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作文5700字

初一作文

高考作文审题指导 审题就是仔细地审查研究题目,揣摩命题者意图,从而确定写作要求、主题立意、选材范围等。

命题作文,不管是全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都有一定的写作要求。写作者只有明确这些要求,把握命题者的出题用意,写出的作文才不会走样。

当前,话题作文作为一种重要的题型,已经占据考试的半壁江山。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题目所限定的话题往往只规定了写作内容的指向和范围,写作的空间很大。因此,写话题作文时,首先应弄清话题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弄清话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作文的第一关。“符合题意”也是高考作文评分的第一条。所谓题意就是命题者在题干、材料、话题和要求中所体现出来的考查意向,诸如内容、范围、中心、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要求。要使文章符合题意,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对材料所给的情境、题目、要求,反复思考,全面领会。二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确切理解它们的全部含意,不折不扣地按规定要求作文,诸如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三是要恰当地把握审题方面宽严的尺度,了解命题中的限制性和启发性。特别要明确话题作文题目的构成及其作用。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或注意)四部分构成。话题作文的材料起到了由头或引子的作用,或提供一则事实或讲述一段小故事或给出一幅(组)

漫画等,用意在于激活考生思维和想像,引起写作的兴趣,将作文引入话题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提示语的作用或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或是补充介绍,帮助考生更有效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打开思路。话题是由材料申述引发开来的,是在材料的基础上提取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或题旨)。话题和材料的关系既可能是话题范围仅仅是材料蕴含的意义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话题范围远远超过材料所蕴含的意义。要求(或注意)则是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诸如立意、选材、文体、题目、篇幅等方面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不得突破。

[方法点津]

怎样才能审清题意呢? 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把握题旨确定体裁

(一) 把握题旨

题旨,即题目的主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把握题旨,就是耍弄清题目本身的含义,揭示其本质;同时选择恰当角度,确立文章中心。

怎样才可以把握题旨呢?

1.咬文嚼字,抓关键词。

有些题目通俗易懂,如《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样的题目审题难度不大,一眼就能看懂题目要求。“一件”“有意义”是这个题目审题的关键。

也有不少题目既要弄懂字面的意思,更要弄懂其深层的含义。如《特殊的一堂课》就不能写成一堂普通的课,而要体现特殊性。可以在“课”这个词上做文章,只要是起到教育作用的,就可以视为一堂课。比如:教室里,一团废纸醒目地躺在过道中间,来来往往的同

学视而不见,只有他弯腰捡了起来,老师说是故意这样做的,考验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为集体着想的意识,这是特殊的一堂课。社会中、家庭里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特殊的一堂课”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2.整体理解,抓住语境义。

有些题目字面的意义是确定的,而所指的内容却是可以变化的。审题时,就要抓住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变化。如《我长大了》,“长大”不能仅仅理解为年龄变大了,个子长高了,而是指思想成熟、经验增长、能力增强等等。再如《脚印》,“脚印”也不能仅仅理解为人走路时留下的痕迹,还应写出人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点点印记:一次失败,一点成功,一份体验,一种收获,等等。

(二)确定体裁

在拿到作文题的时候,第一步应明确这篇作文可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首先,抓住语言标志确定体裁。

一般来说,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较明显的语言标志,抓住这些语言标志,就可以确定所要写作的文章体裁。记叙文常见的标

志有:“记…„人…„事”等,如《值得赞美的人》《记一场特殊的比赛》《那件事,我永难忘记》等;议论文常见的标志有

“说”“论”“议”“谈”“读……有感”“……的思考”等,如《论尊师》《说今天》《读{背影) 有感》《一滴水引起的思考》《流水的启示》等;说明文常见的标志有“介绍”“……的制作方法(步骤)”“……的自白”等,如《介绍一本书》《电视机的自白》《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等。

其次,根据题目意思确定体裁。

题中如涉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往往要求写成记叙文,如《难忘的一课》《这是我的责任》《金色童年》《成功的喜悦》《五年以后的我》《他(她) 是这样一个人》《生活的一页》《父母眼中的我》等;有的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是一个判断,赞成(或反对) 一种观点、一种主张,这样的题目可以写成议论文,如《爱拼才会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有的题目平实,直接指明要阐述的事物或事理,可以写成说明文,如《我学语文的方法》《我的小天地》等。

