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作文教学教案作文16700字

初一作文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教 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议论文的立论;

2、利用发散思维,多思多想,找寻立论角度。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发散思维,多思善想,找寻立论角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篇文章,立意的问题是多么重要。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

古人又云: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所以,我们写议论文一定要先立意,选取议论的角度。

我们都知道,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而论点又至关重要,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当然,也可以有几个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

二、立论的定义:

提问: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立论?请同学回答。

明确: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

三、举例说明

以人物对《鸿门宴》中的项羽评价为例:

1、我们学过《鸿门宴》,知道项羽是个有争议性的人物。请同学们对他进行评价。

2、我们再来看看历史名人、作家如何评价项羽:(多媒体展示)

(1)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六、教师总结并引申

发散思维在写作中的应用:

1、从哪个角度?

⑴、多向思维。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即发挥思维的活力,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一个方面。

⑵、侧向思维。要求把自己研究领域与的领域交叉起来,从别的领域取得思想上的启发,用来解决本领域内的问题的思维方式。 ⑶、反向思维。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

2、其中多向思维又有主体发散、客体发散之分:

⑴、主体发散:就作者本身而言,作者的能力、素养、修养、经历不同,认识的角度方法也各不相同,面对同一种题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会有所不同,如对于春天,有人说:‚满园春色关不住,‛也有人低吟:‚流水落花春去也‛。

⑵、客体思维:我们对客体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由浅入深、由表面现象到本质,如对客体的象征意义、蕴含的哲理的思维方式就是客体思维。

3、侧向思维:鲁班上山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由此他细心观察,从叶子两边长着许多非常锋利小细齿,想到锯,发明了锯,这就是一种侧向思维。

4、反向思维:就是从相反方面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反问磁能不能产生电,最终终于在1821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总结:总之,我们思考问题,一定要多方面进联想想象,突破思维定式,多角度多思善想,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才能想出好点子,好观点,不是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我们一定要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多看才能找到更多的思路。

七、布臵作文

以‚水‛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800字,一节课完成。

写前指导

水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维:

1、从运动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从坚持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水滴石穿,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从舟行水上的角度,论点可以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4、从时间如流水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有志者应惜时如金。 5、从流动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6、从浇灌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滋润了绿叶,滋润了生命,也造就了自己。

7、从水只向前流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遇到阻碍,不但不退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气势。

八、附范文一篇

水 说

世间万物,各有其形,或高峻挺拔,巍然屹立,在一成不变与瞬息万变中诠释永恒;或翩然起舞,日行千里,以及之千回百转耻笑万物之僵行拙步,如风。而集坚毅与温柔,力量与祥和于一身者,惟水而已。

初识水,在烟台。一片碧蓝,望之无边,不似天空遥不可及,不似险峰高不可攀。她只是悠闲的坐卧在那里,温和地看着一些渺小的生灵在她身边快乐地嬉戏。踏在灾害的边缘,一边是无边金黄,一边是无尽湛蓝,不能不暗叹自己的微不足道。面对着这种博大与从容,还能有什么言语呢?唯敬畏而已。

大海以一个强者而不强弱的姿态告诉我:真正的胜利者,不是站在前台指指点点的人,不是自以为是、不可一世的人,而是面对世间的纷繁,从容地微笑着的人。 再见水,在九寨。五颜六色,千变万化。印象尤深者,当数落日朗瀑布,百米外即闻水声如雷。近览,即见水滴千万奔腾而下,激起银浪无数。一阵风过,身边便如细雨纷飞,使

人不免生疑:莫非落日朗来自天边?一路所见,尽是奇观异彩,唯她,洁白晶莹,不染纤尘,一改先前所见柔媚之美。与彩霞生发出借来高山深涧,只为一展水之力量,水之玄妙。

落日朗以一个骄傲者的姿态告诉我:只要有心,柔弱亦可化为刚强;只要有志,平凡亦可画为奇迹。

终识水,在黄龙。满目皆水。在山顶,在石缝间,到处都是水流的脚印。细细的、柔柔的印痕,细细的、柔柔的脚步。可就是这些看似细小的脚步,踏开了岩石,踏出了溪流,踏出一片桃源胜地。细看一块大石,薄薄的水层匍匐而下,很难想象这些小小的生灵们是如何在岩石上梳理出如此光滑细密的印痕的。伸出手去轻触,是浸透的冰凉。她们来自雪山,带着神圣的使命,要在这里创造出一个天堂。是的,她们成功了,再坚硬的岩石也不能不在她们脚下俯首称臣。她们或许不是奇迹,但她们却用自己纤细的手指创造出了奇迹!

黄龙之水告诉我:我们或许无法改变与生俱来的特性,但是只要有梦,便有希望;只要用力呼吸,便能看到奇迹!

水之形,无处不在;水之魂,亦无处不在。世间之水,无论生在大海、江河、湖泊甚至溪流,都是造物者的杰作。她们含蓄而不怯懦、雄劲而不张扬地向我们诉说着人生真谛。

水之言,你听懂了几分?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教 案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宽容的可贵,培养学生宽容大度的心理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把握选择论据的原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以及恰当取舍论据的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恰当取舍论据。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显示:一考生的失败例文

提倡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自古以来,多少圣人贤士在他们文章和行为艘表现这一美德。可生活中总有些人,却学别人遇到麻烦事‚悄悄走开‛。何也?可能是那些人认为这是最好的一种‚处世哲学‛。但你遇到麻烦事,别人悄悄走开你又作何感想呢?你肯定说现在人人都自私,不易团结。若此下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是就消失了吗?可见我们的中学生一定要乐于助人。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我国祖先从禹开始,但为了使人民免遭洪水的袭击,冥思夜想,终于想出治洪水的办法。成为人类水利工程的始祖,成为人民世世代代敬仰之人。

到清朝时由于腐败的满清政府,正在西方帝国主义日益强大,闭目塞听,认为大清帝国地大物博,龙恩四海。就这样长期骄傲自满,于是‚悄悄走开‛,就使本来强大帝国远远地落后了,于是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丢失了香港。

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总结失败的教训,乐于向西方先进技术来武装自己,使自己逐步强大起来,并在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刷了百年耻辱。

从上面的例子可知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人民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就是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而得到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而使国力大大加强。

2、让学生尝试给这篇文章打分。然后教师公布该文当年的得分:14分

3、提问:为什么这篇文章只得14分?请指出该文的重大失误。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该文的论点和论据之间严重脱节,文不对题。另

外结构、语言方面也存在诸多毛病。

二、学生自读尹方荣《论度量》

1、提问:本文逐层阐述了哪几个观点?

