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蝉]鉴赏作文1000字

初二作文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相关作文

  • 品读经典 光亮人生作文3800字
  • 1 "品读经典 光亮人生" 邓州市元庄二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2 "品读经典 光亮人生" 邓州市元庄二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教育新理念,立足校情.生情.学情,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着眼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以相 ...

  • 红楼梦作文4300字
  •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 教学设计 广大附中 余伟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美" 2.学习如何评述文学作品的"美"(初步学习写作书评) [教学设想] 1.合理进行教材整合: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一文安排在第二单 ...

  • 音乐与人生作文1400字
  • 第一单元第1节音乐与人生 [课题] 学会聆听 [教学内容]: 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 ...

  • 从[开国大典]谈美术鉴赏的意义作文2100字
  • 从<开国大典>谈美术鉴赏的意义 美术鉴赏对我们的意义远远大于多了解几幅画的程度.它对大家的性格,感情,认识,人生观,思想观等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1. 美术鉴赏课程可以使我们学会如何进一步理解美和欣赏美,并学会用美的眼光去看待和欣赏周围的人和事物,懂得如何在大自然和社会中寻找和发现美. ...

  • [雷雨]教学设计作文4100字
  • 1 <雷雨>教学设计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设计构想] <雷雨>(节选)系全日制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欣赏单元的第二课.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习的重点是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品味人物的语言.如何实现长文短教,让现代中 ...

  • 锦鲤的鉴赏标准作文3300字
  • 锦鲤的鉴赏标准 锦鲤由于其雄健有力的游姿,五彩斑斓的体色,被称为"水中的活宝石",也是当今世界上身价最高的观赏鱼之一. 锦鲤由广州金涛企业有限公司于1983年首次大规模引进而介绍给我国的观赏鱼爱好者,到现在也有22个年头了.时至今日,锦鲤的身影已遍布全国各地,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 ...

  • [灯下漫笔]说课简案作文2300字
  • 师玲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灯下漫笔>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它是一篇非常有典型意义的杂文,鲁迅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深入解剖,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批判.全问激情饱满,情理交融,语言有力.本课的成功教学能使学生在了解了杂文"显 ...

  • 作文 青莲魂·鉴赏[梦游天姥吟留别]作文1000字
  • [作文 青莲魂·鉴赏<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作文 青莲魂·鉴赏<梦游天姥吟留别>.屈原开启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不少人为李太白那高度的夸张和丰富的想像而赞口不绝,他把 ...

  • 古代诗歌鉴赏作文300字
  • (一) 古代诗歌中6大类意象集释 1. 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 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 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4. 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5. 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 ...

  • 贾宝玉 南柯子 鉴赏作文400字
  • 贾探春.贾宝玉:南柯子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诗词鉴赏] 湘云的一首<如梦令>引发了黛玉等人填词的兴头,"便拟了柳絮之题,又限出几个调来",大家都来填词.探春拈得&l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