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作文作文8900字

初一作文

1 “和”作文

俗话说,“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其实,同学、朋友之间,班级、学校、单位以至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 请以“和”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议论文。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一、【审题立意】

(一)、阐释“和”的内涵(是什么)

1、和即和睦,和平,和谐…….

2、和是一种宽容,一种谦让,一种友善,……

3、和是一种美,“美是和谐”是中西美学共同的观点。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的美在于一种数的和谐。

4、和是一种力量,是生存的力量,是发展的力量之源,更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是胜利的力量。

5、和是发展之本、前进之基、生长之根

(二)、阐释“和”的意义(为什么)

和能生睦

1、以和为贵 和能生谐 以和为贵 和能生强

2、以和为贵:和能促进团结,化弱为强;和能战胜艰难险阻,创造奇迹;和能开创新局面,谱写新篇章。

3、人和无敌(阐释“人和”的重要性)

和,不能没有你(阐释“和”的重要性)

4、反向立意

假如生活中失去了“和” (阐释“和”的重要性)

(三)、怎样才能做到“和”

谈“和”容易? “和”需要勇气,需要博大胸襟,需要远见卓识。

(四)、根据二元辩证关系来立意

辩证关系就指事物之间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他们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

家和万事兴(家和与万事兴)

人和万事兴(人和与万事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和与同)

二、【选材】

注意:典型、恰当、新鲜、多角度(个人,社会,民族,国家,正反,古今中外,课内外 )

(一)、正面事例

• “构建和谐社会”、08奥运会、中国同心结、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将相和、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上下齐心(父勉其子,妇勉其夫,兄勉其弟)、昭君出塞(化解民族矛盾)、海尔集团“上下和衷共济”、文成公主入嫁吐蕃、苏轼以平和的心态应对仕途沉浮

• 乒乓球女将王楠、张怡宁单打时是“敌人”双打时却能夺冠、中国女排的合作夺冠、

3 遂有“文景之治”。反观汉武帝,穷兵黩武,用尽了“文景”时代留下的积蓄,虽扩大了版图,却使汉家开始走向衰落,而“匈奴未灭“。两代帝王的反差,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假使汉武帝发展生产,国力强盛,匈奴又怎么敢来扰乱边疆?国库又怎么会空虚呢?匈奴人向往中原还来不及。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和者得天下。共产党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正是这一道理。

五、【优秀例文】

和鸣

和,是乍暖三春里的一声问候,亲切悦人;

和,是严寒腊八的一个炭火,温暖感人;

和,是包纳百川的大海的宽容;

和,是壁立千仞的高山的伟岸。

以和为贵,因和而爱,由和而合,和是兴家之本,是旺国之基。因为历史的和鸣,才有今日的美好。

黄沙漫扬,驼铃婉转,黄昏里,王昭君抚动琵琶奏响和鸣,几许悲壮。正是这朔漠里的和鸣,才有了汉藩共一家的大汉。正是这紫台外的和鸣,传颂千载,让人在月夜里感受汉藩融合带来的欣喜,感受民族和好的强盛。

白雪皑皑,危峰林立,阳光下,布达拉宫闪烁着汉藏融合的金光,文成公主的面纱脱落在山顶,覆盖着白雪,飘扬着藏曲的高亢,传递到大唐的古都。布达拉宫是民族相和的凝结点,文成公主奏响又一曲历史的和鸣。

多少怨,多少泪,又多少感动民族的和亲马队在历史的古道里消失,却留给我们如今这广大一统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大度和宽容正是在一次次的民族之和契机中体现出来,而民族之和,又是由民族的宽容所度化的。

正如林肯说,当你和你的敌人成为朋友时,你便是消灭了敌人。用宽容一切的心和包容一切的胸怀去和解一切的恩怨,和解一切的矛盾,才能拥有博大,才能拥有强盛。

同样的道理,站在漫天星光下思考的康德告诉我的,“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以和为贵,以和为踏跳板,我们不仅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更能使眼前的敌人成为潜在的朋友。

和不仅是传统言文化里的美德,也是现代文明里的风尚。和,使中美中苏关系正常化;和使苏联从阿富汗撤兵;和,产生了APEC ,产生了欧盟;和,使世界平息在团结合作中;使无数心牵系着苏门答腊岛。

和,不仅是和好,更是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民族与民族的和平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和平相处。因为和,世界才有了爱,才有了繁荣。