明确

①度量大的好处;②有德、识者度量才大;③靠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

2、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

明确:①引用史瑾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觉得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

②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去,从而化解矛盾。 ③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受损也不愿当众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事例。

④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的言论

⑤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怒,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

(1)(4)是道理论据 (2)(3)(5)是事实论据

3、关于‚宽容‛或‚度量‛的论据,大家还知道哪些?

明确:如‚七尺巷‛的故事 、‚负荆请罪‛、‚管鲍之交‛等等 教师总结: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

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语。

三、例题剖析

(一)论据的选择

1、讨论: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

①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 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跟没法和黑人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②我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明确:论据①④合适,②③不合适。因为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补拙毫无粘边,②也并没有能表明韦钰是‚拙‛的。而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跟没法和黑人比,是‚拙‛;梅兰芳天天口含沙粒练习这是‚勤‛,有口吃的毛病这是‚拙‛:他们经过刻苦努力最终改掉了毛病,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2、以‚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多媒体展示:

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事例: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工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馆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明确:材料符合典型、新颖、确切的要求。

3、以‚学贵有恒‛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多媒体展示:

论点:学贵有恒

事例: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到十点就关门,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到深夜两点钟。

明确:犯了选例不确切的毛病。论点是‚学贵有恒‛,例子却是非常刻苦。‚刻苦‛与‚学贵有恒‛是两回事。 可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也就是说,做什么事只在有恒心,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4、以‚凡事预则立‛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多媒体展示:

论点:凡事预则立

事例:有的青年工人喜欢凑热闹,看见买英语书的人很多,想想现在学英语挺热门,就也买书来读。但没过几天,觉得没意思了,便改学

语文,改学数学,等等。到头来,一样也没学好,倒费了很多钱买书。学习不能没头没脑地东抓西摸,只有缺什么补什么,才能学得有用,学得巩固。

明确:不确切。论点中的‚预‛,是指做事情要预先估计准确,作好充分准备。而选例是说明做事情一定要目标明确,不能凑热闹。

5、以‚不要轻视小事‛为论点,引用下面的话作为论据。同学们讨论一下,看是否合适?

引言: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明确:不准确。荀子的话说的是积累的问题,与‚不要轻视小事无关‛。

6、以‚挫折是一种财富‛为论点,引用下面的话作为论据。同学们讨论一下,看是否有问题?

引言:罗素说过,‚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明确:张冠李戴。这句话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的。

教师总结:

论据的选择,要由论点决定,根据论点的需要,看它能否证明论点。总之,论据的选用要紧扣论点。其次论据要准确可靠,文章所用论据,如是事实论据,那应确凿无误;如果是道理论据,应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引用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第三论据要典型,所谓典型,是指那些有代表性、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更具有说服力量。

(二)论据的使用

1、以‚要认真学好语文‛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多媒体展示:

论点:要认真学好语文

事例的叙述:由于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一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由于刻苦,他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作出了贡献。遗憾的是这个对近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伟大意义的发现,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少数学的证明,人们看不明白,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

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电学的实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为此,他深深感到,科学缺少语文知识是不行的。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多读一点书,特别是没有学好语文。

明确:事例真实、典型、确切。能够证明论点。但叙述不够概括,不符合议论文的叙述要求。

可概括叙述为:

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因为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人们看不明白而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为此,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学好语文。

2、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多媒体展示:

论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事例的分析: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1628项发明,经过多少次失败且不去说,他在发明电灯的实验中为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就试用了1600多种材料。试想,假使爱迪生没有顽强的毅力,遇到困难就却步,那么电灯的出现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明确:最后一句的议论偏到‚毅力‛方面,属于议论不当。应改为:‚爱迪生总结了无数次失败的教训才取得成功。‛

教师总结

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叙述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我们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多义的,或者说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这样的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找出切入点,把事例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材料与观点粘在一起,使之高度统一。如果是多个材料论证论点,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

要学会分析论据。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

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四、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成功范文:

稳中求胜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会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自己的人生中也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五、课堂总结:

选择事实论据要做到:1、典型;2、新颖;3确切。

选择道理论据要做到:1、引用准确;2、有针对性;3、确切。

六、布臵作业:

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结构清楚,论据翔实、确切的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教 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并学会使用。

2、能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充实议论文的内容。

3、探讨善待生命这一人文话题,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搜集关于生命的素材,探讨生命的价值,完成作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挖掘话题‚善待生命‛的内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秦始皇在位时,曾经把大臣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自己要建一个大园林,东起函谷关,西到陈仓。许多大臣心里都不赞成,但不敢说出来。大臣优旃见大家都不吭声,就走上前去,一本正经的说:‚这个计划太好了,在这个大园林里,我们可以多养些禽兽,等敌人来侵犯时,就让麋鹿用角去抵他,这样足以把敌人吓跑!‛秦始皇笑了起来,终于放弃了建大园林的计划。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优旃的正义感和出色口才。那么,他是用什么方法来讽谏的呢?(归谬法:扩大园林只会增加反对朝廷的人,一旦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只好请麋鹿来帮忙,这显然是荒谬的。生活中,提建议需要技巧,写议论文阐明观点同样要讲究方法。)

二、知识梳理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其中启感式的写法是常用结构方式。‚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这种写法一般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当然也可以采取‚联‛、‚引‛、‚议‛、‚结‛或‚引‛、‚联‛、‚议‛、‚结‛的步骤。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

法、归纳法和演绎法。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②、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臵。

③、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④、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⑤、勤于积累,精于筛选。‚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2、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

①、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②、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

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③、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3、喻证法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运用喻证法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①、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做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②、喻体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做为喻证的喻体与做为比喻的喻体不同。比喻的喻体是为了强调特征,描绘事物,侧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以正视听,力求神似,以义取形。一定要对自己所要论证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揣摩。

③、精剖喻体,丝丝入扣。《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绝。

4、比较法

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①、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

用于类比的事物大致有这么几种:古今中外的史实、神话传说、寓言、写作者自己创设的情境等。

运用类比要注意所选取的‚类体‛要同类,不能相对或相反;在类比之后要剖析,要善于揭示,一语破的,一刀见血。

②、对比法

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运用对比要注意所选取的‚对体‛的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的互相对立的关系;必须要对所要论述的对象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可以是人对人、物对物,也可以是纵向比较或横向对照。

