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二模卷作文材料汇编作文5200字

六年级作文

1 各区二模卷作文材料汇编

1. 徐汇卷

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生活中,人们大多相信自己的判断。其实每个人的认识不过是全景图中的一块碎片,只有承认这一局限,才可能有接近真相的判断。

审题分析:

材料有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指出生活中人们大多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一客观现象,第二句话指出每个人的认识“不过是”全景图中的一块碎片,由“不过是”可以推断命题的倾向性,即指出了人们的这种“相信”有一定的盲目性。由“碎片”和“全景图”两个对立的概念,可以推断人们认识的局限性特点。材料最后用一个条件关系复句,更加明确地表明了命题的倾向性:人自身的“有限”决定着他认识生活(事物、世界)的“局限”,这种“局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认识不到自己的“局限”,盲目自信,甚至盲目自大,其危害性是离真相越来越远。

因此,只有抛弃虚妄自大,理性地认识自己的局限,并有所作为,才能对生活(事物、世界)做出接近真相的判断,也才能不断完善自我。

立意示例:

只有承认自身的局限性,才能客观地认识生活(事物、世界),才能对生活(事物、世界)作出接近真相的判断。

承认局限,学会谦卑。

承认局限,有所作为,完善自我。

承认局限,学会放下,不贪、不嗔、不痴。

无数真理的发现,不是因为人类的虚妄,而是因为人类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正是这种对自身局限的理性认识,推动着人类以极大的好奇心去探索无限的未知世界。

以有限的生命去探索无限的未知世界,才能无限接近世界的真相。

2. 闵行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庄子说,从事物大的方面来看它的大,那么天下万物都是大的;从事物小的方面来看它的小,那么万物都是小的。

审题分析:

材料提及的庄子是教材上(《秋水》)出现过的历史人物,理论上我们对他的主要思想是熟悉的,苏轼的《赤壁赋》中也有过类似的表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说的都是相对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考量的是我们对事物和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心态。因此审题难度并不大。

立意示例:

心大,世界就大;心小,世界就小。

风物长宜放眼量(永远应该放开眼界,以阔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

学会用乐观的心态处世,待人接物切勿小家子气。

3. 长宁卷

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毕加索说:“我小的时候我妈对我说,如果你要当兵,你最终会成为一个将军;如果你要出家,你最终会成为教皇。结果我去画画,成为了毕加索。”

2 审题分析:

材料中毕加索说“结果我去画画,我成为了毕加索”,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是审题时必须弄清楚的。通过归因,可以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前两句提到的妈妈在“我小时候”的教育(引导和鼓励)的话语中就包含着“原因”。妈妈的话至少有两层意义,一是对儿子的鼓励,二是告诉儿子一旦选择了一条人生道路,就要做到最好。而毕加索的成功正是对妈妈的教育和鼓励的最好回应,也证明了“我的选择”与“我的成功”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自己的“选择”也是“我”“成为毕加索”的原因。

立意示例:

(1)从妈妈的角度:教育子女要多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从小建立人生目标,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母亲(或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无人能够替代的;等等。

(2)从毕加索的角度:自己的人生道路由自己选择;一旦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目标),就要为之付出,才能成就最好的自我;等等。

4. 普陀卷

“对于巨人,只有极少的人能够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而更多的人则是拜倒在巨人的脚下。”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审题分析:

关于这个材料的审题,我们只要问两个“为什么”,思路大抵就可打开。第一个“为什么”:“极少的人”为什么能够“站在”巨人肩膀上?这一问,问出“极少的人”对待巨人的态度,在“极少的人”眼里,巨人不仅仅是用来仰视(崇拜)的,更是用来学习和超越的,只有那些理性而充满睿智,积极进取而不断突破的人才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完成对巨人的超越。第二个“为什么”:“更多的人”为什么只是“拜倒在”巨人脚下?是因为多数人只会崇拜巨人,他们既不懂得从巨人身上汲取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力量,更没有勇气质疑巨人,从而实现对巨人的超越。

立意示例:

巨人不是(或不仅是)用来崇拜的,而是(或更是)用来超越的;当巨人只是偶像时,巨人就会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障碍;等等。

5. 闸北卷

(1)命题作文。

题目:有一种精神跨越时空

(2)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对于传统经典,有些人喜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更多的人喜欢跪在巨人的脚下。

审题分析:

命题作文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个“美丽”,不就是一种精神的美丽,灵魂的美丽吗?所以,我们只要把立意定位在人类某一种可贵精神的传承,就大致不会偏离题。建议不要选择过于宏大的精神概念,比如民族精神,除非有足够的驾驭这个题材的能力,否则很可能会陷入泛泛而谈的肤浅论述。

材料作文与普陀卷类似,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就是本题的限制条件更具体,即必须围绕“传统经典”来立意,不能离开这个限制条件随意立论,泛泛而谈。在立意上,很显然命题者有预设的倾向性,即希望考生侧重于“站在巨人肩膀上”进行立论,而“跪在巨人的脚下”,

3 显然是不足为训的。

立意示例:

只有超越传统经典,才能创造新的经典和传统;文化的活力来自不断超越传统经典,一味地跪拜传统经典,文化只能是一潭死水;似我者死,学我者生;等等。

6. 崇明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方孝孺: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培根: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

审题分析:

材料给出了两个看似矛盾的论述,方孝孺主张人应该有所“怕”,且要“善怕”,即懂得有所敬畏,才能守正,语言和行为才能合规知止,培根则以“无所畏惧”为人生最重要的才能。两者观点看似矛盾冲突,实则辩证统一。方所谓“善怕”者,重在强调品德操守的自律守正,不可胆大妄为;培根所谓“无所畏惧”者,重在强调做人行事的勇气张扬,不可畏首畏尾。明于此,立意并不难。可侧重一面立意,最好整体立意,辩证论述。

立意示例:

做人须有所畏惧,做事当无所畏惧;知所可畏,方能无所畏;心有神明,行无所惧;做一个“善怕者”;只有无畏的勇者才能创造辉煌的人生;等等。

7. 奉贤卷

有人说,“我们在路上不是像驿夫那样追赶路程,而是像旅行家似的沿途观赏。我们心中不只是想到一个起点和终点,而且还想到起点和终点之间相隔的距离。”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审题分析:

材料给考生提供了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机会。“驿夫那样追赶路程”的人生,应该是充满功利的人生吧?而“旅行家似的沿途观赏”的人生,则在必要的功利之外,多了一份审美的洒脱和从容。人的一生若只“想到一个起点和终点”,未免太直截而无趣,若还能多在乎一下“起点和终点之间”那段不长不短的“距离”,多在乎一下那段“距离”该如何走过,或许人生的意义会更丰满一些,也会更有意思一些。人生路上,做一个“驿夫”,还是做一个“旅行家”,这是个问题。

立意示例:

漫漫人生路,且行且观赏;人生路上,愿我们都去做一个旅行家,而不是驿夫;人生的意义不在起点,也不在终点,而在两点之间的那一段征程;人生的起点是别人给我们的,人生的终点我们无力控制,唯一为我所能掌控的,是起点和终点之间的那段距离;等等。

8. 青浦、静安、宝山三区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面对媒体各种动听诱人消息的轮番宣传,有些人欣然接受,有些人不为所动,还有人不仅自己不相信,还提醒别人“不要太天真”。

审题分析:

材料中的三种人,代表着人们面对信息轰炸时的三种态度。第一种,乐观而不乏盲目;第二种,过于淡定,拒绝接受;第三种,悲观、怀疑甚至很有点虚无主义。我们该做何种选择?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必须认识到三者面对信息爆炸的态度都不无道理,但又都不够理性,缺乏深入分析和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分析到这个层面,立意就迎刃而解了。

4 立意示例:

冷静面对信息爆炸,不盲目接受,也不盲目拒绝,更不能虚无主义;

面对海量信息的轰炸,我们要有深入分析、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要有自信和定力,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等等。

9. 虹口卷

从前,时光过得很慢;现在,无论老少都在感叹“时间去哪儿了”。

从前,大家都说“慢”是行事的基础,“慢工出细活”、“慢火炖好烫”、“细嚼慢咽得健康”;现在,人们认为“快”是前进的动力,语识,我们吃着速食,叫着快递,上网用光缆,手机换4G ,高铁不断提速,飞机最好都是直航。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审题分析:

典型的双概念作文材料,需要我们整体思考,思辨地思考。一方面,“快”是现代社会基本特征,材料所罗列的现象都体现了这一特征,有其高效率的现实意义。但是这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命题者的命题意图看,显然是要我们去反思这种“快”的利与弊,从而思考“慢”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立意应该侧重于阐述“慢”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要慢),阐述倡导什么样的“慢”,适当阐述“怎样”慢。比如放慢脚步,给思考多一点时间;放慢脚步,给亲情友情多一点呵护;放慢脚步,多亲近自然,在自然中安放我们的身心;亲近阅读,呵护我们的心灵,找回在“快”节奏生活中迷失的自我,等等。提醒:对“快”要做一分为二的利弊分析,不可片面否定“快”。