不同的冰雪融入相同的河流,是为和;不同的河流注入相同的海洋是为和;不同的海洋面朝同一片天空,是为和。

站在历史的波涛中,让宽容和大度激荡出和气,让和气澎湃出更波澜壮阔的和鸣之音,让和气酝酿出一个更淳更美的历史。

和之美

《圣经》里说:“爱是无尽的忍耐”。实际上,就是教导我们万事以和为贵,以和去爱别人,去忍受。而我始终以为,“和”是一种风采,“和”是一种美丽。

人与人之间的“和”是一种美。卡夫卡说:“每个人所拥有的,不是一具躯壳,而是一串成长的过程 。”这一串成长的过程不需要人与人之间友善,和平的相处去获得。生命不仅是

4 一声旅程,更是一首赞歌,需要以“和”去谱写,需要我们以“和”去传唱。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友爱是一种美丽,可以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这样一种美丽,就是“扶持旁人,同时自己也获得重心和支点。”孔繁森,郑培民们以自己友爱之心与人民友好地走到了一起,受到万民敬仰,而胡长清,成克杰们,驾驭于人民之上,摒弃了“和”最终只能受到法律的严惩。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也是一种美。人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动物。大自然给予我们阳光,土地和水,而“和”则是播种,让社会长满长青之树,也许在社会中我们会遭受挫折,会失意,但以“和”去看待,心灵有会失业,真诚不会下岗。

“乌台诗案”将苏轼推到痛苦的顶峰,但他却淡然处之,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桂疏桐之夜,看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如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他不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扬动,只愿“沧海济余生”。苏轼在出世入世之间寻求到一丝平衡,他以一种“和”的心态去面对,笑谈人生,在与社会的和好相处之中,他探寻到其中的美,找到生命的价值。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更是一种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同样地,一国一利益。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利益,能够在利益与利益之间寻求到平衡,以和相处,这是一种更为深远,更为难得的美。“二战”结束后,中国没有向日本索赔,1972年,又同日本关系正常化,这就是以一种“和”去获取友爱,这样的美,不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吗?亚洲杯决赛上,中国球迷打出了标语;“足球是世界的,钓鱼岛是我们的。”这其实也是以一种“和”。 与世界相处。

佛教导我们:“诸法无我,一切众生都是随缘而起的幻象。这也是在教我们不要过分看重自我,要与他人和平相处。因为”和”是一种美丽,一种不同于寻常的美丽。

把握住“和”,把握美丽。

人和万事兴

“中国人哪,都信这个理,家和万事兴。”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唱过这首歌。其实我想,家和万事兴应拓展到人和万事兴。看古今多少事应人和而胜,因不合而败。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博得全国上下父勉其子,妻勉其夫,愿为君为国而战。终赢得“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美谈。可见“人和”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作战中讲究的“人和”说的就是这个理。彭德怀曾被几个兵绑了四天四夜,然而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忍受了这么大的耻辱,促进部队的和谐气氛,为战斗胜利奠定基础。

而历史上也确有因不合而离散甚至因此而送命的。张飞为一代名将,战场上披荆斩棘,却有一陋习,就是酗酒,而且还爱发酒疯,殴打士兵,终于有一次被不堪毒打的士兵杀死。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由于内部不合,导致生命的丧失,这不能不感发人们思考:该怎样做才能“人和”呢?

历史上对“怎么做”的最好例子大概就是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了。廉颇因蔺相如一介书生却一下子爬到自己头上很不服,宣言遇到他就要羞辱他。蔺相如因此总避开他,当廉颇得知蔺相如为了避免两人分裂而让别国趁虚而入而避他时,廉颇“负荆请罪”,两人从此并肩作战。一文一武,使秦国难以攻入。我想要做一到“人和”首先要学会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像张飞,像廉颇,不就是因为自己资格老,武艺高而看轻别人才引起不合吗?平等看待周围的人,周围人就会平等地看待你。

要做到“人和”,第二应该学会心平气和地交谈,当你发现有人要和你闹别扭时,你应该及时理清思绪,理清缘由,找他谈谈。

日本人认为一朵花不美,太单调,而满树樱花,满园的樱花就会产生震撼人心的美。这大概也与日本经济发展会如此快的原因,他们知道一人的力量有限,而人合则人多力量大,于是一起努力,一起奋斗,其实“樱花精神”与我国的集体经济大同小异,集体精神间新时代的精神,而人和则是发挥集体精神的前提,所以“人和万事兴”该是新时代新人类的行为

5 准则。万事和为贵,人和万事兴。

给生命多点“和”

和是催化剂,它能使两个陌生的人熟悉起来;和是润滑剂,它能迅速缓解人间的摩擦;

