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满分作文作文32300字

初三作文

1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20篇汇总

2016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差别待遇

赞扬与责骂的差别在哪儿?

对于小明来说,是一百分与九十八分间的毫厘。

对于小亮来说,是及格与不及格间的跨越。

看似的差别待遇毫无道理,仔细思索却能悟出其间的合理。

如他人言、人生来不平等,自呱呱坠地时起,每一个生命便是一个独自的个体,有着其属于自身的优劣与价值,生而如此,又怎能以一条统一的刻线,单薄的规矩丈量一个个鲜活而独立的生命呢? 千年前,圣人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弟子三千人,有富可敌国的巨贾,有位极人臣的政客,形形色色不一而是,而孔子,则成为后世称赞景仰的伟大教育家,究其根本,在于其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优劣长短,扬其长补其短,因材施教,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别待遇”,才使得每个人都得尽展其能,各得其所。

社会对于每个人,应有不同的要求,正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既不能缺少轰隆雷鸣的马达,也不能松懈默默无名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可能对于小亮而言,九十分是他永无无法企及的高度,及格便是其尽其所能的结果,若是我们只是用统的标杆来评价不一样的人,那世间将会埋没多少奇能与怪材! 是的,我们社会需要差别待遇! 正如航天器的研发需精确到小数点后十多位,而汪洋恣意的书画只求神形俱备即可; 正如廉颇以身经百战显赫战绩位列上将,蔺相如以如莲巧舌精巧说辞为上卿;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一位位能人以食物铺写精致,《我在故官修文物》中一双双巧手以古物刻写精华„„各行各业,各得其所,差别待遇而实现整体的共赢!

由此观之,作为肩负向国家与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的学校,更应抛弃条条框框,拼弃墨守成规之道,改革创新,因材施教,用一把把不同的刻刀,雕琢出每一个莘莘学子的独特光华,以不同的标准,相同的诚意,培养出各取所长的栋梁之材! 差别的待遇,相同的匠心; 不同的准则,同样的期许。 我一直坚信,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而我,愿养我浩然之气,展我独特风采!

“差别待遇”不差别!

名师点评:

这是阅卷组评定的一篇考场标杆佳作。本文以素材丰富、结构圆融、论证严谨而被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

1. 层层深入,结构圆融。这是一篇满分标杆作文,文章层次分明,论据充分,说服力强。首先,作者分析漫画,思考差别待遇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接着,作者结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社会的各行各业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差别对待的重要性,最后水到渠成的引出观点: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文章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故内容评为一类上。

2. 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文章在论证观点时,大量采用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材料丰富,事例典型,显示出作者比较丰富的写作积淀。

成功诀窍:层层深入材料丰富

【得分】60分

201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文化行囊

彭丽媛说:“传统文化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粮。”生于斯,长于斯,浑金璞玉,天然美质。文化盛宴,浸了你的魂,摄了你的魄,卒成丰富的内在。 是的,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

也曾“之乎者也”翩翩儒雅风度,也曾大碗喝酒,畅快案酒果子刀切牛肉。文化熏陶渲染、陶冶心性,养育情怀。情感丰富来源于文化的底蕴。 正如古语“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恰似朗月清风,不知不觉文化融在了品性里,成为一生的底色。 就好比沙龙孕育了林徽因这样的奇女子,骨子里都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柔美。亦或是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好似山里的黄鹿,从不想痛苦的事,从不发怒,从不伤心。”眸子里显现着山水的灵性。这种无法否认又不抗拒的文化的力量,会让异域之人赛珍珠在晚年念念不忘曾养育她的中国,带着一种文化的忧伤。

2

文化是一个人的魂魄,无论是信天游还是沂蒙小调或是闵音,都在生命里唱响。 《雅舍谈吃》中,梁先生大谈令他魂牵梦绕的正阳楼的烤肉,薄如纸的烧饼和一鸭三吃的北平烤鸭。老北京的文化符号连同胡同与冰糖葫芦刻到了他的脑海里,在内心中未然成杯。

抑或是叶子说她发了疯地想念南京,想念路边摊的虾皮小混沌,想念夜晚柏油马路上油沆气混着半酸半甜的果皮的味道。嗔怪南京人将车站修在周围绿得不像话的群山。这是石头城的美,南京人的品性。文化地域的美及魅力让生活丰富且安详。 所以说,鸿蒙之初接受教育文化自然而然得了地域的灵气。

传统教育中《颜氏家书》更是以“令熟读经史子集”为教育目标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我们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或者说文化成为自我的内在。而这种巨大的影响,是夏怀骂虫,玩物成痴的壬世襄的率性人生,是沈从文念念不忘的凤凰古镇,是莫言传奇魔幻的山东高密乡。今生今世,定时和骨子里的文化白首相依,不离不弃。 而罗素感概“参差百态而幸福本源。”那就和鲜活的文化一起,幸福到老,行囊永恒。

名师点评:

1、主题突出。文章围绕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写出了文化对自己的影响。文章开篇以彭丽媛的话作为引子,指出文化浸润了人的魂魄,成为人生成长的一种底色。然后例举林徽因、翠翠、赛珍珠等为例,说明各种文化对人的影响。再以梁先生为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个人的生命的作用。最后点题:与文化行囊一起,直到永远。

2、文化底蕴。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化作文,与山东丰富的地域文化非常匹配。文章有大量的历史底蕴、名著底蕴、饮食底蕴、民俗底蕴、名言底蕴等,共同组成了文化方阵,加上语言优美,文采飞扬,自然成为阅卷场的亮点,获得高分。(得分点 底蕴深厚 文采飞扬)

201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享文化之繁华

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叶扁舟,来到历史的彼岸:与苏轼探讨人的渺茫与伟大,与陶潜共享带月荷锄归的美好,与李煜分担愁如东流水的感伤„„用一指墨香,看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

文化从那翻滚激荡的黄河开始,便扎植于我们的心田,镌刻于基因。那寓意吉祥的中国结,那元宵佳节的灯谜,那雄伟的华夏庭院,无一不是珍贵的传统元素。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也正因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发绚烂壮美。 把文化作为生命的行囊,便让灵魂与文化一道,穿行在历史的音符与文字墨香之间。

文化,流淌在悠远的箫声中,诉说着哀怨与愁绪,文化,也弥漫在阿炳的二胡中,叹尽人生的跌宕起伏; 文化,亦可以流转于锦瑟之间,轻拢慢捻之间净化内心的污秽。本无生命的乐器与乐曲结合在一起,便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寄予着心灵的世界,承载厚重的文化。

不仅仅在丝竹间,文化也在素净的宣纸上蔓延而来。张大千伏在洞底绘出的梦幻敦煌,诉说着那千百年前人们的信仰; 齐白石着手画出的自然风物,亦传达着生命的灵动; 壮观的《清明上河图》,也刺激着美的神经。中国画中的水淡云轻,妙手丹青的一点一描,拓开的不仅仅是墨,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之魂由笔底传承。

同样,龙飞凤舞的字亦为文化之腑脏; 颜真卿规正而又洒脱的笔锋,王羲之隽秀玲珑的字体,张风子如带般拂过的清新之风,无一不是文化的符号。那挥洒自如之间掩盖不了中华文化之含蓄内敛,那笔锋回转之间亦彰显着文化之典雅深厚。亦深潭微澜,亦雪底苍松。

文化如辽远的江海,包容着一切。既有张翰的“江月年年初照人”的美好幽深,又有李白的“起舞弄清影”的飘渺烂漫。那篇篇诗词,字字珠玑,诗人惜字如金,落笔生花,留给世人一片芳华。 文化之美常浮荡于我心间。那里有轩榭廊道,那里有至臻服饰的绣扣,那里更有吟唱千年的戏曲,那是中华之精髓,炎黄子孙之傲骨。它如枝头的梅花,傲吐芬芳。

愿乘文化之舟,度文化之沧海,享那份美好与挚真,低吟文化之妙语,歌呤一生,幸福一生。 这样的行囊,希望我们共同拥有,共同打造,共享文化盛宴。

名师点评:

1、怎样才能享受文化之繁华? 自然是将文化作为一生的行囊。文章用丰厚的历史底蕴引出文化之是生命的行囊,然后在音乐、美术、书法、诗词、建筑、戏曲、服饰等之间穿行,具化了文化的内容,写出了它们对生命的意义。最后两段点题,照应题目。

3

2、文采飞扬。文章一开篇就是诗意盎然的呈现,后面写音乐,美术、书法,无论是人物,还是

艺术的表达,都充满诗情画意。在句式上,整散结合,语言铿锵有力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这一则漫画是一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对比。先拿满分后拿98分的孩子先后收获了香吻和一个耳光,而先拿55分后拿61分的孩子则先后得了一个耳光和一个香吻。从这两个孩子的境遇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有意无意抱有的一种心态:追求卓越、积极进取,否认失误和退步,哪怕这个“失误”仅仅两分。

努力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正如漫画中的第二个孩子,他从不及格到达到及格,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质变和成就。攀登虽艰辛,而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是徘徊在山脚下的人无法享受的。然而,从100分到98分就是应当受到指责的堕落吗? 并不是。98分依然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好成绩,98分和100分同属于优秀水准。从100分到55分才是应当警醒的堕落。

依然优秀的第一个孩子被对待的态度落差如此之大,连我亦不禁感到委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人奉行苛求完美的极端精英教育,向往着“高处不胜寒”。从“虎妈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横扫千人”的高考标语,人人的神经成了一张绷紧的弓,生怕遭受横飞而来的一记耳光。 可是,有一句亘古朴实的真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心心念念“直挂云帆济沧海”,却忘了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宽大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静,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第二个孩子就像这只企鹅,在不及格的深潜后获得腾跃的力量。

而我们,当然应该给第一个孩子以鼓励和支持,不是必须得到满分才是优秀的孩子。他是潮起潮落的大海,是汹涌起伏能淹没一切的波浪。我也相信,他可以在这两分的差距中弥补自己的缺漏,下一次重得满分。

起伏的波浪更具力量,我相信在不完美中,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在退步中,重获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该生的“规定动作”做得十分到位:紧扣漫画的关键内容与寓意展开写作,符合题意; 题好文一半,其所拟题目与其他考生相形,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即题目有辨异性; 起段三言两语,导入简洁,入题快; 第二三段分别评述漫画中的分数及其产生此一现象的社会背景,如果说第二段是围绕“点”来展开,那么第三段就是围绕“面”来展开,第四段则是围绕“理”来展开,角度斑斓,内容充实,逻辑(台阶术) 严密; 第五六七段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文势壮又能以理服人。

该生的“自选动作”也同样做得十分到位。比如“立意高远”——作文以哲理立意,难度系数高,区分度自然也高; 辩证思维亦颇具特色,论证扎实、理性、稳健; 论述相当集中,从题目至结尾绝无蔓笔,析题切题扣题点题,一以贯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用的“古人说”妥帖,所用的“波浪说”无可辩驳,所用的“企鹅说”新颖、生动、精当、有情趣。此外,该生的“情文并茂”能力、“孟辩素养”(孟子式的辩论素养) 也值得点赞。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佘作章)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唯分数论”之殇

一个印记鲜明的巴掌,一个爱意满满的吻,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牵动着无数中国考生的心。于此,笔者深有感触的同时不禁叹惋,何苦系一家之忧乐于区区之分数? 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数论”,且让孩子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的口号虽喊得震天响,但长久以来家长以及学校仍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且说100分与98分有何显著差别? 区区两分便能评定孩子素质高下吗? 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实在不合情理。再看那从55分进步到61分,鼓励与表扬理所应当,然而孩子若拼尽全力考得55分家长也不应苛责,分数与素质间从来没有天然的等号,切莫受“分数决定论”的蛊惑。

4

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流传多年的戏言折射出中国儿童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步牺牲掉娱乐时间,紧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论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下,儿童不得不压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继地坐在书桌前刷题。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定高下的唯一标准,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让他自由发展,健康成长。不以分数论成败,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当今之急也。

当分数成了风向标,学习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钱学森曾问到:“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国考生,汲汲于分数,则必将标准答案奉为圭臬。以分数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必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却鲜少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审视、质疑答案,也难怪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了。不如将灼灼目光从分数上移开,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上,那创新型社会、中华之复兴可计日而得矣。 诚然,从中国现状来看,考试仍是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但“唯分数论”之弊甚多矣,我们是不是可以逐渐消去一昧追求分数的功利之心,而渐渐以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儿童?

蔡元培曾说:“若想有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 欲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不若从现在、从身边做起,拒以分数论成败,还孩子健康成长之蓝天。

点评:

本文亮点有五:

一是观点鲜明。作者一开始就抓住漫画中的巴掌和吻,引出其共同特征,家庭教育中的唯分数论。然后指出这种“唯分数论”要不得,它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是思想深刻。作者认为产生唯分数论的原因是应试教育,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偏离了求知的本质,影响了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是辩证思考。作者不是一味否定分数的作用。指出在当今中国,选拔人才的途径仍然需要考试分数,只是不能只看分数,要多角度评价。

四是善于比较。作者抓住漫画中的分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问题。认为进退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即使低分,也是努力的结果,素质与分数不能完全等同。并用我国的现状与欧美教育进行比较,认为要顺其自然,尊重天性。

五是语言简洁准确。全文没有多余的话,简洁流畅,恰到好处。用词准确,如“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不应苛责”等,都能体现作者的语言功底深厚。

(佛山市第一中学教师李存仁)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进步与退步

在第一幅漫画中,前一位小孩因考得100分而获得了家长的亲吻,后一位则因为拿了不及格的55分而被家长打了一巴掌。然而在第二幅图中,曾获100分的小孩因只得了98分而被惩罚,后一位不及格的小孩因为进步得了61分而受奖励。两图对照,不难看出这其中蕴含的进步与退步的关系。但在我看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既要给孩子进步的鼓励,也应给孩子留有一定的退步空间。

进步与退步,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趋势,实则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同的方向。进步是一个人能力发掘的过程,而退步则是一个人缺陷暴露的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待进步与退步,教育者应秉持科学的态度,鼓励进步者是鼓励其不断砥砺自我的奋进状态,而鼓励退步者则是为其留足反思的空间。利用好暴露的缺陷,实现自我完善。正确地处理进步与退步,最终都将促使受教育者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

家长应鼓励孩子前进的每一小步。漫画中的第二位小孩两次获得的分数均未超过第一位小孩,但其家长仍在他获得进步后予以鼓励,这是我所赞同的。即便55分到61分只有6分的进步,且61分离满分还有很远距离,但这个鼓励是应有的。家长以鼓励的方式告诉孩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自我的升华过程中,需要一个量的积累,一小步的前进相对于从差到优的路途来说是微小的,但没有这一步步的积累便不可能到达优秀。因此,家长给予小孩进步的鼓励,应从细微处出发,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指引,脚踏实地,滴水穿石。

5

家长应给孩子的退步保留一定的空间。孩子的成长发展就如同发掘一处金矿,不可能出现每一次挖掘都能见到金矿的情状。单纯地把孩子的退步视作一种失败,而不仔细推究其中的原因所在,那么这一个退步或许会变成孩子走向衰颓的一个开端。因此,给孩子的退步留一点空间,就如陈忠实在寻找中不断剥离过去的束缚重建自我一样,就如王阳明在被贬作驿使仍静心思悟一样,就如杨绛在下放到干校改造仍潜心学习西班牙语一样。从一个小退步入手,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反省的空间,在退中求进,才能如那些古今中外的大师一样在面对人生的退步时以正确的态度重建自我,上下求索。 进步和退步是相离相生的一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以单纯地奖惩来对待孩子的进与退,才能让孩子在独当一面时正确处理自己人生的进退,成为一个能够推动社会在变动中求稳求发展的栋梁。 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

很多考生都是从漫画的内容角度立意的,而这篇作文却能从寓意的角度立意。该文正确地指出,这幅漫画蕴含着进步与退步的关系,进步与退步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趋势,实则在某种程度上有相同的方向,进步是一个人能力发掘的过程,而退步是一个人缺陷暴露的过程; 进步与退步是相离相生的一对。一篇高考作文,能有这样由表及里的思考深度,实为难得。

作者不空谈进步与退步的关系,而是联系漫画所提供的材料。作者指出,家长教育孩子时,既要给进步的孩子以鼓励,也应给退步的孩子以空间,这种做法也是值得提倡的。

该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第一段引材料摆出自己的中心论点,是“起”的部分,第二段是对中心论点进一步阐述,是“承”之一; 第三段讲应对进步的孩子以鼓励,是“承”之二; 第四段是讲应给退步的孩子留有空间,是“承”之三; 最后一段回扣中心,是“合”的部分。

这篇作文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文体特征鲜明,论证方法多样,语言流畅,书写漂亮,是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

文章第四段所举的陈忠实、王阳明、杨绛的例子不太恰当,人生遇到挫折,遭遇厄运,不等于退步。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玉金教授)

,古色古香。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勿以点点沉浮论英雄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今人之于古人,更为注重孩子的教育。然而,不少父母把重视化为对于点点成绩的纠结,平日里的“天子骄子”因点点失误而被“由爱转恨”者有之,一直的“差生”因点点进步而顿被“捧在手心”者亦有之。父母的态度因一点点分数改变而“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是对待成绩过于主观、生硬的行为。

分数的沉浮本就有多重原因,孩子的掌握、思维方式、老师出题的难度,甚至于个人的运气皆可改变成绩的高低。仅以“这次比上次高了几分”来界定孩子是否认真学习是不客观的、表面的。高分学生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一直以来的勤奋与不缀,低分学生的父母不能认识到孩子的能力与水平。单次成绩的沉浮即界定英雄、评定父母心中的“宝”,难以认识到孩子的水平,终会致使孩子深陷那红色的分数中,不清醒且不理智。

《礼记》有言“父之爱子,乃生而行之乎。”父母的爱本是无条件,而现今因分数一点点退步或增加均可改变父母的爱,则此爱易流于表面而不触其心。孩子退步了两分即挨了巴掌,或许便是错罚了试题变难仍是班级第一的他。孩子学习如同苦行僧在路上踱步前进,这一路上,父母的关爱与理解是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让前路阳光明媚。而若父母的爱变得“有偿”,须用分数进步来赢得,只会让孩子战战棘棘,时刻背负“优生的包袱”或者“差生的重担”。

古人云,“爱其子,则为计之深远。”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应局限于那小小的分数。考试是对孩子学习的评估、却并非是对孩子的评估。父母看待孩子分数的眼光也不应局限于一隅,而应看到整体的、比较的,这样才能知道成绩背后那点点浮沉的真正意义。

父母的“巴掌与吻”是可影响孩子一生的。曾几何时武汉神童惊人跳级、学业有成,而父母惯于其优异,容不得半点失误或退步,他终顶不住压力而厌学,“泯然众人矣。”

6

成绩那点点浮沉并不能直接界定了孩子的“好坏”、“优差”,也不能作为孩子赢得父母的爱的筹码。只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实力,给予及时支持,方能在无涯学海上为他撑起一片小舟,助他学成至彼岸。

点评:

本文是考场中一篇精彩的议论文。

首先,作者能准确地解读漫画的寓意。题目“点点浮沉”四字用词非常精妙,体现了该考生对漫画的全面评价。全文紧紧围绕着“点点浮沉中的成绩”所存在的问题展开议论。文章思路清晰,从分析“只看分数浮沉”的错误观点给孩子造成的危害,进而能高屋建瓴地提出教育的本质应在于看“浮沉分数”背后的真正意义,体现了考生极强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再者,文章最为精妙之处,还在其语言文字的亦雅亦俗,畅达准确,严谨冷静的分析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考生,极富有说服力。成语的运用顺手拈来,比喻的句子生动形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等经典语句的引用,更能表现出该考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驾驭素材的综合能力。

(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毛少艳)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致母亲的一封信

亲爱的母亲:

您好!

