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深圳市高三语文一模优秀作文点评作文32800字

五年级作文

少堂等:07一模优秀作文点评

2007年深圳市高三语文“一模”优秀作文点评

一、程少堂总评

到我的点评的好意。看来不写不行。之所以拖到今天,客观上是最近忙得很,主观上则是我认为这些优秀作文的水平不如去年一模高,因此对这些优秀作文兴趣不如往年大。

大家看看下面这些优秀作文的开头:

“啜一口清茶,茶香满怀,沁人心脾,我们在享受这份闲适与淡雅时,是否感受到茶因沸水而翻腾,沉浮,芳香四溢的过程?长途漫漫,步履匆匆,我们在追求的路上,又是否会抬头仰望那片为康德所推崇的星空?”

“当你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你是否会从心里面开心,并将最真诚的祝福给予他?

当你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你是否会暗地里不爽,耍冷箭,妒嫉的火焰在你头上熊熊燃烧?”

“是什么,让最美的夕阳红笼罩了一层工业时代的灰霾?是什么,让娇艳的花朵染上了一身拜金主义的污渍?是什么,让我们的心沉沦了对美的感受?”

“感受那一抹春风的温柔,接受自然真诚的祝愿,心花随之开在常春的风里,静静享受阳光的乐趣。

感受母亲那一声深切的叮嘱,在热情的眼神中走出,坦然面对失去与挫折。享受生活的馈赠,我们其实很幸福。”

“人们看得到唐明皇的贞观之治,却看不到“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无限悲哀;看得到孙膑的过人谋略,却看不到他与畜生同吃住所受的摧残„„”

“高耸的孤峰没有飘洒的云彩伴它歌唱;大海的中央没有变幻的浪花来做它的舞裙;享受的孤岛躁动着喧嚣,你再也不知道,感动的味道。”

“是什么,让最美的夕阳红笼罩了一层工业时代的灰霾?是什么,让娇艳的花朵染上了一身拜金主义的污渍?是什么,让我们的心沉沦了对美的感受?”

我对排比句没有意见,更没有深仇大恨,但是我现在看到排比句就想吐。为何我现在看到排比句就想吐呢?一种本是优美的文章开头方法怎么就让我觉得想吐呢?我也不谈什么理论,就举一个生活例子吧:上世纪80年代我结婚成家,那时生活条件比现在差很多,妻子从小在北方长大,喜欢吃水饺,每周要包两到三次水饺改善生活,而且根据习惯每次都要用大葱馅儿,还要有点肥肉,说是香。开始每次我是吃得很香的,但是像大多数人一样我喜欢变着花样吃,建议妻子变化菜谱,但她一如既往坚

持每周三次水饺。大约这样吃了大半年光景,吃得我一见水饺就想吐。后来我大概有三年没有碰过水饺。你看看这些聪明孩子写的作文,他们把排比句用得太滥了,他们硬是把排比句的名声搞臭了,搞得让我一看见排比句就想起当年的水饺,产生想吐的欲望了。

这一代人真是把排比句害苦了。我为排比句感到悲哀。

但是这怕不完全是学生的责任吧?

但为不使喜欢我的点评的老师们太失望,我挑出几篇写了点评,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

我尽量将评语写得幽默轻松些,但是同学们我不是讽刺你们啊!希望你们仔细读我的评语,体会我的用意和用心。

二、题目: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性问题,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反复思考而又没有取得共识的焦点问题。人性问题也苦恼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例如,面对他人的失败或不幸,大多数人会产生同情或恻隐之心,显示出人性善良高尚的一面;但是,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的时候,为之高兴的固然不乏其人,心态复杂的也许更多,甚至还有比心态复杂更等而下之的恶言恶行,从而深刻地暴露出人性的弱点。人际间的许多矛盾纷争由此而生。

请以“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2)请以“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为题目,写一篇命题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三、点评

1.在享受的时代学习感受(60分)

问苍茫世界无所不有,在享受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感受,(程按:切!这篇作文居然得了满分!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看一看,仅仅凭这开头第一句“问苍茫世界无所不有”和第二句“在享受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感受”之间的混乱思路和语言感觉,它凭什么得满分!)拥有一颗感受的心,感受心灵的震撼。(程按:开头倒是简洁。但是开头的“过门”很不够功夫,露了破绽。)

一、无声世界创造美丽

2005年的春节晚会,一下子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邰丽华以及她领衔主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无声的世界里邰丽华创造出了特殊的美丽,给人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她的美来源于心灵的震撼,这美感应克服残疾顽强地表现出来,更显灿烂。(程按:这个学生在语无伦次地梦呓。)体现着战胜困难、追求光明的人类精神。(程按:提得够高的了,但是小同学,你语言功夫不到家啊!你怕是连想都没有想清楚。)

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

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她在我们心中是最美。(程按:这两段写得好。)

二、最是风流袁隆平

袁隆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时,就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只是专注田畴,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喜爱稻菽千重浪,(程按:这里化用毛主席的诗词很好!)最是风流袁隆平。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袁隆平的宁静致远、淡泊名利,那是震撼心灵的恬静。

三、一片痴心在支教

徐本禹是华中农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他放弃了读研究生的机会,只身来到贵州偏僻山村支教。

一个人如果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的话,这个人字就成了大。(程按:人就成了“大”?红老大还是黑老大?应为“大写的人”。)正在(是)徐本禹所到之处大,衬出了徐本禹的大。(程按:又在梦呓。这个学生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的话,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程按:太感人了啊——让“我们”一年里头都泪流满面!眼睛没哭瞎吧?)从繁荣的大都市走进大山深处,他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起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原本不属于他的责任。(程按:这几个“扛”用得不错。)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够,爱被期待着,徐本禹刺痛了我们的眼睛。(程按:继续语无伦次地梦呓。)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

感受邰丽华给予我们的美的震撼,感受袁隆平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给予我们的震撼;感受徐本禹一片痴心在支教的追求。

物欲横流、文化交织(程按:这个怪怪的“文化交织”再次证明:这个学生还不能熟练地运用汉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失去方向,要学会在享受中感受。

【点评】

真正的文学表达离不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解剖,本文之所以获阅卷老师的青睐,奥秘就在于此。在享受时代,我们心灵迟钝,感觉麻木,情感漠然,我们天生的热情和善良被环境所摧残压制,我们学会了冷酷、残忍,却不会感受人生的真谛,作者找出震撼他心灵的三个人物来诠释他对人生和人性的理解:邰丽华,一个无声世界的残疾人,可以把生命演绎的灿烂辉煌,她的身上体现的是人性的坚韧和对苦难的超越;袁隆平,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素真挚,宁静淡定的情怀,在农田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徐本禹,主动走进“贫穷和孤独”,他的行动让人感受到一个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信念的坚守。作者选取这几个人物,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美丽,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主题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作者部分表达还较为粗疏,有病句,从这个角度说,这篇满分作文是有遗憾的。

(点评人:翠园中学 邹玲)

程评:作为考场作文,本文当然是一篇好文章,但我认为离满分作文的水平还有一大截:这篇文章宏观思路相当清晰,但从遣词造句看,微观思路相当混乱——作者喜欢用一些自己还没有怎么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果这些地方让人觉得像梦呓一样语无伦次。解决的办法是:老老实实用一些普通词汇,准确而有把握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2.听听那冷雨(58分)

(程按:能把余光中的名篇标题作为自己文章的标题,有胆识。但是命题作文你为何改题目呢?)

“答答滴滴„„”(程按:这是雨滴声呢,还是冲锋号啊?我老糊涂了,怎么觉得像是我小时候听过的冲锋号呢?)是冷雨打落窗台,冷雨送爽,(程按:“冷雨送爽”四个字插在这儿割断语脉很不好啊。可删。)送来满院清凉,在享受冷雨滋润(程按:有机会让

老师把你放到冷雨中“滋润” “滋润”,“享受”“享受”。)的时候,你可曾仔细聆听,可曾听见自己心中一动的声音。(程按:语言味道不足。)

(程按:开头一段立意甚好,但是语言功夫不到位。语言不来情绪。我试着改一下——“滴滴答答„„”是冷雨!是冷雨打落窗台,满院清凉,清凉满院!是啊,按说,下雨可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就是冷雨也不稀罕,但是,有多久了,你没有听过那冷雨的声音?有多久了,你没有体验过听冷雨时的怦然心动?——同学们,要学会用最普通最朴素的词语,表达最微妙最复杂的情绪和情感(最微妙最复杂的情绪和情感往往只需要用最普通最朴素的词语来表达);要学会调动语言文字的千军万马,特别是灵活运用各种句式,为自己的表情达意服务。汉语之美不在一个一个的词,也不在一个一个的句子,而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微妙关系。)

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的如今,想要享受生活实在太过容易,(程按:“太过”不是广东话吧?)这本就是一个享受的时代,尽兴开怀,换自己一个自在。然而享受的愉悦却换不来心的丰富与轻巧。(程按:“轻巧”不妥。)一样是今宵拼却醉颜红,一样是少年听雨歌楼上,却是醉了不识酒浓,爱过不懂情重。一样是老来听雨僧庐下,却不知悲欢离合总无情,只是不住的抱怨:“这该死的雨啊,你怎么还不停。”

可是这雨停了又怎样呢?游山玩水者忙着拍照留念,然后拿回家去自豪宣称:“我去过那里了。”的确,你去过,只是你可曾去一亲山泽,一试水深?你可曾从满山桃花中看到春的芳踪,你可从漫天柳絮中读出夏的诗意。忙于赴宴的人,在你忙着大快朵颐之时,可曾对着满盘珍馐,高声吟着:“与尔同销万古愁”?

在这样一个享受的时代,游山玩水是简单的娱乐耳目,玉盘珍馐是单纯的为了满足口腹,所以大家都忘了,忘记了在山水间感受天地之灵气,自然之和谐,忘了在美食中,发觉文化之悠远,创造之丰富。(程按:这一段小结得好。)

享受着空调暖气带来的舒适的环境,只知道闷睡的我们又怎么有可能感受到夏花之灿烂,冬雪之静美。享受着网络的方便与快捷,习惯了以字母相逢,以数字分离的我们,又怎么能感受唐风宋韵的美丽?

为了让我们重新变得丰富,为了让我们的心灵变得轻巧(程按:“轻巧”不妥。显示作者找不到恰当的词汇。不就是想表达“轻松”“洒脱”之类的意思吗?干嘛用“轻巧”?),为了让我们在丝丝冷雨中不再那么呆板而迟疑,请在这一个享受的时代中学会感受。 从一盏深夜的明灯中感受家的温馨,从一架摇摆的秋千中感受童年的欢乐,从一池荷花中悟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从一盘莲藕中感知“丝不断”的深意,从一场冷雨中听出天地的声音,听出人声(生)的感悟。

别让自己成为单纯享受的机器,别让一切良辰美景都因自己只懂得享受不懂感受而浪费,别让万种风情只在不被真正了解中黯然老去。

所以我邀请你,邀请你和我一道静坐与窗台,听听,听听那冷雨。

(程按:这篇文章后半语言很流畅干净。)

【点评】

本文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两点:

其一,化虚为实。试卷作文题目中的“享受”和“感受”都是比较抽象的词语,作者在行文中结合“享受时代”的常见事项,把人们耽于“享受”的空虚与浅薄写得非常具体;同时通过“桃花”“柳絮”“夏花”“冬雪”“明灯”“秋千”“荷花”“莲藕“冷雨”等意象的铺排,把“享受的时代”应感受的“诗意”充分表现出来。两相对比,彰显主题。

其二,语言精彩,或引用、化用名篇名句(本文涉及了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李白的《将进酒》、蒋捷的《虞美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等名作 ),或灵活用词(如“一亲.山泽”、“一试.水深”“看到春的芳踪......”、“读出夏的诗意......

”等),或整句铺排(如“从一盏深夜的明灯中感受家的温馨,从一架摇摆的秋千中感受童年的欢乐,从一池荷花中悟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从一盘莲藕中感知“丝不断”的深意,从一场冷雨中听出天地的声音,听出人声的感悟”等),增强了文具的表现力,成为本文的一大亮点。

但本文的题目“听听那冷雨”是一个遗憾,因为作者所选的第二道作文题,是要求考生以“在感受的时代学会感受”为题写一篇文

章的命题作文,尽管“听听那冷雨”与文章内容是切合的,但不符合命题作文的拟题要求。按照作文阅卷组的要求“改变题目”应扣5分。

(点评:翠园中学 李红该)

程评:这篇文章让我觉得遗憾的是:第4段小结之后的文字漂亮是漂亮,但是与前半合起来看显示不出逻辑的推进。

3.给成功同学的一封信(58分)

成功同学:

你好!

如果你还在找你的那张英语作文纸,请你翻开你的英语课本第25页,它就在那里,皱巴巴地躺着。

你一定会感到奇怪,我为什么会这么清楚。其实,把它放进去的是我,把它拿走的也是我。对不起!

你的英语水平向来都得到老师的欣赏、同学的羡慕;你的英语成绩也从未低于130 ;而你的英语作文又是大多数人都望尘莫及的佳作。

说实话,作为你的同桌,英语向来都是我的骄傲,而你的出现,让我忽然感到自卑,感到灰心丧气。我很羡慕你学习英语的天分,但同时,我也很嫉妒你。有时候,甚至会讨厌你的存在。

自从那次英语测试后,老师、同学都开始关注你。你考出了在这个学校史无前例的高分145。面对145分的英语试卷,我惊呆了。我怀疑自己我再学10年英语都考不出这样的成绩。为什么你能?为什么你出现在这个班级?为什么你存在?

我一向都为自己的英语感到骄傲的心在一场考试后逐渐消散了,从那日起, 我便一直注意你, 关注你学习英语的状况。可越是往后, 我发现, 你很少会复习英语,背单词、读文章之类的学习时间你也比我少。而我,却把英语学习时间安排得最多。我如此努力,可依然感(赶)不上你。我更不想承认你比我有学习英语的饿天分,不想!

那天,我向你借英语书本来没有别的意思,但当我看到那张整齐的写着英语作文的纸,我的脑袋一片空白,等我恢复意识之后,那张作文纸已在我手中变成一团废纸了。我挣扎了一段时间,终于决定把它扔进垃圾埇(桶)。

可在那天晚上,我彻夜难眠。我想了好多。想了自己,也想了你。

是的,我承认你学习英语的天分比我强很多。你的英语成绩这么棒,肯定也是经过努力付出而得到的结果。

我的英语成绩不如你是事实。我只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弥补自身缺陷,制定更加好的学习计划以便学好英语,让英语成绩更上一层楼。

我想明白了。我豁然开朗,阳光照进了窗户,早上了。

现在,那张作文纸你可以交给老师了。我相信它至少能得24分。因为她皱了。

您的同学 : 嫉妒

2007年2月28日

文章点评:

这是一篇书信体叙事文,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谋篇布局上的一个“巧”字,终评分为58分。从一个高三学生考场作文的角度来看,应该是“物有所值”。其理由如下:

1、以“抑扬”与“倒叙”相结合的心理描写手法,真实再现作者面对同桌取得成功时的复杂心情(佩服——嫉妒——反思——豁然开朗)。其妙处可谓“一石三鸟”:

其一,紧紧扣住了原材料的命题意图,切合题意。

其二,行文跌宕生姿,引人入胜,正合古人“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文法。

其三,先抑后扬,先将自己“阴暗”的心理真实地暴露出来,然后通过反思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格调不俗,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

2、采用书信文件来写考场作文,足见作者即席发挥之灵感。因为书信体最便于对话,最便于真情流露,避免了胡编乱造的另类写法,符合“文贵情真”的写作原则。尤其是收信人(“成功”)的称呼和写信人(“嫉妒”)的署名,更是匠心所在,它不仅吸引眼球,更是紧紧扣住了题旨。从这个角度讲,姑且称这篇文章为“书信体微型小说”也不为过。

另外,环境描写、景物点缀,也为本文增添了亮色。文章结尾部分写道:“阳光照进了窗户,早上了。”寥寥十字,渲染了气氛,烘托出一幅明亮艳丽的画面,同上文“我想明白了,我豁然开朗”相得益彰,有力地升华了格调,也深化了主题。同时,文章的结尾也很有味道,它采用了“言尽意不尽”的手法,耐人寻味。

也许有人会说,本文语言似乎缺乏文采。但语言风格应该是百花齐放,何必千篇一律!

当然,本文也有遗憾,那就是出现了两个错别字。比如将“赶不上你”的“赶”写成了“感”,“垃圾桶”的“桶”写成了“埇”。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相信瑕不掩瑜。

值得提醒的是:希望考生不要机械地模仿某种文体,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

(点评:翠园中学 鲁力)

程评:有一年深圳中考,有一个考生就玩这种把戏——把话题搞成一个人名。然后给他写一封信。这样的小儿科到高三还搞,还得了58分。高考玩这种把戏大约肯定吃亏。

4.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分)

在喧闹的纸醉金迷的社会,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当代步伐紧快的生活中,(程按:见鬼!还有学生用这样陈词滥调开头!)我们应该会感受。

感受是孩时的梦,色彩缤纷,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感受是画家手中的画笔,画笔一挥,便将整个春天带来了;感受是蓝天的白云,纯洁,舒展,飘逸。当迎春花划破冬日的沉寂,黎明的曙光照醒了露滴,我们微笑着,因为我们感受着。(程按:想吐。)

我们要学会感受自然,去从中品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去了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去体会“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壮志凌云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豪迈。感受山的沉稳,也要感受水的壮阔。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奔腾豪情,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阔气势势,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凝重,无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感受。

我们要学会感受艺术。从生命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她的人生也许原本就是一场绝美的舞蹈。她的无声展现了生命的蓬勃,手臂间勾勒出人性的高洁。她,中国惟一一个登上世界两大顶级艺术殿堂的舞蹈者——邰丽华。她是失聪的残疾人,但这并不成为阻碍她的艺术生涯,她生活在无声的世界,却能感受到艺术的真谛。那我们呢?我们要感受艺术,感受艺术会使我们的生命轻轻飞翔,让我们触到蓝天的洁净,白云的舒展。

我们要学会感受科技。是什么能让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五天五夜心跳不已?(程按:什么高科技有这本事?只让我们的心跳5天吗?那第6天“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的心脏就不跳了?)是什么能让中国这么多人同时仰望长空?即使是在黑夜,我们仍然能仿佛找到两双黑色的眼睛在与我们对视,他们微笑着,自信着,我们明白牵动着我们的是什么——费俊龙、聂海胜。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连续115小时的航天之旅,为我们中国人民所骄傲,所自豪,更为我们祖国的科学技术更进一层楼。在科技竞争激烈的现在,我们随时随

地都可以感受科技的高超,感受人类文明。

感受自然,是身心的舒展。

感受艺术,是精神的升华。

感受科技,是时代的呼唤。

让我们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学会生活!

点评:本文紧扣题意,开门见山,直接铺陈,结构清晰、规范,语言自然清新且不乏富有联想、富有气势的句子。另外,作者灵活运用古今素材,展现了较好的素材整合、运用与分析能力。文章内容充实,此乃可贵。

然而,作者似乎对“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缺少一针见血的见解,没有从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层面深入思考。同时,过多的堆砌材料却忽视了在文章中展示自我的思考与体会,太少自己的影子。若能从精神层面多加思考,真正体会“感受”二字,上升到人文关怀与建设精神家园的高度进行论述,文章会更显深刻,更具感染力。

考场作文,应成为我们展现真我思想,关注时代,放飞心灵的舞台!

(点评人:翠园中学 陈友祥)

程少堂声明:今年一模优秀作文点评我就写到此为止。拜拜。

5.尔独何辜(56分)

(黄历初二年初夏的一天,前夜里刚下过一场小雨,魏文帝曹丕给旧友吴质写了一封信,此时陈思王曹植正醉倒在卧榻上。) 季重无恙。

想到能给你写点什么,心里才稍稍好受了点。这一切越来越像一幕滑稽戏了„„你知道我的不快乐,却很难明白原因,而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勇气说出一切,直到现在。无论如何,原谅我的语无伦次吧。

昨天见到了许久未见的仲达。我坐到今天这个位子,他出了不少力,如今却阴着一张脸,问我后不后悔,也不怕我生起气来把他杀了。„„. 他到底是知道我心的人。我一句话都不愿说的时候,也只有他陪着。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我怕他多于他怕我,正是因为这个。他的眼光太利了。他说,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只好走下去。他说的我全明白,却还是止不住地难受。最后他冷笑着说,你以为只有你痛苦么,只有你渴慕着别人轻而易举便拥有的东西么,你能做的事有多少,而你那个弟弟„„. 我捂住了耳朵。

我何尝不知道子建的心愿?他呈上来的文章,满纸卑下华丽的废话,我看了就犯偏头疼,后来直接扔一边让人处理掉。无意之中看到他新写的一首短诗,却会一连恍惚好多天。我们的痛苦如此相似,真叫人好笑。也只有这种地方能看出来我们是兄弟,同样那么不可救药地固执,觉得只有对方拥有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想起那个时候母亲问我,子建有什么错?好像不来参加父亲的葬礼并不是一件多严重的事,而我竟然也支支吾吾、不能回答。或许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样,错全在我。这也是我付出的代价之一吧,只是我得到了什么?天知道七步成诗的游戏,我们在谯的田间散步时玩过多少回了。我承认我的恶劣,可那最后一次,他的目光和那些缓缓吐出的词句„„.

是故意的。然后他走得头也不回。我知道他是故意的,正如他一定知道他所说的“辞赋小道”每一次都那样地刺痛我的胸口。七步怎么能了结我们之间的一切?