当然,以上所概括的这几种论证方法,仅仅使用其中的一种,有时论述也会过于单薄。为强化说服力,许多议论文兼用多种论证方法。不过,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一定要注意突出其中的一种,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写作借鉴

1、学生习作 :

善待生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丞相横槊赋诗慨叹人生苦短。列御寇御风而行,超然洒脱;庄周不为世俗所累,曳尾于泥泞;李白淡泊名利,留下千古佳话。而反观周兴、来俊臣之辈贪图钱财,使自己一生不得安宁;卫青曾与霍去病抵抗匈奴立下大功,却为了功名害死李广,自己也忧郁而终。生命应得到善待,但凡追名逐利而不择手段者,其生命也将黯淡无光。

建功立业,众人所望。但有人是为造福国家,也有人是为了地位财富。为国者的生命是精彩的,只为捞取个人钱财的生命没有任何价值。

善待生命,我们就要让生命有意义。一个人的存在应该让周围的人感到幸福,而不应让别人意识到他仅仅是活着而已。当你立下汗马功劳时,人们会敬仰你,渴望拥有你一样的生命。你的生命是伟大的,因为你在用行动维护它的尊严。当你靠发不义之财想得到别人的艳羡时,你得到的只能是别人的唾弃。

名和利的紫罂粟小巧美丽却身带剧毒,想让它与你一生为武吗?抑或不为名不为利,像陆羽一样品着清茶洗涤自己的生命,感染身边的人们?不为名,本身生命便是精彩的。它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更高;不为利,那亦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它比金银更贵重。生命的高贵不体现在权势上,而体现在能够善待生命上。钱财不会改变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有人想用钱财弥盖自己生命的缺憾,殊不知,这真是欲盖弥彰,像葛朗台一样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贪污受贿者如此,勾心斗角者亦如此。纵使拥有百万家产,显赫身份,也换不回完整而精彩的生命。只有淡泊名利,修身奉献,才能得到完整而精彩的人生。

探究人生真谛,回首人生之路,生命的碑记上不会刻上你所拥有的金钱,只会镌刻上你所做出的贡献;不会刻上你的物质享受,只会刻上你的奉献。善待生命,让我们的一生真的有意义而不为名利所累。

我们仰慕那些英雄,他们拥有光辉的人生;细细数来,他们是真的善待生命者。

【简评】

本文从生命的意义谈善待生命,议论的角度明确而集中。援引大量典型例子辅佐论证,并且运用对比的方法,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语言上注意结构美,有节奏感,有一定的气势。如能增强现实针对性则更好。

2、高考例文: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2005年高考广东满分作文)

广东考生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

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围绕‚纪念‛这一话题阐述纪念要有节制地进行,需要理性作引导,针对现实,立意较高。

本文采用议论文的写法,审题准确,入题快捷。开门见山的提出中心论点‚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更需要理性的引导‛立意较高,观点鲜明,能针对现实,颇有时代气息。论据鲜活,材料典型,总分结构,条理清晰;正反对比,论证充分;引用灵活多样,恰到好处;过渡自然,衔接紧密;结尾照应开头,首尾圆合。这些均是本文的亮点。

在论证过程中,作者能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进行摆事实、讲道理。本文材料新颖而引述恰当,过渡自然而论证严密,内容充实而主题深刻,是一篇政治色彩浓厚、时代气息强烈的难得一见的考场佳作。尤其是出色的理性思辨令人折服,摘取满分桂冠当在情理之中。

四、作文布臵

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面对生命,我们有讲不完的故事、描不完的图画、发不完的议论、抒不完的情感。有人说,生命是一则故事,我们都是故事的主人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演绎着各自的情感;有人说,生命是一幅画,时间是底色,奋斗是画笔,汗水是颜料;有人说,生命是一首诗,平平仄仄,或平淡,或深厚,或朴实,让人琢磨不透……生命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又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你是怎样看待生命的呢?

以‚热爱生活,善待生命‛为话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点拨】

既要善待生命,就要问问自己:当前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在善待生命的问题上存在什么要解决的问题?生命为什么要善待?善待生命将会怎样?假如不善待生命会怎样?怎样善待生命?用问的方式,引导自己多方面思考,帮助自己打开思路。

从正面立论,善待生命就要:

1、珍惜生命 尊敬生命 敬畏生命 直面生命中挫折、痛苦

2、要有坚强的信念 是一种责任 用爱心拥抱世界

3、无私奉献 创造价值 绽放色彩

逆向思维,善待其他生命,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补充材料】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卢 梭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

科学无非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学是对于生命的叹赏,艺术是对于生命的欣赏。 ——林语堂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奥斯特洛夫斯基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张闻天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肖伯纳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 西塞罗 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 —— 郎费罗 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伏契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教 案

【教学目标】

⒈从文体写作的目的入手,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不同。

⒉寻找写作实例,进行比较,总结写作规律。

⒊领悟爱的力量的伟大,懂得爱的教育的重要。

【教学重点】

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不同。

【教学难点】

领悟爱的力量的伟大,懂得爱的教育的重要。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记叙文里的记叙

在记叙文中,叙述是基础。一讲叙述,首先涉及的就是叙述的对象——事情。一般说来,当我们拿到一个记叙文的题目,头脑中总会浮现出好几件符合题目要求的事情,究竟写哪一件,必须本着叙事典型的标准,作出判断和选择。怎样符合叙事典型的标准呢?首先,选写的事情在本质上要有代表性;其次,选写的事情还要有时代的特色。

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提供人、事、物的形态、状貌、性格、功能、事态的变化的画面,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具体性和形象的可感性,切忌概念化的语言,要求提供生动的直观感受,让人亲临其境,亲睹其事,通过感情的渠道,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三、议论文中的记叙

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是概括性的语言。所谓概括,就是将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比如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就是高度地概括化了的语言。

议论文语言的概括性,还表现在事实论据的叙述上。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要做到清楚而概括地叙述

事实论据,首先要善于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证明论点的部分,而舍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其次要学会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运用好叙述,叙述的重点是定向转述。定向转述,不是把人物原来的经历和事件经过照抄照搬,而是服从议论需要的再创作。为了议论的需要,定向转述要选择恰当的角度或口径,转述有关的事件,为议论提供依据,使叙述的材料与观点一致起来。定向转述关键在定向上,同一个材料,服从于不同的议论观点就有不同的方向、角度的转述,就有不同的论证效果。

《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段,原文是1400多字的故事。为服从议论的需要,则有不同方向的转述。