先请允许我引用一句名言:“人能够登上荣誉的高峰,却不能长久地居住在那里。”我明白您对我的殷切期望,希望我永远都是最优秀的孩子,您的望子成龙我能理解,世界上有哪个母亲不想自己的孩子好? 但今天我想跟您说,请原谅我不能一直优秀,请原谅我不能一直都做得最好。

我记得小时候,您一直拿我跟别人比,我记得我的表弟,有时候他来我家吃饭,您就会说:“看谁吃的最快。”每次看 我快速的吃完,您都会满意地点点。我记得我去学钢琴,你会坐着听我弹,听我练,直到每一个音符都弹得流畅,您才会微笑地放我离开,我去考级,虽说也并不真 的痛恨钢琴,但我对考级的厌恶有一半都来自您过高的期望。有时候我也会羡慕其他孩子,当班上一个成绩一般的同学拿到成绩单后就能开心地回家,因为他有了一 点进步。而我心理却是忐忑的,我因为您要求每次考试都要95分以上,所以我才惧怕,即使我的成绩在班上很好。

母亲,我希望您也能理解体谅我,压力有时是动力,但更多时候,压力就像一个鸡蛋,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从外面打 破的就只有灭亡。我希望您能尊重我内心的最真实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强加压力给我,我的成长并不是您个人的意志就能决定的,就好像思想家卢梭曾说:“大自然 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应像儿童的样子。”

有时候我也会想到新闻里报道的“虎妈”、“狼爸”,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赢在起跑线上,在这个到处是竞争的 年代希望能“与众不同”,但我觉得他们的孩子并不真的快乐。同为少年成名的作家蒋方舟,小小年纪便已出书,但她并不是父母逼的,而是她真的热爱写作,到如 今已是受广大读者喜爱的青年作家之一。母亲,我知道您一直很爱我,您外表严厉只是想让我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也许您可以选择用另外一种方式引导我,鼓励我, 我更愿意看到一个温柔的母亲。

今天,坐在高考考场上,人生往后漫漫长路也许就在我的笔尖下书写与改变,只是想借此机会,想跟您说一句:这一次,让我做一回真正的自己,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无怨无悔。

谢谢您,我的母亲。

您的儿子

***

2016年6月7日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书信。全文紧扣漫画内容,“一直优秀”“不能一直优秀”紧扣100分和98分;“成绩一般同学”“有了一点进步”扣住了55分和61分; 母亲的“满意”“微笑”“严厉”等相当于“唇印”和“掌印”。在书信中巧妙、多次扣题及点题是本文的特色之一。

全文的感情自然、真挚。母亲爱儿子,希望儿子优秀; 儿子爱母亲、理解母亲,希望能“看到一个温柔的母亲”,这里没有点染、没有修饰、没有造作,是自然的流露。读之,让人心动,引人深思。

7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是本文的另一特色。开篇提出“人不能长久地站在荣誉的高峰”“我不能一直优秀”,观点鲜明。接着用自己成长的例子,说明母亲过高期望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及反感,并提出“压力就像一个鸡蛋,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从外面打破的就只有灭亡”,分析深刻、透彻。 全文用例恰当,中外并举,详略得当,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流畅,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说理能更严密、辩证一点,引用及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会更精彩。

(广州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唐吉民老师)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一点进步,一种人生

暮色暗淡, 残阳如血。

北方的风凛冽地刮着, 刮的人生疼。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坐在河边, 手里拿着最后一次的模考卷, 上面的分数令她心寒。她考差了, 离自己梦想的学校还差了好多, 然而更令她伤心的是, 她的父母非但没有安慰她, 反而将她痛骂了一顿。

女孩于残阳中站了起来, 她撕碎了手里的试卷, 回到了家。没有人知道那个夜晚女孩想了什么、想了多久。只是看见, 从那以后, 女孩仿佛在书桌旁生了根。

几个月后, 女孩坐在高考考场上, 答完了人生最重要的几份卷。也许是好事多磨, 女孩虽然比最后一次模考分数多出了很多, 但依然未能考上梦想院校, 只因几分。

女孩流着泪在田野上使劲奔跑, 最后累到躺倒在地。盛夏, 农村的夜空被点点繁星照亮, 女孩睁着流着泪的眼睛, 看着热闹的夜空, 仿佛自己的梦想跟那星星一样离她如此遥远。这时, 女孩的父亲躺在了她的身边。“对不起, 我还是没考上, 你骂我吧。”“不, 孩子, 最后一次模考骂你是因为你的心根本不在学习上, 然而后来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和你的进步。有进步就是好的, 虽然你的进步并未帮你达成目标, 但那又怎样? 只要能进步, 在哪都能成就精彩。”

父亲的话好似一豆灯火, 点亮了女孩心里哪怕只有一平方厘米的地方。几个月后, 孩子听了父亲的话, 背上行囊, 去了一个二本的院校, 继续着自己的人生。

那后来女孩大富大贵了吗? 没有。毕业后, 女孩搭上南下的火车, 找了份工作, 平平淡淡地活着。只不过, 不管有多平淡, 她都会把生活过好, 努力让自己进步。

再后来, 她结了婚, 生了小孩, 成为了我的母亲。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经历, 我妈妈从小到大都不太在意我的成绩, 所以在别人学奥数的时候, 我基本上都在扔泥巴。但我妈妈也是有底线的, 她不要求我每次都要考满分、90分, 她只要求我每次进步, 哪怕只有一点点。

上了高中后, 由于我的爱好, 我学了艺术, 成为了艺术生。功课落下了不少, 成绩自然也不算优秀, 妈妈也还是只有“进步”一个要求。她只是不想我也像她一样因为没有努力和进步而在迷雾中穿梭。 如今, 我走在了妈妈曾经走过的路上, 只求问心无愧和争取进步, 或许我的进步十分微小。使我赶不上我想要搭乘的那辆列车。不过, 后面其实还有很多辆车在等我, 因为我一直在努力进步, 就像小树一直在努力进步和成就一片繁茂; 就像水滴一直在努力进步汇成一曲江河, 奔向所梦想的远方。 一点进步, 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点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邓玉环副教授)

与一般考生作文写法不同, 本文用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描写性开头, 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气氛来吸引读者。文章“有进步就是好的”这个立意完全是从漫画材料中来, 并对成绩优劣与评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这是一篇构思新颖、有创意、以情动人的散文, 它不以强势的说理取胜, 而是取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 写独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这种真诚的书写恰恰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巴掌之吻,教育之痛

一张考卷, 几分浮动, 换得巴掌与吻。是耶? 非耶? 报以无奈苦笑。

仅从表面上看, 母亲对从满分降为98分的退步的孩子求全责备, 而对虽然一开始不及格、但后来进步的孩子不吝爱吻, 是不是仅说明这位母亲鼓励进步之可取与苛责退步之不妥呢? 并非如此, 拨开表面的巴掌与吻之别, 在这幅漫画中, 我们应看到仅仅是分数上的一点变化, 都足以使家长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 其背后折射出的无数个家庭相似的情景, 不免令人深思。

8

紧紧盯着分数, 视分数进与退为奖罚标准, 与其产生的求全责备之态, 并非是个别家长所为。满分得吻、98分得巴掌这一荒谬现象, 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的体现, 当家长并不在乎分数背后反映的知识掌握情况, 指导学习作用时, 也就不再在意“98分已经很接近满分”这一事实, 而是只看见比上次退步了2分的情况, 辨不清“无论55分还是61分都说明孩子学习状况不佳”,而只关注比上次进步了6分。在啼笑皆非之余, 我们不免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粗暴的分数对待, 对分数的执着, 到底因何而来?

固然, 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中国向来重视考试的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考试分数的普遍关注, 但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因呢? 将分数进退当作唯一依据的背后, 不正是我们缺乏对孩子成长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对除学习外其他方面忽视遗忘吗? 古代便有“为己之学”,以修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 而今, 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人才, 而非巴掌与吻滋养出的分数型人才。君不见今年校园投毒案中, 犯罪的青年虽分数耀眼, 但人格上有着致命缺陷, 如若仅凭巴掌与吻一味注目分数浮动, 还能说是“育人”吗? 培育的到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鲜, 内里朽烂的速生木?

所谓求全责备与宽容鼓励之异, 在向教育敲响警钟, 内里显现的教育观念之弊, 正中痛点。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知道”,“改变”的背后正需“痛定思痛”作引擎, 重新审视日常中我们早已熟悉的情景, 以此为契机, 给孩子的成长路上正确的引导与培育, 帮助他们获得除了分数的其他优良品质与综合能力, 以真正的吻报以最大的鼓励, 以真正的吻对待他们的教育报以决心与坚守。

巴掌与吻, 是耶非耶? 唯有痛定思痛, 对未来的教育报之以歌。

点评:

(揭阳市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林卫钊)

本文最大亮点是语言出彩。一是语言凝练。开篇“一张考卷, 几分浮动, 换得巴掌与吻”,14字即概括了漫画的内容, 可谓惜墨如金。“满分得吻,98分得巴掌这一荒谬现象, 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的体现”,语句简洁, 观点鲜明; 结尾简短有力, 回应首段。二是句式灵活多变而又自然流畅。开篇以两问自然引入。结尾设问回应开头, 句式又略作变化。全文文气涌动, 文脉清晰, 皆赖这几问之功。三是整散结合, 修辞手法娴熟运用, 表达得体, 用词准确老练, 仅用950字便把道理说得透彻, 思维严密, 颇见老辣的写作功底, 这正是当前中学生最为欠缺的。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我看到这样一则引人深思的漫画:第一幅图中一个满脸笑意的孩子拿着一张100分的卷子,颊上是他父母鼓励的唇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拿着一张55分卷子的孩子,他愁苦的脸上巴掌印触目惊心; 而第二幅图中,那个曾考100分的孩子只考了98分,脸上也因此添了一道巴掌印,另一个孩子却因为这次考了61分而获得了父母的吻。

这则漫画反映了如今家长对孩子成绩过于关注的现状“一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退步了就打,进步了就夸,仿佛那白卷子上鲜红的数字就是衡量他的唯一标准,仿佛那冷冰冰的成绩就是孩子的一切,我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我认为,他们这种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私以为,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而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家长们将太多的期望寄予孩子,他们严苛的要求成了残酷的枷锁,将孩子牢牢捆绑在童年那绚丽的梦境之外。我知道很多孩子,他们一考不好就担惊受怕,生怕回到家里会经受父母“狂风暴雨”的洗礼。他们一想到考试就不寒而栗。他们的快乐童年已支离破碎,从来就只存在于记忆中遥不可及的一隅。的确,他们都是漫画中的孩子,无论55分还是98分,只要未到标准,便被家长呵斥。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漫画中的家长用他们对“分”的严厉要求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当“分”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命根”,孩子早已失去了自由翱翔的能力。

然而,事实证明,分数的确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善良、勇敢、责任心等等,也许是比智力更聪明更为宝贵的品质。同样,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的成就大小。中学时成绩平平的马云,却成为了今日的互联网大亨; 科举屡屡不中的柳永,却在“浅斟低唱”中为后人留下了凄婉动人的词句。

9

所以,笔者恳请家长们,别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漫画中的孩子,别让他们在分数中迷失自己,希望家长们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其他方面,让他们均衡、全面、快乐地成长。

要知道,一个孩子无论考了55分、61分、98分、还是100分,都值得他的父母,在他脸上留下爱的一吻。但愿漫画中孩子的不幸更少地在我们身边的孩子身上复制!

点评:

一、观点鲜明,有重点有分寸。

文章的开头,用了占全文不足六分之一的篇幅,全面、准确地介绍漫画内容,为中心论点的阐述、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扼要点明了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提出“‘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见解,文章由此展开。从题目到文中多处的论述可以看出,作者并未像相当多的考生那样,片面否定分数的重要性,而是在立场鲜明的同时,做到讲分寸、有弹性,彰显了作者深刻的思辨能力。

二、内容详实,有感情有层次。

本文与众不同之处,是能够用饱含情感的笔触,阐述“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的现象并分析原因,议论文中具有本文这种能感动读者的文段的,实不多见。“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的语句令人动容、引人深思。文章就此从“就事论事”的层次进入“因事说理”的层次,提出“分数”之外“善良、勇敢、责任心”等评价标准; 进一步提出“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成就的大小”,举例虽少,但极为典型有说服力。

文章结尾表达期望,点到即止,有荡气回肠之感。

当然,本文也有三点可以提高的地方:

1.“笔者”“我”“私(以为)”统一为“我”比较好;2. 第三段行文不够简洁,条理性不够强;3. 仅举马云、柳永两个例子略显单薄。

(南海石门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林旭升)

2016全国卷I 高考满分作文: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

漫画中,第一个孩子先因考100分得到一个吻的奖赏,后因考98分得到一个耳光的责罚; 第二个孩子先因考55分被赐一个掌印,后因考61分被赏一个吻。看罢漫画,不禁深思,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实在失之偏颇。其实,孩子就像正在成长的树,他取得的成绩就像一片片的叶子,实在不必因孩子之树上长出一片好看的叶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长出一片不太好看的叶子而全盘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孩子的成长中,不只有学习,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但在唯分数论的大语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数的提升,不能有丝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满分。这和饲养速成鸡有何区别呢? 让鸡不会生病,只在激素、饲料的作用下疯长速成,这是违背规律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幸福,更需要经受困难挫折,他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后都能立刻进步,懂得进步未必能立刻体现在成绩上,懂得成绩起伏本就是正常现象,只有持续努力,不断积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从而开出人生之花,结出人生之果。父母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随意地唯分数而无视对孩子全面的评判? 孩子似树,成绩如叶,家长勿因一叶而障目。

与此相似,在中国,拥有升学压力的中小学学校,很多时候也会因成绩这一叶而障目。比如在评价教师上较为片面,常只看教师所带班某学期某学段末尾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教师,往往看不到教师平时的努力付出与血泪辛酸,更难以理解绝大多数挣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之苦。同样的,教师的教学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理解与赏识,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教师似树,成绩如叶,学校勿因一叶而障目。

再有,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这张成绩单,会因这如一叶的成绩单而障目,看不到理应有的诚信,看不到理应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动之上理应高悬的“义”,才有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再如,过分注重GDP 数值的成绩单,而忽视国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道德素养的丰富等更重要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太看重利益成绩单而导致的容易一叶障目的结果。成绩、利益如叶,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当然,人不免受局限为外物蒙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的衡量标准,但不能光看到数值而看不到全面与整体,而可以有更全面多元的评价标准与评判方式,方能更好地避免一叶障目。

2016全国卷II 高考满分作文:提升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做主

10

语文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语文素养的提升也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是什么? 我认为主要是课堂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教什么、提升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首先,“听”这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听老师讲解《沁园春·长沙》,我们感受到了伟人的气魄和胸怀; 听鲍国安先生朗诵《赤壁赋》,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的豁达和豪迈; 听同学们探讨《记念刘和珍君》,我们感受到了青年的热血和执着。聆听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欣赏名家感人肺腑的朗诵,我们提高了审美情趣,增长了欣赏水平,语文素养在倾听中慢慢提升。

其次,“说”在语文课堂上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成为提升语文素养重要的手段,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在《再别康桥》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不舍情思; 在《中国梦》的演讲中,我们体会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在“能否以成败论英雄”的辩论中,我们体会到了哲思的巨大魅力。在说中悟,在悟中提升语文素养。

再次,“读”作为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最大。我们对《荷塘月色》进行品味和鉴赏,感受语言之美; 我们对《拿来主义》进行思考和领悟,感受思辨之强; 我们对《宇宙的边疆》进行阅读和理解,感受着自然之神秘。通过这些优秀篇章的赏读,我们全面提高了语言鉴赏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升了语文素养。

最后,“写”是语言表达运用的重要方式,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都可以在写作中呈现,没有“写”,语文素养就无法从根本提升。我们写作《难忘的瞬间》,表达生活的感动; 我们写作《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自然的美景; 我们写作《我心中的孔子》,赞美先贤的智慧。写作完成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了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这是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中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当然,除了课堂有效教学之外,课外的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对提升语文素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16全国卷III 高考满分作文:成功创业新模式 天地人和

前些时候,本人参加过成功创业模式的讨论。众说纷纭,议而未决。今天阅读小羽的创业故事,颇有感触,趁机发表自己的愚见。

从小羽在科技兴国的大环境下,凭借聪明才智,依靠传统工艺研发出新式花茶的情况分析,创业依赖于诸多复杂因素的交织。

托尔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成功创业与幸福家庭一样,其大体模式,即中华国学经典所言的“天地人和”。

这里所说的“天地人和”,指的是创业成功者背后交织的时机天赋(天) 、环境资源(地) 、人际关系(人) 三大因素。

在国家为我们大胆创新创业提供诸多机会,使我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大环境下,个人天赋是最关键的一环。

在市场竞争中,一个创业者需要有执着、坚韧、激情和敏锐的品质,才可能走向成功。这些品质,除了后天的学习、实践及个人造化以外,大部分源自与生俱来的天赋秉性。

当然,并非所有执着、坚韧、激情和敏锐品质的创业者都会成功。事实证明,那些雄心勃勃、才华超群的创业者铩羽而归的大有人在。因为,一个具备创业成功潜质的人还需具备人际关系和胸怀天下,与人分享两个要素。

人际关系对创业成功至关重要。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创业时,既无智能手机生产营销资源,也无技术资源,但他依赖积累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获得了这些资源。比尔·盖茨创业收获的第一份订单,不是来自他母亲IBM 董事吗?

人际关系中,创业者对自身团队的领导艺术和号召能力,对合作伙伴、政府部门以及其他资源权力人的关系也不可小视。小羽运筹帷幄,面对产业走向衰败时,不是也率领她的团队不断创新,依靠有关部门推行她的标准吗?

