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作文作文8000字

初一作文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董家垱中学 唐光平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他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新课改形势下的作文教学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我们农村中学,不少学生不爱写作,有很多学生敷衍甚至抄袭范文。如何更好的发挥作文教学课的作用,调动学生作文激情,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习作?本人就作文教学和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精心设计作文题目。作文题目命的怎样,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只有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作文命题应开放,出题应宽泛,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环境,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要把自己想说的意思想表达出来的冲动。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让学生尽情地倾诉自己的情感,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诉。

2、给予成功的喜悦。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第一,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写的较好的作文可以拿到班上作为范文宣读,写的不怎么成功的作文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

价,甚至还可把一些写的较差的作文修改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作文兴趣。第二,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的生动、一个句子写的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较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进。第三,做好班级的习作管理。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出来,供全班同学学习、品尝。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平时教学中,积极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颂比赛、古诗词欣赏等语文活动课外活动外,还可以进行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段,或是讲一个简短的故事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还可以开展作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坚持写观察日记。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没有齐全的材料,同样也无法进行。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去积累贮存材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观察就是一个积累贮存材料的好方法。俄国作家契可夫曾说过“作家务必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让观察成为习惯,变为第二天性。”法国艺术家罗丹也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洞悉大千世界的万事

万物,即使是最细微的地方,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觉它。福楼拜在指导他的学生莫泊桑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特点。”许多新事物是需要我们观察、体验、分析、比较之后才能有所发现。只有对生活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捕捉写作的“闪光点”,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中探寻出另一种美来。对于观察,我们要做到全面细致、抓住特征、细心投入、深入体验、沉思默想。比如观察月亮时就要观察月儿何时圆缺,通过观察联想到什么是月圆如镜,为什么到中秋分外明。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美丽瞬间及时写下来,帮助自己积累许多鲜活的素材,为以后的作文做好铺垫。

学生的生活面不是很宽广,因此教师要设法为学生创造“生活”。如远足登高、调查访问、文艺表演、故事演讲、读书办报竞赛或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写作、口语交际活动开展“寻春找春”活动,开展“颂春”主题班会,向洪战辉等英雄任务学习等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感情,这样,学生才能写出表达自己心声的文章。

三、以教材为蓝本,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作要“感情真挚”,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却大多为空话、套话,

毫无情感。中学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文质兼美情理并重,颇具情感性。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我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抓住文中动情之处,向学生畅开自己的情感,即兴动情地叙述自己父亲的二三事,道出了父亲对自己的爱,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学生的情感由此被感染,激活,纷纷讲起了自己的父亲,有的同学讲着讲着就泣不成声了,于是我当即停止讲课,请学生当即写作,就这样一篇真情之作跃然纸上。

四、用“下水文”影响学生

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在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也应该示范指导,经常写点“下水文”作文,教师的表率作用有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提高。教师写下水作文不仅重温写作的甘苦,体察学生的困惑,使作文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从而提高实效。更重要的是教师让自己置身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位置上,向学生倾吐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倾吐自己人生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这无疑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模仿感。这样以情导情,学生作文的情感就引发出来了。当然,教师写出的“下水文”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与训练的目的相适应,更要写出新颖别致的文章来。如写人的文章,一般学生都是写好人,“下水文”就可用形神反差的方法先写这个人的相貌如何丑,然后笔锋一转,通过某件事写其品德如何高尚,这样颇具新颖感。

五、讲究批改策略,加强反馈交流

教师煞费苦心改出来的作文学生看也不看,改也不改,只看一下分数就塞进抽屉里。因此,教师应讲究批改策略,做好讲评指导,加强反馈交流,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激发其创作的欲望。

1、老师的批阅

①、语言要力求准确。要让学生真正明确、理解哪儿好,好在哪里,哪儿不好,又不好在哪里。千万不要用那些抽象的批语。如肯定时用那些“主题明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等词语,表示否定时就在那些词语中加上:“不、欠”等词。这些千篇一律的批语,让学生抓不着点,摸不着边,似懂非懂,很难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

②、要具有启发性。批阅应开拓学生思路,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调动其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比如,有一位学生写《第一次炒菜》,文中写“炒菜时”应是重点,可他只仅用一句话带过。我没有写下“详略不得当,重点不突出,内容欠具体”的套话,而是这样批的:“炒菜时是文章的重点,而你只用一句话带过去,实在可惜,假如能把炒菜时一系列动作写出来,本文就是一篇成功的作品了。”这样的批语,学生愿意看,看得懂,自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要区别对待。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对写作基本功比较弱的学生,应努