先看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为了证明《水浒》故事发展的‚前后勾联‛‚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特点,茅盾这样定向转述:

‚要说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

只用了70来字就转述了这个比武的故事,抓住故事发展的三个波折点:不比、假比、真比,这样的定向转述有力地证明了‚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观点。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为了论证‚战略退却‛是‚为了保存实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的观点,也援引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故事。他是这样定向转述的: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用了不足50个字定向转述了这个故事,紧扣‚退让‛,突出‚退让‛后的胜利,有力地论证了‚战略退却‛的必要性。

假如从《水浒》‚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的观点出发,这个故事还可作如此定向转述:

洪教头要求比武,林冲却是‚不敢‛;真要比武了,林冲又‚寻思‛‚踌躇‛;待到洪教头步步逼近,林冲方礼貌地出场,只四五棒便‚让输‛了;解枷后真比,林冲略识破绽,洪教头便‚扑地倒了‛。

用了不到90个字,揭示了林冲谨小慎微、委曲求全的性格及武艺高强,而洪教头则盛气凌人、外强中干,证明了‚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的观点。

古人说‚凡为文以意为主。‛议论文的‚意‛就是论点。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确定以后,就得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去论证它。这就有一个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问题。‚论‛,是讲道理;‚述‛,是摆事实。在论证过程中,要善于把‚论‛和‚述‛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而关键是‚围绕‛,即紧紧扣住中心论点,而不是与中心论点相游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范文揣摩】

精神的伊甸园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使我们感动——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一百多年以前的康德如是说。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庄子那样,有一种看透世俗的坦然,以及一副‚泥泞中亦可‛的大无畏;也许,我们并不能像鲁迅那样,有一种尖锐的目光,深刻地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存着的民族劣根性;也许,我们并不能像美国作家海伦•凯勒那样,虽然盲聋,却依然保持一种崇高的品德……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当我们在车站看到我们所等的公交车已来,我们大可不必争先恐后,我们可以让别人先上,那种‚秩序井然‛不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吗?当我们在马路上看到一位盲人爷爷欲过马路却颤颤巍巍,我们也可以主动上前一步,扶爷爷过马路,这种‚关爱之情‛不正是我们异口同声地赞扬的吗?……

我知道,现在的你也许会对这些都嗤之以鼻,可是当你对这一切都不屑一顾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一种文明的‚异质‛?!

的确,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物质也高速发展,但当我们舒适地享受物质文明所带来的一切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想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如何呢?试想,如果精神不发展,人文素养不培养,那么社会还会再进步吗?……是的,我们必须向全世界乃至全人类呼吁——‚构筑精神的伊甸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品质,体现了他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化苦旅》中写尽了文化深刻的内蕴,同时也将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寄寓其中,以警示当今的一代要牢牢地抓住‚人文‛这根绳索,沿着它来找寻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

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人是可怕的,用毛泽东的一首诗来概括之,即‚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有句话现在想来很有道理:‚一个民族的发展前途总是由其人文精神决定着的。‛

‚构筑精神的伊甸园‛——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仅会让你变得深刻,更会使你出类拔萃。

【揣摩提示】

思考:作者在这篇议论文中是怎样运用叙述的?

什么是人文素养?作者运用一组排比句概述了古今中外三个著名人物的事例,分别择取了庄子的‚大无畏‛,鲁迅的‚尖锐‛,海伦•凯勒的‚崇高‛,以此说明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人文素养‛。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对此,作者又一次运用了排比句式,对‚让别人先上车‛的‚秩序井然‛,对扶盲人过马路的‚关爱之情‛这类芝麻小事却不屑一顾的反面现象作了深刻的分析,以此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文明的‚异质‛,因此人文素养不知不觉离我们远去。

作者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中看到了文明的‚异质‛,看到了人文素养流失的原因,显示了作者深刻的洞察力,由此论述了‚构筑精神的伊甸园‛的必要性。

作者目光犀利,破立有致,转合自然,显示了很好的议论功底。

四、布臵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就‚爱心能否要求回报‛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在吉林省吉林市,一名给市长写信求助的中年妇女最近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她曾经是一位爱心妈妈,如今为何开口向社会求助?她付出的爱心能得到回报吗?

王艳玲,今年47岁,吉林省的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因抚养资助孤儿的爱心行为成为‚2005年度感动江城十大人物‛之一,‚2006年度吉林市三八红旗手‛, 2007年4月全票当选‚全国十大母亲‛。正是这样一个曾经感动了一个城市的人,最近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母亲病重需要大笔的医药费,儿子大学马上毕业需要还清4年两万多元的助学贷款,还要替曾经抛弃她而今得了尿毒症的前夫四处筹钱维持生命,儿子希望妈妈帮他找个满意的工作……这一系列的事情让这位大姐一筹莫展,几近崩溃。王艳玲想呼吁一下,看看像她这样的人,对社会毕竟有一点点贡献的人,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能不能给她出点好主意,有没有什么好项目,让她把这个难关渡过去。她说,她也不是想要回报,只是想在困难的时候,希望得到帮助。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教 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议论文的立论;

2、利用发散思维,多思多想,找寻立论角度。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发散思维,多思善想,找寻立论角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篇文章,立意的问题是多么重要。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

古人又云: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所以,我们写议论文一定要先立意,选取议论的角度。

我们都知道,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而论点又至关重要,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当然,也可以有几个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

二、立论的定义:

提问: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立论?请同学回答。

明确: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

三、举例说明

以人物对《鸿门宴》中的项羽评价为例:

1、我们学过《鸿门宴》,知道项羽是个有争议性的人物。请同学们对他进行评价。

2、我们再来看看历史名人、作家如何评价项羽:(多媒体展示)

(1)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六、教师总结并引申

发散思维在写作中的应用:

1、从哪个角度?

