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 刘剑平作文5100字

初一作文

《听听那冷雨》 第1页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导学案(教师版)

课 题:《听听那冷雨》 时间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仓颉.( ) 滂沱.( ) 惊蛰.( ) 蠕.动( ) 氤氲..

( ) 潺.潺( ) 湿黏.黏( ) 忐忑..( ) 舐.犊( ) 羯.

鼓( ) 啾.啾( ) 皑.皑( ) 沐.浴( ) 擎.天( ) 椽.

木( ) 岑.寂( ) 寒濑.( ) 料峭.( ) 韵.律( ) 纤.

手( ) 苔藓.( ) 万籁.( ) 孺.慕( ) 蜗.

牛( ) 答案:ji ã tuó zhã rú yīn yūn chán nián tǎn tâ shì jiã jiū ái mù qíng chuán cãn lài qiào yùn xiān xiǎn lài rú wō

2. 解释下列词语。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比喻想法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

皇天后土:天和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山隐水迢:山隐藏,水遥远。

石破天惊: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3. 文学常识填空。

余光中,1928年生于福建永春,1950年去台湾。余光中是梅开四度的作家,年轻时,他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文”。他的诗歌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散文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乡愁》 《白玉苦瓜》 《逍遥游》 《望乡的牧神》 《听听那冷雨》

二、课文探究导引:

1、文题是《听听那冷雨》,文章是从哪里开始真正去写“听雨”的?理清文章思路。 提示:‚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第5自然段)

第一部分:(1—2)由雨引发的联想。

第二部分:(3—11)作者在不同的地方嗅雨、看雨、听雨、体会雨。

第三部分:(12—12)作者对‚故乡‛的苦思苦念,成了半生茫然无望的期待。

2、作者都在哪些地方听雨,各有什么感受?

提示:岛上回忆大陆听雨(5节): 凄凉、凄清、凄楚、(凄迷)

王禹偁的竹楼听(6节): 清脆可听、铿锵、音乐、声如瀑布、声比碎玉 大陆的屋瓦下听(7节):轻轻重重 潺潺泻下

日式的古屋里听(8、9、10节): 霏霏不绝、滂滂沛沛、秋意弥漫、音乐

台北公寓内(11节):瓦的音乐竟成绝响

3、从文中5-11节找出蕴涵乡思乡愁感情的句子。

提示:第5节——‚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 白头听雨在僧庐下。‛

第6节——‚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

第10节——‚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听听那冷雨》 第2页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教案

课时编号:030 课题:《听听那冷雨》 第一课时

《听听那冷雨》 第3页

《听听那冷雨》 第4页

《听听那冷雨》 第5页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教案

课时编号:031 课题:《听听那冷雨》 第二课时

《听听那冷雨》 第6页

《听听那冷雨》 第7页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巩固案(教师版) 课 题:《听听那冷雨》 时间 班级 姓名

一、课内基础积累运用

1、下列各项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海蛰 惊蜇 春寒料峭 淋淋漓漓 B.宛然 霹雳 潇潇冷雨 蠢蠢而蠕

C. 更迭 岑寂 断柯折枝 乍现即隐 D.韵律 惊悸 石破天惊 三番五次 解析:海蜇 惊蛰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

B. 我拿他当最好的朋友,而他却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出卖我公司的商业秘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 C. 电信体制改革后,手机用户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固定电话,手机也成为普通百姓几乎是不.可或缺...

的通讯工具。 D.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反相成....

、相互促进的。德治是从内部约束人,法治是从外部制约人。

解析:D. 德治和法治不是相反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补充的。所以“相反相成”用得不妥,应该为“相辅相成”。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而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全国各级政府的领导如果都愿做伯乐,做人才的“月下老”,那么国内的千里之骥也就必然是万千成群了。

B.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C. 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 我希望读者从这深入细致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解析:A. 语序不当,“如果”应该移至句首。B. 不合逻辑,“将”与“了”矛盾。C. 成分残缺,“针对”缺宾语,应在“攀升”后加“的情况”。

答案:D

二、请同学们也像余光中那样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调动你的所有感官,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要求:(1)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2)描写要生动、细腻,能够体现出情感与雨的共通之处。(3)字数:300字以上。

《听听那冷雨》 第8页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导学案

课 题:《听听那冷雨》 时间 班级 姓名

二、基础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仓颉.( ) 滂沱.( ) 惊蛰.( ) 蠕.动( ) 氤氲..

