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析作文2200字

初一作文

以合肥二模作文为例谈学生写作的一种常见失误

(2016-03-29 16:26:21)

分类:

以合肥二模作文为例谈学生写作的一种常见失误

2016年合肥二模作文题目:

春节期间,有一组调侃春运艰辛的照片在网上流传。照片中,很多头绵羊和旅客挤在火车车厢里,场景甚是混乱、滑稽,引来网友的一片指责与嘲笑。后来照片的拍摄者在微博上澄清,这组图片摄于四川大凉山深处。过年了,乡亲们须把绵羊赶到县城去卖个好价钱,但当地道路崎岖,交通非常不便,这趟车是当地百姓出行唯一的一趟慢车。虽然按规定列车上不准携带活的动物,但列车员心疼山里百姓也就默许了,因为家里孩子上学和必要的生活物品全指望它换钱呢。真相披露后,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

只想借这个题目谈一个观点:“生活思维”是阻碍学生写作时正确立意的一个恶魔。 什么叫“生活思维”?举例来说。

2006年全国卷第一次采用材料作文,题目说乌鸦模仿老鹰捉羊,被牧羊人捉住了,孩子问父亲是什么鸟,父亲回答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印象很深,一个学生写的是“教育的方式”,问他怎么想的,他说:“这个父亲,孩子问他问题他不好好回答,说什么阴阳怪气的话。”

的确,从生活思维上来说,一个父亲不大可能这样回答孩子的问题。这里是文学思维,也正是有了文学思维,这材料才有了意味,才有了哲理;从考试角度来说才有了命题人意图,有了命题的暗示。如果父亲回答说“乌鸦”,那材料中根本就不需要有孩子问的这个细节了。再说,如果单纯从生活思维想,牧羊人的孩子怎么可能连乌鸦都不认识,材料本身就值得怀疑。

从生活思维角度想,《老人与海》里的老人,折腾半夜,差点丢了命,一点鱼肉没带回来,就不值得,就是糊涂。

从生活思维角度想,梯子横着放,就更占地方,还容易将人绊倒,出题人也很糊涂。 所以,这些都要从文学角度来想。

这些都比较好懂。

在寓意型作文中,这种情况当然是不允许的。不过现在常考时评类、情境式、任务型、多角度等类型的材料作文,很多人就认为不存在“生活思维”的问题了,因为材料就是生活之事呀。

其实不然。

作为考试的材料一定得设定范围,没有明确的范围,就没有了规则,就难以评优劣、见高下,考试的选拔目的就难以实现。即使是一个时评类的作文,也要限定在事件所论之理范围内,要是按生活思维来想,就没办法啦。

比如2015全国1卷“女儿举报父亲“的材料,一个同学写的是“可以理解,方式欠妥”。这是一种“折衷”方式,等于什么都没说;也是一种生活思维。其实材料中已经规定不允许这样想了:“屡劝不改”“迫于无难”“更是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等。材料要你论的是你对“女儿举报父亲”里的“理”的认识,而不是脱离这个材料帮女儿想想办法,按这样的思路就会得出诸如“让妈妈骂他”“把他车钥匙藏起来”等写作思路。

前几天,我们学校考了这样一个作文:小李要外出打工挣钱,邻居劝他要陪孩子、俸养父母,问你更赞成哪一方的说法。

不少学生就写“可以在村里搞个养鸡场”,这样就两不误了。还有更细心的说,可以不要去太远的地方,比如到县城,这样可以过几天就回家看看孩子和老人。

这些,都是因“生活思维“导致的超出材料思考范围的问题,就违背了材料作文考试的规则。 现在来看2016年合肥二模考试作文。

你反对列车员的做法,就是主张“坚守规则“;你赞同,就是主张”学会变通“”以人为本“”关心弱者“。

如果用公式来说,就是你可以写A ,也可以写B ,但你不能写C 。

但有学生就坚持认为,可以写C ,写“改善交通“”发展当地经济“等之类的内容。这就等于可以写”应开设绵羊专列“”当地应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等。

换一个角度说,很多同学还是不太明白,当作文题目是一个人尽皆知,人尽赞同的话时,这作文根本就没有写的必要。就像2015年全国卷写“注意交通安全“,像上面的材料写”改善交通“”发展经济“等,这本身没有争议,一般来说,一个没有任何争议的话题是没有必要写成一篇作文的。

按理说,只要能自圆其说,只要能“自洽“,对于材料从不同角度写,角度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作文主要是自己认可一个观点,并用合理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说白了,什么叫好的议论文,就是逼真地展示了自己思维的过程的作文。

但是,你不能超出材料以外来写。

什么叫“超出材料呢“?就是按生活思维写,就跳出材料讲述的“核心事件“所表明的”理“之外,开辟了第三条路。这就像聊天,你开始聊另外一个话题了;这就像跑步,你已经不在规定跑道上跑了——即使你还是跑得飞快。