⑴、多向思维。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即发挥思维的活力,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一个方面。

⑵、侧向思维。要求把自己研究领域与的领域交叉起来,从别的领域取得思想上的启发,用来解决本领域内的问题的思维方式。 ⑶、反向思维。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

2、其中多向思维又有主体发散、客体发散之分:

⑴、主体发散:就作者本身而言,作者的能力、素养、修养、经历不同,认识的角度方法也各不相同,面对同一种题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会有所不同,如对于春天,有人说:‚满园春色关不住,‛也有人低吟:‚流水落花春去也‛。

⑵、客体思维:我们对客体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由浅入深、由表面现象到本质,如对客体的象征意义、蕴含的哲理的思维方式就是客体思维。

3、侧向思维:鲁班上山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由此他细心观察,从叶子两边长着许多非常锋利小细齿,想到锯,发明了锯,这就是一种侧向思维。

4、反向思维:就是从相反方面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反问磁能不能产生电,最终终于在1821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总结:总之,我们思考问题,一定要多方面进联想想象,突破思维定式,多角度多思善想,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才能想出好点子,好观点,不是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我们一定要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多看才能找到更多的思路。

七、布臵作文

以‚水‛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800字,一节课完成。

写前指导

水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维:

1、从运动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从坚持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水滴石穿,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从舟行水上的角度,论点可以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4、从时间如流水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有志者应惜时如金。 5、从流动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6、从浇灌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滋润了绿叶,滋润了生命,也造就了自己。

7、从水只向前流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遇到阻碍,不但不退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气势。

八、附范文一篇

水 说

世间万物,各有其形,或高峻挺拔,巍然屹立,在一成不变与瞬息万变中诠释永恒;或翩然起舞,日行千里,以及之千回百转耻笑万物之僵行拙步,如风。而集坚毅与温柔,力量与祥和于一身者,惟水而已。

初识水,在烟台。一片碧蓝,望之无边,不似天空遥不可及,不似险峰高不可攀。她只是悠闲的坐卧在那里,温和地看着一些渺小的生灵在她身边快乐地嬉戏。踏在灾害的边缘,一边是无边金黄,一边是无尽湛蓝,不能不暗叹自己的微不足道。面对着这种博大与从容,还能有什么言语呢?唯敬畏而已。

大海以一个强者而不强弱的姿态告诉我:真正的胜利者,不是站在前台指指点点的人,不是自以为是、不可一世的人,而是面对世间的纷繁,从容地微笑着的人。 再见水,在九寨。五颜六色,千变万化。印象尤深者,当数落日朗瀑布,百米外即闻水声如雷。近览,即见水滴千万奔腾而下,激起银浪无数。一阵风过,身边便如细雨纷飞,使

人不免生疑:莫非落日朗来自天边?一路所见,尽是奇观异彩,唯她,洁白晶莹,不染纤尘,一改先前所见柔媚之美。与彩霞生发出借来高山深涧,只为一展水之力量,水之玄妙。

落日朗以一个骄傲者的姿态告诉我:只要有心,柔弱亦可化为刚强;只要有志,平凡亦可画为奇迹。

终识水,在黄龙。满目皆水。在山顶,在石缝间,到处都是水流的脚印。细细的、柔柔的印痕,细细的、柔柔的脚步。可就是这些看似细小的脚步,踏开了岩石,踏出了溪流,踏出一片桃源胜地。细看一块大石,薄薄的水层匍匐而下,很难想象这些小小的生灵们是如何在岩石上梳理出如此光滑细密的印痕的。伸出手去轻触,是浸透的冰凉。她们来自雪山,带着神圣的使命,要在这里创造出一个天堂。是的,她们成功了,再坚硬的岩石也不能不在她们脚下俯首称臣。她们或许不是奇迹,但她们却用自己纤细的手指创造出了奇迹!

黄龙之水告诉我:我们或许无法改变与生俱来的特性,但是只要有梦,便有希望;只要用力呼吸,便能看到奇迹!

水之形,无处不在;水之魂,亦无处不在。世间之水,无论生在大海、江河、湖泊甚至溪流,都是造物者的杰作。她们含蓄而不怯懦、雄劲而不张扬地向我们诉说着人生真谛。

水之言,你听懂了几分?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教 案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宽容的可贵,培养学生宽容大度的心理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把握选择论据的原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以及恰当取舍论据的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恰当取舍论据。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显示:一考生的失败例文

提倡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自古以来,多少圣人贤士在他们文章和行为艘表现这一美德。可生活中总有些人,却学别人遇到麻烦事‚悄悄走开‛。何也?可能是那些人认为这是最好的一种‚处世哲学‛。但你遇到麻烦事,别人悄悄走开你又作何感想呢?你肯定说现在人人都自私,不易团结。若此下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是就消失了吗?可见我们的中学生一定要乐于助人。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我国祖先从禹开始,但为了使人民免遭洪水的袭击,冥思夜想,终于想出治洪水的办法。成为人类水利工程的始祖,成为人民世世代代敬仰之人。

到清朝时由于腐败的满清政府,正在西方帝国主义日益强大,闭目塞听,认为大清帝国地大物博,龙恩四海。就这样长期骄傲自满,于是‚悄悄走开‛,就使本来强大帝国远远地落后了,于是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丢失了香港。

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总结失败的教训,乐于向西方先进技术来武装自己,使自己逐步强大起来,并在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刷了百年耻辱。

从上面的例子可知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人民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就是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而得到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而使国力大大加强。

2、让学生尝试给这篇文章打分。然后教师公布该文当年的得分:14分

3、提问:为什么这篇文章只得14分?请指出该文的重大失误。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该文的论点和论据之间严重脱节,文不对题。另

外结构、语言方面也存在诸多毛病。

二、学生自读尹方荣《论度量》

1、提问:本文逐层阐述了哪几个观点?

明确

①度量大的好处;②有德、识者度量才大;③靠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

2、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

明确:①引用史瑾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觉得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

②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去,从而化解矛盾。 ③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受损也不愿当众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事例。

④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的言论

⑤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怒,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

(1)(4)是道理论据 (2)(3)(5)是事实论据

3、关于‚宽容‛或‚度量‛的论据,大家还知道哪些?

明确:如‚七尺巷‛的故事 、‚负荆请罪‛、‚管鲍之交‛等等 教师总结: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

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语。

三、例题剖析

(一)论据的选择

1、讨论: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

①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 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跟没法和黑人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②我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明确:论据①④合适,②③不合适。因为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补拙毫无粘边,②也并没有能表明韦钰是‚拙‛的。而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跟没法和黑人比,是‚拙‛;梅兰芳天天口含沙粒练习这是‚勤‛,有口吃的毛病这是‚拙‛:他们经过刻苦努力最终改掉了毛病,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2、以‚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多媒体展示:

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事例: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工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馆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明确:材料符合典型、新颖、确切的要求。

3、以‚学贵有恒‛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多媒体展示:

论点:学贵有恒

事例: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到十点就关门,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到深夜两点钟。

明确:犯了选例不确切的毛病。论点是‚学贵有恒‛,例子却是非常刻苦。‚刻苦‛与‚学贵有恒‛是两回事。 可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也就是说,做什么事只在有恒心,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4、以‚凡事预则立‛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多媒体展示:

论点:凡事预则立

事例:有的青年工人喜欢凑热闹,看见买英语书的人很多,想想现在学英语挺热门,就也买书来读。但没过几天,觉得没意思了,便改学

语文,改学数学,等等。到头来,一样也没学好,倒费了很多钱买书。学习不能没头没脑地东抓西摸,只有缺什么补什么,才能学得有用,学得巩固。

明确:不确切。论点中的‚预‛,是指做事情要预先估计准确,作好充分准备。而选例是说明做事情一定要目标明确,不能凑热闹。

5、以‚不要轻视小事‛为论点,引用下面的话作为论据。同学们讨论一下,看是否合适?