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注意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发现进步,及时鼓励。即使作文的问题较多,也只宜找出主要的一两个缺点,让他们有信心跟上来。如有位学生写《游黄山》,他每个景点都平均用力,没有写出景点的特色。我没有写上重点不突出等责备之语,而是这样批的:你肯定很喜欢黄山,对黄山的每个景点都了如指掌,如果你能重点选择一、两个景点写出它的特色,那肯定是一篇成功的游记。这样从情感上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易于接受。而对待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给其作文下批语时,要尽可能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促进严格要求自己,力争更上一层楼,但在对他们提出稍高一些要求时,也必须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高兴地看到自己的成绩,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不足。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兴趣。 ④、评语多用第一、第二人称。传统的评语,总是给人一种老师高高在上,列举优缺点的感觉,这样较有距离。尝试多用第一、第二人称,这样学生读了之后,引起感情的共鸣,心灵的合拍,而这恰恰是写作的内动力。因为情感上的交融易使他们轻松逾越写作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写出更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⑤、可采取面批。面批可以让师生一起针对不足之处好好沟通,商讨如何修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同样被关注,从而从情感上产生共鸣,认真写作。如,有一个学生抄了一篇报道奥运盛况的消息,我没气恼,我把他叫到眼前,用称赞的口吻说:“不错,让我们仿佛亲临奥运会场,值得一读。我相信,你今后能用

自己的笔,用自己的眼睛写出比这更好的文章来。”

2、学生的修改。

叶老曾经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能给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就是终身受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学生的修改,可从如下两方面进行:

①、 自查自改法。学生完成习作以后,可让他们反复地读上几遍,看看哪些地方没有说清楚,然后逐词、逐句、逐段地推敲修改,把用得不准确的字、词、标点改准确,把写得不通顺连贯的句子改得通顺连贯,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在有的地方加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具体,把错乱的段落和层次颠倒过来。这样逐词、逐句、逐段修改以后,再把习作连起来读一读。 ②、 互批互改法。学生习作完成以后,有的是“当局者迷”,自己发现不了问题,则可请“旁观者”来“清”,让学生互相修改,这样可采用“小组讨论改”、“优差生交换改”、“疑惑之处师生共同改”的形式。将基础好的学生作文与基础薄弱的对调,这样写得差的同学改写得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取得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写得差的作文,也会从中得到教训,进一步增强其写作能力。进行一次互改,无异于一

次观摩和交流。

3、老师的讲评指导。

作文讲评可以说是作文的延续,它不仅能弥补指导课的不足,更有发散深入之效果,它可以起到指导课起不到的作用,因此要慎重对待作文的讲评,以求实改。

① 、坚持正面引导。作文评讲,以肯定成绩为主,对存在的问题要帮助学生寻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去责备学生。对习作中的缺点的点评,应用词委婉。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当一个学生的作文受到奖赏,哪怕是点滴的,他们也会沉浸在成功的自信中,而且会激发更高的创作欲望。如若教师再加以巧妙地点拨,学生更会在奔放的情绪下,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习作。

②、以专题评讲为主。作文评讲时,应对批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归纳,以便评讲时做到对症下药,起到一评一戒,举一反三之效。让学生真正有所领悟,有所收获。那种泛泛而谈,面面俱到,力求在一节课内解决许多问题,是适得其反的,会让学生失去信心的。

② 、评练结合。综合评讲,引导学生将讲评中获得的知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通过动手、动脑的具体训练,能够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通过习作修改前后的对比,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对培养其兴趣,发展其能力大有益处。

作文教学之我见

杨金华

“作文难, 难作文”,这可以说是中小学生的普遍感受。学生怕写作文,作为施教者的我们也不该只是一味的埋怨学生,而应该努力从自身寻找原因。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兴趣不浓,害怕作文;2、教师教法单调,指导不深入,不细致,学生一片茫然,似懂非懂,没什么可写;3、不重视课文的写法指导,过分依赖作文选;4、未能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指导他们观察生活,学生缺乏写作素材,难以写生动。

那么,该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的:

一、激发兴趣,引领学生步入写作殿堂

儿童天生是一个发现家,他们的脑海里装着说也说不完、盛也盛不下的奇思妙想,给学生一个话题,他们的思维就会向外扩展。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外在事物保持敏感而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就不会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客观之物”就会变成“眼中之物”,只有“眼中有物”,才能做到“笔下成物”,学生习作的兴趣提起来了,又怎会害怕作文呢?例如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习作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话题:

