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如何写好命题作文作文26300字

高中作文

1 2017年中考语文如何写好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必须按规定标题写作的一种作文题型,把握题干中的关键字眼可与话题作文相区别。比如题干中有“题目:x x x x”“以„x x‟为题目”“以„x x‟为题”等表述。近年来命题作文在中考命题中呈现渐热趋势。分析近三年的中考命题作文题,可归纳出三种命题形式:

一是独词型。如2017年的“答卷”(陕西) 、“转身”(山东德州) ,“ 感动”(四川雅安) 、“远方”(四川南充) 等。此种题型是话题作文命题化的绝好佐证,而且往年中考的独词型话题今年可能会以命题形式重新出现,如“幸福”“分享”“合作” “责任”“惜”“和”“喝彩‟‟等。

二是短语型。如 “生命的需要”(内蒙古包头) 、“爱的叮嘱”(四川内江) 、“学会等待”(江西) 等。这类命题一般以偏正结构、动宾结构或主谓结构的短语为主。

三是诗意型。这种命题一般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双关等手法拟题,意义含蓄而多解。如“开在心中的花”(湖南衡阳) 、“我心灵的甘露”(天津) 、“快乐加减法”(深圳) 等。

也可以按立意的明确与否将命题作文分为两类,一类是立意明确的,一类是立意不明确的。

中考兵法

作文的审题和构思过程。几乎是同步的;如果审题不明,不但不利于调动生活积累,还有可能写跑题;让“后功尽弃”。命题作文一般限制较紧,不像话题作

2 文、半命题作文那样宽松,文题有大、小、宽、窄、显、隐之别,所以审题是关键,也是难点。

一、独词型命题用扩充法审题

给独词型标题加上合适的限制性词语,能使宽泛的题目变得具体、实在、易写,便于把文章写真、写小、写活。如面对“晨”的命题作文,在不改变原来文题的情况下可以用扩―展的办法将其转化为“人生之晨”“泰山之晨”“校园之晨”“车站的早晨”等来构思。又如“凝聚”(北京) ,可以用扩充法审题后,从 “凝聚友情”“凝聚亲情”“凝聚力量”“凝聚爱心”“凝聚精力”等角度任选一个行文。

二、短语型命题用分析法审题

在审短语型的作文题时,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拆解,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便于把握文章的中心,不易写跑题。

1. 分析题眼法。题眼是标题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决定了选材和立意。如果标题是主谓句,题眼就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做主”,“做主”就是题眼,立意上就应从其重点着墨,如“做国家的主人”“做命运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某件事的主人”等。如果标题是动宾短语,题眼常在动词上,如“品味生活”,题眼就在“品味”上。如果标题是偏正短语,那么题眼一般是定语或状语。

2. 分析关系法。即分析短语内各成分间的关系。如湖南邵阳中考命题作文“有你真好”,“有你”和“真好”之间暗含了“因为……所以”的关联词,所以要展现“有你真好”的原因和过程。

3 3. 辨别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题目中标有“记”“回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辨”“评”“析”“读”“感”“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 “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 “记住这一 天”,“记住”表明这应该是一篇记叙兼议论、抒情的叙事散文或者以记叙、描写为基础的议论文。“这一天”对写作内容做了定位,要么,对“这一天”发生的、应该“记住”的事加以详细描写,要么对“记住这„天”的理由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加以阐释。

三、诗意型命题用揭示内涵法审题

受高考作文命题的影响,诗意化的命题逐渐走进中考作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审题和构思的难度。将诗意化命题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挖掘出来,才能使作文立意深刻起来。例如“打开一扇窗”,传统意义上,只有打开窗,才能看到外面的风景,才能有风和阳光进来,才能让阴暗、寒冷、污浊的斗室变成明亮、温暖和清新的天地。由此引申开来,这里的“窗”具有多种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例如心灵之窗、宽容之窗、智慧之窗、善良之窗、交流之窗、文学之窗等。

审引语 析透思路

虽然一些命题作文没有引语,但有引语的作文命题就要谨慎审之了。引语的作用可能有三种:一是开拓写作思路,降低文题难度;二是明确写作方向,相

4 当于暗示性的写作要求:三是引起考生的情感共鸣,便于调动写作素材。审引语的方法主要是提取关键词和切题联想。如浙江温州市中考作文题: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我”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迪龙实现生命的蜕变,而面临危机的美丽汉语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拯救。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我们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 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个„行者‟”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写咸诗歌不少于20行)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前三段文字属于引语,从多个方面提示了写作的方向。第一段首句从三个方面,次句从两个方面,分别提供了写作立意的方向,第三句引导我们注意选用素材的角度。第二段从反面提醒我们不要抱怨 ,从小事做起,举手之间就可以做一个“行者”。第三段则提示考生可以分别叙写“行”的经历,抒写感悟和谈论收获。

5 2017年中考语文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时限定题目部分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其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纵观近年来全国中考,半命题作文作为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四种常见的作文类型中,半命题作文是最不容忽视的,也应是我们备考练习的重点内容。下面是归纳的几种常见命题形式:

一是前空型。如2017年的“_____是我致胜的魔杖”(广东省) 、“____的种子在我心中种下”(广西北海) 、“____的岁月”(贵州安顺) 、“____刷新着我的生活”(湖北鄂州) 等。

二是后空型。如2017年的“因为有____”(甘肃兰州) 、“错过____”(广西柳州) 、“追寻那渐远的____”(贵州贵阳) 等。

三是中空型。这类题型要联系前后内容,确定写作的方向。如2017年“有____ 陪伴的日子”(广西梧州) 、“留一份____给你”(江西抚州) 、“藏在____里的精彩”(湖北孝感) 等。

四是“两空”型。这种命题要运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把空缺之处补充完整。如2017年的“因为____我更_ ___”(湖南永州) 、“为____画上____”(重庆) 等。

中考兵法

半命题作文写作,关键在于高明 补题、精心构思。如果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则容易出现“干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

6 题目现象。如何把半命题变为有利于自己发挥特长的命题,可以说是一种技巧和艺术。因此,要掌握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写作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第一步:仔细斟酌 补好题目

1、准确理解,辨清题意

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拟好题目。我们应对题目认真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2017年江西南昌的作文题目“我读____”,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了吗?不行。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把握住了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和干扰因素。上面例题中的“读”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读”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我读四大名著》《我读松花江的浪花》《我读妈妈那颗期盼的心》等等。

2. 细处入手,以小见大

如果拟题过大,往往难以下笔。以“善待 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为例,不少考生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时间》《善待大自然》……显然,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写起来不易把握,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如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因此补题要避免雷同,要从

7 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如以《善待地球》为题,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场景,抓住几个真实的、震撼人心的镜头,注意细节取胜,让人感受到地球被毁坏的惨状和大自然警钟长鸣的力量,挖掘出深刻的立意。

3. 诗意命题,匠心独具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请以 “曾经错过的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近几年来,诗意化的命题逐渐走进了中考作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审题和构思的难度。考生要将诗意化命题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挖掘出来,使作文立意深刻含蓄。如上述命题,大多数考生补题为:一段友情、一次机遇、一个道歉等。如此补题易于构思行文,但均出自提示语中。造成雷同,毫无特色。我们不妨展开想象,化实为虚,补出新意。在文题的横线上补上:一轮明月、一米阳光、那个季节、那缕芬芳、暗香盈袖的日子、梦想拔节的日子……这些文题新颖生动,既富有诗意,又蕴有理趣,能激发读者美好的遐想。

第二步:理清思路 立意出新

不难看出,半命题作文的立意,实际上往往与作者的补题构 思同步进行。考场作文立意水平的高下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而立意水平的高下又取决于作者

8 平时的生活积淀和感悟人生、提炼思想的水平。下面谈谈半命题作文立意的三点要求:

1. 准确。准确是前提,立意不准,全盘皆输。求准,首先就是要准确理解文题中的关键词语:也有人称之为“题眼 ”“题魂”。立意前须把握题中已有的修饰或限制性词语,准确理解已给文字的含义十分重要。同时,半命题作文如果有引语,往往以精辟优美、寓意深刻、情感浓郁的语句导人作文情境,或阐释,或举例,或提示,往往有着激发写作情思、界定选材范围的作用。

2. 新颖。即对题中已有概念的理解要避开一般层面而取题意允许的新层面。例如“拒绝____”一题,一般考生在横线上补充上“自卑”“儒弱” “平庸”“自我封闭”等宾语,构成动宾短语,这类文章都含有自我 审视和校正的色彩。有的考生却能避开这一般模式,机智地补出别具一格的题目,闪烁出与众不同的文学色彩、哲理色彩,如《拒绝再玩》《拒绝长大》《拒绝末日》等。在求新的同时,所补题目须利于我们选用自己熟悉的、有感情、有特色的题材,这样就能做到有材料可写,有情可抒发。

3. 深刻。这不是指故作高深,而是指由表象进入本质,由感性进入理性。例如作文题“我多想____”,你若补“唱”,则文章未免肤浅;你若补 “飞”,这比“唱”可能要好一些,但也流于一般。其实所补写的内容可实可虚,可近可远,你只要大胆发挥想象,尽可以游览于草木山水之间,徜徉于琴棋书画之中,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较为丰富深刻的人生思考。例如有位考生拟题《我多想把你留住》,作者从运河水当年的清澈、宁静写到现在的浑浊、喧嚣,写到了人对大自然的毁坏,也感悟到世态沧桑和“水如人生”的哲理,平中 见奇,于一般中见深刻。

9 第三步:明确要求 写出特色

有的半命题作文前有引语,要谨慎审视,提取关键词语和切题联想。在文题的后面,往往都有一个“要求”,常对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字数等方面作了一些限定。审这些要求的方法与全命题作文的相同,此不赘述。

10 2017年中考作文技巧指导:审读作文题目 技法概述

随着近几年中考命题作文的升温,在很多地区命题作文备受青睐,相对而言,考生因审题偏差而出现的失误也明显增多。作文审题的终极目标是准确到位、不偏不倚。考生只有将题目的外延和内涵理解透彻了,才能在立意、构思上不出现偏差,才能追求立意上深刻、构思上新颖等更高级的写作目标。可以说,准确审题是作文写作的基础,是获取作文保险分的“奠基石”。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审读题目呢?

一、审读关键词

作文题也是有“题眼”的。所谓的“题眼”,就是题目中那些昭示、启示或暗示写作关键的词语。考生在审题时如果能够借助题目中的某些关键字词来准确理解题意,写作时就能够紧扣话题,突出重点,切中肯綮,自然也就能够避免离题、扣题不紧等常见失误。如2014年浙江金华卷作文题目“热门话题”,关键词是“热门”,考生要写的不能是学习或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话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为大家所熟知的话题。

二、审读限制词

我们说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但不能置其他于不顾,导致偏离题意。如2014年浙江温州卷作文题“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一定要注意限制词是“另一个地方”,写作时既要表现出“另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也要突出“去”后有什么见闻、感受或启发。题目中的副词,往往是审题时容易忽略的,考生要

11 重视作文题目中诸如“最”“也”“还”“更”“其实”“原来”等副词所隐藏的信息和要求。如2014年浙江绍兴卷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副词——“也”,这个副词规定了文章应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他人相比,“我”自己“也”很重要,“也”奉献了“阳光”。又如2014年浙江台州卷题目二“原来________还在”,“原来”这个副词就强调了其实某事物一直都在,只是之前没有发现而已,引导我们从发现或顿悟的角度来写作。只有审读时抓住了这些限制词,我们的作文才能切准题意。

三、审读隐含义

抓住了关键词,注意了限制词,还要审读它的隐含义。有的题目用的是比喻义或象征义。考生在理解题目时不能只停留在其本义上,要仔细推敲,挖掘出题目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如2014年绍兴市中考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题目中的“阳光”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应是比喻义,考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太阳的光芒。这个“阳光”可以指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品格或与众不同的个性、风采„„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 请以“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12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4年宁波的中考作文题很符合新课标对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并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对学生来说,不会造成审题障碍,都有话可说,但又必须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

初看这个题目,是一个极容易让学生发挥写作的题目。但作为应试作文题目,命题老师的用意并不会那么简单,我们要仔细品读题目,挖掘出新意,这样作文才更有价值。

首先,从常规思路看,同学们极易走上已有老题目的思路,如在审题时,将题目补为“心灵深处”“记忆深处”“细微深处”“我心深处”“深处的风景”“深处的爱意”“深处的真谛”等等,很容易写深处那些美好、感动、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这样的思考和理解,使得这一作文显得非常常规化,在中考的考场上,绝大多数同学会这样作文。

但细细品味题目背后给出的材料,“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这里只是“也许”有,那么怎么样知道确实“有”呢? 就要敢于挖掘深处,题目的侧重点就放到了“行动”上。俗话说,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就是要具有发现“美”的眼睛。从一定层面上讲,今年的题目有一定的时效性,题目从一定程度上隐含着,我们做事做人不再只求表面工作,而是要真抓实干,具有务实精神。