有不少人有个误解,就是议论文最终是要“解决问题“的,当然要结合现实谈谈”怎么办“的问题。

一定要注意,这里的“怎么办“有两条规则。

一个是要确定角度。你是从列车员的角度,还是从乡亲的角度。

另一个是,这里的“怎么办“是对所谈的”理“的”怎么办“,而不是事件中的人和事该怎么办。

比如,这个材料中,当写“改善交通“”发展当地经济“时,既不是从列车员角度,也不是从乡亲角度,而是从当地政府角度,这就违反了上面的第一条。

比如,有人也是从列车员角度,但写的却是“尽量要把人和绵羊分开“”要注意车厢卫生“,这就违反了第二条。

作文材料要求你必须在给出的材料范围内”就事论事“或”就事论理“,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同样,我们回到刚才说的2015全国1卷“女儿举报父亲“的材料,你可以评价女儿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你可以表达自己对这种”借助法律表达孝心“的特殊方式的看法,但你不能回到生活逻辑建议她应该怎么做。

以合肥二模作文为例谈学生写作的一种常见失误

(2016-03-29 16:26:21)

分类:

以合肥二模作文为例谈学生写作的一种常见失误

2016年合肥二模作文题目:

春节期间,有一组调侃春运艰辛的照片在网上流传。照片中,很多头绵羊和旅客挤在火车车厢里,场景甚是混乱、滑稽,引来网友的一片指责与嘲笑。后来照片的拍摄者在微博上澄清,这组图片摄于四川大凉山深处。过年了,乡亲们须把绵羊赶到县城去卖个好价钱,但当地道路崎岖,交通非常不便,这趟车是当地百姓出行唯一的一趟慢车。虽然按规定列车上不准携带活的动物,但列车员心疼山里百姓也就默许了,因为家里孩子上学和必要的生活物品全指望它换钱呢。真相披露后,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

只想借这个题目谈一个观点:“生活思维”是阻碍学生写作时正确立意的一个恶魔。 什么叫“生活思维”?举例来说。

2006年全国卷第一次采用材料作文,题目说乌鸦模仿老鹰捉羊,被牧羊人捉住了,孩子问父亲是什么鸟,父亲回答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印象很深,一个学生写的是“教育的方式”,问他怎么想的,他说:“这个父亲,孩子问他问题他不好好回答,说什么阴阳怪气的话。”

的确,从生活思维上来说,一个父亲不大可能这样回答孩子的问题。这里是文学思维,也正是有了文学思维,这材料才有了意味,才有了哲理;从考试角度来说才有了命题人意图,有了命题的暗示。如果父亲回答说“乌鸦”,那材料中根本就不需要有孩子问的这个细节了。再说,如果单纯从生活思维想,牧羊人的孩子怎么可能连乌鸦都不认识,材料本身就值得怀疑。

从生活思维角度想,《老人与海》里的老人,折腾半夜,差点丢了命,一点鱼肉没带回来,就不值得,就是糊涂。

从生活思维角度想,梯子横着放,就更占地方,还容易将人绊倒,出题人也很糊涂。 所以,这些都要从文学角度来想。

这些都比较好懂。

在寓意型作文中,这种情况当然是不允许的。不过现在常考时评类、情境式、任务型、多角度等类型的材料作文,很多人就认为不存在“生活思维”的问题了,因为材料就是生活之事呀。

其实不然。

作为考试的材料一定得设定范围,没有明确的范围,就没有了规则,就难以评优劣、见高下,考试的选拔目的就难以实现。即使是一个时评类的作文,也要限定在事件所论之理范围内,要是按生活思维来想,就没办法啦。

比如2015全国1卷“女儿举报父亲“的材料,一个同学写的是“可以理解,方式欠妥”。这是一种“折衷”方式,等于什么都没说;也是一种生活思维。其实材料中已经规定不允许这样想了:“屡劝不改”“迫于无难”“更是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等。材料要你论的是你对“女儿举报父亲”里的“理”的认识,而不是脱离这个材料帮女儿想想办法,按这样的思路就会得出诸如“让妈妈骂他”“把他车钥匙藏起来”等写作思路。

前几天,我们学校考了这样一个作文:小李要外出打工挣钱,邻居劝他要陪孩子、俸养父母,问你更赞成哪一方的说法。

不少学生就写“可以在村里搞个养鸡场”,这样就两不误了。还有更细心的说,可以不要去太远的地方,比如到县城,这样可以过几天就回家看看孩子和老人。

这些,都是因“生活思维“导致的超出材料思考范围的问题,就违背了材料作文考试的规则。 现在来看2016年合肥二模考试作文。

你反对列车员的做法,就是主张“坚守规则“;你赞同,就是主张”学会变通“”以人为本“”关心弱者“。

如果用公式来说,就是你可以写A ,也可以写B ,但你不能写C 。

但有学生就坚持认为,可以写C ,写“改善交通“”发展当地经济“等之类的内容。这就等于可以写”应开设绵羊专列“”当地应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等。