“啊!我发现了„„”课上,我进行了一个小实验:在一个盛着清水的透明杯子里轻轻地放下一枚硬币,观察一下,看看硬币是沉还是浮?学生一听,好奇心立刻被吸引住了,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只见我第一次随便拿起硬币一投,“咚”,硬币立刻沉入杯底。我又拿起另一个杯子放在桌上,这一次,我把另一枚硬币擦了又擦,然后轻轻地平投在杯子里,只见这一回硬币稳稳地“浮”在水面上„„“第一枚硬币为什么会沉入水中,第二枚硬币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你发现了什么?”我立刻提出了问题。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完全被激活了,稍一思考,许多同学便举手回答:“因为第一枚硬币当时没擦干,手拿时还带有水分,所以一投入水中就沉入杯底;第二枚硬币是干的,平投入水中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所以能‘托’住硬币,让它浮在水面„„”学生用熟悉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发现成果,此时的习作已不是一种外在强加的负担,而是契合心灵满足需要的“自我生成”。

二、授予方法,尽情徜徉在创作海洋里

1、提高审题能力

写作最忌审错题,审题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前提,如果审错题,即使作文写得天花乱坠也是离题万里。因此,我们应还给作文指导以足够的时间,精心设计各种相关的问题去教会学生审题(必要时要有教师示范,实物演示)如这次作文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物?应以第几人称的写法来写?可采用什么开头、结尾法?写事的可提问:你想写什么素材?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应如何

安排?写人的可提问写他的什么?反映他的什么特点?写景物的可提问观察顺序。问题突破后,还要教给他们确定中心、列提纲、安排材料等方法。这样长抓不懈的话,学生逐渐形成作文前先审题的好习惯,审题能力便能很快提高,作文也就可避免出现方向性错误。当然,对于优等生,我们的要求就要上升到另一个层次了,要使他们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2、培养观察习惯

有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问我们班的学生说:“你们天天走过的这层楼梯有多少级呀?”“我们后面的黑板报有几项栏目?”全班仅有四、五位同学回答准确。可见,学生并不善于留心周围事物,即使对自己再熟悉的事物有时也会熟视无睹,这是写作中的一大忌。写作通常都要先看后想,想后再写,这样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学生的眼睛就象一部摄像机,摄下来的随处是一道风景,随处都是一个素材。因此我们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参观访问,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且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丰富习作素材。

3、重视积累词汇

正所谓“下笔无话难成文”“书到用时方恨少”。学生满脑子里积攒的词汇如果不多,即使有满肚子的话,也表达不出来。东拼西凑,也凑不成什么妙文佳句。为了增加他们的积词量,我们班开设了“班级图书角”,定期开放,增大学生的读书量,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并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达到融

会贯通。这样长期训练下去,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既积累了词汇,又能循序渐进提高写作水平。

4、重视课文写法迁移

“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每个单元的作文都是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来设计的,所以我们教师,特别是高部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来进行习作训练。有必要给学生讲明课文的写法,重视把写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并欣赏、积累其中的好词佳句,然后有的放矢运用于作文中,做到学以致用。如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七课《荔枝》是以“荔枝”为题,借助“荔枝”来赞美母爱,表达出浓浓的祖孙、母子之情。在引导学生理解其写法,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之后,我布置了作文,写前启发学生找出课文与作文的相同点,引导类比“迁移”,按所学的方法来仿写。交上来的一篇篇佳作:《一双拖鞋》《一件白衬衫》等精彩感人,让我感触很深。其中一位学生仿写了这么一个开头、结尾:“在我的衣柜里,整齐地叠着一件白衬衫,我偶尔会拿出来,抚摸着胸前那显眼的墨迹,往事又涌上心头。”„„“都怪我,明明是自己硬抢他的毛笔,才把自己的衣服弄脏了,为什么要冤枉他、向老师告状呢?他不但没生气,还买了件新的送我,我真不该呀!现在他已转学到深圳了,但我仍保留着那件带墨迹的衬衫。远方的朋友,你还好吗?”„„多真挚的话语,多淳朴的感情呀!透过仿写,学生把心中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正是“文思泉涌”的表现吗?

