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留学教父"的华丽转身作文2100字

初二作文

俞敏洪:“留学教父”的华丽转身

问问那些有出国打算的中国学生,也许每一个都熟知俞敏洪这个名字,当他现身于美国或加拿大的街道时,常常会被一些中国留学生认出来,心悦诚服地称呼他为“留学教父”。作为一名教师,兼商人,俞敏洪在十多年间将新东方从一间教室、十几个学生的培训作坊,发展成为影响全国、融资上市的庞大教育集团,或许是他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出生草根

当一个人被视作成功者,他的每一个故事都会成为注脚。俞敏洪在演说中经常讲到,只有两种人的成功是必然的,第一种是经过生活严峻的考验,经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最后终于成大器,另一种没有经过生活的大起大落,但在技术方面达到了顶尖的地步。诚然如此,他无疑属于前者。

俞敏洪出生于60年代初的江苏农村,他因英语培训成名,却因为英语成绩差劲两次高考落榜。他说自己从那时开始与英语较上了劲。1980年,第三次参加高考的俞敏洪终于上了大学,讽刺的是,录取他的是北京大学西语系。即便如此,当时也没人想到俞敏洪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进入北大后,他因为肺结核病休学一年,因为普通话不标准,只能在差班上课。

土里土气、智商平平,是俞敏洪当时的公认形象。他的高三补习班同学、现任北大新东方校长周成刚后来调侃,自己苦苦奋斗了二十几年,想不到最后竟要受制于他。俞敏洪自嘲,5年的大学生涯,大家认为他是最没出息的一个,也没有一个女孩正眼看过自己。

这些故事是俞敏洪日后经常在公开场合对别人提起的,他想要表达的是:不甘困苦、笨鸟先飞,就一定有成功的机会。事实上,俞敏洪当时还并未萌发出创立一大摊子生意的远大梦想,但他的确是个愿意为生活做出改变的人。大学毕业后,俞敏洪的大部分同学出国留学,他因为学业不出众“只能”留校担任一名普通老师。在“下海”浪潮席卷的那个年代,对于接触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这是一份无聊的工作。经过3年的申请,他终于也被美国一所大学接受。

成功总是被各种偶然包裹,这就是新东方创立的最初动机。俞敏洪为了攒钱出国,张罗起一间淹没在建筑工地中的培训作坊。

第一次转身

其余,起初俞敏洪并非一个纯粹的企业家。1991年因开办辅导班而被北大以不务正业为名全校通报批评后,他才最终下定决心,投身商海。

平心而论,无论是俞敏洪还是新东方,早期并没形成任何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逻辑和远景规划。俞敏洪甚至表示,自己有时会后悔把新东方做成今天这么大。他当初的设想只是在北京做成年收入一两百万的精品机构,把精华人物都集中到那里,有限制地发展,因为小范围内也能实现理想,无论转型还是放弃,也比较容易。

从课外作坊到教育集团,俞敏洪的发家经历始终被当作新东方天然的形象宣传片,他时常用加强版的心灵鸡汤让台下的新东方学员们热血沸腾,增加后者对于这个品牌的崇拜。1993年底,“寄人篱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正式独立注册成立,凭借抢占市场先机的优势和留学生群体的逐渐扩大,1995年底,新东方学生已经突破1.5万人次。

直到这个时候,俞敏洪才真正被“逼上梁山”。从1995年到2000年,他陆续邀请了杜子华、徐小平、王强、胡敏、包凡一、何庆权、钱永强、江博、周成刚等一大批日后响当当的人物加入新东方,共同创业。

“当时野心太大了,现在留给我的是难以承受之重。当你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便呼啸而至。新东方是一条不归路,让我不得不走下去。”这是俞敏洪总结的创业体会。日后,王强回忆说自己选择放弃贝尔实验室工作回到国内与俞敏洪创业,并非因为俞敏洪身上的商业才干,而是看重他的诚恳和实干。

朴实无华让俞敏洪有了非凡的凝聚力和领导力。在招来众多专职人员、形成清晰商业模式之后,新东方的成功显得顺理成章起来。2006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11年,新东方已经达到学员200万,拥有教师15000名,净利润超过30亿的规模。

新的拐点

截止2010年底,包括学而思、环球雅思、学大在内,国内上市的海外教育机构已达到两位数,正如俞敏洪自己所说,做大后的新东方给他带来更多压力,这已不是当初举行几场激情澎湃、幽默诙谐的讲演和满大街、满校园张贴小广告就可以占据市场的时代,从草莽到正规军,俞敏洪需要为自己和新东方找到新的定位。

“一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创业”始终不能长久,俞敏洪从始至终都知道自己的才能和短板在哪里。去年底,陈向东出任新东方执行总裁,而在此前,新东方已经因为利益分配、管理权限等遗留问题进行过多次人员重组,它需要从一个家族企业色彩颇重的企业变为一家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大企业。