13 因此,《深处》不是简单地写某种存在,而是要通过自己发现深处“宝藏”的经历,告诉读者,要懂得生活的真谛,就要付诸行动,用心感知深处,在过程中感受真谛的价值。如,要懂得母爱、父爱、师爱,就要让心灵开始旅行,在点滴生活中,挖掘深深的爱意。不再注重表象,而要追求实质。不再简单告知生活中的美,而是要挖掘美深处的故事。

简单地讲,“深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原则。

满分作文

深处

时光在悄悄地移动着,一步一步,像一个不肯停止奔跑的孩子,无声无息地镌刻在青春洋溢的画卷上。繁杂的城市喧嚣、窗外的车水马龙和跳跃的霓虹灯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努力地想要挣脱条条框框的约束,却发现自己心中的烦恼揪成一团乱麻,似乎无力回天。却有一股清风徐徐吹来,使尘埃自由落体到了心灵深处。

和煦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射在心田,顿时像一块经受不住高温的糖果融化掉,身体内外都被这甜蜜的水蜜桃味道环绕着,这淡粉色的气息敏捷地跳过心灵,沁人心脾,用它独有的甜蜜勾勒出了一幅精致、幸福的画面。

记忆深处的那个场景,是在那个平凡而又质朴的农家小院里开始的。满天的星辰镶嵌在夜幕里,透过花草还可以看到一股偷偷溜出的微弱的、细小的光芒。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和我共同在游戏中度过童年。奶奶慈祥的笑容,伙伴

14 们天真无邪的微笑,无处不在的大自然气息,陪伴我不知不觉中从温暖洋溢的白天不留一丝痕迹地过渡到了安详静谧的夏夜。

童年从奶奶家的那个小院子里悄无声息地展开,混合着春的生机勃勃,夏的绿意盎然,秋的飒飒落叶,冬的白雪皑皑缓缓地推移着,像荡秋千一样温馨却又短暂,蒸发在那浓浓的夏夜里。

忘不了野花野草的淳朴气息,忘不了小虫在草丛里弹奏的歌谣,忘不了灿烂晚霞下不舍回家的目光,忘不了雨后架起的斑斓的七色桥梁。那静谧的一卷流云掩盖了夕阳,一缕红色的光芒不安分地透出云层,混杂着笑容,不加渲染地告别白天。

忧伤的乌云被夏夜的美丽冲刷,留在心底的是那像风铃一样轻盈悦耳的歌谣,像绚烂晚霞似的温暖袭人的微笑。

离别乡村的我回到家继续着我的童年,继续着我的欢笑,却再也没有像野花野草一样的气息,再也没有属于大自然的最原始最独特的味道。它化作一股暖流在身体中流淌,混杂着青草味的清香和金色暖阳的味道在心间荡漾。 一路风景,繁花似锦,再多的艰难险阻也都将在我的生命中消逝得不留痕迹,童年啊,因为有你的陪伴,未来的道路,更加美丽!

名师点评

“深处”不光有风景,更重要的是感受。可以说,作者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15 文章的主题是写童年的。作者大可选取一两件童年的趣事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怀念之情,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用素描的笔法简单地勾勒了童年的一幕幕场景,将对童年的深深怀念和对童年渐逝的淡淡忧伤浓缩于字里行间,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结尾笔锋一转,写童年永留心间,伴我成长,使文章的意境得到进一步升华。

审题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这是歌曲《蜗牛》里的一段歌词。诚如歌曲唱的那样,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个大大的梦,有的实现了,有的还没有实现。

请以“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思路点拨

首先,认真审读题目,题目“圆梦”,应理解为为实现理想而行动。这里的“梦”并非是做的梦,而是对理想的诠释。理想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了理想,我们的生命就会索然无味。“圆梦”还应体现在行动层面,演绎圆梦的过程,而非名词概念的阐释,所以题目的隐含意思不能忽略,“圆梦”是有过程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波折,不是一下子就实现的,才紧扣题意。

16 其次,在行文选材的过程中,大题小做,就是将“梦想(理想) ”具体化,选择小角度写。“梦想”就是自己的目标(大目标、阶段目标、小目标) 、理想(远大理想、阶段性理想、小理想) 、愿望(大小愿望) 、发展方向(阶梯) ,如: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发表文章,等等。

最后,要写出我(自己) 的情感变化,一开始的渴望、实现过程中的失败与沮丧、灰心继而不放弃到实现后的欣喜与自豪之情,这样文章才真实动人,从而打动读者。

17 2017年中考作文技巧指导:灵活构思作文

技法概述

构思就是根据文题或材料,结合要求,对本次作文在心中进行全面的考虑。曹植七步成诗令世人叹为奇才,左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以至于洛阳纸贵,其功夫全在构思上。那么,考生该如何运用灵活多变的思维来开创考场作文构思方面的新局面呢?

一、角度要“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说,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写作角度,越是奇妙无穷。考生在构思考场作文时,如果能从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入笔,切入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顺序要“活”。“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对情节的设计上。文章情节必有高潮。没有高潮,情节就没有起伏,缺少波澜,难以吸引读者; 而情节的高潮需要组织和铺垫。靠什么来铺垫? 就要靠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它就好比把一条河拦腰堵上,堤坝上游必将积蓄起更大的能量,这样开闸放水时才会形成更壮观的景象,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方式要“活”。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使你的文章另辟蹊径,熠熠生辉。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发人思考,令人耳目一新。如果大家都用第三人称叙述,你不妨用第一人称甚至第二人称叙述; 如果大家都以叙述性语言为主,你不妨以描述性语言为主,等等,不一而足。

18 四、结构要“活”。文章的结构要灵活多变,一波三折,曲径通幽。在众多方法中,“抑扬法”尤为多见,考生屡试不爽,运用时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文章收到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悬念法”更是频频出奇招,构成文章悬念的技巧一般为“起悬—垫悬—释悬”,娓娓道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真题再现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________得太快

题目二:原来________还在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不少于600字。

试题解读

作文题虽为二选一,但思维彼此交错,写任何一题都需要对二者的综合思考; 同时也需要学生唤醒自身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才能从具象进入抽象。该题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又能拉开档次,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

先看第一个题目:________得太快

仔细品读,题目有几种补题方法。

19 一、补人生、时间、岁月、青春等

充分理解题目中的“太”字。写作思路可以侧重两点:一是表示警醒、告诫。时间飞逝,一定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要明白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要好好地把握现在,才能创造幸福的未来。完全可以写一些珍惜和充分利用时间的故事。二是表示遗憾和悔恨。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就过去了,回顾来路,一路是遗憾,此时顿觉时间的珍贵,可是已经晚了。告诉大家,不要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叹息,而要总结失败的经验,今天启程,把握好明天。如可以写某人消磨时光而后悔的故事。

二、补思想、观念、形势等

一切总是在我们不经意之间,匆匆从我们身边走过。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要时刻改变自己,不落伍、不掉队。既可以写赶不上形势的人与事,也可以写紧跟时代步伐的人与事。

三、补快乐、幸福、痛苦、坎坷、挫折等

快乐总是短暂的,痛苦总是漫长的,这只是一种感觉。快乐与幸福不是成功之后的喜悦,应该是一种经历和过程。通过补题为文,要告诉读者,什么是幸福和快乐,怎样享受幸福和快乐。同样要如何去看待痛苦、坎坷与挫折,只要心中有理想和愿景,这些都是暂时的。其实在经历痛苦、坎坷与挫折的过程中,我们享受这坚强、拼搏和努力带来的幸福与快乐。这一话题是一个辩证思维的过程,只要把握住正能量的传递,文章就好写。生活中这样的人与事很多。借用2014年绍兴的中考作文题,也许自己就是“那一束阳光”。

20 再看第二个题目:原来________还在

仔细品读此题,无论是写作主题还是选材范围比前一个题目更广。要写好此题,必须抓住关键词“原来”,对这一词语的理解是关键。很多考生对词语的解释含含糊糊,导致自己对题意理解不清,就很难把握题目的命题方向。在有些题目的审读上,关键词语的解释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充分体现出了考生对于字词的掌握水平。

在词典里,“原来”一词有如下解释:①开始的时候,从前; ②起初的,没有经过改变的; ③表示发现真实情况。结合以上解释,我们可以做对应的补题,确定相应主题。

这里可以补人、物、事、景,也可以补一些灵魂、精神、信念、追求、理想、爱心、毅力、恒心等,当然也可以补幸福、快乐、微笑等。不管这里补什么,都是表示一种经历之后的醒悟、领悟、懂得、明白、发现等,也是一种没有料想的惊喜、感悟、感叹和震撼。

满分作文

时间过得太快

总是感叹时间过得太快,纯真的童年时光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却已成为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伙子。有时看着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会感怀自己哪一天也会垂垂老去。但人生不能只由伤怀组成,我们应该微笑。正因为人生短暂,我们才更应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和每一丝真诚的感动。

21 珍惜亲情,它让我们的生命之湖漾起美丽的涟漪。早已熟悉了母亲关怀的问候和父亲沉默的眼神。但只因熟悉,却忘记了在母亲为自己盛饭时说一声谢谢,忘记在父亲抚摸自己的头时有一丝感动,甚至愚蠢地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做的。直到那天,母亲在夕阳余晖中散开头发,我看到几缕苍白的银丝在晚风中飞扬,不禁泪流满面。在我看来爷爷奶奶的老是可以接受的,而父母的老却是难以接受的,因为他们曾经是那么的年轻和美丽。翻着老照片,看着那些风华正茂的面容,我告诉自己,要珍惜这份亲情,这样才不至于在失去时太难过。 珍惜青春,它让我们的生命之歌传到遥远的地方。我们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我们已懂事,但还不用为家庭操心,我们有许多真挚的朋友,我们拥有灿烂的青春。虽然现在的学习生活看起来有些单调,但我却不愿拘泥于此。我喜欢在父母出门时偷偷看场球赛,并为之兴奋或遗憾; 我喜欢和朋友们酣畅地聊天,聊过去、现在和遥远的未来; 我喜欢在星光的照耀下独自回家,仿佛我就是黑夜的游侠; 我喜欢在星期天呼呼地大睡,尽情地享受那份慵懒。我喜欢这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感觉,我想好好珍惜这青春岁月,这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它让我们的生命之屋绚丽多彩。我常常站在阳台上,看着夕阳中美丽的云霞,那份静谧让我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忧伤。我喜欢看纷纷扬扬的大雪从遥远的天国飘落人间,那些纯洁的天使让人不敢低俗,情不自禁地高尚。我也会在晴朗的夏日坐在河边,静听河水趟过鹅卵石的欢畅,那种轻快让我想到小时候的快乐时光,禁不住直想笑。如果我们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个世界真的很美丽。

22 珍惜亲情,珍惜青春,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生命的步伐在欢快地舞蹈,舞过鲜艳的百花,舞过荡漾的荷塘,舞过飘落的枫叶,舞过纯洁的飞雪,舞向美丽的天堂。

名师点评

关于时间的作文俯拾皆是,最后归结的主题也往往是感伤时光易逝,劝人们珍惜时间、努力进取等。如果照此构思,文章难免流于平淡,不能出新。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没有单一地写惜时,而是由时光流逝,联想到亲情、青春和一切美好的事物,告诉我们要珍惜这些美好的事物,让生命焕发光彩。文章构思新颖,语言优美动人,的确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构思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年既然分为四季,是鲜花,不一定非在春天盛开。”的确,春有百花夏有荷,秋有丛菊冬有梅,花开不只在春天,这是物性使然。自然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人早慧,而有人则大器晚成; 有人平步青云,而有人则曲径通幽; 有人登顶是“华山一条路”,而有人则中途易辙领略到另一番风景„„

请以“花开不只在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23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行);(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思路点拨

“花开不只在春天”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比较明确,“不只在春天”是关键词,是写作的重点。

从审题来看,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议论文、散文或记叙文,也就是说题材发挥空间大。在写作之前,考生要明确写作方式、文章的感情方向和文风基调,要理清自己写作的重点。

而从构思来看,“花开不只在春天”可以选择的角度很多。如写某人,可以介绍他(她) 大器晚成的经历; 如写某事,可以介绍通过巧妙途径达成目标的经过; 如发表议论,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论证只要努力,终将成功等观点。 可以说,这个题目是比较好写的,一般都不会偏题。但要写好,我们所要花费的功夫却不能少。

其实,对于文采一般的学生来说,在平时多阅读多积累素材是很不错的,因为素材的罕见程度会影响到你的分数。此外,像有一笔好字、卷面整洁、文章结构分明、采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等,这些都是提高作文分数的方法。

24 2017年中考作文技巧指导:文章重在立意 技法概述

清代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即文章的主题,这一表述形象地表明了千古文章意为高的观点。综观2014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满分作文,因立意而胜出者不在少数。考生如何在立意正确的基础上做到立意深刻、高远,是有法可循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摸索、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列举如下:

一、留心生活,由小见大法

由小见大,是指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所刻画的形象进行取舍、浓缩、强调,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在作文时,我们常常选取的是小角度,叙述的是小事情,描写的是小场景,刻画的是小人物,但这并不决定我们写出的文章立意必然肤浅。善文者,虽然选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能表现出大的思想、意义。中考作文中,考生不妨借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小人物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

