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评课稿(共7篇)作文8800字

初一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评课稿

评课稿

1、本节课教师重视了口头作文的训练,通过教师得当的引导,学生滔滔不绝,虽然说得不是太好,但毕竟学生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的是自己参与活动后的真情体验,当然这也与教师平时的训练也是分不开的。

2、教师处处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上,学生说不好,教师鼓励学生说;学生说到精彩出,哪怕一个词语,教师都会用欣赏的眼光赏识他或用恰如其分地语言夸赞他,所以整堂课学生兴趣浓厚,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教师引课自然,从上一篇的习作引到本篇习作,环环相扣,节奏流畅,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受,令听者回味无穷。

4、本节课教师敢于大胆创新,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师把提纲罗列在黑板上,学生被局限在教师的框框中去完成习作的教学模式,本节课教师根据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展示了自己朴实的教学风格。

5、教师能把握住习作的重难点,通过让学生反复读习作要求,圈画习作中的重点词语,教给了学生审题的方法。

6、课堂上教师处处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进了作文课,让学生轻松走进作文课。

7、《语文课标》中指出,不同学段的写作都要有真实、丰富的材料,本节课教师做到了,她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有目标地让学生收集所需要的材料,做到了真实。

8、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如提前准备的若干个水杯、暖水瓶、蒙眼睛用的毛巾等,这些材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用心良苦,目的是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 从而为后面的写作做好储备工作。

9、教师的教态自然、语言亲切而简练,课堂气氛宽松而活跃,教师指导得轻松,学生说得也很轻松,在轻松地氛围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有了写作的素材。

通过本次作文研讨课我有几点建议与语文教师共冕:

1、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语文教师从低年级开

始就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平时多注意搜集素材。

3、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篇二:习作评课稿

《往事》习作教学评课稿

金秋时节,校园的红叶悄悄爬上洁白的墙壁。十月的校园我们各位老师在课堂教学的阵地大展风采。我作为语文组的一名教师,有幸聆听了我校语文教师丁利平老师的习作《往事》,并参加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受益匪浅。整堂课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深深地涤荡我的心怀。他那巧妙的教学流程,大气优美的课堂语言,让我深深地震撼。下面,我就丁老师的习作课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目标明确,激发表达愿望。

丁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制定本次作文课的教学目标。一开课老师用对美好生活留恋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思考,简短的导入语富有回味的表达语气,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到自己五彩缤纷的往事生活,激发了孩子们表达的强烈欲望。因此,老师的话音一落,学生沉默思考几分钟后教室里边有学生跃跃欲试,他们的思维好像开闸的大坝滔滔不绝。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丁教师正是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用恰当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心灵,给学生提供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的舞台。

二、定位准确,注重学生自主性。

教学成功的因素除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详实材料外,关键是如何在教学中架设一条通向知识彼岸的桥梁,老师能够利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求遵循和贯彻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习作课的设计丁老师就集中体现了这原则。老师采用了“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丁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多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任务。如在指导选择材料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童年经历,老师根据学生的陈述发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探究就陈述的事情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做一概括,这样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对学生的回答讲评时,让学生相互进行点评,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精彩地阐释了新课标对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的定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

三、优化指导,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四、对比教学,指导方法简洁有效。

丁老师的习作教学和我们以往的思路有些不同,他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写法和材料,然后根据六年级学生对写事的习作的掌握情况出示本次习作的新要求,激励学生对新要求写出事情中人物细节的理解和写法注意事项做开诚布公的交流,同时让学生说说怎样的习作内容描写才算是细节,这时引导学生把阅读《穷人》《一夜的工作》中的细节描写的片段做一赏析,在听读说当中强化了“要抓住细节”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对刚才同学们陈述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做研究交流,引导学生突出本次作文的重点难点,实践的方法简洁有效。

五、几点不成熟的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教学本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习作指导的主要任务在于打开学生思路,《往事》习作课,要想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路,可以借鉴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带来的照片拓展更多的材料,让童年生活更绚烂。另外,在这节课上,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把陈述内容课前先写下来,评价和修改就更有效,指导性将更强,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课前和课后习作进步的足迹,对写作充满信心。

篇三:《看图作文》评课稿陈宣红

《看图作文》评课稿

——三年级看图作文训练之我见

陈宣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昨天上午, 听了两节看图作文指导课. 这两节课上, 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迥然不同, 教学语言各具特色. 祝老师的语言规范精炼, 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 于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 贴近生活, 学生听起来到嘴到肚, 容易接受.

