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赞歌作文3900字

五年级作文

选取记叙的角度

教材分析: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是第一、二模块关于记叙类文章系列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一个比较侧重于“怎么写”的问题,但因为结合了“园丁赞歌”这一话题,在教学中处理得当的话,是能够引领学生从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角度实实在在地提高相关的写作能力的。

根据李玉山老师的分析,认为教材在编写上有着先天的不足,体现在:

1.教材混淆了“视角”与“角度”的概念。一般而言,视角指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而“角度”指的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就记叙文而言其目的是更好的表人物的特点或突显事件的启发意义。采用第几人称属于写作“视角”的范畴(有无第二人称叙事视角学术界尚有争议)。即便把“角度”宽而泛之,人称的选择也只是“角度”的子集而不是全部。

2.尽管教材也明确“在记叙人物、时间时,由于对象不同,表达的重点不同,所选取的角度也不同”,但所有示例及练习均是写人的,给学生的错觉是只有写人的文章才有“角度的选择”问题。记叙类文章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纪实类的、虚构类的,前者如记叙类散文,后者如小说。不管哪一类,写作的时候都要考虑如何“选择记叙的角度”。

3.《教师用书》所举的三个例文中有两个是不规范的“谬例”:书信是应用文,都得用第二人称;其与《假如我是老师》二者都不是记叙文,当然也就谈不上“视角”的选择问题。

鉴于如上种种,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对教材的“究谬”);二,针对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学生分析:

《教师用书》说:“提到写老师,有人会觉得不够新鲜,缺少难度”,“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记叙的人称”。其实“这个题目可易可难、可浅可深,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们会对老师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不同时代的老师会有不同时代的特点,可以说是常写常新。”“这次作文让学生认识记叙可有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以便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如何实现此目的,针对学生心理,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必由之路。

教学目标

1. 了解“记叙的角度”的相关内容,如什么是“记叙的角度”,不同“角度”的表达效果与作用等等。

2. 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最佳的记叙角度,力求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课前准备:

①学生自读教材,获得对“记叙角度”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认识。

②印发例文:《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采用第二人称写法,《肥公正传》从 较新的切入点写老师。要求学生对这两篇习作做较具体的评价。

2. 情境营造:两篇例文与绝大多数同学以前写老师的习作有明显不同,能调动他们评点的兴趣。

附:《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在教师用书P174;

肥 公 正 传

高一(2) 伍叶铭

新学期伊始,消息灵通的人士透露:历史老师Mr. 程,将会成为我们的新头!众人一片哗然,文质彬彬,身材肥胖的肥公——Mr. 程怎能管得住我们这群野马呢?从此江湖多事了!没想到半个学期下来,肥公竟然平添了许多神通,高招不尽,众人难以招架,只得个个俯首称臣。

究竟这肥公有何能耐,居然如此“霸道”呢?只因这肥公身怀四宝。众看官别心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法宝一:请君入瓷法

走马上任后,肥公就充分发挥他的“外交手腕”和“美式公选法”,选出班上最有威信的“野马”,开了个研究会,研究如何搞好班上的纪律。于是乎,找缺点的找缺点,表决心的表决心,研究会成了检讨会、宣誓会。而后肥公就趁热打铁,任命他们为“钦差大臣”,分管班上的纪律,“野马”变了身份,肥公又迫不及待地亮出了他的另一法宝。

法宝二:污点记录法

大概班主任的心理学都学得比较好的缘故吧,肥公抓住我们太爱面子的弱点,在教室后贴了一张大白纸,谁违纪就给谁记个大黑点,称之为污点。哪个能容忍自己的名字后面排上一大串黑点呢?这一法宝让平时那些胆大者都心怯三分。但毕竟是新生事物,怀疑者颇多。大白纸刚贴出,就有几个同学糊里糊涂地榜上有“点”了,大有存心和肥公对着干之势。于是肥公又出人意料地用上了他的另一法宝。

法宝三:欲擒故纵法

中午,几位榜上有“点”的同学果然被叫到肥公的办公室。出来时,他们竟个个带着笑容,几时见过“特别接见”的同学能笑着走出办公室?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有个别同学为肥公暗暗担心。不出所料,第二天,那几个同学名字后的黑线又长了一些。不用说,自然又得去见肥公了,但这回出来时,他们面上再没有笑容了。我们想,这回肥公终于开骂戒,但一问,却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了——肥公两次接见他们都只询问了一些学习上的困难、对老师的意见之类的话。也怪,打这以后,那几个名字后的黑点再也不见长了。