二、善于类推,由此及彼法

由此及彼,即运用发散思维,由此物联想到彼物。针对此类立意的文章,作者可以通过横向组合的方式展开笔墨,在横向拓宽中表达主旨; 也可用板块式行文,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支撑文章的主旨,从而使文章的主旨更为丰厚,更为深刻。

25 三、关注热点,由浅入深法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时,考生要聚焦生活热点,揭示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及时代性的社会问题,由浅入深地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象出发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此类立意的文章,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且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四、展开联想,由实到虚法

由实到虚,是指从眼前实在的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此类立意的文章不仅要描述所选对象的表象,而且要揭示其蕴含的精神实质,即由对现实中某一事物的描述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虚拟内容。由实到虚法能使习作的立意更加深远。

五、追根溯源,由果导因法

凡事有因,无因不成果,有后果则必有前因。因与果的联系,才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变化。由果导因,是指我们由所描述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其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采用此类立意法,往往能使文章主题突出,底蕴深厚。 真题再现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我们既可享受春之妩媚、夏之热忱,也会经历秋的萧瑟、冬的沉寂。沿途的风景,我们都别错过。一首歌,一本书; 一场细雨,一条曲径; 一声响亮的喝彩,一回意外的跌倒„„每一种经历都充实着我们的人生。

26 请以“不错过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3)不要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 本人的姓名、校名。

试题解读

作文题“不错过________”,虽是半命题作文,但逆向立意鲜明,。既然生活万象纷杂,错过是常态,而题目在价值导向上逆向强调“不错过”,那么其对象一定是有意义的或很重要的。这里细细推敲一下,不难发现,“不错过”有指“不再错过”或“不能错过”的意思,前者可以写成往事追忆,后者可以写成人生宣言。

明白了题目的基本意思后,要写成此文,需过两关:一是选材关,二是立意关。

首先,就“选材关”而言,最好不要凌空蹈虚,写成“不错过理想”“不错过青春”“不错过爱”等过于空泛的文章。建议要化虚为实,化情为物。据此梳理一下,“不错过”的对象可以是一次比赛的机会,一场精彩的表演,一次难得的重逢,一次深情的送行,一次对友人冰释前嫌的道歉,一次对亲情精心凝神的体悟,一次日出日落的守候,一次春天里的桃花盛开等等。

其次,要过“立意关”,就需要在平凡小事中,有所提炼,能升华出不一样的情感和思想来。“错过”与“不错过”既是一个生活的问题,也是一个哲理的问题,都有耐人寻味的情思和意趣。“不错过”似乎更多地包含着主观的

27 对生活与人生的认知和选择。所以如果考生能在叙事的基础上,恰当地抒情议论,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只是用故事本身说话,过于含蓄甚至隐晦,对于考场作文来讲,则是不太可取的。

综合而言,此次作文题鲜明地体现出了两个特点,即生活化气息浓,选材开放性强。既能让考生容易入手,又能考查他们的生活感悟力和思辨力。 满分作文

不错过风景

周末清晨,窗外笼着一层轻烟。房前的树,沐浴在轻纱般的雾里,静默着,又像在对我诉说着什么。我忍不住走出门去探寻。树下的地上,躺着几片昨晚落下的叶子,黄黄绿绿,有些斑驳。我的思绪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微风吹起的叶子走走停停。

读过一个故事:

女孩叶子,聪明伶俐,天真可人。她跟随大人们去报国寺。一路上,她让一只布猴坐得更舒服一些,让布制的心脏也感觉到人怀的温暖; 她给虫子一个放心飞行的空间,让它们无忧无虑地做完一个纯真的梦; 她把迷路的蚯蚓送回家,就算害怕了,也要在害怕之前完成自己必然的壮举。

并非只有“到达”才算是真正的到达,路途遥迢,但到达的意义无处不在。 叶子,一个有趣的名字,一道风景。

28 读了这个故事,很少有人会去想为什么,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叶子”,最后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凡是植物,都有叶子; 凡是个人,都见过叶子。嫩绿的叶子,绚丽的叶子,枯黄的叶子,飘落的叶子。叶子一生短暂,长的一年,短的几月。有人说,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求。叶子的凋零,是孤单随风。女孩叫叶子,女孩是叶子,叶子才懂得生命的短暂,才有佛心。叶子来自大树,来自自然,有着最真的温情和最美的怜爱之心。所以,叶子不愿错过任何美丽的风景,因为它也是一道风景。

偶然,听过一场精彩的辩论——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或许我们都未关注于正反方谁输谁赢,而是关注每一个辩手对自己观点的阐述。结果,我早已忘记,却深深记住了其中的一句话:生命的结果无法预知,生命的过程却可以调控。

人的生命过程如同登山,山顶的风景固然美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却是途中的艰辛、劳累,一路上的风景不能错过。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与时间赛跑,不停地错过美丽的风景,只为到达某一个终点。到头来才发现,那不是终点,而是中点。人们还得继续飞,继续赛跑。错过春日阳光灿烂,错过夏日绿意浓郁,错过秋桂花香四溢,错过冬雪飘扬冰洁。

我愿意在这样的日子里,停下脚步,让每一寸土地留下自己的脚印。人生应当如此,像一片叶子到处走走停停。

29 一片叶子,打了一个旋儿,缓缓地落在了我跟前。我捡起它,发现它还未曾黄去,却也早早落下。我抚摸着它深深浅浅的纹理,那些纹理中每一个分叉的地方,仿佛都记录着一个不该错过、却已错过的风景。

我想,人就是一片叶子。生命的过程,苦中带甜,是如此美好! 我告诉自己,不要错过风景。

名师点评

“感悟自然,不错过风景”是本文作者在构思时的着力点。自然的众多事物中,山有奇崛险怪,水有千变万化,树有万种风情,花有花开花落,云有千姿百态。作者善于抓住其中的一个小方面,从“一片叶子”这细微之处切入。同时,作者巧妙地借助一个故事,将叶子与人联系在一起。这样,人即景,人即物。把人物心中的某种情感、情绪和情趣,寄托在对叶子的描写之中,借自然界树叶的荣枯来抒发自己的感悟:不要错过风景。另外,文中多处景物描写均有奠定文章的基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作者有较强的思辨能力,而文中含有哲理的句子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如“生命的结果无法预知,生命的过程却可以调控”“人的生命过程如同登山,山顶的风景固然美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却是途中的艰辛、劳累,一路上的风景不能错过”等。

立意练习

请以“好梦如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600字以上(诗歌不少于16行);(3)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30 思路点拨

这个作文题带有一定的哲理意味且具有丰富的内涵。

在立意方面,多数考生可能会写成记叙文,叙述自己一次“好梦”的经历; 或写成抒情散文,大谈“好梦”如何“如画”。这样写也未尝不可,只是不够深刻,很难写成一篇动人的佳作。

要想立意深远,首先应深入分析文题,关键还是要在“好梦”上做文章。“好梦如画”,“好梦”从象征义上可以理解成“梦想”“志向”等; 从范围上可以延伸为“成长梦”“社会梦”“和平梦”,甚至是如今常提到的“中国梦”。只要能从这些角度来理解“好梦”,文章的立意就深远得多了。可以谈自己的人生理想、未来展望; 可以表达对和谐社会的想象,对环境改善的期待; 还可以抒发对国家繁荣富强的赞美,对世界和平安定的向往。

2017年中考作文技巧指导:选材新颖别致

技法概述

有人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文章的立意、结构和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人的灵魂、骨架和肌肉。一篇文章中,立意和结构再好,如果没有内容(即材料) 去体现,也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说文章的选材十分重要,决定着文章的成败,也决定着文章水准的高下。中考时,怎样才能使文章的选材别有洞天呢?

一、撷取时代“浪花”,选材鲜活典型

31 考生要及时捕捉到那些新生事物,敏锐地撷取时代的“浪花”,选择鲜活典型的素材。考生也可根据对社会的观察,选取具有时代特点的人物事迹,选取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选取不为人知的新鲜事物,选取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使文章内容能牢牢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选取动人镜头,选材真实感人

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最能拨动读者感情的弦,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考生在写作时,要根据写作需要,认真选择那些能震撼人心的精彩瞬间、动人镜头和感人画面。

三、大胆转换视角,选材新颖别致

“干花不如鲜花美。”选材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由于考生生活阅历浅,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捕捉到新的信息。这时,可以大胆转换视角,弃故纳新。有些内涵丰富的材料,即使不是新的,若能巧妙地转换视角,从新的角度来挖掘,必能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避开人云亦云,选材独特创新

人人皆知的材料,众人都关注的材料,用这些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千人一面。考场作文选取的材料越典型越独特,文章就越能产生强大的说服力。考生如何在选材上做到典型独特,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呢? 这必须要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选择突出自己体验的材料,经过几轮精心的筛选,留下那些典型独特的材料,则能使文章在选材上“以一当十”,收到震撼读者的效果。

32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试题解读

作文题的独特之处是将学生视角引向“自我”,发现自我之美,自我之长,抒写自我之价值,这是对引导学生关注外在世界的传统教学思维的一种突破。 从作文题的形式上看,2014年和2013年一样,回归到命题作文这一传统的考查方式。从命题思路和风格上看,题目贴近学生,引导学生审视自己。而且文学色彩较浓,富有诗意,这也与前几年基本保持一致。

但是,在延续2013年的形式的基础上,2014年又有了些许创新,即提示语的使用。前几年的作文题,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基本上是直接出示作文题,而2014年在作文题前增加的一段提示语:“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审题的

33 难度。优美雅致的提示语,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考生的审题思维,便于考生打开思路,从亲身经历的生活中搜寻和组织写作材料。同时有利于考生克服考试紧张心理,调整考试情绪,使他们渐进作文思维的亢奋状态。

这个命题在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注重了正能量的宣扬。人间处处温情在,社会处处有阳光,它反映了社会的温暖和谐。而“我”也参与了其中,享受阳光的同时奉献阳光。引用到文中,结合现实,就是旨在倡导学生要有爱心,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献出爱心,有自信,乐于助人。

审题时,从“阳光”这个意象中,考生不难联想到光明、快乐、温暖、爱心、奉献、力量、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活力„„从而进一步联想到“阳光”可以是生活中具体发生的事、存在的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指代,甚至可以引申到平凡、微小和伟大等。当考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时,文章的立意和选材可能就会有新意了。当然,关键在于学生从哪个角度切入进行写作。 在审题过程中,考生还不能忽视“也”这个关键词。“也”表示同样,蕴含了所写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考生独特的感悟、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这个意思。一个“也”字,要求在具体文章中有考生认识的转变。整体而言,这个作文题能引领考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从身边小事中逐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成长,在写作中完成一次对自我及身边人、事的观察与体悟。 作文想拿高分,除了要审准题外,还要有新意、有特色,具体来说就是选材独特、寓意深刻、文字具有表现力。选材上要新颖,不要仅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可以活用社会热点中的材料。材料丰富鲜活,视野更开阔。当然要记住最

34 核心的一点:无论用何种文体,考生都要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应展开具体细腻的情感体验描写,或通过叙议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一目的的思考认识。 满分作文

我也是一束阳光

亲爱的自己:

你好!

当你启封读到这封信时,你也许是富可敌国,你也许是穷愁潦倒; 你也许是功成名就,你也许是默默无闻; 你也许是才高八斗,你也许是碌碌无为。但无论你处在何种境地,请在内心相信:

我,自己,虽然没有天分,但努力也会是一束阳光。

未来的自己,你是否记得那个雨天。老师在讲台上宣告每一个人的成绩,却迟迟不见我的名字,你心里发虚,像窗外的蓝天被乌云袭卷吞噬。终于,那时刻到了,老师瞥了下试卷,嘴里哼笑了声,格外大声地叫了我的名字。恰在此时,外面打了声闷雷,教室里的灯忽地一闪,我拖着双手去讲台上拿卷子,眼睛重重的,只看见老师一脸的不屑与怒气。额头的筋突显得根根分明。接过试卷,雨开始哗哗地下,一直下,下进我的心,心越积越沉,落到了尘埃。 太黑了,乌云笼罩了一切,透不出一缕阳光。

我把试卷塞进书底下,同学都走光了——这时刻,还会有谁愿意留在这闷热的教室里呢? 在这时,我发现教室格外的大,映照着空虚的自己。

35 想想,我到底是不是一块读书的料,自己也曾努力过,仔细听老师的一字一句,不会漏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自己也曾付出过,认认真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难题也会尽量去弄懂; 自己也曾发愤过,清早爬起来记单词,深夜亮着灯鏖战到底。但我还是失败了。

但是,母亲说过没伞的孩子,只能奋力奔跑! 只要努力,自己也能变成一束阳光,穿过乌云!

于是,在七月,这个本该是充满童心与色彩的月份,我的眼里却只是满片的绿荫和过分的知了声。我在家里,身旁台灯上贴满了注意事项和备忘录,一边是期末没有完成的练习册,那张期末阶段的时间计划表贴在墙上没有撕去,四周微微翘起。要是让那几个死党看见我暑假还这般模样,定会认为我吃错药了呢! 上次我就认真地看了会书,那些人说我的样子怎么看都是会拿出武士刀切腹自尽的样子!