我从未承认过,即便对自己——但我知道,如果后世的人有知,一定会说我这是忌妒。我仍然不承认,因为我不相信这样的痛苦能被任何词语轻松概括,让我任性这最后一次吧。

毕竟,我再也不能回到谯,去看望我种下的甘蔗了。那时子建是个那么骄傲的小子,扬着眉毛和我斗诗,下棋我从没输过,作诗却

极少赢,那唯一的一次我高兴得什么都忘了。或者你大概也记得吧,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驱车同游西园„„..

季重, 我真希望能回到那时, 却再也没有任何办法.

(是谁的错? 谁更不幸? 这个故事里没有幸运的人。

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人的悲剧。

曹家兄弟的故事,至今发人深省。)

[点评]本文以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第一人称的视角,以丰富的相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围绕“七步诗”的前前后后,恩恩怨怨,再现了三国时期曹丕、曹植兄弟同室操戈的历史意境。文章通过曹丕的叙述申辩,委婉含蓄地牵涉到了“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这一话题。

不足:题目不贴切;立意不彰显,立意太含蓄,不利于评卷者在短时间内评判是否切题;文体几不象:戏剧不象,书信不象„„ 另外,本文在题材选择和写法上和《赤兔之死》有模仿之痕迹,不宜提倡。

本文初评为56分;偏高。

(点评:翠园中学 丁光辉)

6.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分)

(用)物欲横流来形容这个享受的社会再贴切不过了。庸俗的享乐用具像无孔不入的蛞蝓,爬进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我想学着鲁迅一样对着这些破口大骂,却被那如同夏日午后慵懒温吞的风一般的享受主意吞却了声音。哪里才能找到那焚烧一切的野火?

感受本应排在享受之前,二者却被快节奏的生活和横流的物欲冲断了联。本应是在清泉之间游戏的绿茶,如今被磨成粉末,高压水煮,再流过滤网,加上糖精色素防腐剂,最终灌进了塑料瓶中,更可悲的是被那些自恃有十二分品味,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如饮驴般地灌下。茶,还何提文化?陆羽不知用了多少时间在那清泉水,紫砂壶,雾气与芳香中感受茶的精神,又不知多少次地回味那甘与苦的过程中写出《茶经》。现今却被铺天盖地而来的,沾满了“享受”的标签的人流中为人所遗忘。

令人费解的是没有真真正正地去感受,怎么能享受呢?

快餐文化!这种如同丢弃了的白色泡沫饭盒一样令人生厌的家伙,疯狂地为人们灌一样的品味,一样的享受标准,这种文化下的人,像蚁群中的蚂蚁,盲目地跟从所谓潮流。却不知潮流最前的那一只蚂蚁长的是何等样子,更不知道自己要被引向何方。他们的享受,就是与其他们(人)保持一个方向,一个形态,一个动作,直到将自迷失在这大潮之中,还依旧“享受”着。

快餐文化,生产了无数的宠儿与弃而(儿),比才便是一个例子。著名的歌剧《卡门》在创作尹(伊)始,便被批评为“注定的代表着最典型失败的杰作”。在上演之后,便如同被冷落的下等客人,生在角落。比才在这样的冷落之中,渡(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三个月。然而,两个悲剧的重叠却造就了《卡门》的经典,在比才死后,终于有人用心地聆听了这出歌剧,于是在近百年之后,这出歌剧仍旧是许多著名歌剧院的保留曲目。只有真正的感受,才能让黄金放出夺目的光彩。只是能在这个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的人能有几个呢?

我发不出呐喊,只祈祷每个人都能留出一小块空白,在这个享受的时代用心来感受,感受真正的美丽。

[简评]

这是一篇文化随笔,有三个亮点,有力提升了发展等级分。一、对大众流行和快餐文化的准确把脉和针砭。大众在文化消费时只是一味地盲从、享受,而不懂得欣赏其美丽、感受其韵味,对时代特点的的了解和分寸的拿捏都很到位。二是论据选择有一定代表性。品茶如驴饮而不懂得享受其中的文化,歌剧《卡门》先冷后热成为经典,两个事实论据一反一正,支撑论点。三是警句。“令人费截的是,没有真真正正地去感受,又怎么能享受呢?”“只是在这个享受的时代学会干涉的人能有几个呢?”

本文的不足之处是:一、对感受与享受的概念要阐述的更清楚一些。二、论据的选择还可以更丰富一些,还应该有更典型的文化现

象可以应证作者的观点。

(深圳市翠园中学 谢晨)

7.别人的成功,自己的动力(58分)

当你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你是否会从心里面开心,并将最真诚的祝福给予他?

当你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你是否会暗地里不爽,耍冷箭,妒嫉的火焰在你头上熊熊燃烧?

或许你都经历过这两种状况,你是否发现在我们开心后,不爽后,生活还在继续。

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从中获得了什么。

他人的成功或幸运,不是我们的成功或幸运。替他人欣喜,我们是否应以此作为自身的动力,发愤图强,勇往前进?

在欧洲足球冠军联赛上,曼联队曾与皇家马德里有过生死之战。

“红魔”曼联和“银河战舰”皇家马德里在当时均是足坛上最强大的队伍,鹿死谁手?谁也说不清。但胜利者,只有一个。 曼联作阵主场,但是正处于巅峰状态的罗纳尔多以“帽子”戏法使曼联队几乎崩溃。

或许你会想此时曼联的球迷一定都站起来对着罗纳尔多臭骂一顿,可是,你猜错了。

此时,曼联的球迷全部站起来,并没有张口大骂,而是以最热烈的掌声表示对罗纳尔多的敬佩。

试想给予一个让自己心爱的队伍淘汰的人掌声和敬佩,曼联球迷的胸怀该有多宽广啊!

曼联队也以此激励自己,这也是曼联队一直处于强队的原因吧!

相反,纵观历史长河,南宋的秦桧却做出了另一番举动。

面对岳飞元帅赫赫功绩,屡受皇上嘉奖,秦桧不满。

面对岳飞元帅精忠报国之心,屡受老百姓赞扬,秦桧不服。

面对岳飞元帅正直忠心,让人爱戴,秦桧再也坐不住了。

他让岳飞元帅承受“莫须有”的罪名,他借这种方式,低劣的方式来宣泄他的不满,来报复忠君报国的岳飞元帅。

我不明白,实在弄不透,秦桧你其实拥有一身才艺,为什么不凭真本事来与岳飞比较,而要用这种卑鄙手段呢?

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我们应该以此作为自身动力,激励自己,勇往直前。

点评:纵观全文,有两大亮点。一是观点鲜明有力,一开始就能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二是语言流畅,善于使用排比句。开头用排比段开路,加之以设问,有先声夺人发人深思的效果;在第二次论证时,三个“面对”,层层递进,使论据更突出,鲜明。

本文也有两大遗憾。一是论据不能支持论点。曼联球迷以最热烈的掌声表示对罗纳尔多的敬佩只能证明“给失败者以掌声”的观点,却不能证明论点“以别人的成功为自己的动力”。二是结构不够严密。一个论据,分为7个自然段,似乎没有必要。频繁分段造成结构不严谨。

(点评人:翠园中学 陈友祥)

8.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5分)

大千世界,色彩斑斓;芸芸众生,各奔前程;日月星晨,沧海桑田,一切一切,都随学着历史的车轮前进着,从而造就了今天这个美丽的新时代。

生活水平的提高,赋予我们享受的权利,因此,在忙碌之余,我们也应该忙里偷闲,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感受生活的美好。

【点题,“学会感受”是一种精神生活,一种心灵感悟。】

㈠ 感受阳光

哲学家第欧根尼有一天坐在木桶上沐浴阳光,恰好亚力山大大帝去他家作客,大帝走到他跟前说:“你可以说出你要的任何恩赐,我都答应你。”第欧根尼接着说了一句流传至今的话:“走开,别挡住我的阳光。”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强烈的震撼力,他让我们感受到他对阳光的感情,他感受到了阳光的灵气,那甚至可以凌驾于皇帝之上的魅力,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到的对话。

【成功的王者拥有无尽的物质财富,潦倒的哲学家沐浴在阳光中,权贵名利财富在哲学家看来不值一文,它们必须“走开”,此时哲学家正在与天地对话,他的心灵在阳光下温暖而充盈,欢乐而自在!】

㈡ 感受尘埃飞舞

细小的微粒,既能使天空蔚蓝,也能使空气更浑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一束阳光照进窗内,会有一簇尘埃在翩翩起舞,【欢乐!只有静下心来才才能观察得到。】正是这些小精灵,反射了阳光的色彩,使光更温和的接近人类,从而避免了强烈的辐射。尘埃的存在让人领悟到凡是存在都是有道理,每个事物,乃至每个人,都会在潜移默化间对世界贡献自己小小的力量。【有感悟,但不确切。】

㈢ 感受诚信的魅力

季布是楚国人,他以诚信服人。世间流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曾随项羽打战(应为“打仗”),战败后被刘邦虏获了。当时很多人都站出来为季布求情,使得季布死里逃生。后来,凭借诚信,季布还受到了刘邦的重用。

诚信是看不到的财富,但他却真真实实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在必要时,诚信是我们通向成功的通行证。(“在必要时”应删除,要成功,诚信是不容怀疑的)所以,让诚信款步于灵魂的阡陌,走向成功的人生。

㈣ 享受人生,感受生活。

蔚蓝的天空,深邃的海洋;鸟语花香,精彩纷呈。这些都是构成人生的元素,在享受这美景良辰之余,我们应该清楚:每一颗星星都在挥撒(错字,应为“挥洒”,但用词不当)着自己的光辉;每一阵清风都在分发着凉爽;每一片树林都在制造着阴翳。生活就是奇迹,我们在享受的时代,要学会感受生活:感到阳光的温暖、(,)感受尘埃的奉献;(,)感受诚信的力量;(,)感受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一切„„

【点评】

日复一日,普通、细微的生活中也能觅出诗意和哲理,如果你有一颗感受生活的心。阳光,时时普照大众,在哲学家眼里珍贵于帝王的权势,因为哲学家要的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心灵的感受;尘埃太细微,常常被人忽略,作者却看到了它“翩翩起舞”,它的价值所在,因为作者学会了感受;诚信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价值观,它是属于心灵的,也被作者网罗其中。

这几个片断,都突出了心灵的感受,它富有诗意,关注内心,因而作者对题目的理解是成功的。但是后两部分在构思上与全文还不够协调,第三部分与前文选材角度不同,有拼凑之痕,第四部分属于小结,不宜与前文并列,不过考场上时间有限,有点瑕疵也就在所难免了。

(文中点评、总评:翠园中学 邹玲)

9.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分)

啜一口清茶,茶香满怀,沁人心脾,我们在享受这份闲适与淡雅时,是否感受到茶因沸水而翻腾,沉浮,芳香四溢的过程?长途漫漫,步履匆匆,我们在追求的路上,又是否会抬头仰望那片为康德所推崇的星空?

学会感受,感受人与人之间那份已被世俗淡化了的爱。

当世俗凝滞了我们前行的脚步,学会放下多余的负担能让我们身轻如燕。当成见蒙蔽了我们原本纯洁的心灵,学会宽容能让两颗心相互撞击,生发无限共鸣,无限火花。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感受桃花源的无忧与快活,感悟陶渊明笔下所延伸的无限思绪。

学会感受,感受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心灵形释,与万化冥空的合一感。

如何做到“我爱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亦如此”?如何体验到高处一无所有,而又应有尽有的感触?把心交给自然!让心与眼睛同去旅游。观海则情溢于海,观山则情满于山。每一处都有“造化钟神秀”,每一处都应有“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而为声”的心之恋景。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放飞心情,体验“前无古今,后无来者”的高泊感。

学会感受,感受让高贵与高贵相遇,灵魂因高贵而芳香的喜悦与兴奋。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康德仰望星空,为道德定则。我们阐开灵魂的大门,让一切自由与清新之气进入,感受那一方土之深沉,那一株花之天堂,那一颗因眼泪而饱满的心。

所谓“掬水月在手”,不过是人感受灵魂后的外延;所谓“半江瑟瑟半江红”,也不过是人因感受“全”与“半”而产生的自然妙境。学会感受,自己也能成为永恒,学会感悟,生命也能幻化成为无限!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学会用心去倾听,去诉说,去涵盖。越是物质利益充斥的时代,越需要学会感受,感受那在心里种了根而又不曾得到浇灌的花,感受那永远在我们头顶上闪烁而又不曾被我们铭记的星辰。学会感受,最终上升为感悟,成为灵魂中永远流淌的清流。

茶因韵而怡人,又因香而沁人;星空因闪烁而引人,又因人的思考而成为永远。我们,因享受而更加学会感受,因而生活得更从容,更优雅!

评语:

这篇文章的作者颇有才情,恰当的引用为文章增色不少。文章语言富有张力,内涵丰富,时有“让心与眼睛同去旅游”这类充满智慧的语句闪现,文中不仅有“海子”还有“康德”,作者的阅读视野比较开阔。

在形式上,这篇文章也相当讲究,行文层次清晰,每一部分所拟的提领段,整齐而有概括性。文章分三个层次对题目进行了比较透彻的阐释。1、学会感受,感受人与人之间那份已被世俗淡化了的爱。2、学会感受,感受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心灵形释,与万化冥空的合一感。3、学会感受,感受让高贵与高贵相遇,灵魂因高贵而芳香的喜悦与兴奋。

作者的作文功底比较厚实。

(翠园中学 吴春生)

10.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6.5分)

远离了硝烟,摆脱了饥饿,正存享受生活的我陷了沉思„„ 享受和平,我不得去追寻离我们不远的那次战争。一个人的欲望,一个民族的复仇给人类带来了一场亘古未有的大灾难。那从耳旁飞过的子弹,那战壕里的惨叫声,那一把把插在肉体上的刺刀,还有那张张血肉模糊的面孔,都令我怵目,让我不禁要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杀戮不会带来征服,战争更不会带来世界人民的大一统,只有和平才是真正的归宿。和平孕育着幸福和安宁,可它像一朵美丽的花,绽放时艳丽夺目却经不起人们任意的攀折。只有用我们的心去感受和平永远铭记战争带来的伤痛才能将和平的花朵开遍人间的每个角落。

每次看母亲送我上车转身离开的身影,我都心潮涌动。母亲的青春已逝,正当我还在游玩于乡间享受童年之乐时,她那双手可早已磨出了厚茧,皱纹潜伏在她的额头。我一直享受着母亲的爱,毫不留情地花消她对我的付出。确实,我需要去理解感受她的辛酸和苦楚。“慈母手中线”,母亲们就是用手中细细的线一针针地为我们缝制生命里的风衣,供我们遮风避雨,一路上风雨无阻。可是,这一切都如此厚重与深沉,叫我如何回报?

一次次行走在林荫大道,享受着和熙阳光的轻抚;一次次漫步于花街小巷享受着恬静而平和的世俗生活。可是,我必须得想想这一切的安宁与平和所依托的是什么。每逢佳节,家人团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守卫在自己的岗位上,双眼目视着海平面,望着苍穹,凝望雪山,眺望着草原。他们总是风雨无阻,无私地执着地操守一份责任。他们从未想过退缩,始终挺立着身板,贮立在哪儿,哪儿就多了一棵树。他们不懂得享乐,就算置身于人间仙境,也不眼多看几眼,勿勿地又上了路。然而,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生命守卫着无数人的平和与安乐。

生活在一个享受的时代,我们有许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的种种美好。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获取快乐与幸福的同时也要去感受这一切的来之不易。让我们学会铭记,学会感恩,学会感谢,生活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在感受的世界中学会追溯美的源头。

评语:

这篇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是:“在获取快乐与幸福的同时,也要去感受这一切的来之不易。”文章分三个层次对这个观点进行了阐释。一、用心感受和平,永远铭记战争带来的伤痛;二、感受母爱的厚重与深沉;三、享受世俗生活,感受“默默无闻的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生命为我们作出的奉献。

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始终把握“感受”进行阐发和追问,扣题紧且较有深度。文章最后两节是议论的核心所在,尤其是最后一节,扣题意收束,有豹尾之效。

(翠园中学 吴春生)

11.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6分)

一杯牛奶,欢乐开怀。柳荫匝地。阳光常在,无嘲哳之就耳, 无饿殍之成灾。离开电视机,还有internet 。观燕雀之归去来,候春暖之花开。一口畅气胸中吐:无比自在。

的确,在这个相对和平,相对繁荣的世界里,多数人会认为自己生活在享受的时代。然而,在这玩乐和享受背后,是否荒废了什么呢?好比我们躺在柔软的沙发床里,是否会觉得身下好像是虚无呢?

在这享受的时代里,别忘了感受。

感受别离: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别离是痛,痛得竟“无语凝咽。”别离是恨,“恨到何时方始休?”别离是那一抹夕阳,“斜晖脉脉水悠悠”。别离是那一轮明月。若得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个无论时间还是空间维度都比以前大很多的时代里,别离都不应被淡化,电话网络QQE-mail 短信,统统解决不了思的难题。孰不知,恋人一别,日后或许“蜡炬成灰泪始干?”朋友一别,可能真会在“西风袅袅秋。”中一看肠一断。而老少之别,不也会酿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恨?

感受困苦:视人之身,若亡之身。这里的困苦,是他人的疾苦,是与常人不同的疾苦。在那些钟鸣鼎食之家的家伙们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时候,他们可曾想过,有多少人还在过着箪食飘饮, 蓬面为生的日子?单在中国,这个数学早已上亿。吴牛喘月时,他们正在背灼炎天光,面朝土焦黄。而条件的艰苦,制度的破陋,又会使多少人成为怨魂?想到这里,不免产生“若教恨魄皆能化, 何树何山著子规”的感慨。

善待困苦之人吧。不少人以为农村就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还尝言要下乡“体会”。孔庆东的妻子一听说乡下连抽水马桶都没有就马上不作声了。面对这等困苦,我可否真的感受?

感受挫折:莲花不染亭亭蔓,玫瑰生刺空羁绊。人生在世,哪个不要过个三道五沟?每一步都有可能跨(应为“垮”)台。记得某家著名企业的生存守则就是:时刻劳(应为“牢”)记,公司还有一个月就要破产。现实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一种挫败感。

若无严冬的风雪浇灌,何来傲梅的一段香?挫折即动力。感受挫折就是抓握住前进的动力。

在这个享受的时代,我们要学会感受。伤离,吃苦,受挫,我们摆脱不了,不妨用心感受。史铁生说,把悲观认识清楚了就是乐观。

我们何不就依此言,感受出另番享受呢。

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它名句的巧妙运用以及整散相间错落有致的句式,语言优美。富有文采。

文章开篇紧扣文题“在享受的时代”行文,对“享受的时代”文采飞扬的描绘,不同凡响,这是它为得高分而投下的法码。所以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写好开篇,至关重要。

正文部分,分三个方面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别离”、“感受困苦”、“感受挫折”,仍佳句叠出,大量诗句的引用和化用,显出作者涉猎广泛,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情才气令人赞叹,但是,却不免使人感到文章过于华丽而内容不够充实了。遗憾的是,作者是在“感受„„”上下大笔墨,而忽略了文题的语义重心是“学会感受”,如果考题是“在享受的时代感受”,那么这篇文章可能更加切题。因此,审题需要咬文嚼字,还要仔细分析文题的句式结构,更要把握文题的语义重心,只有紧扣文题语义重心选材立意才能使文章做到不偏离题义,才能稳中求新。这是作文制胜的关键!