课文就是学生最好的范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5、教师要写好“下水文”

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应写好“下水文”,这既能为学生作示范、引入,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老师也能切实体会文章的难易之处,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重视评议,在参与修改中享受乐趣

有些教师喜欢对学生的作文每词每句,甚至每段进行全面修改。有的作文拿上手,教师改的比学生写的还要多,笔者认为此举并不可取。我们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交替使用,如面批、自改、交换改、书面批改等。我们要提倡让学生自己改作。学生的作文大体在语句上、层次上、标点符号等存在毛病。教师可先重点进行类型讲解,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逐个击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改或交换改。这样学生兴趣浓,又锻炼了修改能力,同时也养成办事一丝不苟的好作风。当然最后还是应让老师做最后审核,学生印象也会更深。他们在参与修改的过程中也享受成功的乐趣。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改文章,才能写好文章”。

四、创设机会,展示创作才华的大舞台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学生如果单靠课本中的七八次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可以动一下心思,因地制宜地布置一些切合学生

实际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因此,作文贵在写真写实,我们要善于从具体的感性材料出发,采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从中发掘写作材料,“我手写我心”。如上学期第九周,我班的梅欣同学因动手术而无法上学,在家休养了一个月,许多同学自发到她家探望、慰问,有的甚至几人为一组,组成学习小组,利用课余给她补习。鉴于此,我布置了一篇作文《梅欣动手术以后》,一位同学在文中这样写到:“当老师告诉我们,梅欣同学入院动手术,可能要请一个月的假„„我当时一惊,继而替她担心起来:动手术危险吗?梅欣挺得住吗?同桌小丽也皱着眉头,低声问我:‘满秀,梅欣如果请一个月的假,那她的功课怎么办呢?今年已经是六年级了,成绩跟不上,就不能上重点班了!’‘是呀,真替她担心„„’‘对!等她手术过后,咱们可以在放学后,到她家给她补课。你英语和数学比我强,这两科你负责,我给她补语文,好吗?’‘一言为定!’直到此时,我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学生心中有话,身临其境,感受颇深,在习作中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人动情。又如期中考试后,我及时布置了一篇作文《期中考试后》,此次作文,学生都能畅谈自己在考试中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并下了决心,指出自己的努力方向。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试卷的能力,真可谓两全其美。这样的命题还有很多,比如《我心目中好老师》

《我给自己画像》《唉,我这个人呀„„》此外,我还通过周记,课前练等形式,多给学生创设训练机会,鼓励学生把心里话表达出来,定期开展“习作小能手”评比活动,给学生展示创作才华的舞台。这样长期训练,多少能减少学生惧写作文的心理,培养作文的兴趣,产生熟能生巧的效果。

总之,教学生写作文,就象教孩子学走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能想一步登天。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规律,对症下药!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董家垱中学 唐光平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他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新课改形势下的作文教学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我们农村中学,不少学生不爱写作,有很多学生敷衍甚至抄袭范文。如何更好的发挥作文教学课的作用,调动学生作文激情,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习作?本人就作文教学和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精心设计作文题目。作文题目命的怎样,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只有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作文命题应开放,出题应宽泛,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环境,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要把自己想说的意思想表达出来的冲动。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让学生尽情地倾诉自己的情感,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诉。

2、给予成功的喜悦。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第一,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写的较好的作文可以拿到班上作为范文宣读,写的不怎么成功的作文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

价,甚至还可把一些写的较差的作文修改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作文兴趣。第二,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的生动、一个句子写的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较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进。第三,做好班级的习作管理。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出来,供全班同学学习、品尝。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平时教学中,积极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颂比赛、古诗词欣赏等语文活动课外活动外,还可以进行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段,或是讲一个简短的故事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还可以开展作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坚持写观察日记。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没有齐全的材料,同样也无法进行。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去积累贮存材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观察就是一个积累贮存材料的好方法。俄国作家契可夫曾说过“作家务必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让观察成为习惯,变为第二天性。”法国艺术家罗丹也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洞悉大千世界的万事

万物,即使是最细微的地方,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觉它。福楼拜在指导他的学生莫泊桑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特点。”许多新事物是需要我们观察、体验、分析、比较之后才能有所发现。只有对生活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捕捉写作的“闪光点”,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中探寻出另一种美来。对于观察,我们要做到全面细致、抓住特征、细心投入、深入体验、沉思默想。比如观察月亮时就要观察月儿何时圆缺,通过观察联想到什么是月圆如镜,为什么到中秋分外明。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美丽瞬间及时写下来,帮助自己积累许多鲜活的素材,为以后的作文做好铺垫。

