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作文训练的程序作文30600字

初一作文

快速作文训练的程序

快速作文教学的步骤,简单地概括为“四步、三法、两课型”。

这里的“四步”是指“分类积累、分项指导、速度训练、综合训练”;“三法”是指“限时法、自主法、达标法”;“两课型”是指“单课型和双课型”。

第一节 快速作文训练的步骤

第一步 重视积累、加强训练

1、初一、初二、初三每天让学生板书一句名言、格言或警句,并整理到积累本上 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能积累100条左右,一学年是200条,三学年是600条。把这样的任务,合理地分配给学生,他们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如“知识就是力量”;“不读书就像生活中缺乏阳光一样”;“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等。这些名言警句,天天启发着学生,熏陶着学生,学生没有不受感染之理。另外,我们要求学生按类别来整理,如:立意类、读书类、爱国类、人生类、勤奋类、学习类等等。

2、积累成语和古诗词句以及经典散文片段 让学生懂得多读书对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思想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初一开始,我们每天让学生搜集成语故事一个,并整理到积累本上,这样一学期学生积累的成语故事100个左右,利用课首两三分钟让学生轮流讲成语故事,古诗词背诵一周一首,一学期能积累背诵20首左右。初一下学期注重积累现代的经典散文片段,像:毕淑敏、张晓峰、余秋雨等大家的文章每每背诵的时候,学生的语感自然而然就会增强。

3、积累名人轶事 利用阅读课,用名人轶事来感染着学生,教师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之后,要求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整理完。如白居易、司马光、欧阳修、鲁迅、叶圣陶、马克思等中外伟大人物的专心阅读、终生学习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同时学生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这一项任务主要在初二进行。

4、积累名著阅读 读名著或文学报刊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受到文学熏陶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首先,教师根据课本后的“名著导读”进行推荐阅读。这些名著在阅读课上,要引导学生作为必读书目,反复精读。如初一七年级上册有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冰心的《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七年级下册有高尔基的《童年》(在苦难中长大)、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法布尔的《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初二八年级上册有鲁迅的《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老舍的《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等等。

初三九年级上下册鲁迅的《野草》、施耐庵的《水浒传》、傅雷的《傅雷家书》、钱钟书的《围城》、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对于以上这些名著,多重视学生的读,读完之后的点评,读后的感想。同时,为了让学生的见识更广阔一些,可推荐一些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读物,如《作文成功之路》、《新视窗》、《读者》、《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小小说》、《中学生学习报》、《文苑周报》、《作文评点报》等。通过阅读大量的名著、多样的刊物、报纸,为他们在人生的道

路上奠定知识和情感的基础。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也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模仿训练 片段模仿的内容很广泛,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可以模仿,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可以模仿,景物描写,场面描写、抒情、议论片断等也可以模仿。这一项任务主要体现在语文课堂上,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以学生对文本的模仿训练为主,另外,新一轮人教版语文教材,也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模仿训练,一般来说,每一课的“研讨与练习”中的最后一道题大多是训练仿写类,如张晓峰的《第一次真好》,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第一次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等等,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课后三题“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课后练习题,也注重学生对人物的描写训练。这样的课很多,就不一一列举。所以说,课堂上如果抓住这些仿写训练,就会给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6、综合实践训练 在综合性学习实践中,练笔育人,联系现实生活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作文教学成为一泓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作文,用作文,长才干,学做人。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每一学期一共有六次“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们根据时间的安排可分三大型三小型,所谓“三大型”一般是二四六单元,“三小型”一般是一三五单元,每次大型的语文实践活动,一般安排在三周左右。首先是合理地分配活动小组。其次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搜集材料(这样的任务学生在课外就能完成)。再次有步骤地进行展示成果以及评价(这只需两节课的时间)。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至于“影片”质量的好与坏,全在学生的主体参与上。对于三小活动可让学生以手抄报、小黑板报等形式展示。对于这样的活动,学生的热情是很高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语文综合性学习一部分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中心,以语文知识、技能及其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的培养、习得为落脚,借助于综合性学习活动,营造语文的“场”,培育综合学语文的“场效应”。这一点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从语言文字的吟诵出发,文言性的通过文白对译、成语典故、警言睿语等语言精华的玩味和记诵竞比活动,引导学生从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积淀传统文化的认同,由此激发他们学习母语的兴趣与激情,生发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使命。

(2)从文本附着的知识出发,包括文化的、文学的、文章的、逻辑的、修辞的等等,通过综合性信息的搜集、筛选、整合、运用活动,让学生在点滴积累过程中,在快乐的活动中,丰富文化,开拓视野,得到综合收益。

(3)从语文能力的培养出发,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可将学生的听、说、读、写、思、做的能力,分开层次,各有侧重,循序渐进地操练;也可以部分或整体协调,综合操练。总之,把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综合能力锻炼的一个契机、一个平台、一个抓手。

7、日记训练 坚持写日记。要求初一阶段每天一篇日记,不少于200字;初二阶段每周三篇不少于300字的日记;初三阶段每周两篇不少于300字的日记或不少于500字的周记。在《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训练内容的规定中,有这样一句话:“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用自己的话写出观察

的结果和感受”。基于此,我们的日记写作范围就是观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动态等,让一些平凡的小事都留驻笔间。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第二步 双项指导、同步训练

技巧的训练是伴随思维训练完成的。基本做法是专题指导、讲练结合。首先按照写作的自然程序,分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选材、快速布局谋篇、快速成文、快速修改等六个专题进行指导,然后再从怎样快速写记叙文、怎样快速写议论文、怎样快速写说明文等方面进行训练,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快速应对写作中随时出现的卡壳现象,诸如走题、空洞、松散、结构混乱、辞不达意、字不会写等毛病的纠正和意外情况的处理。

一、专项训练指导

(一)快速审题

审题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只有准确地理解了题意,把握准题目上所蕴含的种种信息才有可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好文章。

一般地说,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审题训练,提高审题能力。这几个方面训练就是:快速审题目,看看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选题作文。

1、命题作文的审题 审读命题作文关键是抓住标题中的重点词语。重点词语通常被称为“题眼”,反映写作的重点。这一类词语往往对中心语起到修饰、限定或补充说明的作用。如:《我有一个好主意》、《成功的喜悦》、《感受生活》等,题中的“好”、“成功”、“感受”等词语就直接揭示了写作的重点。另外,还必须审清写作的范围。全命题作文且带有副标题的,除了审清正题外,还要审清副标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副标题是对正标题的必要补充,它往往更具体地限定了写作的内容或范围。

2、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除了半个题目外,一般还有“提示”、“要求”、“注意事项”等,它对半个题留空处的内容起着限制和提示作用。学生可以在给出“半命题”揭示的范围内,结合“要求”“说明”等来思考,细细揣摩命题的意图,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爱好特长,选取自己最有把握题材和文体,补全题目。这一点也是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补好补全命题后,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的写作特长,以内容“熟”为考虑的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以“准、新、简、巧”为原则。再按照全命题的审题要求进行审题,就可确保不跑题不离题。

3、材料作文的审题 首先是要“读”,即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写作范围,了解写作要求。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其含义,以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析”。我们尝试着运用以下的几种方法:①发现法 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②设想法 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发散的过程,因此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③归纳法 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④提炼法 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矛盾对立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⑤撷取法 主要用于多段型材料,从一系列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⑥揣摩法 主要用于喻义

型、寓意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根据这些形成自己的观点。析读材料之后,就可以根据题目或自己的命题进行作文了,这时就进入了“命题作文”的程序。

4、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的命题类型很多:①命题式 这类是直接写出话题的题目,不作任何提示,要求学生围绕此话题作文。②提示式 在话题前后有提示语,这是出题者铺叙的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它的作用是把学生引到“话题”上。③范围式 题面没有出现“话题”两字,只提供写作的内容和范围,同时说明你想在这个范围写什么都行,文体也不限制。④材料式 除提供文字材料(故事、哲理性文字、诗歌)外,还有图画材料供学生一一思考。⑤选择式 题面提供几个话题,任学生从中选择一个作文。

话题作文的拟题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是细化话题法 构思时,将话题切分为几个子话题。然后从中筛选出自己最拿手的去写。如以“变化”为话题构思,我们可将此划分为人、事、物、观念四大类,并再一次将话题范围锁定在具体的人、事、物及具体的场景上,你可以立足于“路”的变迁,“灯”的变化,写出时代的巨大变化;你可以“昔日野菜无人问,而今野菜待嘉宾”为题折射出时代的巨变;可写“电话进农家”凸现出农村的变化;可用“奶奶们穿红又挂绿”写出老人新观念新时尚。

二是前后添加法 在话题前、话题后、或话题前后,根据自己选材范围的需要添加修饰性的词语,从而使文章的选材范围的指向更明确、更集中。如以“幸福”为话题,可在前面添加,如“平安是幸福”“游子思归是幸福”“知足也是一种幸福”。可前添后加,如“享受幸福,享受生活”。这些标题,不仅使文章的立意更趋明确,更集中,也使文章的切入点更小,选材的范围更明晰,便于学生迅速调动生活积累与情感体验,构思成文。

三是巧借用法 借用现代的成语、俗语、诗词、歌词等众人熟悉的短语短句作标题,可以使文题显得新颖别致、典雅大方,拉近读者和文章的距离。如“我的未来不是梦”(以“梦”为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以“宽容”为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以“亲情”为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以“思念”为话题)等等。

四是妙用修辞法 这类标题,常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美感,使题目生动、鲜明、贴切,使文章锦上添花。如“忠诚——沟通友谊的桥梁”“我与自信签约”、“爱像阳光”等。当然,以上列举的只是拟好标题方法的一部分。巧拟标题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善于观察、认真思索、灵活运用,才能拟好题。

5、选题作文的审题 这种题型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选题作文包括了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等多种作文方式,在命题的内容上,呈现出以下的特色: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时代,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关注情感与道德。因此,审好选题作文的第一步就是根据自己的材料积累、生活感悟,文体写作的优势,选择最能展现自己作文水平的作文题目。第二步就是分析作文提供的材料及作文提示,明确作文的范围与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选材、构思。

(二)快速立意

“意”就是文章的灵魂。这正如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说的“意犹帅也”。“帅”胜则文胜,“帅”败则文败。足见“意对文章来说,有多重要的价值。

“立意”,就是确立写作意向,就是表达作者的意愿、爱憎和追求;换句话说,“立意”就是要向读者展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中心论点。如果说“审题”指的是明辨人家给的条件(题目或材料),乃至要求你按条件做什么的话,那么,“立意”就是指对于人家给的条件和要求,你要明确表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热爱什么,憎恶什么,提倡什么样,反对什么„„对于“快速立意”我们尝试运用以下方法:

1、立意要正确 学生在写作文时必须中心明确,观点明确、集中。在记叙文中,文章的中心可以用议论的语句明确地揭示,也可隐含在材料中;在议论中,应该用明确的语言说出作者的观点。我们有些同学受社会的负面影响较大,造成了自己思想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在作文中就喜欢表现低沉、消极甚至错误的主题。比如在“追星”的热浪中,一个中学生写了一篇《我心中的偶像》作文,他从梦境入手,生动地描写了他与香港歌星刘德华会面时的兴奋与狂喜,以及梦醒时分的惆怅。作文写得文笔流畅,语言飘逸,结构精巧,感情真挚。但是这篇习作立意不够高远,它所抒发与渲染的思想感情是与当代青年的学习与使命是格格不入的。

2、立意要鲜明 一篇文章必须有一个具体的的主题,没有主题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但是有主题而不鲜明的文章,那也不是一篇好文章。在写作中,文章中的是非、美丑等事物或问题的性质,我们都应该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或明确的态度,而且要明确地表明赞美、歌颂什么,批判、抨击什么。不能似是而非。这样才能使文章发挥积极的社会意义,才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3、立意要新颖 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习惯思维或既有的思维定势进行的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蕴含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当然,创新也不能随心所欲或硬钻牛角尖,为了标新立异而违背常理,甚至提出完全错误的观点。

4、立意要深刻 钱梦龙先生曾说:“文章所以精警动人,往往因为它所传递的思想是深刻、新颖的;相反,如果文章所传递的思想肤浅、陈旧,尽管文辞优美,也很难唤起读者的共鸣。”由些可见,文章质量的高低,也取决于主题是否深刻。如以“团结”为话题,文章的立意确定为表达“我家是一个团结的家”“我们几个人团结一心,相互帮助”“我班是一个团结的集体”等,难以给人新的启示、新的收获。

5、立意要巧妙 在篇幅有限的文字内,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要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分析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6、立意要“健康” 所谓健康指的是积极向上,有利于传播真理、弘扬正气,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具体来说,凡是能表现出崇高理想、优良的品德、勤奋的态度、刻苦的作风、乐于助人的精神等等都是健康的。只要是能反映当代社会的本质和主流的,都是健康的。当然,这不是说不可以写社会的阴暗面,但写作时必须表现出作者的批判态度。

(三)快速选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就像做饭一样,没有丰富的材料之“米”,是无法做出作文之“炊”的。材料犹如文章的血骨,没有骨肉,文章的灵魂——主题,也就无从依附。那么,怎样选材呢?

1、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 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与中心无关的材料要果断的舍去。

2、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 要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账”,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的取舍,只选取了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3、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写学生学习刻苦都以“开夜车”作材料、写老师的奉献精神总是写“带病上课”,就未免太俗,没有新意。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4、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比如要写一个人不辨是非,只讲哥们义气,选用朋友说他“真酷”做材料就比较空洞;而选用一件能反映他这个特点的具体的事,如帮人打架被拘留,就比较具体。要记住:具体的小事胜于空洞的大事。

明确近两年来作文的关注焦点,为我们作文的取材确定方向 为此,我们在进行“快速作文”之前,按照以下几类进行训练。附作文题目。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典型的材料呢?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发现社会中有意义的小事呢?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最有代表性、最有意义、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选出来写进文章里。

1、选材着眼于普通人、平凡事,捕捉其闪光点 写平常生活中平常人的情感,写家庭的欢乐、苦恼,写同学之间的摩擦、友谊等。事实上,许多深刻的道理往往蕴藏在平凡的生活中,等待我们去发现。从平凡的小事中探寻人性最本质的东西或人类最闪光的精神世界,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耐人寻味的感动。

如学生作文《爸爸出差后的三部曲》片段:

第三曲——意外的收获

爸爸明天就要归来,我企盼着他的回来。在爸爸外出的日子里,我学会了洗衣服,尽管还不如妈妈洗得那样干净;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尽管还有些摇摇晃晃……

这一切,都是我急切想告诉爸爸的,都是值得我深感骄傲和自豪的。

爸爸呀,您出差前对我不放心,看来是多余的。瞧,你的儿子,一下子长大了,这意外的收获定能换来您意外的惊喜!

