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争议作文作文4400字

初二作文

高考争议作文

《怀想天空》,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39分。“背靠背”的电脑阅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这表明3位老师对它的评价相差不远。

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17分。希望借此鼓励质朴的文风。 “推荐它是一种导向。”何永康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

所谓“导向”,除了盼着青年学生都能懂得感恩外,何永康也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

原文(含何永康老师点评):

怀想天空

江苏一考生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黄金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

[写景简洁,突现神彩!]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起笔先点出“烈日”两次,重复得好!]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说得多么本分!]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此处喊“口号”了,但听来很顺耳,很入耳。前两节,均说“我们”、“他们”,请品味。] 在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

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白描。父亲的言语,平淡中见“浓”!]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这就是当农

民的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高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都在倾听„„]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不愧是农民的孩子!没有考前烦躁,没有“营养品”,没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色色的“劳动”!]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与前文呼应,真是累得瘫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凉快”二字,极为重要,很沉重!]

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此为一个大大的“亮点”,全文生辉,一切皆活。“怀想”出来了,“天”出来了,比

天还“大”的农民出来了,比天还“亲”的父亲出来了。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评点: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最大的亮点在最后:“考场很凉快”,与麦地很热对比;“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天下还没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文章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这种机智!太感人了,而且是长效的!中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可以此做为教学范例,进一步把握好作文导向。(何永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附:《怀想天空》网友再评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 [写景简洁,突现神彩!]【描写景物简洁明快,文笔简练。但并不到位。因为只关注了天空,没有写身历其境的身边,也就是地面。这里不是故意挑刺,而是“地面”的描写实为必要。如果作者真的在场的话,对地面还是有所观察和感受的。如果加上:麦田里一丝儿风都没有,大地如一架蒸笼,闷热异常。是不是好些?说明学生体会的还不够真切。至于实现了神彩,则不知所云。因为只是描写,谈不上神彩。】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那恶毒的太阳常常使人大汗淋漓,热的头昏脑胀。而】我们勤劳的父母,【却】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起笔先点出“烈日”两次,重复得好!]【虽然点了两次“烈日”,但并不到位,所以我又加了那恶毒的太阳······】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说得多么本分!]【也是一种无奈。】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在这里,“搞好”属于方言土语类,正如山东的“拉呱”,东北的“唠嗑”一样。用在文章里,便显得独特,新鲜。】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

[此处喊“口号”了,但听来很顺耳,很入耳。前两节,均说“我们”、“他们”,请品味。]【这一段的问题不是喊不喊口号的问题,看了这一段,以为作者一直要以“我们”、“他们”的的路子写下去,也就是说写整体。又像一段总结语,显“咯”,给人以不顺畅的感觉。可能主要的问题就出在这一段上。】 在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 [这里的叙述有变化,先讲“感受”,具体“描写”滞后,为的是突出割麦之“苦”。]【这是一个过渡段。“又热又累”,在前文里,热字没有很好地凸现出来,所以我加了“麦田

里一丝儿风都没有,大地如一架蒸笼,闷热异常。用“滞后”不妥,好像作者没有及时的进行描写似的。用“滞后”是受社会政治用语影响的缘故,不如直白地说“在后”。】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 [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从这一段开始写“个体”,与上文的整体犯“拧”。】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 [一语带出高三生活]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 [有板有眼,一事一句号。]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刷,便骑车下地了。 [又是一板一眼道来,不怕平淡、机械。]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 【文中多次出现“他”,似有不妥,还是尽量使用“父亲”为好】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 [白描。父亲的言语,平淡中见“浓”!]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 【此处又是两次“他”,显得不够尊敬。】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 【此处似乎多余,面对自己的孩子,无需再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无从谈起,即便是要说,也不会是在这个时候,或者后边还有话,作者没有写出来。】,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 [这就是当农民的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高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都在倾听„„]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 [不愧是农民的孩子!没有考前烦躁,没有“营养品”,没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色色的“劳动”!]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 [与前文呼应,真是累得瘫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凉快”二字,极为重要,很沉重!]当考试结束后,我要 【发狠地】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 【大地蒸腾】的滋味。因为我的父亲一定还在烈日下割麦,还有我的父老乡亲······】[此为一个大大的“亮点”,全文生辉,一切皆活。“怀想”出来了,“天”出来了,比天还“大”的农民出来了,比天还“亲”的父亲出来了。一切皆在不言中„„]【此处的要“站两小时”?并不好理解,随口一说是可能的,所以我加了“发狠地”,又加了“大地蒸腾”以及“因为我的父亲一定还在烈日下割麦,还有我的父老乡亲······”,这样题意就扩展了,也和开头的我们的父母(他们照应了。】

