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作文1100字

初一作文

具体内容见听课本《教师读书笔记》

一、课程简介:

教者想借用本课例来表达自己的作文教学观点——两个“课堂”、四个“同步”。两个“课堂”,指的是作文教学的课堂应当是点拨写作方法,探寻写作规律的课堂;作文教学课堂应当指导写作过程,发展写作思维的课堂。四个“同步”,指的是教师的写作指导应与学生的写作实践同步;学生写作活动应与修改活动同步进行;学生习作点评应与学生的写作实践同步;学生的成果展示应与学生的写作实践同步。供借鉴思考。

二、教者的课堂作文教学观点

1、学生写作实践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完成;

2、教师的写作指导应与学生的写作实践同步;

3、学生的写作活动应与修改活动同步;

4、学生习作的点评与成果展示应与写作同步。

课例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用层层添加法,做到写作内容丰富;

2、让学生知道两种讲故事的途径,写实和虚构;

3、让学生提炼虚实结合的规律,并用来修改习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重点让学生写作内容丰富

教学难点让学生写作内容丰富而真实

教学步骤(见下页)

教学步骤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二)活动一:讲故事

设置情景:Ta 在自拍。

1、第一次说话训练,要求明确人物身份。

2、第二次写作训练,要求明确场景、情节。

3、第三次修改训练,添加结尾,让故事有趣味。

(三)知识穿插:写实和虚构

(四)活动二:提炼虚实结合的规律

1、提炼命名

2、自我诊断

3、习作共诊

(五)布置作业

三、专家评课:不忘初衷,方有始终

课堂设计的“一二三”

针对一个问题

设计二个步骤

突出三个亮点

设计时的自问

总得让学生带着收获离开课堂,不能

“热闹时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学生是有高度期望的走进了课堂,但却

往往失望着离开课堂。

设计时的原则

趣味——课堂中的动力元素

高效——让学生在兴趣的前提下进行

议题学习

简单——操作流程要简化,方法要简

针对一个问题:虚实的结合

结合

最现实的问题:学生的“眼高手低”,无设计意识

谁之过?

学生对语文术语缺乏足够的细致体验

设计二个步骤

语文活动,摸索规律

(从一个短句开始,层层叠加)

固化观点,延伸强化

(形成自己的语文心得,用电影的例子强化)

突出三个亮点

动力要素: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刺激维系

核心要素:归纳时的创新,虽不够准确但易懂

附加元素:学校实事的引用,电影语言的介入强化

个人观点

关于写作与阅读的相互作用,顺其自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戏剧单元),与“虚实

结合”的联系

着力于学生长远发展和人文浸润的语文教育

四、推荐文本阅读:

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MartinV .Covington ,KarenManheimTeel

(美国)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 《高效阅读》(初中卷),程汉杰等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具体内容见听课本《教师读书笔记》

一、课程简介:

教者想借用本课例来表达自己的作文教学观点——两个“课堂”、四个“同步”。两个“课堂”,指的是作文教学的课堂应当是点拨写作方法,探寻写作规律的课堂;作文教学课堂应当指导写作过程,发展写作思维的课堂。四个“同步”,指的是教师的写作指导应与学生的写作实践同步;学生写作活动应与修改活动同步进行;学生习作点评应与学生的写作实践同步;学生的成果展示应与学生的写作实践同步。供借鉴思考。

二、教者的课堂作文教学观点

1、学生写作实践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完成;

2、教师的写作指导应与学生的写作实践同步;

3、学生的写作活动应与修改活动同步;

4、学生习作的点评与成果展示应与写作同步。

课例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用层层添加法,做到写作内容丰富;

2、让学生知道两种讲故事的途径,写实和虚构;

3、让学生提炼虚实结合的规律,并用来修改习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重点让学生写作内容丰富

教学难点让学生写作内容丰富而真实

教学步骤(见下页)