再次,有些文题带有象征意义、抒情意味或可以进行多种理解,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适合的体裁,如《礼物》《脚印》《路》《习惯》《暖流》等。以《礼物》为例,可以谈自己对礼物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也可以写一件礼物维系的朋友感情,写成一篇记叙文。再如《暖流》,可以记老师(父母) 的教导如暖

流般温暖了我而写成一篇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谈自己对这件事看法的议论文,甚至可以写成介绍暖流的说明文。

这就是说要根据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同时字斟句酌,抓住文章写作要求的关键。

1.通过添加成分法来界定范围,明确重点。如作文题《盼》,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在中心词前添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来帮助确定写作范围,像“我的期盼”、“家庭的期盼”、“师生的期盼”、“社会的期盼”等。当然,不管在什么范围内,“期盼”总是文章要表现的重点和关键。

2.运用短语分析法界定范围,明确重点。如《父母眼中的我》,“父母眼中”是作为定语修饰中心词“我”的。因此,这个题目要求写“我”,而这个“我”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我,而是父母眼中的“我”。在朋友眼中,“我”可能是一个能干的人,父母眼中我却什么都不会做;同学眼中“我”可能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学生,父母却总认为我贪玩,不用功;老师眼中“我”能顾全大局,替人着想,父母却总说“我”任性,长不大。文章就是要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写另一个“我”。“父母眼中”是审题的关键。

当然,作文应规定在个人的实际生活经验这个大范围之内,写自己最有感情的人,写自己最有感受的事,写自己最有感触的情。这样的文章才言之有物,才鲜活生动。

二、话题作文审题

(一)审话题

审话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审出话题丰富的内涵,二是审清话题中的限制。

1.审内涵:有许多话题包含了很丰富的内涵,有现实的、历史的;有物质的,精神的;有传统的,现代的;有个人的、社会的等。深刻理解话题内涵,对我们写作话题作文、开拓思维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情况下,话题的内涵包括本义和引申义两个方面。 如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是一对关系话题,内部又分成相互联系的四个概念。即“感情”有“亲疏”之分,和“事物的认知”又有两个方面,即有关系或没有关系。考生应理清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出自己的恰当看法。

例文一

萧顺的端午节 佚名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萧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大学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童养媳,她们并不知道萧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太闭塞了,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

往年,萧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们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他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火红的鞭炮,放得震天响。按他们那里的习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里,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萧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萧顺没回来,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萧顺端午节没回家!

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真是团结力量大,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萧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包养了一个小老婆。

萧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个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她将信将疑,

只有萧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她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

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顺子不会的,不会的!”话音未落,萧顺站在了老母的面前! 原来,奋战在“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

于是,女人们开始说:“萧顺真孝顺!”

媳妇开始说:“他是我丈夫。”

婆婆仍然说:“他不会做那种事!”

解剖:这篇文章实在高明,小作者把与“非典”有关的内容隐到了幕后,而把场景设置在远离“非典”中心的“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富贵村。在文中看到的主要是婆媳的翘着盼望,是富贵村人对萧顺的种种议论,是母亲对儿子的坚信不疑。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轻轻一点,亮出谜底:“原来,奋战在„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知子莫若母,正是因为情感的亲近,才有母亲对儿子的深信不疑,也正是因为情感的相对疏远,才会有村人的猜疑。至此,文章巧妙地与题意扣合起来了。

例文二

从“邹忌讽齐王”说起 佚名

《战国策》有记载:邹忌形貌昳丽,谓妻、谓妾、谓客:“我孰与徐公美?”皆说美于徐公,于是自鸣得意。然旦日见徐公,自以为“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终于悟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讽齐王纳谏,终于使齐称霸一方,战胜于庙堂。

无论是妻、是妾、是客,都是邹忌最亲密的人。然而事实常常是这样,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甚至导致错误的判断。

“羊跪乳,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人类更是这样。亲子、夫妻、密友,感情越亲,越容易欣赏对方的优点,进而“爱屋及乌”,一并包容热爱其缺点,最终却影响了认知的正确。

如果说这份私情缘于人性的本能,那么还有一份“亲密的感情”,它们像冰川下的火神,像戴着面具的恶魔,暗中涌动,煞是可怕。这份亲密之情,是杨国忠匿于君臣之情下的欲望,最终开元盛世败落,人民颠沛;这份亲密之情,是朱棣隐藏在亲情之下的野心,最终发动政变,夺得亲侄的天下;这份亲密之情,更是袁世凯隐藏于友情下的邪念,一句“杀荣禄如杀一狗”,却害得光绪帝被囚瀛台,七君子血溅菜市口……