2、选材着眼当代社会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 一切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焦点话题都不应该有所顾虑,有所回避:鲁迅、金庸、韩寒都可以谈谈;克隆技术、纳米材料、反恐战争、奔月计划、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超级女声„„都可以是我们关注的题材;如题目《在新的起点上》就可以写一篇想像文章:随着克隆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不断的退化、萎缩,但自己仍然充满自信,和克隆人斗智斗勇,最后战胜了他,体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热点的关注和忧虑。

3、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 凡是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生活,往往容易有深切的感受和真实的体验,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抒自己内心的情。选择这种熟悉的材料,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最具有感染力。文章切忌胡编滥造,让人觉得假。

4、选择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 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选取小人物、小事件、小场景,细节描写、细腻描写、精彩片断、一瞬间等细小的方面来表现主题。“实”“小”是选材的不二法门,通过“小”来折射时代的光辉,反映时代的动态,感悟人生的真谛。

(四)快速布局谋篇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是根据材料、主题的需要,安排恰当的结构,往往能使文章锦上添花。对于这一点,我们采用了以下的几种方法:

1、夹叙夹议法 即一面叙述事情经过,一面进行分析和评论。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着重写了三个事例,在每个事例记叙结束的时候,都有一段抒情和议论。通过抒情和议论,不仅使得记叙文更为感人,记叙的中心更为突出,而且以强烈的感情使读者产生了共鸣。

2、并列结构法 即根据表达的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组织和安排材料,各层次意思之间是并列关系。说明文常常采用这种形式安排层次。如《看云识天气》中第二部分第一层说明云的变化同天气的关系,第二层说明云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这两层意思的层次结构就并列式。

3、欲扬先抑法 “抑扬”指控制和放纵感情,运用这种方法需要在结构上层层铺垫,“抑”为“扬”蓄足气势。

4、设置悬念法 即为增强艺术感染力,有意设置“包袱”,以此来吸引读者关心。

5、一线串珠法 即通过一条线索,把与该线索有关的人和事贯串起来。如《台阶》《背影》等。

6、小标题式法 这种写法特点是没有完整的事件,将不同的时空场景作蒙太奇般地组接合成,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那么怎样拟制小标题呢。 ①以时间为序。如《校园随想》的小标题是:晨练、午睡、夜自习。②以事情发展为序。如《尊重,永远的感情》的小标题:泄密、冷战、融化。③以空间为序。如想像作文《新世纪畅想》的小标题:生态园、海底世界、月球村,选取的是几个想像世界。拟制小标题应注意的问题是:小标题要精炼,能概括各节所写的内容;小标题尽量简短、整齐,给人视觉的美感;自开新路,拟制的小标题新颖不落俗套;小标题要层次分明。当然,构思方法还不止于此,如对话描写、虚实结合法、点面结合法等等。只要认真琢磨,精心构思,定能结构出好的文章来。

下面用一篇以“初三”为话题的作文,探求几种全新的构思:①一线串珠式思路全文以一个“忙”字立意,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出初三生活的忙忙忙。②剪辑式思路 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雪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梅的作文;第四块,摘自玲的日记。四大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③剧本式思路 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构思法,通过七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④辐射式思路 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式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⑤顺口溜思路 全文用顺口溜的形式写成,通过三四组画面表现初三生活的苦辣酸甜。⑥连续剧思路 全文用电视连续剧的形式聚焦于初三的某一天,在一集接一集的故事中,展现初三生活的紧张、忙碌、苦恼,表达学生对中考的烦恼。

(五)快速表达

快速表达我们分两项来进行训练:一是语言的表达。鲁迅先生说,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官,形美以感目。他说的是,语言要在文采,才具有表现力、感染力甚至冲击力,才能打动读者,抓住读者的心。因此,在语言的训练上,我们首先是打基础,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对于每次写错误的字,都收录到错别字集锦中,以避免下次写错。其次是课堂上狠抓字词的教学,如:什么是形似字、多音字、成语典故等等。再次,在文本的教学上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语文课本每一册均有二三十篇文章,绝大多数课文中均有众多的语言流畅、优美,结构明晰的句子或句群,洋溢着摄魄之美。朗读、背诵的重心,自然要落在这些语段上。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吟咏诵读、细细揣摩领悟它们的妙用,无疑会加深学生的词语积累和领悟能力,或许由此而感悟到语言的非凡表现力,进而“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进而蓄积人文内涵,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品德。再次,语言要有“个性”。如幽默化的语言,能使文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修辞化,可使文章的语言神采飞扬,可以说,修辞是个魔棒,点到哪里,哪里的语言就亮堂起来。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所以脍炙人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文中恰到好处地综合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鼓励学生使用修辞手法;雅致化,就是化用名人名言、古典诗词、或其他文言词句等,使文章语言变得句式工整、典雅耐读、颇有意境的写法,我们姑且称之为雅致化。这样能大大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提倡。

二是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写作时注重指导各类文体的应该运用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文主要以记叙为主,文中的抒情议论则是点睛之笔。议论文中如何运用记叙合理地叙述事实论据,如何运用议论来进行说理等等。

(六)快速修改

《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第八条这样论述:“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我们快速批改这一环节,把主动权教还给学生。在作文批改上,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授之以“渔“。一般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点拨——自批”式 主要操作环节是:制定评改标准→传授具体方法→学生自评自改→学生修改润色→师生个别交流。学生作文评改能力是逐步形成的,必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两项工作:一是改前指导,二是传授方法。

首先,教师制定一份常规评改标准和统一的修改符号(见附表),印发给学生,并进行详细讲解,内容包括:①常规内容,包括遣词造句、错别字、标点符号、卷面格式等方面,这是每次作文都必须订正的内容。②审题、立意,要求准确、深刻。③选材、组材,要求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④谋篇布局,合理安排结构,包括过渡衔接、记叙顺序、说明顺序、论证结构。⑤表现方法,包括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以及修辞等。然后根据本次作文的具体情况,教师课上对学生加以提示,有所侧重地做出具体的要求。

其次,教师对学生在修改步骤和方法上具体加以指导。修改作文的步骤:第一步是判断,即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对中心是否突出,观点是否鲜明,材料是否典型,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六个方面做出判断,以对要修改的文章有总体认识。第二步是推敲,就是在确认文章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对字、词、句、标点符号的运用、修辞手法的使用反复推敲,进行修改。第三步是润色,即对修改后的文章再作润色。

修改作文的方法:一是先整体,后局部;先大处,后小处;先主旨,后材料;先内容,后形式;先篇章,后字句。二是指导学生脚踏实地地进行逐字、逐词、逐句、逐层的分析修改。如材料方面的修改往往用两种方法:一是“增添”,二是“删减”。材料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材料的空泛,不具体,不充实,再好的观点、思想也不可能有效地表达。材料庞杂,淹没主题,或冲淡主题,那就得去除水分,删枝减叶,使主干清晰、显明。结构上的修改重在理清脉络。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须井然有序。结构散乱,不严密,不紧凑,内容重复,则影响文章的血脉贯通。修改文句、润色语言更是写好文章后必不可少的工序。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文中凡不合理、不贴切、不简洁、不顺畅的语句都应该修改。润色则是艺术加工,通过推敲字词、修辞的运用等手段使文章的情感表达的更准确、更生动、更具有表现力,更能打动读者。

自我修改,深化理解是最终实现变“师改”为“生改”的关键环节。在自改过程中,学生感到时最困难的是如何进一步深化思想内容,提升文章的境界。教师在修改意见中要善于提出问题,找出症结,巧妙点化。直到认识上迅速突破,使作品的主题自然而然得到升华。

最后一步是对作文形成的最终评价时,教师可采用笔谈或面谈的形式讲明优劣得失即可。 下面是在这样环节下,指导学生的作文,对教师点拨过程,我们一般采用“面批”形式。

2、“示范——互批”式

主要操作环节是:总体浏览掌握情况→选出例文修改示范→指导学生归纳方法→四人一组互批互改→教师复查总结。教师在整体浏览掌握全班作文情况后,要注意例文的选择,尽量选择一篇中上等的文章来进行示范。教师的修改示范不宜过细,应提纲挈领、点到为止。让学生自改互改,并非意味着教师可以“轻轻松松”教作文。教师必须在事前做正确、周密的指导,示之以切实的原则和要求,晓之以具体的步骤和方法。教师还要做批改示范,使学生了解一般的批改方法,找到自改的门路。在学生进行改时,教师还应加强个别具体的指导。如:我们在一次“《感受自然》和《老师,我想对你说》 ”的作文训练中的,教师示范的修改文章和升格后学生小组评改的文章。

下面是我们进行快速修改时的学生的范文。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另如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都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让我们徘徊于银色的冬雪中,用明净的双眼欣赏那银装素裹的世界。

让我们……

感受自然更是感受山间那静静开放的百合,那长河落日的如血残阳,那暴风烈日下雨荷,那白雪皑皑下的飞扬的花瓣。(美的意象,回归自然。)

这‚百分百‛的感受源于对自然的领略和对生活的探求。

拥抱大地,因为它张开厚而大的胸膛,供给了我们生命,让倦了的芸芸众生找到休息的依靠。 攀登高山,因为它蕴藏了无数美丽的风光,那满山遍野,是我们多么渴望的美啊!看那高山上长满了青春的藤叶,在五月的黄昏中独自摇晃。那开满杜鹃花的枝头在风中招手,遥望着对方。(语言精美精妙 ,给人阅读上的视觉体验。)

轻触流水,因为它滋润了沐浴了我们的灵魂,它更以‚流水似年华‛的睿智叩开了我们懵懂的心灵。

嗅闻花朵,因为它是上帝独具匠心的艺术品,用单纯的花瓣与芬芳的气息纺织成浓郁的香巾,洒在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观赏日月,因为圆满是晴空一方,一泻千里,亏缺时俯仰不平,在阴晴圆缺时,我们学会了荣辱不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真的可以人长久,共婵娟。

感受自然,菊花说:‚漆黑的夜里独自张开花苞,企盼黎明的初吻。‛

修竹说:‚每长大一步,都自己做一个小结,以免失去自己。‛

感受自然,就是感受生命。(形象贴切,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请以“我们需要理解”为话题写一篇600字文章。

老师,我想对你说

夜幕降临,繁星闪烁。老师,你休息了吗?如果你还是没有休息,就请耐心的听一下我这个你眼中的差生的心声吧!(开篇点题,表达自己想与老师倾诉的想法。)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为差生,我们对你排座位一直很有意见。你总是‚以分定位的‛,你总是按照分数的高低来安排座位的前后,从排头到排尾,分数呈递减的样子。当我们被排到后面时,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人原来是要分三六九等的啊!虽然我想学习,不得不从后排跑到前排,问完问题后又仿佛凯旋的大兵返回自己的差生阵地。‚取经‛之路难得很,老师,我们其实也是需要帮助的。(本段诉说了自己对老师‚因分定位‛的不满情绪。)

在课堂上,看着一个个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优等生,我们不禁羡慕得要死,更是为自己不能有机会展示而失望不已啊!尤其是在自习上,你从来不肯在我们后面多驻足一些时间。你总是很谨慎,从不越‚雷池‛半步,好像我们这里是可怕的‚魔鬼三角‛,其实,这里也很安全。(本段讲述了差生的待遇。)

我们是差生,学习差成绩差,毋庸质疑。可是我们也想好啊!我们也有自己的爱憎、理想、信念、追求。我们也正在努力。优生是有感情的,我们差生也是有感情的,我们也需要爱心,我们也需要被尊重!老师,作为您的学生,我总是想将心里话向您诉说。同时,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我要代表差生们,向全社会呼吁:还差生们一个明朗的天空,让他们也平等地分享师爱,茁壮成长!(本段展示了作为一名差生的真实想法。)

升格作文指导:

本篇虽然紧扣题目要求,切合题意。但文中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地方:首先感情真挚不够,文中罗列了差生的一系列不公正待遇,但该生仅仅止于对客观事实的再观上,情感力度不够强烈、真挚;其次,语言表达能力尚欠火候,语言缺乏文采;第三,对细节的处理不足,文章仅仅浮光掠影式的罗列,而没能深挖下去。

为此,提升本文得分的法宝主要是:一、抒情,将身为一个差生面前的种种困惑用真挚真诚的话语尽情向老师倾诉,让老师了解那一颗仍不灰心、刻苦上进的心。二、玩幽默,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吸引读者,且对于差生的遭遇用一种调侃的口吻来写,更能引发人的思考。三、重视细节,可从自身出发,结合自身感受来行文,注重细节的描写刻画,使文章更加饱满,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升格作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

夜幕降临,繁星闪烁。老师,辛苦了一天的您休息了吗?原谅学生的不敬,这么晚了还要打扰您,可是我有满肚子话儿想对您说呀!(开篇点题,表达自己想与敬重的老师倾诉的想法。)

排座位本来是件不值得提及的事情,按您的习惯,一直是‚以分定位‛的。但是,您发现了没有:由于受分数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等差数列‛。从排头到排尾逐级递减。您这不是又一次推行古代法国的等级制度吗?这且不说,最重要的事,这种严格划定优劣的做法给差生的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有时,为了解决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们还得‚跋山涉水‛到前排去‚取经‛,因为我们后排的‚文明‛程度低呀!我们沿着您精心设臵的金字塔爬呀爬呀,不时地抬头望望前方,‚水迢迢,路遥遥‛,何时是个头呀!老师,我们那么需要帮助啊!但四周静静地。我大喊,您没听见,我也只好在沉默中‚灭亡‛了。(本段诉说了自己对老师‚因分定位‛而导致学习上的不便的异议。)

在课堂上,看着一个个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优等生,真令人羡慕极了。我们根本不可能享受那份权力,因为我地处‚寒带‛,终年严寒,名字早已被冻结了。当然也无机会享受‚春风‛的爱抚;我们的名字都已发了霉,因为它长期处在阴暗的角落,未有太阳射过来呀!