法宝四:感情投入法

肥公的和蔼是折腾我们的又一原因。和他攀谈,没有紧张,没有拘谨,有的只是和朋友之间聊天一样的畅快。肥公常说:“什么都是这样,真是狗屎。”肥公的那句“狗屎”的口头禅,班上更是无人不晓。语言上拉近距离不算,肥公还善用“大音稀声”法宝。一次,面对班上的“课堂风暴”,他就以许久的沉默为对策,迫使众“野马”慑服于“非暴力不合作”的仁慈与威严之下。经过这一遭,我们从心底里敬畏起他来。

肥公的法宝不断,班上成绩明显提高。我们不由得感叹:肥公真不简单!

(指导老师:邬林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就这两篇文章或其中的某一篇做个评价,比如你认为成功的地方或需要改进之处,比如这两篇习作与你以前写老师的习作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可能有如下几种答案:

①《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语言生动,富抒情性;《肥公正传》语言活泼、有幽默感。 ②《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用第二人称来写,好像与老师面对面交谈,有很强的抒情效果。 ③《肥公正传》写出了老师的个性,让人感觉这是个活生生的有亲切感的老师。 ④两篇文章都写了很多细节。等等。

教师总结:

这两篇习作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两点大家应该注意:一是人称的变化,这在写作学上称为“视角”,《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用第二人称,不仅便于赞颂,也更便于把众多闪光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而省去过渡的麻烦。二是切入点的选择,《肥公正传》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写活了一个个性鲜明的语文教师。

二、深入探讨

1. 视角与切入点

(一)关于“视角”

①同学从书中找出教材对“视角”的解释并谈自己的理解。(教材过于简单化,此问目的是让学生对相关概念有清晰的了解)

教师补充并明确:视角一般指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②各种人称的效果分析:

a 、如果把《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一文中的“你”都改成“他”,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这篇习作中的“你”也可以换成“他”。但换后在抒情效果上可能要打些折扣。而一般意义上的第三人称的记叙。指的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即文中不出现“我”),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很多小说就采用这种视角。教材中把这种视角成为“全知视角”。采用这种视角记叙的好处什么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积累谈谈。

(教材对此有明确表述)

b. 写老师能否用“第一人称”?用第一人称来写可收到怎样的效果?

试写一段文字:完成课后练习题一或练习题三。

交流讨论后明确:

·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直接充分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文中的“我”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自己,在这类习作中,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如鲁迅小说中的“我”。其实刚才的两个片段练习已经有了文学创作的意味,这需要大家合理想象,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心理才能写好,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的写作也是师生沟通的一种途径。

·三种视角谈不上孰优孰劣,运用得当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即是最佳选择。

(二)关于“切入点”

教师:“切入点”即狭义的角度,教材在这点上混淆了视角与角度这两个概念。写作任何文体的文章都有个角度的选择问题。就记叙类文章而言,“切入点”即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其目的是更好的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凸显事件的启发意义。就像摄影,可正面,可侧面,可俯拍,可仰拍„„选准了恰当的角度,就能拍出最佳艺术效果的照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切入的角度得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请同学具体谈《肥公正传》在“记叙角度的选择”上值得借鉴的地方。

学生回答。可能有以下答案:

①选择“肥公”最与众不同的细节,突出夫子的与众不同。

②选择“肥公”作为教师最平凡最普通的一面,

③避开了思维定势,没有写成“优秀教师风采录”。等等

教师总结:选择“切入点”的基本原则:新,奇,小、深。做到这几点,就能写出立意新颖深刻、个性鲜明的佳作。请同学想一想,要写出老师的个性,还有那些“角度”或“切入点”可供选择?