陈向东“掌权”后,新东方迅速推出了公务员培训、优能、泡泡英语、麦格森国际高端英语培训等新业务,力主从独立品牌向多元品牌转型,并提出一系列优化改革方案,希望提高新东方的运营和工作效率。在事业进入一个新的拐点后,俞敏洪再选择“放权”。

俞敏洪说,希望有一天能够净身离开新东方,写书、旅游、支教,甚至到沙漠寻找绿洲。他始终还是一个文人。很难想象,如果真有一天新东方与老俞再无瓜葛,会是怎样,但可以肯定,新东方不再仅仅只有一个俞敏洪。

俞敏洪:“留学教父”的华丽转身

问问那些有出国打算的中国学生,也许每一个都熟知俞敏洪这个名字,当他现身于美国或加拿大的街道时,常常会被一些中国留学生认出来,心悦诚服地称呼他为“留学教父”。作为一名教师,兼商人,俞敏洪在十多年间将新东方从一间教室、十几个学生的培训作坊,发展成为影响全国、融资上市的庞大教育集团,或许是他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出生草根

当一个人被视作成功者,他的每一个故事都会成为注脚。俞敏洪在演说中经常讲到,只有两种人的成功是必然的,第一种是经过生活严峻的考验,经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最后终于成大器,另一种没有经过生活的大起大落,但在技术方面达到了顶尖的地步。诚然如此,他无疑属于前者。

俞敏洪出生于60年代初的江苏农村,他因英语培训成名,却因为英语成绩差劲两次高考落榜。他说自己从那时开始与英语较上了劲。1980年,第三次参加高考的俞敏洪终于上了大学,讽刺的是,录取他的是北京大学西语系。即便如此,当时也没人想到俞敏洪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进入北大后,他因为肺结核病休学一年,因为普通话不标准,只能在差班上课。

土里土气、智商平平,是俞敏洪当时的公认形象。他的高三补习班同学、现任北大新东方校长周成刚后来调侃,自己苦苦奋斗了二十几年,想不到最后竟要受制于他。俞敏洪自嘲,5年的大学生涯,大家认为他是最没出息的一个,也没有一个女孩正眼看过自己。

这些故事是俞敏洪日后经常在公开场合对别人提起的,他想要表达的是:不甘困苦、笨鸟先飞,就一定有成功的机会。事实上,俞敏洪当时还并未萌发出创立一大摊子生意的远大梦想,但他的确是个愿意为生活做出改变的人。大学毕业后,俞敏洪的大部分同学出国留学,他因为学业不出众“只能”留校担任一名普通老师。在“下海”浪潮席卷的那个年代,对于接触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这是一份无聊的工作。经过3年的申请,他终于也被美国一所大学接受。

成功总是被各种偶然包裹,这就是新东方创立的最初动机。俞敏洪为了攒钱出国,张罗起一间淹没在建筑工地中的培训作坊。

第一次转身

其余,起初俞敏洪并非一个纯粹的企业家。1991年因开办辅导班而被北大以不务正业为名全校通报批评后,他才最终下定决心,投身商海。

平心而论,无论是俞敏洪还是新东方,早期并没形成任何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逻辑和远景规划。俞敏洪甚至表示,自己有时会后悔把新东方做成今天这么大。他当初的设想只是在北京做成年收入一两百万的精品机构,把精华人物都集中到那里,有限制地发展,因为小范围内也能实现理想,无论转型还是放弃,也比较容易。

从课外作坊到教育集团,俞敏洪的发家经历始终被当作新东方天然的形象宣传片,他时常用加强版的心灵鸡汤让台下的新东方学员们热血沸腾,增加后者对于这个品牌的崇拜。1993年底,“寄人篱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正式独立注册成立,凭借抢占市场先机的优势和留学生群体的逐渐扩大,1995年底,新东方学生已经突破1.5万人次。

直到这个时候,俞敏洪才真正被“逼上梁山”。从1995年到2000年,他陆续邀请了杜子华、徐小平、王强、胡敏、包凡一、何庆权、钱永强、江博、周成刚等一大批日后响当当的人物加入新东方,共同创业。

“当时野心太大了,现在留给我的是难以承受之重。当你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便呼啸而至。新东方是一条不归路,让我不得不走下去。”这是俞敏洪总结的创业体会。日后,王强回忆说自己选择放弃贝尔实验室工作回到国内与俞敏洪创业,并非因为俞敏洪身上的商业才干,而是看重他的诚恳和实干。

朴实无华让俞敏洪有了非凡的凝聚力和领导力。在招来众多专职人员、形成清晰商业模式之后,新东方的成功显得顺理成章起来。2006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11年,新东方已经达到学员200万,拥有教师15000名,净利润超过30亿的规模。