上晚自习了,我们渴望着您的到来。您来了,我们又用焦急的目光望着您 我们多想问您一个问题呀。而您只是目光一扫,大概您没发现,继而将身子一转,,迅速远离了这片荒凉的‚沙漠‛。老师,您可知道,我们刚刚燃起的一线求知的火光,就在您不经意的举手投足间熄灭了。您总是很谨慎,从不越‚雷池‛半步,好像我们这里是可怕的‚魔鬼三角‛,其实,,这里也很安全。老师,您开始涉足吧!荒野也需要有人开垦啊!(以上分别从‚课堂‛‚晚自习‛场景上来倾诉老师忽略差生的事实。)

我们是差生,我们学习差,成绩差。这一点毋庸质疑的。可是我们又何尝不向您手中的得意‚王牌‛呢?我们也有自己的爱憎、理想、信念、追求。我们也正在努力。不知您觉察到了没有,当您有意无意中抛弃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多么难受啊!种种压力刹那间劈头盖脸地向我们扑来。有对未来的渺茫,有对父母的愧疚,甚至有对生活的失望。优生是有感情的,我们差生也是有感情的,我们也需要爱心,我们也需要被尊重!老师,难道您就不能全面衡量我们吗?(本段自述了差生的真实心声,希盼之心跃然纸上。)

老师,作为您的学生,我总是想将心里话向您诉说。同时,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我要代表差生们,向全社会呼吁:还差生们一个明朗的天空,让他们也平等地分享师爱,茁壮成长!

深色了,老师。忙碌了一天的您也该休息了。瞧,天空缀满了明亮的星星,它们正眨着渴望的双眼望着您,那是我们全体差生期盼被爱得象征啊!(呼吁老师和全社会关心差生成长,并对未来充满期望。)

当然,作文批改方法不至以上这些,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进行作文批改的主要目的是: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至理名言:“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此,这也是我们进行快速修改文章的一个追求,就是说,每到修改课上都能将学生引入到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二、文体训练指导 快速作文有以上几个专项训练之后,就进行文体训练,也就是指导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等。

(一)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课标对记叙文的要求是能写600字左右,做到内容具体,中心突出,选材典型,详略得当,能灵活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

(1)写叙事记叙文,以叙事为主,能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并能合理安排记叙的顺序。

(2)写记人记叙文,以写人为主,能用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能恰当运用刻画人物的基本方法。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要能细致描绘景物,能够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在记叙文的指导上我们一般采取以下的几种指导方法:

1、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 这种方法质朴、平实,初看似乎平淡无奇,细品优点很多。它平稳、干净利落,不易离题,犹似一个忠实老诚的人,做事稳重。文章开头或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交待写作动机;或叙述议论、抒情、灵活善变。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十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定基调。如:学生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个人〉〉他在开头这样写道:“我最喜欢的人?噢,让我想想,对了,是她!”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2)显示结局 这种写法其实就是先说结果。如学生作文〈〈悔恨〉〉的开头这样写道:“我奶奶去世了,带着我深深的爱去了!使我的一次过失成为自己终生的悔恨。每当想起那件惭愧的事,我的脸就一下子红到脖子根。”这里先交待结果“奶奶去世,使我的一次过失成为自己终生的惭愧。”造成悬念,然后追叙经过。这种方法能造成悬念,加强叙述效果。但不是绝对的。如果事物的结果并不吸引人,把它放在开头反而使人索然无味。只有那些能使人感兴趣的事件的结果和片断,才能用这种方法。

(3)即兴描写 这种方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描写景物,展现一幅彩色的画面,创造一种艺术境界。其作用是交待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描写景物的特征,用词准确,做到情景交融。请看鲁迅先生的〈〈故乡〉〉开头的片断:

渐近故乡时,天气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作者抓住故乡的特征,用“阴晦”“呜呜”“苍黄”“萧索”等带有阴暗色彩的词语,绘声绘色地画一幅江南农村荒凉衰败的图景。作者不是孤立地描写风景,而是把风景、感情、人物形象、

心理活动完全融为一体。这段景物描写,为下文所要刻画的人物闰土和杨二嫂设置了典型环境,同时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出“我”的悲凉心情。即兴描写开头,尤其注意的是围绕中心来选景,景物描写必须服务于中心。

(4)先声夺人 这种方法就是开篇描写人物的语言,再交待人物的出场和事件的发生。如学生作文《那片乐土和ABC 》一文的开头:“今天这个星期日总算属于我们的了。到那片属于我们的乐土上尽情享乐去吧,怎么样?”A 姑娘提议,B 姑娘、C 姑娘高呼赞成。她们手牵手奔向那片乐土„„”这种开头给人自然之感。写人物活动的开头,可用这种方法,如《家庭风波》、《一场球赛》、《一堂语文课》等。

(5)概括总领 这种方法就是对全文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能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概括的内容因文章的体裁而定。议论文要对所要评论或批驳的对象概括叙述;读后感是对所阐述的原文进行扼要介绍,点明总的感受,记叙文是对全文中心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概述。下文是学生作文《我的家》中的片断:

常言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此话不假,就拿我家来说,虽是三口之家,却也清楚地分着“主席”、“总理”、“群众”。爸爸是一家之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然就是我们这个小“国家”的“主席”;妈妈每日勤勤恳恳地为“国家”操劳,理所当然就“总理”;我嘛,年龄未满十八,说话无权威,自然是个老百姓。

这就是概括总领的开头,不仅总领全文,还能点明题意,奠定感情基调,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但是这种方法开头,语言必须简洁、明快,有概括性。

2、正文的方法

我们快速作文训练在正文的布局上一般尝试以下几种方法,如“详略得当法”、“总分结合法”、“夹叙夹议法”、“一波三折法”等等。下面主要选两点来谈一谈。

(1) 详略得当

我们通常说记事要有详有略,其实这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剪裁方法。详略得当的方法在写作时要注意的是: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比如《社戏》一文,作者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包括看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读来如临其境,深受感染。写好了这几个方面,也就充分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而这正是本文的主题。

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2) 总分结合

叙事类文章中,总是用一句话概括出基本内容,其余部分则紧紧围绕这一句话多层次多角度来叙事。总写概括,分写使文章生动、具体。有总有分,分析起来不外乎:变为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样式。

无论哪种形式,总写部分应能取得统领全文或全段的作用。分写应抓住特征,有详有略地记叙,总写与分写内容应一致,要统一。总写是对分写的集中与概括,分写是对总写的扩展、阐述,两者紧密相连。如:学生作文《我家的信条》

我家的信条

每一个家庭都在有意无意地遵守着各自的信条,我家的信条,拿我爸爸爸妈妈的话来说就是:时间、效率至上!

爸爸妈妈都是教师,尤其是妈妈是一位初三班主任,那更忙得很。为了让妈妈有更多的时间工作,爸爸主动当起了家庭‚妇男‛。爸爸的工作效率可真高,他有时一边看书,一边忙烧饭,一边还在用洗衣机洗衣服。有时爸爸想一个问题入了迷,弟弟便会在隔壁喊起来;‚菜焦了‛‚有煤气味,饭糊了!‛这时,便传来一阵杂沓的脚步声,爸爸从书屋里出来,赶紧去关火,妈妈紧掀锅盖,我和弟弟赶紧打开门窗通风。事后,弟弟总会用手捂住胸口,呼哧呼哧地喘着罐子,故弄玄虚地说:‚差点都昏过去了!‛爸爸这时总抱歉地笑笑,逗弟弟说:‚不怕,不怕。你属狗,鼻子灵,一闻就闻了来了。

于是大家都笑了。拿爸爸的话说:‚烧焦的饭菜好吃,喷香!‛爸爸妈妈可珍惜时间了,连吃饭那短暂的十几分钟也不放过,经常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想问题,于是,他们便常常闹出许多笑话,不是爸爸用筷子去舀汤,就是妈妈去盛饭又拿着空碗回来了,逗得我和弟弟哈哈大笑。……

我嘛 ,一句话能当上三好学生考进妈妈的学校,也与信守‚时间、效率至上‛有关。

作者在开篇开门见山,总体指出“我家的信条——时间、效率至上”然后分别以爸爸、妈妈、弟弟和我四个人为例,来证明这一点。其中,爸爸、妈妈的事例详写,弟弟和我略写。

3、结尾的方法

(1) 自然收束

这种方法是指一篇文章要记叙的事已叙述完毕,文章戛然而止,不再发表议论。我们把这种有头有尾的记叙文章的自然收尾叫做“自然收束法”。这种方法多适用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和一人一事的记叙文。运用此法能使文章结构完整,避免画蛇添足,拖泥带水。

(2) 含蓄结尾

这种结尾就是要求把丰富的思想感情凝聚于含蓄深刻的语言中,不能直言其事,而是以抒情的笔调加以抒发,引导读者去思考,从而意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鲁迅的《故乡》结尾,语句深刻含蓄,用“路”作比,充满哲理,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只有向这希望之路奔跑,才会迎来新生活。同时,含蓄的结尾深化了主题,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如学生作文《真正的风景》结尾:真的很喜欢校园里的一切。那些绿树,特别好闻的芬芳的鲜花,排得整整齐齐的自行车,还有身边匆匆而过的苍老和年轻的面庞。这些细小的一点一滴,不经意的琐碎,都不知不觉地变得美丽而且强大

落在人的眼里,印在人的心里,幻化成了真正的风景。

作者在篇末提到“真正的风景”,不仅点题了,而且引发人们的思考,处理得含蓄隽永,实乃点睛之笔。

(3) 出人意料

出人意料是展开故事的一种结尾方法。即作者在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发展的可能性上布设疑阵,制造假象,驾驭读者的感情,转移他们的视线,使他们对待作品中本是合乎逻辑的发展感到意外。这种结尾,不仅能给读者带来艺术上的满足,还能激发他们深刻地思索作品的含意。

如学生在观看影片《泰坦尼克号》后的读后感的结尾中写道:“多少遍的回放仍不能堵住我心头的泪水,仍不能忍住灵魂的忧伤。让这一切流下去吧!这屋子早已被海水与泪水淹没,沉没于大西洋海底,享受着那份宁静、清爽与孤独。我知道,我心中还没有注入绝望的毒液。就让这圣洁的冰清玉洁的泪水来冲洗自己的灵魂吧!我第一次流泪,便陶醉了。唉!趁灵魂未枯竭时流泪吧!这应该不是最后一次。”

作者在结尾处点明“第一次流泪,便陶醉”了,更进一步呼唤“趁灵魂未枯竭时流泪”,升华了“流泪”的内涵,这样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4) 反问急刹

这种方法就是用反问句来激发读者深思,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这种结尾称之为反问急刹法。 如学生作文《考试的滋味》的结尾写道:“考试的滋味,人人都经历过,都尝试过,虽然体会各有千秋,但总也是逃离不出酸、甜、苦、辣、咸这五样滋味的,谁说不是呢?”可见,反问急刹结尾,表达的感情强烈,还能留有余味,触动读者深思,产生共鸣。

(5) 画龙点睛

这种方法也叫卒章显志,是文章结尾的方法之一。它要求在结尾部分加一两句精炼的语句,点明中心大意,使感情升华,主题深化。如学生作文《家庭风波》的结尾:“走在街上,望着各家的灯光,我不禁想到: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风波,但如果这些风波最终能化作一次更深刻的了解、信任,那么每个家庭都会更加幸福、和睦、美满。你说对不对?”这种结尾小作者用议论深化了主题,希望“每个家庭都会更加幸福、和睦、美满”。

4、记叙文写作时需注意的问题

事件的记叙顺序

(1)顺叙 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

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倒叙 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插叙 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有些同学看见其他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5、注意事件的过渡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 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① 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② 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③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④ 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6、注意照应

①文题照应 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②首尾呼应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③前后照应 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7、写人的记叙文

人们常说画画最难画的是人,作文最难写的也是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的个性最复杂,感情最丰富,变化最多端,因此写人,最忌千人一面,必须写出人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神韵,写出鲜活的人物来。 写人记叙文是记叙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写好一个人,需要从选材、立意、表达等多方面去考虑。我们写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具体的目的,写人文章就是要通过作者的记叙刻画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在写作时就要考虑我们写的人是怎样一个人,写他有什么意义。不能揭示人物精神品质或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人记叙文是不成功的。为了刻画好人物的精神品质、内

在特点,要选择一些能够表现这些特点的事例来写,如实写几件事,也要选有典型性。并且要注意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来写,否则如果性质相同,则会让人感到重复啰嗦,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写人的记叙文,要注意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特点,反映出人物的思想面貌,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首先是四个确定:

确定写作对象。

确定文章中心(要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和品质)。

确定选材(是选择一件还是几件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特点 )。

确定记叙人称、记叙顺序、表达方式、材料详略等。

其次对人物进行描写。

写人还应抓住人物特征加以细致描写。写外貌、神态,要注意人物年龄、服饰、身份等,特别要抓住“眼睛”来写,写动作要注意人物的内心活动引起的变化,要抓住特征性动作。

写语言,要注意个性化语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那么在写作文时应该怎样突出人物的形象呢?我们在训练时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指导方法: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

(1) 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

(2) 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捧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捧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捧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串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写人物群像,是不是每个人在文章中所占据的位置都一样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担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担任“配角”,谁主谁次,是根据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的。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

因此,同学们在有了写人的材料以后,就应该进一步考虑它的结构。

写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总分总式

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 ),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 、C 、D )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 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 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 、C 、D 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 的照应。

第二种逐层进入式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 ,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 ,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 ,写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D ,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所在。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8、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写作指导

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由此决定写景材料的取舍、详略与顺序。

要选好写景的立足点,恰当的运用定点换景描写法和移步换景描写法。

要抓住景物特点,生动形象的描写景物。

要注意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在写景的文章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融情于景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写状物的文章要注意观察,抓住事物特征来进行描写,注意描摹时不要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以服务于表达主题的需要。那么,怎样观察景物呢?

首先,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观察。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它的特征进行描述。

其次,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我们在观察时,就要善于捕捉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再次,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有一则寓言:一天,五种器官相互争吵起来。“眼睛”瞪得圆圆地说:“没有我,你们什么也看不见!”“耳朵”不服气地说:“少了我,你们啥也听不见!”“鼻子”哼了一声:“要是没了我,你们能闻见花的芳香?”“舌头”伸得长长地说:“嘻!如果不是我,你们

能尝到美味佳肴?”“身体”在一旁发起抖来。“眼睛”好奇地问:“你怎么啦?”“身体”说:“听你们这样争吵,我浑身冷飕飕的,――不知你们想过没有,要是我们互不相让,各自离散,那我们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这个寓言形象地表明一个道理:当人们观察景或物时,需要多种器官的配合。借助“五官”,往往能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世界上的景和物是丰富多彩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都写进文章里,那样的文章肯定是繁杂冗长,不知所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状物绘景,这样笔力集中,便于写得细腻,写得丰满。围绕中心,状物写景,不是说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就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就不写。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景或物要重点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也要写,只是笔墨轻一点罢了。当然,对于那些和中心思想毫无关系的景或物,应当一律舍弃。

借物传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深化文章主题才可以写好状物类的记叙文。

怎样去写景呢?