和是调味剂,它使生活更甜美。

生活到处充满和的气息:和气、和平„„

我们每人都有一张天生的脸,当你抱怨自己丑的时候,不必用浓妆掩盖你,只需把和挂

在脸上,你一样可以讨人喜欢。

著名物理家法拉第待人平和,他12岁就帮人家装订书籍,他整理过的书他都看过,并认

真做了笔记。有一次,他捧着自己厚厚的笔记本到一名教授家拜师。教授还没有看笔记,只

见法拉第对人和和气气的,就收下了他为徒。于是,当初的“和”使法拉第走上了成功之路。

有多少名人在在成功时仍不忘和?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一些人不屑一顾,认为只是自己没去做而己,如果有一样也可以

发现新大陆的。一次会上,那些人当场嘲笑哥伦布,哥伦布不但没生气,反而和和气气地让

他们坐下,做了一个让鸡蛋立在桌子上的实验为自己做了最好的辩解。

当别人用尖酸刻薄的话攻击你的时候,切记,不要回攻他们。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和”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

如果个人做到对人和气,那么一个家,一个集体也就融成一体了!

以前总是痛恨从楼上传来的吵声,他们一家人总是吵,不管什么时候,邻居也不知道他

们是因为什么吵。一段时间,楼上安静下来了,我很诧异,碰巧遇到他们家阿姨,她哭泣着

说:“老头子去世了,临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家和万事兴’„”噢,这是她家会安静下来

的原因。

是啊,一个家庭如果连最起码的“和”都没有,那么何以给家人温暖?

“和”小至家庭,大至国家。中国是典型的“以和为贵”的国家,建国以来,我国与多

国建立友好的国际关系,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如果反应没有加入催化剂,反应会很慢甚至无法反应;如果摩擦没有滴加润滑剂,那磨

擦会越来越大;如果生活没有加和调味剂,那生活会平淡无味。请不要吝啬,给生活多点“和”。

六、【“和”名言】

四 “和”之名言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史伯 《国语》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尚书》

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惟乐不可以为伪。

《礼记》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

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

子贡问:“师与商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

不及。” 《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左传》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论语》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6 《论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君子惠而不废,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论语》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地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荀子》

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荀子》

故乐在宗庙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少长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荀子》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而崇礼。

《中庸》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言中道,圣人也。 《中庸》

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中庸》

事之中节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 《中庸》

乾道变化,名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 《易经》

夫化者,贵能扇之以淳风,浸之以太和,被之以道德,示之以朴素。

《周书》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起以为和。

《老子》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物以和为常。 《老子》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庄子》

适性为治,失和为乱。 《庄子》

师克在和,不在众。 《左传》

气同则从,声比则应,今人生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 《汉书. 公孙弘传》

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 《三国志》

贫非人患,惟和为贵。 《三国志》

天地之和合,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 《淮南子》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 《淮南子》

故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 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养。 《淮南子》

天之序,必先和然后发德,必先平然后发威。 《春秋繁露》

7 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 《春秋繁露》

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

《春秋繁露》

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说感也。

《春秋繁露》

中者,天之用;和者天之功也。举天之道,而美于和。 《春秋繁露》

天地之道,虽有不和者,必归之于和,而所为有功,虽有不中者,必止之于中。

《春秋繁露》

世治之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 《春秋繁露》

天地之制也,兼和与不和,中与不中,而用之尽以为功。 《春秋繁露》

立政鼓众,动化天下,莫尚于中和。 杨雄 《先知》

气和者养生,不和者伤害。 张充 《论衡》

和气生圣人。 《论衡》

阴阳和百姓安者时也,时和不肖遭其安,不和虽圣逢其危。 《论衡》

天气悦上,地气悦下,两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

《太平经》

积和而好施者为人经。和气相通往来,人有时相通施及往来,故和为人经也。

《太平经》

若以大和为至乐,则荣华不足顾也。 嵇康 《答难养生论》

纯而柔弱兮,必削必薄;纯而刚强兮,必表必亡。韬义于中,服和于躬,和以义宣,刚以柔

通。守而不迁兮,变而无穷,交得其宣兮,乃获其终。

柳宗元 《柳河东集》

夫和者,大则天地,中则帝王,下则匹夫细则昆虫草木,皆不可须臾离者也。

司马光 《司马光正公传家书》

中和之道,崇深闳远,无所不周,无所不言。人从之者,如鸟者依林,去之者如鱼虾出水,

得失在此。 司马光 《司马光正公传家书》

夫志气之帅也,苟不以中和养,其志气能浩然乎? 司马光 《司马光正公传家书》

损之益之,不失中和,以生成万物。 司马光 《司马光正公传家书》

能谨守中和之志,不以喜怒哀乐乱其气,则志平气顺,德日新矣。

司马光 《司马光正公传家书》

君子守中和之心,养中和之气,既得其乐,又得其寿,夫复何求哉。

司马光 《司马光正公传家书》

乐者,本乎政也,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故圣人作乐以宣畅其和心,达于天地,天地之