我知道——

没伞的孩子,只能奋力奔跑! 努力也能使自己成为一束阳光,和别人一样一起去经历。

终于,初三的开学考,老师又在讲台上宣布每个人的成绩,很快轮到了我的名字。我成功了,我等着这一刻,等了很久!

巴尔扎克说,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我说努力可弥补天赋,我也是一束阳光!

36 未来的自己,你记得那首歌吗? “虽然我没有天分,但我有梦的天真,付出青春不留遗憾! ”

所以无论你现在怎样,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变好,变成一束阳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祝永远阳光!

自己

名师点评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与挫折,但只要能保持一种乐观、阳光的心态徜徉于这大而又小的社会,生活必将充满爱和希望。

本文最大的闪光点在于它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选材视角。用书信的形式,给未来的自己写信,也是为梦想和希望写信,既鼓励了现在的自己,也为未来的自己展开一片灿烂的天空; 以自己一次考试失败和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为材料,告诉未来的自己“努力也会是一束阳光”。

难能可贵的是,文章的语言清新凝练,且不失对生活的独到的感悟。无论是环境描写的衬托,还是细节描写的贴切和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非常的精当。如结尾部分引用巴尔扎克的话,突出文章主题,深化文章的中心。

文题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37 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清新和谐是自然的味道,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睿智哲思是佳作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厚重沧桑是历史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咀嚼,用心感悟,人间真味尽在其中。

请以“味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面对“味道”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写到的东西很多,如青春的味道、生活的味道、友谊的味道、亲情的味道等,我们并不缺乏写作的对象。然而,正因为话题的开放,要写好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材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比如,写青春或生活的味道,如果局限于描绘青春的欢乐或忧愁,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显得比较空泛,文章很难写出亮点; 如果选取青春或生活中的一两件有波澜的事来描述,写出矛盾和波折,最后从中感悟出青春或生活的味道,这样就更能吸引人了。同样,写友谊的味道、亲情的味道等,也应通过典型事例来突出情感。

但是,要想选材独特,首先要做到有材可选。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积累、多感受,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化为我们写作的可用对象,为我们的文章增光添彩。

2017年中考作文技巧指导:文章结构精巧

38 技法概述

好的结构,能带领读者快速理清行文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获得审美的愉悦。精巧的结构,就像一根“线”把那些材料之“珠”一下子全串联起来。在写中考作文时,结构讲究精巧,材料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形式要不落俗套,要给人新鲜之感。开头一般要单刀直入,引人入胜; 结尾须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衔接要紧密; 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上下连贯,浑然一体。考生应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灵活多样地谋篇布局。

作文的结构,按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三类,按材料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传统式和创新式两大类。考生如能掌握一些创新的结构形式,对写好考场作文是大有裨益的。

常用的创新结构有日记连缀式、镜头组接式、小标题式、书信体式等。日记有利于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日记体写作有利于丰富文章的内容,对于平时写作水平欠佳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实用的结构形式。镜头式,也叫剪辑式,有些材料并不新鲜,但一些聪明的考生能借助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以及画外音的形式来展示丰富的内涵。这样的文章往往因结构新颖而平中显奇,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中考作文中就不乏这样的满分作文。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之效,又可以减少过渡性文字的铺排,更好地突出重点; 既可使文章疏密有致,卷面整洁悦目,又可充分展示考生的人文素养,吸引阅卷者的注意。运用书信的形式,可以面对面倾诉,缩短距离,有利于表达真情实感。中考作文如能巧妙运用书信体的结构形式,就能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39 当然,结构上的创新定要建立在内容健康向上、材料新鲜丰富、语言生动形象的基础上。文章的结构形式大可不拘一格,利用精巧的结构形式,为文章增加亮点,从而使你的中考作文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真题再现

请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和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试题解读

2014年安徽中考作文题是全命题作文,相信很多考生第一眼看到作文题后,都会会心一笑,因为几乎每位考生,都不止一遍地写过这个作文。这说明2014年的中考作文体现了一贯的命题要求,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对考生思辨能力要求不高,给出了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独立审题,写出真情实感,从而避免了脱离生活实际,胡编乱造的弊病。对于这个题目,任何一个考生都有话说,很容易入手。

然而,入题容易出彩难,作文题容易写也就意味着不容易得高分。要抓住某一方面或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展开,才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作文要得高分,要打动人,就一定要说真话,感情真挚。

40 “好写”不等于“写好”。从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很容易写成简单的自我介绍,没有个人的鲜明特点。写过类似的作文,也看过诸多范文,恰恰容易千篇一律,难有新意。另外,学生容易写成说明类的文章,将自己的一些方面逐一罗列,很轻松地凑够字数,但得不了高分。

在500字的篇幅内,要让“自己”在阅卷老师面前立起来,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突出个性,写出新意,如同漫画和速写,勾勒出人物轮廓的同时,要将最具特色的地方予以突出和强调,这才是决定得分高低的关键点之一。 能否升华主题,也是高分与低分的分水岭。这道作文题有一定的寓意,初中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和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作文要表现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笔下的自己是否积极健康向上,也会影响得分。

高分作文应该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佳作,即形神兼备、文质俱佳。考生只要在两个方面注意,一般都能获得高分。

一、表达方面:作文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都要有清晰的结构、流畅的语言,这样才能给阅卷老师一个最初的好印象。

二、内容方面:各个不同的自我,都要有新颖的角度、真挚的情感。 但凡能得高分的考生,或叙述个人成长的经历,或描绘自己独特的爱好,或提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独到的见解; 而那些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的文章得分就很低。因此,考生在写作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运用自己的眼光去深入思考、提炼作文的主题,写出一篇实实在在、情真意切的文章。从“新”字上做文章,在“情”字上下功夫,方能与高分握手。

41 满分作文

说说我自己

窗外,细雨纷飞,寂寥的心流浪在六月灰暗的天空下。数载寒窗,临近毕业时,却倍感失落,总觉优秀离我相距太远太远。我问自己:我是否真的很失败? 我何以为我?

是的,我相貌并不出众,可我勇于面对。少了与同龄人相互攀比的资本,我却有很多的时间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少了物质上的满足,我却以另一种方式陶醉于西域的大漠风沙,流连于三月江南的杏花之中,出身的贫寒,并不是我自卑的根源,头脑的空虚与青春的虚耗才是真正的悲哀。

是的,在茫茫的人海中,我并不出众,但我一直在努力。梦醒来了,心中活着,只要心活着,便有梦的延续与重圆,我没有过人的天资,在通往金字塔顶的途中,我甘愿做那只慢性的蜗牛。没有青山的伟岸,我却有平原的开阔; 少了大海的波澜,却多了小溪的娟秀。我以袭击的方式努力,并不在乎最终的收获。

是的,尽管现在我不被人重视,我却始终充满激情。我也曾梦中乘舟横绝千山,可现实总是无奈,可这一切并不能浇灭心中向上的火焰。那只是黎明之前的黑暗,成功彼岸附近的风浪。我相信天道酬勤,有志者事竟成。

是的,在别人的眼中,我是无足轻重的存在,可在我心中,世间却因我而多了一分精彩。我迷恋于天空中飞鸟的自由,飞鸟存在的美丽,从此多了一个人理解。我迷恋于海面上的千帆竞逐,那撑帆的舵手,便多了一个喝彩。

42 于是,我方明白,在世间,没有永远的成功,更没有绝对的失败。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我存在,只要存在,一切都可以改变,只要存在,一切都可以创造。没有喝彩的现在,我为自己喝彩,在我心中,我就是一道不败的风景,可掌控自己的步伐。

风景这边独好,一切还待明朝。

名师点评

不因平凡而自弃,不为挫折而气馁,心里洒满阳光,便能活出精彩。文章立意深远,语言明丽,可谓佳作!

作者开篇设问:“我是否真的很失败? 我何以为我? ”引出了下文中就自己不足之处所表达出的自信。作者在表达自信的过程中,先肯定不足,再表明自己的独特之处,令人信服。结尾两段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衔接自然流畅,体现出了作者良好的谋篇技巧。

文题练习

阅读材料,按要求习作。

列夫? 托尔斯泰说:“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 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果戈理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请以“________也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43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左右;(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思路点拨

写作此类给材料的半命题作文,若是随意地引用材料,容易导致内容大同小异。我们最好借助材料,打开思路,寻找与众不同的角度。考虑到大部分同学会写自我的幸福生活与感受,你若能用童话或寓言的形式,用物的身份来感受幸福,内容自然会新颖夺目。

在结构上,我们可以摆脱传统的铺叙式,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的方式来行文,以达到令人眼前一亮的目的。比如,可以在文前拟一题记,先揭示主旨或创设环境,再围绕这一主旨或环境行文,写成一篇以感悟幸福为主题的叙事抒情散文; 也可以采用镜头转换的方式,将生活中的几个与幸福相关的瞬间连缀在一起,构成一篇以寻找幸福为主题的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或童话作品。

总之,只要能写出新意,同时做到文通字顺,你的作品必能引人注目。

2017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开头和结尾

导语: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开头和结尾,可以为文章增添不少色彩。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写作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开门见山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44 《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记一次乒乓球赛》的开头, 交代了时间的人物、起因和时间。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美好生活的剪影》的开头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

(3)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

一篇题目是《记一堂生物课》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上课铃声响了, 大家都走进了生物实验室。”

二、非开门见山法

这里所说的“非开门见山法”, 并非无“门”, 而是使用写作技法(如议论、描写、抒情、引用等) 、修辞方法(如设问、比喻等) 或其它的方法(如设置悬念等) 把“门”装饰的更美一些, 使文章更添文采, 进而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主题, 更引人入胜。如:

(1)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45 《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 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衬托的作用。

例文《逝去的岁月》、《分房》开头使用的是这种方法。

(2)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法

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例文《不寻常的考试》都是用了这种开头方法。

(3)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人民的勤务员》的开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一段著名的话,以这段话开头,对后文记述雷锋的事迹,无疑是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入题新颖、感情真挚,点明了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

(4)引人入胜的提示法

《第二次考试》的开头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读者的注意,自然会使人想到:“这是为什么? ”急于从后文中寻找答案,因而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46 (5)吸引读者的设问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 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 你到过我的家乡吗? 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在写作当中,有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结 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结构首尾呼应,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1)自然顺畅的结果交代法

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写了一个女乞讨者三年前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的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事件的经过。结尾写道:“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

47 已经不认得我了! ”这一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例文《记一次乒乓球赛》使用的也是这种结尾方法。

(2)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

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很多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3)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例文《春天的色彩》、《分房》的结尾也是这样的。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4)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

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48 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例文《逝去的岁月》在结尾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5)激励读者的感叹法

有些文章结尾既不是总结中心,也不是启发联想,而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爱与憎。《白杨礼赞》的结尾就大声疾呼道:“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 ,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文章结尾与开头一样,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以上提供的方法仅供参考,写作时要根据内容与中心的需要恰当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中考满分作文是这样写出来的

以下18计,希望同学们能细细研读,作文乃半壁江山,用上两三计,都能给阅卷老师留个好印象,现在训练还来得及!

1.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初中生一般不提倡写议论文。

2. 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49 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

3. 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

“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 避免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尺子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 如果偏题、离题,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 一定要完篇

熟话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7. 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

50 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8. 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

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酽酽的歌喉)。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9. 行文中要多次扣题

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10. 思想要健康

“思想健康”不是说要你只说冠冕堂皇的话,不是要你刻意拔高,“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无论考生写得如何缠绵悱恻,真挚动人,因其行为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这类作文自然得不了高分。

11. 观点不可太绝对,要留有余地

“义正”未必要“辞严”,“理直”未必就要“气壮”。联系现实生活时,涉及社会黑暗面时,要有分寸,不要一味指责。批评家长、老师和社会要与人为善,抱着协商与治病救人的态度,要提建设性意见。不可化身公知,尖刻、讽刺、挖苦。

12. 想像一个读者就在你的面前

1 2017年中考语文如何写好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必须按规定标题写作的一种作文题型,把握题干中的关键字眼可与话题作文相区别。比如题干中有“题目:x x x x”“以„x x‟为题目”“以„x x‟为题”等表述。近年来命题作文在中考命题中呈现渐热趋势。分析近三年的中考命题作文题,可归纳出三种命题形式:

一是独词型。如2017年的“答卷”(陕西) 、“转身”(山东德州) ,“ 感动”(四川雅安) 、“远方”(四川南充) 等。此种题型是话题作文命题化的绝好佐证,而且往年中考的独词型话题今年可能会以命题形式重新出现,如“幸福”“分享”“合作” “责任”“惜”“和”“喝彩‟‟等。

二是短语型。如 “生命的需要”(内蒙古包头) 、“爱的叮嘱”(四川内江) 、“学会等待”(江西) 等。这类命题一般以偏正结构、动宾结构或主谓结构的短语为主。

三是诗意型。这种命题一般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双关等手法拟题,意义含蓄而多解。如“开在心中的花”(湖南衡阳) 、“我心灵的甘露”(天津) 、“快乐加减法”(深圳) 等。