(1)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则是蠢才。恐怕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动植物等,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2)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 „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这个故事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3)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以上是记叙文的写作要点:此外还要注意认真审题,注意弄清题干中的关键字词,明确写作目的。要精心选材,无论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还是别具特色的偶发事,都要写出典型意义。要分清主次,以最能反映中心的材料为主,其它材料要学会概括,起好补充作用。

(二)议论文的写作指导

明确概念。议论文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它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

议论文不但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示作者的态度(即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点、论据、论证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也就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论点 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 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 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论据 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在逻辑学上,它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在证明中,它担负着回答“为什么”的任务。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道理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等。

论证 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有怎样的逻辑联系,例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明确议论文的写作要求: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

能够抓住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进行写作。

能写出生动活泼、实事求是、结构合理的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时常用的指导方法

1、 引论常见的方法有:

(1)开门见山的提出中心论点,揭示全文论述的内容或范围。

(2)以实事引出议论。

(3)以名人名言引出议论。

(4)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

2、 本论常用的技法:

(1)总分法 分三种方式,一种是先总说,后分论;一种是先分论,再总说;再一种是先总说,再分论,再总说。

(2)层递法 文章各个层次之间前后相承,逐步推进,逐步加深,这就是层递法。

(3)并列法 可以是分论点的并列,也可以是论据的并列,几个层次之间无轻重之分、主次之别。

(4)对比法 就是把两种思想或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使读者更好的分辨是非。

3 、结尾常见的方法

(1)点睛法 议论文的“眼睛”是论点,论点既可以在开头,也可在中间提出,一可以在结尾揭示,犹如先画龙,后点睛,使全文顿然生色。

(2)总结法 在结尾处对全文的内容加以总结,不过这种方法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主题的升华。

(3)劝勉法 在文章结尾处或发号召,或提要求,或提出希望,或预言前景,其目的是劝勉读者与作者相认同。

4 、论证的方法

议论文的写法主要是论证。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是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

那么,论点和论据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或者论据是以怎样的方式证明论点的呢?这就是论证方法的问题。论证的方法同推理形式有联系,但又不尽相同。它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举事例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

举事例论证,最重要的是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紧密的统一,不可有距离。例如有一篇文章谈到写作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问题时,举例道:

著名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就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写了大量的悲喜剧以及诗歌,终于成了不朽的艺术大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傍晚乘凉时发现苹果往地上掉,问:“为什么不往天上掉?”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得出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一科学论断。

这里,举莎士比亚一例还可以,虽然说得不够透彻,但与论点总还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举牛顿的事例则不恰当,因为他虽然也观察、思考,但非写作中的事。

(2)道理论证

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已知的事理论据来证明论点。

运用事理论证常常表现为引用名言警句。名言警句具有公认的真理性,用它们来证明某一具体事物的真实性,是极有说服力的。这类例子很多,就不再赘述。

使用事理论证,特别是引用名言警句立论,应注意:

①引用的事理与论点真正构成一种紧密的内存联系。

② 对于引语一般要作一些阐明、说明,不要引完就单下结论,以免给人浅薄的感觉。

③ 除了由于论辩的需要,必须引用大量的论述外,引语要力求简洁。作者要善于抓住引语的精华。

(3)对比论证

对比,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对比又称正反对照、一正一反,就像门有两扇,一开一合。用于议论文写作,指正反对比,对照成文。

运用对比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比的材料要真实、具体、典型,这样才能产生使人信服的效果。

②对比目的要明确,角度要小,以便形成强烈的对比。

③对比必须瞻前顾后,使对比的事物相应均衡,切忌顾此失彼。

④对比之后必须有个明确的结论,即通过必要的引申和发挥,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⑤对比双方应截然相反,对照鲜明。

如学生作文《小议得与失》一文的大致写法:

“得”与“失”,是相反相对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往往反映在收获与付出,个人与集体,小局与大局,眼前与长远等方面。正面立论,阐述得与失的关系,体现有所失必有所得,有所得必有所失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论证角度:A 、当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应牺牲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长江三峡电站1997年大江截流,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人的梦想将变成现实。“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令巫山神女也叹为观止。然而库区的移民牺牲局部的和眼前的利益,换取的是全局的长远的利益。B 、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正向农民种田、工人做工、科研人员搞发明创造一样,在收获的背后,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C 、红军长征,红军战士失去得太多太多,但正是他们的“失”,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换来了我们永久的幸福。

在对待“得”与“失”的问题上,同样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念问题。一切个人主义者,总是在这个问题上患得患失。

(4)比喻论证

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可以叫做“喻证法”。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喻巧而理至”,恰到好处的比喻往往能帮助说清道理。所以,这种方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论证中。这类例子多得很。

如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把古代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又把其中精华和糟粕的东西分别比喻作“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我们对古代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所应持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正确态度。

运用此法,关键在于把握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而又和论证的观点有密切的关联。用来打比方的材料便是文中的论据。因此,选材应典型,叙述也应繁简得当。

(三)说明文的写作指导

写说明文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其次要讲求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有一个正确地说明顺序,运用二、三个说明方法,把事物、事理说明清楚了,就是一篇好的说明文。

1、说明人物

介绍人物是根据特定的需要对人物的姓名、籍贯、出生、经历、成就或特长进行说明,他与写人的记叙文是有根本区别的。社会上的人物有各种各样的,有历史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由著名人士与普通人;有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医生、教师等,按照需要对某一类中的某人,或详或略,或全面或成就某一个方面进行介绍,说明,有时还要加上必要的分析或评价。

写作方法指导:

(1)对人物作一般的简介,即写姓名,籍贯,出生年月,经历,成就和特点即可。

(2)对人物作特定介绍,即对人物的某一方面做重点介绍。如介绍劳动模范,就主要介绍该模范的劳动态度,成果与贡献,介绍某一改革家,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该改革家的经历,胆识和成果上。

(3)根据需要应灵活运用详细介绍和简略介绍。详细介绍可把人物经历按时间先后作较为详细地介绍,还可作必要的分析评论,简略介绍字数较少,最略的如课本中注释。

2、说明植物

大千世界中,草本花卉是千姿百态的,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有的可供观赏,有的可供食用,有的是工业,医药等方面的重要原料,为了认识,了解植物,就需要写好有关植物方面的说明文,我们必须通过细致观察写出植物的外形特点,既说明它的整体想象,又说明它的局部特征;还必须借助有关的资料说明植物的习性,功用以及栽培方法。在说明中可表现出对这种植物的好恶,但不必作为重点,不能写成托物抒情的散文。

写作方法指导:

(1)一般可按照外形——习性——功用——栽培方法的顺序来写。

(2)写外形时,可采用总分式的方法,先写一个总体认识,再分几点说明。

(3)可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以及引用的说明方法,使说明语言准确而生动。

3、说明动物

世界上的动物,多的不计其数。有在空中飞的,有在陆地上走的,有在江河湖海里游的,写一篇介绍某种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和它区别于其他动物本质特征,这就说明动物的文章。我们首先要熟悉所介绍的动物,或细心地观察,或广泛地阅读有关资料,然后才能动手写,在介绍说明时,可运用一、二种说明方法,使认识这种动物的读者看后觉得确实如此,使不认识动物的读者看后能留下清楚深刻的形象。电视片《动物世界》的解说词就是最好的说明动物的说明文。

写作方法指导:

(1)确定说明的重点,一种动物总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它的特殊习性。比如猫善捕鼠,狗会看家,鸡能报晓,蟋蟀好斗„„这特殊习性应该是说明这种动物的重点。初学说明文写作,也往往以此重点做“局部介绍”。

(2)安排说明顺序。根据本质特征,或从外形到习性,或从出生到生命结束,或以一年四季的生活情况为顺序。安排合理,介绍说明也就清楚了。

(3)运用说明法。可用拟人的表现法用第一人称,让动物自我介绍说明,可用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方法,对动物的外形、习性进行说明。

4、说明建筑物

建筑物,即住宅、厂房、校舍、厅、台、楼、阁; 以及游览的处所等,他自身的的显著特点是占据着一定的空间。我们通过认真观察地参观,准确地掌握这一建筑的外形、结构、特点、价值等,然后按空间顺序,或按参观顺序进行说明。语言平实,说明中可插入描写,使说明的建筑物如同展现在读者眼前一样。

写作方法指导:

(1)按空间顺序说明,先整体,后局部。即先介绍建筑物的整体,后按方位一一说明局部。

(2)按空间顺序说明,先近景,后远景。即像摄像机那样先摄近镜头,再拉远镜头。

(3)按方位为序说明。即从上到下,或从北到南,或从中间到两边,或从内到外一一说明。

(4)按参观的行踪说明,即像导游者的解说词那样,到一处说明一处。

(5)可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5、说明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古今中外的学者,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我们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通过总结,归纳使之成为有规律的东西,介绍给别人,这就是写介绍学习方法的说明文。这类说明文必须写自己的切身的体会,必须选择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学习方法来介绍。

写作方法指导:

(1)从切身体会中总结出规律的东西加以说明,是要介绍学习方法,不是记

叙学习经过;是写说明文,不是写记叙文。所以必须寻找规律,写出规律。

(2)可用总分的结构方式,即先总说学习方法的几个环节。然后将这几个环

节顺次分别进行说明。

(3)可采用分类,分点进行说明,说明一个学习方法,可按这种学习方法在

不同学科的学习上的运用,分类进行说明;说明一个学习方法,可按先后步骤分几点进行说明。

(4)可运用举例子,引用名人名言的方法进行说明。

6、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是以文艺性笔调来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它是课文与文字结合的产物,是文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也是说明文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向读者介绍的是科学知识,所以必须讲求科学性,知识性。它调动各种文学手段——或讲故事,或引神话传说,或编语言,通过比拟,描写,对话等方式,介绍并传播科学知识。

写作方法指导:

(1)浅释式:即结合人们日常所见所闻的自然,生活,生理等现象来解释

科学道理。

(2)描述:即通过讲故事,或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知识介绍出来。

(3)对话式:通过两人对话,或第一人称自述式,对事物作深入浅出的说

明。

以上,就是我们对三大文体的训练与指导。这些指导看似繁琐,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在平时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然后整理成文。

第三步 速度训练

第一步训练是打基础,第二步训练是教方法,第三步训练则是达目标。如果前面两个抓得扎实,这第三步往往能水到渠成。基本做法是严格要求,限时作文。每次写作文只安排一课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当堂完卷。小组比赛打分,对于表现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在阅读课看书时,他们可以有优先选择图书的权利等等。30分钟完成600字,时间大致这样分配:审题立意(确定中心思想)和谋篇布局(在头脑中编写作提纲)不超过5分钟,写作25分钟,自主修改5分钟。30分钟

写不完600字,可以从实际出发,先要求写500字,第二次写550字,第三次写600字。这样逐步加强,一直训练到30分钟能写完600字为止。

第四步 综合训练

通过专题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快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为了巩固分项训练的成果,全面提高快速作文的能力,还必须进行综合训练。训练的内容有:(1)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各类文体的综合训练;(2)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各种作文方式的训练。

第二节 快速作文教学的三种方法

一是限时法 这种方法实际把拖沓松散的写作习惯改为快节奏的作文训练。一个写作周期最长一天,最短一个课时。每写一篇作文,从学生成文交卷到教师的处理发卷都有严格限定的时间。学生作文当堂完卷,教师当天浏览完毕。这样在相同的时间内,加大了作文的训练量,提高了课时效益。

二是自主法 上课抽题目,不做任何指导,完全让学生独立完成作文。成文后学生自主批改,或小组合作批改,并添好批改记录表。然后,教师检查一遍。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对于好的收录到班级《优秀作文》里,对于不合格者,指导之后,再鼓励重写。

三是达标法 这实际是把随意性作文改为有计划有目的的强化训练。快速作文教学具有很强的训练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整个教学计划分步实施,分项达标。一达标即转入下一步,环环紧扣,高速运转。这样时间观念强,节奏快,效率高。

第三节 快速作文教学的两种课型

快速作文教学立足于改革课型结构,强化课堂训练,向课内45分钟要速度与质量。通过快速作文的教学与实践,我们把快速作文分成写作实践型和理论指导型两大类。每种类型又分为单课时和双课时两种结构模式。

单课型 是指一节课的写作实践课。其基本结构是:一、抽题;二、写作;三、自主批改;四、组内互批。其中抽题5分钟,写作25分钟,5分钟批改,组内批改10分钟。这样的课时容量大,时效大,见效快。

双课型 是指两节课。它是理论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基本结构是:一、评改实例;二、理论指导;三、写作实践;四、自批互批;五、归纳小结。上课时,教师针对上节课的作文批改情况进行总结汇报,之后根据实例进行理论指导目的让学生明确文章该写什么和怎样写,然后再指导如何自批,如何写评语等等。之后再写作再批改, 这样反复循环既减轻了学生在课外不再写作文的负担,也减轻了教师批改的负担。一般讲授快速作文写作技巧与方法采用这种课型,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快速作文训练的程序

快速作文教学的步骤,简单地概括为“四步、三法、两课型”。

这里的“四步”是指“分类积累、分项指导、速度训练、综合训练”;“三法”是指“限时法、自主法、达标法”;“两课型”是指“单课型和双课型”。

第一节 快速作文训练的步骤

第一步 重视积累、加强训练

1、初一、初二、初三每天让学生板书一句名言、格言或警句,并整理到积累本上 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能积累100条左右,一学年是200条,三学年是600条。把这样的任务,合理地分配给学生,他们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如“知识就是力量”;“不读书就像生活中缺乏阳光一样”;“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等。这些名言警句,天天启发着学生,熏陶着学生,学生没有不受感染之理。另外,我们要求学生按类别来整理,如:立意类、读书类、爱国类、人生类、勤奋类、学习类等等。

2、积累成语和古诗词句以及经典散文片段 让学生懂得多读书对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思想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初一开始,我们每天让学生搜集成语故事一个,并整理到积累本上,这样一学期学生积累的成语故事100个左右,利用课首两三分钟让学生轮流讲成语故事,古诗词背诵一周一首,一学期能积累背诵20首左右。初一下学期注重积累现代的经典散文片段,像:毕淑敏、张晓峰、余秋雨等大家的文章每每背诵的时候,学生的语感自然而然就会增强。

3、积累名人轶事 利用阅读课,用名人轶事来感染着学生,教师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之后,要求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整理完。如白居易、司马光、欧阳修、鲁迅、叶圣陶、马克思等中外伟大人物的专心阅读、终生学习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同时学生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这一项任务主要在初二进行。