气,感而太和焉。天地和则万物顺,古神祗格,鸟兽驯。

周敦颐 《周子全书》

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矣。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

周敦颐 《周子全书》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张载集》 和乐,道之端乎!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

《张载集》

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 《张载集》

省察是动工夫,动时是和,才有思为便是动,发而中节无所乖戾乃和也。

8 《朱子语类》

中和在我,天人无间。 《朱子语类》

敬是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和是发而皆中节之和,才敬,便自然和。

《御纂朱子全书》

刚正而和顺,天之道也。化育之功所以不息者,刚正和顺而已,以此临人,临事,临天下,

莫不大亨而得正也。 程颐 《周易程氏传》

斯天理,中而已。 程颐 《河南程氏粹言》

中之立体,惟达权然后能执中。 程颐 《河南程氏粹言》

君子而时中,无时不中。 程颐 《河南程氏外书》

中也,其为道也,内外合,体用备,与天地相似,与神明为一。

《陆九渊集》

人生天地之间,禀阴阳之和,抱五行之秀,其为贵孰得而加焉。《陆九渊集》

天人一致,圣愚一性,雨旸一机,三才一气,本气太和。 《慈湖遗书》

中和足以养诚,诚足以为中庸,中庸足以济物之两而明道之一,此孔子之所谓至也。

《水心别集》

中和者,所以养其诚也。中和足以养诚,诚足以为中庸,中庸是以济物之两而明道之一,此

孔子之所谓至也。 叶适 《水心别集》

古之人,使中和为我用,则天地自位,万物自用,而我顺之者也,尧、舜、禹、文、武之君

臣是也,夫如是则伪不起矣。 叶适 《水心别集》

发于劲挺孰若纳于中和?华其文辞孰若厚其根本。根本,学也;中和,道也。

《水心先生文集》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朱用纯 《治家格言》

天地此中和,万物此中和,吾心之中和,致则俱致,一体无间。

刘宗周 《周子全书》

阴与阳和,气与神和,是谓太和。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

天下之理统一于中,和仁义礼智而一中也,拆仁义礼智而一中也。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

修吾德而期自育,圣人固有育之,其育之者,则吾致和之事业也。

康有为 《康子内外篇》

隐括之,揉化之,以变于中和,此则学之事也,是故我人贵学。

康有为 《康子内外篇》

中和的意义是“执其两端,用其中”,就是不走任何一极端而选取两端的长处使互相调和。

《蔡元培政治论著》

1 “和”作文

俗话说,“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其实,同学、朋友之间,班级、学校、单位以至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 请以“和”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议论文。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一、【审题立意】

(一)、阐释“和”的内涵(是什么)

1、和即和睦,和平,和谐…….

2、和是一种宽容,一种谦让,一种友善,……

3、和是一种美,“美是和谐”是中西美学共同的观点。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的美在于一种数的和谐。

4、和是一种力量,是生存的力量,是发展的力量之源,更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是胜利的力量。

5、和是发展之本、前进之基、生长之根

(二)、阐释“和”的意义(为什么)

和能生睦

1、以和为贵 和能生谐 以和为贵 和能生强

2、以和为贵:和能促进团结,化弱为强;和能战胜艰难险阻,创造奇迹;和能开创新局面,谱写新篇章。

3、人和无敌(阐释“人和”的重要性)

和,不能没有你(阐释“和”的重要性)

4、反向立意

假如生活中失去了“和” (阐释“和”的重要性)

(三)、怎样才能做到“和”

谈“和”容易? “和”需要勇气,需要博大胸襟,需要远见卓识。

(四)、根据二元辩证关系来立意

辩证关系就指事物之间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他们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

家和万事兴(家和与万事兴)

人和万事兴(人和与万事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和与同)

二、【选材】

注意:典型、恰当、新鲜、多角度(个人,社会,民族,国家,正反,古今中外,课内外 )

(一)、正面事例

• “构建和谐社会”、08奥运会、中国同心结、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将相和、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上下齐心(父勉其子,妇勉其夫,兄勉其弟)、昭君出塞(化解民族矛盾)、海尔集团“上下和衷共济”、文成公主入嫁吐蕃、苏轼以平和的心态应对仕途沉浮