然而疏者却不然。感情疏远者,常常独处事外,以“旁观者清”的眼神洞察事态变幻,然后得出明智的判断。如果这位疏者再具有大智慧、大胸襟、大气魄,更足以拯救国家,推动历史。疏者,古如钟离春,不凭美貌单凭一颗救国救民之心,面谏素不相识的

齐王,使齐王大有所悟,兴国兴邦;近代,如康有为,虽与帝王毫无近交,却三番力谏上书,掀起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推动历史的车轮辘辘轧过;现代,又有抗战时的李鼎铭,一介文人,却在危亡之时,向素不相识的毛泽东提出“精兵简政”的大胆设想,推进了抗战的步伐。

诚然,感情亲者并不总会影响认知,而疏者并不总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夫妻之亲,如长孙皇后,忠言直谏,保唐太宗明贤;君臣之亲如王安石,屡次上书神宗,推行变法……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道:亲贤臣,远小人。同样,我们不能仅以感情的亲疏来决定自我对事物的认识,重要的是从周围的真实人生出发,从事情的实际出发,自己去探索,去认知,去判断。 解剖:本文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正切合考题的要求。但作者并未简单地把这一典故作为例证,而是由此引发出深层次的思考。由亲密的人对认知事物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亲密的感情”问题,再反过来思考感情疏远者在认知上的特殊的优势。文章至此,已经颇为深入。但作者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思考感情亲疏能否决定认知,得出“不能仅以感情的亲疏来决定自我对事物的认知,重要的是从周围人的真实人生出发……自己去探索,去认知,去判断”的深刻结论。文章从一个典故出发,推出了颇为精辟的观点,正得力于对典故蕴含的深度开掘。

2.审限制:明确哪些是话题范围之内的应有之义,哪些是话题

范围之外的内容,这样我们在写作时才能紧扣话题,避免跑题、偏题。

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如下两个方面:

①准确全面理解话题,才能弄清写作的范围。如话题“诚信”,其含义是诚实守信,我们就不能只写“诚实”,如果以传统的“狼来了”的故事演绎新时代的版本,或写某同学犯错误后大胆承认显然就偏离了题意。

如2001年高考作文试题: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高考作文审题指导 审题就是仔细地审查研究题目,揣摩命题者意图,从而确定写作要求、主题立意、选材范围等。

命题作文,不管是全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都有一定的写作要求。写作者只有明确这些要求,把握命题者的出题用意,写出的作文才不会走样。

当前,话题作文作为一种重要的题型,已经占据考试的半壁江山。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题目所限定的话题往往只规定了写作内容的指向和范围,写作的空间很大。因此,写话题作文时,首先应弄清话题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弄清话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作文的第一关。“符合题意”也是高考作文评分的第一条。所谓题意就是命题者在题干、材料、话题和要求中所体现出来的考查意向,诸如内容、范围、中心、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要求。要使文章符合题意,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对材料所给的情境、题目、要求,反复思考,全面领会。二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确切理解它们的全部含意,不折不扣地按规定要求作文,诸如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三是要恰当地把握审题方面宽严的尺度,了解命题中的限制性和启发性。特别要明确话题作文题目的构成及其作用。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或注意)四部分构成。话题作文的材料起到了由头或引子的作用,或提供一则事实或讲述一段小故事或给出一幅(组)

漫画等,用意在于激活考生思维和想像,引起写作的兴趣,将作文引入话题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提示语的作用或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或是补充介绍,帮助考生更有效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打开思路。话题是由材料申述引发开来的,是在材料的基础上提取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或题旨)。话题和材料的关系既可能是话题范围仅仅是材料蕴含的意义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话题范围远远超过材料所蕴含的意义。要求(或注意)则是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诸如立意、选材、文体、题目、篇幅等方面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不得突破。

[方法点津]

怎样才能审清题意呢? 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把握题旨确定体裁

(一) 把握题旨

题旨,即题目的主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把握题旨,就是耍弄清题目本身的含义,揭示其本质;同时选择恰当角度,确立文章中心。

怎样才可以把握题旨呢?

