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作文7400字

四年级作文

1

浅析云冈石窟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学生姓名:侯敏 指导教师:卫红

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文话遗产景点成为了人们旅游的热点。云冈石窟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代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可贵财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奇特的艺术成绩和奇特的自然风情。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其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 1961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8日,云冈石窟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2010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芬兰赫尔辛基会议上将云冈石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录。既然云冈石窟是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么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他便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一、大同云冈石窟概况

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的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由凉州名僧昙曜奉文成帝的旨意开凿,整个石窟凿刻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的武周山石壁上,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云冈石窟。石窟现存主要洞窟、窟龛、造像分别有45个、252个、5.1万余躯,。其恢弘的气势、悠久的历史及精湛的雕刻艺术使之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齐名为中国“石窟三圣”。

云冈两道山麓,把石窟自然的分成东、中、西三部分,其中1-4窟为东区,5-13窟为中区,14-45窟为西区。东部的石窟造型大多数以造塔为主,所以又称之为塔洞;中部的石窟都分前窟和后窟两室,主佛位于洞窟中心,洞壁及洞顶以佛传浮雕为主,栩栩如生的讲述着释迦摩尼成佛的过程;西部完成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主。

二、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云冈石窟作为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的优秀艺术,强有力的见证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其造像的皇家风格堪称经典,使其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第二次佛教石窟艺术繁荣期的世界之最。云冈石窟极具特色,它将大量的各民族的特有元素融汇贯通,形像生动鲜明,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石窟艺术的风格,同时也将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的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表现的淋漓尽致。

2 我国人民自古善于吸取外来事物的优点,云冈石窟也不例外。在石窟艺术传入中国

后的短短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广大人民取其精华,再结合我们本土特色,实现了石窟

艺术的“中国化”。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创造力。对我国石窟艺术风格的推进影

响甚远,并与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窟、天水的麦积山窟共称为中国四大窟,成为

中国古代佛教文化艺术史的传奇。

云冈石窟,历尽了的岁月的磨砺,经受了时代的考验,是我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宝

贵财富。它目睹了人类千年以来的变化发展,见证了历史潮流的前进倒退,代表了一个

朝代的辉煌业绩,是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它作为历史文化遗产,

与我们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都密切相关。是否行之有效的采取保护措施是社会各界

极其关注的热点。一个城市旅游业的兴旺与否,也在于它是否合理运用了它的文化,尤

其是宝贵的历史文化。

三、云冈石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内容单调

景点的开发关键在于如何对景点进行深度开发或进一步的功能提升,云冈石窟的开

发仍停留在观光石窟这一层面上,对于佛教义理和佛教故事缺乏升入的探究与应用。云

冈石窟景区专职导游人员缺乏相关的佛教文化知识,在讲解中通常忽略云冈石窟的修建

背景、佛像雕刻手法、服饰等更深层次的内容,简单的导游讲解无法调动游客的积极性,

激发不起他们的游览兴趣。游客的游览仅仅停留在对石窟外观的欣赏。石窟的文化内涵

得不到挖掘,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缺失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又怎能释放他的无限魅力。

另外,通常在云冈石窟内会有专职的佛教人员,然而他们仅仅从事一些占卜或为佛

品开光之类的活动,很少和游客进行交流。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基本上是以观光或从事一

些迷信活动为主,旅游内容很单调,无法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历史瑰宝有更深的了解。

(二)形象不突出,品牌不明显

相对于敦煌石窟与莫高窟而言,云冈石窟的开发和宣传力度远远不够,这也就导致

旅游形象不突出,品牌不明显的现状。在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中必须要强调地方化、民

族化,保持当地传统格调,凸显自己的特性,才能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自2000年8月8