• 乒乓球女将王楠、张怡宁单打时是“敌人”双打时却能夺冠、中国女排的合作夺冠、

3 遂有“文景之治”。反观汉武帝,穷兵黩武,用尽了“文景”时代留下的积蓄,虽扩大了版图,却使汉家开始走向衰落,而“匈奴未灭“。两代帝王的反差,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假使汉武帝发展生产,国力强盛,匈奴又怎么敢来扰乱边疆?国库又怎么会空虚呢?匈奴人向往中原还来不及。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和者得天下。共产党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正是这一道理。

五、【优秀例文】

和鸣

和,是乍暖三春里的一声问候,亲切悦人;

和,是严寒腊八的一个炭火,温暖感人;

和,是包纳百川的大海的宽容;

和,是壁立千仞的高山的伟岸。

以和为贵,因和而爱,由和而合,和是兴家之本,是旺国之基。因为历史的和鸣,才有今日的美好。

黄沙漫扬,驼铃婉转,黄昏里,王昭君抚动琵琶奏响和鸣,几许悲壮。正是这朔漠里的和鸣,才有了汉藩共一家的大汉。正是这紫台外的和鸣,传颂千载,让人在月夜里感受汉藩融合带来的欣喜,感受民族和好的强盛。

白雪皑皑,危峰林立,阳光下,布达拉宫闪烁着汉藏融合的金光,文成公主的面纱脱落在山顶,覆盖着白雪,飘扬着藏曲的高亢,传递到大唐的古都。布达拉宫是民族相和的凝结点,文成公主奏响又一曲历史的和鸣。

多少怨,多少泪,又多少感动民族的和亲马队在历史的古道里消失,却留给我们如今这广大一统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大度和宽容正是在一次次的民族之和契机中体现出来,而民族之和,又是由民族的宽容所度化的。

正如林肯说,当你和你的敌人成为朋友时,你便是消灭了敌人。用宽容一切的心和包容一切的胸怀去和解一切的恩怨,和解一切的矛盾,才能拥有博大,才能拥有强盛。

同样的道理,站在漫天星光下思考的康德告诉我的,“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以和为贵,以和为踏跳板,我们不仅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更能使眼前的敌人成为潜在的朋友。

和不仅是传统言文化里的美德,也是现代文明里的风尚。和,使中美中苏关系正常化;和使苏联从阿富汗撤兵;和,产生了APEC ,产生了欧盟;和,使世界平息在团结合作中;使无数心牵系着苏门答腊岛。

和,不仅是和好,更是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民族与民族的和平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和平相处。因为和,世界才有了爱,才有了繁荣。

不同的冰雪融入相同的河流,是为和;不同的河流注入相同的海洋是为和;不同的海洋面朝同一片天空,是为和。

站在历史的波涛中,让宽容和大度激荡出和气,让和气澎湃出更波澜壮阔的和鸣之音,让和气酝酿出一个更淳更美的历史。

和之美

《圣经》里说:“爱是无尽的忍耐”。实际上,就是教导我们万事以和为贵,以和去爱别人,去忍受。而我始终以为,“和”是一种风采,“和”是一种美丽。

人与人之间的“和”是一种美。卡夫卡说:“每个人所拥有的,不是一具躯壳,而是一串成长的过程 。”这一串成长的过程不需要人与人之间友善,和平的相处去获得。生命不仅是

4 一声旅程,更是一首赞歌,需要以“和”去谱写,需要我们以“和”去传唱。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友爱是一种美丽,可以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这样一种美丽,就是“扶持旁人,同时自己也获得重心和支点。”孔繁森,郑培民们以自己友爱之心与人民友好地走到了一起,受到万民敬仰,而胡长清,成克杰们,驾驭于人民之上,摒弃了“和”最终只能受到法律的严惩。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也是一种美。人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动物。大自然给予我们阳光,土地和水,而“和”则是播种,让社会长满长青之树,也许在社会中我们会遭受挫折,会失意,但以“和”去看待,心灵有会失业,真诚不会下岗。