也可以按立意的明确与否将命题作文分为两类,一类是立意明确的,一类是立意不明确的。

中考兵法

作文的审题和构思过程。几乎是同步的;如果审题不明,不但不利于调动生活积累,还有可能写跑题;让“后功尽弃”。命题作文一般限制较紧,不像话题作

2 文、半命题作文那样宽松,文题有大、小、宽、窄、显、隐之别,所以审题是关键,也是难点。

一、独词型命题用扩充法审题

给独词型标题加上合适的限制性词语,能使宽泛的题目变得具体、实在、易写,便于把文章写真、写小、写活。如面对“晨”的命题作文,在不改变原来文题的情况下可以用扩―展的办法将其转化为“人生之晨”“泰山之晨”“校园之晨”“车站的早晨”等来构思。又如“凝聚”(北京) ,可以用扩充法审题后,从 “凝聚友情”“凝聚亲情”“凝聚力量”“凝聚爱心”“凝聚精力”等角度任选一个行文。

二、短语型命题用分析法审题

在审短语型的作文题时,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拆解,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便于把握文章的中心,不易写跑题。

1. 分析题眼法。题眼是标题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决定了选材和立意。如果标题是主谓句,题眼就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做主”,“做主”就是题眼,立意上就应从其重点着墨,如“做国家的主人”“做命运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某件事的主人”等。如果标题是动宾短语,题眼常在动词上,如“品味生活”,题眼就在“品味”上。如果标题是偏正短语,那么题眼一般是定语或状语。

2. 分析关系法。即分析短语内各成分间的关系。如湖南邵阳中考命题作文“有你真好”,“有你”和“真好”之间暗含了“因为……所以”的关联词,所以要展现“有你真好”的原因和过程。

3 3. 辨别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题目中标有“记”“回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辨”“评”“析”“读”“感”“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 “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 “记住这一 天”,“记住”表明这应该是一篇记叙兼议论、抒情的叙事散文或者以记叙、描写为基础的议论文。“这一天”对写作内容做了定位,要么,对“这一天”发生的、应该“记住”的事加以详细描写,要么对“记住这„天”的理由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加以阐释。

三、诗意型命题用揭示内涵法审题

受高考作文命题的影响,诗意化的命题逐渐走进中考作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审题和构思的难度。将诗意化命题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挖掘出来,才能使作文立意深刻起来。例如“打开一扇窗”,传统意义上,只有打开窗,才能看到外面的风景,才能有风和阳光进来,才能让阴暗、寒冷、污浊的斗室变成明亮、温暖和清新的天地。由此引申开来,这里的“窗”具有多种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例如心灵之窗、宽容之窗、智慧之窗、善良之窗、交流之窗、文学之窗等。

审引语 析透思路

虽然一些命题作文没有引语,但有引语的作文命题就要谨慎审之了。引语的作用可能有三种:一是开拓写作思路,降低文题难度;二是明确写作方向,相

4 当于暗示性的写作要求:三是引起考生的情感共鸣,便于调动写作素材。审引语的方法主要是提取关键词和切题联想。如浙江温州市中考作文题: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我”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迪龙实现生命的蜕变,而面临危机的美丽汉语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拯救。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我们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 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个„行者‟”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写咸诗歌不少于20行)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前三段文字属于引语,从多个方面提示了写作的方向。第一段首句从三个方面,次句从两个方面,分别提供了写作立意的方向,第三句引导我们注意选用素材的角度。第二段从反面提醒我们不要抱怨 ,从小事做起,举手之间就可以做一个“行者”。第三段则提示考生可以分别叙写“行”的经历,抒写感悟和谈论收获。

5 2017年中考语文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时限定题目部分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其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纵观近年来全国中考,半命题作文作为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四种常见的作文类型中,半命题作文是最不容忽视的,也应是我们备考练习的重点内容。下面是归纳的几种常见命题形式:

一是前空型。如2017年的“_____是我致胜的魔杖”(广东省) 、“____的种子在我心中种下”(广西北海) 、“____的岁月”(贵州安顺) 、“____刷新着我的生活”(湖北鄂州) 等。

二是后空型。如2017年的“因为有____”(甘肃兰州) 、“错过____”(广西柳州) 、“追寻那渐远的____”(贵州贵阳) 等。

三是中空型。这类题型要联系前后内容,确定写作的方向。如2017年“有____ 陪伴的日子”(广西梧州) 、“留一份____给你”(江西抚州) 、“藏在____里的精彩”(湖北孝感) 等。

四是“两空”型。这种命题要运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把空缺之处补充完整。如2017年的“因为____我更_ ___”(湖南永州) 、“为____画上____”(重庆) 等。

中考兵法

半命题作文写作,关键在于高明 补题、精心构思。如果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则容易出现“干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

6 题目现象。如何把半命题变为有利于自己发挥特长的命题,可以说是一种技巧和艺术。因此,要掌握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写作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第一步:仔细斟酌 补好题目

1、准确理解,辨清题意

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拟好题目。我们应对题目认真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2017年江西南昌的作文题目“我读____”,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了吗?不行。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把握住了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和干扰因素。上面例题中的“读”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读”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我读四大名著》《我读松花江的浪花》《我读妈妈那颗期盼的心》等等。

2. 细处入手,以小见大

如果拟题过大,往往难以下笔。以“善待 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为例,不少考生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时间》《善待大自然》……显然,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写起来不易把握,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如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因此补题要避免雷同,要从

7 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如以《善待地球》为题,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场景,抓住几个真实的、震撼人心的镜头,注意细节取胜,让人感受到地球被毁坏的惨状和大自然警钟长鸣的力量,挖掘出深刻的立意。

3. 诗意命题,匠心独具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请以 “曾经错过的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近几年来,诗意化的命题逐渐走进了中考作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审题和构思的难度。考生要将诗意化命题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挖掘出来,使作文立意深刻含蓄。如上述命题,大多数考生补题为:一段友情、一次机遇、一个道歉等。如此补题易于构思行文,但均出自提示语中。造成雷同,毫无特色。我们不妨展开想象,化实为虚,补出新意。在文题的横线上补上:一轮明月、一米阳光、那个季节、那缕芬芳、暗香盈袖的日子、梦想拔节的日子……这些文题新颖生动,既富有诗意,又蕴有理趣,能激发读者美好的遐想。

第二步:理清思路 立意出新

不难看出,半命题作文的立意,实际上往往与作者的补题构 思同步进行。考场作文立意水平的高下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而立意水平的高下又取决于作者

8 平时的生活积淀和感悟人生、提炼思想的水平。下面谈谈半命题作文立意的三点要求:

1. 准确。准确是前提,立意不准,全盘皆输。求准,首先就是要准确理解文题中的关键词语:也有人称之为“题眼 ”“题魂”。立意前须把握题中已有的修饰或限制性词语,准确理解已给文字的含义十分重要。同时,半命题作文如果有引语,往往以精辟优美、寓意深刻、情感浓郁的语句导人作文情境,或阐释,或举例,或提示,往往有着激发写作情思、界定选材范围的作用。

2. 新颖。即对题中已有概念的理解要避开一般层面而取题意允许的新层面。例如“拒绝____”一题,一般考生在横线上补充上“自卑”“儒弱” “平庸”“自我封闭”等宾语,构成动宾短语,这类文章都含有自我 审视和校正的色彩。有的考生却能避开这一般模式,机智地补出别具一格的题目,闪烁出与众不同的文学色彩、哲理色彩,如《拒绝再玩》《拒绝长大》《拒绝末日》等。在求新的同时,所补题目须利于我们选用自己熟悉的、有感情、有特色的题材,这样就能做到有材料可写,有情可抒发。

3. 深刻。这不是指故作高深,而是指由表象进入本质,由感性进入理性。例如作文题“我多想____”,你若补“唱”,则文章未免肤浅;你若补 “飞”,这比“唱”可能要好一些,但也流于一般。其实所补写的内容可实可虚,可近可远,你只要大胆发挥想象,尽可以游览于草木山水之间,徜徉于琴棋书画之中,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较为丰富深刻的人生思考。例如有位考生拟题《我多想把你留住》,作者从运河水当年的清澈、宁静写到现在的浑浊、喧嚣,写到了人对大自然的毁坏,也感悟到世态沧桑和“水如人生”的哲理,平中 见奇,于一般中见深刻。

9 第三步:明确要求 写出特色

有的半命题作文前有引语,要谨慎审视,提取关键词语和切题联想。在文题的后面,往往都有一个“要求”,常对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字数等方面作了一些限定。审这些要求的方法与全命题作文的相同,此不赘述。

10 2017年中考作文技巧指导:审读作文题目 技法概述

随着近几年中考命题作文的升温,在很多地区命题作文备受青睐,相对而言,考生因审题偏差而出现的失误也明显增多。作文审题的终极目标是准确到位、不偏不倚。考生只有将题目的外延和内涵理解透彻了,才能在立意、构思上不出现偏差,才能追求立意上深刻、构思上新颖等更高级的写作目标。可以说,准确审题是作文写作的基础,是获取作文保险分的“奠基石”。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审读题目呢?

一、审读关键词

作文题也是有“题眼”的。所谓的“题眼”,就是题目中那些昭示、启示或暗示写作关键的词语。考生在审题时如果能够借助题目中的某些关键字词来准确理解题意,写作时就能够紧扣话题,突出重点,切中肯綮,自然也就能够避免离题、扣题不紧等常见失误。如2014年浙江金华卷作文题目“热门话题”,关键词是“热门”,考生要写的不能是学习或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话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为大家所熟知的话题。

二、审读限制词

我们说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但不能置其他于不顾,导致偏离题意。如2014年浙江温州卷作文题“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一定要注意限制词是“另一个地方”,写作时既要表现出“另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也要突出“去”后有什么见闻、感受或启发。题目中的副词,往往是审题时容易忽略的,考生要

11 重视作文题目中诸如“最”“也”“还”“更”“其实”“原来”等副词所隐藏的信息和要求。如2014年浙江绍兴卷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副词——“也”,这个副词规定了文章应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他人相比,“我”自己“也”很重要,“也”奉献了“阳光”。又如2014年浙江台州卷题目二“原来________还在”,“原来”这个副词就强调了其实某事物一直都在,只是之前没有发现而已,引导我们从发现或顿悟的角度来写作。只有审读时抓住了这些限制词,我们的作文才能切准题意。

三、审读隐含义

抓住了关键词,注意了限制词,还要审读它的隐含义。有的题目用的是比喻义或象征义。考生在理解题目时不能只停留在其本义上,要仔细推敲,挖掘出题目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如2014年绍兴市中考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题目中的“阳光”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应是比喻义,考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太阳的光芒。这个“阳光”可以指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品格或与众不同的个性、风采„„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 请以“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12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4年宁波的中考作文题很符合新课标对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并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对学生来说,不会造成审题障碍,都有话可说,但又必须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

初看这个题目,是一个极容易让学生发挥写作的题目。但作为应试作文题目,命题老师的用意并不会那么简单,我们要仔细品读题目,挖掘出新意,这样作文才更有价值。

首先,从常规思路看,同学们极易走上已有老题目的思路,如在审题时,将题目补为“心灵深处”“记忆深处”“细微深处”“我心深处”“深处的风景”“深处的爱意”“深处的真谛”等等,很容易写深处那些美好、感动、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这样的思考和理解,使得这一作文显得非常常规化,在中考的考场上,绝大多数同学会这样作文。

但细细品味题目背后给出的材料,“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这里只是“也许”有,那么怎么样知道确实“有”呢? 就要敢于挖掘深处,题目的侧重点就放到了“行动”上。俗话说,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就是要具有发现“美”的眼睛。从一定层面上讲,今年的题目有一定的时效性,题目从一定程度上隐含着,我们做事做人不再只求表面工作,而是要真抓实干,具有务实精神。

13 因此,《深处》不是简单地写某种存在,而是要通过自己发现深处“宝藏”的经历,告诉读者,要懂得生活的真谛,就要付诸行动,用心感知深处,在过程中感受真谛的价值。如,要懂得母爱、父爱、师爱,就要让心灵开始旅行,在点滴生活中,挖掘深深的爱意。不再注重表象,而要追求实质。不再简单告知生活中的美,而是要挖掘美深处的故事。

简单地讲,“深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原则。

满分作文

深处

时光在悄悄地移动着,一步一步,像一个不肯停止奔跑的孩子,无声无息地镌刻在青春洋溢的画卷上。繁杂的城市喧嚣、窗外的车水马龙和跳跃的霓虹灯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努力地想要挣脱条条框框的约束,却发现自己心中的烦恼揪成一团乱麻,似乎无力回天。却有一股清风徐徐吹来,使尘埃自由落体到了心灵深处。

和煦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射在心田,顿时像一块经受不住高温的糖果融化掉,身体内外都被这甜蜜的水蜜桃味道环绕着,这淡粉色的气息敏捷地跳过心灵,沁人心脾,用它独有的甜蜜勾勒出了一幅精致、幸福的画面。

记忆深处的那个场景,是在那个平凡而又质朴的农家小院里开始的。满天的星辰镶嵌在夜幕里,透过花草还可以看到一股偷偷溜出的微弱的、细小的光芒。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和我共同在游戏中度过童年。奶奶慈祥的笑容,伙伴

14 们天真无邪的微笑,无处不在的大自然气息,陪伴我不知不觉中从温暖洋溢的白天不留一丝痕迹地过渡到了安详静谧的夏夜。

童年从奶奶家的那个小院子里悄无声息地展开,混合着春的生机勃勃,夏的绿意盎然,秋的飒飒落叶,冬的白雪皑皑缓缓地推移着,像荡秋千一样温馨却又短暂,蒸发在那浓浓的夏夜里。

忘不了野花野草的淳朴气息,忘不了小虫在草丛里弹奏的歌谣,忘不了灿烂晚霞下不舍回家的目光,忘不了雨后架起的斑斓的七色桥梁。那静谧的一卷流云掩盖了夕阳,一缕红色的光芒不安分地透出云层,混杂着笑容,不加渲染地告别白天。

忧伤的乌云被夏夜的美丽冲刷,留在心底的是那像风铃一样轻盈悦耳的歌谣,像绚烂晚霞似的温暖袭人的微笑。

离别乡村的我回到家继续着我的童年,继续着我的欢笑,却再也没有像野花野草一样的气息,再也没有属于大自然的最原始最独特的味道。它化作一股暖流在身体中流淌,混杂着青草味的清香和金色暖阳的味道在心间荡漾。 一路风景,繁花似锦,再多的艰难险阻也都将在我的生命中消逝得不留痕迹,童年啊,因为有你的陪伴,未来的道路,更加美丽!