恩格斯说过: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可见,创业者胸怀天下,与人分享多么重要啊。

11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分享给了世界,世界也成就了袁隆平; 小羽的工艺流程分享于民众,民众成就了小羽。

而如今,多少传统文化因不愿外传面临没落,多少企业死守秘方败于恶性竞争呢? 难怪托马斯? 特朗斯特罗姆在黑暗中沉思,希望从现实唤醒人们吝啬于分享的灵魂。

这就是我利用中华国学精髓一一“天地人和”的哲思,探究小羽创业成功的结果,与大家分享,希望有益于创业者的兴国之梦。

2016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华阴老腔,在几年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曲目。然而,这样一个小众甚至是默默无闻的老腔,却让陈忠实先生情难自禁,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不禁很好奇,“老腔”究竟何以令人震撼?

也许是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直击人心的嘶吼,也许是那一段段百转千回、悠扬婉转的曲调,也许是台上台下演员的倾力演唱、人们的激情感染„„或者,是藕断丝连的缕缕乡愁,是深结于心的归属与认同。前三者自不消说,确实打动了很多人,却难以让人有更深层次的、发自心灵的震颤和共鸣——这种共鸣,是需要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陈忠实生于关中,长于关中,他了解并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着它; 而在老腔中,在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表演中,他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故乡的面目,听到了自己引以为豪的土地的神灵之歌。

这才是老腔之所以让人震撼的原因。这种深刻而广阔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让我们在与西方文明接轨、渐渐西洋化、渐渐遗忘了民间小调的时候,可以被一曲乡音震得泪流满面。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又可悲的事情。喜的是,像老腔一样的民间文化依旧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 悲的是,像老腔一样的的民间文化居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难能方为可贵,都是越不容易得到,才越发觉得珍贵,觉得眼前一亮。本应深植于日常生活的风土民俗,什么时候竟到了能涤荡神魂的地步?

现在的人们,是不是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都要看不见回家的路了呢?

两年前,坐在课桌前的考生们面对着“北京老规矩”的茫然无措依旧历历在目。家家户户四合院、七折八拐胡同湾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似乎连带着那些陈旧又充满温情的习惯也跟着一同去了。听得别人提起,才会恍然大悟,惊喜非常:就应该是这样的啊! 老腔是如此,老规矩是如此,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国粹京剧,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有过完完整整听一出戏的经历。这片土地记忆的格调,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更改; 这片土地文化的精粹,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掩埋。偶然听到、看到、感受到,所带来的震撼终究是短暂的,短暂之后又是长久的遗忘; 而我们需要的,从来都不是遗忘。 在追逐更加多样的未来的时候,有时也需要停下来,多看看来时的路。即使登上顶峰,一个没有自己独有回忆的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即使快速发展,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国家也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领略到和老腔类似的民间艺术时,不会再如此“肤浅”地被震撼。

2016天津高考满分作文:阅读的三重境界

人生天地间,总要与外界发生联系。而阅读,则是其最主要的通道。

阅读分为若干种,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属于消遣性阅读。这种阅读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说得高雅点,是让时间不至于白白流逝。浏览网页,翻翻报纸,看看电视,了解一些热点新闻,搜集几件明星八卦,打探哪里出了奇人异事,瞅瞅又有几个老虎被调查„„边看边乐,然后与志同道合者大摆龙门,是很惬意很得意的事。

市井闲人们的阅读大抵如此,很多上班族的阅读有相当的比重也可归入此类,我们青年学子,有时也愿意做这些消遣性的阅读。为的是放松放松,调剂一下有些枯燥的学习生活。我觉得,“消遣”是个中性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归入褒义,毕竟有所消遣便是有所寄托,这总比无所事事、无是生非要好得多得多。

阅读的第二重境界,我称之为充电式阅读。这种阅读有明显的现实“功利性”,颇有现趸现卖、临时抱佛脚的意味。以我为例,该交综合性研究作业了,我才上网搜索相关的材料,包括成本的书、杂志,相关论文,然后挑灯夜战,快速扫描,从中筛选自己用得着的矿石,冶炼、提纯,最终形成自己的产品。这样的阅读,效率高,印象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的大脑里面的东西感觉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品位。出于很近视的目的,其效果却是长久的,这样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成长的台阶。

12

听说大多数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其阅读大都含有某种“功利性”。这不是坏事。关键是要将这些信息合理转化,切忌生搬硬套,机械照搬。否则的话,这种阅读就成了鸦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阅读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阅读,或者叫心灵性阅读。这样的阅读完全是个人的兴趣所在,阅读的过程,也是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过程。据说,这样的人,看经典的影视作品,会忘掉了世界的存在,能与剧中人的命运相喜悲; 看喜欢的文学名著,常常会如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惜的是,我还没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会向这个方向努力。

鲁迅说过,要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卢梭则强调,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道出了读什么书和怎样读的问题,明乎此,力行之,便会臻于大境界。

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自二战中一台图录机发明,网络遍及全球,虚拟世界一点点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曾以为这些被我们人类所创造的机器只是一个服务于我们的无智的编程,但当谷歌阿尔法狗轻松打败棋王,当在一个被视为人类引以为傲的思维,创新领域被人工智能轻易战胜时,我们不能不正视AI 、VR 将在未来扮演的角色,当 “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虚拟比真实更真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费力区别这两者?

于是便会有人视VR 为猛虎洪水,悲观地认为若我们允许虚拟进入、干涉我们的生活,人类便将灭亡,而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虚拟蓬勃发展带来的利处是明显的。VR 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购物、看病、交流、娱乐的定义都将被改写。想象一下,一些生下来就被认定残废的人们,一些本自以为一生都无法看到光折射下的七彩人间,无法用脚接触泥土的人,在拥有VR 后可以再一次认知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残疾,一些因经济原因无法见识世界的人也可借此开阔视界。虚拟是在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世界,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虚拟使人更加为“人”。

我从不反对虚拟与生活的结合,但在我们欢喜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时,我更想提醒,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浸于虚拟中,从而被虚拟所奴役。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味甚至盲目的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做全部的人生并以此为平常,人类便将失去他最宝贵的东西——人性及思维创造,若我们完全拥抱这个虚拟构成的新世界,沉迷于虚拟对我们感官上的刺激,我们便会渐渐依赖虚拟,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

我们对虚拟保持距离,是因为我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可以营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事实上,虚拟与真实的靠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似,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考虑一个问题,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人”这个事终究与我们创造出来的虚拟有什么区别? 人究竟区别于其它的地方在哪里?

我认为,这便是人性,便是人愿超越“人”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所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被超越,若我们沉迷虚拟,我们便将停滞。我希望,我们应该在VR 的帮助下,更好的追求更高的东西,VR 为物,应被我所用,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人类将进化为尼采所预言的“超人”。

虚拟让我们更加成为人,并借此我们应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人应超越虚拟、真实。

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

《庄子·齐物论》里风吹万窍,声音各异,有呜咽声,有的像鬼哭狼嚎,也有动听的沉吟,“吹万不同”,可风一停,就没了声音,死气沉沉。这自由的风来得真好。一如自由的说话,别人无话可说处,你依然有话要说,也许是个性的彰显,也许是人来疯,也许是不相信皇帝真穿了新装的质疑,又或者,是创新意识的灵光一现。有多少张牙舞爪的另类,也就有多少“老鱼跳波瘦蛟舞”的诗意,断不可少了这份自由。

别人无话可说,或许后知后觉,不及你聪明。或许是大家畏惧权威,如童话故事里看皇帝的新装,心知肚明,不愿发声,装糊涂。我们这个民族,似乎尤为喜欢沉默为金、韬光养晦。按阿城说法,大概老庄孔孟中的哲学,都是老人做的哲学,我们后人讲究少年老成,与此有关。那么,若为真理而发问,乃至质疑,这种个性的彰显,就是不畏权威,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的执着。但是,

13

若一味为问而问,为说而说,彰显个性,便成了张扬个性,是叛逆,是青春荷尔蒙的旺盛,是刷存在感,标新立异。这样的人,如今多了去,网络上随处可见暴跳如雷的键盘侠。许多讲座提问环节,多有怪异的问题,言之无物,不知所云,却赚足了眼球。 可我们不会因噎废食,依然宽以待之,由他们各抒己见,因为,不把渠道堵死,才会有精彩之语,才有创新之见。

而创新之人,有时也是彰显个性之人。创新意识,有时也闪现在愣头青的张扬里。今日之彰显,是他日的独树一帜; 今日之叛逆,是明日的不落窠臼。木心说:“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 就像黄遵宪写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创新,难免遭人讥讽,可他不在乎。昔日义玄禅师,别人讲的他不这样讲,越发显得他是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凄惨。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后开临济一宗,法脉延续最久。

当年马云四处游说,描绘网络购物的愿景,也四处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歪瓜裂枣的笑话。一以贯之不易,独辟蹊径真难。他们的个性、叛逆,是创新最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类罢了。 所以,呼唤创新,不妨从尊重个性,甚至尊重一个偏见开始。

钱钟书在《论偏见》里说,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

罗素也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千人一面,时刻保持一种姿态真让人腻味。《红楼梦》里晴雯被撵出贾府,王夫人回贾母似有若无的疑问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创新和个性,总是如影随形。那么,何必绷着个脸呢? 可是,我们看见多少中规中矩的标准,扼杀了个性,也扼杀了创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 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多少有棱角的后生被磨得合乎所谓的规矩,少有创见,没有创新,察言观色,人云亦云。龚自珍诗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诗现在依旧不会过时。

有人曾批评如今的年轻人暮气沉沉,没有朝气,批评得对,可是,什么环境促使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日渐稀薄,更值得商榷。否则,未来的年轻人依旧暮气沉沉。 《一代宗师》有句台词我很喜欢。八卦掌掌门人年事已高,承诺退隐,说:“年轻人要出头,总要给他个机会不是?”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人要出头,不妨就给他们个机会吧,彰显个性,锐意创新,由他们造反为王去。

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我言秋日胜春朝

无意中翻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几点水纹,几抹残云。一扁舟,一钓叟,除此之外,满卷皆虚空。这叫留白,是中国水墨画中荡开的浓重一笔。全卷只有几处重点物像是细心勾勒的,其余只是略作铺陈,甚至不沾半点墨。全卷意蕴于是从二维纸面伸展成了无限。

留白是与前人的叫板。南宋马远与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画师,大多是事无巨细,皆一一列举下来。怕是远处草丛中几块石子、几块污秽的牛粪,前人也会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装裱以登大雅之堂。布满画纸的山水,自也有它的美,碧水蓝天,枯藤怪石,强烈的视觉冲击,喂饱了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仿照古人的《清明上河图》,一千多人物,雕梁画栋,飞桥屋檐,美、大气。但马远与夏圭,偏不爱这耗尽精力、体力的活儿。再者,前人已留下大量如此详尽的山水,再走这条路,恐怕历史上只会多两个无名的山水画师,却少了“马一角”“夏半边”!

古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乐观与通达,也是个性与创新。自古太多的悲秋怀古,似乎一到秋天,日历一撕下,人的心境也会转凉,尽管那炎热与夏天并无二致。“前人之述备矣!”秋,承载了太多的悲伤情怀,有“天凉好个秋”,也有“物换星移几度秋”“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只有这一声啼鸣,唤起了后世对秋的审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那成排的雁、鹤不同于以往,成了欣欣向荣的象征,成了最美的秋词。这便是“唱反调”“叫板”之美。

有些话,别人也说过,我便不必再附庸风雅; 只有别人无话可说时,才是我的主场,我的黄金时代。国学大师陈寅恪不正是这样的人吗? 面对一个妓女,他不似别人一样心怀芥蒂,以别样目光看她,而是在目盲情况下口述了百万字巨著《柳如是别传》。这是个性与创新,也是对人性的敬重。同 样,韩干,那个画马的宫廷画师,亲身入马厩,与马儿共同生活,不听从老师的劝诫,才成就了《照夜白》。韩干的马,大多腰体肥圆,怒目圆睁,没了以往画师的瘦马,病不啦唧的。鲁迅先生的话犹在身边萦绕,“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了,只有于杂草丛生处辟蹊径,

14

才能避免在他人的康庄大道上流于平庸,才能成为为人记住的开路人,才能成为有个性的个体,才能成为马远、夏圭、陈寅恪和韩干„„只愿在不断流淌的长河中,尽管洪流碾过,巨山平偃而下,我却依旧能听到“我言秋日胜春朝”抑或更响亮、更不同于他的啼鸣。

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亮剑无声处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句话很令人回味。“不要在喧嚣处歌吟,否则,你的歌声也将成为那喧嚣的一部分。”细细思索,此言余谓为信然。也许,在众人经过的大道上我们的声音纵使再高亢也无人知晓。

我们惟有亮剑无声处,才能不合大流,唱出自己的旋律。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历来为文人墨客推崇赞赏。然而细想,倘若没有那“前人之述备矣”的走出大流,而仅仅徘徊于“春和景明”“一碧万顷”之泛泛言谈,又怎会有《岳阳楼记》的成功。惟有在众人无声处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真心慨叹,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方有千年不衰的魅力。且看鲁迅先生那激昂的文字,听听那不朽的声音。

在万众沉默的恐怖气氛中,鲁迅先生第一个喊出了他的心声,亮出了他的思想之剑。“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他在民族的沉寂中亮出的声音,宛如警钟般唤醒了麻木不仁的世界。亮剑的背后,往往是一颗不拘于时、独立于世的心。

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仍在今人的耳畔回响;“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声音未曾消逝。别人已说处,自然不必再附和; 别人无声处,需要的是我们的亮剑精神!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真的做到亮剑无声处的又有几人?

王开岭先生在《古典之殇》中曾无奈地感慨:“我们唱了一路,却发现无词无句。”喧嚣匆忙的社会中,我们歌咏的究竟是什么? 能唱出自己的歌词与心声的,究竟能有几人? 社会在发展,但我们不能失去了自己的声音。何不在众人袖手旁观之际打破冷漠的沉寂,用行动诠释自己内心的声音? 何不在众人口口声声、模仿作秀的网络世界,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在新时代中,亮剑无声处需要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是海子那份“众人都要将火熄灭,而我独将此火高高举起”的坚持,抑或是斯巴达克斯为心中的太阳城而挣断绳索的激情。惟有亮剑无声处,方能无愧于己,无愧于心。人生易逝。惟有于众人无声处亮出自己的声音,方能不枉此生。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单车,在路上

几天前,一张老照片刷了屏:一位父亲骑着28式自行车,前面坐着小女儿,后面坐着大女儿,照片说明这样写道“坐过大杠的,麻过脚的,夹过手的,颠得屁股疼的,别过脚后跟的,请点赞——六一了,致我们再也回不去的童年”,网友纷纷转发,追忆起与28式自行车相关的点点滴滴,早已觅不见踪影的老自行车,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怀。

单车,是自行车的文艺说法,在中国,它有过很多种称呼,也有着多重意义。

曾经,它是新奇和时髦。作为舶来品,它和许多外来事物一样被以“洋”冠名,直到现在还有许多老人称之为“洋车子”。20纪初的一天,平日只能看看紫禁城上四角天空的末代皇帝溥仪,突发奇想攀上宫墙窥看外面的世界,瞬间被一辆疾驰而过自行车吸引,他也要骑车! 无奈深宫大殿处处是高高的门槛,根本无法畅快通行,溥仪来了个任性的命令,锯! 这个历史细节,除了反映一位末世君主在极端压抑中的抗争,是否还意味着一种隐喻——一个世界风云变幻的时代,新事物、新思潮对旧秩序、旧制度的无视和突破?

曾经,它是奢望和梦想。《金婚》中蒋雯丽饰演的女一号为了给女儿买一双鞋,放弃评上优秀教师才得到的自行车券时,满脸的纠结和难舍。在物质贫乏、生活用品凭票供应的年代,一辆自行车就是一件奢侈品,众人心心念之,却终难获得。作为大众公认的结婚必备“大件”,它的地位如同今天

15

的房子和钻戒。

曾经,它是无奈和辛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的普及让中国有了自行车王国的别称,一群衣着暗淡(外国人称蓝蚂蚁) 面容疲惫的人,骑着自行车汇成汹涌的车流,上班、下班、买菜、接送孩子,自行车承载着一个个人生、一个个家庭和一个时代的重量。顶风、冒雨、失灵的刹车、扎爆炸的车胎、断掉的链条,涉及了多少窘迫、艰辛、煎熬和困顿,也许只有那些亲历者知道。一句“关键时候掉链子”,说尽了人们与自行车的恩怨情仇,也说明了在从前,自行车到底有多重要。

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用一个标签来注明自行车的身份。它是诗和远方,骑行在花果飘香的田野、浓荫匝地的小路、阳光明澈的高原,悠游山水间,心灵与自然交汇,已是一种优雅的时尚。它是轻松和便利,就在我们这个小城,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如空降兵般出现在大街小巷、只要简单操作一番就能随时开始随时结束一段行程。它是强身健体的运动器材、它是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在我们生活里,单车还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世界的样子变得那么快,常常让我们无法预知,单车,在路上,载着人们奔往幸福的方向。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从二八大杠到公路车

我想看山河。

于是挤出不多的钞票,换来公路车丈量身边一寸寸的山河。

记得初学自行车,只会从横杆下面半脚蹬,俗称:弓猫洞。我的第一次“马自骑”,是我将食堂马叔的大28自行车偷骑着玩,而等上了马路,心便变得狂野,卯着劲往外婆家前进,10公里左右的路途,骑得是险象环生。

掉路边渠里一次,将人家抓长鱼的竹篓瞄着都没这么准地撞破几个,或是看我腿部被划伤的狼狈样,人家放过了我。一把鼻涕一把泪上车,由于慌张,没踏出多远,又照个装满红薯叶子的车,利索地“哐当”了。

那年我十三岁。

到学校会将同桌张建明那高头大马的二八自行车,课余强行呼拉到操场,以练习座上骑。我个子矮,老将车跌得稀里哗啦。后不肯再借,结仇。常临放学,拔他气门芯,然后高兴地扬长而去。后他患重病,我们并不知,记得因未有机会下黑手,拔气门芯而将他书全扔地下,放学时,他跨在自行车横杠上,对着我怒吼:“你等着,下星期见。”

而这一等,便没再见了,这个说要找我报仇的少年,没来,而且再也没来。

如今我又开始了我自行车之旅,一辆公路车,一份优哉游哉的心情,一部像素还可以又可大声放歌的手机,一个坚强的屁股。

好多清晨来时,骑至龙游湖,看湖面白鹭略过野鸭摇摆,看青草看蜘蛛网上挂的露水,空气里没有太多的尘埃。花开得很多,美的,闹的,恣意躺在路边被湖风微醺的泥土里,风吹薄瓣而出的微香,扑面而来。朝露未干时,有蚯蚓、大蜗牛,在路边蠕动慢慢爬行。也停下抓过一只蜗牛,将它放在我车龙头,带它看看世界了。