4、积累名著阅读 读名著或文学报刊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受到文学熏陶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首先,教师根据课本后的“名著导读”进行推荐阅读。这些名著在阅读课上,要引导学生作为必读书目,反复精读。如初一七年级上册有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冰心的《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七年级下册有高尔基的《童年》(在苦难中长大)、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法布尔的《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初二八年级上册有鲁迅的《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老舍的《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等等。

初三九年级上下册鲁迅的《野草》、施耐庵的《水浒传》、傅雷的《傅雷家书》、钱钟书的《围城》、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对于以上这些名著,多重视学生的读,读完之后的点评,读后的感想。同时,为了让学生的见识更广阔一些,可推荐一些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读物,如《作文成功之路》、《新视窗》、《读者》、《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小小说》、《中学生学习报》、《文苑周报》、《作文评点报》等。通过阅读大量的名著、多样的刊物、报纸,为他们在人生的道

路上奠定知识和情感的基础。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也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模仿训练 片段模仿的内容很广泛,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可以模仿,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可以模仿,景物描写,场面描写、抒情、议论片断等也可以模仿。这一项任务主要体现在语文课堂上,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以学生对文本的模仿训练为主,另外,新一轮人教版语文教材,也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模仿训练,一般来说,每一课的“研讨与练习”中的最后一道题大多是训练仿写类,如张晓峰的《第一次真好》,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第一次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等等,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课后三题“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课后练习题,也注重学生对人物的描写训练。这样的课很多,就不一一列举。所以说,课堂上如果抓住这些仿写训练,就会给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6、综合实践训练 在综合性学习实践中,练笔育人,联系现实生活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作文教学成为一泓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作文,用作文,长才干,学做人。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每一学期一共有六次“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们根据时间的安排可分三大型三小型,所谓“三大型”一般是二四六单元,“三小型”一般是一三五单元,每次大型的语文实践活动,一般安排在三周左右。首先是合理地分配活动小组。其次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搜集材料(这样的任务学生在课外就能完成)。再次有步骤地进行展示成果以及评价(这只需两节课的时间)。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至于“影片”质量的好与坏,全在学生的主体参与上。对于三小活动可让学生以手抄报、小黑板报等形式展示。对于这样的活动,学生的热情是很高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语文综合性学习一部分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中心,以语文知识、技能及其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的培养、习得为落脚,借助于综合性学习活动,营造语文的“场”,培育综合学语文的“场效应”。这一点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从语言文字的吟诵出发,文言性的通过文白对译、成语典故、警言睿语等语言精华的玩味和记诵竞比活动,引导学生从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积淀传统文化的认同,由此激发他们学习母语的兴趣与激情,生发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使命。

(2)从文本附着的知识出发,包括文化的、文学的、文章的、逻辑的、修辞的等等,通过综合性信息的搜集、筛选、整合、运用活动,让学生在点滴积累过程中,在快乐的活动中,丰富文化,开拓视野,得到综合收益。

(3)从语文能力的培养出发,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可将学生的听、说、读、写、思、做的能力,分开层次,各有侧重,循序渐进地操练;也可以部分或整体协调,综合操练。总之,把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综合能力锻炼的一个契机、一个平台、一个抓手。

7、日记训练 坚持写日记。要求初一阶段每天一篇日记,不少于200字;初二阶段每周三篇不少于300字的日记;初三阶段每周两篇不少于300字的日记或不少于500字的周记。在《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训练内容的规定中,有这样一句话:“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用自己的话写出观察

的结果和感受”。基于此,我们的日记写作范围就是观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动态等,让一些平凡的小事都留驻笔间。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第二步 双项指导、同步训练

技巧的训练是伴随思维训练完成的。基本做法是专题指导、讲练结合。首先按照写作的自然程序,分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选材、快速布局谋篇、快速成文、快速修改等六个专题进行指导,然后再从怎样快速写记叙文、怎样快速写议论文、怎样快速写说明文等方面进行训练,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快速应对写作中随时出现的卡壳现象,诸如走题、空洞、松散、结构混乱、辞不达意、字不会写等毛病的纠正和意外情况的处理。

一、专项训练指导

(一)快速审题

审题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只有准确地理解了题意,把握准题目上所蕴含的种种信息才有可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好文章。

一般地说,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审题训练,提高审题能力。这几个方面训练就是:快速审题目,看看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选题作文。

1、命题作文的审题 审读命题作文关键是抓住标题中的重点词语。重点词语通常被称为“题眼”,反映写作的重点。这一类词语往往对中心语起到修饰、限定或补充说明的作用。如:《我有一个好主意》、《成功的喜悦》、《感受生活》等,题中的“好”、“成功”、“感受”等词语就直接揭示了写作的重点。另外,还必须审清写作的范围。全命题作文且带有副标题的,除了审清正题外,还要审清副标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副标题是对正标题的必要补充,它往往更具体地限定了写作的内容或范围。

2、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除了半个题目外,一般还有“提示”、“要求”、“注意事项”等,它对半个题留空处的内容起着限制和提示作用。学生可以在给出“半命题”揭示的范围内,结合“要求”“说明”等来思考,细细揣摩命题的意图,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爱好特长,选取自己最有把握题材和文体,补全题目。这一点也是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补好补全命题后,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的写作特长,以内容“熟”为考虑的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以“准、新、简、巧”为原则。再按照全命题的审题要求进行审题,就可确保不跑题不离题。

3、材料作文的审题 首先是要“读”,即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写作范围,了解写作要求。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其含义,以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析”。我们尝试着运用以下的几种方法:①发现法 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②设想法 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发散的过程,因此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③归纳法 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④提炼法 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矛盾对立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⑤撷取法 主要用于多段型材料,从一系列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⑥揣摩法 主要用于喻义

型、寓意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根据这些形成自己的观点。析读材料之后,就可以根据题目或自己的命题进行作文了,这时就进入了“命题作文”的程序。

4、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的命题类型很多:①命题式 这类是直接写出话题的题目,不作任何提示,要求学生围绕此话题作文。②提示式 在话题前后有提示语,这是出题者铺叙的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它的作用是把学生引到“话题”上。③范围式 题面没有出现“话题”两字,只提供写作的内容和范围,同时说明你想在这个范围写什么都行,文体也不限制。④材料式 除提供文字材料(故事、哲理性文字、诗歌)外,还有图画材料供学生一一思考。⑤选择式 题面提供几个话题,任学生从中选择一个作文。

话题作文的拟题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是细化话题法 构思时,将话题切分为几个子话题。然后从中筛选出自己最拿手的去写。如以“变化”为话题构思,我们可将此划分为人、事、物、观念四大类,并再一次将话题范围锁定在具体的人、事、物及具体的场景上,你可以立足于“路”的变迁,“灯”的变化,写出时代的巨大变化;你可以“昔日野菜无人问,而今野菜待嘉宾”为题折射出时代的巨变;可写“电话进农家”凸现出农村的变化;可用“奶奶们穿红又挂绿”写出老人新观念新时尚。

二是前后添加法 在话题前、话题后、或话题前后,根据自己选材范围的需要添加修饰性的词语,从而使文章的选材范围的指向更明确、更集中。如以“幸福”为话题,可在前面添加,如“平安是幸福”“游子思归是幸福”“知足也是一种幸福”。可前添后加,如“享受幸福,享受生活”。这些标题,不仅使文章的立意更趋明确,更集中,也使文章的切入点更小,选材的范围更明晰,便于学生迅速调动生活积累与情感体验,构思成文。

三是巧借用法 借用现代的成语、俗语、诗词、歌词等众人熟悉的短语短句作标题,可以使文题显得新颖别致、典雅大方,拉近读者和文章的距离。如“我的未来不是梦”(以“梦”为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以“宽容”为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以“亲情”为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以“思念”为话题)等等。

四是妙用修辞法 这类标题,常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美感,使题目生动、鲜明、贴切,使文章锦上添花。如“忠诚——沟通友谊的桥梁”“我与自信签约”、“爱像阳光”等。当然,以上列举的只是拟好标题方法的一部分。巧拟标题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善于观察、认真思索、灵活运用,才能拟好题。

5、选题作文的审题 这种题型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选题作文包括了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等多种作文方式,在命题的内容上,呈现出以下的特色: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时代,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关注情感与道德。因此,审好选题作文的第一步就是根据自己的材料积累、生活感悟,文体写作的优势,选择最能展现自己作文水平的作文题目。第二步就是分析作文提供的材料及作文提示,明确作文的范围与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选材、构思。

(二)快速立意

“意”就是文章的灵魂。这正如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说的“意犹帅也”。“帅”胜则文胜,“帅”败则文败。足见“意对文章来说,有多重要的价值。

“立意”,就是确立写作意向,就是表达作者的意愿、爱憎和追求;换句话说,“立意”就是要向读者展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中心论点。如果说“审题”指的是明辨人家给的条件(题目或材料),乃至要求你按条件做什么的话,那么,“立意”就是指对于人家给的条件和要求,你要明确表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热爱什么,憎恶什么,提倡什么样,反对什么„„对于“快速立意”我们尝试运用以下方法:

1、立意要正确 学生在写作文时必须中心明确,观点明确、集中。在记叙文中,文章的中心可以用议论的语句明确地揭示,也可隐含在材料中;在议论中,应该用明确的语言说出作者的观点。我们有些同学受社会的负面影响较大,造成了自己思想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在作文中就喜欢表现低沉、消极甚至错误的主题。比如在“追星”的热浪中,一个中学生写了一篇《我心中的偶像》作文,他从梦境入手,生动地描写了他与香港歌星刘德华会面时的兴奋与狂喜,以及梦醒时分的惆怅。作文写得文笔流畅,语言飘逸,结构精巧,感情真挚。但是这篇习作立意不够高远,它所抒发与渲染的思想感情是与当代青年的学习与使命是格格不入的。

2、立意要鲜明 一篇文章必须有一个具体的的主题,没有主题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但是有主题而不鲜明的文章,那也不是一篇好文章。在写作中,文章中的是非、美丑等事物或问题的性质,我们都应该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或明确的态度,而且要明确地表明赞美、歌颂什么,批判、抨击什么。不能似是而非。这样才能使文章发挥积极的社会意义,才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3、立意要新颖 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习惯思维或既有的思维定势进行的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蕴含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当然,创新也不能随心所欲或硬钻牛角尖,为了标新立异而违背常理,甚至提出完全错误的观点。

4、立意要深刻 钱梦龙先生曾说:“文章所以精警动人,往往因为它所传递的思想是深刻、新颖的;相反,如果文章所传递的思想肤浅、陈旧,尽管文辞优美,也很难唤起读者的共鸣。”由些可见,文章质量的高低,也取决于主题是否深刻。如以“团结”为话题,文章的立意确定为表达“我家是一个团结的家”“我们几个人团结一心,相互帮助”“我班是一个团结的集体”等,难以给人新的启示、新的收获。

5、立意要巧妙 在篇幅有限的文字内,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要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分析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6、立意要“健康” 所谓健康指的是积极向上,有利于传播真理、弘扬正气,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具体来说,凡是能表现出崇高理想、优良的品德、勤奋的态度、刻苦的作风、乐于助人的精神等等都是健康的。只要是能反映当代社会的本质和主流的,都是健康的。当然,这不是说不可以写社会的阴暗面,但写作时必须表现出作者的批判态度。

(三)快速选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就像做饭一样,没有丰富的材料之“米”,是无法做出作文之“炊”的。材料犹如文章的血骨,没有骨肉,文章的灵魂——主题,也就无从依附。那么,怎样选材呢?

1、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 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与中心无关的材料要果断的舍去。

2、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 要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账”,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的取舍,只选取了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3、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写学生学习刻苦都以“开夜车”作材料、写老师的奉献精神总是写“带病上课”,就未免太俗,没有新意。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4、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比如要写一个人不辨是非,只讲哥们义气,选用朋友说他“真酷”做材料就比较空洞;而选用一件能反映他这个特点的具体的事,如帮人打架被拘留,就比较具体。要记住:具体的小事胜于空洞的大事。

明确近两年来作文的关注焦点,为我们作文的取材确定方向 为此,我们在进行“快速作文”之前,按照以下几类进行训练。附作文题目。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典型的材料呢?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发现社会中有意义的小事呢?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最有代表性、最有意义、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选出来写进文章里。

1、选材着眼于普通人、平凡事,捕捉其闪光点 写平常生活中平常人的情感,写家庭的欢乐、苦恼,写同学之间的摩擦、友谊等。事实上,许多深刻的道理往往蕴藏在平凡的生活中,等待我们去发现。从平凡的小事中探寻人性最本质的东西或人类最闪光的精神世界,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耐人寻味的感动。

如学生作文《爸爸出差后的三部曲》片段:

第三曲——意外的收获

爸爸明天就要归来,我企盼着他的回来。在爸爸外出的日子里,我学会了洗衣服,尽管还不如妈妈洗得那样干净;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尽管还有些摇摇晃晃……

这一切,都是我急切想告诉爸爸的,都是值得我深感骄傲和自豪的。

爸爸呀,您出差前对我不放心,看来是多余的。瞧,你的儿子,一下子长大了,这意外的收获定能换来您意外的惊喜!