日第一届云冈旅·恒山游节的开办,历经十年时间,云冈石窟的文化理念到了广泛的宣

传,但由于宣传形式的单一仍不足以将云冈石窟打造成为国际品牌。

(三)资源破坏严重,修复难度大

首先,从自然因素讲,大同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风沙较大,文物在这里本身

就不利于被保护。自然的地理环境使云冈石窟即使在没有人为因素的情况下也会被破

坏。风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云冈石窟属于砂岩,砂岩虽然便于雕刻,但也很容易

被风化,墙体上的浮雕历经风吹日晒、雨打雷击,砂岩的质量直线下降,致使表皮起皮

脱落。较之于其它窟来说,莫高窟属于砾岩,虽也比较松散,但敦煌地处沙漠,降水量

很小,因而保存比较好。龙门石窟则属于石灰岩,石灰可溶于水,能使岩体更坚实;由

此可见,能否较完好的保护此类户外雕刻性的建筑,重点是控制其与水的关系,因此,

要保护云冈石窟首先要治水。

3 其次,从人为因素讲,现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工业的发展,但工业污染对云冈石窟造成的破坏却又是是很严重的。大家都知道,山西是产煤大省,承担着向全国输送煤的重任,而大同在这之中又是一个重要角色,所以相当重视煤业的发展。石窟附近就有很多大中小型煤厂,年产原煤两可达700多万吨,人民消耗和工厂消耗每年约为每年50万吨,因此云冈石窟区域内的的环境污染远比其它几大石窟的污染要严重的多,而且这些污染物也是引起浮雕风蚀、风化的罪魁祸首之一。

(四)追求短期效益,超容量接待游客

近年来随着“五一”、“十一”黄金周及各种假日的增多掀起了一股旅游热潮,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云冈石窟的日接待量及年接待量逐年增加。据统计,05年十一黄金周,云冈石窟接待游客达七万余人;06年游客日接待量突破6000人;09年五月大同市云冈石窟、恒山两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0.651万人次,端午小长假期间,云冈石窟景区接待游客2.6万人次,环比增长100%;门票收入72万元,环比增长89.4%。目前云冈石窟的日接待量在5000人次以上,年接待量在50万人次以上。游客大量涌入,人们呼吸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改变了石窟内的大气环境,加速了石窟的变质。而且这样超容量的接待游客会致使景区人员疏于管理,加上一些游客素质较低,随意拍照、在建筑物上乱刻乱画,在景点景区乱丢废物破坏景区环境,对石窟雕像的损害的破坏也是不可估计的。

(五)外围景观建设被忽略,内外景观不协调

目前,在云冈石窟外围仍旧存在很多大小型煤矿以及凌乱的矿山居民区,这些建筑不论从景观的整体布局来看,还是从内外景观的色调上来看都严重导致了云冈石窟景区的内外景观不协调,大大影响了宗教文化遗产整体形象。虽然近年来,这个话题已引起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并开始着手解决,但并没有彻底完善。

(六)缺乏地域性品牌化旅游商品

云冈石窟虽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雕刻艺术随吸引了不少顾客,但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短暂 ,人均消费不足百元,且游览满意度较低。石窟遗产旅游地除门票收入外,在娱乐、餐饮、住宿、纪念品等方面的收入寥寥无几,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市场价值大不相符。政府应加大力度开发相关产业的发展,着手于地域性品牌化旅游商品的创建。如,制造一些以云冈石窟为主题的纪念徽章、石窟模型以及印有石窟图像的T 恤等等。

四、 云冈石窟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一)改变游览方式,优化产品结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的兴趣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游览观光,已经开始从静态参观向动态参的方向发展,他们更愿意亲身参与到其中享受游览的乐趣。云冈石窟现有的游览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应该从观赏式上升到表演式和参与式。云冈石窟开展的旅游活动,除了一般游览活动外,还应该结合佛教传统活动开发多种动态参与

4 项目,如组织有兴趣的游人开展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还可根据石窟的雕刻内容开展旅游活动以及利用石窟在社会的影响做文章。众所周知的舞蹈“千手观音”在其他国家也有着不同凡响的好评,然而据编导张继刚说,他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云冈石窟。这是一个宣传云冈石窟的好机会,若在旅游节期间邀请千手观音节目组来云冈石窟演出,社会反响一定很大。此外,大同地方艺术学校也可组织编排这个节目,在云冈石窟定期演出,请游客加人表演,不仅增加了游客的旅游经历,也丰富云冈石窟的旅游内容。

