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作文作文17200字

初三作文

专题学习

关于“写作”的目标、教学与评价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专题一 “写作”的课程目标

初中阶段的写作要在小学六年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实现课程标准对写作学习的总的要求,即实现写作学习的总目标。课程标准对总目标的表述是:“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的能力。”这就是语文课程对写作总目标提出的要求,也是初中写作要达到的目标。

1. 写作的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关于初中写作的具体目标有八项。

第一,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是课程目标对于学生写作态度的一个基本要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孩子们在作文中说真话,述真情”。对学生来说,写作应该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作文中应该不断地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感情生活,辨别自己的情绪变化,体验自己的精神的活动。这里的真情实感,一是感情要真实,要说真话不说假话;二是感情要是自己的,不要总说别人的话,甚至说套话;三是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要有青春的活力。实际上,写作的源头还在于做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这样才有健康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思考、判断。老师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人,敢说敢为的人,也就是说要学做真人,才能学写真文。

第二,具体的目标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我们都知道,只有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才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进而去捕捉事物的特征,观察发现捕捉特征的过程,也就是观察、认识、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这里也有一个主观介入的过程,就是要渗透自己的感受、认识、思考、联想和想象。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个性化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多角度观察”,“发现丰富多彩”,“捕捉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有创意的表达”,这些要求之间有一个内在的逻辑联系,这是课程目标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去重视自己的生活体验,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勤于思考,不断发现。一个成功的写作者对社会生活一般来说都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仔细地观察生活,深入了解生活以后,才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才能写好文章。

第三,要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加工修改等环节。这个目标强调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充分展示了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价值需要。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这个课程目标对教材的编写和写作教学都提出了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理解和落实这个目标,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按照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机械方法来处理,而是应当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对写作过程的以上几个主要环节充分地进行体验。老师在写作中要从写作的整体性出发,关注整体内容和过程,而不是个别的环节,要强化学生的过程练习,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就体现在这样一些不同的环境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的方式,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社会生活,储备鲜活的写作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范文展示、教师的自身示范、同学的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构思立意,列纲起草,加工修改等方面逐步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独立写作的能力。

写作的第四个具体目标,是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去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地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地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这里强调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考虑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自我还是和别人交流。如果是和人交流,那么对方是谁,是一个人呢,还是一个群体,要有对象意识,要有针对性。于是,写的角度、语气就不一样了。考虑到不同的目的与对象,学生就会去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一般地说,初中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指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五个方面。这里所说的选择不同表达方式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二是要围绕表达的中心,即为什么写,主要写什么,这样才不至于乱扯。要学会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也是对学生的文体感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逐步具有文体的敏感和自觉,学会恰当地选择表达方式。对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提出了要求。学生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求能够围绕表达中心,根据文章立意的要求,根据内容的要求,去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这个目标还提到了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条理清楚指除了能够分段论述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合理地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这个要求比小学要高,小学学会分段表述,初中就要更高一点了,会详略,会先后安排。这个目标还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大家都知道,联想和想象是构成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和联想能力,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鲁迅先生说过这么一句

话,孩子是可以敬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作用,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确应该创设多样的情形,保护学生这种联想和想象力的特性,使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力得到展示,表达的内容就能够更加丰富多样。现在关键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写作教学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写作的第五个具体目标是:写记叙文章,记叙性文章要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要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要求是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的需要写常见的应用文。这个目标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这些也不是简单的几个要素的要求。记叙文最主要是表达意图要明确,内容要具体充实,说明文就是明白清楚,议论文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应用文是生活中需要的常见的,这些都是对以上的几种文体的基本要求,也非常切合初中生的特点。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应当让学生明确这些基本要求,掌握这些文体的写作要求,循序渐进地打好写作基础,能够做到写什么像什么。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认真地学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见的应用文,为今后的写作水平的持续提高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写作的第六个具体目标是: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的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在这里课程标准对具体的写作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出了要求。在写作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缩写、扩写和改写,可以设计不同梯度和不同长度的专项内容,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写作内容的内在联系的感悟能力,以及对不同写作方式的运用能力。

初中写作的第七个具体目标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作文修改。学习修改作文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要求。初中阶段在这里强调了两点。一是修改的要求,即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文从字顺包括遣词造句准确通顺,符合语言的规范和语感,能够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等。二是修改的交互性,就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互评的目的实际上是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然后把自己的文章改得更好。

初中写作的目标还有一点是关于写作的数量和速度,要求得比较明确,在这里就不再多做解读了。

2. 写作具体目标的重点

上面是对初中的写作目标的解读。在理解初中的写作目标时,老师要有

总目标意识。因为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学生到九年级毕业的时候,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对于写作教学的要求,这就是要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体验和想法,能够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来写作,发展书面语言应用能力。老师在理解八个具体目标时要重点把握四点。第一个就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第二个就是写作要力求有创意。第三个就是写作要有文体感。有一种叫作淡化文体的说法,淡化文体指在小学阶段不要有太多的文体意识,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束缚,而且有些文体的边界也不太清晰,主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初中阶段对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都有一些具体要求。第四个就是初中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写作的能力。

专题二 写作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之一——学生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

策略

本专题探讨当前初中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 学生写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

当前,初中学生写作学习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写作兴趣不浓。不少初中生对写作不感兴趣,认为写作是件苦差事,一提起写作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表现出强烈的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我们曾对学校做过一份调查,调查结果是不喜欢写作、害怕写作的初中生高达91%。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接触写作机会的增多,大部分初中生在接受了多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对写作的热情反倒呈下降的趋势,甚至畏惧、害怕写作?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老师对写作目标定位过高,使学生的写作情绪受挫;封闭式的教学使写作脱离他们的生活实际;老师不及时鼓励,使他们丧失写作信心;老师的批改缺少反馈和交流,不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等。

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写作内容空洞。初中生写作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堆叠华丽辞藻。作文看似语言华丽,实质内容空洞无物,缺乏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一个学生在《天目山之旅》的作文中写道:“在五里亭和七里亭之间有一段十分陡的路,我们走了很久终于到了七里亭。我们在这里吃了点东西就又走了。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禁止进入的地方,但我们还是进去了。”在这段话中,路究竟陡到什么程度,自己走得累还是不累,当时的真实情况都没有表现出来,也就没有写出具体的内容,更谈不上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初中生写作中还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假话、空话、套话多。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是受社会上一些虚假文风的影响,中学生写作中也存在假话、空话、套话的现

象,表现在作文中就是无自我、无真情、无思想。还有不少初中生写作文,字迹潦草,不会或不习惯于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这样的现象比较严重。

2.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初中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兴趣不浓、内容空洞、文风不正,这些问题的确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何帮助初中生去克服写作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针对初中生写作兴趣不浓这一现象,我认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对写作的畏难心理。具体来讲,可以采取这样的几种办法。一是让学生在切实的需要下写作。写作教学应力求让学生明确写作训练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确实是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写作动机,才会乐于写作,主动地写作。二是写作目标要定位适当。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写作教学目标,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写作的心境处于最佳的状态。三是老师要为学生引来源头活水。写作兴趣的源头在于生活,若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四是教师要让学生享受到写作成功带来的乐趣。针对学生的写作,教师要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他们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写作兴趣。他们的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因此老师要充分挖掘,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中的成功点、闪光点。大至节、段、篇,小至字、词、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在作文批改上要采取互相批改的方法,增加反馈,老师可以采取师生互相交流批改的方法,以增加他们的写作兴趣。作文本收上来后可以先由老师批改,再让学生自己批改,也可以先由学生互批,再由老师进行检查性批阅,两相交流,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进行个别或集体评讲。这样做对全班学生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大家都经历了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写作思维过程。

针对初中生写作内容空洞的现象,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指导,鼓励他们写出真情实感。在具体的指导中,要注意这几个方面。第一,老师要切实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知识经验、审美感受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写作心理,活动的形式、水平、内容,必然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写作个性的发展,鼓励他们说真话,说自己的话。对富有个性的作文,以及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微小的不同点和闪光点,也要及时地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老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现在不少初中生拿起笔来总感觉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或者写起来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这多半是不注重观察所致。作为中学生来说,范文读了数百篇,写作