(点评老师:翠园中学 李秀萍)

12.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分)

夜半寂寂,忽然惊醒。冷汗涔涔而下,却不记得梦到了什么。眼前只有一片漆黑,仅听得一片淅淅沥沥的声音。哦,下雨

了。

辗转反侧,却是长夜再无眠,索性听雨。

南方的树,都有着极大极阔的叶子,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承载这海畔的温婉明丽。于是便是霏霏细雨落在这叶上,也有了大

珠小珠落玉盘的铿然。更何况是这一夜的骤然暴雨,沉沉黑幕中响起的简直是“十面埋伏”的铮铮琴音,宛如窗外有铁马冰河正以万夫不挡之势席卷而来。然而在这一片战鼓蹄音中,我却意外地感到心安,似乎茫茫天地间仅有我,这场雨,和无边无涯的黑暗。不再有争吵、怀疑、尴尬和矛盾,不再有无止无休的试卷和竞争,也不再有朝匆匆暮匆匆来去皆匆匆的忙碌,只有弥漫于天地间的氤氲水气和默默听雨的我。

呵,听雨!曾几何时,我对这种行为都是不屑一顾的,自以为年轻当如火如风,轰轰烈烈拼一场,潇潇洒洒闯天涯,而听

雨葬花什么的,都是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之行。

是的,成长在这个享受的时代,我们都是躁动的。蹦迪,网络,流行风,不知所谓的歌曲和生拼硬凑的电影„„手机一代

换过一代,永远都是更新更好的产品向我们招手,再不需辘石井和麻绳,扭开水龙头便有清亮亮的、消过毒的水喷涌出来;再不需喂马劈柴了,飞越大西洋也不过几个小时,天然气通过管道直达各家各户;甚不需要出门买东西了,一通电话或鼠标一点,便有人直接送上门来„„然而,我们却如此空虚。

有多久,不曾感受过自然?脚踏着坚硬的地板,穿行于楼与楼的森林中,茫茫人海中也抑制不住心底泛起的孤独与恐慌。

圈养的鱼,笼中天然自安的鸟,细心修饰过的花草树木„„伪饰的自然摆在眼前,却更让人觉得疏远。而今夜,寂寂黑暗,喧嚣雨声,却给人无比的享受。想到如我一般卧床听雨打芭蕉雨打梧桐的李易安,想到雨巷里那个丁香一般的姑娘,想到凄风苦雨中布衾冷似铁的杜工部„„许多人许多事都从脑海里一晃而过,有喜悦的也有悲伤的,但无一在我的心湖中掀起波澜。只是回忆着,咀嚼出种种滋味来,微笑着回忆过往思考未来而不如以往般总感觉沮丧。渐渐的,什么都不再想。只有渐小的雨在耳畔在心上跌落的铿然之音。有人说,成长只在一瞬间。我想,幸福也只是一瞬间的感受吧?融入自然,体味生命。

“滴答、滴答、滴答„„”

窗外雨潺潺。

作文点评:

有人说考场是扼杀学生作文灵性的屠宰场。大量的平庸之作和应景之作充斥其间,让阅卷老师不胜其烦,徒生奈何。然而

在大量的批阅之后,总也会有清风徐来,水波微澜,叫人叫好的上乘之作。说到底,一个语文修养好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他的才华所散发的光芒是怎么也遮挡不住的。本文就是这样的一篇优秀作文。

本文的亮点之一:文化味比较浓。无论是写景,还是抒写感受,都深深打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小作者在遣词造句时,把

平时阅读所收获的经典娴熟的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丝毫不见矫揉之痕迹,也没有堆砌卖弄,让人感到平实自然。

亮点之二:思维清晰。文章先写在南方的静夜听雨的感受,由此生发许多的感受。听雨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感受和感悟。

在这个享受的时代,人们对此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因为时代变了,生活变了。就是这种变化最能让有心人产生许多感触,因而触发对纯真时代的美好生活的怀念和沉醉。

微瑕之处:文章开头意思不甚明晰,与引出下文思路没有必然联系,因而显得有些落俗套。

(深圳市翠园中学 钱冰山 评)

13.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5分)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这是谁的诗句?寥寥十字,将曾子建独具的欢乐的放歌与沉默的悲怆描摩得形神毕肖。那想必是一场建安文人的欢宴。而他是席间最放浪的吟唱者,享尽荣华锦衣,享尽飞盏狂歌。然而须臾间,笙箫不再,嘉宾散尽,只剩下寂寞的王

孙,满心悲凉油然而起,落笔处荡气回肠。

这便是感受失落,感受孤独,感受到世界浮华后的悲剧的灵魂。一个真正懂得感受世界沧桑的人,注定无法沉浸于一场短暂的人生的欢宴。因为宴罢的凄清,往往比飞盏狂歌的醉意更难忘怀。

窗外的世界永远超出了你我的想像。当我正感受着温柔而狂妄的少年情怀,那个未来的我也许眼已经站在茫茫人海中冷笑。我不禁欲问,此刻的单纯是否全被明目的自己所背叛?物质享受的罗网,是否全湮没每一颗富于感受的心灵?

人性已经作出了一半的回答。充满渴望,永不言败,这在狂飙突进的人类文明里早已被树立为道德的正极。人是会背叛自己的动物,这在本质上源于人世是一切欢乐的源泉。财富的涌流,个性的解放,使人拥有了最好的享受的理由。

然而,人性追逐欢乐的本质既然只能作出一半的回答,也就只能充实起一半的人生。醉与醒,这是人生的两重境界,后者象征了人精神上崇高的自主性。那是反思和觉醒,那是对这个充满了苦难和悲哀的世界所承担起的——是的,责任。

感受失落。捧一杯红酒,照一襟月色,未来的你还是否缅怀少年的激情?如今,我们面临着各自踏入人海的离别,也许是诀别。为了祭奠痴狂的岁月,我不愿吝惜一分失落。

感受孤独。我认为这是人类的命运,也许是宿命。每个人的一生不知有多少次欢乐的飨宴,醉眼朦胧中物是人非。于是,独自行走在灯色橘黄的幽蓝天幕之下成为了一种生命的真实。

感受世界的苦难与悲哀。难道能为一点优越的生活而沾沾自喜?难道能面对贫穷、战火与荒凉无动于衷?惟有发于良知的感受能唤起人类的行动。现代人类空虚迷惘的真正良药,是这个世界种种残酷的真实。

时代需要精神上的净化,那是古希腊悲剧式的使命。当我在享受的时代里学会感受时,我终于能够说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无论窗外的世界拥有广厦于重,我永远不改少年之心。

作文点评:

好文章总是春风拂面,醉人心脾。又仿佛出水芙蓉,天然样,淡淡妆,叫人回味,叫人沉醉。本文就是这样的一篇优秀作文。

本文的亮点之一:文化味比较浓。字里行间深深打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作者虽然年轻,但构思、安排结构与组织语言的能

力很强。通读全文,既不见矫揉之情,也不显堆砌之词,让人感到平实自然。

亮点之二:思维敏捷清晰,视野开阔。文章从评价古人的诗句所包含的内涵入手,自然显出不俗的能力。然后用一句话总括

本文的题旨,总领全文。接下来先辨证地分析享乐与感受失落、孤独的关系,然后从感受失落、感受孤独、感受世界的苦难与悲哀几个方面去领悟生活的真谛。

亮点之三:语言凝练。通读全文,似行云流水。无论是词语运用还是句式变化,清新自然又颇具匠心。浸染了优秀文化的魅

力。

亮点之四:全文书写非常漂亮,字迹颇具书法之魅力,文面整洁,全篇没有一处涂改的痕迹。这在考场作文里实在难能可贵。 微瑕之处:写享受与感受的关系时,内容稍微有些模糊,而感受的具体内容稍微显得单薄了些。

(深圳市翠园中学 钱冰山 评)

14.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5分)

现代人日益开始追求享受的同时也同样证明了现代人的日益孤独。联系方式的便捷似乎却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上班只认识同事,娱乐方式似乎也只有唱卡啦OK 么?谁感受到了?

叔本华曾经说过:“满足一个人的生存需要真实并不比满足一头野兽的生存要求多多少。”但随着人的成长,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人开始自己为自己设定生活必需品并且不断增加。人们享受着甘醇的美酒,优美的音乐,穿着华丽的衣服,谈笑声色而后似乎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又似乎忘了自己做了什么,生活方式外围的枝繁叶茂让人忽略日渐干枯的内心。

现代人日益孤独却又很自相矛盾地不会独处,似乎只有置身喧闹中才能感觉到有安全感。于是他们不断地用物质填充着自己,他们看上去身体健壮而心灵却脆弱饥饿,他们既饥饿又消化不良。尼采说这时说:“我没事的便是傻瓜。”

第欧根尼他不想享受物欲,他见到孩童用手捧水喝竞(竟)也把身上唯一的瓢子丢弃。他只要感受万物、生命、真理。所以当亚历山大帝走到他面前说可以满足他一切时,他说:“我只想你走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这种完全的超然物外我们做不到也不必去做,但我们可以明白精神上的空虚是食物补不来的,精神的富足也是钞票无法买来的,精神上的快乐更不是唱唱K ,喝喝酒就享受的(得)来的。

二十一世纪的当下,人们了解超女多过了解巴金老舍。人们也许知道谁得了奥斯卡却可以不知道山西得煤窑又死了几十人。人们看上去知道鲁迅知道巴金,但也只是知道而已,民族精神是否能通过“知道”就传播下去,这许许多多得仅仅“知道”将更深沉得东西抽象化了,鲁迅仅仅就是鲁迅,没有民族魂,没有民族精神,没有民族力量。这种许多本是应被体会、被了解、被刻骨铭心的精神食量却只成为了被知识具体化了的、符号化的几条文学常识题,精神食量成为了超出我们自身的,与我们无太大关系的客观存在。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在享受的年代学会思索,学会思考;在享受的年代学会沉静。学会在物欲横流的年代里做一个精神富足的人。

【点评】

本文立意有一定的深度,一针见血地点出现代人在“享受的时代”身体快乐精神并不“富足”----不会感受,“他们看上去身体健壮而心灵却脆弱饥饿,他们既饥饿又消化不良”,指出“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在享受的年代学会思索,学会思考;在享受的年代学会沉静”。在阐述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叔本华、尼采的名言和欧第根的事例以及“人们也许知道谁得了奥斯卡却可以不知道山西得煤窑又死了几十人。人们看上去知道鲁迅知道巴金,但也只是知道而已”的现状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印证,有理有据。不足之处在于有“破”乏“立”,对“在享受的时代”的人们不会“感受”的现状,对“在享受的时代”如何“学会感受”则缺乏深入的分析。但鉴于考试时

间的限制,能写到这个程度,已属难能可贵。

此外,本文句式整散结合,遣词造句准确、灵活,语言摇曳多姿,体现了考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翠园中学 李红该)

15.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7分)

在享受的时代里,我们过着非常高质量的生活,而这高质量却是科技发展带来。感受到科技的进步的同时,我们似乎有责任再回归真实,感受历史,感受自然,在享受的时代里学会感受。

在享受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感受历史。感受历史长河里为我们今天美好生活而努力的人。没有爱迪生的千种发明,也许我们就不能享受今天的白炽灯;没有毕升,也许我们就无法享受今日的书写流畅;没有贝尔德的电话机的研制,也许你与我无法享受千里之外的思念„„

学会感受历史,是让我们在这享受的时代里对过去的感恩,是对过去的一种纪念。

在享受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感受自然。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生命,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空气,感受自然的一切。然而,在享受的时代,我们却牺牲了自然,把新鲜的空气变成了充满颗粒的浊气;把湍湍急流的河水变成了动弹不得的污水;把绿意沁脾的森林变成了荒漠„„啊!我们不应该忘了感受自然的伤痛,这一切一切的玷圬,你还未能感受到她的哭泣吗?感受自然,爱护自然,是让我们在享受的时代里停留更久的门票,是让我们在享受时代里不可懈怠的守护。

在享受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感受情感,友情、爱情、亲情等。更为重要的是亲情,没有亲情中爱的感受,我们将像行尸走肉,依附着高科技过着虚无的岁月。古之诗人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感慨,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哭鸣。这就是告诉我们,在享受的时代要学会感受亲情。

爱,是亲情的空气,亲情便是我们的心跳,学会感受亲情,是让我们在享受的时代里对生命的感激,是让我们在享受的时代里爱的感受,是对享受中学会感受的兑换。

没有谁可以脱离历史的熏陶,没有谁可以擦拭去自然的印痕,更没有谁能够舍弃亲情的牵挂,亲情的烙印!因此,让我们在享受的时代里学会感受吧。

让我们在享受的时代里学会感受,在短暂地放弃物质的依赖之际,学会感受历史,自然,亲情的沐浴之美吧!

点评:“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这一命题作文,在审题上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点:第一,核心是“学会感受”,可分析清“学会感受”什么,或为什么要“学会感受”。第二,需要关注的是“享受”与“感受”两者的关联,要了解论述的问题是在“享受的时代”前提下展开的,所有问题的展开应在该前提下论述。第三点,很多学生在审题上只谈“享受”或孤立谈“感受”。

这篇习作立意正确鲜明,抓住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历史、自然和亲情,并对为什么要“感受历史、自然、亲情”之原因分析也较清晰充分。

文章条理性强,首尾相呼应,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点评:翠园中学 俞式清)

16.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6分)

半夜清雨,沿海冬季,这雨也给人湿润却太过湿潮,繁密却太过浮华的感觉,窗外不远,工厂里卡拉OK 的歌声不堪入耳,合上手中的《瓦尔登湖》,只想出去走走。

校园里此刻很静,清雨洗过的路面有点湿滑,树木在今晚犹为生机,我却为这校样的明亮的绿而恐惧,这样的张扬,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我无法领悟出卢梭当时那种宁静地审视衣物,处所的心情,我难道不能“感受”?

顺着小路,看到了人工湖,湖水中泛起轻微的波纹,一下一下的,像面纱中少女的酒窝,恬静也很调皮,顺着水面抬起眼睛,却被惊呆了,我仿佛置身于童话中,灯光下的湖面,浮起晶莹的轻飘的雾气,这水珠,从天上掉下的水珠被雾气阻住了,停在空中,被白亮的灯光包围着,有如颗颗钻石,灵动的钻石,周围树木郁葱下面湖水潮绿,“钻石”则自由的跳动着仿佛这里会有仙女从水面浮出,而它们是仙女发丝上的亮珠,不太安份,竟先蹦跳出来„„我的呼吸很紧张,怕惊了这一方“神水”,扰了这唯美晶亮的氛围。美,美得令人窒息!我忽然懂得了那些写西湖雨景的句子,忽须重述,只因这样的真实的感受,往往是无法用言语形容,我这才安了心。我是能够感受的,原来需要这样一种宁静的环境和虔诚的心。

再走便到了生物园,这原本是生物园的,现在却已面目全非,成从的青竹被挖去了,流动的小河被填埋了,河里的鱼也不见了踪影,它们过的好吗?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土堆,上面还有一根宽木,我凑近了看,用手机照着看上面写着“生命中第一支玫瑰敬葬于此”字迹秀丽,我脑海中有了一个清丽可人的模样,又挨为另一古代苦命女子在河边两目含泪散花轻葬的画面,心里很是感动,这个时代,为了爱情,或是追求爱情,期盼爱情,葬花,真是即纯情又感人的事情,为何我没有发现这样纯洁可爱的少女?为何我却与她有同样的感受呢?原来感受是需要却发现和沟通的。

生活繁杂,社会纷乱,物欲横流,只看享受比方,我却安静地学会了感受,感受自然之美,感受地人之美,感受生活。心情好了很多,卡拉OK 依旧喧闹,我却似乎听不到了,回到屋里,重翻《瓦尔登湖》,夜已深了„„

点评:本文就我个人认为是一篇失败的考场作文,习作者在审题上只抓住了命题的一点:“感受”,却未能从整个命题本身入手,全文较大篇幅写了对身边景物的一些感受,本命题的核心应是“学会感受”,所以应判为基本离题,只在习作的结尾带到一点命题,这类情况应在以后的写作教学中老师应帮助学生克服的!(点评:翠园中学 俞式清)

17.为别人的成功喝彩(55.5分)

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和幸运,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的成功和幸运感到高兴。那么,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成功和幸运时,我们是否也感到高兴呢?还是在别人成功的背后议论,怀疑别人的成功或幸运呢?

面对他人的成功时,我们需要一种喜悦的心情,为别人的成功举杯。我们要别人的每一次成功当作自己进步的垫脚石,当作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当作……这样,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我们有了目标,有了动力,有了向成功迈进的希望。

把别人的成功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那么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为别人的成功喝彩,那么我们也能尝到成功的滋味。分享别人的成功,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幸福,我们应该欣然地接受,正确地去看待。

当我们面对别人的成功时,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同时,我们也应该告诫我们身边成功的朋友们;天空很蓝,很高,我们不能一味地用喜悦把它填满,因为那里还住着白云,我们要为它留一点自由的空间。

当我们面对别人的幸运时,我们为之感到高兴,而不是把别人的幸运看作是自己的不幸。机会总是平等的,我们不必去埋怨去纷争些什么。机会始终会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也许这次是别人得到幸运,也许下次就是自己。对此,我们要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当然,这并不是告诉我们坐着等待幸运,而是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去创造,去发现,去把握机遇,抓住幸运。

别人的幸运,我们也要为之喝彩,把别人的幸运当作自己寻找幸运的导火线,当作自己创造幸运的催化剂,当作自己为幸运而奋斗的激励。只有这样,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才会充满活力和斗志。我们不能把别人的幸运当作自己的不幸,我们不能用恶言去丑化别人的幸运,更不能用恶行去糟踏别人的幸运。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我们总有成功或幸运的时候,我们总有面对别人的成功或幸运的时候,这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我们能

否正确地去看待这些问题却影响我们的一生,我们能否在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就要以一种平和的生活中取得成功,我们对待别人的成功和幸运的态度很重要,我心态去对待别人的成功和幸运,只有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一种良好的心态,我们的成功才能事半功倍。

让我们为别人的成功或幸运喝彩让我们分享成功与幸运,让我们向成功奋进吧!让我们用别人的成功和幸运去铸就自己的成功与幸运!

[点评]本文非常契合话题,全文不枝不蔓,矢矢中的。作为考场作文,难能可贵。

本文初评为55.5分。细细琢磨,有一点不足:思维缺乏缜密的逻辑性。全文的顺序可调整为:面对别人的成功时,我们要喜悦、高兴,为之喝彩;们要把别人的幸运当作自己寻找幸运的导火线,当作自己创造幸运的催化剂,当作自己进步的垫脚石;不要把别人的幸运看作是自己的不幸。另外,本文还有一个致命的缺憾,那就是病句不少。比如倒数第2段。

(点评:翠园中学 丁光辉)

18.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分)

是什么,让最美的夕阳红笼罩了一层工业时代的灰霾?是什么,让娇艳的花朵染上了一身拜金主义的污渍?是什么,让我们的心沉沦了对美的感受?

扪心自问,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又有几个人懂得感受?感受那轮与伊相伴送去的夕阳,感受那一树落英的缤纷,感受那些久违了的美好情感。

看看这个社会吧!安东尼奥尼的镜头也收取不了它的黑暗啊!灰蒙蒙的天空,飞鸟绝迹,飞机的轰鸣送走一批又一批对离别麻木的人;拥挤的土地啊,高楼与大厦近乎凶残地剥削了美丽地良田,人们面无表情地匆忙行走,车辆蛮横无理地奔驰;河水也是生气的人,黑脸张飞,红脸关公,就是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清澈。

而我们,失去了些什么呢?仅仅是那一方蓝天,那一方土地,那一沟净水吗?不!我们走在物质的繁华上,却失去了感受美丽的能力。

也许,杏花,春雨,江南可以成为余光中的绝唱,我们只当它已被那个浠浠沥沥的雨季洗刷干净;但我们不能无视,岭南那个每年按时到来的春雨,不能遗忘公路两旁,杏花的香味,更不能淡远故乡的亲爱!

也许,那一棵没有年轮的书(应为“树”)已在席幕(应为“慕”)容那本苍促的书中留下了永远的淡蓝色字迹;但我们不能平息心中那一股浓浓的乡愁,更不能忽视心中那些对于美好与哀伤忠实记录的情感。

也许,那撒哈拉沙漠已经在三毛的忧愁中开成了一朵永远的夏花,在生命这只蝴蝶的朝生暮死中沉沦。但我们不能抵抗那一轮烈日的热情,不能失去让那只蝴蝶美丽的机会,更不能放弃用以感受的生命!

享受的时代已经降临,是否我们还会感受一份美好呢?

像余光中一样吧,去感受江南的杏花春雨;像席幕(应为“慕”)容一样吧,去感受青春的忧伤;像三毛一样吧,去感受生命的热情!

不要被工作限制住感受的脚步;不要被金钱迷惑了感受的单纯;不要被物欲杀死了感受的神精(应为“经”)!

享受的时代是身体(应为“肉体”)与物质的时代,却缺少不了灵魂的感受。感受不到自然之美,感受不到情感之美的人便纵是家财万贯,也会沦为行尸走肉,然后夜夜为自己哭泣,为自己悲哀。

让我们学会感受吧!

为生活染色,为物质添光!

文章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对题意的理解非常到位,将“享受”理解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将“感受”理解为“精神”层面的东西,全文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展开论述。在论述时又主要用的是形象思维,而非抽象思维。知识面也比较广,说明平时的积淀做得不错。开头部分的设问排比句式,正文的排比段落,都很好。

不足处在于文中时见错别字,且有几个句子不太通畅(见原文中加粗的句子)。此外,卷面上涂改的地方较多。

本文得分55分,本人认为略为偏高。

(点评:翠园中学 周春祥)

19.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5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眼前是一幅美得让人心醉的画面,夕阳的余晖透过云朵洒在这片银白的沙滩上,沙滩上的两张太阳椅格外引人注目,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椅子上微笑的(宜为“地”)注视对方被岁月流逝所留下痕迹的脸庞。是追忆年华?是爱的凝视?还是„„

我无从知晓,心中感慨万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享受的时代,这种醉人的爱以及对承诺的坚守还剩下多少?人们的速食主义如何挽救爱情?

在这个享受的时代,需要感受的不仅仅是不离不弃的爱„„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有谁还记得儿时的幸福?在小溪旁嬉戏,听溪水叮咚,为捕捉一只蝴蝶而大汗淋漓,为一颗古树的高大而惊叹不已。

可如今,那些画面仿佛离我们很远,取代它的是冰冷的钢筋(此字原文写错)水泥,是充斥欺骗与虚拟的网络,甚至唯一的绿色是窗台上的那盆际(应为“即”)将枯萎的小花。人们似乎早已将大自然这个蕴育(应为“孕育”)生命的母亲淡忘。

在这个物质高达(应为“高度发达”)的享受的时代,需要我们用心感受的不仅仅是自然的和谐之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我们是一群生长在温室里的孩子,家长与社会对我们的关注和爱护,让我们忘乎所以的(宜为“地”)飘飘然。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过在遥远的小山村,有一群可爱的、和我们一样的孩子在期盼着城里打工的父母的归来,在期盼着有一天能够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在这个让我们尽情享受的时代,需要我们感受的不仅仅是贫困,还有那来自大山的期盼„„

[此情可待可(应为“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可曾想到过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感受,那些我们不愿意去感受的感受。它们是那么真实的存在于这个时代,深深的刻画着这个时代,以至于当我们触碰它们的时候,心里会莫名的痛。

原来它们曾这么深刻的出现在这个时代!

原来我们曾这么忽略了它们。

在这个享受的时代,让我们去用心感受吧!