引言: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明确:不准确。荀子的话说的是积累的问题,与‚不要轻视小事无关‛。

6、以‚挫折是一种财富‛为论点,引用下面的话作为论据。同学们讨论一下,看是否有问题?

引言:罗素说过,‚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明确:张冠李戴。这句话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的。

教师总结:

论据的选择,要由论点决定,根据论点的需要,看它能否证明论点。总之,论据的选用要紧扣论点。其次论据要准确可靠,文章所用论据,如是事实论据,那应确凿无误;如果是道理论据,应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引用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第三论据要典型,所谓典型,是指那些有代表性、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更具有说服力量。

(二)论据的使用

1、以‚要认真学好语文‛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多媒体展示:

论点:要认真学好语文

事例的叙述:由于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一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由于刻苦,他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作出了贡献。遗憾的是这个对近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伟大意义的发现,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少数学的证明,人们看不明白,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

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电学的实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为此,他深深感到,科学缺少语文知识是不行的。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多读一点书,特别是没有学好语文。

明确:事例真实、典型、确切。能够证明论点。但叙述不够概括,不符合议论文的叙述要求。

可概括叙述为:

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因为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人们看不明白而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为此,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学好语文。

2、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多媒体展示:

论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事例的分析: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1628项发明,经过多少次失败且不去说,他在发明电灯的实验中为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就试用了1600多种材料。试想,假使爱迪生没有顽强的毅力,遇到困难就却步,那么电灯的出现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明确:最后一句的议论偏到‚毅力‛方面,属于议论不当。应改为:‚爱迪生总结了无数次失败的教训才取得成功。‛

教师总结

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叙述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我们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多义的,或者说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这样的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找出切入点,把事例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材料与观点粘在一起,使之高度统一。如果是多个材料论证论点,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

要学会分析论据。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

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四、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成功范文:

稳中求胜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会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自己的人生中也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五、课堂总结:

选择事实论据要做到:1、典型;2、新颖;3确切。

选择道理论据要做到:1、引用准确;2、有针对性;3、确切。

六、布臵作业:

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结构清楚,论据翔实、确切的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教 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并学会使用。

2、能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充实议论文的内容。

3、探讨善待生命这一人文话题,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搜集关于生命的素材,探讨生命的价值,完成作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挖掘话题‚善待生命‛的内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秦始皇在位时,曾经把大臣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自己要建一个大园林,东起函谷关,西到陈仓。许多大臣心里都不赞成,但不敢说出来。大臣优旃见大家都不吭声,就走上前去,一本正经的说:‚这个计划太好了,在这个大园林里,我们可以多养些禽兽,等敌人来侵犯时,就让麋鹿用角去抵他,这样足以把敌人吓跑!‛秦始皇笑了起来,终于放弃了建大园林的计划。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优旃的正义感和出色口才。那么,他是用什么方法来讽谏的呢?(归谬法:扩大园林只会增加反对朝廷的人,一旦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只好请麋鹿来帮忙,这显然是荒谬的。生活中,提建议需要技巧,写议论文阐明观点同样要讲究方法。)

二、知识梳理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其中启感式的写法是常用结构方式。‚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这种写法一般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当然也可以采取‚联‛、‚引‛、‚议‛、‚结‛或‚引‛、‚联‛、‚议‛、‚结‛的步骤。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

法、归纳法和演绎法。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②、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臵。

③、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④、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⑤、勤于积累,精于筛选。‚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2、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

①、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②、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

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③、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3、喻证法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运用喻证法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①、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做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②、喻体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做为喻证的喻体与做为比喻的喻体不同。比喻的喻体是为了强调特征,描绘事物,侧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以正视听,力求神似,以义取形。一定要对自己所要论证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揣摩。

③、精剖喻体,丝丝入扣。《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绝。

4、比较法

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①、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

用于类比的事物大致有这么几种:古今中外的史实、神话传说、寓言、写作者自己创设的情境等。

运用类比要注意所选取的‚类体‛要同类,不能相对或相反;在类比之后要剖析,要善于揭示,一语破的,一刀见血。

②、对比法

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运用对比要注意所选取的‚对体‛的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的互相对立的关系;必须要对所要论述的对象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可以是人对人、物对物,也可以是纵向比较或横向对照。

当然,以上所概括的这几种论证方法,仅仅使用其中的一种,有时论述也会过于单薄。为强化说服力,许多议论文兼用多种论证方法。不过,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一定要注意突出其中的一种,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写作借鉴

1、学生习作 :

善待生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丞相横槊赋诗慨叹人生苦短。列御寇御风而行,超然洒脱;庄周不为世俗所累,曳尾于泥泞;李白淡泊名利,留下千古佳话。而反观周兴、来俊臣之辈贪图钱财,使自己一生不得安宁;卫青曾与霍去病抵抗匈奴立下大功,却为了功名害死李广,自己也忧郁而终。生命应得到善待,但凡追名逐利而不择手段者,其生命也将黯淡无光。

建功立业,众人所望。但有人是为造福国家,也有人是为了地位财富。为国者的生命是精彩的,只为捞取个人钱财的生命没有任何价值。

善待生命,我们就要让生命有意义。一个人的存在应该让周围的人感到幸福,而不应让别人意识到他仅仅是活着而已。当你立下汗马功劳时,人们会敬仰你,渴望拥有你一样的生命。你的生命是伟大的,因为你在用行动维护它的尊严。当你靠发不义之财想得到别人的艳羡时,你得到的只能是别人的唾弃。