知识也掌握了不少,不能说脑子里一点东西都没有,那为什么一听到写作就感觉头痛呢,这显然与缺少观察、积累不足有关系。因此,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求知欲强、喜欢观察这一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第三,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记忆。光是观察与阅读没有记忆,到头来就像黑瞎子掰玉米,两手空空,写作素材的日积月累要靠记忆来完成。要使记忆恒久最可靠的方法是书面记录。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阅读时的记忆,还要指导学生注重观察时的记忆,引导他们把生活、学习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如实地、详细地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写作之用。第四,教师要善于启迪学生联想,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运用想象和联想,丰富表达内容。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写真情实感时,还要善于启迪学生联想。不少初中生的写作思路不开阔,内容不充实,写来写去总是干巴巴的那么几句话,说到底还是不善于联想造成的。第五,教师还要善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写作离不开学生创造性的想象活动。要使学生的作文生动、形象、文字兼美,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为他们创设宽松的环境,提供有利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针对初中生写作中的假话、空话、套话现象,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指导他们端正写作文风,培养良好的文风。这不但对于写作,而且对于做人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对学生写作中的文风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在帮助初中生树立良好的写作文风方面,可以采取下面一些做法。第一,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有真话可说。现在的初中生生活往往局限于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要学生有真话可说,就必须安排时间,让他们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读优秀的书,同时把他们从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亲近自然,走进社会,丰富他们的生活,开拓他们的视野,从而增加他们的见识。第二,解放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敢于说真话。学生有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还不一定敢说出来,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而说假话、套话的学生大有人在。针对这点老师不能给学生定太多的条条框框,要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地写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只要有所表达就能给予肯定,让他们逐渐知道写作是自我表达的需要,是与人交流的需要,也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第三,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让他们必须说真话。学生在写作中说假话、空话、套话,除了生活阅历不丰富,迎合老师心理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对于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任的意识比较淡薄。比如老师布置学生写一篇体验人间真情的文章。有一个学生写在街头遇到一个要饭的残疾人,自己捐了两百元钱,爸爸妈妈捐得更多。老师不动声色地问他:“你哪来这么多的钱?”他毫不掩饰地说:“假的呗,我哪来那么多的钱。”老师问他为什么说假话,他回答这样能体现主题,反

正别人又不知道是真是假。针对这一现象,老师应该告诫学生,文品如人品,写文章如同做人,要讲求诚实守信,要有责任心,对自己说过的话、写过的文字要负责任。要指导学生学会查找核对资料,要尊重知识,尊重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切不可胡编乱造,自欺欺人。在作文评奖时,要充分肯定那些说了真心话、心里话的文章,对那些盲目模仿范文、东拼西凑、套话连篇的作文,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让他们修改,甚至要求重写。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让他们自觉说真话,写出真情实感。

专题三 写作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之二——教师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本专题我们探讨,初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重视阅读教学,轻视写作教学。有的老师认为阅读教学有教完课文的硬任务,有应对各级考试的硬任务,必须按时按点完成,认为写作教学是软任务,见效慢,老师多教几次,少教几次,学生多写几篇,少写几篇,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即使是遇到考试,不管出什么样的作文题目,写什么样的文体,几乎每个学生总是可以写一点,也能够拿到一些分数,再加上作文批阅随意性很大,导致部分教师觉得平时花大力气训练写作划不来。久而久之教师就把写作教学有意无意地看成了软任务。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有计划的,而且计划是能够得到保障的。写作教学则缺乏计划性,即便有了计划,也往往是局部的短期的。而且有的老师也不会按照写作教学计划完成写作教学任务;有的老师对写作教学不做全盘考虑,随意变动,随意命题。这种盲目性、无序性的写作教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重视技法传授,轻视体验和积累。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过度地注重写作技法传授,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经常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方面进行指导。在讲到如何开头的时候,又会分出所谓的悬念式、开门见山式、回忆式等,结尾的方法又分成总结式、展望式、号召式、水到渠成式等,这就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错误的印象,学了写作技法,就能够掌握写作技巧,也就能够写出好文章来。我们有的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学生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的帮助。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写作数量,轻视写作质量的现象。有些语文老师只知道让学生拼命地多写,除了每周让学生交一篇作文,还要写日记、周记、学习名言警句的心得体会,包括每天的观察所得,一些重要的节假日的见闻等,不关注学生所写的文章的质量是否在提高,不批阅

不点评,更不讲评。这是题海战术思想在写作中的反映,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没有帮助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关注学生写作数量的同时,关注学生写作的质量的提高。

2. 解决问题策略的建议

上面我们集中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带有普遍性的。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教师写作教学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教师要充分认识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作为高级的书面语言的运用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人重要的生存手段。写作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交流能力的任务,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是一种智力活动,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智力训练和发展的过程。观察生活,构思立意,行文表达等活动都离不开智力因素的综合运用。教学生写作就是把写作和做人结合起来,在写作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使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写作也是个性化极强的行为,是学生自我表现和个性的张扬,特别是创造性的写作能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写作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在文章中表达美、创造美,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敏锐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绪。

教师要克服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学生的写作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兴趣,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长期的写作实践才能实现。写作教学应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写作教学的有序化有利于写作教学有的放矢。我们老师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并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结合语文教材相关的写作实践的内容,结合班级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年、学期的写作教学计划。教师再根据阶段和年级的写作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教学,进行扎实有效的写作训练。写作教学要在审题、拟题、立意、谋篇布局、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有侧重、有序列的指导和训练。这样才能够让写作教学的计划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够满足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一条写作要求:能够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我们要根据这样的要求进行某种写作的训练,从缩写到扩写、改写、仿写,再到创作。

教师要引领学生结合鲜活的生活去写作,生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源泉,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使写作言之有物。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生活,热爱生活。具体地讲,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摄取写作素材,走进

社会搜集写作材料,融入社会丰富写作的内容,要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这是促进学生语言积累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源头活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家务事,做和写相结合,参与班队活动,动与写相结合,参与游戏,玩与写相结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引导学生用语文的心灵思考社会,思考自然,思考人生。只有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得细,观察得深,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妙笔生花。要指导学生带着一双亮眼留心观察,要注意抓住人、事和物的不同点,去寻找发现事物的差异之处;不留心观察,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写作时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我们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写作指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具体来讲,要指导学生确立文体意识:写记叙文做到内容要具体,条理要清晰,表达要生动感人;写说明文力求做到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的顺序,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写议论文要力求做到确立论点,选择论据,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应用文要做到文体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述力求准确。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立意。审题是一个思维过程,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审题的内容包括明确写作目的,明确选材范围,明确文风、文体、字数和写法等。在审清题意,确立文章主题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根据题意,确立和提炼文章的主旨。这样,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就有了依据。我们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材、布局。材料用得好,往往会赋予文章以鲜活的生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材要切合主旨、要典型、要真实、要新颖。在谋篇布局方面,教师可以从层次段落要清晰,采景详略要得当,开头结尾要呼应,过渡照应要严密等方面加以有效的指导。我们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修改的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文章主题的挖掘、观点是否正确、中心是否突出鲜明、材料与中心是否统一等方面,进行内容上的修改指导,从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方面,进行文章结构上的修改指导,从语言通顺、文气连贯等方面,推敲修改语言文字。最后,我们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读写相结合。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字兼美,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老师若能在教学中利用教材,有层次、有步骤、有意识地读写结合,点化学法,以读导写,读中学写,仿中求新,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边读边思,归类摘抄,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感悟篇章的布局谋篇,并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上面我们对初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也提出了建议。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我们的老师付出长时间的努力,采用合理的策略,进行有

写作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情感、习惯与态度、价值观等评价,这方面的评价应该应用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侧重于活的评价,更要关注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是否真实,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先来看两则对学生作文的评语。

《我眼中的色彩》习作点评

能紧紧把握住题目的内涵,高明之处在于做了恰当的延伸,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通过一个独特“人生旅途”的浓缩阐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文章构思巧妙,“小引”和“后记”既在文章之外,又在文章之内;既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又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这是动了一番心思的;“生命的色彩”像一条红线把不同的时空紧紧相连,使各段落既有跳跃,又自然贯通。语言清新委婉,朴素中透着华美,表现力很强,可见语言功底也是很深厚的。 《战胜自己》习作点评

文章构思独特,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立意高远,足见你深厚的语言功底及驾驭文字的能力。文章最大的特点是用第三人称手法尽情描写“他”的梦境,带领读者环游世界。开篇说“他”的梦想是做一名旅行者,但怕别人笑话,不敢付诸行动。然后借朋友的话,点明“理想的实现只需一颗战胜自己的心,不需要别人的目光”。再由朋友此言引出下文:思考朋友所言,累极而入梦境,梦中的自己奏起了生命的狂想曲„„最后写“他”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思考和感慨,并在寂静的夜里战胜了自己,呼应了开头,深化了主题。另外,文章的结尾耐人寻味,把生命比作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并点出“我”就是那个正在赶路的人!

