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优秀教案作文1900字

初二作文

1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背诵全诗。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

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

(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疏通文义:

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 ―――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 结尾附文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2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

a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d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e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 ——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 ——详写

家人迎接 ——详写

木兰改装 ——详写

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3、语言品味: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四、复述表演,走近木兰

学生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可片段),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试着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五、总结

本文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感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女子;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柔的女性。她勤劳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智活泼, 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六、布置作业

①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②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③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

1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背诵全诗。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

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

(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疏通文义:

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 ―――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 结尾附文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2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

a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d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e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 ——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 ——详写

家人迎接 ——详写

木兰改装 ——详写

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3、语言品味: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四、复述表演,走近木兰

学生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可片段),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试着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五、总结

本文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感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女子;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柔的女性。她勤劳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智活泼, 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六、布置作业

①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②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③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


相关作文

  • [木兰诗]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作文2500字
  •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 ...

  • [木兰诗]-教学教案作文800字
  • 课型设计:讲读课 基于学生对木兰替父从军的了解,可对诗歌内容处理上简洁明快些,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诗歌内容.赏析诗歌的语言艺术,明确多种艺术写作手法.理解木兰替父从军的诗歌主旨.课时:2课时 教学进展: 导言:同学们都知道"巾帼不让须眉"这句古语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好女 ...

  • [木兰诗]初中语文教案作文1400字
  • 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预习指导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机杼 ...

  • 木兰诗教案第二课时作文1800字
  •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 ―――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 结尾附文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上节学过,本节复习并且梳理归纳)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

  • 木兰诗教案作文3200字
  • <木兰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1.诵读法:要反复诵读, ...

  • 木兰诗教案作文1900字
  •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 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 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 ...

  • 木兰诗教案作文1700字
  • <木兰诗> 教学目的: 1.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本文祥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 ...

  • 10[木兰诗]教案作文3700字
  • 10.<木兰诗>教案(3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目标 1.了解本诗出处和乐府诗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停顿 3.了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复述故事情节 4.概括段意,理清课文情节结构 二.自主学习 板块一了解作家作品 1.<木兰诗> 又名<木兰辞> ...

  • 木兰诗教案 实习作文3700字
  • <木兰诗>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重要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学会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基本脉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学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