( ) 潺.潺( ) 湿黏.黏( ) 忐忑..( ) 舐.犊( ) 羯.

鼓( ) 啾.啾( ) 皑.皑( ) 沐.浴( ) 擎.天( ) 椽.

木( ) 岑.寂( ) 寒濑.( ) 料峭.( ) 韵.律( ) 纤.

手( ) 苔藓.( ) 万籁.( ) 孺.慕( ) 蜗.

牛( ) 2. 解释下列词语。

想入非非: 皇天后土: 山隐水迢: 石破天惊:

3. 文学常识填空。

余光中,1928年生于福建永春,1950年去台湾。余光中是梅开四度的作家,年轻时,他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文”。他的诗歌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散文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探究导引:

1、文题是《听听那冷雨》,文章是从哪里开始真正去写“听雨”的?理清文章思路。 答:

2、作者都在哪些地方听雨,各有什么感受?

答:

3、从文中5-11节找出蕴涵乡思乡愁感情的句子。

答:

《听听那冷雨》 第9页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巩固案

课 题:《听听那冷雨》 时间 班级 姓名

一、课内基础积累运用

1、下列各项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海蛰 惊蜇 春寒料峭 淋淋漓漓 B.宛然 霹雳 潇潇冷雨 蠢蠢而蠕

C. 更迭 岑寂 断柯折枝 乍现即隐 D.韵律 惊悸 石破天惊 三番五次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

B. 我拿他当最好的朋友,而他却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出卖我公司的商业秘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 C. 电信体制改革后,手机用户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固定电话,手机也成为普通百姓几乎是不.可或缺...

的通讯工具。 D.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反相成....

、相互促进的。德治是从内部约束人,法治是从外部制约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而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全国各级政府的领导如果都愿做伯乐,做人才的“月下老”,那么国内的千里之骥也就必然是万千成群了。

B.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C. 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 我希望读者从这深入细致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二、请同学们也像余光中那样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调动你的所有感官,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要求:(1)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2)描写要生动、细腻,能够体现出情感与雨的共通之处。(3)字数:300字以上。

《听听那冷雨》 第10页

《听听那冷雨》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答案:ji ã tuó zhã rú yīn y ūn chán nián tǎn t â shì jiã jiū ái mù qíng chuán cãn lài qiào yùn xiān xiǎn lài rú wō

2、解释下列词语。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比喻想法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

皇天后土:天和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山隐水迢:山隐藏,水遥远。

石破天惊: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3、文学常识

答案:《乡愁》 《白玉苦瓜》 《逍遥游》 《望乡的牧神》 《听听那冷雨》

二、课文探究导引:

1、答:“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第5自然段)

第一部分:(1—2)由雨引发的联想。

第二部分:(3—11)作者在不同的地方嗅雨、看雨、听雨、体会雨。

第三部分:(12—12)作者对“故乡”的苦思苦念,成了半生茫然无望的期待。

2、答:岛上回忆大陆听雨(5节): 凄凉、凄清、凄楚、(凄迷)

王禹偁的竹楼听(6节): 清脆可听、铿锵、音乐、声如瀑布、声比碎玉 大陆的屋瓦下听(7节):轻轻重重 潺潺泻下

日式的古屋里听(8、9、10节): 霏霏不绝、滂滂沛沛、秋意弥漫、音乐

台北公寓内(11节):瓦的音乐竟成绝响

3、答:第5节——“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 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