不足之处是文章结尾处略显仓促,书写有点潦草。如果中间描写梦境部分再精练一些,就更精彩了。

从呈现的两则评语来看,写作评价要重视对具体的文章的评价,更要重视对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以及所表现的真情实感和创作力的评价。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眼中有文,心中有人,更要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 我们还应该做到重视对写作过程的评价,写作评价不能仅仅是对写作结果的评价,还应该是对写作过程的评价。落实好对写作过程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态度。比如,认真观察、注重搜集真实的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写作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访问、阅读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搜集材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如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写作的基本能力。重视过程性评价,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学生写作的评价,适宜从学生写作的整个动态过程来考虑,关注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所持的态度,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创新的意识等,而不能单纯以量的多少来衡量。 这里我还强调一点,对写作过程的评价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评价,因为作文修改是学生写作的重要环节。修改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

鼓励学生多读多写,以读促写,注意好作品的引导作用。如学了巴金的《鸟的天堂》,一位教师就引导一部分学生畅想现代的鸟的天堂的情景并写下来,指导另外一部分学生通过网络去查找资料,整理一份关于鸟的天堂的现状的报告给大家展示。这种写作教学的设计,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从阅读出发,用阅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又启发了学生写作的思路。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了信息,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对生活和社会有了更丰富的思考,产生了更有价值的话题。另外,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规范的书面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可以将其运用到作文中去,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下面是一位老师《冰心诗三首》的教后记。

冰心的这三首小诗,学生们在六年级时就已经熟读成诵。当学生面对这熟悉的面孔,该怎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

冰心的诗歌清新自然、意韵深远而富有哲理,被称为“冰心体”。对,我应该让学生由这三首诗感受“冰心体”诗歌的特点,并尝试着写写这样的诗歌。

确定了主要教学目标,我用五个块面来设计这课。

第一块,课前准备——让学生自己检索冰心的生平及主要创作成果的资料,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块,学生介绍、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作者冰心的信息,老师根据学生的介绍,作适当的补充。重点激发学生对“冰心体”探究的欲望。

第三块,学生自读、感悟,理解诗意,根据这三首诗谈谈对“冰心体”诗歌特点的感受。

第四块,诵读诗歌,背诵诗歌。

第五块,拓展延伸,尝试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

整个学习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读促写,写又帮助更深刻地理解读,读写有效整合。

案例中,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读促写,这个写又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读。这样的读写整合就非常有效。除了读写整合,还可以让口语交际与写作形成一个综合体。比如,有的教材中设计的《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的作文,就很好地与口语交流联系起来了。学生所写的演讲稿并不是单单一种文体的练习,学生要用这个演讲稿进行演讲比赛。有的时候交际的话语引起了参与者继续探究的兴趣,又可以以说促写。如一次关于看电视的利与弊的辩论结束后,有的学生广泛地搜集资料,专门做了一个关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几个节目频道介绍的调查报告。

课程标准里还设计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写作的机会也是很多的。有一所国际学校,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每到中秋的时候,老师都会让学生写一封信给他们的家长。最初的时候学生无话可说,话说得干巴巴的,后来就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诵读中秋的诗歌、品尝中秋的月饼,

然后带着他们到学校的小院去赏月,在赏月的过程中搞一点月字当头的诗歌擂台赛。在组织了这些活动之后,再让他们去写这封信,感觉就不一样了。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当全班同学面对着明月齐声吟诵苏轼的《水调歌头》的时候,一切思念和烦恼都抛在脑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似乎模模糊糊地体会到了诗人这种特有的情怀。美妙的时光总是走得那么快,当我们在月光下与老师道别时,我们在心里也默默地祝福你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诵读了中秋诗歌里的话语,学生很自然就运用到信当中了。还有一个学生是这么写的:“校园外已是万家灯火,人们正在享受着团圆的欢乐,此刻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插上翅膀,飞回自己的家呀。秋风好像明白我的心思,轻轻拂过我的脸颊,似妈妈您的手那么温柔。”假如说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没有这样的参与,学生的作文是不会有这样的生活情趣的。因此,老师如能够用好综合性学习,从中发现写作的素材,促进学生去写,不仅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说得真实。综合性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经历,增加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见闻,所以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他们的激情、他们的素材、他们的思路都会不一样。而且综合性学习还给我们提供了其他的写作的机会。比如,几个人做一个互动的策划书,列一个调查的提纲去采访,采访中做一个现场的记录,这些也都是写作。老师要关注这样的写作活动,在这样的写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刚才关注的是语文学科内的整合,以及在这样的整合视野下的写作。还有一种整合,就是跨学科的整合。要打破学科的壁垒,在物理学习、化学学习、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写作问题呢?这个也是经常会遇到的,其实现行的教材都非常关注学科内容与生活的联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不会因为涉及到数学、物理这样的学科,就把这个问题分割成数学问题、物理问题、语文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以问题为引导,以项目为主题的学习方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跨学科的整合。这样的跨学科的学习,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更好地促进自己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一个学生,他在数学中学习了银行利率的计算方法之后,就产生了银行利润从哪里来这样一个问题。他就结合学校研究性学习的要求,自己去调查、访问。他设计采访提纲,根据采访所得制作表格,最后整理采访的资料,用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了他的研究结论。我读了他的研究报告后对这个问题也有了很好的了解。如这个学生设计的表格就非常简洁明了。他说需要了解的情况有:资本的由来,银行的收入,银行的支出。银行的收入减去银行的支出,就是银行的利润。最后他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银行的利润的来源,第一个是贷款和存款之间的利率差(你看利率差这个词用得多好);第二个是代收费用,如有线电视费、电话费等的手续费;第三个是加强管理,降低运作的成本(你看这个降低运作成本词汇都是从这个实践中得来的),还有一个是汇率差;第四个是积极吸纳储户,

及时放贷,加快资金的运转。以上几个方面的总和减去银行运作的成本,就是银行的利润。这样的学习报告,就是语文作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最好的作文实践的方式。这个案例也非常有意思,就是说明在其他学科学习的过程当中,还有许多写作的机会,我们要把握这些机会,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刚才的讨论主要是说,我们从整合的视野来看我们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它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写作能力是人的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甚至代表了一个人的文化程度,所以说,写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的方式。它更是一种生命的活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以,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它还是人生存与发展的能力,而听、说、读、写也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所以从整合的视野来看写作教学,建议大家要关注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关注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读与写、听与写、说与写之间的联系,在这个互动当中来提高写作能力;第二个就是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来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三是关注跨学科的这样一种学习,在其他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关注作文能力的提高。

专题六 信息技术环境下“写作”教学的创新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写作教学的创新是一个新的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人们的表达交流沟通的方式也随之改变。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关注这个改变,在教学建议的第一条指出,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本话题我们讨论信息技术环境下写作教学的创新问题。