一切随缘看当日心情,也有随意骑至乡村陋道的,自有它意想不到的情趣。田畦间见劳作的大妈

16

大叔,态度并不轻闲,做急了的大妈会喁喁碎语,看大叔的忍气吞声,或……无意间听到的这些都让人忍俊不禁。

最怕遇见气咻咻地迎面赶来,循循然汪汪叫的土狗。又不得像走路可路拾一棍,可聊备不时之需。只能在乡间的康庄大道上,一边虚张声势地呵斥,一边猛踩几下,再将自己美丽的大脚撂与横杆之上。 常做“独行侠”,因这样东望西望没人管,快骑慢骑自己说了算,这不仅是自由,也因只有在这时才特容易感受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味道。天覆地载,孑然一身,其间有自己喜欢的风和风中自己过分的歌声。

也跟大神小林带队的美其名曰“休闲骑”骑过,只骑得我泪奔加脚下狂奔,是第一,倒数的。心里恶狠狠地闪现“说好的休闲骑呢? ”

真想拉此大旗,插我车上,做个破风手,快慢我说了算。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中国名片

亲爱的朋友,提到中国,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京剧,还是长城? 是的,这些都是中国的名片。可是,我今天想说的是,如果要我给中国设计一张名片,我会选择这样三个关键词:熊猫、一带一路、共享单车。因为这三个词分别代表了现代中国的三种精神:绿色发展、合作双赢、共享共有; 共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天人合一、世界大同、天下为公。

熊猫,来自深山老林,这一濒危物种对生态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我用熊猫来代表绿色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中国人民,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正在做出智慧的选择。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一带一路,传承千年古丝路精神,书写华夏外交新篇章。让中国和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互鉴互学,互惠共赢。中国力推“一带一路”建设,要做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在,由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应和,一个共同和平发展的新发展模式正在由中国主导形成。 如果说一带一路完全由国家发动,“共享单车”则在民间悄然兴起。一夜之间,中国各大中城市的各交通站点,摆满了各色各样的“共享单车”,以解决人们出站后“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 你也许会奇怪,“共享单车”为什么在中国“火得这么快”? 你不应奇怪,因为“共有共享”、“天下为公”的思想,早已成了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

你也许会发问:当全球化浪潮出现逆流,当一个个国家走向自我封闭,为什么是中国在极力倡导合作、双赢,你要知道原因,你要了解中国的“大同文化”。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000多年前的《礼记》就在畅想“大同世界”的美好情景。而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在《大学问》里,更明确表明:万物一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整体,整个天下所有家庭就是一个家庭,整个中国所有人就是一个人。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具有这一文化的中国,体现了“合作”、“共享”精神的中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的中国,正在吸引世界目光,形成世界魅力,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大国崛起新路。

17

也许你心里会嘀咕:中国不是也有很多丑陋现象吗? 如空气污染、如食品安全。但我要说,出现这些问题,刚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中国哲学,偏离了中国精神。我深信:一个正在传承千年智慧的中国,一个担起了引领世界发展方向职责的中国,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原题回放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雅俗皆乐,幸福中国

唱念做打,生旦净末,“咿咿呀呀”中粉墨登场,她是中国的国粹——京剧。韵律十足,动感四射,她是大妈们的最爱——广场舞。

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看似天差地别,但她们站在一起,笑得灿烂:“不,我们都是中国! ”

历经岁月洗礼,炮火纷飞,京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唱词到唱腔,从服饰到妆容,她就像一个文化符号,使人说起中国,便有个黑脸的包公开始“哇呀呀呀”。而作为舞坛新秀,广场舞的兴起只在近几年,但鲜明的节奏、简单的动作使她迅速在大妈中流行,掀起了一股广场舞热。但无论是高雅的京剧抑或是通俗的广场舞,不可否认的是,她们都给人以精神的愉悦享受。那么对高雅还是通俗的纠结就可放到一边了。

偌大的广场,有空地,有戏台,台上是水袖青衣,台下是“动次达次”; 台上人沉浸在戏中,或喜或嗔,或哀或愤,台下人陶醉在曲中,或进或退,或旋或蹲; 有人品一杯香茗,跟着台上人摇头晃脑、念念有词,有人放下手中物什,跟着台下人旋转跳跃,舞步翩跹。

什么是雅? 什么是俗? 每个人脸上都呈现笑意时,又有什么高下之分呢?

如今的中国,有沉迷京剧的票友,也有喜爱跳舞的大妈,他们的审美情趣截然不同,但没必要争吵、没必要纠结,各人有各人的路。地广物博的中国不敢故作清高,也不撒泼打滚,他推出京剧、广场舞两个姑娘,“谁喜欢跟谁玩儿就跟谁玩儿吧! ”于是,他笑了,她笑了,大家都笑了。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多元的文化也呈现新的面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的中国,其文化更是纷杂。古老的文化艺术与新兴的娱乐活动仿佛势不两立,但中国以其融会贯通的包容心将两者有机的统一了起来。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是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不同的面貌罢了。

当京剧遇上广场舞,大雅遇上大俗,没有争论嘲笑,只有理解友好,雅俗共赏,雅俗皆乐,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快乐,进而整个中国都幸福。

水袖舞青衣,鼓点动腰肢。雅俗共欢乐,幸福满中国。

【题目】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18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范文】

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

看惯了哥特建筑,你或许感兴趣于壮阔的万里长城; 听遍了普契尼的歌剧,又或许欣赏那红脸张飞; 吃腻了海鲜大餐,是否钟情于广式小吃?

这里是中国。

中国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足以证明长城在中国人心中地位。昔日秦皇,动天下之力,北筑长城,以抵外来入侵。长城长,与海为邻; 长城陡,万阶台阶上天际; 长城久,千年风霜未倒塌。它不像吴哥窟,神秘绮丽; 它不像巴黎圣母院,崇高而阴森; 它不像加利福利亚漫长海岸线,柔美动人。它像一条巨龙,屹立于世界东方。它让世代中国人奋勇抗敌,这才有抗日十四年的奇迹; 它让中国人充满精气神,这才有今日我中华复兴壮丽征程; 它让中国人有永不服输的斗志,这才有那千年未曾断绝的灿烂中华文明!

这里是中国。

中国电影之巅峰便是获得戛纳大奖的《霸王别姬》,它让世人看到京剧之魅力,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便是这样的“疯魔”。那眉心一点朱砂痣,是你放不下的眷恋; 那拿起刀枪剑棍的英勇,是你为国杀敌的豪情; 那一张张花白的小丑脸,是讥讽贪官污吏的内心独白。一张戏,一座台,唱遍的是天下苍生,言不尽的是千年艺术传统。它不像流行音乐,缱绻轻靡; 它不像西方歌剧,夸张十足; 它不像古典音乐,庄重严肃。它像一个千面镜,有血有肉,有故事还有酒。这便是中国**有代表性文化符号,时至今日它仍然在创新,接受时代熏陶,放射既古老又现代的光芒。

这里是中国。

如果你曾到过中国,相信你不会忘记那些令你难忘的美食。中国人爱吃,并且吃出了文化。我不会忘记读汪曾祺先生之感受,玉林米线,黄焖鸡,金华火腿,高邮鸭蛋以及最普通的黄油烙饼。中国人讲究吃,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有着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你吃油焖大虾,可我能和三五知己边吃小龙虾边畅谈人生; 你吃法式鹅肝,可我用最平常的食材做出一道你永生难忘的蛋炒饭; 你吃昂贵的鱼籽酱,可我能尝到秘制多年的雷山鱼酱。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或许让你更理解中国烹饪的核心,不是食材而是我放盐时想起你最近生病而需少放一点的关心。让你欲罢不能的不是厨艺技巧,而是生活中点滴感悟。中国人吃的是菜,吃到的则是人生感悟。

这里是中国。

有你想不到的惊喜,有你未曾见的奇观,有你放不下的平常心。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弹戏牡丹,一点茉莉香。

这里是中国,我们欢迎你。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

19

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范文】

一碗一筷诠中华

白落梅曾写道:“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辽阔。尝难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竟令无数文人骚客、权贵宠臣、普通百姓竟折腰,不妨夹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古来便有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的餐桌走向多元。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们的创新精神。倘若没有创新思维,又怎会有火苗的出现? 又怎会有火种的保留? “食色,性也。”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国人性格真谛。

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广东人好喝汤,正如广东人的性格,温润谦和; 四川人爱吃辣,也恰体现了川妹子、川哥哥们的好爽直率; 京城烤鸭色泽金黄,制作讲究,不正是京城“老炮儿”们谨慎机智的最好表现吗?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酸甜苦辣咸,五味全。五味构成一桌满汉全席,菜式多样,人也多样,中国人就是如此多元。

食物上多依附的不乏中华传统。元旦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食物们的名称由于谐音也被用来传递美好愿景——年年有“鱼”,汤“圆”团圆……这些都体现了先人们卓越的智慧以及虔诚的美好祝愿。

然而,正如《月亮的六便士》所言:“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其背后透露出的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不知从何时起,三鹿奶粉开始代替了三聚氰胺,红心鸭蛋成为了苏丹红浆液的代名词,虾不只是虾,而是注胶虾……渐渐地,人们谈“食”色变,浮云蔽目,食物难辨好恶,这正折射出今日中国个别商家眼里唯利是图,罔顾他人安全,实在是“利欲催人万火牛”,悲哉!

所幸中华民族没有放弃抵抗。食品监管力度的加大、有关法律的出台、执法程序的严格……均在扼杀着不良商家的坏念头。最终,蔽目浮云将被吹薄,也不再会因为“不见长安”而发愁了。

装盛中华美食的瓷碗,素胚勾勒出细致纹路,碗身描绘艳丽的花,这是中华民族千年手艺传承,历史沉淀; 夹食中华美食所用木筷,竹香仍溢,挺直坚韧,恰如中华民族性格刚直正义,不阿不谀。 中华美食折射的,除了文化还有人性; 烹饪方式的改进始发于人们的创新思维,源起于人民精益求精的追求; “纵有安全小隐患,重典治理安人心”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责任心之强大。捧起一碗,执起一筷,于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中,歆享中国特色中国味吧!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本文作者选择了“中华美食”和“食品安全”这两个关键词,向读者介绍自己对当代中国的认知,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在文中多次点明“从胃开始,读懂中华”“中国人”“中华传统”“中国特色中国味”等,符合题意。

该文中心鲜明,寓意深刻,层次感强。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写中华美食,赞美中国人的创新精神; 接着叙写各地的美食,称赞美食样式丰富多彩,并提到人的“多元”; 然后进一步挖掘美食及食具(瓷

20

碗和木筷) 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提出了美食背后的隐患一一食品安全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得到了控制及整治。文章内容丰富,论证层次严谨,逻辑性强,分析辩证。

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论题“从胃开始,读懂中华”。结尾三段归结全篇,并进一步扣题,使主题得以升华。文章结构严谨。语言表达流畅,富有文采,句式变化较多,并时而引用或化用名言名句,书写也十分漂亮。

当然,文中也有不足。如开头引用白落梅的话,查无出处; “元旦吃饺子”提法不当等。有的语言表述欠妥,如“所幸中华民族没有放弃抵抗”等。但瑕不掩瑜,此文仍然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优秀作文。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唐吉民

2017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范文】

给外国友人的一封信

外国朋友们:

你们好!

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向你们介绍我的国家——中国。中国就像一本大书:既饱经沧桑,又历久弥新; 既沉郁厚重,又轻盈飞扬。希望我能帮你们读懂这本大书。

说到中国,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 想必是长城。长城是我国古文化的象征。朴素而智慧的中华儿女在上下五千年的时光中塑造了灿烂的文明,而长城正是其中最闪亮的一棵明珠。但是,长城的闪亮,不仅仅是因为它还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而更是因为它还是中国谋求合作与发展的象征。

你们或许感到惊诧:城墙难道不是战争的产物吗? 是,但又不全是。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中,长城早就扮演起了“贸易站”的角色。汉人来长城边贸丝绸,卖陶瓷; 而胡人则来到长城边贩良马。双方合作交流,相处融洽。历史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有实力的强国,更是一个爱和平,友好的大国。正是因为这种谋求合作和发展的智慧,让中国的文化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之中变得愈发灿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如果让他选择,他会选择出生在公元2世纪的中国西北,因为那里聚集了中国、匈奴、印度等多种文化。他的话,正是古中国的一个写照——强大而友好,并积极地合作与发展。而长城,以及以长城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则是最好的见证人。

时光飞逝千年,今天的新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长城亦不再是边贸站,但中国人谋求合作与发展的思想却未曾变过。想必你们都听过“一带一路”,那正是新时代中国合作发展的里程碑。尽管时光匆匆,千年已逝,中国也亦曾饱经风雨,但如今的中国——一个爱和平的友好大国,一个有实力且负责任的世界强国又站了起来,主动地挽起陆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牵起邻邦们的手,一起谋求合作与发展。这不仅是大国的实力展现,更是大国的智慧体现。古老的长城,古老的丝路终于绽出

21

了新的光辉。

与此同时,中国的创新之路也在快速发展。自从中国实行科教兴国、创新驱动的战略。中国更是日新月异,自主研发的高铁不仅便利了无数国人,更出口到国外,成为了市场上最富有竞争力的一流科技产品。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希望你们能不断地用新眼光来看待我们中国,一定能收获良多。

这,就是我们中国,既有灿烂的文明,又有辉煌的明天! 中国,一个爱和平的友好大国,一个有责任心的强国,一个谋发展求合作,并善于创新的智慧之国,欢迎你们!

某学生

某年某月某日

「点评」

作者审题准确、读者意识鲜明。文章采用书信体,亲切自然地向外国朋友介绍自己的国家,饱含感情地描绘了既有灿烂文明又有辉煌未来、谋求合作与发展的美好的“中国形象”。作者选取了“长城”“一带一路”“高铁”三个关键词,以一种历史和发展的眼光贯通古今,从“长城”作为中国谋求合作与发展的见证,到当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所体现出来的谋求合作与发展的大国智慧,再联想到“高铁”为代表的创新科技产品走向世界的新发展,关键词之间围绕主题建立了内在的有机关联。 全文思路清晰,过渡自然,修辞恰切,语言有文采,格式正确。但文章对第三个关键词“高铁”的阐释相对简略,如只选择前两个关键词行文,全文内容将更为集中深入。另外,“象征”一词改为“见证”会更准确。此文是一篇读者意识鲜明、优秀的考场佳作。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邓玉环

【题目】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范文】

我所认识的中国

中国是东方的一头雄狮,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世界为之震惊。“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让中国再次受瞩目于世界舞台,中华美食也随着经济带的推建而备受世人关注。中国的发展,稳步前进。

我所认识的中国,强大、友好。“一带一路”经济带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与他国的友好往来和贸易发展,可谓“双赢”。自古以来,中国以和平、友好的面孔示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增进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胡麻、胡豆、香料等食材也随之传入中国,汇集于中华美食。漠漠古道,驼铃阵阵,这条路奠定了“一带一路”的基础,让世界认识了中国。 谈起中国,不得不提中华美食。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我所认识的中国,美食种类繁多,令人垂涎不已。中国有四大菜系,各具特色,美食文化历史悠久。除夕有饺子,端午有粽子,中秋食

22

月饼。然而,中华美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每道菜甚至每个食材都有其背后的故事和传统赋予的内涵。除夕夜吃鱼且不能吃完,代表“年年有余”; 粤人喜吃发菜,因其音似“发财”; 元宵的汤圆被看作团圆的象征……在今年杭州G20峰会的国家领导人晚宴上,中国菜就像中国的名牌一样被隆重亮出,受到他国领导人的赞赏。中华美食在传承传统的前提下,还会创新地融入新元素,例如我们在超市看到的“巧克力馅月饼”、“饼干粒汤圆”等。中国,真是个古老而有活力,传统与创新并存的国家。 我所认识的中国,发展的路上亦有挑战和曲折。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是国人心头的隐患。不法商家无良制作地沟油、毒奶粉,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健康,更是在中华美食的闪亮名片上划下不光彩的一笔。这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在不断整治中得到好转,商家也大多诚信经营。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曾坦言:“小利靠智,大利靠诚”。商家的诚信能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利民利己。希望中国的食品越来越安全,只有这样,中华美食才能屹立于世界美食之林,才能更好地让国人、世人品尝到纯正的中华美食。

人生的路充满未知,这让我们对未来的探索迸发无穷的乐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亦是这样,中国的潜力很大,前路遥远且充满未知,我们要克服前进中的逆流漩涡,努力探索未来,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所认识的中国,必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作者很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作文的读者对象是明确的,就是外国朋友。就是作文的内容也是针对外国的朋友的。作者选取了“一带一路”、“中华美食”、“食品安全”三个关键词,并实现了较好的关联。作者由“一带一路”谈到古代的丝绸之路,由丝绸之路上一些食材传入中国,自然关联到中华美食; 由中华美食自然关联到食品安全。

作者谈中华美食时亮点较多。不但提到“除夕有饺子,端午有粽子,中秋有月饼”,还讲到中华美食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如除夕不吃完的“鱼”,代表年年有余; 粤人喜欢吃发菜,谐音“发财”,汤圆是团圆的象征等等。谈到食品安全时,能理性客观,并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正逐步好转。

此文品相很好。书写厚亮。全文分为六段,不琐碎,语句通顺,有文采,如“漠漠古道,驼铃阵阵,这条路奠定了‘一带一路’的基础”。有多处引用,比较恰当。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玉金

1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20篇汇总

2016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差别待遇

赞扬与责骂的差别在哪儿?

对于小明来说,是一百分与九十八分间的毫厘。

对于小亮来说,是及格与不及格间的跨越。

看似的差别待遇毫无道理,仔细思索却能悟出其间的合理。

如他人言、人生来不平等,自呱呱坠地时起,每一个生命便是一个独自的个体,有着其属于自身的优劣与价值,生而如此,又怎能以一条统一的刻线,单薄的规矩丈量一个个鲜活而独立的生命呢? 千年前,圣人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弟子三千人,有富可敌国的巨贾,有位极人臣的政客,形形色色不一而是,而孔子,则成为后世称赞景仰的伟大教育家,究其根本,在于其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优劣长短,扬其长补其短,因材施教,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别待遇”,才使得每个人都得尽展其能,各得其所。

社会对于每个人,应有不同的要求,正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既不能缺少轰隆雷鸣的马达,也不能松懈默默无名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可能对于小亮而言,九十分是他永无无法企及的高度,及格便是其尽其所能的结果,若是我们只是用统的标杆来评价不一样的人,那世间将会埋没多少奇能与怪材! 是的,我们社会需要差别待遇! 正如航天器的研发需精确到小数点后十多位,而汪洋恣意的书画只求神形俱备即可; 正如廉颇以身经百战显赫战绩位列上将,蔺相如以如莲巧舌精巧说辞为上卿;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一位位能人以食物铺写精致,《我在故官修文物》中一双双巧手以古物刻写精华„„各行各业,各得其所,差别待遇而实现整体的共赢!