1.咬文嚼字,抓关键词。

有些题目通俗易懂,如《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样的题目审题难度不大,一眼就能看懂题目要求。“一件”“有意义”是这个题目审题的关键。

也有不少题目既要弄懂字面的意思,更要弄懂其深层的含义。如《特殊的一堂课》就不能写成一堂普通的课,而要体现特殊性。可以在“课”这个词上做文章,只要是起到教育作用的,就可以视为一堂课。比如:教室里,一团废纸醒目地躺在过道中间,来来往往的同

学视而不见,只有他弯腰捡了起来,老师说是故意这样做的,考验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为集体着想的意识,这是特殊的一堂课。社会中、家庭里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特殊的一堂课”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2.整体理解,抓住语境义。

有些题目字面的意义是确定的,而所指的内容却是可以变化的。审题时,就要抓住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变化。如《我长大了》,“长大”不能仅仅理解为年龄变大了,个子长高了,而是指思想成熟、经验增长、能力增强等等。再如《脚印》,“脚印”也不能仅仅理解为人走路时留下的痕迹,还应写出人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点点印记:一次失败,一点成功,一份体验,一种收获,等等。

(二)确定体裁

在拿到作文题的时候,第一步应明确这篇作文可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首先,抓住语言标志确定体裁。

一般来说,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较明显的语言标志,抓住这些语言标志,就可以确定所要写作的文章体裁。记叙文常见的标

志有:“记…„人…„事”等,如《值得赞美的人》《记一场特殊的比赛》《那件事,我永难忘记》等;议论文常见的标志有

“说”“论”“议”“谈”“读……有感”“……的思考”等,如《论尊师》《说今天》《读{背影) 有感》《一滴水引起的思考》《流水的启示》等;说明文常见的标志有“介绍”“……的制作方法(步骤)”“……的自白”等,如《介绍一本书》《电视机的自白》《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等。

其次,根据题目意思确定体裁。

题中如涉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往往要求写成记叙文,如《难忘的一课》《这是我的责任》《金色童年》《成功的喜悦》《五年以后的我》《他(她) 是这样一个人》《生活的一页》《父母眼中的我》等;有的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是一个判断,赞成(或反对) 一种观点、一种主张,这样的题目可以写成议论文,如《爱拼才会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有的题目平实,直接指明要阐述的事物或事理,可以写成说明文,如《我学语文的方法》《我的小天地》等。

再次,有些文题带有象征意义、抒情意味或可以进行多种理解,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适合的体裁,如《礼物》《脚印》《路》《习惯》《暖流》等。以《礼物》为例,可以谈自己对礼物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也可以写一件礼物维系的朋友感情,写成一篇记叙文。再如《暖流》,可以记老师(父母) 的教导如暖

流般温暖了我而写成一篇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谈自己对这件事看法的议论文,甚至可以写成介绍暖流的说明文。

这就是说要根据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同时字斟句酌,抓住文章写作要求的关键。

1.通过添加成分法来界定范围,明确重点。如作文题《盼》,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在中心词前添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来帮助确定写作范围,像“我的期盼”、“家庭的期盼”、“师生的期盼”、“社会的期盼”等。当然,不管在什么范围内,“期盼”总是文章要表现的重点和关键。

2.运用短语分析法界定范围,明确重点。如《父母眼中的我》,“父母眼中”是作为定语修饰中心词“我”的。因此,这个题目要求写“我”,而这个“我”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我,而是父母眼中的“我”。在朋友眼中,“我”可能是一个能干的人,父母眼中我却什么都不会做;同学眼中“我”可能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学生,父母却总认为我贪玩,不用功;老师眼中“我”能顾全大局,替人着想,父母却总说“我”任性,长不大。文章就是要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写另一个“我”。“父母眼中”是审题的关键。

当然,作文应规定在个人的实际生活经验这个大范围之内,写自己最有感情的人,写自己最有感受的事,写自己最有感触的情。这样的文章才言之有物,才鲜活生动。

二、话题作文审题

(一)审话题

审话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审出话题丰富的内涵,二是审清话题中的限制。

1.审内涵:有许多话题包含了很丰富的内涵,有现实的、历史的;有物质的,精神的;有传统的,现代的;有个人的、社会的等。深刻理解话题内涵,对我们写作话题作文、开拓思维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情况下,话题的内涵包括本义和引申义两个方面。 如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是一对关系话题,内部又分成相互联系的四个概念。即“感情”有“亲疏”之分,和“事物的认知”又有两个方面,即有关系或没有关系。考生应理清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出自己的恰当看法。

例文一

萧顺的端午节 佚名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萧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大学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童养媳,她们并不知道萧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太闭塞了,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

往年,萧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们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他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火红的鞭炮,放得震天响。按他们那里的习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里,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萧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萧顺没回来,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萧顺端午节没回家!