学生的生活面不是很宽广,因此教师要设法为学生创造“生活”。如远足登高、调查访问、文艺表演、故事演讲、读书办报竞赛或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写作、口语交际活动开展“寻春找春”活动,开展“颂春”主题班会,向洪战辉等英雄任务学习等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感情,这样,学生才能写出表达自己心声的文章。

三、以教材为蓝本,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作要“感情真挚”,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却大多为空话、套话,

毫无情感。中学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文质兼美情理并重,颇具情感性。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我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抓住文中动情之处,向学生畅开自己的情感,即兴动情地叙述自己父亲的二三事,道出了父亲对自己的爱,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学生的情感由此被感染,激活,纷纷讲起了自己的父亲,有的同学讲着讲着就泣不成声了,于是我当即停止讲课,请学生当即写作,就这样一篇真情之作跃然纸上。

四、用“下水文”影响学生

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在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也应该示范指导,经常写点“下水文”作文,教师的表率作用有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提高。教师写下水作文不仅重温写作的甘苦,体察学生的困惑,使作文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从而提高实效。更重要的是教师让自己置身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位置上,向学生倾吐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倾吐自己人生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这无疑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模仿感。这样以情导情,学生作文的情感就引发出来了。当然,教师写出的“下水文”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与训练的目的相适应,更要写出新颖别致的文章来。如写人的文章,一般学生都是写好人,“下水文”就可用形神反差的方法先写这个人的相貌如何丑,然后笔锋一转,通过某件事写其品德如何高尚,这样颇具新颖感。

五、讲究批改策略,加强反馈交流

教师煞费苦心改出来的作文学生看也不看,改也不改,只看一下分数就塞进抽屉里。因此,教师应讲究批改策略,做好讲评指导,加强反馈交流,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激发其创作的欲望。

1、老师的批阅

①、语言要力求准确。要让学生真正明确、理解哪儿好,好在哪里,哪儿不好,又不好在哪里。千万不要用那些抽象的批语。如肯定时用那些“主题明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等词语,表示否定时就在那些词语中加上:“不、欠”等词。这些千篇一律的批语,让学生抓不着点,摸不着边,似懂非懂,很难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

②、要具有启发性。批阅应开拓学生思路,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调动其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比如,有一位学生写《第一次炒菜》,文中写“炒菜时”应是重点,可他只仅用一句话带过。我没有写下“详略不得当,重点不突出,内容欠具体”的套话,而是这样批的:“炒菜时是文章的重点,而你只用一句话带过去,实在可惜,假如能把炒菜时一系列动作写出来,本文就是一篇成功的作品了。”这样的批语,学生愿意看,看得懂,自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要区别对待。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对写作基本功比较弱的学生,应努

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注意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发现进步,及时鼓励。即使作文的问题较多,也只宜找出主要的一两个缺点,让他们有信心跟上来。如有位学生写《游黄山》,他每个景点都平均用力,没有写出景点的特色。我没有写上重点不突出等责备之语,而是这样批的:你肯定很喜欢黄山,对黄山的每个景点都了如指掌,如果你能重点选择一、两个景点写出它的特色,那肯定是一篇成功的游记。这样从情感上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易于接受。而对待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给其作文下批语时,要尽可能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促进严格要求自己,力争更上一层楼,但在对他们提出稍高一些要求时,也必须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高兴地看到自己的成绩,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不足。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兴趣。 ④、评语多用第一、第二人称。传统的评语,总是给人一种老师高高在上,列举优缺点的感觉,这样较有距离。尝试多用第一、第二人称,这样学生读了之后,引起感情的共鸣,心灵的合拍,而这恰恰是写作的内动力。因为情感上的交融易使他们轻松逾越写作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写出更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⑤、可采取面批。面批可以让师生一起针对不足之处好好沟通,商讨如何修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同样被关注,从而从情感上产生共鸣,认真写作。如,有一个学生抄了一篇报道奥运盛况的消息,我没气恼,我把他叫到眼前,用称赞的口吻说:“不错,让我们仿佛亲临奥运会场,值得一读。我相信,你今后能用

自己的笔,用自己的眼睛写出比这更好的文章来。”

2、学生的修改。

叶老曾经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能给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就是终身受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学生的修改,可从如下两方面进行:

①、 自查自改法。学生完成习作以后,可让他们反复地读上几遍,看看哪些地方没有说清楚,然后逐词、逐句、逐段地推敲修改,把用得不准确的字、词、标点改准确,把写得不通顺连贯的句子改得通顺连贯,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在有的地方加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具体,把错乱的段落和层次颠倒过来。这样逐词、逐句、逐段修改以后,再把习作连起来读一读。 ②、 互批互改法。学生习作完成以后,有的是“当局者迷”,自己发现不了问题,则可请“旁观者”来“清”,让学生互相修改,这样可采用“小组讨论改”、“优差生交换改”、“疑惑之处师生共同改”的形式。将基础好的学生作文与基础薄弱的对调,这样写得差的同学改写得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取得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写得差的作文,也会从中得到教训,进一步增强其写作能力。进行一次互改,无异于一

次观摩和交流。

3、老师的讲评指导。

作文讲评可以说是作文的延续,它不仅能弥补指导课的不足,更有发散深入之效果,它可以起到指导课起不到的作用,因此要慎重对待作文的讲评,以求实改。

① 、坚持正面引导。作文评讲,以肯定成绩为主,对存在的问题要帮助学生寻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去责备学生。对习作中的缺点的点评,应用词委婉。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当一个学生的作文受到奖赏,哪怕是点滴的,他们也会沉浸在成功的自信中,而且会激发更高的创作欲望。如若教师再加以巧妙地点拨,学生更会在奔放的情绪下,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习作。

②、以专题评讲为主。作文评讲时,应对批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归纳,以便评讲时做到对症下药,起到一评一戒,举一反三之效。让学生真正有所领悟,有所收获。那种泛泛而谈,面面俱到,力求在一节课内解决许多问题,是适得其反的,会让学生失去信心的。

② 、评练结合。综合评讲,引导学生将讲评中获得的知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通过动手、动脑的具体训练,能够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通过习作修改前后的对比,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对培养其兴趣,发展其能力大有益处。

作文教学之我见

杨金华

“作文难, 难作文”,这可以说是中小学生的普遍感受。学生怕写作文,作为施教者的我们也不该只是一味的埋怨学生,而应该努力从自身寻找原因。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兴趣不浓,害怕作文;2、教师教法单调,指导不深入,不细致,学生一片茫然,似懂非懂,没什么可写;3、不重视课文的写法指导,过分依赖作文选;4、未能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指导他们观察生活,学生缺乏写作素材,难以写生动。

那么,该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的:

一、激发兴趣,引领学生步入写作殿堂

儿童天生是一个发现家,他们的脑海里装着说也说不完、盛也盛不下的奇思妙想,给学生一个话题,他们的思维就会向外扩展。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外在事物保持敏感而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就不会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客观之物”就会变成“眼中之物”,只有“眼中有物”,才能做到“笔下成物”,学生习作的兴趣提起来了,又怎会害怕作文呢?例如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习作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话题:

“啊!我发现了„„”课上,我进行了一个小实验:在一个盛着清水的透明杯子里轻轻地放下一枚硬币,观察一下,看看硬币是沉还是浮?学生一听,好奇心立刻被吸引住了,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只见我第一次随便拿起硬币一投,“咚”,硬币立刻沉入杯底。我又拿起另一个杯子放在桌上,这一次,我把另一枚硬币擦了又擦,然后轻轻地平投在杯子里,只见这一回硬币稳稳地“浮”在水面上„„“第一枚硬币为什么会沉入水中,第二枚硬币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你发现了什么?”我立刻提出了问题。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完全被激活了,稍一思考,许多同学便举手回答:“因为第一枚硬币当时没擦干,手拿时还带有水分,所以一投入水中就沉入杯底;第二枚硬币是干的,平投入水中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所以能‘托’住硬币,让它浮在水面„„”学生用熟悉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发现成果,此时的习作已不是一种外在强加的负担,而是契合心灵满足需要的“自我生成”。

二、授予方法,尽情徜徉在创作海洋里

1、提高审题能力

写作最忌审错题,审题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前提,如果审错题,即使作文写得天花乱坠也是离题万里。因此,我们应还给作文指导以足够的时间,精心设计各种相关的问题去教会学生审题(必要时要有教师示范,实物演示)如这次作文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物?应以第几人称的写法来写?可采用什么开头、结尾法?写事的可提问:你想写什么素材?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应如何