这两节课的共同优点有:

一. 激发兴趣的方法简单有效

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昨天, 祝老师一开始问学生:今天, 我们上课的地方叫? 你是怎么知道的? 心情怎样? 谈话中既引出了本节课的关键词“观察”, 又使学生心情愉快, 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于老师一开始跟学生谈什么叫习作? 怎样习作? 让学生对这堂课充满期待. 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位老师自始至终都不忘鼓励学生, “你的想象真丰富”. “能学会别人说的也是最棒的” 等激励性语言充溢着整个课题.

二. 语言积累落在实处

三年级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 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 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祝老师在这方面是有心人. 这次习作中要用到表示心情高兴的词语, 祝老师不仅让学生说出几个这方面的词语, 自己还送学生几个. 不仅让学生会读, 还让学生当堂记录下来, 而且要会用. 我们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积累. 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的语言会越来越丰富, 总有一天, 写起文章来会下笔如有神.

三. 关注学生的实践经验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两节课上, 两位老师都注意到了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要. 如 “你掉过鱼吗? ” “夏天听到蝉怎么叫的? 这些问话看似简单, 实际上是在告诉学生生活与作文的关系, 我们的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这样, 学生就会自觉地去观察生活, 逐渐形成习惯.

最后, 谈一谈听完这两节课后的一点想法. 这两节课上都没有听到老师读范文, 我们觉得对于刚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 范文引路是很重要的. 读上几篇范文, 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一种素材多种写法, 还可以避免祝老师提示过多, 学生作文千篇一律, 于老师提示过少, 学生作文思路不清的担心.

另外,对于学生来说,鼓励显得犹为重要。在评点时我们应该要降低要求,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适时地给他们精彩处批上一句:“真棒,能用这么多优美语句了。”对他们一点点的进步,我们可以真诚地说:“又进步了,继续加油。”这样的评价,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唤起他们习作的热情。

篇四:小学作文说课稿

小学作文说课稿《人物外貌》片段描写{可用}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并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

长期以来, 小学生害怕作文的现象相当普遍, 他们视作文为苦差事. 三年级又是“说话”过渡到“写作”的转折点, 每到作文课, 绞尽脑汁, 生憋硬挤, 编出一篇文交差了事, 老师一遍遍地帮助他们修改, 苦不堪言. 针对小学生的作文现状,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 为了更好地体现三维目标, 我为本节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求, 抓住人物的长相、穿着、神态等方面的特点. 能力目标: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 写一段介绍自己或别人的话, 注意抓住特点, 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让学生乐写、爱写.

教学重难点:我把“让学生领会介绍人物的其本要领, 抓住特点, 按一定的顺序去写要描写的人物”定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 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激趣法:在课堂中设计讲故事环节、游戏环节,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写作,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情景教学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基于这种理论的指导, 教学中我创设一定的情境, 吸引学生注意, 激发学习热情.

三、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交流法:学生互相交流习作;

2、评价法:对同学的习作能正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 从而提高自身的口头表达

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形势下, 传统的“板鸭式”教学必然有背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尤其是作文教学, 若采取“板鸭式”的“满堂灌”, 则老师“累”学生更“累”, 老师讲得满头是汗, 头头是道, 学生却还是无从下笔,

这是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为此我们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 以“导”促“写”, 下面我就教学过程进行解说.

(一)故事导入

我给他们讲故事:古代有一个县要抓小偷, 于是贴了张告示, 告示上这样写着:个子不高不矮, 身材不胖不瘦, 脸不黑不白, 眼晴不大不小, 嘴巴不宽不窄. 而后提问:根据告示上的提示能抓到小偷吗?孩子们都说告示上没有抓住人物特点写, 抓不到小偷. 由此我轻松地导入到课题——外貌描写.

通过这种方法导入, 让学生感到有趣、轻松, 进而产生学习的冲动, 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猜漫画

“说话”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 是写作的重要前提. 在这一环节, 我出示了许多名人漫画让学生猜, 很多同学一眼就认出了潘长江和毕福剑, 我问孩子们:你们怎么一眼就认出了他们?孩子们都说漫画抓住了人物特点, 于是我又让孩子们看看漫画家抓住了人物哪些方面的特点, 引导学生从体型、长相、衣着、神态等方面去说. 这样让学生多说, 会让学生达到出口成章的程度.