教学步骤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二)活动一:讲故事

设置情景:Ta 在自拍。

1、第一次说话训练,要求明确人物身份。

2、第二次写作训练,要求明确场景、情节。

3、第三次修改训练,添加结尾,让故事有趣味。

(三)知识穿插:写实和虚构

(四)活动二:提炼虚实结合的规律

1、提炼命名

2、自我诊断

3、习作共诊

(五)布置作业

三、专家评课:不忘初衷,方有始终

课堂设计的“一二三”

针对一个问题

设计二个步骤

突出三个亮点

设计时的自问

总得让学生带着收获离开课堂,不能

“热闹时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学生是有高度期望的走进了课堂,但却

往往失望着离开课堂。

设计时的原则

趣味——课堂中的动力元素

高效——让学生在兴趣的前提下进行

议题学习

简单——操作流程要简化,方法要简

针对一个问题:虚实的结合

结合

最现实的问题:学生的“眼高手低”,无设计意识

谁之过?

学生对语文术语缺乏足够的细致体验

设计二个步骤

语文活动,摸索规律

(从一个短句开始,层层叠加)

固化观点,延伸强化

(形成自己的语文心得,用电影的例子强化)

突出三个亮点

动力要素: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刺激维系

核心要素:归纳时的创新,虽不够准确但易懂

附加元素:学校实事的引用,电影语言的介入强化

个人观点

关于写作与阅读的相互作用,顺其自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戏剧单元),与“虚实

结合”的联系

着力于学生长远发展和人文浸润的语文教育

四、推荐文本阅读:

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MartinV .Covington ,KarenManheimTeel

(美国)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 《高效阅读》(初中卷),程汉杰等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作文

  • 虚实结合教案作文2500字
  • 虚实相生 摇曳生情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重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结合具体作品,学习鉴赏虚实结合这种表达技巧. ...

  • 虚实结合作文900字
  •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虚实结合 学写美景 一. 单元整体概述 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组成,分别是<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从内容.情感主题上来看,本组教材都是描绘祖国的风景名胜的.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来看,就每篇课文来讲,可教学的语文因素很多 ...

  • 课堂实录:一花一世界 虚实结合摹自然作文2200字
  • 一 花 一 世 界 --虚实结合摹自然课堂实录 江姐中学语文组 杨雪英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表达情感.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掌握用虚实手法来描写景物. [教学难点] 如何巧用虚实手法来描摹自然 [教学工具] 电 ...

  • 虚实结合作文3200字
  • 1 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所谓" 实"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所谓" 虚" 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 ...

  • 虚实结合作文4100字
  • 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设想.梦境,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 ...

  • 虚实相生作文3400字
  • 1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 教学目标: 1.掌握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 2.结合<雨霖铃>,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3.正确运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考点回顾 诗中的 ...

  • 虚实结合写作教案作文300字
  • 我会虚实结合--增添景物的情趣 一. 看图片,发表感想 1. 描绘图片,区分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2. 这样有什么特别之处 总结:全实太呆板,全虚太轻浮.写作也是如此. 二. 捡一片树叶,发表感想 1. 你看到这片树叶想到了什么 2. 那你觉得这片树叶是虚的还是实的,你自己刚刚联想出来 的东西是虚的还是 ...

  • 虚实结合的作文写法作文1900字
  • 虚实结合的作文 写作中,同学们也许会有这样的感受:写着写着,总感到自己的作文还是那么单薄,总是没有高年级同学写的那么丰满,总感到欠缺些什么.因此,也就会产生作文的困惑. 为什么我们总感到自己的文章单薄呢? 说到底,是由两个主要原因造成的:一是我们选取的材料不够分量,二是我们行文的方式太单调.前一个容 ...

  • 虚实结合妙处多(帅作文)作文3000字
  • 虚实结合妙处多 [技法点拨]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 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虚与实是相对的, 有者为实, 无者为虚:有据为实, 假托为虚:客观为实, 主观为虚:具体为实, 隐者为虚:有行为实, 徒言为虚:当前为实, 未来是虚:已知为实, 未知为虚等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