“乌台诗案”将苏轼推到痛苦的顶峰,但他却淡然处之,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桂疏桐之夜,看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如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他不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扬动,只愿“沧海济余生”。苏轼在出世入世之间寻求到一丝平衡,他以一种“和”的心态去面对,笑谈人生,在与社会的和好相处之中,他探寻到其中的美,找到生命的价值。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更是一种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同样地,一国一利益。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利益,能够在利益与利益之间寻求到平衡,以和相处,这是一种更为深远,更为难得的美。“二战”结束后,中国没有向日本索赔,1972年,又同日本关系正常化,这就是以一种“和”去获取友爱,这样的美,不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吗?亚洲杯决赛上,中国球迷打出了标语;“足球是世界的,钓鱼岛是我们的。”这其实也是以一种“和”。 与世界相处。

佛教导我们:“诸法无我,一切众生都是随缘而起的幻象。这也是在教我们不要过分看重自我,要与他人和平相处。因为”和”是一种美丽,一种不同于寻常的美丽。

把握住“和”,把握美丽。

人和万事兴

“中国人哪,都信这个理,家和万事兴。”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唱过这首歌。其实我想,家和万事兴应拓展到人和万事兴。看古今多少事应人和而胜,因不合而败。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博得全国上下父勉其子,妻勉其夫,愿为君为国而战。终赢得“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美谈。可见“人和”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作战中讲究的“人和”说的就是这个理。彭德怀曾被几个兵绑了四天四夜,然而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忍受了这么大的耻辱,促进部队的和谐气氛,为战斗胜利奠定基础。

而历史上也确有因不合而离散甚至因此而送命的。张飞为一代名将,战场上披荆斩棘,却有一陋习,就是酗酒,而且还爱发酒疯,殴打士兵,终于有一次被不堪毒打的士兵杀死。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由于内部不合,导致生命的丧失,这不能不感发人们思考:该怎样做才能“人和”呢?

历史上对“怎么做”的最好例子大概就是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了。廉颇因蔺相如一介书生却一下子爬到自己头上很不服,宣言遇到他就要羞辱他。蔺相如因此总避开他,当廉颇得知蔺相如为了避免两人分裂而让别国趁虚而入而避他时,廉颇“负荆请罪”,两人从此并肩作战。一文一武,使秦国难以攻入。我想要做一到“人和”首先要学会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像张飞,像廉颇,不就是因为自己资格老,武艺高而看轻别人才引起不合吗?平等看待周围的人,周围人就会平等地看待你。

要做到“人和”,第二应该学会心平气和地交谈,当你发现有人要和你闹别扭时,你应该及时理清思绪,理清缘由,找他谈谈。

日本人认为一朵花不美,太单调,而满树樱花,满园的樱花就会产生震撼人心的美。这大概也与日本经济发展会如此快的原因,他们知道一人的力量有限,而人合则人多力量大,于是一起努力,一起奋斗,其实“樱花精神”与我国的集体经济大同小异,集体精神间新时代的精神,而人和则是发挥集体精神的前提,所以“人和万事兴”该是新时代新人类的行为

5 准则。万事和为贵,人和万事兴。

给生命多点“和”

和是催化剂,它能使两个陌生的人熟悉起来;和是润滑剂,它能迅速缓解人间的摩擦;

和是调味剂,它使生活更甜美。

生活到处充满和的气息:和气、和平„„

我们每人都有一张天生的脸,当你抱怨自己丑的时候,不必用浓妆掩盖你,只需把和挂

在脸上,你一样可以讨人喜欢。

著名物理家法拉第待人平和,他12岁就帮人家装订书籍,他整理过的书他都看过,并认

真做了笔记。有一次,他捧着自己厚厚的笔记本到一名教授家拜师。教授还没有看笔记,只

见法拉第对人和和气气的,就收下了他为徒。于是,当初的“和”使法拉第走上了成功之路。

有多少名人在在成功时仍不忘和?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一些人不屑一顾,认为只是自己没去做而己,如果有一样也可以

发现新大陆的。一次会上,那些人当场嘲笑哥伦布,哥伦布不但没生气,反而和和气气地让

他们坐下,做了一个让鸡蛋立在桌子上的实验为自己做了最好的辩解。

当别人用尖酸刻薄的话攻击你的时候,切记,不要回攻他们。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和”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

如果个人做到对人和气,那么一个家,一个集体也就融成一体了!

以前总是痛恨从楼上传来的吵声,他们一家人总是吵,不管什么时候,邻居也不知道他

们是因为什么吵。一段时间,楼上安静下来了,我很诧异,碰巧遇到他们家阿姨,她哭泣着

说:“老头子去世了,临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家和万事兴’„”噢,这是她家会安静下来

的原因。

是啊,一个家庭如果连最起码的“和”都没有,那么何以给家人温暖?