也可开发“休学旅游”这一新型旅游产品,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大量佛教爱好者或对佛教知识感兴趣的中小学生在此进行修学,也可带动当地餐饮业、住宿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即达到教育和旅游的功能统一,文化和经济的产业统一。

(二)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区域旅游

合作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建设的新要求。云冈石窟地处大同市西部,而大同市又恰好位于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东距首都298公里,西眺呼和浩特285公里,南离佛教胜地五台山250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大同与五台山旅游区、首都旅游区和内蒙古草原旅游区进行区域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大同作为北京西去内蒙古、宁夏、甘肃,南赴五台山及其他景区和西安的中转城市,非常有利于云冈石窟发展区域旅游合作。云冈石窟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着很好的发展优势,但并不具备发展成为世界领先文化遗产旅游景点的条件,因此要想使云冈石窟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在中国同类旅游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与周边旅游地的合作,形成规模效应,用群体优势来弥补个体的不足,才能充分实现云冈石窟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文化培训,提高导游水平

导游是文化的传播者,导游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旅游的教化作用的发挥。对于佛教文化旅游来说,要求导游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佛教文化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解答游客关于佛教方面的一般性提问,懂得对佛教问题去粗取精,能够正确区分佛教和迷信,不能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在追求讲解的趣味性的同时也要注意科学性,注重导游词的编写,从云冈石窟的历史中挖掘内容。导游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博才多学,熟悉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这样才能讲解得既生动又详实。总之,云冈石窟自北魏开凿以来,一千五百多年间屡建屡毁,从建筑风格、雕刻手法、佛像服饰、菩萨宝冠到绘画内容,都真实地记录了佛教文化在历朝历代的变迁,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最早见证。好的导游可以激发游客对景点的好奇心,增加旅游景点的魅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优秀导游队伍从而把云冈石窟推向世界。

(四)控制游客容量,加强景区保护

想要合理的开发云冈石窟就必须要加强本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云冈石窟的旅游接待能力,正视超负荷接待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针对旅游旺季有可能出现的“人满为患”的情况,应有计划的及时采取可能的手段,如我们可采取调整价格的方法或设法将游客引流分散往其他参观点,云冈石窟与位于市中心的上下华严寺,以及悬空

5 寺、应县木塔、五台山等景点都相离不远,可以云冈石窟为核心,设计一条佛教文化旅游线路,在客流量较多的情况下可分置将游客送往其他景点观赏,尽量分散客流,控制游客进入量。这样以来也可带动同城其他景点的发展。

(五)整治窟外环境,协调景区统一

对石窟进行合理编制开发规划,避免在景区内及其周围区域建设与该景观不和谐的建筑,维护景区的整体环境。就社会环境而言,可将外围的小矿山、煤场和居民区进行整治和搬迁,从而建立佛文化交流中心或其他办理佛事的场所,使外围环境和石窟趋向协调统一;就自然环境而言,在景区的内外进行大规模的绿化,美化景区环境与优化景区空气,使游客置身于景区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并领略佛教的艺术魅力。

(六)采用多种形式,打破季节束缚

由于大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夏季时间短,冬季时间长,造成旅游旺季周期短,特别是云冈石窟,窟内温度比较室外还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云冈石窟的发展。为扭转这种不利因素,可以通过开展佛教文化学术研究活动,如举办“大同佛教文化研讨会”、“大同佛教与旅游研讨会”,还可策划不受季节影响的特色旅游项目,如开展以云冈石窟为主题的年度摄影比赛,吸引大量的摄影艺术家及摄影爱好者的前来,或再淡季可开放景区给美术爱好者让他们在这里进行写生,这样不仅解决了季节的束缚性,而且通过摄影和绘画作品也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宣传。

(七)加大科技投入,设立遗产基金会

21世纪是电子科技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旅游业中科学技术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旅游景区管理手段、思维和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也给旅游景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旅游景区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长足的发展。建立“智能景区”后,可通过物联网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和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改变景区管理局或管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优化和再造景区管理业务流程;同科研院校、研究机构、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IT 公司等建立战略联盟,运用众人的智慧集结众人的力量管理景区;智慧景区建设的目的是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游客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此外,一直以来政府在不断加强对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然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建议政府批准并设立专属的文化遗产基金会,呼吁世界各地的爱心人士为云冈石窟的发展建设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