2、选材着眼当代社会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 一切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焦点话题都不应该有所顾虑,有所回避:鲁迅、金庸、韩寒都可以谈谈;克隆技术、纳米材料、反恐战争、奔月计划、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超级女声„„都可以是我们关注的题材;如题目《在新的起点上》就可以写一篇想像文章:随着克隆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不断的退化、萎缩,但自己仍然充满自信,和克隆人斗智斗勇,最后战胜了他,体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热点的关注和忧虑。

3、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 凡是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生活,往往容易有深切的感受和真实的体验,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抒自己内心的情。选择这种熟悉的材料,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最具有感染力。文章切忌胡编滥造,让人觉得假。

4、选择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 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选取小人物、小事件、小场景,细节描写、细腻描写、精彩片断、一瞬间等细小的方面来表现主题。“实”“小”是选材的不二法门,通过“小”来折射时代的光辉,反映时代的动态,感悟人生的真谛。

(四)快速布局谋篇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是根据材料、主题的需要,安排恰当的结构,往往能使文章锦上添花。对于这一点,我们采用了以下的几种方法:

1、夹叙夹议法 即一面叙述事情经过,一面进行分析和评论。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着重写了三个事例,在每个事例记叙结束的时候,都有一段抒情和议论。通过抒情和议论,不仅使得记叙文更为感人,记叙的中心更为突出,而且以强烈的感情使读者产生了共鸣。

2、并列结构法 即根据表达的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组织和安排材料,各层次意思之间是并列关系。说明文常常采用这种形式安排层次。如《看云识天气》中第二部分第一层说明云的变化同天气的关系,第二层说明云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这两层意思的层次结构就并列式。

3、欲扬先抑法 “抑扬”指控制和放纵感情,运用这种方法需要在结构上层层铺垫,“抑”为“扬”蓄足气势。

4、设置悬念法 即为增强艺术感染力,有意设置“包袱”,以此来吸引读者关心。

5、一线串珠法 即通过一条线索,把与该线索有关的人和事贯串起来。如《台阶》《背影》等。

6、小标题式法 这种写法特点是没有完整的事件,将不同的时空场景作蒙太奇般地组接合成,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那么怎样拟制小标题呢。 ①以时间为序。如《校园随想》的小标题是:晨练、午睡、夜自习。②以事情发展为序。如《尊重,永远的感情》的小标题:泄密、冷战、融化。③以空间为序。如想像作文《新世纪畅想》的小标题:生态园、海底世界、月球村,选取的是几个想像世界。拟制小标题应注意的问题是:小标题要精炼,能概括各节所写的内容;小标题尽量简短、整齐,给人视觉的美感;自开新路,拟制的小标题新颖不落俗套;小标题要层次分明。当然,构思方法还不止于此,如对话描写、虚实结合法、点面结合法等等。只要认真琢磨,精心构思,定能结构出好的文章来。

下面用一篇以“初三”为话题的作文,探求几种全新的构思:①一线串珠式思路全文以一个“忙”字立意,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出初三生活的忙忙忙。②剪辑式思路 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雪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梅的作文;第四块,摘自玲的日记。四大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③剧本式思路 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构思法,通过七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④辐射式思路 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式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⑤顺口溜思路 全文用顺口溜的形式写成,通过三四组画面表现初三生活的苦辣酸甜。⑥连续剧思路 全文用电视连续剧的形式聚焦于初三的某一天,在一集接一集的故事中,展现初三生活的紧张、忙碌、苦恼,表达学生对中考的烦恼。

(五)快速表达

快速表达我们分两项来进行训练:一是语言的表达。鲁迅先生说,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官,形美以感目。他说的是,语言要在文采,才具有表现力、感染力甚至冲击力,才能打动读者,抓住读者的心。因此,在语言的训练上,我们首先是打基础,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对于每次写错误的字,都收录到错别字集锦中,以避免下次写错。其次是课堂上狠抓字词的教学,如:什么是形似字、多音字、成语典故等等。再次,在文本的教学上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语文课本每一册均有二三十篇文章,绝大多数课文中均有众多的语言流畅、优美,结构明晰的句子或句群,洋溢着摄魄之美。朗读、背诵的重心,自然要落在这些语段上。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吟咏诵读、细细揣摩领悟它们的妙用,无疑会加深学生的词语积累和领悟能力,或许由此而感悟到语言的非凡表现力,进而“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进而蓄积人文内涵,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品德。再次,语言要有“个性”。如幽默化的语言,能使文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修辞化,可使文章的语言神采飞扬,可以说,修辞是个魔棒,点到哪里,哪里的语言就亮堂起来。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所以脍炙人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文中恰到好处地综合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鼓励学生使用修辞手法;雅致化,就是化用名人名言、古典诗词、或其他文言词句等,使文章语言变得句式工整、典雅耐读、颇有意境的写法,我们姑且称之为雅致化。这样能大大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提倡。

二是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写作时注重指导各类文体的应该运用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文主要以记叙为主,文中的抒情议论则是点睛之笔。议论文中如何运用记叙合理地叙述事实论据,如何运用议论来进行说理等等。

(六)快速修改

《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第八条这样论述:“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我们快速批改这一环节,把主动权教还给学生。在作文批改上,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授之以“渔“。一般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点拨——自批”式 主要操作环节是:制定评改标准→传授具体方法→学生自评自改→学生修改润色→师生个别交流。学生作文评改能力是逐步形成的,必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两项工作:一是改前指导,二是传授方法。

首先,教师制定一份常规评改标准和统一的修改符号(见附表),印发给学生,并进行详细讲解,内容包括:①常规内容,包括遣词造句、错别字、标点符号、卷面格式等方面,这是每次作文都必须订正的内容。②审题、立意,要求准确、深刻。③选材、组材,要求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④谋篇布局,合理安排结构,包括过渡衔接、记叙顺序、说明顺序、论证结构。⑤表现方法,包括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以及修辞等。然后根据本次作文的具体情况,教师课上对学生加以提示,有所侧重地做出具体的要求。

其次,教师对学生在修改步骤和方法上具体加以指导。修改作文的步骤:第一步是判断,即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对中心是否突出,观点是否鲜明,材料是否典型,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六个方面做出判断,以对要修改的文章有总体认识。第二步是推敲,就是在确认文章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对字、词、句、标点符号的运用、修辞手法的使用反复推敲,进行修改。第三步是润色,即对修改后的文章再作润色。

修改作文的方法:一是先整体,后局部;先大处,后小处;先主旨,后材料;先内容,后形式;先篇章,后字句。二是指导学生脚踏实地地进行逐字、逐词、逐句、逐层的分析修改。如材料方面的修改往往用两种方法:一是“增添”,二是“删减”。材料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材料的空泛,不具体,不充实,再好的观点、思想也不可能有效地表达。材料庞杂,淹没主题,或冲淡主题,那就得去除水分,删枝减叶,使主干清晰、显明。结构上的修改重在理清脉络。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须井然有序。结构散乱,不严密,不紧凑,内容重复,则影响文章的血脉贯通。修改文句、润色语言更是写好文章后必不可少的工序。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文中凡不合理、不贴切、不简洁、不顺畅的语句都应该修改。润色则是艺术加工,通过推敲字词、修辞的运用等手段使文章的情感表达的更准确、更生动、更具有表现力,更能打动读者。

自我修改,深化理解是最终实现变“师改”为“生改”的关键环节。在自改过程中,学生感到时最困难的是如何进一步深化思想内容,提升文章的境界。教师在修改意见中要善于提出问题,找出症结,巧妙点化。直到认识上迅速突破,使作品的主题自然而然得到升华。

最后一步是对作文形成的最终评价时,教师可采用笔谈或面谈的形式讲明优劣得失即可。 下面是在这样环节下,指导学生的作文,对教师点拨过程,我们一般采用“面批”形式。

2、“示范——互批”式

主要操作环节是:总体浏览掌握情况→选出例文修改示范→指导学生归纳方法→四人一组互批互改→教师复查总结。教师在整体浏览掌握全班作文情况后,要注意例文的选择,尽量选择一篇中上等的文章来进行示范。教师的修改示范不宜过细,应提纲挈领、点到为止。让学生自改互改,并非意味着教师可以“轻轻松松”教作文。教师必须在事前做正确、周密的指导,示之以切实的原则和要求,晓之以具体的步骤和方法。教师还要做批改示范,使学生了解一般的批改方法,找到自改的门路。在学生进行改时,教师还应加强个别具体的指导。如:我们在一次“《感受自然》和《老师,我想对你说》 ”的作文训练中的,教师示范的修改文章和升格后学生小组评改的文章。

下面是我们进行快速修改时的学生的范文。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另如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都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让我们徘徊于银色的冬雪中,用明净的双眼欣赏那银装素裹的世界。

让我们……

感受自然更是感受山间那静静开放的百合,那长河落日的如血残阳,那暴风烈日下雨荷,那白雪皑皑下的飞扬的花瓣。(美的意象,回归自然。)

这‚百分百‛的感受源于对自然的领略和对生活的探求。

拥抱大地,因为它张开厚而大的胸膛,供给了我们生命,让倦了的芸芸众生找到休息的依靠。 攀登高山,因为它蕴藏了无数美丽的风光,那满山遍野,是我们多么渴望的美啊!看那高山上长满了青春的藤叶,在五月的黄昏中独自摇晃。那开满杜鹃花的枝头在风中招手,遥望着对方。(语言精美精妙 ,给人阅读上的视觉体验。)

轻触流水,因为它滋润了沐浴了我们的灵魂,它更以‚流水似年华‛的睿智叩开了我们懵懂的心灵。

嗅闻花朵,因为它是上帝独具匠心的艺术品,用单纯的花瓣与芬芳的气息纺织成浓郁的香巾,洒在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观赏日月,因为圆满是晴空一方,一泻千里,亏缺时俯仰不平,在阴晴圆缺时,我们学会了荣辱不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真的可以人长久,共婵娟。

感受自然,菊花说:‚漆黑的夜里独自张开花苞,企盼黎明的初吻。‛

修竹说:‚每长大一步,都自己做一个小结,以免失去自己。‛

感受自然,就是感受生命。(形象贴切,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请以“我们需要理解”为话题写一篇600字文章。

老师,我想对你说

夜幕降临,繁星闪烁。老师,你休息了吗?如果你还是没有休息,就请耐心的听一下我这个你眼中的差生的心声吧!(开篇点题,表达自己想与老师倾诉的想法。)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为差生,我们对你排座位一直很有意见。你总是‚以分定位的‛,你总是按照分数的高低来安排座位的前后,从排头到排尾,分数呈递减的样子。当我们被排到后面时,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人原来是要分三六九等的啊!虽然我想学习,不得不从后排跑到前排,问完问题后又仿佛凯旋的大兵返回自己的差生阵地。‚取经‛之路难得很,老师,我们其实也是需要帮助的。(本段诉说了自己对老师‚因分定位‛的不满情绪。)

在课堂上,看着一个个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优等生,我们不禁羡慕得要死,更是为自己不能有机会展示而失望不已啊!尤其是在自习上,你从来不肯在我们后面多驻足一些时间。你总是很谨慎,从不越‚雷池‛半步,好像我们这里是可怕的‚魔鬼三角‛,其实,这里也很安全。(本段讲述了差生的待遇。)

我们是差生,学习差成绩差,毋庸质疑。可是我们也想好啊!我们也有自己的爱憎、理想、信念、追求。我们也正在努力。优生是有感情的,我们差生也是有感情的,我们也需要爱心,我们也需要被尊重!老师,作为您的学生,我总是想将心里话向您诉说。同时,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我要代表差生们,向全社会呼吁:还差生们一个明朗的天空,让他们也平等地分享师爱,茁壮成长!(本段展示了作为一名差生的真实想法。)

升格作文指导:

本篇虽然紧扣题目要求,切合题意。但文中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地方:首先感情真挚不够,文中罗列了差生的一系列不公正待遇,但该生仅仅止于对客观事实的再观上,情感力度不够强烈、真挚;其次,语言表达能力尚欠火候,语言缺乏文采;第三,对细节的处理不足,文章仅仅浮光掠影式的罗列,而没能深挖下去。

为此,提升本文得分的法宝主要是:一、抒情,将身为一个差生面前的种种困惑用真挚真诚的话语尽情向老师倾诉,让老师了解那一颗仍不灰心、刻苦上进的心。二、玩幽默,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吸引读者,且对于差生的遭遇用一种调侃的口吻来写,更能引发人的思考。三、重视细节,可从自身出发,结合自身感受来行文,注重细节的描写刻画,使文章更加饱满,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升格作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

夜幕降临,繁星闪烁。老师,辛苦了一天的您休息了吗?原谅学生的不敬,这么晚了还要打扰您,可是我有满肚子话儿想对您说呀!(开篇点题,表达自己想与敬重的老师倾诉的想法。)

排座位本来是件不值得提及的事情,按您的习惯,一直是‚以分定位‛的。但是,您发现了没有:由于受分数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等差数列‛。从排头到排尾逐级递减。您这不是又一次推行古代法国的等级制度吗?这且不说,最重要的事,这种严格划定优劣的做法给差生的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有时,为了解决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们还得‚跋山涉水‛到前排去‚取经‛,因为我们后排的‚文明‛程度低呀!我们沿着您精心设臵的金字塔爬呀爬呀,不时地抬头望望前方,‚水迢迢,路遥遥‛,何时是个头呀!老师,我们那么需要帮助啊!但四周静静地。我大喊,您没听见,我也只好在沉默中‚灭亡‛了。(本段诉说了自己对老师‚因分定位‛而导致学习上的不便的异议。)

在课堂上,看着一个个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优等生,真令人羡慕极了。我们根本不可能享受那份权力,因为我地处‚寒带‛,终年严寒,名字早已被冻结了。当然也无机会享受‚春风‛的爱抚;我们的名字都已发了霉,因为它长期处在阴暗的角落,未有太阳射过来呀!

上晚自习了,我们渴望着您的到来。您来了,我们又用焦急的目光望着您 我们多想问您一个问题呀。而您只是目光一扫,大概您没发现,继而将身子一转,,迅速远离了这片荒凉的‚沙漠‛。老师,您可知道,我们刚刚燃起的一线求知的火光,就在您不经意的举手投足间熄灭了。您总是很谨慎,从不越‚雷池‛半步,好像我们这里是可怕的‚魔鬼三角‛,其实,,这里也很安全。老师,您开始涉足吧!荒野也需要有人开垦啊!(以上分别从‚课堂‛‚晚自习‛场景上来倾诉老师忽略差生的事实。)

我们是差生,我们学习差,成绩差。这一点毋庸质疑的。可是我们又何尝不向您手中的得意‚王牌‛呢?我们也有自己的爱憎、理想、信念、追求。我们也正在努力。不知您觉察到了没有,当您有意无意中抛弃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多么难受啊!种种压力刹那间劈头盖脸地向我们扑来。有对未来的渺茫,有对父母的愧疚,甚至有对生活的失望。优生是有感情的,我们差生也是有感情的,我们也需要爱心,我们也需要被尊重!老师,难道您就不能全面衡量我们吗?(本段自述了差生的真实心声,希盼之心跃然纸上。)

老师,作为您的学生,我总是想将心里话向您诉说。同时,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我要代表差生们,向全社会呼吁:还差生们一个明朗的天空,让他们也平等地分享师爱,茁壮成长!