(三)评一评、写一写、猜一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 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 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这个环节中我并没有直接要孩子们写作文, 而是先出示一张他们都熟悉的人的图片, 老师朗读出一段不完整的文字, 让学生评价, 从中引导学生按顺序去说, 并把人物特点说生动, 然后让学生观察在场同学或老师, 并用文字给他们或自己画肖像画. 在这里我并没有直白地说要写作文, 但学生已经在写了, 面且是兴致盎然地写. 写好后做游戏:猜猜我是谁——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的习作, 其他同学认真听, 听到与自己相关的特点就站起来, 如果没有按要求写的, 全班交流, 共同修改. 形式比较活泼有趣, 又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 让学

学生写起来也有话说, 这样既生在玩中学, 学生也因此感受不到写作文枯燥,

强化了教学重难点, 又让孩子们想写, 喜欢上了写作文.

四、课后巩固练习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顺落实到学的最优化. ”为了巩固知识, 我设计了练习:我的妈妈. 然后结合板书加以引导, 这样即回顾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 又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板书在一节课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的板书突出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让人一目了然.

篇五:我喜欢的小动物习作评课稿

《我喜欢的小动物》习作指导课评课稿

林珠泽

对于黄红老师上的本节习作课,我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目标明确,激发表达愿望。

黄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制定本次作文课的教学目标。一开课老师用你喜欢什么小动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思考,简短的导入语富有回味的表达

语气,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到自己对动物的回忆中,激发了孩子们表达的强烈欲望。因此,老师的话音一落,学生沉默思考几分钟后教室里边有学生跃跃欲试,他们的思维好像开闸的大坝滔滔不绝。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丁教师正是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用恰当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心灵,给学生提供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的舞台。

二、定位准确,注重学生自主性。

教学成功的因素除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详实材料外,关键是如何在教学中架设一条通向知识彼岸的桥梁,老师能够利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求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习作课的设计黄老师就集中体现了这原则。老师采用了“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黄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多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任务。老师根据学生的陈述发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探究就陈述的事情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做一概括,这样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对学生的回答讲评时,让学生相互进行点评,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精彩地阐释了新课标对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的定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

三、对比教学,指导方法简洁有效。

黄老师的习作教学抓住了本单元习作的课文,让学生自己发现《猫》的习作特点,然后从课文中发现自己该习得的写作方法。然后对比自己的提纲,领悟到写习性时该抓住特点写。这样从课文中来,又运用到习作中去,使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让课文的价值最大化。

四、几点不成熟的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教学本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习作指导的主要任务在于打开学生思路,《往事》习作课,要想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路,可以借鉴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带来的照片拓展更多的材料,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各种动物的习性。另外,在这节课上,教师如果能仅仅抓住习性,详细深入,而不是外貌习性一把抓,这样会显得课堂教学更有效些。

篇六:作文评课稿

写作课《寻觅春天的踪迹》评课稿

今天,徐老师执教了初二第二单元作文《寻觅春天的踪迹》写作课。整节课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发现春天,诉说春天,描绘春天。本节课给我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自然,富有诗意。徐老师引用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富有诗意。 出示图片:校园春景,运动会场景,让学生感悟春天,回顾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所发生的事情,然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描绘自己眼中的春天,自然导入,学生思考写作素材,并为后面的写作环节做口头训练。

二、对学生的评价语言精辟,优美。对于学生的口头描绘,徐老师给出这样的评价:“在你眼中这是一个诗意的春天”,“在你眼中,这是一个团结的春天”,“在你眼中,这是一个真诚的春天”,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评价语言精练,概括性强。

三、对作文题目进行审题指导,引导学生确定不同作文题目的不同侧重点。使学生明确“我眼中的春天”侧重写景,“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侧重记事。

四、引导学生赏析名家名作,从中学习写作方法。

从朱自清的《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让学生学习到写景文章要注意: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景物,可以让景物更加生动

2、注意词语的精雕细琢3、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

赏析“绿丝带”片段,描写运动会的片段,引导学生明确写“在

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里”要1、结合题眼2、情景理的融合3、记叙要结合自身经历4、要注意品悟生活

这些写作方法的指导精准到位,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对于本节课的建议:

1、对于第二个作文题目的片段赏析,所选取的“绿丝带”片段材料稍有难度,应当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2、短短40分钟的作文课,给学生的展示环节留下了遗憾,学生没有互相交流的时间,如果能给学生留出组内作品交流、组员相互修改,效果会更好,学生的积极性也许会得到提高。

听后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的一大难题,听了徐老师的课,收获很多: 徐老师授课语言精练优美,对学生的评价充满智慧,对学生的写作指导系统精到,这些环节值得我认真学习和研究。

另外,如何提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篇七: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说课稿《渔夫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说课稿《渔夫的故事》

一、说教材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二是进一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讲述故事。三是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二、说目标

《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选读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的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赏析能力。《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充分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像力,它不仅是阿拉伯人民的宝贵文学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文学瑰宝。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因此,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应是本文教学的认知目标。

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为本文教学的技能目标。 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本文教学的情感目标。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强、爱幻想、爱表演的心理特点,提出“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又会怎样跟渔夫们讲魔鬼的事? ”等极具想像空间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再想像,以达到本文教学的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像能力。

课文十分成功地运用了对话、外貌和心理描写,来刻画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渔夫诚实善良、勇敢机智,是正义力量的代表; 魔鬼凶残狡猾,卑鄙愚蠢,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故事通过渔夫这个形象,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通过魔鬼这个形象,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赏析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

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三、说教法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本文的总体教学思路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会根据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来自己读悟课文的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评价分析人物”、“创设情境,口语交际”等方法进行教学。

简洁而有个性的对话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爱模仿、好表演是小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通过分角色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并辅以表情、动作、姿态,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初步达到感知人物形象的目的。

四、说设计

1、简介作品,导人新课。

通过娓娓动听的对《一千零一夜》故事内容的讲述,营造神秘气氛,使学生的想像与作品的想像贴近,激发阅读兴趣。

2、快速阅读课文,概述故事内容。

课文较长,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概括有难度,因此,我让学生抓住三个词语“渔夫、瓶子和魔鬼”来概括,以降低难度,达到简明概括的目的。

3、根据“鲜明的人物性格”来分析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

首先指导学生同桌分角色有表情朗读对话,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性格,让学生从语言的音韵变化中分辨角色,整体上感知各自的性格特征。接着自读自悟,再全班讨论,具体分析人物特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概括出渔夫的“诚实善良,机智勇敢”,魔鬼的“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鲜明的性格特点,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4、从概括形象入手,归结寓意。

设计问题“看了渔夫和魔鬼斗争的过程,你明白了什么? ”让学生谈谈感受,自己归结出寓意,受到教育。

5、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在赏析课文之后,提出“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又会怎样跟渔夫们讲魔鬼的事? ”等题目,要求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口述一段话,以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开拓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不知不觉中达到简要讲述故事的目标。课后要求学生讲述《渔夫的故事》给家人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①推荐学生看我国古代类似的故事:《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②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一千零一夜》的兴趣。

篇一:小学作文评课稿

评课稿

1、本节课教师重视了口头作文的训练,通过教师得当的引导,学生滔滔不绝,虽然说得不是太好,但毕竟学生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的是自己参与活动后的真情体验,当然这也与教师平时的训练也是分不开的。

2、教师处处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上,学生说不好,教师鼓励学生说;学生说到精彩出,哪怕一个词语,教师都会用欣赏的眼光赏识他或用恰如其分地语言夸赞他,所以整堂课学生兴趣浓厚,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教师引课自然,从上一篇的习作引到本篇习作,环环相扣,节奏流畅,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受,令听者回味无穷。

4、本节课教师敢于大胆创新,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师把提纲罗列在黑板上,学生被局限在教师的框框中去完成习作的教学模式,本节课教师根据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展示了自己朴实的教学风格。

5、教师能把握住习作的重难点,通过让学生反复读习作要求,圈画习作中的重点词语,教给了学生审题的方法。

6、课堂上教师处处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进了作文课,让学生轻松走进作文课。

7、《语文课标》中指出,不同学段的写作都要有真实、丰富的材料,本节课教师做到了,她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有目标地让学生收集所需要的材料,做到了真实。

8、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如提前准备的若干个水杯、暖水瓶、蒙眼睛用的毛巾等,这些材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用心良苦,目的是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 从而为后面的写作做好储备工作。