由此观之,作为肩负向国家与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的学校,更应抛弃条条框框,拼弃墨守成规之道,改革创新,因材施教,用一把把不同的刻刀,雕琢出每一个莘莘学子的独特光华,以不同的标准,相同的诚意,培养出各取所长的栋梁之材! 差别的待遇,相同的匠心; 不同的准则,同样的期许。 我一直坚信,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而我,愿养我浩然之气,展我独特风采!

“差别待遇”不差别!

名师点评:

这是阅卷组评定的一篇考场标杆佳作。本文以素材丰富、结构圆融、论证严谨而被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

1. 层层深入,结构圆融。这是一篇满分标杆作文,文章层次分明,论据充分,说服力强。首先,作者分析漫画,思考差别待遇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接着,作者结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社会的各行各业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差别对待的重要性,最后水到渠成的引出观点: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文章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故内容评为一类上。

2. 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文章在论证观点时,大量采用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材料丰富,事例典型,显示出作者比较丰富的写作积淀。

成功诀窍:层层深入材料丰富

【得分】60分

201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文化行囊

彭丽媛说:“传统文化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粮。”生于斯,长于斯,浑金璞玉,天然美质。文化盛宴,浸了你的魂,摄了你的魄,卒成丰富的内在。 是的,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

也曾“之乎者也”翩翩儒雅风度,也曾大碗喝酒,畅快案酒果子刀切牛肉。文化熏陶渲染、陶冶心性,养育情怀。情感丰富来源于文化的底蕴。 正如古语“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恰似朗月清风,不知不觉文化融在了品性里,成为一生的底色。 就好比沙龙孕育了林徽因这样的奇女子,骨子里都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柔美。亦或是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好似山里的黄鹿,从不想痛苦的事,从不发怒,从不伤心。”眸子里显现着山水的灵性。这种无法否认又不抗拒的文化的力量,会让异域之人赛珍珠在晚年念念不忘曾养育她的中国,带着一种文化的忧伤。

2

文化是一个人的魂魄,无论是信天游还是沂蒙小调或是闵音,都在生命里唱响。 《雅舍谈吃》中,梁先生大谈令他魂牵梦绕的正阳楼的烤肉,薄如纸的烧饼和一鸭三吃的北平烤鸭。老北京的文化符号连同胡同与冰糖葫芦刻到了他的脑海里,在内心中未然成杯。

抑或是叶子说她发了疯地想念南京,想念路边摊的虾皮小混沌,想念夜晚柏油马路上油沆气混着半酸半甜的果皮的味道。嗔怪南京人将车站修在周围绿得不像话的群山。这是石头城的美,南京人的品性。文化地域的美及魅力让生活丰富且安详。 所以说,鸿蒙之初接受教育文化自然而然得了地域的灵气。

传统教育中《颜氏家书》更是以“令熟读经史子集”为教育目标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我们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或者说文化成为自我的内在。而这种巨大的影响,是夏怀骂虫,玩物成痴的壬世襄的率性人生,是沈从文念念不忘的凤凰古镇,是莫言传奇魔幻的山东高密乡。今生今世,定时和骨子里的文化白首相依,不离不弃。 而罗素感概“参差百态而幸福本源。”那就和鲜活的文化一起,幸福到老,行囊永恒。

名师点评:

1、主题突出。文章围绕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写出了文化对自己的影响。文章开篇以彭丽媛的话作为引子,指出文化浸润了人的魂魄,成为人生成长的一种底色。然后例举林徽因、翠翠、赛珍珠等为例,说明各种文化对人的影响。再以梁先生为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个人的生命的作用。最后点题:与文化行囊一起,直到永远。

2、文化底蕴。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化作文,与山东丰富的地域文化非常匹配。文章有大量的历史底蕴、名著底蕴、饮食底蕴、民俗底蕴、名言底蕴等,共同组成了文化方阵,加上语言优美,文采飞扬,自然成为阅卷场的亮点,获得高分。(得分点 底蕴深厚 文采飞扬)

201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享文化之繁华

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叶扁舟,来到历史的彼岸:与苏轼探讨人的渺茫与伟大,与陶潜共享带月荷锄归的美好,与李煜分担愁如东流水的感伤„„用一指墨香,看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

文化从那翻滚激荡的黄河开始,便扎植于我们的心田,镌刻于基因。那寓意吉祥的中国结,那元宵佳节的灯谜,那雄伟的华夏庭院,无一不是珍贵的传统元素。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也正因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发绚烂壮美。 把文化作为生命的行囊,便让灵魂与文化一道,穿行在历史的音符与文字墨香之间。

文化,流淌在悠远的箫声中,诉说着哀怨与愁绪,文化,也弥漫在阿炳的二胡中,叹尽人生的跌宕起伏; 文化,亦可以流转于锦瑟之间,轻拢慢捻之间净化内心的污秽。本无生命的乐器与乐曲结合在一起,便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寄予着心灵的世界,承载厚重的文化。

不仅仅在丝竹间,文化也在素净的宣纸上蔓延而来。张大千伏在洞底绘出的梦幻敦煌,诉说着那千百年前人们的信仰; 齐白石着手画出的自然风物,亦传达着生命的灵动; 壮观的《清明上河图》,也刺激着美的神经。中国画中的水淡云轻,妙手丹青的一点一描,拓开的不仅仅是墨,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之魂由笔底传承。

同样,龙飞凤舞的字亦为文化之腑脏; 颜真卿规正而又洒脱的笔锋,王羲之隽秀玲珑的字体,张风子如带般拂过的清新之风,无一不是文化的符号。那挥洒自如之间掩盖不了中华文化之含蓄内敛,那笔锋回转之间亦彰显着文化之典雅深厚。亦深潭微澜,亦雪底苍松。

文化如辽远的江海,包容着一切。既有张翰的“江月年年初照人”的美好幽深,又有李白的“起舞弄清影”的飘渺烂漫。那篇篇诗词,字字珠玑,诗人惜字如金,落笔生花,留给世人一片芳华。 文化之美常浮荡于我心间。那里有轩榭廊道,那里有至臻服饰的绣扣,那里更有吟唱千年的戏曲,那是中华之精髓,炎黄子孙之傲骨。它如枝头的梅花,傲吐芬芳。

愿乘文化之舟,度文化之沧海,享那份美好与挚真,低吟文化之妙语,歌呤一生,幸福一生。 这样的行囊,希望我们共同拥有,共同打造,共享文化盛宴。

名师点评:

1、怎样才能享受文化之繁华? 自然是将文化作为一生的行囊。文章用丰厚的历史底蕴引出文化之是生命的行囊,然后在音乐、美术、书法、诗词、建筑、戏曲、服饰等之间穿行,具化了文化的内容,写出了它们对生命的意义。最后两段点题,照应题目。

3

2、文采飞扬。文章一开篇就是诗意盎然的呈现,后面写音乐,美术、书法,无论是人物,还是

艺术的表达,都充满诗情画意。在句式上,整散结合,语言铿锵有力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这一则漫画是一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对比。先拿满分后拿98分的孩子先后收获了香吻和一个耳光,而先拿55分后拿61分的孩子则先后得了一个耳光和一个香吻。从这两个孩子的境遇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有意无意抱有的一种心态:追求卓越、积极进取,否认失误和退步,哪怕这个“失误”仅仅两分。

努力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正如漫画中的第二个孩子,他从不及格到达到及格,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质变和成就。攀登虽艰辛,而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是徘徊在山脚下的人无法享受的。然而,从100分到98分就是应当受到指责的堕落吗? 并不是。98分依然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好成绩,98分和100分同属于优秀水准。从100分到55分才是应当警醒的堕落。

依然优秀的第一个孩子被对待的态度落差如此之大,连我亦不禁感到委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人奉行苛求完美的极端精英教育,向往着“高处不胜寒”。从“虎妈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横扫千人”的高考标语,人人的神经成了一张绷紧的弓,生怕遭受横飞而来的一记耳光。 可是,有一句亘古朴实的真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心心念念“直挂云帆济沧海”,却忘了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宽大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静,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第二个孩子就像这只企鹅,在不及格的深潜后获得腾跃的力量。

而我们,当然应该给第一个孩子以鼓励和支持,不是必须得到满分才是优秀的孩子。他是潮起潮落的大海,是汹涌起伏能淹没一切的波浪。我也相信,他可以在这两分的差距中弥补自己的缺漏,下一次重得满分。

起伏的波浪更具力量,我相信在不完美中,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在退步中,重获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该生的“规定动作”做得十分到位:紧扣漫画的关键内容与寓意展开写作,符合题意; 题好文一半,其所拟题目与其他考生相形,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即题目有辨异性; 起段三言两语,导入简洁,入题快; 第二三段分别评述漫画中的分数及其产生此一现象的社会背景,如果说第二段是围绕“点”来展开,那么第三段就是围绕“面”来展开,第四段则是围绕“理”来展开,角度斑斓,内容充实,逻辑(台阶术) 严密; 第五六七段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文势壮又能以理服人。

该生的“自选动作”也同样做得十分到位。比如“立意高远”——作文以哲理立意,难度系数高,区分度自然也高; 辩证思维亦颇具特色,论证扎实、理性、稳健; 论述相当集中,从题目至结尾绝无蔓笔,析题切题扣题点题,一以贯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用的“古人说”妥帖,所用的“波浪说”无可辩驳,所用的“企鹅说”新颖、生动、精当、有情趣。此外,该生的“情文并茂”能力、“孟辩素养”(孟子式的辩论素养) 也值得点赞。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佘作章)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唯分数论”之殇

一个印记鲜明的巴掌,一个爱意满满的吻,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牵动着无数中国考生的心。于此,笔者深有感触的同时不禁叹惋,何苦系一家之忧乐于区区之分数? 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数论”,且让孩子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的口号虽喊得震天响,但长久以来家长以及学校仍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且说100分与98分有何显著差别? 区区两分便能评定孩子素质高下吗? 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实在不合情理。再看那从55分进步到61分,鼓励与表扬理所应当,然而孩子若拼尽全力考得55分家长也不应苛责,分数与素质间从来没有天然的等号,切莫受“分数决定论”的蛊惑。

4

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流传多年的戏言折射出中国儿童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步牺牲掉娱乐时间,紧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论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下,儿童不得不压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继地坐在书桌前刷题。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定高下的唯一标准,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让他自由发展,健康成长。不以分数论成败,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当今之急也。

当分数成了风向标,学习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钱学森曾问到:“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国考生,汲汲于分数,则必将标准答案奉为圭臬。以分数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必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却鲜少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审视、质疑答案,也难怪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了。不如将灼灼目光从分数上移开,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上,那创新型社会、中华之复兴可计日而得矣。 诚然,从中国现状来看,考试仍是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但“唯分数论”之弊甚多矣,我们是不是可以逐渐消去一昧追求分数的功利之心,而渐渐以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儿童?

蔡元培曾说:“若想有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 欲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不若从现在、从身边做起,拒以分数论成败,还孩子健康成长之蓝天。

点评:

本文亮点有五:

一是观点鲜明。作者一开始就抓住漫画中的巴掌和吻,引出其共同特征,家庭教育中的唯分数论。然后指出这种“唯分数论”要不得,它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是思想深刻。作者认为产生唯分数论的原因是应试教育,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偏离了求知的本质,影响了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是辩证思考。作者不是一味否定分数的作用。指出在当今中国,选拔人才的途径仍然需要考试分数,只是不能只看分数,要多角度评价。

四是善于比较。作者抓住漫画中的分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问题。认为进退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即使低分,也是努力的结果,素质与分数不能完全等同。并用我国的现状与欧美教育进行比较,认为要顺其自然,尊重天性。

五是语言简洁准确。全文没有多余的话,简洁流畅,恰到好处。用词准确,如“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不应苛责”等,都能体现作者的语言功底深厚。

(佛山市第一中学教师李存仁)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进步与退步

在第一幅漫画中,前一位小孩因考得100分而获得了家长的亲吻,后一位则因为拿了不及格的55分而被家长打了一巴掌。然而在第二幅图中,曾获100分的小孩因只得了98分而被惩罚,后一位不及格的小孩因为进步得了61分而受奖励。两图对照,不难看出这其中蕴含的进步与退步的关系。但在我看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既要给孩子进步的鼓励,也应给孩子留有一定的退步空间。

进步与退步,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趋势,实则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同的方向。进步是一个人能力发掘的过程,而退步则是一个人缺陷暴露的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待进步与退步,教育者应秉持科学的态度,鼓励进步者是鼓励其不断砥砺自我的奋进状态,而鼓励退步者则是为其留足反思的空间。利用好暴露的缺陷,实现自我完善。正确地处理进步与退步,最终都将促使受教育者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

家长应鼓励孩子前进的每一小步。漫画中的第二位小孩两次获得的分数均未超过第一位小孩,但其家长仍在他获得进步后予以鼓励,这是我所赞同的。即便55分到61分只有6分的进步,且61分离满分还有很远距离,但这个鼓励是应有的。家长以鼓励的方式告诉孩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自我的升华过程中,需要一个量的积累,一小步的前进相对于从差到优的路途来说是微小的,但没有这一步步的积累便不可能到达优秀。因此,家长给予小孩进步的鼓励,应从细微处出发,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指引,脚踏实地,滴水穿石。

5

家长应给孩子的退步保留一定的空间。孩子的成长发展就如同发掘一处金矿,不可能出现每一次挖掘都能见到金矿的情状。单纯地把孩子的退步视作一种失败,而不仔细推究其中的原因所在,那么这一个退步或许会变成孩子走向衰颓的一个开端。因此,给孩子的退步留一点空间,就如陈忠实在寻找中不断剥离过去的束缚重建自我一样,就如王阳明在被贬作驿使仍静心思悟一样,就如杨绛在下放到干校改造仍潜心学习西班牙语一样。从一个小退步入手,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反省的空间,在退中求进,才能如那些古今中外的大师一样在面对人生的退步时以正确的态度重建自我,上下求索。 进步和退步是相离相生的一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以单纯地奖惩来对待孩子的进与退,才能让孩子在独当一面时正确处理自己人生的进退,成为一个能够推动社会在变动中求稳求发展的栋梁。 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

很多考生都是从漫画的内容角度立意的,而这篇作文却能从寓意的角度立意。该文正确地指出,这幅漫画蕴含着进步与退步的关系,进步与退步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趋势,实则在某种程度上有相同的方向,进步是一个人能力发掘的过程,而退步是一个人缺陷暴露的过程; 进步与退步是相离相生的一对。一篇高考作文,能有这样由表及里的思考深度,实为难得。

作者不空谈进步与退步的关系,而是联系漫画所提供的材料。作者指出,家长教育孩子时,既要给进步的孩子以鼓励,也应给退步的孩子以空间,这种做法也是值得提倡的。

该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第一段引材料摆出自己的中心论点,是“起”的部分,第二段是对中心论点进一步阐述,是“承”之一; 第三段讲应对进步的孩子以鼓励,是“承”之二; 第四段是讲应给退步的孩子留有空间,是“承”之三; 最后一段回扣中心,是“合”的部分。

这篇作文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文体特征鲜明,论证方法多样,语言流畅,书写漂亮,是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

文章第四段所举的陈忠实、王阳明、杨绛的例子不太恰当,人生遇到挫折,遭遇厄运,不等于退步。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玉金教授)

,古色古香。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勿以点点沉浮论英雄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今人之于古人,更为注重孩子的教育。然而,不少父母把重视化为对于点点成绩的纠结,平日里的“天子骄子”因点点失误而被“由爱转恨”者有之,一直的“差生”因点点进步而顿被“捧在手心”者亦有之。父母的态度因一点点分数改变而“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是对待成绩过于主观、生硬的行为。

分数的沉浮本就有多重原因,孩子的掌握、思维方式、老师出题的难度,甚至于个人的运气皆可改变成绩的高低。仅以“这次比上次高了几分”来界定孩子是否认真学习是不客观的、表面的。高分学生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一直以来的勤奋与不缀,低分学生的父母不能认识到孩子的能力与水平。单次成绩的沉浮即界定英雄、评定父母心中的“宝”,难以认识到孩子的水平,终会致使孩子深陷那红色的分数中,不清醒且不理智。

《礼记》有言“父之爱子,乃生而行之乎。”父母的爱本是无条件,而现今因分数一点点退步或增加均可改变父母的爱,则此爱易流于表面而不触其心。孩子退步了两分即挨了巴掌,或许便是错罚了试题变难仍是班级第一的他。孩子学习如同苦行僧在路上踱步前进,这一路上,父母的关爱与理解是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让前路阳光明媚。而若父母的爱变得“有偿”,须用分数进步来赢得,只会让孩子战战棘棘,时刻背负“优生的包袱”或者“差生的重担”。

古人云,“爱其子,则为计之深远。”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应局限于那小小的分数。考试是对孩子学习的评估、却并非是对孩子的评估。父母看待孩子分数的眼光也不应局限于一隅,而应看到整体的、比较的,这样才能知道成绩背后那点点浮沉的真正意义。

父母的“巴掌与吻”是可影响孩子一生的。曾几何时武汉神童惊人跳级、学业有成,而父母惯于其优异,容不得半点失误或退步,他终顶不住压力而厌学,“泯然众人矣。”

6

成绩那点点浮沉并不能直接界定了孩子的“好坏”、“优差”,也不能作为孩子赢得父母的爱的筹码。只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实力,给予及时支持,方能在无涯学海上为他撑起一片小舟,助他学成至彼岸。

点评:

本文是考场中一篇精彩的议论文。

首先,作者能准确地解读漫画的寓意。题目“点点浮沉”四字用词非常精妙,体现了该考生对漫画的全面评价。全文紧紧围绕着“点点浮沉中的成绩”所存在的问题展开议论。文章思路清晰,从分析“只看分数浮沉”的错误观点给孩子造成的危害,进而能高屋建瓴地提出教育的本质应在于看“浮沉分数”背后的真正意义,体现了考生极强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再者,文章最为精妙之处,还在其语言文字的亦雅亦俗,畅达准确,严谨冷静的分析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考生,极富有说服力。成语的运用顺手拈来,比喻的句子生动形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等经典语句的引用,更能表现出该考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驾驭素材的综合能力。

(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毛少艳)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致母亲的一封信

亲爱的母亲:

您好!