第6节——“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

第10节——“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听听那冷雨》巩固案参考答案

一、课内基础积累运用

1、解析:海蜇 惊蛰 答案:A

2、解析:D. 德治和法治不是相反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补充的。所以“相反相成”用得不妥,应该为“相辅相成”。

答案:D

3、解析:A. 语序不当,“如果”应该移至句首。B. 不合逻辑,“将”与“了”矛盾。C. 成分残缺,“针对”缺宾语,应在“攀升”后加“的情况”。

答案:D

《听听那冷雨》 第1页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导学案(教师版)

课 题:《听听那冷雨》 时间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仓颉.( ) 滂沱.( ) 惊蛰.( ) 蠕.动( ) 氤氲..

( ) 潺.潺( ) 湿黏.黏( ) 忐忑..( ) 舐.犊( ) 羯.

鼓( ) 啾.啾( ) 皑.皑( ) 沐.浴( ) 擎.天( ) 椽.

木( ) 岑.寂( ) 寒濑.( ) 料峭.( ) 韵.律( ) 纤.

手( ) 苔藓.( ) 万籁.( ) 孺.慕( ) 蜗.

牛( ) 答案:ji ã tuó zhã rú yīn yūn chán nián tǎn tâ shì jiã jiū ái mù qíng chuán cãn lài qiào yùn xiān xiǎn lài rú wō

2. 解释下列词语。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比喻想法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

皇天后土:天和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山隐水迢:山隐藏,水遥远。

石破天惊: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3. 文学常识填空。

余光中,1928年生于福建永春,1950年去台湾。余光中是梅开四度的作家,年轻时,他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文”。他的诗歌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散文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乡愁》 《白玉苦瓜》 《逍遥游》 《望乡的牧神》 《听听那冷雨》

二、课文探究导引:

1、文题是《听听那冷雨》,文章是从哪里开始真正去写“听雨”的?理清文章思路。 提示:‚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第5自然段)

第一部分:(1—2)由雨引发的联想。

第二部分:(3—11)作者在不同的地方嗅雨、看雨、听雨、体会雨。

第三部分:(12—12)作者对‚故乡‛的苦思苦念,成了半生茫然无望的期待。

2、作者都在哪些地方听雨,各有什么感受?

提示:岛上回忆大陆听雨(5节): 凄凉、凄清、凄楚、(凄迷)

王禹偁的竹楼听(6节): 清脆可听、铿锵、音乐、声如瀑布、声比碎玉 大陆的屋瓦下听(7节):轻轻重重 潺潺泻下

日式的古屋里听(8、9、10节): 霏霏不绝、滂滂沛沛、秋意弥漫、音乐

台北公寓内(11节):瓦的音乐竟成绝响

3、从文中5-11节找出蕴涵乡思乡愁感情的句子。

提示:第5节——‚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 白头听雨在僧庐下。‛

第6节——‚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

第10节——‚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听听那冷雨》 第2页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教案

课时编号:030 课题:《听听那冷雨》 第一课时

《听听那冷雨》 第3页

《听听那冷雨》 第4页

《听听那冷雨》 第5页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教案

课时编号:031 课题:《听听那冷雨》 第二课时

《听听那冷雨》 第6页

《听听那冷雨》 第7页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巩固案(教师版) 课 题:《听听那冷雨》 时间 班级 姓名

一、课内基础积累运用

1、下列各项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海蛰 惊蜇 春寒料峭 淋淋漓漓 B.宛然 霹雳 潇潇冷雨 蠢蠢而蠕

C. 更迭 岑寂 断柯折枝 乍现即隐 D.韵律 惊悸 石破天惊 三番五次 解析:海蜇 惊蛰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

B. 我拿他当最好的朋友,而他却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出卖我公司的商业秘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 C. 电信体制改革后,手机用户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固定电话,手机也成为普通百姓几乎是不.可或缺...

的通讯工具。 D.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反相成....