文章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全文引用李商隐的《无题》中的诗句作小标题,四联四标题,紧紧地将全文的内容凝为一个整体,结构非常严谨。开头部分以一个画面入题,亦较别致。文中语言流畅,卷面书写漂亮,足见其基本功不错。

不足处在于文中时见错别字,且有两个很别扭的长句(见原文中加粗的句子),应试作文最忌造此类长句。

本文得分55.5分。

(点评老师:翠园中学周春祥)

20.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6分)

置身于滚滚前行的时代大潮中,手执船浆的弄潮儿尽情地享受波浪激扬的激情,但乘风破浪的步伐也许更祈盼着一份感受晶莹浪花的心动。

且在享受的时代里学会感受。

也许历史紧锣密鼓地前行,我们周围的世界充斤着在一个时代里(“在一个时代里”多余)不容停歇的脚步声。同时,物质的世界里,我们所能获取的太多。当人类不满于物质生活的(“的”字多余)富足时,渴取(“渴取”改“无尽”) 的欲望便又不断上升。然而欲求无限、渴望无极而我们所(“所”字多余)能享受到的所谓物质(“物质”宜改为“富足生活”),能够真正地在短瞬的个体生命中迸发出一个生命真正的含义么?当人类环顾四周,发现周围只是一个血与肉的平面世界,他们的内心,大概会悄然升起另一种莫名的渴求——在疲乏了无数物质享受后的乞求解脱的冲动。由是,我们需要感受,需要一份精神的洗礼,周围的平面世界,我们更需要一份感受的力量,使之成立体可感的真实世界——且在享受的时代里学会感受。

人类永不满于作为物质的奴隶与精神的困兽。从西方蒙思始,从东方文明闪烁始,一步直(“直”字删去)至今天,我们在物质时代的局限中走出了一道人文精神的(“的”字多余)感受的漫长的道路。聚焦于我们的身边,更有一群深刻地体味到了在一个享受的时代涤荡心灵的深意的人们。舍弃一些优越的生活,我们走入大山,走入森林,感受自然这一伟大的创造者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感受(“感受”字删去)清新,舍弃进出饭馆、大商场的机会(“大商场的机会”这句删去),我们走进图书馆,感受先人的睿智与哲思,感受精神在书海中驰骋,感受文明,舍弃汽水麦当劳,我们建起教育的雕堡,感受善良,感受真诚,感受…….(这段“舍弃……感受”的排比,有气势)。

可感可受的太多,而(“而”字删去)精神世界留给我的园地无限广阔,在享受中,我们大可(“大可”改可以),抓住物质的船浆,大可(“大可”多余)不必刻意割舍物质而换取精神,但某些程度上,舍弃这些(“这些”改“一些”) 意味着更潜心地接受另一些,且在享受中学会感受,我们也只需不忘俯身倾听浪花悦耳的歌声,也许水中的船浆,会令它们激发愈亲切的铃音,只是,我们别忘了,深情地俯身。(这段文字总结了也升华了对生活的感受,散文诗般的语言写出了“感受”的境界,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有独到的见解)

享受什么?感受什么?我们不妨在前行路上,享受一种激情,感受一种心动,收获一种境界,成就一种人生!且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

文章点评:文章一气呵成,颇显大气,可以看出小作者平时对生活体验的积累较深,也注重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文章主题也充满阳光,积极向上,淡化物质生活,感受精神境界。写感受内容,采用“舍弃……感受……”句式排比,增强了文章的句式。倒数第二段,散文诗的文采得到了发挥,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字功底与对人生的体验与思索均较深刻。凡此种种,均是可取之处。

美中不足的是:其一,标题中的“学会”两字没有得到必要的阐发,其二,有些地方文字上还需进一步雕琢。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只是,我们别忘了,深情地俯身。

点评:翠园中学王月根

21.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6分)

朋友,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时代,你是否认为,过上幸福生活,有吃有住有车就是一种享受?我认为,其实不然,真正的享受,

是在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精神释放„„

如果你还懵懂,那就请陪我却(去)散步吧!我来教你在享受中感受生活!

散步,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感受。

黄昏,我们沿着那条长得(满)苦柳和榕树的公园小径踽踽独行,没想过走到哪,也不在意走到哪。斜阳残照,流水清风,厚重而柔和,竟是无边的惬意和陶然。

尽可能放松自己,让身心皆融于宁静的(黄)昏(天)幕。远方有淡青的山峦和树林,山的另一边有村子和古往今来纠葛在人烟世俗中的鸡鸣犬吠,有无数更加诱人的无穷无尽的朦胧的未知。

用心感受!感受自己就是一条鱼或是一缕风,鱼一样快乐,风一样自由。这时候你再想一想,是不是太累了?是不是惆怅失落或是踌躇满志?是不是人生一帆风顺或是偶有过节?是不是因为荣辱毁誉以及跟随而来的其他一些什么东西而浮躁和迷乱?

但无论如何,你都且抛开,远远抛开。人生难得几回搏,但人生也难得几分闲呀!黄昏只那么一会儿,就整个儿安排给自己尽情感受吧!混沌天宇,落日消消充血,风最是柔情,似有似无,人在其中,竟也莫名地混沌起来,缓缓做一次深呼吸,就如品尝新茶一般,满口满心的香爽。其味或甘或苦,都混沌而又清纯得像风一般无可捉摸。

带你去看这样一副楹联:“山随人意懒,石似我心空。”山何曾“懒”,石又何曾空?皆因随“人意”、“我心”的变化而变化罢了。若“意”与“心”不存,“懒”与“空”又何附?偶尔地涌出些高低上下远近来,下意识地琢磨:有“下”才有“上”,有“低”才有“高”,若无“小”与“近”,“大”与“远”又何存?世间万千物态,皆因互相比较,互为参照才有了差别。

可感而知大千世界,诸多物事,亦都随“人意”、“我心”变幻无常。物以物拙,人随人智,皆为一线悬心,系心于思绪;皆因一份沉重,负之于肩背,才有纷至沓来的荣辱胜败强弱之分,也才有无端的烦忧和惆怅。

用心感受生活,而不只是享受生活!心静则明,目清则察。

于万千利欲中,心不为所动,身不为所没,如此,又何所不能?山或近在咫尺,路或遥遥无尽,那落日反倒充沛了些,那风或也是温馨了些。我们依然在一种透明的闲散境界中,让晚风和余晖过滤尘世带来的污点,我们无疑也渐渐透明了。

风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以及似鱼似鸟的你我,皆随某种心意金黄了些,同时金黄的还有脚下那条路和路上拖得长长的影子„„ 此刻的你,心中该涌起一丝感慨了吧:认识自己不容易,驾驭自己更不容易!

折路返回,你沉默,你在笑,或许,是自然,而不是我,教你学会了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享受并感受着„„

[点评]

文题“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看似易作,其实暗藏玄机,它在识见、思想境界、人文素养等多方面考验着写作者:值得享受的是什么?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应该感受的又是什么?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抑或二者兼而有之?暂无享受,暂无感受,怎样才能学会?享受和感受的情调应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凡此种种,都需要作者在动笔前仔细琢磨。命意者在此文题上的用心之诡,可见一斑。

但就在这重重玄机中,本文觅得了一条有效的解读之道,作者“平”处着笔,在用心尽情地享受和自由地感受中,“深”处感悟,游刃有余,堪称佳作。

文章开宗即明“享受”之义:“真正的享受,是在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精神释放。”见识不凡。接着选定了日常生活中感知世界的较常见的一种方式——散步,将享受自然与感受心灵交结在一起,圈定一日中最富遐想的时段——黄昏时分,精心组合了一幅幅极富美感的画面,加以品评,玩味:无论是“苦柳榕树”、“流水清风”,还是“斜阳残照”、“鸡鸣犬吠”,都以其或“厚重”或“柔和”,或“惬意”或“陶然”的本真,把人引向“更加诱人的无穷无尽的朦胧的未知”。只要你“用心感受”,“自己就是一条鱼或是一缕风,鱼一样快乐,风一样自由”,“人生难得几回搏,但人生也难得几回闲”,还有什么“抛开”不掉的呢?心态如此的悠游,如此的淡定,若非有一份心灵的宁静,何能如此?

行文至此,享受之意似尽,但感受之悟犹长。作者又以对“山随人意懒,石似我心空”这副楹联的精辟解析,将对大千世界的独特

感受深入一层——“用心感受生活,而不只是享受生活”。惟有如此,“风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以及似鱼似鸟的你我,皆随某种心意金黄了些,同时金黄的还有脚下那条路和路上拖得长长的影子„„”这已超越了生活表面的感知,而上升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哲理层面的大感受中。立意深远。

再有可道的是,在表述上,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交融叙述的方式,似朋友间的促膝谈心,娓娓道来,在心与自然、心与心的彼此沟通中,让对方学会了“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享受并感受着”,亲切自然。

全文紧扣文题,珠联璧合,疏密有致,首尾呼应,是一篇考场上难得一见的文笔老到、内涵较深且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的优美散文。

顺便提及的是,本文字迹漂亮,养目可心,也是阅读者在享受中的一份感受。

若鸡蛋里挑骨头,本文个别词句尚需斟酌,文章开头和结尾太过规范板滞,少了点韵致。

该文终评56分,绝非妄评。

(点评:翠园中学 方娄星)

22.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6.5分)

走出心灵比走入(进)心灵更难。(海子)

——题记 高耸的孤峰没有飘洒的云彩伴它歌唱;大海的中央没有变幻的浪花来做它的舞裙;享受的孤岛躁动着喧嚣,你再也不知道,感动的味道。

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享受主义在都市大行其道。沉迷内心孤僻,放纵物质狂欢,偏执、乖僻,解构价值,享受自我„„这样一个群体在都市大胆招摇。

大厦将倒,狂澜将倾。

坚守我们的精神锚地,就是要在这个享受自我的时代学会感受世界的心灵。

同一片蓝天下,有人“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有人“怅怅(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有人“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然“不知自悲而悲人”,“不知自吊而吊人”,究其所以,探其终始,不过是感官麻木,心灵阻塞。

感受,正是要你走出心灵,去感受别人的心灵。

于丹教授说:37℃便是心灵的温度。可怜世人衣正单!世情冷漠,霜风无情,人只愿与苦酒相拥,却不肯与亲人相卧。于是“抱抱团”运动悄然兴起,给你一个拥抱,分享你的喜怒;你给世界一个拥抱,感受世界的哀愁。

拥抱间,转流光,暖了心灵,醉了目光。感受这个世界,让我们重建自我。

花开的声音,已被人享受的泛滥;花落的脚步,又被人抒写的庸常。闲情野趣,自是一方净土;嬉笑怒骂,不如体味世情文章。你不必如叶笃正、杨利伟,感动整个中国;你只要睁开眼,感动一个自己。

邻家的小女孩拍着的小红皮球是否唤起了你旧时的回忆?莲花山上晨练的老人是否让你感到了另一种希望?风吹过,有(是)否携来母亲的饭香?水倾注,是否流淌着你已跨越的眼泪与失望?

世界就在眼前,抚摸它,亲吻它,你将得到的滋养,定能填补整个洪荒。

我们不要做端坐书斋的瓦格纳,只在假日才遥望一下世界,我们也不要做倾洒肉欲的撒旦子民,只在放纵中才获得“超脱”的真谛。我们要如徐本禹,用双脚去丈量大地,用呼吸去点燃星辰;我们要如马雅可夫斯基,打开窗户,让异常丰富的光、声、色、影喷涌入屋;我们要做我们自己,真正成为这个世界的臣民。

这个世界,有你、我、他。

感受这个世界,感受他人的心灵,你能收获的,不仅是自己。

加谬说:把生命置于阳光之中,与世界不分离。无论处在何处境地,我所做的全部努力,就是重新同世界寻找接触。

在这个享受物质,享受自我的时代,不如出屋,感受一个真切的,美好而残缺,残缺而美好的,血肉丰满的世界!

[点评]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这一文题,对于技高一筹的学子,无异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瞬间即可打开记忆的闸门,展开联想的翅膀,尽情驰骋,恣意挥洒,不吐不快!本文即是这样一篇快意之作。

首先令人啧啧称道的是本文的立意之巧。文章以海子的“走出心灵比走入(进)心灵更难”为主旨,紧扣“走出心灵”,依次道出自己内心的深切感受:从“坚守我们的精神锚地,就是要在这个享受自我的时代学会感受世界的心灵”,到“感受,正是要你走出心灵,去感受别人的心灵”,再到“世界就在眼前,抚摸它,亲吻它,你将得到的滋养,定能填补整个洪荒”,又到“感受这个世界,感受他人的心灵,你能收获的,不仅是自己”,再至“把生命置于阳光之中,与世界不分离”,直至落脚为“在这个享受物质,享受自我的时代,不如出屋,感受一个真切的,美好而残缺,残缺而美好的,血肉丰满的世界”。文章一脉相承,一气呵成,见解深刻,有超出本年龄段的识见。难得,难得!

其次令人震撼倾倒的是本文的选材之工。文章在选材上,既有对自然的享受和感受,更多的是对生活和人的心灵的享受与感受;既有古今名人的举例,文章中引述的名人先后有海子、于丹、叶笃正、杨利伟、瓦格纳、撒旦、徐本禹、马雅可夫斯基、加谬等九人之众,又有生活中诸如“邻家的小女孩”、“莲花山上晨练的老人”和“携来饭香的母亲”等的涉猎,举例涉及领域之广,引述之精当,令人咋舌,可见作者腹中诗书确实了得;既有诸如“抱抱团”等新兴现象的享受,又有纯心灵的感受。如此丰富的材料,却运用自如,浑然天成,无堆砌之感,无零碎之乱,无矫作之嫌。佩服,佩服!

尚须一提的是,本文整体上文笔流畅而灵动,但开篇略显生涩,尤其是第5段竟然引用一模卷中文言文阅读选文戴名世的《盲者说》里的相关语句连缀成意,且不说语脉上显得凝滞,语意上显得牵强,仅就引文的似引非引、似创非创来说,便使人难生好感,可谓弄巧成拙!可惜,可惜!此种投机取巧之法,幸勿在以后考场作文中出现!

该文终评56.5分,值!

(点评:翠园中学 方娄星)

23. 哪一朵花没有盛开的理由?(55分)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它的芽,却浸满了奋斗的泪泉与牺牲的血雨。

——冰心

人们看得到唐明皇的贞观之治,却看不到“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无限悲哀;看得到孙膑的过人谋略,却看不到他与畜生同吃住所受的摧残„„

人们惊羡或是嫉妒成功的智慧远远超过了看清生命本质的本领!

我记得周国平先生曾说过:“天才骨子里往往带着一些自卑,成功者的内心中往往埋藏着一段屈辱的历史。”正如勾践甘受胯下之辱,卧薪尝胆,才造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辉煌历史篇章。

这使我想起了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一个冰山的巍峨是由其显现于水面之上的三分之一而造就的,而托起那雄壮景观的三分之二的冰山,却深深地隐藏于冰山之下。正如人们面对一个成功者时,无论他(她)拥有多大的成就,头上的光环有多么耀眼,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在他的身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汗与泪的交织,以及刻骨铭心的心酸甚至耻辱。

因而,我们没有理由去嫉妒甚至诋毁别人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成功,更不应该因为私心或自己的利益去践踏这种成功。我们所能做的

是由衷的赞美,然后以一份平和的心境看待自己的人生。

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我选择微笑的默认与赞许,抹去那一份虚伪与惺惺作态:

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我选择冷静的检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挥去那可怕的自私与嫉妒:

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我选择由衷的感激命运为每一个人提供的机遇,使他们都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示出自己光华四射的流年; 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我学会了欣赏、反思、感恩,懂得了理解、赞美与热爱。

哪一朵花没有盛开的理由,哪一个生命没有绚丽的权利?我愿每个人都能让自己的生命喷薄,让自己的羽翼淬火。在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时,让我们真诚而又自信地说一句:“你很棒,我也一样!”

点评:本文是一篇55分作文。它的优点有三:第一,全文结构明了:先用题记和开头的几段话点明任何人的成功和幸运都来自于他的汗水和心酸,而这正是我们“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时应该去赞美并保持平和心态的原因,这就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本文的观点;接着作者用几个排比段落,摆明自己的态度,对观点作进一步的铺展和深化;最后在结尾处重申观点并推进一层,号召人们在“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时“真诚而又自信地说一句:‘你很棒,我也一样!’”,行文清晰自然,层层推进,有说服力。第二,较多地运用了引用手法,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它提升了文章的深度,让人感受到作者阅读面的宽广;第三,全文语言精炼形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流光溢彩,如题目“哪一朵花没有盛开的理由?”既表明了自己在“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时所持的态度,很好地扣住了话题,又采用比喻手法,用语含蓄生动。中间部分排比手法的运用,有气势,也很好地强化了主题,给人简洁生动之感。一些词语的运用也很传神,有感染力。

但是,这篇文章也有几点不足之处。首先,文章内容稍嫌单薄,如果在开头摆出原因提出观点之后,紧承主体内容列举一些围绕本文的中心——“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时应持的态度——来展开的事实论据,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文章显然增强了说理的力量,结构上也会显得更加丰满;其次,作者虽然较多地引用了名句名段,但是内容颇有出入,如开头冰心的诗句就与原诗有较大的差别,而“一将成名万骨枯”应该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中涉及的数据也不准确。要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能感染读者,引用的内容一定要确凿,这也有赖于作者平时的积累。

(点评:翠园中学 赵芳)

24.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分)

感受那一抹春风的温柔,接受自然真诚的祝愿,心花随之开在常春的风里,静静享受阳光的乐趣。

感受母亲那一声深切的叮嘱,在热情的眼神中走出,坦然面对失去与挫折。享受生活的馈赠,我们其实很幸福。

含一颗平常心,坎坷即幻化为坦途。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去感受那磨砺的祝福。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

石本无火,相击而显灵光。

感受痛苦的快乐,你将品出冰心的爱,看透黛玉的痴,释出张爱玲的妙。人性得到锤炼提升需要耐得冰火的心态,处之泰然的胸怀。 怀一颗感恩的心,黑夜中也将披上彩虹的霞裳,尽情享受现在的美好,感受黑暗的优雅。

霍金,这位坐在轮椅上的巨人在被记者问道:“病魔将你困在这冰冷的椅上,你是否认为生活给予你太少?”时仍面带微笑。用他那仅能活动的几根手指艰难地在键盘上敲出心灵的答案: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在思维。我拥有我的梦想,我拥有爱我和我爱的人。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这享受的时代极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世间的美好。

用一颗爱人的心,去爱我们所爱的和爱我们的人,感受那最真切的关怀,享受爱的美妙。

俄罗斯有句谚语:“上帝不能与每个人同在,于是赐予他们一个母亲。”母亲不计付出,不计收获。为什么不用心装下这满满的爱,除去一分抱怨,删去有些愁苦,“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去尽一份孝心,今日就是良辰。

在这享受的时代里,我们已经得到了很多,虽然,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点遗憾,但正因为遗憾,我们生活在了错过的美丽里。 暂且放下不满的泪珠,用心去感受清风的温柔,爱的奉献,生活的赐予。

调整烦乱的情绪、心态,将别人的讽刺化作忠谏,用他人送来的“小鞋”跳出曼妙的芭蕾,感受异样关怀。

在这享受的时代应该学会感受,让人性的光辉与星辰同在,焕发真情绚彩,舞动琦的霓裳。享受,请你用心感受,美好依旧在。

点评:先说这篇文章的语言,娓娓而谈,如一缕缕和煦的春风拂面,温馨动人。再加上作者对题目的理解颇有深度:在享受的时代里,我们要学会感受什么?作者说到了几点:学会感受磨砺的祝福;学会感受痛苦的快乐;学会感恩;学会感受世间的美好;学会感受关怀感受爱;学会感受遗憾„„这每一点都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刻,作为一名中学生,能有这样的理解,确实难能可贵。题目“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如主旋律贯穿始终,反复强化,很好地扣住了题目,强调了主旨。这些,应该就是文章获得高分的原因所在。

但是,整篇文章对题目的诠释还是有些缺憾的。什么是“享受的时代”?应该作一点简单的解释。只有这样才真正理解了题目将“感受”“享受”对举的目的。还有,作者摆出的“要学会感受”的那些内容虽然深刻,但是并没有很好地去整理它们,因而内容显得多而杂乱,而且那些内容本身也有一些交叉重复。下笔之前最好能有一个提纲,对整体有个全盘的构思,文章当会更加出色。

(点评:翠园中学 赵芳)

少堂等:07一模优秀作文点评

2007年深圳市高三语文“一模”优秀作文点评

一、程少堂总评

到我的点评的好意。看来不写不行。之所以拖到今天,客观上是最近忙得很,主观上则是我认为这些优秀作文的水平不如去年一模高,因此对这些优秀作文兴趣不如往年大。

大家看看下面这些优秀作文的开头:

“啜一口清茶,茶香满怀,沁人心脾,我们在享受这份闲适与淡雅时,是否感受到茶因沸水而翻腾,沉浮,芳香四溢的过程?长途漫漫,步履匆匆,我们在追求的路上,又是否会抬头仰望那片为康德所推崇的星空?”

“当你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你是否会从心里面开心,并将最真诚的祝福给予他?

当你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你是否会暗地里不爽,耍冷箭,妒嫉的火焰在你头上熊熊燃烧?”

“是什么,让最美的夕阳红笼罩了一层工业时代的灰霾?是什么,让娇艳的花朵染上了一身拜金主义的污渍?是什么,让我们的心沉沦了对美的感受?”

“感受那一抹春风的温柔,接受自然真诚的祝愿,心花随之开在常春的风里,静静享受阳光的乐趣。

感受母亲那一声深切的叮嘱,在热情的眼神中走出,坦然面对失去与挫折。享受生活的馈赠,我们其实很幸福。”

“人们看得到唐明皇的贞观之治,却看不到“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无限悲哀;看得到孙膑的过人谋略,却看不到他与畜生同吃住所受的摧残„„”

“高耸的孤峰没有飘洒的云彩伴它歌唱;大海的中央没有变幻的浪花来做它的舞裙;享受的孤岛躁动着喧嚣,你再也不知道,感动的味道。”

“是什么,让最美的夕阳红笼罩了一层工业时代的灰霾?是什么,让娇艳的花朵染上了一身拜金主义的污渍?是什么,让我们的心沉沦了对美的感受?”

