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作文3000字

初二作文

《望江南》

1、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学生讨论。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四、教师总结:

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第____课时

备课时间: 10.23

授课时间: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武陵春》

三、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四、 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五、整体感知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答案提示:(1)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六、 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七、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八、 布置作业:背过这两首词,熟读其他三首,争取背过。

第三课时

总第____课时

备课时间: 10.23

授课时间:

教学步骤:

一、 检查导入:

检查学生背诵默写。

二、 学生自学其他三首。

1、 交流自己搜集的文学常识。

(1)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 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政治上不得意。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2、 通读这三首词,讨论大意。不明白的地方提问。

文章大意:《渔家傲》,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

《江城子》

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破阵子》

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猛力拉曼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3、 把握三首词的感情。

(1) 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 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3) 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答案提示:

(1)《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2)《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4) 总体分析:

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

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三、 质疑问难。

四、 拓展延伸: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五、 布置作业: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

教后反思:

《望江南》

1、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学生讨论。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四、教师总结:

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第____课时

备课时间: 10.23

授课时间: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武陵春》

三、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四、 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五、整体感知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答案提示:(1)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六、 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七、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八、 布置作业:背过这两首词,熟读其他三首,争取背过。

第三课时

总第____课时

备课时间: 10.23

授课时间:

教学步骤:

一、 检查导入:

检查学生背诵默写。

二、 学生自学其他三首。

1、 交流自己搜集的文学常识。

(1)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 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政治上不得意。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2、 通读这三首词,讨论大意。不明白的地方提问。

文章大意:《渔家傲》,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

《江城子》

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破阵子》

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猛力拉曼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3、 把握三首词的感情。

(1) 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 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3) 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答案提示:

(1)《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2)《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4) 总体分析:

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

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三、 质疑问难。

四、 拓展延伸: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五、 布置作业: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

教后反思:


相关作文

  • 秋游望江公园作文800字
  • 秋游--望江公园 "明天去秋游!"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简直是激动不已,要知道这可是少有的呀! 第二天,我们班早早地出发了,虽然时令已是深秋了,天气也变得寒冷了,但我们的心却是暖暖的.坐在车上,我们个个眉开眼笑,开心极了.开心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那么快,不过半个小时就到达了目的 ...

  • 望江南资料作文1100字
  • 望江南所有资料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温庭筠(公元812-870?) 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 ...

  • 长相思作文300字
  • 长相思 君是江中水,我是岸边柳,万缕柔丝系不住,缓缓水东流.君在江中舟,我在望江楼,那日送君天涯去,一去几春秋.一去几春秋,何事苦淹留,日日思君君不见,此恨几时休?此恨几时休?重上望江楼,日日望君君不见,江水自悠悠. 望江楼,望江流,不见天涯有归舟.独倚望江楼,天涯望归舟,惟见江上烟波渺,一望一成愁 ...

  • 望江南作文1600字
  • <望江南> [原文]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Mò) 水悠悠. 肠断白萍洲. [解题] 温庭筠的词以妇女题材为主,这与他仕途失意,长期生活于歌馆楼台有关.本词是一篇深闺怨词,对思妇心理行为的描写十分动人. 闺怨是文学的古老话题,是社会生活的综合反映,温词大量此类作 ...

  • 望江南也说白居易作文1200字
  • 在唐代,白居易名声比李白.杜甫名声大.白居易名声大的原因,是他写了许多乐府诗歌.白居易的<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可以说在唐代就是六七岁儿童都会唱两句. 白居易与元稹同时进士.刚进士的白居易可以说是意气风发.他认为爱文学的唐宪宗很赏识自己,让自己做左拾遗, ...

  • 游望江园作文600字
  • 国庆节的清晨,我们一家乘车去望江园度假村休闲.望江园位于益阳市黄泥湖仙蜂岭花乡的山峰上,她西伴益阳电厂,南抵资水,东北方向有青山环绕. 望江园内有青松.绿樟.碧草:有凉亭.暖阁.小屋:有鸟鸣.鸡犬.人语:有品茗.观涛.嬉戏.我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走进了这如诗如画的境界中,石头小路右侧是一座蘑菇亭, ...

  • 温庭筠[望江南]宋词赏析作文1500字
  • <望江南> [原文]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Mò)水悠悠. 肠断白萍洲. [解题] 温庭筠的词以妇女题材为主,这与他仕途失意,长期生活于歌馆楼台有关.本词是一篇深闺怨词,对思妇心理行为的描写十分动人. 闺怨是文学的古老话题,是社会生活的综合反映,温词大量此类作品 ...

  • 游望江公园作文800字
  •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太阳普照大地,花也灿烂的张开了笑脸,小草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我们的脸上一个个都锭开了花.因为今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春游,这是我盼望以久的了,这次春游我们就要去为薛涛而建的望江公园. 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没过多久就到了公园,一下车,还没进门,一股竹子的清香就迎面扑来,一进门,香味更是迎迎 ...

  • 望江南作文200字
  • 望江南①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②水悠悠.肠断白蘋③洲. ① 选自<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温庭筠(约812–866),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现在山西 ...

  • [望江南]扩写作文700字
  • 晓雾将歇,空中缀着几点星.月色入户,月儿的轮廓模模糊糊,惨淡的光映着泛着白光的江水.月儿啊,你可知一江秋水载不动的悉滋味,你可懂思念让人瘦比黄花,泪冰玉珠修长的心酸. 屋中闯入了几丝晨风,不禁打了个寒颤.端坐于梳妆台前,铜镜中的脸因期待添了几分神采,也因昨夜的兴奋未眠平添几分憔悴.拿起木梳,一头瀑布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