1. 信息技术为写作教学开辟创新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第一条,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力地普及多媒体技术,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网络构建虚拟的学习环境,构建探索性的学习平台,实现网络环境下交互式的语文学习,支持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建设网上的学习社区、学生专题网站等。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环境的变化,也给作文带来了新的创新和发展的空间。新技术的这些特点与课程标准提倡的写作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如果教师能够关注这些技术,用好其中一些工具,就能设计出既有时代气息,又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活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信息传播。一位老师根据教材文本、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就是“新技术环境下新闻写作”。

教科书的这个单元选取了两则表达形式不一样的通讯,作为阅读(写作)

教学的文本材料,这些材料帮助学生感知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结合这个单元的主题,教科书将写作的任务确定为写消息,并提出如下写作建议:一、联系本单元的课文,梳理出写“消息”的要点;二、梳理课文中传播信息的载体,讨论交流最新信息载体的形式和特点;三、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写消息的任务;四、利用网络平台对各组完成任务情况进行相互评价。从四条写作建议可以看出,编者希望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获取消息的素材,在了解消息准确、真实、及时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表达。 该学校的网络已经普及,学生也学会了进行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如网站、个人空间、微博、短信等。该学校每年五月份都举办艺体节,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艺术体育活动,艺体节的活动过程需要各类的校园新闻,班级报道,这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表达的需要。于是,这位老师设计在艺体节的时候,通过阅读帮助学生了解新闻的不同样式、不同载体、不同的表达效果,然后要求学生结合丰富多彩的艺体节的赛事活动,写出符合要求、彰显时代特点的消息。

这位教师非常清晰地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研读教材中对写作的要求。这个研读不是老师给结论,而是学生自己通过研读整理出消息的要点,如视角要新,内容要真实准确,章节要短小精悍,语言要明快简洁,结构是倒金字塔形的。第二个环节就是发现课文中信息载体的种类,然后讨论交流这些新载体与传统载体的不同,指出传统载体一般指广播、电视和报纸,现在的载体包括短信平台,个人空间(包括QQ 空间、飞信空间,个人网页、微博),还有网站。这几类载体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传播的信息量、范围和时间、适用消息的类别都不一样。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把这四类消息传播的载体不同的特点进行了梳理。比如说,短消息大家用得非常多,它实时互动,随时随地可以传输,但是它信息量很小,信息形式相对单一,传播的范围也比较窄,要知道手机的号码才能传短信,即使是群发的也是有限的。所以,它更适用动态的消息,如500米径赛谁得了冠军之类的一句话新闻,或者标题消息。现在很多手机都带有图像、彩信发布功能,可以发布图文消息。其他的载体,如个人空间、微博、网站,都有各自的特点。经过这样的梳理之后,就进入第三个环节:布置任务,进行小组的分工,完成写作要求。这个任务老师布置得也很有特点。他要求在艺体节期间,每四个人为一组,选择四种载体完成至少四类不同消息的撰写,并在相关媒体上发布。最后一个环节,老师还没有忘记评价,而且评价的方式也跟以往的方式不一样。他是利用网络平台,根据新媒体的特点来进行评价的。比如,教师在网站上发布一个消息,把12个小组的文章放在班级网站上展示,然后网上投票,选出最佳的消息,并把这个最佳消息投到了学校新闻网站的新闻栏中,最后使用微博互评。微博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关注,一个是粉丝。教师让学生利用微博的关注和粉丝的功能互相回复评论。

这种写作任务实现了写作与学生的真实需要的紧密结合。艺体运动会需要新闻,于是各个班级就建立了短信平台,各组把短消息发给班级的宣传委员,宣传委员再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学校的短信平台上。平台上还有一个个人空间,老师组织学生去访问各组发表信息的个人空间,并要求其他组对这个组进行评论。

2. 信息技术为写作教学带来的新突破

这个案例显示了在新技术环境下的新闻写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信息技术给我们写作教学带来了新的境界、新的体验。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与以往的作文教学相比,起码在四个方面有突破。第一,每一个人的写作都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它不是课堂上的一种简单的作文练习,不是单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写作任务。在写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表达与交流的愿望,他们都是信息的写作者、发布者、传布者、阅读者和评价者,所以,写作的目的与对象很明确,写作的动力也不同。第二,新的技术为学生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新的工具、新的空间、新的机会、新的表达方式。写作不仅可以用纸笔,还可以用电脑,用手机,还可以加上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工具。图文、视频、音频的介入,使写作更加生动活泼,不仅可以写在作文本子上,还可以写在网站上,写在网页上,写在博客上,写在QQ 空间上,写在微博上。不仅作文课堂上可以写,只要有兴趣,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写;同时,还可以根据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和作者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表达的方式,互相修改作品也大大地拓展了互动的范围和机会。第三,新的技术环境也为写作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如网上投票、跟帖、粉丝、学校网站的录用率,还有同学之间互相的评论等,改变了老师给分数、给评语的单一的方式,也令人耳目一新,相信学生也很感兴趣。第四,新的技术环境也对我们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集体的网站,个人的网页、博客、微博、QQ 等,这些新媒体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这些传统的媒体不同,它对文体和写作都有不同的要求。短消息跟原来报纸上的大篇文字是不一样的,对写什么、怎样写、选择什么样的媒体,都有新的要求。这也启发我们,作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来丰富这种写作的形式和内容,跟上时代的步伐。网络环境、数字时代给写作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空间,最关键的是打破了原来的传统作文教学中为训练而写、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在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更有个性,表达与交流欲望更加强烈。因此,继电子邮件E mail 、留言板BBS 、实时交流ICQ 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一出现,就得到了很多中学生的青睐,很多学生都拥有了自己个人的博客、个性的网上日记、专属的成长纪念册、专题的俱乐部等。如果教师能对博客的特点给予一定的关注、恰当的引导、积极的评价,一定能够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作文的水平。现在又有了新的发展,因为3G 网络已经迅速地发展起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各种手持终端非常普及,这个时候泛在学习已

经成为可能。泛在学习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都可以进行写作,人人都是信息的资讯的消费者、制造者,也是传播者。一条微博可能瞬间就传播了几十万人群,几百万人群,这样的技术环境给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生长空间。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个契机,让技术为教学所用,让技术与写作教学融合。学生生长在这样的时代,不能让他们的写作与时代脱节,写作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里讲到写作的时候,专门有一段在以前的实验稿里没有的,是这样写的:要“积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课程标准讲得非常到位,也非常有道理。我们的老师要大力地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我们的作文教学。我们要关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运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第二要借助信息技术运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和真实性;第三要借助信息技术来丰富写作表达交流的形式和内容;第四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改革作文教学的指导和评价。

专题学习

关于“写作”的目标、教学与评价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专题一 “写作”的课程目标

初中阶段的写作要在小学六年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实现课程标准对写作学习的总的要求,即实现写作学习的总目标。课程标准对总目标的表述是:“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的能力。”这就是语文课程对写作总目标提出的要求,也是初中写作要达到的目标。

1. 写作的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关于初中写作的具体目标有八项。

第一,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是课程目标对于学生写作态度的一个基本要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孩子们在作文中说真话,述真情”。对学生来说,写作应该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作文中应该不断地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感情生活,辨别自己的情绪变化,体验自己的精神的活动。这里的真情实感,一是感情要真实,要说真话不说假话;二是感情要是自己的,不要总说别人的话,甚至说套话;三是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要有青春的活力。实际上,写作的源头还在于做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这样才有健康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思考、判断。老师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人,敢说敢为的人,也就是说要学做真人,才能学写真文。

第二,具体的目标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我们都知道,只有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才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进而去捕捉事物的特征,观察发现捕捉特征的过程,也就是观察、认识、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这里也有一个主观介入的过程,就是要渗透自己的感受、认识、思考、联想和想象。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个性化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多角度观察”,“发现丰富多彩”,“捕捉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有创意的表达”,这些要求之间有一个内在的逻辑联系,这是课程目标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去重视自己的生活体验,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勤于思考,不断发现。一个成功的写作者对社会生活一般来说都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仔细地观察生活,深入了解生活以后,才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才能写好文章。