名师点评

“深处”不光有风景,更重要的是感受。可以说,作者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15 文章的主题是写童年的。作者大可选取一两件童年的趣事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怀念之情,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用素描的笔法简单地勾勒了童年的一幕幕场景,将对童年的深深怀念和对童年渐逝的淡淡忧伤浓缩于字里行间,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结尾笔锋一转,写童年永留心间,伴我成长,使文章的意境得到进一步升华。

审题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这是歌曲《蜗牛》里的一段歌词。诚如歌曲唱的那样,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个大大的梦,有的实现了,有的还没有实现。

请以“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思路点拨

首先,认真审读题目,题目“圆梦”,应理解为为实现理想而行动。这里的“梦”并非是做的梦,而是对理想的诠释。理想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了理想,我们的生命就会索然无味。“圆梦”还应体现在行动层面,演绎圆梦的过程,而非名词概念的阐释,所以题目的隐含意思不能忽略,“圆梦”是有过程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波折,不是一下子就实现的,才紧扣题意。

16 其次,在行文选材的过程中,大题小做,就是将“梦想(理想) ”具体化,选择小角度写。“梦想”就是自己的目标(大目标、阶段目标、小目标) 、理想(远大理想、阶段性理想、小理想) 、愿望(大小愿望) 、发展方向(阶梯) ,如: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发表文章,等等。

最后,要写出我(自己) 的情感变化,一开始的渴望、实现过程中的失败与沮丧、灰心继而不放弃到实现后的欣喜与自豪之情,这样文章才真实动人,从而打动读者。

17 2017年中考作文技巧指导:灵活构思作文

技法概述

构思就是根据文题或材料,结合要求,对本次作文在心中进行全面的考虑。曹植七步成诗令世人叹为奇才,左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以至于洛阳纸贵,其功夫全在构思上。那么,考生该如何运用灵活多变的思维来开创考场作文构思方面的新局面呢?

一、角度要“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说,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写作角度,越是奇妙无穷。考生在构思考场作文时,如果能从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入笔,切入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顺序要“活”。“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对情节的设计上。文章情节必有高潮。没有高潮,情节就没有起伏,缺少波澜,难以吸引读者; 而情节的高潮需要组织和铺垫。靠什么来铺垫? 就要靠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它就好比把一条河拦腰堵上,堤坝上游必将积蓄起更大的能量,这样开闸放水时才会形成更壮观的景象,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方式要“活”。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使你的文章另辟蹊径,熠熠生辉。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发人思考,令人耳目一新。如果大家都用第三人称叙述,你不妨用第一人称甚至第二人称叙述; 如果大家都以叙述性语言为主,你不妨以描述性语言为主,等等,不一而足。

18 四、结构要“活”。文章的结构要灵活多变,一波三折,曲径通幽。在众多方法中,“抑扬法”尤为多见,考生屡试不爽,运用时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文章收到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悬念法”更是频频出奇招,构成文章悬念的技巧一般为“起悬—垫悬—释悬”,娓娓道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真题再现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________得太快

题目二:原来________还在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不少于600字。

试题解读

作文题虽为二选一,但思维彼此交错,写任何一题都需要对二者的综合思考; 同时也需要学生唤醒自身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才能从具象进入抽象。该题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又能拉开档次,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

先看第一个题目:________得太快

仔细品读,题目有几种补题方法。

19 一、补人生、时间、岁月、青春等

充分理解题目中的“太”字。写作思路可以侧重两点:一是表示警醒、告诫。时间飞逝,一定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要明白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要好好地把握现在,才能创造幸福的未来。完全可以写一些珍惜和充分利用时间的故事。二是表示遗憾和悔恨。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就过去了,回顾来路,一路是遗憾,此时顿觉时间的珍贵,可是已经晚了。告诉大家,不要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叹息,而要总结失败的经验,今天启程,把握好明天。如可以写某人消磨时光而后悔的故事。

二、补思想、观念、形势等

一切总是在我们不经意之间,匆匆从我们身边走过。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要时刻改变自己,不落伍、不掉队。既可以写赶不上形势的人与事,也可以写紧跟时代步伐的人与事。

三、补快乐、幸福、痛苦、坎坷、挫折等

快乐总是短暂的,痛苦总是漫长的,这只是一种感觉。快乐与幸福不是成功之后的喜悦,应该是一种经历和过程。通过补题为文,要告诉读者,什么是幸福和快乐,怎样享受幸福和快乐。同样要如何去看待痛苦、坎坷与挫折,只要心中有理想和愿景,这些都是暂时的。其实在经历痛苦、坎坷与挫折的过程中,我们享受这坚强、拼搏和努力带来的幸福与快乐。这一话题是一个辩证思维的过程,只要把握住正能量的传递,文章就好写。生活中这样的人与事很多。借用2014年绍兴的中考作文题,也许自己就是“那一束阳光”。

20 再看第二个题目:原来________还在

仔细品读此题,无论是写作主题还是选材范围比前一个题目更广。要写好此题,必须抓住关键词“原来”,对这一词语的理解是关键。很多考生对词语的解释含含糊糊,导致自己对题意理解不清,就很难把握题目的命题方向。在有些题目的审读上,关键词语的解释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充分体现出了考生对于字词的掌握水平。

在词典里,“原来”一词有如下解释:①开始的时候,从前; ②起初的,没有经过改变的; ③表示发现真实情况。结合以上解释,我们可以做对应的补题,确定相应主题。

这里可以补人、物、事、景,也可以补一些灵魂、精神、信念、追求、理想、爱心、毅力、恒心等,当然也可以补幸福、快乐、微笑等。不管这里补什么,都是表示一种经历之后的醒悟、领悟、懂得、明白、发现等,也是一种没有料想的惊喜、感悟、感叹和震撼。

满分作文

时间过得太快

总是感叹时间过得太快,纯真的童年时光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却已成为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伙子。有时看着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会感怀自己哪一天也会垂垂老去。但人生不能只由伤怀组成,我们应该微笑。正因为人生短暂,我们才更应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和每一丝真诚的感动。

21 珍惜亲情,它让我们的生命之湖漾起美丽的涟漪。早已熟悉了母亲关怀的问候和父亲沉默的眼神。但只因熟悉,却忘记了在母亲为自己盛饭时说一声谢谢,忘记在父亲抚摸自己的头时有一丝感动,甚至愚蠢地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做的。直到那天,母亲在夕阳余晖中散开头发,我看到几缕苍白的银丝在晚风中飞扬,不禁泪流满面。在我看来爷爷奶奶的老是可以接受的,而父母的老却是难以接受的,因为他们曾经是那么的年轻和美丽。翻着老照片,看着那些风华正茂的面容,我告诉自己,要珍惜这份亲情,这样才不至于在失去时太难过。 珍惜青春,它让我们的生命之歌传到遥远的地方。我们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我们已懂事,但还不用为家庭操心,我们有许多真挚的朋友,我们拥有灿烂的青春。虽然现在的学习生活看起来有些单调,但我却不愿拘泥于此。我喜欢在父母出门时偷偷看场球赛,并为之兴奋或遗憾; 我喜欢和朋友们酣畅地聊天,聊过去、现在和遥远的未来; 我喜欢在星光的照耀下独自回家,仿佛我就是黑夜的游侠; 我喜欢在星期天呼呼地大睡,尽情地享受那份慵懒。我喜欢这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感觉,我想好好珍惜这青春岁月,这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它让我们的生命之屋绚丽多彩。我常常站在阳台上,看着夕阳中美丽的云霞,那份静谧让我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忧伤。我喜欢看纷纷扬扬的大雪从遥远的天国飘落人间,那些纯洁的天使让人不敢低俗,情不自禁地高尚。我也会在晴朗的夏日坐在河边,静听河水趟过鹅卵石的欢畅,那种轻快让我想到小时候的快乐时光,禁不住直想笑。如果我们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个世界真的很美丽。

22 珍惜亲情,珍惜青春,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生命的步伐在欢快地舞蹈,舞过鲜艳的百花,舞过荡漾的荷塘,舞过飘落的枫叶,舞过纯洁的飞雪,舞向美丽的天堂。

名师点评

关于时间的作文俯拾皆是,最后归结的主题也往往是感伤时光易逝,劝人们珍惜时间、努力进取等。如果照此构思,文章难免流于平淡,不能出新。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没有单一地写惜时,而是由时光流逝,联想到亲情、青春和一切美好的事物,告诉我们要珍惜这些美好的事物,让生命焕发光彩。文章构思新颖,语言优美动人,的确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构思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年既然分为四季,是鲜花,不一定非在春天盛开。”的确,春有百花夏有荷,秋有丛菊冬有梅,花开不只在春天,这是物性使然。自然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人早慧,而有人则大器晚成; 有人平步青云,而有人则曲径通幽; 有人登顶是“华山一条路”,而有人则中途易辙领略到另一番风景„„

请以“花开不只在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23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行);(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思路点拨

“花开不只在春天”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比较明确,“不只在春天”是关键词,是写作的重点。

从审题来看,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议论文、散文或记叙文,也就是说题材发挥空间大。在写作之前,考生要明确写作方式、文章的感情方向和文风基调,要理清自己写作的重点。

而从构思来看,“花开不只在春天”可以选择的角度很多。如写某人,可以介绍他(她) 大器晚成的经历; 如写某事,可以介绍通过巧妙途径达成目标的经过; 如发表议论,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论证只要努力,终将成功等观点。 可以说,这个题目是比较好写的,一般都不会偏题。但要写好,我们所要花费的功夫却不能少。

其实,对于文采一般的学生来说,在平时多阅读多积累素材是很不错的,因为素材的罕见程度会影响到你的分数。此外,像有一笔好字、卷面整洁、文章结构分明、采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等,这些都是提高作文分数的方法。

24 2017年中考作文技巧指导:文章重在立意 技法概述

清代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即文章的主题,这一表述形象地表明了千古文章意为高的观点。综观2014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满分作文,因立意而胜出者不在少数。考生如何在立意正确的基础上做到立意深刻、高远,是有法可循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摸索、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列举如下:

一、留心生活,由小见大法

由小见大,是指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所刻画的形象进行取舍、浓缩、强调,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在作文时,我们常常选取的是小角度,叙述的是小事情,描写的是小场景,刻画的是小人物,但这并不决定我们写出的文章立意必然肤浅。善文者,虽然选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能表现出大的思想、意义。中考作文中,考生不妨借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小人物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

二、善于类推,由此及彼法

由此及彼,即运用发散思维,由此物联想到彼物。针对此类立意的文章,作者可以通过横向组合的方式展开笔墨,在横向拓宽中表达主旨; 也可用板块式行文,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支撑文章的主旨,从而使文章的主旨更为丰厚,更为深刻。

25 三、关注热点,由浅入深法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时,考生要聚焦生活热点,揭示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及时代性的社会问题,由浅入深地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象出发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此类立意的文章,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且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四、展开联想,由实到虚法

由实到虚,是指从眼前实在的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此类立意的文章不仅要描述所选对象的表象,而且要揭示其蕴含的精神实质,即由对现实中某一事物的描述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虚拟内容。由实到虚法能使习作的立意更加深远。

五、追根溯源,由果导因法

凡事有因,无因不成果,有后果则必有前因。因与果的联系,才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变化。由果导因,是指我们由所描述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其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采用此类立意法,往往能使文章主题突出,底蕴深厚。 真题再现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我们既可享受春之妩媚、夏之热忱,也会经历秋的萧瑟、冬的沉寂。沿途的风景,我们都别错过。一首歌,一本书; 一场细雨,一条曲径; 一声响亮的喝彩,一回意外的跌倒„„每一种经历都充实着我们的人生。

26 请以“不错过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3)不要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 本人的姓名、校名。