五、总结与不足

(一)总结

文化遗产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遗产的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对旅游业的发展重要之至,没有文化遗产的旅游则显得苍白无力。云冈石窟作为我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6 他的开发与保护也极为重要,云冈石窟文化遗产的流失情况非常严重,仅靠国家单方面实施政策也无法达到完全保护的功效, 我们呼吁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配合国家、自我约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不足

在本论文的书写构成中虽查阅了许多的相关书籍资料,但由于个人对相关知识的欠缺,且云冈石窟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本文的研究还是比较粗浅的,导致文章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一定虚心学习、请教、不断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以致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有更深的了解和探究,并完善自己的论文。

参考文献:

【1】鲍展斌, 曹辉.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对策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版) 》,2002,(03).

【2】阮仪三. 寻求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J].城市规划,2003,(06).

【3】张艳华. 再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3,(12).

【4】吴月湖. 从旅游地研究角度看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2).

【5】房蕊. 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理论学刊,2009,(08).

【6】王成武. 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与对策——以四川省三台县为例[D].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3).

【7】王林.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比较[J].城市规划,2000,(08).

【8】姜睿. 旅游与遗产保护[J]. 商业研究.2001.(07).

【9】许瑞娟, 翟宝辉. 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J].城市规划汇刊, 2004,(03).

【10】颜丽丽. 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11】冯俊新,张凯云,钟笑寒 [期刊论文] 《经济地理》,2008,(03).

【12】曹玉琴. 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M].《建筑设计管理》 2009,(05).

【13】易红. 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14】厉媛媛.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15】林源.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16】段勇.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初探[D]. 天津大学. 2004.

【17】冯俊新,张凯云,钟笑寒[期刊论文] 《经济地理》 -2008年3.,(03).

【18】徐学书.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9】苑静虎. 云冈石窟的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 2007,(05).

【20】薛伟华. 浅谈开封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开封大学学报,2006,(03).

【21】张晓, 郑玉歆.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 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 2001.

【22】陶伟.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7 【23】薛伟华.浅谈开封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fJ1.开封大学学报,2006,(03).

【24】闫颖慧,段文彬.我国宗教景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社会

科学家,2006,(03)

【25】赵昆雨.云冈石窟造像服饰雕刻特征及其演变[J].文物世界,2003,(05).

【26】张华.云冈石窟洞窟形制的特征与布局fJ1.东南文化.2003,(07).

【27】尚剑宝,上官学兵.山西大同云岗石窟防水保护方案探讨山西建筑,2003,(6)

致谢:

在我的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得到了卫红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他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论文的选题到研究方法,从观点的提炼到实践的验证直至论文的完成,卫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撑。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在此我深表感谢。

1

浅析云冈石窟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学生姓名:侯敏 指导教师:卫红

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文话遗产景点成为了人们旅游的热点。云冈石窟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代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可贵财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奇特的艺术成绩和奇特的自然风情。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其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 1961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8日,云冈石窟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2010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芬兰赫尔辛基会议上将云冈石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录。既然云冈石窟是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么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他便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一、大同云冈石窟概况

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的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由凉州名僧昙曜奉文成帝的旨意开凿,整个石窟凿刻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的武周山石壁上,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云冈石窟。石窟现存主要洞窟、窟龛、造像分别有45个、252个、5.1万余躯,。其恢弘的气势、悠久的历史及精湛的雕刻艺术使之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齐名为中国“石窟三圣”。

云冈两道山麓,把石窟自然的分成东、中、西三部分,其中1-4窟为东区,5-13窟为中区,14-45窟为西区。东部的石窟造型大多数以造塔为主,所以又称之为塔洞;中部的石窟都分前窟和后窟两室,主佛位于洞窟中心,洞壁及洞顶以佛传浮雕为主,栩栩如生的讲述着释迦摩尼成佛的过程;西部完成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主。

二、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云冈石窟作为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的优秀艺术,强有力的见证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其造像的皇家风格堪称经典,使其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第二次佛教石窟艺术繁荣期的世界之最。云冈石窟极具特色,它将大量的各民族的特有元素融汇贯通,形像生动鲜明,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石窟艺术的风格,同时也将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的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表现的淋漓尽致。