深色了,老师。忙碌了一天的您也该休息了。瞧,天空缀满了明亮的星星,它们正眨着渴望的双眼望着您,那是我们全体差生期盼被爱得象征啊!(呼吁老师和全社会关心差生成长,并对未来充满期望。)

当然,作文批改方法不至以上这些,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进行作文批改的主要目的是: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至理名言:“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此,这也是我们进行快速修改文章的一个追求,就是说,每到修改课上都能将学生引入到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二、文体训练指导 快速作文有以上几个专项训练之后,就进行文体训练,也就是指导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等。

(一)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课标对记叙文的要求是能写600字左右,做到内容具体,中心突出,选材典型,详略得当,能灵活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

(1)写叙事记叙文,以叙事为主,能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并能合理安排记叙的顺序。

(2)写记人记叙文,以写人为主,能用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能恰当运用刻画人物的基本方法。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要能细致描绘景物,能够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在记叙文的指导上我们一般采取以下的几种指导方法:

1、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 这种方法质朴、平实,初看似乎平淡无奇,细品优点很多。它平稳、干净利落,不易离题,犹似一个忠实老诚的人,做事稳重。文章开头或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交待写作动机;或叙述议论、抒情、灵活善变。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十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定基调。如:学生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个人〉〉他在开头这样写道:“我最喜欢的人?噢,让我想想,对了,是她!”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2)显示结局 这种写法其实就是先说结果。如学生作文〈〈悔恨〉〉的开头这样写道:“我奶奶去世了,带着我深深的爱去了!使我的一次过失成为自己终生的悔恨。每当想起那件惭愧的事,我的脸就一下子红到脖子根。”这里先交待结果“奶奶去世,使我的一次过失成为自己终生的惭愧。”造成悬念,然后追叙经过。这种方法能造成悬念,加强叙述效果。但不是绝对的。如果事物的结果并不吸引人,把它放在开头反而使人索然无味。只有那些能使人感兴趣的事件的结果和片断,才能用这种方法。

(3)即兴描写 这种方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描写景物,展现一幅彩色的画面,创造一种艺术境界。其作用是交待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描写景物的特征,用词准确,做到情景交融。请看鲁迅先生的〈〈故乡〉〉开头的片断:

渐近故乡时,天气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作者抓住故乡的特征,用“阴晦”“呜呜”“苍黄”“萧索”等带有阴暗色彩的词语,绘声绘色地画一幅江南农村荒凉衰败的图景。作者不是孤立地描写风景,而是把风景、感情、人物形象、

心理活动完全融为一体。这段景物描写,为下文所要刻画的人物闰土和杨二嫂设置了典型环境,同时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出“我”的悲凉心情。即兴描写开头,尤其注意的是围绕中心来选景,景物描写必须服务于中心。

(4)先声夺人 这种方法就是开篇描写人物的语言,再交待人物的出场和事件的发生。如学生作文《那片乐土和ABC 》一文的开头:“今天这个星期日总算属于我们的了。到那片属于我们的乐土上尽情享乐去吧,怎么样?”A 姑娘提议,B 姑娘、C 姑娘高呼赞成。她们手牵手奔向那片乐土„„”这种开头给人自然之感。写人物活动的开头,可用这种方法,如《家庭风波》、《一场球赛》、《一堂语文课》等。

(5)概括总领 这种方法就是对全文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能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概括的内容因文章的体裁而定。议论文要对所要评论或批驳的对象概括叙述;读后感是对所阐述的原文进行扼要介绍,点明总的感受,记叙文是对全文中心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概述。下文是学生作文《我的家》中的片断:

常言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此话不假,就拿我家来说,虽是三口之家,却也清楚地分着“主席”、“总理”、“群众”。爸爸是一家之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然就是我们这个小“国家”的“主席”;妈妈每日勤勤恳恳地为“国家”操劳,理所当然就“总理”;我嘛,年龄未满十八,说话无权威,自然是个老百姓。

这就是概括总领的开头,不仅总领全文,还能点明题意,奠定感情基调,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但是这种方法开头,语言必须简洁、明快,有概括性。

2、正文的方法

我们快速作文训练在正文的布局上一般尝试以下几种方法,如“详略得当法”、“总分结合法”、“夹叙夹议法”、“一波三折法”等等。下面主要选两点来谈一谈。

(1) 详略得当

我们通常说记事要有详有略,其实这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剪裁方法。详略得当的方法在写作时要注意的是: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比如《社戏》一文,作者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包括看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读来如临其境,深受感染。写好了这几个方面,也就充分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而这正是本文的主题。

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2) 总分结合

叙事类文章中,总是用一句话概括出基本内容,其余部分则紧紧围绕这一句话多层次多角度来叙事。总写概括,分写使文章生动、具体。有总有分,分析起来不外乎:变为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样式。

无论哪种形式,总写部分应能取得统领全文或全段的作用。分写应抓住特征,有详有略地记叙,总写与分写内容应一致,要统一。总写是对分写的集中与概括,分写是对总写的扩展、阐述,两者紧密相连。如:学生作文《我家的信条》

我家的信条

每一个家庭都在有意无意地遵守着各自的信条,我家的信条,拿我爸爸爸妈妈的话来说就是:时间、效率至上!

爸爸妈妈都是教师,尤其是妈妈是一位初三班主任,那更忙得很。为了让妈妈有更多的时间工作,爸爸主动当起了家庭‚妇男‛。爸爸的工作效率可真高,他有时一边看书,一边忙烧饭,一边还在用洗衣机洗衣服。有时爸爸想一个问题入了迷,弟弟便会在隔壁喊起来;‚菜焦了‛‚有煤气味,饭糊了!‛这时,便传来一阵杂沓的脚步声,爸爸从书屋里出来,赶紧去关火,妈妈紧掀锅盖,我和弟弟赶紧打开门窗通风。事后,弟弟总会用手捂住胸口,呼哧呼哧地喘着罐子,故弄玄虚地说:‚差点都昏过去了!‛爸爸这时总抱歉地笑笑,逗弟弟说:‚不怕,不怕。你属狗,鼻子灵,一闻就闻了来了。

于是大家都笑了。拿爸爸的话说:‚烧焦的饭菜好吃,喷香!‛爸爸妈妈可珍惜时间了,连吃饭那短暂的十几分钟也不放过,经常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想问题,于是,他们便常常闹出许多笑话,不是爸爸用筷子去舀汤,就是妈妈去盛饭又拿着空碗回来了,逗得我和弟弟哈哈大笑。……

我嘛 ,一句话能当上三好学生考进妈妈的学校,也与信守‚时间、效率至上‛有关。

作者在开篇开门见山,总体指出“我家的信条——时间、效率至上”然后分别以爸爸、妈妈、弟弟和我四个人为例,来证明这一点。其中,爸爸、妈妈的事例详写,弟弟和我略写。

3、结尾的方法

(1) 自然收束

这种方法是指一篇文章要记叙的事已叙述完毕,文章戛然而止,不再发表议论。我们把这种有头有尾的记叙文章的自然收尾叫做“自然收束法”。这种方法多适用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和一人一事的记叙文。运用此法能使文章结构完整,避免画蛇添足,拖泥带水。

(2) 含蓄结尾

这种结尾就是要求把丰富的思想感情凝聚于含蓄深刻的语言中,不能直言其事,而是以抒情的笔调加以抒发,引导读者去思考,从而意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鲁迅的《故乡》结尾,语句深刻含蓄,用“路”作比,充满哲理,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只有向这希望之路奔跑,才会迎来新生活。同时,含蓄的结尾深化了主题,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如学生作文《真正的风景》结尾:真的很喜欢校园里的一切。那些绿树,特别好闻的芬芳的鲜花,排得整整齐齐的自行车,还有身边匆匆而过的苍老和年轻的面庞。这些细小的一点一滴,不经意的琐碎,都不知不觉地变得美丽而且强大

落在人的眼里,印在人的心里,幻化成了真正的风景。

作者在篇末提到“真正的风景”,不仅点题了,而且引发人们的思考,处理得含蓄隽永,实乃点睛之笔。

(3) 出人意料

出人意料是展开故事的一种结尾方法。即作者在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发展的可能性上布设疑阵,制造假象,驾驭读者的感情,转移他们的视线,使他们对待作品中本是合乎逻辑的发展感到意外。这种结尾,不仅能给读者带来艺术上的满足,还能激发他们深刻地思索作品的含意。

如学生在观看影片《泰坦尼克号》后的读后感的结尾中写道:“多少遍的回放仍不能堵住我心头的泪水,仍不能忍住灵魂的忧伤。让这一切流下去吧!这屋子早已被海水与泪水淹没,沉没于大西洋海底,享受着那份宁静、清爽与孤独。我知道,我心中还没有注入绝望的毒液。就让这圣洁的冰清玉洁的泪水来冲洗自己的灵魂吧!我第一次流泪,便陶醉了。唉!趁灵魂未枯竭时流泪吧!这应该不是最后一次。”

作者在结尾处点明“第一次流泪,便陶醉”了,更进一步呼唤“趁灵魂未枯竭时流泪”,升华了“流泪”的内涵,这样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4) 反问急刹

这种方法就是用反问句来激发读者深思,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这种结尾称之为反问急刹法。 如学生作文《考试的滋味》的结尾写道:“考试的滋味,人人都经历过,都尝试过,虽然体会各有千秋,但总也是逃离不出酸、甜、苦、辣、咸这五样滋味的,谁说不是呢?”可见,反问急刹结尾,表达的感情强烈,还能留有余味,触动读者深思,产生共鸣。

(5) 画龙点睛

这种方法也叫卒章显志,是文章结尾的方法之一。它要求在结尾部分加一两句精炼的语句,点明中心大意,使感情升华,主题深化。如学生作文《家庭风波》的结尾:“走在街上,望着各家的灯光,我不禁想到: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风波,但如果这些风波最终能化作一次更深刻的了解、信任,那么每个家庭都会更加幸福、和睦、美满。你说对不对?”这种结尾小作者用议论深化了主题,希望“每个家庭都会更加幸福、和睦、美满”。

4、记叙文写作时需注意的问题

事件的记叙顺序

(1)顺叙 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

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倒叙 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插叙 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有些同学看见其他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5、注意事件的过渡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 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① 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② 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③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④ 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6、注意照应

①文题照应 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②首尾呼应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③前后照应 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7、写人的记叙文

人们常说画画最难画的是人,作文最难写的也是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的个性最复杂,感情最丰富,变化最多端,因此写人,最忌千人一面,必须写出人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神韵,写出鲜活的人物来。 写人记叙文是记叙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写好一个人,需要从选材、立意、表达等多方面去考虑。我们写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具体的目的,写人文章就是要通过作者的记叙刻画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在写作时就要考虑我们写的人是怎样一个人,写他有什么意义。不能揭示人物精神品质或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人记叙文是不成功的。为了刻画好人物的精神品质、内

在特点,要选择一些能够表现这些特点的事例来写,如实写几件事,也要选有典型性。并且要注意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来写,否则如果性质相同,则会让人感到重复啰嗦,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写人的记叙文,要注意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特点,反映出人物的思想面貌,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首先是四个确定:

确定写作对象。

确定文章中心(要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和品质)。

确定选材(是选择一件还是几件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特点 )。

确定记叙人称、记叙顺序、表达方式、材料详略等。

其次对人物进行描写。

写人还应抓住人物特征加以细致描写。写外貌、神态,要注意人物年龄、服饰、身份等,特别要抓住“眼睛”来写,写动作要注意人物的内心活动引起的变化,要抓住特征性动作。

写语言,要注意个性化语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那么在写作文时应该怎样突出人物的形象呢?我们在训练时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指导方法: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

(1) 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

(2) 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捧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捧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捧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串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写人物群像,是不是每个人在文章中所占据的位置都一样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担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担任“配角”,谁主谁次,是根据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的。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

因此,同学们在有了写人的材料以后,就应该进一步考虑它的结构。

写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总分总式

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 ),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 、C 、D )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 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 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 、C 、D 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 的照应。

第二种逐层进入式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 ,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 ,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 ,写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D ,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所在。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8、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写作指导

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由此决定写景材料的取舍、详略与顺序。

要选好写景的立足点,恰当的运用定点换景描写法和移步换景描写法。

要抓住景物特点,生动形象的描写景物。

要注意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在写景的文章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融情于景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写状物的文章要注意观察,抓住事物特征来进行描写,注意描摹时不要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以服务于表达主题的需要。那么,怎样观察景物呢?

首先,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观察。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它的特征进行描述。

其次,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我们在观察时,就要善于捕捉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再次,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有一则寓言:一天,五种器官相互争吵起来。“眼睛”瞪得圆圆地说:“没有我,你们什么也看不见!”“耳朵”不服气地说:“少了我,你们啥也听不见!”“鼻子”哼了一声:“要是没了我,你们能闻见花的芳香?”“舌头”伸得长长地说:“嘻!如果不是我,你们

能尝到美味佳肴?”“身体”在一旁发起抖来。“眼睛”好奇地问:“你怎么啦?”“身体”说:“听你们这样争吵,我浑身冷飕飕的,――不知你们想过没有,要是我们互不相让,各自离散,那我们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这个寓言形象地表明一个道理:当人们观察景或物时,需要多种器官的配合。借助“五官”,往往能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世界上的景和物是丰富多彩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都写进文章里,那样的文章肯定是繁杂冗长,不知所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状物绘景,这样笔力集中,便于写得细腻,写得丰满。围绕中心,状物写景,不是说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就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就不写。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景或物要重点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也要写,只是笔墨轻一点罢了。当然,对于那些和中心思想毫无关系的景或物,应当一律舍弃。

借物传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深化文章主题才可以写好状物类的记叙文。

怎样去写景呢?