试题解读

作文题“不错过________”,虽是半命题作文,但逆向立意鲜明,。既然生活万象纷杂,错过是常态,而题目在价值导向上逆向强调“不错过”,那么其对象一定是有意义的或很重要的。这里细细推敲一下,不难发现,“不错过”有指“不再错过”或“不能错过”的意思,前者可以写成往事追忆,后者可以写成人生宣言。

明白了题目的基本意思后,要写成此文,需过两关:一是选材关,二是立意关。

首先,就“选材关”而言,最好不要凌空蹈虚,写成“不错过理想”“不错过青春”“不错过爱”等过于空泛的文章。建议要化虚为实,化情为物。据此梳理一下,“不错过”的对象可以是一次比赛的机会,一场精彩的表演,一次难得的重逢,一次深情的送行,一次对友人冰释前嫌的道歉,一次对亲情精心凝神的体悟,一次日出日落的守候,一次春天里的桃花盛开等等。

其次,要过“立意关”,就需要在平凡小事中,有所提炼,能升华出不一样的情感和思想来。“错过”与“不错过”既是一个生活的问题,也是一个哲理的问题,都有耐人寻味的情思和意趣。“不错过”似乎更多地包含着主观的

27 对生活与人生的认知和选择。所以如果考生能在叙事的基础上,恰当地抒情议论,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只是用故事本身说话,过于含蓄甚至隐晦,对于考场作文来讲,则是不太可取的。

综合而言,此次作文题鲜明地体现出了两个特点,即生活化气息浓,选材开放性强。既能让考生容易入手,又能考查他们的生活感悟力和思辨力。 满分作文

不错过风景

周末清晨,窗外笼着一层轻烟。房前的树,沐浴在轻纱般的雾里,静默着,又像在对我诉说着什么。我忍不住走出门去探寻。树下的地上,躺着几片昨晚落下的叶子,黄黄绿绿,有些斑驳。我的思绪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微风吹起的叶子走走停停。

读过一个故事:

女孩叶子,聪明伶俐,天真可人。她跟随大人们去报国寺。一路上,她让一只布猴坐得更舒服一些,让布制的心脏也感觉到人怀的温暖; 她给虫子一个放心飞行的空间,让它们无忧无虑地做完一个纯真的梦; 她把迷路的蚯蚓送回家,就算害怕了,也要在害怕之前完成自己必然的壮举。

并非只有“到达”才算是真正的到达,路途遥迢,但到达的意义无处不在。 叶子,一个有趣的名字,一道风景。

28 读了这个故事,很少有人会去想为什么,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叶子”,最后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凡是植物,都有叶子; 凡是个人,都见过叶子。嫩绿的叶子,绚丽的叶子,枯黄的叶子,飘落的叶子。叶子一生短暂,长的一年,短的几月。有人说,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求。叶子的凋零,是孤单随风。女孩叫叶子,女孩是叶子,叶子才懂得生命的短暂,才有佛心。叶子来自大树,来自自然,有着最真的温情和最美的怜爱之心。所以,叶子不愿错过任何美丽的风景,因为它也是一道风景。

偶然,听过一场精彩的辩论——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或许我们都未关注于正反方谁输谁赢,而是关注每一个辩手对自己观点的阐述。结果,我早已忘记,却深深记住了其中的一句话:生命的结果无法预知,生命的过程却可以调控。

人的生命过程如同登山,山顶的风景固然美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却是途中的艰辛、劳累,一路上的风景不能错过。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与时间赛跑,不停地错过美丽的风景,只为到达某一个终点。到头来才发现,那不是终点,而是中点。人们还得继续飞,继续赛跑。错过春日阳光灿烂,错过夏日绿意浓郁,错过秋桂花香四溢,错过冬雪飘扬冰洁。

我愿意在这样的日子里,停下脚步,让每一寸土地留下自己的脚印。人生应当如此,像一片叶子到处走走停停。

29 一片叶子,打了一个旋儿,缓缓地落在了我跟前。我捡起它,发现它还未曾黄去,却也早早落下。我抚摸着它深深浅浅的纹理,那些纹理中每一个分叉的地方,仿佛都记录着一个不该错过、却已错过的风景。

我想,人就是一片叶子。生命的过程,苦中带甜,是如此美好! 我告诉自己,不要错过风景。

名师点评

“感悟自然,不错过风景”是本文作者在构思时的着力点。自然的众多事物中,山有奇崛险怪,水有千变万化,树有万种风情,花有花开花落,云有千姿百态。作者善于抓住其中的一个小方面,从“一片叶子”这细微之处切入。同时,作者巧妙地借助一个故事,将叶子与人联系在一起。这样,人即景,人即物。把人物心中的某种情感、情绪和情趣,寄托在对叶子的描写之中,借自然界树叶的荣枯来抒发自己的感悟:不要错过风景。另外,文中多处景物描写均有奠定文章的基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作者有较强的思辨能力,而文中含有哲理的句子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如“生命的结果无法预知,生命的过程却可以调控”“人的生命过程如同登山,山顶的风景固然美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却是途中的艰辛、劳累,一路上的风景不能错过”等。

立意练习

请以“好梦如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600字以上(诗歌不少于16行);(3)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30 思路点拨

这个作文题带有一定的哲理意味且具有丰富的内涵。

在立意方面,多数考生可能会写成记叙文,叙述自己一次“好梦”的经历; 或写成抒情散文,大谈“好梦”如何“如画”。这样写也未尝不可,只是不够深刻,很难写成一篇动人的佳作。

要想立意深远,首先应深入分析文题,关键还是要在“好梦”上做文章。“好梦如画”,“好梦”从象征义上可以理解成“梦想”“志向”等; 从范围上可以延伸为“成长梦”“社会梦”“和平梦”,甚至是如今常提到的“中国梦”。只要能从这些角度来理解“好梦”,文章的立意就深远得多了。可以谈自己的人生理想、未来展望; 可以表达对和谐社会的想象,对环境改善的期待; 还可以抒发对国家繁荣富强的赞美,对世界和平安定的向往。

2017年中考作文技巧指导:选材新颖别致

技法概述

有人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文章的立意、结构和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人的灵魂、骨架和肌肉。一篇文章中,立意和结构再好,如果没有内容(即材料) 去体现,也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说文章的选材十分重要,决定着文章的成败,也决定着文章水准的高下。中考时,怎样才能使文章的选材别有洞天呢?

一、撷取时代“浪花”,选材鲜活典型

31 考生要及时捕捉到那些新生事物,敏锐地撷取时代的“浪花”,选择鲜活典型的素材。考生也可根据对社会的观察,选取具有时代特点的人物事迹,选取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选取不为人知的新鲜事物,选取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使文章内容能牢牢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选取动人镜头,选材真实感人

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最能拨动读者感情的弦,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考生在写作时,要根据写作需要,认真选择那些能震撼人心的精彩瞬间、动人镜头和感人画面。

三、大胆转换视角,选材新颖别致

“干花不如鲜花美。”选材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由于考生生活阅历浅,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捕捉到新的信息。这时,可以大胆转换视角,弃故纳新。有些内涵丰富的材料,即使不是新的,若能巧妙地转换视角,从新的角度来挖掘,必能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避开人云亦云,选材独特创新

人人皆知的材料,众人都关注的材料,用这些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千人一面。考场作文选取的材料越典型越独特,文章就越能产生强大的说服力。考生如何在选材上做到典型独特,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呢? 这必须要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选择突出自己体验的材料,经过几轮精心的筛选,留下那些典型独特的材料,则能使文章在选材上“以一当十”,收到震撼读者的效果。

32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试题解读

作文题的独特之处是将学生视角引向“自我”,发现自我之美,自我之长,抒写自我之价值,这是对引导学生关注外在世界的传统教学思维的一种突破。 从作文题的形式上看,2014年和2013年一样,回归到命题作文这一传统的考查方式。从命题思路和风格上看,题目贴近学生,引导学生审视自己。而且文学色彩较浓,富有诗意,这也与前几年基本保持一致。

但是,在延续2013年的形式的基础上,2014年又有了些许创新,即提示语的使用。前几年的作文题,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基本上是直接出示作文题,而2014年在作文题前增加的一段提示语:“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审题的

33 难度。优美雅致的提示语,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考生的审题思维,便于考生打开思路,从亲身经历的生活中搜寻和组织写作材料。同时有利于考生克服考试紧张心理,调整考试情绪,使他们渐进作文思维的亢奋状态。

这个命题在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注重了正能量的宣扬。人间处处温情在,社会处处有阳光,它反映了社会的温暖和谐。而“我”也参与了其中,享受阳光的同时奉献阳光。引用到文中,结合现实,就是旨在倡导学生要有爱心,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献出爱心,有自信,乐于助人。

审题时,从“阳光”这个意象中,考生不难联想到光明、快乐、温暖、爱心、奉献、力量、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活力„„从而进一步联想到“阳光”可以是生活中具体发生的事、存在的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指代,甚至可以引申到平凡、微小和伟大等。当考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时,文章的立意和选材可能就会有新意了。当然,关键在于学生从哪个角度切入进行写作。 在审题过程中,考生还不能忽视“也”这个关键词。“也”表示同样,蕴含了所写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考生独特的感悟、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这个意思。一个“也”字,要求在具体文章中有考生认识的转变。整体而言,这个作文题能引领考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从身边小事中逐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成长,在写作中完成一次对自我及身边人、事的观察与体悟。 作文想拿高分,除了要审准题外,还要有新意、有特色,具体来说就是选材独特、寓意深刻、文字具有表现力。选材上要新颖,不要仅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可以活用社会热点中的材料。材料丰富鲜活,视野更开阔。当然要记住最

34 核心的一点:无论用何种文体,考生都要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应展开具体细腻的情感体验描写,或通过叙议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一目的的思考认识。 满分作文

我也是一束阳光

亲爱的自己:

你好!

当你启封读到这封信时,你也许是富可敌国,你也许是穷愁潦倒; 你也许是功成名就,你也许是默默无闻; 你也许是才高八斗,你也许是碌碌无为。但无论你处在何种境地,请在内心相信:

我,自己,虽然没有天分,但努力也会是一束阳光。

未来的自己,你是否记得那个雨天。老师在讲台上宣告每一个人的成绩,却迟迟不见我的名字,你心里发虚,像窗外的蓝天被乌云袭卷吞噬。终于,那时刻到了,老师瞥了下试卷,嘴里哼笑了声,格外大声地叫了我的名字。恰在此时,外面打了声闷雷,教室里的灯忽地一闪,我拖着双手去讲台上拿卷子,眼睛重重的,只看见老师一脸的不屑与怒气。额头的筋突显得根根分明。接过试卷,雨开始哗哗地下,一直下,下进我的心,心越积越沉,落到了尘埃。 太黑了,乌云笼罩了一切,透不出一缕阳光。

我把试卷塞进书底下,同学都走光了——这时刻,还会有谁愿意留在这闷热的教室里呢? 在这时,我发现教室格外的大,映照着空虚的自己。

35 想想,我到底是不是一块读书的料,自己也曾努力过,仔细听老师的一字一句,不会漏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自己也曾付出过,认认真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难题也会尽量去弄懂; 自己也曾发愤过,清早爬起来记单词,深夜亮着灯鏖战到底。但我还是失败了。

但是,母亲说过没伞的孩子,只能奋力奔跑! 只要努力,自己也能变成一束阳光,穿过乌云!

于是,在七月,这个本该是充满童心与色彩的月份,我的眼里却只是满片的绿荫和过分的知了声。我在家里,身旁台灯上贴满了注意事项和备忘录,一边是期末没有完成的练习册,那张期末阶段的时间计划表贴在墙上没有撕去,四周微微翘起。要是让那几个死党看见我暑假还这般模样,定会认为我吃错药了呢! 上次我就认真地看了会书,那些人说我的样子怎么看都是会拿出武士刀切腹自尽的样子!

我知道——

没伞的孩子,只能奋力奔跑! 努力也能使自己成为一束阳光,和别人一样一起去经历。

终于,初三的开学考,老师又在讲台上宣布每个人的成绩,很快轮到了我的名字。我成功了,我等着这一刻,等了很久!

巴尔扎克说,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我说努力可弥补天赋,我也是一束阳光!

36 未来的自己,你记得那首歌吗? “虽然我没有天分,但我有梦的天真,付出青春不留遗憾! ”

所以无论你现在怎样,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变好,变成一束阳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祝永远阳光!