2 我国人民自古善于吸取外来事物的优点,云冈石窟也不例外。在石窟艺术传入中国

后的短短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广大人民取其精华,再结合我们本土特色,实现了石窟

艺术的“中国化”。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创造力。对我国石窟艺术风格的推进影

响甚远,并与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窟、天水的麦积山窟共称为中国四大窟,成为

中国古代佛教文化艺术史的传奇。

云冈石窟,历尽了的岁月的磨砺,经受了时代的考验,是我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宝

贵财富。它目睹了人类千年以来的变化发展,见证了历史潮流的前进倒退,代表了一个

朝代的辉煌业绩,是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它作为历史文化遗产,

与我们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都密切相关。是否行之有效的采取保护措施是社会各界

极其关注的热点。一个城市旅游业的兴旺与否,也在于它是否合理运用了它的文化,尤

其是宝贵的历史文化。

三、云冈石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内容单调

景点的开发关键在于如何对景点进行深度开发或进一步的功能提升,云冈石窟的开

发仍停留在观光石窟这一层面上,对于佛教义理和佛教故事缺乏升入的探究与应用。云

冈石窟景区专职导游人员缺乏相关的佛教文化知识,在讲解中通常忽略云冈石窟的修建

背景、佛像雕刻手法、服饰等更深层次的内容,简单的导游讲解无法调动游客的积极性,

激发不起他们的游览兴趣。游客的游览仅仅停留在对石窟外观的欣赏。石窟的文化内涵

得不到挖掘,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缺失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又怎能释放他的无限魅力。

另外,通常在云冈石窟内会有专职的佛教人员,然而他们仅仅从事一些占卜或为佛

品开光之类的活动,很少和游客进行交流。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基本上是以观光或从事一

些迷信活动为主,旅游内容很单调,无法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历史瑰宝有更深的了解。

(二)形象不突出,品牌不明显

相对于敦煌石窟与莫高窟而言,云冈石窟的开发和宣传力度远远不够,这也就导致

旅游形象不突出,品牌不明显的现状。在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中必须要强调地方化、民

族化,保持当地传统格调,凸显自己的特性,才能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自2000年8月8

日第一届云冈旅·恒山游节的开办,历经十年时间,云冈石窟的文化理念到了广泛的宣

传,但由于宣传形式的单一仍不足以将云冈石窟打造成为国际品牌。

(三)资源破坏严重,修复难度大

首先,从自然因素讲,大同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风沙较大,文物在这里本身

就不利于被保护。自然的地理环境使云冈石窟即使在没有人为因素的情况下也会被破

坏。风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云冈石窟属于砂岩,砂岩虽然便于雕刻,但也很容易

被风化,墙体上的浮雕历经风吹日晒、雨打雷击,砂岩的质量直线下降,致使表皮起皮

脱落。较之于其它窟来说,莫高窟属于砾岩,虽也比较松散,但敦煌地处沙漠,降水量

很小,因而保存比较好。龙门石窟则属于石灰岩,石灰可溶于水,能使岩体更坚实;由

此可见,能否较完好的保护此类户外雕刻性的建筑,重点是控制其与水的关系,因此,

要保护云冈石窟首先要治水。

3 其次,从人为因素讲,现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工业的发展,但工业污染对云冈石窟造成的破坏却又是是很严重的。大家都知道,山西是产煤大省,承担着向全国输送煤的重任,而大同在这之中又是一个重要角色,所以相当重视煤业的发展。石窟附近就有很多大中小型煤厂,年产原煤两可达700多万吨,人民消耗和工厂消耗每年约为每年50万吨,因此云冈石窟区域内的的环境污染远比其它几大石窟的污染要严重的多,而且这些污染物也是引起浮雕风蚀、风化的罪魁祸首之一。