第三,要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加工修改等环节。这个目标强调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充分展示了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价值需要。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这个课程目标对教材的编写和写作教学都提出了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理解和落实这个目标,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按照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机械方法来处理,而是应当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对写作过程的以上几个主要环节充分地进行体验。老师在写作中要从写作的整体性出发,关注整体内容和过程,而不是个别的环节,要强化学生的过程练习,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就体现在这样一些不同的环境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的方式,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社会生活,储备鲜活的写作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范文展示、教师的自身示范、同学的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构思立意,列纲起草,加工修改等方面逐步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独立写作的能力。

写作的第四个具体目标,是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去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地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地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这里强调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考虑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自我还是和别人交流。如果是和人交流,那么对方是谁,是一个人呢,还是一个群体,要有对象意识,要有针对性。于是,写的角度、语气就不一样了。考虑到不同的目的与对象,学生就会去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一般地说,初中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指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五个方面。这里所说的选择不同表达方式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二是要围绕表达的中心,即为什么写,主要写什么,这样才不至于乱扯。要学会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也是对学生的文体感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逐步具有文体的敏感和自觉,学会恰当地选择表达方式。对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提出了要求。学生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求能够围绕表达中心,根据文章立意的要求,根据内容的要求,去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这个目标还提到了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条理清楚指除了能够分段论述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合理地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这个要求比小学要高,小学学会分段表述,初中就要更高一点了,会详略,会先后安排。这个目标还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大家都知道,联想和想象是构成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和联想能力,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鲁迅先生说过这么一句

话,孩子是可以敬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作用,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确应该创设多样的情形,保护学生这种联想和想象力的特性,使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力得到展示,表达的内容就能够更加丰富多样。现在关键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写作教学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写作的第五个具体目标是:写记叙文章,记叙性文章要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要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要求是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的需要写常见的应用文。这个目标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这些也不是简单的几个要素的要求。记叙文最主要是表达意图要明确,内容要具体充实,说明文就是明白清楚,议论文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应用文是生活中需要的常见的,这些都是对以上的几种文体的基本要求,也非常切合初中生的特点。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应当让学生明确这些基本要求,掌握这些文体的写作要求,循序渐进地打好写作基础,能够做到写什么像什么。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认真地学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见的应用文,为今后的写作水平的持续提高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写作的第六个具体目标是: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的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在这里课程标准对具体的写作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出了要求。在写作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缩写、扩写和改写,可以设计不同梯度和不同长度的专项内容,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写作内容的内在联系的感悟能力,以及对不同写作方式的运用能力。

初中写作的第七个具体目标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作文修改。学习修改作文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要求。初中阶段在这里强调了两点。一是修改的要求,即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文从字顺包括遣词造句准确通顺,符合语言的规范和语感,能够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等。二是修改的交互性,就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互评的目的实际上是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然后把自己的文章改得更好。

初中写作的目标还有一点是关于写作的数量和速度,要求得比较明确,在这里就不再多做解读了。

2. 写作具体目标的重点

上面是对初中的写作目标的解读。在理解初中的写作目标时,老师要有

总目标意识。因为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学生到九年级毕业的时候,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对于写作教学的要求,这就是要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体验和想法,能够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来写作,发展书面语言应用能力。老师在理解八个具体目标时要重点把握四点。第一个就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第二个就是写作要力求有创意。第三个就是写作要有文体感。有一种叫作淡化文体的说法,淡化文体指在小学阶段不要有太多的文体意识,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束缚,而且有些文体的边界也不太清晰,主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初中阶段对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都有一些具体要求。第四个就是初中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写作的能力。

专题二 写作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之一——学生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

策略

本专题探讨当前初中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 学生写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

当前,初中学生写作学习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写作兴趣不浓。不少初中生对写作不感兴趣,认为写作是件苦差事,一提起写作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表现出强烈的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我们曾对学校做过一份调查,调查结果是不喜欢写作、害怕写作的初中生高达91%。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接触写作机会的增多,大部分初中生在接受了多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对写作的热情反倒呈下降的趋势,甚至畏惧、害怕写作?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老师对写作目标定位过高,使学生的写作情绪受挫;封闭式的教学使写作脱离他们的生活实际;老师不及时鼓励,使他们丧失写作信心;老师的批改缺少反馈和交流,不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等。

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写作内容空洞。初中生写作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堆叠华丽辞藻。作文看似语言华丽,实质内容空洞无物,缺乏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一个学生在《天目山之旅》的作文中写道:“在五里亭和七里亭之间有一段十分陡的路,我们走了很久终于到了七里亭。我们在这里吃了点东西就又走了。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禁止进入的地方,但我们还是进去了。”在这段话中,路究竟陡到什么程度,自己走得累还是不累,当时的真实情况都没有表现出来,也就没有写出具体的内容,更谈不上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初中生写作中还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假话、空话、套话多。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是受社会上一些虚假文风的影响,中学生写作中也存在假话、空话、套话的现

象,表现在作文中就是无自我、无真情、无思想。还有不少初中生写作文,字迹潦草,不会或不习惯于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这样的现象比较严重。

2.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初中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兴趣不浓、内容空洞、文风不正,这些问题的确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何帮助初中生去克服写作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针对初中生写作兴趣不浓这一现象,我认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对写作的畏难心理。具体来讲,可以采取这样的几种办法。一是让学生在切实的需要下写作。写作教学应力求让学生明确写作训练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确实是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写作动机,才会乐于写作,主动地写作。二是写作目标要定位适当。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写作教学目标,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写作的心境处于最佳的状态。三是老师要为学生引来源头活水。写作兴趣的源头在于生活,若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四是教师要让学生享受到写作成功带来的乐趣。针对学生的写作,教师要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他们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写作兴趣。他们的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因此老师要充分挖掘,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中的成功点、闪光点。大至节、段、篇,小至字、词、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在作文批改上要采取互相批改的方法,增加反馈,老师可以采取师生互相交流批改的方法,以增加他们的写作兴趣。作文本收上来后可以先由老师批改,再让学生自己批改,也可以先由学生互批,再由老师进行检查性批阅,两相交流,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进行个别或集体评讲。这样做对全班学生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大家都经历了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写作思维过程。

针对初中生写作内容空洞的现象,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指导,鼓励他们写出真情实感。在具体的指导中,要注意这几个方面。第一,老师要切实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知识经验、审美感受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写作心理,活动的形式、水平、内容,必然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写作个性的发展,鼓励他们说真话,说自己的话。对富有个性的作文,以及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微小的不同点和闪光点,也要及时地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老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现在不少初中生拿起笔来总感觉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或者写起来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这多半是不注重观察所致。作为中学生来说,范文读了数百篇,写作

知识也掌握了不少,不能说脑子里一点东西都没有,那为什么一听到写作就感觉头痛呢,这显然与缺少观察、积累不足有关系。因此,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求知欲强、喜欢观察这一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第三,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记忆。光是观察与阅读没有记忆,到头来就像黑瞎子掰玉米,两手空空,写作素材的日积月累要靠记忆来完成。要使记忆恒久最可靠的方法是书面记录。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阅读时的记忆,还要指导学生注重观察时的记忆,引导他们把生活、学习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如实地、详细地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写作之用。第四,教师要善于启迪学生联想,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运用想象和联想,丰富表达内容。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写真情实感时,还要善于启迪学生联想。不少初中生的写作思路不开阔,内容不充实,写来写去总是干巴巴的那么几句话,说到底还是不善于联想造成的。第五,教师还要善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写作离不开学生创造性的想象活动。要使学生的作文生动、形象、文字兼美,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为他们创设宽松的环境,提供有利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针对初中生写作中的假话、空话、套话现象,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指导他们端正写作文风,培养良好的文风。这不但对于写作,而且对于做人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对学生写作中的文风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在帮助初中生树立良好的写作文风方面,可以采取下面一些做法。第一,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有真话可说。现在的初中生生活往往局限于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要学生有真话可说,就必须安排时间,让他们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读优秀的书,同时把他们从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亲近自然,走进社会,丰富他们的生活,开拓他们的视野,从而增加他们的见识。第二,解放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敢于说真话。学生有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还不一定敢说出来,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而说假话、套话的学生大有人在。针对这点老师不能给学生定太多的条条框框,要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地写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只要有所表达就能给予肯定,让他们逐渐知道写作是自我表达的需要,是与人交流的需要,也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第三,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让他们必须说真话。学生在写作中说假话、空话、套话,除了生活阅历不丰富,迎合老师心理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对于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任的意识比较淡薄。比如老师布置学生写一篇体验人间真情的文章。有一个学生写在街头遇到一个要饭的残疾人,自己捐了两百元钱,爸爸妈妈捐得更多。老师不动声色地问他:“你哪来这么多的钱?”他毫不掩饰地说:“假的呗,我哪来那么多的钱。”老师问他为什么说假话,他回答这样能体现主题,反