【总体说来,该生在描写上还欠些功夫,在感受上尚失之于粗疏。描写是因为尚欠历练,感受是因为参加劳动的时间很短。所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迂,辞以情发。”是说“春秋四季不断更代,寒冷的天气使人觉得沉闷,温暖的日子使人感到舒畅;四时景物的不断变化,人的心情也受到感染。”感受差了,自然也就写不出来了。生活是写作之本。

本文也分为上下两部分,以“6月5日早晨”为分界。问题主要出在上半部分,因为与下半部分不够协调统一。如果能压缩上半部分,使下半部分(主体)再适当向上伸长,也就是多写我和父亲,少写我们的父母(他们),可能会更好一点。因为写我们的父母是文意的扩展、延伸,只需简要地“点破”一下就可以了。 另一个问题,如果是平原地带,现在绝大部分是不用镰刀割麦的,联合收割机一趟过去,问题就解决了。如果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如山地,或台田,尚缺一笔交代。

匆忙之间能写成这样的作文,还是很不错的。它比起那些用“名言警句、历史事件”连缀成篇的作文,更多了一些质朴与真实,也更贴近于现实生活。不写贴身的生活,只写“架空”式的文章,不仅是高考作文风向的问题,也与学生的自身修养以及习惯的养成有关。“时代不断地演进,质朴和华丽的文风也跟着变化。”染乎世风,也是时代的原因。踢出浮躁与浮华,脚踏坚实的大地,关照并参与社会、人生(生活),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给54分,似乎多了一点,本人认为还是适当的。至于给低分(36),并非没有道理。作文的不足之处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给50分以下,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认同。】

高考争议作文

《怀想天空》,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39分。“背靠背”的电脑阅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这表明3位老师对它的评价相差不远。

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17分。希望借此鼓励质朴的文风。 “推荐它是一种导向。”何永康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

所谓“导向”,除了盼着青年学生都能懂得感恩外,何永康也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

原文(含何永康老师点评):

怀想天空

江苏一考生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黄金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

[写景简洁,突现神彩!]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起笔先点出“烈日”两次,重复得好!]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说得多么本分!]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此处喊“口号”了,但听来很顺耳,很入耳。前两节,均说“我们”、“他们”,请品味。] 在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

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白描。父亲的言语,平淡中见“浓”!]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这就是当农

民的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高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都在倾听„„]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不愧是农民的孩子!没有考前烦躁,没有“营养品”,没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色色的“劳动”!]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与前文呼应,真是累得瘫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凉快”二字,极为重要,很沉重!]

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此为一个大大的“亮点”,全文生辉,一切皆活。“怀想”出来了,“天”出来了,比