名和利的紫罂粟小巧美丽却身带剧毒,想让它与你一生为武吗?抑或不为名不为利,像陆羽一样品着清茶洗涤自己的生命,感染身边的人们?不为名,本身生命便是精彩的。它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更高;不为利,那亦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它比金银更贵重。生命的高贵不体现在权势上,而体现在能够善待生命上。钱财不会改变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有人想用钱财弥盖自己生命的缺憾,殊不知,这真是欲盖弥彰,像葛朗台一样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贪污受贿者如此,勾心斗角者亦如此。纵使拥有百万家产,显赫身份,也换不回完整而精彩的生命。只有淡泊名利,修身奉献,才能得到完整而精彩的人生。

探究人生真谛,回首人生之路,生命的碑记上不会刻上你所拥有的金钱,只会镌刻上你所做出的贡献;不会刻上你的物质享受,只会刻上你的奉献。善待生命,让我们的一生真的有意义而不为名利所累。

我们仰慕那些英雄,他们拥有光辉的人生;细细数来,他们是真的善待生命者。

【简评】

本文从生命的意义谈善待生命,议论的角度明确而集中。援引大量典型例子辅佐论证,并且运用对比的方法,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语言上注意结构美,有节奏感,有一定的气势。如能增强现实针对性则更好。

2、高考例文: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2005年高考广东满分作文)

广东考生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

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围绕‚纪念‛这一话题阐述纪念要有节制地进行,需要理性作引导,针对现实,立意较高。

本文采用议论文的写法,审题准确,入题快捷。开门见山的提出中心论点‚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更需要理性的引导‛立意较高,观点鲜明,能针对现实,颇有时代气息。论据鲜活,材料典型,总分结构,条理清晰;正反对比,论证充分;引用灵活多样,恰到好处;过渡自然,衔接紧密;结尾照应开头,首尾圆合。这些均是本文的亮点。

在论证过程中,作者能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进行摆事实、讲道理。本文材料新颖而引述恰当,过渡自然而论证严密,内容充实而主题深刻,是一篇政治色彩浓厚、时代气息强烈的难得一见的考场佳作。尤其是出色的理性思辨令人折服,摘取满分桂冠当在情理之中。

四、作文布臵

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面对生命,我们有讲不完的故事、描不完的图画、发不完的议论、抒不完的情感。有人说,生命是一则故事,我们都是故事的主人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演绎着各自的情感;有人说,生命是一幅画,时间是底色,奋斗是画笔,汗水是颜料;有人说,生命是一首诗,平平仄仄,或平淡,或深厚,或朴实,让人琢磨不透……生命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又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你是怎样看待生命的呢?

以‚热爱生活,善待生命‛为话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点拨】

既要善待生命,就要问问自己:当前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在善待生命的问题上存在什么要解决的问题?生命为什么要善待?善待生命将会怎样?假如不善待生命会怎样?怎样善待生命?用问的方式,引导自己多方面思考,帮助自己打开思路。

从正面立论,善待生命就要:

1、珍惜生命 尊敬生命 敬畏生命 直面生命中挫折、痛苦

2、要有坚强的信念 是一种责任 用爱心拥抱世界

3、无私奉献 创造价值 绽放色彩

逆向思维,善待其他生命,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补充材料】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卢 梭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

科学无非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学是对于生命的叹赏,艺术是对于生命的欣赏。 ——林语堂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奥斯特洛夫斯基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张闻天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肖伯纳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 西塞罗 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 —— 郎费罗 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伏契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教 案

【教学目标】

⒈从文体写作的目的入手,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不同。

⒉寻找写作实例,进行比较,总结写作规律。

⒊领悟爱的力量的伟大,懂得爱的教育的重要。

【教学重点】

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不同。

【教学难点】

领悟爱的力量的伟大,懂得爱的教育的重要。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记叙文里的记叙

在记叙文中,叙述是基础。一讲叙述,首先涉及的就是叙述的对象——事情。一般说来,当我们拿到一个记叙文的题目,头脑中总会浮现出好几件符合题目要求的事情,究竟写哪一件,必须本着叙事典型的标准,作出判断和选择。怎样符合叙事典型的标准呢?首先,选写的事情在本质上要有代表性;其次,选写的事情还要有时代的特色。

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提供人、事、物的形态、状貌、性格、功能、事态的变化的画面,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具体性和形象的可感性,切忌概念化的语言,要求提供生动的直观感受,让人亲临其境,亲睹其事,通过感情的渠道,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三、议论文中的记叙

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是概括性的语言。所谓概括,就是将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比如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就是高度地概括化了的语言。

议论文语言的概括性,还表现在事实论据的叙述上。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要做到清楚而概括地叙述

事实论据,首先要善于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证明论点的部分,而舍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其次要学会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运用好叙述,叙述的重点是定向转述。定向转述,不是把人物原来的经历和事件经过照抄照搬,而是服从议论需要的再创作。为了议论的需要,定向转述要选择恰当的角度或口径,转述有关的事件,为议论提供依据,使叙述的材料与观点一致起来。定向转述关键在定向上,同一个材料,服从于不同的议论观点就有不同的方向、角度的转述,就有不同的论证效果。

《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段,原文是1400多字的故事。为服从议论的需要,则有不同方向的转述。

先看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为了证明《水浒》故事发展的‚前后勾联‛‚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特点,茅盾这样定向转述:

‚要说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

只用了70来字就转述了这个比武的故事,抓住故事发展的三个波折点:不比、假比、真比,这样的定向转述有力地证明了‚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观点。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为了论证‚战略退却‛是‚为了保存实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的观点,也援引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故事。他是这样定向转述的: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用了不足50个字定向转述了这个故事,紧扣‚退让‛,突出‚退让‛后的胜利,有力地论证了‚战略退却‛的必要性。

假如从《水浒》‚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的观点出发,这个故事还可作如此定向转述:

洪教头要求比武,林冲却是‚不敢‛;真要比武了,林冲又‚寻思‛‚踌躇‛;待到洪教头步步逼近,林冲方礼貌地出场,只四五棒便‚让输‛了;解枷后真比,林冲略识破绽,洪教头便‚扑地倒了‛。

用了不到90个字,揭示了林冲谨小慎微、委曲求全的性格及武艺高强,而洪教头则盛气凌人、外强中干,证明了‚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的观点。

古人说‚凡为文以意为主。‛议论文的‚意‛就是论点。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确定以后,就得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去论证它。这就有一个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问题。‚论‛,是讲道理;‚述‛,是摆事实。在论证过程中,要善于把‚论‛和‚述‛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而关键是‚围绕‛,即紧紧扣住中心论点,而不是与中心论点相游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范文揣摩】

精神的伊甸园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使我们感动——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一百多年以前的康德如是说。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庄子那样,有一种看透世俗的坦然,以及一副‚泥泞中亦可‛的大无畏;也许,我们并不能像鲁迅那样,有一种尖锐的目光,深刻地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存着的民族劣根性;也许,我们并不能像美国作家海伦•凯勒那样,虽然盲聋,却依然保持一种崇高的品德……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当我们在车站看到我们所等的公交车已来,我们大可不必争先恐后,我们可以让别人先上,那种‚秩序井然‛不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吗?当我们在马路上看到一位盲人爷爷欲过马路却颤颤巍巍,我们也可以主动上前一步,扶爷爷过马路,这种‚关爱之情‛不正是我们异口同声地赞扬的吗?……

我知道,现在的你也许会对这些都嗤之以鼻,可是当你对这一切都不屑一顾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一种文明的‚异质‛?!