“和”小至家庭,大至国家。中国是典型的“以和为贵”的国家,建国以来,我国与多

国建立友好的国际关系,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如果反应没有加入催化剂,反应会很慢甚至无法反应;如果摩擦没有滴加润滑剂,那磨

擦会越来越大;如果生活没有加和调味剂,那生活会平淡无味。请不要吝啬,给生活多点“和”。

六、【“和”名言】

四 “和”之名言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史伯 《国语》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尚书》

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惟乐不可以为伪。

《礼记》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

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

子贡问:“师与商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

不及。” 《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左传》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论语》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6 《论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君子惠而不废,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论语》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地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荀子》

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荀子》

故乐在宗庙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少长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荀子》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而崇礼。

《中庸》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言中道,圣人也。 《中庸》

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中庸》

事之中节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 《中庸》

乾道变化,名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 《易经》

夫化者,贵能扇之以淳风,浸之以太和,被之以道德,示之以朴素。

《周书》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起以为和。

《老子》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物以和为常。 《老子》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庄子》

适性为治,失和为乱。 《庄子》

师克在和,不在众。 《左传》

气同则从,声比则应,今人生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 《汉书. 公孙弘传》

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 《三国志》

贫非人患,惟和为贵。 《三国志》

天地之和合,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 《淮南子》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 《淮南子》

故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 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养。 《淮南子》

天之序,必先和然后发德,必先平然后发威。 《春秋繁露》

7 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 《春秋繁露》

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

《春秋繁露》

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说感也。

《春秋繁露》

中者,天之用;和者天之功也。举天之道,而美于和。 《春秋繁露》

天地之道,虽有不和者,必归之于和,而所为有功,虽有不中者,必止之于中。

《春秋繁露》

世治之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 《春秋繁露》

天地之制也,兼和与不和,中与不中,而用之尽以为功。 《春秋繁露》

立政鼓众,动化天下,莫尚于中和。 杨雄 《先知》

气和者养生,不和者伤害。 张充 《论衡》

和气生圣人。 《论衡》

阴阳和百姓安者时也,时和不肖遭其安,不和虽圣逢其危。 《论衡》

天气悦上,地气悦下,两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

《太平经》

积和而好施者为人经。和气相通往来,人有时相通施及往来,故和为人经也。

《太平经》

若以大和为至乐,则荣华不足顾也。 嵇康 《答难养生论》

纯而柔弱兮,必削必薄;纯而刚强兮,必表必亡。韬义于中,服和于躬,和以义宣,刚以柔

通。守而不迁兮,变而无穷,交得其宣兮,乃获其终。

柳宗元 《柳河东集》

夫和者,大则天地,中则帝王,下则匹夫细则昆虫草木,皆不可须臾离者也。

司马光 《司马光正公传家书》

中和之道,崇深闳远,无所不周,无所不言。人从之者,如鸟者依林,去之者如鱼虾出水,

得失在此。 司马光 《司马光正公传家书》

夫志气之帅也,苟不以中和养,其志气能浩然乎? 司马光 《司马光正公传家书》

损之益之,不失中和,以生成万物。 司马光 《司马光正公传家书》

能谨守中和之志,不以喜怒哀乐乱其气,则志平气顺,德日新矣。

司马光 《司马光正公传家书》

君子守中和之心,养中和之气,既得其乐,又得其寿,夫复何求哉。

司马光 《司马光正公传家书》

乐者,本乎政也,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故圣人作乐以宣畅其和心,达于天地,天地之

气,感而太和焉。天地和则万物顺,古神祗格,鸟兽驯。

周敦颐 《周子全书》

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矣。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

周敦颐 《周子全书》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张载集》 和乐,道之端乎!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