天还“大”的农民出来了,比天还“亲”的父亲出来了。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评点: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最大的亮点在最后:“考场很凉快”,与麦地很热对比;“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天下还没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文章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这种机智!太感人了,而且是长效的!中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可以此做为教学范例,进一步把握好作文导向。(何永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附:《怀想天空》网友再评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 [写景简洁,突现神彩!]【描写景物简洁明快,文笔简练。但并不到位。因为只关注了天空,没有写身历其境的身边,也就是地面。这里不是故意挑刺,而是“地面”的描写实为必要。如果作者真的在场的话,对地面还是有所观察和感受的。如果加上:麦田里一丝儿风都没有,大地如一架蒸笼,闷热异常。是不是好些?说明学生体会的还不够真切。至于实现了神彩,则不知所云。因为只是描写,谈不上神彩。】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那恶毒的太阳常常使人大汗淋漓,热的头昏脑胀。而】我们勤劳的父母,【却】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起笔先点出“烈日”两次,重复得好!]【虽然点了两次“烈日”,但并不到位,所以我又加了那恶毒的太阳······】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说得多么本分!]【也是一种无奈。】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在这里,“搞好”属于方言土语类,正如山东的“拉呱”,东北的“唠嗑”一样。用在文章里,便显得独特,新鲜。】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

[此处喊“口号”了,但听来很顺耳,很入耳。前两节,均说“我们”、“他们”,请品味。]【这一段的问题不是喊不喊口号的问题,看了这一段,以为作者一直要以“我们”、“他们”的的路子写下去,也就是说写整体。又像一段总结语,显“咯”,给人以不顺畅的感觉。可能主要的问题就出在这一段上。】 在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 [这里的叙述有变化,先讲“感受”,具体“描写”滞后,为的是突出割麦之“苦”。]【这是一个过渡段。“又热又累”,在前文里,热字没有很好地凸现出来,所以我加了“麦田

里一丝儿风都没有,大地如一架蒸笼,闷热异常。用“滞后”不妥,好像作者没有及时的进行描写似的。用“滞后”是受社会政治用语影响的缘故,不如直白地说“在后”。】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 [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从这一段开始写“个体”,与上文的整体犯“拧”。】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 [一语带出高三生活]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 [有板有眼,一事一句号。]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刷,便骑车下地了。 [又是一板一眼道来,不怕平淡、机械。]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 【文中多次出现“他”,似有不妥,还是尽量使用“父亲”为好】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 [白描。父亲的言语,平淡中见“浓”!]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 【此处又是两次“他”,显得不够尊敬。】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 【此处似乎多余,面对自己的孩子,无需再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无从谈起,即便是要说,也不会是在这个时候,或者后边还有话,作者没有写出来。】,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 [这就是当农民的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高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都在倾听„„]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 [不愧是农民的孩子!没有考前烦躁,没有“营养品”,没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色色的“劳动”!]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 [与前文呼应,真是累得瘫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凉快”二字,极为重要,很沉重!]当考试结束后,我要 【发狠地】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 【大地蒸腾】的滋味。因为我的父亲一定还在烈日下割麦,还有我的父老乡亲······】[此为一个大大的“亮点”,全文生辉,一切皆活。“怀想”出来了,“天”出来了,比天还“大”的农民出来了,比天还“亲”的父亲出来了。一切皆在不言中„„]【此处的要“站两小时”?并不好理解,随口一说是可能的,所以我加了“发狠地”,又加了“大地蒸腾”以及“因为我的父亲一定还在烈日下割麦,还有我的父老乡亲······”,这样题意就扩展了,也和开头的我们的父母(他们照应了。】

【总体说来,该生在描写上还欠些功夫,在感受上尚失之于粗疏。描写是因为尚欠历练,感受是因为参加劳动的时间很短。所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迂,辞以情发。”是说“春秋四季不断更代,寒冷的天气使人觉得沉闷,温暖的日子使人感到舒畅;四时景物的不断变化,人的心情也受到感染。”感受差了,自然也就写不出来了。生活是写作之本。

本文也分为上下两部分,以“6月5日早晨”为分界。问题主要出在上半部分,因为与下半部分不够协调统一。如果能压缩上半部分,使下半部分(主体)再适当向上伸长,也就是多写我和父亲,少写我们的父母(他们),可能会更好一点。因为写我们的父母是文意的扩展、延伸,只需简要地“点破”一下就可以了。 另一个问题,如果是平原地带,现在绝大部分是不用镰刀割麦的,联合收割机一趟过去,问题就解决了。如果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如山地,或台田,尚缺一笔交代。