立意示例:

从前慢(木心诗歌《从前慢》在春晚上被谱曲演绎,引起人们共鸣);慢生活的意义; 真正的生活在“慢”中;“快”生活中的“慢”风景;等等。

10. 四区(杨浦)卷

近来网上有一个流行语:晒书单。

一档娱乐节目捧红了音乐诗人李健和机智救场的主持人汪涵。节目播出后,网民要求他们晒出各自的书单。

李健:喜欢纯文学类作品,喜欢回忆录, 偏爱冷门读物。

汪涵:我所有的语言灵感来自书本。

链接:

李健书单:

《哈扎尔辞典》(融世界三大宗教史料传说于一身)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茨威格

《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被称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安娜·卡列妮娜》列夫·托尔斯泰

《李商隐诗选》

汪涵书单:

《西方哲学史》、《瓦尔登湖》、《城市画报》(杂志)、《木心作品系列》

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⑶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审题分析:

信息量大的材料需要我们抓得住重要信息,关键信息。在这则材料中,“音乐诗人”这个

5 概念既表明李健音乐的品质,又表明了大众对李健及其音乐的肯定,对李健而言,这是一个事业成功的标志。而“机智救场”这个概念则是汪涵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厚积薄发式体现,也是他作为一名成功主持人的标志。这两个关键信息必须抓住。另外,李健所称喜欢的“冷门读物”(纯文学作品、回忆录都属于所谓“冷门读物”),和汪涵所称自己的“语言灵感来自书本”都是重要信息,都是立意的起点——读书的作用。李健和汪涵的职场成就是“果”,他们的读书是“因”,由果推因,即可确定立意。(“读书”是内因,“捧红”只是外因)。

立意示例:

(1)读书的作用(意义)角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灵感的源泉;腹有诗书气自华;等等。

(2)读什么书角度:读有益、有内涵、能提升我们修养的书;读书不能随大流,跟流行,不能功利化,而应该读自己真正需要的书;多读一些“无用”的书,读一些对我们的心灵成长有用的书。

注意:在阐述过程中,要注意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分析,“捧红”这个外因必须通过“读书”的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11. 浦东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所谓勇气就是知道不畏惧什么,也知道畏惧什么。

审题分析:

依据材料所说,可以理解“勇气”的内涵,即有所畏,有所不畏。必须厘清“不畏惧什么”的“什么”的具体所指,和“畏惧什么”的“什么”的具体所指。这种“有所畏惧”和“有所不畏惧”在一个有勇气的人身上是可以同时并存、并行不悖的。其辩证关系或可如下表示:有所畏,才能有所不畏。一个充分了解自己不怕什么和怕什么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有勇气的人。 立意示例:

勇者无畏,勇者更应有所畏;有所畏,才能有所不畏;

知有所不畏,谓之勇,知有所畏,畏之智。智勇俱备,乃真勇者;只知不畏而不知有畏,乃愚勇也。

1 各区二模卷作文材料汇编

1. 徐汇卷

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生活中,人们大多相信自己的判断。其实每个人的认识不过是全景图中的一块碎片,只有承认这一局限,才可能有接近真相的判断。

审题分析:

材料有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指出生活中人们大多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一客观现象,第二句话指出每个人的认识“不过是”全景图中的一块碎片,由“不过是”可以推断命题的倾向性,即指出了人们的这种“相信”有一定的盲目性。由“碎片”和“全景图”两个对立的概念,可以推断人们认识的局限性特点。材料最后用一个条件关系复句,更加明确地表明了命题的倾向性:人自身的“有限”决定着他认识生活(事物、世界)的“局限”,这种“局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认识不到自己的“局限”,盲目自信,甚至盲目自大,其危害性是离真相越来越远。

因此,只有抛弃虚妄自大,理性地认识自己的局限,并有所作为,才能对生活(事物、世界)做出接近真相的判断,也才能不断完善自我。

立意示例:

只有承认自身的局限性,才能客观地认识生活(事物、世界),才能对生活(事物、世界)作出接近真相的判断。

承认局限,学会谦卑。

承认局限,有所作为,完善自我。

承认局限,学会放下,不贪、不嗔、不痴。

无数真理的发现,不是因为人类的虚妄,而是因为人类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正是这种对自身局限的理性认识,推动着人类以极大的好奇心去探索无限的未知世界。

以有限的生命去探索无限的未知世界,才能无限接近世界的真相。

2. 闵行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庄子说,从事物大的方面来看它的大,那么天下万物都是大的;从事物小的方面来看它的小,那么万物都是小的。

审题分析:

材料提及的庄子是教材上(《秋水》)出现过的历史人物,理论上我们对他的主要思想是熟悉的,苏轼的《赤壁赋》中也有过类似的表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说的都是相对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考量的是我们对事物和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心态。因此审题难度并不大。

立意示例:

心大,世界就大;心小,世界就小。

风物长宜放眼量(永远应该放开眼界,以阔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

学会用乐观的心态处世,待人接物切勿小家子气。

3. 长宁卷

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毕加索说:“我小的时候我妈对我说,如果你要当兵,你最终会成为一个将军;如果你要出家,你最终会成为教皇。结果我去画画,成为了毕加索。”

2 审题分析:

材料中毕加索说“结果我去画画,我成为了毕加索”,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是审题时必须弄清楚的。通过归因,可以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前两句提到的妈妈在“我小时候”的教育(引导和鼓励)的话语中就包含着“原因”。妈妈的话至少有两层意义,一是对儿子的鼓励,二是告诉儿子一旦选择了一条人生道路,就要做到最好。而毕加索的成功正是对妈妈的教育和鼓励的最好回应,也证明了“我的选择”与“我的成功”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自己的“选择”也是“我”“成为毕加索”的原因。

立意示例:

(1)从妈妈的角度:教育子女要多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从小建立人生目标,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母亲(或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无人能够替代的;等等。

(2)从毕加索的角度:自己的人生道路由自己选择;一旦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目标),就要为之付出,才能成就最好的自我;等等。

4. 普陀卷

“对于巨人,只有极少的人能够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而更多的人则是拜倒在巨人的脚下。”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审题分析:

关于这个材料的审题,我们只要问两个“为什么”,思路大抵就可打开。第一个“为什么”:“极少的人”为什么能够“站在”巨人肩膀上?这一问,问出“极少的人”对待巨人的态度,在“极少的人”眼里,巨人不仅仅是用来仰视(崇拜)的,更是用来学习和超越的,只有那些理性而充满睿智,积极进取而不断突破的人才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完成对巨人的超越。第二个“为什么”:“更多的人”为什么只是“拜倒在”巨人脚下?是因为多数人只会崇拜巨人,他们既不懂得从巨人身上汲取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力量,更没有勇气质疑巨人,从而实现对巨人的超越。

立意示例:

巨人不是(或不仅是)用来崇拜的,而是(或更是)用来超越的;当巨人只是偶像时,巨人就会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障碍;等等。

5. 闸北卷

(1)命题作文。

题目:有一种精神跨越时空

(2)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对于传统经典,有些人喜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更多的人喜欢跪在巨人的脚下。

审题分析:

命题作文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个“美丽”,不就是一种精神的美丽,灵魂的美丽吗?所以,我们只要把立意定位在人类某一种可贵精神的传承,就大致不会偏离题。建议不要选择过于宏大的精神概念,比如民族精神,除非有足够的驾驭这个题材的能力,否则很可能会陷入泛泛而谈的肤浅论述。

材料作文与普陀卷类似,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就是本题的限制条件更具体,即必须围绕“传统经典”来立意,不能离开这个限制条件随意立论,泛泛而谈。在立意上,很显然命题者有预设的倾向性,即希望考生侧重于“站在巨人肩膀上”进行立论,而“跪在巨人的脚下”,

3 显然是不足为训的。

立意示例:

只有超越传统经典,才能创造新的经典和传统;文化的活力来自不断超越传统经典,一味地跪拜传统经典,文化只能是一潭死水;似我者死,学我者生;等等。

6. 崇明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方孝孺: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培根: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

审题分析:

材料给出了两个看似矛盾的论述,方孝孺主张人应该有所“怕”,且要“善怕”,即懂得有所敬畏,才能守正,语言和行为才能合规知止,培根则以“无所畏惧”为人生最重要的才能。两者观点看似矛盾冲突,实则辩证统一。方所谓“善怕”者,重在强调品德操守的自律守正,不可胆大妄为;培根所谓“无所畏惧”者,重在强调做人行事的勇气张扬,不可畏首畏尾。明于此,立意并不难。可侧重一面立意,最好整体立意,辩证论述。