正别人又不知道是真是假。针对这一现象,老师应该告诫学生,文品如人品,写文章如同做人,要讲求诚实守信,要有责任心,对自己说过的话、写过的文字要负责任。要指导学生学会查找核对资料,要尊重知识,尊重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切不可胡编乱造,自欺欺人。在作文评奖时,要充分肯定那些说了真心话、心里话的文章,对那些盲目模仿范文、东拼西凑、套话连篇的作文,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让他们修改,甚至要求重写。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让他们自觉说真话,写出真情实感。

专题三 写作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之二——教师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本专题我们探讨,初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重视阅读教学,轻视写作教学。有的老师认为阅读教学有教完课文的硬任务,有应对各级考试的硬任务,必须按时按点完成,认为写作教学是软任务,见效慢,老师多教几次,少教几次,学生多写几篇,少写几篇,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即使是遇到考试,不管出什么样的作文题目,写什么样的文体,几乎每个学生总是可以写一点,也能够拿到一些分数,再加上作文批阅随意性很大,导致部分教师觉得平时花大力气训练写作划不来。久而久之教师就把写作教学有意无意地看成了软任务。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有计划的,而且计划是能够得到保障的。写作教学则缺乏计划性,即便有了计划,也往往是局部的短期的。而且有的老师也不会按照写作教学计划完成写作教学任务;有的老师对写作教学不做全盘考虑,随意变动,随意命题。这种盲目性、无序性的写作教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重视技法传授,轻视体验和积累。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过度地注重写作技法传授,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经常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方面进行指导。在讲到如何开头的时候,又会分出所谓的悬念式、开门见山式、回忆式等,结尾的方法又分成总结式、展望式、号召式、水到渠成式等,这就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错误的印象,学了写作技法,就能够掌握写作技巧,也就能够写出好文章来。我们有的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学生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的帮助。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写作数量,轻视写作质量的现象。有些语文老师只知道让学生拼命地多写,除了每周让学生交一篇作文,还要写日记、周记、学习名言警句的心得体会,包括每天的观察所得,一些重要的节假日的见闻等,不关注学生所写的文章的质量是否在提高,不批阅

不点评,更不讲评。这是题海战术思想在写作中的反映,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没有帮助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关注学生写作数量的同时,关注学生写作的质量的提高。

2. 解决问题策略的建议

上面我们集中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带有普遍性的。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教师写作教学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教师要充分认识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作为高级的书面语言的运用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人重要的生存手段。写作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交流能力的任务,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是一种智力活动,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智力训练和发展的过程。观察生活,构思立意,行文表达等活动都离不开智力因素的综合运用。教学生写作就是把写作和做人结合起来,在写作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使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写作也是个性化极强的行为,是学生自我表现和个性的张扬,特别是创造性的写作能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写作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在文章中表达美、创造美,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敏锐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绪。

教师要克服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学生的写作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兴趣,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长期的写作实践才能实现。写作教学应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写作教学的有序化有利于写作教学有的放矢。我们老师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并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结合语文教材相关的写作实践的内容,结合班级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年、学期的写作教学计划。教师再根据阶段和年级的写作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教学,进行扎实有效的写作训练。写作教学要在审题、拟题、立意、谋篇布局、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有侧重、有序列的指导和训练。这样才能够让写作教学的计划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够满足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一条写作要求:能够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我们要根据这样的要求进行某种写作的训练,从缩写到扩写、改写、仿写,再到创作。

教师要引领学生结合鲜活的生活去写作,生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源泉,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使写作言之有物。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生活,热爱生活。具体地讲,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摄取写作素材,走进

社会搜集写作材料,融入社会丰富写作的内容,要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这是促进学生语言积累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源头活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家务事,做和写相结合,参与班队活动,动与写相结合,参与游戏,玩与写相结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引导学生用语文的心灵思考社会,思考自然,思考人生。只有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得细,观察得深,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妙笔生花。要指导学生带着一双亮眼留心观察,要注意抓住人、事和物的不同点,去寻找发现事物的差异之处;不留心观察,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写作时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我们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写作指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具体来讲,要指导学生确立文体意识:写记叙文做到内容要具体,条理要清晰,表达要生动感人;写说明文力求做到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的顺序,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写议论文要力求做到确立论点,选择论据,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应用文要做到文体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述力求准确。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立意。审题是一个思维过程,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审题的内容包括明确写作目的,明确选材范围,明确文风、文体、字数和写法等。在审清题意,确立文章主题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根据题意,确立和提炼文章的主旨。这样,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就有了依据。我们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材、布局。材料用得好,往往会赋予文章以鲜活的生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材要切合主旨、要典型、要真实、要新颖。在谋篇布局方面,教师可以从层次段落要清晰,采景详略要得当,开头结尾要呼应,过渡照应要严密等方面加以有效的指导。我们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修改的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文章主题的挖掘、观点是否正确、中心是否突出鲜明、材料与中心是否统一等方面,进行内容上的修改指导,从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方面,进行文章结构上的修改指导,从语言通顺、文气连贯等方面,推敲修改语言文字。最后,我们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读写相结合。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字兼美,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老师若能在教学中利用教材,有层次、有步骤、有意识地读写结合,点化学法,以读导写,读中学写,仿中求新,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边读边思,归类摘抄,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感悟篇章的布局谋篇,并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上面我们对初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也提出了建议。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我们的老师付出长时间的努力,采用合理的策略,进行有

写作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情感、习惯与态度、价值观等评价,这方面的评价应该应用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侧重于活的评价,更要关注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是否真实,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先来看两则对学生作文的评语。

《我眼中的色彩》习作点评

能紧紧把握住题目的内涵,高明之处在于做了恰当的延伸,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通过一个独特“人生旅途”的浓缩阐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文章构思巧妙,“小引”和“后记”既在文章之外,又在文章之内;既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又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这是动了一番心思的;“生命的色彩”像一条红线把不同的时空紧紧相连,使各段落既有跳跃,又自然贯通。语言清新委婉,朴素中透着华美,表现力很强,可见语言功底也是很深厚的。 《战胜自己》习作点评

文章构思独特,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立意高远,足见你深厚的语言功底及驾驭文字的能力。文章最大的特点是用第三人称手法尽情描写“他”的梦境,带领读者环游世界。开篇说“他”的梦想是做一名旅行者,但怕别人笑话,不敢付诸行动。然后借朋友的话,点明“理想的实现只需一颗战胜自己的心,不需要别人的目光”。再由朋友此言引出下文:思考朋友所言,累极而入梦境,梦中的自己奏起了生命的狂想曲„„最后写“他”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思考和感慨,并在寂静的夜里战胜了自己,呼应了开头,深化了主题。另外,文章的结尾耐人寻味,把生命比作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并点出“我”就是那个正在赶路的人!