我对排比句没有意见,更没有深仇大恨,但是我现在看到排比句就想吐。为何我现在看到排比句就想吐呢?一种本是优美的文章开头方法怎么就让我觉得想吐呢?我也不谈什么理论,就举一个生活例子吧:上世纪80年代我结婚成家,那时生活条件比现在差很多,妻子从小在北方长大,喜欢吃水饺,每周要包两到三次水饺改善生活,而且根据习惯每次都要用大葱馅儿,还要有点肥肉,说是香。开始每次我是吃得很香的,但是像大多数人一样我喜欢变着花样吃,建议妻子变化菜谱,但她一如既往坚

持每周三次水饺。大约这样吃了大半年光景,吃得我一见水饺就想吐。后来我大概有三年没有碰过水饺。你看看这些聪明孩子写的作文,他们把排比句用得太滥了,他们硬是把排比句的名声搞臭了,搞得让我一看见排比句就想起当年的水饺,产生想吐的欲望了。

这一代人真是把排比句害苦了。我为排比句感到悲哀。

但是这怕不完全是学生的责任吧?

但为不使喜欢我的点评的老师们太失望,我挑出几篇写了点评,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

我尽量将评语写得幽默轻松些,但是同学们我不是讽刺你们啊!希望你们仔细读我的评语,体会我的用意和用心。

二、题目: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性问题,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反复思考而又没有取得共识的焦点问题。人性问题也苦恼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例如,面对他人的失败或不幸,大多数人会产生同情或恻隐之心,显示出人性善良高尚的一面;但是,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的时候,为之高兴的固然不乏其人,心态复杂的也许更多,甚至还有比心态复杂更等而下之的恶言恶行,从而深刻地暴露出人性的弱点。人际间的许多矛盾纷争由此而生。

请以“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2)请以“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为题目,写一篇命题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三、点评

1.在享受的时代学习感受(60分)

问苍茫世界无所不有,在享受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感受,(程按:切!这篇作文居然得了满分!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看一看,仅仅凭这开头第一句“问苍茫世界无所不有”和第二句“在享受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感受”之间的混乱思路和语言感觉,它凭什么得满分!)拥有一颗感受的心,感受心灵的震撼。(程按:开头倒是简洁。但是开头的“过门”很不够功夫,露了破绽。)

一、无声世界创造美丽

2005年的春节晚会,一下子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邰丽华以及她领衔主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无声的世界里邰丽华创造出了特殊的美丽,给人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她的美来源于心灵的震撼,这美感应克服残疾顽强地表现出来,更显灿烂。(程按:这个学生在语无伦次地梦呓。)体现着战胜困难、追求光明的人类精神。(程按:提得够高的了,但是小同学,你语言功夫不到家啊!你怕是连想都没有想清楚。)

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

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她在我们心中是最美。(程按:这两段写得好。)

二、最是风流袁隆平

袁隆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时,就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只是专注田畴,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喜爱稻菽千重浪,(程按:这里化用毛主席的诗词很好!)最是风流袁隆平。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袁隆平的宁静致远、淡泊名利,那是震撼心灵的恬静。

三、一片痴心在支教

徐本禹是华中农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他放弃了读研究生的机会,只身来到贵州偏僻山村支教。

一个人如果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的话,这个人字就成了大。(程按:人就成了“大”?红老大还是黑老大?应为“大写的人”。)正在(是)徐本禹所到之处大,衬出了徐本禹的大。(程按:又在梦呓。这个学生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的话,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程按:太感人了啊——让“我们”一年里头都泪流满面!眼睛没哭瞎吧?)从繁荣的大都市走进大山深处,他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起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原本不属于他的责任。(程按:这几个“扛”用得不错。)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够,爱被期待着,徐本禹刺痛了我们的眼睛。(程按:继续语无伦次地梦呓。)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

感受邰丽华给予我们的美的震撼,感受袁隆平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给予我们的震撼;感受徐本禹一片痴心在支教的追求。

物欲横流、文化交织(程按:这个怪怪的“文化交织”再次证明:这个学生还不能熟练地运用汉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失去方向,要学会在享受中感受。

【点评】

真正的文学表达离不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解剖,本文之所以获阅卷老师的青睐,奥秘就在于此。在享受时代,我们心灵迟钝,感觉麻木,情感漠然,我们天生的热情和善良被环境所摧残压制,我们学会了冷酷、残忍,却不会感受人生的真谛,作者找出震撼他心灵的三个人物来诠释他对人生和人性的理解:邰丽华,一个无声世界的残疾人,可以把生命演绎的灿烂辉煌,她的身上体现的是人性的坚韧和对苦难的超越;袁隆平,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素真挚,宁静淡定的情怀,在农田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徐本禹,主动走进“贫穷和孤独”,他的行动让人感受到一个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信念的坚守。作者选取这几个人物,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美丽,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主题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作者部分表达还较为粗疏,有病句,从这个角度说,这篇满分作文是有遗憾的。

(点评人:翠园中学 邹玲)

程评:作为考场作文,本文当然是一篇好文章,但我认为离满分作文的水平还有一大截:这篇文章宏观思路相当清晰,但从遣词造句看,微观思路相当混乱——作者喜欢用一些自己还没有怎么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果这些地方让人觉得像梦呓一样语无伦次。解决的办法是:老老实实用一些普通词汇,准确而有把握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2.听听那冷雨(58分)

(程按:能把余光中的名篇标题作为自己文章的标题,有胆识。但是命题作文你为何改题目呢?)

“答答滴滴„„”(程按:这是雨滴声呢,还是冲锋号啊?我老糊涂了,怎么觉得像是我小时候听过的冲锋号呢?)是冷雨打落窗台,冷雨送爽,(程按:“冷雨送爽”四个字插在这儿割断语脉很不好啊。可删。)送来满院清凉,在享受冷雨滋润(程按:有机会让

老师把你放到冷雨中“滋润” “滋润”,“享受”“享受”。)的时候,你可曾仔细聆听,可曾听见自己心中一动的声音。(程按:语言味道不足。)

(程按:开头一段立意甚好,但是语言功夫不到位。语言不来情绪。我试着改一下——“滴滴答答„„”是冷雨!是冷雨打落窗台,满院清凉,清凉满院!是啊,按说,下雨可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就是冷雨也不稀罕,但是,有多久了,你没有听过那冷雨的声音?有多久了,你没有体验过听冷雨时的怦然心动?——同学们,要学会用最普通最朴素的词语,表达最微妙最复杂的情绪和情感(最微妙最复杂的情绪和情感往往只需要用最普通最朴素的词语来表达);要学会调动语言文字的千军万马,特别是灵活运用各种句式,为自己的表情达意服务。汉语之美不在一个一个的词,也不在一个一个的句子,而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微妙关系。)

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的如今,想要享受生活实在太过容易,(程按:“太过”不是广东话吧?)这本就是一个享受的时代,尽兴开怀,换自己一个自在。然而享受的愉悦却换不来心的丰富与轻巧。(程按:“轻巧”不妥。)一样是今宵拼却醉颜红,一样是少年听雨歌楼上,却是醉了不识酒浓,爱过不懂情重。一样是老来听雨僧庐下,却不知悲欢离合总无情,只是不住的抱怨:“这该死的雨啊,你怎么还不停。”

可是这雨停了又怎样呢?游山玩水者忙着拍照留念,然后拿回家去自豪宣称:“我去过那里了。”的确,你去过,只是你可曾去一亲山泽,一试水深?你可曾从满山桃花中看到春的芳踪,你可从漫天柳絮中读出夏的诗意。忙于赴宴的人,在你忙着大快朵颐之时,可曾对着满盘珍馐,高声吟着:“与尔同销万古愁”?

在这样一个享受的时代,游山玩水是简单的娱乐耳目,玉盘珍馐是单纯的为了满足口腹,所以大家都忘了,忘记了在山水间感受天地之灵气,自然之和谐,忘了在美食中,发觉文化之悠远,创造之丰富。(程按:这一段小结得好。)

享受着空调暖气带来的舒适的环境,只知道闷睡的我们又怎么有可能感受到夏花之灿烂,冬雪之静美。享受着网络的方便与快捷,习惯了以字母相逢,以数字分离的我们,又怎么能感受唐风宋韵的美丽?

为了让我们重新变得丰富,为了让我们的心灵变得轻巧(程按:“轻巧”不妥。显示作者找不到恰当的词汇。不就是想表达“轻松”“洒脱”之类的意思吗?干嘛用“轻巧”?),为了让我们在丝丝冷雨中不再那么呆板而迟疑,请在这一个享受的时代中学会感受。 从一盏深夜的明灯中感受家的温馨,从一架摇摆的秋千中感受童年的欢乐,从一池荷花中悟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从一盘莲藕中感知“丝不断”的深意,从一场冷雨中听出天地的声音,听出人声(生)的感悟。

别让自己成为单纯享受的机器,别让一切良辰美景都因自己只懂得享受不懂感受而浪费,别让万种风情只在不被真正了解中黯然老去。

所以我邀请你,邀请你和我一道静坐与窗台,听听,听听那冷雨。

(程按:这篇文章后半语言很流畅干净。)

【点评】

本文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两点:

其一,化虚为实。试卷作文题目中的“享受”和“感受”都是比较抽象的词语,作者在行文中结合“享受时代”的常见事项,把人们耽于“享受”的空虚与浅薄写得非常具体;同时通过“桃花”“柳絮”“夏花”“冬雪”“明灯”“秋千”“荷花”“莲藕“冷雨”等意象的铺排,把“享受的时代”应感受的“诗意”充分表现出来。两相对比,彰显主题。

其二,语言精彩,或引用、化用名篇名句(本文涉及了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李白的《将进酒》、蒋捷的《虞美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等名作 ),或灵活用词(如“一亲.山泽”、“一试.水深”“看到春的芳踪......”、“读出夏的诗意......

”等),或整句铺排(如“从一盏深夜的明灯中感受家的温馨,从一架摇摆的秋千中感受童年的欢乐,从一池荷花中悟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从一盘莲藕中感知“丝不断”的深意,从一场冷雨中听出天地的声音,听出人声的感悟”等),增强了文具的表现力,成为本文的一大亮点。

但本文的题目“听听那冷雨”是一个遗憾,因为作者所选的第二道作文题,是要求考生以“在感受的时代学会感受”为题写一篇文

章的命题作文,尽管“听听那冷雨”与文章内容是切合的,但不符合命题作文的拟题要求。按照作文阅卷组的要求“改变题目”应扣5分。

(点评:翠园中学 李红该)

程评:这篇文章让我觉得遗憾的是:第4段小结之后的文字漂亮是漂亮,但是与前半合起来看显示不出逻辑的推进。

3.给成功同学的一封信(58分)

成功同学:

你好!

如果你还在找你的那张英语作文纸,请你翻开你的英语课本第25页,它就在那里,皱巴巴地躺着。

你一定会感到奇怪,我为什么会这么清楚。其实,把它放进去的是我,把它拿走的也是我。对不起!

你的英语水平向来都得到老师的欣赏、同学的羡慕;你的英语成绩也从未低于130 ;而你的英语作文又是大多数人都望尘莫及的佳作。

说实话,作为你的同桌,英语向来都是我的骄傲,而你的出现,让我忽然感到自卑,感到灰心丧气。我很羡慕你学习英语的天分,但同时,我也很嫉妒你。有时候,甚至会讨厌你的存在。

自从那次英语测试后,老师、同学都开始关注你。你考出了在这个学校史无前例的高分145。面对145分的英语试卷,我惊呆了。我怀疑自己我再学10年英语都考不出这样的成绩。为什么你能?为什么你出现在这个班级?为什么你存在?

我一向都为自己的英语感到骄傲的心在一场考试后逐渐消散了,从那日起, 我便一直注意你, 关注你学习英语的状况。可越是往后, 我发现, 你很少会复习英语,背单词、读文章之类的学习时间你也比我少。而我,却把英语学习时间安排得最多。我如此努力,可依然感(赶)不上你。我更不想承认你比我有学习英语的饿天分,不想!

那天,我向你借英语书本来没有别的意思,但当我看到那张整齐的写着英语作文的纸,我的脑袋一片空白,等我恢复意识之后,那张作文纸已在我手中变成一团废纸了。我挣扎了一段时间,终于决定把它扔进垃圾埇(桶)。

可在那天晚上,我彻夜难眠。我想了好多。想了自己,也想了你。

是的,我承认你学习英语的天分比我强很多。你的英语成绩这么棒,肯定也是经过努力付出而得到的结果。

我的英语成绩不如你是事实。我只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弥补自身缺陷,制定更加好的学习计划以便学好英语,让英语成绩更上一层楼。

我想明白了。我豁然开朗,阳光照进了窗户,早上了。

现在,那张作文纸你可以交给老师了。我相信它至少能得24分。因为她皱了。

您的同学 : 嫉妒

2007年2月28日

文章点评:

这是一篇书信体叙事文,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谋篇布局上的一个“巧”字,终评分为58分。从一个高三学生考场作文的角度来看,应该是“物有所值”。其理由如下:

1、以“抑扬”与“倒叙”相结合的心理描写手法,真实再现作者面对同桌取得成功时的复杂心情(佩服——嫉妒——反思——豁然开朗)。其妙处可谓“一石三鸟”:

其一,紧紧扣住了原材料的命题意图,切合题意。

其二,行文跌宕生姿,引人入胜,正合古人“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文法。

其三,先抑后扬,先将自己“阴暗”的心理真实地暴露出来,然后通过反思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格调不俗,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

2、采用书信文件来写考场作文,足见作者即席发挥之灵感。因为书信体最便于对话,最便于真情流露,避免了胡编乱造的另类写法,符合“文贵情真”的写作原则。尤其是收信人(“成功”)的称呼和写信人(“嫉妒”)的署名,更是匠心所在,它不仅吸引眼球,更是紧紧扣住了题旨。从这个角度讲,姑且称这篇文章为“书信体微型小说”也不为过。

另外,环境描写、景物点缀,也为本文增添了亮色。文章结尾部分写道:“阳光照进了窗户,早上了。”寥寥十字,渲染了气氛,烘托出一幅明亮艳丽的画面,同上文“我想明白了,我豁然开朗”相得益彰,有力地升华了格调,也深化了主题。同时,文章的结尾也很有味道,它采用了“言尽意不尽”的手法,耐人寻味。

也许有人会说,本文语言似乎缺乏文采。但语言风格应该是百花齐放,何必千篇一律!

当然,本文也有遗憾,那就是出现了两个错别字。比如将“赶不上你”的“赶”写成了“感”,“垃圾桶”的“桶”写成了“埇”。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相信瑕不掩瑜。

值得提醒的是:希望考生不要机械地模仿某种文体,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

(点评:翠园中学 鲁力)

程评:有一年深圳中考,有一个考生就玩这种把戏——把话题搞成一个人名。然后给他写一封信。这样的小儿科到高三还搞,还得了58分。高考玩这种把戏大约肯定吃亏。

4.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分)

在喧闹的纸醉金迷的社会,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当代步伐紧快的生活中,(程按:见鬼!还有学生用这样陈词滥调开头!)我们应该会感受。

感受是孩时的梦,色彩缤纷,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感受是画家手中的画笔,画笔一挥,便将整个春天带来了;感受是蓝天的白云,纯洁,舒展,飘逸。当迎春花划破冬日的沉寂,黎明的曙光照醒了露滴,我们微笑着,因为我们感受着。(程按:想吐。)

我们要学会感受自然,去从中品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去了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去体会“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壮志凌云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豪迈。感受山的沉稳,也要感受水的壮阔。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奔腾豪情,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阔气势势,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凝重,无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感受。

我们要学会感受艺术。从生命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她的人生也许原本就是一场绝美的舞蹈。她的无声展现了生命的蓬勃,手臂间勾勒出人性的高洁。她,中国惟一一个登上世界两大顶级艺术殿堂的舞蹈者——邰丽华。她是失聪的残疾人,但这并不成为阻碍她的艺术生涯,她生活在无声的世界,却能感受到艺术的真谛。那我们呢?我们要感受艺术,感受艺术会使我们的生命轻轻飞翔,让我们触到蓝天的洁净,白云的舒展。

我们要学会感受科技。是什么能让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五天五夜心跳不已?(程按:什么高科技有这本事?只让我们的心跳5天吗?那第6天“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的心脏就不跳了?)是什么能让中国这么多人同时仰望长空?即使是在黑夜,我们仍然能仿佛找到两双黑色的眼睛在与我们对视,他们微笑着,自信着,我们明白牵动着我们的是什么——费俊龙、聂海胜。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连续115小时的航天之旅,为我们中国人民所骄傲,所自豪,更为我们祖国的科学技术更进一层楼。在科技竞争激烈的现在,我们随时随

地都可以感受科技的高超,感受人类文明。

感受自然,是身心的舒展。

感受艺术,是精神的升华。

感受科技,是时代的呼唤。

让我们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学会生活!

点评:本文紧扣题意,开门见山,直接铺陈,结构清晰、规范,语言自然清新且不乏富有联想、富有气势的句子。另外,作者灵活运用古今素材,展现了较好的素材整合、运用与分析能力。文章内容充实,此乃可贵。

然而,作者似乎对“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缺少一针见血的见解,没有从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层面深入思考。同时,过多的堆砌材料却忽视了在文章中展示自我的思考与体会,太少自己的影子。若能从精神层面多加思考,真正体会“感受”二字,上升到人文关怀与建设精神家园的高度进行论述,文章会更显深刻,更具感染力。

考场作文,应成为我们展现真我思想,关注时代,放飞心灵的舞台!

(点评人:翠园中学 陈友祥)

程少堂声明:今年一模优秀作文点评我就写到此为止。拜拜。

5.尔独何辜(56分)

(黄历初二年初夏的一天,前夜里刚下过一场小雨,魏文帝曹丕给旧友吴质写了一封信,此时陈思王曹植正醉倒在卧榻上。) 季重无恙。

想到能给你写点什么,心里才稍稍好受了点。这一切越来越像一幕滑稽戏了„„你知道我的不快乐,却很难明白原因,而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勇气说出一切,直到现在。无论如何,原谅我的语无伦次吧。

昨天见到了许久未见的仲达。我坐到今天这个位子,他出了不少力,如今却阴着一张脸,问我后不后悔,也不怕我生起气来把他杀了。„„. 他到底是知道我心的人。我一句话都不愿说的时候,也只有他陪着。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我怕他多于他怕我,正是因为这个。他的眼光太利了。他说,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只好走下去。他说的我全明白,却还是止不住地难受。最后他冷笑着说,你以为只有你痛苦么,只有你渴慕着别人轻而易举便拥有的东西么,你能做的事有多少,而你那个弟弟„„. 我捂住了耳朵。

我何尝不知道子建的心愿?他呈上来的文章,满纸卑下华丽的废话,我看了就犯偏头疼,后来直接扔一边让人处理掉。无意之中看到他新写的一首短诗,却会一连恍惚好多天。我们的痛苦如此相似,真叫人好笑。也只有这种地方能看出来我们是兄弟,同样那么不可救药地固执,觉得只有对方拥有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想起那个时候母亲问我,子建有什么错?好像不来参加父亲的葬礼并不是一件多严重的事,而我竟然也支支吾吾、不能回答。或许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样,错全在我。这也是我付出的代价之一吧,只是我得到了什么?天知道七步成诗的游戏,我们在谯的田间散步时玩过多少回了。我承认我的恶劣,可那最后一次,他的目光和那些缓缓吐出的词句„„.

是故意的。然后他走得头也不回。我知道他是故意的,正如他一定知道他所说的“辞赋小道”每一次都那样地刺痛我的胸口。七步怎么能了结我们之间的一切?

我从未承认过,即便对自己——但我知道,如果后世的人有知,一定会说我这是忌妒。我仍然不承认,因为我不相信这样的痛苦能被任何词语轻松概括,让我任性这最后一次吧。

毕竟,我再也不能回到谯,去看望我种下的甘蔗了。那时子建是个那么骄傲的小子,扬着眉毛和我斗诗,下棋我从没输过,作诗却

极少赢,那唯一的一次我高兴得什么都忘了。或者你大概也记得吧,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驱车同游西园„„..

季重, 我真希望能回到那时, 却再也没有任何办法.

(是谁的错? 谁更不幸? 这个故事里没有幸运的人。

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人的悲剧。

曹家兄弟的故事,至今发人深省。)

[点评]本文以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第一人称的视角,以丰富的相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围绕“七步诗”的前前后后,恩恩怨怨,再现了三国时期曹丕、曹植兄弟同室操戈的历史意境。文章通过曹丕的叙述申辩,委婉含蓄地牵涉到了“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这一话题。

不足:题目不贴切;立意不彰显,立意太含蓄,不利于评卷者在短时间内评判是否切题;文体几不象:戏剧不象,书信不象„„ 另外,本文在题材选择和写法上和《赤兔之死》有模仿之痕迹,不宜提倡。

本文初评为56分;偏高。

(点评:翠园中学 丁光辉)

6.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分)

(用)物欲横流来形容这个享受的社会再贴切不过了。庸俗的享乐用具像无孔不入的蛞蝓,爬进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我想学着鲁迅一样对着这些破口大骂,却被那如同夏日午后慵懒温吞的风一般的享受主意吞却了声音。哪里才能找到那焚烧一切的野火?