9、教师的教态自然、语言亲切而简练,课堂气氛宽松而活跃,教师指导得轻松,学生说得也很轻松,在轻松地氛围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有了写作的素材。

通过本次作文研讨课我有几点建议与语文教师共冕:

1、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语文教师从低年级开

始就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平时多注意搜集素材。

3、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篇二:习作评课稿

《往事》习作教学评课稿

金秋时节,校园的红叶悄悄爬上洁白的墙壁。十月的校园我们各位老师在课堂教学的阵地大展风采。我作为语文组的一名教师,有幸聆听了我校语文教师丁利平老师的习作《往事》,并参加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受益匪浅。整堂课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深深地涤荡我的心怀。他那巧妙的教学流程,大气优美的课堂语言,让我深深地震撼。下面,我就丁老师的习作课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目标明确,激发表达愿望。

丁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制定本次作文课的教学目标。一开课老师用对美好生活留恋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思考,简短的导入语富有回味的表达语气,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到自己五彩缤纷的往事生活,激发了孩子们表达的强烈欲望。因此,老师的话音一落,学生沉默思考几分钟后教室里边有学生跃跃欲试,他们的思维好像开闸的大坝滔滔不绝。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丁教师正是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用恰当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心灵,给学生提供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的舞台。

二、定位准确,注重学生自主性。

教学成功的因素除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详实材料外,关键是如何在教学中架设一条通向知识彼岸的桥梁,老师能够利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求遵循和贯彻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习作课的设计丁老师就集中体现了这原则。老师采用了“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丁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多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任务。如在指导选择材料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童年经历,老师根据学生的陈述发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探究就陈述的事情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做一概括,这样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对学生的回答讲评时,让学生相互进行点评,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精彩地阐释了新课标对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的定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

三、优化指导,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四、对比教学,指导方法简洁有效。

丁老师的习作教学和我们以往的思路有些不同,他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写法和材料,然后根据六年级学生对写事的习作的掌握情况出示本次习作的新要求,激励学生对新要求写出事情中人物细节的理解和写法注意事项做开诚布公的交流,同时让学生说说怎样的习作内容描写才算是细节,这时引导学生把阅读《穷人》《一夜的工作》中的细节描写的片段做一赏析,在听读说当中强化了“要抓住细节”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对刚才同学们陈述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做研究交流,引导学生突出本次作文的重点难点,实践的方法简洁有效。

五、几点不成熟的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教学本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习作指导的主要任务在于打开学生思路,《往事》习作课,要想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路,可以借鉴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带来的照片拓展更多的材料,让童年生活更绚烂。另外,在这节课上,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把陈述内容课前先写下来,评价和修改就更有效,指导性将更强,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课前和课后习作进步的足迹,对写作充满信心。

篇三:《看图作文》评课稿陈宣红

《看图作文》评课稿

——三年级看图作文训练之我见

陈宣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昨天上午, 听了两节看图作文指导课. 这两节课上, 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迥然不同, 教学语言各具特色. 祝老师的语言规范精炼, 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 于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 贴近生活, 学生听起来到嘴到肚, 容易接受.

这两节课的共同优点有:

一. 激发兴趣的方法简单有效

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昨天, 祝老师一开始问学生:今天, 我们上课的地方叫? 你是怎么知道的? 心情怎样? 谈话中既引出了本节课的关键词“观察”, 又使学生心情愉快, 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于老师一开始跟学生谈什么叫习作? 怎样习作? 让学生对这堂课充满期待. 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位老师自始至终都不忘鼓励学生, “你的想象真丰富”. “能学会别人说的也是最棒的” 等激励性语言充溢着整个课题.

二. 语言积累落在实处

三年级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 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 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祝老师在这方面是有心人. 这次习作中要用到表示心情高兴的词语, 祝老师不仅让学生说出几个这方面的词语, 自己还送学生几个. 不仅让学生会读, 还让学生当堂记录下来, 而且要会用. 我们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积累. 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的语言会越来越丰富, 总有一天, 写起文章来会下笔如有神.

三. 关注学生的实践经验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两节课上, 两位老师都注意到了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要. 如 “你掉过鱼吗? ” “夏天听到蝉怎么叫的? 这些问话看似简单, 实际上是在告诉学生生活与作文的关系, 我们的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这样, 学生就会自觉地去观察生活, 逐渐形成习惯.