、相互促进的。德治是从内部约束人,法治是从外部制约人。

解析:D. 德治和法治不是相反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补充的。所以“相反相成”用得不妥,应该为“相辅相成”。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而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全国各级政府的领导如果都愿做伯乐,做人才的“月下老”,那么国内的千里之骥也就必然是万千成群了。

B.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C. 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 我希望读者从这深入细致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解析:A. 语序不当,“如果”应该移至句首。B. 不合逻辑,“将”与“了”矛盾。C. 成分残缺,“针对”缺宾语,应在“攀升”后加“的情况”。

答案:D

二、请同学们也像余光中那样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调动你的所有感官,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要求:(1)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2)描写要生动、细腻,能够体现出情感与雨的共通之处。(3)字数:300字以上。

《听听那冷雨》 第8页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导学案

课 题:《听听那冷雨》 时间 班级 姓名

二、基础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仓颉.( ) 滂沱.( ) 惊蛰.( ) 蠕.动( ) 氤氲..

( ) 潺.潺( ) 湿黏.黏( ) 忐忑..( ) 舐.犊( ) 羯.

鼓( ) 啾.啾( ) 皑.皑( ) 沐.浴( ) 擎.天( ) 椽.

木( ) 岑.寂( ) 寒濑.( ) 料峭.( ) 韵.律( ) 纤.

手( ) 苔藓.( ) 万籁.( ) 孺.慕( ) 蜗.

牛( ) 2. 解释下列词语。

想入非非: 皇天后土: 山隐水迢: 石破天惊:

3. 文学常识填空。

余光中,1928年生于福建永春,1950年去台湾。余光中是梅开四度的作家,年轻时,他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文”。他的诗歌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散文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探究导引:

1、文题是《听听那冷雨》,文章是从哪里开始真正去写“听雨”的?理清文章思路。 答:

2、作者都在哪些地方听雨,各有什么感受?

答:

3、从文中5-11节找出蕴涵乡思乡愁感情的句子。

答:

《听听那冷雨》 第9页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巩固案

课 题:《听听那冷雨》 时间 班级 姓名

一、课内基础积累运用

1、下列各项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海蛰 惊蜇 春寒料峭 淋淋漓漓 B.宛然 霹雳 潇潇冷雨 蠢蠢而蠕

C. 更迭 岑寂 断柯折枝 乍现即隐 D.韵律 惊悸 石破天惊 三番五次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

B. 我拿他当最好的朋友,而他却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出卖我公司的商业秘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 C. 电信体制改革后,手机用户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固定电话,手机也成为普通百姓几乎是不.可或缺...

的通讯工具。 D.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反相成....

、相互促进的。德治是从内部约束人,法治是从外部制约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而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全国各级政府的领导如果都愿做伯乐,做人才的“月下老”,那么国内的千里之骥也就必然是万千成群了。

B.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C. 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 我希望读者从这深入细致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二、请同学们也像余光中那样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调动你的所有感官,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要求:(1)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2)描写要生动、细腻,能够体现出情感与雨的共通之处。(3)字数:300字以上。

《听听那冷雨》 第10页

《听听那冷雨》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答案:ji ã tuó zhã rú yīn y ūn chán nián tǎn t â shì jiã jiū ái mù qíng chuán cãn lài qiào yùn xiān xiǎn lài rú wō

2、解释下列词语。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比喻想法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

皇天后土:天和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山隐水迢:山隐藏,水遥远。

石破天惊: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3、文学常识

答案:《乡愁》 《白玉苦瓜》 《逍遥游》 《望乡的牧神》 《听听那冷雨》

二、课文探究导引:

1、答:“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第5自然段)

第一部分:(1—2)由雨引发的联想。

第二部分:(3—11)作者在不同的地方嗅雨、看雨、听雨、体会雨。

第三部分:(12—12)作者对“故乡”的苦思苦念,成了半生茫然无望的期待。

2、答:岛上回忆大陆听雨(5节): 凄凉、凄清、凄楚、(凄迷)