先请允许我引用一句名言:“人能够登上荣誉的高峰,却不能长久地居住在那里。”我明白您对我的殷切期望,希望我永远都是最优秀的孩子,您的望子成龙我能理解,世界上有哪个母亲不想自己的孩子好? 但今天我想跟您说,请原谅我不能一直优秀,请原谅我不能一直都做得最好。

我记得小时候,您一直拿我跟别人比,我记得我的表弟,有时候他来我家吃饭,您就会说:“看谁吃的最快。”每次看 我快速的吃完,您都会满意地点点。我记得我去学钢琴,你会坐着听我弹,听我练,直到每一个音符都弹得流畅,您才会微笑地放我离开,我去考级,虽说也并不真 的痛恨钢琴,但我对考级的厌恶有一半都来自您过高的期望。有时候我也会羡慕其他孩子,当班上一个成绩一般的同学拿到成绩单后就能开心地回家,因为他有了一 点进步。而我心理却是忐忑的,我因为您要求每次考试都要95分以上,所以我才惧怕,即使我的成绩在班上很好。

母亲,我希望您也能理解体谅我,压力有时是动力,但更多时候,压力就像一个鸡蛋,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从外面打 破的就只有灭亡。我希望您能尊重我内心的最真实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强加压力给我,我的成长并不是您个人的意志就能决定的,就好像思想家卢梭曾说:“大自然 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应像儿童的样子。”

有时候我也会想到新闻里报道的“虎妈”、“狼爸”,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赢在起跑线上,在这个到处是竞争的 年代希望能“与众不同”,但我觉得他们的孩子并不真的快乐。同为少年成名的作家蒋方舟,小小年纪便已出书,但她并不是父母逼的,而是她真的热爱写作,到如 今已是受广大读者喜爱的青年作家之一。母亲,我知道您一直很爱我,您外表严厉只是想让我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也许您可以选择用另外一种方式引导我,鼓励我, 我更愿意看到一个温柔的母亲。

今天,坐在高考考场上,人生往后漫漫长路也许就在我的笔尖下书写与改变,只是想借此机会,想跟您说一句:这一次,让我做一回真正的自己,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无怨无悔。

谢谢您,我的母亲。

您的儿子

***

2016年6月7日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书信。全文紧扣漫画内容,“一直优秀”“不能一直优秀”紧扣100分和98分;“成绩一般同学”“有了一点进步”扣住了55分和61分; 母亲的“满意”“微笑”“严厉”等相当于“唇印”和“掌印”。在书信中巧妙、多次扣题及点题是本文的特色之一。

全文的感情自然、真挚。母亲爱儿子,希望儿子优秀; 儿子爱母亲、理解母亲,希望能“看到一个温柔的母亲”,这里没有点染、没有修饰、没有造作,是自然的流露。读之,让人心动,引人深思。

7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是本文的另一特色。开篇提出“人不能长久地站在荣誉的高峰”“我不能一直优秀”,观点鲜明。接着用自己成长的例子,说明母亲过高期望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及反感,并提出“压力就像一个鸡蛋,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从外面打破的就只有灭亡”,分析深刻、透彻。 全文用例恰当,中外并举,详略得当,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流畅,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说理能更严密、辩证一点,引用及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会更精彩。

(广州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唐吉民老师)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一点进步,一种人生

暮色暗淡, 残阳如血。

北方的风凛冽地刮着, 刮的人生疼。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坐在河边, 手里拿着最后一次的模考卷, 上面的分数令她心寒。她考差了, 离自己梦想的学校还差了好多, 然而更令她伤心的是, 她的父母非但没有安慰她, 反而将她痛骂了一顿。

女孩于残阳中站了起来, 她撕碎了手里的试卷, 回到了家。没有人知道那个夜晚女孩想了什么、想了多久。只是看见, 从那以后, 女孩仿佛在书桌旁生了根。

几个月后, 女孩坐在高考考场上, 答完了人生最重要的几份卷。也许是好事多磨, 女孩虽然比最后一次模考分数多出了很多, 但依然未能考上梦想院校, 只因几分。

女孩流着泪在田野上使劲奔跑, 最后累到躺倒在地。盛夏, 农村的夜空被点点繁星照亮, 女孩睁着流着泪的眼睛, 看着热闹的夜空, 仿佛自己的梦想跟那星星一样离她如此遥远。这时, 女孩的父亲躺在了她的身边。“对不起, 我还是没考上, 你骂我吧。”“不, 孩子, 最后一次模考骂你是因为你的心根本不在学习上, 然而后来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和你的进步。有进步就是好的, 虽然你的进步并未帮你达成目标, 但那又怎样? 只要能进步, 在哪都能成就精彩。”

父亲的话好似一豆灯火, 点亮了女孩心里哪怕只有一平方厘米的地方。几个月后, 孩子听了父亲的话, 背上行囊, 去了一个二本的院校, 继续着自己的人生。

那后来女孩大富大贵了吗? 没有。毕业后, 女孩搭上南下的火车, 找了份工作, 平平淡淡地活着。只不过, 不管有多平淡, 她都会把生活过好, 努力让自己进步。

再后来, 她结了婚, 生了小孩, 成为了我的母亲。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经历, 我妈妈从小到大都不太在意我的成绩, 所以在别人学奥数的时候, 我基本上都在扔泥巴。但我妈妈也是有底线的, 她不要求我每次都要考满分、90分, 她只要求我每次进步, 哪怕只有一点点。

上了高中后, 由于我的爱好, 我学了艺术, 成为了艺术生。功课落下了不少, 成绩自然也不算优秀, 妈妈也还是只有“进步”一个要求。她只是不想我也像她一样因为没有努力和进步而在迷雾中穿梭。 如今, 我走在了妈妈曾经走过的路上, 只求问心无愧和争取进步, 或许我的进步十分微小。使我赶不上我想要搭乘的那辆列车。不过, 后面其实还有很多辆车在等我, 因为我一直在努力进步, 就像小树一直在努力进步和成就一片繁茂; 就像水滴一直在努力进步汇成一曲江河, 奔向所梦想的远方。 一点进步, 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点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邓玉环副教授)

与一般考生作文写法不同, 本文用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描写性开头, 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气氛来吸引读者。文章“有进步就是好的”这个立意完全是从漫画材料中来, 并对成绩优劣与评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这是一篇构思新颖、有创意、以情动人的散文, 它不以强势的说理取胜, 而是取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 写独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这种真诚的书写恰恰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巴掌之吻,教育之痛

一张考卷, 几分浮动, 换得巴掌与吻。是耶? 非耶? 报以无奈苦笑。

仅从表面上看, 母亲对从满分降为98分的退步的孩子求全责备, 而对虽然一开始不及格、但后来进步的孩子不吝爱吻, 是不是仅说明这位母亲鼓励进步之可取与苛责退步之不妥呢? 并非如此, 拨开表面的巴掌与吻之别, 在这幅漫画中, 我们应看到仅仅是分数上的一点变化, 都足以使家长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 其背后折射出的无数个家庭相似的情景, 不免令人深思。

8

紧紧盯着分数, 视分数进与退为奖罚标准, 与其产生的求全责备之态, 并非是个别家长所为。满分得吻、98分得巴掌这一荒谬现象, 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的体现, 当家长并不在乎分数背后反映的知识掌握情况, 指导学习作用时, 也就不再在意“98分已经很接近满分”这一事实, 而是只看见比上次退步了2分的情况, 辨不清“无论55分还是61分都说明孩子学习状况不佳”,而只关注比上次进步了6分。在啼笑皆非之余, 我们不免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粗暴的分数对待, 对分数的执着, 到底因何而来?

固然, 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中国向来重视考试的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考试分数的普遍关注, 但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因呢? 将分数进退当作唯一依据的背后, 不正是我们缺乏对孩子成长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对除学习外其他方面忽视遗忘吗? 古代便有“为己之学”,以修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 而今, 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人才, 而非巴掌与吻滋养出的分数型人才。君不见今年校园投毒案中, 犯罪的青年虽分数耀眼, 但人格上有着致命缺陷, 如若仅凭巴掌与吻一味注目分数浮动, 还能说是“育人”吗? 培育的到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鲜, 内里朽烂的速生木?

所谓求全责备与宽容鼓励之异, 在向教育敲响警钟, 内里显现的教育观念之弊, 正中痛点。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知道”,“改变”的背后正需“痛定思痛”作引擎, 重新审视日常中我们早已熟悉的情景, 以此为契机, 给孩子的成长路上正确的引导与培育, 帮助他们获得除了分数的其他优良品质与综合能力, 以真正的吻报以最大的鼓励, 以真正的吻对待他们的教育报以决心与坚守。

巴掌与吻, 是耶非耶? 唯有痛定思痛, 对未来的教育报之以歌。

点评:

(揭阳市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林卫钊)

本文最大亮点是语言出彩。一是语言凝练。开篇“一张考卷, 几分浮动, 换得巴掌与吻”,14字即概括了漫画的内容, 可谓惜墨如金。“满分得吻,98分得巴掌这一荒谬现象, 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的体现”,语句简洁, 观点鲜明; 结尾简短有力, 回应首段。二是句式灵活多变而又自然流畅。开篇以两问自然引入。结尾设问回应开头, 句式又略作变化。全文文气涌动, 文脉清晰, 皆赖这几问之功。三是整散结合, 修辞手法娴熟运用, 表达得体, 用词准确老练, 仅用950字便把道理说得透彻, 思维严密, 颇见老辣的写作功底, 这正是当前中学生最为欠缺的。

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我看到这样一则引人深思的漫画:第一幅图中一个满脸笑意的孩子拿着一张100分的卷子,颊上是他父母鼓励的唇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拿着一张55分卷子的孩子,他愁苦的脸上巴掌印触目惊心; 而第二幅图中,那个曾考100分的孩子只考了98分,脸上也因此添了一道巴掌印,另一个孩子却因为这次考了61分而获得了父母的吻。

这则漫画反映了如今家长对孩子成绩过于关注的现状“一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退步了就打,进步了就夸,仿佛那白卷子上鲜红的数字就是衡量他的唯一标准,仿佛那冷冰冰的成绩就是孩子的一切,我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我认为,他们这种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私以为,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而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家长们将太多的期望寄予孩子,他们严苛的要求成了残酷的枷锁,将孩子牢牢捆绑在童年那绚丽的梦境之外。我知道很多孩子,他们一考不好就担惊受怕,生怕回到家里会经受父母“狂风暴雨”的洗礼。他们一想到考试就不寒而栗。他们的快乐童年已支离破碎,从来就只存在于记忆中遥不可及的一隅。的确,他们都是漫画中的孩子,无论55分还是98分,只要未到标准,便被家长呵斥。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漫画中的家长用他们对“分”的严厉要求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当“分”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命根”,孩子早已失去了自由翱翔的能力。

然而,事实证明,分数的确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善良、勇敢、责任心等等,也许是比智力更聪明更为宝贵的品质。同样,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的成就大小。中学时成绩平平的马云,却成为了今日的互联网大亨; 科举屡屡不中的柳永,却在“浅斟低唱”中为后人留下了凄婉动人的词句。

9

所以,笔者恳请家长们,别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漫画中的孩子,别让他们在分数中迷失自己,希望家长们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其他方面,让他们均衡、全面、快乐地成长。

要知道,一个孩子无论考了55分、61分、98分、还是100分,都值得他的父母,在他脸上留下爱的一吻。但愿漫画中孩子的不幸更少地在我们身边的孩子身上复制!

点评:

一、观点鲜明,有重点有分寸。

文章的开头,用了占全文不足六分之一的篇幅,全面、准确地介绍漫画内容,为中心论点的阐述、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扼要点明了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提出“‘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见解,文章由此展开。从题目到文中多处的论述可以看出,作者并未像相当多的考生那样,片面否定分数的重要性,而是在立场鲜明的同时,做到讲分寸、有弹性,彰显了作者深刻的思辨能力。

二、内容详实,有感情有层次。

本文与众不同之处,是能够用饱含情感的笔触,阐述“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的现象并分析原因,议论文中具有本文这种能感动读者的文段的,实不多见。“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的语句令人动容、引人深思。文章就此从“就事论事”的层次进入“因事说理”的层次,提出“分数”之外“善良、勇敢、责任心”等评价标准; 进一步提出“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成就的大小”,举例虽少,但极为典型有说服力。

文章结尾表达期望,点到即止,有荡气回肠之感。

当然,本文也有三点可以提高的地方:

1.“笔者”“我”“私(以为)”统一为“我”比较好;2. 第三段行文不够简洁,条理性不够强;3. 仅举马云、柳永两个例子略显单薄。

(南海石门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林旭升)

2016全国卷I 高考满分作文: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

漫画中,第一个孩子先因考100分得到一个吻的奖赏,后因考98分得到一个耳光的责罚; 第二个孩子先因考55分被赐一个掌印,后因考61分被赏一个吻。看罢漫画,不禁深思,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实在失之偏颇。其实,孩子就像正在成长的树,他取得的成绩就像一片片的叶子,实在不必因孩子之树上长出一片好看的叶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长出一片不太好看的叶子而全盘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孩子的成长中,不只有学习,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但在唯分数论的大语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数的提升,不能有丝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满分。这和饲养速成鸡有何区别呢? 让鸡不会生病,只在激素、饲料的作用下疯长速成,这是违背规律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幸福,更需要经受困难挫折,他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后都能立刻进步,懂得进步未必能立刻体现在成绩上,懂得成绩起伏本就是正常现象,只有持续努力,不断积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从而开出人生之花,结出人生之果。父母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随意地唯分数而无视对孩子全面的评判? 孩子似树,成绩如叶,家长勿因一叶而障目。

与此相似,在中国,拥有升学压力的中小学学校,很多时候也会因成绩这一叶而障目。比如在评价教师上较为片面,常只看教师所带班某学期某学段末尾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教师,往往看不到教师平时的努力付出与血泪辛酸,更难以理解绝大多数挣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之苦。同样的,教师的教学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理解与赏识,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教师似树,成绩如叶,学校勿因一叶而障目。

再有,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这张成绩单,会因这如一叶的成绩单而障目,看不到理应有的诚信,看不到理应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动之上理应高悬的“义”,才有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再如,过分注重GDP 数值的成绩单,而忽视国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道德素养的丰富等更重要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太看重利益成绩单而导致的容易一叶障目的结果。成绩、利益如叶,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当然,人不免受局限为外物蒙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的衡量标准,但不能光看到数值而看不到全面与整体,而可以有更全面多元的评价标准与评判方式,方能更好地避免一叶障目。

2016全国卷II 高考满分作文:提升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做主

10

语文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语文素养的提升也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是什么? 我认为主要是课堂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教什么、提升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首先,“听”这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听老师讲解《沁园春·长沙》,我们感受到了伟人的气魄和胸怀; 听鲍国安先生朗诵《赤壁赋》,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的豁达和豪迈; 听同学们探讨《记念刘和珍君》,我们感受到了青年的热血和执着。聆听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欣赏名家感人肺腑的朗诵,我们提高了审美情趣,增长了欣赏水平,语文素养在倾听中慢慢提升。

其次,“说”在语文课堂上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成为提升语文素养重要的手段,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在《再别康桥》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不舍情思; 在《中国梦》的演讲中,我们体会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在“能否以成败论英雄”的辩论中,我们体会到了哲思的巨大魅力。在说中悟,在悟中提升语文素养。

再次,“读”作为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最大。我们对《荷塘月色》进行品味和鉴赏,感受语言之美; 我们对《拿来主义》进行思考和领悟,感受思辨之强; 我们对《宇宙的边疆》进行阅读和理解,感受着自然之神秘。通过这些优秀篇章的赏读,我们全面提高了语言鉴赏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升了语文素养。

最后,“写”是语言表达运用的重要方式,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都可以在写作中呈现,没有“写”,语文素养就无法从根本提升。我们写作《难忘的瞬间》,表达生活的感动; 我们写作《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自然的美景; 我们写作《我心中的孔子》,赞美先贤的智慧。写作完成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了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这是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中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当然,除了课堂有效教学之外,课外的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对提升语文素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16全国卷III 高考满分作文:成功创业新模式 天地人和

前些时候,本人参加过成功创业模式的讨论。众说纷纭,议而未决。今天阅读小羽的创业故事,颇有感触,趁机发表自己的愚见。

从小羽在科技兴国的大环境下,凭借聪明才智,依靠传统工艺研发出新式花茶的情况分析,创业依赖于诸多复杂因素的交织。

托尔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成功创业与幸福家庭一样,其大体模式,即中华国学经典所言的“天地人和”。

这里所说的“天地人和”,指的是创业成功者背后交织的时机天赋(天) 、环境资源(地) 、人际关系(人) 三大因素。

在国家为我们大胆创新创业提供诸多机会,使我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大环境下,个人天赋是最关键的一环。

在市场竞争中,一个创业者需要有执着、坚韧、激情和敏锐的品质,才可能走向成功。这些品质,除了后天的学习、实践及个人造化以外,大部分源自与生俱来的天赋秉性。

当然,并非所有执着、坚韧、激情和敏锐品质的创业者都会成功。事实证明,那些雄心勃勃、才华超群的创业者铩羽而归的大有人在。因为,一个具备创业成功潜质的人还需具备人际关系和胸怀天下,与人分享两个要素。

人际关系对创业成功至关重要。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创业时,既无智能手机生产营销资源,也无技术资源,但他依赖积累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获得了这些资源。比尔·盖茨创业收获的第一份订单,不是来自他母亲IBM 董事吗?

人际关系中,创业者对自身团队的领导艺术和号召能力,对合作伙伴、政府部门以及其他资源权力人的关系也不可小视。小羽运筹帷幄,面对产业走向衰败时,不是也率领她的团队不断创新,依靠有关部门推行她的标准吗?

恩格斯说过: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可见,创业者胸怀天下,与人分享多么重要啊。

11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分享给了世界,世界也成就了袁隆平; 小羽的工艺流程分享于民众,民众成就了小羽。

而如今,多少传统文化因不愿外传面临没落,多少企业死守秘方败于恶性竞争呢? 难怪托马斯? 特朗斯特罗姆在黑暗中沉思,希望从现实唤醒人们吝啬于分享的灵魂。

这就是我利用中华国学精髓一一“天地人和”的哲思,探究小羽创业成功的结果,与大家分享,希望有益于创业者的兴国之梦。

2016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华阴老腔,在几年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曲目。然而,这样一个小众甚至是默默无闻的老腔,却让陈忠实先生情难自禁,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不禁很好奇,“老腔”究竟何以令人震撼?