师生共同得出:

写老师的眼睛。

写老师的手。

写老师的记心与忘心,比如“我的老师忘心大”。

写老师的孩子对妈妈的看法。

写老师的衣着,老师很会打扮,很爱美,每天总让我们感受到青春活力。等等。

2. 例题演练:课后练习五

说明:此练习视课堂具体情况而定(如时间不允许就留作课下作业)。

三、小结

视角的选择更多的体现了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但绝不能忽略内容表达与情感抒发方面的制约;而切入点的确定则更多地体现了观察、思考方面的深度与敏锐度,其中也有技巧方面的影子。写文章只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写出美文,才能出精品,

板 书:

视角:人 称 角 度

形式内容的统一

( 广义)

切入点:着眼点

选取记叙的角度

教材分析: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是第一、二模块关于记叙类文章系列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一个比较侧重于“怎么写”的问题,但因为结合了“园丁赞歌”这一话题,在教学中处理得当的话,是能够引领学生从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角度实实在在地提高相关的写作能力的。

根据李玉山老师的分析,认为教材在编写上有着先天的不足,体现在:

1.教材混淆了“视角”与“角度”的概念。一般而言,视角指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而“角度”指的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就记叙文而言其目的是更好的表人物的特点或突显事件的启发意义。采用第几人称属于写作“视角”的范畴(有无第二人称叙事视角学术界尚有争议)。即便把“角度”宽而泛之,人称的选择也只是“角度”的子集而不是全部。

2.尽管教材也明确“在记叙人物、时间时,由于对象不同,表达的重点不同,所选取的角度也不同”,但所有示例及练习均是写人的,给学生的错觉是只有写人的文章才有“角度的选择”问题。记叙类文章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纪实类的、虚构类的,前者如记叙类散文,后者如小说。不管哪一类,写作的时候都要考虑如何“选择记叙的角度”。

3.《教师用书》所举的三个例文中有两个是不规范的“谬例”:书信是应用文,都得用第二人称;其与《假如我是老师》二者都不是记叙文,当然也就谈不上“视角”的选择问题。

鉴于如上种种,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对教材的“究谬”);二,针对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学生分析:

《教师用书》说:“提到写老师,有人会觉得不够新鲜,缺少难度”,“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记叙的人称”。其实“这个题目可易可难、可浅可深,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们会对老师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不同时代的老师会有不同时代的特点,可以说是常写常新。”“这次作文让学生认识记叙可有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以便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如何实现此目的,针对学生心理,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必由之路。

教学目标

1. 了解“记叙的角度”的相关内容,如什么是“记叙的角度”,不同“角度”的表达效果与作用等等。

2. 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最佳的记叙角度,力求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课前准备:

①学生自读教材,获得对“记叙角度”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认识。

②印发例文:《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采用第二人称写法,《肥公正传》从 较新的切入点写老师。要求学生对这两篇习作做较具体的评价。

2. 情境营造:两篇例文与绝大多数同学以前写老师的习作有明显不同,能调动他们评点的兴趣。

附:《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在教师用书P174;

肥 公 正 传

高一(2) 伍叶铭

新学期伊始,消息灵通的人士透露:历史老师Mr. 程,将会成为我们的新头!众人一片哗然,文质彬彬,身材肥胖的肥公——Mr. 程怎能管得住我们这群野马呢?从此江湖多事了!没想到半个学期下来,肥公竟然平添了许多神通,高招不尽,众人难以招架,只得个个俯首称臣。

究竟这肥公有何能耐,居然如此“霸道”呢?只因这肥公身怀四宝。众看官别心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法宝一:请君入瓷法

走马上任后,肥公就充分发挥他的“外交手腕”和“美式公选法”,选出班上最有威信的“野马”,开了个研究会,研究如何搞好班上的纪律。于是乎,找缺点的找缺点,表决心的表决心,研究会成了检讨会、宣誓会。而后肥公就趁热打铁,任命他们为“钦差大臣”,分管班上的纪律,“野马”变了身份,肥公又迫不及待地亮出了他的另一法宝。

法宝二:污点记录法

大概班主任的心理学都学得比较好的缘故吧,肥公抓住我们太爱面子的弱点,在教室后贴了一张大白纸,谁违纪就给谁记个大黑点,称之为污点。哪个能容忍自己的名字后面排上一大串黑点呢?这一法宝让平时那些胆大者都心怯三分。但毕竟是新生事物,怀疑者颇多。大白纸刚贴出,就有几个同学糊里糊涂地榜上有“点”了,大有存心和肥公对着干之势。于是肥公又出人意料地用上了他的另一法宝。