不足之处是文章结尾处略显仓促,书写有点潦草。如果中间描写梦境部分再精练一些,就更精彩了。

从呈现的两则评语来看,写作评价要重视对具体的文章的评价,更要重视对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以及所表现的真情实感和创作力的评价。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眼中有文,心中有人,更要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 我们还应该做到重视对写作过程的评价,写作评价不能仅仅是对写作结果的评价,还应该是对写作过程的评价。落实好对写作过程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态度。比如,认真观察、注重搜集真实的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写作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访问、阅读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搜集材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如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写作的基本能力。重视过程性评价,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学生写作的评价,适宜从学生写作的整个动态过程来考虑,关注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所持的态度,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创新的意识等,而不能单纯以量的多少来衡量。 这里我还强调一点,对写作过程的评价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评价,因为作文修改是学生写作的重要环节。修改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

鼓励学生多读多写,以读促写,注意好作品的引导作用。如学了巴金的《鸟的天堂》,一位教师就引导一部分学生畅想现代的鸟的天堂的情景并写下来,指导另外一部分学生通过网络去查找资料,整理一份关于鸟的天堂的现状的报告给大家展示。这种写作教学的设计,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从阅读出发,用阅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又启发了学生写作的思路。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了信息,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对生活和社会有了更丰富的思考,产生了更有价值的话题。另外,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规范的书面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可以将其运用到作文中去,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下面是一位老师《冰心诗三首》的教后记。

冰心的这三首小诗,学生们在六年级时就已经熟读成诵。当学生面对这熟悉的面孔,该怎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

冰心的诗歌清新自然、意韵深远而富有哲理,被称为“冰心体”。对,我应该让学生由这三首诗感受“冰心体”诗歌的特点,并尝试着写写这样的诗歌。

确定了主要教学目标,我用五个块面来设计这课。

第一块,课前准备——让学生自己检索冰心的生平及主要创作成果的资料,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块,学生介绍、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作者冰心的信息,老师根据学生的介绍,作适当的补充。重点激发学生对“冰心体”探究的欲望。

第三块,学生自读、感悟,理解诗意,根据这三首诗谈谈对“冰心体”诗歌特点的感受。

第四块,诵读诗歌,背诵诗歌。

第五块,拓展延伸,尝试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

整个学习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读促写,写又帮助更深刻地理解读,读写有效整合。

案例中,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读促写,这个写又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读。这样的读写整合就非常有效。除了读写整合,还可以让口语交际与写作形成一个综合体。比如,有的教材中设计的《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的作文,就很好地与口语交流联系起来了。学生所写的演讲稿并不是单单一种文体的练习,学生要用这个演讲稿进行演讲比赛。有的时候交际的话语引起了参与者继续探究的兴趣,又可以以说促写。如一次关于看电视的利与弊的辩论结束后,有的学生广泛地搜集资料,专门做了一个关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几个节目频道介绍的调查报告。

课程标准里还设计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写作的机会也是很多的。有一所国际学校,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每到中秋的时候,老师都会让学生写一封信给他们的家长。最初的时候学生无话可说,话说得干巴巴的,后来就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诵读中秋的诗歌、品尝中秋的月饼,

然后带着他们到学校的小院去赏月,在赏月的过程中搞一点月字当头的诗歌擂台赛。在组织了这些活动之后,再让他们去写这封信,感觉就不一样了。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当全班同学面对着明月齐声吟诵苏轼的《水调歌头》的时候,一切思念和烦恼都抛在脑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似乎模模糊糊地体会到了诗人这种特有的情怀。美妙的时光总是走得那么快,当我们在月光下与老师道别时,我们在心里也默默地祝福你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诵读了中秋诗歌里的话语,学生很自然就运用到信当中了。还有一个学生是这么写的:“校园外已是万家灯火,人们正在享受着团圆的欢乐,此刻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插上翅膀,飞回自己的家呀。秋风好像明白我的心思,轻轻拂过我的脸颊,似妈妈您的手那么温柔。”假如说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没有这样的参与,学生的作文是不会有这样的生活情趣的。因此,老师如能够用好综合性学习,从中发现写作的素材,促进学生去写,不仅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说得真实。综合性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经历,增加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见闻,所以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他们的激情、他们的素材、他们的思路都会不一样。而且综合性学习还给我们提供了其他的写作的机会。比如,几个人做一个互动的策划书,列一个调查的提纲去采访,采访中做一个现场的记录,这些也都是写作。老师要关注这样的写作活动,在这样的写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刚才关注的是语文学科内的整合,以及在这样的整合视野下的写作。还有一种整合,就是跨学科的整合。要打破学科的壁垒,在物理学习、化学学习、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写作问题呢?这个也是经常会遇到的,其实现行的教材都非常关注学科内容与生活的联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不会因为涉及到数学、物理这样的学科,就把这个问题分割成数学问题、物理问题、语文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以问题为引导,以项目为主题的学习方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跨学科的整合。这样的跨学科的学习,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更好地促进自己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一个学生,他在数学中学习了银行利率的计算方法之后,就产生了银行利润从哪里来这样一个问题。他就结合学校研究性学习的要求,自己去调查、访问。他设计采访提纲,根据采访所得制作表格,最后整理采访的资料,用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了他的研究结论。我读了他的研究报告后对这个问题也有了很好的了解。如这个学生设计的表格就非常简洁明了。他说需要了解的情况有:资本的由来,银行的收入,银行的支出。银行的收入减去银行的支出,就是银行的利润。最后他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银行的利润的来源,第一个是贷款和存款之间的利率差(你看利率差这个词用得多好);第二个是代收费用,如有线电视费、电话费等的手续费;第三个是加强管理,降低运作的成本(你看这个降低运作成本词汇都是从这个实践中得来的),还有一个是汇率差;第四个是积极吸纳储户,

及时放贷,加快资金的运转。以上几个方面的总和减去银行运作的成本,就是银行的利润。这样的学习报告,就是语文作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最好的作文实践的方式。这个案例也非常有意思,就是说明在其他学科学习的过程当中,还有许多写作的机会,我们要把握这些机会,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刚才的讨论主要是说,我们从整合的视野来看我们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它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写作能力是人的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甚至代表了一个人的文化程度,所以说,写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的方式。它更是一种生命的活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以,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它还是人生存与发展的能力,而听、说、读、写也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所以从整合的视野来看写作教学,建议大家要关注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关注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读与写、听与写、说与写之间的联系,在这个互动当中来提高写作能力;第二个就是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来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三是关注跨学科的这样一种学习,在其他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关注作文能力的提高。

专题六 信息技术环境下“写作”教学的创新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写作教学的创新是一个新的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人们的表达交流沟通的方式也随之改变。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关注这个改变,在教学建议的第一条指出,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本话题我们讨论信息技术环境下写作教学的创新问题。

1. 信息技术为写作教学开辟创新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第一条,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力地普及多媒体技术,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网络构建虚拟的学习环境,构建探索性的学习平台,实现网络环境下交互式的语文学习,支持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建设网上的学习社区、学生专题网站等。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环境的变化,也给作文带来了新的创新和发展的空间。新技术的这些特点与课程标准提倡的写作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如果教师能够关注这些技术,用好其中一些工具,就能设计出既有时代气息,又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活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信息传播。一位老师根据教材文本、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就是“新技术环境下新闻写作”。

教科书的这个单元选取了两则表达形式不一样的通讯,作为阅读(写作)

教学的文本材料,这些材料帮助学生感知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结合这个单元的主题,教科书将写作的任务确定为写消息,并提出如下写作建议:一、联系本单元的课文,梳理出写“消息”的要点;二、梳理课文中传播信息的载体,讨论交流最新信息载体的形式和特点;三、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写消息的任务;四、利用网络平台对各组完成任务情况进行相互评价。从四条写作建议可以看出,编者希望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获取消息的素材,在了解消息准确、真实、及时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表达。 该学校的网络已经普及,学生也学会了进行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如网站、个人空间、微博、短信等。该学校每年五月份都举办艺体节,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艺术体育活动,艺体节的活动过程需要各类的校园新闻,班级报道,这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表达的需要。于是,这位老师设计在艺体节的时候,通过阅读帮助学生了解新闻的不同样式、不同载体、不同的表达效果,然后要求学生结合丰富多彩的艺体节的赛事活动,写出符合要求、彰显时代特点的消息。