的确,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物质也高速发展,但当我们舒适地享受物质文明所带来的一切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想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如何呢?试想,如果精神不发展,人文素养不培养,那么社会还会再进步吗?……是的,我们必须向全世界乃至全人类呼吁——‚构筑精神的伊甸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品质,体现了他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化苦旅》中写尽了文化深刻的内蕴,同时也将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寄寓其中,以警示当今的一代要牢牢地抓住‚人文‛这根绳索,沿着它来找寻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

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人是可怕的,用毛泽东的一首诗来概括之,即‚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有句话现在想来很有道理:‚一个民族的发展前途总是由其人文精神决定着的。‛

‚构筑精神的伊甸园‛——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仅会让你变得深刻,更会使你出类拔萃。

【揣摩提示】

思考:作者在这篇议论文中是怎样运用叙述的?

什么是人文素养?作者运用一组排比句概述了古今中外三个著名人物的事例,分别择取了庄子的‚大无畏‛,鲁迅的‚尖锐‛,海伦•凯勒的‚崇高‛,以此说明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人文素养‛。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对此,作者又一次运用了排比句式,对‚让别人先上车‛的‚秩序井然‛,对扶盲人过马路的‚关爱之情‛这类芝麻小事却不屑一顾的反面现象作了深刻的分析,以此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文明的‚异质‛,因此人文素养不知不觉离我们远去。

作者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中看到了文明的‚异质‛,看到了人文素养流失的原因,显示了作者深刻的洞察力,由此论述了‚构筑精神的伊甸园‛的必要性。

作者目光犀利,破立有致,转合自然,显示了很好的议论功底。

四、布臵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就‚爱心能否要求回报‛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在吉林省吉林市,一名给市长写信求助的中年妇女最近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她曾经是一位爱心妈妈,如今为何开口向社会求助?她付出的爱心能得到回报吗?

王艳玲,今年47岁,吉林省的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因抚养资助孤儿的爱心行为成为‚2005年度感动江城十大人物‛之一,‚2006年度吉林市三八红旗手‛, 2007年4月全票当选‚全国十大母亲‛。正是这样一个曾经感动了一个城市的人,最近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母亲病重需要大笔的医药费,儿子大学马上毕业需要还清4年两万多元的助学贷款,还要替曾经抛弃她而今得了尿毒症的前夫四处筹钱维持生命,儿子希望妈妈帮他找个满意的工作……这一系列的事情让这位大姐一筹莫展,几近崩溃。王艳玲想呼吁一下,看看像她这样的人,对社会毕竟有一点点贡献的人,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能不能给她出点好主意,有没有什么好项目,让她把这个难关渡过去。她说,她也不是想要回报,只是想在困难的时候,希望得到帮助。


相关作文

  • 高一语文必修1作文课[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优秀教案作文4600字
  • <心音共鸣 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教案 [教材分析]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写作训练主要是记叙文写作.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写记叙文时, 如果题目能触动自己的感情, 或者引起自己的兴趣, 就可能写出一篇好作文, 即使平时作文写不通的学生, 也会写出比较通顺的作文; 反之, 如果学生对题目不 ...

  • 作文写作与修改作文5900字
  • 1 <在困境中前行 --对高中语文作文写作与修改的思考> 宿州三中 李 珍 2 在困境中前行 --对高中语文作文写作与修改的思考 摘要: 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教学俗称为语文课的三大板块内容.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作文教学这个板块师生普遍觉得困难,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觉得无材 ...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高一必修)作文1300字
  • 教学目标 1.学习质朴本真的语言风格: 2.理解诗人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重点难点 理解诗人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教学方法 自读研讨法 教学时数 0.5节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介绍海子来导入„„ 在中国当代诗坛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15岁考进北大,19岁进中国政法大学任教,25岁卧轨自 ...

  • [阿Q正传]教案(高一必修)作文1000字
  • 教学目的: 1. 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 3. 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4. 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 精神.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 词语释义: 行状崇奉口讷虫豸自轻自贱非常口碑托庇穿凿所以者何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2.注音: 舂ch ō ...

  •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案作文7400字
  • 篇一:高中语文选修一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长恨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背景知识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诗歌 ...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作文1200字
  • 面朝大海教学设计 目标:1.激发学生承担苦难.热爱生活.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意识.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走近海子,理解海子3.感受诗人的博爱之心,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并勇于承担苦难. 教法:非指示性"教学方 ...

  • 淄博市中考满分作文-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作文1900字
  • 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期学生由初 三升入高一,进入初中到高中的转折点.从中考情况分析,学生对教材比较重视,在识记方面成绩良好,对古代重要的诗文一般能加以背诵.能运用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进行仿写.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基础,为高中学习创造了好的条件. 但是,也有不少的 ...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三)(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作文1000字
  • 的惋惜甚至善意的责备:那样死,应该吗? 海子说:走出心灵要比走进心灵更难.海子的创作始终处在一种艰难滞缓的境地,对诗的痴迷使他完全沉醉于精神王国之中,用他对诗歌的爱构建理想的"乌托邦",却又无法走出精神的封锁. 海子的自杀,是对精神家园的守护?对现实的逃避?抑或是„„评论家朱大可 ...

  • 作文作文3200字
  • 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解读 2010-6-25 15:07:00作者:转载来源:网络(0条)字号: 一.指导思想 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现代课程观念,更新课程内容,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倡 ...

  • 作文反思作文1900字
  • 高中作文教学反思 高二张亚伟 目前我们自己的作文教学,问题多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不足之一:作文教学缺乏目的性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大多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先从作文题目的拟定说起,大多情况下,作文题目的拟定比较随意和盲目--要写作文了,才去找题目.而题目又往往从网上搜索或从往年做过的题目找,找到什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