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真是团结力量大,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萧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包养了一个小老婆。

萧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个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她将信将疑,

只有萧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她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

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顺子不会的,不会的!”话音未落,萧顺站在了老母的面前! 原来,奋战在“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

于是,女人们开始说:“萧顺真孝顺!”

媳妇开始说:“他是我丈夫。”

婆婆仍然说:“他不会做那种事!”

解剖:这篇文章实在高明,小作者把与“非典”有关的内容隐到了幕后,而把场景设置在远离“非典”中心的“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富贵村。在文中看到的主要是婆媳的翘着盼望,是富贵村人对萧顺的种种议论,是母亲对儿子的坚信不疑。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轻轻一点,亮出谜底:“原来,奋战在„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知子莫若母,正是因为情感的亲近,才有母亲对儿子的深信不疑,也正是因为情感的相对疏远,才会有村人的猜疑。至此,文章巧妙地与题意扣合起来了。

例文二

从“邹忌讽齐王”说起 佚名

《战国策》有记载:邹忌形貌昳丽,谓妻、谓妾、谓客:“我孰与徐公美?”皆说美于徐公,于是自鸣得意。然旦日见徐公,自以为“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终于悟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讽齐王纳谏,终于使齐称霸一方,战胜于庙堂。

无论是妻、是妾、是客,都是邹忌最亲密的人。然而事实常常是这样,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甚至导致错误的判断。

“羊跪乳,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人类更是这样。亲子、夫妻、密友,感情越亲,越容易欣赏对方的优点,进而“爱屋及乌”,一并包容热爱其缺点,最终却影响了认知的正确。

如果说这份私情缘于人性的本能,那么还有一份“亲密的感情”,它们像冰川下的火神,像戴着面具的恶魔,暗中涌动,煞是可怕。这份亲密之情,是杨国忠匿于君臣之情下的欲望,最终开元盛世败落,人民颠沛;这份亲密之情,是朱棣隐藏在亲情之下的野心,最终发动政变,夺得亲侄的天下;这份亲密之情,更是袁世凯隐藏于友情下的邪念,一句“杀荣禄如杀一狗”,却害得光绪帝被囚瀛台,七君子血溅菜市口……

然而疏者却不然。感情疏远者,常常独处事外,以“旁观者清”的眼神洞察事态变幻,然后得出明智的判断。如果这位疏者再具有大智慧、大胸襟、大气魄,更足以拯救国家,推动历史。疏者,古如钟离春,不凭美貌单凭一颗救国救民之心,面谏素不相识的

齐王,使齐王大有所悟,兴国兴邦;近代,如康有为,虽与帝王毫无近交,却三番力谏上书,掀起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推动历史的车轮辘辘轧过;现代,又有抗战时的李鼎铭,一介文人,却在危亡之时,向素不相识的毛泽东提出“精兵简政”的大胆设想,推进了抗战的步伐。

诚然,感情亲者并不总会影响认知,而疏者并不总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夫妻之亲,如长孙皇后,忠言直谏,保唐太宗明贤;君臣之亲如王安石,屡次上书神宗,推行变法……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道:亲贤臣,远小人。同样,我们不能仅以感情的亲疏来决定自我对事物的认识,重要的是从周围的真实人生出发,从事情的实际出发,自己去探索,去认知,去判断。 解剖:本文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正切合考题的要求。但作者并未简单地把这一典故作为例证,而是由此引发出深层次的思考。由亲密的人对认知事物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亲密的感情”问题,再反过来思考感情疏远者在认知上的特殊的优势。文章至此,已经颇为深入。但作者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思考感情亲疏能否决定认知,得出“不能仅以感情的亲疏来决定自我对事物的认知,重要的是从周围人的真实人生出发……自己去探索,去认知,去判断”的深刻结论。文章从一个典故出发,推出了颇为精辟的观点,正得力于对典故蕴含的深度开掘。

2.审限制:明确哪些是话题范围之内的应有之义,哪些是话题

范围之外的内容,这样我们在写作时才能紧扣话题,避免跑题、偏题。

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如下两个方面:

①准确全面理解话题,才能弄清写作的范围。如话题“诚信”,其含义是诚实守信,我们就不能只写“诚实”,如果以传统的“狼来了”的故事演绎新时代的版本,或写某同学犯错误后大胆承认显然就偏离了题意。

如2001年高考作文试题: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相关作文

  • 作文作文1200字
  • 一.题目:我长大了 提示和要求:"我长大了"不能只理解为身体长高,主要指思想.能力的提高,知识不断丰富等.请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作文,具体写一件事,反应自己的思想活动.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和班级,人名用小明.小芳或尊称代替,否则扣分. 二 ...