最后, 谈一谈听完这两节课后的一点想法. 这两节课上都没有听到老师读范文, 我们觉得对于刚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 范文引路是很重要的. 读上几篇范文, 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一种素材多种写法, 还可以避免祝老师提示过多, 学生作文千篇一律, 于老师提示过少, 学生作文思路不清的担心.

另外,对于学生来说,鼓励显得犹为重要。在评点时我们应该要降低要求,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适时地给他们精彩处批上一句:“真棒,能用这么多优美语句了。”对他们一点点的进步,我们可以真诚地说:“又进步了,继续加油。”这样的评价,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唤起他们习作的热情。

篇四:小学作文说课稿

小学作文说课稿《人物外貌》片段描写{可用}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并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

长期以来, 小学生害怕作文的现象相当普遍, 他们视作文为苦差事. 三年级又是“说话”过渡到“写作”的转折点, 每到作文课, 绞尽脑汁, 生憋硬挤, 编出一篇文交差了事, 老师一遍遍地帮助他们修改, 苦不堪言. 针对小学生的作文现状,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 为了更好地体现三维目标, 我为本节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求, 抓住人物的长相、穿着、神态等方面的特点. 能力目标: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 写一段介绍自己或别人的话, 注意抓住特点, 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让学生乐写、爱写.

教学重难点:我把“让学生领会介绍人物的其本要领, 抓住特点, 按一定的顺序去写要描写的人物”定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 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激趣法:在课堂中设计讲故事环节、游戏环节,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写作,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情景教学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基于这种理论的指导, 教学中我创设一定的情境, 吸引学生注意, 激发学习热情.

三、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交流法:学生互相交流习作;

2、评价法:对同学的习作能正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 从而提高自身的口头表达

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形势下, 传统的“板鸭式”教学必然有背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尤其是作文教学, 若采取“板鸭式”的“满堂灌”, 则老师“累”学生更“累”, 老师讲得满头是汗, 头头是道, 学生却还是无从下笔,

这是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为此我们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 以“导”促“写”, 下面我就教学过程进行解说.

(一)故事导入

我给他们讲故事:古代有一个县要抓小偷, 于是贴了张告示, 告示上这样写着:个子不高不矮, 身材不胖不瘦, 脸不黑不白, 眼晴不大不小, 嘴巴不宽不窄. 而后提问:根据告示上的提示能抓到小偷吗?孩子们都说告示上没有抓住人物特点写, 抓不到小偷. 由此我轻松地导入到课题——外貌描写.

通过这种方法导入, 让学生感到有趣、轻松, 进而产生学习的冲动, 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猜漫画

“说话”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 是写作的重要前提. 在这一环节, 我出示了许多名人漫画让学生猜, 很多同学一眼就认出了潘长江和毕福剑, 我问孩子们:你们怎么一眼就认出了他们?孩子们都说漫画抓住了人物特点, 于是我又让孩子们看看漫画家抓住了人物哪些方面的特点, 引导学生从体型、长相、衣着、神态等方面去说. 这样让学生多说, 会让学生达到出口成章的程度.

(三)评一评、写一写、猜一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 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 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这个环节中我并没有直接要孩子们写作文, 而是先出示一张他们都熟悉的人的图片, 老师朗读出一段不完整的文字, 让学生评价, 从中引导学生按顺序去说, 并把人物特点说生动, 然后让学生观察在场同学或老师, 并用文字给他们或自己画肖像画. 在这里我并没有直白地说要写作文, 但学生已经在写了, 面且是兴致盎然地写. 写好后做游戏:猜猜我是谁——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的习作, 其他同学认真听, 听到与自己相关的特点就站起来, 如果没有按要求写的, 全班交流, 共同修改. 形式比较活泼有趣, 又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 让学

学生写起来也有话说, 这样既生在玩中学, 学生也因此感受不到写作文枯燥,

强化了教学重难点, 又让孩子们想写, 喜欢上了写作文.

四、课后巩固练习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顺落实到学的最优化. ”为了巩固知识, 我设计了练习:我的妈妈. 然后结合板书加以引导, 这样即回顾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 又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板书在一节课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的板书突出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让人一目了然.