法宝三:欲擒故纵法

中午,几位榜上有“点”的同学果然被叫到肥公的办公室。出来时,他们竟个个带着笑容,几时见过“特别接见”的同学能笑着走出办公室?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有个别同学为肥公暗暗担心。不出所料,第二天,那几个同学名字后的黑线又长了一些。不用说,自然又得去见肥公了,但这回出来时,他们面上再没有笑容了。我们想,这回肥公终于开骂戒,但一问,却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了——肥公两次接见他们都只询问了一些学习上的困难、对老师的意见之类的话。也怪,打这以后,那几个名字后的黑点再也不见长了。

法宝四:感情投入法

肥公的和蔼是折腾我们的又一原因。和他攀谈,没有紧张,没有拘谨,有的只是和朋友之间聊天一样的畅快。肥公常说:“什么都是这样,真是狗屎。”肥公的那句“狗屎”的口头禅,班上更是无人不晓。语言上拉近距离不算,肥公还善用“大音稀声”法宝。一次,面对班上的“课堂风暴”,他就以许久的沉默为对策,迫使众“野马”慑服于“非暴力不合作”的仁慈与威严之下。经过这一遭,我们从心底里敬畏起他来。

肥公的法宝不断,班上成绩明显提高。我们不由得感叹:肥公真不简单!

(指导老师:邬林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就这两篇文章或其中的某一篇做个评价,比如你认为成功的地方或需要改进之处,比如这两篇习作与你以前写老师的习作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可能有如下几种答案:

①《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语言生动,富抒情性;《肥公正传》语言活泼、有幽默感。 ②《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用第二人称来写,好像与老师面对面交谈,有很强的抒情效果。 ③《肥公正传》写出了老师的个性,让人感觉这是个活生生的有亲切感的老师。 ④两篇文章都写了很多细节。等等。

教师总结:

这两篇习作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两点大家应该注意:一是人称的变化,这在写作学上称为“视角”,《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用第二人称,不仅便于赞颂,也更便于把众多闪光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而省去过渡的麻烦。二是切入点的选择,《肥公正传》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写活了一个个性鲜明的语文教师。

二、深入探讨

1. 视角与切入点

(一)关于“视角”

①同学从书中找出教材对“视角”的解释并谈自己的理解。(教材过于简单化,此问目的是让学生对相关概念有清晰的了解)

教师补充并明确:视角一般指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②各种人称的效果分析:

a 、如果把《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一文中的“你”都改成“他”,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这篇习作中的“你”也可以换成“他”。但换后在抒情效果上可能要打些折扣。而一般意义上的第三人称的记叙。指的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即文中不出现“我”),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很多小说就采用这种视角。教材中把这种视角成为“全知视角”。采用这种视角记叙的好处什么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积累谈谈。

(教材对此有明确表述)

b. 写老师能否用“第一人称”?用第一人称来写可收到怎样的效果?

试写一段文字:完成课后练习题一或练习题三。

交流讨论后明确:

·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直接充分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文中的“我”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自己,在这类习作中,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如鲁迅小说中的“我”。其实刚才的两个片段练习已经有了文学创作的意味,这需要大家合理想象,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心理才能写好,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的写作也是师生沟通的一种途径。

·三种视角谈不上孰优孰劣,运用得当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即是最佳选择。

(二)关于“切入点”

教师:“切入点”即狭义的角度,教材在这点上混淆了视角与角度这两个概念。写作任何文体的文章都有个角度的选择问题。就记叙类文章而言,“切入点”即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其目的是更好的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凸显事件的启发意义。就像摄影,可正面,可侧面,可俯拍,可仰拍„„选准了恰当的角度,就能拍出最佳艺术效果的照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切入的角度得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请同学具体谈《肥公正传》在“记叙角度的选择”上值得借鉴的地方。

学生回答。可能有以下答案:

①选择“肥公”最与众不同的细节,突出夫子的与众不同。

②选择“肥公”作为教师最平凡最普通的一面,

③避开了思维定势,没有写成“优秀教师风采录”。等等

教师总结:选择“切入点”的基本原则:新,奇,小、深。做到这几点,就能写出立意新颖深刻、个性鲜明的佳作。请同学想一想,要写出老师的个性,还有那些“角度”或“切入点”可供选择?