感受本应排在享受之前,二者却被快节奏的生活和横流的物欲冲断了联。本应是在清泉之间游戏的绿茶,如今被磨成粉末,高压水煮,再流过滤网,加上糖精色素防腐剂,最终灌进了塑料瓶中,更可悲的是被那些自恃有十二分品味,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如饮驴般地灌下。茶,还何提文化?陆羽不知用了多少时间在那清泉水,紫砂壶,雾气与芳香中感受茶的精神,又不知多少次地回味那甘与苦的过程中写出《茶经》。现今却被铺天盖地而来的,沾满了“享受”的标签的人流中为人所遗忘。

令人费解的是没有真真正正地去感受,怎么能享受呢?

快餐文化!这种如同丢弃了的白色泡沫饭盒一样令人生厌的家伙,疯狂地为人们灌一样的品味,一样的享受标准,这种文化下的人,像蚁群中的蚂蚁,盲目地跟从所谓潮流。却不知潮流最前的那一只蚂蚁长的是何等样子,更不知道自己要被引向何方。他们的享受,就是与其他们(人)保持一个方向,一个形态,一个动作,直到将自迷失在这大潮之中,还依旧“享受”着。

快餐文化,生产了无数的宠儿与弃而(儿),比才便是一个例子。著名的歌剧《卡门》在创作尹(伊)始,便被批评为“注定的代表着最典型失败的杰作”。在上演之后,便如同被冷落的下等客人,生在角落。比才在这样的冷落之中,渡(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三个月。然而,两个悲剧的重叠却造就了《卡门》的经典,在比才死后,终于有人用心地聆听了这出歌剧,于是在近百年之后,这出歌剧仍旧是许多著名歌剧院的保留曲目。只有真正的感受,才能让黄金放出夺目的光彩。只是能在这个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的人能有几个呢?

我发不出呐喊,只祈祷每个人都能留出一小块空白,在这个享受的时代用心来感受,感受真正的美丽。

[简评]

这是一篇文化随笔,有三个亮点,有力提升了发展等级分。一、对大众流行和快餐文化的准确把脉和针砭。大众在文化消费时只是一味地盲从、享受,而不懂得欣赏其美丽、感受其韵味,对时代特点的的了解和分寸的拿捏都很到位。二是论据选择有一定代表性。品茶如驴饮而不懂得享受其中的文化,歌剧《卡门》先冷后热成为经典,两个事实论据一反一正,支撑论点。三是警句。“令人费截的是,没有真真正正地去感受,又怎么能享受呢?”“只是在这个享受的时代学会干涉的人能有几个呢?”

本文的不足之处是:一、对感受与享受的概念要阐述的更清楚一些。二、论据的选择还可以更丰富一些,还应该有更典型的文化现

象可以应证作者的观点。

(深圳市翠园中学 谢晨)

7.别人的成功,自己的动力(58分)

当你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你是否会从心里面开心,并将最真诚的祝福给予他?

当你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你是否会暗地里不爽,耍冷箭,妒嫉的火焰在你头上熊熊燃烧?

或许你都经历过这两种状况,你是否发现在我们开心后,不爽后,生活还在继续。

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从中获得了什么。

他人的成功或幸运,不是我们的成功或幸运。替他人欣喜,我们是否应以此作为自身的动力,发愤图强,勇往前进?

在欧洲足球冠军联赛上,曼联队曾与皇家马德里有过生死之战。

“红魔”曼联和“银河战舰”皇家马德里在当时均是足坛上最强大的队伍,鹿死谁手?谁也说不清。但胜利者,只有一个。 曼联作阵主场,但是正处于巅峰状态的罗纳尔多以“帽子”戏法使曼联队几乎崩溃。

或许你会想此时曼联的球迷一定都站起来对着罗纳尔多臭骂一顿,可是,你猜错了。

此时,曼联的球迷全部站起来,并没有张口大骂,而是以最热烈的掌声表示对罗纳尔多的敬佩。

试想给予一个让自己心爱的队伍淘汰的人掌声和敬佩,曼联球迷的胸怀该有多宽广啊!

曼联队也以此激励自己,这也是曼联队一直处于强队的原因吧!

相反,纵观历史长河,南宋的秦桧却做出了另一番举动。

面对岳飞元帅赫赫功绩,屡受皇上嘉奖,秦桧不满。

面对岳飞元帅精忠报国之心,屡受老百姓赞扬,秦桧不服。

面对岳飞元帅正直忠心,让人爱戴,秦桧再也坐不住了。

他让岳飞元帅承受“莫须有”的罪名,他借这种方式,低劣的方式来宣泄他的不满,来报复忠君报国的岳飞元帅。

我不明白,实在弄不透,秦桧你其实拥有一身才艺,为什么不凭真本事来与岳飞比较,而要用这种卑鄙手段呢?

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我们应该以此作为自身动力,激励自己,勇往直前。

点评:纵观全文,有两大亮点。一是观点鲜明有力,一开始就能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二是语言流畅,善于使用排比句。开头用排比段开路,加之以设问,有先声夺人发人深思的效果;在第二次论证时,三个“面对”,层层递进,使论据更突出,鲜明。

本文也有两大遗憾。一是论据不能支持论点。曼联球迷以最热烈的掌声表示对罗纳尔多的敬佩只能证明“给失败者以掌声”的观点,却不能证明论点“以别人的成功为自己的动力”。二是结构不够严密。一个论据,分为7个自然段,似乎没有必要。频繁分段造成结构不严谨。

(点评人:翠园中学 陈友祥)

8.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5分)

大千世界,色彩斑斓;芸芸众生,各奔前程;日月星晨,沧海桑田,一切一切,都随学着历史的车轮前进着,从而造就了今天这个美丽的新时代。

生活水平的提高,赋予我们享受的权利,因此,在忙碌之余,我们也应该忙里偷闲,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感受生活的美好。

【点题,“学会感受”是一种精神生活,一种心灵感悟。】

㈠ 感受阳光

哲学家第欧根尼有一天坐在木桶上沐浴阳光,恰好亚力山大大帝去他家作客,大帝走到他跟前说:“你可以说出你要的任何恩赐,我都答应你。”第欧根尼接着说了一句流传至今的话:“走开,别挡住我的阳光。”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强烈的震撼力,他让我们感受到他对阳光的感情,他感受到了阳光的灵气,那甚至可以凌驾于皇帝之上的魅力,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到的对话。

【成功的王者拥有无尽的物质财富,潦倒的哲学家沐浴在阳光中,权贵名利财富在哲学家看来不值一文,它们必须“走开”,此时哲学家正在与天地对话,他的心灵在阳光下温暖而充盈,欢乐而自在!】

㈡ 感受尘埃飞舞

细小的微粒,既能使天空蔚蓝,也能使空气更浑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一束阳光照进窗内,会有一簇尘埃在翩翩起舞,【欢乐!只有静下心来才才能观察得到。】正是这些小精灵,反射了阳光的色彩,使光更温和的接近人类,从而避免了强烈的辐射。尘埃的存在让人领悟到凡是存在都是有道理,每个事物,乃至每个人,都会在潜移默化间对世界贡献自己小小的力量。【有感悟,但不确切。】

㈢ 感受诚信的魅力

季布是楚国人,他以诚信服人。世间流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曾随项羽打战(应为“打仗”),战败后被刘邦虏获了。当时很多人都站出来为季布求情,使得季布死里逃生。后来,凭借诚信,季布还受到了刘邦的重用。

诚信是看不到的财富,但他却真真实实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在必要时,诚信是我们通向成功的通行证。(“在必要时”应删除,要成功,诚信是不容怀疑的)所以,让诚信款步于灵魂的阡陌,走向成功的人生。

㈣ 享受人生,感受生活。

蔚蓝的天空,深邃的海洋;鸟语花香,精彩纷呈。这些都是构成人生的元素,在享受这美景良辰之余,我们应该清楚:每一颗星星都在挥撒(错字,应为“挥洒”,但用词不当)着自己的光辉;每一阵清风都在分发着凉爽;每一片树林都在制造着阴翳。生活就是奇迹,我们在享受的时代,要学会感受生活:感到阳光的温暖、(,)感受尘埃的奉献;(,)感受诚信的力量;(,)感受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一切„„

【点评】

日复一日,普通、细微的生活中也能觅出诗意和哲理,如果你有一颗感受生活的心。阳光,时时普照大众,在哲学家眼里珍贵于帝王的权势,因为哲学家要的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心灵的感受;尘埃太细微,常常被人忽略,作者却看到了它“翩翩起舞”,它的价值所在,因为作者学会了感受;诚信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价值观,它是属于心灵的,也被作者网罗其中。

这几个片断,都突出了心灵的感受,它富有诗意,关注内心,因而作者对题目的理解是成功的。但是后两部分在构思上与全文还不够协调,第三部分与前文选材角度不同,有拼凑之痕,第四部分属于小结,不宜与前文并列,不过考场上时间有限,有点瑕疵也就在所难免了。

(文中点评、总评:翠园中学 邹玲)

9.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分)

啜一口清茶,茶香满怀,沁人心脾,我们在享受这份闲适与淡雅时,是否感受到茶因沸水而翻腾,沉浮,芳香四溢的过程?长途漫漫,步履匆匆,我们在追求的路上,又是否会抬头仰望那片为康德所推崇的星空?

学会感受,感受人与人之间那份已被世俗淡化了的爱。

当世俗凝滞了我们前行的脚步,学会放下多余的负担能让我们身轻如燕。当成见蒙蔽了我们原本纯洁的心灵,学会宽容能让两颗心相互撞击,生发无限共鸣,无限火花。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感受桃花源的无忧与快活,感悟陶渊明笔下所延伸的无限思绪。

学会感受,感受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心灵形释,与万化冥空的合一感。

如何做到“我爱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亦如此”?如何体验到高处一无所有,而又应有尽有的感触?把心交给自然!让心与眼睛同去旅游。观海则情溢于海,观山则情满于山。每一处都有“造化钟神秀”,每一处都应有“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而为声”的心之恋景。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放飞心情,体验“前无古今,后无来者”的高泊感。

学会感受,感受让高贵与高贵相遇,灵魂因高贵而芳香的喜悦与兴奋。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康德仰望星空,为道德定则。我们阐开灵魂的大门,让一切自由与清新之气进入,感受那一方土之深沉,那一株花之天堂,那一颗因眼泪而饱满的心。

所谓“掬水月在手”,不过是人感受灵魂后的外延;所谓“半江瑟瑟半江红”,也不过是人因感受“全”与“半”而产生的自然妙境。学会感受,自己也能成为永恒,学会感悟,生命也能幻化成为无限!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学会用心去倾听,去诉说,去涵盖。越是物质利益充斥的时代,越需要学会感受,感受那在心里种了根而又不曾得到浇灌的花,感受那永远在我们头顶上闪烁而又不曾被我们铭记的星辰。学会感受,最终上升为感悟,成为灵魂中永远流淌的清流。

茶因韵而怡人,又因香而沁人;星空因闪烁而引人,又因人的思考而成为永远。我们,因享受而更加学会感受,因而生活得更从容,更优雅!

评语:

这篇文章的作者颇有才情,恰当的引用为文章增色不少。文章语言富有张力,内涵丰富,时有“让心与眼睛同去旅游”这类充满智慧的语句闪现,文中不仅有“海子”还有“康德”,作者的阅读视野比较开阔。

在形式上,这篇文章也相当讲究,行文层次清晰,每一部分所拟的提领段,整齐而有概括性。文章分三个层次对题目进行了比较透彻的阐释。1、学会感受,感受人与人之间那份已被世俗淡化了的爱。2、学会感受,感受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心灵形释,与万化冥空的合一感。3、学会感受,感受让高贵与高贵相遇,灵魂因高贵而芳香的喜悦与兴奋。

作者的作文功底比较厚实。

(翠园中学 吴春生)

10.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6.5分)

远离了硝烟,摆脱了饥饿,正存享受生活的我陷了沉思„„ 享受和平,我不得去追寻离我们不远的那次战争。一个人的欲望,一个民族的复仇给人类带来了一场亘古未有的大灾难。那从耳旁飞过的子弹,那战壕里的惨叫声,那一把把插在肉体上的刺刀,还有那张张血肉模糊的面孔,都令我怵目,让我不禁要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杀戮不会带来征服,战争更不会带来世界人民的大一统,只有和平才是真正的归宿。和平孕育着幸福和安宁,可它像一朵美丽的花,绽放时艳丽夺目却经不起人们任意的攀折。只有用我们的心去感受和平永远铭记战争带来的伤痛才能将和平的花朵开遍人间的每个角落。

每次看母亲送我上车转身离开的身影,我都心潮涌动。母亲的青春已逝,正当我还在游玩于乡间享受童年之乐时,她那双手可早已磨出了厚茧,皱纹潜伏在她的额头。我一直享受着母亲的爱,毫不留情地花消她对我的付出。确实,我需要去理解感受她的辛酸和苦楚。“慈母手中线”,母亲们就是用手中细细的线一针针地为我们缝制生命里的风衣,供我们遮风避雨,一路上风雨无阻。可是,这一切都如此厚重与深沉,叫我如何回报?

一次次行走在林荫大道,享受着和熙阳光的轻抚;一次次漫步于花街小巷享受着恬静而平和的世俗生活。可是,我必须得想想这一切的安宁与平和所依托的是什么。每逢佳节,家人团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守卫在自己的岗位上,双眼目视着海平面,望着苍穹,凝望雪山,眺望着草原。他们总是风雨无阻,无私地执着地操守一份责任。他们从未想过退缩,始终挺立着身板,贮立在哪儿,哪儿就多了一棵树。他们不懂得享乐,就算置身于人间仙境,也不眼多看几眼,勿勿地又上了路。然而,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生命守卫着无数人的平和与安乐。

生活在一个享受的时代,我们有许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的种种美好。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获取快乐与幸福的同时也要去感受这一切的来之不易。让我们学会铭记,学会感恩,学会感谢,生活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在感受的世界中学会追溯美的源头。

评语:

这篇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是:“在获取快乐与幸福的同时,也要去感受这一切的来之不易。”文章分三个层次对这个观点进行了阐释。一、用心感受和平,永远铭记战争带来的伤痛;二、感受母爱的厚重与深沉;三、享受世俗生活,感受“默默无闻的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生命为我们作出的奉献。

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始终把握“感受”进行阐发和追问,扣题紧且较有深度。文章最后两节是议论的核心所在,尤其是最后一节,扣题意收束,有豹尾之效。

(翠园中学 吴春生)

11.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6分)

一杯牛奶,欢乐开怀。柳荫匝地。阳光常在,无嘲哳之就耳, 无饿殍之成灾。离开电视机,还有internet 。观燕雀之归去来,候春暖之花开。一口畅气胸中吐:无比自在。

的确,在这个相对和平,相对繁荣的世界里,多数人会认为自己生活在享受的时代。然而,在这玩乐和享受背后,是否荒废了什么呢?好比我们躺在柔软的沙发床里,是否会觉得身下好像是虚无呢?

在这享受的时代里,别忘了感受。

感受别离: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别离是痛,痛得竟“无语凝咽。”别离是恨,“恨到何时方始休?”别离是那一抹夕阳,“斜晖脉脉水悠悠”。别离是那一轮明月。若得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个无论时间还是空间维度都比以前大很多的时代里,别离都不应被淡化,电话网络QQE-mail 短信,统统解决不了思的难题。孰不知,恋人一别,日后或许“蜡炬成灰泪始干?”朋友一别,可能真会在“西风袅袅秋。”中一看肠一断。而老少之别,不也会酿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恨?

感受困苦:视人之身,若亡之身。这里的困苦,是他人的疾苦,是与常人不同的疾苦。在那些钟鸣鼎食之家的家伙们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时候,他们可曾想过,有多少人还在过着箪食飘饮, 蓬面为生的日子?单在中国,这个数学早已上亿。吴牛喘月时,他们正在背灼炎天光,面朝土焦黄。而条件的艰苦,制度的破陋,又会使多少人成为怨魂?想到这里,不免产生“若教恨魄皆能化, 何树何山著子规”的感慨。

善待困苦之人吧。不少人以为农村就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还尝言要下乡“体会”。孔庆东的妻子一听说乡下连抽水马桶都没有就马上不作声了。面对这等困苦,我可否真的感受?

感受挫折:莲花不染亭亭蔓,玫瑰生刺空羁绊。人生在世,哪个不要过个三道五沟?每一步都有可能跨(应为“垮”)台。记得某家著名企业的生存守则就是:时刻劳(应为“牢”)记,公司还有一个月就要破产。现实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一种挫败感。

若无严冬的风雪浇灌,何来傲梅的一段香?挫折即动力。感受挫折就是抓握住前进的动力。

在这个享受的时代,我们要学会感受。伤离,吃苦,受挫,我们摆脱不了,不妨用心感受。史铁生说,把悲观认识清楚了就是乐观。

我们何不就依此言,感受出另番享受呢。

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它名句的巧妙运用以及整散相间错落有致的句式,语言优美。富有文采。

文章开篇紧扣文题“在享受的时代”行文,对“享受的时代”文采飞扬的描绘,不同凡响,这是它为得高分而投下的法码。所以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写好开篇,至关重要。

正文部分,分三个方面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别离”、“感受困苦”、“感受挫折”,仍佳句叠出,大量诗句的引用和化用,显出作者涉猎广泛,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情才气令人赞叹,但是,却不免使人感到文章过于华丽而内容不够充实了。遗憾的是,作者是在“感受„„”上下大笔墨,而忽略了文题的语义重心是“学会感受”,如果考题是“在享受的时代感受”,那么这篇文章可能更加切题。因此,审题需要咬文嚼字,还要仔细分析文题的句式结构,更要把握文题的语义重心,只有紧扣文题语义重心选材立意才能使文章做到不偏离题义,才能稳中求新。这是作文制胜的关键!

(点评老师:翠园中学 李秀萍)

12.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分)

夜半寂寂,忽然惊醒。冷汗涔涔而下,却不记得梦到了什么。眼前只有一片漆黑,仅听得一片淅淅沥沥的声音。哦,下雨

了。

辗转反侧,却是长夜再无眠,索性听雨。

南方的树,都有着极大极阔的叶子,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承载这海畔的温婉明丽。于是便是霏霏细雨落在这叶上,也有了大

珠小珠落玉盘的铿然。更何况是这一夜的骤然暴雨,沉沉黑幕中响起的简直是“十面埋伏”的铮铮琴音,宛如窗外有铁马冰河正以万夫不挡之势席卷而来。然而在这一片战鼓蹄音中,我却意外地感到心安,似乎茫茫天地间仅有我,这场雨,和无边无涯的黑暗。不再有争吵、怀疑、尴尬和矛盾,不再有无止无休的试卷和竞争,也不再有朝匆匆暮匆匆来去皆匆匆的忙碌,只有弥漫于天地间的氤氲水气和默默听雨的我。

呵,听雨!曾几何时,我对这种行为都是不屑一顾的,自以为年轻当如火如风,轰轰烈烈拼一场,潇潇洒洒闯天涯,而听

雨葬花什么的,都是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之行。

是的,成长在这个享受的时代,我们都是躁动的。蹦迪,网络,流行风,不知所谓的歌曲和生拼硬凑的电影„„手机一代

换过一代,永远都是更新更好的产品向我们招手,再不需辘石井和麻绳,扭开水龙头便有清亮亮的、消过毒的水喷涌出来;再不需喂马劈柴了,飞越大西洋也不过几个小时,天然气通过管道直达各家各户;甚不需要出门买东西了,一通电话或鼠标一点,便有人直接送上门来„„然而,我们却如此空虚。

有多久,不曾感受过自然?脚踏着坚硬的地板,穿行于楼与楼的森林中,茫茫人海中也抑制不住心底泛起的孤独与恐慌。

圈养的鱼,笼中天然自安的鸟,细心修饰过的花草树木„„伪饰的自然摆在眼前,却更让人觉得疏远。而今夜,寂寂黑暗,喧嚣雨声,却给人无比的享受。想到如我一般卧床听雨打芭蕉雨打梧桐的李易安,想到雨巷里那个丁香一般的姑娘,想到凄风苦雨中布衾冷似铁的杜工部„„许多人许多事都从脑海里一晃而过,有喜悦的也有悲伤的,但无一在我的心湖中掀起波澜。只是回忆着,咀嚼出种种滋味来,微笑着回忆过往思考未来而不如以往般总感觉沮丧。渐渐的,什么都不再想。只有渐小的雨在耳畔在心上跌落的铿然之音。有人说,成长只在一瞬间。我想,幸福也只是一瞬间的感受吧?融入自然,体味生命。

“滴答、滴答、滴答„„”

窗外雨潺潺。

作文点评:

有人说考场是扼杀学生作文灵性的屠宰场。大量的平庸之作和应景之作充斥其间,让阅卷老师不胜其烦,徒生奈何。然而

在大量的批阅之后,总也会有清风徐来,水波微澜,叫人叫好的上乘之作。说到底,一个语文修养好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他的才华所散发的光芒是怎么也遮挡不住的。本文就是这样的一篇优秀作文。

本文的亮点之一:文化味比较浓。无论是写景,还是抒写感受,都深深打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小作者在遣词造句时,把

平时阅读所收获的经典娴熟的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丝毫不见矫揉之痕迹,也没有堆砌卖弄,让人感到平实自然。

亮点之二:思维清晰。文章先写在南方的静夜听雨的感受,由此生发许多的感受。听雨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感受和感悟。

在这个享受的时代,人们对此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因为时代变了,生活变了。就是这种变化最能让有心人产生许多感触,因而触发对纯真时代的美好生活的怀念和沉醉。

微瑕之处:文章开头意思不甚明晰,与引出下文思路没有必然联系,因而显得有些落俗套。

(深圳市翠园中学 钱冰山 评)

13.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5分)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这是谁的诗句?寥寥十字,将曾子建独具的欢乐的放歌与沉默的悲怆描摩得形神毕肖。那想必是一场建安文人的欢宴。而他是席间最放浪的吟唱者,享尽荣华锦衣,享尽飞盏狂歌。然而须臾间,笙箫不再,嘉宾散尽,只剩下寂寞的王

孙,满心悲凉油然而起,落笔处荡气回肠。

这便是感受失落,感受孤独,感受到世界浮华后的悲剧的灵魂。一个真正懂得感受世界沧桑的人,注定无法沉浸于一场短暂的人生的欢宴。因为宴罢的凄清,往往比飞盏狂歌的醉意更难忘怀。

窗外的世界永远超出了你我的想像。当我正感受着温柔而狂妄的少年情怀,那个未来的我也许眼已经站在茫茫人海中冷笑。我不禁欲问,此刻的单纯是否全被明目的自己所背叛?物质享受的罗网,是否全湮没每一颗富于感受的心灵?