立意示例:

做人须有所畏惧,做事当无所畏惧;知所可畏,方能无所畏;心有神明,行无所惧;做一个“善怕者”;只有无畏的勇者才能创造辉煌的人生;等等。

7. 奉贤卷

有人说,“我们在路上不是像驿夫那样追赶路程,而是像旅行家似的沿途观赏。我们心中不只是想到一个起点和终点,而且还想到起点和终点之间相隔的距离。”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审题分析:

材料给考生提供了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机会。“驿夫那样追赶路程”的人生,应该是充满功利的人生吧?而“旅行家似的沿途观赏”的人生,则在必要的功利之外,多了一份审美的洒脱和从容。人的一生若只“想到一个起点和终点”,未免太直截而无趣,若还能多在乎一下“起点和终点之间”那段不长不短的“距离”,多在乎一下那段“距离”该如何走过,或许人生的意义会更丰满一些,也会更有意思一些。人生路上,做一个“驿夫”,还是做一个“旅行家”,这是个问题。

立意示例:

漫漫人生路,且行且观赏;人生路上,愿我们都去做一个旅行家,而不是驿夫;人生的意义不在起点,也不在终点,而在两点之间的那一段征程;人生的起点是别人给我们的,人生的终点我们无力控制,唯一为我所能掌控的,是起点和终点之间的那段距离;等等。

8. 青浦、静安、宝山三区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面对媒体各种动听诱人消息的轮番宣传,有些人欣然接受,有些人不为所动,还有人不仅自己不相信,还提醒别人“不要太天真”。

审题分析:

材料中的三种人,代表着人们面对信息轰炸时的三种态度。第一种,乐观而不乏盲目;第二种,过于淡定,拒绝接受;第三种,悲观、怀疑甚至很有点虚无主义。我们该做何种选择?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必须认识到三者面对信息爆炸的态度都不无道理,但又都不够理性,缺乏深入分析和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分析到这个层面,立意就迎刃而解了。

4 立意示例:

冷静面对信息爆炸,不盲目接受,也不盲目拒绝,更不能虚无主义;

面对海量信息的轰炸,我们要有深入分析、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要有自信和定力,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等等。

9. 虹口卷

从前,时光过得很慢;现在,无论老少都在感叹“时间去哪儿了”。

从前,大家都说“慢”是行事的基础,“慢工出细活”、“慢火炖好烫”、“细嚼慢咽得健康”;现在,人们认为“快”是前进的动力,语识,我们吃着速食,叫着快递,上网用光缆,手机换4G ,高铁不断提速,飞机最好都是直航。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审题分析:

典型的双概念作文材料,需要我们整体思考,思辨地思考。一方面,“快”是现代社会基本特征,材料所罗列的现象都体现了这一特征,有其高效率的现实意义。但是这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命题者的命题意图看,显然是要我们去反思这种“快”的利与弊,从而思考“慢”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立意应该侧重于阐述“慢”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要慢),阐述倡导什么样的“慢”,适当阐述“怎样”慢。比如放慢脚步,给思考多一点时间;放慢脚步,给亲情友情多一点呵护;放慢脚步,多亲近自然,在自然中安放我们的身心;亲近阅读,呵护我们的心灵,找回在“快”节奏生活中迷失的自我,等等。提醒:对“快”要做一分为二的利弊分析,不可片面否定“快”。

立意示例:

从前慢(木心诗歌《从前慢》在春晚上被谱曲演绎,引起人们共鸣);慢生活的意义; 真正的生活在“慢”中;“快”生活中的“慢”风景;等等。

10. 四区(杨浦)卷

近来网上有一个流行语:晒书单。

一档娱乐节目捧红了音乐诗人李健和机智救场的主持人汪涵。节目播出后,网民要求他们晒出各自的书单。

李健:喜欢纯文学类作品,喜欢回忆录, 偏爱冷门读物。

汪涵:我所有的语言灵感来自书本。

链接:

李健书单:

《哈扎尔辞典》(融世界三大宗教史料传说于一身)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茨威格

《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被称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安娜·卡列妮娜》列夫·托尔斯泰

《李商隐诗选》

汪涵书单:

《西方哲学史》、《瓦尔登湖》、《城市画报》(杂志)、《木心作品系列》

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⑶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审题分析:

信息量大的材料需要我们抓得住重要信息,关键信息。在这则材料中,“音乐诗人”这个

5 概念既表明李健音乐的品质,又表明了大众对李健及其音乐的肯定,对李健而言,这是一个事业成功的标志。而“机智救场”这个概念则是汪涵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厚积薄发式体现,也是他作为一名成功主持人的标志。这两个关键信息必须抓住。另外,李健所称喜欢的“冷门读物”(纯文学作品、回忆录都属于所谓“冷门读物”),和汪涵所称自己的“语言灵感来自书本”都是重要信息,都是立意的起点——读书的作用。李健和汪涵的职场成就是“果”,他们的读书是“因”,由果推因,即可确定立意。(“读书”是内因,“捧红”只是外因)。

立意示例:

(1)读书的作用(意义)角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灵感的源泉;腹有诗书气自华;等等。

(2)读什么书角度:读有益、有内涵、能提升我们修养的书;读书不能随大流,跟流行,不能功利化,而应该读自己真正需要的书;多读一些“无用”的书,读一些对我们的心灵成长有用的书。

注意:在阐述过程中,要注意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分析,“捧红”这个外因必须通过“读书”的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11. 浦东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所谓勇气就是知道不畏惧什么,也知道畏惧什么。

审题分析:

依据材料所说,可以理解“勇气”的内涵,即有所畏,有所不畏。必须厘清“不畏惧什么”的“什么”的具体所指,和“畏惧什么”的“什么”的具体所指。这种“有所畏惧”和“有所不畏惧”在一个有勇气的人身上是可以同时并存、并行不悖的。其辩证关系或可如下表示:有所畏,才能有所不畏。一个充分了解自己不怕什么和怕什么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有勇气的人。 立意示例:

勇者无畏,勇者更应有所畏;有所畏,才能有所不畏;

知有所不畏,谓之勇,知有所畏,畏之智。智勇俱备,乃真勇者;只知不畏而不知有畏,乃愚勇也。


相关作文

  • 2016年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二模汇编--作文作文1000字
  • 2016年高三二模汇编--作文 一.论述类材料 [虹口区] 君子之说自古有之,何为君子,众说纷纭,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君子谋道不谋食"."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等:也有人认为君子之内涵不应拘泥于传统,要应时而变:还有人认为-- [浦东新区 ...

  • 2017上海中考各区一模作文题目汇编作文400字
  • 1. 普陀:再现那一幕 2. 奉贤:这样更好 3. 松江:终于融入其中 4. 杨浦:难忘的生日 5. 闵行:没错,我很喜欢 6. 崇明:事情虽已过去 7. 虹口:是花儿总要绽放 8. 嘉定:难忘的约定 9. 金山长宁:我逐渐了解了他 10. 静安:往事让人回味 11. 青浦:我对自己说:加油 12. ...

  •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作文)教师版作文4400字
  • 1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作文)教师版 2018东城期末 五.写作(共40分) 27.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 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生活中,对话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人们还可以通过"握手"表示友好,通过音乐传达感情,就是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也 ...

  • 2017年北京中考语文各区一模作文汇编作文10800字
  • 1 2017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试卷分类汇编(作文) 东城一模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初三(1)班举行了"曹操是雄才豪杰,还是逆贼奸臣"的专题讨论会.请表明你对这个问 题的看法并阐 ...

  • 2012各区县作文题目作文2500字
  •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 作文 [12东城2]六.作文(50分) 23. 请以"饮水思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2 ...

  • 上海市各区县2016年高考一模作文题作文2300字
  • 1 上海市各区县2016年高考一模作文题 一.同一材料含不同观点 黄浦区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知止"二字作为座右铭高悬于李嘉诚办公室的醒目处,清人曾国藩一生的作为和成就也处处有"止"的烙印. 古语云 ...

  • 2016届上海各区一模作文汇总作文2300字
  • 2016届上海各区一模作文汇总 [普陀区]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有人说坚持做同一件事,坚持10年就能够成功,坚持20年就能够创造出奇迹.而事实上,绝大部分人同一件事情做了一辈子,依旧平凡无奇. [杨浦区] 有人认为现代人很聪明,给自己带来了 ...

  • 2017一模作文汇编作文4000字
  • 1 2017年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2017 东城一模]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我的春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既可以穿越到过去, ...

  • 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汇编作文5600字
  • 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汇编 第 1 页 共 6 页 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汇编 山东卷七.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