新的拐点

截止2010年底,包括学而思、环球雅思、学大在内,国内上市的海外教育机构已达到两位数,正如俞敏洪自己所说,做大后的新东方给他带来更多压力,这已不是当初举行几场激情澎湃、幽默诙谐的讲演和满大街、满校园张贴小广告就可以占据市场的时代,从草莽到正规军,俞敏洪需要为自己和新东方找到新的定位。

“一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创业”始终不能长久,俞敏洪从始至终都知道自己的才能和短板在哪里。去年底,陈向东出任新东方执行总裁,而在此前,新东方已经因为利益分配、管理权限等遗留问题进行过多次人员重组,它需要从一个家族企业色彩颇重的企业变为一家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大企业。

陈向东“掌权”后,新东方迅速推出了公务员培训、优能、泡泡英语、麦格森国际高端英语培训等新业务,力主从独立品牌向多元品牌转型,并提出一系列优化改革方案,希望提高新东方的运营和工作效率。在事业进入一个新的拐点后,俞敏洪再选择“放权”。

俞敏洪说,希望有一天能够净身离开新东方,写书、旅游、支教,甚至到沙漠寻找绿洲。他始终还是一个文人。很难想象,如果真有一天新东方与老俞再无瓜葛,会是怎样,但可以肯定,新东方不再仅仅只有一个俞敏洪。


相关作文

  •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作文1400字
  • 从<中国合伙人>看"写意人生" 正如老师第一堂课所讲,"写意人生"这门课原名叫做"成功学".单从成功这一角度讲,<中国合伙人>的三位主人公无疑都是成功的. 三人都曾经历落魄,无奈,失落与彷徨,最终共同奋战,创办留学英 ...

  • 励志人物简介:俞敏洪作文2300字
  • 俞敏洪简介 姓名:俞敏洪 出生年月:1962年10月15日 生肖:虎 身高:1.77米 籍贯:江苏省江阴市人 汉族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西语系毕业 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职位:董事长兼总裁 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职位:董事长 [编辑本段] 俞敏洪创业经历 俞敏洪[1]出生于1962年10月, ...

  • 干大事的从来不要脸作文2400字
  • 什么是脸面?我们,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到地上,踹几脚,扬长而去,不屑一顾.--严介和 只有不要脸的人,才会成为成功的人.--任正非 为了面子坚持错误是最没有面子的事情.--巍巍 脸,就是一个人的面子,中国人特别爱面子,甚至有人认为面子比命还重要,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面子 ...

  • 转身为题的作文作文16900字
  • 1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转身"有下列意思:转动身体,改变方向:借指时间极短.转身,本是一具体动作行为,但蕴含其中的或许是处事方式的转变,或许是人生态度的转变,或许是事物发展情态的转变„„ 著名诗人.散文 ...

  • 王石:房产教父的放下和坚持作文3900字
  • 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万科这座罗马城的建成,王石可谓功不可没.王石,这个一石激起千浪的人,2011年,他的选择是--赴美游学三年.这一年,他已经60岁. 60岁的王石,神采奕奕,皮肤被晒成古铜色.这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的董事长,被称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教父".201 ...

  • 追梦,在路上作文800字
  • 追梦,在路上 追梦,在路上,只为梦想花开.深海的游鱼追逐着陆上的风景,开启进化的伟大篇章:化茧的蛹追寻着天空的湛蓝,华丽成蝶:纵是夜空中那微亮的萤火虫,也追逐着,只为点亮着一路夜色. 追梦,这一路上梦想花开. 曾经有这样一个小孩,.10岁那年,他与钢琴结缘,梦想着成为一名歌手.20岁那年,他获得全美 ...

  • 转身的荒凉作文1100字
  • 为什么,我们看见了你身的背影? 阳光是很耀眼,风也很快乐的吹拂着我们的脸.但是在窗口望向我们的你,听见风带给你的讯息了嘛? "王老师呢?他怎么没有来?""不知道啊,夏xx说他昨天说来的,人呢""我想王老师啊 声音好糟乱,但是都是一个意思,王老师在哪里 ...

  • 俞敏洪经典语录作文2800字
  • 1.谈创业 创业者必须掌握核心技术 1993年,在漏风的违章建筑里,新东方开始了充满艰难的发展历程.那个冬天,俞敏洪自己拎着浆糊桶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夜去贴广告,广告还没贴上去,浆糊就冻成了冰. 为了吸引学生去培训,俞敏洪不得不一次次免费讲座.授课,甚至在学生报名表上填上三十个假名字增强"信誉 ...

  •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作文1900字
  •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在闲暇中,我偶遇<中国合伙人>这一电影,未曾想,它给予了我很大的感动.在此,我将细细品味这感人至深的电影. 电影开始于80年代,成东青(黄晓明饰演),农村出身的土鳖,两次高考落败,眼看就要屈服于当农民的命运,他最后一搏,背下整本英文字典,从明眸变成近视眼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