王禹偁的竹楼听(6节): 清脆可听、铿锵、音乐、声如瀑布、声比碎玉 大陆的屋瓦下听(7节):轻轻重重 潺潺泻下

日式的古屋里听(8、9、10节): 霏霏不绝、滂滂沛沛、秋意弥漫、音乐

台北公寓内(11节):瓦的音乐竟成绝响

3、答:第5节——“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 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

第6节——“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

第10节——“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听听那冷雨》巩固案参考答案

一、课内基础积累运用

1、解析:海蜇 惊蛰 答案:A

2、解析:D. 德治和法治不是相反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补充的。所以“相反相成”用得不妥,应该为“相辅相成”。

答案:D

3、解析:A. 语序不当,“如果”应该移至句首。B. 不合逻辑,“将”与“了”矛盾。C. 成分残缺,“针对”缺宾语,应在“攀升”后加“的情况”。

答案:D


相关作文

  • 听听那冷雨作文1000字
  • 听听那冷雨 关键词:接踵而至 涟漪 氤氲 翻开语文课本,默默香四溢,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哦,原来是<听听那冷雨>,读着美文,我不禁沉醉在雨的世界里-- --题记 雨强如雾,雨倾如注,雨涧如酥. 下雨了,点滴,淅沥,丝丝密密地斜织着.很湿,也很诗,一如香茗化开在心泉里,而那些诗意到极致 ...

  • [听听那冷雨]教案6作文900字
  •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教学目标及训练重点] [教学时间] 拟用一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筝<梦江南>导入.刚才我们听的乐曲是古筝<梦江南>,那在人们的梦里,江南又是什么样的呢?想起江南,人们往往会想到江南的似水柔情,想到江南的迷蒙烟雨.这种感觉在游子的梦 ...

  • 听听那冷雨教案作文2600字
  • 知识与能力: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浓郁凄迷的家国愁思,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赞美与眷恋. 重点难点: 通过对听雨章节的理解把握作者情思,体味余式散文的美感. 教学过程 ...

  • 听听那冷雨 洗洗那忧伤作文600字
  • 清晨打开窗子,扑面而来的是泥土的芬芳,回味片刻,才意识到下雨了,心中便有了一丝欣喜,但夹杂着一些忧伤.时间过的真快啊!不知不觉大学生活已过了两个月了,这一场已经期待很久的雨终究还是落了下来,冷冷的风吹醒了我已经沉睡很久的心.于是我便有了一种想写文章的欲望,写一下我的内心感受.雨,冷而清明,来自那遥远 ...

  • 听听那冷雨(节选)阅读答案作文600字
  • 听听那冷雨(节选)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 ...

  • [听听那冷雨]教案13作文800字
  • <听听那冷雨>教案 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雨,是大家熟悉的.春雨绵绵,夏雨滂沱,秋雨淅沥,冬雨迷蒙.雨,落在地上,有时也会落在人的心上.雨,会引人遐想,勾人情思.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绘雨,描写雨景.雨声,议论"雨&qu ...

  • 以[听听那冷雨]为例看语言外部特征之美作文500字
  • 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笔者认为,语言的外部特征是语言的外壳,剥开语言的外部特征这一外壳,就能触摸到作者的思维脉络,感受到作者深挚的情感,领略到作者深邃的思想.语文教学从语言的外部特征入手,能够回归语文本真,使语文教学真正具有语文味,从而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台湾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 ...

  • 习作2作文900字
  • 雕虫小技一.写好人物的活动 写好人物的活动,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很大影响.在记事作文中,叙事固然是主要部分,但也需要用人物的活动去陪衬,渲染,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在必要的时候,插入适当的细节描写,哪怕是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的描写,都会使人觉得其中暗藏着勃勃生机. 老师讲好题纲就走了,教室慢慢地沸 ...

  • [听听那冷雨](鲁人版高一必修)作文1000字
  • ●教学目标: 2.通过研读课本,体会文章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3.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1.对课文内容的解读. 2.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对课文内容的解读. 2.对时代背景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时代背景:写于1974年,当时大陆正是"文化大革命&qu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