也许是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直击人心的嘶吼,也许是那一段段百转千回、悠扬婉转的曲调,也许是台上台下演员的倾力演唱、人们的激情感染„„或者,是藕断丝连的缕缕乡愁,是深结于心的归属与认同。前三者自不消说,确实打动了很多人,却难以让人有更深层次的、发自心灵的震颤和共鸣——这种共鸣,是需要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陈忠实生于关中,长于关中,他了解并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着它; 而在老腔中,在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表演中,他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故乡的面目,听到了自己引以为豪的土地的神灵之歌。

这才是老腔之所以让人震撼的原因。这种深刻而广阔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让我们在与西方文明接轨、渐渐西洋化、渐渐遗忘了民间小调的时候,可以被一曲乡音震得泪流满面。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又可悲的事情。喜的是,像老腔一样的民间文化依旧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 悲的是,像老腔一样的的民间文化居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难能方为可贵,都是越不容易得到,才越发觉得珍贵,觉得眼前一亮。本应深植于日常生活的风土民俗,什么时候竟到了能涤荡神魂的地步?

现在的人们,是不是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都要看不见回家的路了呢?

两年前,坐在课桌前的考生们面对着“北京老规矩”的茫然无措依旧历历在目。家家户户四合院、七折八拐胡同湾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似乎连带着那些陈旧又充满温情的习惯也跟着一同去了。听得别人提起,才会恍然大悟,惊喜非常:就应该是这样的啊! 老腔是如此,老规矩是如此,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国粹京剧,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有过完完整整听一出戏的经历。这片土地记忆的格调,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更改; 这片土地文化的精粹,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掩埋。偶然听到、看到、感受到,所带来的震撼终究是短暂的,短暂之后又是长久的遗忘; 而我们需要的,从来都不是遗忘。 在追逐更加多样的未来的时候,有时也需要停下来,多看看来时的路。即使登上顶峰,一个没有自己独有回忆的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即使快速发展,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国家也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领略到和老腔类似的民间艺术时,不会再如此“肤浅”地被震撼。

2016天津高考满分作文:阅读的三重境界

人生天地间,总要与外界发生联系。而阅读,则是其最主要的通道。

阅读分为若干种,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属于消遣性阅读。这种阅读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说得高雅点,是让时间不至于白白流逝。浏览网页,翻翻报纸,看看电视,了解一些热点新闻,搜集几件明星八卦,打探哪里出了奇人异事,瞅瞅又有几个老虎被调查„„边看边乐,然后与志同道合者大摆龙门,是很惬意很得意的事。

市井闲人们的阅读大抵如此,很多上班族的阅读有相当的比重也可归入此类,我们青年学子,有时也愿意做这些消遣性的阅读。为的是放松放松,调剂一下有些枯燥的学习生活。我觉得,“消遣”是个中性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归入褒义,毕竟有所消遣便是有所寄托,这总比无所事事、无是生非要好得多得多。

阅读的第二重境界,我称之为充电式阅读。这种阅读有明显的现实“功利性”,颇有现趸现卖、临时抱佛脚的意味。以我为例,该交综合性研究作业了,我才上网搜索相关的材料,包括成本的书、杂志,相关论文,然后挑灯夜战,快速扫描,从中筛选自己用得着的矿石,冶炼、提纯,最终形成自己的产品。这样的阅读,效率高,印象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的大脑里面的东西感觉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品位。出于很近视的目的,其效果却是长久的,这样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成长的台阶。

12

听说大多数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其阅读大都含有某种“功利性”。这不是坏事。关键是要将这些信息合理转化,切忌生搬硬套,机械照搬。否则的话,这种阅读就成了鸦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阅读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阅读,或者叫心灵性阅读。这样的阅读完全是个人的兴趣所在,阅读的过程,也是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过程。据说,这样的人,看经典的影视作品,会忘掉了世界的存在,能与剧中人的命运相喜悲; 看喜欢的文学名著,常常会如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惜的是,我还没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会向这个方向努力。

鲁迅说过,要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卢梭则强调,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道出了读什么书和怎样读的问题,明乎此,力行之,便会臻于大境界。

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自二战中一台图录机发明,网络遍及全球,虚拟世界一点点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曾以为这些被我们人类所创造的机器只是一个服务于我们的无智的编程,但当谷歌阿尔法狗轻松打败棋王,当在一个被视为人类引以为傲的思维,创新领域被人工智能轻易战胜时,我们不能不正视AI 、VR 将在未来扮演的角色,当 “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虚拟比真实更真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费力区别这两者?

于是便会有人视VR 为猛虎洪水,悲观地认为若我们允许虚拟进入、干涉我们的生活,人类便将灭亡,而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虚拟蓬勃发展带来的利处是明显的。VR 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购物、看病、交流、娱乐的定义都将被改写。想象一下,一些生下来就被认定残废的人们,一些本自以为一生都无法看到光折射下的七彩人间,无法用脚接触泥土的人,在拥有VR 后可以再一次认知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残疾,一些因经济原因无法见识世界的人也可借此开阔视界。虚拟是在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世界,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虚拟使人更加为“人”。

我从不反对虚拟与生活的结合,但在我们欢喜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时,我更想提醒,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浸于虚拟中,从而被虚拟所奴役。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味甚至盲目的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做全部的人生并以此为平常,人类便将失去他最宝贵的东西——人性及思维创造,若我们完全拥抱这个虚拟构成的新世界,沉迷于虚拟对我们感官上的刺激,我们便会渐渐依赖虚拟,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

我们对虚拟保持距离,是因为我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可以营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事实上,虚拟与真实的靠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似,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考虑一个问题,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人”这个事终究与我们创造出来的虚拟有什么区别? 人究竟区别于其它的地方在哪里?

我认为,这便是人性,便是人愿超越“人”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所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被超越,若我们沉迷虚拟,我们便将停滞。我希望,我们应该在VR 的帮助下,更好的追求更高的东西,VR 为物,应被我所用,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人类将进化为尼采所预言的“超人”。

虚拟让我们更加成为人,并借此我们应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人应超越虚拟、真实。

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

《庄子·齐物论》里风吹万窍,声音各异,有呜咽声,有的像鬼哭狼嚎,也有动听的沉吟,“吹万不同”,可风一停,就没了声音,死气沉沉。这自由的风来得真好。一如自由的说话,别人无话可说处,你依然有话要说,也许是个性的彰显,也许是人来疯,也许是不相信皇帝真穿了新装的质疑,又或者,是创新意识的灵光一现。有多少张牙舞爪的另类,也就有多少“老鱼跳波瘦蛟舞”的诗意,断不可少了这份自由。

别人无话可说,或许后知后觉,不及你聪明。或许是大家畏惧权威,如童话故事里看皇帝的新装,心知肚明,不愿发声,装糊涂。我们这个民族,似乎尤为喜欢沉默为金、韬光养晦。按阿城说法,大概老庄孔孟中的哲学,都是老人做的哲学,我们后人讲究少年老成,与此有关。那么,若为真理而发问,乃至质疑,这种个性的彰显,就是不畏权威,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的执着。但是,

13

若一味为问而问,为说而说,彰显个性,便成了张扬个性,是叛逆,是青春荷尔蒙的旺盛,是刷存在感,标新立异。这样的人,如今多了去,网络上随处可见暴跳如雷的键盘侠。许多讲座提问环节,多有怪异的问题,言之无物,不知所云,却赚足了眼球。 可我们不会因噎废食,依然宽以待之,由他们各抒己见,因为,不把渠道堵死,才会有精彩之语,才有创新之见。

而创新之人,有时也是彰显个性之人。创新意识,有时也闪现在愣头青的张扬里。今日之彰显,是他日的独树一帜; 今日之叛逆,是明日的不落窠臼。木心说:“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 就像黄遵宪写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创新,难免遭人讥讽,可他不在乎。昔日义玄禅师,别人讲的他不这样讲,越发显得他是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凄惨。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后开临济一宗,法脉延续最久。

当年马云四处游说,描绘网络购物的愿景,也四处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歪瓜裂枣的笑话。一以贯之不易,独辟蹊径真难。他们的个性、叛逆,是创新最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类罢了。 所以,呼唤创新,不妨从尊重个性,甚至尊重一个偏见开始。

钱钟书在《论偏见》里说,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

罗素也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千人一面,时刻保持一种姿态真让人腻味。《红楼梦》里晴雯被撵出贾府,王夫人回贾母似有若无的疑问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创新和个性,总是如影随形。那么,何必绷着个脸呢? 可是,我们看见多少中规中矩的标准,扼杀了个性,也扼杀了创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 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多少有棱角的后生被磨得合乎所谓的规矩,少有创见,没有创新,察言观色,人云亦云。龚自珍诗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诗现在依旧不会过时。

有人曾批评如今的年轻人暮气沉沉,没有朝气,批评得对,可是,什么环境促使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日渐稀薄,更值得商榷。否则,未来的年轻人依旧暮气沉沉。 《一代宗师》有句台词我很喜欢。八卦掌掌门人年事已高,承诺退隐,说:“年轻人要出头,总要给他个机会不是?”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人要出头,不妨就给他们个机会吧,彰显个性,锐意创新,由他们造反为王去。

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我言秋日胜春朝

无意中翻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几点水纹,几抹残云。一扁舟,一钓叟,除此之外,满卷皆虚空。这叫留白,是中国水墨画中荡开的浓重一笔。全卷只有几处重点物像是细心勾勒的,其余只是略作铺陈,甚至不沾半点墨。全卷意蕴于是从二维纸面伸展成了无限。

留白是与前人的叫板。南宋马远与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画师,大多是事无巨细,皆一一列举下来。怕是远处草丛中几块石子、几块污秽的牛粪,前人也会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装裱以登大雅之堂。布满画纸的山水,自也有它的美,碧水蓝天,枯藤怪石,强烈的视觉冲击,喂饱了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仿照古人的《清明上河图》,一千多人物,雕梁画栋,飞桥屋檐,美、大气。但马远与夏圭,偏不爱这耗尽精力、体力的活儿。再者,前人已留下大量如此详尽的山水,再走这条路,恐怕历史上只会多两个无名的山水画师,却少了“马一角”“夏半边”!

古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乐观与通达,也是个性与创新。自古太多的悲秋怀古,似乎一到秋天,日历一撕下,人的心境也会转凉,尽管那炎热与夏天并无二致。“前人之述备矣!”秋,承载了太多的悲伤情怀,有“天凉好个秋”,也有“物换星移几度秋”“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只有这一声啼鸣,唤起了后世对秋的审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那成排的雁、鹤不同于以往,成了欣欣向荣的象征,成了最美的秋词。这便是“唱反调”“叫板”之美。

有些话,别人也说过,我便不必再附庸风雅; 只有别人无话可说时,才是我的主场,我的黄金时代。国学大师陈寅恪不正是这样的人吗? 面对一个妓女,他不似别人一样心怀芥蒂,以别样目光看她,而是在目盲情况下口述了百万字巨著《柳如是别传》。这是个性与创新,也是对人性的敬重。同 样,韩干,那个画马的宫廷画师,亲身入马厩,与马儿共同生活,不听从老师的劝诫,才成就了《照夜白》。韩干的马,大多腰体肥圆,怒目圆睁,没了以往画师的瘦马,病不啦唧的。鲁迅先生的话犹在身边萦绕,“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了,只有于杂草丛生处辟蹊径,

14

才能避免在他人的康庄大道上流于平庸,才能成为为人记住的开路人,才能成为有个性的个体,才能成为马远、夏圭、陈寅恪和韩干„„只愿在不断流淌的长河中,尽管洪流碾过,巨山平偃而下,我却依旧能听到“我言秋日胜春朝”抑或更响亮、更不同于他的啼鸣。

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亮剑无声处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句话很令人回味。“不要在喧嚣处歌吟,否则,你的歌声也将成为那喧嚣的一部分。”细细思索,此言余谓为信然。也许,在众人经过的大道上我们的声音纵使再高亢也无人知晓。

我们惟有亮剑无声处,才能不合大流,唱出自己的旋律。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历来为文人墨客推崇赞赏。然而细想,倘若没有那“前人之述备矣”的走出大流,而仅仅徘徊于“春和景明”“一碧万顷”之泛泛言谈,又怎会有《岳阳楼记》的成功。惟有在众人无声处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真心慨叹,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方有千年不衰的魅力。且看鲁迅先生那激昂的文字,听听那不朽的声音。

在万众沉默的恐怖气氛中,鲁迅先生第一个喊出了他的心声,亮出了他的思想之剑。“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他在民族的沉寂中亮出的声音,宛如警钟般唤醒了麻木不仁的世界。亮剑的背后,往往是一颗不拘于时、独立于世的心。

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仍在今人的耳畔回响;“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声音未曾消逝。别人已说处,自然不必再附和; 别人无声处,需要的是我们的亮剑精神!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真的做到亮剑无声处的又有几人?

王开岭先生在《古典之殇》中曾无奈地感慨:“我们唱了一路,却发现无词无句。”喧嚣匆忙的社会中,我们歌咏的究竟是什么? 能唱出自己的歌词与心声的,究竟能有几人? 社会在发展,但我们不能失去了自己的声音。何不在众人袖手旁观之际打破冷漠的沉寂,用行动诠释自己内心的声音? 何不在众人口口声声、模仿作秀的网络世界,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在新时代中,亮剑无声处需要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是海子那份“众人都要将火熄灭,而我独将此火高高举起”的坚持,抑或是斯巴达克斯为心中的太阳城而挣断绳索的激情。惟有亮剑无声处,方能无愧于己,无愧于心。人生易逝。惟有于众人无声处亮出自己的声音,方能不枉此生。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单车,在路上

几天前,一张老照片刷了屏:一位父亲骑着28式自行车,前面坐着小女儿,后面坐着大女儿,照片说明这样写道“坐过大杠的,麻过脚的,夹过手的,颠得屁股疼的,别过脚后跟的,请点赞——六一了,致我们再也回不去的童年”,网友纷纷转发,追忆起与28式自行车相关的点点滴滴,早已觅不见踪影的老自行车,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怀。

单车,是自行车的文艺说法,在中国,它有过很多种称呼,也有着多重意义。

曾经,它是新奇和时髦。作为舶来品,它和许多外来事物一样被以“洋”冠名,直到现在还有许多老人称之为“洋车子”。20纪初的一天,平日只能看看紫禁城上四角天空的末代皇帝溥仪,突发奇想攀上宫墙窥看外面的世界,瞬间被一辆疾驰而过自行车吸引,他也要骑车! 无奈深宫大殿处处是高高的门槛,根本无法畅快通行,溥仪来了个任性的命令,锯! 这个历史细节,除了反映一位末世君主在极端压抑中的抗争,是否还意味着一种隐喻——一个世界风云变幻的时代,新事物、新思潮对旧秩序、旧制度的无视和突破?

曾经,它是奢望和梦想。《金婚》中蒋雯丽饰演的女一号为了给女儿买一双鞋,放弃评上优秀教师才得到的自行车券时,满脸的纠结和难舍。在物质贫乏、生活用品凭票供应的年代,一辆自行车就是一件奢侈品,众人心心念之,却终难获得。作为大众公认的结婚必备“大件”,它的地位如同今天

15

的房子和钻戒。

曾经,它是无奈和辛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的普及让中国有了自行车王国的别称,一群衣着暗淡(外国人称蓝蚂蚁) 面容疲惫的人,骑着自行车汇成汹涌的车流,上班、下班、买菜、接送孩子,自行车承载着一个个人生、一个个家庭和一个时代的重量。顶风、冒雨、失灵的刹车、扎爆炸的车胎、断掉的链条,涉及了多少窘迫、艰辛、煎熬和困顿,也许只有那些亲历者知道。一句“关键时候掉链子”,说尽了人们与自行车的恩怨情仇,也说明了在从前,自行车到底有多重要。

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用一个标签来注明自行车的身份。它是诗和远方,骑行在花果飘香的田野、浓荫匝地的小路、阳光明澈的高原,悠游山水间,心灵与自然交汇,已是一种优雅的时尚。它是轻松和便利,就在我们这个小城,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如空降兵般出现在大街小巷、只要简单操作一番就能随时开始随时结束一段行程。它是强身健体的运动器材、它是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在我们生活里,单车还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世界的样子变得那么快,常常让我们无法预知,单车,在路上,载着人们奔往幸福的方向。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从二八大杠到公路车

我想看山河。

于是挤出不多的钞票,换来公路车丈量身边一寸寸的山河。

记得初学自行车,只会从横杆下面半脚蹬,俗称:弓猫洞。我的第一次“马自骑”,是我将食堂马叔的大28自行车偷骑着玩,而等上了马路,心便变得狂野,卯着劲往外婆家前进,10公里左右的路途,骑得是险象环生。

掉路边渠里一次,将人家抓长鱼的竹篓瞄着都没这么准地撞破几个,或是看我腿部被划伤的狼狈样,人家放过了我。一把鼻涕一把泪上车,由于慌张,没踏出多远,又照个装满红薯叶子的车,利索地“哐当”了。

那年我十三岁。

到学校会将同桌张建明那高头大马的二八自行车,课余强行呼拉到操场,以练习座上骑。我个子矮,老将车跌得稀里哗啦。后不肯再借,结仇。常临放学,拔他气门芯,然后高兴地扬长而去。后他患重病,我们并不知,记得因未有机会下黑手,拔气门芯而将他书全扔地下,放学时,他跨在自行车横杠上,对着我怒吼:“你等着,下星期见。”

而这一等,便没再见了,这个说要找我报仇的少年,没来,而且再也没来。

如今我又开始了我自行车之旅,一辆公路车,一份优哉游哉的心情,一部像素还可以又可大声放歌的手机,一个坚强的屁股。

好多清晨来时,骑至龙游湖,看湖面白鹭略过野鸭摇摆,看青草看蜘蛛网上挂的露水,空气里没有太多的尘埃。花开得很多,美的,闹的,恣意躺在路边被湖风微醺的泥土里,风吹薄瓣而出的微香,扑面而来。朝露未干时,有蚯蚓、大蜗牛,在路边蠕动慢慢爬行。也停下抓过一只蜗牛,将它放在我车龙头,带它看看世界了。

一切随缘看当日心情,也有随意骑至乡村陋道的,自有它意想不到的情趣。田畦间见劳作的大妈

16

大叔,态度并不轻闲,做急了的大妈会喁喁碎语,看大叔的忍气吞声,或……无意间听到的这些都让人忍俊不禁。

最怕遇见气咻咻地迎面赶来,循循然汪汪叫的土狗。又不得像走路可路拾一棍,可聊备不时之需。只能在乡间的康庄大道上,一边虚张声势地呵斥,一边猛踩几下,再将自己美丽的大脚撂与横杆之上。 常做“独行侠”,因这样东望西望没人管,快骑慢骑自己说了算,这不仅是自由,也因只有在这时才特容易感受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味道。天覆地载,孑然一身,其间有自己喜欢的风和风中自己过分的歌声。