安排?写人的可提问写他的什么?反映他的什么特点?写景物的可提问观察顺序。问题突破后,还要教给他们确定中心、列提纲、安排材料等方法。这样长抓不懈的话,学生逐渐形成作文前先审题的好习惯,审题能力便能很快提高,作文也就可避免出现方向性错误。当然,对于优等生,我们的要求就要上升到另一个层次了,要使他们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2、培养观察习惯

有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问我们班的学生说:“你们天天走过的这层楼梯有多少级呀?”“我们后面的黑板报有几项栏目?”全班仅有四、五位同学回答准确。可见,学生并不善于留心周围事物,即使对自己再熟悉的事物有时也会熟视无睹,这是写作中的一大忌。写作通常都要先看后想,想后再写,这样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学生的眼睛就象一部摄像机,摄下来的随处是一道风景,随处都是一个素材。因此我们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参观访问,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且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丰富习作素材。

3、重视积累词汇

正所谓“下笔无话难成文”“书到用时方恨少”。学生满脑子里积攒的词汇如果不多,即使有满肚子的话,也表达不出来。东拼西凑,也凑不成什么妙文佳句。为了增加他们的积词量,我们班开设了“班级图书角”,定期开放,增大学生的读书量,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并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达到融

会贯通。这样长期训练下去,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既积累了词汇,又能循序渐进提高写作水平。

4、重视课文写法迁移

“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每个单元的作文都是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来设计的,所以我们教师,特别是高部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来进行习作训练。有必要给学生讲明课文的写法,重视把写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并欣赏、积累其中的好词佳句,然后有的放矢运用于作文中,做到学以致用。如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七课《荔枝》是以“荔枝”为题,借助“荔枝”来赞美母爱,表达出浓浓的祖孙、母子之情。在引导学生理解其写法,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之后,我布置了作文,写前启发学生找出课文与作文的相同点,引导类比“迁移”,按所学的方法来仿写。交上来的一篇篇佳作:《一双拖鞋》《一件白衬衫》等精彩感人,让我感触很深。其中一位学生仿写了这么一个开头、结尾:“在我的衣柜里,整齐地叠着一件白衬衫,我偶尔会拿出来,抚摸着胸前那显眼的墨迹,往事又涌上心头。”„„“都怪我,明明是自己硬抢他的毛笔,才把自己的衣服弄脏了,为什么要冤枉他、向老师告状呢?他不但没生气,还买了件新的送我,我真不该呀!现在他已转学到深圳了,但我仍保留着那件带墨迹的衬衫。远方的朋友,你还好吗?”„„多真挚的话语,多淳朴的感情呀!透过仿写,学生把心中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正是“文思泉涌”的表现吗?

课文就是学生最好的范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5、教师要写好“下水文”

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应写好“下水文”,这既能为学生作示范、引入,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老师也能切实体会文章的难易之处,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重视评议,在参与修改中享受乐趣

有些教师喜欢对学生的作文每词每句,甚至每段进行全面修改。有的作文拿上手,教师改的比学生写的还要多,笔者认为此举并不可取。我们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交替使用,如面批、自改、交换改、书面批改等。我们要提倡让学生自己改作。学生的作文大体在语句上、层次上、标点符号等存在毛病。教师可先重点进行类型讲解,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逐个击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改或交换改。这样学生兴趣浓,又锻炼了修改能力,同时也养成办事一丝不苟的好作风。当然最后还是应让老师做最后审核,学生印象也会更深。他们在参与修改的过程中也享受成功的乐趣。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改文章,才能写好文章”。

四、创设机会,展示创作才华的大舞台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学生如果单靠课本中的七八次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可以动一下心思,因地制宜地布置一些切合学生

实际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因此,作文贵在写真写实,我们要善于从具体的感性材料出发,采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从中发掘写作材料,“我手写我心”。如上学期第九周,我班的梅欣同学因动手术而无法上学,在家休养了一个月,许多同学自发到她家探望、慰问,有的甚至几人为一组,组成学习小组,利用课余给她补习。鉴于此,我布置了一篇作文《梅欣动手术以后》,一位同学在文中这样写到:“当老师告诉我们,梅欣同学入院动手术,可能要请一个月的假„„我当时一惊,继而替她担心起来:动手术危险吗?梅欣挺得住吗?同桌小丽也皱着眉头,低声问我:‘满秀,梅欣如果请一个月的假,那她的功课怎么办呢?今年已经是六年级了,成绩跟不上,就不能上重点班了!’‘是呀,真替她担心„„’‘对!等她手术过后,咱们可以在放学后,到她家给她补课。你英语和数学比我强,这两科你负责,我给她补语文,好吗?’‘一言为定!’直到此时,我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学生心中有话,身临其境,感受颇深,在习作中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人动情。又如期中考试后,我及时布置了一篇作文《期中考试后》,此次作文,学生都能畅谈自己在考试中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并下了决心,指出自己的努力方向。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试卷的能力,真可谓两全其美。这样的命题还有很多,比如《我心目中好老师》

