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案 实习作文3700字

初二作文

《木兰诗》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重要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学会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基本脉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学习她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重要文言字词的积累,学会疏通课文内容。

2、赏析花木兰这位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

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景,音频导入

播放《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是一首常香玉演唱的豫剧歌曲,这首歌曲原属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

过渡: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图片《花木兰》)。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的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①学生听老师播放的范读音频,提醒学生诗歌的语速转变和停顿。

(语速转变:有缓慢,有快。)

(停顿:指导朗读方法)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字音: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马 鞍鞯 辔头 鸣溅溅 鸣啾啾 戎机 朔气 金柝 阿姊 著我旧时裳 云鬓)

③学生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老师带着学生翻译全文)

④重点文言字词积累。

通假字【策勋十二转 "策" 通" 册" 出门看火伴 "火" 通" 伙" 对镜帖花黄 "帖" 通" 贴" 】

一词多义【愿为市鞍马 ( 动词 买) 东市买骏马 ( 名词 市场 集市)】 古今异义【爷:卷卷有爷名 今义:爷爷。 古义:父亲。

闻:不闻机杼声 今义:用鼻子闻 古义:听到

去:旦辞爷娘去 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 古义:离开

但: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 古义:只 走:双兔傍地走: 今义:行走 古义:跑】

⑤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整体感悟: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胜利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结尾附文

三、人物赏析,走近木兰

过渡:同学们,从南北朝时期花木兰一直流传至今,那么。有同学会问:花木兰的形象为什么会在百姓中广为流传,并且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进一步了解花木兰这个巾帼英雄。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a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爱国情感,渴望和平的愿望

d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淡泊名利、淳朴

e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小结:花木兰形象:勤劳孝顺、勇敢坚毅、忠孝两全、淡泊名利、淳朴、机智、谨慎

爱国、渴望和平、机智、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板书设计:

24 木兰诗

勤劳孝顺、淡泊名利、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 爱国、渴望和平

勇敢、坚毅、忠孝两全、机智(英雄气概)

作业布置:

一、完成《新课程学习辅导》里面的练习题。

二、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2、体会本文复沓、互文、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复沓、互文、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的修辞手法。

2、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进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了解花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我们来回顾一下木兰的形象(学生回答,老师适当补充)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品读《木兰诗》,了解这首诗歌语言特点。

二、品读探究:

1、语言品味: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明确:运用排比修辞手法。作用: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明确: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

2、修辞手法:

(1)第一自然段“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你了解这种修辞手法吗? 在本文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明确:A 、运用复沓修辞手法

B 、复沓,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等效果。

C 、句子: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第三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A 、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 、战事紧迫。C 、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 、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3)第四自然段写战争的紧张艰苦和战士胜利归来,其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了解这种修辞手法吗? 在本文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明确:A 运用了互文修辞手法。

B 互文的理解在课文课后练习题后面有介绍

C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第五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明确: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5)第六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明确: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6)这是一首民歌,语言上用了大量的对偶,同学们,你们能找出这些句子吗? 明确:“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7)结尾附文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3、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第1-2段)从军缘由 ——详写

(第3段)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第3段)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第4段)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第5段)凯旋辞官 ——详写

(第6段)家人迎接 ——详写

(第6段)木兰改装 ——详写

详略写法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三、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2、拓展延伸: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板书设计:

24 木兰诗

从军缘由 ——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 ——详写

家人迎接 ——详写

木兰改装 ——详写

(这部分会在课件上展示)

作业布置:

1、继续完成练习册剩余部分

2、写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字数:600字以上

《木兰诗》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重要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学会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基本脉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学习她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重要文言字词的积累,学会疏通课文内容。

2、赏析花木兰这位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

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景,音频导入

播放《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是一首常香玉演唱的豫剧歌曲,这首歌曲原属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

过渡: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图片《花木兰》)。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的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①学生听老师播放的范读音频,提醒学生诗歌的语速转变和停顿。

(语速转变:有缓慢,有快。)

(停顿:指导朗读方法)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字音: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马 鞍鞯 辔头 鸣溅溅 鸣啾啾 戎机 朔气 金柝 阿姊 著我旧时裳 云鬓)

③学生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老师带着学生翻译全文)