(四)追求短期效益,超容量接待游客

近年来随着“五一”、“十一”黄金周及各种假日的增多掀起了一股旅游热潮,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云冈石窟的日接待量及年接待量逐年增加。据统计,05年十一黄金周,云冈石窟接待游客达七万余人;06年游客日接待量突破6000人;09年五月大同市云冈石窟、恒山两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0.651万人次,端午小长假期间,云冈石窟景区接待游客2.6万人次,环比增长100%;门票收入72万元,环比增长89.4%。目前云冈石窟的日接待量在5000人次以上,年接待量在50万人次以上。游客大量涌入,人们呼吸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改变了石窟内的大气环境,加速了石窟的变质。而且这样超容量的接待游客会致使景区人员疏于管理,加上一些游客素质较低,随意拍照、在建筑物上乱刻乱画,在景点景区乱丢废物破坏景区环境,对石窟雕像的损害的破坏也是不可估计的。

(五)外围景观建设被忽略,内外景观不协调

目前,在云冈石窟外围仍旧存在很多大小型煤矿以及凌乱的矿山居民区,这些建筑不论从景观的整体布局来看,还是从内外景观的色调上来看都严重导致了云冈石窟景区的内外景观不协调,大大影响了宗教文化遗产整体形象。虽然近年来,这个话题已引起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并开始着手解决,但并没有彻底完善。

(六)缺乏地域性品牌化旅游商品

云冈石窟虽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雕刻艺术随吸引了不少顾客,但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短暂 ,人均消费不足百元,且游览满意度较低。石窟遗产旅游地除门票收入外,在娱乐、餐饮、住宿、纪念品等方面的收入寥寥无几,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市场价值大不相符。政府应加大力度开发相关产业的发展,着手于地域性品牌化旅游商品的创建。如,制造一些以云冈石窟为主题的纪念徽章、石窟模型以及印有石窟图像的T 恤等等。

四、 云冈石窟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一)改变游览方式,优化产品结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的兴趣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游览观光,已经开始从静态参观向动态参的方向发展,他们更愿意亲身参与到其中享受游览的乐趣。云冈石窟现有的游览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应该从观赏式上升到表演式和参与式。云冈石窟开展的旅游活动,除了一般游览活动外,还应该结合佛教传统活动开发多种动态参与

4 项目,如组织有兴趣的游人开展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还可根据石窟的雕刻内容开展旅游活动以及利用石窟在社会的影响做文章。众所周知的舞蹈“千手观音”在其他国家也有着不同凡响的好评,然而据编导张继刚说,他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云冈石窟。这是一个宣传云冈石窟的好机会,若在旅游节期间邀请千手观音节目组来云冈石窟演出,社会反响一定很大。此外,大同地方艺术学校也可组织编排这个节目,在云冈石窟定期演出,请游客加人表演,不仅增加了游客的旅游经历,也丰富云冈石窟的旅游内容。

也可开发“休学旅游”这一新型旅游产品,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大量佛教爱好者或对佛教知识感兴趣的中小学生在此进行修学,也可带动当地餐饮业、住宿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即达到教育和旅游的功能统一,文化和经济的产业统一。

(二)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区域旅游

合作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建设的新要求。云冈石窟地处大同市西部,而大同市又恰好位于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东距首都298公里,西眺呼和浩特285公里,南离佛教胜地五台山250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大同与五台山旅游区、首都旅游区和内蒙古草原旅游区进行区域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大同作为北京西去内蒙古、宁夏、甘肃,南赴五台山及其他景区和西安的中转城市,非常有利于云冈石窟发展区域旅游合作。云冈石窟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着很好的发展优势,但并不具备发展成为世界领先文化遗产旅游景点的条件,因此要想使云冈石窟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在中国同类旅游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与周边旅游地的合作,形成规模效应,用群体优势来弥补个体的不足,才能充分实现云冈石窟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文化培训,提高导游水平

导游是文化的传播者,导游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旅游的教化作用的发挥。对于佛教文化旅游来说,要求导游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佛教文化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解答游客关于佛教方面的一般性提问,懂得对佛教问题去粗取精,能够正确区分佛教和迷信,不能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在追求讲解的趣味性的同时也要注意科学性,注重导游词的编写,从云冈石窟的历史中挖掘内容。导游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博才多学,熟悉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这样才能讲解得既生动又详实。总之,云冈石窟自北魏开凿以来,一千五百多年间屡建屡毁,从建筑风格、雕刻手法、佛像服饰、菩萨宝冠到绘画内容,都真实地记录了佛教文化在历朝历代的变迁,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最早见证。好的导游可以激发游客对景点的好奇心,增加旅游景点的魅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优秀导游队伍从而把云冈石窟推向世界。