这位教师非常清晰地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研读教材中对写作的要求。这个研读不是老师给结论,而是学生自己通过研读整理出消息的要点,如视角要新,内容要真实准确,章节要短小精悍,语言要明快简洁,结构是倒金字塔形的。第二个环节就是发现课文中信息载体的种类,然后讨论交流这些新载体与传统载体的不同,指出传统载体一般指广播、电视和报纸,现在的载体包括短信平台,个人空间(包括QQ 空间、飞信空间,个人网页、微博),还有网站。这几类载体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传播的信息量、范围和时间、适用消息的类别都不一样。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把这四类消息传播的载体不同的特点进行了梳理。比如说,短消息大家用得非常多,它实时互动,随时随地可以传输,但是它信息量很小,信息形式相对单一,传播的范围也比较窄,要知道手机的号码才能传短信,即使是群发的也是有限的。所以,它更适用动态的消息,如500米径赛谁得了冠军之类的一句话新闻,或者标题消息。现在很多手机都带有图像、彩信发布功能,可以发布图文消息。其他的载体,如个人空间、微博、网站,都有各自的特点。经过这样的梳理之后,就进入第三个环节:布置任务,进行小组的分工,完成写作要求。这个任务老师布置得也很有特点。他要求在艺体节期间,每四个人为一组,选择四种载体完成至少四类不同消息的撰写,并在相关媒体上发布。最后一个环节,老师还没有忘记评价,而且评价的方式也跟以往的方式不一样。他是利用网络平台,根据新媒体的特点来进行评价的。比如,教师在网站上发布一个消息,把12个小组的文章放在班级网站上展示,然后网上投票,选出最佳的消息,并把这个最佳消息投到了学校新闻网站的新闻栏中,最后使用微博互评。微博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关注,一个是粉丝。教师让学生利用微博的关注和粉丝的功能互相回复评论。

这种写作任务实现了写作与学生的真实需要的紧密结合。艺体运动会需要新闻,于是各个班级就建立了短信平台,各组把短消息发给班级的宣传委员,宣传委员再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学校的短信平台上。平台上还有一个个人空间,老师组织学生去访问各组发表信息的个人空间,并要求其他组对这个组进行评论。

2. 信息技术为写作教学带来的新突破

这个案例显示了在新技术环境下的新闻写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信息技术给我们写作教学带来了新的境界、新的体验。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与以往的作文教学相比,起码在四个方面有突破。第一,每一个人的写作都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它不是课堂上的一种简单的作文练习,不是单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写作任务。在写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表达与交流的愿望,他们都是信息的写作者、发布者、传布者、阅读者和评价者,所以,写作的目的与对象很明确,写作的动力也不同。第二,新的技术为学生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新的工具、新的空间、新的机会、新的表达方式。写作不仅可以用纸笔,还可以用电脑,用手机,还可以加上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工具。图文、视频、音频的介入,使写作更加生动活泼,不仅可以写在作文本子上,还可以写在网站上,写在网页上,写在博客上,写在QQ 空间上,写在微博上。不仅作文课堂上可以写,只要有兴趣,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写;同时,还可以根据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和作者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表达的方式,互相修改作品也大大地拓展了互动的范围和机会。第三,新的技术环境也为写作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如网上投票、跟帖、粉丝、学校网站的录用率,还有同学之间互相的评论等,改变了老师给分数、给评语的单一的方式,也令人耳目一新,相信学生也很感兴趣。第四,新的技术环境也对我们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集体的网站,个人的网页、博客、微博、QQ 等,这些新媒体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这些传统的媒体不同,它对文体和写作都有不同的要求。短消息跟原来报纸上的大篇文字是不一样的,对写什么、怎样写、选择什么样的媒体,都有新的要求。这也启发我们,作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来丰富这种写作的形式和内容,跟上时代的步伐。网络环境、数字时代给写作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空间,最关键的是打破了原来的传统作文教学中为训练而写、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在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更有个性,表达与交流欲望更加强烈。因此,继电子邮件E mail 、留言板BBS 、实时交流ICQ 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一出现,就得到了很多中学生的青睐,很多学生都拥有了自己个人的博客、个性的网上日记、专属的成长纪念册、专题的俱乐部等。如果教师能对博客的特点给予一定的关注、恰当的引导、积极的评价,一定能够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作文的水平。现在又有了新的发展,因为3G 网络已经迅速地发展起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各种手持终端非常普及,这个时候泛在学习已

经成为可能。泛在学习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都可以进行写作,人人都是信息的资讯的消费者、制造者,也是传播者。一条微博可能瞬间就传播了几十万人群,几百万人群,这样的技术环境给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生长空间。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个契机,让技术为教学所用,让技术与写作教学融合。学生生长在这样的时代,不能让他们的写作与时代脱节,写作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里讲到写作的时候,专门有一段在以前的实验稿里没有的,是这样写的:要“积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课程标准讲得非常到位,也非常有道理。我们的老师要大力地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我们的作文教学。我们要关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运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第二要借助信息技术运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和真实性;第三要借助信息技术来丰富写作表达交流的形式和内容;第四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改革作文教学的指导和评价。


相关作文

  • 快乐作文研修总结作文1200字
  • 快乐作文研修总结 近来参加了培训的我,感到真是太幸运了,坐在电脑前,聆听各位专家精彩的讲座,和各位不同地方的同仁们尽情地交流.切磋着各种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真是感到亲切极了,颇有一种"恩师难求,近在咫尺"的感受.虽然很忙碌,但是感到很快乐.这样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技能培训的魅 ...

  • 专题日记作文3900字
  • 专题日记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杨修宝 小学3年级以后学习内容增多,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接受知识的难易度有了体验,开始产生对有学习兴趣的知识的无意识偏爱.由于作文综合性强,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容易产生作文兴趣障碍,作文教学因而成为难题.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是一种技能,宜于在 ...

  • 四上语文计划作文4100字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语文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 ...

  • 中考语文考点专题训练--专题19:材料作文作文3900字
  •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专题十九 材料作文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羲之学"书",在广裹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 ...

  •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作文1600字
  •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 --写出深层次意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一.审题 内江07年中考题:<路上> 1. 上学路上.赶集路上.走亲访友的路上--本义,低水平,小学生(三类卷) 2. 人生路上.成长路上.学习路上.希望之路.未走过的路--比喻义,(二类卷以上) 二.事件.中心与景物的完美融 ...

  • 专题 第01讲 追求(思路3)作文(初中版)作文900字
  • 题目:追求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600-800字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审题 以"追求"为题要完成一篇文章,首先要完成这篇文章的构思.完成这篇文章的构思,首先一定要理解题目.题目就是"追求&q ...

  • 中考作文备考策略作文4900字
  • □桂林市宝贤中学 赵 丽 [关键词]中考作文 备考 专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0117-03 进入初三,老师们都在为中考作文备考绞尽脑汁,希望找到一个耗时少.效率高的作文训练途径.去年,笔者担任初三语文老师,在中考作文备考方面做了一些 ...

  • 对于初中作文教学的一点困惑作文1100字
  • 对于作文教学的一点困惑 从参加工作至今,已经将近五年,在这五年中,我经历了从高一.高二到初中三年的各个阶段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与前辈们讨论学习还是自我的反思总结中,作文教学似乎都是一个大难题,在此,谨将我的一点困惑提出,以求大家讨论. 作文教学,无论高中还是初中,似乎都离不开同一套路,无非第 ...

  • 作文作文2100字
  • 读<夹心饼干>有感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纸飞机>这本书,里面的<夹心饼干>这篇文章,我读完后,颇有感想. 在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饼干袋里,有一个夹心饼干她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看到犹如镰刀的月亮,因为她想知道月亮是不是吃的,可是她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完成这个愿望的,所以她就 ...

  • 中考语文考点专题训练--专题17:全命题作文作文4600字
  •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专题十七 全命题作文 (一)中考作文: 兴趣是良师益友.她牵引着你走进趣味盎然的生活,她指引着你一步步去探索神奇美妙的世界,她引领着你去采摘甜蜜的成功果实.有了兴趣的牵引,生活就会更加愉悦.幸福. 请以"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