也跟大神小林带队的美其名曰“休闲骑”骑过,只骑得我泪奔加脚下狂奔,是第一,倒数的。心里恶狠狠地闪现“说好的休闲骑呢? ”

真想拉此大旗,插我车上,做个破风手,快慢我说了算。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中国名片

亲爱的朋友,提到中国,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京剧,还是长城? 是的,这些都是中国的名片。可是,我今天想说的是,如果要我给中国设计一张名片,我会选择这样三个关键词:熊猫、一带一路、共享单车。因为这三个词分别代表了现代中国的三种精神:绿色发展、合作双赢、共享共有; 共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天人合一、世界大同、天下为公。

熊猫,来自深山老林,这一濒危物种对生态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我用熊猫来代表绿色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中国人民,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正在做出智慧的选择。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一带一路,传承千年古丝路精神,书写华夏外交新篇章。让中国和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互鉴互学,互惠共赢。中国力推“一带一路”建设,要做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在,由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应和,一个共同和平发展的新发展模式正在由中国主导形成。 如果说一带一路完全由国家发动,“共享单车”则在民间悄然兴起。一夜之间,中国各大中城市的各交通站点,摆满了各色各样的“共享单车”,以解决人们出站后“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 你也许会奇怪,“共享单车”为什么在中国“火得这么快”? 你不应奇怪,因为“共有共享”、“天下为公”的思想,早已成了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

你也许会发问:当全球化浪潮出现逆流,当一个个国家走向自我封闭,为什么是中国在极力倡导合作、双赢,你要知道原因,你要了解中国的“大同文化”。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000多年前的《礼记》就在畅想“大同世界”的美好情景。而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在《大学问》里,更明确表明:万物一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整体,整个天下所有家庭就是一个家庭,整个中国所有人就是一个人。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具有这一文化的中国,体现了“合作”、“共享”精神的中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的中国,正在吸引世界目光,形成世界魅力,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大国崛起新路。

17

也许你心里会嘀咕:中国不是也有很多丑陋现象吗? 如空气污染、如食品安全。但我要说,出现这些问题,刚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中国哲学,偏离了中国精神。我深信:一个正在传承千年智慧的中国,一个担起了引领世界发展方向职责的中国,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原题回放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雅俗皆乐,幸福中国

唱念做打,生旦净末,“咿咿呀呀”中粉墨登场,她是中国的国粹——京剧。韵律十足,动感四射,她是大妈们的最爱——广场舞。

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看似天差地别,但她们站在一起,笑得灿烂:“不,我们都是中国! ”

历经岁月洗礼,炮火纷飞,京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唱词到唱腔,从服饰到妆容,她就像一个文化符号,使人说起中国,便有个黑脸的包公开始“哇呀呀呀”。而作为舞坛新秀,广场舞的兴起只在近几年,但鲜明的节奏、简单的动作使她迅速在大妈中流行,掀起了一股广场舞热。但无论是高雅的京剧抑或是通俗的广场舞,不可否认的是,她们都给人以精神的愉悦享受。那么对高雅还是通俗的纠结就可放到一边了。

偌大的广场,有空地,有戏台,台上是水袖青衣,台下是“动次达次”; 台上人沉浸在戏中,或喜或嗔,或哀或愤,台下人陶醉在曲中,或进或退,或旋或蹲; 有人品一杯香茗,跟着台上人摇头晃脑、念念有词,有人放下手中物什,跟着台下人旋转跳跃,舞步翩跹。

什么是雅? 什么是俗? 每个人脸上都呈现笑意时,又有什么高下之分呢?

如今的中国,有沉迷京剧的票友,也有喜爱跳舞的大妈,他们的审美情趣截然不同,但没必要争吵、没必要纠结,各人有各人的路。地广物博的中国不敢故作清高,也不撒泼打滚,他推出京剧、广场舞两个姑娘,“谁喜欢跟谁玩儿就跟谁玩儿吧! ”于是,他笑了,她笑了,大家都笑了。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多元的文化也呈现新的面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的中国,其文化更是纷杂。古老的文化艺术与新兴的娱乐活动仿佛势不两立,但中国以其融会贯通的包容心将两者有机的统一了起来。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是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不同的面貌罢了。

当京剧遇上广场舞,大雅遇上大俗,没有争论嘲笑,只有理解友好,雅俗共赏,雅俗皆乐,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快乐,进而整个中国都幸福。

水袖舞青衣,鼓点动腰肢。雅俗共欢乐,幸福满中国。

【题目】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18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范文】

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

看惯了哥特建筑,你或许感兴趣于壮阔的万里长城; 听遍了普契尼的歌剧,又或许欣赏那红脸张飞; 吃腻了海鲜大餐,是否钟情于广式小吃?

这里是中国。

中国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足以证明长城在中国人心中地位。昔日秦皇,动天下之力,北筑长城,以抵外来入侵。长城长,与海为邻; 长城陡,万阶台阶上天际; 长城久,千年风霜未倒塌。它不像吴哥窟,神秘绮丽; 它不像巴黎圣母院,崇高而阴森; 它不像加利福利亚漫长海岸线,柔美动人。它像一条巨龙,屹立于世界东方。它让世代中国人奋勇抗敌,这才有抗日十四年的奇迹; 它让中国人充满精气神,这才有今日我中华复兴壮丽征程; 它让中国人有永不服输的斗志,这才有那千年未曾断绝的灿烂中华文明!

这里是中国。

中国电影之巅峰便是获得戛纳大奖的《霸王别姬》,它让世人看到京剧之魅力,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便是这样的“疯魔”。那眉心一点朱砂痣,是你放不下的眷恋; 那拿起刀枪剑棍的英勇,是你为国杀敌的豪情; 那一张张花白的小丑脸,是讥讽贪官污吏的内心独白。一张戏,一座台,唱遍的是天下苍生,言不尽的是千年艺术传统。它不像流行音乐,缱绻轻靡; 它不像西方歌剧,夸张十足; 它不像古典音乐,庄重严肃。它像一个千面镜,有血有肉,有故事还有酒。这便是中国**有代表性文化符号,时至今日它仍然在创新,接受时代熏陶,放射既古老又现代的光芒。

这里是中国。

如果你曾到过中国,相信你不会忘记那些令你难忘的美食。中国人爱吃,并且吃出了文化。我不会忘记读汪曾祺先生之感受,玉林米线,黄焖鸡,金华火腿,高邮鸭蛋以及最普通的黄油烙饼。中国人讲究吃,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有着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你吃油焖大虾,可我能和三五知己边吃小龙虾边畅谈人生; 你吃法式鹅肝,可我用最平常的食材做出一道你永生难忘的蛋炒饭; 你吃昂贵的鱼籽酱,可我能尝到秘制多年的雷山鱼酱。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或许让你更理解中国烹饪的核心,不是食材而是我放盐时想起你最近生病而需少放一点的关心。让你欲罢不能的不是厨艺技巧,而是生活中点滴感悟。中国人吃的是菜,吃到的则是人生感悟。

这里是中国。

有你想不到的惊喜,有你未曾见的奇观,有你放不下的平常心。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弹戏牡丹,一点茉莉香。

这里是中国,我们欢迎你。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

19

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范文】

一碗一筷诠中华

白落梅曾写道:“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辽阔。尝难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竟令无数文人骚客、权贵宠臣、普通百姓竟折腰,不妨夹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古来便有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的餐桌走向多元。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们的创新精神。倘若没有创新思维,又怎会有火苗的出现? 又怎会有火种的保留? “食色,性也。”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国人性格真谛。

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广东人好喝汤,正如广东人的性格,温润谦和; 四川人爱吃辣,也恰体现了川妹子、川哥哥们的好爽直率; 京城烤鸭色泽金黄,制作讲究,不正是京城“老炮儿”们谨慎机智的最好表现吗?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酸甜苦辣咸,五味全。五味构成一桌满汉全席,菜式多样,人也多样,中国人就是如此多元。

食物上多依附的不乏中华传统。元旦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食物们的名称由于谐音也被用来传递美好愿景——年年有“鱼”,汤“圆”团圆……这些都体现了先人们卓越的智慧以及虔诚的美好祝愿。

然而,正如《月亮的六便士》所言:“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其背后透露出的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不知从何时起,三鹿奶粉开始代替了三聚氰胺,红心鸭蛋成为了苏丹红浆液的代名词,虾不只是虾,而是注胶虾……渐渐地,人们谈“食”色变,浮云蔽目,食物难辨好恶,这正折射出今日中国个别商家眼里唯利是图,罔顾他人安全,实在是“利欲催人万火牛”,悲哉!

所幸中华民族没有放弃抵抗。食品监管力度的加大、有关法律的出台、执法程序的严格……均在扼杀着不良商家的坏念头。最终,蔽目浮云将被吹薄,也不再会因为“不见长安”而发愁了。

装盛中华美食的瓷碗,素胚勾勒出细致纹路,碗身描绘艳丽的花,这是中华民族千年手艺传承,历史沉淀; 夹食中华美食所用木筷,竹香仍溢,挺直坚韧,恰如中华民族性格刚直正义,不阿不谀。 中华美食折射的,除了文化还有人性; 烹饪方式的改进始发于人们的创新思维,源起于人民精益求精的追求; “纵有安全小隐患,重典治理安人心”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责任心之强大。捧起一碗,执起一筷,于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中,歆享中国特色中国味吧!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本文作者选择了“中华美食”和“食品安全”这两个关键词,向读者介绍自己对当代中国的认知,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在文中多次点明“从胃开始,读懂中华”“中国人”“中华传统”“中国特色中国味”等,符合题意。

该文中心鲜明,寓意深刻,层次感强。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写中华美食,赞美中国人的创新精神; 接着叙写各地的美食,称赞美食样式丰富多彩,并提到人的“多元”; 然后进一步挖掘美食及食具(瓷

20

碗和木筷) 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提出了美食背后的隐患一一食品安全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得到了控制及整治。文章内容丰富,论证层次严谨,逻辑性强,分析辩证。

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论题“从胃开始,读懂中华”。结尾三段归结全篇,并进一步扣题,使主题得以升华。文章结构严谨。语言表达流畅,富有文采,句式变化较多,并时而引用或化用名言名句,书写也十分漂亮。

当然,文中也有不足。如开头引用白落梅的话,查无出处; “元旦吃饺子”提法不当等。有的语言表述欠妥,如“所幸中华民族没有放弃抵抗”等。但瑕不掩瑜,此文仍然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优秀作文。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唐吉民

2017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范文】

给外国友人的一封信

外国朋友们:

你们好!

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向你们介绍我的国家——中国。中国就像一本大书:既饱经沧桑,又历久弥新; 既沉郁厚重,又轻盈飞扬。希望我能帮你们读懂这本大书。

说到中国,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 想必是长城。长城是我国古文化的象征。朴素而智慧的中华儿女在上下五千年的时光中塑造了灿烂的文明,而长城正是其中最闪亮的一棵明珠。但是,长城的闪亮,不仅仅是因为它还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而更是因为它还是中国谋求合作与发展的象征。

你们或许感到惊诧:城墙难道不是战争的产物吗? 是,但又不全是。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中,长城早就扮演起了“贸易站”的角色。汉人来长城边贸丝绸,卖陶瓷; 而胡人则来到长城边贩良马。双方合作交流,相处融洽。历史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有实力的强国,更是一个爱和平,友好的大国。正是因为这种谋求合作和发展的智慧,让中国的文化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之中变得愈发灿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如果让他选择,他会选择出生在公元2世纪的中国西北,因为那里聚集了中国、匈奴、印度等多种文化。他的话,正是古中国的一个写照——强大而友好,并积极地合作与发展。而长城,以及以长城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则是最好的见证人。

时光飞逝千年,今天的新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长城亦不再是边贸站,但中国人谋求合作与发展的思想却未曾变过。想必你们都听过“一带一路”,那正是新时代中国合作发展的里程碑。尽管时光匆匆,千年已逝,中国也亦曾饱经风雨,但如今的中国——一个爱和平的友好大国,一个有实力且负责任的世界强国又站了起来,主动地挽起陆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牵起邻邦们的手,一起谋求合作与发展。这不仅是大国的实力展现,更是大国的智慧体现。古老的长城,古老的丝路终于绽出

21

了新的光辉。

与此同时,中国的创新之路也在快速发展。自从中国实行科教兴国、创新驱动的战略。中国更是日新月异,自主研发的高铁不仅便利了无数国人,更出口到国外,成为了市场上最富有竞争力的一流科技产品。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希望你们能不断地用新眼光来看待我们中国,一定能收获良多。

这,就是我们中国,既有灿烂的文明,又有辉煌的明天! 中国,一个爱和平的友好大国,一个有责任心的强国,一个谋发展求合作,并善于创新的智慧之国,欢迎你们!

某学生

某年某月某日

「点评」

作者审题准确、读者意识鲜明。文章采用书信体,亲切自然地向外国朋友介绍自己的国家,饱含感情地描绘了既有灿烂文明又有辉煌未来、谋求合作与发展的美好的“中国形象”。作者选取了“长城”“一带一路”“高铁”三个关键词,以一种历史和发展的眼光贯通古今,从“长城”作为中国谋求合作与发展的见证,到当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所体现出来的谋求合作与发展的大国智慧,再联想到“高铁”为代表的创新科技产品走向世界的新发展,关键词之间围绕主题建立了内在的有机关联。 全文思路清晰,过渡自然,修辞恰切,语言有文采,格式正确。但文章对第三个关键词“高铁”的阐释相对简略,如只选择前两个关键词行文,全文内容将更为集中深入。另外,“象征”一词改为“见证”会更准确。此文是一篇读者意识鲜明、优秀的考场佳作。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邓玉环

【题目】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范文】

我所认识的中国

中国是东方的一头雄狮,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世界为之震惊。“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让中国再次受瞩目于世界舞台,中华美食也随着经济带的推建而备受世人关注。中国的发展,稳步前进。

我所认识的中国,强大、友好。“一带一路”经济带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与他国的友好往来和贸易发展,可谓“双赢”。自古以来,中国以和平、友好的面孔示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增进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胡麻、胡豆、香料等食材也随之传入中国,汇集于中华美食。漠漠古道,驼铃阵阵,这条路奠定了“一带一路”的基础,让世界认识了中国。 谈起中国,不得不提中华美食。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我所认识的中国,美食种类繁多,令人垂涎不已。中国有四大菜系,各具特色,美食文化历史悠久。除夕有饺子,端午有粽子,中秋食

22

月饼。然而,中华美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每道菜甚至每个食材都有其背后的故事和传统赋予的内涵。除夕夜吃鱼且不能吃完,代表“年年有余”; 粤人喜吃发菜,因其音似“发财”; 元宵的汤圆被看作团圆的象征……在今年杭州G20峰会的国家领导人晚宴上,中国菜就像中国的名牌一样被隆重亮出,受到他国领导人的赞赏。中华美食在传承传统的前提下,还会创新地融入新元素,例如我们在超市看到的“巧克力馅月饼”、“饼干粒汤圆”等。中国,真是个古老而有活力,传统与创新并存的国家。 我所认识的中国,发展的路上亦有挑战和曲折。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是国人心头的隐患。不法商家无良制作地沟油、毒奶粉,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健康,更是在中华美食的闪亮名片上划下不光彩的一笔。这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在不断整治中得到好转,商家也大多诚信经营。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曾坦言:“小利靠智,大利靠诚”。商家的诚信能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利民利己。希望中国的食品越来越安全,只有这样,中华美食才能屹立于世界美食之林,才能更好地让国人、世人品尝到纯正的中华美食。

人生的路充满未知,这让我们对未来的探索迸发无穷的乐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亦是这样,中国的潜力很大,前路遥远且充满未知,我们要克服前进中的逆流漩涡,努力探索未来,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所认识的中国,必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作者很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作文的读者对象是明确的,就是外国朋友。就是作文的内容也是针对外国的朋友的。作者选取了“一带一路”、“中华美食”、“食品安全”三个关键词,并实现了较好的关联。作者由“一带一路”谈到古代的丝绸之路,由丝绸之路上一些食材传入中国,自然关联到中华美食; 由中华美食自然关联到食品安全。

作者谈中华美食时亮点较多。不但提到“除夕有饺子,端午有粽子,中秋有月饼”,还讲到中华美食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如除夕不吃完的“鱼”,代表年年有余; 粤人喜欢吃发菜,谐音“发财”,汤圆是团圆的象征等等。谈到食品安全时,能理性客观,并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正逐步好转。

此文品相很好。书写厚亮。全文分为六段,不琐碎,语句通顺,有文采,如“漠漠古道,驼铃阵阵,这条路奠定了‘一带一路’的基础”。有多处引用,比较恰当。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玉金


相关作文

  • 2016年高考英语满分作文作文900字
  • XX年高考英语满分作文 作文题目 假设你 是李华,你的英国笔友bob将于九月到你所在城市的建新华文学校学中文,来信请你在学校附近为他找一套住房.请根据图画提供的信息,写信 介绍住房的情况,并告知住房面积为25平方米 ,月租500元.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参考词汇:房租-tent(n.) ...

  • 201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作文900字
  • 201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享文化之繁华 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叶扁舟,来到历史的彼岸:与苏轼探讨人的渺茫与伟大,与陶潜共享带月荷锄归的美好,与李煜分担愁如东流水的感伤--用一指墨香,看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 文化从那翻滚激荡的黄河开始,便扎植于我们的心田,镌刻于基因.那寓意吉祥的中国结,那元宵佳节的 ...

  • 2016高考满分作文作文0字
  • 2016高考满分作文作文0字
  • 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作文100字
  • 2016高考满分作文6篇作文0字
  •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作文1000字
  •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 尺 子 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 ...

  • 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作文1400字
  • 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话长话短 作者:姜晓萍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句话倒是惯常听到的,再熟悉不过了,拜高考所赐,又知道了原来还有"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说法.初听,甚是蹊跷,有话才能长,无话自然短,怎么反是有话须短,无话却长了呢? 今年江苏高考的作文 ...

  • 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点评作文1300字
  • 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点评 烟火蓝边碗 江苏一考生 今早喝粥时我用的是一只白底素净的蓝边碗.你或许会问,如此平淡无奇的碗有什么好说?错矣!此中考究可大着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新居落成,我与父母前往景德镇购买瓷器新居. 这里瓷器种类繁多,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白瓷 ...

  • 2016黑龙江高考满分作文:语文,祖国的灵魂作文700字
  • 语文,祖国的灵魂 语文是什么?语言和文字? 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它是祖国的灵魂. 生活处处有语文,它在我们心里,在我们的脑里,甚至在我们的甜蜜的睡梦里.学好语文是我们做好一名中国人的基础,我爱我的国家,我更爱语文. 没有哪一个人说他真的懂语文,直到去世的那一刻也未必能懂语文的真谛.语文是一个国家的灵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