(四)控制游客容量,加强景区保护

想要合理的开发云冈石窟就必须要加强本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云冈石窟的旅游接待能力,正视超负荷接待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针对旅游旺季有可能出现的“人满为患”的情况,应有计划的及时采取可能的手段,如我们可采取调整价格的方法或设法将游客引流分散往其他参观点,云冈石窟与位于市中心的上下华严寺,以及悬空

5 寺、应县木塔、五台山等景点都相离不远,可以云冈石窟为核心,设计一条佛教文化旅游线路,在客流量较多的情况下可分置将游客送往其他景点观赏,尽量分散客流,控制游客进入量。这样以来也可带动同城其他景点的发展。

(五)整治窟外环境,协调景区统一

对石窟进行合理编制开发规划,避免在景区内及其周围区域建设与该景观不和谐的建筑,维护景区的整体环境。就社会环境而言,可将外围的小矿山、煤场和居民区进行整治和搬迁,从而建立佛文化交流中心或其他办理佛事的场所,使外围环境和石窟趋向协调统一;就自然环境而言,在景区的内外进行大规模的绿化,美化景区环境与优化景区空气,使游客置身于景区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并领略佛教的艺术魅力。

(六)采用多种形式,打破季节束缚

由于大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夏季时间短,冬季时间长,造成旅游旺季周期短,特别是云冈石窟,窟内温度比较室外还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云冈石窟的发展。为扭转这种不利因素,可以通过开展佛教文化学术研究活动,如举办“大同佛教文化研讨会”、“大同佛教与旅游研讨会”,还可策划不受季节影响的特色旅游项目,如开展以云冈石窟为主题的年度摄影比赛,吸引大量的摄影艺术家及摄影爱好者的前来,或再淡季可开放景区给美术爱好者让他们在这里进行写生,这样不仅解决了季节的束缚性,而且通过摄影和绘画作品也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宣传。

(七)加大科技投入,设立遗产基金会

21世纪是电子科技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旅游业中科学技术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旅游景区管理手段、思维和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也给旅游景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旅游景区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长足的发展。建立“智能景区”后,可通过物联网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和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改变景区管理局或管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优化和再造景区管理业务流程;同科研院校、研究机构、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IT 公司等建立战略联盟,运用众人的智慧集结众人的力量管理景区;智慧景区建设的目的是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游客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此外,一直以来政府在不断加强对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然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建议政府批准并设立专属的文化遗产基金会,呼吁世界各地的爱心人士为云冈石窟的发展建设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

五、总结与不足

(一)总结

文化遗产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遗产的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对旅游业的发展重要之至,没有文化遗产的旅游则显得苍白无力。云冈石窟作为我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6 他的开发与保护也极为重要,云冈石窟文化遗产的流失情况非常严重,仅靠国家单方面实施政策也无法达到完全保护的功效, 我们呼吁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配合国家、自我约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不足

在本论文的书写构成中虽查阅了许多的相关书籍资料,但由于个人对相关知识的欠缺,且云冈石窟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本文的研究还是比较粗浅的,导致文章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一定虚心学习、请教、不断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以致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有更深的了解和探究,并完善自己的论文。

参考文献:

【1】鲍展斌, 曹辉.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对策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版) 》,2002,(03).

【2】阮仪三. 寻求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J].城市规划,2003,(06).

【3】张艳华. 再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3,(12).

【4】吴月湖. 从旅游地研究角度看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2).

【5】房蕊. 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理论学刊,2009,(08).

【6】王成武. 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与对策——以四川省三台县为例[D].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3).

【7】王林.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比较[J].城市规划,2000,(08).

【8】姜睿. 旅游与遗产保护[J]. 商业研究.2001.(07).

【9】许瑞娟, 翟宝辉. 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J].城市规划汇刊, 2004,(03).

【10】颜丽丽. 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11】冯俊新,张凯云,钟笑寒 [期刊论文] 《经济地理》,2008,(03).