(1)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则是蠢才。恐怕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动植物等,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2)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 „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这个故事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3)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以上是记叙文的写作要点:此外还要注意认真审题,注意弄清题干中的关键字词,明确写作目的。要精心选材,无论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还是别具特色的偶发事,都要写出典型意义。要分清主次,以最能反映中心的材料为主,其它材料要学会概括,起好补充作用。

(二)议论文的写作指导

明确概念。议论文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它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

议论文不但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示作者的态度(即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点、论据、论证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也就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论点 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 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 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论据 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在逻辑学上,它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在证明中,它担负着回答“为什么”的任务。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道理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等。

论证 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有怎样的逻辑联系,例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明确议论文的写作要求: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

能够抓住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进行写作。

能写出生动活泼、实事求是、结构合理的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时常用的指导方法

1、 引论常见的方法有:

(1)开门见山的提出中心论点,揭示全文论述的内容或范围。

(2)以实事引出议论。

(3)以名人名言引出议论。

(4)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

2、 本论常用的技法:

(1)总分法 分三种方式,一种是先总说,后分论;一种是先分论,再总说;再一种是先总说,再分论,再总说。

(2)层递法 文章各个层次之间前后相承,逐步推进,逐步加深,这就是层递法。

(3)并列法 可以是分论点的并列,也可以是论据的并列,几个层次之间无轻重之分、主次之别。

(4)对比法 就是把两种思想或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使读者更好的分辨是非。

3 、结尾常见的方法

(1)点睛法 议论文的“眼睛”是论点,论点既可以在开头,也可在中间提出,一可以在结尾揭示,犹如先画龙,后点睛,使全文顿然生色。

(2)总结法 在结尾处对全文的内容加以总结,不过这种方法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主题的升华。

(3)劝勉法 在文章结尾处或发号召,或提要求,或提出希望,或预言前景,其目的是劝勉读者与作者相认同。

4 、论证的方法

议论文的写法主要是论证。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是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

那么,论点和论据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或者论据是以怎样的方式证明论点的呢?这就是论证方法的问题。论证的方法同推理形式有联系,但又不尽相同。它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举事例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

举事例论证,最重要的是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紧密的统一,不可有距离。例如有一篇文章谈到写作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问题时,举例道:

著名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就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写了大量的悲喜剧以及诗歌,终于成了不朽的艺术大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傍晚乘凉时发现苹果往地上掉,问:“为什么不往天上掉?”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得出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一科学论断。

这里,举莎士比亚一例还可以,虽然说得不够透彻,但与论点总还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举牛顿的事例则不恰当,因为他虽然也观察、思考,但非写作中的事。

(2)道理论证

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已知的事理论据来证明论点。

运用事理论证常常表现为引用名言警句。名言警句具有公认的真理性,用它们来证明某一具体事物的真实性,是极有说服力的。这类例子很多,就不再赘述。

使用事理论证,特别是引用名言警句立论,应注意:

①引用的事理与论点真正构成一种紧密的内存联系。

② 对于引语一般要作一些阐明、说明,不要引完就单下结论,以免给人浅薄的感觉。

③ 除了由于论辩的需要,必须引用大量的论述外,引语要力求简洁。作者要善于抓住引语的精华。

(3)对比论证

对比,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对比又称正反对照、一正一反,就像门有两扇,一开一合。用于议论文写作,指正反对比,对照成文。

运用对比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比的材料要真实、具体、典型,这样才能产生使人信服的效果。

②对比目的要明确,角度要小,以便形成强烈的对比。

③对比必须瞻前顾后,使对比的事物相应均衡,切忌顾此失彼。

④对比之后必须有个明确的结论,即通过必要的引申和发挥,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⑤对比双方应截然相反,对照鲜明。

如学生作文《小议得与失》一文的大致写法:

“得”与“失”,是相反相对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往往反映在收获与付出,个人与集体,小局与大局,眼前与长远等方面。正面立论,阐述得与失的关系,体现有所失必有所得,有所得必有所失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论证角度:A 、当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应牺牲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长江三峡电站1997年大江截流,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人的梦想将变成现实。“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令巫山神女也叹为观止。然而库区的移民牺牲局部的和眼前的利益,换取的是全局的长远的利益。B 、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正向农民种田、工人做工、科研人员搞发明创造一样,在收获的背后,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C 、红军长征,红军战士失去得太多太多,但正是他们的“失”,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换来了我们永久的幸福。

在对待“得”与“失”的问题上,同样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念问题。一切个人主义者,总是在这个问题上患得患失。

(4)比喻论证

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可以叫做“喻证法”。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喻巧而理至”,恰到好处的比喻往往能帮助说清道理。所以,这种方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论证中。这类例子多得很。

如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把古代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又把其中精华和糟粕的东西分别比喻作“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我们对古代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所应持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正确态度。

运用此法,关键在于把握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而又和论证的观点有密切的关联。用来打比方的材料便是文中的论据。因此,选材应典型,叙述也应繁简得当。

(三)说明文的写作指导

写说明文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其次要讲求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有一个正确地说明顺序,运用二、三个说明方法,把事物、事理说明清楚了,就是一篇好的说明文。

1、说明人物

介绍人物是根据特定的需要对人物的姓名、籍贯、出生、经历、成就或特长进行说明,他与写人的记叙文是有根本区别的。社会上的人物有各种各样的,有历史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由著名人士与普通人;有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医生、教师等,按照需要对某一类中的某人,或详或略,或全面或成就某一个方面进行介绍,说明,有时还要加上必要的分析或评价。

写作方法指导:

(1)对人物作一般的简介,即写姓名,籍贯,出生年月,经历,成就和特点即可。

(2)对人物作特定介绍,即对人物的某一方面做重点介绍。如介绍劳动模范,就主要介绍该模范的劳动态度,成果与贡献,介绍某一改革家,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该改革家的经历,胆识和成果上。

(3)根据需要应灵活运用详细介绍和简略介绍。详细介绍可把人物经历按时间先后作较为详细地介绍,还可作必要的分析评论,简略介绍字数较少,最略的如课本中注释。

2、说明植物

大千世界中,草本花卉是千姿百态的,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有的可供观赏,有的可供食用,有的是工业,医药等方面的重要原料,为了认识,了解植物,就需要写好有关植物方面的说明文,我们必须通过细致观察写出植物的外形特点,既说明它的整体想象,又说明它的局部特征;还必须借助有关的资料说明植物的习性,功用以及栽培方法。在说明中可表现出对这种植物的好恶,但不必作为重点,不能写成托物抒情的散文。

写作方法指导:

(1)一般可按照外形——习性——功用——栽培方法的顺序来写。

(2)写外形时,可采用总分式的方法,先写一个总体认识,再分几点说明。

(3)可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以及引用的说明方法,使说明语言准确而生动。

3、说明动物

世界上的动物,多的不计其数。有在空中飞的,有在陆地上走的,有在江河湖海里游的,写一篇介绍某种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和它区别于其他动物本质特征,这就说明动物的文章。我们首先要熟悉所介绍的动物,或细心地观察,或广泛地阅读有关资料,然后才能动手写,在介绍说明时,可运用一、二种说明方法,使认识这种动物的读者看后觉得确实如此,使不认识动物的读者看后能留下清楚深刻的形象。电视片《动物世界》的解说词就是最好的说明动物的说明文。

写作方法指导:

(1)确定说明的重点,一种动物总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它的特殊习性。比如猫善捕鼠,狗会看家,鸡能报晓,蟋蟀好斗„„这特殊习性应该是说明这种动物的重点。初学说明文写作,也往往以此重点做“局部介绍”。

(2)安排说明顺序。根据本质特征,或从外形到习性,或从出生到生命结束,或以一年四季的生活情况为顺序。安排合理,介绍说明也就清楚了。

(3)运用说明法。可用拟人的表现法用第一人称,让动物自我介绍说明,可用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方法,对动物的外形、习性进行说明。

4、说明建筑物

建筑物,即住宅、厂房、校舍、厅、台、楼、阁; 以及游览的处所等,他自身的的显著特点是占据着一定的空间。我们通过认真观察地参观,准确地掌握这一建筑的外形、结构、特点、价值等,然后按空间顺序,或按参观顺序进行说明。语言平实,说明中可插入描写,使说明的建筑物如同展现在读者眼前一样。

写作方法指导:

(1)按空间顺序说明,先整体,后局部。即先介绍建筑物的整体,后按方位一一说明局部。

(2)按空间顺序说明,先近景,后远景。即像摄像机那样先摄近镜头,再拉远镜头。

(3)按方位为序说明。即从上到下,或从北到南,或从中间到两边,或从内到外一一说明。

(4)按参观的行踪说明,即像导游者的解说词那样,到一处说明一处。

(5)可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5、说明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古今中外的学者,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我们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通过总结,归纳使之成为有规律的东西,介绍给别人,这就是写介绍学习方法的说明文。这类说明文必须写自己的切身的体会,必须选择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学习方法来介绍。

写作方法指导:

(1)从切身体会中总结出规律的东西加以说明,是要介绍学习方法,不是记

叙学习经过;是写说明文,不是写记叙文。所以必须寻找规律,写出规律。

(2)可用总分的结构方式,即先总说学习方法的几个环节。然后将这几个环

节顺次分别进行说明。

(3)可采用分类,分点进行说明,说明一个学习方法,可按这种学习方法在

不同学科的学习上的运用,分类进行说明;说明一个学习方法,可按先后步骤分几点进行说明。

(4)可运用举例子,引用名人名言的方法进行说明。

6、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是以文艺性笔调来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它是课文与文字结合的产物,是文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也是说明文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向读者介绍的是科学知识,所以必须讲求科学性,知识性。它调动各种文学手段——或讲故事,或引神话传说,或编语言,通过比拟,描写,对话等方式,介绍并传播科学知识。

写作方法指导:

(1)浅释式:即结合人们日常所见所闻的自然,生活,生理等现象来解释

科学道理。

(2)描述:即通过讲故事,或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知识介绍出来。

(3)对话式:通过两人对话,或第一人称自述式,对事物作深入浅出的说

明。

以上,就是我们对三大文体的训练与指导。这些指导看似繁琐,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在平时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然后整理成文。

第三步 速度训练

第一步训练是打基础,第二步训练是教方法,第三步训练则是达目标。如果前面两个抓得扎实,这第三步往往能水到渠成。基本做法是严格要求,限时作文。每次写作文只安排一课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当堂完卷。小组比赛打分,对于表现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在阅读课看书时,他们可以有优先选择图书的权利等等。30分钟完成600字,时间大致这样分配:审题立意(确定中心思想)和谋篇布局(在头脑中编写作提纲)不超过5分钟,写作25分钟,自主修改5分钟。30分钟

写不完600字,可以从实际出发,先要求写500字,第二次写550字,第三次写600字。这样逐步加强,一直训练到30分钟能写完600字为止。

第四步 综合训练

通过专题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快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为了巩固分项训练的成果,全面提高快速作文的能力,还必须进行综合训练。训练的内容有:(1)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各类文体的综合训练;(2)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各种作文方式的训练。

第二节 快速作文教学的三种方法

一是限时法 这种方法实际把拖沓松散的写作习惯改为快节奏的作文训练。一个写作周期最长一天,最短一个课时。每写一篇作文,从学生成文交卷到教师的处理发卷都有严格限定的时间。学生作文当堂完卷,教师当天浏览完毕。这样在相同的时间内,加大了作文的训练量,提高了课时效益。

二是自主法 上课抽题目,不做任何指导,完全让学生独立完成作文。成文后学生自主批改,或小组合作批改,并添好批改记录表。然后,教师检查一遍。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对于好的收录到班级《优秀作文》里,对于不合格者,指导之后,再鼓励重写。

三是达标法 这实际是把随意性作文改为有计划有目的的强化训练。快速作文教学具有很强的训练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整个教学计划分步实施,分项达标。一达标即转入下一步,环环紧扣,高速运转。这样时间观念强,节奏快,效率高。

第三节 快速作文教学的两种课型

快速作文教学立足于改革课型结构,强化课堂训练,向课内45分钟要速度与质量。通过快速作文的教学与实践,我们把快速作文分成写作实践型和理论指导型两大类。每种类型又分为单课时和双课时两种结构模式。

单课型 是指一节课的写作实践课。其基本结构是:一、抽题;二、写作;三、自主批改;四、组内互批。其中抽题5分钟,写作25分钟,5分钟批改,组内批改10分钟。这样的课时容量大,时效大,见效快。

双课型 是指两节课。它是理论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基本结构是:一、评改实例;二、理论指导;三、写作实践;四、自批互批;五、归纳小结。上课时,教师针对上节课的作文批改情况进行总结汇报,之后根据实例进行理论指导目的让学生明确文章该写什么和怎样写,然后再指导如何自批,如何写评语等等。之后再写作再批改, 这样反复循环既减轻了学生在课外不再写作文的负担,也减轻了教师批改的负担。一般讲授快速作文写作技巧与方法采用这种课型,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关作文

  • 发散作文教案作文2000字
  • 我思,故我在 --发散性思维训练说课稿 福清市宏路中学 黄武源 一.指导思想: 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语文课程标准>出发,着眼于"学生思维方法.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最本质的特征.智力的核心是思维,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创 ...

  • 滚动快速作文加减法作文13600字
  • 滚动快速作文加减法 ――在湖口县大龙中学的讲座 黄上庚 我今年实现了4年前的愿望,带10个班作文的梦想.我之所以能带10个班的作文,得力于滚动快速作文专用训练稿纸,这个作文新工具很起作用,她把滚动快速作文的程序--构思.列纲.铺写.评阅.修改.反思全部包含在里面.有了这个作文新工具,滚动快速作文的操 ...

  • 心语滚动作文作文11300字
  • 心语滚动作文之我见 状元小学任凤霞 上周五,倾听了于兰老师执教的第四次滚动作文--心语作文,感受颇深,从学生到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学生各抒己见,津津乐道.于老师平易近人,风采飞扬.加分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就这样,课堂一个高潮又接着一个高潮,直到课堂结束,学生似乎还 沉浸在那些感人的故事情节中. ...

  • 杨初春快速作文法作文6200字
  • 1 杨初春快速作文法 快速审题十法 1.题首添加因素法 2.题后添加因素法 3.题中添加因素法 4.虚题实写法 5.实题虚写法 6.掌握重心法 7.联系自然背景法 8.联系生活背景法 9.数学配方法 10.辩明关系法 快速构思八法 1.顺乎天理法 2.顺时构思法 3.顺空构思法 4.顺事构思法 5. ...

  • 快速作文作文8200字
  • 快速作文实验方案 杨初春 为了巩固快速作文实验成果,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特订本实验方案,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实行,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整个实验任务.初中亦可参照实行,而且效果更佳. 一.快速作文实验目的 在高中阶段进行快速作文教改实验,其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快速写作 ...

  • 滚动快速作文专题讲座作文3800字
  • 十几年的课堂实践 真真实实的作文教学 讲师:甘肃 周文梅 2016年8月20日晚19:30 整理:明静娅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晚上好!相约<滚动快速作文>专题讲座的时间到了, 很高兴与大家相处在"江西晨报滚动快速作文群".这里是滚动快速作文公益平台,是为老师作文教学指引 ...

  • 作文教学体会作文5100字
  •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吴敏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当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感觉没有材料可写.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一些,但所写内容既不具体又显苍白,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了.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不但要他们 ...

  • 杨初春快速作文教学法作文30000字
  • 1 杨初春快速作文教学法 (2011-05-12 20:23:17) 杨初春 现为湖南省新邵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湖南省特级教师,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全国快速作文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全国100个有杰出贡献的政协委员之一.1995年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教委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

  • 高效阅读作文作文600字
  • 高效阅读的体会 听说要上高效阅读课了,我的心情 激动又兴奋,心脏好像小白兔一样蹦来蹦去,真的好期待那一天呀. 这一天终于来了,老师让学生搬来 一些书,看上去是高效阅读用的. 为了阅读前营造氛围,我们 上课之前必须齐声喊出高效阅读口号:"一目十行不是梦,高效阅读我能行",我们就在这 ...

  • 作文教学程序化作文1800字
  • --"读.导.写.评一条龙"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三大弊端:一是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的训练体系,存在着盲目和随意性:二是作文教学不得法,阅读和写作脱节,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三是作文要求不明确,作文训练不到位,作文成效不明显.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不仅包括对写作知识的掌握,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