人性已经作出了一半的回答。充满渴望,永不言败,这在狂飙突进的人类文明里早已被树立为道德的正极。人是会背叛自己的动物,这在本质上源于人世是一切欢乐的源泉。财富的涌流,个性的解放,使人拥有了最好的享受的理由。

然而,人性追逐欢乐的本质既然只能作出一半的回答,也就只能充实起一半的人生。醉与醒,这是人生的两重境界,后者象征了人精神上崇高的自主性。那是反思和觉醒,那是对这个充满了苦难和悲哀的世界所承担起的——是的,责任。

感受失落。捧一杯红酒,照一襟月色,未来的你还是否缅怀少年的激情?如今,我们面临着各自踏入人海的离别,也许是诀别。为了祭奠痴狂的岁月,我不愿吝惜一分失落。

感受孤独。我认为这是人类的命运,也许是宿命。每个人的一生不知有多少次欢乐的飨宴,醉眼朦胧中物是人非。于是,独自行走在灯色橘黄的幽蓝天幕之下成为了一种生命的真实。

感受世界的苦难与悲哀。难道能为一点优越的生活而沾沾自喜?难道能面对贫穷、战火与荒凉无动于衷?惟有发于良知的感受能唤起人类的行动。现代人类空虚迷惘的真正良药,是这个世界种种残酷的真实。

时代需要精神上的净化,那是古希腊悲剧式的使命。当我在享受的时代里学会感受时,我终于能够说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无论窗外的世界拥有广厦于重,我永远不改少年之心。

作文点评:

好文章总是春风拂面,醉人心脾。又仿佛出水芙蓉,天然样,淡淡妆,叫人回味,叫人沉醉。本文就是这样的一篇优秀作文。

本文的亮点之一:文化味比较浓。字里行间深深打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作者虽然年轻,但构思、安排结构与组织语言的能

力很强。通读全文,既不见矫揉之情,也不显堆砌之词,让人感到平实自然。

亮点之二:思维敏捷清晰,视野开阔。文章从评价古人的诗句所包含的内涵入手,自然显出不俗的能力。然后用一句话总括

本文的题旨,总领全文。接下来先辨证地分析享乐与感受失落、孤独的关系,然后从感受失落、感受孤独、感受世界的苦难与悲哀几个方面去领悟生活的真谛。

亮点之三:语言凝练。通读全文,似行云流水。无论是词语运用还是句式变化,清新自然又颇具匠心。浸染了优秀文化的魅

力。

亮点之四:全文书写非常漂亮,字迹颇具书法之魅力,文面整洁,全篇没有一处涂改的痕迹。这在考场作文里实在难能可贵。 微瑕之处:写享受与感受的关系时,内容稍微有些模糊,而感受的具体内容稍微显得单薄了些。

(深圳市翠园中学 钱冰山 评)

14.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5分)

现代人日益开始追求享受的同时也同样证明了现代人的日益孤独。联系方式的便捷似乎却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上班只认识同事,娱乐方式似乎也只有唱卡啦OK 么?谁感受到了?

叔本华曾经说过:“满足一个人的生存需要真实并不比满足一头野兽的生存要求多多少。”但随着人的成长,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人开始自己为自己设定生活必需品并且不断增加。人们享受着甘醇的美酒,优美的音乐,穿着华丽的衣服,谈笑声色而后似乎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又似乎忘了自己做了什么,生活方式外围的枝繁叶茂让人忽略日渐干枯的内心。

现代人日益孤独却又很自相矛盾地不会独处,似乎只有置身喧闹中才能感觉到有安全感。于是他们不断地用物质填充着自己,他们看上去身体健壮而心灵却脆弱饥饿,他们既饥饿又消化不良。尼采说这时说:“我没事的便是傻瓜。”

第欧根尼他不想享受物欲,他见到孩童用手捧水喝竞(竟)也把身上唯一的瓢子丢弃。他只要感受万物、生命、真理。所以当亚历山大帝走到他面前说可以满足他一切时,他说:“我只想你走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这种完全的超然物外我们做不到也不必去做,但我们可以明白精神上的空虚是食物补不来的,精神的富足也是钞票无法买来的,精神上的快乐更不是唱唱K ,喝喝酒就享受的(得)来的。

二十一世纪的当下,人们了解超女多过了解巴金老舍。人们也许知道谁得了奥斯卡却可以不知道山西得煤窑又死了几十人。人们看上去知道鲁迅知道巴金,但也只是知道而已,民族精神是否能通过“知道”就传播下去,这许许多多得仅仅“知道”将更深沉得东西抽象化了,鲁迅仅仅就是鲁迅,没有民族魂,没有民族精神,没有民族力量。这种许多本是应被体会、被了解、被刻骨铭心的精神食量却只成为了被知识具体化了的、符号化的几条文学常识题,精神食量成为了超出我们自身的,与我们无太大关系的客观存在。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在享受的年代学会思索,学会思考;在享受的年代学会沉静。学会在物欲横流的年代里做一个精神富足的人。

【点评】

本文立意有一定的深度,一针见血地点出现代人在“享受的时代”身体快乐精神并不“富足”----不会感受,“他们看上去身体健壮而心灵却脆弱饥饿,他们既饥饿又消化不良”,指出“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在享受的年代学会思索,学会思考;在享受的年代学会沉静”。在阐述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叔本华、尼采的名言和欧第根的事例以及“人们也许知道谁得了奥斯卡却可以不知道山西得煤窑又死了几十人。人们看上去知道鲁迅知道巴金,但也只是知道而已”的现状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印证,有理有据。不足之处在于有“破”乏“立”,对“在享受的时代”的人们不会“感受”的现状,对“在享受的时代”如何“学会感受”则缺乏深入的分析。但鉴于考试时

间的限制,能写到这个程度,已属难能可贵。

此外,本文句式整散结合,遣词造句准确、灵活,语言摇曳多姿,体现了考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翠园中学 李红该)

15.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7分)

在享受的时代里,我们过着非常高质量的生活,而这高质量却是科技发展带来。感受到科技的进步的同时,我们似乎有责任再回归真实,感受历史,感受自然,在享受的时代里学会感受。

在享受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感受历史。感受历史长河里为我们今天美好生活而努力的人。没有爱迪生的千种发明,也许我们就不能享受今天的白炽灯;没有毕升,也许我们就无法享受今日的书写流畅;没有贝尔德的电话机的研制,也许你与我无法享受千里之外的思念„„

学会感受历史,是让我们在这享受的时代里对过去的感恩,是对过去的一种纪念。

在享受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感受自然。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生命,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空气,感受自然的一切。然而,在享受的时代,我们却牺牲了自然,把新鲜的空气变成了充满颗粒的浊气;把湍湍急流的河水变成了动弹不得的污水;把绿意沁脾的森林变成了荒漠„„啊!我们不应该忘了感受自然的伤痛,这一切一切的玷圬,你还未能感受到她的哭泣吗?感受自然,爱护自然,是让我们在享受的时代里停留更久的门票,是让我们在享受时代里不可懈怠的守护。

在享受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感受情感,友情、爱情、亲情等。更为重要的是亲情,没有亲情中爱的感受,我们将像行尸走肉,依附着高科技过着虚无的岁月。古之诗人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感慨,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哭鸣。这就是告诉我们,在享受的时代要学会感受亲情。

爱,是亲情的空气,亲情便是我们的心跳,学会感受亲情,是让我们在享受的时代里对生命的感激,是让我们在享受的时代里爱的感受,是对享受中学会感受的兑换。

没有谁可以脱离历史的熏陶,没有谁可以擦拭去自然的印痕,更没有谁能够舍弃亲情的牵挂,亲情的烙印!因此,让我们在享受的时代里学会感受吧。

让我们在享受的时代里学会感受,在短暂地放弃物质的依赖之际,学会感受历史,自然,亲情的沐浴之美吧!

点评:“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这一命题作文,在审题上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点:第一,核心是“学会感受”,可分析清“学会感受”什么,或为什么要“学会感受”。第二,需要关注的是“享受”与“感受”两者的关联,要了解论述的问题是在“享受的时代”前提下展开的,所有问题的展开应在该前提下论述。第三点,很多学生在审题上只谈“享受”或孤立谈“感受”。

这篇习作立意正确鲜明,抓住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历史、自然和亲情,并对为什么要“感受历史、自然、亲情”之原因分析也较清晰充分。

文章条理性强,首尾相呼应,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点评:翠园中学 俞式清)

16.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6分)

半夜清雨,沿海冬季,这雨也给人湿润却太过湿潮,繁密却太过浮华的感觉,窗外不远,工厂里卡拉OK 的歌声不堪入耳,合上手中的《瓦尔登湖》,只想出去走走。

校园里此刻很静,清雨洗过的路面有点湿滑,树木在今晚犹为生机,我却为这校样的明亮的绿而恐惧,这样的张扬,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我无法领悟出卢梭当时那种宁静地审视衣物,处所的心情,我难道不能“感受”?

顺着小路,看到了人工湖,湖水中泛起轻微的波纹,一下一下的,像面纱中少女的酒窝,恬静也很调皮,顺着水面抬起眼睛,却被惊呆了,我仿佛置身于童话中,灯光下的湖面,浮起晶莹的轻飘的雾气,这水珠,从天上掉下的水珠被雾气阻住了,停在空中,被白亮的灯光包围着,有如颗颗钻石,灵动的钻石,周围树木郁葱下面湖水潮绿,“钻石”则自由的跳动着仿佛这里会有仙女从水面浮出,而它们是仙女发丝上的亮珠,不太安份,竟先蹦跳出来„„我的呼吸很紧张,怕惊了这一方“神水”,扰了这唯美晶亮的氛围。美,美得令人窒息!我忽然懂得了那些写西湖雨景的句子,忽须重述,只因这样的真实的感受,往往是无法用言语形容,我这才安了心。我是能够感受的,原来需要这样一种宁静的环境和虔诚的心。

再走便到了生物园,这原本是生物园的,现在却已面目全非,成从的青竹被挖去了,流动的小河被填埋了,河里的鱼也不见了踪影,它们过的好吗?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土堆,上面还有一根宽木,我凑近了看,用手机照着看上面写着“生命中第一支玫瑰敬葬于此”字迹秀丽,我脑海中有了一个清丽可人的模样,又挨为另一古代苦命女子在河边两目含泪散花轻葬的画面,心里很是感动,这个时代,为了爱情,或是追求爱情,期盼爱情,葬花,真是即纯情又感人的事情,为何我没有发现这样纯洁可爱的少女?为何我却与她有同样的感受呢?原来感受是需要却发现和沟通的。

生活繁杂,社会纷乱,物欲横流,只看享受比方,我却安静地学会了感受,感受自然之美,感受地人之美,感受生活。心情好了很多,卡拉OK 依旧喧闹,我却似乎听不到了,回到屋里,重翻《瓦尔登湖》,夜已深了„„

点评:本文就我个人认为是一篇失败的考场作文,习作者在审题上只抓住了命题的一点:“感受”,却未能从整个命题本身入手,全文较大篇幅写了对身边景物的一些感受,本命题的核心应是“学会感受”,所以应判为基本离题,只在习作的结尾带到一点命题,这类情况应在以后的写作教学中老师应帮助学生克服的!(点评:翠园中学 俞式清)

17.为别人的成功喝彩(55.5分)

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和幸运,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的成功和幸运感到高兴。那么,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成功和幸运时,我们是否也感到高兴呢?还是在别人成功的背后议论,怀疑别人的成功或幸运呢?

面对他人的成功时,我们需要一种喜悦的心情,为别人的成功举杯。我们要别人的每一次成功当作自己进步的垫脚石,当作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当作……这样,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我们有了目标,有了动力,有了向成功迈进的希望。

把别人的成功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那么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为别人的成功喝彩,那么我们也能尝到成功的滋味。分享别人的成功,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幸福,我们应该欣然地接受,正确地去看待。

当我们面对别人的成功时,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同时,我们也应该告诫我们身边成功的朋友们;天空很蓝,很高,我们不能一味地用喜悦把它填满,因为那里还住着白云,我们要为它留一点自由的空间。

当我们面对别人的幸运时,我们为之感到高兴,而不是把别人的幸运看作是自己的不幸。机会总是平等的,我们不必去埋怨去纷争些什么。机会始终会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也许这次是别人得到幸运,也许下次就是自己。对此,我们要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当然,这并不是告诉我们坐着等待幸运,而是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去创造,去发现,去把握机遇,抓住幸运。

别人的幸运,我们也要为之喝彩,把别人的幸运当作自己寻找幸运的导火线,当作自己创造幸运的催化剂,当作自己为幸运而奋斗的激励。只有这样,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才会充满活力和斗志。我们不能把别人的幸运当作自己的不幸,我们不能用恶言去丑化别人的幸运,更不能用恶行去糟踏别人的幸运。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我们总有成功或幸运的时候,我们总有面对别人的成功或幸运的时候,这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我们能

否正确地去看待这些问题却影响我们的一生,我们能否在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就要以一种平和的生活中取得成功,我们对待别人的成功和幸运的态度很重要,我心态去对待别人的成功和幸运,只有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一种良好的心态,我们的成功才能事半功倍。

让我们为别人的成功或幸运喝彩让我们分享成功与幸运,让我们向成功奋进吧!让我们用别人的成功和幸运去铸就自己的成功与幸运!

[点评]本文非常契合话题,全文不枝不蔓,矢矢中的。作为考场作文,难能可贵。

本文初评为55.5分。细细琢磨,有一点不足:思维缺乏缜密的逻辑性。全文的顺序可调整为:面对别人的成功时,我们要喜悦、高兴,为之喝彩;们要把别人的幸运当作自己寻找幸运的导火线,当作自己创造幸运的催化剂,当作自己进步的垫脚石;不要把别人的幸运看作是自己的不幸。另外,本文还有一个致命的缺憾,那就是病句不少。比如倒数第2段。

(点评:翠园中学 丁光辉)

18.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分)

是什么,让最美的夕阳红笼罩了一层工业时代的灰霾?是什么,让娇艳的花朵染上了一身拜金主义的污渍?是什么,让我们的心沉沦了对美的感受?

扪心自问,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又有几个人懂得感受?感受那轮与伊相伴送去的夕阳,感受那一树落英的缤纷,感受那些久违了的美好情感。

看看这个社会吧!安东尼奥尼的镜头也收取不了它的黑暗啊!灰蒙蒙的天空,飞鸟绝迹,飞机的轰鸣送走一批又一批对离别麻木的人;拥挤的土地啊,高楼与大厦近乎凶残地剥削了美丽地良田,人们面无表情地匆忙行走,车辆蛮横无理地奔驰;河水也是生气的人,黑脸张飞,红脸关公,就是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清澈。

而我们,失去了些什么呢?仅仅是那一方蓝天,那一方土地,那一沟净水吗?不!我们走在物质的繁华上,却失去了感受美丽的能力。

也许,杏花,春雨,江南可以成为余光中的绝唱,我们只当它已被那个浠浠沥沥的雨季洗刷干净;但我们不能无视,岭南那个每年按时到来的春雨,不能遗忘公路两旁,杏花的香味,更不能淡远故乡的亲爱!

也许,那一棵没有年轮的书(应为“树”)已在席幕(应为“慕”)容那本苍促的书中留下了永远的淡蓝色字迹;但我们不能平息心中那一股浓浓的乡愁,更不能忽视心中那些对于美好与哀伤忠实记录的情感。

也许,那撒哈拉沙漠已经在三毛的忧愁中开成了一朵永远的夏花,在生命这只蝴蝶的朝生暮死中沉沦。但我们不能抵抗那一轮烈日的热情,不能失去让那只蝴蝶美丽的机会,更不能放弃用以感受的生命!

享受的时代已经降临,是否我们还会感受一份美好呢?

像余光中一样吧,去感受江南的杏花春雨;像席幕(应为“慕”)容一样吧,去感受青春的忧伤;像三毛一样吧,去感受生命的热情!

不要被工作限制住感受的脚步;不要被金钱迷惑了感受的单纯;不要被物欲杀死了感受的神精(应为“经”)!

享受的时代是身体(应为“肉体”)与物质的时代,却缺少不了灵魂的感受。感受不到自然之美,感受不到情感之美的人便纵是家财万贯,也会沦为行尸走肉,然后夜夜为自己哭泣,为自己悲哀。

让我们学会感受吧!

为生活染色,为物质添光!

文章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对题意的理解非常到位,将“享受”理解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将“感受”理解为“精神”层面的东西,全文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展开论述。在论述时又主要用的是形象思维,而非抽象思维。知识面也比较广,说明平时的积淀做得不错。开头部分的设问排比句式,正文的排比段落,都很好。

不足处在于文中时见错别字,且有几个句子不太通畅(见原文中加粗的句子)。此外,卷面上涂改的地方较多。

本文得分55分,本人认为略为偏高。

(点评:翠园中学 周春祥)

19.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5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眼前是一幅美得让人心醉的画面,夕阳的余晖透过云朵洒在这片银白的沙滩上,沙滩上的两张太阳椅格外引人注目,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椅子上微笑的(宜为“地”)注视对方被岁月流逝所留下痕迹的脸庞。是追忆年华?是爱的凝视?还是„„

我无从知晓,心中感慨万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享受的时代,这种醉人的爱以及对承诺的坚守还剩下多少?人们的速食主义如何挽救爱情?

在这个享受的时代,需要感受的不仅仅是不离不弃的爱„„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有谁还记得儿时的幸福?在小溪旁嬉戏,听溪水叮咚,为捕捉一只蝴蝶而大汗淋漓,为一颗古树的高大而惊叹不已。

可如今,那些画面仿佛离我们很远,取代它的是冰冷的钢筋(此字原文写错)水泥,是充斥欺骗与虚拟的网络,甚至唯一的绿色是窗台上的那盆际(应为“即”)将枯萎的小花。人们似乎早已将大自然这个蕴育(应为“孕育”)生命的母亲淡忘。

在这个物质高达(应为“高度发达”)的享受的时代,需要我们用心感受的不仅仅是自然的和谐之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我们是一群生长在温室里的孩子,家长与社会对我们的关注和爱护,让我们忘乎所以的(宜为“地”)飘飘然。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过在遥远的小山村,有一群可爱的、和我们一样的孩子在期盼着城里打工的父母的归来,在期盼着有一天能够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在这个让我们尽情享受的时代,需要我们感受的不仅仅是贫困,还有那来自大山的期盼„„

[此情可待可(应为“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可曾想到过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感受,那些我们不愿意去感受的感受。它们是那么真实的存在于这个时代,深深的刻画着这个时代,以至于当我们触碰它们的时候,心里会莫名的痛。

原来它们曾这么深刻的出现在这个时代!

原来我们曾这么忽略了它们。

在这个享受的时代,让我们去用心感受吧!