《我给自己画像》《唉,我这个人呀„„》此外,我还通过周记,课前练等形式,多给学生创设训练机会,鼓励学生把心里话表达出来,定期开展“习作小能手”评比活动,给学生展示创作才华的舞台。这样长期训练,多少能减少学生惧写作文的心理,培养作文的兴趣,产生熟能生巧的效果。

总之,教学生写作文,就象教孩子学走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能想一步登天。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规律,对症下药!


相关作文

  •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4200字
  • 1 作文教学,想说爱你并不是一件难事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和出路 内容摘要:本文从自己的作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学作文的现状及其原因,之后针对这个现状,提出了我们农村教师解决这个现状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让农村中学学生根据自己农村中学的特点,写出农村学生作文的特色,从而来提高我们农村中 ...

  • 农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2作文3400字
  • 农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其消解 [摘要]作文教学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然而这种处于中心地位的教学形态,却在农村中学遭遇困境,给农村中学教师带来诸多困难,文章结合农村中学具体环境与特点,就作文教学提出建议,力图消解相关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困境:消解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中 ...

  • 农村作文教学作文9300字
  • 农村作文教学初探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作文在考试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更加进一步强化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农村中学由于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文化素质较低等诸方面的原因,水平偏低.效率不高,学生怕写作文,缺乏特点,缺乏个 ...

  • 农村初中生写作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作文3000字
  • 百色市那坡县德隆初级中学 梁瑞益 [关键词]农村 初中生 写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0075-02 写作是语文学习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有意识地用文字来写人记事.表达意向的一种方式,能满足学生社会活动实践与社会知识学习的需要.然而,不 ...

  • 浅谈农村中学作文困惑的消解作文8700字
  • 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题目 浅谈农村中学作文困惑的消解 姓 名 教育层次 学 号 1061001205177 省级电大 陕西 专 业 汉语本 分 校 汉滨电大 指导教师 教 学 点 汉滨区 2 目 录 内容摘要--------------------------------- ...

  • 小议农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作文2000字
  • 1 小议农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杨太瑜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但在长期的教学中.作文被公认为"教师难教.学生怕学"且效果欠佳,不是千篇一律,就是记流水账,不是之言两语 ...

  • 众里寻他千百度作文2000字
  • 众里寻他千百度 --走出农村作文教学的困境 何京智 山东省平度市郭庄中学 多年来在农村中学,已见怪不怪这样的状况:作文课上,老师讲得起劲,学生听得没味.布置作文,学生头疼:批改作文,老师喊累.作文批了学生不看,不批作文上级不干.学生写作无话可说.无从下手:缺少生活体验. 缺乏深刻情感.布置作文,学生 ...

  • 掌握农村学生的学情,进行有效作文教学作文4500字
  • 掌握农村学生的学情,进行有效作文教学 吉林省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中学 张育红 今年我所教毕业班的语文成绩在中考中取得了平均分94﹒9分的好成绩,在全市语文成绩中名列全市第二.作为一个农村中学,特别是在大批农村优秀学生外流的现状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是很不容易.这里有学生的努力,也有老师的付出,这里我 ...

  • 农村中学学生作文训练的尝试作文700字
  • 甘肃兰州皋兰二中 王历科 杨菊珍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是许多教育界人士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也出现了如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法教学"这样的成果,是值得借鉴和可赞的. (一)扩充补白.指教材中可以扩充的地方.如果抓可以扩的"点&q ...

  • 农村学生怎样写作文作文1800字
  • 农村学生如何写作文 德庆县播植中学 陈献幼 笔者近来在网上看到一位肇庆中考改卷老师的一段话,感触良多.这段话说:"大多数农村学生写的中考作文,字体潦草,内容空洞,写'冒险'的作文,几乎都是前篇一律,上山必遇蛇,下水必遇险.一看就知道是农村的作文". 我作为一个农村学校的教师,又长 ...

你可能喜欢
聚合