  • 童年趣事作文500字
  • 顽皮,可能是男孩子的天性.可我有时确实是顽皮得过了火.现在,我就来讲一下在我童年时与顽皮有关的一件趣事吧! 因为顽皮,我惹出了不少的麻烦.有一天,我准备去上学,看见一辆自行车放在我家门前不远处,便突发奇想:此车违章乱放,我得治治这辆自行车.于是,我把书包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打开书包,拿出一把小尖刀, ...

  • 我的理想作文400字
  •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我也不例外,我也有自己理想.我有三个理想:当一个白领,一个游戏创造者,一个发明家. 我为什么要当白领呢?因为我要赚更多的钱,给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一些留给自己用,如果有多出来,我就给爱心基金会. 我为什么要当一个游戏创造者呢?因为,现在有一些不健康的游戏,可是 ...

  • 我作文300字
  • 我,一个平平凡凡的小女孩,既没有嫦娥那样的风采,更没有西施那样的婀娜.我跟陆地同性,跟铱镯同名.有宝石般大的眼睛弯弯的嘴,外表给人一种普通的感觉. 图画是我的专长,不论是书上,还是笔记上随处都留下我绘制的小动物.小人物.远山近景等.在高兴的时候绘画几笔,喜悦之情就表现得淋漓精致:在烦恼的时候也不知不 ...

  • 雪作文300字
  • 刚打开门,雪花就扑面而来.融化在脸上,像泪水一样顺着脸颊往下流--抬眼向天空望去,只见整个天空弥漫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像春季漫天飞舞着的杨花:雪着地便化,地面已经湿漉漉的,草坪.小树像披着洁白的纱衣一样-- 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的到来,意味着冬的真正到来,意味着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的欢乐,意味着 ...

  • 美丽的校园作文500字
  • 美丽的校园 作者:高豆豆 | 学校:高思教育 | 时间:2015-06-20 座落在杨村镇广梅公路北边的,外观不怎么起色的就是我们的学校--杨村中心小学. 我们的校园,有高大的教学楼,有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还有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是个美丽的地方.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操场上的小草 ...

  • 我的爸爸作文500字
  • 我的爸爸今年35岁了,他的脸上有很多像麻子一样的"小碗",还长满了痘痘,我把这些痘痘叫"中年痘",因为老爸已经到中年了嘛!老爸脸上镶嵌着一双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和灵巧的嘴巴.尤其是头顶上那一堆像杂草一样的头发,被他的宝贝梳子一梳,就变得乌黑发亮.我的老爸在党 ...

  • 春作文400字
  • 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暖风习习,花香缕缕,多么醉人的春意啊!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动物们苏醒了,四出寻找食物:植物们也苏醒了,大家争奇斗艳,茁壮成长,好一派迷人的画面. 天上的云朵儿在轻轻飘着,一会儿像柔软的棉花,若飞若停,招之若来,推之若去:一会儿像奔腾的骏马,向 ...

  •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
  • 我的英语老师姓谷,英文名叫 她长得可漂亮了,有两只明亮的小眼睛,小鼻子,嘴巴一笑小眼睛就成了一条线.她温柔善良,善解人意.现在,她已经不代我的课了,但我一有时间就给她打电话,把我的烦恼说出来.每一次,不用几句话老师就说得我心头云开雾散! 那是三年级时开学第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把26个字母 ...

  • 母爱作文600字
  • 爱最伟大的爱是母,当我走向学校,我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出现在我身边. 母爱,是最温馨的关怀.没有母爱的孩子,是最可怜的.在他童年的岁月中,就没有笑声,也不可能拥有天真的时光: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阴暗的角落,是射不到阳光的. 母爱,是最温暖的被窝,当你在外面闹了一天之后,已是筋疲力尽了,但当你在母亲的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