篇五:我喜欢的小动物习作评课稿

《我喜欢的小动物》习作指导课评课稿

林珠泽

对于黄红老师上的本节习作课,我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目标明确,激发表达愿望。

黄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制定本次作文课的教学目标。一开课老师用你喜欢什么小动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思考,简短的导入语富有回味的表达

语气,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到自己对动物的回忆中,激发了孩子们表达的强烈欲望。因此,老师的话音一落,学生沉默思考几分钟后教室里边有学生跃跃欲试,他们的思维好像开闸的大坝滔滔不绝。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丁教师正是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用恰当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心灵,给学生提供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的舞台。

二、定位准确,注重学生自主性。

教学成功的因素除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详实材料外,关键是如何在教学中架设一条通向知识彼岸的桥梁,老师能够利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求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习作课的设计黄老师就集中体现了这原则。老师采用了“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黄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多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任务。老师根据学生的陈述发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探究就陈述的事情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做一概括,这样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对学生的回答讲评时,让学生相互进行点评,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精彩地阐释了新课标对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的定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

三、对比教学,指导方法简洁有效。

黄老师的习作教学抓住了本单元习作的课文,让学生自己发现《猫》的习作特点,然后从课文中发现自己该习得的写作方法。然后对比自己的提纲,领悟到写习性时该抓住特点写。这样从课文中来,又运用到习作中去,使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让课文的价值最大化。

四、几点不成熟的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教学本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习作指导的主要任务在于打开学生思路,《往事》习作课,要想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路,可以借鉴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带来的照片拓展更多的材料,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各种动物的习性。另外,在这节课上,教师如果能仅仅抓住习性,详细深入,而不是外貌习性一把抓,这样会显得课堂教学更有效些。

篇六:作文评课稿

写作课《寻觅春天的踪迹》评课稿

今天,徐老师执教了初二第二单元作文《寻觅春天的踪迹》写作课。整节课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发现春天,诉说春天,描绘春天。本节课给我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自然,富有诗意。徐老师引用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富有诗意。 出示图片:校园春景,运动会场景,让学生感悟春天,回顾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所发生的事情,然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描绘自己眼中的春天,自然导入,学生思考写作素材,并为后面的写作环节做口头训练。

二、对学生的评价语言精辟,优美。对于学生的口头描绘,徐老师给出这样的评价:“在你眼中这是一个诗意的春天”,“在你眼中,这是一个团结的春天”,“在你眼中,这是一个真诚的春天”,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评价语言精练,概括性强。

三、对作文题目进行审题指导,引导学生确定不同作文题目的不同侧重点。使学生明确“我眼中的春天”侧重写景,“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侧重记事。

四、引导学生赏析名家名作,从中学习写作方法。

从朱自清的《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让学生学习到写景文章要注意: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景物,可以让景物更加生动

2、注意词语的精雕细琢3、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

赏析“绿丝带”片段,描写运动会的片段,引导学生明确写“在

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里”要1、结合题眼2、情景理的融合3、记叙要结合自身经历4、要注意品悟生活

这些写作方法的指导精准到位,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对于本节课的建议:

1、对于第二个作文题目的片段赏析,所选取的“绿丝带”片段材料稍有难度,应当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2、短短40分钟的作文课,给学生的展示环节留下了遗憾,学生没有互相交流的时间,如果能给学生留出组内作品交流、组员相互修改,效果会更好,学生的积极性也许会得到提高。

听后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的一大难题,听了徐老师的课,收获很多: 徐老师授课语言精练优美,对学生的评价充满智慧,对学生的写作指导系统精到,这些环节值得我认真学习和研究。

另外,如何提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篇七: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说课稿《渔夫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说课稿《渔夫的故事》

一、说教材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二是进一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讲述故事。三是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二、说目标

《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选读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的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赏析能力。《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充分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像力,它不仅是阿拉伯人民的宝贵文学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文学瑰宝。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因此,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应是本文教学的认知目标。

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为本文教学的技能目标。 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本文教学的情感目标。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强、爱幻想、爱表演的心理特点,提出“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又会怎样跟渔夫们讲魔鬼的事? ”等极具想像空间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再想像,以达到本文教学的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像能力。

课文十分成功地运用了对话、外貌和心理描写,来刻画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渔夫诚实善良、勇敢机智,是正义力量的代表; 魔鬼凶残狡猾,卑鄙愚蠢,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故事通过渔夫这个形象,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通过魔鬼这个形象,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赏析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

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三、说教法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本文的总体教学思路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会根据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来自己读悟课文的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评价分析人物”、“创设情境,口语交际”等方法进行教学。