【12】曹玉琴. 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M].《建筑设计管理》 2009,(05).

【13】易红. 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14】厉媛媛.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15】林源.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16】段勇.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初探[D]. 天津大学. 2004.

【17】冯俊新,张凯云,钟笑寒[期刊论文] 《经济地理》 -2008年3.,(03).

【18】徐学书.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9】苑静虎. 云冈石窟的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 2007,(05).

【20】薛伟华. 浅谈开封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开封大学学报,2006,(03).

【21】张晓, 郑玉歆.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 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 2001.

【22】陶伟.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7 【23】薛伟华.浅谈开封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fJ1.开封大学学报,2006,(03).

【24】闫颖慧,段文彬.我国宗教景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社会

科学家,2006,(03)

【25】赵昆雨.云冈石窟造像服饰雕刻特征及其演变[J].文物世界,2003,(05).

【26】张华.云冈石窟洞窟形制的特征与布局fJ1.东南文化.2003,(07).

【27】尚剑宝,上官学兵.山西大同云岗石窟防水保护方案探讨山西建筑,2003,(6)

致谢:

在我的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得到了卫红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他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论文的选题到研究方法,从观点的提炼到实践的验证直至论文的完成,卫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撑。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在此我深表感谢。


相关作文

  • 龙门石窟旅游资源的开发作文5800字
  • 龙门石窟旅游资源的开发 摘要: 一. 龙门石窟的资源价值简要分析 二. 目前旅游开发的不足 三. 旅游开发改善对策 正文: 一. 龙门石窟资源价值简要分析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qu ...

  • 龙门石窟当代社会价值的调查报告写作框架作文2500字
  • 龙门石窟的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写作框架 ye 一.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也称伊阙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 级旅游景区,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 ...

  •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作文4900字
  • 1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一.旅游活动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2.基本类型: ⑴按游览区域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观光.度假保健. ...

  • 龙游石窟简介作文12500字
  • 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 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因此,1992年,世人传说中的" 无底塘" 在四个当地的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 水落石出" .这些石窟 ...

  • 浙江龙游石窟作文13400字
  • 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西部衢州市龙游县城衢江北岸3公里处的凤凰山麓,距杭州180公里,距金华60公里,距衢州30公里,距千岛湖1小时车程,距大慈岩.诸葛八卦村.灵栖洞半小时车程.1992年,龙游石窟被世人所发现.龙游石窟是中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 ...

  • 游花山谜窟作文900字
  • 花山谜窟在黄山脚下,新安江畔.是古徽州的石窟遗址. 二00一年五月二十日的下午,江泽民爷爷到石窟考察,他发现这些石窟太绝了,太神奇了,很吃惊,就将此地命名并题名为"花山谜窟". 我们一家人慕名而来,走在通往花山谜窟的锁链桥上,晃晃悠悠的我有点晕,但心情是激动的.链桥下面是新安江, ...

  • 龙门石窟讲解词作文5300字
  • 1 龙门石窟景区讲解词 欢迎各位来到世界遗产龙门石窟参观游览,我是大家的讲解员XX, 很高兴为各位讲解.接下来我们边走边讲,我把龙门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座龙门大桥,1960年动工修建,1962年建成通车,全长303米,它是仿照河北赵州桥而建,是一座三孔空腹式石拱桥,桥上的 ...

  • 写新疆的作文1100字作文1100字
  • 写新疆的作文1100字最美的是新疆 如果要问哪个省或自治区最令我着迷,我会毫不犹豫地宣布:新疆! 看不够新疆大山的恢宏壮丽.在塔里木盆地周缘,可以见到沙山与雪山并峙的奇观.阿尔金山海拔4000米的高山草甸是野牦牛.野驴.藏羚羊等众多珍贵野生动物的王国.昆仑山自古以来是中华的名山,它的西端联结着号称& ...

  • 云岗石窟作文7500字
  • - 1 - 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北魏时代,是当初为了供奉佛教创建的,前后一共用了64年,其中最早的是有昙曜开凿的五个窟,后来逐步开凿了200多个窟,包括了官方和民间的,现在可以开放的只有45个,重点参观的是前20个.他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