师生共同得出:

写老师的眼睛。

写老师的手。

写老师的记心与忘心,比如“我的老师忘心大”。

写老师的孩子对妈妈的看法。

写老师的衣着,老师很会打扮,很爱美,每天总让我们感受到青春活力。等等。

2. 例题演练:课后练习五

说明:此练习视课堂具体情况而定(如时间不允许就留作课下作业)。

三、小结

视角的选择更多的体现了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但绝不能忽略内容表达与情感抒发方面的制约;而切入点的确定则更多地体现了观察、思考方面的深度与敏锐度,其中也有技巧方面的影子。写文章只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写出美文,才能出精品,

板 书:

视角:人 称 角 度

形式内容的统一

( 广义)

切入点:着眼点


相关作文

  • 园丁赞歌作文700字
  • 园 丁 赞 歌 "绿鬓斗霜华,桃李满天下."将对学生满怀的爱凝聚于笔尖.点点细语,是洒下的光辉,照亮了学子的前程:声声教诲,是降下的甘霖,滋润了贫瘠的心.您用笔尖轻轻地描绘出一级级阶梯,您的学子门也早已踏着这些阶梯,步入成功之门,可您还停滞不前,暗损韶华,忙碌得无怨无悔. 您,就 ...

  • 园丁赞歌作文600字
  • 金秋九月的夜晚,星光璀璨: 天高云淡的时节,舞姿翩然-- 我们欢聚一堂 为您把节日的蜡烛点燃 踏着春夏秋冬的节拍 摇响播种收获的风铃 每一个多情的日子,静夜星空 回响着您的步履匆匆 您晨露里迎接黎明 晚风中送走夕阳 办公室里彻夜的灯光 组成一幅极美的画图 情景交融 三尺讲台 您自若从容 讲述一个个科 ...

  • 唱给老师的赞歌(200字)作文作文2000字
  • 精选作文:唱给老师的赞歌(200字) 作文 老师, 您像是花园中的园丁, 为含苞未放的花儿们浇水·施肥. 老师是一把大雨伞, 而我们就是躲在雨伞下的小动物. 大雨伞能给小动物遮挡风雨. 当我们有困难的时侯, 老师就会立刻帮助我们. 老师的心是宽广的天空, 能包容我们所犯下的错误. 我们做过的错事, ...

  • 赞歌献给您作文700字
  • 每当人们看到参天的大树,便会想起辛勤的园丁,是他们的精心栽培,才换来今天的枝繁叶茂.每当人们看到摇曳的烛光,便会感叹红烛的无私,是它们的默默燃烧给人们带来光明.在我的心中,敬爱的老师就是园丁,就是红烛-- 光阴荏苒,我们又迎来了第22个教师节.也许,你会记住浪漫的七夕之夜,却怎么也想不起教师节,也许 ...

  • 老师赞歌作文900字
  • 老师赞 广东普宁市德才学校7年级 何梦迪 老师,一个多么崇高的称号.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培育.一首歌唱道:"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有人说:老师像蜡烛,像春蚕,太阳,月亮-- 我觉得老师您像一座桥,一座美丽的桥,五彩缤纷的知识花把桥点缀得光彩夺目.桥的这一边是我 ...

  • 老师的赞歌作文400字
  • 老师的赞歌 (我的作文) 老师,是多么熟悉的字眼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没有这些辛勤的园丁培育,会是什么样?听,这首老师的赞歌正悄然响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呕心沥血地教导我们成材.是为了那几百元的工资吗是为了受到领导的一句表扬吗 ...

  • 献给老师永恒的赞歌作文1600字
  • 献给老师永恒的赞歌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在黑板擦和粉笔的共同飞舞中,在老师声声叮咛,无微呵护中,多少位老师深深地印在莘莘学子心中啊!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

  • 教师赞歌作文200字
  • 教师赞歌 杨梅小学:雷础宁 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 每天用思想的甘露浇灌着我们, 为我们修剪错误的枝干, 让我们绽开美好的灵魂之花. 老师,您是一支红烛, 点燃自己的身体, 奉献所有的光和热, 让我们看清成长道路的障碍. 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着我们, 用美的雨露滋润, 我们的心 ...

  • 献给老师的赞歌作文300字
  • <献给老师的赞歌> 有人说,老师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也有人说,老师是一根蜡烛,点燃了自己亮丽的生命. 而我要说老师是一名园丁,她用知识的甘露浇开理想的花朵,她用心灵的清泉滋润着一棵棵稚嫩的小树. 有人说,老师是一支粉笔,消磨了自己却留下了生命的轨迹.也有人说,老师就是我们心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