文章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全文引用李商隐的《无题》中的诗句作小标题,四联四标题,紧紧地将全文的内容凝为一个整体,结构非常严谨。开头部分以一个画面入题,亦较别致。文中语言流畅,卷面书写漂亮,足见其基本功不错。

不足处在于文中时见错别字,且有两个很别扭的长句(见原文中加粗的句子),应试作文最忌造此类长句。

本文得分55.5分。

(点评老师:翠园中学周春祥)

20.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6分)

置身于滚滚前行的时代大潮中,手执船浆的弄潮儿尽情地享受波浪激扬的激情,但乘风破浪的步伐也许更祈盼着一份感受晶莹浪花的心动。

且在享受的时代里学会感受。

也许历史紧锣密鼓地前行,我们周围的世界充斤着在一个时代里(“在一个时代里”多余)不容停歇的脚步声。同时,物质的世界里,我们所能获取的太多。当人类不满于物质生活的(“的”字多余)富足时,渴取(“渴取”改“无尽”) 的欲望便又不断上升。然而欲求无限、渴望无极而我们所(“所”字多余)能享受到的所谓物质(“物质”宜改为“富足生活”),能够真正地在短瞬的个体生命中迸发出一个生命真正的含义么?当人类环顾四周,发现周围只是一个血与肉的平面世界,他们的内心,大概会悄然升起另一种莫名的渴求——在疲乏了无数物质享受后的乞求解脱的冲动。由是,我们需要感受,需要一份精神的洗礼,周围的平面世界,我们更需要一份感受的力量,使之成立体可感的真实世界——且在享受的时代里学会感受。

人类永不满于作为物质的奴隶与精神的困兽。从西方蒙思始,从东方文明闪烁始,一步直(“直”字删去)至今天,我们在物质时代的局限中走出了一道人文精神的(“的”字多余)感受的漫长的道路。聚焦于我们的身边,更有一群深刻地体味到了在一个享受的时代涤荡心灵的深意的人们。舍弃一些优越的生活,我们走入大山,走入森林,感受自然这一伟大的创造者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感受(“感受”字删去)清新,舍弃进出饭馆、大商场的机会(“大商场的机会”这句删去),我们走进图书馆,感受先人的睿智与哲思,感受精神在书海中驰骋,感受文明,舍弃汽水麦当劳,我们建起教育的雕堡,感受善良,感受真诚,感受…….(这段“舍弃……感受”的排比,有气势)。

可感可受的太多,而(“而”字删去)精神世界留给我的园地无限广阔,在享受中,我们大可(“大可”改可以),抓住物质的船浆,大可(“大可”多余)不必刻意割舍物质而换取精神,但某些程度上,舍弃这些(“这些”改“一些”) 意味着更潜心地接受另一些,且在享受中学会感受,我们也只需不忘俯身倾听浪花悦耳的歌声,也许水中的船浆,会令它们激发愈亲切的铃音,只是,我们别忘了,深情地俯身。(这段文字总结了也升华了对生活的感受,散文诗般的语言写出了“感受”的境界,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有独到的见解)

享受什么?感受什么?我们不妨在前行路上,享受一种激情,感受一种心动,收获一种境界,成就一种人生!且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

文章点评:文章一气呵成,颇显大气,可以看出小作者平时对生活体验的积累较深,也注重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文章主题也充满阳光,积极向上,淡化物质生活,感受精神境界。写感受内容,采用“舍弃……感受……”句式排比,增强了文章的句式。倒数第二段,散文诗的文采得到了发挥,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字功底与对人生的体验与思索均较深刻。凡此种种,均是可取之处。

美中不足的是:其一,标题中的“学会”两字没有得到必要的阐发,其二,有些地方文字上还需进一步雕琢。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只是,我们别忘了,深情地俯身。

点评:翠园中学王月根

21.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6分)

朋友,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时代,你是否认为,过上幸福生活,有吃有住有车就是一种享受?我认为,其实不然,真正的享受,

是在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精神释放„„

如果你还懵懂,那就请陪我却(去)散步吧!我来教你在享受中感受生活!

散步,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感受。

黄昏,我们沿着那条长得(满)苦柳和榕树的公园小径踽踽独行,没想过走到哪,也不在意走到哪。斜阳残照,流水清风,厚重而柔和,竟是无边的惬意和陶然。

尽可能放松自己,让身心皆融于宁静的(黄)昏(天)幕。远方有淡青的山峦和树林,山的另一边有村子和古往今来纠葛在人烟世俗中的鸡鸣犬吠,有无数更加诱人的无穷无尽的朦胧的未知。

用心感受!感受自己就是一条鱼或是一缕风,鱼一样快乐,风一样自由。这时候你再想一想,是不是太累了?是不是惆怅失落或是踌躇满志?是不是人生一帆风顺或是偶有过节?是不是因为荣辱毁誉以及跟随而来的其他一些什么东西而浮躁和迷乱?

但无论如何,你都且抛开,远远抛开。人生难得几回搏,但人生也难得几分闲呀!黄昏只那么一会儿,就整个儿安排给自己尽情感受吧!混沌天宇,落日消消充血,风最是柔情,似有似无,人在其中,竟也莫名地混沌起来,缓缓做一次深呼吸,就如品尝新茶一般,满口满心的香爽。其味或甘或苦,都混沌而又清纯得像风一般无可捉摸。

带你去看这样一副楹联:“山随人意懒,石似我心空。”山何曾“懒”,石又何曾空?皆因随“人意”、“我心”的变化而变化罢了。若“意”与“心”不存,“懒”与“空”又何附?偶尔地涌出些高低上下远近来,下意识地琢磨:有“下”才有“上”,有“低”才有“高”,若无“小”与“近”,“大”与“远”又何存?世间万千物态,皆因互相比较,互为参照才有了差别。

可感而知大千世界,诸多物事,亦都随“人意”、“我心”变幻无常。物以物拙,人随人智,皆为一线悬心,系心于思绪;皆因一份沉重,负之于肩背,才有纷至沓来的荣辱胜败强弱之分,也才有无端的烦忧和惆怅。

用心感受生活,而不只是享受生活!心静则明,目清则察。

于万千利欲中,心不为所动,身不为所没,如此,又何所不能?山或近在咫尺,路或遥遥无尽,那落日反倒充沛了些,那风或也是温馨了些。我们依然在一种透明的闲散境界中,让晚风和余晖过滤尘世带来的污点,我们无疑也渐渐透明了。

风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以及似鱼似鸟的你我,皆随某种心意金黄了些,同时金黄的还有脚下那条路和路上拖得长长的影子„„ 此刻的你,心中该涌起一丝感慨了吧:认识自己不容易,驾驭自己更不容易!

折路返回,你沉默,你在笑,或许,是自然,而不是我,教你学会了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享受并感受着„„

[点评]

文题“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看似易作,其实暗藏玄机,它在识见、思想境界、人文素养等多方面考验着写作者:值得享受的是什么?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应该感受的又是什么?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抑或二者兼而有之?暂无享受,暂无感受,怎样才能学会?享受和感受的情调应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凡此种种,都需要作者在动笔前仔细琢磨。命意者在此文题上的用心之诡,可见一斑。

但就在这重重玄机中,本文觅得了一条有效的解读之道,作者“平”处着笔,在用心尽情地享受和自由地感受中,“深”处感悟,游刃有余,堪称佳作。

文章开宗即明“享受”之义:“真正的享受,是在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精神释放。”见识不凡。接着选定了日常生活中感知世界的较常见的一种方式——散步,将享受自然与感受心灵交结在一起,圈定一日中最富遐想的时段——黄昏时分,精心组合了一幅幅极富美感的画面,加以品评,玩味:无论是“苦柳榕树”、“流水清风”,还是“斜阳残照”、“鸡鸣犬吠”,都以其或“厚重”或“柔和”,或“惬意”或“陶然”的本真,把人引向“更加诱人的无穷无尽的朦胧的未知”。只要你“用心感受”,“自己就是一条鱼或是一缕风,鱼一样快乐,风一样自由”,“人生难得几回搏,但人生也难得几回闲”,还有什么“抛开”不掉的呢?心态如此的悠游,如此的淡定,若非有一份心灵的宁静,何能如此?

行文至此,享受之意似尽,但感受之悟犹长。作者又以对“山随人意懒,石似我心空”这副楹联的精辟解析,将对大千世界的独特

感受深入一层——“用心感受生活,而不只是享受生活”。惟有如此,“风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以及似鱼似鸟的你我,皆随某种心意金黄了些,同时金黄的还有脚下那条路和路上拖得长长的影子„„”这已超越了生活表面的感知,而上升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哲理层面的大感受中。立意深远。

再有可道的是,在表述上,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交融叙述的方式,似朋友间的促膝谈心,娓娓道来,在心与自然、心与心的彼此沟通中,让对方学会了“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享受并感受着”,亲切自然。

全文紧扣文题,珠联璧合,疏密有致,首尾呼应,是一篇考场上难得一见的文笔老到、内涵较深且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的优美散文。

顺便提及的是,本文字迹漂亮,养目可心,也是阅读者在享受中的一份感受。

若鸡蛋里挑骨头,本文个别词句尚需斟酌,文章开头和结尾太过规范板滞,少了点韵致。

该文终评56分,绝非妄评。

(点评:翠园中学 方娄星)

22.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6.5分)

走出心灵比走入(进)心灵更难。(海子)

——题记 高耸的孤峰没有飘洒的云彩伴它歌唱;大海的中央没有变幻的浪花来做它的舞裙;享受的孤岛躁动着喧嚣,你再也不知道,感动的味道。

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享受主义在都市大行其道。沉迷内心孤僻,放纵物质狂欢,偏执、乖僻,解构价值,享受自我„„这样一个群体在都市大胆招摇。

大厦将倒,狂澜将倾。

坚守我们的精神锚地,就是要在这个享受自我的时代学会感受世界的心灵。

同一片蓝天下,有人“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有人“怅怅(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有人“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然“不知自悲而悲人”,“不知自吊而吊人”,究其所以,探其终始,不过是感官麻木,心灵阻塞。

感受,正是要你走出心灵,去感受别人的心灵。

于丹教授说:37℃便是心灵的温度。可怜世人衣正单!世情冷漠,霜风无情,人只愿与苦酒相拥,却不肯与亲人相卧。于是“抱抱团”运动悄然兴起,给你一个拥抱,分享你的喜怒;你给世界一个拥抱,感受世界的哀愁。

拥抱间,转流光,暖了心灵,醉了目光。感受这个世界,让我们重建自我。

花开的声音,已被人享受的泛滥;花落的脚步,又被人抒写的庸常。闲情野趣,自是一方净土;嬉笑怒骂,不如体味世情文章。你不必如叶笃正、杨利伟,感动整个中国;你只要睁开眼,感动一个自己。

邻家的小女孩拍着的小红皮球是否唤起了你旧时的回忆?莲花山上晨练的老人是否让你感到了另一种希望?风吹过,有(是)否携来母亲的饭香?水倾注,是否流淌着你已跨越的眼泪与失望?

世界就在眼前,抚摸它,亲吻它,你将得到的滋养,定能填补整个洪荒。

我们不要做端坐书斋的瓦格纳,只在假日才遥望一下世界,我们也不要做倾洒肉欲的撒旦子民,只在放纵中才获得“超脱”的真谛。我们要如徐本禹,用双脚去丈量大地,用呼吸去点燃星辰;我们要如马雅可夫斯基,打开窗户,让异常丰富的光、声、色、影喷涌入屋;我们要做我们自己,真正成为这个世界的臣民。

这个世界,有你、我、他。

感受这个世界,感受他人的心灵,你能收获的,不仅是自己。

加谬说:把生命置于阳光之中,与世界不分离。无论处在何处境地,我所做的全部努力,就是重新同世界寻找接触。

在这个享受物质,享受自我的时代,不如出屋,感受一个真切的,美好而残缺,残缺而美好的,血肉丰满的世界!

[点评]

“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这一文题,对于技高一筹的学子,无异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瞬间即可打开记忆的闸门,展开联想的翅膀,尽情驰骋,恣意挥洒,不吐不快!本文即是这样一篇快意之作。

首先令人啧啧称道的是本文的立意之巧。文章以海子的“走出心灵比走入(进)心灵更难”为主旨,紧扣“走出心灵”,依次道出自己内心的深切感受:从“坚守我们的精神锚地,就是要在这个享受自我的时代学会感受世界的心灵”,到“感受,正是要你走出心灵,去感受别人的心灵”,再到“世界就在眼前,抚摸它,亲吻它,你将得到的滋养,定能填补整个洪荒”,又到“感受这个世界,感受他人的心灵,你能收获的,不仅是自己”,再至“把生命置于阳光之中,与世界不分离”,直至落脚为“在这个享受物质,享受自我的时代,不如出屋,感受一个真切的,美好而残缺,残缺而美好的,血肉丰满的世界”。文章一脉相承,一气呵成,见解深刻,有超出本年龄段的识见。难得,难得!

其次令人震撼倾倒的是本文的选材之工。文章在选材上,既有对自然的享受和感受,更多的是对生活和人的心灵的享受与感受;既有古今名人的举例,文章中引述的名人先后有海子、于丹、叶笃正、杨利伟、瓦格纳、撒旦、徐本禹、马雅可夫斯基、加谬等九人之众,又有生活中诸如“邻家的小女孩”、“莲花山上晨练的老人”和“携来饭香的母亲”等的涉猎,举例涉及领域之广,引述之精当,令人咋舌,可见作者腹中诗书确实了得;既有诸如“抱抱团”等新兴现象的享受,又有纯心灵的感受。如此丰富的材料,却运用自如,浑然天成,无堆砌之感,无零碎之乱,无矫作之嫌。佩服,佩服!

尚须一提的是,本文整体上文笔流畅而灵动,但开篇略显生涩,尤其是第5段竟然引用一模卷中文言文阅读选文戴名世的《盲者说》里的相关语句连缀成意,且不说语脉上显得凝滞,语意上显得牵强,仅就引文的似引非引、似创非创来说,便使人难生好感,可谓弄巧成拙!可惜,可惜!此种投机取巧之法,幸勿在以后考场作文中出现!

该文终评56.5分,值!

(点评:翠园中学 方娄星)

23. 哪一朵花没有盛开的理由?(55分)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它的芽,却浸满了奋斗的泪泉与牺牲的血雨。

——冰心

人们看得到唐明皇的贞观之治,却看不到“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无限悲哀;看得到孙膑的过人谋略,却看不到他与畜生同吃住所受的摧残„„

人们惊羡或是嫉妒成功的智慧远远超过了看清生命本质的本领!

我记得周国平先生曾说过:“天才骨子里往往带着一些自卑,成功者的内心中往往埋藏着一段屈辱的历史。”正如勾践甘受胯下之辱,卧薪尝胆,才造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辉煌历史篇章。

这使我想起了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一个冰山的巍峨是由其显现于水面之上的三分之一而造就的,而托起那雄壮景观的三分之二的冰山,却深深地隐藏于冰山之下。正如人们面对一个成功者时,无论他(她)拥有多大的成就,头上的光环有多么耀眼,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在他的身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汗与泪的交织,以及刻骨铭心的心酸甚至耻辱。

因而,我们没有理由去嫉妒甚至诋毁别人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成功,更不应该因为私心或自己的利益去践踏这种成功。我们所能做的

是由衷的赞美,然后以一份平和的心境看待自己的人生。

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我选择微笑的默认与赞许,抹去那一份虚伪与惺惺作态:

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我选择冷静的检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挥去那可怕的自私与嫉妒:

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我选择由衷的感激命运为每一个人提供的机遇,使他们都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示出自己光华四射的流年; 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我学会了欣赏、反思、感恩,懂得了理解、赞美与热爱。

哪一朵花没有盛开的理由,哪一个生命没有绚丽的权利?我愿每个人都能让自己的生命喷薄,让自己的羽翼淬火。在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时,让我们真诚而又自信地说一句:“你很棒,我也一样!”

点评:本文是一篇55分作文。它的优点有三:第一,全文结构明了:先用题记和开头的几段话点明任何人的成功和幸运都来自于他的汗水和心酸,而这正是我们“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时应该去赞美并保持平和心态的原因,这就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本文的观点;接着作者用几个排比段落,摆明自己的态度,对观点作进一步的铺展和深化;最后在结尾处重申观点并推进一层,号召人们在“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时“真诚而又自信地说一句:‘你很棒,我也一样!’”,行文清晰自然,层层推进,有说服力。第二,较多地运用了引用手法,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它提升了文章的深度,让人感受到作者阅读面的宽广;第三,全文语言精炼形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流光溢彩,如题目“哪一朵花没有盛开的理由?”既表明了自己在“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时所持的态度,很好地扣住了话题,又采用比喻手法,用语含蓄生动。中间部分排比手法的运用,有气势,也很好地强化了主题,给人简洁生动之感。一些词语的运用也很传神,有感染力。

但是,这篇文章也有几点不足之处。首先,文章内容稍嫌单薄,如果在开头摆出原因提出观点之后,紧承主体内容列举一些围绕本文的中心——“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时应持的态度——来展开的事实论据,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文章显然增强了说理的力量,结构上也会显得更加丰满;其次,作者虽然较多地引用了名句名段,但是内容颇有出入,如开头冰心的诗句就与原诗有较大的差别,而“一将成名万骨枯”应该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中涉及的数据也不准确。要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能感染读者,引用的内容一定要确凿,这也有赖于作者平时的积累。

(点评:翠园中学 赵芳)

24.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55分)

感受那一抹春风的温柔,接受自然真诚的祝愿,心花随之开在常春的风里,静静享受阳光的乐趣。

感受母亲那一声深切的叮嘱,在热情的眼神中走出,坦然面对失去与挫折。享受生活的馈赠,我们其实很幸福。

含一颗平常心,坎坷即幻化为坦途。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去感受那磨砺的祝福。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

石本无火,相击而显灵光。

感受痛苦的快乐,你将品出冰心的爱,看透黛玉的痴,释出张爱玲的妙。人性得到锤炼提升需要耐得冰火的心态,处之泰然的胸怀。 怀一颗感恩的心,黑夜中也将披上彩虹的霞裳,尽情享受现在的美好,感受黑暗的优雅。

霍金,这位坐在轮椅上的巨人在被记者问道:“病魔将你困在这冰冷的椅上,你是否认为生活给予你太少?”时仍面带微笑。用他那仅能活动的几根手指艰难地在键盘上敲出心灵的答案: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在思维。我拥有我的梦想,我拥有爱我和我爱的人。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这享受的时代极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世间的美好。

用一颗爱人的心,去爱我们所爱的和爱我们的人,感受那最真切的关怀,享受爱的美妙。

俄罗斯有句谚语:“上帝不能与每个人同在,于是赐予他们一个母亲。”母亲不计付出,不计收获。为什么不用心装下这满满的爱,除去一分抱怨,删去有些愁苦,“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去尽一份孝心,今日就是良辰。

在这享受的时代里,我们已经得到了很多,虽然,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点遗憾,但正因为遗憾,我们生活在了错过的美丽里。 暂且放下不满的泪珠,用心去感受清风的温柔,爱的奉献,生活的赐予。

调整烦乱的情绪、心态,将别人的讽刺化作忠谏,用他人送来的“小鞋”跳出曼妙的芭蕾,感受异样关怀。

在这享受的时代应该学会感受,让人性的光辉与星辰同在,焕发真情绚彩,舞动琦的霓裳。享受,请你用心感受,美好依旧在。

点评:先说这篇文章的语言,娓娓而谈,如一缕缕和煦的春风拂面,温馨动人。再加上作者对题目的理解颇有深度:在享受的时代里,我们要学会感受什么?作者说到了几点:学会感受磨砺的祝福;学会感受痛苦的快乐;学会感恩;学会感受世间的美好;学会感受关怀感受爱;学会感受遗憾„„这每一点都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刻,作为一名中学生,能有这样的理解,确实难能可贵。题目“在享受的时代学会感受”如主旋律贯穿始终,反复强化,很好地扣住了题目,强调了主旨。这些,应该就是文章获得高分的原因所在。

但是,整篇文章对题目的诠释还是有些缺憾的。什么是“享受的时代”?应该作一点简单的解释。只有这样才真正理解了题目将“感受”“享受”对举的目的。还有,作者摆出的“要学会感受”的那些内容虽然深刻,但是并没有很好地去整理它们,因而内容显得多而杂乱,而且那些内容本身也有一些交叉重复。下笔之前最好能有一个提纲,对整体有个全盘的构思,文章当会更加出色。

(点评:翠园中学 赵芳)


相关作文

  • 2017深圳市一模名师下水作文及点评作文32800字
  • 2017深圳市一模名师下水作文及点评 策划:葛福安 鲁力 目录 一.写在前面 二.原题展示 三.专家评题 春风化雨立德树人,科学命制引领备考 --2017年2月深圳高三一模作文简评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 陈维贤 四.命题人下水作文 如果将来,我也面临选择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葛福安 [自评] 五.下 ...

  •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_高考作文_作文网作文初中
  •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0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北大学生赠仰望星空书法温总理写下脚踏实地今年首出关系型作文题 推荐阅读: 高中作文_我的母亲伟大的母亲 雪_高中作文范文 北京市8万余名课改生今高考 北京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高考作文,文体不限, ...

  • 2007年北京高考语文优秀作文点评作文2000字
  • 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一种恬淡的人生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 ...

  • 2017深圳一模下水作文闪亮登场作文32800字
  • 1 2017深圳一模下水作文闪亮登场 驱动型时评下水异彩纷呈 众名师亲情点评锦上添花 策划:葛福安 鲁力 目录 一.写在前面 二.原题展示 三.专家评题 春风化雨立德树人,科学命制引领备考 --2017年2月深圳高三一模作文简评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 陈维贤 四.命题人下水作文 如果将来,我也面临选择 ...

  • 老百姓评说2007高考作文题作文3600字
  • 全国ⅰ高考作文题为:看图作文(陕西.广西.河南) 场景: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有三个大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出事了".文体自拟,自命标题,800字以上. [点评] 题目所指向的主题不很明确,可写的范围太窄,限定了学生的发挥.写作的弹性似乎大,但和学 ...

  • 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选作文27700字
  • 1 ·甘肃兰州2010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天空让我陶醉 [2010-10-29]·甘肃兰州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花让我陶醉 [2010-10-26]·2009广东阳江中考满分作文 :我和诸葛亮一起漫步 [2010-10-26]·中考满分作文 [2010-10-26]·中考范文:心灵的距离 [ ...

  • 高三语文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写作作文2000字
  • 高考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写作 [训练目标]了解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特点,掌握半命题作文补充题目的要领,掌握命题作文写作的一般要领. [写作指导] 据统计,在2008年.2009年两年的全国夏季高考每年的18个作文试题中,分别有8个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占比44%:在2007年的全国夏季高考的19个作文 ...

  • 高考作文优秀选段赏析作文2500字
  • 高考作文优秀选段赏析 1 云朵则是天空的粉妆.清晨的云被染成鲜嫩的粉红,如初生的婴儿的脸颊,血色柔和.黄昏的云被镀上金橙色,如斑斑锈迹,闪耀着孤独岁月逝去的光辉.有一个成语叫做白云苍狗,天空每日便上演着一部<白云苍狗>的电影,观众有稚嫩的孩童,有迟暮的老人,他们从变幻莫测的云朵中,或找到 ...

  • 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作文3300字
  • >>北京市 2013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目:好奇 >>天津市 2013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目:捡拾幸福 >>江苏省 2013年杭州市中考作文题目:懂得分享 2013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目:书里有个我 2013年苏州市中考作文题目:遥远的眼神 2013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