简洁而有个性的对话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爱模仿、好表演是小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通过分角色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并辅以表情、动作、姿态,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初步达到感知人物形象的目的。

四、说设计

1、简介作品,导人新课。

通过娓娓动听的对《一千零一夜》故事内容的讲述,营造神秘气氛,使学生的想像与作品的想像贴近,激发阅读兴趣。

2、快速阅读课文,概述故事内容。

课文较长,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概括有难度,因此,我让学生抓住三个词语“渔夫、瓶子和魔鬼”来概括,以降低难度,达到简明概括的目的。

3、根据“鲜明的人物性格”来分析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

首先指导学生同桌分角色有表情朗读对话,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性格,让学生从语言的音韵变化中分辨角色,整体上感知各自的性格特征。接着自读自悟,再全班讨论,具体分析人物特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概括出渔夫的“诚实善良,机智勇敢”,魔鬼的“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鲜明的性格特点,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4、从概括形象入手,归结寓意。

设计问题“看了渔夫和魔鬼斗争的过程,你明白了什么? ”让学生谈谈感受,自己归结出寓意,受到教育。

5、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在赏析课文之后,提出“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又会怎样跟渔夫们讲魔鬼的事? ”等题目,要求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口述一段话,以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开拓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不知不觉中达到简要讲述故事的目标。课后要求学生讲述《渔夫的故事》给家人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①推荐学生看我国古代类似的故事:《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②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一千零一夜》的兴趣。


相关作文

  • 四年级作文作文600字
  • 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语文集体备课组 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语文集体备课组 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语文集体备课组 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语文集体备课组 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语文集体备课组 ...

  • 四上作文作文4600字
  • 语文出版社S 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官垱镇中心小学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1 四年级上册作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础情况: 本班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习作能力,掌握了写作文的方法,能写三百字左右的文章.从整体来说,动笔前有不错的构思,作文也有一定的创意.行文中,具体生动的篇章屡屡出现,体现了个性的 ...

  • 我学会了洗头作文800字
  • 我学会了洗头 星期六,妈妈去买菜了,我忽然想起,妈妈今天要给我洗头,我已经读三年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我先倒了一些热水,再倒了一些凉水,一摸,水温正好不热也不冷.然后,我学着妈妈平时洗头的样子开始洗头了.我把头发打湿,再倒一点洗发水,然后抹匀.只是我的头发上有数不清的泡泡滋滋作响.我将头发一 ...

  • 蓝天作文600字
  • 蓝天 进入秋天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我送被窝里出来,一阵风袭过,冻得我不禁扯了扯袖子,把整个手放进长袖里面,可是,并不暖和,升入新的年级后被他人隔离的滋味让我变得更加寒冷,如同纸片一样弱不经风,害怕别人接触我,也怕去接触别人&& 透过窗户望着蓝天,昨晚下过了雨使今天的天变得格外的蓝, ...

  • 如何写好作文作文2100字
  • 如何写好作文?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 ...

  • 我们走过的路作文8100字
  • 我们走过的路 陕西省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根据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各省.市.自治区都要分别成立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要求,以及提高我省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实际需要,经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教育厅主持,1980年7月10日至12日在西安召开了陕西省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成 ...

  • 第一单元.作文作文200字
  • 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xx 小学语文备课教 ...

  •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写作能力作文6100字
  • 1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黄俊 基础教学部 11三初等教育文(2)班 1130101216 摘 要 小学生语文写作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加以引导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语文写作有这样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 ...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文1600字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三步曲" 一.有效指导学生的作文构思 想让学生乐于作文,必须让小学生产生写作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语文作文中体会到写作的成就感,这也是激发小学生写作的一种动力.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创造成功的机会和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板报上设立写作专栏,将班级中比较优 ...

  • 我爱美丽的秋天作文800字
  • 我爱美丽的秋天 我爱百花盛开的春天,也爱烈日炎炎的夏天,更爱硕果累累的秋天. 秋天到了,柿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石榴笑呵呵地裂开了嘴:葡萄成熟了,一串串的葡萄像珍珠,似玛瑙.爱美的苹果姑娘看到了珍珠和玛瑙,兴奋地笑啊,笑啊,脸儿变得绯红绯红.葡萄的叶子在轻轻摆动,像小扇子一样,扇啊,扇啊,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