自己

名师点评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与挫折,但只要能保持一种乐观、阳光的心态徜徉于这大而又小的社会,生活必将充满爱和希望。

本文最大的闪光点在于它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选材视角。用书信的形式,给未来的自己写信,也是为梦想和希望写信,既鼓励了现在的自己,也为未来的自己展开一片灿烂的天空; 以自己一次考试失败和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为材料,告诉未来的自己“努力也会是一束阳光”。

难能可贵的是,文章的语言清新凝练,且不失对生活的独到的感悟。无论是环境描写的衬托,还是细节描写的贴切和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非常的精当。如结尾部分引用巴尔扎克的话,突出文章主题,深化文章的中心。

文题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37 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清新和谐是自然的味道,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睿智哲思是佳作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厚重沧桑是历史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咀嚼,用心感悟,人间真味尽在其中。

请以“味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面对“味道”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写到的东西很多,如青春的味道、生活的味道、友谊的味道、亲情的味道等,我们并不缺乏写作的对象。然而,正因为话题的开放,要写好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材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比如,写青春或生活的味道,如果局限于描绘青春的欢乐或忧愁,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显得比较空泛,文章很难写出亮点; 如果选取青春或生活中的一两件有波澜的事来描述,写出矛盾和波折,最后从中感悟出青春或生活的味道,这样就更能吸引人了。同样,写友谊的味道、亲情的味道等,也应通过典型事例来突出情感。

但是,要想选材独特,首先要做到有材可选。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积累、多感受,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化为我们写作的可用对象,为我们的文章增光添彩。

2017年中考作文技巧指导:文章结构精巧

38 技法概述

好的结构,能带领读者快速理清行文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获得审美的愉悦。精巧的结构,就像一根“线”把那些材料之“珠”一下子全串联起来。在写中考作文时,结构讲究精巧,材料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形式要不落俗套,要给人新鲜之感。开头一般要单刀直入,引人入胜; 结尾须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衔接要紧密; 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上下连贯,浑然一体。考生应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灵活多样地谋篇布局。

作文的结构,按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三类,按材料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传统式和创新式两大类。考生如能掌握一些创新的结构形式,对写好考场作文是大有裨益的。

常用的创新结构有日记连缀式、镜头组接式、小标题式、书信体式等。日记有利于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日记体写作有利于丰富文章的内容,对于平时写作水平欠佳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实用的结构形式。镜头式,也叫剪辑式,有些材料并不新鲜,但一些聪明的考生能借助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以及画外音的形式来展示丰富的内涵。这样的文章往往因结构新颖而平中显奇,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中考作文中就不乏这样的满分作文。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之效,又可以减少过渡性文字的铺排,更好地突出重点; 既可使文章疏密有致,卷面整洁悦目,又可充分展示考生的人文素养,吸引阅卷者的注意。运用书信的形式,可以面对面倾诉,缩短距离,有利于表达真情实感。中考作文如能巧妙运用书信体的结构形式,就能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39 当然,结构上的创新定要建立在内容健康向上、材料新鲜丰富、语言生动形象的基础上。文章的结构形式大可不拘一格,利用精巧的结构形式,为文章增加亮点,从而使你的中考作文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真题再现

请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和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试题解读

2014年安徽中考作文题是全命题作文,相信很多考生第一眼看到作文题后,都会会心一笑,因为几乎每位考生,都不止一遍地写过这个作文。这说明2014年的中考作文体现了一贯的命题要求,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对考生思辨能力要求不高,给出了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独立审题,写出真情实感,从而避免了脱离生活实际,胡编乱造的弊病。对于这个题目,任何一个考生都有话说,很容易入手。

然而,入题容易出彩难,作文题容易写也就意味着不容易得高分。要抓住某一方面或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展开,才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作文要得高分,要打动人,就一定要说真话,感情真挚。

40 “好写”不等于“写好”。从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很容易写成简单的自我介绍,没有个人的鲜明特点。写过类似的作文,也看过诸多范文,恰恰容易千篇一律,难有新意。另外,学生容易写成说明类的文章,将自己的一些方面逐一罗列,很轻松地凑够字数,但得不了高分。

在500字的篇幅内,要让“自己”在阅卷老师面前立起来,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突出个性,写出新意,如同漫画和速写,勾勒出人物轮廓的同时,要将最具特色的地方予以突出和强调,这才是决定得分高低的关键点之一。 能否升华主题,也是高分与低分的分水岭。这道作文题有一定的寓意,初中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和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作文要表现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笔下的自己是否积极健康向上,也会影响得分。

高分作文应该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佳作,即形神兼备、文质俱佳。考生只要在两个方面注意,一般都能获得高分。

一、表达方面:作文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都要有清晰的结构、流畅的语言,这样才能给阅卷老师一个最初的好印象。

二、内容方面:各个不同的自我,都要有新颖的角度、真挚的情感。 但凡能得高分的考生,或叙述个人成长的经历,或描绘自己独特的爱好,或提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独到的见解; 而那些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的文章得分就很低。因此,考生在写作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运用自己的眼光去深入思考、提炼作文的主题,写出一篇实实在在、情真意切的文章。从“新”字上做文章,在“情”字上下功夫,方能与高分握手。

41 满分作文

说说我自己

窗外,细雨纷飞,寂寥的心流浪在六月灰暗的天空下。数载寒窗,临近毕业时,却倍感失落,总觉优秀离我相距太远太远。我问自己:我是否真的很失败? 我何以为我?

是的,我相貌并不出众,可我勇于面对。少了与同龄人相互攀比的资本,我却有很多的时间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少了物质上的满足,我却以另一种方式陶醉于西域的大漠风沙,流连于三月江南的杏花之中,出身的贫寒,并不是我自卑的根源,头脑的空虚与青春的虚耗才是真正的悲哀。

是的,在茫茫的人海中,我并不出众,但我一直在努力。梦醒来了,心中活着,只要心活着,便有梦的延续与重圆,我没有过人的天资,在通往金字塔顶的途中,我甘愿做那只慢性的蜗牛。没有青山的伟岸,我却有平原的开阔; 少了大海的波澜,却多了小溪的娟秀。我以袭击的方式努力,并不在乎最终的收获。

是的,尽管现在我不被人重视,我却始终充满激情。我也曾梦中乘舟横绝千山,可现实总是无奈,可这一切并不能浇灭心中向上的火焰。那只是黎明之前的黑暗,成功彼岸附近的风浪。我相信天道酬勤,有志者事竟成。

是的,在别人的眼中,我是无足轻重的存在,可在我心中,世间却因我而多了一分精彩。我迷恋于天空中飞鸟的自由,飞鸟存在的美丽,从此多了一个人理解。我迷恋于海面上的千帆竞逐,那撑帆的舵手,便多了一个喝彩。

42 于是,我方明白,在世间,没有永远的成功,更没有绝对的失败。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我存在,只要存在,一切都可以改变,只要存在,一切都可以创造。没有喝彩的现在,我为自己喝彩,在我心中,我就是一道不败的风景,可掌控自己的步伐。

风景这边独好,一切还待明朝。

名师点评

不因平凡而自弃,不为挫折而气馁,心里洒满阳光,便能活出精彩。文章立意深远,语言明丽,可谓佳作!

作者开篇设问:“我是否真的很失败? 我何以为我? ”引出了下文中就自己不足之处所表达出的自信。作者在表达自信的过程中,先肯定不足,再表明自己的独特之处,令人信服。结尾两段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衔接自然流畅,体现出了作者良好的谋篇技巧。

文题练习

阅读材料,按要求习作。

列夫? 托尔斯泰说:“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 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果戈理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请以“________也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43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左右;(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思路点拨

写作此类给材料的半命题作文,若是随意地引用材料,容易导致内容大同小异。我们最好借助材料,打开思路,寻找与众不同的角度。考虑到大部分同学会写自我的幸福生活与感受,你若能用童话或寓言的形式,用物的身份来感受幸福,内容自然会新颖夺目。

在结构上,我们可以摆脱传统的铺叙式,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的方式来行文,以达到令人眼前一亮的目的。比如,可以在文前拟一题记,先揭示主旨或创设环境,再围绕这一主旨或环境行文,写成一篇以感悟幸福为主题的叙事抒情散文; 也可以采用镜头转换的方式,将生活中的几个与幸福相关的瞬间连缀在一起,构成一篇以寻找幸福为主题的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或童话作品。

总之,只要能写出新意,同时做到文通字顺,你的作品必能引人注目。

2017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开头和结尾

导语: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开头和结尾,可以为文章增添不少色彩。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写作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开门见山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44 《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记一次乒乓球赛》的开头, 交代了时间的人物、起因和时间。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美好生活的剪影》的开头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

(3)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

一篇题目是《记一堂生物课》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上课铃声响了, 大家都走进了生物实验室。”

二、非开门见山法

这里所说的“非开门见山法”, 并非无“门”, 而是使用写作技法(如议论、描写、抒情、引用等) 、修辞方法(如设问、比喻等) 或其它的方法(如设置悬念等) 把“门”装饰的更美一些, 使文章更添文采, 进而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主题, 更引人入胜。如:

(1)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45 《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 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衬托的作用。

例文《逝去的岁月》、《分房》开头使用的是这种方法。

(2)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法

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例文《不寻常的考试》都是用了这种开头方法。

(3)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人民的勤务员》的开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一段著名的话,以这段话开头,对后文记述雷锋的事迹,无疑是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入题新颖、感情真挚,点明了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

(4)引人入胜的提示法

《第二次考试》的开头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读者的注意,自然会使人想到:“这是为什么? ”急于从后文中寻找答案,因而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46 (5)吸引读者的设问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 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 你到过我的家乡吗? 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在写作当中,有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结 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结构首尾呼应,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1)自然顺畅的结果交代法

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写了一个女乞讨者三年前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的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事件的经过。结尾写道:“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

47 已经不认得我了! ”这一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例文《记一次乒乓球赛》使用的也是这种结尾方法。

(2)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

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很多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3)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例文《春天的色彩》、《分房》的结尾也是这样的。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4)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

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48 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例文《逝去的岁月》在结尾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5)激励读者的感叹法

有些文章结尾既不是总结中心,也不是启发联想,而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爱与憎。《白杨礼赞》的结尾就大声疾呼道:“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 ,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文章结尾与开头一样,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以上提供的方法仅供参考,写作时要根据内容与中心的需要恰当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中考满分作文是这样写出来的

以下18计,希望同学们能细细研读,作文乃半壁江山,用上两三计,都能给阅卷老师留个好印象,现在训练还来得及!

1.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初中生一般不提倡写议论文。

2. 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49 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

3. 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

“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 避免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尺子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 如果偏题、离题,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 一定要完篇

熟话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7. 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

50 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8. 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

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酽酽的歌喉)。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9. 行文中要多次扣题

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10. 思想要健康

“思想健康”不是说要你只说冠冕堂皇的话,不是要你刻意拔高,“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无论考生写得如何缠绵悱恻,真挚动人,因其行为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这类作文自然得不了高分。

11. 观点不可太绝对,要留有余地

“义正”未必要“辞严”,“理直”未必就要“气壮”。联系现实生活时,涉及社会黑暗面时,要有分寸,不要一味指责。批评家长、老师和社会要与人为善,抱着协商与治病救人的态度,要提建设性意见。不可化身公知,尖刻、讽刺、挖苦。

12. 想像一个读者就在你的面前


相关作文

  • 2017年湖南中考语文复习专题-5年考情说规律作文500字
  • 第一节 5年考情说规律 人们常说"得作文者得中考天下",可见,作文得分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语文成绩的好坏,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中考的成败,因此编者研究了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四地市近5年的中考作文,发现其写作主题可分为如下几类: 规律总结: (1)命题形式.四地市近5年的中考作文考查形 ...

  • 等闲识得东风面 --2018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作文6200字
  • 1 等闲识得东风面 --2018年作文备考策略 永州一中 刘小忠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共有9套,包含10道大作文题,3道小作文题.其中,3道大作文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 道大作文题分别由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单独命制,剩余2道大作文题和3道小作文题均由北京市单独命制.虽然作文题的数 ...

  • 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0字
  • 2017年语文卷作文综评作文15200字
  •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7年高考今天正式拉开帷幕,全国共有940万考生走进考场.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2017年高考改革全面推进,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达到27个.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共有9套,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 ...

  • 备战2017年重温作文专项训练之作文预测1-20作文3000字
  • 四川省射洪中学2017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备战2017年重温作文专项训练之作文预测1-20 设计:我心 矫正※突破:依纲据本,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聚焦题点,加长规范的答题短板. 1 师寄语: 反复----印象深刻,反思-------方法灵活 循考点复习,依类题精炼 备战2017年重温作文专项训练之作文预 ...

  • 2017中考作文试题评价及分析作文3900字
  • 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试题特点及评析 一.试题特点及评析 试题特点及评析: 命题作文:命题贴近生活,使考生人人有话说,不易跑题,但也能考查出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适应能力."过节"这个命题作文能够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生活,易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关注人文精神,人 ...

  • 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作文26300字
  • 一.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 全国卷I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 ...

  • 备战2017年重温作文专项训练之作文预测11-20(教师版)作文3500字
  • 内蒙古霍市一中2017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备战重温作文讲与练之升格作文导写1-10 设计:霍市一中 凌云 矫正※突破:依纲据本,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聚焦题点,加长规范的答题短板. 1 师寄语: 反复----印象深刻,反思-------方法灵活 循考点复习,依类题精炼 备战2017年重温作文专项训练之作文 ...

  • 2007年中考语文作文复习作文2100字
  • 2007年中考语文作文复习 一.素材积累 (一) 说明: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可知,话题作文是作文考查的主要形式.研究表明,作文命题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诸如读书学习.社会交往.人生思索等,再细化一下也就是关于读书.友谊.真诚.平等.关爱.鼓励.自信.合作.探索.责任等方面的话题.但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