④重点文言字词积累。

通假字【策勋十二转 "策" 通" 册" 出门看火伴 "火" 通" 伙" 对镜帖花黄 "帖" 通" 贴" 】

一词多义【愿为市鞍马 ( 动词 买) 东市买骏马 ( 名词 市场 集市)】 古今异义【爷:卷卷有爷名 今义:爷爷。 古义:父亲。

闻:不闻机杼声 今义:用鼻子闻 古义:听到

去:旦辞爷娘去 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 古义:离开

但: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 古义:只 走:双兔傍地走: 今义:行走 古义:跑】

⑤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整体感悟: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胜利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结尾附文

三、人物赏析,走近木兰

过渡:同学们,从南北朝时期花木兰一直流传至今,那么。有同学会问:花木兰的形象为什么会在百姓中广为流传,并且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进一步了解花木兰这个巾帼英雄。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a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爱国情感,渴望和平的愿望

d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淡泊名利、淳朴

e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小结:花木兰形象:勤劳孝顺、勇敢坚毅、忠孝两全、淡泊名利、淳朴、机智、谨慎

爱国、渴望和平、机智、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板书设计:

24 木兰诗

勤劳孝顺、淡泊名利、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 爱国、渴望和平

勇敢、坚毅、忠孝两全、机智(英雄气概)

作业布置:

一、完成《新课程学习辅导》里面的练习题。

二、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2、体会本文复沓、互文、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复沓、互文、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的修辞手法。

2、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进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了解花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我们来回顾一下木兰的形象(学生回答,老师适当补充)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品读《木兰诗》,了解这首诗歌语言特点。

二、品读探究:

1、语言品味: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明确:运用排比修辞手法。作用: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明确: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

2、修辞手法:

(1)第一自然段“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你了解这种修辞手法吗? 在本文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明确:A 、运用复沓修辞手法

B 、复沓,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等效果。

C 、句子: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第三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A 、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 、战事紧迫。C 、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 、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3)第四自然段写战争的紧张艰苦和战士胜利归来,其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了解这种修辞手法吗? 在本文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明确:A 运用了互文修辞手法。

B 互文的理解在课文课后练习题后面有介绍

C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第五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明确: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5)第六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明确: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6)这是一首民歌,语言上用了大量的对偶,同学们,你们能找出这些句子吗? 明确:“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7)结尾附文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3、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第1-2段)从军缘由 ——详写

(第3段)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第3段)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第4段)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第5段)凯旋辞官 ——详写

(第6段)家人迎接 ——详写

(第6段)木兰改装 ——详写

详略写法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三、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2、拓展延伸: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板书设计:

24 木兰诗

从军缘由 ——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 ——详写

家人迎接 ——详写

木兰改装 ——详写

(这部分会在课件上展示)

作业布置:

1、继续完成练习册剩余部分

2、写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字数:600字以上


相关作文

  • [木兰诗]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作文2500字
  •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 ...

  • [木兰诗]-教学教案作文800字
  • 课型设计:讲读课 基于学生对木兰替父从军的了解,可对诗歌内容处理上简洁明快些,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诗歌内容.赏析诗歌的语言艺术,明确多种艺术写作手法.理解木兰替父从军的诗歌主旨.课时:2课时 教学进展: 导言:同学们都知道"巾帼不让须眉"这句古语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好女 ...

  • 木兰诗优秀教案作文1900字
  • 1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 ...

  • [木兰诗]初中语文教案作文1400字
  • 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预习指导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机杼 ...

  • 木兰诗教案作文1700字
  • <木兰诗> 教学目的: 1.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本文祥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 ...

  • 木兰诗教案第二课时作文1800字
  •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 ―――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 结尾附文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上节学过,本节复习并且梳理归纳)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

  • 木兰诗教案作文1900字
  •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 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 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 ...

  • 木兰诗教案作文3200字
  • <木兰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1.诵读法:要反复诵读, ...

  • 10[木兰诗]教案作文3700字
  • 10.<木兰诗>教案(3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目标 1.了解本诗出处和乐府诗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停顿 3.了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复述故事情节 4.概括段意,理清课文情节结构 二.自主学习 板块一了解作家作品 1.<木兰诗> 又名<木兰辞>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