匆忙之间能写成这样的作文,还是很不错的。它比起那些用“名言警句、历史事件”连缀成篇的作文,更多了一些质朴与真实,也更贴近于现实生活。不写贴身的生活,只写“架空”式的文章,不仅是高考作文风向的问题,也与学生的自身修养以及习惯的养成有关。“时代不断地演进,质朴和华丽的文风也跟着变化。”染乎世风,也是时代的原因。踢出浮躁与浮华,脚踏坚实的大地,关照并参与社会、人生(生活),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给54分,似乎多了一点,本人认为还是适当的。至于给低分(36),并非没有道理。作文的不足之处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给50分以下,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认同。】


相关作文

  • 2009年六大最具争议性红头文件作文4100字
  • 2009年六大最具争议性"红头文件" 政府部门依法行政,重要依据之一就是红头文件.它有着醒目的红色套印标题和庄严的政府公章,在人们的心目中,"红头文件"代表着政府的权威与公信,可以说是"根正",在实施过程中又有行政权力做后盾,普通民众必须遵 ...

  • 独木桥作文训练作文1500字
  •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项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 根据此材料作文. 观点一:提高审题难度,注重考查思辨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 ...

  • 2015年全国各地河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出炉作文0字
  • 2015年河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出炉:写一封信 2015-06-07 11:57:16.0 6月7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题目出炉 让你写怎么写?#高考微作文大赛#今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女儿报警,引起社会争议.请据此给父亲.女儿.交警或者有关部门写一封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写篇140 ...

  • 高考作文两次改判背后的幸与不幸作文1100字
  • 7月19日,四川省高考阅卷工作接近尾声,高考作文的评卷教师们经过一番争议,最终通过两次改判,才将一篇名为<潘金莲的选择>判为佳作.据阅卷教师透露,这篇文章最初在评卷老师那里只得了20多分(满分60分),其原因在于考生将潘金莲在武大郎和西门庆之间选择的落脚点定在西门庆上,这与传统观点格格不 ...

  • "潘金莲"一文经过3次改判成佳作作文400字
  • 19日,四川省高考阅卷已接近尾声,一大批优秀的高考作文也被评卷教师们挖掘了出来,像<爱心不锈>.<君子,选择了兰草>.<酒吧关门时,我便离去>等还在老师们手中久久传阅,得到了相当高的评价.而其中一篇名为<潘金莲的选择>的作文则是在老师们的争议中三次定分 ...

  • 记者卧底高考替考集团引争议作文700字
  • 2015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第一场考试开始没多久,南方都市报在官方微信公号上推出一篇文章<重磅!南都记者卧底替考组织此刻正在南昌参加高考>.该文随即在朋友圈迅速传播,阅读量很快就突破了10万.随着记者的揭露,相关参与替考人员逐个被警方控制. 对于南方都市报记者以卧底身份,踢爆替考组织在 ...

  • 一篇有争议的高考作文作文7700字
  •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人头上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试题 [高考作 ...

  • 破除潜规则,回归社会常识作文1100字
  • 小编导语:2013高考就要到了,小编为考生们准备了历年高考满分作文,希望同学们可以参考写作.<破除潜规则,回归社会常识>是2012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我们在破除潜规则,回归到社会常识之中.更多历年高考满分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有这么一则故事引发的争议,也许是对当前社会最好的隐喻.有个船主 ...

  • 拒绝平庸,高考作文作文4100字
  • 拒绝平庸 一.平淡无奇的日子最让人难熬 在2011年的一篇江苏高考满分作文里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哲学家萨特的一位朋友出了车祸,本应是不幸的沮丧,但他却高兴异常:"我终于出事了!"一句话弄得哲学家愕然. 的确,日子平淡无奇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连车祸都当成了拒绝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