换一个角度说,很多同学还是不太明白,当作文题目是一个人尽皆知,人尽赞同的话时,这作文根本就没有写的必要。就像2015年全国卷写“注意交通安全“,像上面的材料写”改善交通“”发展经济“等,这本身没有争议,一般来说,一个没有任何争议的话题是没有必要写成一篇作文的。

按理说,只要能自圆其说,只要能“自洽“,对于材料从不同角度写,角度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作文主要是自己认可一个观点,并用合理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说白了,什么叫好的议论文,就是逼真地展示了自己思维的过程的作文。

但是,你不能超出材料以外来写。

什么叫“超出材料呢“?就是按生活思维写,就跳出材料讲述的“核心事件“所表明的”理“之外,开辟了第三条路。这就像聊天,你开始聊另外一个话题了;这就像跑步,你已经不在规定跑道上跑了——即使你还是跑得飞快。

有不少人有个误解,就是议论文最终是要“解决问题“的,当然要结合现实谈谈”怎么办“的问题。

一定要注意,这里的“怎么办“有两条规则。

一个是要确定角度。你是从列车员的角度,还是从乡亲的角度。

另一个是,这里的“怎么办“是对所谈的”理“的”怎么办“,而不是事件中的人和事该怎么办。

比如,这个材料中,当写“改善交通“”发展当地经济“时,既不是从列车员角度,也不是从乡亲角度,而是从当地政府角度,这就违反了上面的第一条。

比如,有人也是从列车员角度,但写的却是“尽量要把人和绵羊分开“”要注意车厢卫生“,这就违反了第二条。

作文材料要求你必须在给出的材料范围内”就事论事“或”就事论理“,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同样,我们回到刚才说的2015全国1卷“女儿举报父亲“的材料,你可以评价女儿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你可以表达自己对这种”借助法律表达孝心“的特殊方式的看法,但你不能回到生活逻辑建议她应该怎么做。


相关作文

  • 四月蔷薇作文2400字
  • 1 --四川省仁寿中学写作校本教材 (2005-2006年度) 前言 编写意图(探索校本教材编写新路.探索作文教学新途.鼓励学生培养兴趣.指导教学) 编选标准(优秀作文无论片段还是整体都应注明班级.姓名和指导教师) 自由创作与考试作文 写作与生活 目 录 第一章.怎样写好作文 一.审清题目,准确立意 ...

  • 高考作文评阅能力测试评析作文800字
  • 高中作文教学能力测训评析 一.高考作文评阅能力测试统计 1.四个班共有40人获得三项A ,其中1班有21缺,包括迟交的几个.几位老师分别批改,没有经过两个人以上批改. 2.相当部分老师掌握抓关键词.分析句子结构.挖根源.提对策的角度的审题思路. 3.基本是想到几个角度就一股脑写出来,没有能清晰分出不 ...

  • 201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拒绝平庸评析作文1300字
  • 编者按:fwJIA.COM/zUOweN作文频道给大家整理了201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拒绝平庸评析,有需要相关作文的同学可以用来参考,学习别人是如何写的,提高自己的作文写作水平. 201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及评析 原文:拒绝平庸 我久久凝视那一幅<麦田里的乌鸦>,压抑的色调,深邃的意境 ...

  • 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满分作文评析作文1100字
  • 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满分作文 以"说„安‟"为题作文." 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 ...

  • 教学论文作文2600字
  • 关于作文批改有效方式的探究 大凡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一件事,莫过于作文批改了.费时.费力.又费神.而学生对于我们的这一劳动成果却毫不珍惜,往往只看一下分数与评语,有的连评语也不看就塞到书包里了.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这种作文批改的方法是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呢? 对于作文评改,叶圣陶先生曾指 ...

  • 第二次周练作文评析2013.4.8作文100字
  • 伯阳双语学校导学案 第1页,共4页 伯阳双语学校导学案 第2页,共4页 伯阳双语学校导学案 第3页,共4页 伯阳双语学校导学案 第4页,共4页

  • 2012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及评析作文0字
  • 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评析_3作文初三
  • 第一次基测考试语文作文评析作文1000字
  • 第一次基测考试语文作文评析 学生习作题目:人间最美是体谅 舍己为人,铸中华美德 包容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心存他人,可至大道 体谅之风 以爱之名 推己及人,相互理解 社会需要更多的王大爷 宽容是一种美德 学会为他人着想 制造那些温柔的谎言 理解的美好 善意的谎言5 理解-------消除矛盾的催化剂 将 ...

  • 2009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评析作文3000字
  • 1 2009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评析 [真题回放] 请以<站在______的门口>为题写作文.(60分) 要求:( 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3)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4)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析] 写好半命题作文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