再回答,我突然想到可能不是真的回头车,一紧张,舌头打结,也沉默下来。沉默最适于营造紧张的气氛。为什么他不跟我聊天?是不是怕暴露他口音或其他特征,增加警方缉捕

他的可能?当然明白,我被抢之后必定会去报案的,好聪明狡猾的家伙!我恨恨地咬了咬牙,他又从后视镜飞快地掠了我一眼。

这一眼非常狠毒,我有生以来不曾看过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即使赶不回员林上课,请一天假又有什么大不了,何必一定要搭野鸡车冒险?

算了,如果他真的要抢,就给他吧!好汉不吃眼前亏,财物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人要就给他,犯不着因此打斗伤身。不行!这么一来,岂不是助长了恶人的气焰?无论如何,都应该和他拼斗一番,给他一点教训。

两种想法交战缠斗,还没有分出胜负,员林居然到了。可爱的员林!当计程车在公路局车站前一停,我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松了一口气,才想到还没付钱,便绕过车后,走到司机窗口,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钱。突然,车子往前冲,迅速拐一个弯,消失在不远的街角上。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慌的神色。

怔怔地站在凌晨两点左右冷冷清清的员林街头,莫名其妙地把车钱再放入旅行袋,才看见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一截枪管,那是我在台北特地为孩子买回来的玩具枪,枪管太长,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

【点评】

本文开篇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小小说写的是乘客与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一场误会。深夜,“我”上了辆野鸡计程车,开篇就进入情节,通过乘客“我”的眼睛描写司机的异常举动,为“我”误以为遇到劫财的司机埋下伏笔,让读者替“我”的安全担心。同时,司机因为看到“我”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的一截枪管,误以为“我”是劫匪,也一路提防,到了目的地“我”伸手到旅行袋里要掏钱给他,也被司机误以为“我”要掏枪,吓得迅速逃走了。 [4]

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被作者写得扣人心弦!本文的特色全在于靠误会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了让误会产生,作者将故事发生时间安排在深夜,乘坐的车子是辆野鸡计程车,有意选择了乘客“我”的视角来写,而对“我”旅行袋中露出一截枪管迟迟不作交代,而正是因为这个枪管让司机对“我”产生了误会,作者紧紧抓住“我”的内心活动,让误会层层推进,一波三折,直至篇末才真相大白,让人叫绝。


相关作文

  • 中考专题复习15-写作(6)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作文10100字
  • 1 中考专题复习15-写作(6)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 [首尾标准] 什么样的开头和结尾才算成功呢? 元代文人乔梦符有"风头豹尾"之说,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思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引人人胜: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子的尾巴一样刚劲有力,简洁明快.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 ...

  • 初中作文训练:开头和结尾(范文)作文28500字
  • 1 南外仙林分校八(下)语文第9周周末作业 主备人:凌云 审核:任兴卿 2012-4-5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指导 (一)作文的开头 的乐章要有好的尾声,或余音袅袅,或震人心魄. 1. 比喻拟人排比式 这种开头体现了流畅的文势,又能起到清晰地提挈下文的作用,往往充满诗意,能引 ...

  • 中考作文技法:扼住关键 锦上添花作文0字
  • 扼住关键 锦上添花 --审题与扣题 一.审题--多角度思考,扼住关键 审题,是多角度思考和推敲作文题目的过程,包括对题目提示语.题目中关键词.题目的深层义.题目的要求等方面的思考和推敲,以求审清题意,扼住关键. 1.审读材料. 这里所说的材料,既包括命题作文前面的提示性材料,也包括材料作文中的阅读材 ...

  • 作文辅导作文1400字
  • 1 文章开头写作指导 一.开篇语 元代乔梦符提出作文的"六字诀":"凤头""猪肚""豹尾".开头要像"凤头",漂亮.俊秀:体干要像"猪肚",饱满.充实:结尾要像"豹尾&q ...

  • 考试作文技法点拨作文5500字
  • 考试作文技法点拨 陈瑜玲 花了六个小时敲出的文字,只是一点个人看法,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切勿笑话,谢谢! 作文贵在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会,从身边小事儿折射内心世界.社会现象是最基本的要求,那么在此之上,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给我们的作文加分呢? 关于作文标题 首先要知道,在中考改卷的过程中,阅卷老师每 ...

  • 作文结尾作文2100字
  • 作文结尾 结尾,古人称之为"收笔".它标志着文章的收束和完结,对表现思想内容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考场作文而言,掌握技法,扮靓结尾,不失为作文重要的得分亮点. 一. 回应文题,简洁有力. 此种结尾往往用简洁的文字呼应文章标题,恰倒好处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突出文章主旨.如河北省某 ...

  • 高中作文写作技法作文4600字
  • 高中作文写作技法-议论文的首尾技巧 打造首尾 照亮全篇 毋庸讳言,考场时间短.任务紧,考生无法静下心来字斟句酌:阅卷任务重.环境差,老师无法静下来审视品评.所以考场作文却有"打造成型"之弊.正因为如此,作为高中生,就有必要投"其"所好. 首尾段是打造的&quo ...

  • 初二作文开头作文5900字
  • 篇一:初二.作文开头与结尾练习 作文开头与结尾练习 文章的结构实际上是文章的骨骼或间架,它是支撑文章的.它包括开头和结尾.过渡转接.伏笔呼应.点明题旨等.一.关于开头."开头"处于文章之首,起着诱引读者兴趣和指导读者把握的作,一直文章家所重视."开头"的经营方 ...

  • 中考作文高分揭秘作文8800字
  • 中考作文高分揭秘 专题一:巧拟文题 一.拟题方法 1.善补题,以小见大. 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是最简捷方便的拟题方法.如以"体验"为话题,可拟<爱的初体验>.<生命的体验&g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