《张载集》

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 《张载集》

省察是动工夫,动时是和,才有思为便是动,发而中节无所乖戾乃和也。

8 《朱子语类》

中和在我,天人无间。 《朱子语类》

敬是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和是发而皆中节之和,才敬,便自然和。

《御纂朱子全书》

刚正而和顺,天之道也。化育之功所以不息者,刚正和顺而已,以此临人,临事,临天下,

莫不大亨而得正也。 程颐 《周易程氏传》

斯天理,中而已。 程颐 《河南程氏粹言》

中之立体,惟达权然后能执中。 程颐 《河南程氏粹言》

君子而时中,无时不中。 程颐 《河南程氏外书》

中也,其为道也,内外合,体用备,与天地相似,与神明为一。

《陆九渊集》

人生天地之间,禀阴阳之和,抱五行之秀,其为贵孰得而加焉。《陆九渊集》

天人一致,圣愚一性,雨旸一机,三才一气,本气太和。 《慈湖遗书》

中和足以养诚,诚足以为中庸,中庸足以济物之两而明道之一,此孔子之所谓至也。

《水心别集》

中和者,所以养其诚也。中和足以养诚,诚足以为中庸,中庸是以济物之两而明道之一,此

孔子之所谓至也。 叶适 《水心别集》

古之人,使中和为我用,则天地自位,万物自用,而我顺之者也,尧、舜、禹、文、武之君

臣是也,夫如是则伪不起矣。 叶适 《水心别集》

发于劲挺孰若纳于中和?华其文辞孰若厚其根本。根本,学也;中和,道也。

《水心先生文集》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朱用纯 《治家格言》

天地此中和,万物此中和,吾心之中和,致则俱致,一体无间。

刘宗周 《周子全书》

阴与阳和,气与神和,是谓太和。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

天下之理统一于中,和仁义礼智而一中也,拆仁义礼智而一中也。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

修吾德而期自育,圣人固有育之,其育之者,则吾致和之事业也。

康有为 《康子内外篇》

隐括之,揉化之,以变于中和,此则学之事也,是故我人贵学。

康有为 《康子内外篇》

中和的意义是“执其两端,用其中”,就是不走任何一极端而选取两端的长处使互相调和。

《蔡元培政治论著》


相关作文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2012作文2300字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历年初中作文题目:因为有爱 初中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初中作文题目:泪落 优秀初中作文题目:生命的美丽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感悟生活 初中作文题目:初夏的风 关于榕树的初中作文题目 初中作文题目:因为他,我更„„ 初中作文题目:感人肺腑的旋律 精选初中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初中作文题 ...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2012作文2100字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历年初中作文题目:因为有爱 初中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初中作文题目:泪落 优秀初中作文题目:生命的美丽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感悟生活 初中作文题目:初夏的风 关于榕树的初中作文题目 初中作文题目:因为他,我更„„ 初中作文题目:感人肺腑的旋律 精选初中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初中作文题 ...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大全作文2100字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大全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四年级作文:校园春色1 四年级作文:校园景色 四年级作文:春姑娘到校园 四年级作文:校园的春天 四年级作文:迷人的校园 四年级作文:校园的石子路 四年级作文:美丽的校园 四年级作文:校园的喷泉 四年级作文:夕照校园 四年级作文:走过校园的四季 四 ...

  •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作文2700字
  • 2013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 ...

  • 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作文1600字
  • 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 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 多么的神秘夏哪.又是多么的热情爱你 夏天虽然没有春天的温柔早晨.也没有秋天的凉爽更没有冬天的纯真但它却有属于自己的美丽. 太阳公公还没有睡醒雾姑娘已从天上降到人间楼房和草地就被笼罩在云雾 之中.草地湿湿的空气暖暖的夏天的早晨有一种朦胧的美. 地面就开始变热了气 ...

  • 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选作文27700字
  • 1 ·甘肃兰州2010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天空让我陶醉 [2010-10-29]·甘肃兰州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花让我陶醉 [2010-10-26]·2009广东阳江中考满分作文 :我和诸葛亮一起漫步 [2010-10-26]·中考满分作文 [2010-10-26]·中考范文:心灵的距离 [ ...

  • 作文作文11200字
  • 2011宁夏中考作文题目(自拟命题) 大熊有一个小麻烦,他去找了发明家,发明家没等他说完话就说要给他装一对翅膀,裁缝没等他说完就要给他一条围巾,帽子店.蜂蜜店.装饰店,所有的地方听说他有一个小麻烦都给了他一点东西,可是大熊要的不是这些.直到大熊遇到一只小苍蝇,小苍蝇倾听了大熊的话,大熊说他需要一个朋 ...

  • 历年小升初作文题目作文2200字
  • 全国各地历年小升初考试作文题大全 ⒈小升初作文题目<--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⒉小升初作文题目<--,我永远的天空> ⒊小升初作文题目<都是--惹的祸> ⒋小升初作文题目<笑傲--> ⒌小升初作文题目<生活需要--> ⒍小升初作文题目< ...

  • 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大全作文32800字
  • 1 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大全: 1.2008年山东威海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___________的肩膀 2.2008年广州中考作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 ...

  • 初中作文题目作文8100字
  • 1<--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⒉<--,我永远的天空> ⒊<都是--惹的祸> ⒋<笑傲--> ⒌<生活需要--> ⒍<何以解忧,惟有--> ⒎<假如我是--> ⒏<告诉你,我很--> ⒐<我眼中的-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